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您未报名本次会议
请联系主办方报名

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仅限内部人员,非内部人员无法参会】请内部人员输入手机号进行观看

杨臻:158 0116 9739

确定
会议人员身份验证

获取验证码重新获取(60s)
提交
  • 大会介绍
  • 会议日程
  • 演讲嘉宾
  • 会议赞助

2022转化医学系列讲座

直播时间 04月26日 09:00 - 08月17日 18:00

大会介绍

转化医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医学研究模式,旨在促进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向实际医疗应用转化。转化医学打破了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及公共卫生之间的固有屏障,能很好地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患者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及预后评估,是当今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目前,转化医学在健康产业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2022年,仪器信息网联合Cytiva将共同举办“2022转化医学系列讲座”,邀请国内优秀的转化医学研究团队,分享最新成果,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国内早期创新的积极氛围。


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Cytiva


收起

会议日程

04月26日
新冠病毒侵染机制及新型治疗方法研究
09:00
09:30
新冠病毒入侵细胞关键结构研究
周强(西湖大学 研究员)
09:30
10:00
视频教程 Biacore分子互作系统在新冠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官萌萌(Cytiva Biacore高级产品专员)
10:00
10:30
冠状病毒感染机制和多肽类抗病毒抑制剂研究
夏帅(复旦大学 青年研究员)
10:30
11:00
视频教程 新冠病毒诊疗中的层析技术
李晓静(Cytiva 实验室级别纯化产品南区产品经理)
11:00
11:30
视频教程 COVID-19治疗性抗体开发与优化
史瑞(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博士后)
05月06日
外泌体新型诊断标志物研究
09:30
10:10
外泌体生物标志物分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陶纬国(美国普渡大学、东南大学 教授)
10:10
10:50
视频教程 基于层析的外泌体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富敏霞(Cytiva 蛋白纯化产品专员)
10:50
11:30
视频教程 外泌体的分子诊断
罗阳(重庆大学 教授)
05月20日
体外诊断技术:液体活检
14:00
14:50
精准医疗下结直肠癌诊筛的检测现状及进展
崔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科主任/研究员)
15:00
15:30
视频教程 液体活检新选择-Cytiva 助力cfDNA检测
丁铭(Cytiva 基因与诊断解决方案产品专家)
15:30
16:20
视频教程 肿瘤精准医学新未来 CTC现在能做什么?TumorFisher最新进展分享
胡志远(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研究员 教授)
06月08日
肿瘤微环境研究
14:00
14:40
视频教程 神经内分泌调控肿瘤微环境
张志刚(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研究员)
14:40
15:10
视频教程 Biacore分子互作系统在肿瘤精准防治中的应用概述
荣芮(Cytiva Biacore产品专员)
15:10
15:50
视频教程 宫颈癌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及自体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联合同时期放化疗辅助治疗I期临床试验研究
李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5:50
16:30
视频教程 肿瘤标记生物分子成像应用分享
欧阳曼(cytiva 中国生物分子成像产品高级技术专家)
06月24日
肿瘤免疫学研究
09:00
09:40
视频教程 FOXP3+调节性T细胞亚型与免疫疗法
李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研究员)
09:40
10:20
视频教程 TIL疗法的进展与挑战
李唐平(Cytiva 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经理)
10:19
10:20
抽奖
挂脖风扇
10:20
11:00
视频教程 个体化TCR-T细胞治疗的建立与应用
周鹏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教授)
11:00
11:40
视频教程 层析技术助力肿瘤免疫学研究
张琬玥(Cytiva Lab AKTA产品专员)
11:40
11:50
抽奖送书
《肿瘤个体化与靶向免疫治疗学》
07月26日
基因治疗药物研究和研发新进展(上)
09:00
09:40
视频教程 基因冶疗药物研究与应用
黄文林(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董事长)
09:40
10:20
视频教程 Cytiva基因治疗解决方案
杨旻晔(Cytiva 应用专家)
10:20
11:00
CRISPR技术开发与基因治疗
王永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员)
11:00
11:40
视频教程 RNA therapeutics Going beyond the liver: From gene silencing to gene editing( 基于RNA的基因治疗及其难点 、抗体靶向LNPs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用于癌症治疗基因编辑的脂质纳米药物)
Dan Peer(Tel Aviv大学Precision NanoMedicine实验室 教授,实验室主任)
07月26日
基因治疗药物研究和研发新进展(下)
14:00
14:40
视频教程 基因治疗乙肝病毒载体平台和根治乙肝
王子元(湖景(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创始人 首席科学家)
14:40
15:20
视频教程 基因治疗病毒载体层析纯化方案
李颖(Cytiva 实验室级别AKTA产品专家)
15:20
16:00
视频教程 mRNA 药物研发的一些下新进展
王鹏(南方科技大学 讲席教授 / 教授)
16:00
16:40
视频教程 器官靶向性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在mRNA递送中的应用
邱敏(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青年研究员)
08月17日
细胞治疗
14:00
14:40
Advanced gene editing in new generation of cell therapies.
郑彪(邦耀生物 首席执行官)
14:40
15:10
视频教程 多模式智能显微成像技术助力细胞治疗方案开发
童昕(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高级产品专家)
15:10
15:50
细胞治疗产品:from bench to beside
张宇(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官)
15:50
16:30
视频教程 如何加速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商业化?
李唐平(Cytiva 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经理)
16:30
17:00
视频教程 细胞治疗中的层析技术
马钰(Cytiva Cytiva实验室级别?KTA资深产品专家)

