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日本近红外学术交流纵横谈

中国农业大学韩东海教授

2023.11.27 点击0次

TA的文章

导读:本人有幸参加了2006年、2007年、2008年、2014年和2015年等5次日本近红外研讨会,并获得过JCNIRS Award。

1982年,美国召开了世界上最早的近红外学术研讨会。1985年,日本紧随其举办了第一次以近红外为主题的学术交流。1987年,国际近红外学术交流大会登场。1993年,“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正式出版发行。在时间序列方面,日本近红外走在了世界前列。

国际近红外学会以及少数国家的近红外组织原则上都是两年召开一次研讨会,更多国家无专业组织和专题交流,唯独日本是一年一次,而且至今已经坚持了39年。期间,有一次组织主体的变更。除此之外,还有(社)日本分光学会近赤外部会以及在各自专业学会的交流,由此可见,日本社会对近红外情有独钟。

2013年4月,日本近红外研究会前会长河野澄夫先生撰文陈述了组织变更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引进了近红外光谱法,最初主要应用于粉碎后的小麦、大豆等低水分均匀的样品,但随着近红外装置、计算机以及分析方法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样品的测定成为可能,测定项目也从内容成分的定量分析扩大到掺假的检测、原料的识别等定性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1985年成立的(社)日本食品科学工程学会主办了第1届至第20届“无损检测研讨会”,对近红外光谱法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知名人士的演讲、各厂商的机器展示、向大众发布海报等方式,近红外光谱法得以普及和扩大。

但是,通过硬件、软件的改良,其应用范围扩大到聚合物、纤维、医药品、化妆品、医疗等农业、食品以外的领域。由(社)日本食品科学工程学会主办的该研讨会使得其他领域的参与者望而却步。另外,研讨会名称中没有包含近红外光谱法的名称,降低了近红外光谱法的宣传效果。

在以上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各领域参与,并期待进一步发展,以第20届无损检测研讨会(2004年11月)的召开为节点,解散了该研讨会,并于次年2005年11月成立了“近红外研究会”。该研究会以举办“近红外论坛”、颁发Karl Norris Award等奖项、提供近红外光谱法相关信息等为目的。希望该研究会能为近红外光谱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早期的无损检测研讨会的主办机构—日本食品科学工程学会属于社团法人,就像我们的一级学会一样。而日本近红外研究会是个民间机构,所有工作人员均为兼职。会议原则上每年的11月份召开,地点初期在东京,后期多为筑波。会期由最初的1天、2天过渡到3天。前几届会议只有单纯的十几篇论文发表,从第10届开始增加了基础讲座环节,第14届又增加了企业简介专场,墙报始于第15届。前20届会议主题是无损检测,但近红外是主流。从第21届开始,主题只有近红外光谱法。

纵观历届学会论文发表,横观同行业者,可知以下几个特点:

1、应用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和研究单位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是理所应当之事,日本企业像科研单位一样积极参与尚不多见。1986年日本佐竹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食味计,1987年在研讨会上就进行了学术交流。1987年日本龟甲万株式会社在1988年获得“酱油制作方法及装置”专利(JPA 1988237758)之前就在学会上口头发表了“近红外在酱油品质管理上的应用”一文。1990年,日本酱油业界以(财)日本酱油研究所为核心联合几家酱油大公司成立了“近红外分析技术委员会”,共同研究行业标准和推广应用。1999年,(株)FANTEC公司和(株)KUBOTA公司在产品上市前分别发表了题为“便携式近红外装置的研发与应用”和“台式果蔬品质判别器的开发与应用”的报告。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具体详见附件。

从论文发表数量统计结果可知,由最初5届每届10篇左右口头发表,到第28届最多,包括口头、企业、墙报发表在内达到了100篇。今年是第39届,也有69篇之多。

2、邀请国际知名专家主旨演讲。从1996年以后一直坚持到至今,其中,2000年和2003年曾两度邀请Karl Norris亲临现场,分别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法的诞生以及未来”和“The NIR spectroscopy : From theory to real applications”。邀请过的专家中有5位曾担任过国际近红外学会主席,例如Tom Fearn(2005年、2016年、2020年),Ana Garrido-Varo(2007年、2020年),Pierre Dardenne(2007年),Peter Flinn(2011年),Ian Murray(2002年、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在近30年里共邀请了近40位国际知名学者。

