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海克斯康:打开智能检测装备发展新空间

导读:作为青岛智能检测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克斯康正在以一系列创新实践把握智能制造时代的产业新机遇,以此打开发展新空间。

进一步挖掘工业数据价值是提升制造业质效的一大方向。在工业数据的众多来源中,检测是十分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一环。而要获得并有效利用检测数据,就离不开智能检测装备。

不同于传统工业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与制造过程和制造知识高度融合,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之一。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深化,推动智能检测装备行业加速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引入AI大模型让设备能够“举一反三”、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降低产品使用门槛和成本……作为青岛智能检测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克斯康正在以一系列创新实践把握智能制造时代的产业新机遇,以此打开发展新空间。

智能制造“守门人”

走进智能工厂,很多产品或者零部件已经实现了对瑕疵的快速实时检测。只需几秒钟时间,机器就能敏锐地识别出不合格产品,中间无需工人介入。

支撑这一制造场景的正是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检测装备不是传统的工业仪器仪表,它是一种以工业仪器仪表为基础的在线检测设备。”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传感与网络中心副主任赵艳领表示,传感器是智能检测装备的基础,同时结合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行业知识。

赵艳领介绍,感知手段更加先进、具备自主分析和实时反馈能力是智能检测装备的重要特征。例如,原先实验室中的一些设备只能进行离线数据分析,并不能与生产过程联动,因此就不能称之为智能检测装备。

事实上,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装备之一,智能检测装备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工业母机。如果说工业母机主要是解决“能不能造”的问题,那么智能检测装备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不能造好”,它能影响制造精度和产品质量,是不折不扣的生产制造“把关者”和“守门人”。

智能检测设备与生产制造过程的结合日益紧密,也让智能检测装备行业的竞争逻辑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大家会买单一设备,但现在需求很明确,比如‘我要建一个检测的黑灯工厂’,只是孤零零的设备就不行了,必须是高度互联集成的解决方案。” 赵艳领说。在他看来,当前工业智能所需的工业数据很多时候并不准确,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智能检测装备的影响。相关装备缺失,就会导致数据质量差或者缺失。

国家也已将智能检测装备产业纳入重点布局的产业领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我国将紧扣检测装备精准、可靠、智能、集成发展趋势,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增强高端供给、加快推广应用、壮大市场主体,打造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体系。

从“教啥会啥”到“举一反三”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检测领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海克斯康建有全球最大的三坐标测量产品生产基地,拥有全球测量精度最高、测量范围最大、产品线最广的计量产品和解决方案,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29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C919国产大飞机、高速动车组等一系列国之重器的背后,都离不开海克斯康精密测量技术和产品提供的精度保障。

海克斯康:打开智能检测装备发展新空间

海克斯康的教育行业三坐标测量机。

持续将AI能力导入设备,是当前海克斯康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的重要发力方向。尽管在技术大爆炸的当下,多种先进技术都被广泛引入检测装备,但很难有一种技术能带来像人工智能一样的改变。“人工智能技术使解决复杂问题的模式由强调因果关系转变为强调关联关系,这令我们的智能检测方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鹏说。

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的瑕疵检测方案能很好展示AI带来的产品能力提升。海克斯康智能制造研究院、前沿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陶程介绍,目前海克斯康正在探索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产品中,让软件对产品瑕疵的识别能力逐步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智能化工作能力。“过去,系统只能识别出前期学习过的瑕疵类型,教过啥它就会啥。应用了大模型之后,系统就相当于具备了‘联想’能力,能识别出与学习过的瑕疵近似或者具有相同特质的其他瑕疵。”他说。

据介绍,海克斯康早在大概8年前便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产品和方案中,经过前期分产品的探索,海克斯康积累了丰富的计量、检测方面的人工智能经验。今年年初,海克斯康上线了通用AI引擎平台,平台嵌入了适用于各个场景的AI算法工具箱,不同的系统和产品可以在平台上快速调用所需算法。“平台的上线标志着海克斯康对AI的探索已经由起步探索步入到深化应用阶段,AI成为所有产品的一种通用能力,未来我们将紧跟AI发展的步伐,推动产品加速实现高度智能化。”陶程说。

