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自然吸气仪

仪器信息网自然吸气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自然吸气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自然吸气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自然吸气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自然吸气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自然吸气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自然吸气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自然吸气仪相关的资讯

  • 当新鲜空气成为奢侈品?——浅谈GC-MS在呼吸气检测中的应用
    近日,一则“新德里空气污染严重,民众花30元吸氧15分钟”的新闻引起公众关注。看似略显荒谬,却也发人深省。据报道,印度新德里空气重度污染,多地PM2.5数值超过999,“爆表”程度相当于当地四千万人每人每天吸33.2根香烟,对呼吸道的损伤可见一斑。 近几年,雾霾话题总能常居“热搜”,一方面是环境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大家开始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谈癌色变的今天,人们愈发意识到自己的健康与一呼一吸息息相关,开始大量购买防霾口罩,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也成为家装必备。关注每口吸入空气的你又可知道:每一下呼出气也可以作为疾病初筛和诊断的依据?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此前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慢性病需要加强防控。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提出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引导重点人群早期发现疾病,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如何快速发现、及早治疗,也成为了相关研究需要突破的方向。 - 新型无创检测方法 -如今科学家们带给了我们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只需要简单的呼吸就能够进行疾病初筛并提供诊断的依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呼吸气检测,一种无创伤的、简便快捷的诊断方式,可作为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的方法。对人体肺泡气中痕量的VOCs等小分子代谢物进行的代谢组学研究,目前已在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研究中有所应用,国外也有了相关应用的报道。英国癌症研究院(Cancer Research UK)和英国生物技术公司(Owlstone Medical)就“从癌症患者的呼吸中寻找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开始了临床试验。呼出气中VOCs极低的浓度,对实验设备(前处理富集和质谱分析)的灵敏度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具体方法首先,Owlstone Medical与呼吸组学领域专家合作开发的一种完全非侵入性的呼吸检测仪ReCIVA Breath Sampler(下图),通过软件控制采样泵开关时间,结合Breath Biopsy Cartridge(呼吸气吸附管),从而对测试者的呼出气组分进行有效富集。Owlstone Medical的呼吸气采样器ReCIVA Breath Sampler 收集完成后,研究人员通过MarkesTD100-xr热脱附仪对呼吸气VOCs解析进样,采用Thermo Scientific™ GC-Orbitrap/MS(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通过Thermo Scientific™ TraceFinder4.1对数据自动进行解卷积和谱库检索处理,并结合高分辨过滤分值(HRF Score)与保留指数(RI)进一步确证质谱定性结果。赛默飞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气质联用仪与热脱附仪联机图TraceFinder4.1的高分辨数据解卷积和谱库检索界面 呼吸气检测中,重要的生物标记物往往因为浓度低、质谱响应信号弱,而被复杂的呼吸气基质干扰所淹没。Orbitrap作为质谱检测器,以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著称,同时宽线性动态范围使得待测化合物即使处于极高或极低浓度时,也不会因为质量精度和离子比率的改变而导致定性错误。有了全流程的分析仪器,该实验基于吸烟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数据库对不同吸烟状况人群(非吸烟者、吸烟者、戒烟者)的呼吸气进行了研究,发现二甲基呋喃、甲苯、乙苯等化合物在呼吸气中的含量与吸烟行为有极高的相关性。Orbitrap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气质联用与呼吸气采样器、热脱附仪联用的一整套呼吸气分析系统,在极低浓度呼吸气生物标记物分析中展示出极大的优势。虽然呼吸活检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未来可期,呼吸癌症测试一旦成为现实,研究将影响数百万人的生活,通过早期癌症筛查,有望拯救数十万人的生命并节省超过15亿美元的相关医疗费用。一呼一吸之间,有我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会有我们对此的科学守护。 参考文献:BREATH BIOPSY: Combining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 with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Improved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in Untargeted Breath Analysis, Jasper Boschmans, Cristian Cojocariu, Paul Silcock, Billy Boyle, Alexander Makarov, Max Allsworth 色谱质谱明星产品前处理气相色谱离子色谱液相色谱气质联用液质联用AA/ICP/ICPMS软件 更多仪器配置和方案推荐色谱质谱全流程食品安全固废专项临床检测RoHS检测中药分析化药分析代谢组学
  • 众瑞仪器发布ZR-1211型 口罩呼吸阻力检测仪新品
    ZR-1211型 口罩呼吸阻力检测仪产品简介ZR-1211型 口罩呼吸阻力检测仪用于测定口罩在规定条件下的吸气和呼气阻力。同时兼容多个流量点,适用于口罩生产厂、国家劳动防护用品检验机构对口罩产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检验。符合标准GB 2626-2019 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技术特点7寸高清晰触摸显示屏;电子流量计,流量控制精度高; 自动恒流控制,兼容多个流量点;可设置呼气、吸气两种检测模式,自动判定样品是否合格;大容量数据存储,实时保存检测数据; 可通过U盘导出或热敏打印机打印历史数据;样品合格判定压力值、样品编号等参数可设置;故障检测自动保护。创新点:1.ZR-1211型 口罩呼吸阻力检测仪用于测定口罩在规定条件下的吸气和呼气阻力,自动恒流控制,兼容多个流量点。 2.符合标准 GB 2626-2019 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3.可设置呼气、吸气两种检测模式,自动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4.样品合格判定压力值、样品编号等参数可设置。 ZR-1211型 口罩呼吸阻力检测仪
  • 众瑞仪器发布ZR-1210型 口罩呼吸阻力检测仪新品
    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ZR-1210型口罩呼吸阻力检测仪用于测定口罩在规定条件下的吸气和呼气阻力。适用于口罩生产厂家、国家劳动防护用品检验机构对口罩产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检验。符合标准GB26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技术特点高清晰LCD液晶显示屏;电子流量计,流量控制精度高;自动恒流控制,自动样品合格判定;可设置呼气检测和吸气检测两种模式;大容量数据存储,实时保存检测数据;可通过U盘导出或热敏打印机打印历史数据;合格判定压力差、样品编号等参数可设置;故障检测自动保护。创新点:1、ZR-1210型口罩呼吸阻力检测仪用于测定口罩在规定条件下的吸气和呼气阻力; 2、电子流量计,流量控制精度高; 3、自动恒流控制,自动样品合格判定; 4、可设置呼气检测和吸气检测两种模式。 ZR-1210型 口罩呼吸阻力检测仪
  • 稀奇?万米地下的岩屑,也要做核磁!
