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2012年回顾:仪器研制“零”的突破

  2012年,在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仪器研制又有了新的成果和突破,其中多项成果更是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有效打破了国外垄断,带来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2年4月,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王秋良研究组与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0.7T开放式核磁共振成像用超导磁体系统。研制成功的0.7T开放式核磁共振超导磁体系统与梯度线圈、射频线圈和图像处理软件系统等构成的开放式核磁共振系统将由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生产,预计产值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该系统的成功研制提升了我国在超导磁体技术产业化和高性能医疗核磁共振成像装备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2012年5月,国内首台80m大长度标准装置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立,并通过专家验收。该装置测量范围达到80m,为测距仪、激光干涉仪等大长度仪器提供有效检测范围的标准并保证其大长度量值的准确可靠,填补了测量范围大于50m的高精度测量仪器的国内检测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2年7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台5.5T(特斯拉)零挥发低温超导磁选机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至此,我国磁选机市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被打破。针对国内高岭土矿产的除杂需求,2010年10月,高能所与山东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型的低温超导磁选机。此前,高档磁选机只有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能够生产。进口产品不仅价格昂贵,一台约需2000万元,而且每年的维护运行费及服务费也极高。与之相比,我国研制的5.5T零挥发低温超导磁选机利用一台小型低温制冷机使液氦能在封闭系统中实现循环,使用的液氦3年内无需补充,大大减少了氦的消耗,减少了厂家的运行费用。

2012年回顾:仪器研制“零”的突破

  7月8日,扬州大学能动学院研制成功车型移动式环境监测机器人。该型机器人能够通过车载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及环境参数监测设备,回传现场视频影像、超声波雷达图像等信号,且能对目标环境进行温度、湿度、烟雾等参数采集,可用于复杂环境下的环保工作作业。据了解,国内在移动监测机器人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无线环境监测智能机器人的成功研制为我国复杂环境下环境监控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该设备的相关技术创新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2012年10月28日,2012科交会主场增量制造产业高端论坛暨激光烧结装备发布会上,湖南华曙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高性3D激光烧结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数字化制造及新材料、新能源应用为代表的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3D增量制造技术是数字化制造的重要标志,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被公认为3D增量制造技术的最佳途径。

  2012年11月,湖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和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超声波相控阵和衍射时差法(TOFD)自动检测设备和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的验收。超声波相控阵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该项目研发的设备将打破我国同类检测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提高了我国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在航空航天、核电、机械制造、电力、石油化工、铁路等领域应用广泛,将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2年11月15日,由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完成的“4kW全光纤激光器”通过鉴定。项目承担单位用不到2年的时间,在国内率先研发出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4kW全光纤激光器,填补了我国在此方面的空白。光纤激光器因体积小、节能环保、光束质量好等多方面的优势,被誉为第三代最先进的工业加工激光器,该项目的成功研发及产业化将彻底改变我国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国外的状况,为我国高功率数控激光加工系统嵌入“中国心”。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0台套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逾2亿元。

  11月28日,由西安金波检测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技术在西安航空基地正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这一技术的国产化,大大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无损检测仪器研发与生产方面的差距,是我国无损检测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该检测仪的可对任何形状物体及绝大多数材料的内外部探伤,小到电子元器件,大到飞机机身部分均可进行无损检测,并可在高温、有毒等恶劣环境下工作。使用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对飞机机翼、火车车轴等高速运载工具部件以及发电设备、压力容器等产品进行定期检查,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安全使用寿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2012年回顾:仪器研制“零”的突破

  12月2日,记者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南京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学院大三学生王倩舒等三人参与研制了为桥梁准确把脉“桥梁检测爬壁机器人”,这也是国内首台“桥梁检测爬壁机器人”。 在国内,桥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桥梁常常会出现一些机构变化引起破损、裂纹、老化等病害,这些外观病害检查传统都采用人工方法。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增加了检查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利用这个小机器人,可灵活进入狭小的空间,仔细观察支座的情况。这样的检查不仅使工作效率提高几十倍,大大节省了检测时间和费用,减少了封路的时间,还使安全风险大为下降。

2012年回顾:仪器研制“零”的突破

  另外,由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太赫兹安检仪产品样机研制”课题通过了验收。该课题研制出国内首台太赫兹安检仪产品样机,实现了以每秒3-5帧的速度对人体进行1*2米大尺寸被动成像,分辨率达到2cm,能够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太赫兹安检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预计国内市场潜力在100亿元左右,在世界范围内,太赫兹成像产品潜在的市场销售额可达1000亿元以上。

