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看点:从“十二五”到“十四五 ”,这家仪器公司的“创新”从未停止

进入 #ACCSI视频采访合辑阅读更多话题内容

导读: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天美中国总裁付世江,请其为大家介绍天美从“十二五”到“十四五 ”的创新之路。

  作为国产科学仪器企业的典型代表,天美的发展一直吸引着业界的目光。从全球的收购,到全球制造、研发、采购等的整合,天美在全球化布局的道路上可谓“步步为营”。不仅如此,2020年,天美还拆分了代理业务,未来将聚焦自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这一举措更是走出了天美自己的特色和风采!

  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天美中国总裁付世江,请其为大家介绍天美从“十二五”到“十四五 ”的创新之路。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 ”每一步都在“创新”

  回顾天美这一路走来的历程,付世江表示:天美从“十二五”就开始了一些战略布局,那时最关注的创新因素是产品和技术,通过收购几家国外的产品和技术补充了产品线,这其中包括 Presica的天平、爱丁堡仪器的瞬态荧光,以及源于瓦里安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产品线等。

  十三五期间,天美最关注的是发展战略,又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投资近千万美元组建了天美研发工程中心,现在研发人员已经超过100人;另一方面,基于战略上的创新,天美选择在香港退市,并于2020年进行了代理业务的拆分,未来将完全聚焦于自主产品的品牌建设。

  而对于“十四五”的发展,付世江着重提到了模式的创新。“科学仪器是一个小众又细分的领域,中国100亿美元的市场中有90%左右都是被国外公司所垄断,中国企业只能在10亿美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内进行经营,这样的市场是不够我们生存的,我们必须在创新模式上加以思考。”对于未来的重点,付世江用“三点并存”来形容:核心技术产品、有效的全球化销售渠道、优化的生产制造基地。

  “十四五 ”科学仪器企业机遇解析

  十四五开局,中国市场又将是一个新的局面。对于“十四五”规划出台给仪器公司带来的机遇,付世江从四个方向谈了自己的预期:科研投入、碳达峰和碳中和、中药、生物安全。

  首先,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样的前提下,必然带来环保新材料检测的需求,由此高端分子光谱、气相色谱等仪器的需求必然得到提升。

  其次,“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这个比例高于历史上很多年的水平,相对应,科研仪器的需求也会有大幅增长。

  第三,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未来生物安全领域将重点推出一系列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防护设备。

  第四,因为这次新冠疫情,中国传统的中药发挥很大作用,科学仪器在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将有很好的发展机遇。

  更多精彩观点请查看如下视频:

看点:从“十二五”到“十四五 ”,这家仪器公司的“创新”从未停止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作为国产科学仪器企业的典型代表,天美的发展一直吸引着业界的目光。从全球的收购,到全球制造、研发、采购等的整合,天美在全球化布局的道路上可谓“步步为营”。不仅如此,2020年,天美还拆分了代理业务,未来将聚焦自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这一举措更是走出了天美自己的特色和风采!

  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天美中国总裁付世江,请其为大家介绍天美从“十二五”到“十四五 ”的创新之路。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 ”每一步都在“创新”

  回顾天美这一路走来的历程,付世江表示:天美从“十二五”就开始了一些战略布局,那时最关注的创新因素是产品和技术,通过收购几家国外的产品和技术补充了产品线,这其中包括 Presica的天平、爱丁堡仪器的瞬态荧光,以及源于瓦里安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产品线等。

  十三五期间,天美最关注的是发展战略,又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投资近千万美元组建了天美研发工程中心,现在研发人员已经超过100人;另一方面,基于战略上的创新,天美选择在香港退市,并于2020年进行了代理业务的拆分,未来将完全聚焦于自主产品的品牌建设。

  而对于“十四五”的发展,付世江着重提到了模式的创新。“科学仪器是一个小众又细分的领域,中国100亿美元的市场中有90%左右都是被国外公司所垄断,中国企业只能在10亿美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内进行经营,这样的市场是不够我们生存的,我们必须在创新模式上加以思考。”对于未来的重点,付世江用“三点并存”来形容:核心技术产品、有效的全球化销售渠道、优化的生产制造基地。

  “十四五 ”科学仪器企业机遇解析

  十四五开局,中国市场又将是一个新的局面。对于“十四五”规划出台给仪器公司带来的机遇,付世江从四个方向谈了自己的预期:科研投入、碳达峰和碳中和、中药、生物安全。

  首先,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样的前提下,必然带来环保新材料检测的需求,由此高端分子光谱、气相色谱等仪器的需求必然得到提升。

  其次,“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这个比例高于历史上很多年的水平,相对应,科研仪器的需求也会有大幅增长。

  第三,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未来生物安全领域将重点推出一系列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防护设备。

  第四,因为这次新冠疫情,中国传统的中药发挥很大作用,科学仪器在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将有很好的发展机遇。

  更多精彩观点请查看如下视频:

看点:从“十二五”到“十四五 ”,这家仪器公司的“创新”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