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大工精定仪

仪器信息网大工精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大工精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大工精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大工精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大工精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大工精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大工精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大工精定仪相关的资讯

  • 北方最大工业CT基地及检测中心封顶 将于9月在北京亦庄投产
    近日,记者了解到,坐落于北京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俐玛工业CT北京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封顶,将于9月投产。作为北方最大工业CT基地及检测中心,该项目投产后将支持企业在高精度智能三维CT测量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打破工业CT检测市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该项目于去年4月奠基开工,总投资达2亿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近年来,俐玛攻克各种CT扫描技术、核心重构算法、复杂系统架构、射线源开发等难题,自主研发的部分型号产品已经填补了我国高端工业CT检测装备的空白。为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满足高端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环境要求,俐玛在北京亦庄产业环境、政策和服务配套等吸引下,在北京亦庄注册子公司——俐玛光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并落地俐玛工业CT北京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根据计划,项目竣工后,将建成高端智能三维工业CT生产线,具备生产高精度X射线在线检测系统装备、桌面显微CT、平板CT、高分辨显微CT、高性能显微CT、高速在线式平板CT、高能工业CT等产品的能力,推动工业检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实现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撑。作为智能制造产业的重要项目,俐玛光电的扎根发展将进一步强链补链,助推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升级换代。据了解,北京亦庄已经聚集起一批机器人、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知名企业,着力建设包括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在内的四大主导产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近年来深入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加速打造一批世界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
  • 我国将制定制定大功率激光器国标
    我国大功率激光器单个产品,技术与国际同步,但成套设备技术水平与国际有不小差距,原因何在?11月11日,在“全国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工激光总经理闵大勇指出,主因是国内大功率激光器没有实现产品标准化。   激光器是激光产业上游核心产品,对下游激光装备及应用起决定性作用,地位类似于汽车发动机。国际大功率激光器产品严格按照一整套标准生产,保证了成套设备的安全、可靠与稳定性。而国内大功率激光器没有统一的标准,多数企业按自己的理解生产。产品“个性化”的直接后果就是,产品档次和质量难以保证,我国大量高端激光焊接、切割设备配置的大功率激光器与激光加工成套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其中80%以上被德国、美国等控制。   全国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分技术委员会将编制我国标准体系,华工激光领衔标准制定。
  • 北方最大工业CT检测中心在京开工
    日前,投资2亿元的俐玛光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俐玛光电”)北京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京开工奠基,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北方最大工业CT检测中心,该基地项目达产后年产值达3亿元人民币,将在高精度智能三维CT测量技术领域取得不断突破,逐步打破工业CT检测市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据悉,俐玛光电北京研发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预计明年5月建成投用。项目竣工后,将建成高端智能三维工业CT生产线,具备生产高精度X射线在线检测系统装备、桌面显微CT、平板CT、高分辨显微CT、高性能显微CT、高速在线式平板CT、高能工业CT等产品的能力。今年2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我国智能检测装备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体系初步建成,突破50种以上智能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专用软件,部分高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多年研发投入,俐玛光电攻克了核心CT扫描技术、算法、系统架构、高精度高稳定运动等方面难题,开发的部分型号产品填补了我国高端工业CT检测装备的空白。俐玛光电董事长张超介绍,基地的建设将有助于打破国外企业对高端工业CT检测装备领域的垄断,推动我国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补短板、提升无损检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北京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亦庄力量”已经成为北京打造万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不可忽视的一环。经开区已经形成以机器人、智能装备、航空航天为主导的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格局,聚集了GE、北京奔驰、小米、京东方光电等全球领先企业。俐玛光电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将引领带动北京乃至全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 新品|大功率LED荧光光源-蔡司显微镜专用兼容
    大功率LED荧光光源BGU-LED-MH-scope5(蔡司专用)专为国际知名光学品牌蔡司显微镜而造,兼容蔡司2021年明星产品 Axioscope5/ Axioscope7两款型号,共同实现高品质的荧光成像效果。长寿命的LED光源和高品质荧光滤光组是高品质荧光成像的保证。有单色荧光、双色荧光及多色荧光等多种配置方案可选。采用大功率LED光源,集成模块化设计专利产品,荧光通道一键切换,快速响应。前方位拨动滑块切换荧光通道光源和荧光滤光片组联动,一键切换,操作顺畅。采用高品质荧光滤片组,OD值6,高信噪比;多种波段可选,应用于多种领域的荧光检测。LED即开即用,开机无须预热 使用寿命长,人工维护成本低;可通过电源适配器实时显示荧光亮度情况,实现荧光强度精准控制。荧光滤色片:紫外通道:UV: BP360/50nm FT:415nm BP:460/50nm蓝色通道:B : BP477/35nm FT:505nm BP:530/40nm绿色通道:G : BP540/25nm FT:565nm BP: 605/55nm最多可搭配3组滤光片和保留一组明场观察通道荧光光源:标配大功率LED光源,寿命20000小时以上电源箱:亮度连续可调,可数显强度,额定电压/电流:AC100-240V 50/60Hz0.3A匹配显微镜:Zeiss Axioscope 5/ Axioscope 7可选荧光滤色片组:紫外通道:uV: BP360/50nm FT: 410nm LP:420nm蓝色通道:B : BP477/35nm FT:505nm LP:510nm绿色通道:G : BP540/25nm FT:570nm LP:575nm紫色通道:V :BP405/10nm FT:455nm LP:460nm黄色通道:Y : BP562/40nm FT:593nm BP:640/70nm红色通道:R : BP635/30nm FT: 660nm BP: 710/80nm医疗检测应用:真菌结核杆菌呼吸道七联检,呼吸道病毒妇科检查 滴虫脑炎CTC大功率LED荧光光源BGU-LED-MH-scope5(蔡司专用)专为国际知名光学品牌蔡司显微镜而造,兼容蔡司2021年明星产品 Axioscope5/ Axioscope7两款型号,共同实现高品质的荧光成像效果。长寿命的LED光源和高品质荧光滤光组是高品质荧光成像的保证。有单色荧光、双色荧光及多色荧光等多种配置方案可选。如果您对大功率LED荧光光源BGU-LED-MH-scope5(蔡司专用)感兴趣,欢迎您的咨询!产品彩页:大功率LED荧光光源BGU-LED-MH-scope5(蔡司专用)
  • 岛津气相色谱亮相国家重大工程公益传播广告
    近期,中央电视台在其国家重大工程工艺传播广告中,播放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助力中国绿色发展,创造人类清洁能源的公益广告,广告中煤化工质检中心的一排排岛津气相色谱格外的抢眼。 截图来自腾讯视频 岛津分析技术助力煤化工产业发展岛津客户为核心的整体服务赢得更多用户信赖和选择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世界首套、国家级煤制烯烃项目岛津率先掌握了煤制烯烃气相色谱配套技术 气相色谱50套1、和石化炼制、催化不同的DMTO催化合成,其中间过程样品分析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2、低沸点烃加微量含氧化合物体系、非连续沸点样品的无歧视进样、新工艺催化要求杂质更低的分析挑战3、仪器台数需求更多、网络化、自动化要求更高4、从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开始,岛津不断致力于挑战这些分析难题 神华集团宁夏煤业-煤化工向深度、广度扩展的新典范共采用岛津气相色谱150台 并采用岛津网络化色谱工作站。1、从项目筹备开始,协助用从工艺表开始梳理样品分析方案2、利用应用经验、行业经验,帮助用户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案构架3、帮助用户认识行业现状,真实的把握关键指标的设定4、反复的交流、讨论,加深彼此了解取得互信5、实施过程中穷尽能力和资源,不断追求高水平的结果6、全方位的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取得共赢,获得口碑 岛津助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 重磅 长春机械院成功中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
    近日,在北京科技大学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简称MSAF)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蠕变试验机采购项目中,长春机械院再次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在与国内外著名的试验机厂家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去,成功中标“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标金额高达1111万,中标项目有:常规电子式蠕变试验机(4套)、常规机械式蠕变试验机(78套)、长时连续工作蠕变试验机(12套),这在长春机械院蠕变试验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签约仪式于2016年1月23日在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建设指挥部举行,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总指挥、总工程师孙冬柏、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庆伟、总经理马敬春、试验机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劲松等相关人员出席签约仪式。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总指挥孙冬柏(右)与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董事长庄庆伟(左)签署协议?? 自获悉此项目,长春机械院自上而下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院领导、资深技术专家、业务骨干组成的应标专题项目组,通过深入学习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等相关文件,了解到MSAF是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大需求,探索在大尺寸、长时间、复杂环境下工程材料服役性能的演化规律及损伤失效机理,建立重大工程服役安全的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对提升我国工程材料服役性能研究试验能力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将为重大工程安全设计与安全评价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国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实现科技强国伟大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该项目关系到重大工程材料和大型工业装备的服役安全问题,是为我国重大工程安全运行、降低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战略意义重大,长春机械院作为中国工程试验设备领域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研院所企业,是国家试验机行业归口管理单位,是工程试验设备领域的“国家队”,对我国材料试验研究能力和安全评价技术实力的提升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拿下个这个项目,做民族试验机品牌的捍卫者,”马敬春总经理在院重大项目研讨会上如是说。 经过全院上下历时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经历了史上最严格的招标历程。值得高兴的是在2016年新年伊始我们就收到了中标的消息,虽然全院对此次中标充满信心,听到这个消息,还是令我们欢欣鼓舞,为之振奋。 这是一场真正的较量,是强手之间技术与实力的较量,是荣誉之战,我们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雄厚的技术实力,稳定的产品性能,良好的客户口碑,领先的市场占有率最终赢得了胜利。 中标,只是一个开始,创新,才能越走越远 长春机械院将以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契机,不断加大自主研发的资金投入,加快完善技术开发体系,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引领国内工程试验行业的发展潮流,重点在传统机型升级换代、个性化专机研发、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产业链配套等方面攻坚克难,不断提高试验装备自主品牌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持续快速提升自主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和业务规模,实现长远的战略规划目标。 中标设备介绍: 中标设备既包括常规标配蠕变试验机(300-1100℃)、低温蠕变试验机(70℃~400℃)、高温蠕变试验机(1000-1250℃),还包括长时连续工作蠕变试验机、配套环境及更换装置(其中水蒸气发生器及环境控制系统与设备“高温水蒸气+H2S环境蠕变试验机”及设备“高温水蒸气管道蠕变试验机”共用) 蠕变加载主机可与感应变温环境装置、高温H2环境装置任意组合成不同功能的高温环境蠕变持久试验系统,这种主机+环境配套装置的模块化组合方式,使试验测试方案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试验的需求,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是试验设备领域标准化的新形式,开创国内试验设备发展新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及重大的行业推广意义。 近年来在持久蠕变领域的典型客户: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钢院) 14台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69台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114台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91台 哈尔滨汽轮机有限公司 72台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70台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63台 中科院沈阳金属所 61台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0台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10台 史上最严招标流程 2012年12月成立调研专家组,进行招标前期摸底。 