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差示仪

仪器信息网导热差示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导热差示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导热差示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导热差示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导热差示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导热差示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导热差示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导热差示仪相关的厂商

  • 400-860-5168转5963
    留言咨询
  • 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 Inc.(CRL)是全球领先的合约研发机构,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Wilmington, 在全球20个国家经营80家分公司,为世界范围内的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政府机构和学术机构提供加速药品研发必需的全套产品和服务,业务涵盖新药研发、安全性评估、注射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测、微生物快速检测及鉴定、临床支持、运营及人员配置支持等。查士利华微生物应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查士利华上海)是美国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 Inc.在华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查士利华上海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艺术级的微生物应用技术,以满足制药、家居、美容行业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引领市场。 我们独一无二的Endosafe内毒素检测,Celsis快速微生物检测和Accugenix微生物鉴定三大业务组合,确保您的生产运营高效,顺畅,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公司声誉。
    留言咨询
  • 水下安全卫士 海洋开发先锋? ?查湃是一家专注于水下探测技术研发的高科技公司,由金莉萍博士和付斌博士联合创立于2016年2月,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 ? ?查湃水下机器人产品远销全球近二十个国家,服务于中国海军、中国科学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铁集团、中船重工、上海打捞局、上海市公安局、台积电等典型行业机构,服务于海洋局东海研究所、南海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际一流科研院校单位,并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注重行业应用,为桥墩隧道码头的水下结构物检查、高价值鱼种的养殖网箱检查、长管道及大型水箱带水检查、水下救援打捞、智能化水下环境检查提供系统化行业解决方案,曾参与桑吉号跨国打捞、参与杭州湾跨海大桥水下桩基检查、国家发改委4000m深海重载水下机器人研发项目、中国海军某任务、某市自来水管道检查等重点项目。 ? ?2017年查湃应邀参加“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成为深海装备展区唯一的民营企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十九大代表的视察。先后荣获“2017CCTV中国创业榜样”,“2018年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最具成长性企业“等荣誉称号。 ? ?查湃秉承“坚韧不拔、创新超越、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致力于打造轻型水下机器人领导品牌,实现 “探查水下世界”的人类梦想。
    留言咨询

导热差示仪相关的仪器

  • 热阻分析仪主要借助上下棒温度差计算得到通过的热流,再结合面积大小得到最终的接触热阻和热传导率等一系列参数。高端TIMA 5 热界面材料分析仪遵循ASTM D5470标准,具有集成化程度高、全自动分析测量、样品头切换简单、高精度厚度/温度/力值监控等特点,基于人体工学设计、用户体验好。可最终得到热阻抗、表观热导率和热界面阻抗等数据;除此之外,还可进行样品老化行为测试、生命周期评估、热机械稳定性、固化参数研究、界面状态研究、原位可靠性分析、极端条件下的测试等。样品种类包括液体化合物,如油脂、糊状物、相变材料;凝胶、软橡胶和硬橡胶和陶瓷、金属、塑料、复合物、胶粘剂固化、油脂和膏状样品、固化填充物和胶粘剂、各向异性复合物等。 技术参数:温度范围:RT-150°C(可提供更宽范围)力值范围:±300N(可提供更宽范围)温度准确度:±0.05K…欢迎联系我司,索要样本。
    留言咨询
  • TC 4000E Jthermo探针式快速导热仪采用针型探头,在测试时用户仅需将传感器插入被测试样内部就可直接获取导热系数参数,适用于高粘流体、胶状食品、颗粒、粉末等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 在土壤测试和地质勘探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仪器体积小巧,特别适合现场测量。Jthermo探针式快速导热仪主要特点高性价比:延续了热线法的主要优点,而价格更有优势;测量快速:通常1~5分钟即可获得结果;直接测量法:直接获得导热系数,不需要被测样品的密度、比热等其他物性数据;无损检测:测量快速、不会破坏样品成分;方便携带:尺寸更小,携带更方便,除实验室测量外,还可以在线测量和野外现场测量;适用广泛:适用于保温材料、导热材料、相变材料等各种材料,尤其适合于土壤、果汁等疏松材料,即插即用,方便快捷。 Jthermo探针式快速导热仪技术指标测量原理:探针法测量范围:0.02~5.0 W/(mK)分 辨 率:0.001 W/(mK)准 确 度:± 5 %重 复 性:± 3 %温度范围:室温测量时间:1~5分钟探针尺寸:直径 1.6 mm,深度120 mm)样品形状:膏体、胶体、液体、粉末、颗粒以及疏松块状材料均可外形尺寸:350×250×150(长×宽×高,mm)数据传输:USB参考标准:ASTM C1113 ASTM D5334 GB/T 10297 GB/T 11205 Jthermo探针式快速导热仪适用范围块状/片状材料:各种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挤塑聚苯板(XPS 板)、岩棉板、酚醛板、珍珠岩、聚氨酯发泡料、碳纤维毡等;熔融盐、石蜡、多元醇等各种无机类、有机类及复合类相变材料;胶体膏体:导热膏、灌封胶、导热脂、油漆、沥青、涂料、粘结剂、润滑脂、凝胶、果汁、粘稠溶剂、粘稠盐溶液等;粉末颗粒:各种农作物秸秆、纳米粉末/颗粒、金属粉末、碳化硅粉末、矿物粉末、氧化铝粉末、气凝胶粉末、土壤、谷物等;其他:各类土块、岩石、肉类等不规则样品等;水果、食物、生物质材料。
    留言咨询
  • 便携式导热系数仪 400-860-5168转2932
    1、产品介绍 TC3000E 便携式导热系数仪是公司与门针对实验室精密测量和现场使用开发的经济型、便携式通用型导热系数仪,具有测量快速、操作简单、样品要求低、适用广泛等优点,广泛适用于保温材料、塑料、橡胶、导热硅脂、复合材料、岩石土壤、金属合金等各类材料导热系数测试。 2、主要特点 高性价比: 延续了热线法的主要优点,且价格更有优势; 测 量快速 : 通常 1min 即可获得结果; 测 量准确 : 在全量程范围内,可保证 3%的准确度; 直接测量法: 直接获得导热系数,而不需要输入被测样品的密度、比热等其他物性数据计算; 无损检测: 测量快速、不会破坏样品成分,尤其适用于土壤、岩石、生物质等含湿材料; 样品用量少:边长大于 25 mm,对形状无限制; 方便携带: 尺寸更小,携带更方便,除实验室测量外,还可以在线测量和现场测量; 适用广泛: 适用于保温材料、导热材料、相变材料等各种材料,且无需更换传感器 。 3、适用范围 TC3000E便携式导热系数仪广泛适用于保温材料、塑料橡胶、导热硅脂、岩石土壤、相变材料、动植物体、金属合金等样品,可测试的样品形态包括块状、片状、粉末、膏体、胶体以及不规则形状等 4、技术参数 5、典型应用 合成材料:如陶瓷、橡胶、添加剂、织物、玻璃、纸等;复合材料:如塑料、基底材料、热电材料、相变材料等;天然材料:如木头、食物、谷物、土壤、岩石等;胶体材料:如粘结剂、润滑脂、凝胶、果冻、导热胶、化妆品、粘稠溶剂等;液体材料:如石油燃料、化工溶剂、医学制剂、生物制剂、润滑油、冷冻机油、制冷剂、纳米流体等。
    留言咨询