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

智能制造加速推进,中小企业成为制造业改造提升的重点。但对当下的中小企业来说,对智能制造的需求是十分“纠结”的。一方面,它们期待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善生产制造能力,而另一方面,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它们对于大手笔地投入改造又抱有十分谨慎的态度。

这对智能制造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是一个新的挑战。过去,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刚刚起步,有实力的大企业是应用产品的主力军。它们资金充裕、对智能制造有相对完善的规划和清晰的思路,对产品和方案提供商来说往往做好品质就能通行天下。但如今,面对中小企业的市场逻辑迥然不同。中小企业对成本敏感,且对智能制造的认知有限,讲求极致“性价比”。智能制造服务商必须不断调整策略,满足中小企业“既要又要”的需求。

“海克斯康搭建了以基础工业软件和物联网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平台将企业共性需求沉淀出来打包形成解决方案,让中小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方式获得。”海克斯康商务运营事业群高级顾问孙智宏介绍。

以工业软件为例,海克斯康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需求,打造了iiMake工业软件生态平台,将CAD、CAE、CAM等关键工业软件部署在云端,中小企业通过按需付费的方式,无需繁琐的软件安装和配置,线上即可轻松完成项目设计、生产等产品全周期的数字化管理。“过去大几十万的软件,企业按需付费后,应用成本最低可降至过去的十分之一。”孙智宏说。

此外,海克斯康瞄准国产替代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目前,0.5微米以内超高精度测量系统技术仍被少数国外企业垄断。海克斯康联手高校,从软件到硬件、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系统性推进超高精度测量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打造一条完全自主可控的现代化的超高精度测量机生产线。项目已获批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完成后将推动国产化超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精度达0.5微米,实现在15-30℃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填补国内产业空白。


来源于:青岛日报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进一步挖掘工业数据价值是提升制造业质效的一大方向。在工业数据的众多来源中,检测是十分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一环。而要获得并有效利用检测数据,就离不开智能检测装备。

不同于传统工业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与制造过程和制造知识高度融合,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之一。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深化,推动智能检测装备行业加速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引入AI大模型让设备能够“举一反三”、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降低产品使用门槛和成本……作为青岛智能检测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克斯康正在以一系列创新实践把握智能制造时代的产业新机遇,以此打开发展新空间。

智能制造“守门人”

走进智能工厂,很多产品或者零部件已经实现了对瑕疵的快速实时检测。只需几秒钟时间,机器就能敏锐地识别出不合格产品,中间无需工人介入。

支撑这一制造场景的正是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检测装备不是传统的工业仪器仪表,它是一种以工业仪器仪表为基础的在线检测设备。”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传感与网络中心副主任赵艳领表示,传感器是智能检测装备的基础,同时结合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行业知识。

赵艳领介绍,感知手段更加先进、具备自主分析和实时反馈能力是智能检测装备的重要特征。例如,原先实验室中的一些设备只能进行离线数据分析,并不能与生产过程联动,因此就不能称之为智能检测装备。

事实上,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装备之一,智能检测装备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工业母机。如果说工业母机主要是解决“能不能造”的问题,那么智能检测装备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不能造好”,它能影响制造精度和产品质量,是不折不扣的生产制造“把关者”和“守门人”。

智能检测设备与生产制造过程的结合日益紧密,也让智能检测装备行业的竞争逻辑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大家会买单一设备,但现在需求很明确,比如‘我要建一个检测的黑灯工厂’,只是孤零零的设备就不行了,必须是高度互联集成的解决方案。” 赵艳领说。在他看来,当前工业智能所需的工业数据很多时候并不准确,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智能检测装备的影响。相关装备缺失,就会导致数据质量差或者缺失。