针对此次重大科技项目采购招标组成项目调研专家组,对国内外一流试验机厂商进行了实地考察。 2013年4月,对设计方案与招标文件进行专家评审 。 试验装置详细设计方案与招标技术文件专家评审会召开。会议围绕子项目试验装置的详细设计方案与招标技术文件进行了专家评审。????评审会主会场 2013年10月,完成招标文件撰写,进行严格审查,详细论证、集中修改。 2015年5月国家科学中心五人专家组赴上海、北京、太原、哈尔滨等地调研。 技术部负责人陆永浩教授等一行五人先后访问上海宝钢集团、上海电气电站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北钢院、山西太钢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东方锅炉等单位并开展调研。进一步明确了高温高压、蠕变持久试验装置建设的行业需求并确定了装置运行初期的目标定位。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筹)介绍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筹)(以下简称NCMS)”于2008年12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组建,依托于我国“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十二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被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以下简称MSAF) NCMS位于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研究实验体系的最高层,是首个由教育部部属高校承建的国家科学中心,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共占地475亩,建设总投资约12亿元,建成后将达到研究人员(含客座研究员、访问学者、博士后)500人,研究生(含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人的规模。 什么是“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 “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主要围绕典型工程材料、典型服役环境、共性失效形式和关键失效问题,通过自主设计和集成创新,建设可近似模拟服役环境、可有效再现失效过程的试验研究装置群,开展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领域的尺度域、环境域、时间域以及安全评价方法等四大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全面提升大/全尺寸材料及构件的试验研究能力和安全评价技术的整体实力,建立我国自主的工程材料安全服役标准和规范,为重大工程材料的安全设计、安全评价和失效控制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工程材料服役安全领域世界一流试验研究装置群,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研究者提供一流科技服务。 开展我国工程材料服役安全问题和风险评估研究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重大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保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原油战略储备库、长距离跨国输油管线、高硫油气田开发和储运、大规模核电站、超临界火电机组、高速铁路、大飞机项目等一大批重大战略工程相继立项、建设和运行。重大工程中的新建及拟建工程设施呈现出“结构尺寸超大”“材料性能超强”“服役环境极端化、多因素耦合化”和“多种失效形式共存、交互影响”等新特点,给保障工程材料和工业装备的安全服役带来新的挑战。 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航天飞机解体坠毁、核电站泄漏、大型建筑倒塌等恶性事故频频发生。重大工程中存在着的重大安全隐患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桎梏,并威胁到了公共安全。重大工程材料和大型工业装备的服役安全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开展我国工程材料服役安全问题和风险评估研究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 钟寰平:推动“十四五”规划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加快实施
    生态环境部日前召开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总结2023年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进展,安排部署“十四五”后半程工作及2024年重点任务,推动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加快实施。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重大工程的建设。从2022年生态环境部成立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到如今第四次召开专门会议统筹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彰显了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推动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的坚定决心和扎实行动。在“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中,由生态环境部牵头实施的5项重大工程,涵盖了大气污染物减排、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土壤污染防治、危险废物处置、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的诸多具体任务。经过几轮推进,5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其他需生态环境系统配合支持的重大项目环评保障工作也高质量完成。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不仅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以及核与辐射安全领域重大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资源节约利用以及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方面的诸多重大工程等,也都与生态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且很多都关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重大工程如同保障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坚实地基,不仅重要,而且需要各领域各部门强化责任分工、密切协调合作才能更好实施。值得重视的是,如今“十四五”已进程过半,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仍有一些地方存在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实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集中通报的第三批5个典型案例,就聚焦污水处理问题,指出被督察的5省多个地方均不同程度存在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突出、推进不力,反映出背后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这类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十四五”规划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任务的完成。着眼当前形势,各级各部门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统领下,合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加快实施、高质量落地,才能更好支撑“十四五”生态环境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要加快工作节奏,进一步夯实重大工程实施主体责任,强化过程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大对地方实施重大工程任务的指导帮扶,加强统筹协调,重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研究、及时解决。要始终将系统谋划和推动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机融合,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积极协调落实资金保障。明确项目建设周期,以更强的紧迫感倒排时间节点。严把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不打折扣。2024年是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实施、承前启后谋划“十五五”思路举措的关键一年。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和有关工作要求,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和高质量发展目标。
  • 天准发布VMQ龙门式闪测影像仪,为大工件测量提供高效精准解决方案
    面对现代工业生产中对大工件进行快速、高精度测量的迫切需求,天准重磅推出VMQ龙门式闪测影像仪,以突破创新引领工业测量领域的技术变革,显著提升了大工件的测量效率。在工业生产的质检环节中,影像测量仪的精度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天准VMQ龙门式闪测影像仪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为大工件的测量提供了快速且精确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减少废品率、优化生产流程、节省时间与成本,全面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大工件高效精准测量解决方案天准VMQ龙门式闪测影像仪在传统龙门影像仪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合了闪测技术。不仅保留了龙门影像仪原有的高精度和大行程特性,还增加了闪测影像仪的高效与易操作性。此外,该设备的XY平台加速度可达1000mm/s,可实现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对大工件进行快速测量。高精度 搭配双倍率自研镜头,测量精度最高3μm高效率 最大视野82*55mm,实现大批量快速精准检测,效率提升可达20倍 XY平台加速度可达1000mm/s易操作 自动图像配准,一键定位,无需专用定位夹具;一人可同时管理多台设备,节约成本 配置可移动手柄,方便测量任务编制以及机台操作智能化 外部接口丰富,定制集成到生产线,可实现自动上下料无人作业天准VMQ龙门式闪测影像仪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天准VM系列影像测量系统的产品族谱,为大型工件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测量解决方案。该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玻璃、大型钣金件、连接器、精密机械零件、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元器件等领域,完全满足现代精密制造业的高质量测量需求。天准精密测量与高端装备发展天准影像测量仪作为天准创立之初的第一款产品,在天准的业务布局里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自2007年推出第一代自动影像仪至今,为满足精密制造行业高精度、高效率、定制化等测量需求,已陆续迭代出闪测、柱式和龙门三大VM系列的影像测量装备产品,目前已累计发货超过11000台,数字的变化见证了天准测量系统业务的持续增长。天准从精密测量开始,围绕着视觉装备,在消费电子、半导体、PCB、光伏等领域,形成一个以视觉技术、计量检测技术为核心的强大高端装备公司,将全力为实现中国在精密计量相关领域的自主可控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世界首台套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提干装置 试验成功
    截至3月20日,在曙采超稠油蒸汽驱杜84-33-69井现场,辽河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提干装置,自1月11日成功投运,已连续平稳运行70天,加热功率突破1兆瓦,在每小时5.5吨的注汽速度下,井底蒸汽干度提高36%。超稠油蒸汽驱杜84-33-69井现场这标志着世界首台套1兆瓦井下大功率电加热蒸汽提干装置试验成功,迈出了辽河油田实现能耗及碳排总量双控降的坚实一步,在国内外稠油热采领域开辟出一条崭新的绿电消纳、降碳减排之路。研究背景作为国内陆上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辽河油田主要通过蒸汽锅炉实现注蒸汽热采开发,期间产生的热损失会极大增加能耗和碳排放量,严重制约油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油田生产现场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辽河油田围绕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发展战略,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和控碳减碳力度,油田公司加大了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技术攻关力度,按照 400千瓦、1兆瓦、3兆瓦“三步走”战略部署开展技术攻关与应用,助力辽河油田实现绿色转型发展。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技术采油院企业高级专家张福兴表示:“以往稠油注汽都是在井口烧天然气,这套装置通过电加热器实现井口内外转换,可以在井下对蒸汽进行二次加热,相当于一个地下的清洁锅炉,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可以通过降低锅炉出口干度的方式减少天然气用量,与此同时通过电加热达到提升井底蒸汽干度的效果。”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技术工作原理看似简单,但每次技术升级难度极大。十三年的攻关历程,才带来了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技术的成功突破。2011年:率先研发出150千瓦、450℃电点火装备,在多个油田推广应用90余井次,增油降本效果显著。2021年:成功研发出国内领先的400千瓦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提干技术。2022年:着手研究1兆瓦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技术。2023年:成功研发出世界首台套1兆瓦井下大功率蒸汽提干装置。从400千瓦到1兆瓦,意味着什么?张福兴表示,这是革命性、颠覆性的突破。科研人员多次深入现场在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借鉴参考下,科研团队通过成百上千次理论计算、仿真模拟及室内试验,历时15个月研发,成功突破450℃高温、4千伏高电压绝缘、每米5000瓦高功率密度、外径38毫米极限预制工艺、井口长期高温高压密封技术等7大行业性难题,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组计划在深层SAGD、超稠油蒸汽驱开展包括杜84-33-69井在内的3口井先导试验3年,试验期内预计总节约天然气36.75万方,累增油1.2万吨。下一步,项目组将依托集团公司科技专项《稠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及板块公司先导试验项目《稠油开发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技术研究与试验方案》,推动传统地面燃气锅炉向新型井下清洁蒸汽发生器转变,在规模推广1兆瓦大功率电加热技术的基础上,加快攻克3兆瓦井下蒸汽发生技术,全面提升电气化率,完成能耗结构调整、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到2030年,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技术将在辽河油田超稠油蒸汽驱、深层SAGD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从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到世界首台套1兆瓦井下大功率电加热蒸汽提干装置,永攀科研高峰的辽河人不惧失败不畏挑战再次攻克难关创造奇迹。
  • 昆山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考察天瑞仪器
    2010年11月11日,昆山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领导在天瑞仪器胡晓斌副总经理的热情引导下,参观了天瑞仪器产业园。 胡总对公司的发展历程、取得的荣誉和成绩以及前景都一一做了介绍。 在展示厅,胡总向人大的各位领导介绍了GC、LC、CS等仪器,在场的领导都对天瑞仪器的手持式X荧光光谱分析仪表示了很大的兴趣,纷纷询问了产品的开发进度、应用领域等。陈惠珍会长建议可以将仪器应用到预测地质灾害工作上。 市人大工作理会研究会的领导们在结束参观后,对天瑞仪器在分析仪器行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表面处理领域的雄厚技术累积表示惊讶和钦佩。 了解天瑞仪器:www.skyray-instrument.com
  • 揭开六大工厂“面纱”——大连大特超级品牌日完美落幕!