导热差示仪相关的资讯

  • 耐驰公司激光导热仪高级用户培训会举办
    2009年12月3日,耐驰公司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术会议厅成功举办了“耐驰公司激光导热仪高级用户培训会”。来自上海、浙江和江苏的激光用户纷纷响应,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的高校都专门派出代表参加,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宝钢研究院和上海化工研究院的用户也百忙中抽出时间积极参与,与会代表50余人。   随着近几年材料的快速发展,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激光导热仪的用户也得到快速增长。为了给客户提供全面、深入的技术支持,耐驰特邀激光学专家Dr.Blumm来上海举办此次高级用户会。会上,Dr.Blumm全面的讲解了激光导热仪的原理、仪器的校正方法、激光导热仪在薄的高导热材料方面的应用、激光导热在多层材料测试方面的技巧、激光导热在不均匀材料方面的测试应用,以及激光导热在一些特殊领域方面的应用等。      针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各种技巧,Dr.Blumm都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因此,参加会议的客户不但认真仔细的聆听,而且都纷纷做了笔记,并且在茶歇期间与Dr.Blumm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此外,为了给中国的客户提供最切实的帮助,Dr.Blumm提供了大量德国实验室最新研究的各种材料的实验数据,给广大客户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帮助。   会后大家都纷纷表示这次会议非常有效,完全是针对客户最迫切的需求提供的最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也希望耐驰公司以后能经常举办此种类型的会议。耐驰公司每年都会在不同地区举办不同类型仪器的各种培训会,也希望广大用户能够抽出宝贵时间积极参与,我们会尽力为客户提供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为了方便客户了解耐驰最新的培训安排,公司会将各种培训信息及时发布在公司网站,请广大客户可以随时登录耐驰公司的主页(www. netzsch.cn)随时查询。
  • 综述 | 石墨烯导热研究进展
    摘要:石墨烯具有目前已知材料中最高的热导率,在电子器件、信息技术、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石墨烯导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最近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石墨烯本征热导率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首先介绍应用于石墨烯热导率测量的微纳尺度传热技术,包括拉曼光谱法、悬空热桥法和时域热反射法。然后展示了石墨烯热导率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总结了石墨烯本征热导率的影响因素。随后介绍石墨烯在导热材料中的应用,包括高导热石墨烯膜、石墨烯纤维及石墨烯在热界面材料中的应用。最后对石墨烯导热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提出目前石墨烯热传导研究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关键词:石墨烯;热导率;声子;热界面材料;悬空热桥法;尺寸效应1 引言石墨烯是具有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材料,因为其独特的电学、光学、力学、热学性能而备受关注。相对于电学性质的研究,石墨烯的热学性质研究起步较晚。2008年,Balandin课题组用拉曼光谱法第一次测量了单层石墨烯的热导率,观察发现石墨烯热导率最高可达5300 W∙m−1∙K−1,高于石墨块体和金刚石,是已知材料中热导率的最高值,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测量技术的进步,研究发现单层石墨烯具有高于石墨块体的热导率与其特殊的声子散射机制有关,成为验证和发展声子导热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对石墨烯热导率的研究很快对石墨烯在导热领域的应用有所启发。随着石墨烯大规模制备技术的发展,基于氧化石墨烯方法制备的高导热石墨烯膜热导率可达~2000 W∙m−1∙K−1。高导热石墨烯膜的热导率与工业应用的高质量石墨化聚酰亚胺膜相当,且具有更低成本和更好的厚度可控性。另一方面,石墨烯作为二维导热填料,易于在高分子基体中构建三维导热网络,在热界面材料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通过提高石墨烯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分散性、构建三维石墨烯导热网络等方法,石墨烯填充的热界面复合材料热导率比聚合物产生数倍提高,并且填料比低于传统导热填料。石墨烯无论作为自支撑导热膜,还是作为热界面材料的导热填料,都将在下一代电子元件散热应用中发挥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石墨烯热导率的测量方法、石墨烯热导率的研究结果以及石墨烯导热的应用。首先介绍石墨烯的三种测量方法:拉曼光谱法、悬空热桥法和时域热反射法。然后介绍石墨烯热导率的测量结果,包括其热导率的尺寸依赖、厚度依赖以及通过缺陷、晶粒大小等热导率调控方法。随后介绍石墨烯导热的应用,主要包括高导热石墨烯膜、石墨烯纤维及石墨烯导热填料在热界面材料中的应用。最后对石墨烯导热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2 石墨烯热导率的测量方法由于石墨烯的厚度为纳米尺度,商用的测量设备(激光闪光法、平板热源法等)无法准确测量其热导率,需要采用微纳尺度热测量方法。常见的微纳尺度传热测量技术包括拉曼光谱法、悬空热桥法、3𝜔法、时域热反射法等几种。下面将重点介绍适用于石墨烯的热导率测量方法。2.1 拉曼光谱法单层石墨烯热导率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话题。2008年,Balandin课题组最早用拉曼光谱法测量了单层石墨烯的热导率。