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23位获奖人受资助 | 首批新基石研究员名单揭晓

导读:1月13日,“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揭晓首期获资助名单,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的58位杰出科学家,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

23位“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位列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领域11人,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12人。


数学与物质科学领域

Mathematics & Physical Sciences



何旭华

香港中文大学

2020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李理论是现代数学的基石之一。何旭华将基于对组合、代数、几何上对称性的独特理解,探索李理论核心问题p进群的结构和表示论以及全正性理论,力图对表示论、算术几何及数论的研究产生重大推进作用。



刘 钢

华东师范大学

2020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复几何是数学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与多个数学分支紧密相连。刘钢将关注复几何中曲率、拓扑、复结构、代数结构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争取在单值化猜想深入与延伸、凯勒流形极限正则性研究、几何相关的全纯函数研究等方面获得全新突破。



刘若川

北京大学

2019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算术几何和代数数论是纯数学的核心分支,非交换p进霍奇理论、p进自守形式与拓扑循环同调是其重要研究方向。刘若川将继续聚焦于这三个具有深刻联系的方向,凝练出前瞻性问题,在算术几何等方面建立新的数学理论,对相关领域形成系统性贡献。



沈维孝

复旦大学

2021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动力系统的低维映射综合体现了混沌现象的深度和复杂性。沈维孝计划从非自制一维映射的迭代等视点出发研究二维斜积映射的迭代,拟对圆周扩张映射驱动的斜积系统族研究Cr拓扑下的帕里斯猜想,并对多项式斜积系统研究游荡域的非存在性。



刘继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019年天文和地学领域获奖人

黑洞等致密天体是如何形成与演化的?刘继峰将发展先进的测量手段与观测网络来回答这个问题,进而探究强引力场下的时空性质与超核密度下的物态方程等基本物理规律。



陆朝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年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

单光子之间自然相互作用极弱,目前主要依赖于线性光学量子操纵。陆朝阳将探索强相互作用光子和光镊原子大规模量子调控技术,实验解答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的争论,致力于实现构建非线性光学量子计算的途径。



王亚愚

清华大学

2019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的微观机理是长期悬而未决的核心物理问题之一。王亚愚将采用多种原子尺度的实验手段,探测铜氧化物的微观电子结构,并从掺杂莫特绝缘体的角度揭示高温超导之谜。



张远波

复旦大学

2020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霍尔效应的精确量子化揭示了量子系统优美而深刻的拓扑结构。张远波将致力于突破二维材料研究瓶颈,实现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探寻长程关联量子多体基态中的新物理。



陈 鹏

北京大学

2019年化学新材料领域获奖人

肿瘤免疫识别有没有 “分子规律”?陈鹏将发展基于“活细胞连接测序”的免疫解码技术,破解T细胞受体与抗原肽“识别密码”,实现癌症疫苗的精准设计。



马 丁

北京大学

2019年化学新材料领域获奖人

面向资源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马丁将聚焦发展“碳-氢循环”的催化新体系,探索碳资源与氢气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新途径。



游书力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19年化学新材料领域获奖人

突破芳香化合物的传统取代反应局限,游书力将发展苯衍生物去芳构化反应,创新催化转化模式,为重要有机功能分子合成提供变革性途径。


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

Biological & Biomedical Sciences



陈玲玲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哺乳动物中非编码核糖核酸如何参与生命过程的调控?陈玲玲将开展实时动态和原位在体的超高分辨核糖核酸分子追踪,揭示核糖核酸在生命过程中的分子和功能特征以及作用模式,拓展核酸研究新领域并为相关疾病提供新的诊疗依据。



黄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免疫细胞如何识别抗原和激活免疫信号通路?黄志伟将解析抗原介导的免疫细胞受体(TCR、BCR)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机制,揭示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基本科学规律,并为免疫疗法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



李 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019年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

如何在高时空精度下解析细胞精细结构和完整揭示亚细胞结构动态变化是细胞功能研究的主要瓶颈。李栋将致力于显微成像技术的革新,突破超分辨率活体显微成像获取生物学信息的尺度和维度,探索基于新物理效应的显微成像技术方法。



