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催颗粒定仪

仪器信息网催颗粒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催颗粒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催颗粒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催颗粒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催颗粒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催颗粒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催颗粒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催颗粒定仪相关的资讯

  • 【热点应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生产中催化剂浆料的颗粒特性表征
    燃料电池(Fuel Cell)市场前景 为缓解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加剧,减少传统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序推进碳中和的各项任务目标,不断深化能源结构优化,提高能源开发整体效益成为摆在我国科研工作人员及新能源产业开发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它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 燃料电池用燃料和氧气作为原料;同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故没有噪声污染,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极少。由此可见,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1]。 作为一种新的高能量密度、高能量转化率、环保型的电源装置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目前,燃料电池主要被分为六类[2]。碱性燃料电池(AFC,Alkaline Fuel Cell)、磷酸盐燃料电池(PAFC,Phosphorous Acid Fuel)、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olid Oxide Fuel Cell)、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采用聚合物质子交换膜作电解质的PEMFC,与其它几种类型燃料电池相比,具有工作温度低、启动速度快、模块式安装和操作方便等优点,被认为是电动车、潜艇、各种可移动电源、供电电网和固定电源等的最佳替代电源[3]。如图1所示,膜电极(membrance-electrode assembly, MEA)是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层与扩散层 3 个部分组成,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电化学反应的主要场所,也是决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 的成本、性能和耐久性的核心关键部件。 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浆料分析 催化剂浆料涂布是膜电极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要求催化层涂敷均匀,同时尽量减少铂含量以降低成本,因此必须对浆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催化剂浆料的颗粒粒度和分散性能会影响浆料粘度、聚合物电解质的分布和形态、催化剂的利用率、催化剂和聚合物电解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催化层的均匀性和连续性等重要参数,最终影响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4]。 如图 2 所示,常见的活性催化剂为铂基纳米颗粒,最佳粒度范围为 2~5nm,但这些纳米颗粒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分散在碳载体颗粒上。单个碳载体颗粒的粒度范围为 20~40nm,在浆料中碳载体通常以团聚体的形式存在,粒度在亚微米至微米范围。聚合物电解质分散成不同形态(棒状或线团)、粒度在 70 nm~2.5 µm 之间的团聚体,与碳载催化剂混合形成催化剂浆料。催化剂和聚合物电解质分散在特定的溶剂中,需要控制团聚物的粒度,优化催化剂和电解质导体团聚物的相互作用。 对于聚合物电解质团聚体,粒度在200~400 nm范围有利于提高氢气/空气的反应性能。碳载体催化剂会出现未充分分散或过度分散的情况[5]。 在未充分分散时,碳载体是高度团聚的;离子交联聚合物只覆盖在团聚物外部,内部的铂催化剂无法与电解质充分接触,因此利用率不高。 过度分散时,团聚物破裂,铂催化剂颗粒与碳载体分离,影响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活性。 理想的分散状态是形成由碳载体催化剂组成的小团聚体,电解质聚合物在这些团聚体上均匀分布,能够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6]。 粒度是催化剂浆料的关键性指标,但浆料由不同尺度的颗粒混合物组成,要准确测量浆料的粒度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全面表征所有颗粒的粒度。 X 射线衍射 (XRD)、激光衍射 (LD) 和动态光散射 (DLS) 是三种常用的材料表征技术,用于表征不同尺度的颗粒,结合三种技术能够全面表征催化剂浆料中的颗粒特性。 三、马尔文帕纳科解决方案 —— X 射线衍射技术X 射线衍射 (XRD) 通常用于确定小于 100 nm 的纳米晶粒尺寸。快速测量单个衍射峰(1~3 分钟),足以利用峰宽的 Scherrer 分析来计算晶粒尺寸。另外,如果测量多个衍射峰(20 分钟以上),则可采用全谱拟合技术,更精确地计算晶粒尺寸和点阵参数。图 3 显示了使用 Aeris 台式 X 射线衍射仪收集的 X 射线衍射数据,样品是分散在三种不同碳载体颗粒上的催化 Pt 粉末。 如表 1 所示,分散在 Ketjenblack EC-300J 碳黑上的 Pt 的平均晶粒尺寸比分散在 Vulcan XC72 碳或 Vulcan XC72R 碳上的 Pt 略小。晶粒尺寸的变化会改变催化活性和耐用性。全谱拟合分析还表明,EC-300J 上分散的 Pt 比 Vulcan XC72 或 Vulcan XC72R 上的 Pt 的点阵参数更大。该点阵参数也大于已公布的 Pt 的参考值3.9231 Å。[6]较大的点阵参7数可能表明表面引起了点阵应变或合金杂质可能改变催化活性。 XRD 可以分析分散体、固体碎片以及粉末。例如,碳载体 Pt 催化剂纳米颗粒可以在粉末分散到浆料中后和浆料印刷并固化在膜片或气体扩散层上后进行测量。图 4 显示了 40% Pt 在 Vulcan XC72 碳上的 XRD 数据,这些碳可作为粉末、浆料和催化剂涂覆膜 (CCM) 上的固化电极层。在所有情况下,Pt 衍射峰均可通过其他成分中解析出纳米粒尺寸计算,如表 2 所总结。 如图4所示,浆料和催化剂涂覆膜(CCM)样品与粉末样品相比,铂衍射峰变窄,说明这两中样品的铂晶粒尺寸变大。铂催化剂的这种粗化现象可能表明,在溶剂中的碳载体催化剂粉分散过程中,浆料变得过热。因此,在超声处理过程中,通常使用 5℃ 的水浴对浆料进行冷却。[8]在加工过程中,晶粒尺寸的变化(如颗粒粗化),会影响催化剂活性。 四、马尔文帕纳科解决方案—— 激光衍射技术激光衍射技术 (LD)是测量颗粒粒度分布的常用分析方法,粒度范围从十几纳米到几个毫米。动态范围宽,非常适合分析催化剂浆料的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操作简便,测试速度快,通常不到1分钟,也非常适合生产过程控制。此外,激光衍射技术还可以研究工艺条件变化对浆料粒度分布的影响。 图 5 是使用 Mastersizer 3000 激光粒度仪对稀释后的催化剂浆料重复5次的粒度测试结果。该浆料中颗粒的粒度呈双峰分布,峰值在1 µm左右的颗粒占最大体积分数,20nm左右的颗粒体积分数占比较小。如表 3 所示,该浆料的粒度分布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10 µm) 存在,这说明还需要增加剪切或者使用更高能量的分散方法进一步分散,才能达到合格的催化剂浆料要求。 五、马尔文帕纳科解决方案 —— 动态光散射技术 与激光衍射法相比,动态光散射 (DLS) 更适合于测量纳米级颗粒的平均粒度,范围从1 nm 至 1 µm。 将催化剂浆料以 1:10 比例分散在异丙醇(IPA)中,用Zetasizer Ultra纳米粒度仪测量催化浆料的平均粒度。稀释后的浆料仍然是高度不透明的,采用非侵入背散射 (NIBS)技术进行测量,重复测量5次。如图 7 所示,尽管浆料不透明,5次测量的相关曲线的一致性很好。图 8 是催化剂浆料的粒度分布图。如表 4所示,体积平均粒度为 1.04 µm,多分散指数也比较大(0.1)说明浆料的粒度分布宽,与激光衍射法的结果吻合。动态光散射技术(DLS)主要是检测颗粒的布朗运动产生的散射光光强波动,颗粒的散射光强与粒径的 6 次方成正比,大颗粒的信号很容易掩盖小颗粒的信号,因此动态光散射法(DLS)没有观察到激光衍射法测得的小颗粒。 动态光散射技术还可用于测量催化剂浆料的 Zeta 电位,研究电解质聚合物与碳载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电解质聚合物在催化剂上的均匀分布。Zeta电位与浆料的离子浓度有关,可以通过对碳载体颗粒功能化改性或者改变电解质聚合物浓度来调节。通常来讲,特别是在介电常数较高的分散介质(如甲醇)中,Zeta 电位越高,浆料的稳定性越好。Zeta 电位分析还可以用于优化配方,改进浆料的稳定性。事实上,已经有研究报道可以通过模型根据初级颗粒的粒度和体系的Zeta 电位来预测催化剂浆料稳定[9]。 六、结论 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发现,浆料和阴极催化剂涂覆膜中的晶粒尺寸比催化剂粉末大。这种颗粒粗化现象通常是由于浆料在分散过程中过热引起的。激光衍射法检测到在20 nm附近有大量初级颗粒,说明催化剂浆料出现了过度分散的现象。 联合使用激光衍射、X射线衍射和动态光散射技术,可以从不同尺度表征催化剂浆料,优化和监测催化浆料配方和稳定性。使用 Mastersizer 3000 激光粒度仪测量催化剂浆料的粒度分布,可评估临界颗粒分散的有效性。使用 Zetasizer 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进行 Zeta 电位测量,可研究聚合物电解质和碳载催化剂的相互作用,预测浆料稳定性。使用 Aeris 台式 X 射线衍射仪,可以测量纳米催化剂的晶粒尺寸,验证防止纳米颗粒粗化的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 陈光. 新材料概论:科学出版社,2003年[2] Kamaruzzaman.Sopian ,Wan Ramli Wan Daud.Challeng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J].Renewable.Energy.2006,31(5):719~727[3] 胡嫦娥,刘琼,周敏.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 新能源网. 2016.[4] D. Papageorgopoulos, US Dept. of Energy Hydrogen and Fuel Cells Program Report, FY 2018 Annual Progress Report[5] Orfanidi et al,J. Electrochem. Soc.165 (2018) F1254[6] Wang et al, ACS Appl. Energy Mater. (2019) DOI: 10.1021/acsaem.9b01037[7] Swanson Natl. Bur. Stand. (U.S.) Circ. (1953) 539 1 31[8] Sharma et al,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26 (2019) 66-72[9] Shukla et al, J. Electrochem. Soc.164 (2017) F600-F609 关于马尔文帕纳科马尔文帕纳科的使命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化学、物性和结构分析,打造出更胜一筹的客户导向型创新解决方案和服务,从而提高效率和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利用包括人工智能和预测分析在内的最近技术发展,我们能够逐步实现这一目标。这将让各个行业和组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可解决一系列难题,如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率、开发更高质量的产品,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 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制定关注要点
    2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公告》的发布标志着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和监管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公告》要求,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可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进行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作为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和质量监管的重要依据,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成为备案资料中最关键的技术文件。《公告》要求,中药配方颗粒应执行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没有规定的,允许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行制定标准。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公示了160个品种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即将转为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将为各生产企业配方颗粒的备案提供依据。但是160个品种之外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制定工作迫在眉睫。  《公告》要求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的制定应严格按照《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执行。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制定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研究用样品的代表性。应在充分产地调研基础上收集含道地产地、主产地等不同产地的15批以上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同一基原药材样品,并依据药品标准或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成供研究用中药饮片样品。  二是标准汤剂研究的标准性。标准汤剂是衡量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汤剂“一致性”的物质基准。标准汤剂的标准性涵盖了投料饮片(药材)的道地性、煎煮工艺的一致性、质量控制的严谨性。因此,标准汤剂的制备应参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采用传统汤剂的获得模式。标准汤剂是中药饮片经水煎煮提取、过滤固液分离、低温浓缩、冷冻干燥制得。通过15批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有效成份(或指标成份)含量及含量转移率、特征图谱等数据,分析得出标准汤剂的三个基本质量指标,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工艺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三是工艺研究的合理性。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合理性的主要评价标准是上述标准汤剂的三个质量指标。因此,工艺研究中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浓缩、干燥、制粒等工艺参数的确定均应以标准汤剂的质量指标为依据。处方量、制成总量及规格等也应与标准汤剂的质量指标相对应。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成品之间关键质量属性的量质传递应具有相关性。  四是质量标准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应针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由于中药饮片经水煎煮制成颗粒后已失去了中药饮片的鉴别特征,因此应采用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等专属性、整体性控制方法进行鉴别;含量测定应选择水溶性有效成份或专属指标成份作为测定指标并根据标准汤剂的含量及含量转移率范围制定合理含量上下限度。此外,为有效控制中药配方颗粒的安全性,应参照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限量制定相应的检查项目,对于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中未规定上述安全性检查项目的品种应进行相应考察,根据考察结果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控制。  五是质量标准复核的重要性。质量标准复核工作是考察标准重现性和可行性的重要环节,质量标准草案上升为正式标准之前均应进行质量标准复核,应组织省级药检部门或其他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对制定的质量标准草案进行复核,以确保标准的可行性。  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制定工作是一项关系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期待各省能群策群力,充分发挥中药配方颗粒原试点企业的经验和科研院校的科研优势,尽快制定出能有效控制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省级标准。(作者: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冯丽
  • 2014上海颗粒学会年会暨颗粒表征应用技术会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在IPB 2014举办期间,由上海市颗粒学会主办、马尔文仪器公司赞助的&ldquo 2014上海市颗粒学会年会暨颗粒表征应用技术会&rdquo 于2014年10月14日上午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加强颗粒材料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本市颗粒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方便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和合作。 会议现场 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蔡小舒教授主持会议   作为上海颗粒学会理事长,蔡小舒教授就上海市颗粒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情况向与会人士作了简单介绍。据了解,上海市颗粒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由19位科研院高校的专家学者及2位颗粒测试仪器公司负责人共同组成,其中9位理事为最新加入的。 上海理工大学周骛博士 报告题目:图像法颗粒多参数在线测量   目前,简单的粒度测量已经不能再满足用户在生产、科研工作中提出的高要求,而伴随着计算机和图像传感器技术近来的快速发展,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颗粒测量技术应运而生,并且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在当天的报告中,周骛博士介绍到,通过对图像获取硬件的研制和图像处理分析算法的研究,单帧单曝光图像法可用于三维颗粒场多参数在线测量,并且多方法多传感器的结合可以为复杂颗粒系统提供更多信息,如图像法颗粒在线测量参数包括颗粒粒度及分布、速度及分布、颗粒浓度和颗粒流量等。 同济大学李建波博士 报告题目:基于磁热效应的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的制备及其在肿瘤热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鉴于目前肝癌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我国亟需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化疗药物载体系统,以提高化疗效果。李建波博士所在团队研发出的高SAR纳米磁流体,具有超顺磁性、良好胶体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经过实验验证,这种纳米磁流体可对肿瘤细胞可以起到高效的磁热疗作用,并在优化磁场条件下,可通过诱导凋亡的方式消灭肿瘤细胞保证磁热疗的安全性。在这种基础上,该团队还进行了肿瘤的词热化疗协同增效研究与肿瘤耐药性的磁热化疗逆转研究,均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成果。 华东理工大学沈建华博士 报告题目:多功能金纳米核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金纳米粒子具有小的尺寸和高的表面能,结构和性能都不稳定,如果将金纳米与其他材料杂化,不仅能提高Au(金)的特性,还能引入其他材料的特性,例如将Au与Fe3O4杂化后的新型材料,不仅具有Au的催化、生物、光学等性能,同时还拥有Fe3O4的磁分离、核磁显影等优势。在此基础上,沈建华博士所在团队不断尝试研发出的金纳米核壳杂化材料,在催化特性、等离子共振、拉曼增强、生物传感等方面均有着很明显的特色优势。 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梅洁 报告题目: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TA)的原理及其应用   梅洁介绍到,鉴于纳米颗粒很小,不能被显微镜直接观测到,如此可以借助入射激光将颗粒照亮,研究人员就能观察到单个粒子并跟踪其布朗运动轨迹,从而基于单个粒子在短时间内快速制出每个粒子的粒径分布图。该技术可以跟踪每一个纳米颗粒的运动轨迹,以此得到整个样品体系的粒径分布信息,同时实时监测样品的运动、聚集过程。其典型应用表现在蛋白质聚集、药物传输、纳米颗粒毒理、病毒和疫苗等研究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卜凡兴 报告题目:微/纳米结构材料的界面法合成及性能研究   金属氧化物微纳米结构材料拥有奇特的功能特性,在生物医学、能源催化及纳米器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而对特殊结构与形貌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对胶体与界面化学、结晶学等基础研究领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卜凡兴介绍到,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液-液两相界面是一个可以有效合成具有特殊形貌的金属氧化物微纳米结构材料的体系,由此合成的具有特殊形貌的微纳米结构材料往往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功能特性。