单层石墨烯由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经过机械剥离法得到,悬空于刻有沟槽的SiNx/SiO2基底上,悬空长度为3 μm。测量时,选用拉曼光谱仪中波长为488 nm的激光同时作为热源和探测器,光斑大小为0.5–1 μm。激光对石墨烯产生加热作用导致石墨烯温度升高,而石墨烯拉曼光谱的G峰和2D峰随温度产生线性偏移,从而可以得到石墨烯的升温。利用热量在平面内径向扩散的傅里叶传热方程,可以得到石墨烯的平面方向内热导率。通过这一方法,测得石墨烯热导率测量结果为(5300 ± 480) W∙m−1∙K−1,是已知材料中热导率的最高值。拉曼光谱法第一次实现了单层石墨烯热导率的测量,但是其测量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误差,导致不同测量结果存在差异:材料热导率由傅里叶传热方程计算得到,其中材料的吸收热量Q和升温ΔT两个参数都难以准确测量。首先,测量过程中采用了石墨块体的光吸收6%作为吸热计算的依据,与单层石墨烯在550 nm的光吸收率2.3%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测量结果可能被高估一倍左右。其次,升温ΔT通过石墨烯拉曼光谱G峰和2D峰的红移或反斯托克斯/斯托克斯峰强比计算得到,两者随温度变化率较小,需要较高的升温(ΔT ~ 50 K),导致难以准确测量特定温度下的热导率。基于拉曼光谱法,研究者不断改进测量技术,降低实验误差。在早期测量中由于石墨烯下方的SiNx基底热导率较低,约为5 W∙m−1∙K−1,在传热模型中将SiNx视为热沉存在一定误差。后来,Cai等通过在带孔的SiNx/SiO2薄膜表面蒸镀Au的方式,提高了石墨烯的接触热导,满足了热沉的边界条件,同时用功率计实时测量了石墨烯的吸收功率。同时,由于石墨烯覆盖在SiNx/SiO2薄膜上有孔和无孔的区域,可以分别测量悬空石墨烯和支撑石墨烯的热导率。张兴课题组使用双波长闪光拉曼方法,引入两束脉冲激光,周期性地加热样品并改变加热光与探测光的时间差,这样做可以将加热光和探测光的拉曼信号分开,为准确测量样品温度提供了新思路。在后续的研究中,拉曼光谱法也被应用于h-BN、MoS2、WS2等二维材料热导率的测量。2.2 悬空热桥法悬空热桥法是利用微纳加工方法制备微器件并测量纳米材料一维热输运的常用方法,多用于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管热导率的测量。微器件由两个SiNx薄膜组成,每个SiNx薄膜连接在6个SiNx悬臂上,并且沉积有Pt电极用作温度计,两个薄膜分别作为加热器(Heater)和传感器(Sensor),样品悬空加载薄膜上,电极通电后加热样品,通过电极电阻的变化测量样品的升温,从而计算热导率。Seol等最早将这一方法应用在石墨烯热导率的测量中,石墨烯被制备成宽度为1.5–3.2 μm,长度为9.5–12.5 μm的条带,覆盖在厚度为300 nm的SiO2悬臂上,两端连接在四个Au/Cr电极上作为温度计,测量得到SiO2衬底上的单层石墨烯热导率为600W∙m−1∙K−1。SiO2衬底上石墨烯热导率低于悬空石墨烯热导率及石墨热导率,是因为ZA声子和衬底间存在较强的声子散射。悬空热桥法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石墨烯悬空于微器件上,避免转移过程中出现石墨烯脱落、破碎的问题 。Li 课题组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保护转移法首先实现了少层石墨烯热导率的测量:首先将机械剥离法得到的少层石墨烯转移到SiO2/Si衬底上,然后旋涂PMMA作为保护层,用KOH溶液刻蚀SiO2并将PMMA/石墨烯转移至悬空热桥微器件上,再利用PMMA作为电子束光刻的掩膜版,通过O2等离子体将石墨烯刻蚀成指定大小的矩形进行测量。Shi课题组利用异丙醇提高了石墨烯的转移效率,测量了悬空双层石墨烯的热导率。Xu等进一步改良了实验工艺,通过“先转移,后制备悬空器件”的方法实现了单层石墨烯热导率的测量:首先将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的单层石墨烯转移到SiNx衬底上,再利用电子束光刻和O2等离子体将石墨烯刻蚀成长度和宽度已知的条带,然后沉积Cr/Au在石墨烯两端作为电极,最后用KOH溶液刻蚀使其悬空。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避免了PMMA造成污染,但是对操作和工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悬空热桥法也被应用于h-BN、MoS2、黑磷等二维材料热导率的测量。基于悬空热桥法,李保文课题组进一步发展了电子束自加热法,利用电子束照射样品产生加热,消除通电加热体系中界面热阻造成的误差。2.3 时域热反射法时域热反射法(Time-domain thermoreflectance,TDTR)是一种以飞秒激光为基础的泵浦-探测(pump-probe)技术,由Cahill课题组于2004年基于瞬态热反射方法提出,常用来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和界面热导。在时域热反射法测量中,一束脉冲飞秒激光被偏振分束镜分为泵浦光和探测光,泵浦光对待测材料进行加热,探测光测量材料表面温度的变化。泵浦光和探测光之间的光程差通过位移台精确控制,并在每一个不同光程差的位置进行采样,得到材料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一曲线与材料的热性质有关。通过Feldman多层传热模型进行拟合,得到材料的热导率。实际测量中 通 常 在 材 料 表 面 沉 积 一 层 金 属 作 为 传 热 层(transducer),利用金属反射率(R)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dR/dT),通过探测金属反射率的变化检测材料表面温度变化。时域热反射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同时测量材料沿c轴和平面方向的热导率,并且能够得到不同平均自由程声子对于热导率的贡献。Zhang等利用这一方法同时测量了石墨烯沿ab平面和c轴方向的热导率,发现石墨烯沿c轴方向的声子平均自由程在常温下可达100–200 nm,远高于分子动力学预测的结果。测量不同厚度的石墨烯(d = 24–410nm)表现出c轴方向热导率随厚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常温下的热导率为0.5–6 W∙m−1∙K−1,并且随着厚度增加而趋近于石墨块体的c轴热导率(8 W∙m−1∙K−1) 。这一现象反映出,在常温下石墨烯c轴方向热导率是由声子-声子散射主导,为探讨石墨烯的传热机理提供了实验支撑。时域热反射方法的局限在于难以测量厚度较小的样品,这是因为当热流在穿透样品后到达基底,需要将基底与样品之间的界面热阻、基底的热导率作为未知数在传热模型中进行拟合,造成误差较大。