    7月7日,仪器信息网联合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举办的“匠心大特,卓越品质 大连大特超级品牌日”顺利落下帷幕,会议同期大特还向观众呈现了一场“六大工厂 奇特之旅”。线上观众也送出了热烈的祝福,祝贺大特29岁生日快乐。(点击此处查看报告视频回放)观众祝贺大特29岁生日快乐会议开始后,大连大特董事长曹作斌先生致辞,并讲述了大连大特的发展史。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作斌 致辞据介绍,大特气体成立于1992年,是由华东理工大学为班底的六位股东创业团队创立。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大连大特成立了包头、新疆、广州、上海、成都、山西等多家子公司。大连大特定位于技术研发型企业,手握国家二级标准物质143项,参与制定了我国唯一一个标准气体物质的国际标准。2020年,大特区图销售额超过2.6亿元,年复合增长超过13%,更是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六大工厂 奇特之旅” 六大分公司工厂展示在曹作斌先生的致辞结束后,大连大特通过精彩的短片向观众展示了大连大特六大工厂的风采。大连大特29年间一直致力于特种气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目前中国标准气体生产种类最多、分析能力最先进的工厂。而标准气体是标准物质的一种,那么如何使用标准气体呢?对此,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曲庆和质量总监李福芬为观众作了精彩的报告。报告人: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曲庆报告题目:标准气体的使用报告人: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质量总监 李福芬报告题目:标准物质浓度的设计及使用在会议最后的第二轮抽奖活动中,1位幸运观众获得了“大特工厂奇幻之旅”大奖。获奖幸运观众将在大连总部、成都分公司和广东分公司任选其一,参观工厂+周边游,全程酒店机票食宿全包。期待获奖观众开启这场精彩旅行。
  • 川仪协办中石化重大工程仪表控制技术高峰论坛
    4月16日,由中国科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庆市政府指导,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公司协办的第五届中国石油化工重大工程仪表控制技术高峰论坛在渝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来自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仪 器仪表学会的有关领导、主要用户和设计院约3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川仪自动化股份公司总经理吴朋作为大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在开幕式上致辞,副总经理王道福在紧随开幕式之后的主论坛上作了《川仪石化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总工程师王刚担任大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化工(煤化工)自动化技术专题副主席。在论坛现场参观了川仪、耐德展台后,当天下午,孙优贤和一批与会贵宾还专程莅临公司蔡家工业园产品展示厅和调节阀新工厂参观,对川仪近年来取得的可喜发展成就,以及仪器仪表及解决方案参与石化重大工程建设的实力予以充分认可,并结下了深厚友谊。   &ldquo 近年来,面对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两化融合,推动&lsquo 智能化工厂&rsquo 、&lsquo 数字油气田&rsquo 建设和产业升级等发展新要求,我国石油天然气、炼化、煤化工等化工工程正向着大型化、基地化、一体化以及智能化和清洁化方向发展,这对仪表与控制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rdquo 吴朋在致辞中 首先阐述了当前行业走向,并指出,&ldquo 举办此次论坛,恰逢国家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工业自动化仪表行业发展进入了转型期,为各企业和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 交流平台。论坛邀请到了石油石化等方面的专家与会,大家建言献策,为促进行业成功转型,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还促进了石油天然气、炼化、煤化工以及其它化工工程设计新理念、新思路、新标准的交流应用,将加快推动我国石油天然气、炼化、煤化工工程仪表自动化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rdquo   王道福在主论坛发言中,深入阐述了川仪是如何做好石化行业解决方案的。近年来,经过战略转型的川仪,石化行业所占份额已替代钢铁行业,成为最大 市场版块。通过大力实施&ldquo 对标赶超,针对性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为满足煤化工、煤制油、煤制气市场需求,研制出高温高压、耐磨、耐冲刷高等级特殊工况下的高 性能调节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取得&ldquo 矢量变频执行机构&rdquo 技术突破,满足高精度调节阀需求,替代进口;PDS智能变送器实现工程应用产品系列化;以PA- 300为代表的分析仪已占据市场高度;经修造后的进口阀可恢复原有状态;携整体水平达国际领先的全系列仪器仪表,可做到全方位、专业化的一体式总包服务; 并具有对备品备件实施规范化、系统化、长周期服务的能力。同时,还推出与客户联合研制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合作新思路,以客户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支撑,与客户共同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实现共赢发展。   重庆耐德工业股份公司相关领导在主论坛上做了《储运自动化信息化--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报告。接下来的一天半时间里,还举办了多个主题的分论 坛,重庆耐德工业股份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还在&ldquo 炼油和储运自动化专题论坛&rdquo 上做了《伺服液位计在灌区液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报告,也获得了良好反响。
  • 实施“十大工程” 德州细化方案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8日,德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解读了日前出台的《德州市碳达峰工作方案》。按照上级要求,为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顺利实现各项任务目标,德州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6月5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德州市碳达峰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要求、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保障措施三大部分。总体要求部分主要明确了“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德州市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降碳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主要包括: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加快煤电小机组关停整合;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动能;推进节能降碳增效,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大重点耗能设备节能技改;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能效提升,大力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构建绿色低碳智慧交通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助力降碳,提升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水平,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推进绿色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推进低碳科技创新,加强低碳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大力发展绿色贸易,开展交流合作;推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高全民低碳意识,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保障措施部分主要包括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保障、加强评估考核等方面。接下来,德州将抓好任务落实,认真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将碳达峰工作方案各项任务目标落实落细落地。完善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德州市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分行业、分领域编制实施细化方案,强化制度创新,科学有序推进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持系统观念。做好“双碳”工作与加快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区域协同发展、落实能耗双控的结合文章,实现系统推进、一体落实,积极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德州样板!
  •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启动21项重大工程
    p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记者就《规划》有关情况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 /p p    strong 问: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如何?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体发展总体呈现出“快、活、高、优”的特点。 /p p    strong “快”是指产业规模增长快。 /strong 截至2015年末,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比重约8%,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这一比重在2010年仅为4%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监测的27个行业营收增速5年年均超过15%,其中的工业行业2015年增速比工业总体增速高8.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行业5年年均增速超过20%,也好于服务业整体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有力填补了传统制造业的下滑空缺。 /p p    strong “活”是指创新活跃。 /strong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与各行各业广泛融合,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服务领域,个性化、多样化和专业化新模式不断涌现,以网络租约车、基因诊断等为代表的新模式向生活服务全面渗透,研发外包和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规模迅速增长。在制造领域,定制化、智能化生产模式方兴未艾,无人机、机器人等新产品快速上市。IT、生物和新能源等技术加速相互渗透,涌现出可穿戴电子医疗设备、生物芯片、能源互联网等融合型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业投资已占到我国创业投资的80%。 /p p    strong “高”是指产业水平迈向中高端。 /strong 若干关键领域实现了群体性突破,部分重点产业已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如华为公司已成为全球收入第一的通信设备企业,阿里巴巴公司云计算能力居全球前列,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基因测序平台测序能力进入世界前列,高速铁路和特高压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一些关键领域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如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治疗晚期胃癌的靶向药物阿帕替尼、自主设计的大飞机C919和支线飞机ARJ21飞机等产品相继问世,国产钻井平台首次实现深海海上气田成功开发,一大批航空航天、核电高端装备均取得突破。 /p p    strong “优”是指整体效益优。 /strong 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创造的经济价值大、产品附加值高。2016年10月,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利润达10499.7亿,同比增长15.3%,其中工业部分26个行业同比增长达13.3%,比同期工业整体增速高出4.7个百分点。从上市公司数据看,过去五年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始终高于传统产业,如2016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利润率达10.5%,比上市公司总体(扣除金融业)高出3.4个百分点。 /p p   目前,部分地方和区域已成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杆”。东部地区,深圳市2016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引擎”。同期,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接近30%,浙江、山东等多个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一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结合当地特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湖北的集成电路、安徽的新型显示、湖南的轨道交通装备、江西的航空装备、吉林的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p p    strong 问: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还处于培育时期,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还不够高,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仍然存在 二是一些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新兴产业监管方式创新和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还不能适应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p p    strong 问:当前阶段制定出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何作用?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当前阶段出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p p    strong 一是有利于加快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stro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做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的同时要补短板,做减法的同时要做加法,做减法也是为了做加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与“十二五”相比,《规划》适应文化、信息等新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的趋势,重点产业领域增加了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为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以设计创新引领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有效供给,重点产业领域增加了设计服务产业,包括工业设计、人居环境设计等行业。同时,《规划》将深化改革贯穿于各个重点产业领域工作部署,提出了完善管理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等6方面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可以说,出台《规划》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规划》编制也贯彻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p p    strong 二是有利于培育壮大新动能。 /strong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稳增长需要新动力,调结构需要新抓手,惠民生需要新途径,亟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新动能既体现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也体现于新的动力和能力储蓄积累的过程。为此,《规划》一方面立足当前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五大领域。面向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新方向,超前布局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物和核技术等四个战略性产业,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另一方面,新动能必然源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规划》体现了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管理创新强化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全面支撑,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更广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持续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量。 /p p    strong 三是有利于引导全社会资源支持发展新兴产业。 /strong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 strong 统筹提出了投资规模巨大、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资源组织实施的21项重大工程(包括集成电路发展工程、人工智能创新工程、生物技术惠民工程、新能源高比例发展工程、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创新提升工程等)。 /strong 一方面,让全社会了解掌握了未来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国家重点考虑的投资方向,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源更多投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政府部门资源,创新扶持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工作合力。 strong 配合《规划》实施,我们即将发布新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进一步明确重点支持的产品和服务,以引导全社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strong /p p    strong 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十二五”规划布局相比,主要的变化有哪些?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与“十二五”相比,《规划》布局上的新变化主要有五点: /p p   一是软硬结合的布局,在重点产业领域中新增加数字创意产业,包括数字文化创意装备、数字文化内容、设计服务等方向。相对于工业和硬实力,这是着眼于增加软实力的布局,是既满足物质需求又满足精神需求的举措,是通过抓源头设计来增加有效供给的举措。同时,数字创意产业具有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也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 /p p   二是前瞻性的布局,增加了战略性产业的内容。这也是依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做出的调整。主要考虑是,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物和核技术等领域是关系人类未来发展、拓展发展空间的核心领域,促进这些领域形成新产业是培育新动能和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p p   三是融合性的布局,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八大产业进一步归并为五大产业领域,这是体现新兴产业融合创新的发展特征。例如,“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新型材料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器件和整机装备的创新,而装备的创新不断对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两者融合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也有交叉,太阳能汽车目前也在推出新产品,相关产业领域整合有利于融合创新,培育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 /p p   四是全区域的布局,《规划》对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国际化拓展进行了全面布局。《规划》根据国内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的不同,分三个层次进行分类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已进一步凸显,越来越需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越来越需要国际合作新平台,越来越需要融入全球产业链。为此《规划》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进行了引导。 /p p   五是市场化的布局,《规划》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要求深化电信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放开基础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推进国有电信企业混合所有制试点工作。在高端制造领域,部署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遥感卫星发展。在生物领域,要求加快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全面推动医药价格和行业监管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在绿色低碳领域,要求完善电动汽车生产准入政策,研究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在集聚区发展方面,《规划》要求避免对市场行为的过度干预,防止园区重复建设。在政策保障部分,提出了完善管理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等6方面措施,以及推动减少事前准入限制、进行审慎监管,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p p   strong  问:对贯彻落实《规划》有什么部署?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规划》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发挥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牵头作用,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推动。近期,我们将召开第五次部际联席会议,围绕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机制,对《规划》落实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p p    strong 一是推动落实重大改革。 /strong 推动各级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方式,实施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等重点改革任务。 /p p    strong 二是制定出台重大政策。 /strong 推动各领域编制和落实好重点专项规划。完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对新兴产业发展影响较大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财税金融保障,持续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推进相关应用示范,完善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推广等领域补贴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和国际化投资基金,发展为新兴产业服务的融资租赁公司,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领军人才行动等举措。 /p p    strong 三是建立完善重大机制。 /strong 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部门统筹协调,落实《规划》重点工作分工。建立健全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工作机制,打破可再生能源发电、医疗器械、药品招标等领域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建立高层次政企对话咨询机制,我们已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下新增一批顾问,积极听取企业家意见。建立教育内容调整机制,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合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比例等。探索建立投融资信息对接机制,促进银企对接等。 /p p    strong 四是加快实施重大工程。 /strong 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加快形成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启动实施《规划》提出的21项重大工程。 /p p   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各部门形成合力,我们有信心如期完成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 /p p br/ /p
  •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要求,2022年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联席会议召集人、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主持会议并讲话,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负责同志就本部门牵头的重大工程工作进展和2022年工作任务作了专题发言。会议审议了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和2022年工作要点,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会议强调,102项重大工程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推动102项重大工程实施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对当前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各牵头部门会同各地方扎实推进102项重大工程实施。目前,102项重大工程实施有力有序推进,实现良好开局。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2022年工作要点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确保102项重大工程每一项任务落地见效。102项重大工程各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责任,区分项目类型分类有序推进,加快推动项目实施。要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基础上,扎实做好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 中仪远大工程师现场为客户安装调试培训二噁英采样系统
    北京中仪远大科技有限公司于2006年荣获意大利zambelli公司的中国总代理,zambelli公司致力于空气质量控制,其研发的气体和颗粒物采样仪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赞贝利有限公司用于二氧芑(二口恶英)采样的采样线为XAD2. 该采样线。 采用如欧洲标准所述的过滤/冷凝法,并在CEN/TC(欧洲标准技术委员会)要求的采样测试期间经赞贝利有限公司和意大利集团共同研究和执行。 使用小巧而轻型,并可从管道上简单拆除采样线。根据标准ISO 9096:1992,采样须在等速条件下进行。 中仪远大工程师现场为客户安装调试培训二噁英采样系统。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 大工获得2022年度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先进单位
    7月4日,2023年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工作推进会在沈阳召开,本次会议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技术创新研发工程中心联合主办,全省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负责人100余人参加。会上,大连理工大学获颁“2022年度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先进单位”奖牌并获得15万元经费奖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张巍代表先进单位发言,全面介绍了大工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实践和经验体会。近年来,大工高度重视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以提高资金使用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为落脚点,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构建学校、部院、机组(课题组)三级管理平台。抓实仪器购置论证、统筹分级部署、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日常使用管理、定期工作考核等五个关键环节,强化信息化、物联网等新技术运用,全方位推进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在国家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考核及辽宁省考核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 重磅!中国工程院院刊发布“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12月15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北京发布。据悉,“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是近五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实践验证有效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程科学和技术的重大成果,能够反映某一个或多个领域当前工程科技最高水平。它们分别是:“AlphaGo和AlphaFold”“、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及应用”、“极紫外光刻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杂交水稻”、“洞察号火星登陆探测器”、“抗击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防疫治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特高压输电工程”。评选活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学科编委会和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专家联合担任评选委员会,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三项原则,经过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公众问卷调查,最终确定“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此次评选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工程科技人员的广泛参与。
  • 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济南要实施“十大工程”
    近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济南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降低14.8%,完成省下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任务,为全市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多元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初步建立,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2%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8%以上,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对此,济南将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  这“十大工程”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包括: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程。充分挖掘余热利用潜力,推动莱热入泰、泰热入济、聊热入济长距离供热,加快小型燃煤热源点整合提升,打造全市供热一张网;加快推进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建设,争创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县;围绕建设“中国氢谷”,重点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济南高新区、莱芜区、钢城区、章丘区打造“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的产业格局,创建黄河流域氢能综合应用示范区。  工业领域碳达峰工程。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空天信息、基因与细胞技术等未来产业;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全生命周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节能降碳增效工程。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在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碳排放环评试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聚焦城市节能降碳,开展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城市综合能效提升;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围绕钢铁、水泥、炼油等重点行业,综合运用监察、价格、补贴等手段,推广先进高效用能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统筹谋划、合理布局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强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工程。将低碳理念贯穿于工程策划、设计、生产、运输、施工、交付等城乡建设全过程,推进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应用,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建设绿色城镇和绿色社区,到2025年,新增绿色建筑6000万平方米;加快“城市大脑”提升行动,争取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大力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工程。