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哪些仪器技术“领跑”百亿光谱市场?

导读:对中国而言,2019年光谱市场10.4亿美元,预计2024年该市场将达13.6亿美元,其中分子光谱市场6.26亿美元,原子光谱市场7.35亿美元。

  国外某调研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光谱市场93亿美元,预计2024年该市场将达110亿美元,其中分子光谱市场将达56.7亿美元,原子光谱市场将达53.2亿美元。就复合增长率而言,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ICP-MS、XRF等均高于平均水平。

  对中国而言,2019年光谱市场10.4亿美元,预计2024年该市场将达13.6亿美元,其中分子光谱市场6.26亿美元,原子光谱市场7.35亿美元。中国市场的发展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眼球,且不说各大仪器公司的布局,仅就目前复合年增长率领先的几个仪器品类来看,中国市场的增长动力就更胜一筹,如下图所示。而且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市场中ICP-MS、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等多个仪器品类的复合年增长率居全球之首!

哪些仪器技术“领跑”百亿光谱市场?

  市场规模的增长和仪器技术的进步以及新产品的推出密不可分,根据近15年、10年、以及近5年“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获奖产品的品类分析,各大仪器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产品也仅仅抓住技术和应用热点,其中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产品的占比也在逐年攀升。

哪些仪器技术“领跑”百亿光谱市场?

  仪器技术的进步持续扩大应用市场涵盖的范围,而应用需求的增长也必然催生新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新的光谱技术走入大家的视野,比如太赫兹、LIBS、高光谱等,虽然还面临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后起之秀”已然形成了规模,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崭露头角。

哪些仪器技术“领跑”百亿光谱市场?

  2021年5月25-28日,第十届光谱网络会议(简称:iCS2021)将如期与大家见面。其中,5月25-26日,为期一天半的光谱新技术及新应用专场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涵盖了光谱成像、高光谱、拉曼、太赫兹、LIBS、近红外等热门技术和应用。立即报名》》》

  部分精彩报告提前看:

  分子成像可对生物体内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物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提供分子层面上的功能成像,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个医学科学前沿领域之一。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的报告《细胞功能分子的光谱成像及其诊疗应用》将围绕癌症精准诊治中光谱成像探针的可控合成、精准标记和高效识别、肿瘤标志物的原位精准测量等问题,介绍其课题组在成像分析方法学研究的进展和未来发展目标。

  高光谱遥感是当前遥感科技发展的一个前沿领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张兵研究员的报告《高光谱遥感科学与应用》将重点介绍高光谱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以及航空航天高光谱遥感多领域应用情况,并展望智能高光谱卫星遥感和遥感大数据科技发展。

  随着应用需求的提升,拉曼光谱的研究也更深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范峰滔研究员将分享《催化研究中的光谱“智造”》。本报告将介绍报告人以及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10余年来,瞄准催化研究的几大核心问题自主研制紫外拉曼光谱以及原位、operando 光谱的发展历程。此外,还将介绍近年来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将紫外拉曼光谱仪器小型化并应用在深海、缉毒方面的工作。

  太赫兹是一种位于微波和红外波之间的电磁波,研究发现有机及生物大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间的间距频率均在太赫兹波段范围。太赫兹波谱技术可以提取其振动和转动特征,为分子的构象提供唯一的标识谱,用来探测和识别有机物组成成份。上海理工大学朱亦鸣教授的《新型太赫兹波谱系统与应用》报告将从太赫兹辐射源、太赫兹接收器件、太赫兹功能器件等核心器件出发,综述基于这些核心器件的太赫兹波谱系统,并且给出了若干太赫兹波谱系统的应用实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曾随“好奇号”探索火星,与“蛟龙号”揭秘深海,自1962年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被称为是“未来化学分析巨星”。清华大学王哲教授在本次会议中将分享《高精度LIBS——机理、方法和应用》,报告将从等离子体时空演化的角度揭示了LIBS不确定性及误差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空间限制、光束整形等一系列等离子体调制技术,提高了等离子体空间形状稳定性,显著改善了原始信号可重复性。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被广泛地用于农业、食品、石化和制药等领域,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规模化的应用成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教授级高工的报告将基于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三大支柱(振动光谱基础理论、光谱仪器硬件和化学计量学),结合应用研究情况综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展与展望》)。

  全球体外诊断技术中,即时检验(POCT)位居榜首, 2021年超350亿美元。SERS提供分子指纹信息,不受水干扰,无需样品前处理,检测灵敏高,信号收集时间短,并随着拉曼仪器的小型化,在POCT领域大有可为。上海师范大学杨海峰教授的报告《拉曼探针构建及其POCT应用探索》将介绍四种特异反应性型拉曼探针的制备,以及在体液中幽门螺杆菌、糖尿病、尿路感染和早期肾炎相关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激光散斑计量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方法,无需机械扫描即可对组织二维平面内的运动进行宽场成像,具有非接触、无需造影剂、高时空分辨率,及多参数成像等优势。华中科技大学李鹏程教授的报告《近红外激光散斑生物功能成像技术与应用》将重点介绍激光散斑在生物功能成像方面的技术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临床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红外光谱是无需标记的直接分析技术,是研究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中药食品等“复杂复合物”全组分信息的利器。研究表明,红外光谱法与多种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不仅适用于临床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同样适用于新冠血清样本的快速筛查与初步诊断。本次会议中,清华大学周群副教授将分享《红外光谱法在病原体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除了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本次会议还将就食品、制药、环境、生命科学、材料、文保等目前最热门的应用领域进行深入探讨。详细日程请查看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1/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国外某调研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光谱市场93亿美元,预计2024年该市场将达110亿美元,其中分子光谱市场将达56.7亿美元,原子光谱市场将达53.2亿美元。就复合增长率而言,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ICP-MS、XRF等均高于平均水平。