对于块体石墨,时域热反射方法测量平面方向热导率为1900 ± 100 W∙m−1∙K−1,与Klemens的预测结果一致。对于厚度为194 nm的薄层石墨,测量热导率为1930 ± 1400 W∙m−1∙K−1,误差明显增大。Feser等通过调控光斑尺寸改变传热模型对石墨平面方向传热的敏感度,利用beam offset方法测量了HOPG热导率。Rodin等将频域热反射(FDTR)与beamoffset的方法结合起来,同时准确测量了HOPG的纵向和横向热导率。Chen课题组发展了无传热层(transducer less)的二维材料热导率测量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采取FDTR频域扫描的测量方式,也可以与beam-offset方法结合,提高对平面方向热导率测量的准确度。这些测量方法为薄层材料热导率测量提供了可能的技术路径,即通过对待测样品的物理结构设计(transducerless)和传热模型设计(调控光斑尺寸与测量频率),选择性地增加对平面方向热导率的敏感度,使得即便在样品很薄、热流穿透的情况下,多引入的未知数在传热模型内具有较小的敏感度,从而实现少层/单层石墨烯平面方向热导率的测量。时域热反射法也被应用于黑磷、MoS2、WSe2等二维材料热导率的测量。基于时域热反射方法发展出频域热反射(FDTR)、two-tint、时间分辨磁光克尔效应(TR-MOKE)等测量方法以提高测量准确度。以上主要总结了石墨烯热导率的常用微纳尺度测量技术,包括拉曼光谱法、悬空热桥法和时域热反射法,不同方法的主要测量结果汇总于表1。表 1 石墨烯热导率测量主要研究结果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悬空热桥法测量的热导率显著偏低,是由于PMMA污染抑制了石墨烯声子散射。当样品厚度在微米尺度时,可通过激光闪光法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常用于块体石墨和湿化学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对于经过热处理还原和石墨化的石墨烯薄膜,激光闪光法测量热导率在1100–1940 W∙m−1∙K−1,热导率的差别主要来自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工艺。受限于篇幅,我们将四种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及主要原理汇总于图1,关于微纳尺度热测量的详细总结可参考相应综述文章。图 1 常见热测量方法示意图3 石墨烯热导率的研究进展石墨烯的热传导主要由声子贡献。和金刚石类似,石墨烯在平面方向由强化学键C―C键构成,并且由于碳原子较轻,具有极高的声速,从而在平面方向具有和金刚石相当的热导率(~2000W∙m−1∙K−1) 。关于石墨烯热传导的主要声子贡献来源,学界的认知随着研究的更新而发生变化。最早,人们预期石墨烯传热主要由纵向声学支(LA)和横向声学支(TA)贡献,这两支声子的振动平面都是沿石墨的ab平面方向。这样的预期是合理的,因为另一支横向声学支(ZA)声子的振动平面垂直于ab平面,而石墨烯作为单原子层材料,垂直平面的振动困难。而且ZA声子的色散关系是~ω2,在q →0时声速迅速减小为0,因而对石墨烯热导率几乎不产生贡献。后来,Lindsay等7通过对玻尔兹曼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发现,由于单层石墨烯的二维材料特性,三声子散射中与ZA声子关联的过程受到抑制,这一规则被称为“选择定则(Selection rule)”。基于这一原因,ZA声子散射的相空间减小了60%;同时,考虑到ZA声子的数量较多,ZA声子实际成为了单层石墨烯中热导贡献最大的一支,占比约为70%。随着计算方法的进步,研究者对石墨烯中声子传导的理解逐步加深。Ruan课题组在考虑四声子散射的条件下计算了单层石墨烯的热导率,由于ZA声子数量多,导致由ZA声子参与的四声子散射过程多,通过求解玻尔兹曼输运方程(BTE)发现,ZA声子对于单层石墨烯热导率的贡献实际约为30%。Cao等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发现,考虑高阶声子散射时ZA声子对石墨烯热导率的贡献将降低。另外,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石墨烯中存在水动力学热输运和第二声现象,以及实验测量和分子动力学计算中发现石墨烯存在的热整流现象,都使得石墨烯的声子输运研究不断更新。下面针对理想的单层石墨烯单晶材料讨论其热导率的依赖关系。3.1 石墨烯热导率的厚度依赖石墨烯作为单原子层材料,表现出不同于石墨块体的声子学特征。很自然地产生一个问题,随着石墨烯的原子层数增加,石墨烯会以何种形式、在何种厚度表现出接近石墨块体的热学性质。前文Lindsay等的工作从计算角度给出了解释,在多层石墨烯和石墨中,三声子散射与原子间力常数的关系不同于单层石墨烯,导致选择定则不再适用,ZA声子的散射变大,热导率下降。这一趋势可以从图2a中明显观察到,当石墨烯的厚度从单原子变为双原子层时,ZA声子贡献的热导率大幅下降,石墨烯整体热导率降低。随着原子层数目增加,热导率持续下降。对于原子层数在5层及以上的石墨烯,其热导率已十分接近石墨块体。这一趋势也与Ghosh等对悬空石墨烯热导率的测量结果一致,在原子层数超过4层之后,石墨烯热导率接近块体石墨(图2c)。而对于放置在基底上的支撑石墨烯和上下均有基底的夹层石墨烯(Encased),热导率随层数变化没有明显规律,这主要是因为ZA声子与基底相互作用,对热导率的贡献低于悬空石墨烯,而ZA声子与基底相互作用的强度随原子层数增加而变化,导致热导率随层数变化表现出不同规律(不变或增大) 。研究石墨烯本征热导率仍需对少层及单层石墨烯热导率进行测量,对样品制备和实验测量都具有很大挑战。图 2 石墨烯热导率的尺寸效应3.2 石墨烯热导率的横向尺寸依赖由傅里叶传热定律,材料热导率,其中Cv为材料体积比热容,v为声子群速度,l为声子平均自由程。对于给定的温度,热容与声速均为定值,因而材料热导率主要由声子平均自由程决定。通常情况下,块体材料在三个维度上的尺寸都远大于声子平均自由程,声子为扩散输运,声子平均自由程主要由声子-声子散射确定,是材料固有的性质,表现出热导率与横向尺寸无关。但是对于石墨烯而言,由于制备待测样品的长度在微米级,与平面内声子平均自由程相当,存在弹道输运现象,表现出石墨烯的热导率与横向尺寸存在依赖关系。石墨烯平面方向声子平均自由程可通过计算得到。Nika等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别对LA和TA声子求得Gruneisen参数,得到石墨烯平面方向声子平均自由程在10 μm左右,即石墨烯尺寸小于10 μm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热导率随尺寸增加而增加现象(图2b)。