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M产品担当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原子力显微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发明以来,因其高分辨率和表征方式被广泛应用到科研的各个领域中。但是,因为探针的微小脆弱,扫描参数对样品的挑剔,所以在操作方面,原子力显微镜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专家”才能用好的设备。进入二十一世纪,大气及液体环境下的原子力显微镜模式技术已经成熟,数据的积累也已完备,因此自动化技术的融入使该仪器的操作越来越简单,甚至于傻瓜化。原子力显微镜也因此一只脚从小众仪器迈入了通用仪器的大门。
SPM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明以来,极大丰富了人们对材料表面各种属性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在液体环境下,因为探针悬臂的振动受到制约,所以图像分辨率不尽如人意。这也导致原子力显微镜在生命领域的应用长期只能对细胞等大尺度样品进行粗略观察或者力学测试。岛津通过对调频技术的创新改进,成功实现了在液体环境下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超高分辨观察,将近生理环境下DNA双链的分辨率提高到了分子级别,为观察生物分子真实形貌、状态及反应过程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