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大型样定仪

仪器信息网大型样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大型样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大型样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大型样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大型样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大型样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大型样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大型样定仪相关的资讯

  • 大型仪器共享,这所高校“打了个样”
    登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山一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众多大型设备一目了然。不过,仪器虽多,操作却很简单,科研人员只需动动手指,“线上预约—远程审核—线下上机”的运作体系便可帮他们完成课题的关键步骤。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一大校长陆林到该校医学科技创新中心(转化医学研究院)调研,上述平台是其关注重点。当前,全国各地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增长,但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就此问题,山一大作出了富有特色的探索。大型仪器平台有了,高端人才来了博士毕业后,张书平看到了山一大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的人才招聘启事,第一时间回国来到这里,成为一名PI(课题组长)。吸引他的既有与国际接轨的年薪制待遇,更有人、财、物管理与使用的充分自主权,当然,也有这里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成立于2019年2月的山一大是由原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整合组建而成,目标是“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科教融合的标杆、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和体制创新的典范”。而科创中心是该校科技创新的“特区”。据了解,山一大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资产总值2.5亿元,采用信息化管理,所有设备并网面向社会开放共享使用。该校科创中心负责人辛玮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占地2万平方米的科创中心1期,拥有近亿元的50多台(套)大型科研仪器平台,现已满负荷运转;而占地8万余平方米的科创中心2期,具备为150个PI科研团队提供实验空间的能力。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高校实施教学与科研创新不可或缺的工具。正是这些价值连城的大型仪器,吸引了数十支PI科研团队入驻。仝令君副研究员既是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受益者,也是山一大徐涛院士工作站团队成员。前不久,利用大型科学仪器平台,他有了新发现:乳源细胞外囊泡miRNAs可通过介导肠—肝轴Crosstalk改善相关代谢疾病。而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子刊《科学进展》上。数据显示:2022年该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服务171课题组,用户数超700人,仪器设备使用机时近26000小时。而当年,山一大科创中心依托该平台发表了SCI收录学术论文127篇,比2021年增加了58%。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以上述共享平台为杠杆,放大成果,进入更高水平研发阶段。大型仪器“走出去”,让高校与社会都受益唐华教授是科创中心的领军人才。他依靠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支撑在中科院一区期刊《过敏反应》上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并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该校高建刚、柴人杰、付小龙教授团队依托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中的显微平台,在《尖端科学》期刊上发表耳蜗毛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调节听力的作用机制。长期以来,高校院所中的大型科研仪器使用率低被外界诟病;同时,如何让科研仪器“走出去”,为更多科研人员服务也是难题。上述问题,山一大有了应对招式。李乐平教授是国内胃肠外科的知名专家,而科创中心416实验室成为他的阵地。依托这里,李乐平团队成立了山东省消化肿瘤转化医学工程实验室,获批“消化道肿瘤基础与临床重点实验室”,共主持了11项国家级项目,省校级重大项目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项,总经费达6000余万元。山一大的大型仪器平台操作简单,契合了科研事务繁忙的科学家的诉求。比如该平台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校内外用户提供统一无差别服务。在该平台上,门户展示、用户(权限)管理、仪器设备展示管理、仪器预约和使用管理、仪器设备收费管理、实验数据管理、仪器设备使用查询及效益统计、仪器设备监控管理等功能一目了然,一看就懂,一用就灵。据了解,该平台已吸引了来自京、沪等地的科研人员来开展实验,为省内众多高校提供技术服务,正成为国内医卫科研领域的重要平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韩金祥说:“我们秉持‘创新、合作、开放、共享’理念打造的这个平台,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发挥其科研与社会价值,更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与科研交流的平台,产出了更多的高水平成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山一大力量。”
  • 大型仪器共享,这所高校“打了个样”
    登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山一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众多大型设备一目了然。不过,仪器虽多,操作却很简单,科研人员只需动动手指,“线上预约—远程审核—线下上机”的运作体系便可帮他们完成课题的关键步骤。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一大校长陆林到该校医学科技创新中心(转化医学研究院)调研,上述平台是其关注重点。当前,全国各地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增长,但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就此问题,山一大作出了富有特色的探索。大型仪器平台有了,高端人才来了博士毕业后,张书平看到了山一大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的人才招聘启事,第一时间回国来到这里,成为一名PI(课题组长)。吸引他的既有与国际接轨的年薪制待遇,更有人、财、物管理与使用的充分自主权,当然,也有这里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成立于2019年2月的山一大是由原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整合组建而成,目标是“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科教融合的标杆、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和体制创新的典范”。而科创中心是该校科技创新的“特区”。据了解,山一大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资产总值2.5亿元,采用信息化管理,所有设备并网面向社会开放共享使用。该校科创中心负责人辛玮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占地2万平方米的科创中心1期,拥有近亿元的50多台(套)大型科研仪器平台,现已满负荷运转;而占地8万余平方米的科创中心2期,具备为150个PI科研团队提供实验空间的能力。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高校实施教学与科研创新不可或缺的工具。正是这些价值连城的大型仪器,吸引了数十支PI科研团队入驻。仝令君副研究员既是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受益者,也是山一大徐涛院士工作站团队成员。前不久,利用大型科学仪器平台,他有了新发现:乳源细胞外囊泡miRNAs可通过介导肠—肝轴Crosstalk改善相关代谢疾病。而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子刊《科学进展》上。数据显示:2022年该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服务171课题组,用户数超700人,仪器设备使用机时近26000小时。而当年,山一大科创中心依托该平台发表了SCI收录学术论文127篇,比2021年增加了58%。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以上述共享平台为杠杆,放大成果,进入更高水平研发阶段。大型仪器“走出去”,让高校与社会都受益唐华教授是科创中心的领军人才。他依靠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支撑在中科院一区期刊《过敏反应》上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并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该校高建刚、柴人杰、付小龙教授团队依托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中的显微平台,在《尖端科学》期刊上发表耳蜗毛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调节听力的作用机制。长期以来,高校院所中的大型科研仪器使用率低被外界诟病;同时,如何让科研仪器“走出去”,为更多科研人员服务也是难题。上述问题,山一大有了应对招式。李乐平教授是国内胃肠外科的知名专家,而科创中心416实验室成为他的阵地。依托这里,李乐平团队成立了山东省消化肿瘤转化医学工程实验室,获批“消化道肿瘤基础与临床重点实验室”,共主持了11项国家级项目,省校级重大项目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项,总经费达6000余万元。山一大的大型仪器平台操作简单,契合了科研事务繁忙的科学家的诉求。比如该平台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校内外用户提供统一无差别服务。在该平台上,门户展示、用户(权限)管理、仪器设备展示管理、仪器预约和使用管理、仪器设备收费管理、实验数据管理、仪器设备使用查询及效益统计、仪器设备监控管理等功能一目了然,一看就懂,一用就灵。据了解,该平台已吸引了来自京、沪等地的科研人员来开展实验,为省内众多高校提供技术服务,正成为国内医卫科研领域的重要平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韩金祥说:“我们秉持‘创新、合作、开放、共享’理念打造的这个平台,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发挥其科研与社会价值,更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与科研交流的平台,产出了更多的高水平成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山一大力量。”
  • 中科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评估会召开
    9月26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评估会在海洋研究所召开。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条财局局长吴建国,条财局副局长曹凝、王凡出席会议。青藏高原所副所长范蔚铭研究员任专家组组长,来自14家区域中心的专家参加了评估。海洋科学区域中心管委会主任、海洋所所长孙松,副所长王辉,海洋科学区域中心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所长助理宋金明等参加会议。   宋金明研究员代表海洋科学区域中心管委会就区域中心组建5年来总体建设情况、资源建设与整合、运行效果与共享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结合中心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海洋科学区域中心成立于2008年7月,由海洋所、南海所、声学所、广州地化所、烟台海岸带所、青岛能源过程所6家单位共建,主要包括海洋探测、分析测试两大系列设备共享平台。中心成立以来,在各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整合了现有大型仪器设备并通过购置和研制系统的海洋大型仪器设备,基本建立了海洋探测、分析测试两大共享系统 中心设备共享平台运行的体制机制和共享网络已经建立且运行成效显著 中心部分共享平台已经成为我国一流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海洋科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完成了中心5年阶段性建设目标。特别是经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建设,构建完成了具有国际水准的质谱系列集成高性能分析测试平台和国内一流的海洋探测平台、海洋环境分析共享平台,为 &ldquo 蛟龙号&rdquo 载人深潜、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等国家重大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区域中心单一体制下的&ldquo 聚集整合资源-培养造就队伍-开放共享平台-成就建设设想&rdquo 运行机制。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查阅了相关档案、数据资料,现场考察了生物技术测试共享平台和海洋环境分析共享平台建设运行情况,一致认为海洋科学区域中心建设特色鲜明,管理运行规范,共享数据真实可靠,档案资料齐全,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   吴建国对海洋科学区域中心建设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希望中心充分发挥优势和特色,在船舶的运行管理和船载设备共享方面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途径,更好地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地技术支撑。 会议现场
  • 让大型仪器“忙”起来!南方海洋实验室加快推进仪器开放共享
    4月25日,在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和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共同指导下,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下称“南方海洋实验室”)主办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对接活动”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效率,全面支撑科研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本次活动以“开放协作、共享共赢”为主题,以“实地参观+会议交流”的形式开展,重点面向社会公开推介南方海洋实验室高精尖设备,促进南方海洋实验室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珠海市科创局副局长戴舸、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部长赵晓萌、珠海市融合创新发展协会执行秘书长杨育栋以及来自80多家单位的近15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南方海洋实验室党委书记刘梅研究员主持,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副主任孙冬柏教授出席。戴舸表示,本次活动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举措,是南方海洋实验室公共平台高质量发展、助力地方产业生态的有力保障,通过交流合作,可有效推动南方海洋实验室这一重大海洋科技创新载体服务于珠海科技创新发展和海洋科技产业发展。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表示,开放协作是南方海洋实验室建设公共平台的初衷,共享共赢是南方海洋实验室公共平台进入运行期的目标。南方海洋实验室将站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高质量推动资源开放共享,破除稀缺资源垄断,让各界科研人员能够找得着、用得上最先进最高端的科研仪器,助力科研思路向科研行动、科研成果转化。他欢迎各界代表与南方海洋实验室共同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会上,赵晓萌解读了《关于深入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介绍了政策背景、政策依据、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等。随后,南方海洋实验室副主任孙冬柏教授介绍了南方海洋实验室概况,该实验室于2018年11月启动建设,是第二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建设期考核评估优秀。实验室建设了八大重要的科研平台,汇聚了一大批的顶尖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是兼具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海洋科技创新基地。目前,已拥有3000余台套科研设施与仪器,其中原值30万以上仪器设备600多台套,可用于海洋、新能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领域,服务海洋、地质、测绘、生物、化学化工、材料、渔业、电子信息、环境、海洋工程装备等学科,开展检验检测、科学调查、技术咨询、设备共享、测试加工、数据采集处理等服务。南方海洋实验室进入运行期,秉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国际科学前沿、地方经济发展”的“三轮”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任务牵引,立足“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推动建设珠海海洋牧场,万山海上测试场和蓝海科技产业园等,加速涉海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多头并进发展格局。会议最后,南方海洋实验室八个公共平台向与会人员详细分享了本平台的硬件基础条件及服务能力。与会代表表示,希望能与实验室展开深入合作,借助实验室大平台促进科技创新。
  • 沈阳大气所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上线
