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王海舟院士谈国产仪器“卡脖子”问题——访中国工程院王海舟院士

进入 #2021与院士对话阅读更多话题内容

导读:王海舟院士就当前国内仪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国产仪器如何发展壮大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随着全球经济形式的演变,国产仪器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自主研发及国产替代成为科学仪器行业的热点话题。在BCEIA2021,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中国钢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工程院王海舟院士王海舟院士当前国内仪器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国产仪器如何发展壮大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王海舟院士谈国产仪器“卡脖子”问题——访中国工程院王海舟院士

中国钢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工程院王海舟院士

从BCEIA金奖看仪器技术发展趋势

为了推动我国分析测试仪器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发展,调动广大分析测试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提高自我装备的能力和水平,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于1989年设立了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仪器奖(简称:BCEIA金奖)。二十年来,共有300余台国产分析测试仪器获此殊荣,有力地推进了国产分析测试仪器的发展。可以说,BCEIA金奖见证了中国分析测试仪器技术从跟踪到逐步接近国外水平的发展历程。王海舟院士讲到希望BCEIA成为国内外最新科学仪器展示的大平台和前沿仪器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在今年的BCEIA金奖颁奖典礼上,王海舟院士宣读2021年“BCEIA金奖”获奖名单,共 11台仪器获奖。关于此次BCEIA金奖获奖产品共性特点分析测试仪器的发展趋势王海舟院士提到两点:一此次获奖的仪器多数为专用化技术创新,专用化仪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国家产业和科技的高质量发展;另一点是,随着智能化产品需求增长和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仪器也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科学研究、大数据以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正确认知“卡脖子”问题

我国科学仪器高端市场几乎被国外产品垄断,“卡脖子”成为科学仪器行业的热词对此,王海舟院士认为:真正的“卡脖子”是指缺乏核心技术国外一些国家在某特殊领域限制出售的关键技术、产品和零部件

现在有些所谓的“卡脖子”,有时被滥用了。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任何一项产品和技术都是全球化、全链条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把由国外供应产品笼统称之为“卡脖子”,“有些产品和零部件并非国内没有能力自主研发和生产,通过组织动员社会研究力量和产业的合作,就能够生产满足需求的产品 王海舟院士指出,如果国际采购非常便捷,性价比也很好,国内是生产企业应从市场经济效益安全保供要求出发来确定

国产仪器的发展既要靠政府的推进,也要靠市场的拉动

“国产仪器的发展既要靠政府的推进,也要靠市场的拉动。”王海舟院士这样说道“我们不能够什么都靠国家来支持!”国产仪器的发展需要国家和企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市场需求也在推动着行业发展。

企业发现市场需求,自身有生产能力并愿意投入,再争取到国家的支持,多方面相结合才能推动国产仪器产业更快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模式下,我国发展出了系列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仪器。

不过,王海舟院士特别提醒企业相关人员,不要因为一时的市场需求,盲目的选择发展方向,而是要结合市场、企业自身情况以及发展规划慎重考虑。

详细内容见: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随着全球经济形式的演变,国产仪器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自主研发及国产替代成为科学仪器行业的热点话题。在BCEIA2021,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中国钢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工程院王海舟院士王海舟院士当前国内仪器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国产仪器如何发展壮大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王海舟院士谈国产仪器“卡脖子”问题——访中国工程院王海舟院士

中国钢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工程院王海舟院士

从BCEIA金奖看仪器技术发展趋势

为了推动我国分析测试仪器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发展,调动广大分析测试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提高自我装备的能力和水平,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于1989年设立了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仪器奖(简称:BCEIA金奖)。二十年来,共有300余台国产分析测试仪器获此殊荣,有力地推进了国产分析测试仪器的发展。可以说,BCEIA金奖见证了中国分析测试仪器技术从跟踪到逐步接近国外水平的发展历程。王海舟院士讲到希望BCEIA成为国内外最新科学仪器展示的大平台和前沿仪器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在今年的BCEIA金奖颁奖典礼上,王海舟院士宣读2021年“BCEIA金奖”获奖名单,共 11台仪器获奖。关于此次BCEIA金奖获奖产品共性特点分析测试仪器的发展趋势王海舟院士提到两点:一此次获奖的仪器多数为专用化技术创新,专用化仪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国家产业和科技的高质量发展;另一点是,随着智能化产品需求增长和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仪器也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科学研究、大数据以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正确认知“卡脖子”问题

我国科学仪器高端市场几乎被国外产品垄断,“卡脖子”成为科学仪器行业的热词对此,王海舟院士认为:真正的“卡脖子”是指缺乏核心技术国外一些国家在某特殊领域限制出售的关键技术、产品和零部件

现在有些所谓的“卡脖子”,有时被滥用了。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任何一项产品和技术都是全球化、全链条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把由国外供应产品笼统称之为“卡脖子”,“有些产品和零部件并非国内没有能力自主研发和生产,通过组织动员社会研究力量和产业的合作,就能够生产满足需求的产品 王海舟院士指出,如果国际采购非常便捷,性价比也很好,国内是生产企业应从市场经济效益安全保供要求出发来确定

国产仪器的发展既要靠政府的推进,也要靠市场的拉动

“国产仪器的发展既要靠政府的推进,也要靠市场的拉动。”王海舟院士这样说道“我们不能够什么都靠国家来支持!”国产仪器的发展需要国家和企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市场需求也在推动着行业发展。

企业发现市场需求,自身有生产能力并愿意投入,再争取到国家的支持,多方面相结合才能推动国产仪器产业更快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模式下,我国发展出了系列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仪器。

不过,王海舟院士特别提醒企业相关人员,不要因为一时的市场需求,盲目的选择发展方向,而是要结合市场、企业自身情况以及发展规划慎重考虑。

详细内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