  •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和《颗粒学报》携手助力颗粒学研究
    为鼓励颗粒学科科研工作者做出更多的创新性成果,提高我国颗粒学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美国麦克仪器公司和《颗粒学报》决定共同设立&ldquo 麦克仪器优秀论文奖&rdquo 。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成立于1962年,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压汞分析技术、沉降式粒度表征、各种密度测试,化学吸附分析与微型催化反应研究众多领域的科学研究,不仅为广大科研学者提供先进的、精密的检测仪器,还一直资助颗粒学科研究,包括资助科研课题、资助学者参加学术会议、设立论文奖项、赞助颗粒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为颗粒粉体行业做出杰出贡献。 该奖项的评选办法如下: 奖励范围及标准 1. 本奖的评选范围为:在颗粒表征、颗粒制备与处理、纳米及超微颗粒、流态化与多相流、气溶胶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并在PARTICUOLOGY(颗粒学报)期刊上以论文形式正式发表的论文。. 2. 参与评选的论文为:各次评奖年前4年发表在《颗粒学报》上的所有文章,如2012年参与评选的是2008年第一期至2011年第6期发表的文章。 3. 本奖将以SCI数据库为依据,根据所有参选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顺序选出候选文章。 4. 本奖励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奖励优秀论文2篇,奖励金额为每篇5000美元。本项奖励通过通讯作者颁发给获奖论文的研究团队。 奖励的评审与颁发 1. 奖项的评选工作由中国颗粒学会负责组织。 2. 《颗粒学报》编辑部根据所有参选论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被引用次序的排序提出10篇候选文章,由该奖独立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并提出获奖文章。 3. 评选结果经中国颗粒学会和麦克仪器公司确认后正式公布。 4. 奖励的颁发仪式将在当届的中国颗粒学会学术年会上举行,届时将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 注: 本奖项自2012年正式启动,奖励周期为10年。 中国颗粒学会和麦克仪器公司保留该条例的最终解释权。 可参考颗粒学会网站:http://www.csp.org.cn/view.ehtm?id=610&tag=5
  •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促进配方颗粒标准科学规范
    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以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中医临床需求。这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升人民群众对中药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药典委评审专家,我一直关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参与了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制定。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制定过程充分吸纳了试点经验,充分借鉴了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评审专家与企业面对面,在充分总结试点积累的科研和生产数据基础上,进行讨论、规范、提升,一方面真正发挥了企业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企业对标准研究及理解水平的提高。  这次与《公告》同步发布的还有《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是在总结前期标准制定经验的基础上起草的,从基本要求、原辅料、标准汤剂、生产工艺、标准制定、稳定性和标准复核等几个方面规范了标准研究制定的过程。归纳起来有三大特点。  一是考虑到中药配方颗粒经水煎煮失去饮片原形的特点,通过要求采用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强化了在统一标准中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真伪优劣的专属性要求。这就要求企业要有配套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并且都要制定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企业内控标准,从源头上确保投料中药材的质量可靠性。  二是通过制定标准汤剂的标准,架起中药配方颗粒与汤剂的桥梁,形成中药配方颗粒的物质基准,从而保证了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某一化学标示物。这次在使用辅料最小化的原则下,规范和统一了生产过程的浸膏得率,进而统一了不同生产企业的制成总量及规格,为临床使用的量化配伍提供了方便。  三是《技术要求》覆盖原料药材、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及制备过程、中药配方颗粒成品,体现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特点及方向。尤其是重视了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等安全性方面的评价指标,既抓住了中药质量真伪鉴别和足量投料的关键点,亦体现了中药复杂体系质量控制的特点。(作者: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沈平孃
  • 2020年颗粒测试与表征仪器新品盘点(23款)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爆发,全球经济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期间,科学仪器企业伸出援手共同抗疫的同时,也在苦练内功、研发新品,迎接“春天”的到来。纵观2020年中国颗粒测试市场,新产品层出不穷,创历年新高,仪器信息网特此盘点了20余款颗粒测试与表征仪器新品,以飨读者。(特别声明:受限于时间与资源,新品盘点范围仅限本网收录的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欢迎补充完善)2020年,颗粒测试与表征仪器新品种类繁多,涉及纳米粒度仪及Zeta电位分析仪、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颗粒计数器、筛分仪、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多组分竞争吸附仪、化学吸附仪等。纳米粒度仪及Zeta电位分析仪(1)马尔文帕纳科2020年8月,马尔文帕纳科发布Zetasizer Advance 系列新品,包括Zetasizer Ultra、Zetasizer Pro、Zetasizer Lab三种型号,且每种型号又分为Blue Label和Red Label 两个版本,均可进行颗粒粒度、Zeta电位和分子量分析。2021年1月15日,马尔文帕纳科超级品牌日将线上直播发布 Zetasizer Advance,具有多种创新设计的新品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2)HORIBAViewSizer 3000ViewSizer™ 3000 实现了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技术的突破性提升,包括特有的照射和检测方法,使得各种尺寸纳米颗粒的可视化、粒径和数量浓度测量成为可能。仪器创新点:1)仪器配备三种波长激光光源,激光功率可调,实现宽分布样品粒径的精确测量;2)特有的样品池设计可实现样品体系的快速混合,且清洗方便;3)荧光模块可实现样品中各组分粒径分布及颗粒数量与比例的测量;4)运用重力沉降原理扩展仪器的粒径测量上限。(3)德国飞驰 A22 NeXTAnalysette 22 NeXT于2020年6月正式上市,用户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测量范围:Analysette 22 NeXT 微米型测量范围为0.5–1500μm,能满足大多数常规样品的测量需求;Analysette 22 NeXT纳米型测量范围拓展至0.01-3800μm,测量精度极高,附加的检测器能够灵敏地分辨极小的颗粒。该新品操作和清洗非常简单,分析时间短,具备可靠的测量结果和重复性,还可以记录额外的测量数据如湿法分散过程中体系的温度及PH值。(4)东曹 LENS3东曹生命科学新推出的LenS3多角度光散射检测器为测量合成聚合物、多糖、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分子量(MW)和回转半径(Rg)提供了革新的解决方案。仪器创新点: 1)采用了创新的光路设计,可以在10°、90°和170°三个固定角度进行光散射测量;2)可以测量小至2nm样品的散射光的角不对称性,远低于目前的检测极限。(5)美国PSS PSS Nicomp 380 N3000 PlusNicomp 380 N3000系列纳米激光粒度仪是在原有的经典型号380DLS基础上升级配套而来,相对于上一代产品,配件选用材料进行升级,配套软件版泵升级,检测速度升级,检测精度升级。其配套粒度分析软件复合采用了高斯(Gaussian)单峰算法和拥有专利技术的 Nicomp多峰算法,对于多组分、粒径分布不均匀分散体系的分析具有独特优势。(6)美国MAS CHDF4000型CHDF4000高分辨率纳米粒度仪采用毛细管流体分离技术(CHDF),用于测量粒径在5nm-2μm 范围内胶体的真实粒度分布(PSD),还可以用来分析多组分的复杂粒度体系,并不需要作出任何假设。另外,该粒度仪样品用量很少,小于1ml即可。 Zeta-APSZeta-ASP为一款高浓度胶体和乳液的特性参数检测仪,可以测试粒径、Zeta电位、滴定、电导等。此仪器对于高达60%(体积)浓度的样品,无需进行稀释或样品前处理,即可直接测量,甚至对于浆糊凝胶、水泥以及其它仪器很难测量的材料都可直接进行测量。 ZetaFinder ZF400型ZetaFinder ZF400 高浓度Zeta电位分析仪采用专门的电动声波振荡技术,可完成非凡的电动测量结果,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微电泳技术的许多限制和局限。该仪器可同时测量Zeta电位、PH、电导、温度等指标,样品在测量时甚至可以进行滴定操作,并且可以在任何pH值下分析固体、不透明或半透明样品。(7)丹东百特 BT-90+BT-90+纳米粒度仪是丹东百特在BT-90纳米粒度仪基础上,全新开发的测量纳米颗粒粒度及其分布的纳米粒度测试系统,可实现亚纳米至微米范围的准确检测。BT-90+具有极佳的功能扩展能力,除了可以检测颗粒的粒径之外,还具备检测体系的粘度、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温敏材料的温度变化趋势等能力。(8)广州贝拓DLS 90DLS90纳米粒度仪具有极速测量和标准测量两种模式,极速测量模式下,最快可以10s给出测量结果。该仪器采用光子计数级的高精度光电倍增管和集成的光子相关器,配备精确的温控系统,采样时间最短可达100ns,可测量粒径范围低至1nm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1)FlowCam FlowCam 5000CFlowCam 5000C是Fluid Imaging Technologies公司于2020年3月发布的新品,该仪器可通过40+种形态参数表达所测颗粒的尺寸和形状,获得高质量颗粒图像和基于图像直测获得的定量数据,每分钟可分析成千上万个颗粒,是一款高效率、高性价比的颗粒检测仪器。(2)梅特勒-托利多 EasyViewer 400梅特勒-托利多全新发布的EasyViewer 400是一款探头式工具,功能更加强大、分辨率更高、探头尺寸更长,为测量高浓度体系、更小颗粒、透明液滴和颗粒、中试放大提供高效解决方案。该工具无需取样、稀释或备样,测量快速,简单易用,可一键生成报告,具有高分辨率(980nm)、更窄景深、背光光源三大亮点。无论是实验室研发还是中试放大,均可实时在线捕捉高分辨率晶体、颗粒和液滴尺寸、形貌的演变过程,对于科研人员理解机理、优化过程、快速决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等多种领域。颗粒计数器(1)美国PSS FMS AccuSizer 780 OL-NDFMS AccuSizer 780 OL-ND 在线颗粒计数器使用基于光阻法的单颗粒光学传感技术(SPOS)原理,对检测样本不仅仅可以给出粒度分布(PSD),更可以获得颗粒数量(COUNT)。该仪器全自动化工作,无需人工进样,完美解决了自动取样和自动检测两大难题。(2)德国TOPAS LAP 323LAP-323气溶胶粒径谱仪利用双波长光散射技术测试颗粒物粒径和数量分布,采用两个不同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对颗粒进行测试,分辨率更高,结果数据更准确。此外,该设备还具有集成度高、智能化流量控制、设计紧凑、使用便捷等特点。筛分仪格瑞德曼 AJ200空气筛分仪AJ200适用于颗粒样品的粒度分离、团聚样品的分散,该产品具有特殊喷嘴设计,转速可调,适用于更加广泛的应用条件。创新点:1)气流喷嘴可以转动,保证样品充分流动;2)真空度可手动或自动调节气流压力,确保不同颗粒粉末准确结果 ;3)德国吸尘器,超低静音,功率大效率高。比表面及孔径检测类仪器(1)麦克仪器 ASAP 2425ASAP 2425多站式全自动比表面与孔隙分析具有六个独立分析站,不同于市面上大多数仪器,可同时分析样品,也可独立分析,可在一小时内完成六个BET比表面分析;拥有12个独立的样品脱气站,即一个样品的制备不会影响另一个样品的脱气和分析。用户可选配低比表面积型号(氪气分析)和微孔型号,其中,低比表面积型号可精确测量低表面积材料( 1 m2/g);微孔型号则包括1mmHg 传感器,增强了微孔表征性能。(2)精微高博 TB系列TB系列比表面积及孔径同步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多个样品共用同一杜瓦瓶、同一气源进行测试分析,可保证分析测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真正实现多站间无差异化分析。独有的Vtech技术融合了Vspace冷自由空间控制技术、Vlevel液氮面控制技术、Vstable稳定测试技术、Vctrl防抽飞控制技术,使得TB系列产品的测试效率更高,测试结果更重复、更稳定,更能满足大孔材料的测试需求。(3)贝士德 BSD-MAB该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自带的热导检测器可测定不同实验条件的双组份的吸附穿透曲线,如不同吸附剂,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床层厚度,不同气体浓度,不同穿透流量等;连接色谱或质谱可完成三组分及三组分以上的多组分竞争性吸附、选择性吸附以及置换吸附等测试;可实现吸附剂对ppm级别浓度的TVOC、SO2及NH3等污染气体的吸附测试,尤其适用于吸附剂对室内、车内等环境中微量污染气体吸附性能的评价及吸附相关参数的测定。(4)理化联科 iPore400iPore 400型能同时测定6个样品,并对另外六个样品进行独立地脱气处理,可代替氪吸附完成超低比表面样品的测定,为医药行业尤其是进入药典的药品、电池材料以及3D打印常用金属粉末等超低比表面样品的测试,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同时还可以对膜的孔径进行测定。 iPore600iPore 600型能在测定3个微孔样品的同时,独立地对另外六个样品进行脱气,具有两套独立的真空系统,适合高校及研究单位对超微孔材料和微介孔材料的比表面及孔径进行精确分析,可广泛应用于电池材料、金属粉末、固体药物制剂(原料药API及其辅料)等超低比表面样品的质量控制和研发。 iChem 700iChem 700全自动程序升温化学吸附仪可用于对催化剂材料进行TPD、TPR、TPO、TPRx、脉冲化学吸附、催化剂处理、脉冲校准和动态BET比表面分析等,以对催化剂材料的酸碱度、酸碱分布、活性金属分散度、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此外,可配置在线色谱仪,连续对TPRx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监测以及对脱附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
  • 山东省发布《山东省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我们通常所说的固定污染源废气,也就是工业废气在排放时是需要经过处理的,必须要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标准。 废气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世界卫生组织称,2012年空气污染造成约700万人死亡(部分人死亡原因与室内/外空气污染均有关),也就是全球每八位死者中就有一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为了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浓度,各级政府分别出台相关奖励措施给予限排企业一定的补贴。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山东省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以弥补对低浓度颗粒物检测的空白。 我公司生产的“崂应3012H-D型 便携式大流量低浓度烟尘自动测试仪”正是针对此类烟尘检测的仪器,自上市来深受广大用户好评,此次标准的修订我公司应邀前往参与意见审核,经多次会谈与现场测试终于促成“标准”的出台。 采样中的滤膜是什么材质的? 我们通常采用的滤膜有石英滤膜和玻璃纤维滤膜等等。 石英滤膜由超纯的石英纤维素制成,不含玻璃纤维或黏合剂树脂。纯石英合成物可防止滤膜与酸性气体发生反应,这使得石英滤膜非常适用于重金属浓缩物及少量颗粒的检测。石英膜同时具有良好的重量和结构稳定性。像我们的产品“废气智能重金属采样仪”、“废气智能二噁英采样仪”等采用的就是石英滤膜。 玻璃纤维(glass fiber或fiberglass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玻璃纤维滤膜中含有少量的易燃烧或易解灰化物质,在烟尘的高温采样过程中会产生滤筒失重现象,因此,必须对滤筒进行高温处理。由于纤维滤膜成本较低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像我们的产品“自动烟尘(气)测试仪”、“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采用的就是玻璃纤维滤膜。
  • 彼奥德制定颗粒真密度测试标准提案
    2013年北京彼奥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中国颗粒学会会员单位制定关于颗粒真密度测试标准提案,根据真密度测试方法--真空气态置换法,根据其方法制定相关的仪器测试标准,初步方案已经制定完成,已经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议,希望我们可以为该行业做出更多贡献! 彼奥德电子2014年3月14日
  • 两类仪器设备写入中国颗粒学会新标准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中国颗粒学会正式批准发布两大颗粒技术团体标准:《颗粒技术 分散体系稳定性评价 静态多重光散射法》(编号:T/CSP 6-2019)和《颗粒技术 气固反应测试 微型流化床法》(编号:T/CSP 5-2019)。两项标准已从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分别涉及静态多重光散射仪和微型流化床两类仪器及设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据了解,本次施行的两项团标草案是在2017年中国颗粒学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起草制定的,是中国颗粒学会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团标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img style=" width: 250px height: 33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cf0bd430-2f7e-4c63-a0b2-88db94f690fc.jpg" title=" 两类仪器设备写入中国颗粒学会新标准.p.jpg" width=" 250" height=" 335" border=" 0" vspace=" 0" alt=" 两类仪器设备写入中国颗粒学会新标准.p.jpg"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5b5c44a1-7727-4ab5-92aa-9846cda4d189.jpg" title=" 两类仪器设备写入中国颗粒学会新标准.q.jpg" width=" 250" height=" 329" border=" 0" vspace=" 0" alt=" 两类仪器设备写入中国颗粒学会新标准.q.jpg" style=" width: 250px height: 32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分散体系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颗粒物质分散到一种流体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体系。现如今,分散体系在石化、食品、制药、陶瓷、涂料、颜料、电池、疫苗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在实际存储条件下,用最短时间,快速判定分散体系长期稳定性状况十分重要。而静态多重光散射(SMLS)技术可以在不稀释样品的情况下,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散体系的不稳定现象,实现样品实际存储条件下的直接测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颗粒技术 分散体系稳定性评价 静态多重光散射法》团体标准规定了使用静态多重光散射原理评价分散体系稳定性的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 50 nm~1 mm、体积分数在 0.01 %~60 %的分散体系,其他浓度可参照。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74051a65-4346-44e2-ba48-0f45470ea108.jpg" title=" 两类仪器设备写入中国颗粒学会新标准.c.jpg" alt=" 两类仪器设备写入中国颗粒学会新标准.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颗粒技术 分散体系稳定性评价 静态多重光散射法》团体标准的起草单位有17家:北京朗迪森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珠海真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多普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创元化妆品有限公司、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粉体技术协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微型流化床主要用于进行颗粒反应物或催化剂的气固反应。《颗粒技术 气固反应测试 微型流化床法》规定了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器进行的涉及颗粒反应物或催化剂的气固反应中气相生成物特性的测试方法,包括原理、测试装置组成,试剂或材料,测试方法和测试报告,标准适用于有气相物参与或生成的气固反应。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ab6a40df-a619-4a9f-ad22-1b2f3ae0e9ff.jpg" title=" 两类仪器设备写入中国颗粒学会新标准.d.jpg" alt=" 两类仪器设备写入中国颗粒学会新标准.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微型流化床原理示意图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颗粒技术 气固反应测试 微型流化床法》的起草单位也有17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沈阳化工大学、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张家港玖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蒂伦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庆大学、北京中科洁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p
