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闵恩泽、吴征镒获2007国家最高科技奖

闵恩泽、吴征镒获2007国家最高科技奖 闵恩泽、吴征镒获2007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7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日揭晓。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闵恩泽院士和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获此殊荣,并分别获得500万元的高额奖金。

  闵恩泽院士1924年2月出生,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闵恩泽为开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的绿色化学技术做了诸多基础性工作,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并得到广泛应用。

  “我将继续在绿色化学和生物质能源化工领域奋力拼搏,努力实现我国化学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闵恩泽在获奖后说。

  吴征镒院士1916年6月出生,著名植物学家,是中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

  吴征镒提出的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库”的建议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此前获奖的李振声、叶笃正、吴孟超、刘东生、王永志、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等10位科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界都享有崇高声誉。

  除了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也同时揭晓。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35项

  “2007年度获奖项目创新性突出,说明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在逐步增强。”国家科技奖励办副主任胡晓军表示,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奖励数量在不断增加,说明近年来中国在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法等原始性创新成果数量在不断增加。

来源于:新华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闵恩泽、吴征镒获2007国家最高科技奖 闵恩泽、吴征镒获2007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7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日揭晓。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闵恩泽院士和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获此殊荣,并分别获得500万元的高额奖金。

  闵恩泽院士1924年2月出生,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闵恩泽为开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的绿色化学技术做了诸多基础性工作,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并得到广泛应用。

  “我将继续在绿色化学和生物质能源化工领域奋力拼搏,努力实现我国化学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闵恩泽在获奖后说。

  吴征镒院士1916年6月出生,著名植物学家,是中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

  吴征镒提出的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库”的建议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此前获奖的李振声、叶笃正、吴孟超、刘东生、王永志、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等10位科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界都享有崇高声誉。

  除了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也同时揭晓。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35项

  “2007年度获奖项目创新性突出,说明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在逐步增强。”国家科技奖励办副主任胡晓军表示,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奖励数量在不断增加,说明近年来中国在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法等原始性创新成果数量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