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红外光谱仪助力中石油“智慧井场”建设

导读:由中石油集团公司录井技术研发中心研发的“第四代综合录井仪+井场工程智能预警系统”首试成功。红外光谱仪将气体检测周期从30秒缩短至10秒内,对薄层油气识别显示发现率达到100%,助力“智慧井场”建设。

2月27日,由中石油集团公司录井技术研发中心研发的“第四代综合录井仪+井场工程智能预警系统”,在辽河油田洼77-H5、洼77-H7平台井首试成功,实现了一机双井录井作业。

第四代综合录井仪颠覆了传统的录井作业模式,以高频智能物联网传感器及分布式前置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搭建了井场多专业私有云服务,打造了多专业一体化井场信息决策系统,实现了录井硬件远程控制化、实时监控区域化、数据分析智能化、多方作业协同化。

技术人员对高频智能物联网传感器、红外光谱仪气体采集、数据库入库等系统进行了反复试验,各方面指标均达到了要求。数据采集频率从1赫兹提升至150赫兹,大幅提高了数据采集质量,为工程风险的快速准确预警、低效事件的分析和优快钻井提供数据支撑,助力钻井提速增效;气体检测周期从30秒缩短至10秒内,对薄层油气识别显示发现率达到100%;多井智能预警系统异常发现及时率达100%,误报率下降20%;随钻智能解释评价实现了解释由定性到定量、由经验到模型的转变,解释符合率由80%提升至85%。

今年,第四代综合录井仪将在辽河、长庆等油区规模化使用,为打造“智慧井场”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于: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2月27日,由中石油集团公司录井技术研发中心研发的“第四代综合录井仪+井场工程智能预警系统”,在辽河油田洼77-H5、洼77-H7平台井首试成功,实现了一机双井录井作业。

第四代综合录井仪颠覆了传统的录井作业模式,以高频智能物联网传感器及分布式前置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搭建了井场多专业私有云服务,打造了多专业一体化井场信息决策系统,实现了录井硬件远程控制化、实时监控区域化、数据分析智能化、多方作业协同化。

技术人员对高频智能物联网传感器、红外光谱仪气体采集、数据库入库等系统进行了反复试验,各方面指标均达到了要求。数据采集频率从1赫兹提升至150赫兹,大幅提高了数据采集质量,为工程风险的快速准确预警、低效事件的分析和优快钻井提供数据支撑,助力钻井提速增效;气体检测周期从30秒缩短至10秒内,对薄层油气识别显示发现率达到100%;多井智能预警系统异常发现及时率达100%,误报率下降20%;随钻智能解释评价实现了解释由定性到定量、由经验到模型的转变,解释符合率由80%提升至85%。

今年,第四代综合录井仪将在辽河、长庆等油区规模化使用,为打造“智慧井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