  • 颗粒学者齐聚一堂!第十二届中国颗粒大会在海口顺利举办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颗粒学会主办,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海南大学承办,由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同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颗粒大会于2023年4月21-2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顺利举办。第十二届中国颗粒大会会议主题为“创新助力双碳,绿色赋能发展”,旨在促进颗粒与粉体相关领域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及助力人才成长。大会围绕颗粒学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产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等展开交流。仪器信息网本次作为大会的合作媒体以及参展商亮相第十二届中国颗粒大会。观众签到展商签到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大学教授彭峰主持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现场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庆山作开幕致辞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伟致辞开幕式上举行了2022年度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学奖颁奖典礼,先后颁发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中国颗粒学会技术发明奖、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中国颗粒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学位论文奖、中国颗粒学会第八届气溶胶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颗粒学会第四届气溶胶科技创新奖、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奖、2022年度百特-《颗粒学报》优秀论文奖等奖项。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学位论文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第八届气溶胶青年科学家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第四届气溶胶科技创新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奖二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奖一等奖颁奖现场2022年度百特-《颗粒学报》优秀论文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李春忠主持大会报告颁发大会主席证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马光辉《生物颗粒的制备和应用:从人工颗粒到仿生和天然颗粒》生物颗粒(微球和微囊)变革了生物制药工程技术,传统的微球制备技术难以做到尺寸统一,导致蛋白质药物等分离精度降低以及靶向性变差。马光辉院士团队创新的微孔膜乳化法采用微孔膜为介质,建立了系统的均一微球制备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了均一颗粒的可控制造,还研制出了全自动系列膜乳化设备,推动了科学研究和新过程、新产品的转化成功。此外,马光辉院士团队提出了柔性仿生颗粒地底盘的新策略,并在新冠疫苗等领域取得了应用。马光辉院士表示,仿生和天然颗粒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利用生物学和化学法实现多功能设计,可以遵循体内固有过程,保留原特性,实现高效药物递送和免疫治疗。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郭烈锦《超临界流体中颗粒运动力学及化学反应动力学行为》郭烈锦院士团队开展了跨/超临界流体中颗粒运动力学行为研究,揭示了史蒂芬流对热质传递过程的影响规律、近壁区颗粒的热质传递行为以及颗粒间相互作用机制,为颗粒群行为的定向调控指明了方向;开展了超临界水颗粒气化反应动力学规律研究,揭示了超临界水-颗粒气化反应机理,建立了基于孔结构演变信息建立跨尺度模型,获得了反应受控步骤及破除机制,实现了颗粒气化反应的过程强化;针对反应条件下的复杂颗粒动力学特性,发展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颗粒解析直接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反应引发的边界层流动,反应热传递、组分变化及颗粒形态演化等界面现象对超准界水-颗粒相间的影响机制作用,填补了超临界流体-反应颗粒多相流热化学热质传递理论的空白;基于上述基础,开展了超临界水煤炭气化反应器的工程化设计、优化与放大,实现了煤炭在温和条件下高效气化,为我国构建完全符合碳中和目标的新型清洁、低碳(零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教授 余艾冰《计算颗粒技术及其工业应用》余艾冰院士表示,近几十年来中国流程工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总体生产制造效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下的创新水平亟待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水平不高、工业技术比较薄弱、高端产业的优势地位不明显等。《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过程智能化实现的主要途径是过程模拟与优化。过程工程装备一旦获得质的智能化飞跃,将为转型发展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通过建设智能工厂,全面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大幅度提升生产品质和安全水平,并展示了颗粒计算在冶金等代表性领域的应用。大会参展商梅特勒托利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昌华嘉科学仪器部、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安东帕中国、马尔文帕纳科、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苏州艾特森制药设备有限公司、德国新帕泰克有限公司、安徽科幂仪器有限公司、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TA仪器部门、晶格码(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珠海真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荷兰IVIUM艾维电化学(天津德尚科技)、HORIBA集团科学仪器事业部、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艾若泰克科技有限公司、帕剌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诺泽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海菲尔格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赛克玛环保仪器有限公司、南京九章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胤煌精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积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南京白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傲轩测量科技有限公司、提塞环科仪器贸易(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儒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普萃超临界(广东)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孚洛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晶智达科技有限公司、英国SMS仪器公司、合肥费舍罗热工装备有限公司、广州群翌能源有限公司、澳谱特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仪器公司均作为参展商出席了本届颗粒大会。仪器信息网展位此次颗粒大会除大会报告外,还设置了25个主题分会场,仪器信息网也将进一步跟踪报道。
  • 英国顶尖大学运用ELGA实验室纯水系统解析金-银纳米颗粒结构
    英国顶尖大学研究人员运用 ELGA Purelab Option 确定了金-银纳米颗粒的精细结构 伦敦大学学院 (UCL) 和牛津郡哈威尔科学与创新园区的科学家使用 ELGA 实验室水纯化系统净化后的产水来解析金-银纳米颗粒的精细结构。金和银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大的表面积和导电性,因而在多种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包括纳米医学、药物递送和电子工业等领域。目前研究人员还在推进和开发更为复杂和精细的金-银纳米颗粒结合物,以帮助优化每种金属的性能。例如,在一种以金为内核、银为中间层,又以金为外壳而组成的复合多层双金属纳米结构中,银提供了最佳的光学性能,而同时金又提高了活性系统内颗粒的稳定性。详细了解全新的金-银纳米颗粒结构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步骤。为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运用多种技术以确定其尺寸、形状和表面积等特征。但是当前技术的局限性可能会限制该研究可以达到的详尽程度和细节水平。灵敏研究依靠 ELGA Purelab Option 系列纯水系统如今,一支由 伦敦大学学院 (UCL) 研究人员带领的团队,使用 x 射线吸收光谱分析和传统技术(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法)成功地解析了金和银双金属胶体纳米颗粒的结构。基于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该系统的化学性质,他们获得了比单独采用标准方法研究银-金纳米颗粒的精细结构更为深入的认知。[1]超纯水水质是许多敏感技术类实验获取成功的关键所在,伦敦大学学院 (UCL) 研究人员充分信任 ELGA Purelab Option 系列主机 + DV35升水箱组成的纯水系统,可以生成用于符合其多种实验需求的必要试剂。自 1937 年以来,ELGA 一直是纯水和超纯水领域值得信赖的品牌。我们不断追求创新的历史传统帮助我们研发出屡获国际大奖的水纯化技术和工艺,以满足不同实验应用的需求。参考资料:【1】Godfrey, I.J., et al., Structure of Gold-Silver Nanoparticle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2017 121: 1957-1963.ELGA Purelab Option 超纯水系统的关键作用产品型号:ELGA Purelab Option - Q7/15 成本经济型选择,适合需要直接通过自来水生产超纯水的实验室,纯水产水量7-15升/小时在18.2 mω-cm条件下,每分钟配水流量高达1升通过船坞式水箱 (dv35升) 实现纯化水再循环,从而维持稳定的水质提供elga生物过滤器选配件,option-q上安装该选配件时,产水去除了生物性杂质80 多年来,ELGA Labwater 一直与科学家们合作,共同致力于为实验室工作提供有保障的纯水和超纯水。世界顶级研究机构的实验室都充分信赖我们的水纯化系统,认为其能够帮助他们的研究人员获得精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 粒度的作用,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可以助力哪些领域
    在现代工业和科学研究中,颗粒的粒度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颗粒标准物质作为确保粒度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工具,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制药行业:粒度决定药效在制药行业中,颗粒的粒度对药物的溶解速率、释放特性和生物利用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海岸鸿蒙提供的粒度标准物质可以帮助制药企业校准粒度分析仪器,确保药物颗粒大小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粒度的精确控制还有助于减少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质期。二、化工行业:粒度优化性能化工产品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颗粒的粒度。例如,催化剂的粒度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涂料和塑料的粒度则影响其流动性、干燥时间和最终产品的机械性能。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用于校准粒度分析仪器,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优化化学反应条件,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三、材料科学:粒度塑造特性在材料科学领域,颗粒的粒度决定了材料的机械强度、热导率、电导率等关键性质。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使研究人员能够精确测量和控制颗粒大小,从而设计和开发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例如,在金属加工中,通过控制粉末的粒度,可以制造出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金属零件。四、环境科学:粒度影响空气质量环境科学中,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细颗粒物(PM2.5)等微小颗粒可以深入肺部,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用于校准大气颗粒物监测设备,确保空气质量数据的准确性,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五、食品工业:粒度提升食品品质在食品工业,颗粒的粒度影响食品的口感、颜色、保质期和营养成分的释放。例如,面粉的粒度影响面包的质地和口感;巧克力的粒度则关系到口感的细腻程度。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粒度的一致性,提升食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食用体验。六、电子行业:粒度保障显示质量在电子行业,颗粒标准物质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LCD)的衬垫和光电子器件。精确控制微球的粒度对于保证显示图像的均匀性和精确性至关重要。此外,电子封装材料的粒度也会影响电子器件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七、纳米技术:粒度激发创新潜力纳米材料的粒度对其光学、磁学和催化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在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应用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在催化剂设计中,通过精确控制催化剂颗粒的粒度,可以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光学材料中,通过控制颗粒的粒度,可以制造出具有特定光学性质的材料,如光学涂层和光子晶体。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的研发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前沿水平,目前共有200余种颗粒标准物质,其中PM2.5、可见异物等百余种标准物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其颗粒产品包括颗粒标准物质和功能微粒两大类,共有3000多种产品,涵盖颗粒尺寸从30纳米到2000微米,涉及聚苯乙烯、二氧化硅、金属、胶体金和多元琼脂糖、等不同材质以及彩色微粒、荧光微粒、磁性微粒等不同功能的微粒产品。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征求《固定污染源废气 可凝结颗粒物测定 方法指南 干式冲击冷凝法》(征求意见稿)意见
    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有关单位: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切实提升高架源污染物排放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我省大气环境质量,我厅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固定污染源废气 可凝结颗粒物测定 方法指南 干式冲击冷凝法》(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我厅,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意见和建议可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18日,逾期视为无意见。联系人: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 陈庆泰 崔金山;电话:020-87532051、020-83629752;邮箱:gdsthjt_cuijinshan@gd.gov.cn。附件.zip附件:1、固定污染源废气可凝结颗粒物测定 方法指南 干式冲击冷凝法(征求意见稿).pdf2、意见反馈表.doc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9月4日
  • 项目案例|在线水中颗粒计数器opc-2300在某地表水厂稳定运行
    项目案例|在线水中颗粒计数器在某地表水厂稳定运行在线水中颗粒计数器在某地表水厂的稳定运行,犹如一位勤勉的哨兵,时刻守护着水质的纯净与安全。这款精密的仪器,以其高效的颗粒检测能力和稳定的运行性能,为水厂的水质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这家地表水厂中,在线水中颗粒计数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运用光阻法原理,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检测出水中各种大小的颗粒物的数量和颗粒大小,从而帮助水厂及时掌握水质状况,确保出厂水的安全卫生。 该计数器的稳定运行,得益于其精密的制造工艺和严谨的质量控制。从设计到生产,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能够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此外,该计数器还具备自动校准和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发出警报,为水厂的维护人员提供便利。 在线水中颗粒计数器的稳定运行,不仅提高了水厂的水质监测效率,还为水厂的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在线颗粒计数器则能够自动完成检测任务,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由于它能够实时监测水质状况,水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处理工艺,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总的来说,在线水中颗粒计数器在某地表水厂的稳定运行,为水厂的水质监测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推动了水厂的节能减排工作。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相信这款仪器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生物颗粒专家莅临百特考察,聚焦制药颗粒测试技术提升
    8月13日,刚刚结束沈阳中国颗粒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生物颗粒专委会崔福德主任委员,孙永达、吕万良副主任委员等27位制药生物颗粒专家组成的颗粒测试考察团开启了丹东百特颗粒测试技术与仪器考察之旅。在沈阳中国颗粒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上,百特展出了新型激光粒度粒形分析系统、动态图像颗粒分析系统、纳米粒度分析系统等仪器,并在颗粒测试、颗粒制备和生物颗粒三个会场做了学术报告,引起了颗粒专家的广泛关注。二十多位全国知名的生物颗粒专家齐聚百特专题考察颗粒测试技术,在百特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公司总经理董青云、副总经理刘忠兰、销售总监丛丽华、技术总监李雪冰等早早就驻足公司大门口,热烈欢迎各位生物颗粒专家的到来。颗粒专家参观百特应用实验室时,详细了解百特各种粒度粒形分析仪器的性能与核心技术,观摩了粒度粒形分析的全过程。他们对百特仪器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一键操作等方面的优良性能给予很高评价,对Bettersize2600专门为制药领域研制的微量干法进样系统(最少样品量0.05克)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专家们也在软件界面、操作流程和样品制备方面提出来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百特展示厅,各位专家了解了百特历程、独特技术、企业文化和国内外市场等情况。他们看到百特取得48项专利技术和100多项专有技术;看到百特在国内外有9500多家用户、12000多台仪器在运行;看到百特“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和“百年特色”的企业文化,纷纷为百特点赞。在百特仪器制造车间,专家们详细考察了百特“静态流水线法”的仪器装配、检验、测试和老化过程,认为这是保证仪器可靠性、一致性的好方法,对百特脚踏实地通过精益质量管理来提升产品质量的措施给予称赞,同时也感受到国产仪器的提升步伐。 参观结束后,百特技术总监李雪冰博士以《百特粒度仪器的生物制药故事》为题向各位专家汇报了百特在仪器技术性能提升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一些制药领域的特殊和前沿问题进行了咨询和交流。参观考察结束了,各位专家对百特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中国颗粒测试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和信心。崔福德教授、孙永达教授等专家希望百特在制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为我国制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山东省固定污染源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正式发布实施