撰稿编辑:秦丽娟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2012年,在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仪器研制又有了新的成果和突破,其中多项成果更是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有效打破了国外垄断,带来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2年4月,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王秋良研究组与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0.7T开放式核磁共振成像用超导磁体系统。研制成功的0.7T开放式核磁共振超导磁体系统与梯度线圈、射频线圈和图像处理软件系统等构成的开放式核磁共振系统将由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生产,预计产值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该系统的成功研制提升了我国在超导磁体技术产业化和高性能医疗核磁共振成像装备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2012年5月,国内首台80m大长度标准装置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立,并通过专家验收。该装置测量范围达到80m,为测距仪、激光干涉仪等大长度仪器提供有效检测范围的标准并保证其大长度量值的准确可靠,填补了测量范围大于50m的高精度测量仪器的国内检测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2年7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台5.5T(特斯拉)零挥发低温超导磁选机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至此,我国磁选机市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被打破。针对国内高岭土矿产的除杂需求,2010年10月,高能所与山东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型的低温超导磁选机。此前,高档磁选机只有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能够生产。进口产品不仅价格昂贵,一台约需2000万元,而且每年的维护运行费及服务费也极高。与之相比,我国研制的5.5T零挥发低温超导磁选机利用一台小型低温制冷机使液氦能在封闭系统中实现循环,使用的液氦3年内无需补充,大大减少了氦的消耗,减少了厂家的运行费用。

2012年回顾:仪器研制“零”的突破

  7月8日,扬州大学能动学院研制成功车型移动式环境监测机器人。该型机器人能够通过车载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及环境参数监测设备,回传现场视频影像、超声波雷达图像等信号,且能对目标环境进行温度、湿度、烟雾等参数采集,可用于复杂环境下的环保工作作业。据了解,国内在移动监测机器人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无线环境监测智能机器人的成功研制为我国复杂环境下环境监控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该设备的相关技术创新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2012年10月28日,2012科交会主场增量制造产业高端论坛暨激光烧结装备发布会上,湖南华曙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高性3D激光烧结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数字化制造及新材料、新能源应用为代表的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3D增量制造技术是数字化制造的重要标志,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被公认为3D增量制造技术的最佳途径。

  2012年11月,湖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和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超声波相控阵和衍射时差法(TOFD)自动检测设备和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的验收。超声波相控阵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该项目研发的设备将打破我国同类检测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提高了我国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在航空航天、核电、机械制造、电力、石油化工、铁路等领域应用广泛,将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2年11月15日,由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完成的“4kW全光纤激光器”通过鉴定。项目承担单位用不到2年的时间,在国内率先研发出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4kW全光纤激光器,填补了我国在此方面的空白。光纤激光器因体积小、节能环保、光束质量好等多方面的优势,被誉为第三代最先进的工业加工激光器,该项目的成功研发及产业化将彻底改变我国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国外的状况,为我国高功率数控激光加工系统嵌入“中国心”。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0台套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逾2亿元。

  11月28日,由西安金波检测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技术在西安航空基地正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这一技术的国产化,大大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无损检测仪器研发与生产方面的差距,是我国无损检测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该检测仪的可对任何形状物体及绝大多数材料的内外部探伤,小到电子元器件,大到飞机机身部分均可进行无损检测,并可在高温、有毒等恶劣环境下工作。使用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对飞机机翼、火车车轴等高速运载工具部件以及发电设备、压力容器等产品进行定期检查,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安全使用寿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2012年回顾:仪器研制“零”的突破

  12月2日,记者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南京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学院大三学生王倩舒等三人参与研制了为桥梁准确把脉“桥梁检测爬壁机器人”,这也是国内首台“桥梁检测爬壁机器人”。 在国内,桥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桥梁常常会出现一些机构变化引起破损、裂纹、老化等病害,这些外观病害检查传统都采用人工方法。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增加了检查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利用这个小机器人,可灵活进入狭小的空间,仔细观察支座的情况。这样的检查不仅使工作效率提高几十倍,大大节省了检测时间和费用,减少了封路的时间,还使安全风险大为下降。

2012年回顾:仪器研制“零”的突破

  另外,由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太赫兹安检仪产品样机研制”课题通过了验收。该课题研制出国内首台太赫兹安检仪产品样机,实现了以每秒3-5帧的速度对人体进行1*2米大尺寸被动成像,分辨率达到2cm,能够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太赫兹安检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预计国内市场潜力在100亿元左右,在世界范围内,太赫兹成像产品潜在的市场销售额可达1000亿元以上。

撰稿编辑:秦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