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工信部等多部委开“闭门会” 解决工业气体“卡脖子”难题

导读: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钢铁、石化、电子半导体、医疗、食品等领域。其中,电子特种气体全球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约占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的14%,是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原材料。

近日,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召开工业气体“卡脖子”问题协调工作会议,系统梳理我国工业气体现状,协调推进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钢铁、石化、电子半导体、医疗、食品等领域。其中,电子特种气体全球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约占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的14%,是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原材料。据东莞证券的研报显示,2017年中国的特种气体市场规模已达约178亿元,预期此后5年将以平均超过1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到2022年中国特种气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11亿元。

我国半导体电子气体行业,进口公司占据了近90%的市场份额,国内产业在政策、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和国外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实现工业气体国产化、填补市场空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国家能尽快相关政策法规,大力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以及人才,打破当前国外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发展出一系列本土化的国产工业气体企业。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近日,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召开工业气体“卡脖子”问题协调工作会议,系统梳理我国工业气体现状,协调推进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钢铁、石化、电子半导体、医疗、食品等领域。其中,电子特种气体全球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约占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的14%,是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原材料。据东莞证券的研报显示,2017年中国的特种气体市场规模已达约178亿元,预期此后5年将以平均超过1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到2022年中国特种气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11亿元。

我国半导体电子气体行业,进口公司占据了近90%的市场份额,国内产业在政策、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和国外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实现工业气体国产化、填补市场空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国家能尽快相关政策法规,大力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以及人才,打破当前国外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发展出一系列本土化的国产工业气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