演讲嘉宾(按报告时间排序)

  • 张宇(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士、空间生命科学硕士,德国海因里希海涅杜塞尔多夫大学(Heinrich-Heine-Universität Düsseldorf)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业博士,天津医科大学双聘教授,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曾任颐昂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中源协和总裁助理、Bio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of VCANBIO USA研发副总等。在德国期间曾任德国波恩科技大学讲师、德国宇航局亥姆霍兹中心助理研究员和意大利帕勒莫大学访问学者等。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欧盟EU、德国教育科技部BMBF、德国研究基金会DFG等资助的细胞技术相关研究项目,累计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十余篇,发明专利若干项。目前担任国际干细胞研究协会ISSCR会员、国际细胞治疗协会ISCT会员、德国干细胞协会会员,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湖北省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干细胞再生医学转化企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血液细胞治疗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德国莱茵论坛理事,《药学进展》杂志等编委,Current Stem Cell Research&Therapy等杂志的审稿人。入选天津131人才计划,3551光谷人才计划,首批A类天津绿卡获得者。
    收起
  • 王鹏(南方科技大学 讲席教授 / 教授)
    王鹏,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糖生物学分会会长,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肝素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小分子药物发现与合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获南开大学化学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博士学位。国家首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获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俄亥俄州杰出学者,佐治亚州研究联盟杰出学者荣誉称号。2021年美国糖化学界最高奖Claude S. Hudson奖获得者,是第一位获此奖的在中国大陆出生的学者;2021年第四届张树政糖科学奖杰出成就奖获得者;2002年美国化学会糖化学部Horace S. Isbell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学会每年只颁发给一位在糖化学/糖生物学领域有杰出贡献且不超过41岁的科学家);2000年与C.-H. Wong 教授共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奖。历任美国迈阿密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化学系正教授、终生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化学与化学系讲席教授,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系主任。曾兼任南开大学药学院院长(半职),建立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主持美国NIH、NSF和EPA等20余项研究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8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国家重大培育计划1项,中国科学技术部973重点项目2项、重点研发计划1项,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团队计划项目1项。研究领域包含:1.搭建mRNA药物生产和递送平台,主要包括mRNA序列设计,mRNA原料生产,mRNA体外转录制备、纯化、质控,mRNA工艺放大,mRNA-LNP递送系统开发,涉及癌症免疫治疗,个体化癌症疫苗、感染性疾病疫苗、过敏耐受疗法/疫苗、蛋白质替代疗法、遗传性疾病、基因组工程和基因编辑、细胞重编程和组织工程;2.搭建siRNA药物生产平台和GalNAc肝靶向递送平台;3.糖科学,基于糖芯片探索疾病潜在生物标记物以及建立临床评价体系。带领团队在糖化学、糖生物学、糖蛋白质组学等基础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果,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著450余篇,专利19篇,参与7部学术专著的编写,H-index 57 (Google Scholar) and 47 (Web of Science)。
    收起
  • 郑彪(邦耀生物 首席执行官)
    郑彪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获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硕士及伦敦大学 (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免疫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 及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任教。随后任职于美国贝勒医学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为该校病理和免疫系终身教授。在葛兰索史克 (GlaxoSmithKline) 研发中心负责免疫学研究工作。曾任美国强生公司(Janssen Pharmaceuticals, Johnson & Johnson) 全球副总裁, 负责亚太地区免疫领域创新药物研发,包括免疫调节机制、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郑彪博士现任邦耀生物首席执行官。 郑彪教授学术著作丰厚,其中多篇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等世界顶尖杂志上。在马里兰大学、杜克大学及贝勒医学院工作期间获得多项重大科研基金,包括美国NIH科研基金、白血病与淋巴瘤协会基金、美国关节炎基金会、美国心脏研究协会基金、美国衰老研究联盟基金等。在药物研发方面,从新药筛选、靶点研究、疾病模型、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对新药开发全过程有深刻的认识。在打造小分子药,大分子抗体药,细胞治疗管线均有丰富的经验。
    收起
  • 黄文林(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董事长)