加快推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市建成充换电站700座,充换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超过8万个;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结构,到2025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加大城市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燃油车辆电动化替代,推进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试点。  循环经济助力降碳工程。推动园区绿色循环发展,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新建绿色低碳园区,到2030年,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提升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建立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到2030年,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工程。争取山东省绿色技术银行支持,加大重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建设;打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载体,发挥产研院创新圈、超算中心创新圈、济南科创城创新圈、山东大学创新圈“四圈联动”科技支撑作用,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应用项目建设,开展氢燃料电池车示范推广应用。  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工程。构建以泰山生态屏障区和黄河生态风貌带为主要生态控制区,以沿河绿化带为生态廊道,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重要湖库、水源地为支撑的“南山北水多廊多点”生态格局;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左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左右;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支持碳汇项目积极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全民绿色低碳工程。推动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用好碳普惠平台,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等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构建多种低碳场景引导全民共同参与减碳。  绿色低碳开放工程。鼓励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举办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活动;推进中德企业合作区、中欧绿色制造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建设,全面开展创新链供应链合作,培育具有引领性、标杆性的国际一流绿色产业集聚区;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增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济南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交流合作,带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低碳转型。  为了保障政策落实落地,济南将提升核算和监测能力、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积极参与碳达峰试点建设。济南还将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落实、加强考核监督,加强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由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要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体系,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
  • 2022年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出炉!18位华人学者当选
    当地时间6月13日,在加拿大工程院2022年年会上,加拿大工程院院长Yves Beauchamp宣布了47名新院士、6名新国际院士和1名荣誉院士。加拿大工程院(The 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成立于1987年,是一个独立、自治的非盈利组织,入选人员由同行提名和选举产生,主要标准是参选者在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在工程专业上的长期服务。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是加拿大联邦政府授予在工程领域代表加拿大国家水平专家、教授的荣誉称号,并作为国家智囊团为国家层面课题立项、评审和研究提供权威意见。本次增选的54名新院士是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当选的,其中有18位华人入选,包括院士16人,国际院士2人。入选华人学者介绍梅涛梅涛博士,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探索研究院副院长 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他负责京东科技计算机视觉与多媒体领域的技术创新,并主导了拍照购、搭配购、多模态内容审核、多模态数字人、视觉多算法平台及云边端计算设备等多项产品的研发。在多媒体分析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15次荣获国际论文奖,并拥有50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曾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因在大规模多媒体分析与应用领域的杰出贡献,先后被遴选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和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 (IEEE and IAPR Fellow),国际计算机协会杰出科学家,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加入京东之前,曾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李明李明(Ming Li),滑铁卢大学教授。 他在建立大规模生物信息学系统方面作出了贡献,使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蛋白质组学项目成为可能。 他在设计抗体测序管道方面的贡献,帮助推动了现代抗体测序行业的发展,他的贡献显著提高了de novo测序的准确性,这是实现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的关键。 他在构建大规模生物信息学系统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些系统支持了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蛋白质组学项目;他在设计抗体测序管道方面的贡献有助于建立现代抗体测序行业;他显著提高了从头测序的准确性,这是实现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的关键;他通过《An introduction to Kolmogorov complexity and its applications》一书对现代信息理论科尔莫戈罗夫复杂性做出了贡献,这本书被广泛阅读和引用,并影响了人们对现代信息的概念以及这种理解在工程、技术和科学中的应用。杨春生杨春生,博士,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科学家。 杨春生是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科学家,是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研究者, 在其职业生涯中,对应用AI中的机器学习、混合推理和智能系统等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开发的基于 AI 的变革性PHM(预测和健康管理)技术用于复杂系统的智能维护,目前已应用于航空航天、铁路和能源等多个行业部门,能用以提高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杨春生的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1983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1月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中心讲师,1995年9月赴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1995年9月任日本富士通公司高级工程师,1998年1月起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计算机情报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至1995年获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后赴加拿大任职。梁杰梁杰,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教授。 他是国际知名的图像和视频压缩研究专家,他的本科和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工业产品和国际标准所采用,如微软Windows Media视频播放器和蓝光光盘。他对西蒙弗雷泽大学(SFU)工程科学学院的研究生课程做出了持久的贡献,并获得了SFU领导奖。他曾担任AltumView的总裁,领导智能传感器系统的开发,以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挑战。该产品被CES评选为创新奖获得者,并被亚马逊评选为与Alexa整合的产品。钟志勇钟志勇(Chi Yung Chung,也叫Tony Chung),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电力系统工程教授,SaskPower(萨斯喀电力)智能电网技术首席科学家。他是国际知名的电力系统工程研究员和教育家,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工,为防止大规模停电、电网现代化、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融合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成为IEEE Fellow、IET Fellow。Jonathan Jun LiJonathan Jun Li,也叫Jonathan Li,滑铁卢大学教授。 他是世界一流的地理信息与遥感研究者,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地球观测图像理解方面作出开创性贡献,极大地影响了加拿大及其它地区高清测绘技术的发展。 他的创新包括:广义点云描述符和智能点云到三维模型转换器,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三维视觉领域的发展。 Jonathan Li发表期刊论文320余篇,培养研究生、博士后120余人。他获得了塞缪尔甘伯奖和Geomatica奖,还是加拿大测绘学会的候任主席和加拿大工程学会的院士。Maohong FanMaohong Fan,怀俄明大学Carrell讲席和SER教授。 全球清洁能源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先驱,包括二氧化碳催化捕获和转化、可再生资源利用、关键材料开发。他为各国,特别是加拿大培养了许多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和专业人员(包括工程师和教授)。他一直与加拿大的公司合作开发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同时将技术转让给加拿大,这对加拿大的未来非常重要。张益张益,RTDS技术公司研发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世界知名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专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实时模拟器制造商RTDS科技公司的研发副总裁和首席技术官,亲自开发并指导了许多关键功能的开发,使实时仿真在今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包括新的转换器拓扑结构、可再生资源和控制现代大型电力系统的通信层接口的高级模型。他在多个IEEE/CIGRE工作组和期刊编辑委员会任职。他的工作对建立实时电力系统仿真的行业标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在199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师从我国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先驱黄家裕教授,获博士学位,在阿尔伯塔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2000年加入RTDS技术有限公司。在过去25年,他一直工作在电力系统分析领域的前沿,在实时仿真,直流输电和电压稳定方面具有专长。目前负责RTDS公司的总体战略技术方向,领导硬件、软件和模型的研发。邢孟秋Malcolm Xing(邢孟秋),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教授、博士。他在伤口愈合、止血、心肌梗塞和骨缺陷的高性能水凝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邢博士是开发用于毛发再生、控制释放和癌症治疗的细胞和药物上的纳米凝胶自组装的领先专家。他还开发了用于绿色农业的植物可穿戴传感器和便携式清洁水设备,为可持续环境做出了贡献。 邢博士在向公众和社区推广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和研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和服务。现任AIMBE的研究员。谭中超Zhongchao Tan,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过滤和分离技术的国际权威。获奖的研究和创新大大加强了加拿大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全球领导地位,包括由Enersul公司授权的一项重要专利。 谭教授分别于1996年和1999年在清华大学获本科与硕士学位,后于200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博士学位。他是过滤和分离技术方面的国际权威。他著有专著3部,学术论文100余篇。作为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他领导建立多个平台,为知识动员、人才交流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下一代年轻工程师创造了积极和包容的环境。他是加拿大机械工程学会的会员,并获得了许多其他基于学术的奖项;他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科书也为他赢得了多个教学奖项。孙书会Shuhui Sun(孙书会),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教授(INRS) 。国际知名的纳米技术和可持续能源的研究者。在开发下一代燃料电池、氢能和电池技术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旨在以经济有效的方式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挑战。他的工作得到了多个奖项和荣誉的认可,包括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国际氢能研究协会奖和ECS-丰田奖学金等。他是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并担任十多个科学杂志的编辑和编委。 邱伟邱伟, 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海洋与海军建筑工程系教授。世界领先的海洋水动力学专家之一,已经开发了多个新的船舶运动程序,并领导了许多涉及国内和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研究计划。作为该领域的专家,他代表加拿大参与了许多国际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包括国际拖船会议(ITTC)海洋工程委员会、国际船舶和海洋结构大会(ISSC)环境委员会和ITTC/ISSC联合委员会。Ted MaoTed Mao,MW技术公司董事长。国际公认的紫外线专家和水创新者。他领导科学和创新,推动全球业务增长和技术应用,帮助超过10亿人获得安全和清洁的水。他是一位充满激情的人才开发和企业家,一直在推动清洁技术的商业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是到2050年每年减排5亿吨。他在IUVA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利用紫外线阻止SARS-COV-2的传播。Ben Li LuanBen Li Luan ,澳大利亚电化学化学家,研究员,加拿大西部大学兼职教授。 一个有成就的创新者,一个充满激情的教育家,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他的原创设计和科学发现为能源、环境和健康做出了贡献。他的成就和影响力通过在国际倡议、绿色制造示范、行业联盟以及先进制造、能源和环境材料等创新技术的商业化方面得到认可。刘泓涛洪汉平(Hanping Hong),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墨西哥工程院院士。他在基于可靠性的规范结构设计开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原创工作有助于理解风、雪和地震灾害对加拿大建筑储备和基础设施系统的影响,并显著加强了加拿大在开发信息敏感和风险一致的结构设计实践方面的领先地位。 陈国华
  • 甘肃明确2022年中医药工作要点:实施中医药特色发展重大工程
