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院士逝世

  社会各界沉痛悼念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院士  

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院士逝世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冀宁 摄影 任永华)他长期从事光学、应用光学和光学信息处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这一生都在“与光同行”;他在80岁寿辰之时仍鼓励自己“形骸已与流年老,词句尤争造化工”。他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光学”大学教科书,影响了几代光学家;他创建了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光学优秀人才……

  4月12日,光学界、教育界星光黯淡,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院士与世长辞。

  母国光院士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张高丽、李瑞环、李岚清、韩启德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天津市领导黄兴国、邢元敏、臧献甫、散襄军、苟利军、杨栋梁、尹德明、刘长喜、段春华、崔津渡、成其圣、赵海山、张元龙等,分别敬献花圈或到灵堂吊唁。

  30多位两院院士、90多家机关、高校、研究所、科研机构,各界人士1500多人,以各种方式对母国光院士表示哀悼。

  母国光院士逝世当天,南开大学新浪微博就发布了消息,24小时内被转发两千多次,是南开大学官方微博开通以来关注最多的一条消息,不仅南开校友痛悼老校长,更有只听过他一次讲座的外校学生、学过他编写的教材的学生……一时间,南开大学微博上燃满了表示哀悼的红蜡烛……

  12日下午,南开大学理科图书馆紧急闭馆并布置了母国光院士灵堂,于13日开放,接受各界人士的吊唁。花圈、挽联环绕着母国光院士的遗像,灵堂里哀乐环绕,前来吊唁的师生校友以及校外各界人士络绎不绝。

  13日晚,南开大学学生组织了悼念活动,上百名同学手捧蜡烛聚集在母国光院士灵堂外,并将表示哀悼与祝福的纸船放入新开湖,痛悼这位老校长……

  母国光院士长期从事光学、应用光学和光学信息处理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他设计和制造了多种新型光学仪器。在白光光学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傅立叶分光术、分光光度计、彩色图像的编码和解码,及其在彩色胶片的存贮和恢复以及彩色摄影的应用等方面,均提出了重要的新概念、新技术,并卓有成效地使之实用化。他创造性地充实和发展了应用光学和光学信息处理的相关学科。

  母国光院士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光学”大学教科书,讲授“光学”和“应用光学”课程。他创建了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并任所长,该所有“光学”和“光学工程”两个博士点,是教育部光学技术科学开放实验室。他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和硕士,学生遍及海内外,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光学优秀人才。他任南开大学校长近十年期间,贯彻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结合南开大学实际,提出建设综合性、研究性、现代化大学的思路,把学科建设是龙头、社会主义是方向、深化改革是途径、提高质量是目的作为指导思想。他在基础学科的调整和改造、师资队伍的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和学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放式办学及实行灵活的办学机制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为南开大学的长足发展和建设成具有先进水平的重点大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母国光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将于4月16日上午10时在天津市北仓殡仪馆仙苑厅举行。

来源于:南开新闻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社会各界沉痛悼念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院士  

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院士逝世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冀宁 摄影 任永华)他长期从事光学、应用光学和光学信息处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这一生都在“与光同行”;他在80岁寿辰之时仍鼓励自己“形骸已与流年老,词句尤争造化工”。他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光学”大学教科书,影响了几代光学家;他创建了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光学优秀人才……

  4月12日,光学界、教育界星光黯淡,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院士与世长辞。

  母国光院士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张高丽、李瑞环、李岚清、韩启德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天津市领导黄兴国、邢元敏、臧献甫、散襄军、苟利军、杨栋梁、尹德明、刘长喜、段春华、崔津渡、成其圣、赵海山、张元龙等,分别敬献花圈或到灵堂吊唁。

  30多位两院院士、90多家机关、高校、研究所、科研机构,各界人士1500多人,以各种方式对母国光院士表示哀悼。

  母国光院士逝世当天,南开大学新浪微博就发布了消息,24小时内被转发两千多次,是南开大学官方微博开通以来关注最多的一条消息,不仅南开校友痛悼老校长,更有只听过他一次讲座的外校学生、学过他编写的教材的学生……一时间,南开大学微博上燃满了表示哀悼的红蜡烛……

  12日下午,南开大学理科图书馆紧急闭馆并布置了母国光院士灵堂,于13日开放,接受各界人士的吊唁。花圈、挽联环绕着母国光院士的遗像,灵堂里哀乐环绕,前来吊唁的师生校友以及校外各界人士络绎不绝。

  13日晚,南开大学学生组织了悼念活动,上百名同学手捧蜡烛聚集在母国光院士灵堂外,并将表示哀悼与祝福的纸船放入新开湖,痛悼这位老校长……

  母国光院士长期从事光学、应用光学和光学信息处理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他设计和制造了多种新型光学仪器。在白光光学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傅立叶分光术、分光光度计、彩色图像的编码和解码,及其在彩色胶片的存贮和恢复以及彩色摄影的应用等方面,均提出了重要的新概念、新技术,并卓有成效地使之实用化。他创造性地充实和发展了应用光学和光学信息处理的相关学科。

  母国光院士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光学”大学教科书,讲授“光学”和“应用光学”课程。他创建了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并任所长,该所有“光学”和“光学工程”两个博士点,是教育部光学技术科学开放实验室。他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和硕士,学生遍及海内外,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光学优秀人才。他任南开大学校长近十年期间,贯彻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结合南开大学实际,提出建设综合性、研究性、现代化大学的思路,把学科建设是龙头、社会主义是方向、深化改革是途径、提高质量是目的作为指导思想。他在基础学科的调整和改造、师资队伍的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和学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放式办学及实行灵活的办学机制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为南开大学的长足发展和建设成具有先进水平的重点大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母国光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将于4月16日上午10时在天津市北仓殡仪馆仙苑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