    黄文林 教授 ,国家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973传染病专项专家组(十二五)专家、亚太细胞暨基因治疗协会轮值主席、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基因治疗学会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等职务,为《Human Gene Therapy》、《J. Virology》等10个多杂志的编委。黄文林教授同时是广东省新型肿瘤疫苗工程实验室和广东省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企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市第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第二届广州市十大优秀归国人才创新奖。主要从事抗肿瘤基因药物研究和转化应用。主持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973”课题及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多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PNAS、Gastroenterology、JCI、Hepatology 、 Biomaterial、Oncogene、Journal of Immunology、Journal of Virology、Cancer Research、Clinical Cancer Research、Gene Therapy、Human Gene Therapy等杂志发表了180余篇 SC I论文,共计530多分,他引2100多次,申请美国、国际PCT和中国发明专利40项,获得授权15项,其中一项发明专利获得中国第十二届发明专利金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主编全国研究生教材《分子病毒学》、学术专著《信号转导》、《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黑色素瘤》、《肿瘤个体化医学原则》,参编全国八年制《肿瘤学》教材及《肿瘤生物治疗学》。
    收起
  • 王永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员)
    1997-2001年就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获得学士学位,2001-2004年就读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2005-2010年在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MDC)做博士生研究,并获得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学位。2010-2013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历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研究员。研究领域:1.鉴定新的小型CRISPR/Cas9工具;2.改进小型CRISPR/Cas9工具;3.利用CRISPR/Cas9进行心肌病基因治疗研究;4.利用CRISPR/Cas9制作心肌病的干细胞模型,研究心肌病的发病机制。
    收起
  • 王子元(湖景(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创始人 首席科学家)
    王子元教授198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1989年至1993年在康斯坦茨大学学习,1998年在科隆大学遗传研究所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从1998年12月到2004年6月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和哥廷根大学医学院工作。从2004年7月起回到中国,先后在汕头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工作。在2021年9月创建了湖景(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集中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生物药研究方面,关注的一条赛道是重组血红蛋白载氧体人造血(HBOCs),目标是解决手术用血、现场急救用血的问题;这个赛道的另外产品是急性心梗脑梗急救药,目标是在溶栓,搭桥等传统治疗方法生效前恢复缺氧组织氧供,达到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目的。另一条赛道是建立乙肝病毒基因治疗载体平台,用于清除cccDNA,根治乙肝以及治疗血友病等方面。
    收起
  • 张琬玥(Cytiva Lab AKTA产品专员)
    硕士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致力于真、原核重组蛋白和天然来源多糖的纯化,同年加入Cytiva担任Lab ÄKTA产品技术支持。有2年的ÄKTA使用及纯化经验,目前主要负责Cytiva ÄKTA北区客户群体的售前,售后等技术支持工作。
    收起
  • Dan Peer(Tel Aviv大学Precision NanoMedicine实验室 教授,实验室主任)
    Dan Peer 博士是特拉维夫大学(TAU)精密纳米医学 (Precision NanoMedicine) 实验室的主任、TAU R&D部门VP。2016-2020年期间,担任TAU癌症生物学研究中心的主席,该中心包括17家附属医院。2017年至今,担任TAU转化医学中心SPARK项目的创始人和总经理。 Peer 教授的研究成果最早证明了可利用针对性的纳米载体 系统性地向免疫系统定向递送RNA 分子,并率先领导了在免疫细胞中使用 RNA 干扰技术(RNAi)。此外,他的实验室还首次实现了修饰后的mRNA系统性地、细胞特异性地递送到细胞,以诱导治疗性蛋白在免疫系统中的表达,这一成果在癌症、炎症和传染性疾病(例如COVID 19 mRNA疫苗)领域具有巨大意义。此外,他的实验室首次实现癌症治疗性基因编辑的高效性、系统性、细胞特异性。Peer教授拥有130多项正在申请和已授予的专利。并且他的研究工作还引申出了五家分公司,旨在将创新的个性化医疗纳入临床实践。 Peer教授拥有130多项正在申请和已授予的专利。他的研究工作还引申出了五家分公司,旨在将创新的个性化医疗纳入临床实践。Peer教授获得了30多项奖项和荣誉,还作为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在15多家公司担任职务。Peer 教授在 20多个期刊的编辑委员会任职,并且是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的副编辑。
    收起
  • 周鹏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教授)
