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进入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阅读更多话题内容

导读:【分子影像探针篇】围绕稀土近红外二窗(NIR-II)成像探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探针、活性氧探针、微循环系统成像探针开发及应用展开分享,欢迎踊跃报名参加在线直播!

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除了需要先进的医学成像设备外,开发多功能的分子影像探针是实现分子成像的先决条件。分子探针作为分子影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分子成像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关键。分子影像探针包括多种纳米材料,根据成像设备的不同,分子探针分为光学、核医学、磁学、声学、光声材料等不同种类。目前,基于纳米材料开发的分子影像探针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在对肿瘤进行成像的同时,又实现了精准的癌症治疗和疗效评估。

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6月6日举办“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与前沿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iSAI2024),全日程现已公布(点击查看)。本文为【成像探针篇】,大会当天将由首都师范大学周晶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朱幸俊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副研究员李萝园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长聘副教授熊丽琴博士、 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罗宗化博士、东华大学副教授魏鹏博士共6位嘉宾,围绕稀土近红外二窗(NIR-II)成像探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探针、活性氧探针、微循环系统成像探针开发及应用展开分享,欢迎踊跃报名参加在线直播!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会议链接/扫码报名: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ai240606.html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02分子影像探针篇——

关键词:稀土近红外二窗(NIR-II)成像探针、微循环系统成像探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探针、活性氧探针。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周晶 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Nat. Commun.、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论文50余篇。累计他引60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1400余次,5 篇为 ESI 高被引论文。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7项。入选全球学者库公布的“全球学者库顶尖前10万科学家”及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单。担任《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和《稀土》首届青年编委会委员。

大会报告:稀土纳米近红外二区发光材料实现疾病精准成像

稀土元素具有丰富的4f电子能级结构,基于稀土元素构建的稀土纳米荧光材料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荧光探针。值得一提的是,以特定的稀土元素作为发光中心,可实现波长大于1000 nm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发射。鉴于此,我们设计开发了系列近红外二区稀土纳米荧光成像探针,基于该类材料实现了体外和活体内重大疾病标志物的精准检测。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朱幸俊 研究员

上海科技大学

个人简介: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师从李富友教授。之后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纳米递送系统与治疗探针、医学影像造影剂、神经调控材料与器件等。目前课题组致力于发展适用于生物医学的新型纳米材料和技术,通过构建纳米复合材料,实现高选择性、低侵入性的生物成像、疾病治疗和生理功能调控。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Nano Letters, 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他引3000余次,多项研究成果入选科睿唯安ESI化学和材料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

大会报告:发光纳米功能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病变的动态观测、药物的选择性递送和治疗措施的有效调控在提升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诊疗方式在生物体内应用时仍然存在侵入性高、检测精度不足和时空可控性差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光、热、声等刺激源响应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光学纳米探针、纳米治疗剂和纳米递药系统),并通过生物相容性和仿生化修饰,实现疾病生物微环境变化的精确诊断、非侵入性可控治疗和早期疗效监测,为未来的疾病诊疗技术提供新的思路。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李萝园 副研究员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个人简介:李萝园,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学基金,并获得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杰出博士后资助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Adv. Mater.、Adv.Sci.、ACS Nano等发表论文15篇(影响因子大于10.0的11篇),课题组长期刺激响应水凝胶、多功能给药系统和近红外光学成像探针的开发以及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大会报告:动态光响应近红外二窗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刺激响应水凝胶与稀土近红外二窗(NIR-II)成像探针构建局部动态光学成像(LDDI)技术用来诊断炎症进展状态。纳米探针可以通过原位NIR-II光激活监测炎症因子的波动,并随着波动产生信号的变化,提高靶向治疗的准确性。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熊丽琴 长聘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个人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导。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引用共计超过5000次(Google Scholar),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5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主讲本科生课程《分子影像学与疾病早期诊断》、研究生课程《分子影像学技术与探针》,主编教材《分子影像探针》。曾获上海市浦江人才(A类),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获蒋大宗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获上海交通大学“李兰馨青年教师奖”,获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学竞赛青年教师组二等奖,获80103班奖教基金,获“双一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大会报告:微循环系统的分子影像学研究

微循环主要包括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间的微血管循环和淋巴循环。如何构建性能稳定,与管壁作用力强,不易渗漏的探针,实现对小尺寸管道的高分辨成像是一个关键科学问题。针对此科学问题,我们建立了淋巴管及组织微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成像新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分子影像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罗宗化 研究员