    近日,由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研发的“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的建成投入使用,将提升大型仪器的利用率,使科研院所大型仪器设备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据介绍,共享平台上展示的30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包括光合作用有效辐射仪、地面气象观测仪、激光雷达等,分布在东北三省的5个野外基地、农业气象室、生态气象室和环境气象室,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平台注册登录后均可通过平台“设备预约”功能申请使用仪器,获取已开放数据。平台系统还具备公告通知、资料下载、设备预约信息滚动展示、按品类展示设备、设备使用情况显示等功能。平台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打破大型仪器设备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将纳入平台的仪器设备相对集中放置,为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有效使用和实行统一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
  • 中科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技术培训会举行
    12月4日至6日,中科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技术培训会暨2012年度总结会召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声学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共建单位的30余位专家和技术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主任宋金明研究员主持会议。   共建单位6位专家分别作了报告,介绍了各自领域的新方向和动态。报告包括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员的“海洋环境实时监测解决方案”、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的“海水痕量元素的分离测定技术”、声学所刘宏伟研究员的“海洋声学研究与应用简介”、青岛能源所杨孟龙高级工程师的“代谢产物综合分析技术平台的构建”、广州地化所丁平工程师的“14C测年与示综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及南海海洋所孙珍研究员的“海底测地系统”。与会专家围绕分析测试和相关调查设备仪器的研制、改造与功能开发等进行了交流,就技术支撑领域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全面总结了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2012年的工作,并对2013年即将展开的区域中心和所级中心工作评估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会议要求各研究所和区域中心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加强交流学习,更好地推进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各项工作。   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是为促进我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我院海洋探测和分析测试能力,由海洋研究所牵头,联合南海海洋所、广州地化所、声学研究所等相关单位而共建的海洋探测与样品分析测试的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服务平台。
  • 《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修订版”全文公布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于2021年11月25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11月25日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2007年8月16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1年11月25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修订)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适用本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本规定所称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是指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以及一定价值限额以上的单台(套)科学仪器设备。单台(套)科学仪器设备的具体价值限额,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本规定所称的共享,是指拥有或者受委托管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以下统称管理单位)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向社会开放,由其他法人、非法人组织或者自然人(以下统称用户)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行为。第三条 本市按照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奖惩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使用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在保证自身使用需求,满足非涉密和无特殊规定限制的情况下,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鼓励以非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管理单位,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向社会共享。第四条 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活动进行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本规定。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财政、教育、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的相关工作。第五条 对使用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加强集中集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共享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管理和操作人才队伍建设,按照规定接受共享评估和社会监督。第六条 本市加强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市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提供服务。市共享服务平台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第七条 本市按照国家总体布局的需要,加强与其他省市的合作,参与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协作共用网络建设,开展跨区域共享协作与联动。第二章 购置建设与共享承诺第八条 申请以本市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以下统称申请单位),应当在申请报告或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就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作出承诺。共享服务的承诺应当包括共享服务可行性论证以及共享时长、范围、方式等内容。第九条 本市建立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联合评议工作协调机制。对申请以本市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就其必要性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有关部门审批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重要参考。本市已有同类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提供的共享服务可以满足申请单位相关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需要的,不予批准其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申请。购置、建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评议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十条 对获准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申请单位,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其所作的共享服务的承诺,在项目合同或者项目批准文件中,明确该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在满足申请单位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需要的同时,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的相关要求。第十一条 对于可以通过共享服务满足需要而未获准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项目审批部门在批准申请单位承担本市科研计划项目时,应当保障其项目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使用其他单位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相关费用。第三章 共享服务第十二条 市共享服务平台应当向管理单位和用户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的信息查询、需求发布、服务推介、预约使用、技术培训等服务。第十三条 使用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自完成安装、调试验收之日起三十日内,将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名称、类别、型号、应用范围、共享时段和方式、收费标准等信息,通过市共享服务平台向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报送。鼓励管理单位将使用非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相关信息,按照前述规定进行报送。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管理单位报送的信息汇总、分类后,在市共享服务平台上发布。第十四条 用户可以通过市共享服务平台或者直接向管理单位提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请求,管理单位应当及时作出回应并按照平等原则确定用户。使用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提供共享服务的,管理单位应当与用户订立合同,约定共享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知识产权归属、保密要求、损害赔偿、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事项,并通过市共享服务平台签订合同或者上传已签订的合同文本。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为用户提供共享服务。用户在使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时,应当遵守管理单位的操作规范。用户使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形成的著作或者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时,管理单位要求用户对使用情况予以标注的,用户应当予以标注。第十五条 使用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管理单位,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为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科技合作,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共享服务。第十六条 管理单位可以委托专业机构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提供专业服务。鼓励管理单位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等模式,提升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统筹管理和开放服务水平。第四章 共享保障第十七条 本市建立健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评估制度。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分类评估的原则组织专家,在信息报送、运行情况、共享服务时间、服务质量、功能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定期对加入市共享服务平台的管理单位进行评估。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评估结果作为共享服务奖励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将评估和奖励结果向社会公布。具体评估和奖励办法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管理单位的评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使用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管理单位,无正当理由不报送相关信息导致无法进行评估的,市科技、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对其后续申请使用本市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进行评议时,可以提出限制性意见。第十八条 本市设立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奖励资金。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结合共享服务评估结果,对加入市共享服务平台,且共享服务工作量、用户满意度等达到共享服务要求的管理单位,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其中,对使用非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管理单位,上浮一定奖励额度。管理单位获得的奖励资金和服务收入可以按照规定用于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运行维护,以及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奖励等相关费用支出。第十九条 获得共享服务奖励的管理单位,在申请本市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其他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批准其申请。第二十条 经评估,使用本市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未达到共享要求的,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管理单位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市科技、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对其后续申请使用本市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进行评议时,可以提出限制性意见。对于使用本市财政资金全额购置、建设的通用型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程度较差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在部门内或者跨部门无偿划拨。第二十一条 本市推动科技创新券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中的使用。市科技、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完善科技创新券的申领、使用、兑付等工作机制,优化科技创新券管理系统,为用户和管理单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第二十二条 市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有计划地培养管理和操作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相关人员,完善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在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支持,并对在共享服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第二十三条 市科技、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施信息互通机制。对管理单位报送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信息,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评估的重要参考。第五章 长三角区域共享第二十四条 本市推动长三角区域省市共同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协同机制,在购置建设评议、服务规则制定、服务信息互通、开放共享评价等方面加强协作,促进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实现科技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保障。第二十五条 本市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有关部署,推动建设和完善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服务平台。市共享服务平台应当与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为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跨区域共享服务。第二十六条 本市以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为依托,推动长三角区域省市联合实施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共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重大创新策源能力。第二十七条 本市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券通用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券在长三角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中的促进、引导作用。第二十八条 本市将管理单位为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用户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的情况,纳入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评估范围,并作为对管理单位实施奖励的依据。