后续计算表明,在考虑三声子过程和声子-边界散射角度的情况下,石墨烯热导率在横向尺寸L小于30 μm时遵循log(L)增加的规律,在横向尺寸为30 μm左右时达到最大值,并随横向尺寸增加而下降。检验计算结果需要对不同尺寸的单层石墨烯进行热导率测量,这对实验操作的精细度提出了极高要求。Xu等利用悬空热桥法测量了不同长度(300–9 μm)的单层石墨烯热导率,观察到其热导率随长度增加而单调增加。测量结果与分子动力学预测的热导率随长度以log(L)趋势增加的结果相符,证明了石墨烯作为二维材料的热性质(图2d)。但是作者也没有排除另外两种可能:(1)低频声子随尺寸增加而被激发,对传热贡献较大;(2)石墨烯尺寸增加改变三声子散射的相空间,影响选择定则7。由于石墨烯作为二维材料的特性,以及声子平均自由程较大、热导率较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探究以深入挖掘石墨烯热导率随横向尺寸变化的物理原因。在实际应用的单晶及多晶石墨烯材料中,热导率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晶粒尺寸、缺陷、同位素、化学修饰等,相关研究及综述已有报道。4 石墨烯导热的应用上一节中介绍了石墨烯具有本征的高热导率,从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中均得到了验证。上述实验测量中,研究者往往采用机械剥离法和CVD法制备石墨烯,这两种方法制备的样品具有质量高、可控性强的特点,适用于研究石墨烯的本征性质。但是,由于机械剥离法和CVD法制备石墨烯具有产量低、制备周期长、难以规模化等特点,不适用于石墨烯的宏量制备。相对应地,通过还原氧化石墨烯、电化学剥离等湿化学方法可以大批量制备石墨烯片,石墨烯片通过片层间的化学键作用可形成石墨烯膜、石墨烯纤维、石墨烯宏观体等三维结构,从而可实际应用于导热场景。4.1 高导热石墨烯膜的应用石墨烯薄膜可用作电子元件中的散热器,散热器通常贴合在易发热的电子元件表面,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均匀分散。散热器通常由高热导率的材料制成,常见散热器有铜片、铝片、石墨片等。其中热导率最高、散热效果最好的是由聚酰亚胺薄膜经石墨化工艺得到的人工石墨导热膜,平面方向热导率可达700~1950 W∙m−1∙K−1, 厚度为10~100 μm,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导热膜的最理想选择。在此背景之下,研究高导热石墨烯膜有两个重要意义,其一,是由于人工石墨膜成本较高,且高质量聚酰亚胺薄膜制备困难,业界希望高导热石墨烯膜能够作为替代方案。其二,是由于电子产品散热需求不断增加,新的散热方案不仅要求导热膜具有较高的热导率,也要求导热膜具有一定厚度,以提高平面方向的导热通量。在人工石墨膜中,由于聚酰亚胺分子取向度的原因,石墨化聚酰亚胺导热膜只有在厚度较小时才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而石墨烯导热膜则易于做成厚度较大的导热膜(~100 μm),在新型电子器件热管理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石墨烯导热膜的研究也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其一,是提高石墨烯导热膜的面内方向热导率,以接近或超过人工石墨膜的水平。其二,是提高石墨烯导热膜的厚度,扩大导热通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热传导性能。以下将从这两方面分别讨论。4.1.1 提高石墨烯膜热导率的关键技术高导热石墨烯薄膜的常见制备方法是还原氧化石墨烯。首先通过Hummers法得到氧化石墨烯(GO,graphene oxide)分散液,然后通过自然干燥、真空抽滤、电喷雾等方法得到自支撑的氧化石墨烯薄膜,并通过化学还原、热处理等方法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薄膜,最后通过高温石墨化提高结晶度,得到高导热石墨烯薄膜。影响高导热石墨烯膜热导率最重要的因素是组装成膜的石墨烯片的热导率,主要由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工艺决定。由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通常在强酸条件下进行,破坏石墨烯的平面结构,同时引入了环氧官能团,造成声子散射增加。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工艺对还原产物的结构、性能影响较大,因而需要选择合适的还原工艺制备石墨烯导热膜。氧化石墨烯膜在1000 ℃热处理后可以除去环氧、羟基、羰基等环氧官能团,但是石墨烯晶格缺陷的修复仍需更高温度。Shen等通过自然蒸干的方式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并通过2000 ℃热处理的方式对氧化石墨烯薄膜进行石墨化,C/O原子比由石墨烯薄膜的2.9提高到石墨化后的73.1,X射线衍射(XRD)图谱上石墨烯薄膜11.1°峰完全消失,26.5°的峰宽缩窄,对应石墨(002)方向上原子层间距为0.33 nm,测量热导率为1100 W∙m−1∙K−1,热导率优于由膨胀石墨制备的石墨导热片。Xin等用电喷雾方法制备大尺寸氧化石墨烯薄膜并在2200 ℃下高温还原,得到热导率为1283 W∙m−1∙K−1的石墨烯导热膜,通过SEM截面图观察发现具有紧密的片层排列结构,且具有较好的柔性。通过拉曼光谱、XPS和XRD表征可以看出,2200 ℃为氧化石墨烯还原的最适宜温度,当还原温度更高时,石墨烯的电导率和热导率提升不再显著(图3)。4.1.2 提高石墨烯膜厚度的关键技术制备较厚的石墨烯导热膜也是研究者关心的课题。理论上讲,增加石墨烯膜的厚度只需刮涂较厚的氧化石墨烯薄膜即可。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如下问题:(1)刮涂厚膜的成膜质量不高。由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较低(低于10% (w)),除氧化石墨烯外其余部分均为水,需要长时间蒸发。氧化石墨烯片层与水分子以氢键相互作用,蒸发时水分子逸出,使得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通过氢键形成交联,在表面形成一层“奶皮”状的薄膜。这层薄膜使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内部的水分蒸发减慢,且导致氧化石墨烯片层取向不一致,降低成膜质量。(2)难以通过一步法得到厚膜。由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浓度较低,无论刮涂、旋涂还是喷雾等方法都无法一次制备厚度为~100 μm的氧化石墨烯薄膜。