    广州泛恩生物创始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密西根大学免疫学博士; 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入选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 长期从事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建立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和药物。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Cell , PNAS,Cell Research,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等学术期刊。部分研究成果已经转化到临床,其中“个体化TCR-T细胞治疗”开展了临床研究。
    收起
  • 李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研究员)
    二级研究员、余㵑学者、上海交大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免疫学杰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科研副所长&课题组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免疫细胞生物学分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上海生物医药分会会长、PENN Medicine China Club 副会长;Science Bulletin 副主编 (2018)、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编委 (2018)、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执行副主编(2020)、 JGG 编委 (2020) 主要研究方向:FOXP3+调节性T细胞及其临床应用先后承担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3项) 、中美及中波国际合作项目等;2009年回国以来,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如 IMMUNITY、NAT IMMUNOL、NAT METAB、 PNAS、JBC、J Immunol cutting edge等发表FOXP3+Treg领域一系列相关通讯及共同通讯论文多篇。
    收起
  • 李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瑞典Karolinska大学和美国Bylor 医学院细胞与基因治疗中心从事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的工作。2004年至今一直从事EBV阳性鼻咽癌肿瘤微环境免疫耐受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亚群如Treg、 Th17和MDSC细胞的分化、功能、临床相关性和调控机理的研究;鼻咽癌eoxosme调控肿瘤微环境T细胞功能的相关机制;肿瘤代谢与鼻咽癌免疫逃逸的调控机制;以及鼻咽癌EBV抗原特异性CTL细胞和TIL细胞免疫治疗,主持鼻咽癌TIL免疫治疗I,II期临床试验,且作为共同PI主持6项肺癌、肠癌和宫颈癌患者自体TIL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先后主持6项国自然基金并并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在JCI,JITC,JAMA Netw Open. Cell difference & Death, Plos Pathogens,oncogene,J Pathology,Oncoimmunology, JBC,Mol Cancer等Peer Review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担任肿瘤生物治疗、肿瘤外泌体研究、抗癌协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专委委员。
    收起
  • 张志刚(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研究员)
    张志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神经递质与肿瘤微环境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生理学会基质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疗委员会癌症代谢与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得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课题资助。担任Frontiers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的Signaling section主编,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客座主编。以通讯作者在消化系统主流期刊Gastroenterology,Gut,Nature Communications,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Genome Biology,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ancer Research,Oncogene等发表多篇论文。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原高峰”计划。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国家专利授权6项,获国际PCT专利授权1项, 参与编写中英文专著2本。获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收起
  • 胡志远(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研究员 教授)
    胡志远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原美国FDA医疗器械评审委员。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CCR》、《J. Clin. Invest.》、《Adv. Mater.》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多篇,同行他引3000余次。2014年共同创始北京中科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利用最前沿的纳米医学技术,研发高灵敏“肿瘤捕手”(TumorFisher)循环肿瘤细胞(CTC)液体活检产品,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精准诊断,特别在PD-1药物的伴随诊断和疗效监测应用,产品已进入市场并获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选为中国抗癌协会CTC专家协作组组长,中国 CTC 产业联盟理事长,北京4P健康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和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代表。
    收起