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二十九条 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未按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报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相关信息的,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三十条 管理单位或者其工作人员弄虚作假,提供虚假材料获取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奖励资金的,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追回,并将相关信息依法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第三十一条 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 附 则第三十二条 本市接受无偿援助购置、建设或者捐赠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参照本规定关于本市财政资金出资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IDE团队成功研出大型圆柱度测量仪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室IDE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经过艰苦攻关,创新性提出了高负载大可变量程的大型圆柱度测量新方法,并依此方法研发了大型圆柱度测量仪。大型零件圆柱度测量仪样机圆柱度是精密回转类零件重要的精度指标之一。目前,圆柱度测量仪大多通过接触式传感器获取被测目标信息,采用精密转台回转的方式实现测量,如英国Talyrond公司研制的最大测量直径达1.6米的1600型圆柱度测量仪。接触式传感器的可形变量极小,在圆柱度测前定心调整过程中,大偏心距累积的运动定位误差极易超出传感器的极限行程而造成传感器损坏。受被测对象的尺寸、重量及高精密转台的制造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过大的载荷将严重影响精密轴系的回转精度,所产生的随机误差难以通过算法有效补偿,无法满足大型工件的高精度测量需求。对于直径超过2米的大型轴承套圈,由于零件尺寸巨大、圆柱度测量精度要求高以及测量环境的局限性,现有的接触式传感器与转台回转的测量方式难以满足其测量要求。因此,亟需研究针对大型回转类零件圆柱度的现场快速精密测量方法及相应的评定技术。沈阳自动化所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室IDE团队提出的高负载大可变量程的大型圆柱度测量新方法采用具有精密、隔震等特性的气浮驱动技术,配合精密耦件,通过测前快速自适应偏置调整技术实现工件测前自动定心,采用精密测头回转的方式快速获取有效测量信息。在测量原理方面,提出了更完善的圆柱度测量模型及误差分离算法,测前定心与实际测量采用分立的运动控制系统,既解决了大型工件的载荷问题,又能够通过模型参数拟合的方式实现偏心、测量线偏置、被测圆柱轴倾斜等误差的精准分离;测量系统采用对称式双测头测量方案,综合了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安全、柔性的特点与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精密、可靠的特性。本方法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测量方法在大型圆柱度测量过程中的局限性,实现了大型回转类零件圆柱度测前自适应偏置调整和现场快速精密测量。目前,该研发团队已完成大型圆柱度测量仪原理样机的研发工作,并在《光学精密工程》《中国激光》等高质量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经过国家权威计量专家及天津计量院的检定,大型圆柱度测量仪样机的回转精度为42.6nm,Z向导轨精度139nm/100mm,最大测量直径为2500mm,且其测量范围可根据使用需求进一步拓展。这意味着该原理样机的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夯实我国大型轴承及以大型轴承为核心基础部件的高端装备的制造技术基础,填补直径大于2米的大型轴承圆柱度测量仪的国内空白,掌握大型圆柱度测量仪的核心技术,提高轴承及相关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高铁、风电和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能力,对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 中科院将制定大型仪器“十三五”修购计划
    3月6日至7日,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管理工作研讨会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条财局组织,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副秘书长吴建国出席会议。中科院14个区域中心的管委会主任和专家近40人参加了研讨。   会上,条财局介绍了&ldquo 十二五&rdquo 区域中心整体建设情况,通报了2013年区域中心评估结果,并对区域中心的布局调整、运行管理、技术支撑队伍建设,以及&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制定等工作进行了部署。与会代表和专家围绕区域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就完善区域中心管理、设立功能开发项目提出了建议。   吴建国介绍了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和主要任务。他指出,院机关正在开展资源配置和科研经费的管理改革与创新探索,今年将启动&ldquo 十三五&rdquo 基本建设规划和修购专项规划的制定工作,各单位的资源配置和区域中心规划要围绕院的重点工作和研究所的科研发展需求,要优先考虑卓越中心、先导专项、重大突破和&ldquo 一三五&rdquo 规划发展目标,要加强各类资源的统筹协调,相互配合,提高效率,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张亚平充分肯定了区域中心建设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他认为,区域中心是中科院仪器设备配置模式及运行管理机制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和有益探索,是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它的建设突破了研究所的界限,有效整合了全院的科技资源,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中科院整体技术支撑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调,各区域中心要充分重视&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的制定工作,密切围绕院党组的重大布局和各所的中心工作,有的放矢,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有限的资源向科研发展重点倾斜、向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倾斜,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他要求,条财局要继续组织研讨,加强交流,深入研究共性问题,认真总结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区域中心的运行管理水平 同时与人事局积极配合,深入研究制定更加符合技术支撑队伍稳定和发展的人才政策,提升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推动中科院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发展。   中科院人事局和昆明分院相关研究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 708万!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购顶空进样装置及配套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仪器设备
    项目概况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仪器设备购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http://zbcgbjzc.zhongcy.cn/bjczj-portal-site/index.html#/home)和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北京市大兴区)(http://ggzy.daxing.net)。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1-12-23 13:3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DXCG_21_0837项目名称: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仪器设备购置预算金额:708.8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708.8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第一包预算388.5万元:微生物过滤检测系统,数量1套用于液体样本中各种低浓度病原微生物快速富集。具有采用驻极体高效过滤膜、滤膜折叠压缩过滤吸管捕获病毒、细菌等微粒子的功能等具体详见招标文件;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检测系统,数量1套用于生活饮用水水样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检测分析具体详见招标文件;病毒载量测定装置,数量1套定量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RNA,用于HIV感染诊断、血液筛查、病程评估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监测等具体详见招标文件;厌氧培养装置,数量1套,适用于厌氧菌、微需氧菌和细胞培养等具体详见招标文件;空气生物采样器,数量1套,用途:便于携带至现场采集空气中细菌、病毒、真菌、花粉等颗粒物等具体详见招标文件。第二包预算320.3万元:顶空进样装置及配套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数量:1套用途:仪器类型样品前处理装置及配套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用于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中微量或痕量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靶向化合物进行筛查和对痕量化合物准确定量,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农药、兽药、违禁添加物、化学有机污染物等残留物的准确定性定量分析等具体详见招标文件。通风式试剂柜,数量4台用于存储有机或无机液体及固体化学试剂,吸附过滤有毒有害气体等具体详见招标文件;α、β表面沾污测量仪,数量1台用于放射场所α、β表面沾污测量具体详见招标文件;急性食物中毒检测箱,数量1个用于快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食物中毒现场快速检测等具体详见招标文件;水质快速检测箱,数量1套用于生活饮用水、养殖水及游泳池水等水体质量安全等具体详见招标文件。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7日历天内完成供货安装、调试完成。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或小型、微型企业、监狱企业或残疾人福利性单位采购:否;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属于医疗器械的产品应提供国家(产地)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供应商必须具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2)本项目部分产品接受进口产品投标(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进口产品供应商必须提供制造厂商授权书;或进口产品国内总代理或区域代理的授权书。(3)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4)依据财库〔2016〕125号文,投标人“信用中( 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网站查询的投标单位信用记录无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5)供应商的投标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技术、节能、安全和环保标准;如国家有关部门对供应商的投标产品有强制性规定或要求的,则供应商的投标产品必须符合相应规定或要求;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1-12-02 至 2021-12-08 ,每天上午09:00至12:00,下午12: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http://zbcgbjzc.zhongcy.cn/bjczj-portal-site/index.html#/home)和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北京市大兴区)(http://ggzy.daxing.net)。方式:本项目采用电子化与线下流程结合招标方式,招标文件获取相关操作如下:(1)办理CA认证证书(北京一证通数字证书),详见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http://zbcg-bjzc.zhongcy.cn/bjczj-portal-site/index.html#/home)查阅“用户指南”一“操作指南”一“市场主体CA办理操作流程指引”,按照程序要求办理。(2)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用户指南”一“操作指南”一“市场主体注册入库操作流程指引”进行自助注册绑定。(3)招标文件获取方式:供应商按照规定办理CA数字认证证书(北京一证通数字证书)后,自招标公告发布之日起持供应商自身数字证书登录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免费获取电子版招标文件。(4)未按上述获取方式和期限下载招标文件的投标无效。(5)证书驱动下载:5.1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用户指南”一“工具下载”一“招标采购系统文件驱动安装包”下载相关驱动。5.2 CA认证证书服务热线010-585110865.3技术支持服务热线010-86483801、13669922829注意:请供应商认真学习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发布的相关操作手册。4. 投标人须在公告有效期内登陆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北京市大兴区)(http://ggzy.daxing.net)及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http://zbcg-bjzc.zhongcy.cn/bjczj-portal-site/index.html#/home),按操作流程进行新用户注册和CA证书绑定,然后关注本项目并下载招标文件。投标人无需在此平台上传电子投标文件。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大兴区分平台注册事项如下:1)新用户注册新注册用户必须使用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大兴区分平台支持的数字证书(北京CA、法人一证通或颐信CA)进行注册登录。请登录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大兴区分平台(http://ggzy.daxing.net/)查阅网页“下载中心-文件下载”栏目,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新用户注册。2)招标文件下载请在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大兴区分平台(http://ggzy.daxing.net/)中选择供应商入口,进入“北京市大兴区政府采购交易系统”,使用本平台支持的数字证书(北京CA、法人一证通或颐信CA)登录后,进行本项目关注及下载招标文件。售价:¥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2021-12-23 13:30(北京时间)地点: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华南里桐城行政办公楼9号3层大兴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1.本项目为电子化与线下相结合交易方式(线上获取招标文件线下纸质投标),需同时在报名有效期内完成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和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大兴区分平台同时关注本项目。关注完成后到代理机构确认。2. 开标要求(1)请参与本项目的投标人仅委派一名被授权人代表进入递交投标文件现场,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必须佩戴口罩,出示北京健康宝“未见异常”状态的健康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和人员信息登记。(2)投标人不得委派外埠进京(返京)隔离期未满的人员参与本次采购项目的投标活动。(3)投标人不得委派有疫情接触史及身体发烧等症状的人员参与本次采购项目的投标活动。(4)投标人参与投标活动过程中委派的相关人员均须符合北京市实时防疫相关规定。(5)因疫情防控,采购时间及地点有可能会变更,如有变更的具体以更正公告为准。3. 评标方法及标准:综合评分法4. 本项目招标公告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北京市政府采购网》《大兴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发布。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
  • 604万!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院大型仪器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NBITC-202252015G 项目名称: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院大型仪器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元):6041000 最高限价(元):3000000,3041000 采购需求: 标项一 标项名称: 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等设备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 30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详见招标文件 备注:/ 标项二 标项名称: 高速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等设备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 3041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详见招标文件 备注:/ 合同履约期限:标项 1、2,详见招标文件 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 Alit大型人工气候室/药物稳定测试室新品上市
    大型步入式植物生长箱/人工气候室 FITOCLIMA WALK-IN BIO系列 FitoClima箱体产品适用于植物生长、组织培养、拟南芥、种子发芽、孵化、昆虫学研究、昆虫存储以及其他生命科学中的应用,FitoClima生物学研究用培养箱可提供灵活多样的配件选择以及控制条件来满足不同研究者的需求。 FITOCLIMA WALK-IN BIO HP系列 FitoClima高效箱体适用于需要大量光照强度和广泛光谱条件的植物,常应用于: 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咖啡、软木等各种常见的需要高光照强度的大型植物。 Fitoclima Pharma应用于制药行业的药品稳定性和耐光性试验 箱体设计符合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的所有要求,这些箱体被应用于医药产品的稳定性(Q1A标准)及耐光性(Q1B标准)测试,符合国际通用标准以及ICH, DIN, EN, IEC ISO, NP和UNE的要求 箱体体积从600L到无体积限制的大型步入式药品测试室,Fitoclima Pharma系列箱体为制药行业提供独特的精度控制、均匀性和稳定性的气候条件。 欢迎新老客户前来咨询合作! 艾力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网址:www.alit.com.cn 邮箱:marketing@alit.com.cn 电话:021-62299622