    2014年9月22日,由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单位编制的《山东省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DB37/T 2537-2014)正式发布实施。此前山东省环境保护厅与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召开了该方法标准专家审查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审查。该方法标准是我国首次发布实施的低浓度颗粒物测定方法标准,也是山东省首次制定环境保护监测方法标准。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的手工重量法,扩展了相关国家标准中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方法。经现场验证,该方法操作性强,适用于固定污染源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标准的制定实施对于山东省乃至全国做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应用试点新技术推广以及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来源: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 关于固定污染源低浓度颗粒物测定方法标准,你应该知道的几件事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为什么要针对低浓度颗粒物测定制定一个新标准? /span /p p   目前,许多地方已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燃煤电厂低浓度排放改造”要求,确定了相关规定,明确颗粒物排放不得高于 10 mg/m3,某些省份规定不得高于 5 mg/m3。 /p p   我国现阶段颗粒物监测方法采用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在颗粒物浓度较低、烟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此方法易造成监测结果不准确,主要原因是:(1)沉积在采样嘴及采样管前段的颗粒物无法回收,导致结果偏低 (2)在湿烟气情况下长时间采样容易造成滤筒纤维损失或破损,产生的误差降低颗粒物采样准确度。 /p p   为解决这些问题,满足现行污染源排放的监测需求,总站制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测定 重量法》标准。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低浓度颗粒物方法标准的技术路线是什么? /span /p p   标准的技术路线为“烟道内过滤-恒温恒湿平衡-整体称重”。 /p p   烟道内过滤,就是在烟道或烟囱内对颗粒物进行等速采样,并将颗粒物截留在位于烟道或烟囱内的过滤介质上的方法。目前国际上主要有烟道内过滤和烟道外过滤两种方式,和烟道内过滤比,烟道外过滤存在仪器结构复杂,方法检出限高,现场工作量较大的缺点。 /p p   恒温恒湿平衡,就是样品在采样前后要在温度20± 1℃、湿度50± 5% RH的状况下稳定后称量,和以往的冷却干燥称量方式相比,恒温恒湿平衡可以有效减少称量波动,提高称量的稳定性。 /p p   整体称重,就是将滤膜封装在金属采样头内采样,并将采样头整体在采样前后进行称量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避免滤膜破损,并保证沉积在采样嘴及采样管前段的样品得到回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c5fe7ff7-4aee-43fc-9f79-1fb023f4b0e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70610592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整体式采样头结构图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这个标准的方法检出限是多少? /span /p p   当采样体积为 1 m3(标准状态下的干废气)时,本标准方法检出限为 1.0 mg/m3。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什么是测量系列? /span /p p   本标准提出了测量系列的概念,测量系列指在工况基本相同、污染处理设施保持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在同一采样平面内进行的一系列测量。也即是说,测量系列内的样品,采集时的锅炉和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是基本相同的。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什么是全程序空白?它有什么意义? /span /p p   本标准提出了全程序空白的概念,全程序空白指除采样过程中采样嘴背对气流不采集废气外,其它操作与实际样品操作完全相同获得的样品。 /p p   采样全程序空白时,采样嘴应背对废气气流方向,采样管在烟道中放置时间和移动方式与实际采样相同。全程序空白应在每次测量系列过程中进行一次,并保证至少一天一次。为防止在采集全程序空白过程中空气或废气进入采样系统,必须断开采样管与采样器主机的连接,密封采样管末端接口。 /p p   全程序空白是一种质控措施,是衡量样品在测定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的一种手段。任何低于全程序空白增重的样品均无效。全程序空白增重除以对应测量系列的平均体积不应超过排放限值的10%。另外,颗粒物浓度低于方法检出限时,对应的全程序空白增重应不高于 0.5 mg,失重应不多于 0.5 m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什么是同步双样?同步双样的意义是什么? /span /p p   本标准提出了同步双样的概念,可作为衡量测定是否准确的一种质控措施。同步双样是指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测量过程中,使用同一测量系列(使用同一采样孔采样时)或在同一时间使用两个对称的测量系列(使用不同的采样孔时)得到的两个样品。 /p p   也就是说,同步双样的两个样品在采集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均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同一采样孔)或烟气状态基本相同、对于烟道采样平面基本对称的位置(不同采样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632eeb9a-5c45-4487-9709-3c4efa06f35d.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70610593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3746759c-aebf-4554-acf4-fc2c9109524d.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70610593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采样头现场安装 /strong /p
  • 崂应助力2016年固定污染源低浓度颗粒物手工监测培训班
    为提高国家固定污染源低浓度颗粒物手工监测技术水平,根据环保部2016年度业务培训计划,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于2016年11月29日到12月1日,在环保部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举办了2016年固定污染源低浓度颗粒物手工监测培训班。青岛崂应相关技术人员有幸以授课主讲的身份为此次培训班服务。参与此次培训的学员主要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人员等共计80余人。培训的内容涵盖了低浓度颗粒物标准内容、环节要点及质控措施;现场采样操作及质控行为、在线仪器检测、调试、验收时的手工比对流程和要求等,旨在通过从理论基础到操作细节的全面深入培训,切实提高一线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人员的动手能力,兼承2016年工作之总结,顺启2017环保之新序。 培训班现场崂应在此次培训班中主要担任了“低浓度颗粒物采样器和采样枪的结构”及“设计和低浓度颗粒物采样技术要点”的主讲任务。“崂应3012H-D型 便携式大流量低浓度烟尘自动测试仪”与“崂应1085D型 低浓度烟尘多功能取样管”等相关产品曾获得多个奖项,而崂应也曾多次为客户提供完备的低浓度颗粒物采样的技术解决方案,在相关领域有着极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此次授课中,崂应主讲人员从实际出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配合大量的事实依据和数据支持,获得了一众学员的广泛认可。 崂应副总经理王启燕讲课现场 学员与崂应王启燕交流沟通能够应邀参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培训班的主讲工作,充分说明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领导对于崂应的认可,这对于崂应人而言,无疑是值得骄傲的;在过去,崂应人孜孜不倦的以“为国家服务”为经营宗旨,默默无闻的奉献和耕耘;在未来的环保大潮中,崂应人将一如既往,奏响凯歌,扬帆远航!
  • 推动颗粒学科发展,走进未来前沿论坛!
    届未来颗粒前沿论坛将于2023年3月31日-4月2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宾馆(江苏省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首届论坛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和谐共生”为主题,围绕颗粒学领域最新进展、未来产业趋势和青年人才成长途径展开交流,拓宽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灵感、打造互动合作交流成长平台。亮点1:把握绿色理念,催化助力双碳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聚焦碳减排、碳零排和碳负排涉及的关键催化科学与技术问题,本届大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鸣元先生就绿色碳科学的理念和发展做特邀 大会报告,探讨如何利用绿色碳科学,解决有限的化石能源困境。还邀请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在库院士做特邀大会报告,他将介绍石油化工行业如何强化基础研究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催化变革性技术突破。本届论坛设置了低碳催化前沿论坛,诚挚邀请催化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催化剂精准制备及原位表征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机理及数据驱动的催化剂设计与性能调控”;“低碳催化新反应与新技术”;“从催化剂颗粒到反应器的跨尺度模拟及优化”等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亮点2:大咖分享经验,激活成长灵感针对人才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科研人生怎样从“而立”到“不惑”?是追逐热点还是坚持初心?是广泛播种还是精耕细作?本届大会请到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蒙纳士大学副校长余艾冰教授做特邀大会报告,讲述自己的颗粒人生。分享他从事颗粒学研究的科研成长过程,以及如何走好人生的各个阶段,怎样时刻为机遇的来临做好充分准备,年轻怎样本着“果、勇、忠、毅”的四字原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本届论坛设置了颗粒及多相流模拟与过程测量前沿论坛,针对领域关键和难点问题、模拟和测量的交互验证以及如何取长补短和有机结合等问题,广泛的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凝练颗粒及多相流系统的研究方向,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促生新的研究点的产生,并有效推动多方跨界合作,促进颗粒及多相流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分论坛还设计了实验与模拟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专题研讨会。实验与计算手段是颗粒学科研界和产业界永恒的追求,但都难以完整揭示颗粒系统的复杂性,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实验与模拟的取长补短和有机结合提供了广阔前景。这次专题研讨会旨在汇聚多方观点,促进交流互鉴,推动合作集成,催化颗粒实验与计算研究的融合发展。亮点3:打通产研天堑,启迪智慧互鉴青年科技人才既想攀登科学高峰,又想技术成果产业落地;既要前沿学术问题,又想扎根工程需求。那么,如何从科研到产业?怎样从传统化工到热点前沿?本届大会邀请到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做特邀大会报告,与您分享30多年来如何跨越跨科研与技术的鸿沟,怎样从学术顶天到技术落地。他将以煤化工过程中煤制丙烯、煤制芳烃以及近年来发展的二氧化碳加氢制芳烃为背景,分析了从产业需求、过程高效转化的微观、介观与宏观学术与工程问题,说明工程化过程中逆摩尔定律的问题。从产业形态的进步,分析了目前材料化工怎样与电化学储能结合,将前沿的学术研究与面向产业的工程需求的结合,发展新型纳米碳材料并与产业同步成长。最后讨论了传统化工老的学科方向怎样过渡到新的产业需求与学术发展。本届论坛设置了能源颗粒前沿论坛,围绕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对当前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交流,凝炼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的研究方向,推动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工业应用中的发展。亮点4:共探分离前沿,共谋长足发展反应是物质生产的基础,分离是物质制备的核心,颗粒分离是颗粒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颗粒分离领域不仅包括以颗粒为对象和以颗粒为基础的分离材料、技术和分离过程,还包含高附加值粉体产品提纯与回收、能源与环境领域颗粒分离过程以及颗粒分离过程控制与机理分析等。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邢卫红教授为您分享膜分离领域研究进展。她将介绍无机膜及膜反应器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外置式膜反应器中固体颗粒分离、膜分布中气泡粒径及膜乳化中的微乳滴等对反应过程和膜过程的影响,给出无机膜反应器的典型工程应用。本届论坛设置了颗粒分离前沿论坛,以颗粒分离和基于颗粒材料的分离为切入点,旨在广泛交流颗粒分离材料、技术、装备及应用前沿发展情况,重点讨论针对化工、能源与环保等领域颗粒物分离关键科学技术难题,着重深化颗粒分离过程机理机制研究,拓展颗粒分离在高端化学品制备、绿色能源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推进颗粒分离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亮点5:提升生物颗粒质量,永葆生活科研激情科研“青椒”压力山大,怎样在大浪淘沙中不忘初心,怎样永葆科研激情?又怎样把自己构建成“有活力”的生物个体?本届论坛邀请苏州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工程与技术科学院院士陈晓东教授做特邀大会报告,他将总结自己对“有活力”的生物材料的理解及其动力学条件制约因素,以及保持“有活力”的非常规工艺技术,从而了解其“生命逻辑”。他的想法与概念对未来活性颗粒产品的生产将有重要指导作用。本届论坛设置了生物医药颗粒前沿论坛,对当前生物医药颗粒处方设计与结构调控、生物医药颗粒先进制造及规模化放大、靶向药物颗粒制剂、疫苗颗粒制剂、吸入药物粉雾剂、缓控释药物颗粒制剂、疾病诊断用生物颗粒设计与制备等研究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交流,推动生物医药颗粒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应用中的发展。亮点6:会前培训智慧盛宴,大气颗粒火花飞溅本届论坛设置了大气颗粒物会前培训班,大气颗粒物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其不仅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在区域上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影响气候变化。本课程邀请到胡敏(北京大学)、帅石金(清华大学)陈建民(复旦大学)和廖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知名大气颗粒物专家学者,从典型排放源汽油发动机内生成颗粒物机制-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测定-大气颗粒物形成机制-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辐射影响-大气复合污染与气候相互作用全面的介绍目前大气颗粒物相关研究的科学理论、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课程内容聚焦科学研究前沿,同时系统全面、深入浅出,让听众掌握大气颗粒物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科学热点,同时为未来研究开拓视野和展望。本届论坛设置了大气气溶胶前沿论坛,主要围绕气溶胶污染与天气、地形和环境,气溶胶监测及污染控制技术,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及光学性质,气溶胶的健康效应及室内空气质量,有机和二次气溶胶,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及环境的影响等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对当前大气气溶胶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加深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污染状况的了解,推进我国大气污染的基础研究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应用,加强相关领域研究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本届论坛设置了燃烧源排放和二次转化生成颗粒物前沿论坛,主要围绕机动车排放、煤燃烧、生物质燃烧、餐饮排放等燃烧源的一次颗粒物排放以及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二次转化生成二次颗粒物,开展从源排放一次颗粒物的清单和理化特性-大气中二次转化机制和演变特征-燃烧源大气颗粒物环境效应-燃烧源控制对策等主题开展广泛和深入的交流,涵盖测量技术、实验室模拟技术、机制机理研究、模式研究和控制政策的全链条学术交流。本届论坛还设置了颗粒测量前沿论坛,不同颗粒个体的物理化学活性和功能往往呈现出差异性。深入理解导致颗粒个体之间性能差异的结构和动力学原因,是诸如能源、环境、化工、通信、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会场聚焦颗粒表征、测量及标准化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突破原有颗粒表征及测量领域的固有思维和研究惯性,拓宽颗粒物化性质表征测量范围(如几何性能、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化学反应特性等),凸显颗粒在线测量、颗粒标物制备和颗粒测量标准化等研究方向的重要性,挖掘颗粒表征、测量及标准化在交叉学科研究和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应用潜力,凝练共性关键科学问题,推动相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和新标准的发展。本届论坛还设置了发光颗粒前沿论坛,发光颗粒在照明、显示、探测成像、生物检测与治疗和防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当代与未来众多先进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石。发光颗粒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庞大,本论坛旨在汇聚半导体发光颗粒、稀土发光颗粒、碳及有机发光材料、团簇发光颗粒及发光光谱、发光器件等领域研究者的多方观点,搭建一个学术、高新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的平台,以有效推动我国发光颗粒领域的科技创新与高新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制造业升级。本届论坛还设置了环境功能材料前沿论坛,围绕水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处理技术、固体和危险废弃物处理功能材料及其处置技术、大气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防治技术、噪声污染控制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应用,以及电磁辐射、核辐射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进行交流。欢迎报名参会!现场走进未来论坛,走近颗粒前沿!会议联系人中国颗粒学会秘书处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100190)联系人:注册投稿 黄 巧010-82544962,13718757572,klxh_meeting@ipe.ac.cn财务发票 韩秀芝010-62647647,13269656065,xzhan@ipe.ac.cn赞助展览 李京红010-62647647,13801242411,lijinghong@ipe.ac.cn。注册参会电脑端:https://www.csp.org.cn/meeting/1stFPFF/↑扫码注册参会欢迎各位老师积极邀请朋友、带领学生报名参会!团队超过三人,每人直减二百元!