国家也已将智能检测装备产业纳入重点布局的产业领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我国将紧扣检测装备精准、可靠、智能、集成发展趋势,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增强高端供给、加快推广应用、壮大市场主体,打造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体系。

从“教啥会啥”到“举一反三”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检测领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海克斯康建有全球最大的三坐标测量产品生产基地,拥有全球测量精度最高、测量范围最大、产品线最广的计量产品和解决方案,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29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C919国产大飞机、高速动车组等一系列国之重器的背后,都离不开海克斯康精密测量技术和产品提供的精度保障。

海克斯康:打开智能检测装备发展新空间

海克斯康的教育行业三坐标测量机。

持续将AI能力导入设备,是当前海克斯康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的重要发力方向。尽管在技术大爆炸的当下,多种先进技术都被广泛引入检测装备,但很难有一种技术能带来像人工智能一样的改变。“人工智能技术使解决复杂问题的模式由强调因果关系转变为强调关联关系,这令我们的智能检测方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鹏说。

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的瑕疵检测方案能很好展示AI带来的产品能力提升。海克斯康智能制造研究院、前沿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陶程介绍,目前海克斯康正在探索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产品中,让软件对产品瑕疵的识别能力逐步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智能化工作能力。“过去,系统只能识别出前期学习过的瑕疵类型,教过啥它就会啥。应用了大模型之后,系统就相当于具备了‘联想’能力,能识别出与学习过的瑕疵近似或者具有相同特质的其他瑕疵。”他说。

据介绍,海克斯康早在大概8年前便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产品和方案中,经过前期分产品的探索,海克斯康积累了丰富的计量、检测方面的人工智能经验。今年年初,海克斯康上线了通用AI引擎平台,平台嵌入了适用于各个场景的AI算法工具箱,不同的系统和产品可以在平台上快速调用所需算法。“平台的上线标志着海克斯康对AI的探索已经由起步探索步入到深化应用阶段,AI成为所有产品的一种通用能力,未来我们将紧跟AI发展的步伐,推动产品加速实现高度智能化。”陶程说。

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

智能制造加速推进,中小企业成为制造业改造提升的重点。但对当下的中小企业来说,对智能制造的需求是十分“纠结”的。一方面,它们期待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善生产制造能力,而另一方面,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它们对于大手笔地投入改造又抱有十分谨慎的态度。

这对智能制造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是一个新的挑战。过去,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刚刚起步,有实力的大企业是应用产品的主力军。它们资金充裕、对智能制造有相对完善的规划和清晰的思路,对产品和方案提供商来说往往做好品质就能通行天下。但如今,面对中小企业的市场逻辑迥然不同。中小企业对成本敏感,且对智能制造的认知有限,讲求极致“性价比”。智能制造服务商必须不断调整策略,满足中小企业“既要又要”的需求。

“海克斯康搭建了以基础工业软件和物联网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平台将企业共性需求沉淀出来打包形成解决方案,让中小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方式获得。”海克斯康商务运营事业群高级顾问孙智宏介绍。

以工业软件为例,海克斯康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需求,打造了iiMake工业软件生态平台,将CAD、CAE、CAM等关键工业软件部署在云端,中小企业通过按需付费的方式,无需繁琐的软件安装和配置,线上即可轻松完成项目设计、生产等产品全周期的数字化管理。“过去大几十万的软件,企业按需付费后,应用成本最低可降至过去的十分之一。”孙智宏说。

此外,海克斯康瞄准国产替代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目前,0.5微米以内超高精度测量系统技术仍被少数国外企业垄断。海克斯康联手高校,从软件到硬件、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系统性推进超高精度测量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打造一条完全自主可控的现代化的超高精度测量机生产线。项目已获批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完成后将推动国产化超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精度达0.5微米,实现在15-30℃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填补国内产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