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许琛琦、王殳凹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导读: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5年来一共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

作为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科学探索奖”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十个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5年来一共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

其中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许琛琦研究员荣获医学科学类奖,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获能源环境类奖。

许琛琦、王殳凹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许琛琦、王殳凹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许琛琦、王殳凹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许琛琦研究员

  研究方向:淋巴细胞与疾病

  教育背景

2001-09--2004-07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 博士学位

  1998-09--2001-07 华东师范大学与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联合培养 硕士学位

  1994-09--1998-07 华东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

  科研项目

  ( 1 ) CD28等重要免疫受体的跨膜信号转导机制, 主持, 省级, 2010-10--2012-09

  ( 2 ) 细胞质膜对膜蛋白受体磷酸化的调控机制, 主持, 国家级, 2011-01--2013-12

  ( 3 ) 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质膜动态平衡与跨膜信号转导, 主持, 部委级, 2010-10--2013-12

  ( 4 ) T细胞中CD28等关键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 主持, 部委级, 2010-08--2012-07

  ( 5 ) 亚细胞代谢调控及其相关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机理-细胞质膜的脂质代谢调控与功能结构域, 参与, 国家级, 2011-07--2015-07

  ( 6 ) 淋巴细胞的信号转导, 主持, 市地级, 2009-06--2012-06

  ( 7 ) 炎症诱导肿瘤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炎症诱导肿瘤中的免疫调控网络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6-12

  ( 8 )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主持, 国家级, 2015-01--2018-12

  ( 9 ) 生物超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调控-获得性免疫抗病毒相关超大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研究, 主持, 部委级, 2014-01--2018-12

  ( 10 ) T细胞抗原受体活化机制的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4-01--2017-12

  ( 11 ) T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主持, 省级, 2015-05--2018-04

  ( 12 ) T细胞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20-12

  ( 13 )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机制,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18-12

  ( 14 )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主持, 部委级, 2017-01--2021-12

  ( 15 )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研究项目, 主持, 部委级, 2017-01--2022-04

  ( 16 )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18-12

许琛琦、王殳凹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苏州大学  王殳凹教授

  王殳凹教授,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苏州大学先进技术处处长、教育部CJ学者特聘教授、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在美国圣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多年来面向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和核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在核能放射化学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他主持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项目、GF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JWKJW 163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提出了放射性核素精准识别理念,并应用于乏燃料后处理、核污水处理、核事故应急等领域中,针对镧锕分离、含氚废水处理、铀骨骼促排等放射化学领域难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并已初步在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军事科学院等单位实现应用,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1篇,为该刊在乏燃料后处理超铀元素分离领域的首篇论文)、Nat. Commun. (8篇)、J. Am. Chem. Soc. (13篇)、Angew. Chem. Int. Ed. (15篇)、CCS Chem. (3篇)、Sci. China Chem. (5篇)、Chem (4篇)、ACS Cent. Sci. (1篇)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2篇,全部论文被Science、Nature等期刊论文引用评价超过13500次,授权国际专利3项,中国专利21项,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研究方向:

  1. 核能放射化学

  2. 环境放射化学

  3. 辐射防护

  4. 放射性元素化学

  5. 辐射化学

  6. 核技术应用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作为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科学探索奖”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十个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5年来一共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

其中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许琛琦研究员荣获医学科学类奖,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获能源环境类奖。

许琛琦、王殳凹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许琛琦、王殳凹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许琛琦、王殳凹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许琛琦研究员

  研究方向:淋巴细胞与疾病

  教育背景

2001-09--2004-07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 博士学位

  1998-09--2001-07 华东师范大学与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联合培养 硕士学位

  1994-09--1998-07 华东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

  科研项目

  ( 1 ) CD28等重要免疫受体的跨膜信号转导机制, 主持, 省级, 2010-10--2012-09

  ( 2 ) 细胞质膜对膜蛋白受体磷酸化的调控机制, 主持, 国家级, 2011-01--2013-12

  ( 3 ) 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质膜动态平衡与跨膜信号转导, 主持, 部委级, 2010-10--2013-12

  ( 4 ) T细胞中CD28等关键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 主持, 部委级, 2010-08--2012-07

  ( 5 ) 亚细胞代谢调控及其相关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机理-细胞质膜的脂质代谢调控与功能结构域, 参与, 国家级, 2011-07--2015-07

  ( 6 ) 淋巴细胞的信号转导, 主持, 市地级, 2009-06--2012-06

  ( 7 ) 炎症诱导肿瘤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炎症诱导肿瘤中的免疫调控网络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6-12

  ( 8 )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主持, 国家级, 2015-01--2018-12

  ( 9 ) 生物超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调控-获得性免疫抗病毒相关超大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研究, 主持, 部委级, 2014-01--2018-12

  ( 10 ) T细胞抗原受体活化机制的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4-01--2017-12

  ( 11 ) T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主持, 省级, 2015-05--2018-04

  ( 12 ) T细胞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20-12

  ( 13 )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机制,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18-12

  ( 14 )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主持, 部委级, 2017-01--2021-12

  ( 15 )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研究项目, 主持, 部委级, 2017-01--2022-04

  ( 16 )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18-12

许琛琦、王殳凹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苏州大学  王殳凹教授

  王殳凹教授,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苏州大学先进技术处处长、教育部CJ学者特聘教授、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在美国圣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多年来面向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和核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在核能放射化学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他主持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项目、GF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JWKJW 163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提出了放射性核素精准识别理念,并应用于乏燃料后处理、核污水处理、核事故应急等领域中,针对镧锕分离、含氚废水处理、铀骨骼促排等放射化学领域难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并已初步在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军事科学院等单位实现应用,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1篇,为该刊在乏燃料后处理超铀元素分离领域的首篇论文)、Nat. Commun. (8篇)、J. Am. Chem. Soc. (13篇)、Angew. Chem. Int. Ed. (15篇)、CCS Chem. (3篇)、Sci. China Chem. (5篇)、Chem (4篇)、ACS Cent. Sci. (1篇)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2篇,全部论文被Science、Nature等期刊论文引用评价超过13500次,授权国际专利3项,中国专利21项,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研究方向:

  1. 核能放射化学

  2. 环境放射化学

  3. 辐射防护

  4. 放射性元素化学

  5. 辐射化学

  6. 核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