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兆堃

2024.04.24 点击0次

TA的文章

导读:4月19日,ACCSI2024第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如期召开。8位嘉宾分享了创新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流式细胞术和单细胞分析技术,多位嘉宾的技术成果已产业化。

仪器信息网讯 四月的苏州春意盎然,景色宜人。4月19日,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ACCSI2024第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如期召开。会议吸引近200位现相关从业人员参会,共话生命科学仪器产业上下游发展。本届论坛由仪器信息网和中国科学院高端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联盟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蛋白质制备与鉴定平台为论坛的支持单位。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会议现场

19日下午,8位嘉宾分享了创新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流式细胞术和单细胞分析技术,多位嘉宾的技术成果已经产业化。本环节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边玮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副主任俞珺璟共同主持。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边玮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俞珺璟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副主任

Part 1 创新光学显微技术各有千秋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席鹏 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艾锐精仪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报告主题:《多维活细胞结构光超分辨显微》

超分辨显微成像因其超越光的衍射极限,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因此被授予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将结构光显微成像与荧光分子偶极子方位角探测相结合,北京大学席鹏教授团队实现了偏振结构光超分辨显微Polar-SIM。该报告展示了一系列生物学应用,如肌动蛋白丝、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活细胞微管,以及神经轴突MPS结构中actin和spectrin的空间组装关系。报告最后,席鹏用李白的诗作为结尾:“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他讲到,作为人类衣物的主要原材料,纺织最早由中国在3600多年前开启,并成为人类从“茹毛饮血”进化到“锦衣玉食”的重要里程碑。锦绣中华与中国瓷器,代表了中国在工业自动化、生物、材料等科技方面的璀璨成就与工匠精神,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艾锐Polar-SIM偏振结构光超分辨显微系统,融合了结构光成像的所有模态,如纺织一般,将光线交织的美映入复杂的活体细胞,揭示生命的奥秘。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李辉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报告主题:《超分辨&高通量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及产业化路径思考》

生物样品的多样性和研究的复杂性使得其对光学显微成像在成像分辨率,成像通道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本报告分别介绍了针对活细胞的结构光照明超分辨细胞成像(SIM)和针对微小模式生物的高通量三维成像技术及研究进展。在结构光照明成像过程中,常规重建算法的固有缺陷造成超分辨图像中经常存在伪影。通过将重建后的频谱优化为接近理想模型的频谱,可以有效克服重构伪影并且优化光学层切能力,对不同质量原始数据的处理均能获得高质量的超分辨图像,有效提高了SIM成像的保真度。应用流式光片的高通量三维成像系统,可以实现对上百斑马鱼样品的高分辨三维成像,开发3D U-NET深度学习的网络模型,实现了斑马鱼血管三维结构的分割与识别,并用于定量评价其生长过程和药物作用效果。关于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产业化的思考,李辉表示,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 不仅需要过硬的核心器件,高性价比的仪器; 更需要懂得“科研仪器”市场规律的优秀企业家,需要设计创新的商业模式。  他总结道, 1. 机会和机遇很多, 差异化竞争! 2. 发展中融合,集体做大做强!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潘雷霆 南开大学教授 /宁波纳微成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报告题目:《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整体解决方案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基于单分子定位技术的超分辨成像包括光激活定位显微术(PALM)和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术(STORM),是最“交叉”的超分辨,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技术的核心问题,图像上两个靠的很近的荧光探针不能同时被激发,方可以通过定位的方式实现超分辨。因此基于闪烁,以时间换空间,每次定位空间离散的荧光点,通过数万张图片对数十万个单分子定位叠加,从而获得一张高分辨率的图像。潘雷霆介绍了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整体(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硬”功夫(硬件系统、软件控制、图像重建、特色试剂耗材)和“软” 功夫(精准制样、数据分析挖掘、特异性抗体筛选、高闪烁探针、个性化服务),想要更好地使用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技术,这九个部分缺一不可。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镜因其纳米级分辨率而拥有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如细胞外囊泡/外泌体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亚细胞水平精准病理检测、药物筛选/药效评价等。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程柯 武汉沃亿生物有限公司 市场营销部总监

报告主题:《fMOST系列技术以及相关进展》

人脑十分复杂,大约有1000类细胞,其中神经元约1000亿,而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又会形成众多突触,最终形成无穷无尽的神经网络。除了神经网络,人脑还有血管系统等其他系统,共同维持大脑的高效运转。fMOST成像是全脑三维成像的有利工具,程柯围绕fMOST系列技术的技术特点与最新的应用成果及进展做了详细的介绍。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fMOST)技术通过超薄切削与高清显微成像同步进行,实现对厘米尺寸的大样品组织进行高精度三维成像,全组织任意位置的分辨率可达亚微米级别,打破了传统显微成像技术的成像深度限制,填补了核磁共振成像和电子显微镜之间的技术空白。MOST/fMOST作为介观尺度最精准的三维完整器官成像技术,已在神经机制、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药理毒理等科学前沿领域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带动了相关标记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和解析技术的发展。