3、颁奖鼓励。日本近红外研究会共设四种奖,JCNIRS Award、NIR Advance Award、Student Travel Award和Best Poster Award。其中,近红外研究会决定向对日本及亚洲的近红外光谱学及其相关领域的进步做出贡献的研究人员授予JCNIRS Award。在每年举行的近红外论坛上举行颁奖仪式以及获奖演讲。NIR Advance Award是在第10届(1994年)非破坏计测研讨会上,在布朗卢比有限公司的厚意下设立的有关近红外光谱法的奖励奖项。在每年举行的近红外论坛上举行颁奖仪式以及获奖者演讲。Student Travel Award是对希望在近红外论坛上发表研究成果的学生补助旅费的制度。关于旅费(交通费+住宿费)以及论坛参加费(包括短课程参加费),每人最多可得到5万日元。还有一个Karl Norris Award是颁发给对近红外光谱法的实用化或技术普及做出巨大贡献者的来自日本的国际奖。该奖项在SHIBUYA精机株式会社(原FANTEC)的支持下,于第19届(2003年)设立,并持续至第27届(2011年)。以Karl Norris的名字命名的奖项已经转交给ICNIRS主办的国际奖项Karl Norris Medal。

本人有幸参加了2006年、2007年、2008年、2014年和2015年等5次日本近红外研讨会,并获得过JCNIRS Award。

日本近红外学术交流纵横谈

2007年参会合影

日本近红外学术交流纵横谈

获得JCNIRS Award(2014年

4、同行既是竞争对手,也是良师益友。FANTEC公司最早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水果品质便携式近红外装置,随后KUBOTA也研发出类似产品,且质量性能价格优于前者。后期,FANTEC停产了自己产品,转而贴标出售后者仪器。SHIBUYA为了集中精力做好水果在线分选设备,主动放弃生产销售NIRGUN手持仪,报废库存零部件。

在日本,不论是水果品质在线近红外检测装置还是台式仪、便携仪、手持仪等均有一两种类似产品,但各有不同,特点突出,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形成错位发展,良性竞争。PAL-HIKARi手持仪精度较差,主打价格便宜,10万日元以内。N-1手持仪精度基本满足要求,价格20万日元以内。CD-H100手持仪强调大光斑,能检测大型网纹甜瓜,30多万日元。受益于良好的及时的学术交流,近红外技术在日本果蔬业界的应用普及率极高,早就处于饱和状态,现在购买者多为以旧换新,更新换代。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望有助于同仁了解日本情况为盼。

附件:日本近红外学术交流纵横谈日本历届近红外学术会议报告一览.pdf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 韩东海教授)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写评论…
0

1982年,美国召开了世界上最早的近红外学术研讨会。1985年,日本紧随其举办了第一次以近红外为主题的学术交流。1987年,国际近红外学术交流大会登场。1993年,“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正式出版发行。在时间序列方面,日本近红外走在了世界前列。

国际近红外学会以及少数国家的近红外组织原则上都是两年召开一次研讨会,更多国家无专业组织和专题交流,唯独日本是一年一次,而且至今已经坚持了39年。期间,有一次组织主体的变更。除此之外,还有(社)日本分光学会近赤外部会以及在各自专业学会的交流,由此可见,日本社会对近红外情有独钟。

2013年4月,日本近红外研究会前会长河野澄夫先生撰文陈述了组织变更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引进了近红外光谱法,最初主要应用于粉碎后的小麦、大豆等低水分均匀的样品,但随着近红外装置、计算机以及分析方法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样品的测定成为可能,测定项目也从内容成分的定量分析扩大到掺假的检测、原料的识别等定性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1985年成立的(社)日本食品科学工程学会主办了第1届至第20届“无损检测研讨会”,对近红外光谱法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知名人士的演讲、各厂商的机器展示、向大众发布海报等方式,近红外光谱法得以普及和扩大。

但是,通过硬件、软件的改良,其应用范围扩大到聚合物、纤维、医药品、化妆品、医疗等农业、食品以外的领域。由(社)日本食品科学工程学会主办的该研讨会使得其他领域的参与者望而却步。另外,研讨会名称中没有包含近红外光谱法的名称,降低了近红外光谱法的宣传效果。

在以上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各领域参与,并期待进一步发展,以第20届无损检测研讨会(2004年11月)的召开为节点,解散了该研讨会,并于次年2005年11月成立了“近红外研究会”。该研究会以举办“近红外论坛”、颁发Karl Norris Award等奖项、提供近红外光谱法相关信息等为目的。希望该研究会能为近红外光谱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早期的无损检测研讨会的主办机构—日本食品科学工程学会属于社团法人,就像我们的一级学会一样。而日本近红外研究会是个民间机构,所有工作人员均为兼职。会议原则上每年的11月份召开,地点初期在东京,后期多为筑波。会期由最初的1天、2天过渡到3天。前几届会议只有单纯的十几篇论文发表,从第10届开始增加了基础讲座环节,第14届又增加了企业简介专场,墙报始于第15届。前20届会议主题是无损检测,但近红外是主流。从第21届开始,主题只有近红外光谱法。

