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智能化革命,重塑未来!2024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圆满收官

导读:2024年智慧农业研讨会成功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聚焦农业科技合作与创新,发布了"神农大模型2.0",国内外专家分享智慧农业最新研究成果,涉及多领域技术应用,学科交叉与国际合作得以加强。

2024年7月13-14日,为期两天的第八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会议聚集了智慧农业领域国际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推动智慧农业科研合作,促进智慧农业创新发展。

智能化革命,重塑未来!2024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圆满收官

7月13日,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邓小明、大数据发展中心数据管理处处长郭琳,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勇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勇指出,智能农业技术正在极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越来越多的农业场景正在向智慧迈进,也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和机遇。邓小明在致辞中讲到,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和科学技术部部署了一大批科技计划和重点研发项目,将大力推动智慧农业和农业农村数字化创新工作开展。郭琳在致辞中表示,应当坚定智慧农业始终服务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方向,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农业数字化的难点、卡点、痛点,一方面努力提升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合作,助力推动全球农业农村发展的数字化和现代化。

开幕式上还发布了“神农大模型2.0”,可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智能化控制与决策效率。

智能化革命,重塑未来!2024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圆满收官

“神农大模型2.0”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不仅包含农业知识问答、农业文本语义理解、文本摘要生成、农业生产决策推理等核心功能,更在支持图像、声音、视频、文件等多模态交互、智能化推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技术上看,“神农大模型2.0”在知识图谱、向量数据库、检索增强生成等常规大模型技术基础上,在多模态编码器、多模态投影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技术的更新迭代促进了神农大模型2.0功能的全面提升,同时发布了“神农·固芯”育种大模型、“神农·筑基”种植大模型、“神农·强牧”养殖大模型及“神农·问穹”遥感气象大模型,能够服务于育种、种植、养殖、遥感和气象等农业多场景的实践应用。在应用中引入了多智能体的设计思路,实现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农业智能装备与大模型的互联融合,进一步提升了现代农业智能化控制与决策的效率。

开幕式后,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汪懋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教授陈学庚,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主席、日本东京大学教授Seishi Ninomiya,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张乃迁等国内外18位著名专家向大会作特邀主题报告。他们的报告涵盖了智慧农业领域信息感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化、智能化等科学热点,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7月14日的会议共分为五个分会,分别围绕“农业传感器与智能装备”“数字渔业”“农业人工智能”“农业大数据”“农业农村新能源”五个议题开展研讨。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和讨论,促进了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分会的圆满举办,有效促进了智慧农业的科研合作和创新发展。

农业传感器与智能装备分会上,来自美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李民赞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王昊副研究员分别主持。与会专家对他们的科学发现和创新成果作了报告,他们的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精细农业及智能化等科技前沿领域的热点议题,展现出高度的前瞻性和引领性,精准捕捉了未来智慧农业发展的脉搏。

在会议中可知在智慧农业中会用到多种仪器和设备,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光谱仪

智慧农业中常见的光谱仪包含多光谱植被监测仪、微型多波段光谱仪和机载多光谱相机等。还有一些光谱技术正在研究及应用之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董大明分享了“香气味觉感知:农产品挥发性化合物的激光光谱检测方法”,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Mohammed Kamruzzaman教授分享了题为“智慧农业高光谱图像的深度重建”的报告,浙江大学岑海燕教授所作报告题为“高通量植物表型分析的3D可见光/NIR 光谱成像”,中国农业大学孙红教授分享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作物生长和健康监测”,中国农业大学白宇博士作了题为“基于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融合的土壤有机质检测”的报告。

2.热成像仪

热成像仪可以帮助农民进行作物监测与管理,通过测量作物表面的温度分布,可以及时发现作物的生长异常情况,如病虫害、缺水情况、冻害胁迫等,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热成像仪还可以监测大气温度和湿度等气象参数,帮助农民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做好农业生产的准备工作。加纳库马西 Akenten Appiah Minka 职业训练和企业发展大学Kelvin Alordzinu教授分享了题为“基于热成像技术的作物水分胁迫快速诊断方法研究”的报告。

3.传感器

农业传感器是智慧农业的信息采集基础,包括农业环境信息传感器、动植物生命信息传感器、农产品品质与安全信息传感器、农机工况与作业传感器等。它们可以监测土壤以及作物生长状况和动植物健康状态。美国阿肯色大学Yanbin Li(李延斌)教授分享了题为“农业和食品中生物传感器应用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中国农业大学杨凤珍博士分享了题为“一种用于沙门氏菌快速检测的微流控生物传感器”的报告。中国农业大学王聪教授介绍了“水产养殖传感器技术”。

4.遥感设备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搭载的遥感设备,收集作物生长、病虫害、土壤状况等空间信息,帮助进行作物长势监测和资源管理。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CEO、博士张弓介绍了“基于遥感大数据的世界小麦生产动态分析”,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陈聪研究员分享了“基于低空遥感农机关键作业期监测研究”。

通过物联网技术,这些仪器和设备帮助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数据收集,为智能决策提供支持 。

在“农业大数据”分会,举办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中国农业大学杨丽丽教授主持了“农业农村部农机大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与大数据专委会开放基金指南发布”。

会议得到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农林专委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作物学会、塔里木绿洲农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Internationa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期刊的帮助,以及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赞助。