  • 330万!沈阳医学院计划采购大型科研设备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JH22-210100-08627项目名称:沈阳医学院采购大型科研设备包组编号:001预算金额(元):3,300,000.00最高限价(元):3,300,000采购需求:查看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25天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小微企业(含监狱企业)、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物业公司相关规定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包组编号:002预算金额(元):3,092,100.00最高限价(元):3,092,100采购需求:查看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25天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小微企业(含监狱企业)、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物业公司相关规定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二、供应商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002包供应商投标报价总额40%以上的产品须为中小微企业生产。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三、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库须知参加辽宁省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未进入辽宁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库的,请详阅辽宁政府采购网 “首页—政策法规”中公布的“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库”的相关规定,及时办理入库登记手续。填写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联系人等简要信息,由系统自动开通账号后,即可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具体规定详见《关于进一步优化辽宁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库程序的通知》(辽财采函〔2020〕198号)。四、获取招标文件地点:线上获取售价:免费五、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地点:正本电子文件提交辽宁政府采购网,电子备份文件提交辽宁浩亿招投标有限公司会议室或以加密文件形式发至邮箱syhygs@163.com六、公告期限供应商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代理机构或采购人提出质疑。2、质疑函内容、格式:应符合《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相关规定和财政部制定的《政府采购质疑函范本》格式,详见辽宁政府采购网。1、本项目采用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供应商应按要求网上领取采购文件并上传电子投标文件,并保证与递交的电子备份文件一致,否则后果自负。2、本项目共分为两个合同包,两包可兼投但不允许兼中,最多只允许中一个包组,以包组序号顺序确定中标人。提交投标文件地点:正本电子文件提交至辽宁政府采购网,电子备份文件提交至辽宁浩亿招投标有限公司会议室(沈阳市皇姑区同江街11-1号3门,天山一校对面即是)或以加密文件形式发至邮箱syhygs@163.com。九、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名 称: 沈阳医学院联系方式: 024-62216577名 称: 辽宁浩亿招投标有限公司联系方式: 024-81231520开户行: 盛京银行沈阳市向工支行账号: 0338260102000001621项目联系人: 赵旭、张芳、李姗姗
  • 国产大型二氧化氯装备将占领市场
    随着一批国产大型二氧化氯制备反应器的相继投运,国外公司长期垄断大型二氧化氯装置制造技术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上周,记者在上海召开的2010 AQUATECH CHINA二氧化氯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用国产装置生产的二氧化氯直接成本约8200元/吨,造纸企业的二氧化氯的生产成本可降低1/2~2 /3。   中国二氧化氯学会理事长、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原总工程师严以强介绍,2009年9月,成都锦兴绿源公司6吨/天二氧化氯制备系统一次开车成功,这是国内第一套实现进口替代的大型二氧化氯国产化装置,现已成功运行8个月。第二套3吨/天二氧化氯制备设备已于今年5月27日成功投产。   目前,山大华特、成都锦兴绿源和、广西博世科和中物凯沃等公司都在进行国产大型二氧化氯制备装置的开发研究工作,共申请专利十多项,现已有3套国产化装置正在建设中,还有一套装置刚刚签约,另有一套装置待签。这标志着我国大规模二氧化氯制备装置已经成功实现国产化。   首套国产二氧化氯装备运行8个月的结果表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经达到国外装置先进水平,发生器反应速率达到每升每小时0.53mol以上,每吨二氧化氯直接成本约8200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不仅实现了二氧化氯制备技术的突破,而且大型国产装置未来有望全面占领市场。   据了解,我国采用国外技术建设的二氧化氯制备装置有18套已经投产,目前还有4套在建装置,二氧化氯总产能达到387吨/天,国内二氧化氯装备制造业长期被国外技术所垄断。   另外,据全国化工标准物质委员会二氧化氯专业委员会主任黄君礼教授介绍,2008年国家颁布实施了新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可吸附有机卤素和二口恶英指标增列为强制性标准,现采用的氯气漂白工艺难以满足新标准要求。现有造纸企业要达到这一排放标准,以二氧化氯取代氯气漂白法已是当务之急。
  • 江苏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立法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
    近日,记者从江苏省科技厅获悉,新修订的《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六章“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为修订新增章节,将为江苏省进一步加大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力度,服务科技强省建设提供法律依据。第六章“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共有6条内容,具体包括:建立利用财政性资金购置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制度,建立共享服务平台;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统筹规划、突出共享、优化配置、综合集成、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原则,建立联合评议工作协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考核评价制度,组织实施考核评价工作;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共同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协同机制,在购置建设评议、服务规则制定、服务信息互通、开放共享评价等方面加强协作;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有关部署,推动建设和完善长三角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服务平台;支持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建立科技创新券通用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券在长三角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中的促进、引导作用。据了解,江苏历来高度重视大型科学仪器等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近年来,通过部门联动、平台支撑、考核激励,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资源统筹集成与开放共享。目前,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超1.2万台套,年利用率超80%。通过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和新购仪器联合评议,年服务企业等创新主体超6.7万家次,为企业节约研发成本近4000万元,近三年累计核减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超600台套,节约财政资金近8亿元。下一步,江苏将按照《条例》规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券引领作用,强化共享考核评价和结果运用,加大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集聚和共享力度,协同推进资源跨区域共享,努力促进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
  • “大型臭氧发生器设备研制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评估会议在青岛举行
    2012年6月9日,“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大型臭氧发生器设备研制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评估会议在青岛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总院、臭氧行业等国内臭氧技术领域的资深专家,参加了项目的现场测试和科技成果评估,评估专家认为“该成果是我国臭氧装备制造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国内首台臭氧产量达到100kg/h级的臭氧发生器,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填补了国内大型臭氧装备制造技术的空白。”   项目承担单位青岛国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拥有多年臭氧装备制造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启动大型臭氧装备的研制工作,并在国家重大专项计划和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的支持下,历时两年的科研攻关,先后突破了高效臭氧发生单元技术、大型臭氧发生器技术、1200kW的容性负载臭氧发生器专用大功率中频逆变电源技术、大型臭氧发生器电源控制与监测技术等6大关键技术,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经过了2个月的厂内稳定运行,经国家电子电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其臭氧浓度、臭氧产量、臭氧电耗等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的研制,标志着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120kg/h大型臭氧发生器的研发制造技术,并成为目前为止世界三个仅有此项制造技术的国家之一。项目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将有力促进我国臭氧装备制造水平和应用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将大大增强我国市政给水及环保领域对国产大型臭氧设备的信心,为国产臭氧装备制造行业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   120kg/h大型臭氧发生器及其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市政饮用水处理、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烟气脱硝、纸浆漂白、精细化工氧化等领域,是国家“十二五”以及未来在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我国面向环保工程应用并可替代进口的重大技术装备。
  • 国内首台大型高性能臭氧发生器面世
    清除自来水中致癌致畸物与治理空气、水体污染有了新利器。记者从近日在榕举行的“高性能国产化大型臭氧装备重大突破”成果汇报会暨新闻发布会获悉,由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130kg大型臭氧发生器正式面世,这标志着该公司成为国内首个可批量生产100kg以上大型臭氧发生器的制造商,打破了该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的格局,可使产品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   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11位专家鉴定认为,该设备采用可叠加集束的蜂窝模块积木式设计,解决了臭氧发生器大型化设计的关键技术难题,是目前世界最先进、最大型、并可批量投产的臭氧发生器之一,将大大降低大型臭氧发生器技术在各领域的规模应用门槛。   据介绍,大型臭氧发生器主要应用于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各类难降解工业污水处理、大气防污脱硫脱硝处理,以及印染、造纸、化工等行业的大型环保治理工程,是国家实现“十二五”环境保护减排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
  • 美国利曼公司实验室仪器大型技术交流会(沈阳)邀请函
    尊敬的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对利曼产品的信任和支持! 美国利曼公司多年来一直秉承用户满意度第一 、技术创新第一、产品质量第一的企业宗旨,为实验室不断提出众多先进的解决方案。为了和客户更好的进行产品技术的沟通,我公司将于2014年10月31日在沈阳国际皇冠假日酒店(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88号,024-86311111)举办实验室仪器大型技术交流会,届时将有ICP、测汞仪、TOC、吹扫捕集浓缩仪、水分分析仪、元素分析仪、蛋白质分析仪、微波消解系统、酸纯化器、折光仪、旋光仪、密度计等产品展示。美国利曼公司工程师将会提供专业的仪器讲解,热切期待您的参加!交流会日程安排 如您有意参加技术交流,敬请于2014年10月27日(星期一)前将以下信息回执传真024-22525872 或发邮件至 ylwang@leemanchina.com 。联系人:王义莲 024-22580583。会议地点——沈阳国际皇冠假日酒店【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88号】附图:
  • 美国博纯INDI-GASS样气处理设备成功应用于山东某大型电厂CEMS改造项目
    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山东某发电厂在改造CEMS时安装了美国博纯(Perma Pure)基于创新Nafion技术的样气处理设备INDI-GASS,使得样气露点突破传统冷凝器的技术壁垒,直接降到零下15度以下,目前系统运行良好,帮助此发电厂环保设备连续正常运行,精确监测烟气排放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为解决传统CEMS的诸多顽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实践。美国博纯的技术人员多次访问该发电厂,实际考察客户设备,分析问题,攻克技术难关,最终确定了INDI-GASS方案,为客户解决困扰已久的问题。电厂客户表示:“博纯INDI-GASS系列产品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大大减少了日常工作量。不用担心冷凝器除水不彻底和管线损坏导致的堵塞和腐蚀了,分析仪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该发电厂自从2012年11月安装首台博纯INDI-GASS设备以来,一切运转良好,已经追加了另外四台设备,并考虑今后脱硫脱硝都逐步采用博纯的GASS产品。更多应用信息请访问:记INDI-GASS样气处理设备在某大型电厂CEMS改造中的成功应用http://www.permapure.com.cn/caseNote.asp?id=119&maincolor=67b300
  • 202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开放共享评价预评估会在青岛召开
    7月10日,202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开放共享评价预评估会在青岛召开。会议由海洋区域中心牵头单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主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邀请了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主任刘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韩玉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程洋处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研究员组成专家评审组,对海洋区域中心6家共建单位的开放共享情况进行预评估。中科院海洋所副所长沙忠利,中科院海洋所所级公共技术中心主任刁新源,中科院南海所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中心主任王发左,中科院声学所资产条件保障部主任刘宏伟,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公共技术中心主任王文海,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公共实验室主任高峻,中科院深海所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平静,以及来自海洋区域中心6家共建单位共计32名技术支撑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中科院海洋所副所长沙忠利代表海洋区域中心和牵头单位海洋研究所,对各位评审专家和共建单位同仁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沙忠利副所长表示,海洋所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海洋区域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在各共建单位的不懈努力下,海洋区域中心作为全院范围内十分有特色的区域中心,在仪器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开放共享运行管理、技术支撑服务等方面工作取得了实效,希望通过召开本次开放共享评价预评估会,推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工作提质增效。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主任刘瑞研究员,作了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相关政策解读报告。报告从大型科研仪器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政策对开放共享目标任务的规定、国家政策中度管理单位的要求、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的思路与方式、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的具体指标与内容、评价考核结果的发布与奖惩措施等多个层面,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详细解读。在稍后的互动讨论中,刘瑞研究员还针对海洋区域中心6家共建单位仪器平台负责人提出的管理单位分组情况、评价考核结果反馈机制、海洋领域特有开放共享困境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专家评审组对海洋区域中心6家共建单位的填报内容进行了现场评审,针对各单位存在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详尽的意见和建本次会议对海洋区域中心各共建单位参加2023年度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具有显著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为海洋区域中心在今后工作中把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打下坚实的基础。议。
