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 大会介绍
  • 会议日程
  • 演讲嘉宾
  • 会议赞助

国仪顺磁学院-EPR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直播时间 11月23日 14:00 - 11月23日 17:10

大会介绍

作为波谱学的重要分支、电子自旋和轨道的直接表征工具,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作用。近年来,我国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ESR)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医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均取得众多令人瞩目优秀研究成果,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增进国内电子顺磁共振领域的学术交流,培养专业后备人才,引领我国多学科交叉的磁共振波谱学持续发展,推动电子顺磁技术在自由基化学、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实际应用,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成功举办了七届电子顺磁共振波谱高级研讨班。

2023年,三方在此基础上联合创办【国仪顺磁学院】,邀请国内电子顺磁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入驻,打造理实交融、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创新交流平台。【国仪顺磁学院】针对国内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需求,开设EPR应用分享交流会、EPR校园飞行班(计划在北京、深圳、杭州、青岛、重庆等地开展)、EPR高级研讨班,交流分享EPR技术在能源、化学、环境、材料等各个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形成横跨南北、覆盖全年的“两班一会”课程体系。

2023年伊始,已经聚焦环境保护领域,举办了EPR与环境污染物检测交流会,本次将方向聚焦于材料科学,邀请多位权威专家,分享EPR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成果,诚挚邀请贵单位领导、专家和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收起

会议日程

11月23日 国仪顺磁学院-EPR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4:00
14:10
暖场视频
主持人
14:10
14:40
分子磁体的室温光响应性能调控
胡继祥(青岛大学 教授)
14:40
15:10
超分子仿酶功能材料
王振刚(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15:10
15:40
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中间体表征及应用
蒋敏(杭州师范大学材化学院 副研究员)
15:40
16:10
位点调控对氮化碳光催化CO2还原的影响
段有雨(重庆大学 .)
16:10
16:40
不同材料类型的EPR检测策略
王欣雨(浙江大学 中级)
16:40
17:10
EPR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何于凤(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

演讲嘉宾(按报告时间排序)

  • 胡继祥(青岛大学 教授)
    胡继祥,青岛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入选2018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以及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等多个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功能配位化学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光磁功能配合物的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结构化学》青年编委,J. Am. Chem. Soc. Chem. Commun.等杂志的审稿人。
    展开
  • 王振刚(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王振刚,2003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历任副研究员和特聘研究员。2019年加入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职教授。主要方向为超分子组装和仿酶功能材料,在生物自组装纳米材料与仿生催化材料方面展开了具有原创性的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编辑英文专著5章,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
    展开
  • 蒋敏(杭州师范大学材化学院 副研究员)
    201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导师付华教授,主要从事于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研究。2007年-2014年于清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工作,负责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及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相关测试维护工作,并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探索自由基及相关反应机理。目前已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Org. Lett.,Green Chem., J. Org. Chem. 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反应机理、自由基化学及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等,重点研究方向为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在光、电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展开
  • 段有雨(重庆大学 .)
    段有雨 重庆大学/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导师周小元教授),主要从事太阳能燃料的人工光合成及大气污染治理相关工作,针对氮化碳和锡酸盐半导体新型光催化材料的开发及表面位点调控,对其光催化CO2还原,NOx和VOCs的相关应用进行了研究。面向国家“双碳”战略规划,开展了一些储能方向的研究,如镁离子二次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开发与设计。作为重庆大学新能源新材料课题组核心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10余项项目的申报及研发。担任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等SCI 国际期刊审稿人。近年来在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ppl. Catal. B-Environ.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0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出版专著1部。获川渝科学技术大会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展开
  • 王欣雨(浙江大学 中级)
    博士,201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李浩然教授)。2018年入职浙江大学化学分析测试平台,负责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的管理,长期致力于 EPR 技术相关研究与应用,具有丰富的仪器操作及谱图解析经验。研究方向是基于 EPR 技术的溶剂效应研究,在自由基反应动力学表征、溶剂极性表征及溶剂理论模型等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开发了一套EPR与吸收光谱联用的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并提出了自由基探针的EPR参数与溶剂极性间的定量关系模型。作为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资助。
    展开
  • 何于凤(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
    何于凤、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目前主要从事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相关应用开发与技术支持工作,具有多年EPR测试经验、应用开发经验,对EPR在材料、环境化学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更多

相关课程

联系我们

  • Name:张老师
  • Tel:010-51654077-8481
  • Cell:13502163712
  • Email:zhangjy@instrument.com.cn
  • 会议赞助:15718850776(微信同号) 刘老师
  • 联系我们

国仪顺磁学院-EPR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1月23日 14:00

作为波谱学的重要分支、电子自旋和轨道的直接表征工具,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作用。近年来,我国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ESR)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医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均取得众多令人瞩目优秀研究成果,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增进国内电子顺磁共振领域的学术交流,培养专业后备人才,引领我国多学科交叉的磁共振波谱学持续发展,推动电子顺磁技术在自由基化学、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实际应用,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成功举办了七届电子顺磁共振波谱高级研讨班。2023年,三方在此基础上联合创办【国仪顺磁学院】,邀请国内电子顺磁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入驻,打造理实交融、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创新交流平台。【国仪顺磁学院】针对国内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需求,开设EPR应用分享交流会、EPR校园飞行班(计划在北京、深圳、杭州、青岛、重庆等地开展)、EPR高级研讨班,交流分享EPR技术在能源、化学、环境、材料等各个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形成横跨南北、覆盖全年的“两班一会”课程体系。2023年伊始,已经聚焦环境保护领域,举办了EPR与环境污染物检测交流会,本次将方向聚焦于材料科学,邀请多位权威专家,分享EPR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成果,诚挚邀请贵单位领导、专家和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微信扫码预约直播 提前锁定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