  • 2012年颗粒学术盛会将在杭州召开
    中国颗粒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为交流国内外颗粒学研究与技术的最新进展,“中国颗粒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9月5-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本届会议由中国颗粒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浙江大学承办,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委会、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杭州市环境监测站协办。会期3天,9月5日报到。  本届年会将设立分会场9个,专业课程培训班2个。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分会邀请报告、口头报告以及墙报。年会面向广大颗粒学工作者征集学术论文及摘要,并印制论文摘要集,论文全文收入会议论文光盘。会议预计规模500人。衷心欢迎海峡两岸广大从事颗粒技术研究的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界代表及研究生踊跃投稿,积极参会。  年会同期还将安排企业交流专场、仪器设备展览、新技术新产品与新设备推介会。欢迎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  中国颗粒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议暨第二届青年理事会会议、中国颗粒学会期刊(《颗粒学报》、《中国粉体技术》)编委会会议将同期举行。  一、 组织机构  名誉主席:郭慕孙  主 席:李静海  执行主席:陈运法、张仁健、林鸿明*  学术委员会:(按音序排列,*为台湾代表)  主 席: 李静海  委 员: 艾德生、白志鹏、蔡小舒、曹军骥、岑可法、陈宏勋、陈建峰、陈建民、陈良富、陈文章*、陈晓东、程 易、崔福德、戴明凤*、邓茂华*、丁玉龙、董青云、都有为、冯连芳、顾兆林、郭庆杰、郭新彪、胡 敏、胡荣泽、胡宇光*、黄建平、简淑华*、金 涌、李伯耿、李春忠、李 泓、李洪钟、李经民*、李顺诚、李星国、刘如熹*、卢春喜、卢寿慈、骆广生、马光辉、任中京、沈志刚、宋延林、苏党生、陶 俊、铁学熙、王 丹、王格慧、王勤辉、王体健、王燕民、韦文成*、魏 飞、吴溪煌*、徐德龙、许光文、颜 鹏、颜富士*、杨 辉、杨 毅、叶君棣*、叶旭初、袁中新*、张 忠、张福根、张立德、张连众、张美根、张仁健、张文阁、张晓山、赵跃民、郑水林、周素红、周 涛、朱庆山、卓清松*  组织委员会:  主 席:曹军骥、吴忠标、马光辉  委 员:王 丹、周素红、白蕴如、周家茂、韩秀芝、郭 峰、杨 志  二、 学术分会  第1分会:颗粒的测试与表征 分会主席:任中京、周素红  (1)颗粒性能表征和测试技术:几何性能、物理性能、表面性能、力学性能 (2)在线测量与控制 (3)颗粒特性对粉体产品性能的影响。  第2分会:气溶胶 分会主席:张仁健、曹军骥  (1)气溶胶基本特性、监测与分析 (2)气溶胶环境气候健康效应 (3)气溶胶污染与控制。  第3分会:流态化基础研究及应用 分会主席:魏 飞、朱庆山  (1)流化床中的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特殊流化床(磁场、声场、超重力、振动等) (2)计算机数值模拟与放大 (3)多相流与旋风分离器、流化床的工业应用。  第4分会:颗粒制备与应用技术 分会主席:沈志刚、郑水林  (1)颗粒制备技术、表面改性处理技术 (2)颗粒应用技术 (3)颗粒制备与应用技术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  第5分会:超微颗粒材料 分会主席:张立德、林鸿明  (1)制备、表征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特别是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术 (2)在环境、能源、保健等领域的应用 (3)产业面临的市场和技术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第6分会:生物颗粒材料 分会主席:马光辉、崔福德  (1)工业生物技术颗粒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2)医药生物技术颗粒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3)农业、食品和环境生物技术颗粒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第7分会:能源颗粒材料 分会主席:苏党生、丁玉龙  (1)新型能源颗粒材料(电池材料、超级电容器材料和多晶硅等)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2)碳纳米相关材料的能源应用 (3)能源转化催化剂。  第8分会: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分会主席:张 忠、宋延林  (1)纳米颗粒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 (2)纳米颗粒改性涂层材料研究与应用 (3)绿色印刷中的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  第9分会:聚合物颗粒材料 分会主席:李伯耿、骆广生  (1)聚合物颗粒材料的制备与调控、改性与应用 (2)聚合物颗粒材料的制备新方法和新理论。  三、 专业课程培训(9月4日报到,5日全天上课)  大气PM2.5专业课程培训 主席:曹军骥  伴随国务院颁布新的PM2.5标准,PM2.5污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各地环保、气象、高校等部门纷纷采取行动,加强PM2.5监测与研究。为此,本课程将邀请国内外PM2.5领域著名专家,向与会者讲解国际上最前沿的PM2.5污染监测、研究和控制技术。  培训的主要内容:(1)PM2.5采样与分析 (2)PM2.5来源解析 (3)PM2.5与灰霾及能见度 (4)PM2.5的健康影响 (5)PM2.5的数值模拟 (6)PM2.5污染控制对策与技术。  能源颗粒材料专业课程培训 主席:苏党生  能源颗粒材料不仅可作为催化材料催化能源转化过程、也可作为储能材料参与能源存储与转化。能源颗粒材料在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光伏转化、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此,特邀请该领域的国内著名科学家围绕能源颗粒的处理、加工、表征及应用技术等进行讲解。  主要内容及主讲人:(1)能源颗粒(清华大学魏飞教授) (2)能源颗粒的制备和加工(厦门大学陈晓东教授) (3)能源颗粒的表征(中科院过程所丁玉龙研究员) (4)能源颗粒在储能中的应用(中科院物理所李泓研究员)。  四、 同期展览、企业交流会  为了便于企业宣传、展示最新的产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产、学、研的结合,将在会议同期举办颗粒/粉体技术及设备展,展览内容包括:测试分析仪器、颗粒/粉体制备技术及设备、颗粒/粉体材料及产品、颗粒/粉体应用技术等。展期与会期同步,烦请计划参展者尽快与学会秘书处郭峰联系(电话:010-62647647,E-mail:fguo@home.ipe.ac.cn),并沟通具体事宜。  届时还计划举办“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介会及企业交流会”,希望参与会上交流的企业若需解决哪些问题,烦请于会前告知会务组,以便提前协调、联系相关专家及单位。热忱欢迎相关企业及单位积极参与。  五、 学会奖励奖项的评选与颁发  年会闭幕式上将颁发“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中国颗粒学会–赢创颗粒技术成果奖”、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和“研究生优秀论文奖”。  1、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和“颗粒技术创新奖”  (1)学会将自本届年会起(2012年)设立“颗粒技术创新奖”,计划每次奖励2位在颗粒学研究及应用方面做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本奖项由德国赢创德固赛公司赞助。  (2)“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为国家承认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欢迎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申请(申请者年龄不得超过42周岁)。  注:以上两奖项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12年6月30日。奖项详情及申请表下载请登陆中国颗粒学会网站(www.csp.org.cn)。  2、青年优秀论文奖和研究生优秀论文奖  本次年会继续面向参会并宣读论文的青年学者及研究生设立“青年优秀论文奖”(40岁以下)和“研究生优秀论文奖”。  六、 会议征文  1、本次会议出版的文集将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网络,以及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学术会议速递联盟》和“万方数据”全文收录并网络出版。以上数据库将同步提供检索和全文服务。不希望所投文章被以上数据库收录及出版的作者,务请在投稿时注明。  2、会议将出版论文摘要集,论文全文将收录入会议论文光盘。  3、论文要求为全文投稿或详细摘要,稿件请采用Word排版,下载年会论文模板请登陆学会网站。论文投稿请注明分会场,并直接发送电子邮件至学会秘书处:Email:klxh@home.ipe.ac.cn,或直接投稿至会议网站(www.csp.org.cn,点击第八届学术年会进入会议网站)。投稿截止日期为2012年6月15日。  4、会后将推荐部分优秀的论文至《中国粉体技术》(核心期刊),或《颗粒学报》(英文)(SCI与EI收录,IF=1.317)。  七、 参会指南  1、广告服务:会议文集热诚为国内外企事业提供各种宣传专页(刊登单位自行设计)、LOGO及全称的宣传(手提袋、签字笔和纸质笔记本)、单页印刷品等,请有意企业或单位于2012年6月30日之前与会务组联系。  2、会议重要时间节点 2012年3月 会议第一轮通知 2012年6月15日 会议论文接收截止 2012年6月 会议第二轮通知 2012年9月4日 专业课程培训班报到 2012年9月5日 年会报到、专业课程培训班上课 2012年9月6-8日 会议进行、考察   3、会议注册费(不含代表住宿费)  开户行及账号:北京工商银行海淀西区支行 中国颗粒学会 0200004509014413416  (注:需要办理会员证的代表,请登陆中国颗粒学会网站(www.csp.org.cn)下载会员报名表。)  4、会议地点及住宿:杭州花港海航度假酒店(杭州市杨公堤1号,电话:0571-87998899,紧邻西湖)  详情请见会议第二轮通知或请登陆学会网站(www.csp.org.cn)了解。  5、会务组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100190) 中国颗粒学会秘书处  电 话:010-62647647/62647657 传真:010-82629146 E-mail: klxh@home.ipe.ac.cn  联系人:郭峰(15110169497)、杨志(15210502004)、韩秀芝(13521432868)中国颗粒学会2012 年3月  下载:中国颗粒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回执     中国颗粒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模板
  • 颗粒标准物质:一个工具,多个行业,无限可能
    一、颗粒标准物质的概述颗粒标准物质,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特定粒径、形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颗粒状物质。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计量标准,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环保、医药等多个领域。颗粒标准物质在我国计量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准确、可靠的颗粒特性数据。二、颗粒标准物质的重要性保障产品质量在制造业,颗粒标准物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案例一:半导体制造业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颗粒标准物质用于校准高分辨率成像设备,确保能够精确检测到硅片表面的微小颗粒污染物,保障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案例二:化妆品行业 颗粒标准物质在化妆品质量控制中用于校准粒度分析仪,确保原料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符合规格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检测准确性颗粒标准物质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基石。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案例三: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在食品加工行业,颗粒标准物质用于校准色度计和粒度分析仪,监测食品中的颗粒大小和分布,确保产品的均一性和质量。促进技术创新颗粒标准物质为我国颗粒技术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案例四:石油化工 颗粒标准物质在石油化工行业用于分析催化剂的粒度分布,优化化学反应效率,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保障国家安全颗粒标准物质在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案例五:粉末冶金 在粉末冶金领域,颗粒标准物质用于校准粒度分析仪器,确保金属粉末的质量,生产出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的金属部件。支持国际贸易颗粒标准物质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案例六:药品质量控制 在制药行业,颗粒标准物质用于确保原料药和制剂的粒度分布符合药典规定,支持药品的国际贸易。三、颗粒标准物质的应用实例环保领域:颗粒标准物质可用于大气颗粒物采样、分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医药领域:颗粒标准物质可用于药物制剂的粒度分析,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材料科学:颗粒标准物质可用于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和性能评价。颗粒标准物质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其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具有无限可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颗粒标准物质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上述实际应用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颗粒标准物质在不同行业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它如何推动科技进步和保障产品质量。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的研发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前沿水平,目前共有200余种颗粒标准物质,其中PM2.5、可见异物等百余种标准物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其颗粒产品包括颗粒标准物质和功能微粒两大类,共有3000多种产品,涵盖颗粒尺寸从30纳米到2000微米,涉及聚苯乙烯、二氧化硅、金属、胶体金和多元琼脂糖、等不同材质以及彩色微粒、荧光微粒、磁性微粒等不同功能的微粒产品。
  • 首次修订!聚焦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技术与方法!
    2021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批准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3—2021)》,且该标准已于2022年6月1日实施。据悉,该标准是对《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 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3—2013)的首次修订,规定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将于12月1日召开“环境空气颗粒物分析与监测”网络会议,将邀请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专家进行标准解读。同时,将邀请若干位专家从采样、质控、在线分析、网格化建设实践等几方面进行精彩报告分享。免费参会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articulate20221201/部分专家阵容:专家——江苏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部陆维青副部长:江苏省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系统建设(拟定)目前,江苏省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系统是省级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网格,是江苏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工程,也是部省合作共建的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间,在72个国控城市站的基础上,2020年,江苏省撤销2个点位,新增25个点位,最终形成以95个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组成的“十四五”国控空气监测网。另外,江苏省陆续在省内建成了大气复合型污染超级监测站,监测范围覆盖沿江和苏北主要区域。2021年起,又根据各市实际情况增配了水溶性离子在线监测仪、碳组分分析仪、重金属分析仪、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颗粒物激光雷达等监测设备。这一系列组合拳下去,大气超级站网掌握了不同季节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各类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比例关系,从而实现对空气质量进行全方面、实时与在线精准“体检”。专家——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尹洧高级工程师:环境光学及其在大气监测中的作用环境光学监测基于物理光学的理论与实验方法,不使用任何化学试剂,相比基于化学原理的分析方法,在监测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21世纪国际环境监测界公认的最佳绿色分析方法。环境光学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技术、激光光谱技术、光散射技术、荧光光谱技术等。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系统在大气环境综合外场观测实验中的应用,能实现大气环境综合外场实验中污染物传输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危害的快速定量监测,为综合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加速我国环境监测现代化的进程。本报告介绍了环境光学的发展历程、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并以实例说明环境光学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专家——北京市计量院环能所张国城所长:颗粒物采样器采样物理效率的测定气溶胶粒径谱仪法8月28日,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委会颗粒分技术委员会2022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环能所申报的《颗粒物采样器采样物理效率的测定气溶胶粒径谱仪法》获委员会立项推荐。北京市计量院环能所在前期自主研发的静态箱法PM2.5/PM10切割器校准装置基础上,通过引入混合多粒径标准微球、多分散颗粒物等技术,建立了基于气溶胶粒径谱仪法的颗粒物采样器采样物理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将采样物理效率曲线的绘制由几十个小时缩短到分钟级,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且已为中国疾控、北大团队、国内多家生产企业等提供了检测服务。更多报告内容,报名后免费获取通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articulate20221201/如报名失败,可联系助教微信:13260310733
  • 德国RETSCH(莱驰)参加全国颗粒学术会议
    德国RETSCH(莱驰)参加全国颗粒学术会议报道 2008年6月18日,第七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暨2008年上海市颗粒学会年会在风景秀丽的湖南张家界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质检机构、石化、研究所、标准协会、粒度仪制造厂家等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盛会,德国RETSCH(莱驰)公司作为会员单位,也很荣幸地参与此次大会。 大会由珠海欧美克科技有限公司张福根博士和济南微纳颗粒技术有限公司任中京教授两位国内粒度分析资深专家主持,钢铁研究总院胡荣泽教授和上海市颗粒学会理事长蔡小舒教授分别致辞,他们指出,举办此学会会议的目的在于加强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横向交流,推动粒度测试技术的发展和标准化,加强仪器制造厂家(尤其是进口仪器)和国内用户的沟通,加强科研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加快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标准化的制定。随后,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等十几位学者分别做了精彩的报告,会议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 会议期间,许多粒度仪供应商均借此机会宣传了其最新的产品和技术,RETSCH也和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大家对RETSCH的粉碎研磨筛分设备表示了肯定和极大的兴趣,比如行星式球磨仪PM系列、混合球磨仪MM400、筛分仪AS200、击打式筛分仪AS200tap、自动分样仪PT100等。在谈到粒度分析技术时,专家们都肯定了激光粒度仪作为粒度测量的主流技术,应该还能在中国保持持续的增长,但是未来几年,用户对颗粒形态方面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动态的粒径形态分析以及对非规则颗粒的形态表征。此外,粒度分析的取样代表性和测试重现性也会更多的引起关注和重视。 此次会议对RETSCH公司而言,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和交流,RETSCH公司的多功能粒径分析仪Camsizer正是一台以粒形分析为主的测试仪器,它采用了双镜头的专利设计,测量范围广,对于大颗粒也能进行测量,进样量大,具有代表性,可分析粒度大小、个数、分布、球形度、对称性、密度、表面积等综合信息,并实时保存图像,对非规则颗粒,有着更为正确的粒径表征。不同于激光粒度仪,它无需输入折射率;不同于筛分仪,它更省时省力;不同于显微图像法,它表征的是颗粒各个方向上的动态数据,因此Camsizer特别适用于催化剂、聚合物、玻璃准、标准物、食品、饲料、岩矿、地质等行业的应用。 如需详细资料,请联系:021-61506046 德国莱驰―――精于工,卓于质!