李毓龙

北京大学

2019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神经递质探针结合光学成像已经成为神经科学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李毓龙将突破神经递质检测的瓶颈,实现从 “看得见”到 “看得准”-“看得深”-“一起看”的飞跃,为复杂神经环路的精确解析和神经疾病的诊疗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刘 颖

北京大学

2019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衰老与细胞应激如何相互影响?刘颖将探索衰老和细胞应激的关系和调控机理,以期深入理解衰老过程中细胞应激能力减退的原因,并探索调控细胞应激是否能够延缓衰老。



鲁伯埙

复旦大学

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细胞死亡是不可逆转的吗?鲁伯埙将研究神经细胞进入死亡程序后能否“复活”,即逃逸死亡程序并重获生命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分子机制,为干预神经死亡相关疾病和阐明生死分界的本质提供线索。



王二涛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如何高效利用植物共生菌固氮、降低过度使用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王二涛将研究根瘤共生固氮及丛枝菌根共生形成与演化的机理,揭示植物识别“敌友”微生物的分子机制,探索禾本科植物共生固氮,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新理论。



颉 伟

清华大学

2019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精卵结合后生命时钟如何精准启动?颉伟将解析生命基因程序第一次启动的分子机器,探索逆转细胞生命时钟的可能,为衰老和疾病机制的理解及干预提供新途径。



徐彦辉

复旦大学

2021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转录是生命活动中基因表达调控最关键的步骤。徐彦辉将通过建立体外重构转录系统,利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转录起始过程的分子机制,解决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



曾 艺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21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如何获得可移植的功能性胰岛细胞,一直是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巨大挑战。曾艺将探索胰岛干细胞的分子机制,为促进胰岛原位再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新手段。



周 斌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20年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

细胞间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器官发育和组织再生?周斌将建立研究体内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分析技术,探索原位干细胞与微环境细胞相互作用的规律及调控机制,为器官修复再生和干细胞体外扩增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新方法。



朱 听

西湖大学

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地球上已知生命的核酸和蛋白质都只采用了两种具有镜像关系的手性构型中的一种。朱听致力于从中心法则出发构建与天然生物分子手性相反的“镜像生物学系统”。该系统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生命形态的进化起点,并带来一系列天然系统难以实现的应用与发现。


23位获奖人受资助 | 首批新基石研究员名单揭晓


来源于:科学探索奖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23位“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位列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领域11人,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12人。


数学与物质科学领域

Mathematics & Physical Sciences



何旭华

香港中文大学

2020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李理论是现代数学的基石之一。何旭华将基于对组合、代数、几何上对称性的独特理解,探索李理论核心问题p进群的结构和表示论以及全正性理论,力图对表示论、算术几何及数论的研究产生重大推进作用。



刘 钢

华东师范大学

2020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复几何是数学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与多个数学分支紧密相连。刘钢将关注复几何中曲率、拓扑、复结构、代数结构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争取在单值化猜想深入与延伸、凯勒流形极限正则性研究、几何相关的全纯函数研究等方面获得全新突破。



刘若川

北京大学

2019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算术几何和代数数论是纯数学的核心分支,非交换p进霍奇理论、p进自守形式与拓扑循环同调是其重要研究方向。刘若川将继续聚焦于这三个具有深刻联系的方向,凝练出前瞻性问题,在算术几何等方面建立新的数学理论,对相关领域形成系统性贡献。



沈维孝

复旦大学

2021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动力系统的低维映射综合体现了混沌现象的深度和复杂性。沈维孝计划从非自制一维映射的迭代等视点出发研究二维斜积映射的迭代,拟对圆周扩张映射驱动的斜积系统族研究Cr拓扑下的帕里斯猜想,并对多项式斜积系统研究游荡域的非存在性。



刘继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019年天文和地学领域获奖人

黑洞等致密天体是如何形成与演化的?刘继峰将发展先进的测量手段与观测网络来回答这个问题,进而探究强引力场下的时空性质与超核密度下的物态方程等基本物理规律。



陆朝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年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

单光子之间自然相互作用极弱,目前主要依赖于线性光学量子操纵。陆朝阳将探索强相互作用光子和光镊原子大规模量子调控技术,实验解答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的争论,致力于实现构建非线性光学量子计算的途径。



王亚愚

清华大学

2019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的微观机理是长期悬而未决的核心物理问题之一。王亚愚将采用多种原子尺度的实验手段,探测铜氧化物的微观电子结构,并从掺杂莫特绝缘体的角度揭示高温超导之谜。