  • 崔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科主任/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博士后。现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副主编,北京医师协会检验医师(技师)专业委员会会长等。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等10余项。荣获中华科技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6项。发表文章150余篇,编著学术著作10余本。
    收起
  • 李颖(Cytiva 实验室级别AKTA产品专家)
    硕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曾就职于国内某大型CRO企业,具有药物筛选及分离纯化经验。2021年加入Cytiva,目前负责实验室级别纯化产品的应用支持工作。
  • 陶纬国(美国普渡大学、东南大学 教授)
    陶纬国博士,美国普渡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陶纬国博士和他的课题组多年来一直从事生物质谱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和方法的开发以及在研究疾病机理方面的应用。在蛋白质修饰,化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信号传递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针对蛋白磷酸化中的难点问题,开发了以质谱检测为中心的高通量新技术发现激酶的直接底物和磷酸蛋白的直接上游激酶。近年来致力于开发外泌体蛋白实现疾病的体外检测。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一百五十多篇,并拥有多项美国和国际专利。陶纬国博士获得多个奖项,包括美国质谱学会的研究奖和美国科学基金会 (NSF)职业发展奖,以及普渡大学杰出学者和创业奖等。参与并主持过多次美国质谱学会的会议组织工作。2017-2019年担任美国华人质谱学会主席,目前是美国华人质谱学会和美国人类蛋白组学会(USHUPO)的常委理事。
    收起
  • 罗阳(重庆大学 教授)
    重庆大学教授、博导,重庆大学医学院公共实验中心主任、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批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教委“单分子检测的基础与转化”创新团队负责人,军队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对象,重庆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以第一完成人获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重庆市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首届检验医学创新成果一等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现担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POCT分会健康全息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科青联实验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康复医学检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代谢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生物化学学组委员等。长期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和纳米分子诊断医学研究,研究方向涵盖了纳米材料杀菌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等领域。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30余项。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Sci Transl Med, Nat Commun等IF>10的10余篇,5篇ESI高被引。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专利各1件,获中国专利23件(发明专利19件)。
    收起
  • 邱敏(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青年研究员)
    邱敏博士是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张江mRNA国际创新中心研究团队核心成员。2018年在苏州大学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1年在美国塔夫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12月加入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组建核酸纳米药物研究组。主要从事核酸纳米药物的研发,通过开发器官/组织/细胞靶向性纳米载体,将核酸(mRNA,CRISPR-Cas9,siRNA等)精准递送到病灶部位,探索核酸纳米药物在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近五年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Acc. Chem. Res., PNAS, Sci. Adv.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目前,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另申请美国发明专利3项和PCT专利1项。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美国进行转化研究。获得2017年百特中国青年研究者奖二等奖,2021年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青年项目。
    收起
  • 荣芮(Cytiva Biacore产品专员)
    厦门大学硕士,对基因工程疫苗设计、病毒膜蛋白制备、理化性质表征工作有着丰富经验。现任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类产品技术支持,Biacore互作系统的使用年限达5年,目前主要负责北区客户群体的售前、售后支持。
    收起
  • 丁铭(Cytiva 基因与诊断解决方案产品专家)
    Cytiva 基因与诊断解决方案技术支持。
  • 欧阳曼(cytiva 中国生物分子成像产品高级技术专家)
    毕业于暨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多年从事于生物分子和蛋白质组学相关领域研究,目前在Cytiva技术支持团队内主要负责负责CCD和多光谱激光分子成像系统,以及蛋白机制研究整体解决方案等相关技术应用支持。
    收起
  • 夏帅(复旦大学 青年研究员)