  • 能源颗粒材料专业课程培训班日程安排
    能源颗粒材料不仅可作为催化材料催化能源转化过程,也可作为储能材料参与能源存储与转化。能源颗粒材料在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光伏转化、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时值中国颗粒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举办之际,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专业委员会拟于2012年9月5日在杭州花港海航度假酒店组织“能源颗粒材料专业课程培训班”。培训班日程安排如下: 时 间 授课内容 授课人 08:00 –13:20 培训班报到 13:20 – 13:30 培训班开幕 苏党生 研究员 13:30 – 14:00 能源颗粒 魏 飞 教授 14:00 – 15:00 能源颗粒的制备和加工 陈晓东 教授 15: 00 – 15: 30 能源颗粒的表征 丁玉龙 研究员 15:30 – 16: 30 能源颗粒的表征 丁玉龙 研究员 16.30 – 17: 30 能源颗粒在储能中的应用 李 鸿 研究员 17.30 – 18: 00 学员提问,讨论   有关本次培训及“中国颗粒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的更多信息,敬请登陆中国颗粒学会网站(www.csp.org.cn) ,或请直接与会务组联系。   会务组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100190) 中国颗粒学会秘书处   电 话:010-62647647/62647657 传真:010-82629146 E-mail: klxh@home.ipe.ac.cn   联系人:郭峰(15110169497)   中国颗粒学会   2012年8月   中国颗粒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回执   (因9月已进入杭州旅游高峰期,需提前向酒店确认会议用房,所以敬请于7月31日之前返回此回执) 姓 名 性别 电话 工作单位 E-mail 通信地址 邮编 您计划参加: 学会年会□ 大气PM2.5专业课程培训□ 能源颗粒材料专业课程培训□ 您希望以哪种方式交流参会论文? 大会报告□ 分会邀请报告□ 分会报告□ 墙报□ 是否是在读研究生? 是/否 是否是青年学者(40岁以下)? 是/否 房间预定 (450元/标准间) 计划入住日期: 9月 日 计划离店日期:9月 日 房间需求: 包房□ 拼房□
  • 首届未来颗粒前沿论坛(第四轮通知)
    为更好地促进颗粒学与粉体相关领域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助力人才成长和高水平创新后备力量建立,由中国颗粒学会、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和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会共同主办,由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颗粒学会、南京科协等共同协办的首届未来颗粒前沿论坛将于2022年4月8-1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宾馆(江苏省会议中心)举办。本论坛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和谐共生”为主题,由邢卫红(南京工业大学)、李春忠(华东理工大学)、何静(北京化工大学)和张强(清华大学)共同担任论坛主席,围绕颗粒学相关领域的科技研发进展、产业革命趋势和人才成长途径展开交流,通过主论坛特邀报告、分论坛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以及墙报等形式,拓宽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灵感、打造互动合作交流成长平台。本论坛面向广大颗粒学与粉体及其化工、能源、材料、医药和环境等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征集科技论文(摘要),论坛还将评选优秀报告奖及优秀墙报奖,欢迎踊跃投稿。本论坛同期将举办颗粒/粉体仪器、设备、产品和应用展,展览内容包括:颗粒测试分析仪器、颗粒/粉体制备设备、颗粒/粉体产品、颗粒/粉体在化工、能源、材料、医药和环境等中的应用,欢迎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积极报名参展。学术前沿分论坛第一分论坛:低碳催化前沿论坛组织单位:北京化工大学、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论坛召集人:何静、江莉龙、万颖、祝艳、段学志征文范围:(1)催化剂精准制备及原位表征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2)机理及数据驱动的催化剂设计与性能调控;(3)低碳催化新反应与新技术;(4)从催化剂颗粒到反应器的跨尺度模拟及优化。秘书长:叶光华邮箱:guanghuaye@ecust.edu.cn副秘书长:梁诗景邮箱:sjliang2012@fzu.edu.cn第二分论坛:颗粒及多相流模拟与过程测量前沿论坛组织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论坛召集人:李水清、王军武、许传龙、刘道银、鲁波娜、王帅征文范围:(1)颗粒系统数值建模与模拟;(2)多相流数理模型及数值方法;(3)气固两相流多尺度建模与计算(双流体模拟、离散颗粒模拟、MP-PIC模型和直接数值模拟);(4)介尺度曳力模型和固相应力模型;(5)机器学习在颗粒与多相流领域的应用;(6)多相工业反应器及相关过程模拟与应用;(7)过程层析成像与可视化;(8)多相流测量技术;(9)多相流模型发展与实验交互验证。秘书长:鲁波娜邮箱:bnlu@ipe.ac.cn副秘书长:王帅邮箱:shuaiwang@hit.edu.cn第三分论坛:能源颗粒前沿论坛组织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论坛召集人:黄佳琦、江浩、张会刚、陈成猛、杨艳辉、孔龙征文范围:(1)能源储存颗粒材料(如锂电池、电容器、锂硫电池、空气电池等相关材料);(2)能源转化颗粒材料(如煤基、生物质能源等高效转化材料);(3)能源颗粒材料的应用及产业化。秘书长:孔龙邮箱:konglongwork@163.com第四分论坛:生物医药颗粒前沿论坛组织单位:苏州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论坛召集人:吴铎、张兵波、张志平、魏炜征文范围:(1)生物医药颗粒处方设计与结构调控;(2)生物医药颗粒先进制造及规模化放大;(3)靶向药物颗粒制剂;(4)疫苗颗粒制剂;(5)吸入药物粉雾剂;(6)缓控释药物颗粒制剂;(7)疾病诊断用生物颗粒设计与制备。秘书长:尹全义邮箱:qyyin@suda.edu.cn第五分论坛:大气气溶胶前沿论坛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坛召集人:车慧正、黄宇、盖鑫磊、武云飞征文范围:(1)气溶胶基本特性、监测与分析;(2)气溶胶环境气候健康效应;(3)环境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秘书长:路艳峰邮箱:luyf@ieecas.cn第六分论坛:颗粒测量前沿论坛组织单位:中国计量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论坛召集人:于明州、王伟、苏明旭、周骛、席广成征文范围:(1)颗粒性能表征与测量:几何性能、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化学反应特性等;(2)颗粒测量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3)颗粒在线测量技术;(4)颗粒测量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5)颗粒测量在产品性能表征中的新应用;(6)颗粒标准物质研制及颗粒测量标准化。秘书长:蔡天意邮箱:tycai@usst.edu.cn副秘书长:王晖邮箱:huiwang520@nju.edu.cn第七分论坛:颗粒分离前沿论坛组织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论坛召集人:邢卫红、赵华章、邢华斌、仲兆祥征文范围:(1)以颗粒物为对象的分离材料与技术(吸附、絮凝、磁控分离、膜分离、旋风分离、静电分离等);(2)以颗粒物为基础的分离材料或分离过程(分子筛、MOFs、COFs、二维材料、混合基质膜、其他多孔材料);(3)高附加值分体产品提纯与回收(电子级产品超纯净化、超细粉体捕集等);(4)能源与环境领域颗粒分离过程(气-固、液-固分离,微生物分离与失活等);(5)颗粒分离过程控制与机理分析(颗粒物传质过程与机理、污染控制方法等)。秘书长:冯厦厦邮箱:fengss@njtech.edu.cn第八分论坛:发光颗粒前沿论坛组织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郑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论坛召集人:李良、夏志国、吴凯丰、卢思宇、宋继中、李晓明征文范围:(1)半导体发光颗粒(镉基、铟基、钙钛矿等量子点,及其他半导体微纳米发光材料);(2)稀土发光颗粒(照明、显示用稀土发光颗粒、长余辉发光颗粒、特种功能发光颗粒等);(3)碳及有机发光材料(碳荧光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有机发光材料等);(4)团簇发光颗粒;(5)发光光谱、发光器件、发光应用及产业化。秘书长:宋继中邮箱:songjizhong@njust.edu.cn第九分论坛:环境功能材料前沿论坛组织单位:江苏省颗粒学会、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论坛召集人:沈锦优、常化振、何欢,杨毅征文范围:(1)水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处理技术;(2)固体和危险废弃物处理功能材料及其处置技术;(3)大气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防治技术;(4)噪声污染控制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应用;(5)电磁辐射、核辐射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秘书长:王欢邮箱:jskl_org@163.com第十分论坛:燃烧源排放和二次转化生成颗粒物前沿论坛组织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开大学、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论坛召集人:胡敏、郭松、刘欢、胡建林、彭剑飞、田旭东征文范围:(1)燃烧源排放颗粒物源清单;(2)燃烧源排放颗粒物的理化特性;(3)燃烧源排放颗粒物测量技术与模拟技术;(4)燃烧源排放生成二次颗粒物特征、机制和演变规律;(5)燃烧源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对大气颗粒物贡献的模式模拟;(6)燃烧源受体监测与控制对策。秘书长:郭松邮箱:songguo@pku.edu.cn论坛征文首届未来颗粒前沿论坛各分论坛同时征文,具体要求如下:征文地址:https://www.csp.org.cn/meeting/1stFPFF/注册开放时间:2021年9月8日,注册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会务组。论文要求为详细摘要,稿件请采用Word排版,模板请前往论坛网站下载。摘要截止日期为:2022年3月1日。支撑单位《能源前沿》、《颗粒学报》、《能源化学》、《化工学报》、《化工进展》、《绿色能源与环境》、《绿色化学工程》、《储能科学与技术》、《中国粉体技术》、《过程工程学报》等。论坛奖项本论坛面向广大颗粒学与粉体及其化工、能源、材料、医药和环境等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征集科技论文(摘要),论坛将评选优秀报告奖及优秀墙报奖,欢迎踊跃投稿。时间节点论坛注册请访问论坛网站注册、缴费及开发票。论坛网站:https://www.csp.org.cn/meeting/1stFPFF/注册费用:付款方式:1、银行转账汇款开户行及账号: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中国颗粒学会 0200004509014413416注:(1)烦请在网上注册时填写希望开具的发票抬头及相应的单位税号;(2)注册费支付若选择银行转账或汇款,务请通过邮件通知会务组xzhan@ipe.ac.cn(韩老师)。2、支付宝/微信在线付款即可。3、现场刷卡会员注册:(点击享受优惠注册)http://www.csp.org.cn/member/signup.php论坛日程赞助展览论坛赞助和同期展览(4月8日布展,9-10日全天展览)为了便于企业宣传、展示最新的产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产、学、研的结合,将在论坛同期举办颗粒/粉体仪器、设备、产品和应用展,展览内容包括:颗粒测试分析仪器、颗粒/粉体制备设备、颗粒/粉体产品、颗粒/粉体在化工、能源、材料、医药和环境等中的应用,欢迎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积极报名参展。展期与会期同步,热烈欢迎相关企业及单位积极参与。赞助方案及展位布局见论坛网站:https://www.csp.org.cn/meeting/1stFPFF/赞助展览联系人:李京红(010-62647647,klxh@ipe.ac.cn或lijinghong@ipe.ac.cn)。酒店路线1. 酒店预订:18951717678,025-84818888,张莉娟2.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7号,钟山宾馆(江苏省会议中心)3. 交通:南京站-酒店(7公里):打车18元:16分钟;地铁3元:28分钟;公交2元:35分钟南京南站-酒店(10公里):打车24元:25分钟;地铁4元:35分钟;公交2元:66分钟江宁西站-酒店(40公里):打车108元:55分钟;乘火车-地铁13.5元:88分钟溧水站-酒店(56公里):打车150元:60分钟;乘火车-地铁25元:87分钟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酒店(41公里):打车97元:40分钟;机场巴士-地铁23元:88分钟联系我们中国颗粒学会秘书处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100190) 中国颗粒学会 2022年2月18日
  • 在液体中测颗粒的比表面积?是的,你没有看错!
    日前,仪思奇(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正红总经理在长沙举办的“锂电及多孔材料的粒度和形貌表征技术进展研讨会”上高调介绍了Xigo系列胶体和悬浮液颗粒比表面积分析仪。在液体中测颗粒的比表面积?是的,你没有看错——测定胶体、乳液和悬浮液中颗粒的比表面积! 有什么用途? 浆料体系的颗粒比表面积与颗粒在体系的分散状态有关。比表面积能反映材料的许多性能,例如:涂料的遮盖能力,纳米颗粒的改性和包覆效果,乳液或浆料配方的稳定性,催化剂的活性、药物的疗效以及食物的味道等等。但是,目前的经典方法是气体吸附法测干燥固体的比表面。然而,绝大多数的样品无论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最终使用时,却都是分散在液体中,通过制浆过程形成终产品。因此,必须知道样品在悬浮液状态下的比表面信息,而固体样品的比表面积不具有代表性。美国Xigo Nanotools公司为我们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使得电池隔膜用陶瓷浆料、锂电池正负极浆料、电子浆料、墨水、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浆料以及原料药批次间的质量控制有了快速简便的解决方案,并且结合美国分散技术公司(DT)的声学技术,可为浆料体系和纳米粒子的粒度、表面化学状态或吸脱附状态及微观电学性质的研究,为破解导致不同批次之间差异和配方不稳定的原因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什么原理?Xigo系列采用专利的核磁共振技术(中国专利号:ZL200780016435.3),探知乳液或悬浮体系中“颗粒”与“溶剂”之间的表面化学、亲和性、浸润性,并在该状态下计算颗粒的比表面积。这一划时代的分析手段可以直接测量悬浮液,无需样品处理,无需稀释,无颗粒形状的限制,测量过程仅需5分钟,对研磨和粉碎过程可基本实现实时监控。因此,该方法对任何大小、任何形状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特别是高浓体系样品是最理想的选择。由于软件可以自动设定所要优化的测量参数,操作者几乎不经培训即可操作,它将在品质管控和改善、缩短开发时间和工艺配方的筛选等方面提供助力。 仪思奇科技同时宣布,即将引进法国高端技术公司(Cordouan Technologies)的产品进入中国,包括Vasco kin原位时间分辨纳米粒度分析仪和MAGELLAN(麦哲伦)痕量纳米颗粒浓度测定仪。 Vasco kin 的突出特点就是不接触样品,原位远程测定包装物及反应釜中的粒度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并且可以和其它分析手段联用。为制药行业的反应监测和药瓶中的蛋白质聚集体纳米阶段的生成监控,甚至监控和研究中药汤剂在加热过程中的粒度变化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环境科学、功能化油墨,油田化学、锂电材料、催化剂、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的动力学研究工具。 MAGELLAN(麦哲伦)痕量纳米颗粒浓度测定仪用于水中纳米颗粒的痕量表征,灵敏度高于传统的动态光散射技术一万倍,浓度测定低至ng/L的范围,可对10nm到1000nm之间的颗粒进行计数,为水处理在线监测、超纯水监测、滤膜效率及完整性监测以及过滤工艺、污染检测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计数手段。结合法国ZetaCAD流动电位分析仪,MAGELLAN将引领我国膜分析技术跨上新台阶!仪思奇(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产学研商网”一体的仪器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的仪器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公司致力于在新能源领域、生物医药、催化基础与应用研究等领域的颗粒特性表征的前沿仪器产品和技术的引进与推广。自2019年6月起,仪思奇(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为美国XIGO NANOTOOLS公司在中国区的总代理,全权负责该公司全系产品在中国境内的推广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作。法国高端技术公司(Cordouan Technologies)全新纳米测量仪器的引入,更是填补了国内纳米科学研究技术手段的空白,对仪思奇目前拥有的Occhio图像法粒度粒形和zeta电位分析技术,超声法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技术是一个完美的补充,使公司能够提供(粒度)从纳米到厘米,(固含量)从极稀到极浓的体系的全方位解决方案,纳米颗粒分析研究将如虎添翼!