    3月5日,深地塔科1井已经钻至10006米,来到中国钻井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度极限。在“摸不着,看不见”的万米之下,科研人员要如何精准识别岩层的信息呢?答案就藏在位于万米深层的岩屑里。地下岩屑是沟通地面与万米地下的载体,可以为整个钻探过程提供丰富的地质信息和工程信息。这也将是我国首次获取万米深层的岩石资料,其珍贵程度不亚于“月壤”。而岩屑要从深层回到地面,相当于要走10公里的路,四舍五入相当于跑了四分之一个全马了。岩屑在这一路上有哪些奇遇?科研人员又是如何揭秘其蕴藏的信息?在钻进过程中,钻头依靠锋利的金刚石“牙齿”旋转切削,整块岩石被切割成毫米大小的颗粒,散落在井筒当中。井筒内不断循环着钻井液,依靠自身的粘弹性将井底的岩屑颗粒返排至地面。岩屑在井筒中的行程将近花费200分钟,相当于我们平时休闲散步的速度。钻井液循环系统的振动筛正在滤筛钻井液中的大颗粒物质工作人员用筛网得到一定范围大小的岩屑井场百格盒中的岩屑井底160℃的钻井液从地层循环至地面,泛起阵阵白烟。通过钻井液循环系统中的振动筛可以将大颗粒物质与液体进行分离,清洗、晾晒之后便可得到井中的固体物质。这些固体物质往往还包括井壁的掉块以及坍塌物,而新鲜岩屑往往个体碎小、棱角明显,工作人员通过筛网进行简易的筛分后,根据不同的深度放置在百格盒不同的格子中。在深地塔科1井,为了取全取准万米井的地质资料,工作人员每米都要及时准确地捞取地下岩石样品,特别是进入9800米以后,更是每50厘米捞取一次岩石样品,通过地质分析为工程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深地塔科1井的岩屑薄片王孝明正在显微镜下观察薄片标本显微镜下的岩屑在地质学界,素有一片岩石看穿一座山的说法。在岩屑充分晾干后,工作人员会将岩屑制成薄片,通过显微镜观察,便可以判定岩屑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解读万米深层演化的地质信息以及油气生成运移的蛛丝马迹。在制备薄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选出1~2毫米的岩屑,借助研磨机,在载玻片上“手搓”出0.03毫米的透光薄片,对于人的眼力、手力和耐力是一个极大考验。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无法通过光学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出不同的矿物种类,从而对地质情况造成误判。要如何确保把岩样磨到0.03毫米?塔里木油田实验检测研究院地质实验中心的王孝明每天要打磨十几片岩屑薄片,据他介绍,首先要把岩屑打磨到微微透光,大概是头发丝的厚度,这个过程需要靠手感一点点感知厚度变化,最后结合显微镜一点点抛光矫正,直到达到标准厚度。截至目前,王孝明和同事们已经磨制出500多片岩屑薄片,获取的地层信息也为下一步钻井工具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以前,要实现上述的分析测试,必须得将岩屑运回后方的实验室,仅车程以及各项入库程序就得花费2到3天。而在这里,仅仅需要6个小时,就可以快速解开岩屑的奥秘。移动式岩心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岩石也能做核磁?在深地塔科1井井场的东南角,停放着一辆红白相间的货车,这是由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车载岩石物理实验室,里面搭载着移动式岩心核磁共振测井仪器。晾晒好的岩屑可以在这里同步进行高精度的一维与二维核磁测量与资料快速处理解释,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获取地层孔隙度、含油气饱和度、渗透率等岩石物性参数。这也是中国石油首次在塔里木盆地开展现场岩屑核磁分析。“在深地塔科1井钻至9800米以后,出来一个样我们分析一个样。通过岩石物性参数的变化,可以为现场钻进风险预警以及钻进参数调整提供及时反馈。”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技术研究所的金明介绍。工作人员对岩屑进行装袋打包万米岩屑的旅程远没有结束。在经过现场一系列的分析测试后,工作人员将岩屑装袋打包,运送回塔里木油田岩心库,作为珍贵的地质资料永久留存,也将记录下中国石油人探索深地的脚步。
  • SOCOREX 437手动移液管控制器新款来袭~
    SOCOREX 手动移液管控制器升级款它来了!SOCOREX手动移液管控制器坚固且易于使用,它提供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形状和轻量级的体重。同时在吸气和分配的时候提供了平稳的控制。使用玻璃或者塑料的移液管可以进行100ml体积的分液。437手动移液管控制器的优势:* 大容量的吸气球* 柔软的手柄按钮* 吹出系统设计,可以实现结尾一滴的吹出* PTFE保护膜过滤器* 可替换的不同颜色的移液管接口,便于识别437手动移液管控制器的特点:1、可挤压的吸气球挤压大容量硅胶球即可吸气。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再次挤压吸气球,可以直接挤压,不影响正在进行的移液操作。2、准确控制为了便于操作者左右手使用的不同的习惯,更简单的控制吸气和分配的速度,437手动移液管控制器采用了拇指控制按钮。3、液体吹出挤压吸气球即可实现残留液体的排出。4、保护滤器通用的疏水膜过滤器,保护了仪器和样品。5、可选颜色的移液管接口不同颜色的接头可以区别不同的样品,甚至不同实验室。有白色、绿色和蓝色可供选择新款437手动移液管控制器产品升级,价格不变,您心动了吗~,欢迎留言咨询!
  • 小满喜气满满---澳信喜获奖杯 ACCRECETH东精精密特约代理商成长奖银奖
    2020年05月20日庚子年农历四月二十八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小满。 小满喜气满满---澳信喜获奖杯 ACCRECETH东精精密特约代理商成长奖银奖,感谢新老客户的支持与厚爱!愿你心满意得,赢得美好三平两满!小满不满,麦粒渐满;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小满,生活美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不满,则空留遗憾;过满,则招致损失。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澳信喜获奖杯 ACCRECETH东精精密特约代理商成长奖银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入ACCRECETH东精精密圆度仪 科普小常识关于圆度仪的简单介绍  圆度仪是一种运用回转轴法测量工件圆度的工具。圆度仪分为传感器回转式和工作台回转式两种型式。测量时,被测件与精密轴系同心装置,精密轴系带着电感式长度传感器或工作台作精确的圆周运动。今天圆度仪生产厂家给大家说一说圆度仪的知识与原理。  圆度仪是一种测量零件回转表面(轴、孔或球面)不圆度的精密仪器。一般有两种类型:小型台式,把工件装在回转的作业台上,测量头装在固定的立柱上;大型落地式,把工件装在固定的作业台上,测量头安装在回转的主轴上。测量时,测量头与工件表面接触,仪器的回转部分(作业台或主轴)旋转一周。因回转部分的支承轴承精度极高,故回转时测量头对被测表面将发生一高精度的圆轨迹。被测表面的不圆度使测量头发生偏移,转变为电(或气)信号,再经扩大,可主动记载在圆形记载纸上,直接读出各部分的不圆度,供鉴定精度与工艺分析之用。广泛用于精密轴承、机床及仪器制造工业中。圆度仪由仪器的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输出设备组成。若仪器配有计算机,则计算机也包括在此系统内。  圆度仪选用半径测量法,作业旋转式。该圆度仪旋转轴系选用高精度气浮主轴作为测量基准;该圆度仪电器部分由高级计算机及精密圆光栅传感器、精密电感位移传感器组成,圆光栅传感器、精密电感位移传感器计量视点、径向位移量,保证测量工件的角位移、径向值的精确度;圆度仪测量软件选用依据中文版WinXP操作系统渠道的圆度测量软件,完成数据收集、处理及测量数据管理等作业。圆度仪的正确操作规程,你都用对了吗?  圆度仪的操作使用,该工具的作用相信大家都知道,正确的使用工具很重要,我们现在遇到许多仪器出现故障,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所以正确使用也是保障仪器性能的重要做法,我们常说到要保养某某机器,但其实只要正确使用,就不用过多的去保养。其他的产品也一样的道理,对于圆度仪来说,你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吗?  (1)圆度仪采用AC220V 50HZ电源,检查电源正确,并保持主机良好接地;  (2)打开电源,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打开圆度仪主机电源开关,启动工作台旋转,并预热15分钟;  (3)将被测件安放在工作台中心,调整立柱及横臂手轮,使传感器的测针接触工件;  (4)用手拨动工作台逆时针旋转,首先选择±100um档,用敲拨棒调整工件,使计算机上显示的模拟表头的指针摆幅最小;然后逐步提高放大倍率,反复此调整过程,提高对心精度。直到在±25um档时,表头的指针摆幅最小即可;  (5)打开主轴电机开关,主轴旋转,当主轴旋转3周后,单击[开始测量]按钮开始测量;测量完成后,计算机将自动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显示测量结果;这时,即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存储及打印输出;  (6)仪器停止工作不用后,应关闭计算机及主机电源;取下工作台上的卡盘和被测件,同时,使传感器处于自由状态,不可使其承受外部力量;  (7)使用本仪器前请首先了解使用说明书;被测件应认真清洁和等温;主轴严禁顺时针旋转;禁止冲击传感器。  (8)定期给主轴加油,并保持仪器立柱、横臂、工作台等裸露部分清洁,并涂少许机油以防氧化生锈。
  • 自然科学基金32年经费排行榜 仪器与分析领域谁领风骚?
