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制约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三座大山”:市场、时间和技术——访小鳄生物CEO谭洪博士

Ev

2024.10.23 点击0次

TA的文章

进入 #重新认识分子互作仪阅读更多话题内容

导读:“普遍问题在于市场端薄弱,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需求尚未充分激活,尽管市场需求正逐步增长,但与欧美发达地区相比,其绝对容量仍然较小。另外,时间积累和技术沉淀不足也制约了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永远是科学仪器行业的主旋律。许多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是以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上的突破为先导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研仪器的先进程度代表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历经几十年发展,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高端科学仪器的制造和研发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极具创新性产品。

2024年9月13日,全球科学仪器新品发布会暨“突破创新”主题论坛在北科建怀柔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小鳄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CEO 谭洪博士,围绕当前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中美两国创新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差异化、国内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生态建设以及如何权衡“创新”与“需求”二者关系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交流。

采访视频如下:

谭洪是Access Medical Systems, Ltd. (AMS)的联合创始人和CEOAMS使用ET Healthcare、星童医疗、Gator Bio、小鳄等品牌在全球销售体外诊断及生命科学工具产品。此前,他发明了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简称BLI)并创办了FortéBio,使这项技术成为生物药物研发的重要工具并收入美国药典。他的创业经历还包括光纤零部件公司Wave Crossing。在开始创业之前,谭洪先后在Iomega, Maxtor, Caleb Tech, SeagateConner Tech等数据存储公司担任研发及管理工作。他还在Torrington Company设计精密轴承自动化生产设备。在攻读博士期间,谭洪负责美国宇航局HEIDi太空望远镜的瞄准及跟踪控制系统的研发并参与了发射工作。谭洪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获得工程学士学位;在美国Auburn University电机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长江商学院获得EMBA学位。

仪器信息网:结合您的国际视野与创业历程,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还存在哪些痛点和不足?以及该如何解决?  

谭洪: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整体起步晚,基础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用户基础和市场规模上,尚未达到与欧美相媲美的水平。客观来讲,目前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尽管在某些特定领域,中国已接近甚至超越国际水准,但总体而言,仍需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科学仪器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其涵盖的技术门类、产品分布非常广泛。因此,每个子市场或细分领域都会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挑战。其中,普遍问题在于市场端的薄弱,与国外市场相比,国内需求尚未充分激活,尽管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增长,但与欧美发达地区相比,其绝对容量仍然较小,这也导致资源投入有限。另外,时间积累和技术沉淀不足也制约了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需要保持耐心和脚踏实地的态度去追赶和弥补,从底层建设着手,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探索等地基建设,而不是简单地依样画葫芦,造一个“空壳子”。

仪器信息网:在您看来,中美两国科学仪器行业在创新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上有何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谭洪:在商业模式方面,中美两国科学仪器行业展现出相似的发展轨迹。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欧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仪器领域深耕多年,孕育了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成功案例。

而在成果转化方面,中美之间存在显著区别。创新成果转化涉及技术配套、市场开拓、资本金融、法规政策等多重因素,需要成果供给方与技术需求方从技术、生产、市场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得益于历史发展,美国已成功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商业化体系,确保最新研究成果能够顺利地过渡到工业应用。此外,美国科学仪器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拥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学仪器巨头。它们自身不仅具有极强创新能力,而且与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相比之下,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仪器企业体量普遍偏小,产业生态还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成果高效、高质量转化。

仪器信息网:您认为该如何加强国内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生态建设?包括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供应链构建、资金投入和市场应用等方面。

谭洪:生态建设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不仅限于科学仪器领域,而是需要整个行业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在各行各业中,人才始终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人才培养不能闭门造车,应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科学仪器行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与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对于提升我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一旦打好人才建设的地基,无论是产学研融合、供应链构建,还是资金投入,都将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此外,市场应用对于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重要程度不可小觑,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兴行业的兴起往往源于实际应用需求的驱动。

仪器信息网:高端科学仪器研发创新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要求越来越高,您认为应如何打破学科壁垒?在组建及管理跨学科团队时,您有哪些建议?

谭洪: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面临的问题愈发复杂,对于科学仪器的要求越发苛刻。相应地,科学仪器的创新和研发变得更加复杂,涉及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和技术创新融合。而学科之所以能称之为学科,是因为它有大家能够认同的研究范式,按照一定分类原则和方法构建的分科知识系统。因此,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是客观存在的。

如何打破学科壁垒?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学习和开放的心态。事实上,并非每个人都具备或需要打破学科壁垒的能力,关键在于识别和选拔具备这种潜力的人才。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合理机制去筛选和发掘目标人才,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组建及管理跨学科团队时,不必强求每位成员都具备打破学科界限的能力,重要的是确保每个专业领域都有杰出强大的人才,并让有能力整合不同领域知识的人才来协调资源,从而使团队变得高效而强大。

仪器信息网:在推动科学仪器创新的过程中,您是如何权衡“创新”与“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