纵观历届学会论文发表,横观同行业者,可知以下几个特点:

1、应用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和研究单位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是理所应当之事,日本企业像科研单位一样积极参与尚不多见。1986年日本佐竹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食味计,1987年在研讨会上就进行了学术交流。1987年日本龟甲万株式会社在1988年获得“酱油制作方法及装置”专利(JPA 1988237758)之前就在学会上口头发表了“近红外在酱油品质管理上的应用”一文。1990年,日本酱油业界以(财)日本酱油研究所为核心联合几家酱油大公司成立了“近红外分析技术委员会”,共同研究行业标准和推广应用。1999年,(株)FANTEC公司和(株)KUBOTA公司在产品上市前分别发表了题为“便携式近红外装置的研发与应用”和“台式果蔬品质判别器的开发与应用”的报告。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具体详见附件。

从论文发表数量统计结果可知,由最初5届每届10篇左右口头发表,到第28届最多,包括口头、企业、墙报发表在内达到了100篇。今年是第39届,也有69篇之多。

2、邀请国际知名专家主旨演讲。从1996年以后一直坚持到至今,其中,2000年和2003年曾两度邀请Karl Norris亲临现场,分别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法的诞生以及未来”和“The NIR spectroscopy : From theory to real applications”。邀请过的专家中有5位曾担任过国际近红外学会主席,例如Tom Fearn(2005年、2016年、2020年),Ana Garrido-Varo(2007年、2020年),Pierre Dardenne(2007年),Peter Flinn(2011年),Ian Murray(2002年、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在近30年里共邀请了近40位国际知名学者。

3、颁奖鼓励。日本近红外研究会共设四种奖,JCNIRS Award、NIR Advance Award、Student Travel Award和Best Poster Award。其中,近红外研究会决定向对日本及亚洲的近红外光谱学及其相关领域的进步做出贡献的研究人员授予JCNIRS Award。在每年举行的近红外论坛上举行颁奖仪式以及获奖演讲。NIR Advance Award是在第10届(1994年)非破坏计测研讨会上,在布朗卢比有限公司的厚意下设立的有关近红外光谱法的奖励奖项。在每年举行的近红外论坛上举行颁奖仪式以及获奖者演讲。Student Travel Award是对希望在近红外论坛上发表研究成果的学生补助旅费的制度。关于旅费(交通费+住宿费)以及论坛参加费(包括短课程参加费),每人最多可得到5万日元。还有一个Karl Norris Award是颁发给对近红外光谱法的实用化或技术普及做出巨大贡献者的来自日本的国际奖。该奖项在SHIBUYA精机株式会社(原FANTEC)的支持下,于第19届(2003年)设立,并持续至第27届(2011年)。以Karl Norris的名字命名的奖项已经转交给ICNIRS主办的国际奖项Karl Norris Medal。

本人有幸参加了2006年、2007年、2008年、2014年和2015年等5次日本近红外研讨会,并获得过JCNIRS Award。

日本近红外学术交流纵横谈

2007年参会合影

日本近红外学术交流纵横谈

获得JCNIRS Award(2014年

4、同行既是竞争对手,也是良师益友。FANTEC公司最早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水果品质便携式近红外装置,随后KUBOTA也研发出类似产品,且质量性能价格优于前者。后期,FANTEC停产了自己产品,转而贴标出售后者仪器。SHIBUYA为了集中精力做好水果在线分选设备,主动放弃生产销售NIRGUN手持仪,报废库存零部件。

在日本,不论是水果品质在线近红外检测装置还是台式仪、便携仪、手持仪等均有一两种类似产品,但各有不同,特点突出,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形成错位发展,良性竞争。PAL-HIKARi手持仪精度较差,主打价格便宜,10万日元以内。N-1手持仪精度基本满足要求,价格20万日元以内。CD-H100手持仪强调大光斑,能检测大型网纹甜瓜,30多万日元。受益于良好的及时的学术交流,近红外技术在日本果蔬业界的应用普及率极高,早就处于饱和状态,现在购买者多为以旧换新,更新换代。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望有助于同仁了解日本情况为盼。

附件:日本近红外学术交流纵横谈日本历届近红外学术会议报告一览.pdf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 韩东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