    夏帅 复旦大学 青年研究员。获得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独立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基金项目。申请国际或中国发明专利4 项,其中两项专利已成功转让(合同金额 3000万元)。近年来主要聚焦于人冠状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和抗病毒多肽类融合抑制剂的研发,以第一作者身份或通讯作者(含共)发表了多篇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国际期刊,包括:Cell Research、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cience Advances和PNAS等。相关研究成果被广泛关注和引用,目前总引次数超过 5000 次(h index = 21)。其中以EK1系列多肽为代表的相关工作被世界学术组织 “Faculty Opinions” 推荐和点评。目前团队自主研发的广谱抗冠状病毒多肽(EK1)已进入一期临床阶段。
    收起
  • 史瑞(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博士后)
    史瑞,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从事肿瘤及感染性疾病免疫干预药物研发及转化12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获2020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开发的抗SARS-CoV-2中和抗体Etesevimab,是中国首个、世界第二个进入临床研究的同类药物;获得17个国家及地区的紧急使用授权,用于全年龄段高危人群预防及感染患者临床治疗;全球累计销售超100万剂,使1.4万患者免于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开发的ACE2靶点抗体及新一代SARS-CoV-2亚单位疫苗均已完成项目产业转化。
    收起
  • 周强(西湖大学 研究员)
    周强研究员以细胞内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技术研究与重大疾病或者重要生物学过程相关的膜蛋白的结构以及工作机制。周强课题组解析了多种重要膜蛋白以及复合体的三维结构,在新冠病毒入侵细胞机制、人源溶质转运蛋白等课题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周强研究员为2019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以及2020年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获得者。2020年周强研究团队被评选为杭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周强研究员近五年作为通讯作者(含共同)在Science、Nature、Cell、Cell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Discovery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1项面上项目,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完成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
    收起
  • 杨旻晔(Cytiva 应用专家)
    毕业于天津大学,目前在Cytiva负责下游层析产品的应用支持工作,为生物药物的企业解决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熟悉下游工艺中的层析和超滤等工作单元,有工艺开发、优化、放大等经验,重点服务于抗体、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mRNA等领域。
    收起
  • 李唐平(Cytiva 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经理)
    李唐平博士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博士期间从事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多年生物医药行业从业经验,曾担任过高级应用科学家、产品经理。现就职于Cytiva,担任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经理。
    收起
  • 富敏霞(Cytiva 蛋白纯化产品专员)
    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在医药行业有近4年工作经验。曾就职于国内某知名生物制药公司,具有丰富的下游工艺开发经验。
  • 官萌萌(Cytiva Biacore高级产品专员)
    Cytiva分子互作产品专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同年,加入Cytiva (原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在基础科研以及药物研发领域具有丰富的Biacore分子互作分析系统的应用与方法开发经验。
  • 李晓静(Cytiva 实验室级别纯化产品南区产品经理)
    Cytiva实验室级别纯化产品南区产品经理,毕业于厦门大学,2015年加入Cytiva (原GE healthcare), 一直以来担任实验室别纯化产品的应用支持工作。具有超过10年的分离纯化工作经验。
    收起
  • 马钰(Cytiva Cytiva实验室级别?KTA资深产品专家)
    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主要做免疫以及骨发育方向。自2012年工作以来,一直在生命科学领域从事技术支持和产品管理工作,对客户和市场有较强的洞察力。 2021年初加入Cytiva,目前主要负责南区实验室级别纯化产品的应用支持以及产品市场推广工作。
    收起
  • 童昕(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高级产品专家)
    童昕,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2019年进入显微成像行业,在显微成像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在徕卡担任高级产品专员一职,负责高端宽场产品市场推广的工作。

参会指南

一、报名贴士(敷衍填写将不予审核)

  • 1、请认真填写各项,您的手机号为您的参会凭证。

  • 2、报名后,参与直播可获取会后资料、加交流群。

二、参会方式(手机电脑均可参会)

  • 1、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

  • 2、如无法正常参会,请拨打页面下方电话,帮您解决

三、会议资料(交流群,会后视频)

  • 1、报名并参与直播可与专家问答交流。会议群会在直播当天展示,会议ppt无法提供。

  • 2、关注【仪器信息网微服务】,微信提醒会议进度,便捷查阅近期会议及视频回放。

  • 3、下载【仪器信息网app】,获得会后回放视频、免费下载10万篇标准、获得实验室操作实战宝典等精品资料。

更多

相关课程

联系我们

  • Name:李编辑
  • Tel:010-51654077-8360
  • Cell:15650770053
  • Email:lizk@instrument.com.cn
  • 会议赞助:15718850776(微信同号) 刘老师
  • 联系我们
  • 参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