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理加联合参加2024海南蓝碳论坛

530日至31日,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海南蓝碳论坛在海口开幕,论坛旨在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蓝碳对话与交流合作平台,共谋海南蓝碳事业发展。

理加联合参加2024海南蓝碳论坛

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潘德炉院士、中国工程院李阳院士、中国科学院于贵瑞院士、印度尼西亚科学院丹尼尔·穆尔迪亚索(Daniel Murdiyarso)院士发表主旨演讲,邀请到新加坡国际蓝碳研究院辛迪·雅库布(Siti Yaakub)院长、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李成业(Joe Lee)教授、美国杜兰大学丹·弗里斯(Dan Friess)教授等十余名来自德国、挪威、西班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相关研究机构的国际知名专家,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鲍达明教授级高工、北京林业大学雷光春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等十余位国内知名学者作特邀报告。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以“推动蓝碳发展 引领绿色未来”为主题,包括大会特邀学术报告、4场平行分论坛、5项对话交流活动、青年学术报告及墙报交流等环节。60余名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各自专题进行交流,深入探讨蓝碳交易与政策管理,有力推动蓝碳国际项目合作,为蓝碳事业发展贡献智慧。

理加联合参加2024海南蓝碳论坛

为了了解蓝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学习行业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参与了本次论坛。参会期间,各位知名专家学者的报告分享给理加联合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理加联合设立的展台也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参观咨询。理加联合的展台成为了众多参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详细的资料介绍和先进仪器的展示,展现了公司在蓝碳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实力,赢得了参观者的广泛好评。

理加联合参加2024海南蓝碳论坛

本次论坛的召开将蓝碳领域的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多方力量汇聚一堂,形成合力,促进了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的知识分享和思想碰撞,也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蓝碳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作为环保领域的企业,理加联合将始终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企业建立联系,促进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蓝碳领域的发展和全球气候的治理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于: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530日至31日,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海南蓝碳论坛在海口开幕,论坛旨在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蓝碳对话与交流合作平台,共谋海南蓝碳事业发展。

理加联合参加2024海南蓝碳论坛

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潘德炉院士、中国工程院李阳院士、中国科学院于贵瑞院士、印度尼西亚科学院丹尼尔·穆尔迪亚索(Daniel Murdiyarso)院士发表主旨演讲,邀请到新加坡国际蓝碳研究院辛迪·雅库布(Siti Yaakub)院长、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李成业(Joe Lee)教授、美国杜兰大学丹·弗里斯(Dan Friess)教授等十余名来自德国、挪威、西班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相关研究机构的国际知名专家,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鲍达明教授级高工、北京林业大学雷光春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等十余位国内知名学者作特邀报告。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以“推动蓝碳发展 引领绿色未来”为主题,包括大会特邀学术报告、4场平行分论坛、5项对话交流活动、青年学术报告及墙报交流等环节。60余名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各自专题进行交流,深入探讨蓝碳交易与政策管理,有力推动蓝碳国际项目合作,为蓝碳事业发展贡献智慧。

理加联合参加2024海南蓝碳论坛

为了了解蓝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学习行业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参与了本次论坛。参会期间,各位知名专家学者的报告分享给理加联合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理加联合设立的展台也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参观咨询。理加联合的展台成为了众多参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详细的资料介绍和先进仪器的展示,展现了公司在蓝碳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实力,赢得了参观者的广泛好评。

理加联合参加2024海南蓝碳论坛

本次论坛的召开将蓝碳领域的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多方力量汇聚一堂,形成合力,促进了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的知识分享和思想碰撞,也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蓝碳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作为环保领域的企业,理加联合将始终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企业建立联系,促进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蓝碳领域的发展和全球气候的治理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