  • 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计划于2010年8月15-18日在西安召开,预计会议规模约400人。中国颗粒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换届工作将与此次会议同时举行。会议将按大会特邀报告、分会交流、以及墙报交流的方式进行。会议同期还将安排企业交流专场、仪器设备展览。衷心欢迎海峡两岸广大从事颗粒技术研究的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界代表及研究生踊跃投稿参会。   本届会议由中国颗粒学会主办,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中国颗粒学会测试专委会、陕西省颗粒学会、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协办。   一、时间安排 时 间 事 项 2010年3月 会议第一轮通知 2010年6月15日 会议论文接收截止 2010年7月 会议第二轮通知 2010年8月15日 会议报到 2010年8月16-18日 会议开会、参观 二、大会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 名誉主席 郭慕孙 主 席 李静海 副 主 席 胡荣泽 徐德龙 林鸿明* 刘 禹 程光旭 委 员 (按音序排列, *为台湾代表) 蔡楚江 蔡小舒 岑可法 陈宏勋 陈建峰 陈建民 陈俊武 陈清如 陈胜利 陈文章* 陈运法 陈尊裕 程 易崔福德 戴明凤* 戴遐明 丁忠浩 董青云 都有为 冯平仓 葛宝臻 葛 蔚 古宏晨 顾兆林 韩 鹏 韩仲琦 何 清 华灯鑫 黄健平 简淑华* 金 涌 李春忠 李凤生 李洪钟 李顺诚 李星国 李永丹 梁 勇 刘春艳 刘如熹* 卢春喜 卢寿慈 路 红 骆广生 马晓迅 任 俊 任中京 沈志刚 宋金子 王 丹 王淀佐 王格慧 王金华 王树林 王新民 王燕民 魏 飞 吴澜尔 徐 政 颜富士* 杨伯伦 杨华明 叶君棣* 叶旭初 于溯源 余绍火 郁卫飞 张立德 张美根 张仁健 张少明 张锁江 张文阁 郑少华 郑水林 周定益 周素红 朱庆山 朱以华 组织委员会: 主 席 曹军骥 段志善 张福根 委 员 周家茂 朱建辉 范金禾 孙香玲 杜 晶 白蕴如 韩秀芝 徐 菡 赵晓力 付信涛 胡明达 三、分会场设置及主要内容 分会场 主要内容 分会场1 颗粒测试与应用 l 颗粒性能表征和测试技术:几何性能、物理性能、表面性能、力学性能 l 在线测量与控制 l 颗粒特性对粉体产品性能的影响 分会场2 气溶胶 l 气溶胶基本特性、监测与分析 l 气溶胶环境气候健康效应 l 气溶胶污染与控制 分会场3 流态化基础研究及应用(气/固、液/固、气/液/固) l 鼓泡床、快速床、循环床、喷动床,以及流化床中的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 l 特殊流化床(纳微颗粒、磁场、声场、超重力、振动、超临界流体、高压、撞击流) l 流化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方法、计算机数值模拟与放大 l 多相流与旋风分离器、流化床的工业应用 分会场4 颗粒制备与应用技术 l 颗粒制备技术、表面改性处理技术 l 颗粒应用技术 l 颗粒制备与应用技术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 分会场5 超微颗粒材料(包括纳米和微米) l 制备、表征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特别是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术 l 在环境、能源、保健等领域的重要意义及其客观需求 l 产业面临的市场和技术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分会场6 企业交流会 l 技术、产品信息发布 l 针对企业会前提出的问题,现场交流   四、组织形式   1. 欢迎各位会议代表就最新研究进展做大会报告、主题报告和邀请报告。   2.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颗粒学最新研究进展做大会报告、主题报告和邀请报告。   3. 年会学术委员会将从宣读论文的作者中评选“青年优秀论文奖”(40岁以下)和“优秀研究生论文奖”。   五、会议征文   1. 所有投稿论文将收录进会议文集。   2. 每篇论文要有英文题目、摘要、参考文献、图题表题和作者信息等。   3. 论文投稿请直接投寄全文,并发送电子邮件至学会秘书处:Email:klxh@home.ipe.ac.cn。投稿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15日。   六、同期展览、交流   为了便于企业宣传、展示最新的产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产、学、研的结合,将在会议同期举办颗粒/粉体技术及设备展,展览内容包括:测试分析仪器、颗粒/粉体制备技术及设备、颗粒/粉体材料及产品、颗粒/粉体应用技术等,热忱欢迎相关企业及单位积极参与。   会议同期还将专门组织企业交流会,希望参与会上交流的企业若需解决哪些问题,请于会前告知会议组委会,以便提前协调、联系。   七、广告服务   会议文集热诚为国内外企事业界提供各种宣传专页(刊登单位自行设计),请有意刊登宣传材料的单位于6月30日之前与会议组委会联系。   八、评选并颁发“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   为鼓励颗粒学领域内青年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促进颗粒技术青年人员成长,中国颗粒学会于1997年起设立了“青年颗粒学奖”,并在每次年会筹办的同时评选该奖,颁奖仪式在大会闭幕式上举行。   2007年8月初,经国家科学奖励办公室正式批准,“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 已经成为国家承认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欢迎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申请(申请者年龄不得超过42周岁)。申请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30日。详情及下载申请表请登陆中国颗粒学会网站:www.csp.org.cn。   九、会议注册费   注册费:包括资料费、专题讲座费、会议费、参观等,不含代表住宿费。   提前注册:1400元/人(不含住宿费),学生800元/人,学会会员1200元/人   会场注册:1500元/人(不含住宿费),学生900元/人,学会会员1300元/人   开户行及账号:北京工商银行海淀西区支行 中国颗粒学会 0200004509014413416   (注:需要办理会员证的代表,请从中国颗粒学会网站www.csp.org.cn下载会员报名表。)   十、会议地点及住宿   地 点:陕西宾馆(陕西丈八沟宾馆)12号楼: 西安市丈八北路1号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812020)   住 宿:陕西宾馆(陕西丈八沟宾馆)   12#楼(五星级):440元/标准间 7#、8#、11#楼(三星级):320元/标准间。   十一、会务组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中关村北二条1号(100190) 中国颗粒学会秘书处 联系人:韩秀芝   电 话:010-62647647/62647657 传真:010-82629146 E-mail: klxh@home.ipe.ac.cn   中国颗粒学会   2010年3月 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回执 姓 名 性别 电话 工作单位 E-mail 通信地址 邮编 您希望以哪种方式交流论文? 大会报告□ 分会邀请报告□ 分会报告□ 墙报□ 是否是在读研究生? 是/否 是否是青年学者(40岁以下)? 是/否 房间预定 12#楼(五星级) 拼 房 □ 包房□ 7#楼(三星级) 拼 房 □ 包房□
  • 固定源颗粒物空白样怎么采最省时省力?崂应有妙招!
    什么是全程序空白?在HJ 836-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以下简称“HJ836”)中针对“全程序空白”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并且要求全程序空白应在每次测量系列过程中进行一次,并保证至少一天一次。关于全程序空白样的采集,当前存在的困难主要有:1、大多数工况受条件限制,无法再开孔进行同步测量,单独采集全程序空白样需要额外增加采样时间2、对于少数具备条件的工况,要想节约空白样采集的时间,就需要两套设备、两套人员同步进行,额外增加人力物力成本崂应解决方案为了有效解决以上客户困扰,崂应特别研发了“空白样取样支架”,可以帮助您在采集正常样品时,同步进行空白样采集,极大地节约采样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崂应空白样取样支架主要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采样时,采集全程序空白使用。
  • 中国颗粒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第二轮通知)
    为交流国内外颗粒学研究与技术的最新进展,每两年一届的“中国颗粒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8月12-14日(8月12日报到)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会期2天。本届会议由中国颗粒学会主办,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委会协办。  本届年会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分会邀请报告、口头报告以及墙报交流。年会面向广大颗粒学工作者征集学术论文及摘要,并将印制论文摘要集,论文全文收入会议论文U盘。衷心欢迎海峡两岸广大从事颗粒技术研究的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界代表及研究生踊跃投稿,积极参会。  年会同期还将安排企业交流专场、专业技术培训班、仪器设备展览、新技术新产品与新设备推介会,欢迎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  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议暨第二届青年理事会会议、中国颗粒学会期刊(《颗粒学报》、《中国粉体技术》)编委会会议将同期举行。会议闭幕式上还将颁发学会各项奖励奖项。  一、 组织机构  主 席: 李静海  执行主席:陈运法、陈建峰、林鸿明*  学术委员会:(按音序排列,*为台湾代表)  主席: 李静海  委员:艾德生、蔡小舒、曹军骥、常津、岑可法、车慧正、陈宏勋、陈建峰、陈建民、陈胜利、陈文章*、陈晓东、陈运法、程国安、程易、崔福德、邓茂华*、邓雪娇、董青云、都有为、费广涛、傅彥培*、葛宝臻、葛广路、葛茂发、葛蔚、顾兆林、郭庆杰、韩鹏、胡敏、胡荣泽、胡淑芬*、胡宇光*、黃肇瑞*、金涌、李春忠、李峰、李泓、李洪钟、李顺诚、李星国、李增和、林鸿明*、林中魁*、刘如熹*、卢春喜、卢寿慈、吕森林、吕万良、骆广生、马光辉、骞伟中、邱郁菁*、任中京、任俊、邵刚勤、沈建琪、沈振兴、沈志刚、施力毅、宋少先、宋延林、苏党生、蘇程裕*、孙振海、唐星、王连军、王祖武、陶俊、铁学熙、王格慧、王勤辉、王体健、王孝平、王燕民、韦文成*、魏飞、吴澜尔、翁明壽*、向荣彪、徐德龙、徐锡金、颜 鹏、颜富士*、杨多兴、杨复沫、杨为佑、杨毅、要茂盛、于溯源、于志军、袁中新*、张忠、张福根、张立德、张连众、张仁健、张文阁、张志荣、赵跃民、郑水林、鄭憲清*、周定益、周素红、周涛、朱庆山、朱子新  组织委员会:  主席:费广涛、艾德生  委员:毛世瑞、高原、李少夫、孙浩、魏耀林、徐锡金、王军武、张强、周家茂、周素红、白蕴如、郭峰、韩秀芝、吴丽芳、徐菡、赵晓力  二、 学术分会  第1分会场:颗粒的测试与表征  (分会主席:葛宝臻、蔡小舒、张福根、董青云 学术秘书:魏耀林、高原)  (1) 颗粒性能表征和测试技术:几何性能、物理性能、表面性能、力学性能 (2) 在线测量与控制   (3) 颗粒特性对粉体产品性能的影响。  第2分会场:气溶胶  (分会主席:曹军骥、李顺诚、张仁健 学术秘书:周家茂)  (1) 气溶胶基本特性、监测与分析 (2) 气溶胶环境气候健康效应 (3) 气溶胶污染与控制。  第3分会场:流态化基础研究及应用  (分会主席:朱庆山、卢春喜、葛蔚、骞伟中 学术秘书:王军武)  (1) 流化床中的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特殊流化床(磁场、声场、超重力、振动等) (2) 计算机数值模拟与放大 (3) 多相流与旋风分离器、流化床的工业应用。  第4分会场:颗粒制备与应用技术  (分会主席:沈志刚、郑水林、王燕民、李春忠 学术秘书:孙浩)  (1) 颗粒制备技术、表面改性处理技术 (2) 颗粒应用技术 (3) 颗粒制备与应用技术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  第5分会场:超微颗粒材料  (分会主席:林鸿明、费广涛、艾德生 学术秘书:徐锡金)  (1) 制备、表征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特别是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术 (2) 在环境、能源、保健等领域的应用 (3) 产业面临的市场和技术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第6分会场:生物颗粒制备技术  (分会主席:崔福德、吕万良、常津、陈晓东 学术秘书:毛世瑞)  (1) 生物颗粒(药品,食品,环境等)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2) 生物颗粒的粉体技术在产业化中的应用 (3)药品的粉体性质对体内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影响 (4) 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重要性 (5) 粉体性质的表征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6) 难溶性药物的微粉(纳米)化技术与产业化  第7分会场:能源颗粒材料  (分会主席:魏飞、苏党生、李泓 学术秘书:张强)  (1) 能源材料(如锂电池、电容器、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材料) (2) 能源催化转化材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材料) (3) 能源颗粒的表征及产业化。  第8分会场:3D打印材料及技术  (分会主席:杨亚锋 学术秘书:李少夫)  (1) 3D打印粉体材料的制备技术(钢、医用材料、轻金属及高温合金) (2)金属的3D打印:材料、加工、组织性能及产品评价 (3)3D打印过程中加工模拟、缺陷检测及控制 (4)3D打印相关软件的开发及应用。  第9分会场:纳米涂层材料及防腐技术  (分会主席:张忠)  (1) 纳米颗粒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 (2) 纳米颗粒改性涂层材料研究与应用。  会场信息持续更新中??  三、 同期展览、企业交流会(8月12日上午布展,12-14日全天展览)  为了便于企业宣传、展示最新的产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产、学、研的结合,将在会议同期举办颗粒/粉体技术、应用及设备展,展览内容包括:测试分析仪器、颗粒/粉体制备技术及设备、颗粒/粉体材料及产品、颗粒/粉体应用技术等。展期与会期同步,烦请计划参展者尽快与学会秘书处郭峰联系(电话:010-62647647,E-mail: fguo@ipe.ac.cn ),并沟通具体事宜。  此外,本次会议将专门安排“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介及展示”区域,希望参与会上展示的企业,烦请于会前与学会秘书处郭峰联系,以便提前协调。热忱欢迎相关企业及单位积极参与。  四、 学会奖励奖项的评选与颁发  学会将启动、组织以下奖项的评选工作,并将在年会闭幕式上组织颁奖:  1. 中国颗粒学会“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赢创颗粒学创新奖”和“青年颗粒学奖”  学会自2016年起设立“中国颗粒学会技术发明奖”和“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旨在奖励在颗粒学研究及创新创业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或个人,每次各设立一等奖1?3项、二等奖5?10项。  学会自2012年起设立“赢创颗粒学创新奖”,旨在奖励在颗粒学研究及应用方面做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每次奖励优秀科学家和优秀青年科学家(45周岁以下)各2名。本奖项由德国赢创德固赛公司赞助。  “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为国家承认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欢迎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申请(申请者年龄不得超过42周岁)。  注:以上奖项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31日。奖项详情及申请表下载请登陆中国颗粒学会网站(http://www.csp.org.cn/Awards/index.aspx )。  2. 中国颗粒学会“麦克仪器优秀论文奖”  学会自2012年起设立“麦克仪器优秀论文奖”,奖励在颗粒学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中取得成果、并在PARTICUOLOGY(颗粒学报)上正式发表的论文,每次奖励2篇论文。本奖项由美国麦克仪器公司赞助。  3. 中国颗粒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  年会将面向参会并参加论文宣读或墙报交流的在读学生设立 “年会优秀论文/墙报奖”。  五、 会议征文  1. 会议将出版论文摘要集,论文全文/详细摘要将收录入会议论文U盘。  2. 论文要求为详细摘要或全文投稿,稿件请采用Word排版,并直接投稿至会议网站(http://csp2016.csp.escience.cn )。投稿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31日。  3. 投稿时务请指定论文希望交流的分会场及交流形式 (口头报告 或/及 墙报交流),同时请附上计划的论文宣读人(或墙报交流人)的简单个人信息(是否为在读学生)。  4. 会后将推荐部分优秀的论文至《中国粉体技术》(核心期刊),或《颗粒学报》(英文)(SCI与EI收录,IF=2.110)。  六、 参会指南  1. 广告服务:会议文集热诚为国内外企事业提供各种宣传专页(刊登单位自行设计)、LOGO及全称的宣传(手提袋、签字笔、U盘)、单页印刷品等,请有意企业或单位于2016年6月10日之前与会务组联系。  2. 会议重要时间节点  2016年3月 会议第二轮通知  2016年3~5月 会议网站注册、提交论文  2016年5月31日 会议论文接收截止、奖项申请材料截止  2016年6月 会议第三轮通知  2016年8月12日 年会报到  3. 会议注册费(不含代表住宿费)  提前缴费:1600元/人,学生800元/人,学会会员1400元/人   会场缴费:1800元/人,学生900元/人,学会会员1600元/人   开户行及账号: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中国颗粒学会 0200004509014413416  (注:缴费时务请注明希望开具的发票抬头。需要办理会员证的代表,请登陆中国颗粒学会网站(www.csp.org.cn )下载会员报名表。)  4. 会议地点及住宿:成都家园国际酒店(成都机场路181号,电话:028-82936666)  住宿:成都家园国际酒店, 370元/标准间。住宿费用自理。  交通:  从成都火车北站  (1) 公交车:在北站东二路站乘坐16路公交车,至火车南站西路站换乘816、806、121、或304路公交车在美好家园站下车。  (2) 地 铁:乘地铁1号线至桐梓林站 (B出口),在人民南路南换乘806、304、或816路公交车在美好家园站下车。  (3) 出租车:全程约17公里(45元左右)。  从成都火车东站  (1) 公交车:在东广场乘坐121路公交车直接前往美好花园站下车。  (2) 地 铁:乘坐2号线至天府广场站下车,换乘地铁1号线至桐梓林站下车(B出口),在人民南路南乘坐806、304、或816路公交车在美好家园站下车。  (3) 出租车:全程约18公里(46元左右)。  从机场  (1)机场大巴:乘坐机场专线4号线到美好花园站下车即到。  (2)出租车:全程约6公里(20元左右)。  更多详情请见会议后续通知或请登陆学会网站(www.csp.org.cn )了解。  5. 会务组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地 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100190)  电 话:010-62647647/62647657 传真:010-82629146 E-mail: klxh@ipe.ac.cn  联系人:郭峰(15110169497)、韩秀芝(13521432868)、白蕴如(13520549676)  各分会场学术秘书  颗粒的测试与表征 魏耀林:ylwei163@163.com 高原:robin_gy@126.com  气溶胶 周家茂:zjm@ieecas.cn  流态化基础研究及应用 王军武:jwwang@ipe.ac.cn  颗粒制备与应用技术 孙 浩:hello_sunhao@aliyun.com  超微颗粒材料 徐锡金:sps_xuxj@ujn.edu.cn  生物颗粒制备技术 毛世瑞:maoshirui@vip.sina.com  能源颗粒材料 张 强:zhangqiangflotu@mail.tsinghua.edu.cn  3D打印材料及技术 李少夫:sfli@ipe.ac.cn  中国颗粒学会  2016年3月
  • 关于举办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的通知(第二轮)