    近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印发《2022年甘肃省中医药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聚焦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提升、中医药特色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中医药内涵建设、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等8个方面21项重点工作,推动甘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其中提出,实施中医药特色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中医药研究平台,打造甘肃省“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要点》提出,实施中医药特色发展重大工程,坚持依法发展中医药,推动实施《甘肃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强化中医药内涵建设,加快推进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医院“三中心一专科”建设,在全省新建4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2个中医康复中心,继续推进2个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新建23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打造中医专科集群。在130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馆,实现全省中医馆全覆盖。对符合条件的中医馆进行提档升级,打造示范性中医馆,年底前实现乡、村两级中医适宜技术全普及。为提升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要点》明确,制定印发《甘肃省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中医药防治工作指引》,建设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组织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库成员开展年度培训,及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要点》明确,建设中医药研究平台。争取获批1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打造甘肃省“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组织开展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中医适宜技术和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筛选工作。建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修复基地,培养一支具备中医药古籍基本修复能力的人才队伍。此外,为促进产业发展,要全力办好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启动陇粤共建大湾区兰白自创区中医药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中药质量保障项目。
  • 1118亿!深圳大手笔投资推动环境治理等四大工程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ec884e3c-274a-478b-849d-aeaa761e95c1.jpg" title=" 1.jpg" / /p p   3月27日下午,深圳召开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会。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伟中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黄宁生在会上宣读了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发来的贺信。市长陈如桂主持会议。 br/ /p p   刘振民在贺信中对深圳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表示祝贺,希望深圳继续发扬开拓进取、勇于实践的精神,形成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样板和典型模式,在服务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p p   徐南平说,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要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p p   要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上做出示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路径上做出示范 深化对外开放,在国际合作发展上做出示范 聚焦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在解决“超大城市病”上做出示范。科技部将按照国务院要求,会同示范区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全力支持深圳市的示范区建设。 /p p   王伟中表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深圳的光荣使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到2025年成为可持续发展国际先进城市,到2030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 /p p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努力走出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要突出创新引领、绿色低碳、节约集约、共建共享、开放合作,举全市之力高标准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深圳在可持续发展上走在全国最前列,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深圳样板。 /p p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 /p p   strong  投资约1118亿元 /strong /p p strong   推动环境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strong /p p   3 月27日,深圳市政府发布《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7-2020年)》。 strong 方案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四大工程,健全创新支撑服务和多元人才支撑两大体系,到2020年,完成投资1118亿元,形成深圳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strong /p p    strong 主要目标 /strong /p p   到 2018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与社会事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市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显著增强。 strong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17%、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6微克/立方米、城市黑臭水体累计消除81 条。 /strong /p p   到2019年,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 增强,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明显 提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绿色宜居 家园。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600人、累计新增技能人才88万人、城市黑臭水体累计消除99条、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39%、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到 165万人。 /p p   到2020年,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探索形成深圳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系统解决方案,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典范城市,为落实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深圳经验,贡献深圳智慧。 /p p   strong  重点行动与工程 /strong /p p   建设方案提出,要系统集成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生物治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四大工程”。 strong 该“四大工程”将分别投资93.1亿元、482.9亿元、161.3亿元、90.1亿元。此外,深圳还将在相关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和多元人才支撑体系分别投资110.2亿元和180.3亿元。 /strong /p p strong   数说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b579fcd0-3a85-4786-9eed-570ae4f1f437.jpg" title=" 2.jpg" / /p p   ●资源高效利用工程 /p p   (总投资93.1亿元,重点在宝安区、盐田区和龙岗区推进实施) /p p   1.构建紧凑集约的城市空间体系。到2020年,累计完成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供应土地12.5平方公里,通过土地整备释放土地不少于50平方公里。 /p p   2.打造绿色节能能源利用体系。到2020年,万元GDP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p p   3.构建高效集约的城市节水用水体系。到2020年,万元GDP水耗控制在10立方米以下,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90%(含生态用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p p   4.构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到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e2a1480a-b0bf-4bcd-814e-9099e0ee2068.jpg" title=" 3.jpg" / /p p   ●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p p   (总投资482.9亿元,以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新区等为重点) /p p   1.打造安全健康水环境。到2020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深圳河、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茅洲河按期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 /p p   2.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到2020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50%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以下,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控制在135微克/立方米以下。 /p p   3.打造美丽海湾海岸带。到2020年,全市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40%以上。 /p p   4.建设宜居安全自然生态系统。到202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5.1%,公园总数超过1000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d7b2cfab-0ec8-4605-b1c1-ded0200521fd.jpg" title=" 4.png" / /p p   ●健康深圳建设工程 /p p   (总投资161.3亿元,实施医疗资源扩容提升工程,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新区、大鹏新区等区为重点区域) /p p   1.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到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4%,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81.7岁。 /p p   2.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到2020年,初步完成17家综合型区域医疗中心的布局,建成15家基层医疗健康集团,为市民提供20类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p p   3.健全医疗健康保障。到2020年,医保参保率大于95%,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少于21%。 /p p   4.打造健康产业高地。到2020年,全市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5000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94d1a619-7322-46b9-9939-ab939d631ed3.jpg" title=" 5.png" / /p p   ●社会治理现代化工程 /p p   (总投资90.1亿元,以福田区、光明新区为重点示范区域) /p p   1.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例如健全社区民主选举制度,完善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在居住地参加民主选举的方式。 /p p   2.推进社会服务专业化。到2020年,全市专业社工总人数达到8000人以上,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到180万人。 /p p   3.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到2020年,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100%。 /p p   4.推进安全监管精准化。到2020年,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覆盖率达到9批次/千人、药品评价性抽样合格率高于99%,建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p p   5.推进应急管理科学化。到2020年,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6小时内得到初步救助,气象预警信息覆盖能力超过2000万人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d6851d8a-cb73-4967-82d1-a082340f6e88.jpg" title=" 6.png" / /p p   ●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p p   (总投资110.2亿元,重点在南山区推进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扩容改造 建设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拓展设施、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等重点工程 推进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建设。) /p p   1.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登峰计划”。到2020年,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生一批世界领先的龙头企业。 /p p   2.打造创新载体“核心枢纽”。到2020年,全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6个,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达到2200家以上。 /p p   3.加速知识产权流通转化。到2020年,全市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4万件。 /p p   4.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例如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探索设立科技创新银行、科技创业证券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p p   5.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例如推动财政投入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 /p p   6.探索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例如设立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市科技研发资金每年安排2~4亿元,用于面向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重大科技攻关,以及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示范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ba4170ac-1ac4-4fa2-8cf0-11b395409fc2.jpg" title=" 7.png" / /p p   ●多元人才支撑体系 /p p   (总投资180.3亿元,重点在南山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加快高等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扩建、深圳技术大学校园一期等工程建设。) /p p   1.构建多元化的卓越人才体系。到2020年,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126个、海外高层次人才2000名,新增认定国内高层次人才1500人,新增技能人才110万人。 /p p   2.促进各类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到2020年,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数达到170万,全市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80%以上,高校数量达18所左右,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5万人,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80%以上。 /p p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例如开辟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探索简化外籍人才出入境和居留手续,给予就医、子女入学等生活便利。 /p p br/ /p
  • “六大工厂,奇特之旅”大连大特超级品牌日携豪华大礼来袭