Luo等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薄膜在蒸干成形后仍然可以在去离子水浸润的情况下相互粘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氧化石墨烯片层在水的作用下通过氢键彼此连接,使得氧化石墨烯薄膜可以像纸一样进行粘贴起来。Zhang等利用类似的方法将制备好的氧化石墨烯薄膜在水中溶胀并逐层粘贴,经过干燥、热压、石墨化、冷压之后,得到厚度为200 μm的超厚石墨烯薄膜,热导率为1224 W∙m−1∙K−1,通过红外摄像机实测散热效果优于铜、铝及薄层石墨烯导热膜(图4)。目前制备百微米厚度高导热石墨烯薄膜的研究相对较少,除了溶胀粘接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电加热、金属离子键合等方法实现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搭接,有望为制备百微米厚度高导热石墨烯膜提供新思路。石墨烯导热膜的部分研究成果总结于表2中。图 4 百微米厚度石墨烯导热膜的制备、表征与热性能测试
  • 北大杨林团队等人在Nature发文:首次揭示非均匀应变下声子谱扩展对导热的反常抑制现象
    纳米材料具备优异的力学特性,能够承受远超块体材料的应变,从而调节其物理/化学性能(如电子、光学、磁性、声子和催化活性)。基于力学应变工程,过去的研究优化设计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先进功能材料和器件,包括高迁移率芯片、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高温超导体、和高性能太阳能电池以及电催化剂等等。尽管对基于应变调控电子输运性能和能带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由于单一施加应变梯度而不引入其他混淆因素(例如界面和缺陷)的困难,以及将纳米尺度热输运测量与原子尺度局域声子谱表征相结合的挑战,非均匀应变下的导热机制仍未被系统研究。这尤其令人沮丧,因为精确热管理被视为制约先进芯片和高端设备效率和寿命的关键瓶颈。针对这些挑战,北京大学工学院杨林研究员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高鹏教授、杜进隆高级工程师及西安交通大学岳圣瀛教授等人提出了实验探究非均匀应力对导热调控的新策略,他们揭示了均匀应力下不存在的,由应变梯度导致的独特声子谱扩展效应及其对导热的反常抑制现象。通过在自制的悬空微器件上弯曲单个硅纳米带(SiNRs)来诱发非均匀应变场,并利用具有亚纳米分辨率的基于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能量损失谱(STEM-EELS)技术表征局域晶格振动谱,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0.112%/nm应变梯度将导致热导率(κ)显著降低34±5%,这是先前文献中均匀应变下热导率调制结果的3倍以上(图1)。相关工作以“Suppressed thermal transport in silicon nanoribbons by inhomogeneous strain”为题发表于Nature。图1. 非均匀应力对硅纳米带导热的显著抑制现象。(a)实验测得的(实心符号)和理论模拟的(空心符号)结果表明,在均匀应变下,块体硅和硅纳米线的热导率基本保持不变,而弯曲硅纳米带的测量结果随着应变的增加急剧上升(半填充)。(b)基于悬空热桥微器件的热导率测试原理示意图。(c)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弯曲硅纳米带的单晶特性。(d)实验测得的弯曲硅纳米带相较于无应力样品的热导率降低百分比为了揭示应变对声子传输的影响,直接测量弯曲硅纳米带的局域声子谱,并表征沿应变梯度声子模式的演变现象是非常必要的。与先前文献中观察到的在异质界面或缺陷周围的EELS峰移不同,运用同时具备亚纳米级空间分辨率和毫电子伏特(meV)能量分辨率的STEM-EELS技术,该工作首次表征了完全受非均匀应变调控的声子模式,揭示了应变梯度下奇特的声子谱扩展效应(图2)。图2. 表征受应变调控的局域声子谱。(a)基于STEM-EELS的局域声子谱表征技术示意图。带有弯折的弯曲硅纳米带HAADF图像(b)和EELS测量区域的放大视图(c)。(d)在不同位置(P1至P5)沿应变梯度测得的TA和TO声子模式的EELS谱。(e)弯曲硅纳米带的HAADF图像。(f)沿电子束移方向TA和TO声子模式的振动谱图。(g)在e中标记的区域沿应变梯度测得的EELS谱线与均匀应变下每个声子支具有的特定单一线条色散关系不同,不均匀应变的存在导致了在给定波矢处的声子频率分布区间(图3)。这种奇特的声子谱扩展效应增加了声子频率的多样性,以满足声子-声子散射的能量守恒约束,因此加速了声子-声子散射率并缩短了声子寿命,引发了一种均匀应变不存在的全新声子散射机制。图3. 声子谱扩展增强声子散射率。(a)受应变梯度调制的声子色散示意图。(b)左侧,硅在不同弹性应变下的声子色散。右侧,应变梯度为0.118% /nm下声子谱扩展引发的声子散射率,τsg−1通过开发跨微米-原子尺度的实验表征技术,并结合第一性原理的理论模拟,该工作为长期以来有关非均匀应变对声子传输影响的难题提供了关键线索。因此,这项研究不仅清楚地揭示了非均匀应变对固体导热的调制机理,而且为基于应变工程的功能性器件的创新设计提供了重要思路。例如,基于应变梯度引起的晶格热导率降低,与此前已证明的载流子迁移率增强之间的协同作用,为开发高性能的热电转换器件提供一种新颖策略。此外,基于非均匀应变调制热导率可实现功能性热开关器件,用于动态控制热通量。杨林和岳圣瀛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杨林、高鹏、杜进隆是共同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东南大学陈云飞课题组、北京大学戴兆贺课题组、北京大学宋柏课题组和美国范德堡大学Deyu Li课题组。北京大学杨林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性热材料和器件,包括先进微纳结构设计制造,极端尺度导热微观机理表征与调控,超高温储热技术研发,高性能热功能器件制备。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于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 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等国际顶级期刊。杨林曾入选2021年国家高层次海外青年人才计划,获得2019Nanoscale 年度精选热门文章、2020PCCP年度 精选热门文章等奖项。

