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从问题出发 拉曼光谱仪器成果凸显 —— 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报告集锦

进入 #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阅读更多话题内容

导读: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科研和实际应用中的难题,多位专家在仪器技术开发方面做了系列探索,并产出了相关的成果,吸引参会代表关注。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9月23日,由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大学承办、陕西师范大学协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在河南开封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光散射,以及相关光谱原理和技术领域的诸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光散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吸引了近500人注册参会。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科研和实际应用中的难题,多位专家在仪器技术开发方面做了系列探索,并产出了相关的成果,吸引参会代表关注。

部分报告内容分享如下:

从问题出发 拉曼光谱仪器成果凸显 —— 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报告集锦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谭平恒研究员

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模块及其应用》

从问题出发 拉曼光谱仪器成果凸显 —— 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报告集锦

现场仪器展示: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模块

鉴于市场上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的昂贵价格,是否能设计一套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测量模块,可与任何光谱仪耦合成一套成本低、操作简便、光路布置合理以及后期升级方便的多功能显微共焦光谱仪是众多研究者迫切盼望的事情。22日的会前特邀讲座环节,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谭平恒研究员分享了其课题组的仪器成果,并在会议同期做了仪器展示。据介绍,在近25年拉曼光谱研究经验基础上,谭平恒研究员的课题组成功研制了显微共焦光谱测量模块,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产品名录,可以实现从拉曼光谱仪到布里渊光谱仪耦合,从高信号透过率到低波数信号测量,从近红外激光到深紫外激光激发,从光栅光谱仪到光纤光谱仪耦合,从高温热台到极低温恒温器应用,从光谱多信号出口到高性价比多功能集成与升级方案,从实验室照明状态下调试和测试到超低背景噪声光谱实现等功能。

从问题出发 拉曼光谱仪器成果凸显 —— 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报告集锦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陈昌研究员

芯片拉曼光谱仪的机遇与挑战

微型拉曼光谱仪使拉曼技术在更广泛的无损快速检测场景中得以应用。陈昌研究员在报告中从原理、小型化、应用等方面对色散型光栅光谱仪、迈克尔逊干涉光谱仪、空间外差干涉光谱仪等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微型化、高性能拉曼光谱仪面临的挑战,包括高通量、高光谱分辨率等。为了攻克难题,陈昌研究员的实验室汇聚了8大类30多台拉曼光谱仪。经过课题攻关 ,其课题组开发了芯片级的空间外差拉曼光谱仪。据介绍,该产品核心部件轻于1克,实现了若干个物质的拉曼光谱重构。

从问题出发 拉曼光谱仪器成果凸显 —— 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报告集锦

北京理工大学 崔晗教授

激光空间偏移/差动共焦拉曼光谱技术及应用

传统拉曼光谱技术的探测深度只有几百微米,仅可用于样品表层信息的探测,而空间偏移拉曼光谱(SORS)技术通过收集离激发光轴有一定偏移量的轴外拉曼光谱,可实现样品内部深层信息的探测。北京理工大学崔晗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将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与空间外差光谱技术(SHS)相结合的空间偏移外差拉曼光谱(SHORS)的方法,以对现有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的性能进行改善。与采用光栅色散型光谱仪的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相比,空间偏移外差拉曼光谱技术将系统的灵敏度提高了约一个数量级,为其在生物医学、地质考古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技术途径。不仅如此,该课题组还基于差动共焦定焦技术构建了系列差动共焦拉曼光谱仪,实现了微区三维几何形貌和光谱信息的同步原位探测,提高了系统定焦能力,改善了系统抗漂移能力。

除了以上的报告之外,还有很多老师分享了在拉曼光谱仪器技术、方法开发方面所做的系列工作,如力学拉曼光谱、紫外共振拉曼光谱、原位高温拉曼光谱、时间门控拉曼光谱等。24日,雷尼绍、牛津仪器、赛默飞、天美仪拓、光谱时代、HORIBA、长光辰英、鉴知技术等仪器企业也将分享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为期3天的报告还在继续,相关的新技术新成果精彩纷呈,鉴于篇幅的原因不能一一描述,仪器信息网也将给大家持续分享会议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9月23日,由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大学承办、陕西师范大学协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在河南开封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光散射,以及相关光谱原理和技术领域的诸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光散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吸引了近500人注册参会。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科研和实际应用中的难题,多位专家在仪器技术开发方面做了系列探索,并产出了相关的成果,吸引参会代表关注。

