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北京恒奥德仪器挥发油测定器磨口挥发油测定器 挥发油提取器测试方法以及原理

挥发油又称精油,英文为essential oils,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而又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挥发油为一混合物,其组份较为复杂。主要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挥发油成分中以萜类成分多见,另外,尚含有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和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

测定方法

 

方法名称:荆芥穗-挥发油的测定-挥发油测定法

 

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测定荆芥穗中挥发油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荆芥穗中挥发油含量的测定。

 

方法原理:供试品于挥发油测定器中加水适量,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至5小时后,读取测定器中挥发油的量,计算其含量。

仪器设备: 1.仪器

 

1.1挥发油测定器:1000mL(500mL2000mL)的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挥发油测定器的上端连接回流冷凝管。以上各部均用玻璃磨口连接。测定器应具有0.1mL的刻度。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并检查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挥发油逸出。

 

:装置中挥发油测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与基准线平行。

 

试样制备:

 

操作步骤:精密量取供试品10mL,置分液漏斗中,加饱和氯化钠溶液100mL,振摇1~2分钟,放置L~2小时,分取上层液,移人圆底烧瓶中,用热水洗涤分液漏斗数次,洗液并入圆底烧瓶中,加水300~500mL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化学组成

 

挥发油为多种类型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有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但更多为萜类衍生物 ,兹分述如下:

 

1、脂肪族化合物:有烃、醇、醛、酮、酯等,广泛存在于植物特别是水果中。如正丙醇、辛醛、醋酸乙酯、甲酸、辛酸的乙酯等。

 

2、 萜类(Terpenes)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大多为异戊二烯,具有(C5H8)n的通式。C10H16称为单萜类,C15H24称为倍半萜类,C20H32称为二萜类,由6个或8个异戊二烯组成的化合物分别叫三萜类和四萜类,由更多异戊二烯组成的化合物叫多萜类。挥发油中的萜类主要为单萜与倍半萜。多萜类在挥发油中并不存在,而为某些树脂、色素、橡胶等的成分。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可以含氧或不含氧。对于大多数挥发油来说不含氧的烃类成分虽占大量,但多数无佳适香气因而不是重要成分。含氧衍生物有醇、醛、酮、醚、酸、酚、酯等,含量虽较少但大多具有优异芳香气,是挥发油中的重要成分

 

挥发油测定器()化学组成

 

挥发油为多种类型成分的混合物,一种挥发油往往含有几十种到一、二百种成分,其中以某种或数种成分占较大的份量。其基本组成为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化合物。挥发油中存在的萜类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通常它们含量较高,但无香气,不是挥发油的芳香成分。而某些萜类的含氧衍生物及芳香族化合物含量虽少,但它们具有挥发油的特异芳香味和显著的生物活性。

 

脂肪族化合物如鱼腥草中的甲基正壬酮(methylnonylketone)、松节油中的正庚烷(n-keptane)、桂花中的正癸烷(dacane)等。芳香族化合物如丁香油中的丁香酚(eugenol)、肉桂中的桂皮醛(cinnamaldehyde)等。萜类化合物如薄荷中的薄荷醇、薄荷酮,姜黄中的姜黄酮 。

 

挥发油的组成除了上述三类物质外,还有一些其它化合物,如当归、川芎和藁本等药材中苯酞类成分藁本内酯(ligustilide)、洋川芎内酯A (senkyunolide A)等。洋苷菊中 薁(azulenoids)类化合物蓝香油 薁(chamazulene)。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大蒜辣素(allicin)。芥子中的含氮和硫的化合物芥子油(allyl isoth


来源于:北京恒奥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挥发油又称精油,英文为essential oils,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而又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挥发油为一混合物,其组份较为复杂。主要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挥发油成分中以萜类成分多见,另外,尚含有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和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

测定方法

 

方法名称:荆芥穗-挥发油的测定-挥发油测定法

 

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测定荆芥穗中挥发油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荆芥穗中挥发油含量的测定。

 

方法原理:供试品于挥发油测定器中加水适量,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至5小时后,读取测定器中挥发油的量,计算其含量。

仪器设备: 1.仪器

 

1.1挥发油测定器:1000mL(500mL2000mL)的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挥发油测定器的上端连接回流冷凝管。以上各部均用玻璃磨口连接。测定器应具有0.1mL的刻度。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并检查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挥发油逸出。

 

:装置中挥发油测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与基准线平行。

 

试样制备:

 

操作步骤:精密量取供试品10mL,置分液漏斗中,加饱和氯化钠溶液100mL,振摇1~2分钟,放置L~2小时,分取上层液,移人圆底烧瓶中,用热水洗涤分液漏斗数次,洗液并入圆底烧瓶中,加水300~500mL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化学组成

 

挥发油为多种类型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有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但更多为萜类衍生物 ,兹分述如下:

 

1、脂肪族化合物:有烃、醇、醛、酮、酯等,广泛存在于植物特别是水果中。如正丙醇、辛醛、醋酸乙酯、甲酸、辛酸的乙酯等。

 

2、 萜类(Terpenes)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大多为异戊二烯,具有(C5H8)n的通式。C10H16称为单萜类,C15H24称为倍半萜类,C20H32称为二萜类,由6个或8个异戊二烯组成的化合物分别叫三萜类和四萜类,由更多异戊二烯组成的化合物叫多萜类。挥发油中的萜类主要为单萜与倍半萜。多萜类在挥发油中并不存在,而为某些树脂、色素、橡胶等的成分。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可以含氧或不含氧。对于大多数挥发油来说不含氧的烃类成分虽占大量,但多数无佳适香气因而不是重要成分。含氧衍生物有醇、醛、酮、醚、酸、酚、酯等,含量虽较少但大多具有优异芳香气,是挥发油中的重要成分

 

挥发油测定器()化学组成

 

挥发油为多种类型成分的混合物,一种挥发油往往含有几十种到一、二百种成分,其中以某种或数种成分占较大的份量。其基本组成为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化合物。挥发油中存在的萜类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通常它们含量较高,但无香气,不是挥发油的芳香成分。而某些萜类的含氧衍生物及芳香族化合物含量虽少,但它们具有挥发油的特异芳香味和显著的生物活性。

 

脂肪族化合物如鱼腥草中的甲基正壬酮(methylnonylketone)、松节油中的正庚烷(n-keptane)、桂花中的正癸烷(dacane)等。芳香族化合物如丁香油中的丁香酚(eugenol)、肉桂中的桂皮醛(cinnamaldehyde)等。萜类化合物如薄荷中的薄荷醇、薄荷酮,姜黄中的姜黄酮 。

 

挥发油的组成除了上述三类物质外,还有一些其它化合物,如当归、川芎和藁本等药材中苯酞类成分藁本内酯(ligustilide)、洋川芎内酯A (senkyunolide A)等。洋苷菊中 薁(azulenoids)类化合物蓝香油 薁(chamazulene)。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大蒜辣素(allicin)。芥子中的含氮和硫的化合物芥子油(allyl is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