导热差示仪相关的方案

  • 聚四氟乙烯(PTFE)薄片导热系数的测定
    聚四氟乙烯(PTFE)板材导热系数的测定聚四氟乙烯(PTFE)是四氟乙烯的聚合物,是由氟原子和碳原子组成的氟碳树脂。具有化学稳定、耐热性、耐化学性等优异性能,广泛用作加工材料。此研究中,在[薄膜测量]模式中制备并测量几种不同厚度的聚四氟乙烯板材。当样品厚度达到一定值时,导热系数趋于稳定。当厚度为0.2mm或更多时,该值在文献值的范围内,当厚度为0.5mm或以上时,该值几乎在文献值的中值。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相对标准偏差变小。快速热导仪的“薄膜测量”模式从“标准板”温升率与“参考板样品”温升率之间的偏差来估算样品的热导率。对于这种聚四氟乙烯板材,当厚度为0.2mm或以上时,相对标准偏差稳定在2%或以下,从而保证了可靠的导热系数测量。对于其它薄片状样品,试样厚度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必须分开验证,在这种情况下,如有必要,请咨询我们。
  • 导热仪测试土壤的导热系数
    此方案使用HCDR-S导热仪针对不同含水率的土壤进行测试比对,分析含水率对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测试过程快速便捷。HCDR-S是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技术(TPS)开发的导热系数测试仪,可用于各种不同类型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的测试。瞬态平面热源法是研究热传导性能方法中比较新型的一种。在研究材料时能够快速准确的测量热导率,为企业质量监控、材料生产以及实验室研究提供了的方便。该仪器操作方便,方法简单易懂,不会对被测样品造成损坏。
  • 木材导热系数的测定
    木材是由数不清细胞组成的组织,在细胞的空隙中有空气,所以密度很低,导热系数只有混凝土的1/10左右。此外,木材具有密集的生长年轮结构,而且它不是一种均匀的材料。对于这种不均匀的结构,材料平行方向的导热系数与垂直方向的导热系数是不同的。在本研究中,我们用平行于木纹方向和垂直于木纹方向的传感器进行测量。根据传感器的方向,我们检查热传导率是否不同。其中木材的相对标准偏差约0.5-3.0%为良好的准确度。还证实,根据方向不同,热传导率是不同,因为对于平行于方向的情况而言,导热系数为0.11W/mK,而垂直方向的导热系数为0.16 W/mK。

导热差示仪相关的资料

导热差示仪相关的论坛

  • 【原创大赛】你的导热尼龙导热性差?问题可能出在这!

    [align=left][b]1、 影响导热尼龙导热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b][/align] 导热填料是影响导热尼龙导热率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种类、添加量、尺寸形状、及其在树脂机体中的分布会发挥不同的导热效果。[color=#666666] [/color][b] 导热填料种类[/b] 导热填料一般有氮化物:如氮化硼、氮化铝、氮化硅;氢氧化物:氢氧化铝、氧化铝、氧化锌,以及碳化硅纳米粒子、碳纳米管、石墨等。[color=#666666] [/color][b] 导热填料比例[/b] 只有当导热填料用量增加到某一临界值,填料粒子之间才能形成有效的接触,复合材科体系中才能形成贯穿整个材料的类似网状或链状的导热网络。当导热网络的取向与热流方向一致时,复合材料在该方向的热导率才能迅速提高。[b] 导热填料尺寸、形状[/b] 一般的导热填料有粒状、片状、球状、纤维等形状,不同形状的导热填料在复合材料中单独使用导热效率有较大差别。一般都通过多种尺寸形状填料的复配,来实现较好的导热效果。[b] 2、 还有那些因素会影响导热尼龙的导热率?[/b] 树脂选择、偶联剂、增韧剂、加工设备及工艺都会影响。 比如偶联剂方面:不同种的导热填料,要选择最适合的偶联剂,使填料和树脂之间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 工艺方面:双螺杆中良好地剪切、分散单元的配置,对导热填料的分散起着决定性作用。[list][*]声明:本文资料为“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编辑,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否则我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list]

