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合成生物学"等五大领域将成为未来产业创新前沿

导读:近日,《未来产业创新的前沿领域》在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发布。类脑芯片、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绿色制氢和区块链被评为未来产业创新的五大前沿领域。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编撰的《未来产业创新的前沿领域》在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报告从政府关注重点、产业发展前景、对经济社会的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等方面,遴选出未来产业创新的五大前沿领域——类脑芯片、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绿色制氢和区块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加速变革,新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未来产业成为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的重要领域。该报告基于对各国和地区科技政策与研发投入、论文与专利、专家观点与学术会议资料等科技信息的多维度分析,探讨了五大前沿领域的发展态势、区域研发优势、技术研发方向和面临的挑战。报告研判了中国在五大前沿领域的全球技术定位,并就未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策略建议。同时,报告还分析了上海在上述领域的研发基础,并为上海更好推进未来产业发展提出了发展策略。

其中,被评为五大前沿领域之一的“合成生物学”是生物科学新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和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报告指出,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研究中,美国属于第一梯队,中国、日本、英国属于第二梯队。从全球来看,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学术合作圈,在科技创新合作中地缘关系影响较大。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琦岩介绍道,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需要政策持续支持。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仍缺乏中长期、明确的发展规划。细分来看,上游工具层是合成生物学技术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竞争壁垒较高,中游的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对于实现对生命系统的理性设计至关重要,技术创新难度均较大。解决规模化生产难题是合成生物学的产品实现商业化的必由之路。此外,合成生物学研究需要生命科学、工程学、信息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融合交叉。但合成生物学的不确定性与不可控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带给人类变革性受益前景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伦理争议如用于人类增强目的的“定制婴儿”,以及生物安全隐患。在刘琦岩看来,为了有效防范风险,全球各国政府应达成共识,更加关注合成生物学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共同建立一套针对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安保风险的强效、可执行的监管办法。比如,按照风险的紧急和危害程度拟定评估框架,相关机构采取灵活的生物和化学防御战略,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充分预防潜在的生物攻击。对于任何合成生物的研究必须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和遵守严格的安全程序。建立标准化合成生物元件库并实施严格管控,按生物元件功能,进行生物元件的安全性评级,对于具有安全风险的元件进行标签设计并限制其信息公开。

"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开讲啦!

2023年10月10-11日,由仪器信息网举办的第一届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将在线开播,合成生物学专家,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专家,前沿科学研究PI等众多嘉宾将在3i讲堂分享精彩报告。立即报名》》》

详细日程: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yntheticbiology231010.html

扫码直达报名页面

温馨提示

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

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

会议联系

会议内容及报告赞助

仪器信息网 陈编辑:13171925519,chensh@instrument.com.cn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编撰的《未来产业创新的前沿领域》在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报告从政府关注重点、产业发展前景、对经济社会的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等方面,遴选出未来产业创新的五大前沿领域——类脑芯片、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绿色制氢和区块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加速变革,新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未来产业成为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的重要领域。该报告基于对各国和地区科技政策与研发投入、论文与专利、专家观点与学术会议资料等科技信息的多维度分析,探讨了五大前沿领域的发展态势、区域研发优势、技术研发方向和面临的挑战。报告研判了中国在五大前沿领域的全球技术定位,并就未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策略建议。同时,报告还分析了上海在上述领域的研发基础,并为上海更好推进未来产业发展提出了发展策略。

其中,被评为五大前沿领域之一的“合成生物学”是生物科学新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和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报告指出,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研究中,美国属于第一梯队,中国、日本、英国属于第二梯队。从全球来看,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学术合作圈,在科技创新合作中地缘关系影响较大。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琦岩介绍道,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需要政策持续支持。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仍缺乏中长期、明确的发展规划。细分来看,上游工具层是合成生物学技术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竞争壁垒较高,中游的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对于实现对生命系统的理性设计至关重要,技术创新难度均较大。解决规模化生产难题是合成生物学的产品实现商业化的必由之路。此外,合成生物学研究需要生命科学、工程学、信息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融合交叉。但合成生物学的不确定性与不可控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带给人类变革性受益前景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伦理争议如用于人类增强目的的“定制婴儿”,以及生物安全隐患。在刘琦岩看来,为了有效防范风险,全球各国政府应达成共识,更加关注合成生物学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共同建立一套针对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安保风险的强效、可执行的监管办法。比如,按照风险的紧急和危害程度拟定评估框架,相关机构采取灵活的生物和化学防御战略,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充分预防潜在的生物攻击。对于任何合成生物的研究必须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和遵守严格的安全程序。建立标准化合成生物元件库并实施严格管控,按生物元件功能,进行生物元件的安全性评级,对于具有安全风险的元件进行标签设计并限制其信息公开。

"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开讲啦!

2023年10月10-11日,由仪器信息网举办的第一届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将在线开播,合成生物学专家,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专家,前沿科学研究PI等众多嘉宾将在3i讲堂分享精彩报告。立即报名》》》

详细日程: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yntheticbiology231010.html

扫码直达报名页面

温馨提示

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

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

会议联系

会议内容及报告赞助

仪器信息网 陈编辑:13171925519,chensh@instrume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