    p   近日,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年,哪些科学家拿的经费最多”在圈内被争先转发,文章统计了自然科学家基金32年来对252888位科学家的资助情况,并甄选出32年来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总资助经费居前100位的科学家,其中有几位科学仪器和分析测试领域内耳熟能详的科学家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83681a9-7057-4e00-952a-f1a0bce80880.jpg" title=" 杨学明.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杨学明 /strong /p p   杨学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化学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任,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用户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学明一直以来从事分子光谱以及化学动力学领域的实验研究工作。他主持研制了新一代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并且利用这些科学仪器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开展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工作。 /p p   据统计,杨学明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资助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总金额31438万元,总项数16项。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c74d0369-46fb-4c29-9003-1310ffeb89e5.jpg" title=" 江桂斌.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 /strong /p p   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环境分析化学方法、环境污染现状与过程机制和生态毒理学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化学形态、分析仪器、环境过程与毒理、纳米材料环境应用及效应等。 /p p   据统计,江桂斌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资助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总金额11424万元,总项数27项 /strong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65aee6e-4da5-436a-83ff-03a42ca59bd2.jpg" title=" 孙世刚.pn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78px " width=" 2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278"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厦门大学 孙世刚 /strong /p p   孙世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973计划能源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电催化、表面电化学,谱学电化学、纳米材料电化学,电有机合成和电化学能源。 /p p   据统计,孙世刚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总金额10957万元,总项数24项。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noimg/20b8a2d2-ca88-4405-b604-2b5ddd5e9fdc.jpg" title=" 陈洪渊.jpg" /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南京大学 陈洪渊 /strong /p p   陈洪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现任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化学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致力于电分析化学的科研和教学50多年,在电分析化学基础与应用的多个前沿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p p   据统计,陈洪渊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资助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总金额8696万元,总项数9项。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ea923e4e-f81f-4a8b-97b7-f73002ecb445.jpg" title=" 73d345c4-da65-4fff-9908-9e46539614bf.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00px " width=" 3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00" border=" 0"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浙江大学 张泽 /strong /p p   张泽,材料科学和晶体结构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2003年2月-2009年9月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正校级)。2010年3月-至今浙江大学研究员,博导。张泽长期从事先进材料的电子显微结构研究,系统研究解决了准晶、低维纳米材料等国际材料科学界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在准晶体的结构、相变、缺陷等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研究成果。 /p p   据统计,张泽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资助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总金额5985万元,总项数3项。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4316c18-9b3f-4379-9b97-fb8e10ae7558.jpg" title=" 李灿.jp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8px " width=" 4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268" border=" 0"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灿 /strong /p p   李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催化理事会副主席,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的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 /p p   据统计,李灿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资助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总金额4998万元,总项数30项。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e7c77b0-ef9e-405c-b9a3-5b5d161ea741.jpg" title=" 田中群.jpg"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厦门大学 田中群 /strong /p p   田中群,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国家电化学学会主席,国际拉曼光谱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谱学电化学、纳米电化学。 /p p   据统计,田中群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资助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总金额4306万元,总项数26项。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d328aec-d7a2-48b4-a877-f8ade75f5b5a.jpg" title=" 郑兰荪.jpg" / br/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厦门大学 郑兰荪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rong /p p   郑兰荪,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教育部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原子团簇科学研究,先后研制了激光等离子体源飞行时间质谱计、交叉分子-离子束串级质谱计、激光离子源射频离子阱质谱计等以激光产生和研究原子团簇的大型仪器。 /p p   据统计,郑兰荪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资助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总金额4305万元,总项数12项。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相关新闻: /span /strong /span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0520/464263.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 style=" color: rgb(0, 0, 0)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年,哪些科学家拿的经费最多? /span /strong /a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br/ /p
  • 西门子研发呼气分析仪
    记者近日从西门子公司获悉,西门子正在研究一种能利用呼出气体样本对肺结核或肺癌进行早期诊断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对患者呼出的气体样本进行分子结构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仅在2011年,全球范围内就有870万人新患肺结核,而当年死于该疾病的人数高达140万。这种疾病的初始症状类似重感冒,如果不能尽早确诊,还会传染周围人群。   因此,找到一种能帮助医生及早、有效地确诊该疾病的方法至关重要。   据了解,西门子的研究人员决定采用四极质谱仪来识别个体分子,并确定其在呼吸气体样本中的浓度。   西门子方面表示,目前针对肺结核和肺癌患者的测试非常成功,但这一诊断方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测试,以确定测试是否会受到患者年龄、性别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此外,研究人员还希望了解这种诊断方法是否对吸烟者有效。
  • 氧气检测仪:精准探测,守护每一次呼吸安全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空气是如此的重要,而其中氧气更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在工业生产的复杂环境中,还是在医疗救治的关键场所,亦或是科研实验的精密空间,对氧气浓度的准确把握都至关重要。而氧气检测仪,就是那默默守护我们的忠诚卫士。  在工业领域,各种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气体泄漏或氧气浓度变化。例如在化工企业,一些化学反应会消耗或产生氧气,若氧气浓度超出安全范围,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等严重事故。氧气检测仪在这里发挥着关键的监测作用,它以其高度的精准性,实时探测环境中的氧气含量。一旦发现氧气浓度异常,便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险的发生。它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时刻警惕着潜在的威胁,为工业生产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技术原理  氧气检测仪通常基于电化学传感器、顺磁式氧气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等原理进行工作。这些传感器能够敏感地捕捉到环境中氧气分子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或光信号。通过内置的微处理器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将氧气浓度以数字或图形的形式显示在仪器屏幕上,供用户直观读取。  主要功能  1、精准探测:氧气检测仪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测量环境中的氧气浓度,误差范围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实时监测:设备能够持续不断地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反映氧气浓度的变化,帮助用户随时掌握环境状况。  3、报警功能:当氧气浓度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时,氧气检测仪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数据存储与传输:部分高端氧气检测仪还具备数据存储功能,能够记录并保存历史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和查阅。同时,还支持数据无线传输功能,便于远程监控和管理。  应用领域  1、工业安全:在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中,氧气检测仪用于监测作业环境的氧气浓度,预防因缺氧或富氧导致的安全事故。  2、医疗领域:在手术室、ICU、高压氧舱等医疗场所,氧气检测仪用于确保患者吸入的氧气浓度符合治疗要求。  3、消防救援:消防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佩戴氧气检测仪,以监测自身呼吸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保障生命安全。  4、潜水与航空航天:潜水员和航天员在特殊环境下工作时,氧气检测仪是不可或缺的装备之一,用于确保呼吸气体的安全。  氧气检测仪作为现代安全监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准探测和实时监测的能力,为人们的呼吸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氧气检测仪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它的传感器越来越灵敏,检测精度越来越高,响应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它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操作更加简便,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和需求。