  • 2021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发布
    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21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的通知国科办基〔2021〕136号 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 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央改革办督察组的要求,2021年5月至9月,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委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组织开展了2021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有关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本次评价考核依托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以法人单位为考核对象,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强调提高运行使用效率,强调法人单位主体责任,强调减轻科研单位负担,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核查,形成考核结果。共有25个部门346家单位参加评价考核,涉及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共计4.2万台(套),其中原值1000万元以上的359台(套),涵盖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科考船、风洞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86个。 总体看来,与2020年相比,参评单位对开放共享更加重视,管理和共享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参评的科研仪器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为1278小时,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管理的仪器入网比例为98%,92%的参评单位建立了在线服务平台。参评的86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和开放共享情况较好,在支撑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通过评价考核,也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单位管理机制不健全,仪器利用率水平不高。二是仍有26家单位未按要求建立在线服务平台,仪器管理水平不高。三是少数单位对仪器购置缺乏统筹管理,仍然存在低效购置现象。 二、考核结果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50个单位管理制度规范,科研仪器设备运行使用效率高,对外开放共享成效明显,考核结果为优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00个单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运行使用效率较高,对外开放共享成效较好,考核结果为良好。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188个单位达到了开放共享的基本要求,考核结果为合格。东北师范大学等8个单位开放共享情况较差,存在重视不够、统筹管理不力、通用仪器利用效率低、制度建设缺失、实验队伍支撑薄弱等不足,考核结果为较差。具体评价考核结果见附件。 按照《意见》有关规定,对考核结果优秀和良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并给予后补助经费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要求限期一年整改,一年后整改不到位的,将核减相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意见》精神和《中央级新购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查重评议管理办法》要求,督促指导所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切实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建设和购置的统筹规划,规范科研设施与仪器运行和开放管理,加强高水平专业化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 附件:2021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 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2021年12月2日 (此件主动公开)附件 2021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 序号单位名称考核结果1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优秀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优秀3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优秀4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秀5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优秀6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优秀7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优秀8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优秀9浙江大学优秀10水利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优秀1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优秀12河海大学优秀1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优秀14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优秀15清华大学优秀1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优秀17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优秀18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优秀19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优秀20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优秀2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22上海交通大学优秀2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优秀2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优秀优秀35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优秀
  • 《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修订版实施,包邮地区可共享
    《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 12月1日,修订后的《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正式实施。新增加的第五章长三角区域共享将推动长三角区域省市共同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协同机制,在购置建设评议、服务规则制定、服务信息互通、开放共享评价等方面加强协作,促进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实现科技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保障。 新《规定》不仅将推动建设和完善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服务平台,还能实现共享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为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跨区域共享服务。而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用户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将纳入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评估范围,并作为对管理单位实施奖励的依据。关键是:有了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为依托,就可以推动长三角区域省市联合实施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实现联合技术攻关,提升重大创新策源能力。创新券:你的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科技创新券是上海市科委推出的一项用于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团队的普惠性创新政策。那么长三角地区是否也有这样的好政策呢? 长三角科技创新券(以下简称“创新券”)——利用长三角试点区域财政科技资金,支持试点区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长三角区域内服务机构购买专业服务。2021年1月9日发布的《关于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的通知》要求,苏浙皖三省科技厅和“青嘉吴马”试点地区科技局按照“求同存异、开放协同、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开展了深入扎实的推进工作,保障长三角创新券通用通兑工作的有效实施。《规定》明确,本市将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券通用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券在长三角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中的促进、引导作用。符合申领条件的企业,登录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平台(http://kjq.csjpt.cn/)在线申领创新券,在线选择计划购买相关专业服务的服务机构。部分试点区域科技主管部门可对还未获得资格的申领企业进行资格审核,符合申领条件的予以确认。
  • 关于开展2022年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的通知
    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的通知国科办基〔2022〕98号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以下简称《意见》),促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切实提高科技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更好地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科技部、财政部决定开展2022年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价考核目的  评价考核是《意见》确定的重点任务,是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奖惩机制的重要依据。根据评价考核结果,对评价考核结果较好的单位,通过后补助予以支持,并在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中优先考虑;对于评价考核结果较差的单位,视具体情况予以公开通报、核减相关经费等相应的处理。同时,评价考核结果还将作为科技创新基地、科研机构等评估的重要依据。  二、评价考核范围  本次评价考核范围为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以法人单位为考核对象,对其拥有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原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2021年度的开放共享情况进行评价考核。2020年评价考核结果为较差的9家单位已完成整改(整改期1年),参加本年度考核。2021年评价考核结果为较差的8家单位尚处于整改期,不纳入考核范围。  三、评价考核内容  1. 运行使用情况,包括法人单位应开放仪器的运行使用总体情况,支撑服务重大科研任务情况等。  2. 共享服务成效,包括围绕重大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需求,对法人单位以外的单位提供共享服务情况,支撑服务外单位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用户评价情况等。  3. 组织管理情况,包括科研仪器购置统筹管理情况,纳入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仪器情况,仪器开放共享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及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接情况,实验队伍建设情况等。  四、有关要求  1.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对本部门参评单位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对所属单位报送的数据和自评报告审核把关,汇总相关材料,确保本次评价考核工作顺利开展。  2. 请各参评单位对本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按照自评报告提纲(见附件)的要求,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nrii.org.cn)上填报相关信息,形成自评报告,并打印纸质版(一式2份)报送主管部门汇总。  3. 请各参评单位于7月20日前,将经主管部门审核的自评报告电子版通过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提交,各有关部门将汇总的纸质材料寄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4. 参评单位要认真准备相关材料,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评价考核将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核实相关数据,对发现数据造假的单位,将根据相关规定记入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  5. 本次评价考核的具体工作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承担。  联系人及电话:  平台中心:岳琦、王晋,010-58881464、58881465  科技部基础司:闫益康,010-58881505  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孙力强、刘瑞,010-82319708、82338083   附件: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自评报告(提纲)                          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2022年7月4日(此件主动公开)附件 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自评报告(提纲)    一、运行使用情况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基本信息,年度运行使用情况,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主要成效等。  二、共享服务成效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对法人单位以外的单位提供共享服务情况和收入情况,服务支撑外单位科技创新及产生的重要成果等。  三、组织管理情况  科研设施与仪器新建和新购统筹管理情况,应开放仪器数量,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开放仪器数量,在线服务平台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接情况,仪器开放共享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情况等。
  • 2023年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启动
