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进入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阅读更多话题内容

导读:类器官/器官芯片为肠道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前沿模型。类器官基于干细胞的自组织过程,能一定程度重现体内的功能特性;器官芯片利用微流控技术,引入生物材料,模拟肠道关键特征,构建仿生模型。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研究简介

类器官/器官芯片为肠道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前沿模型。类器官基于干细胞的自组织过程,能一定程度重现体内的功能特性;器官芯片利用微流控技术,引入生物材料,模拟肠道关键特征,构建仿生模型。

而将二者结合,肠道类器官芯片比肠类器官具有更长的培养寿命,能更好重现肠道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3D 打印和类器官生物库等的迅速发展和交叉结合,类器官/器官芯片能更好地模拟肠道的稳态和疾病。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在这里,我们总结了当前这些模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该成果以 “Organoids/organs-on-a-chip: new frontiers of 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ical models”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的前沿进展》) 发表于 Lab on a Chip 上,并被选为合作封面文章。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论文信息

Organoids/organs-on-a-chip: new frontiers of 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ical models

L. Wu, Y. Ai, R. Xie, J. Xiong, Y. Wang* and Q. Liang*

Lab Chip, 2023, 23,1192-1212

https://doi.org/10.1039/D2LC00804A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吴磊 博士生

清华大学化学系

本文第一作者,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目前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梁琼麟教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为:肠道类器官/器官芯片模型的开发及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研究。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王玉 助理研究员

清华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化学系助理研究员,从事器官芯片/类器官芯片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微流控芯片平台的器官仿生模型的构建与机制研究,并应用于药物分析、新药开发等领域,以器官结构和微环境的模拟、形态建成和生物功能的体外重现为目标,进行体外仿生技术的开发。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梁琼麟 教授

清华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化学系长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以微流控芯片及其与质谱、光谱联用分析技术为基础,发展生命分析与药物分析新方法,开发生物医用新材料新器件,发明器官类器官芯片新模型,致力于服务国家药品质量与安全、新药创制以及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开发。近年来重点聚焦于器官类器官芯片、单细胞亚细胞分析及基于质谱的多组学分析等。曾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第一个微流控芯片药物研发关键技术项目,在器官芯片核心关键技术及血管、肝、肾、肠等器官芯片模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以通讯作者在 Nat. Protoc., Adv. Mater., Anal. Chem., Lab Chip 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200 多篇,发明专利 30 余项。部分研究成果已在制药企业、临床医院得到广泛应用,曾合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

相关期刊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来源于:梁琼麟科研团队,RSC英国皇家化学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写评论…
0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研究简介

类器官/器官芯片为肠道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前沿模型。类器官基于干细胞的自组织过程,能一定程度重现体内的功能特性;器官芯片利用微流控技术,引入生物材料,模拟肠道关键特征,构建仿生模型。

而将二者结合,肠道类器官芯片比肠类器官具有更长的培养寿命,能更好重现肠道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3D 打印和类器官生物库等的迅速发展和交叉结合,类器官/器官芯片能更好地模拟肠道的稳态和疾病。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在这里,我们总结了当前这些模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该成果以 “Organoids/organs-on-a-chip: new frontiers of 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ical models”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的前沿进展》) 发表于 Lab on a Chip 上,并被选为合作封面文章。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论文信息

Organoids/organs-on-a-chip: new frontiers of 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ical models

L. Wu, Y. Ai, R. Xie, J. Xiong, Y. Wang* and Q. Liang*

Lab Chip, 2023, 23,1192-1212

https://doi.org/10.1039/D2LC00804A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吴磊 博士生

清华大学化学系

本文第一作者,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目前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梁琼麟教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为:肠道类器官/器官芯片模型的开发及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研究。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王玉 助理研究员

清华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化学系助理研究员,从事器官芯片/类器官芯片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微流控芯片平台的器官仿生模型的构建与机制研究,并应用于药物分析、新药开发等领域,以器官结构和微环境的模拟、形态建成和生物功能的体外重现为目标,进行体外仿生技术的开发。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

梁琼麟 教授

清华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化学系长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以微流控芯片及其与质谱、光谱联用分析技术为基础,发展生命分析与药物分析新方法,开发生物医用新材料新器件,发明器官类器官芯片新模型,致力于服务国家药品质量与安全、新药创制以及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开发。近年来重点聚焦于器官类器官芯片、单细胞亚细胞分析及基于质谱的多组学分析等。曾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第一个微流控芯片药物研发关键技术项目,在器官芯片核心关键技术及血管、肝、肾、肠等器官芯片模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以通讯作者在 Nat. Protoc., Adv. Mater., Anal. Chem., Lab Chip 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200 多篇,发明专利 30 余项。部分研究成果已在制药企业、临床医院得到广泛应用,曾合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

相关期刊

清华大学梁琼麟团队: 类器官/器官芯片-肠道病理生理学模型前沿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