  • 绝缘油析气性测量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气绝缘油在高强度电场的作用下,部分烃分子会发生裂解而产生气体,这部分气体以微小的气泡从油中释放出来。如果小气泡量增多,它们会互相连接而形成大气泡。由于气体与油的电导率有很大的差异,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油中会产生气隙放电现象,而有可能导致绝缘的破坏,这种现象在超高压输变电设备中显得尤为突出。为克服这种倾向,用于超高压设备的变压器应满足析气性指标要求。 绝缘油的吸气性又称为气稳定性,是指油在高电场强的作用下,烃分子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时,吸收气体或放出气体的特性,如果绝缘油易放出气体,那么就会形成气体穴存在油中,会发生局部放电或过热,严重的会导致油击穿。因此,希望绝缘油是吸气的,芳香烃是吸收气体的,为改变绝缘油的吸气性,一般采用往油中添加浓缩芳烃或人工合成的芳香烃化合物。
  • 1540万!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色谱质谱类和海洋化学分析仪器”采购
    项目编号:0625-22212665项目名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色谱质谱类分析仪器”采购预算金额:111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11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招标内容货物名称数量用途分项现价(万元)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简要技术规格色谱质谱类分析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1套科研150是主要用于海水微量物质的含量和同位素分析,为海洋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监测提供重要参数。气相-同位素比质谱联用仪1套科研350是用于连续测量多个生物标志物的同位素,揭示物质来源和反应机理。气相-质谱仪联用需要达到外精度:13C : 0.2‰ 15N:0.5‰ 18O: 0.8‰ D / H: 3.0 ‰气相色谱仪(GC)1台科研50是用于测定海洋环境样品中的微量或者痕量有机物的量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1台科研70是主要用于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海洋环境监测提供重要参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台科研300是主要用于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海洋环境监测提供重要参数。离子色谱仪1台科研80是最大压力:35MPa(5000psi)压力上限超过设定1个单位时即可报警;流速精确度:±0.5%设定值,当超过±0.5%范围时则为±2μl/min ;速精密度:否该设备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提取纯化▲注:本项目投标人须对本招标文件中的所有产品进行投标。项目编号:0625-22212666项目名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分析仪器”采购预算金额:42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7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招标内容货物名称数量用途分项现价(万元)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简要技术规格海洋化学分析仪器元素分析仪1台科研195是以极高灵敏度和精密度对固态、溶解态和气态生源要素同位素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密闭微波消解系统1台科研40否用于环境监测、地质等领域测定金属元素的样品前处理受控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实验系统1套科研90否用于模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索氏提取仪1台科研20否利用溶剂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纯溶剂萃取,既节约溶剂,萃取效率又高荧光测汞仪1台科研30否照射到被测样品生成的汞蒸汽上,汞原子辐射出荧火,由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A/D转换后由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注:本项目投标人须对本招标文件中的所有产品进行投标。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个月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浅析工业园区企业异味源
    工业园区异味源分布广泛,量大面广,本文重点针对工业企业异味源特点,研讨异味源识别和异味问题诊断的基本思路。工业企业异味源主要有装卸储存环节、车间生产环节、锅炉燃烧环节、循环水冷却环节和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环节等六大类环节。(1)装卸储存环节工业企业在原辅料及产品的装卸过程中,装料罐内液位的上升,压力上升,罐中挥发的异味气体将会被挤出到罐外,从而产生异味现象。装罐后,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罐内压力也会上升,罐内高浓度的废气同样会被挤出到罐外,导致罐区周边出现异味现象。此类废气一般称之为大小呼吸气。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排查装卸台装卸系统密封效果、气相平衡管路、呼吸气收集情况及呼吸气治理情况。(2)车间生产环节车间是异味的主要来源,车间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混合、搅拌、反应、蒸馏、烘干、结晶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有组织废气,该类废气往往异味较重;在压滤、粉碎、离心等环节,会产生一定量的无组织废气,该类废气异味同样较重,且废气四处逸散,对企业影响较大;除此之外,车间中的泵、压缩机、搅拌器、阀、泄压设备、采样连接系统、开口阀或开口管线、法兰、连接件等9大类设备,长期使用过程中,如管理不到位,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接口泄漏,产生一定量无组织和异味废气。针对该场所,首先需要建立动静密封点基础台账,开展LDAR检测工作,识别出泄漏点位,推动企业整改修复;其次排查企业生产无组织废气收集情况,及时发现未收集或收集不合理的情况,督促企业合规收集,变无组织为有组织;最后排查有组织废气是否存在偷排漏排情况,是否存在未治理直接排放现象以及治理工艺是否合理。(3)锅炉燃烧环节企业锅炉一般使用天然气、煤、生物质、燃料油等作为燃料,其中煤、生物质、燃料油在燃烧过程中,将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少量未完全燃烧的有机物,这些组分均拥有刺激性气味。针对该环节,重点排查燃料是否能够完全充分燃烧,收集后的燃烧烟气是否进行治理,治理工艺是否合理等。(4)循环水冷却环节循环水冷却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换热器破裂,导致工艺物料泄漏至冷却水中,最终进入到循环水冷却系统,在循环水池及循环冷却塔大量逸散。针对该环节,需要重点排查循环水池内循环水中是否含有原辅料,如发现循环水中存在原辅料杂质,需要企业立刻开展循环水冷却系统修复工作。(5)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环节企业废水集输、存储、处理处置一般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敞开式处置方式往往会导致大量异味气体从敞口处逸散,造成异味污染现象。敞开式废水处置主要包含:地漏、沟渠收集;敞开式暂存池;敞开式污水处理池等。针对该环节,需要重点排查敞开式处置环节,要求企业变敞开式为密闭式,收集无组织逸散废气,集中处置,解决废水逸散异味问题。(6)其他环节企业在开停机阶段、检修阶段、生产异常阶段,均有可能短时间内排放大量的异味废气。针对该情况,需要重点排查企业相应的操作规程,查看企业是否有效考虑应急异味处置方法。除了要了解工业企业异味源在上述六个环节的异味气体排放或逸散的原理,在实际调研排查过程中,还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工况以便在恰当时机开展检测和监测。准确定位工业企业异味源是真正扼住工业企业的异味源头地前提,需要服务单位先扎实有效地做好异味源排查工作,以便从本质上逐步消除工业企业异味源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重大仪器统计
    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大家除了关注总立项数和金额外,也会特别关心不同的类别,而其中金额特别大的分类项目,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当然还有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其重要性和影响力相比于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地区基金等,都要高得多,本期青塔就来盘一盘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之后几天青塔也会在微信公众号上陆续发布优青和重点项目的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于2000年设立,旨在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是目前我国学术影响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人才计划类项目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含金量及其之高,而且资助金额也非常高,例如今年除了个别资助金额低于1000万外,绝大多数的资助经费都高达1050万。  今年总共立项了38个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其中北京大学以5项高居第一,光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北大就狂揽5250万,另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有两项获得立项,另外在立项名单中,可以发现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3所非211大学在一众名校中占有一席之地,表现极其强悍。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按照官方的说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原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在2014年的时候,将原来的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也并入到该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资助经费最近几年来连年提高,2013年的时候资助总经费仅为1.5亿,到了2014年攀升到了3亿,当然这里面有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并入的原因,而到了2015年增长到了5亿,增幅不可谓不大,最近几年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资助率一般在10%左右,竞争可谓激烈无比,但是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出受资助项目的重要性。  不过今年获得立项的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中,除了排名第一的复旦大学获得4项外,北京工业大学获得了3项,单此一项的资助经费就高达1980万,虽然立项数和清华北大并列第二,但是受资助经费更是超过了清华北大,另外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山西大学等地方名校也均有不错的表现,来看看今年受资助的项目情况吧:
  • 多种科学仪器助力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制出深海富稀土沉积物标准物质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石学法团队成功研制出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地球化学标样。该标样通过多轮专家评审,被定级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这是我国也是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制深海富稀土沉积物标准物质,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空白。  富稀土沉积是近10年来发现的一种富集中—重稀土的新型海洋矿产资源,其资源量远超陆地稀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富稀土沉积调查研究缺少合适的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现有的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中稀土元素含量远低于深海富稀土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不能满足深海富稀土沉积研究要求。  该标样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十三五”课题“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地球化学标样研制”研究完成。在3年时间里,课题负责人朱爱美及课题组成员将依托大洋调查航次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采集的不同稀土含量的样品,混合成5个标准物质候选物,并采用多种分析技术(光谱分析、质谱分析、X射线等技术),与国内外13家经验丰富的权威地球化学实验室合作,对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了62个定值项目的分析测试,最终制备成5个深海富稀土沉积物标准物质。  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标准物质具有定值元素种类多、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且梯度明显等特点,其主要技术特性如定值项目、定值方法、稳定性等,均达到国内外标准物质研制先进水平。