    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的通知国科办基〔2023〕63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以下简称《意见》),促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切实提高科技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更好地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科技部、财政部决定开展2023年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价考核目的评价考核是《意见》确定的重点任务,是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奖惩机制的重要依据。根据评价考核结果,对评价考核结果较好的单位,通过后补助予以支持,并在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中优先考虑;对于评价考核结果较差的单位,视具体情况予以公开通报、核减相关经费等相应的处理。同时,评价考核结果还将作为科技创新基地、科研机构等评估的重要依据。二、评价考核范围本次评价考核范围为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以法人单位为考核对象,对其拥有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原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2022年度的开放共享情况进行评价考核。2021年评价考核结果为较差的8家单位已完成整改(整改期1年),参加此次考核。2022年评价考核结果为较差的6家单位尚处于整改期,不纳入此次考核范围。三、评价考核内容1. 运行使用情况,包括法人单位应开放仪器的运行使用总体情况,支撑服务重大科研任务情况等。2. 共享服务成效,包括围绕重大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需求,对法人单位以外的单位提供共享服务情况,支撑服务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用户评价情况等。3. 组织管理情况,包括科研仪器购置统筹管理情况,纳入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仪器情况,仪器开放共享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及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接情况,实验队伍建设情况等。四、有关要求1.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对本部门参评单位的指导和督促,对所属单位报送的数据和自评报告审核把关,汇总相关材料,确保本次评价考核工作顺利开展。2. 请各参评单位对本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按照自评报告提纲(见附件),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nrii.org.cn)上填报相关信息,形成自评报告,并打印纸质版(一式2份)报送主管部门汇总。3. 请各参评单位于7月23日前,将经主管部门审核的自评报告电子版通过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提交,各有关部门将汇总的纸质材料寄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4. 参评单位要认真准备相关材料,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评价考核将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核实相关数据,对发现数据造假的单位,将根据相关规定记入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5. 本次评价考核的具体工作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承担。联系人及电话:科技部平台中心:岳琦、王晋,010-58881464、58881465科技部基础司:闫益康,010-58881505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孙力强、刘瑞,010-82319708、82338083附件: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自评报告(提纲)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2023年6月29日(此件主动公开)附件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自评报告(提纲)一、运行使用情况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基本信息,年度运行使用情况,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主要成效等。二、共享服务成效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对法人单位以外的单位提供共享服务情况和收入情况,服务支撑重大科技创新及产生的重要成果等。三、组织管理情况科研设施与仪器新建和新购统筹管理情况,应开放仪器数量,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开放仪器数量,在线服务平台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接情况,仪器开放共享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情况等
  • 全国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应用交流会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文件 [2009]中高办字第(12)号 “全国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资源共享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我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各个科研机构、特大型企业及高等院校进行科学研究及培养高层次人才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反映我国高尖端科技的综合能力。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充分提高其利用率和完好率并使其信息化,是用方单位目前当务之急。为使研究专家、生产厂家以及用户单位三方能有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拟定于2009年4月17日-25日在西宁市举办“全国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资源共享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届时将邀请科技部、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专家到会演讲,并与会代表进行互动交流。望各单位接到通知后,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研讨涉及内容:   1、我国大型仪器设备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国外发达国家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的经验介绍   3、数据库技术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4、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协作平台的服务交流   5、实验室的资源配置、队伍建设、任务完成、运行与管理   6、固定资产、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应用   7、固定资产、仪器设备管理流程设计与制度建设   8、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资源共享与效益评价   9、实验教学中实验仪器的研制、改造与开发,实验技术研究。 “全国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资源共享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报名回执表 传真:010-86312187 联系人:李洋 单位名称 E-mail 联 系 人 电话 传 真 参会人姓名 性 别 部 门 职 务 电 话 手 机 住宿否 参会需求 □申请会上交流 /住宿:□单间 □合住 / □ 代定返程机票 □ 青海湖+塔尔寺+互助+嘉峪关+敦煌 2980元/人 □ 西藏考察 费用:2980元/人 □ 提交论文 论文题目: 技术交流 论文交流 交流题目: (各单位可以组织统一报名,也可单独报名,会前一周统一发报到酒店、地点、日程安排及行车路线) 组织6人参加会议免一人会议费;食宿、考察费用自理。 会务组安排接站;请各参会代表报名后,及时定好机票或火车票,通知会务组以便安排接站。   (一)、会议时间/地点:2009年4月17-25日(17日报到) 西宁市   (二)、会务费用:1280元/人  食宿、考察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三)、参会对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医院及特大型企业技术部门等单位的仪器设备研究专家、教授及使用设备的相关技术人员,大型仪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厂家。   (四)、编辑会刊《全国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资源共享及应用技术交流论文集》:内容可涉及学术报告和研究成果展示,并择优安排会议发言。篇幅6000字左右(请在2009年4月10日前发至会务组Email:wzcz999@126.com),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具体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电话、论文摘要、正文、主要参考文献、英文摘要等。   (五)、会务组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1616258 86312187(兼传真)   联 系 人: 李洋 手机:13641049897   邮 箱:wzcz999@126.com   网 址:www.chia.org.cn
  • 中石化扬子石化研究院成功安装大型升温淋洗装置PREP C20
    2014年12月19日,大型升温淋洗装置PREP C20在中石化扬子石化研究院安装成功并通过用户验收,同时为客户提供培训服务。安装与培训共持续一周,期间利用双峰LLDPE做样,按照需求淋洗出相应级分,结果符合实验要求,客户十分满意。
  • 开放共享让大型仪器“享”起来
    南开大学仪器管理平台是由校级大型仪器管理平台、院级仪器管理平台和平台管理中心三级构成。   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不仅加强平台建设、制度保障,还配备了数量和素质都合理的大型设备管理团队。   通过将大型仪器与社会单位共享,高校帮助企业等很多社会单位解决了买不起昂贵仪器设备做检测的难题。   华东理工大学的73台大型仪器没有休息日,甚至到晚上12点后,华东理工大学的部分大型仪器依然在忙碌。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华东理工大学推出了大型仪器设备全时段共享机制,这73台大型仪器得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地面向全校师生提供服务。   以上场景只是我国很多高校面向校内师生共享大型仪器的缩影,像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也面向校外社会单位开放大型仪器,这些高校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校内共享、校外共享等方做了哪些探索?中国教育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建立统一管理机制搭建共享大平台   &ldquo 高水平的前沿研究离不开尖端科研设备的支持,而这类设备往往耗资巨大,单个课题组难以承担。&rdquo 在中科大副校长张淑林看来,学校为每个课题组单独购买这些尖端设备既不现实也没必要,而且课题组也相对缺乏管理这些设备的专业人才,不利于设备的维护、利用。   为解决这一当前高校和科研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从2000年起,中科大就决定建设统一管理、开放共享的公共实验中心,购置一些各学科急需、通用的大中型实验仪器设备、软件平台等,逐步建立起资源公用共享系统。   &ldquo 当时正是&lsquo 985工程&rsquo 一期建设时期,我们没有国家重点建设经费&lsquo 撒胡椒面&rsquo ,而是拿出8000万元建了4个公共实验中心,出发点就是希望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最大作用。&rdquo 张淑林介绍说,目前该校已建成理化科学、生命科学等6大公共实验中心,拥有大中型仪器设备280余台套,各类仪器总价值约3.5亿元。   中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胡兵介绍说,该中心自主研发了一套智能化、信息化的实验仪器共享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用户管理、预约、计费管理、仪器管理等6大功能,使整个中心的管理流程顺畅而高效。   &ldquo 学校对6大中心统一管理,相关学院受学校委托进行协助管理,各分中心又有各自的管理运行制度。&rdquo 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主任鲁非介绍说,学校&ldquo 搭台&rdquo ,学科群&ldquo 唱戏&rdquo ,这种模式使各个分中心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   在设备采购这一公共平台建设最核心的环节上,中科大把自主权下放给各分中心。每个分中心都设立了专家委员会,由学院领导和相关教授组成,在前期广泛征询科研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由专家委员会对中心的仪器购置、规划发展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报学校核准。这样的会议平均每2至3年召开一次,能够及时地跟进科研工作者对设备的具体需求。   相比于中科大以6大公共实验中心撬动学校大型仪器共享机制,南开大学在2003年就成立了由主管校长担任主任的学校大型仪器管理委员会,建设了大型科学仪器虚拟管理平台。同时,该校设立大型科学仪器虚拟管理平台开放基金及维修基金。从2003年起,学校每年拨付2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大型科学仪器虚拟管理平台的开放基金及维修基金。   2011年6月,南开大学新的校级大型仪器管理平台在全校试运行,该系统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管理于一体,实现对平台仪器实时在线管理,可进行系统信息交换和通讯、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及监控。   据南开大学实验室设备管理科科长胡宁介绍,该校仪器管理平台是由校级大型仪器管理平台、院级仪器管理平台和平台管理中心构成。截至目前,校级大型仪器平台接入170台大型仪器,5个院级平台接入85台大型仪器。校级大型仪器平台有效用户人数为3166人,其中教师用户596人,学生用户2570人,课题组476个,3年完成测试收费1135万元。   与南开大学类似,西南石油大学则于2010年在该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下设科级单位&ldquo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中心&rdquo ,专门负责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开放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与维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中的协调、监管、咨询、有偿使用收入分配、使用效益考评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调配等工作。   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不仅加强平台建设、制度保障,还配备了数量和素质都合理的大型设备管理团队。   西南石油大学通过实施&ldquo 实验队伍培训计划&rdquo 、&ldquo 实验室中青年骨干培养计划&rdquo 、&ldquo 打通实验队伍职称晋升通道&rdquo 等一系列措施,培养了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同时,该校制定了《西南石油大学自研自制项目管理办法》,以项目资助的方式鼓励师生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的研制、升级改造、功能开发等。   张淑林也认为,专业化理念不仅应体现在体系以及硬件上,更应体现在队伍建设上。为此,中科大为公共实验中心工作人员量身打造专门的评价体系,单独对其职称与业绩进行考核,激励该中心工作人员专注于对仪器的性能改进和功能开发,从而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目前,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共有专职技术人员126人,62%的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拥有正高、副高职称的人数分别为15人、25人。   高水平的仪器管理团队,不仅使中科大公共实验平台可为用户提供解析样本数据和结果等专业服务,也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以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为例,该中心平均每年为校内外用户提供仪器使用时间达5万小时。   校内全时段共享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活力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小张之前通过了该校现代仪器分析A、B课程考核,因此他在提前预约成功的情况下,可以在任一天、任一时间进入该校分析测试中心使用大型仪器做实验。   华东理工大学自1998年开始尝试大型仪器向学生开放,该校当时开设了仪器操作的培训课程,该课程结束后,青年教师及学生可以申请参加考核,考核合格才能颁发仪器上岗证。   2013学年上半年,华东理工大学对此进行了改革,该校面向研究生开设了现代仪器分析A、B课程,同时也向青年教师开放了现代仪器分析B课程。现代仪器分析A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所有大型仪器操作的理论知识 而B课程则将仪器分门别类,由仪器管理人员按照仪器类别,先为学生讲授如何制作样品、调试仪器等技巧,随后在仪器前一对一、手把手地传授学生操作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时,由3名专家组成专家考核组,学生上机操作,专家考核组对学生上机操作情况打分,合格的可独立上机操作,获得75分以上成绩的通过考核。   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装备处处长蓝闽波介绍说,现代仪器分析B课程为32学时,每个教学班班额根据仪器的特点不同而不同,以保证每个学员都有充分的上机时间。为不干扰正常的科研实验,该校将这两门课程安排在晚上,同时按照参加课程人员将来所做实验的轻重缓急,可优先安排上课。   蓝闽波解释说,之所以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所学不同,是因为青年教师基本掌握大型仪器的理论知识,而缺乏独立操作仪器的技能。而研究生缺乏操作大型仪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只能先学习A课程再学B课程。   对于为何开设这两门课程,蓝闽波解释说,一方面是因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有时需要自主调节大型仪器参数获得数据,如让仪器管理员用常规参数操作仪器,难以达到实验理想效果 另一方面是因为该校面对全校师生,推出科研仪器全时段共享机制。   据介绍,目前华东理工大学所有单台件价值40万元以上的仪器全部加入全时段共享机制,这73台仪器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地提供服务。   &ldquo 管理人员下班,仪器不下班。&rdquo 蓝闽波表示,为解决节假日和夜间开放仪器所导致的管理和安全问题,该校全时段共享操作流程完全实现了自助,无需安排管理人员值班。通过现代仪器分析B课程考核的该校师生,可在全时段共享平台上预约,自行操作仪器完成测试。全时段共享平台会在用户预约的时间,通过校园一卡通自动完成身份认证、打开门禁,并对操作进行全程监控。师生还可根据自身课题需求,自主调节大型仪器参数,及时发现实验现象。   蓝闽波提供的数据显示,自华东理工大学对研究生进行大型仪器的操作培训,并推出部分大型仪器全时段共享机制以来,该校大型仪器利用率比之前提升了50%,全时段开放的73台仪器到现在为止,共增加了超过7000小时的使用时间。透射电子显微镜等部分热门仪器平均每天夜间使用超过4小时,每天的热门时间17:30&mdash 24:00基本被预约满。   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也通过提升该校研究生使用大型仪器的能力,提高大型仪器利用率。据介绍,该校公共实验中心专门成立了研究生实验训练中心,每年为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物质结构分析、工程与材料等多门课程。仅2013年,该校就开设37门课程,选修课程的研究生、本科生总计3092人。   据统计,近5年来,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累计为8万人次研究生提供了测试服务,测试样品数近70万份,支撑研究生发表SCI、EI论文5000余篇,其中三分之一为高影响因子的论文,中心支持的博士生论文获得&ldquo 全国百篇优博论文&rdquo 23篇、&ldquo 中科院优博论文&rdquo 62篇。   