上海科技大学

个人简介:罗宗化,任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上海科技大学分子影像与核素药物实验室主任。在中山大学药学院获得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及担任该校回旋加速器中心核心研发科学家。主要致力于神经炎症和肿瘤相关疾病的 PET 分子影像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在分子探针开发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和摘要50余篇。入选上海高层次海外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多项企业研发项目,担任Frontiers in Organic Chemistry, iRadiology, View Medicine等期刊副主编或青年编委。

大会报告:PET分子影像技术在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影像技术在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评估PET技术在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潜力,并探讨其对疾病机制和诊断效果的评估。通过开发合适的PET分子探针,利用PET分子影像技术实现对动物模型中生物学过程的定量测量,如受体结合、蛋白质表达等,为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支持。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魏鹏 副教授

东华大学

个人简介:魏鹏,2019年1月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随后进入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工作至今。近年来聚焦于活性氧激活型控释体系的构建。截止2024年4月底,累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25篇,其中包括Angew. Chem. Int. Ed.(4篇)、Adv. Mater.、Chem. Sci.(2篇)、Adv. Sci. (2篇)、Anal. Chem.等。同时,授权发明专利7项,包括美国专利、PCT专利各一项。基于前期研究成果,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主持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等。

大会报告:特定类型疾病区域活性氧的原位检测

活性氧已被明确与多种类型的疾病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因此,可以借助对特定疾病区域活性氧的原位监测,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或研判疾病的进展。但是,如何使探针只在特定的疾病区域工作,以实现与特定类型的疾病相关联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报告人开通过引入靶向基团或调控探针关联疾病微环境等方式,开发了多种类型的仅在特定类型疾病区域工作的活性氧探针,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分子工具。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点击获取稿件提纲

为帮助广大实验室用户及时了解小动物活体成像前沿技术、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增强业内专家与仪器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策划“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 主题约稿活动。欢迎投稿,投稿文章一经采纳,将收录至【小动物成像技术】专题并在仪器信息网相关渠道推广.

投稿邮箱:刘编辑

liuld@instrument.com.cn

电话联系:13683372576(同微信)。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SkyView小动物活体CT多模态融合成像系统

品牌:博鹭腾
型号:SkyView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勤翔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Scope8500

品牌:CLINX
型号:IVScope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纽迈分析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仪NM42-040H-I

品牌:纽迈分析
型号:NM42-040H-I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除了需要先进的医学成像设备外,开发多功能的分子影像探针是实现分子成像的先决条件。分子探针作为分子影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分子成像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关键。分子影像探针包括多种纳米材料,根据成像设备的不同,分子探针分为光学、核医学、磁学、声学、光声材料等不同种类。目前,基于纳米材料开发的分子影像探针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在对肿瘤进行成像的同时,又实现了精准的癌症治疗和疗效评估。

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6月6日举办“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与前沿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iSAI2024),全日程现已公布(点击查看)。本文为【成像探针篇】,大会当天将由首都师范大学周晶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朱幸俊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副研究员李萝园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长聘副教授熊丽琴博士、 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罗宗化博士、东华大学副教授魏鹏博士共6位嘉宾,围绕稀土近红外二窗(NIR-II)成像探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探针、活性氧探针、微循环系统成像探针开发及应用展开分享,欢迎踊跃报名参加在线直播!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会议链接/扫码报名: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ai240606.html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02分子影像探针篇——

关键词:稀土近红外二窗(NIR-II)成像探针、微循环系统成像探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探针、活性氧探针。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周晶 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Nat. Commun.、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论文50余篇。累计他引60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1400余次,5 篇为 ESI 高被引论文。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7项。入选全球学者库公布的“全球学者库顶尖前10万科学家”及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单。担任《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和《稀土》首届青年编委会委员。

大会报告:稀土纳米近红外二区发光材料实现疾病精准成像

稀土元素具有丰富的4f电子能级结构,基于稀土元素构建的稀土纳米荧光材料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荧光探针。值得一提的是,以特定的稀土元素作为发光中心,可实现波长大于1000 nm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发射。鉴于此,我们设计开发了系列近红外二区稀土纳米荧光成像探针,基于该类材料实现了体外和活体内重大疾病标志物的精准检测。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朱幸俊 研究员

上海科技大学

个人简介: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师从李富友教授。之后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纳米递送系统与治疗探针、医学影像造影剂、神经调控材料与器件等。目前课题组致力于发展适用于生物医学的新型纳米材料和技术,通过构建纳米复合材料,实现高选择性、低侵入性的生物成像、疾病治疗和生理功能调控。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Nano Letters, 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他引3000余次,多项研究成果入选科睿唯安ESI化学和材料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