  • 1114万!赛默飞等中标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色谱质谱类分析仪器”采购
    一、项目编号:0625-22212665(招标文件编号:0625-22212665)二、项目名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色谱质谱类分析仪器”采购三、中标(成交)信息供应商名称:杭州瑞利海洋装备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华星路96号中标(成交)金额:1114.8800000(万元)四、主要标的信息
  • 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全球10强,中国占4席
    6月16日,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22 annual tables)揭晓,展示了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情况。其中,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表现可圈可点。在自然指数机构榜单中,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位居全球10强。在国家和地区榜单中,根据自然指数的关键指标贡献份额,中国位居第二,在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增幅最大。此外,2020—2021年上升最快的50家机构中,前31家机构来自中国。2021年国家10强(按照自然指数指标Share测量的2021和2020年科研产出对比)。图片来源:英国《自然》杂志网站针对中国科研机构的优异表现,《自然》网站发表分析文章指出,最新发布的这份榜单表明,中国政府对科研的长期投资正结出“累累硕果”,中国科研界的表现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下去。中国科研产出表现优异《自然》在报道中指出,中国的科研产出呈现井喷之势,江苏大学的表现就是一个例子。在2022年自然指数年度榜单上,江苏大学“调整后的份额”分数在2020—2021年期间飙升了118%。自然指数是显示机构科研表现的一个指标,采用论文数(Count)和贡献份额(Share)这两个衡量标准,依据某个机构或国家/地区在82本《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由知名科学家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挑选出来。在新发布的自然榜单上,有多所跟江苏大学一样表现亮眼的中国机构。榜单中2020—2021年上升最快的50家机构中,上升最快的前31家机构都来自中国,且这50家机构中只有10家来自中国以外。这与2021年的榜单相比出现了显著变化,去年上升最快的前10家机构中中国仅占两席。此外,中国科学院连续十年在自然指数中居机构榜单之首,2021年的贡献份额为1963.00,是排名第二的哈佛大学的两倍多。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8位,首次跻身机构榜单全球前十。其他两家位居全球10强的中国机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9位)和北京大学(排名第10位)。而且,与其他科研强国相比,中国的整体表现也同样值得关注。美国以19857.35的贡献份额位居榜首,但其2021年的科研产出较上一年下降了6.2%,是前十名中降幅最大的国家,这也是其2017 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中国位居第二,贡献份额为16753.86,2021年科研产出增长了14.4%,是新榜单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增幅最大的——去年的增幅仅为1.2%。位居第3至第10的国家依次是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韩国、瑞士和澳大利亚。中国加大科研投入据《自然》网站报道,自然指数创始人大卫斯文班克斯表示:“最新发布的这份自然指数年度榜单表明,中国通过其大型、现已发展成熟的机构对研究进行的投入,正在自然科学领域持续不断地产生研究成果。”宁波诺丁汉大学科学政策研究员曹聪表示,2021中国政府在科研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政府在科研领域的支出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96年的0.56%稳步上升到2018年的2.14%。中国研发投入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一直稳步上升。图片来源: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995年,中国启动“211工程”,开始了对科研的大规模投入,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获得了大量资金来发展其研究能力。三年后,中国启动“985工程”,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共9所,目前获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总计39所。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文章援引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主任哈米什科茨的说法,中国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产生了影响,这意味着研究人员可以为未来几年制定计划。例如,“双一流”战略体现了政府在2050年之前对科学的承诺,科茨说:“这发出了一个信号,即政府了解科学是如何进行的。”文章还称,对于中国科研人员来说,在高质量科研期刊发表论文对其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这种对发表论文促进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或许也能部分解释中国的科研机构在增长最快名单中占据主要地位。《自然》最后指出,鉴于中国在研发方面持续不断加大投资,中国的科研产出未来可能也会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资助55项仪器研究项目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项目评审会议于6月28—30日在北京举行。76位科学仪器基础研究项目申请人到会答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家广院士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孙家广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科学仪器对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一项好的发明、发现往往离不开科学仪器创新,科学仪器研究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因此,他要求与会的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一要站在国家的层面上,重点支持对原始创新有重要推动作用以及在相关领域中有广泛带动作用的仪器研究项目,推动科学仪器研究实质性的发展 二要严格执行公正、公平、公开的基本原则,把科学仪器研究落实到团队上 三是仪器研究要有实际来源、要有载体,仪器研究应做到:想得到、做得出、用得好、卖得掉 四要坚持回避和保密的有关规定。   计划局向专家介绍了项目受理和通讯评审情况,明确了评审会议的任务和要求。   2010年科学仪器基础研究项目共受理申请267项,各科学部在同行评议基础上推荐到会答辩项目76项。评审组专家在听取申请人报告和讨论评议的基础上,经一次性投票遴选出55项建议资助项目。   本次评审会议由计划局郑永和副局长主持 计划局孟宪平局长、信息科学部秦玉文常务副主任、张兆田副主任、医学科学部董尔丹常务副主任、计划局及各科学部相关科学处部分人员参加了会议。   注明:经本网编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咨询,具体的入选项目名单将于近期公布,本网将跟踪报道,敬请关注!
  • 仪器技术助力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金属铀
    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英文版)刊载封面文章介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在自然界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不仅为揭示热液型铀成矿作用本质提供了关键性依据,而且对研究铀的来源、地球热的形成和演化均具有重大意义。  核地研院研究团队采用光电能谱方法,对产于我国典型热液型铀矿床中沥青铀矿的成分和价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沥青铀矿中铀不仅有四价和六价形式,还以金属铀(零价)形式存在。  铀是核军工的基石,也是重要的核能原料。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的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  铀广泛分布于地球中,但由于它的不稳定性和变价性,总是以化合物状态存在着,之前人们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有金属铀。  热液型铀矿床中铀来自地球深部,由于地球内部的强还原环境,铀在地球内部以金属态或低价态形式存在。当成矿流体将铀带至近地表时,由于氧逸度不断提高,其中大部分铀与氧结合成四价或六价化合物,只有部分铀仍然保持金属态。李子颖认为,通过零价、四价或六价铀在热液铀矿床矿石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反映矿石形成的深度。这一重大发现为揭示热液铀成矿作用本质机理和控矿要素提供了关键性依据,且具有重要实际价值。  此次研究的沥青铀矿样品采自我国著名贵东330铀矿床和诸广302铀矿床。两矿床均产于广东省北部,属于重要的南岭铀成矿带。光电能谱方法是重要的表面分析技术,不仅能探测物质表面的化学组成,而且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学价态。
  • 自动化所获国家自然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已公布,自动化所杨鑫副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小动物在体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仪器设备”项目,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的资助,资助经费为160万元,这是自1998年此类专项设立以来我所获得的第一个专项,该项目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自动化所在科学仪器研制方面的影响。   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旨在促进基础研究里面的科学仪器和科学仪器里面的基础科学问题。该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所急需的重要科学仪器的创新性研制或改进,重点资助对前沿学科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关键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为验证新原理和新方法的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   光学分子影像设备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图像分辨率,能够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提供定性、定位、定量的信息,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杨鑫副研究员在光学分子影像研究与应用方面,经过前期的大量工作,在成像方法、关键技术和生物实验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与积累。此次承担的专项项目,旨在研制一套小动物在体荧光分子影像设备,重点解决复杂生物体非匀质特性带来的挑战性难题 实现生物体在体、连续成像与定量、精确分析处理及可视化 为肿瘤研究和药物研发等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提供亟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满足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对分子影像设备的迫切需求。
  • 自然资源部一批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
    近日,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了一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要求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包括自然资源系统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的法人单位以及签有共建协议的高校。主要涉及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极地深海探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等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等急需、空白、交叉研究领域。旨在为自然资源治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提供科技支撑。报送日期截止到2021年3月15日,具体要求详见: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函.docx申报附件如下: 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格式).doc
  • 国家自然基金申请的复杂度分析