    工业气体被喻为工业“血液”,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气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工业要素之一,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和供给侧改革,企业转型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利好。据有关统计预测未来五年工业气体行业以每年11%速度递增,到2025年达到2000亿市场规模。工业上,把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产品统称为工业气体产品,包括氢气、氧气、氮气、氦气、氖气、氪气、氩气、氙气、氯气、一氧化碳等。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国把工业气体行业归入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国统局代码C2619)。工业气体主要产品可以分为三类:空气(或大气)气体、合成(或加工)气体及特种气体。其中,特种气体门类繁多,通常可区分为电子气体、标准气、环保气、医用气、焊接气、杀菌气等。虽然特种气体产量最小,但具有最大的增长潜力。特种气体兴起于60年代中期,作为基础化工材料,主要运用于大型石油化工、半导体器件、光导纤维、激光、医学科学、临床诊断、医药消毒、水果催熟、食品保鲜等领域。随着新产品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自80年代开始,我国的气体工业迅速发展,各类纯气体、高纯气体、特种气体、混合气体、标准气体、电子工业用气体等相继问世,其品种数目已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相近。气体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工业之一,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涉及到人民的日常生活,牵动着高科技的发展。作为特种气体的一种,标准气体分二元、三元和多元标准气体,属于气体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是浓度均匀的,良好稳定和量值准确的测定标准,它们具有复现,保存和传递量值的基本作用,在物理,化学,生物与工程测量领域中用于校准测量仪器和测量过程,评价测量方法的准确度和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确定材料或产品的特性量值,进行量值仲裁等。标准气体的种类繁多,按照应用领域大致可分为,石油化工标准气体、仪器仪表校准气、可燃气体报警标准气、环氧乙烷杀菌气、电力工业标准气、检漏示踪标准气、环境监测标准气体、电子标准气体、车辆尾气检测标准气、检验检疫标准气体、燃气具测试标准气体、VOC测定标准气体、低浓度活性组分标准气、医疗医用标准气体、激光标准气、电光源标准气。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气体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始终专注于特种气体产品的研发及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院所,能源化工,冶金,电子,医疗等行业。2020年11月公司被工业与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来,大连大特也涉足电子气体市场领域。大连大特董事长曹作斌表示,“目前包括大特在内的国内企业已经开始研发和攻克一些电子气体。”据介绍,目前大特已有混合气体产品进入某半导体公司的12寸线并投入使用,还有一些产品正在试用中。作为国内气体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大连大特联合仪器信息网将于7月7日举办“匠心大特,卓越品质”超级品牌日活动。在超级品牌日中,为您展示各个园区的独特风采,并开启一场“六大工厂,奇特之旅”。独特的奖品吸引你的前来!三重好礼1. 直播间抽送大特特产。2. 豪华大礼:大连、广东、成都工厂任选一参观+周边游,全程酒店机票食宿全包。3. 报名前200,出席当天活动,且信息完整有效者,经由核实后,将由仪器信息网赠送10元话费。会议日程7月7日内容报告人14:00--14:02开场主持人14:02--14:05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领导致辞14:05--14:10“六大工厂 奇特之旅” 六大分公司工厂展示14:05--14:10典型用户产品使用分享大特用户14:10--14:40标准气的使用曲庆,大连大特总工程师14:40--14:45第一轮抽奖14:45--15:15标准物质浓度的使用和设计李福芬,大连大特质量总监15:15-15:25答疑15:25--15:30第二轮抽奖 幸运观众工厂参观+周边游立即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下方图片立即报名关于大特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坐落于辽东半岛南端,有着“北方明珠”美誉的大连市。公司致力于特种气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相继成立了包头、独山子、上海、成都、山西等多家子公司,形成了覆盖全国特种气体生产和销售网络。其规模在中国标准气体生产企业中首屈一指。集团公司标准气体生产量余15万瓶/年,高纯气生产量超过20万瓶/年。公司于2020年11月被国家工信部认证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连大特的标准气体国内销售量第一,一直是同行业的先行者与引领者,还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国家能源集团实验室用高纯气体和标准气体长期合作伙伴。目前大连大特已参与制定及修订了1项国际标准,29项国家及行业气体标准,拥有标准物质证书118项,是国内特种气体行业的主要研发力量之一。对环保、尾气排放、石化行业的标准气体需求实现了全覆盖。
  • 安杰科技总经理郝俊荣获“中国制水大工匠”荣誉称号
    2017年6月27-29日,在青岛金沙滩希尔顿酒店,“中国水业第一会”——2017(第十二届)青岛国际水大会盛大开幕,此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国际水协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全球各地行业组织支持,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高端国际学术与产学研用等一体的大型会议。大会迎来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水处理行业专家及资深人士,大家齐聚岛城,展示技术,分享成果,发掘机会,共同应对挑战。  在此次会议中,安杰科技总经理郝俊先生经过层层评选,在最后的网络评选中脱颖而出,最终摘获“中国制水大工匠”荣誉称号。  上海安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机器人产业园内,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全资子公司北京东方安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中心设在北京。 安杰科技(股份代码:300089)是国际上率先研发并将气相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投入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板第一家分析仪器制造上市企业。公司自改制3年来一直专注于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制造,从2005年起草制定了国家环保部HJ/T 195~200(2005)(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氨氮、总氮、硫化物等)6个项目的行业标准后,近年来已经陆续将该方法 推广至33项国家及地方标准中,且于2016年本公司单独起草将该方法推广至水利行业标准中。公司也从研发最早的第一代产品线发展到第四代产品线,且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分析专业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首创领先地位。
  • 倾听煤岩“破裂”的声音,大工国家仪器专项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新型煤与瓦斯突出高灵敏宽频响全光纤微震监测仪”,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结题验收。“这意味着首套针对煤与瓦斯突出微破裂前兆高灵敏宽频响的全光纤微震监测仪研制成功(以下简称全光纤微震监测仪)。”项目第一单位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唐春安在接受采访时说,“为实现煤炭安全生产提供了新的手段。”项目组部分人员合影 项目组供图当理论“邂逅”技术“简单来说,煤与瓦斯突出是在高瓦斯压力驱动下,煤岩突然破坏,并伴随着大量煤与瓦斯在短时间内剧烈地喷射到有限的工作空间中。”唐春安解释说,其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作为一辈子研究岩石破坏力学理论的专家,早在2006年唐春安就提出,煤与瓦斯突出是开采过程中应力场扰动所诱发含瓦斯煤岩破裂的结果。已有研究表明,“微破裂扩展及其微震活动是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形成的重要前兆信息”。科学准确捕获并预测微破裂前兆信息,是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水平的关键。“然而,当时我国基本依赖于进口微震仪。其中加拿大、南非和波兰三个国家,占据了我国工程安全监测预警需求市场的‘半壁江山’。”唐春安说,研发具有我国知识产权、安全可控的新一代微震监测预警技术,不仅对于突破国外高技术垄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确保我国重大工程的网络信息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一次与安徽大学公共安全监测技术团队的“邂逅”中,唐春安发现该团队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的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可以测到更多不同类型的破裂信息,捕捉到更加弱小的微破裂前兆信息,远远超过在岩体工程安全领域使用的国外微震监测预警先进技术。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联合研发。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牵头,联合安徽大学、淮南矿业集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从煤与瓦斯突出微震监测涉及的基础理论仪器系统、功能技术、方法工艺、测试试验等五个方面开展技术攻关,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光纤微震监测仪。光纤传感“移植”微震监测“将干涉型光纤传感技术实际应用于煤矿微震监测,在国内外属于首次,一揽子解决了传统压电式或磁电式微震监测设备存在燃爆风险、电信号传输距离短、本底噪声大、易受电磁干扰等多项痛点。”项目第二单位负责人、安徽大学教授俞本立说。事实上,早在2001年,俞本立就带领团队开展了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二十多年的“精耕细作”,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光纤测震/振仪器和装备。正是有了“金刚钻”才揽瓷器活,俞本立团队加入了项目组,主攻全光纤微震监测仪的研制。“将光纤传感技术‘移植’到微震监测,看似是一种简单的相加关系。但其实很多时候是一种相乘关系: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其它环节都要推倒重来。同时,为了真正满足煤矿施工现场恶劣环境的使用要求,添加了很多个工程化应用考虑点,实际工作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俞本立说。例如,岩石微破裂有着震级范围大、振动频率宽的重要特征,研制的仪器需满足从低震高频到高震低频的煤岩破裂振动宽频段信息的监测,需要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高灵敏宽频响拾震探头。“但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高灵敏度和拓展频响范围,似乎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需要光学和机械同步优化设计,同时,还要优化解调算法,适应大动态信号解调需求。 ”俞本立说,最终设计的解调算法动态范围达到155分贝,处于国内外同类研究先进水平。煤矿现场监测环境恶劣,实际施工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如何提高光纤传感系统的健壮性、适应性和可靠性,实现微震信号的高精度监测。俞本立坦言,“这是项目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以探头为例,为提高探头的温度稳定性和长期使用可靠性,团队先后选取了多种材料作为换能材料,一遍一遍的设计、加工、测试;为满足探头的抗拉需求,团队又从野战光缆定制、格兰头设计、装配点胶工艺探索等方面开展探索。光源设计、探头设计、信号处理… … 历经5年研发攻关,上千次探索与尝试,新型煤与瓦斯突出高灵敏宽频响全光纤微震监测仪研制成功了。截至项目结题,仪器直接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申报国际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5项。更新换代走向“产业化”“我们将震动传感器探头安装在煤矿巷道两侧或上下,就像‘听诊器’一样‘倾听’煤岩体破裂时的声音与震动。再通过分析到达各探头信号的强度和时间差,反演出微震事件的时空强信息。最终根据微震事件能量、频度、位置,结合地质物探信息和微震先验知识,评估动力灾害风险。”俞本立介绍了仪器的基本原理。此外,团队还开发了数据分析与三维显示软件,针对每个工作面生成当日微震事件的三维显示图与趋势分析报告,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辅助决策意见。从目前实现的指标来看,全光纤微震监测仪的加速度检测分辨率达到μg量级,优于国内外同类微震监测设备1倍以上。同时,根据软岩、硬岩等不同监测需求,团队还设计出了加速度检测分辨率优于0.1&mu g的产品。俞本立认为,“这就是自主研发的优势。”据现场对比监测结果显示,全光纤微震监测仪监测到有效微震事件的数量比竞品多出7%。俞本立解释说,“千万别小瞧了这7%,它可以为岩体裂隙发育过程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支撑。”目前,全光纤微震监测仪样机已在安徽淮南矿业初步应用。“样机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底板破坏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有效保障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釆。”淮南矿业集团项目负责人余国锋说。“此次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实现了干涉型光纤传感技术对传统压电式微震监测技术的更新换代,从而可以获取震级更低、震级范围更大、频域更广的微震信息。同时,突破了国外技术的出口限制,达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深部煤矿动力灾害的预测预警和防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俞本立说。 “仪器研制项目的结题验收,并不代表项目研究的结束,而是研制仪器发挥作用的开始。”唐春安说,下一步,将向全国同行开放和共享。
  • 法如大工件测量在线交流会暨激光扫描仪Focus3D新品发布会邀请函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   “法如大工件测量在线交流会暨激光扫描仪Focus3D新品发布会”将于2010年12月22日隆重举办,诚邀您的参加! 法如科技有限公司(纳斯达克:FARO),世界领先的便携式测量以及成像解决方案提供商,日前发布全新法如激光扫描仪Focus3D。   Focus3D 是一款革命性的高性能三维激光扫描仪,可进行复杂测量和建档,配有直观的触控屏,操作非常简便,如同一台即拍即得的数码相机。与同类产品相比,重量轻四倍,体积小五倍,可谓是业界最小、最轻的激光扫描仪。   Focus3D 利用激光技术,在短短几分钟内,即可生成复杂环境和几何物体的详细三维图像,简直难以置信。数百万彩色点组成的三维点云,可将当前环境数字化再现。   该款全新法如激光扫描仪Focus3D 可广泛用于大空间环境的建档、零部件的质量控制以及逆向工程等。凭其毫米级的测量精度以及每秒 976,000 个测量点的测量速度,Focus3D 可提供最高效、最精确的三维测量和建档,包括建筑施工、挖土石方量、建筑物外墙和结构变形、犯罪现场、事故地点、产品几何形状、工厂过程控制等。   行业:铸造、金属、模具、冶金、液压、叶片、造船、水电叶片、核电叶片、飞机、石油、勘探、铁路。   应用:大工件测量、造船(旧船维修、船内管网、轮船推进器等)、石油钻井平台、铁路轨道铺设工程、零部件的质量控制、逆向工程,产品几何形状、工厂过程控制。   在本次会议上,您将详细了解到Focus3D的产品信息与技术优势。如有问题,您可以留言,现场即有讲师为您解答。   本次会议为网络形式,您无需出门,且全程免费,并有精美礼品等您拿!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此致 敬礼 法如科技 FARO Technology Icn.  公司介绍:   法如科技   FARO (SHANGHAI) CO.,LTD.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396号3号楼1楼   邮编:200233   Tel:86-21-61917600   Fax:86-21-64948670 网址:www.faro.com/china   e-mail: chinainfo@faro.com   作为便携式三坐标测量臂和三维激光跟踪仪测量的领先者,法如公司是一家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集设计、生产、软件开发于一体的三维检测设备科技公司。迄今为止, 已在全球有安装了超过20000台设备,拥有超过10000个客户,同时,法如公司也是该行业唯一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我们的产品可用于进行夹具检具检测、CAD数模对比、逆向工程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及工业设计行业,诸如汽车、航空航天、模具、船舶制造、钢铁、等领域。   我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亚太总部设在新加坡 同时,在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设有制造工厂。FARO于2004年2月在中国上海成立了中国分公司,目前,随着FARO在中国队伍的不断扩大,我们已在北京建立了办事处,在广州、成都、长春及西安等地区设立了联络点。并建立了该行业亚洲唯一的技术服务中心,使得我们能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最直接的服务。
  • 我国大功率激光器用标准创新打破国外垄断