Part 2 特色细胞分析技术看点十足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魏勋斌 北京大学 医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报告主题:《可无创免抽血动态监测循环(肿瘤)细胞的光学活体流式细胞仪》

很多生物过程或者治疗过程都与循环细胞的动态分析密切相关。通常细胞的动态分析需要抽血来做,这个过程对于小鼠这样的模型非常困难。在此背景下,魏勋斌团队研制了在体流式细胞仪实现了在体监测循环细胞的突破,本报告并着重讲了该方法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分析,此外,还可以用于干细胞、免疫细胞和纳米颗粒等的分析检测。这种技术对于科学家而言十分友好,可以走动态监测分析,并且无创,并且穿透深度足够,可以清晰检测到330μm的深度组织,大概是成像两倍的深度,信噪比较高。该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搭建起来仪器设备,为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动态细胞监测的工具,利用该工具做的工作已经发布了100余篇文章。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赵雨晋 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生物科学大中华区科研市场及销售总经理

报告题目:《从50年商业化应用,展望流式细胞技术在转化医学中的发展》

生命科学发展与临床应用的实现密不可分。BD 生物科学致力于在细胞分析领域从探索发现、转化科学到临床诊断与监测为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提供从设备到试剂及软件生信,从流式到单细胞,从产品到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一方面,BD医疗以自身超50年的全球先进流式研发积累,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流式技术发展以助力科学研究的无限可能,另一方面,成熟的商业化体系及创新思维促使BD开拓新局的战略举措,探索创新模式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临床应用的产生,反观医疗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也为科技发展提供方向。该报告赵雨晋主要分享探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及对流式技术及转化应用的借鉴。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王文会 清华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阻抗流式技术:单细胞表征新方法》

目前,单细胞生物物理特性表征已有不少经典方法,如原子力显微镜、光镊和膜片钳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是这些技术检测流程繁琐、系统复杂且通量低。而作为一种能够精确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新兴手段,微流控技术所需样本体积小、生物相容性高且响应速度快,使得其成为当前单细胞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微流控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单细胞生物物理表征。在电学特性方面,研究者已成功利用电旋转、电阻抗谱和阻抗流式技术测量细胞膜电容等电学参数;在机械特性方面,研究者基于诱导变形原理,成功利用光、机、电、声等物理场实现对细胞杨氏模量等机械参数的测量。从Coulter计数器发展而来的阻抗流式细胞术IFC具有通量大的优势,在技术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于常用的电阻抗流式器件结构和测量架构单细胞的生物物理特性可揭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生理状态,对疾病诊断意义重大。但在提取单细胞的本征参数方面还存在低效、解算慢、模态单一、准确性未知、易堵塞等问题。针对单细胞本征特性表征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清华大学王文会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系列高效、实时在线、防堵塞、多模态和准确的阻抗流式术表征新方法,丰富了阻抗流式细胞术的技术体系。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叶安培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 / 北京雅谱光仪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报告题目:《多功能单细胞无损无标记分析系统》

单细胞研究是当今生物医学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传统的单细胞操控与分析方法,如FACS, MACS、染色、荧光成像、ELISA、质谱、单细胞组学等均会对细胞产生干扰和损伤。北京大学叶安培教授团队将激光无损单细胞操纵(光镊)和无标记拉曼光谱检测、新型无标记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耦合在一起,并利用微流控及AI技术加持,实现了多模态多功能单细胞分析,为原位无标记无损快速单细胞识别与分选及细胞动态演变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工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本届论坛还特别邀请到六十余位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生命科学公共技术平台负责人莅临现场,他们对生命科学仪器都有着十分丰富的使用经验,会议现场,听众和演讲嘉宾积极交流互动,现场讨论氛围十分热烈。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嘉宾与听众充分交流探讨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论坛(下午)嘉宾合影

后记:近些年,国内掀起了以高端光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为代表的大型生命科学仪器国产化浪潮,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但不可否认,国内生命科学仪器起步晚,虽然在某些方面可圈可点,但从整体来看,国产生命科学仪器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让国产自主研发的仪器产品更加稳定、如何得到市场认可都是产业化道路上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为仪器研发人员和仪器用户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场的用户专家们在听取了报告后,惊喜之余也表示愿意更多地去使用这些创新仪器,一道为推动国产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发展努力。正如报告嘉宾李辉所言: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

关于ACCSI: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ACCSI)”始于2006年,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每年一届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旨在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的有效交流,力求对中国科学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有关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

