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导读:2011年10月23日,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湖南长沙市芙蓉华天大酒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共包括10个大会报告,42个分会邀请报告,58个口头报告以及100多篇论文报展。 华东师范大学张文教授(黄齐林代)、山西大学双少敏教授、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王利兵副局长、北京师范大学晋卫军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杨小弟教授(汤勇铮代)等代表作在本会场了精彩的报告。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10月23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湖南长沙市芙蓉华天大酒店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盛况超前,学术报告及参会人员都超过预期。本次会议共包括11个大会报告,42个分会邀请报告,58个口头报告以及100多篇论文报展。

  2011年10月24日,上午,华天C厅。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会议现场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黄齐林(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双酶传感器对大鼠血清与腹腔巨噬细胞内葡萄糖和胆固醇的同时检测

  黄齐林代表张文教授为大家作报告。报告主要向大家展示了张文教授课题组研制的一种新型双酶传感器,该双酶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成功应用于大鼠血清与腹腔巨噬细胞(PMs)内葡萄糖和胆固醇含量的同时检测,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双少敏教授(山西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β-环糊精接枝的磁性纳米共聚物修饰电极对色氨酸的化学传感研究

  双少敏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课题组的部分工作。以β-环糊精接枝的磁性纳米共聚物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一种电化学传感系统,用于色氨酸的循环伏安法研究,建立了灵敏、简便、快速的测定色氨酸的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氨基酸注射液的检测,回收率介于96%-103%。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王利兵副局长(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与检验检疫领域纳米生物传感研究与展望

  王利兵副局长介绍了课题组从食品安全与检验检疫的需求出发,针对国内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开展了食品安全与检验领域纳米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报告中主要谈到了课题组在免疫分析技术、适配体分析技术、新型金纳米技术传感器及碳纳米管-棉线/纸传感器四个方面的工作。此外,王利兵副局长还呼吁,面对国际上部分发达国家给我们设置的技术壁垒,各界人士特别是科研工作者要更加努力工作,共同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事业作出贡献。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晋卫军(北京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发光量子点传感:从小分子、离子、离子对到信使分子

  晋卫军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量子点(QDs)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方面的工作。其中涉及到提高QDs传感器选择性的策略、机理研究以及一些传感实例。晋教授课题组的工作为设计具有选择性的基于磷光量子点的离子传感器以及相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的参考。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杨小弟教授(南京理工大学) 汤勇铮博士(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间接测定生物体液中的铝

  汤勇铮博士代杨小弟教授在本次会议上作了精彩的报告。汤博士报告中讲述了课题组建立的用8-羟基喹啉作电活性配体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间接测定生物体液中铝的办法。同时还测定得了8-羟基喹啉在多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接近,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具有更强的电催化活性。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的何品刚教授等也在本会场作了精彩的报告。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10月23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湖南长沙市芙蓉华天大酒店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盛况超前,学术报告及参会人员都超过预期。本次会议共包括11个大会报告,42个分会邀请报告,58个口头报告以及100多篇论文报展。

  2011年10月24日,上午,华天C厅。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会议现场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黄齐林(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双酶传感器对大鼠血清与腹腔巨噬细胞内葡萄糖和胆固醇的同时检测

  黄齐林代表张文教授为大家作报告。报告主要向大家展示了张文教授课题组研制的一种新型双酶传感器,该双酶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成功应用于大鼠血清与腹腔巨噬细胞(PMs)内葡萄糖和胆固醇含量的同时检测,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双少敏教授(山西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β-环糊精接枝的磁性纳米共聚物修饰电极对色氨酸的化学传感研究

  双少敏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课题组的部分工作。以β-环糊精接枝的磁性纳米共聚物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一种电化学传感系统,用于色氨酸的循环伏安法研究,建立了灵敏、简便、快速的测定色氨酸的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氨基酸注射液的检测,回收率介于96%-103%。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王利兵副局长(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与检验检疫领域纳米生物传感研究与展望

  王利兵副局长介绍了课题组从食品安全与检验检疫的需求出发,针对国内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开展了食品安全与检验领域纳米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报告中主要谈到了课题组在免疫分析技术、适配体分析技术、新型金纳米技术传感器及碳纳米管-棉线/纸传感器四个方面的工作。此外,王利兵副局长还呼吁,面对国际上部分发达国家给我们设置的技术壁垒,各界人士特别是科研工作者要更加努力工作,共同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事业作出贡献。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晋卫军(北京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发光量子点传感:从小分子、离子、离子对到信使分子

  晋卫军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量子点(QDs)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方面的工作。其中涉及到提高QDs传感器选择性的策略、机理研究以及一些传感实例。晋教授课题组的工作为设计具有选择性的基于磷光量子点的离子传感器以及相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的参考。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三

杨小弟教授(南京理工大学) 汤勇铮博士(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间接测定生物体液中的铝

  汤勇铮博士代杨小弟教授在本次会议上作了精彩的报告。汤博士报告中讲述了课题组建立的用8-羟基喹啉作电活性配体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间接测定生物体液中铝的办法。同时还测定得了8-羟基喹啉在多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接近,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具有更强的电催化活性。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的何品刚教授等也在本会场作了精彩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