    自国家自然基金揭榜以来,高兴,沮丧,愤怒,惊喜种种情绪及表达充斥网络。可以看出,有些是分享、有些是求助、有些是吐槽,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是炫耀。   其实,不曾拥有,也从未失去,这才是淡定的态度。   关于自然基金申请这事,我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如下:   一、感性认识   加上今年上会投票未过半数的面上本子,本人也曾总共申请了4次,前3次连上会的资格都没有,所以本次写申请的基本动力是&ldquo 响应学校的号召&rdquo ,至于中与不中,自己的期望是和买彩票中百万相差不多的,以前也听过申请成功者的经验,各种途径达成的都有。   大致来说,除了申请人的一些坚持、努力和成绩,与业界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至少那些被请去给基金写指南的人写的本子,想不中都难,更别说小圈子里哥几个已经私下通过气的了,公平不公平本就是个相对的事情,再好的度量衡,也抵不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真相像一面打碎的镜子,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持有的那一片是所有的全部。)。   第一,关系这东西。曾和基金委工作的同学沟通,对方直接返回一封邮件&ldquo 我们是有底线的,因为批量泄露信息,***已经被开除&rdquo ,信息量好大。这事非同小可,不能因为这点小事丢了人家饭碗。   第二,别忘你的博士母校。系里惨淡多年零星1个的现象今年有所改观,一下中了5个,3个青年,2个面上,简单总结下发现都是外校回来的博士,坚持是大家共有的特点,除此出身也很重要,评审专家不会来自申报人就职的单位,由于课题的原因,很容易落在申报人博士就读的母校专家手里,这显然会提高命中率。   二、理性分析   我一直思考怎样才能分析基金申请的复杂度。当我将其映射到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时候,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和算法执行时间相关的因素有:   (1)算法选用的策略   (2)问题的规模   (3)编写程序的语言   (4)编译程序产生的机器代码的质量   (5)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速度。   和国家自然基金申请相关的因素有:   (1)申请的策略(报哪个学部,与热点的契合如地震、海啸、PM2.5,禽流感,上火星等,题目修饰比如整点热词&ldquo 大型、快速、并行、多尺度之类&rdquo 等)   (2)坚持的程度(是否有长期的、连续的研究基础,让评审人看出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认为你是个执着的家伙,这要靠文章和成果了)   (3)行政的权力关系(基金委、科技处各种关系)   (4)学术界的小圈子(研究领域专家的熟识和认可)   (5)个人写作表达能力(是否能准确、清晰地写出本子的思路,忽悠得恰到好处)。   就像分析算法的时间效率一样,排除不易度量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问题规模N的函数来分析算法时间复杂度。经本人对照,对于申请基金而言,&ldquo 坚持的程度&rdquo 就是分析基金申请复杂度的关键因素。   怎样算坚持?我校的一位博导教授说过,坚持就是你死后墓碑上可以以最短的话写下你做的事(或至少墓碑上能刻得下)。   关于坚持,还有下面的话:   (1)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才能成功。 -----有一本书叫这个名,还有很多榜样如韩信、李昌钰等。   (2)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是值得我钦佩的人。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   (3)坚持下去不是因为我很坚强,而是因为我别无选择。------俞敏洪   作者:张铁峰
  • 美国博纯将参加第二十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全球呼吸气体采样管线专家美国博纯将于2019年9月6至8日参加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2019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第二十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会议期间博纯公司将提供展位E36交流平台。美国博纯是首家使用Nafion膜渗透技术,为呼吸类OEM医疗设备制造商提供气体水分管理解决方案的厂家。博纯具有 ISO 13485 以及FDA注册认证,ISO Class 8洁净室,供应独特的呼吸气体采样管线、呼吸气体干燥管和吸入性气体加湿器。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麻醉监护、肺功能监测、ETCO2、FeNO等样气除湿、提高分析仪器监测精度;Nafion气体加湿应用可增加吸入性气体湿度,缓解病人鼻腔干燥,从而提高治疗的呼吸舒适度。Nafion产品高性能湿度管理技术已获得全球GPS (GE, Philips和SIEMENS)医疗客户一致认可。此次,博纯将在现场展出ME-050,ME-070,ME-110及呼吸气体采样线等产品。博纯全球医疗业务发展总监Jessica Light女士也将携博纯中国区销售骨干全程参与次会议并分享前沿的成功案例,博纯团队期待您的莅临指导!关于博纯:美国博纯有限责任公司(Perma Pure)提供创新的高性能气体预处理解决方案,产品包含呼吸气体干燥管和气体加湿管。作为Nafion™ 管指定生产商,我们在各种广泛的应用如呼末二氧化碳、麻醉监护、肺功能检测、吸入性气体治疗、制氧和先进的创伤护理中提供高品质和可靠性的产品。这也是医疗市场先行者们信任选择博纯的原因所在。参观博纯展位# E36来了解更多我们所能为您做的。
  • ATEC阿泰可燃料电池管道式环境舱
    atec阿泰可为某重型汽车集团研制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管道式环境舱成功交付客户验收,该产品针对燃料电池在高原状态下的管道式气候模拟,实现了燃料电池吸气端的高原温度、高原气压、高原含氧量的准确模拟波动试验,并具备整机氢气防爆功能。  在研制过程中,技术部攻克了若干难点:  1、解决燃料电池工作时瞬间产生大热量从而导致舱内温度波动;  2、燃料电池吸气需求量与新风的高原温度、高原气压、高原含氧量的同步控制;  3、燃料电池工作时瞬间产生大排气量而导致排气端的高原气压的稳定性。  该试验系统主要由8大部分组成,分为试验仓、制冷机组、新风系统、控制系统、排放系统、真空系统,氢气预冷系统,防爆安全系统。  整套设备具备模拟自然环境中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条件的功能,可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经常遇到的温度、湿度、低气压等综合叠加环境效应进行模拟考核, 适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单体的环境试验项目测试以及其他部件的温度、湿度试验,管道高度试验。  并满足功率为150kw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环境模拟的以下试验:  低温试验(低温存储、起动、性能);  高温试验(高温存储起动、性能);  湿热试验(高温湿热);  温度海拔高度试验(气压模拟);  可以用于商用汽车的冷启动试验。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征集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候选项目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关于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候选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2016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将向国家奖励办公室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1项。为做好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条件  1.推荐自然科学奖项目的论文论著应已公开发表3年以上(即8篇代表性论著应在2013年1月1日以前发表),项目完成人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列入国家或省部级计划、基金支持的项目,应当在项目整体验收通过后推荐。  3.2015年度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未授奖(通过形式审查进入评审程序)的项目,2016年度不能以相关技术内容再次推荐。  4.2014年、2015年获奖项目的前三完成人,不能作为前三完成人推荐2016年度自然科学奖类项目。  5.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推荐项目的完成人参加国家科技奖评审。  6.存在尚未解决知识产权争议的项目不得推荐。  二、推荐工作及材料要求  1.请各常务理事组织报送推荐材料。先将电子版报送至指定邮箱,形式审查通过后,再按要求报送纸质材料。  2.推荐书是评审的主要依据,请严格按照《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励推荐工作手册》要求填写。内容应当完整、真实,文字描述要准确、客观,重点突出推荐项目的科学发现内容。项目一经推荐,未经允许,推荐书中的主要完成人等重要信息一律不得更改。  3.拟通过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推荐的候选项目,不再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推荐。  三、推荐材料报送  请于2016年1月13日前将推荐材料电子版报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专家委员会,逾期不予受理。  联 系 人:张建  电 话:(010)82800071 18511551275  电子邮件:maliano@cis.org.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号锦秋国际大厦A座2306室  邮 编:100088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5年12月17日
  •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额近270亿元 仪器专项分得8亿
    28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七届五次全委会上获悉,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择优资助各类项目41184项,资助用于项目设备费、材料费、差旅费等直接费用227.06亿元,用于基金依托单位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支出的间接费用40.97亿元,资助总额达到268.03亿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介绍,2016年基金委聚焦基础前沿,共资助面上项目16934项,直接费用101.75亿元 加强优先领域部署,资助重点项目612项,直接费用17.15亿元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89项,直接费用8.24亿元 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推进重点领域跨越发展,资助“引力波相关物理问题研究”等重大项目23项,直接费用3.5亿元。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部署实施重大研究计划,启动“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等4个重大研究计划,计划资助直接费用8亿元。围绕构筑国际学术高地,试点实施“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等3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直接费用5.12亿元。  在人才建设方面,基金委进一步向青年人才倾斜。杨卫表示,2016年,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6112项,直接费用31.17亿元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400人,直接费用5.2亿元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8人,直接费用6.79亿元。此外,基金委于去年调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限项规定,扩大申请范围,申请量比上年增长25.37%。同时,研究类项目评审也更注重向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倾斜。数据显示,2016年40岁以下的面上项目负责人占比达44.61%,比上年增加1.47%。50岁以下重点项目负责人占比达49.35%,比上年增加2.31%,研究队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未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在脑科学、新材料、先进制造、机器人、量子通信、信息安全等领域加强部署,着力提升原创水平。同时,聚焦深地、深海、深空、深蓝等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加强系统部署,引导科学家攻克基础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维护科研诚信,优化学术环境,一直是学界的共同期盼。杨卫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过去一年对91名不端行为相关责任人、3个依托单位给予了严肃处理,撤销33项资助项目,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相结合的科研诚信建设体系。加强评审会监督,维护公正、促进创新。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引导,提升诚信治理水平,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内容来源:新华社、光明日报
  • 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设备安全使用建议
    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是目前vocs气体处理比较多的方法,无锡冠亚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的设备——vocs气体冷凝回收装置专门处理各种有机废气,那么,在使用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的时候的安全建议要注意哪些呢?  在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中,压缩机质量的好坏决定着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的工作效率是否优良,同时压缩机在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的今后售后维修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一旦出现故障,将会提高企业维修冷水机的费用提高。  正常工作情况下,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制冷压缩机应该吸入制冷工质的干蒸汽,若是制冷工质流量大、热负荷变化太快、操作不当都可能吸入湿蒸汽,或者液体工质,如果进入的液体太多,来不及从排气阀排出,高压形成的液击会造成气缸、气阀、活塞、连杆等零件损坏。  如果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排气压力超过给定值,高压控制部分切断压缩机电源,压缩机停机;吸气压力低于给定值,低压控制部分切断压缩机电源,使其停机,并发出报警信号。为防止制冷剂泄漏至大气,一般采用闭式安全阀,安全阀设置在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压缩机排气腔和吸气腔之间的管路上。  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安全膜片安装在吸气、排气腔之间,吸排气压力差超过规定值时,膜片破裂,排气压力降低(需在吸气腔侧装滤网,防止破碎膜片落入吸气腔)。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把液压泵入口与液压泵出口分别和润滑油压差控制器上的低压入口、高压出口接通,当液压泵出、入口之间的压力差过高或过低时,控制器就会切断压缩机电源,电动机停止运转,保护压缩机。  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内置电动机的保护,为更进一步确保电动机不过热,除了正确使用,注意维修外,建议可以安装过热继电器。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常用的三相电动机缺相的话会导致电动机无法起动或过载,可采用过载继电器避免电动机因缺相损坏。  vocs冷凝吸附回收法在环保严查的当下是比较好的方法之一,无锡冠亚在不断在行业趋势下不断生产研发新的设备,促进行业发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助推科学仪器的“中国智造”