    各有关单位和相关科技工作者:为促进颗粒与粉体相关领域学术交流,夯实学科发展基础,推进技术融合创新,助力人才成长和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由中国颗粒学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中国颗粒学会微纳气泡专委会等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The 13th China Congress on Particle Technology (CCPT13))将于2024年10月25-28日在苏州市举办。在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中国颗粒大会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持续拓展,功能持续完善,已成为业界高层次大型综合性交流平台。大会涵盖学术交流、继续教育、产学研合作、展览展示和成果发布等交流活动。本届大会以“汇聚颗粒大智慧,增强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大会特邀报告、分会主题报告、分会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等形式展开交流,面向广大颗粒和粉体及其与化工、能源、材料、医药和环境等交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征集科技论文。各个分会场还将评选优秀报告及优秀墙报,欢迎投稿参会。本届大会还将举颗粒计算软件、多相流反应器介尺度模拟与智能化、气固流化床的模拟和应用、臭氧微纳米气泡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上的应用、颗粒物理化生物及毒性表征技术、大气颗粒物分析及动物暴露毒理学技术和工程哲学、工程创新与工程教育等培训班,对于CCPT13的参会代表,各个培训班均可免费参加,欢迎各相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报名参加培训。本届大会将举办颗粒/粉体仪器、设备、产品、技术及其应用和成果展,包括颗粒/粉体测试分析仪器、制备设备、产品、技术及其在化工、能源、材料、医药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和成果等内容。我们还将特设展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颗粒学奖的章程规定、申报细节、评选机制及历年获奖成果,诚挚邀请相关单位与个人踊跃参与,共同见证此次盛会。一、会议征文中国颗粒大会各分会场同时征文,具体要求如下:1. 征文地址:https://www.csp.org.cn/meeting/CCPT13/2. 征文要求为详细摘要,稿件请采用Word排版并上传,格式见附件1(请前往会议网站下载)。3. 征文截止日期为:2024年7月30日。投稿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会务组(黄巧,010-82544962,13718757572,klxh_meeting@ipe.ac.cn)。二、学术分会场第1分会场:颗粒计算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颗粒计算专业委员会(筹)召集人:季顺迎、王利民学术秘书:刘传奇,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8810189071,chuanqil@imech.ac.cn。会场简介:聚焦颗粒力学理论及模型、计算分析方法、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分会场为力学、化工、能源、冶金、海洋、岩土及土木工程等领域中从事颗粒计算方面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颗粒计算在基础理论、数值方法和工程应用中的发展。征文范围:(1)颗粒计算基本理论及数值方法;(2)颗粒计算软件开发及算例验证;(3)颗粒计算在化工、能源、冶金等领域的应用。第2分会场:多相反应流理论及建模组织单位: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召集人:罗坤、安希忠、王帅、高希学术秘书:林俊杰,浙江大学,13777872366,linjunjie@zju.edu.cn。会场简介:复杂多相反应流动广泛存在于能源、动力、化工、冶金、增材等领域,涉及燃料相界面、湍流涡面、火焰锋面等各种能质传输界面相互作用,以及多相流动、传热传质及化学反应等多物理过程耦合作用,呈现从微观颗粒/液滴运动到宏观反应器性能的多尺度特征。这些界面相互作用、多物理过程耦合、多尺度特征交互对整个系统的高效、低排放和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何准确解析多相反应流界面、建立多物理过程耦合模型、形成多尺度工程应用平台是发展多相反应流动理论与模型的挑战。本分会场结合该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旨在探讨当前多相反应流理论及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促进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征文范围:(1)气固/液两相反应流理论及模型研究;(2)气-液-固三相反应流理论及模型研究;(3)AI赋能的多相反应流理论及模型研究;(4)多相反应流建模在能源动力、化工冶金、增材制造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第3分会场:流态化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召集人:刘梦溪、王军武、吴学成学术秘书:闫子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3701359560, yanzihan2007@163.com。会场简介:流态化技术已经在石油化工、化工、电力、冶金、医药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科技创新、知识更新和智能化生产,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新型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流态化技术如何与信息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并获得新的增长,如何将流态化技术引入新兴产业中并助力其快速发展?这都为我国流态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分会以“流态化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分会主题报告、分会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等形式展开交流,面向广大从事流态化和颗粒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代表及研究生征集科技论文。征文范围:(1)流化床中的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2)计算机数值模拟与放大;(3)流态化过程强化及工业应用;(4)信息数字技术助力下的流态化技术(如AI、机器学习助力流态化技术)。第4分会场:过程工程中的介科学与人工智能组织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介科学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召集人:杨宁、叶茂学术秘书:郭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15901043524,guoqiang@ipe.ac.cn;周吉彬,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8642893606,zhoujibin@dicp.ac.cn。会场简介:本分会场围绕过程工程中的介科学与人工智能展开研讨。过程工程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物理和生物转化过程中物质的运动、传递和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工程科学,服务于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过程工业,包括能源、资源、环境、材料、制药、石油、化工、冶金等支柱产业。过程工程广泛存在介尺度行为,并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介尺度问题,其一,分子尺度到颗粒尺度间的材料结构或表界面时空尺度;其二,颗粒尺度到反应器尺度间形成的非均匀结构的时空尺度。同时,近些年,采用人工智能研究过程工程中的核心问题正逐步成为领域热点和前沿,在操作条件优化、过程诊断、流程设计等方面均展示出巨大优势;随着ChatGPT、Sora等文本和视频大模型的发展,人工智能将对包括过程工程在内的行业带来新的机遇。本分会场拟邀请及征集学术界及企业界等领域内相关专家学者,围绕以上主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征文范围:能源、资源、环境、材料、制药、石油、化工、冶金等过程工程领域材料表界面和反应器/设备等不同层次上的介尺度问题;人工智能在能源、资源、环境、材料、制药、石油、化工、冶金等过程工程领域研究中的应用;ChatGPT、Sora等文本和视频大模型对过程工程研究的启示。第5分会场:面向绿色低碳过程的气液固多相流科学及应用组织单位: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召集人:刘明言、王铁峰、杨宁、杨晓钢学术秘书:蓝晓程,清华大学,15201519641,邮箱:lanxc@tsinghua.edu.cn;马永丽,天津大学,15900397694,邮箱:mayl@tju.edu.cn。会场简介:气液、液固和气液固多相流,沸腾和冷凝多相流,以及软颗粒流等系统在高效绿色低碳过程工程具有重要应用。气-液鼓泡塔、气液固浆态床、液固和气液固流化床反应系统等可用作高效绿色低碳工业反应器;汽液(固)多相流沸腾和冷凝传热及微纳表面传热强化和污垢控制、光热蒸发制淡水和废水处理等,涉及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能降碳;乳状液、泡沫、液滴流等软物质颗粒,涉及食品、生物和医药等领域等。这些多相流系统都有液相和真实的相界面,气泡和液滴易变形、易聚并和易破裂,使多相流动、混合、传热传质和反应等复杂化,并呈现特殊规律性等。涉及这些含液多相流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问题都可以交流探讨。征文范围:包括面向传统化工等过程工业的节能降耗与过程强化,绿色低碳过程中的气液固多相流动及反应的实验及测试、理论分析、机理建模及数值模拟、过程优化和控制等研究以及工业应用等。第6分会场:油气资源颗粒及技术组织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召集人:刘平礼、康毅力学术秘书:李骏,西南石油大学,18328363279,lijunswpu@163.com。会场简介:石油和天然气仍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的主要能源,保证油气安全供给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天然气作为最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化石能源,更是中国能源体系由高碳向低碳、零碳转型的重要抓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与颗粒物质相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普遍存在。颗粒物质力学与颗粒多相流理论是油气井工作液调控、钻井防漏堵漏、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水力铺砂压裂、暂堵转向压裂/酸化、地层出砂、煤粉运移、微粒运移等的理论基础之一。本会场围绕油气勘探开发中涉及的颗粒材料力学、颗粒体系结构与强度、颗粒多相流相关最新研究进展开展讨论交流,以期建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颗粒物质力学学科新方向,并对石油与天然气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征文范围:(1)水力压裂技术、储层保护技术、钻井、采油、储运过程中中涉及的颗粒新材料研制、制备工艺、处理技术、相关基础理论、设备仪器及相关的工业应用研究;(2)储能、封存过程中(CCUS等)、水合物开采、地热能开采、氢能制备过程中涉及的颗粒新材料研制、制备工艺、处理技术、相关基础理论、设备仪器及相关的工业应用研究;(3)常规、非常规油气开采、深海、深地油气开采过程中涉及的颗粒新材料研制、制备工艺、处理技术、相关基础理论、设备仪器及相关的工业应用研究及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油气颗粒学研究。第7分会场:能源转化分会场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召集人:骞伟中、王宁学术秘书:王宁,北京工业大学,18810492568,ning.wang.1@bjut.edu.cn。会场简介: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双碳背景下的能源转化”主题,聚焦碳基能源的催化转化、储能及生物质转化与利用等前沿研究方向,展示能源化学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探索新时代下能源转化的新内涵和研究新范式。通过资源整合与通力协作,推动颗粒材料在能源高效利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征文范围:(1)化石能源转化与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和新型碳等资源转化与利用(碳一化学、催化剂设计等),二氧化碳转化,能源化学与碳中和等;(2)能源转化与储能: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能量转换,超级电容器、微型储能器件能量储存等;(3)生物质转化与利用:生物质的定向转化,生物质化学转化过程调控,生物质气化合成和催化热解,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第8分会场:面向未来的能源催化颗粒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召集人:彭峰、张山青、余皓学术秘书:杨光星,广州大学,18565055335,yanggx@gzhu.edu.cn;王浩帆,华南理工大学,15210580993,whf@scut.edu.cn。会场简介:面向未来的能源催化颗粒分会场聚焦双碳目标下的催化关键科学问题,围绕光、电、热催化的前沿理念和创新技术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凝炼能源催化的前沿研究方向,推动基于颗粒材料的能源催化技术在能源高效转化利用、CO2催化转化、光电化学合成等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和潜在工业应用,通过学术思想的碰撞催生面向未来的能源催化新理念与新技术。征文范围:与能源转化、利用相关的:(1)光催化;(2)电催化;(3)热催化;(4)光电催化。第9分会场:矿物颗粒低碳高效利用组织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召集人:孙志明、刘征建、李孔斋学术秘书:杨海涛,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15201363592,yhtao@ipe.ac.cn。会场简介:矿物颗粒涉及煤炭、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以及无机非金属矿等,是国民经济重要的资源形式,也是颗粒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新能源大发展以及双碳的背景下,矿物颗粒低碳高效利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产生许多变革性的技术流程,成为研究的热点。征文范围:矿物加工、低碳冶金、高值化利用、新能源耦合、低碳工艺流程变革、资源循环。第10分会场:创新能源颗粒,培育能源颗粒新质生产力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江苏省颗粒学会召集人:魏飞、张强、黄佳琦学术秘书:程新兵,东南大学,17775083663,chengxb@seu.edu.cn。会场简介:能源颗粒分会场结合颗粒与能源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难点技术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对当前颗粒与能源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交流,凝炼颗粒与能源的前沿研究方向,确定相应的关键科学问题,推动颗粒与能源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工业应用中的发展,锻造新质生产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征文范围:(1)能源材料(如锂离子电池、电容器、锂硫电池、金属电池、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材料);(2)能源颗粒的表征技术;(3)能源颗粒的应用及产业化。第11分会场:钠电池材料与技术组织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召集人:胡勇胜、赵君梅学术秘书:容晓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3261555773,13051863167,rong@iphy.ac.cn。会场简介:本次研讨会围绕钠电池材料和技术,将多角度切入、全方位呈现钠电池的现状和未来,着重解析钠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等材料和相关技术的研发进展,重点关注科学研究和材料、电池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为钠电池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带来深入见解。征文范围: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液体电解质材料、固体电解质材料、粘结剂材料、集流体、隔膜、液态/半固态/全固态电芯设计、产业化进展、国家标准解读或建议、国家政策解读或建议、国际国内局势分析等。第12分会场:含能颗粒分会场组织单位: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召集人:马立坤、敖文、赵马杰、冯昊学术秘书:张家瑞,国防科技大学,15243611656,zhangjiarui@nudt.edu.cn。会场简介:含能颗粒广泛应用于各种能源动力系统,其制备、表征与能质转化涉及化学、材料学、燃烧学和空气动力学等学科。由于复杂的理化特性,含能颗粒的定向调控与制备、燃烧过程的高精度观测和数值预示都极为困难。本会场汇聚国内外相关领域同行专家,共同研讨含能颗粒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推动含能颗粒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征文范围:(1)先进含能颗粒创制技术;(2)含能颗粒表征、测量与诊断;(3)含能颗粒燃烧过程仿真;(4)含能颗粒多相流动过程仿真;(5)含能颗粒爆炸、爆震和水反应;(6)先进颗粒动力系统。第13分会场: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气溶胶研究现状和展望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召集人:黄宇、邵龙义、王丽娜、王启元、王体健学术秘书:武云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8600167678,wuyf@mail.iap.ac.cn;路艳峰,昆明理工大学,18187058083,luyf@kust.edu.cn;崔龙,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15399474859,cuilong@ieecas.cn;夏芸洁,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18510970720,xiayunjie@bj.cma.gov.cn。会场简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以往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不再以单一技术主导,而是呈现多点、群发性突破的态势。各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科学界限愈发模糊。科研范式发生改变,大数据研究成为继实验科学、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之后的“第四范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气溶胶研究也必然呈现新的范式,并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本会场将围绕气溶胶前沿热点,展示气溶胶相关领域最新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与关键技术进展,探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下我国大气气溶胶工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展望气溶胶研究的未来发展。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气溶胶基本特性(物理、化学、光学、辐射);(2)气溶胶的发生、采样、监测、分析技术;(3)气溶胶来源解析;(4)气溶胶动力学;(5)气溶胶对气候、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6)气溶胶过滤、清洁及除尘技术;(7)AI技术在气溶胶研究中的应用。第14分会场:源排放颗粒物特征及其环境健康效应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大学召集人:沈振兴、沈国锋、孔少飞、刘丹彤学术秘书:徐红梅,西安交通大学,13772542708, xuhongmei@mail.xjtu.edu.cn;孙健,西安交通大学,18602975563,sunjian0306@mail.xjtu.edu.cn。会场简介:源排放颗粒物特征研究对于大气污染源精准源解析评估、对区域大气环境和健康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研究显示,民用燃烧源由于燃料种类多、燃烧条件差但分布较广等特点,其较高的颗粒物排放因子和较大的排放量对于区域大气环境有重要的贡献;其排放颗粒物中的PAHs等有机物对于农村居民的健康有重要影响,同时,民用燃烧源也是棕碳类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其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关于民用燃烧源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排放因子和环境演化机制、排放清单、人体暴露和细胞毒性等健康研究、棕碳类物质的光学排放特征及环境演化等研究已成为国际大气化学和大气环境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征文范围:源排放颗粒物及化学组成的排放因子、排放清单、健康效应等;棕碳类物质排放分子组成和光学特征及环境演化机理;源排放颗粒物的老化过程研究;含氮有机物的排放、老化机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源排放VOCs特征、老化及其对环境健康的影响等。第15分会场:二次颗粒物生成与老化及其对大气辐射的影响机制组织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集人:郭松、胡建林、马庆鑫、尚冬杰学术秘书:曾凌寒,北京大学,18600546164,lhzeng@pku.edu.cn。会场简介: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一次排放显著降低,二次颗粒物贡献升高,但二次颗粒物生成机制仍不清楚,且双碳目标的提出使得颗粒物大气辐射效应研究变得更加急迫。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包括:多元前体物参与新粒子生成与增长机制;二次颗粒物尤其是二次有机颗粒物气相、非均相、液相生成机制;黑碳等一次颗粒物老化机制及其在老化过程中吸湿性、光学性质等的演变规律;棕色碳来源、组成与大气中演变机制;二次颗粒物的大气辐射效应。征文范围:本分会场征集相关实验室研究、外场测量和模式模拟方向摘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1)新粒子生成与增长机制;(2)二次无机和有机颗粒物气相、非均相、液相生成机制;(3)黑碳等一次颗粒物老化机制及其在老化过程中吸湿性、光学性质等的演变规律;(4)棕色碳来源、组成与大气中演变机制;(5)二次颗粒物的大气辐射效应。第16分会场:核设施气溶胶行为研究组织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召集人:王辉、谷海峰、张亚培、黄东篱学术秘书:孙婧,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15601163377,sunjing@cnpe.cc。会场简介:核能与核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作为核能和核技术应用的主要载体,核设施由于存在潜在的辐射风险而受到广泛关注。气溶胶是核设施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主要载体之一,研究核设施不同运行工况、不同事故场景下的气溶胶迁移演化规律对量化核设施辐射风险,进而采取针对性防护或缓解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核设施气溶胶行为研究进展,促进业内交流,“核设施气溶胶行为研究分会场”拟邀请相关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及监管审评部门的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就核设施气溶胶的产生、演化、输运、沉积与去除等技术内容研讨交流,通过学术研讨提升核安全研究水平,促进核能与核技术的健康发展。征文范围:(1)核设施气溶胶产生及演化的实验和理论研究;(2)核设施气溶胶输运与沉积的实验和理论研究;(3)核设施气溶胶去除技术研究;(4)大尺度空间内气溶胶迁移扩散规律研究;(5)核设施气溶胶行为计算分析程序的开发与验证;(6)核设施气溶胶行为先进数值算法研究。第17分会场:颗粒物与儿童健康组织单位:郑州大学、北京大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