谭洪:我认为创新是为需求服务的,遵循“需求在先,创新在后”的原则。市场需求是技术产业化的支撑条件,若创新脱离实际需求,或仅仅追求创新本身,其产品技术往往难以实现商业落地。绝大多数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诞生,都是由精通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在深入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所创造的。同时,创新本身也能催生新的市场需求,这些新需求又会激发新一轮的创新,由此形成创新与需求共轭演进,共同推进科学仪器行业进步与发展。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创新永远是科学仪器行业的主旋律。许多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是以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上的突破为先导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研仪器的先进程度代表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历经几十年发展,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高端科学仪器的制造和研发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极具创新性产品。

2024年9月13日,全球科学仪器新品发布会暨“突破创新”主题论坛在北科建怀柔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小鳄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CEO 谭洪博士,围绕当前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中美两国创新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差异化、国内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生态建设以及如何权衡“创新”与“需求”二者关系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交流。

采访视频如下:

谭洪是Access Medical Systems, Ltd. (AMS)的联合创始人和CEOAMS使用ET Healthcare、星童医疗、Gator Bio、小鳄等品牌在全球销售体外诊断及生命科学工具产品。此前,他发明了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简称BLI)并创办了FortéBio,使这项技术成为生物药物研发的重要工具并收入美国药典。他的创业经历还包括光纤零部件公司Wave Crossing。在开始创业之前,谭洪先后在Iomega, Maxtor, Caleb Tech, SeagateConner Tech等数据存储公司担任研发及管理工作。他还在Torrington Company设计精密轴承自动化生产设备。在攻读博士期间,谭洪负责美国宇航局HEIDi太空望远镜的瞄准及跟踪控制系统的研发并参与了发射工作。谭洪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获得工程学士学位;在美国Auburn University电机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长江商学院获得EMBA学位。

仪器信息网:结合您的国际视野与创业历程,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还存在哪些痛点和不足?以及该如何解决?  

谭洪: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整体起步晚,基础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用户基础和市场规模上,尚未达到与欧美相媲美的水平。客观来讲,目前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尽管在某些特定领域,中国已接近甚至超越国际水准,但总体而言,仍需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科学仪器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其涵盖的技术门类、产品分布非常广泛。因此,每个子市场或细分领域都会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挑战。其中,普遍问题在于市场端的薄弱,与国外市场相比,国内需求尚未充分激活,尽管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增长,但与欧美发达地区相比,其绝对容量仍然较小,这也导致资源投入有限。另外,时间积累和技术沉淀不足也制约了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需要保持耐心和脚踏实地的态度去追赶和弥补,从底层建设着手,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探索等地基建设,而不是简单地依样画葫芦,造一个“空壳子”。

仪器信息网:在您看来,中美两国科学仪器行业在创新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上有何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谭洪:在商业模式方面,中美两国科学仪器行业展现出相似的发展轨迹。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欧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仪器领域深耕多年,孕育了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成功案例。

而在成果转化方面,中美之间存在显著区别。创新成果转化涉及技术配套、市场开拓、资本金融、法规政策等多重因素,需要成果供给方与技术需求方从技术、生产、市场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得益于历史发展,美国已成功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商业化体系,确保最新研究成果能够顺利地过渡到工业应用。此外,美国科学仪器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拥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学仪器巨头。它们自身不仅具有极强创新能力,而且与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相比之下,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仪器企业体量普遍偏小,产业生态还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成果高效、高质量转化。

仪器信息网:您认为该如何加强国内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生态建设?包括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供应链构建、资金投入和市场应用等方面。

谭洪:生态建设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不仅限于科学仪器领域,而是需要整个行业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在各行各业中,人才始终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人才培养不能闭门造车,应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科学仪器行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与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对于提升我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一旦打好人才建设的地基,无论是产学研融合、供应链构建,还是资金投入,都将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此外,市场应用对于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重要程度不可小觑,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兴行业的兴起往往源于实际应用需求的驱动。

仪器信息网:高端科学仪器研发创新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要求越来越高,您认为应如何打破学科壁垒?在组建及管理跨学科团队时,您有哪些建议?

谭洪: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面临的问题愈发复杂,对于科学仪器的要求越发苛刻。相应地,科学仪器的创新和研发变得更加复杂,涉及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和技术创新融合。而学科之所以能称之为学科,是因为它有大家能够认同的研究范式,按照一定分类原则和方法构建的分科知识系统。因此,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是客观存在的。

如何打破学科壁垒?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学习和开放的心态。事实上,并非每个人都具备或需要打破学科壁垒的能力,关键在于识别和选拔具备这种潜力的人才。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合理机制去筛选和发掘目标人才,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组建及管理跨学科团队时,不必强求每位成员都具备打破学科界限的能力,重要的是确保每个专业领域都有杰出强大的人才,并让有能力整合不同领域知识的人才来协调资源,从而使团队变得高效而强大。

仪器信息网:在推动科学仪器创新的过程中,您是如何权衡“创新”与“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

谭洪:我认为创新是为需求服务的,遵循“需求在先,创新在后”的原则。市场需求是技术产业化的支撑条件,若创新脱离实际需求,或仅仅追求创新本身,其产品技术往往难以实现商业落地。绝大多数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诞生,都是由精通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在深入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所创造的。同时,创新本身也能催生新的市场需求,这些新需求又会激发新一轮的创新,由此形成创新与需求共轭演进,共同推进科学仪器行业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