    p   科学仪器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内高速增长的科学研究和环境、食品安全监测需求,以及国产仪器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导致我国成为国际仪器仪表产品的最大进口国,一些高端仪器设备100%依赖进口。近年我国每年购买国外科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在400亿元以上,这种现状亟待改变。 /p p   针对我国科学仪器产业高端仪器设备对外依存度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内企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质量不过硬等现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相继设立“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和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p p   针对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纳米科技、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能源材料等领域日益增长的单粒子水平纳米颗粒表征需求,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颜晓梅教授课题组在基金委仪器研制项目(21027010、2162781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225523)等的支持下,结合瑞利散射和鞘流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首创性地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上最灵敏的纳米流式检测装置(NanoFCM),将外泌体、病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纳米金的单颗粒检测下限分别推进到前所未有的40 nm、27 nm、24 nm和7 nm,较传统流式细胞术的散射检测灵敏度提升了4-6个数量级,粒径表征分辨率媲美透射电镜。纳米流式检测技术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像传统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那样对细菌、病毒、亚细胞器、外泌体、纳米药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等在单颗粒水平进行高通量、多参数定量分析,填补了国际空白,在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14年颜晓梅教授应邀参加在美国佛罗里达举办的第29届国际流式细胞大会并作开场“State-of-the-Art Lecture”大会报告(1300余人参会),引起会场轰动并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2018年3月该课题组承办了由国际流式细胞学会(ISAC)现场教育推进委员会和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共同主办的纳米流式检测技术领域的首次国际会议(ISAC-Xiamen NanoCytometry Workshop 2018),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20多名代表参会,展示了我国在纳米流式检测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并对流式细胞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p p   颜晓梅团队为积极响应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号召,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创办了厦门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NanoFCM Inc.),致力于纳米流式检测技术的产业化。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仅用3年的时间将“纳米流式检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中国智造”,在高端科研仪器的制造领域点下一笔艳丽的“中国色彩”。他们生产的纳米流式检测仪已经达到供不应求的程度,产品远销国外,如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NIH-NCI)、外泌体诊断和治疗应用开发领军企业Codiak Biosciences公司等全球顶尖研究机构和高科技公司都是他们的客户。此外,申请试用的客户名单包括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悉尼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bfbcd63a-f768-4e0c-9480-79d96007754b.jpg" title=" 3.jpg" / /p p   纳米流式检测技术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突破——首次将流式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拓展至纳米级颗粒的多参数表征,而且在生命科学研究、疾病诊断、纳米材料分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纳米流式检测技术的成功研制和转化得益于国家对科学仪器研发的大力支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 /p
  • 广西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
    日前,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院长赵书林教授申报的&ldquo 一种多检测模式多功能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分析仪的研制&rdquo 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资助,经费达300万元。该项目是广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上的突破,标志着广西在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分析测试前沿技术原始创新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该项目主要瞄准微流控芯片技术和单细胞分析这一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科技前沿和热点。旨在集成现代物理学、生物医学和化学的最新技术,研制以单细胞分析为目的基于多种检测模式和多种分析功能的单细胞分析仪,为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和临床诊断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平台,实现在单细胞水平的细胞成像和细胞内成份分析,使其在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及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项目的实施对推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和临床诊断学的前沿创新研究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主要资助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所急需的重要科学仪器的创新性研制或改进,重点资助对前沿学科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关键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为验证新原理和新方法的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有大调整 涉及仪器研制专项
    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促进我国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近日,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修订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5〕15号,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资金管理办法》的各项条款,财政部教科文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务局有关负责同志就修订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修订《资金管理办法》的背景。   答:近年来,国家财政对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大幅增长,从2002年19.7亿元增加到2014年19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1%。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稳步提高,资助格局不断调整优化,形成了由研究项目系列、人才项目系列和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三大资助格局,作为资助主体的面上项目平均资助强度由2002年19.9万元/项提高到2014年79.57万元/项,较大地改善了基础研究的资助环境。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2〕64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2〕65号)自2002年颁布以来,对于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保障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自然科学基金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国家财政科技资金管理的新要求,原办法亟需修订完善:   一是近年来,项目依托单位开展研究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原办法一些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科研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要求,主要涉及预算调整程序、劳务费比例以及对依托单位管理成本补偿等方面,在科技界有着较大的改革呼声。   二是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颁布,从立法上进一步明确了财政部门、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职责,为进一步做好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2011年《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以下简称434号文),对完善科技资金管理制度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2014年《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以下简称国务院11号文)和《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国务院64号文),对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科研资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修订《资金管理办法》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执行国务院11号文等科研资金管理文件的具体措施。《资金管理办法》是未来指导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的重要制度。   问:修订《资金管理办法》的原则是什么?   答:《资金管理办法》的修订遵循了以下三条重要原则:   第一,遵循基础研究活动规律,保障科学家探索自由。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自然科学基金的战略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基础研究涉及学科范围广泛,注重原始创新,研究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资金管理办法》首先要符合基础研究的活动规律。   第二,遵循财政预算管理总体要求,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自然科学基金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管理上要体现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要求。   第三,遵循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特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量大面广,评审时间有限,评审工作需要统筹考虑 资助项目数量多,多数体量小 项目类型多,资助强度差异大,因此,《资金管理办法》应具有普适性。自然科学基金委与项目依托单位没有隶属关系 依托单位因性质、规模和地域不同,管理方式存在差异,所以《资金管理办法》有些规定应比较原则,将结合依托单位情况进行细化。   问:《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新修订的《资金管理办法》分为总则、项目资金开支范围、预算的编制与审批、预算执行与决算、监督检查及附则共六章三十九条,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2〕64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2〕65号)合并修订为《资金管理办法》,适用于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所有项目。目前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础科学人才培养项目(除延续项目外)已经取消,剩下的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都适用于《资金管理办法》。   第二,进一步完善了项目资助方式。