    全国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分技术委员会在武汉成立   曾被国外垄断的大功率激光器技术,通过技术标准创新,现已转化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尖端产品。11月11日,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分技术委员会,在湖北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   大功率激光器是激光产业的高端核心技术。30年来,我国对大功率气体激光器、大功率固体激光器、高功率激光传输聚焦加工系统、大功率激光加工工艺等,实行了引进、吸收和消化,逐步开发出各种大功率的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打孔、激光表面处理的成套设备。随着这些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钢铁、汽车、能源、电子、船舶等支柱产业的技术能力和制造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然而,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在大功率激光器的制造水平和应用规模上,尚处在初级研制或小规模生产阶段,尤其是高端的大功率激光器与激光加工成套设备几乎全部依赖国外进口。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大功率激光器尚未达到生产标准化,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技术档次,同时也限制了发展规模。因此,大功率激光器应用专业的标准研制,是促进我国激光产业科学发展的攻关大课题。   近几年来,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旗下的科威晶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在引进生产大功率激光器的过程中,借助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的自主研发和标准创新,成功地开发出4000瓦轴快流二氧化碳激光器。这项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大功率激光器,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今年产销量可望达到120台。从此,国产大功率激光器实现了规模化量产,跻身于世界大功率激光器7大生产企业。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制定的大功率激光器生产标准,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自2008年开始,湖北省和武汉市的质监部门积极支持该公司筹备激光领域的国家级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以此提高我国大功率激光器应用专业的整体水平,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申办的全国光辐射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分技术委员会,正式落户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全国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分技术委员会一届一次工作会议上,确定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院长左铁钏等25位专家担任该委员会委员,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为该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   据了解,作为我国激光领域的首个国家级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将站在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国内外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加工设备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组织编制大功率激光器应用的标准体系,制定大功率激光器应用技术和安全辐射等基础标准。
  • 发改委等部门: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构建重大工程监测监管系统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等部门印发了《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涉及科技支撑、自然生态监测监管、森林草原保护、生态气象保障等四个重点领域,是推进其他各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规划》在系统梳理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建设取得成就、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眼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生态治理能力的相关要求,立足尽快补齐相关领域的突出短板,着力提升重点领域生态保护支撑能力,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并明确了相关保障措施。《规划》与各重点领域相关专项规划作了充分衔接,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部署的 9 项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之一,是新时期优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推进相关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到,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研示范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服务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全面提高自然生态监测监管水平,在“双重”工程监测监管平台建设中提出,构建重大工程监测监管系统,完善行业监管平台。原文链接:P020211222534124941807.pdf (ndrc.gov.cn)
  • 法如科技大工件测量暨激光扫描仪Focus3D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2010年12月22日,法如大工件测量在线交流会暨激光扫描仪Focus3D新品发布的在线会议在国际金属加工网隆重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法如科技激光扫描仪的客户经理辛宁先生和法如科技的技术专家、应用工程师王喜成先生担任讲师,为法如的广大用户现场讲解法如的新产品——革命性的三维激光扫描仪Focus3D,会议现场气氛热烈,网友纷纷发言,表现出对新技术、新产品浓厚的兴趣。   据法如科技的专家介绍,Focus3D是一款革命性的高性能三维激光扫描仪,可进行复杂测量和建档,配有直观的触控屏,操作非常简便,如同一台即拍即得的数码相机。与同类产品相比,重量轻四倍,体积小五倍,可谓是业界最小、最轻的激光扫描仪。Focus3D 利用激光技术,在短短几分钟内,即可生成复杂环境和几何物体的详细三维图像,简直难以置信。数百万彩色点组成的三维点云,可将当前环境数字化再现。该款全新法如激光扫描仪Focus3D 可广泛用于大空间环境的建档、零部件的质量控制以及逆向工程等。凭其毫米级的测量精度以及每秒 976,000 个测量点的测量速度,Focus3D 可提供最高效、最精确的三维测量和建档,包括建筑施工、挖土石方量、建筑物外墙和结构变形、犯罪现场、事故地点、产品几何形状、工厂过程控制等。此款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如下行业:铸造、金属、模具、冶金、液压、叶片、造船、水电叶片、核电叶片、飞机、石油、勘探、铁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将在国际金属加工网的在线研讨会栏目展播一年的时间,当天无暇观看的用户在其他时间仍可在线观看,如有问题仍可提问,法如科技的专家将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并将发送到您的邮箱中。   法如大工件测量在线交流会暨激光扫描仪Focus3D新品发布会的网址:点击进入   法如科技公司   上海市桂林路 396 号 西南软件园浦原基地 3 号楼 1 楼   电话 : +86 (21) 6191-7600   传真 : +86 (21) 6494 8670   Email: chinainfo@faro.com   网站:www.faro.com/china
  • 加拿大工程院2020年新增院士名单公布 新增16位华人院士
    p   当地时间6月15日,加拿大工程院(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CAE)发布了 2020年52名新增院士名单,其中包括50位院士,两位外籍院士。两位外籍院士分别是联想集团公司首席技术官兼高级副总裁芮勇和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教授张涛。 /p p   受到疫情影响,这一次的选举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本年度的颁奖典礼也推迟到了2021年的6月,与2021年度当选院士的颁奖仪式同期举行。 /p p   下列为此次当选的几位华人简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c216ea69-b0aa-4e0a-9abd-2f2234f54c2d.jpg" title=" 芮勇.png" alt=" 芮勇.png" / /p p   芮勇,现任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负责联想集团技术战略和研发方向的规划和制定,并领导联想研究院的工作。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CCF Fellow),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CAAI Fellow),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 ACM Fellow) ,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学会会士( IEEE Fellow ),国际模式识别学会士(IAPR Fellow),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SPIE Fellow) 以及 欧洲科学院 (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 /p p   芮勇先后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客座教授,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兼职院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f72d9cf9-b1c9-4d88-8a86-0f67a239e711.jpg" title=" 张涛.png" alt=" 张涛.png" / /p p   张涛,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教授。其在单原子催化和物质转化创新催化剂方面的有着杰出贡献。张涛主要从事能源化工及催化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航天飞行器姿态控制催化剂 环境催化(NOx和CO脱除) 单原子催化 生物质催化转化。 /p p   作为世界上多相催化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张涛致力于合成用于化工生产的低成本金属催化剂。他在生物质转化方面的贡献,特别是纤维素转化为乙二醇的独特过程,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浓厚兴趣。2016年12月,张涛团队有关“单原子催化”的成果入选美国化学会化学工程新闻评选出的2016年度化学化工领域“十大科研成果”。 /p p   本次当选的两名外籍院士芮勇、张涛均与加拿大的研究机构有着长期密切合作。芮勇在近二十年来一直与Ottawa、Ryerson等高校开展合作,张涛更是参与到了中加两国层面上的国际合作之中。芮勇、张涛此次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正是对两人在中加两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的肯定。 /p p   其他当选的华人院士还包括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专家裴健、5G专家朱佩英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18ab5b0a-f977-4c1b-88ae-1b1024761d7d.jpg" title=" 裴健.png" alt=" 裴健.png" / /p p   裴健,加拿大一级研究讲座教授(大数据科学领域)、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计算科学学院教授、统计与精算学系和健康科学院兼职教授,前华为首席科学家。 /p p   裴健在数据科学、大数据、数据挖掘和数据库系统等领域,是世界领先的研究学者,擅长为数据密集型应用设计开发创新性的数据业务产品和高效的数据分析技术。他是国际计算机协会(ACM)院士和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院士,ACM SIGKDD(数据挖掘及知识发现专委会)现任主席。因其在数据挖掘基础、方法和应用方面的杰出贡献,裴健曾获得数据科学领域技术成就最高奖ACM SIGKDD Innovation Award(ACM SIGKDD创新奖)和IEEE ICDM Research Contributions Award(IEEE ICDM研究贡献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a8c24efb-8ca2-4508-9851-9844fe07e5f2.jpg" title=" 朱佩英.png" alt=" 朱佩英.png" / /p p   朱佩英是华为2012实验室无线通信领域的首席专家。朱博士2009年3月加入华为渥太华研究中心(现在的加拿大研究所)。她为北电和华为加拿大公司目前的第四代(4G)和即将到来的第五代(5G)无线技术的设计和标准化做出了根本贡献。她是5G技术的先驱和领先的专家,也是推动业界将MIMO-OFDM技术引入4G标准的领军人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78bd8fa4-1680-49ba-8b6d-4a1522bf97c6.jpg" title=" Zheng Hong.png" alt=" Zheng Hong.png" / /p p   Zheng Hong,纽约大学教授,是国际公认为宇航学、航天器动力学和控制以及空间碎片缓解方面的领导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66febdbd-abb7-49af-aa07-819d406dd879.jpg" title=" Norman Zhou.png" alt=" Norman Zhou.png" / /p p   Norman Zhou,滑铁卢大学教授,国际知名的材料加工领军人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b4307d7b-6756-4ec1-ae72-e3b735c1ffc8.jpg" title=" Joe Zhao.png" alt=" Joe Zhao.png" / /p p   Joe Zhao,加拿大查韦环境研究院CEO兼首席科学家,作为一位企业家其发明解决了废水处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为能源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a73c8c47-e57b-4e5f-abc4-91bc4ced68b0.jpg" title=" Xiao-Ping Zhang.png" alt=" Xiao-Ping Zhang.png" / /p p   Xiao-Ping Zhang,瑞尔森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企业家,其在信号处理理论、方法和跨学科应用方面的广泛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另外,他以技术为基础的商业倡议促进了新兴金融技术行业人工智能工具的开发和形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752dd956-e5e5-495e-b059-20a7d547ecb0.jpg" title=" Lawrence Tse.png" alt=" Lawrence Tse.png" / /p p   Lawrence Tse,Inphi公司工程高级副总裁,为集成电路和通信系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获得了40多项美国专利,这些专利是今天我们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c2ce9b83-dc36-4cf1-8cdd-a8ba3e8481bc.jpg" title=" Roger Tong.png" alt=" Roger Tong.png" / /p p   Roger Tong,亚洲卫星控股有限公司CEO,通过不断挑战航天器设计的主流规范,一直在提高卫星制造的标准。他目前正在研究包括开发下一代卫星的系统概念和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7a3e63ee-8ad3-4310-96be-412647976538.jpg" title=" Scott Mao.png" alt=" Scott Mao.png" / /p p   Scott Mao,匹兹堡大学教授,是机械和材料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国际领先者。其在材料断裂和力学行为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89585f5c-1f70-4164-b762-de0136f0f45f.jpg" title=" Yong Lian.png" alt=" Yong Lian.png" / /p p   Yong Lian,纽约大学教授,是国际公认的生物医学电路和系统领域的先驱。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4f2a38f6-5441-46d4-a742-1fa26cd96abe.jpg" title=" Charles Q. Jia.png" alt=" Charles Q. Jia.png" / /p p   Charles Q. Jia,多伦多大学教授,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先驱和倡导者。他在多伦多大学的原创工作将主要工业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制定了影响广泛的“以废物处理废物(using waste to treat waste)”战略,并显著加强了加拿大作为全球自然资源强国的地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a4a5747-54e7-4e9f-aa81-7bfb3c436e23.jpg" title=" Keng Chung.png" alt=" Keng Chung.png" / /p p   Keng Chung,Well Resources 公司技术副总裁,在能源系统和石油运营方面的专业知识享誉全球。凭借40年的工业经验,他开创了几项用于石油行业的商业流程和新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f9bb2bae-88d9-4b2e-a6a4-e5233e5ac79f.jpg" title=" Jinwen Chen.png" alt=" Jinwen Chen.png" / /p p   Jinwen Chen,加拿大自然资源部能源技术中心主任,领导着沥青升级、石油精炼、生物燃料和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等主要研发项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d446b0ee-e66a-417a-920b-569fd9d81f84.jpg" title=" Ming Zuo.png" alt=" Ming Zuo.png" / /p p   Ming Zuo,阿尔伯塔大学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可靠性分析和工程资产管理专家。他的主要贡献包括现实的可靠性模型,早期故障检测和诊断的有效算法,以及最优的预测性维护工具。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