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进入 #抗击新冠疫情阅读更多话题内容

导读:院士领衔,共话新冠疫情下病毒研究和检测、新冠肺炎诊断和治疗以及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进展。


仪器信息网讯 9月28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在BCEIA2021上同期召开了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为期1天,多位院士、科研及诊疗专家出席了本次高峰论坛,大会同时还进行了线上直播,线上线下数千人次听取了现场报告。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会议现场


BCEIA2021大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担任本次论坛的嘉宾主持人,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大会副主席/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张学敏院士为本次论坛致辞。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嘉宾主持人 张玉奎院士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致辞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张学敏院士致辞


中央民族大学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颜光涛研究员、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谢剑炜研究员分别担任四个小节的主持人。中国科学院谭蔚泓院士等10位嘉宾分享了新冠疫情下病毒研究和检测、新冠肺炎诊断和治疗以及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进展。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4位报告主持人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谭蔚泓院士

报告题目:《新冠病毒快速诊断》

谭蔚泓院士讲到,分子医学可在分子层面上去了解病毒感染机制,进而开发诊断试剂,研发和尝试药物以及开发疫苗。谭院士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基于核酸适体的POCT、基于核酸适体的治疗和疫苗三个方面,介绍了团队在新冠疫情期间和之后所做的工作。RT-PCR是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诊断的金标准方法,但是难以满足大规模患者的快速筛查需求。谭院士团队自主研发了新冠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荧光法),在海关核酸检测等场景中的应用非常有意义,该项目是全国300多个申报项目中仅有的2个核酸核酸获批推荐进入国务院应急审批通道的核酸现场快速检测项目之一。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曹彬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

报告题目:《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到COVID-19》

曹彬教授回顾了自己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和2020年新冠疫情早期的工作。2020年1月,他和团队成员很早进入武汉金银潭医院进行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疗,曾执笔和主持了2019年武汉肺炎“零版”诊疗方案。基于前期的治疗工作积累,他们全球首个在《柳叶刀》上发表相关成果,总结了新冠肺炎临床特点,成为全球认识新冠肺炎的第一手资料;对新冠肺炎病变进行“画像”,首次提出死亡危险因素(高龄、高SOFA评级及D二聚体升高);是全球第一时间以最高等级证据报告关键抗病毒药物(克立芝)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瑞德西韦的抗病毒疗效。曹彬讲到,科学的防治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供了重要指导。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秦川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报告题目:《SARS-CoV-2免疫保护评价模型及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动物模型是采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模拟各种疾病的病因,使动物罹患人类病因,在实验室再现人类疾病,成为“特殊病人”,用于研究疾病发病机理、评价疫苗和药物。秦川教授早期构建了包括非典恒河猴模型等在内的多个传染病动物模型,在相关传染性疫苗评价中得以有效应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秦川教授在早期储备的资源下,构建了COVID-19动物模型,该工作被评为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并被Cell/Nature/Science等200多篇论文引用。秦川讲到,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是无止境的,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既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王雅杰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主任

报告题目:《多维传染性疾病临床检验体系建设》

王雅杰教授从新发突发传染病、多维传染病临床检验体系建设、疫情常态化下临床实验室能力建设三个方面介绍了地坛医院临床检验体系的相关建设情况。新冠疫情使人们重新认识传染性疾病,王雅杰所在的地坛医院一直承担着应急救治任务,是北京市参加抗疫战斗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收治病例最多的医院。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也落地地坛医院,平战结合,双核驱动,迎来了学科飞跃发展的良机。临床检验诊断学在新冠疫情等传染性疾病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核酸检测能力建设上升为国家政策,疫情对临床检验能力建设起到导引作用,以分子生物学为例,高通量、快速、自动化工作站、核酸提取仪等,极大提升了检验能力,让曾经的梦想变为现实。


下午,6位报告嘉宾继续介绍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研究、痕量核酸测序、蛋白质组学系统在新冠肺炎宿主反应中的应用、mRNA疫苗平台、病毒气溶胶传播等方向的精彩内容。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谭文杰研究员 卫健委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

报告题目:《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变异研究进展》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黄岩谊教授 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痕量核酸测序:从单细胞到新冠病毒》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郭天南研究员 西湖大学

报告题目:《蛋白质组学系统解析新冠肺炎中的宿主反应》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秦成峰研究员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报告题目:《通用型mRNA疫苗平台对抗高度变异的新冠病毒》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徐东群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报告题目:《气溶胶在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Prof.Jim Huggett 英国国家测量实验室

报告题目:《Standardisation of SARS-CoV-2 molecular diagnosis》


会议现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还为每位报告嘉宾颁发了荣誉证书,以感谢他们对我国分析检测相关事业所做的贡献。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主持人为报告嘉宾颁发荣誉证书