  • 无锡冠亚导热油电加热器的优势

    导热油电加热器是利用导热油作为介质,进行制冷加热控温的设备,用户在选择导热油电加热器的时候,需要注意观察导热油电加热器的优势,更好的选择导热油电加热器。  导热油电加热器是以电为能源,导热油为传热介质的新型热能转换设备。可以提供循环泵不停的循环导热油进行周而复始的加热达到需要的加热温度,达到需要的控温工艺及高精度控温精度。相对比于传统的燃煤、柴、气锅炉来说,导热油加热器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导热油加热系统均采用品牌温控仪表,运用PID自整定智能控温技术,准确控制使用的温度范围内; 加热主电源采用可控硅控制,适应频繁开关。  设备体积小,运输成本低,因占地面积小可以和加热设备短距离安装,节约安装成本和管路散热的耗能,以及管道导热油多余的成本,安全 由于系统只承受泵压,导热油加热系统无爆炸危险,因而其更加安全。电加热导热油炉是电为能源的,没有传统锅炉的环保问题,不会收环保条例的束缚。  导热油电加热器节能,来回循环利用,耗能的只是设备吸收的一部分,不需要水处理设备并且无蒸汽锅炉的跑、冒、滴、漏等热损失,热利用率很高,与蒸汽锅炉相比,节能50%左右。  导热油电加热器的优势如上所示,建议用户在选择导热油电加热器的时候,需要注意导热油电加热器的性能,做出合适的选择。

  • 导热系数仪求助

    实验室准备购买一台导热系数仪,主要测陶瓷纤维,能测高温600℃以上,导热系数精度在0.001W/K.M的,哪位大神有用过的,求指教,谢谢。

导热差示仪相关的耗材

  • 智能石墨消解仪 实验室高温加热消解器
    DS-360-42H石墨消解仪采用高纯石墨材料作为加热体,包裹式加热,效率 更高,温度均匀性更好;多孔设计,轻松实现样品的批量处理,是您样品消解的好伴侣。产品特点● 无线蓝牙技术,控制更智能使用mini平板(PAD)蓝牙控制技术,真彩触摸屏,仪器内部无需任何接插件和开关,便可轻松的实现温度控制,让您的工作充满时尚、自由和畅快。● 平板操作界面● 均衡、包裹式加热,消解效率更高高纯石墨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为所有样品提供均匀的热量,消除了加热盲点。立体包裹式加热,热量损失更少,效率更高,弥补了电热板加热的不足。● 多孔设计,处理量倍数于微波消解批量处理,整体时间大大缩短;标配42孔,一次可处理 4200ml液体样品;可定制56孔、72孔或90孔,处理量倍数于微波消解仪;常压式消解仪更安全更快捷。● 高品质工艺,维护操作简单高纯石墨作为加热体,耐腐蚀;聚四氟乙烯台面,整机外围防腐处理,可在强酸强碱等恶劣环境中放心使用。● 安卓系统,时尚,功能强大采用先进的专家PID温控系统,独特的可视化监控,用户可通PDA界面清楚的看到整个消解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消解时间、保持时间、当前温度等,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自行编辑并保存消解方法。● 真实的样品温度可选配外置温度探针,保证了样品的真实温度,使样品消解更加到位。
  • 实验室智能石墨消解仪 多孔批量处理加热均匀
    D4智能石墨消解仪采用高纯石墨材料作为加热体,包裹式加热,效率更高,温度均匀性更好。多孔设计,轻松实现样品的批量处理,是您样品消解的好伴侣。产品特点1、无线蓝牙技术,控制更智能使用mini平板(PAD)蓝牙控制技术,真彩触摸屏,仪器内部无需任何接插件和开关,便可轻松的实温度控制,让您的工作充满时尚、自由和畅快。2、均衡、包裹式加热,消解效率更高高纯石墨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为所有样品提供均匀的热量,消除了加热盲点。立体包裹式加热,热量损失更少,效率更高,弥补了电热板加热的不足。3、多孔设计,处理量倍数于微波消解批量处理,整体时间大大缩短;标配39孔,一次可处理3900ml液体样品;可定制49孔、64孔或81孔,处理量倍数于微波消解仪;常压式消解仪更安全更快捷。4、高品质工艺,维护操作简单石墨体表面喷涂特氟龙涂层,易清洁、耐腐蚀;聚四氟乙烯台面,整机外围无金属部件,可在强酸强碱等恶劣环境中放心使用。5、安卓系统,时尚,功能强大采用先进的专家PID温控系统,独特的可视化监控,用户可通PDA界面清楚的看到整个消解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消解时间、保持时间、当前温度等,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自行编辑并保存消解方法。6、真实的样品温度可选配外置温度探针,保证了样品的真实温度,使样品消解更加到位。7、完善配件,更贴心可选配聚四氟乙烯消解管、回流盖、双层支架、单层支架、单层钢架、聚丙烯消解管、长短玻璃消解管等等,使用更贴心。
  • 食品安全石墨消解仪 土壤环境石墨消解仪
    D6智能石墨消解仪采用高纯石墨材料作为加热体,包裹式加热,效率更高,温度均匀性更好。多孔设计,轻松实现样品的批量处理,D6石墨消解仪是您样品消解的好伴侣。产品特点1、无线蓝牙技术,控制更智能使用mini平板(PAD)蓝牙控制技术,真彩触摸屏,仪器内部无需任何接插件和开关,便可轻松的实温度控制,让您的工作充满时尚、自由和畅快。2、均衡、包裹式加热,消解效率更高高纯石墨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为所有样品提供均匀的热量,消除了加热盲点。立体包裹式加热,热量损失更少,效率更高,弥补了电热板加热的不足。3、多孔设计,处理量倍数于微波消解批量处理,整体时间大大缩短;标配60孔,一次可处理6000ml液体样品;可定制72孔、90孔或110孔,处理量倍数于微波消解仪;常压式消解仪更安全更快捷。4、高品质工艺,维护操作简单石墨体表面喷涂特氟龙涂层,易清洁、耐腐蚀;聚四氟乙烯台面,整机外围无金属部件,可在强酸强碱等恶劣环境中放心使用。5、安卓系统,时尚,功能强大采用先进的专家PID温控系统,独特的可视化监控,用户可通PDA界面清楚的看到整个消解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消解时间、保持时间、当前温度等,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自行编辑并保存消解方法。6、真实的样品温度可选配外置温度探针,保证了样品的真实温度,使样品消解更加到位。7、完善配件,更贴心可选配聚四氟乙烯消解管、回流盖、双层支架、单层支架、单层钢架、聚丙烯消解管、长短玻璃消解管等,使用更贴心。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