张远波

复旦大学

2020年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霍尔效应的精确量子化揭示了量子系统优美而深刻的拓扑结构。张远波将致力于突破二维材料研究瓶颈,实现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探寻长程关联量子多体基态中的新物理。



陈 鹏

北京大学

2019年化学新材料领域获奖人

肿瘤免疫识别有没有 “分子规律”?陈鹏将发展基于“活细胞连接测序”的免疫解码技术,破解T细胞受体与抗原肽“识别密码”,实现癌症疫苗的精准设计。



马 丁

北京大学

2019年化学新材料领域获奖人

面向资源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马丁将聚焦发展“碳-氢循环”的催化新体系,探索碳资源与氢气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新途径。



游书力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19年化学新材料领域获奖人

突破芳香化合物的传统取代反应局限,游书力将发展苯衍生物去芳构化反应,创新催化转化模式,为重要有机功能分子合成提供变革性途径。


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

Biological & Biomedical Sciences



陈玲玲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哺乳动物中非编码核糖核酸如何参与生命过程的调控?陈玲玲将开展实时动态和原位在体的超高分辨核糖核酸分子追踪,揭示核糖核酸在生命过程中的分子和功能特征以及作用模式,拓展核酸研究新领域并为相关疾病提供新的诊疗依据。



黄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免疫细胞如何识别抗原和激活免疫信号通路?黄志伟将解析抗原介导的免疫细胞受体(TCR、BCR)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机制,揭示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基本科学规律,并为免疫疗法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



李 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019年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

如何在高时空精度下解析细胞精细结构和完整揭示亚细胞结构动态变化是细胞功能研究的主要瓶颈。李栋将致力于显微成像技术的革新,突破超分辨率活体显微成像获取生物学信息的尺度和维度,探索基于新物理效应的显微成像技术方法。



李毓龙

北京大学

2019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神经递质探针结合光学成像已经成为神经科学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李毓龙将突破神经递质检测的瓶颈,实现从 “看得见”到 “看得准”-“看得深”-“一起看”的飞跃,为复杂神经环路的精确解析和神经疾病的诊疗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刘 颖

北京大学

2019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衰老与细胞应激如何相互影响?刘颖将探索衰老和细胞应激的关系和调控机理,以期深入理解衰老过程中细胞应激能力减退的原因,并探索调控细胞应激是否能够延缓衰老。



鲁伯埙

复旦大学

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细胞死亡是不可逆转的吗?鲁伯埙将研究神经细胞进入死亡程序后能否“复活”,即逃逸死亡程序并重获生命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分子机制,为干预神经死亡相关疾病和阐明生死分界的本质提供线索。



王二涛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如何高效利用植物共生菌固氮、降低过度使用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王二涛将研究根瘤共生固氮及丛枝菌根共生形成与演化的机理,揭示植物识别“敌友”微生物的分子机制,探索禾本科植物共生固氮,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新理论。



颉 伟

清华大学

2019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精卵结合后生命时钟如何精准启动?颉伟将解析生命基因程序第一次启动的分子机器,探索逆转细胞生命时钟的可能,为衰老和疾病机制的理解及干预提供新途径。



徐彦辉

复旦大学

2021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转录是生命活动中基因表达调控最关键的步骤。徐彦辉将通过建立体外重构转录系统,利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转录起始过程的分子机制,解决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



曾 艺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21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如何获得可移植的功能性胰岛细胞,一直是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巨大挑战。曾艺将探索胰岛干细胞的分子机制,为促进胰岛原位再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新手段。



周 斌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20年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

细胞间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器官发育和组织再生?周斌将建立研究体内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分析技术,探索原位干细胞与微环境细胞相互作用的规律及调控机制,为器官修复再生和干细胞体外扩增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新方法。



朱 听

西湖大学

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

地球上已知生命的核酸和蛋白质都只采用了两种具有镜像关系的手性构型中的一种。朱听致力于从中心法则出发构建与天然生物分子手性相反的“镜像生物学系统”。该系统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生命形态的进化起点,并带来一系列天然系统难以实现的应用与发现。


23位获奖人受资助 | 首批新基石研究员名单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