相关仪器与技术,请点击专场 : PCR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9月28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在BCEIA2021上同期召开了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为期1天,多位院士、科研及诊疗专家出席了本次高峰论坛,大会同时还进行了线上直播,线上线下数千人次听取了现场报告。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会议现场


BCEIA2021大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担任本次论坛的嘉宾主持人,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大会副主席/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张学敏院士为本次论坛致辞。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嘉宾主持人 张玉奎院士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致辞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张学敏院士致辞


中央民族大学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颜光涛研究员、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谢剑炜研究员分别担任四个小节的主持人。中国科学院谭蔚泓院士等10位嘉宾分享了新冠疫情下病毒研究和检测、新冠肺炎诊断和治疗以及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进展。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4位报告主持人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谭蔚泓院士

报告题目:《新冠病毒快速诊断》

谭蔚泓院士讲到,分子医学可在分子层面上去了解病毒感染机制,进而开发诊断试剂,研发和尝试药物以及开发疫苗。谭院士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基于核酸适体的POCT、基于核酸适体的治疗和疫苗三个方面,介绍了团队在新冠疫情期间和之后所做的工作。RT-PCR是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诊断的金标准方法,但是难以满足大规模患者的快速筛查需求。谭院士团队自主研发了新冠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荧光法),在海关核酸检测等场景中的应用非常有意义,该项目是全国300多个申报项目中仅有的2个核酸核酸获批推荐进入国务院应急审批通道的核酸现场快速检测项目之一。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曹彬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

报告题目:《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到COVID-19》

曹彬教授回顾了自己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和2020年新冠疫情早期的工作。2020年1月,他和团队成员很早进入武汉金银潭医院进行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疗,曾执笔和主持了2019年武汉肺炎“零版”诊疗方案。基于前期的治疗工作积累,他们全球首个在《柳叶刀》上发表相关成果,总结了新冠肺炎临床特点,成为全球认识新冠肺炎的第一手资料;对新冠肺炎病变进行“画像”,首次提出死亡危险因素(高龄、高SOFA评级及D二聚体升高);是全球第一时间以最高等级证据报告关键抗病毒药物(克立芝)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瑞德西韦的抗病毒疗效。曹彬讲到,科学的防治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供了重要指导。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秦川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报告题目:《SARS-CoV-2免疫保护评价模型及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动物模型是采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模拟各种疾病的病因,使动物罹患人类病因,在实验室再现人类疾病,成为“特殊病人”,用于研究疾病发病机理、评价疫苗和药物。秦川教授早期构建了包括非典恒河猴模型等在内的多个传染病动物模型,在相关传染性疫苗评价中得以有效应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秦川教授在早期储备的资源下,构建了COVID-19动物模型,该工作被评为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并被Cell/Nature/Science等200多篇论文引用。秦川讲到,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是无止境的,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既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王雅杰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主任

报告题目:《多维传染性疾病临床检验体系建设》

王雅杰教授从新发突发传染病、多维传染病临床检验体系建设、疫情常态化下临床实验室能力建设三个方面介绍了地坛医院临床检验体系的相关建设情况。新冠疫情使人们重新认识传染性疾病,王雅杰所在的地坛医院一直承担着应急救治任务,是北京市参加抗疫战斗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收治病例最多的医院。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也落地地坛医院,平战结合,双核驱动,迎来了学科飞跃发展的良机。临床检验诊断学在新冠疫情等传染性疾病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核酸检测能力建设上升为国家政策,疫情对临床检验能力建设起到导引作用,以分子生物学为例,高通量、快速、自动化工作站、核酸提取仪等,极大提升了检验能力,让曾经的梦想变为现实。


下午,6位报告嘉宾继续介绍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研究、痕量核酸测序、蛋白质组学系统在新冠肺炎宿主反应中的应用、mRNA疫苗平台、病毒气溶胶传播等方向的精彩内容。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谭文杰研究员 卫健委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

报告题目:《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变异研究进展》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黄岩谊教授 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痕量核酸测序:从单细胞到新冠病毒》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郭天南研究员 西湖大学

报告题目:《蛋白质组学系统解析新冠肺炎中的宿主反应》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秦成峰研究员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报告题目:《通用型mRNA疫苗平台对抗高度变异的新冠病毒》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徐东群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报告题目:《气溶胶在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Prof.Jim Huggett 英国国家测量实验室

报告题目:《Standardisation of SARS-CoV-2 molecular diagnosis》


会议现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还为每位报告嘉宾颁发了荣誉证书,以感谢他们对我国分析检测相关事业所做的贡献。

院士领衔 共话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

主持人为报告嘉宾颁发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