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英国尝试用太赫兹射线“剿灭”癌症

  2006年11月,英国物理学家如今正在研制一种杀伤力最强的太赫兹射线,并尝试用它破坏生长在培养器中的皮肤癌细胞。利物浦大学的这一试验将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太赫兹技术在治疗人类疾病上的运用。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是科学家首次进行利用太赫兹技术杀伤癌细胞的试验,这一技术还将运用于遗传物质的识别。

英国尝试用太赫兹射线“剿灭”癌症

  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至10太赫兹(波长为3000至30微米)范围内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上位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这一波段的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透视能力,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探针”用来对物质内部进行深入研究。

  太赫兹射线不仅可以检测出脱氧核糖核酸(DNA)物质的转变,而且能够帮助医生根据个体患者的遗传信息实施相应的药物治疗。此外,由于太赫兹波具备穿透衣服、纸张、木头、墙体、塑胶和陶瓷等物体的能力,因而还被运用于探测隐秘武器、识别爆炸物和毒品。太赫兹波还能“感受”到分子的振动和旋转,因而可以用来对物质的内部进行深入研究。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如今正在开发这一“杀伤力”最为强大的技术,使其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研究人员指出,细胞死亡的形式分成两大类:一是凋亡——细胞招致损伤而导致胀大和破裂;二是细胞的计划性死亡——细胞的自然老化。前者是在液体环境下迅速变化完成的,而后者则不是。这两种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细胞保持水分程度的差异。

  利用太赫兹射线治疗皮肤癌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癌细胞与其他组织水分中的细胞差别甚微,通常癌细胞相对来说更大、更活跃。因而,含水量较多的癌细胞才能被组织水分中大量吸收的太赫兹射线杀死。

  研究人员认为,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从第四代光源中制造高能量太赫兹射线。太赫兹成像和太赫兹光谱能够破译出在低能量太赫兹射线下所得到的肿瘤影像的结构和成分;能量高的太赫兹射线有利于近场成像。而高清晰度的太赫兹成像和太赫兹光谱对识别癌细胞非常重要。

  据介绍,基底细胞癌(BCC)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这种皮肤癌细胞会对皮肤、组织甚至骨头造成损害,并且能导致死亡。40%的患者会转化为多发性病变。脸和脖子是最为常见的局部病变部位,常常需要实施大规模的整形外科手术。英国每年有3万多起BCC案例,65岁以上的人中有1/5的人可能罹患该病。

  参与此项研究的利物浦大学物理学教授Peter Weightman说:“第四代光源的产生与直线加速器原型密不可分。而破坏组织培养器中癌细胞的太赫兹射线的部分能量来源就是加速器周围高速运转的电子。”“培养器是用来繁殖皮肤癌细胞的,而太赫兹射线是用来轰击这些癌细胞的。当太赫兹射线照射到培养器的时候,射线波被浸泡癌细胞的液体吸收,吸收放射性物质后的液体进入到癌细胞内部,从而将癌细胞彻底杀灭。”他补充道。

  据悉,开发太赫兹射线项目是由英国西北地区发展署资助的,该项目的开发将用到由达斯伯里实验室开发的第四代光源的原型。

来源于:中科院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2006年11月,英国物理学家如今正在研制一种杀伤力最强的太赫兹射线,并尝试用它破坏生长在培养器中的皮肤癌细胞。利物浦大学的这一试验将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太赫兹技术在治疗人类疾病上的运用。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是科学家首次进行利用太赫兹技术杀伤癌细胞的试验,这一技术还将运用于遗传物质的识别。

英国尝试用太赫兹射线“剿灭”癌症

  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至10太赫兹(波长为3000至30微米)范围内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上位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这一波段的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透视能力,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探针”用来对物质内部进行深入研究。

  太赫兹射线不仅可以检测出脱氧核糖核酸(DNA)物质的转变,而且能够帮助医生根据个体患者的遗传信息实施相应的药物治疗。此外,由于太赫兹波具备穿透衣服、纸张、木头、墙体、塑胶和陶瓷等物体的能力,因而还被运用于探测隐秘武器、识别爆炸物和毒品。太赫兹波还能“感受”到分子的振动和旋转,因而可以用来对物质的内部进行深入研究。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如今正在开发这一“杀伤力”最为强大的技术,使其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研究人员指出,细胞死亡的形式分成两大类:一是凋亡——细胞招致损伤而导致胀大和破裂;二是细胞的计划性死亡——细胞的自然老化。前者是在液体环境下迅速变化完成的,而后者则不是。这两种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细胞保持水分程度的差异。

  利用太赫兹射线治疗皮肤癌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癌细胞与其他组织水分中的细胞差别甚微,通常癌细胞相对来说更大、更活跃。因而,含水量较多的癌细胞才能被组织水分中大量吸收的太赫兹射线杀死。

  研究人员认为,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从第四代光源中制造高能量太赫兹射线。太赫兹成像和太赫兹光谱能够破译出在低能量太赫兹射线下所得到的肿瘤影像的结构和成分;能量高的太赫兹射线有利于近场成像。而高清晰度的太赫兹成像和太赫兹光谱对识别癌细胞非常重要。

  据介绍,基底细胞癌(BCC)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这种皮肤癌细胞会对皮肤、组织甚至骨头造成损害,并且能导致死亡。40%的患者会转化为多发性病变。脸和脖子是最为常见的局部病变部位,常常需要实施大规模的整形外科手术。英国每年有3万多起BCC案例,65岁以上的人中有1/5的人可能罹患该病。

  参与此项研究的利物浦大学物理学教授Peter Weightman说:“第四代光源的产生与直线加速器原型密不可分。而破坏组织培养器中癌细胞的太赫兹射线的部分能量来源就是加速器周围高速运转的电子。”“培养器是用来繁殖皮肤癌细胞的,而太赫兹射线是用来轰击这些癌细胞的。当太赫兹射线照射到培养器的时候,射线波被浸泡癌细胞的液体吸收,吸收放射性物质后的液体进入到癌细胞内部,从而将癌细胞彻底杀灭。”他补充道。

  据悉,开发太赫兹射线项目是由英国西北地区发展署资助的,该项目的开发将用到由达斯伯里实验室开发的第四代光源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