  对中国而言,2019年光谱市场10.4亿美元,预计2024年该市场将达13.6亿美元,其中分子光谱市场6.26亿美元,原子光谱市场7.35亿美元。中国市场的发展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眼球,且不说各大仪器公司的布局,仅就目前复合年增长率领先的几个仪器品类来看,中国市场的增长动力就更胜一筹,如下图所示。而且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市场中ICP-MS、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等多个仪器品类的复合年增长率居全球之首!

哪些仪器技术“领跑”百亿光谱市场?

  市场规模的增长和仪器技术的进步以及新产品的推出密不可分,根据近15年、10年、以及近5年“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获奖产品的品类分析,各大仪器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产品也仅仅抓住技术和应用热点,其中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产品的占比也在逐年攀升。

哪些仪器技术“领跑”百亿光谱市场?

  仪器技术的进步持续扩大应用市场涵盖的范围,而应用需求的增长也必然催生新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新的光谱技术走入大家的视野,比如太赫兹、LIBS、高光谱等,虽然还面临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后起之秀”已然形成了规模,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崭露头角。

哪些仪器技术“领跑”百亿光谱市场?

  2021年5月25-28日,第十届光谱网络会议(简称:iCS2021)将如期与大家见面。其中,5月25-26日,为期一天半的光谱新技术及新应用专场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涵盖了光谱成像、高光谱、拉曼、太赫兹、LIBS、近红外等热门技术和应用。立即报名》》》

  部分精彩报告提前看:

  分子成像可对生物体内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物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提供分子层面上的功能成像,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个医学科学前沿领域之一。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的报告《细胞功能分子的光谱成像及其诊疗应用》将围绕癌症精准诊治中光谱成像探针的可控合成、精准标记和高效识别、肿瘤标志物的原位精准测量等问题,介绍其课题组在成像分析方法学研究的进展和未来发展目标。

  高光谱遥感是当前遥感科技发展的一个前沿领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张兵研究员的报告《高光谱遥感科学与应用》将重点介绍高光谱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以及航空航天高光谱遥感多领域应用情况,并展望智能高光谱卫星遥感和遥感大数据科技发展。

  随着应用需求的提升,拉曼光谱的研究也更深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范峰滔研究员将分享《催化研究中的光谱“智造”》。本报告将介绍报告人以及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10余年来,瞄准催化研究的几大核心问题自主研制紫外拉曼光谱以及原位、operando 光谱的发展历程。此外,还将介绍近年来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将紫外拉曼光谱仪器小型化并应用在深海、缉毒方面的工作。

  太赫兹是一种位于微波和红外波之间的电磁波,研究发现有机及生物大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间的间距频率均在太赫兹波段范围。太赫兹波谱技术可以提取其振动和转动特征,为分子的构象提供唯一的标识谱,用来探测和识别有机物组成成份。上海理工大学朱亦鸣教授的《新型太赫兹波谱系统与应用》报告将从太赫兹辐射源、太赫兹接收器件、太赫兹功能器件等核心器件出发,综述基于这些核心器件的太赫兹波谱系统,并且给出了若干太赫兹波谱系统的应用实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曾随“好奇号”探索火星,与“蛟龙号”揭秘深海,自1962年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被称为是“未来化学分析巨星”。清华大学王哲教授在本次会议中将分享《高精度LIBS——机理、方法和应用》,报告将从等离子体时空演化的角度揭示了LIBS不确定性及误差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空间限制、光束整形等一系列等离子体调制技术,提高了等离子体空间形状稳定性,显著改善了原始信号可重复性。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被广泛地用于农业、食品、石化和制药等领域,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规模化的应用成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教授级高工的报告将基于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三大支柱(振动光谱基础理论、光谱仪器硬件和化学计量学),结合应用研究情况综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展与展望》)。

  全球体外诊断技术中,即时检验(POCT)位居榜首, 2021年超350亿美元。SERS提供分子指纹信息,不受水干扰,无需样品前处理,检测灵敏高,信号收集时间短,并随着拉曼仪器的小型化,在POCT领域大有可为。上海师范大学杨海峰教授的报告《拉曼探针构建及其POCT应用探索》将介绍四种特异反应性型拉曼探针的制备,以及在体液中幽门螺杆菌、糖尿病、尿路感染和早期肾炎相关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激光散斑计量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方法,无需机械扫描即可对组织二维平面内的运动进行宽场成像,具有非接触、无需造影剂、高时空分辨率,及多参数成像等优势。华中科技大学李鹏程教授的报告《近红外激光散斑生物功能成像技术与应用》将重点介绍激光散斑在生物功能成像方面的技术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临床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红外光谱是无需标记的直接分析技术,是研究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中药食品等“复杂复合物”全组分信息的利器。研究表明,红外光谱法与多种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不仅适用于临床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同样适用于新冠血清样本的快速筛查与初步诊断。本次会议中,清华大学周群副教授将分享《红外光谱法在病原体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除了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本次会议还将就食品、制药、环境、生命科学、材料、文保等目前最热门的应用领域进行深入探讨。详细日程请查看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