大会报告:发光纳米功能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病变的动态观测、药物的选择性递送和治疗措施的有效调控在提升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诊疗方式在生物体内应用时仍然存在侵入性高、检测精度不足和时空可控性差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光、热、声等刺激源响应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光学纳米探针、纳米治疗剂和纳米递药系统),并通过生物相容性和仿生化修饰,实现疾病生物微环境变化的精确诊断、非侵入性可控治疗和早期疗效监测,为未来的疾病诊疗技术提供新的思路。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李萝园 副研究员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个人简介:李萝园,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学基金,并获得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杰出博士后资助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Adv. Mater.、Adv.Sci.、ACS Nano等发表论文15篇(影响因子大于10.0的11篇),课题组长期刺激响应水凝胶、多功能给药系统和近红外光学成像探针的开发以及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大会报告:动态光响应近红外二窗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刺激响应水凝胶与稀土近红外二窗(NIR-II)成像探针构建局部动态光学成像(LDDI)技术用来诊断炎症进展状态。纳米探针可以通过原位NIR-II光激活监测炎症因子的波动,并随着波动产生信号的变化,提高靶向治疗的准确性。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熊丽琴 长聘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个人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导。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引用共计超过5000次(Google Scholar),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5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主讲本科生课程《分子影像学与疾病早期诊断》、研究生课程《分子影像学技术与探针》,主编教材《分子影像探针》。曾获上海市浦江人才(A类),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获蒋大宗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获上海交通大学“李兰馨青年教师奖”,获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学竞赛青年教师组二等奖,获80103班奖教基金,获“双一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大会报告:微循环系统的分子影像学研究

微循环主要包括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间的微血管循环和淋巴循环。如何构建性能稳定,与管壁作用力强,不易渗漏的探针,实现对小尺寸管道的高分辨成像是一个关键科学问题。针对此科学问题,我们建立了淋巴管及组织微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成像新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分子影像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罗宗化 研究员

上海科技大学

个人简介:罗宗化,任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上海科技大学分子影像与核素药物实验室主任。在中山大学药学院获得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及担任该校回旋加速器中心核心研发科学家。主要致力于神经炎症和肿瘤相关疾病的 PET 分子影像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在分子探针开发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和摘要50余篇。入选上海高层次海外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多项企业研发项目,担任Frontiers in Organic Chemistry, iRadiology, View Medicine等期刊副主编或青年编委。

大会报告:PET分子影像技术在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影像技术在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评估PET技术在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潜力,并探讨其对疾病机制和诊断效果的评估。通过开发合适的PET分子探针,利用PET分子影像技术实现对动物模型中生物学过程的定量测量,如受体结合、蛋白质表达等,为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支持。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魏鹏 副教授

东华大学

个人简介:魏鹏,2019年1月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随后进入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工作至今。近年来聚焦于活性氧激活型控释体系的构建。截止2024年4月底,累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25篇,其中包括Angew. Chem. Int. Ed.(4篇)、Adv. Mater.、Chem. Sci.(2篇)、Adv. Sci. (2篇)、Anal. Chem.等。同时,授权发明专利7项,包括美国专利、PCT专利各一项。基于前期研究成果,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主持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等。

大会报告:特定类型疾病区域活性氧的原位检测

活性氧已被明确与多种类型的疾病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因此,可以借助对特定疾病区域活性氧的原位监测,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或研判疾病的进展。但是,如何使探针只在特定的疾病区域工作,以实现与特定类型的疾病相关联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报告人开通过引入靶向基团或调控探针关联疾病微环境等方式,开发了多种类型的仅在特定类型疾病区域工作的活性氧探针,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分子工具。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点击获取稿件提纲

为帮助广大实验室用户及时了解小动物活体成像前沿技术、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增强业内专家与仪器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策划“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 主题约稿活动。欢迎投稿,投稿文章一经采纳,将收录至【小动物成像技术】专题并在仪器信息网相关渠道推广.

投稿邮箱:刘编辑

liuld@instrument.com.cn

电话联系:13683372576(同微信)。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SkyView小动物活体CT多模态融合成像系统

品牌:博鹭腾
型号:SkyView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勤翔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Scope8500

品牌:CLINX
型号:IVScope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纽迈分析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仪NM42-040H-I

品牌:纽迈分析
型号:NM42-040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