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众多科学仪器执行第38次南极科考环境监测任务

导读: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监测任务。


4月26日,“雪龙”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我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由“雪龙”船和“雪龙2”船共同执行考察任务“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也是世界上首艘具备双向破冰能力的破冰船。

历时174天,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监测任务,并对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国际合作,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众多科学仪器执行第38次南极科考环境监测任务

图片来自:新华社

据介绍,中国南极中山站是国家级野外台站,依托中山站平台,历年南极科学考察持续开展冰雪和空间特殊环境等业务化观测。长城站越冬业务化观监测任务主要包括海洋环境要素生物生态等学科的定时定点采样工作。

在极地严酷复杂的环境中,想要取得科研成果离不开先进科研设施的支撑。近年来,从科研监测规模,到技术手段,到参与任务的科研人员比例,再到管理模式等,我国极地科考都有了长足进步。我们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我国南极科考从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到大气激光雷达,再到水下机器人、探冰机器人……先进的技术装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基地,我国研发的无人冰站,可以直接抛到浮冰上,随着海冰漂流,实现超过一年时间的长期无人观测

众多科学仪器执行第38次南极科考环境监测任务

图片来自:新华社

在众多的科研设备中,采样工具对于科考有着重要作用。南极冰芯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但想要钻开厚厚的冰盖取出来却并不容易。目前我国已拥有深冰芯钻探的“三大钻”——深冰芯钻探系统、冰架热水钻和冰下地质钻,钻探深度可超过100米,中国已成为国际冰芯科学研究组织的重要成员。

除此之外,冰层厚度传感器、冰层温度梯度传感器、积雪深度梯度传感器、MTP-5温度廓线仪、温盐深采水器、长活塞取样器、温度盐度探测仪(CTD)、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综合观测潜标系统、被动差分吸收光谱系统和微脉冲激光雷达等监测仪器都在南极环境采样和监测任务中执行科研任务。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4月26日,“雪龙”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我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由“雪龙”船和“雪龙2”船共同执行考察任务“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也是世界上首艘具备双向破冰能力的破冰船。

历时174天,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监测任务,并对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国际合作,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众多科学仪器执行第38次南极科考环境监测任务

图片来自:新华社

据介绍,中国南极中山站是国家级野外台站,依托中山站平台,历年南极科学考察持续开展冰雪和空间特殊环境等业务化观测。长城站越冬业务化观监测任务主要包括海洋环境要素生物生态等学科的定时定点采样工作。

在极地严酷复杂的环境中,想要取得科研成果离不开先进科研设施的支撑。近年来,从科研监测规模,到技术手段,到参与任务的科研人员比例,再到管理模式等,我国极地科考都有了长足进步。我们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我国南极科考从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到大气激光雷达,再到水下机器人、探冰机器人……先进的技术装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基地,我国研发的无人冰站,可以直接抛到浮冰上,随着海冰漂流,实现超过一年时间的长期无人观测

众多科学仪器执行第38次南极科考环境监测任务

图片来自:新华社

在众多的科研设备中,采样工具对于科考有着重要作用。南极冰芯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但想要钻开厚厚的冰盖取出来却并不容易。目前我国已拥有深冰芯钻探的“三大钻”——深冰芯钻探系统、冰架热水钻和冰下地质钻,钻探深度可超过100米,中国已成为国际冰芯科学研究组织的重要成员。

除此之外,冰层厚度传感器、冰层温度梯度传感器、积雪深度梯度传感器、MTP-5温度廓线仪、温盐深采水器、长活塞取样器、温度盐度探测仪(CTD)、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综合观测潜标系统、被动差分吸收光谱系统和微脉冲激光雷达等监测仪器都在南极环境采样和监测任务中执行科研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