会议更多的报告主题请参考: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40704/727728.shtml

关注智慧农业的仪器信息网读者可进智慧农业群:

智能化革命,重塑未来!2024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圆满收官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2024年7月13-14日,为期两天的第八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会议聚集了智慧农业领域国际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推动智慧农业科研合作,促进智慧农业创新发展。

智能化革命,重塑未来!2024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圆满收官

7月13日,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邓小明、大数据发展中心数据管理处处长郭琳,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勇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勇指出,智能农业技术正在极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越来越多的农业场景正在向智慧迈进,也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和机遇。邓小明在致辞中讲到,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和科学技术部部署了一大批科技计划和重点研发项目,将大力推动智慧农业和农业农村数字化创新工作开展。郭琳在致辞中表示,应当坚定智慧农业始终服务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方向,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农业数字化的难点、卡点、痛点,一方面努力提升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合作,助力推动全球农业农村发展的数字化和现代化。

开幕式上还发布了“神农大模型2.0”,可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智能化控制与决策效率。

智能化革命,重塑未来!2024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圆满收官

“神农大模型2.0”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不仅包含农业知识问答、农业文本语义理解、文本摘要生成、农业生产决策推理等核心功能,更在支持图像、声音、视频、文件等多模态交互、智能化推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技术上看,“神农大模型2.0”在知识图谱、向量数据库、检索增强生成等常规大模型技术基础上,在多模态编码器、多模态投影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技术的更新迭代促进了神农大模型2.0功能的全面提升,同时发布了“神农·固芯”育种大模型、“神农·筑基”种植大模型、“神农·强牧”养殖大模型及“神农·问穹”遥感气象大模型,能够服务于育种、种植、养殖、遥感和气象等农业多场景的实践应用。在应用中引入了多智能体的设计思路,实现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农业智能装备与大模型的互联融合,进一步提升了现代农业智能化控制与决策的效率。

开幕式后,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汪懋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教授陈学庚,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主席、日本东京大学教授Seishi Ninomiya,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张乃迁等国内外18位著名专家向大会作特邀主题报告。他们的报告涵盖了智慧农业领域信息感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化、智能化等科学热点,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7月14日的会议共分为五个分会,分别围绕“农业传感器与智能装备”“数字渔业”“农业人工智能”“农业大数据”“农业农村新能源”五个议题开展研讨。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和讨论,促进了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分会的圆满举办,有效促进了智慧农业的科研合作和创新发展。

农业传感器与智能装备分会上,来自美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李民赞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王昊副研究员分别主持。与会专家对他们的科学发现和创新成果作了报告,他们的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精细农业及智能化等科技前沿领域的热点议题,展现出高度的前瞻性和引领性,精准捕捉了未来智慧农业发展的脉搏。

在会议中可知在智慧农业中会用到多种仪器和设备,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光谱仪

智慧农业中常见的光谱仪包含多光谱植被监测仪、微型多波段光谱仪和机载多光谱相机等。还有一些光谱技术正在研究及应用之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董大明分享了“香气味觉感知:农产品挥发性化合物的激光光谱检测方法”,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Mohammed Kamruzzaman教授分享了题为“智慧农业高光谱图像的深度重建”的报告,浙江大学岑海燕教授所作报告题为“高通量植物表型分析的3D可见光/NIR 光谱成像”,中国农业大学孙红教授分享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作物生长和健康监测”,中国农业大学白宇博士作了题为“基于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融合的土壤有机质检测”的报告。

2.热成像仪

热成像仪可以帮助农民进行作物监测与管理,通过测量作物表面的温度分布,可以及时发现作物的生长异常情况,如病虫害、缺水情况、冻害胁迫等,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热成像仪还可以监测大气温度和湿度等气象参数,帮助农民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做好农业生产的准备工作。加纳库马西 Akenten Appiah Minka 职业训练和企业发展大学Kelvin Alordzinu教授分享了题为“基于热成像技术的作物水分胁迫快速诊断方法研究”的报告。

3.传感器

农业传感器是智慧农业的信息采集基础,包括农业环境信息传感器、动植物生命信息传感器、农产品品质与安全信息传感器、农机工况与作业传感器等。它们可以监测土壤以及作物生长状况和动植物健康状态。美国阿肯色大学Yanbin Li(李延斌)教授分享了题为“农业和食品中生物传感器应用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中国农业大学杨凤珍博士分享了题为“一种用于沙门氏菌快速检测的微流控生物传感器”的报告。中国农业大学王聪教授介绍了“水产养殖传感器技术”。

4.遥感设备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搭载的遥感设备,收集作物生长、病虫害、土壤状况等空间信息,帮助进行作物长势监测和资源管理。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CEO、博士张弓介绍了“基于遥感大数据的世界小麦生产动态分析”,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陈聪研究员分享了“基于低空遥感农机关键作业期监测研究”。

通过物联网技术,这些仪器和设备帮助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数据收集,为智能决策提供支持 。

在“农业大数据”分会,举办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中国农业大学杨丽丽教授主持了“农业农村部农机大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与大数据专委会开放基金指南发布”。

会议得到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农林专委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作物学会、塔里木绿洲农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Internationa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期刊的帮助,以及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赞助。

会议更多的报告主题请参考: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40704/727728.shtml

关注智慧农业的仪器信息网读者可进智慧农业群:

智能化革命,重塑未来!2024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