  更多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精彩内容,请点击链接:ACCSI2024现场直击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四月的苏州春意盎然,景色宜人。4月19日,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ACCSI2024第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如期召开。会议吸引近200位现相关从业人员参会,共话生命科学仪器产业上下游发展。本届论坛由仪器信息网和中国科学院高端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联盟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蛋白质制备与鉴定平台为论坛的支持单位。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会议现场

19日下午,8位嘉宾分享了创新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流式细胞术和单细胞分析技术,多位嘉宾的技术成果已经产业化。本环节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边玮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副主任俞珺璟共同主持。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边玮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俞珺璟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副主任

Part 1 创新光学显微技术各有千秋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席鹏 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艾锐精仪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报告主题:《多维活细胞结构光超分辨显微》

超分辨显微成像因其超越光的衍射极限,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因此被授予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将结构光显微成像与荧光分子偶极子方位角探测相结合,北京大学席鹏教授团队实现了偏振结构光超分辨显微Polar-SIM。该报告展示了一系列生物学应用,如肌动蛋白丝、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活细胞微管,以及神经轴突MPS结构中actin和spectrin的空间组装关系。报告最后,席鹏用李白的诗作为结尾:“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他讲到,作为人类衣物的主要原材料,纺织最早由中国在3600多年前开启,并成为人类从“茹毛饮血”进化到“锦衣玉食”的重要里程碑。锦绣中华与中国瓷器,代表了中国在工业自动化、生物、材料等科技方面的璀璨成就与工匠精神,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艾锐Polar-SIM偏振结构光超分辨显微系统,融合了结构光成像的所有模态,如纺织一般,将光线交织的美映入复杂的活体细胞,揭示生命的奥秘。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李辉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报告主题:《超分辨&高通量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及产业化路径思考》

生物样品的多样性和研究的复杂性使得其对光学显微成像在成像分辨率,成像通道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本报告分别介绍了针对活细胞的结构光照明超分辨细胞成像(SIM)和针对微小模式生物的高通量三维成像技术及研究进展。在结构光照明成像过程中,常规重建算法的固有缺陷造成超分辨图像中经常存在伪影。通过将重建后的频谱优化为接近理想模型的频谱,可以有效克服重构伪影并且优化光学层切能力,对不同质量原始数据的处理均能获得高质量的超分辨图像,有效提高了SIM成像的保真度。应用流式光片的高通量三维成像系统,可以实现对上百斑马鱼样品的高分辨三维成像,开发3D U-NET深度学习的网络模型,实现了斑马鱼血管三维结构的分割与识别,并用于定量评价其生长过程和药物作用效果。关于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产业化的思考,李辉表示,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 不仅需要过硬的核心器件,高性价比的仪器; 更需要懂得“科研仪器”市场规律的优秀企业家,需要设计创新的商业模式。  他总结道, 1. 机会和机遇很多, 差异化竞争! 2. 发展中融合,集体做大做强!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潘雷霆 南开大学教授 /宁波纳微成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报告题目:《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整体解决方案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基于单分子定位技术的超分辨成像包括光激活定位显微术(PALM)和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术(STORM),是最“交叉”的超分辨,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技术的核心问题,图像上两个靠的很近的荧光探针不能同时被激发,方可以通过定位的方式实现超分辨。因此基于闪烁,以时间换空间,每次定位空间离散的荧光点,通过数万张图片对数十万个单分子定位叠加,从而获得一张高分辨率的图像。潘雷霆介绍了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整体(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硬”功夫(硬件系统、软件控制、图像重建、特色试剂耗材)和“软” 功夫(精准制样、数据分析挖掘、特异性抗体筛选、高闪烁探针、个性化服务),想要更好地使用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技术,这九个部分缺一不可。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镜因其纳米级分辨率而拥有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如细胞外囊泡/外泌体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亚细胞水平精准病理检测、药物筛选/药效评价等。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程柯 武汉沃亿生物有限公司 市场营销部总监

报告主题:《fMOST系列技术以及相关进展》

人脑十分复杂,大约有1000类细胞,其中神经元约1000亿,而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又会形成众多突触,最终形成无穷无尽的神经网络。除了神经网络,人脑还有血管系统等其他系统,共同维持大脑的高效运转。fMOST成像是全脑三维成像的有利工具,程柯围绕fMOST系列技术的技术特点与最新的应用成果及进展做了详细的介绍。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fMOST)技术通过超薄切削与高清显微成像同步进行,实现对厘米尺寸的大样品组织进行高精度三维成像,全组织任意位置的分辨率可达亚微米级别,打破了传统显微成像技术的成像深度限制,填补了核磁共振成像和电子显微镜之间的技术空白。MOST/fMOST作为介观尺度最精准的三维完整器官成像技术,已在神经机制、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药理毒理等科学前沿领域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带动了相关标记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和解析技术的发展。