西南石油大学在大型仪器校内共享方面也卓有成效,该校在2008年自主开发了一套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学校具备开放共享条件的大型仪器设备全部纳入共享平台。目前,共享平台中共有166台套、价值达到10146.28万元,按台套数算已占全校仪器的50.46%,按价值算已达65.72%,此项有偿服务收入已达每年120万元。   西南石油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郭平介绍说,近3年来,西南石油大学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近60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60多项,这基本上都是学生们在该校实验室自主实践获得的成果。   为促进大型仪器校内共享,2011年12月,南开大学出台了《南开大学大型仪器管理平台测试收入分配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平台仪器测试收入的10%、10%、1%分别作为仪器组人员的酬金、平台仪器维修基金、平台运行维护费,仪器测试收入的79%返回学院,作为仪器组测试成本、日常运行和维修经费。   对校外单位开放共享换来双赢局面   前不久,中央出台的《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强调要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重大科研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   对此,张淑林表示赞同,他说:&ldquo 资源说到底是国家给的,理应为社会服务。高校的公共平台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我们视之为一种责任。&rdquo   据张淑林介绍,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目前已有2个国家级计量认证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信息安全评测中心、1个省级实验动物中心,这标志着该校公共实验中心具备了依法为社会提供公正、科学数据的资质。   据介绍,2009年,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加入&ldquo 中科院合肥战略能源与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rdquo ,积极为安徽省公安厅、交通厅、卫计委、环保厅等部门及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交通事故责任鉴定测试,以及大量的食品、药品质量鉴定、环境安全、高新技术的样品测试,平均每年为外单位提供约3000人次各类测试服务,测试样品2万多份,服务机时3万余小时,。   鲁非以该校工程与材料科学实验中心为例介绍说,该中心所属的几何量测量、材料测试与分析、热分析实验室都具备相应的国家级计量检测资质,并面向社会相关领域提供检测技术服务。   &ldquo 江淮汽车技术中心于2012年初启动与我们的合作项目,委托我们进行29种主要发动机关键部件的相关性能测试。&rdquo 中科大工程与材料科学中心主任翟超介绍说,中心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从事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的资质,可以满足江淮汽车的测试需求。江汽集团在报告中也表示,在和中科大工程科学中心的合作中收获颇丰,已经预约在后期继续邀请中科大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张淑林认为,该校与企业等社会单位共享该校大型设备是互惠互利的,&ldquo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校公共实验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得到进一步锻炼与提升,更有利于中心的长远发展,这无疑营造出一种良性多赢的局面,开放的胸怀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dquo   胡宁介绍说,为方便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两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两校在2013年4月开通了两校大型仪器平台校际互通,凡两校有预约使用对方学校大型仪器平台仪器意向的教师,可在对方学校大型仪器平台申请设立课题组账户。   &ldquo 申请程序很简单。&rdquo 胡宁表示,课题组登录本校大型仪器平台,下载《天南大互通预约共享平台课题组申请表》和《大型仪器平台仪器使用计划表》,由课题组负责人填写后交本校平台管理员审核。课题组申请获得批准后,在对方学校大型仪器平台建立课题组并开通财务账户,再给账户充值就可进行仪器使用的预约。截至目前,天津大学在南开大学大型仪器平台开设57个课题组,南开大学在天津大学大型仪器平台开设63个课题组。   南开大学大型仪器平台还面向天津及周边地区的学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提供共享服务。据胡宁介绍,自2011年9月至今,南开大学大型仪器平台服务校外用户90家。   北京诸多高校为让&ldquo 沉睡&rdquo 的科技创新潜力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也积极将大型科研仪器与企业等社会单位共享。北京大学授权具有测试服务资质的北京燕达微构测试中心,作为校内开放资源的专业服务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了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这一专业化市场运营机构,代表学校统一运营实验检测资源,面向社会提供商业化检测服务。   北京多所高校还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大型科研仪器与校内外机构共享。2009年,清华大学将&ldquo 实验室开放基金&rdquo 资助额度增加到1200万元,并出资8000万元新建高性能计算机平台和电磁实验室平台,完善、增加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资源。北京大学创立了仪器创新研发基金,鼓励科研人员通过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申报项目,对项目完成有明确的市场化目标。在北方工业大学,校方将共享服务纳入教师的晋级和职称考评体系,以提高他们服务企业的积极性,扩大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广度。   通过将大型仪器与社会单位共享,高校帮助企业等很多社会单位解决了买不起昂贵仪器设备做检测的难题。例如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是抗体筛选的关键设备,重庆大学基因工程中心实验室是西南地区最早购进该设备的科研单位之一,在加入重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后,该实验室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卫生部免疫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开展合作,为其承担的科技部&ldquo 973&rdquo 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供测试并取得成功,为华西医院利用质谱进行膜蛋白鉴定提供了必要条件。   华东理工大学等更多的高校也像重庆大学一样,将学校部分大型科研仪器纳入所在地区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企业等社会单位解决难题。近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正式上线,浙江理工大学就将700多套、总价值5亿多元的仪器设备纳入该平台。娃哈哈等企业可以进入平台网站进行预约,检索到所需仪器后,在该仪器可供开放的时间里选择预约日期,预约成功后,可进入实验室自主测试,也可以送样委托检测。测试完成后,后台会根据测试情况进行费用核定,企业再确认付费,此举减少了企业科研成本投入。   浙江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张瑞林认为此举是互惠互利的,因为高校同样面临仪器设备养护维修成本,而向企业有偿开放共享后,收入部分可以用于维护支出。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只是北京、上海等多地所搭建的类似平台的缩影,更多类似平台已经运行多年或正在建设,这类平台也正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改造自己的线下服务流程,让企业等社会单位更加便捷地使用大型仪器。例如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该基地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让企业等用户能随时了解该基地研发及实验室资源的变化情况,随时可获得测试服务咨询和研发实验服务。(记者 刘盾 汪瑞林)   【链接】   五措施推进重大科研设施仪器向社会开放   《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提出,为推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将采取五方面措施:   第一,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都纳入统一网络平台进行管理,各个管理单位都要按统一标准建立在线服务平台,纳入国家管理平台。建立开放记录,对设施和仪器的使用分布和使用情况公开。   第二,实行分类的开放共享。大型科学装置和科学仪器中心要把&ldquo 开放&rdquo 纳入到日常管理 对于科学仪器服务单元和单台(套)50万元以上的科学仪器设备,按照不同专业或仪器功能,打破管理单位界线,形成专业化、网络化的科研仪器服务机构群。   第三,建立开放共享的评估体系。建立统一的评价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对通用和专用设备分别制定评价标准和办法,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结果。   第四,加强开放中的知识产权管理。一方面,用户独立开展的科学实验形成的知识产权由用户自主拥有,论文等要明确标注利用仪器情况 另一方面,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后,要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安全管理。   第五,强化管理单位的主体责任。明确管理单位法人责任,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团队等,提高利用效率和开放水平。   高校大型仪器使用情况请见&ldquo 高校大型仪器&ldquo 沉睡&rdquo 之惑&rdquo 。
  • 高校大型仪器“沉睡”之惑
    近年来,随着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设施、仪器的数量和原值也快速增长,但仪器的利用率和共享水平却不高,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   一些高校为争取上级部门所划拨的经费,没有充分进行规划论证,就盲目购置了一部分高精尖设备,但维修、开发、配件、耗材等后续配套经费不足。   在2012-2013年度,某市7所知名高校共有331台大型仪器培训人数为0,占全部大型仪器总数量的23.59%。受使用人员数量的限制,造成了大型仪器使用效率不高。   &ldquo 我跟国内一所著名大学有合作,这所大学的人跟我讲,他们买一个6000万元的设备,放了5年都没动,没拆过包。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rdquo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杰庭直指国内部分大学严重浪费贵重科研设备。   张杰庭所说的高校大型仪器闲置问题,在国内很多大学都长期存在。据了解,近年来,随着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设施、仪器的数量和原值也快速增长,但仪器的利用率和共享水平却不高。   针对高校等科研单位存在的这一问题,《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近日获得审议通过,此次改革旨在解决分散、重复、封闭、低效和专业化服务能力差的问题。   高校大型仪器的使用、共享情况如何?高校大型仪器为何会被闲置浪费?如何解决高校大型仪器闲置浪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部分高校的大型仪器成为&ldquo 高科技废铁&rdquo   华中农业大学国资设备管理处资产管理科副科长许晶,对某市7所知名高校用于教学、科研并且原值大于40万元的大型仪器使用和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她发现,随着&ldquo 211工程&rdquo 、&ldquo 985工程&rdquo 的实施以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项目推进,高校教学科研设备的投入越来越大,大型仪器的台件数和原值迅速上升。许晶以华中地区某大学为例,该校大型仪器台件数和原值连续5年增幅超过30%。然而,设备利用率并没有随着数量一同上涨。   许晶的调查数据显示,某市这7所知名高校大型仪器存量大,其台件数量和原值均超过所在省总量的70%。&ldquo 这7所知名高校大型仪器经费投入多,但分配不科学。&rdquo 许晶调查发现,这7所知名高校仪器购置经费庞大,维修经费明显不足。许晶提供的数据显示,这7所知名高校某段时间内仪器购置经费为90022.82万元,占全省高校仪器购置经费总量的53% 维修经费3556.62万元,占全省高校维修费用50%。貌似趋于合理,但将购置经费与维修经费进行横向比较,则明显发现两项经费支出比例不协调。按照国际惯例,仪器设备购置预算时,需同时追加仪器购置费用20%的资金,或通过基金项目等方式,保证每年获得约占仪器原值6%的费用,用于仪器的维护和运行。这7所知名高校中,2012-2013学年度仪器维修经费与购置经费最高比例为11.56%,最低0%。其中,有两所学校的比例高于10%,有3所学校的比例低于2%,而这7所知名高校所在省的比例为4.16%。   &ldquo 这说明部分高校仪器维修经费不足,部分高校仪器维修经费没有设立专门的账户进行管理。&rdquo 许晶发现,大型仪器存量基数大的学校较为重视大型仪器的维修管理。例如在2012-2013学年度,A大学大型仪器397台件,是E大学174台件的两倍以上,A大学购置费15210.41万元,与E大学的12196.68万元相差不多 但当年A大学设备维护经费1720.78万元,而数据显示E大学没有专门的仪器维护费用。   许晶将大型仪器任务分为承担项目数量和培训人员数量两部分。在承担项目数方面,许晶调查后发现,综合类大学的项目数总量最多,其次为理工类,部分文科院校大型仪器2012-2013学年度没有承担任何项目,其中G大学大型仪器在该年度的教学实验项目数、科研项目数、社会服务项目数均为0。这7所高校都存在一定比例的无项目任务的大型仪器,共420台件,占大型仪器总数的29.94%。在培训人员数方面,许晶发现部分仪器没有进行人员使用培训。   许晶根据大型仪器的分类,将占大型仪器总数量70%的成分分析仪器、光学仪器和实验仪器装置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测试仪器和光学仪器大多属于通用设备,所以采用每年1400小时的额定机时标准。她发现,这7所知名高校大型仪器闲置现象严重,仅有一所学校年平均机时数达到1400小时。其中,实验室装置闲置率最高,占仪器总量的24.58%,三项平均闲置率超过20%。超过五成仪器已使用但没有达到额定机时数,利用率在200%以上比例偏低,与国外大型仪器利用率相差较大。同一学校、同一类型的大型仪器利用率相差甚远。如A大学成分分析仪器中27台色谱仪,除5台0机时,其他最高机时数8352小时,最低249小时 B大学25台显微镜,除3台0机时,其他最高机时数2563小时,最低60小时。   许晶对这7所知名高校大型仪器使用效益进行了分析,其中G大学由于大型仪器处于闲置状态,获奖数、发明专利数、论文数均为0,没有任何效益产生。   西南地区某大学同样有大量大型仪器处于闲置状态,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综合管理科科长彭刚曾连续5年调查西南地区某大学大型科研设备使用情况。他发现,5年中,这些大型科研设备在教学科研方面,每学年平均每台最高使用了1420小时,而最低只使用了362小时 在所培训的能够独立操作的学生及教师方面,每学年平均每台最高培训了81.83人、7.64人,而最低仅为30.09人、1.08人 在相应的设备上所进行的教学实验项目数及科研项目数方面,平均每台最高的每学年仅为2个、2.36个,而最低的每学年仅为0.91个、1.33个 在利用这些设备所发表的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方面,利用每台设备年均最高发表了5.09篇,而最低的只有0.73篇。5年利用这些大型科研设备所获得奖项及发明专利共24项,年平均不到5项,相当于产生一项有影响的奖励或专利需要28万元的经费进行相应的设备投入。   盲目购置等原因导致高校大型仪器被闲置   高校大型科研设备为何被闲置浪费?许晶、彭刚分别以某市7所知名高校、西南地区某大学为样本,进行了调查分析。   在彭刚看来,前期采购论证不充分是导致仪器闲置重要原因之一。一些高校为争取上级部门所划拨的经费,没有充分进行规划论证,就盲目购置了一部分高精尖设备,但由于维修、开发、配件、耗材等后续配套经费不足,即使拥有了高精尖设备,也无法有效使用,部分设备甚至长期0机时。   彭刚举例分析说,西南地区某大学在2008年末才开始全面实施政府采购制度,而此前该校教学科研经费投入采用切块分配的办法。在年初下达经费时,按照学院规模和学生人数分配经费,学院再根据得到的经费多少及实验教学的需求采购设备,并没有对设备的可持续使用进行综合考虑,造成部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因为技术发展太快,达不到实验课程教学需求而长期闲置。另外,该校部分学院在引进其他高校特殊人才时,都会承诺其到位后科研发展所需要的硬件配置,所以造成所购设备只能在短期的某些课题中使用,一旦人员流失或项目结题,很容易造成设备长期无人用的窘境。   彭刚认为,全面实施政府采购并未彻底解决大型仪器闲置问题。因为在现行高校教学设备采购制度的博弈过程中,实验教师处于弱势地位。他举例说,按照前期论证需求进行购置时,部分学院又调整相关技术参数,甚至会出现因某某领导打招呼而否定论证结果的情况,这样采购回来的设备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验教学所需,可能出现如新购设备与原有设备之间不配套、不兼容,教师不熟悉新到设备,同一门实验课程中两组学生使用的是不同设备等情况。   &ldquo 由于大型仪器耗资大,所属单位对维修和维护成本顾虑颇多,不愿意进行共享使用,这也导致大型仪器被闲置。&rdquo 许晶表示,大型仪器购置需要花费巨额资金,经费来源于学校项目或者教师的科研项目。学校根据学科发展框架进行购置的大型仪器一般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用于鼓励和扶植特定的学科或研究方向,科研经费更加明确地规定了研究内容,所以高校教师在最先取得仪器使用权的条件下,往往不自觉地将仪器设备&ldquo 私有化&rdquo ,认为仪器所有权属于本学科甚至本课题组。   彭刚也发现,西南地区某大学部分学院对购买的设备&ldquo 专管专用&rdquo ,即使本学院的大型仪器设备也只有极少数的教师能够使用,往往设备只是摆放在极个别科研能力很强或职务很高的个人房间内。   &ldquo 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体制滞后,是导致仪器闲置的另一原因。&rdquo 彭刚解释说,由于管理观念淡薄、重钱轻物、重投入轻管理等思想比较盛行,西南地区某大学在进行新的投入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及奖惩制度来约束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从未对己经采购回来的设备进行过相应的绩效考核,这种&ldquo 重购买、轻管理、无绩效评估&rdquo 的问题在很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许晶表示,大型仪器使用者和管理者获得培训的机会不足也导致大型仪器利用率不高。她介绍说,由于管理知识培训和操作技术培训不够,导致使用者和管理者对大型仪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欠缺。   据许晶调查,某市7所知名高校只有1所高校实行四级管理,其余6所实行三级管理制度。三级管理分别是校级管理、设备归口行政部门管理和学院级管理 四级管理分别是校级管理、设备归口部门管理、学院级管理和使用人管理。三级管理中,设备使用管理处于薄弱环节,由于没有将使用人和管理人责任确认和统一,存在大量&ldquo 只用不管&rdquo 和&ldquo 有而不用&rdquo 现象。学校在对大型仪器进行管理政策法规培训的时候,只能达到学院一级的管理幅度,管理要求无法直达仪器的第一使用人。   &ldquo 对教师和本科生仪器操作培训不足也导致大型仪器闲置。&rdquo 许晶调查发现,在2012-2013年度,某市7所知名高校共有331台大型仪器培训人数为0,占全部大型仪器总数量的23.59%。这7所知名高校一方面对高校教师培训不足,另一方面对本科学生的仪器操作培训不足。受使用人员数量的限制,造成了大型仪器使用效率不高。   &ldquo 实验室工作人员不足,待遇低等原因也导致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加重了大型仪器闲置的程度。&rdquo 许晶对这7所知名高校实验室工作人员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各高校实验室人员配备数量差异较大。如A大学大型仪器397台件,实验室工作人员2585人 B大学大型仪器444台件,实验室工作人员764人。此外,各校专职人数与兼职人数的比例相差悬殊。如G大学兼职人数为90.43%,B大学13.35%。部分学校主要依靠兼职人员进行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管理,专职人员里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一般都担负其他的教学或者科研任务,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大型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ldquo 激励制度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rdquo 许晶具体分析说,某市7所知名高校对其大型仪器管理人员激励措施乏力,大型仪器管理人员地位不高,许多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人员地位低于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以至于部分工作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无心好好工作,想方设法调到其他岗位。   怎样解决高校大型仪器闲置问题   在许晶看来,美国高校在高效使用和科学管理大型仪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就是其中典范。   许晶将原因总结为五点,一是美国政府部门制定了具有导向性的政策法规,减少资金滥用,促进开放共享,同时给予高校资金等物质支持 二是美国高校在大型仪器使用和管理中,得到了企业等社会组织的支持与合作,企业和高校保持信息的流畅与沟通,为大型仪器研发、功能开发和使用提供基础 三是美国高校根据客观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不同的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化管理 四是美国重视大型仪器使用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拥有数量、素质都合理的人才队伍 五是美国高校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方便用户查找、使用,为大型仪器共享提供了技术基础。   许晶建议说,我国高校要科学管理大型仪器,首先应树立并实现全员管理理念,即管理人员负责对仪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计划、管控和调节,科学地安排仪器使用 操作人员通过研习操作方法,开发拓展仪器功能,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后勤人员需要按照仪器状况和使用频率,定期检查仪器运行环境和主动排查仪器故障,分析总结原因,减少仪器故障等事件发生 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后勤人员在工作中,有效沟通协调、互相配合。   &ldquo 而要实现全员管理,就要探索建立以人为管理对象的制度体系,以及以物为管理对象的制度体系。&rdquo 许晶介绍说,以人为管理对象的制度体系包括各项奖惩制度和培训制度等。在现有基础上,高校应该结合大型仪器的使用情况建立适度的激励制度,保证实验室队伍的稳定与高水平。以大型仪器为管理对象的制度包括购置论证、共享管理、日常管理和检修制度等。在经费预算中将设备购置、使用和维护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缓解日益增加的运行、维护和维修压力。   &ldquo 同时要加强过程管理,减少资源浪费。&rdquo 许晶建议高校购置大型仪器前要进行长期合理规划。首先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专业建设的要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对大型仪器的需求进行梳理,统一规划大型仪器购置的内容。其次依据学校的规划方案,设备主管部门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对全校存量大型仪器进行分类统计,将购置计划中提出的同一类型仪器进行协调和归并,既要保证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又要有效避免重复购置,保证资金有效利用。   彭刚也建议高校在购买大型仪器时,要以实验教学实际需求为依据,改变下属学院&ldquo 只管买,不管用&rdquo 的现状,逐步建立以学校投入为主、学院投入为辅的校院二级经费投入机制。严格执行实验室项目建设制度,坚持立项论证、统筹规划、专家评议、严格验收和效益评价。表彰投资效益显著的学院,并在新申报的建设项目中优先考虑 限期整改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学院,并减少其下一年的经费额度。做好&ldquo 从严立项、过程监控、追踪问效、确保质量&rdquo 的投资效益管理保障。   为充分发挥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效益,彭刚建议高校要以网络技术发展为契机,建设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共享平台实行&ldquo 有偿服务,科学定价,统一收费,合理分配&rdquo 的管理运行机制,鼓励各单位在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对外服务,在实现学校内部各个学院间共享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同时,逐渐依托校园网络实现同省份、同城市不同高校间的设备共享共用。   彭刚具体建议说,共享平台依托校园网,将所能够共享的各种设备信息公布到网上,包括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使用信息、设备分布、主要功能等,从而利用现有网络技术和实验教学管理优势,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实验教学运行模式的&ldquo 课时制&rdquo 共享平台,把全天开放时间以一堂教学课程的45分钟为一个基本时间段,划分成若干时间段进行全天候的开放共享,申请人员根据需要在可选择的时间段内进行申请,先到先用。   &ldquo 共享平台也需要一系列制度保障。&rdquo 许晶认为,大型仪器共享共用的管理模式是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专家论证、集中采购、进入共享管理体系、公开仪器信息、接受使用预约、实行有偿使用,最后进行科学评价。而这需要以下制度予以保障:首先完善共享平台日常管理制度,制定大型仪器专人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建立档案管理 其次是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使用和管理人员任务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全面化考核 再其次是建设共享与共用制度,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财务报告制度。   &ldquo 最后就是要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管理素质。&rdquo 许晶建议将科研队伍吸收到大型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工作队伍中,从而改变大型仪器的条块分割状态。更重要的是,要在校内外招聘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聘期内给予他们较高待遇,让他们安心地完成仪器管理和维护,认真做好开放服务工作。同时,高校要对大型仪器管理和技术人员加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链接】   高校科研设备&ldquo 家底&rdquo 知多少   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提出,要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推进这项改革要细化公开有关实施操作办法,加强统筹协调,一些探索性较强的问题可先试点。   此次《意见》中所指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大型科学装置、科学仪器中心、科学仪器服务单元和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的科学仪器设备等。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近9万台(套),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总量54918台(套),原值总计780.2亿元。
  • 山西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专项资金开始申报
    日前,2014年度山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开始,截止日期为201年3月22日。 关于申报2014年度山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专项资金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省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提高科学仪器的装备应用水平和使用效率,根据省财政预算,省科技厅将继续支持我省大型科学仪器的升级改造、仪器设备购置和仪器设备资源共享补贴。现将有关申报事宜通知如下:   一、支持对象和内容   支持对象:省内各科研机构、技术检测机构、大专院校及重点企业的科研开发机构(包括科学研究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   支持内容:大型科学仪器升级改造和仪器设备购置(是指现有科学仪器设备的升级换代,新设备的购置,以及科学仪器设备新功能开发、扩展等) 仪器设备资源共享补贴(是指单位间科学仪器共享共用经费补贴,科学仪器协作网络运行补贴,以及科学仪器设备附件、备件和标样、试剂、耗材的购置等)。   对已加入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的单位将予以优先或重点支持。   二、项目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请从山西省科技厅网站上下载《山西省大型科学仪器升级改造和设备购置申请表》或《山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运行补贴申请表》,并按要求认真填写。   2、申报项目要经费预算明确、合理,同一项目不得以相同或不同名称重复申报或多头申报。   3、已承担往年本专项项目的单位应按照要求进行验收。未完成任务或无故不验收的单位不得继续申报。   4、本专项申报需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同时申报,纸质申报材料一式四份,申报材料统一使用A4纸(请不要使用文件夹装订)。   三、大型科学仪器范围   主要包括用于科学研究与测试的、单台(套)价值10万元以上的分析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和计量仪器等通用型科学仪器,以及天文仪器、海洋仪器、地球探测仪器、大气探测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医学诊断仪器、核仪器和特种检测仪器等专用仪器设备。   四、项目申报时间和联系方式   项目申报时间:2014年2月20日&mdash 3月22日   寄送地址:太原市迎泽大街366号山西省科技厅条财处915室   联 系 人:吕晋杰   联系电话:0351-4046064   邮箱地址:zhaokui1128@163.com   联 系 人:邓喜卯   联系电话:0351-5281256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4年2月24日
  • 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对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p   大型科学仪器集约化管理与创新能力提升之间存在着多维、动态和复杂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大型科学仪器参与创新活动的多模态性、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创新服务的多维性和创新能力的多元性。 /p p   从服务创新产出视角看,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服务能力包括广度服务和深度服务两个维度。服务广度就是中心为多少单位或人员提供了服务,服务对象越多,频次越高则服务广度越大。为了满足特定科研人员个性化仪器设备利用需求或与科研人员合作开展项目攻关等,需要融入大型仪器设备中心实验操作人员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创新性服务。开展深度服务可以理解为满足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需求而投入大量人力和创新型思维的服务。一般而言,深度服务更容易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产出。 /p p   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通过提供广辐射、高质量的服务,最终形成一系列创新产出,且创新产出以科技创新成果、人才培养以及对产业与社会经济的促进等多种形式体现。以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的服务为基点,通过对本领域科技创新服务客体的资源凝聚,形成基于服务的合作创新网络,实现以服务促创新的全过程。基于此,科技创新合作网络是基于服务形成的过程变量,囊括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不同群体。科技创新合作网络是大型科学仪器中心聚集资源、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重要载体,通过实现对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科技创新环境能力三个方面的促进,形成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产出,具体包括科技成果、人才培养以及产业促进等。 /p p   大型科学仪器通常从观测、测量、分析等科研需求出发,用于满足特定领域的科学研究(或试验)目的,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并产生实验数据或结论等。基于机构服务质量与大型科学仪器对创新的贡献属性,根据调研提出“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对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研究模型中相关变量及其作用关系论述并提出相应假设。 /p p   第一,仪器设备先进性。一般而言,在同一研究领域或针对同一类型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价值越高代表的先进性程度更高。购置时间近的大型科学仪器往往代表着较先进的科技水平,能够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新的技术手段。 /p p   第二,人力资源能力。“人”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参与创新实践的重要主体,人力资源建设情况特别是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水平对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其中领军人才的学术影响力、资源凝聚力是仪器设备充分利用的关键因素,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是仪器设备用得好的关键因素。 /p p   第三,服务项目层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参与创新活动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新方法探索、新试验媒介应用以及新设备极限值的突破等,核心在于服务客体的科技创新需求是否明确。一般认为,领域内高端人才在执行高层次科研项目中对仪器设备服务需求较为明确且创新思维强,而研究生为完成学位论文提出的仪器设备利用需求较为常规。 /p p   第四,仪器设备开放环境。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使用时长、开放时长越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越高,或者基于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形成的科技创新网络聚集资源的能力越高,对创新产出的支撑越大。 /p p   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p p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与储备,提升高水平人才在创新实践中的核心作用。建立基于创新导向的管人用人机制,建立健全完整人员培训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开展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人才以及仪器设备技术型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梯队建设。 /p p   二是重视仪器设备更新与二次开发,充分发挥先进仪器设备在创新硬环境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和引导科研力量投入到大型仪器设备研发,凝练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创新型改造升级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激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中心开展仪器设备利用方法创新、介质创新。 /p p   三是优化资源开放共享环境,增强仪器设备支撑科技创新活动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建成跨部门、跨领域、多层次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网络服务体系,通过多样化的创新服务形式,扩大科技创新合作与服务网络,形成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业务合作关系,鼓励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从单一服务科研任务向多元化服务、服务“双创”转变。 /p p   四是积极探索与高端创新主体构建稳定创新合作服务网络的适宜机制,提高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对高层科研项目的参与度。推动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由被动等待服务向主动参与创新转变,创新与高端创新群体的合作方式,建立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引导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提升共享服务能力,利用专享服务通道、专业服务团队等形式激发和吸引高端创新群体的创新服务需求,提高创新服务深度。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此文为摘编版,全文参见2018年《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第6期) /span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