部分报告内容分享如下:

从问题出发 拉曼光谱仪器成果凸显 —— 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报告集锦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谭平恒研究员

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模块及其应用》

从问题出发 拉曼光谱仪器成果凸显 —— 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报告集锦

现场仪器展示: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模块

鉴于市场上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的昂贵价格,是否能设计一套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测量模块,可与任何光谱仪耦合成一套成本低、操作简便、光路布置合理以及后期升级方便的多功能显微共焦光谱仪是众多研究者迫切盼望的事情。22日的会前特邀讲座环节,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谭平恒研究员分享了其课题组的仪器成果,并在会议同期做了仪器展示。据介绍,在近25年拉曼光谱研究经验基础上,谭平恒研究员的课题组成功研制了显微共焦光谱测量模块,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产品名录,可以实现从拉曼光谱仪到布里渊光谱仪耦合,从高信号透过率到低波数信号测量,从近红外激光到深紫外激光激发,从光栅光谱仪到光纤光谱仪耦合,从高温热台到极低温恒温器应用,从光谱多信号出口到高性价比多功能集成与升级方案,从实验室照明状态下调试和测试到超低背景噪声光谱实现等功能。

从问题出发 拉曼光谱仪器成果凸显 —— 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报告集锦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陈昌研究员

芯片拉曼光谱仪的机遇与挑战

微型拉曼光谱仪使拉曼技术在更广泛的无损快速检测场景中得以应用。陈昌研究员在报告中从原理、小型化、应用等方面对色散型光栅光谱仪、迈克尔逊干涉光谱仪、空间外差干涉光谱仪等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微型化、高性能拉曼光谱仪面临的挑战,包括高通量、高光谱分辨率等。为了攻克难题,陈昌研究员的实验室汇聚了8大类30多台拉曼光谱仪。经过课题攻关 ,其课题组开发了芯片级的空间外差拉曼光谱仪。据介绍,该产品核心部件轻于1克,实现了若干个物质的拉曼光谱重构。

从问题出发 拉曼光谱仪器成果凸显 —— 第二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报告集锦

北京理工大学 崔晗教授

激光空间偏移/差动共焦拉曼光谱技术及应用

传统拉曼光谱技术的探测深度只有几百微米,仅可用于样品表层信息的探测,而空间偏移拉曼光谱(SORS)技术通过收集离激发光轴有一定偏移量的轴外拉曼光谱,可实现样品内部深层信息的探测。北京理工大学崔晗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将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与空间外差光谱技术(SHS)相结合的空间偏移外差拉曼光谱(SHORS)的方法,以对现有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的性能进行改善。与采用光栅色散型光谱仪的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相比,空间偏移外差拉曼光谱技术将系统的灵敏度提高了约一个数量级,为其在生物医学、地质考古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技术途径。不仅如此,该课题组还基于差动共焦定焦技术构建了系列差动共焦拉曼光谱仪,实现了微区三维几何形貌和光谱信息的同步原位探测,提高了系统定焦能力,改善了系统抗漂移能力。

除了以上的报告之外,还有很多老师分享了在拉曼光谱仪器技术、方法开发方面所做的系列工作,如力学拉曼光谱、紫外共振拉曼光谱、原位高温拉曼光谱、时间门控拉曼光谱等。24日,雷尼绍、牛津仪器、赛默飞、天美仪拓、光谱时代、HORIBA、长光辰英、鉴知技术等仪器企业也将分享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为期3天的报告还在继续,相关的新技术新成果精彩纷呈,鉴于篇幅的原因不能一一描述,仪器信息网也将给大家持续分享会议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