Part 2 特色细胞分析技术看点十足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魏勋斌 北京大学 医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报告主题:《可无创免抽血动态监测循环(肿瘤)细胞的光学活体流式细胞仪》

很多生物过程或者治疗过程都与循环细胞的动态分析密切相关。通常细胞的动态分析需要抽血来做,这个过程对于小鼠这样的模型非常困难。在此背景下,魏勋斌团队研制了在体流式细胞仪实现了在体监测循环细胞的突破,本报告并着重讲了该方法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分析,此外,还可以用于干细胞、免疫细胞和纳米颗粒等的分析检测。这种技术对于科学家而言十分友好,可以走动态监测分析,并且无创,并且穿透深度足够,可以清晰检测到330μm的深度组织,大概是成像两倍的深度,信噪比较高。该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搭建起来仪器设备,为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动态细胞监测的工具,利用该工具做的工作已经发布了100余篇文章。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赵雨晋 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生物科学大中华区科研市场及销售总经理

报告题目:《从50年商业化应用,展望流式细胞技术在转化医学中的发展》

生命科学发展与临床应用的实现密不可分。BD 生物科学致力于在细胞分析领域从探索发现、转化科学到临床诊断与监测为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提供从设备到试剂及软件生信,从流式到单细胞,从产品到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一方面,BD医疗以自身超50年的全球先进流式研发积累,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流式技术发展以助力科学研究的无限可能,另一方面,成熟的商业化体系及创新思维促使BD开拓新局的战略举措,探索创新模式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临床应用的产生,反观医疗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也为科技发展提供方向。该报告赵雨晋主要分享探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及对流式技术及转化应用的借鉴。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王文会 清华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阻抗流式技术:单细胞表征新方法》

目前,单细胞生物物理特性表征已有不少经典方法,如原子力显微镜、光镊和膜片钳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是这些技术检测流程繁琐、系统复杂且通量低。而作为一种能够精确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新兴手段,微流控技术所需样本体积小、生物相容性高且响应速度快,使得其成为当前单细胞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微流控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单细胞生物物理表征。在电学特性方面,研究者已成功利用电旋转、电阻抗谱和阻抗流式技术测量细胞膜电容等电学参数;在机械特性方面,研究者基于诱导变形原理,成功利用光、机、电、声等物理场实现对细胞杨氏模量等机械参数的测量。从Coulter计数器发展而来的阻抗流式细胞术IFC具有通量大的优势,在技术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于常用的电阻抗流式器件结构和测量架构单细胞的生物物理特性可揭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生理状态,对疾病诊断意义重大。但在提取单细胞的本征参数方面还存在低效、解算慢、模态单一、准确性未知、易堵塞等问题。针对单细胞本征特性表征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清华大学王文会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系列高效、实时在线、防堵塞、多模态和准确的阻抗流式术表征新方法,丰富了阻抗流式细胞术的技术体系。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叶安培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 / 北京雅谱光仪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报告题目:《多功能单细胞无损无标记分析系统》

单细胞研究是当今生物医学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传统的单细胞操控与分析方法,如FACS, MACS、染色、荧光成像、ELISA、质谱、单细胞组学等均会对细胞产生干扰和损伤。北京大学叶安培教授团队将激光无损单细胞操纵(光镊)和无标记拉曼光谱检测、新型无标记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耦合在一起,并利用微流控及AI技术加持,实现了多模态多功能单细胞分析,为原位无标记无损快速单细胞识别与分选及细胞动态演变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工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本届论坛还特别邀请到六十余位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生命科学公共技术平台负责人莅临现场,他们对生命科学仪器都有着十分丰富的使用经验,会议现场,听众和演讲嘉宾积极交流互动,现场讨论氛围十分热烈。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嘉宾与听众充分交流探讨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论坛(下午)嘉宾合影

后记:近些年,国内掀起了以高端光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为代表的大型生命科学仪器国产化浪潮,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但不可否认,国内生命科学仪器起步晚,虽然在某些方面可圈可点,但从整体来看,国产生命科学仪器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让国产自主研发的仪器产品更加稳定、如何得到市场认可都是产业化道路上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为仪器研发人员和仪器用户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场的用户专家们在听取了报告后,惊喜之余也表示愿意更多地去使用这些创新仪器,一道为推动国产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发展努力。正如报告嘉宾李辉所言: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

关于ACCSI: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ACCSI)”始于2006年,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每年一届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旨在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的有效交流,力求对中国科学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有关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

  更多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精彩内容,请点击链接:ACCSI2024现场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