现阶段,对于占基金资助体量较大的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等多数项目类型,由于申请量大,自由探索性强,继续采取定额补助的资助方式以便于管理 对于重大项目和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两类项目,由于研究目标明确,资金需求量较大,采取成本补偿的资助方式,更能够据实反映不同学科、类型科研项目的实际需求。   第三,建立了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机制。《资金管理办法》引入了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将项目资金按照直接费用、间接费用进行了划分。这一做法符合科研活动规律,体现了科学化管理的要求。通过提取一定比例的间接费用,补偿依托单位的管理成本,有利于促进科研机构的良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强调依托单位不得在核定的间接费用以外再以任何名义在项目资金中重复提取、列支相关费用。   第四,扩大了劳务费的开支范围,并取消了比例限制。根据国务院11号文有关规定,《资金管理办法》扩大了劳务费的开支范围,一是在研究生、博士后等人员基础上,增加了没有工资性收入的临时聘用人员 二是将临时聘用人员的社会保险补助费用纳入劳务费开支范围。同时,《资金管理办法》取消了劳务费比例限制。   第五,进一步完善了结余资金的管理。项目通过结题验收且依托单位信用评价好的,项目结余资金在2年内由依托单位统筹安排,专门用于基础研究的直接支出。若2年后结余资金仍有剩余的,应按原渠道退回自然科学基金委。对于未通过验收和整改后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或单位信用评价差的,结余资金应当在验收结论下达后30日内按原渠道退回自然科学基金委。此外,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结题验收后如需继续使用结余资金,可以向依托单位提出申请。   第六,进一步下放了预算调整权限。由于基础研究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下放了部分预算调整权限。将原全部预算调整事项均需报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调整为:项目预算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直接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他支出预算如需调整,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请,报依托单位审批。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在不突破三项支出预算总额的前提下可调剂使用。设备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如需调减由依托单位审批。   第七,进一步加强了经费监管。《资金管理办法》根据财政财务管理以及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经费监管。主要包括:一是明确了财政部门、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职责,强调了依托单位是项目资金管理的责任主体 二是对于部分资金支出提出了实行&ldquo 公务卡&rdquo 结算的要求,减少现金支出,实现&ldquo 痕迹&rdquo 管理 三是进一步明确规定了资金使用中不得开支的内容 四是对于成本补偿方式资助的项目,增加财务中期检查和验收的环节。   问:实施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有什么考虑?   答:《资金管理办法》将项目资金分为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依托单位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包括依托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的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新修订的《资金管理办法》开始实施间接成本补偿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国务院11号文、434号文等文件,对科研支出实行间接费用政策进行了明确规定,修订《资金管理办法》遵循了以上文件对间接费用的相关要求。   第二,与国际惯例接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很早就实行了间接费用政策。一般来说,NSF会通过与各个高校进行谈判,来确定间接经费在整个资助经费中所占的比例。通常,谈判学校科研水平越高,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间接经费所占比例就会相对较高。结合我国科研管理实际,我们对间接费用制定了统一的上限比例,同时要求间接费用的核定要和依托单位的管理状况、信用等级挂钩,以促进依托单位履职尽责,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为科学基金项目的组织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   第三,满足科研的实际需要。原办法中对依托单位的管理成本补助只占项目经费总额的5%,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广大科研工作者难以从项目中获得创新激励。新办法以间接费用形式提高了对依托单位的管理成本补偿,以绩效支出形式提供了对科研工作者的激励。   问:《资金管理办法》对合作研究有什么规定?   答:项目组成员中有除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该人员所在单位视为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其中,如需要向合作研究单位转拨经费的,依托单位应与该合作研究单位签订书面合作协议,并在以下方面遵循相关规定:   第一,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依托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或申请人)和合作研究单位参与者应当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分别编报资金预算,经所在单位科研、财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由项目负责人(或申请人)汇总编制。   第二,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依托单位应及时按预算和合同转拨合作研究单位资金,并加强对转拨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三,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依托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合作研究单位的参与者应当分别编报项目资金决算,经所在单位科研、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由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汇总编制。   问:《资金管理办法》还有哪些新的管理举措?   答:一方面,《资金管理办法》适度放开了项目资金使用的条件限制 另一方面,《资金管理办法》也加强了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包括:   第一,要求建立符合自然科学基金特点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二,要求建立项目资金管理承诺机制。依托单位应当承诺依法履行项目资金管理的职责。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提供真实的项目信息,并认真遵守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对信息虚假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要求建立项目资金管理信用机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作为对依托单位信用评级、绩效考评和对项目负责人绩效考评以及连续资助的依据。   第四,要求建立项目资金信息公开机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当及时公开非涉密项目预算安排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依托单位应当在单位内部公开项目资金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项目组人员构成、设备购置、外拨资金、劳务费发放、以及结余资金和间接费用使用等情况。   第五,要求依托单位应当按年度编制本单位项目资金年度收支报告,全面反映项目资金年度收支情况、资金管理情况及取得的绩效等,并于下一年度3月1日前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   问:下一步,将如何贯彻落实《资金管理办法》?   答:新修订的《资金管理办法》有许多新的变化和管理举措,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改革。《资金管理办法》发布后,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协作配合,共同努力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重点关键任务的落实。根据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整体要求和《资金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积极推进改革,抓好间接费用政策落实、依托单位信用评价体系、项目资金信息公开机制等重点工作。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做好政策解读。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尽快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培训工作,统一培训材料,统一解释口径,确保依托单位和广大科研人员尽快熟悉政策、理解政策、用好政策。三是及时了解《资金管理办法》发布后各方的反应,认真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执行落实到位。   相关法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田佳构筑新型人工光合体系 拓宽对自然光合作用体系的理解
    2023 年 5 月下旬,对于田佳来说是忙碌且有意义的一个初夏。在短短一周之内,他相继在 Nature Catalysis 和 Nature Materials 上发表两篇论文。目前,他在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担任研究员。图 | 田佳(来源:田佳)利用超分子手段,拓宽对自然光合作用体系的理解5 月 18 日,第一篇论文发表在 Nature Catalysis 上。研究中,他和合作者利用超分子手段模拟自然光合作用,探索构筑新型的人工光合体系。光合作用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为生命体提供着最基本的物质与能量来源。然而,由于天然光合系统通常需要兼顾诸多生命过程,且催化中心数量有限并距离光敏系统较远,导致"光能-化学能"转化的整体量子效率偏低。通过化学手段模拟光合作用中的关键基元,构筑光能转化效率更高的人工光合系统,有可能为缓解能源环境危机、降低碳排放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田佳师从该校的黎占亭教授。那时,前者主要从事超分子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更早之前,黎占亭在芳酰胺大环、以及折叠体和分子识别等领域的工作,给田佳带来了重要启发。于是,后者萌生了将高强材料凯夫拉结构中的寡聚芳酰胺片段嫁接到天然卟啉两亲分子上,进而构筑人工光合组装体的想法。后来,田佳根据天然光合紫色细菌的球形色素体结构,设计了两亲性的三嵌段卟啉基分子单体。(来源:Nature Catalysis)令人惊喜的是,利用这一方法不仅在水中得到了尺寸分布均一的球形组装体,而且组装体表面具有环形的卟啉阵列亚结构。对于通过超分子组装体来模拟生物特定功能和结构来说,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突破。在性能上,这种球形组装体不仅展现出光收割"球形天线"效应,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光漂白性质和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为超分子光催化体系的光敏剂选择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来源:Nature Catalysis)受天然光合紫色细菌球形色素体结构的启发,课题组设计了三嵌段卟啉基的两亲分子,并引入寡聚芳酰胺片段以便增强组装体结构的稳定性。合成关键分子之后,他开始进行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和表征。通过亲疏水作用、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这种单体分子可以在水中自发组装形成球形纳米胶束组装体。通过增加芳酰胺片段的长度、提高分子间的氢键数量,可以构筑粒径更大、性质更稳定的组装体。在化学、材料等科学研究中,纳米结构表征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在 Nature Catalysis 发表的这篇论文中,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同步辐射小角 X 射线散射的观测结果显示:组装体呈现出尺度均一的球形结构。但是,更精细的组装亚结构表征,需要通过高分辨扫描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冷冻电镜等手段实现。借助冷冻电镜单颗粒分析技术,田佳等人观察到球形组装体表面存在直径 4.2nm 左右的环形卟啉阵列,这为进一步研究催化性能及其构效关系奠定了基础。完成超分子组装体的构建之后,则要进行光催化实验和机理研究。这时,课题组根据球形胶束表面的环形卟啉阵列呈正电性,有目的地选择了合适的 Co 基卟啉催化剂。在水溶液中,催化剂具有阴离子形式,因此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拉近其与正离子型卟啉环形阵列的空间距离,从而提高电子传输效率;且催化剂的尺寸约为 3-4 nm,略小于环形卟啉阵列的直径(4.2 nm),这也促进了催化剂与环形阵列的对接。另外,在催化过程中,好的催化剂不仅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也与反应底物二氧化碳具有一定的结合能力。同时,当生产最终目标产物 CH4 的时候,好的催化体系还能具有良好的脱附能力。基于此,该团队选用四(对磺酸苯基)卟啉-Co 配合物(TSPP-Co)为催化剂构筑人工光合体系,该体系在优化条件下表现出光促 CO2 至 CH4 转化的高催化效率与高产物选择性。同时,在描述反应机理时,他们提出"纳米围栏"以及"球形天线"效应,上述效应使光生电子高效地注入催化位点,进而带来高效的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当人工光合作用遇见超分子自组装生命过程离不开超分子自组装,光合生命以脂质和蛋白为骨架,可以对捕光复合物和反应中心进行精确定位,并能有序排列形成精妙的多级自组装结构,比如紫菌的色素体、高等植物的类囊体等。这些优雅的超分子组装体表现出高效的光捕获、精确的电子转移和选择性催化功能。而在人工光合领域,超分子自组装的好处在于可以让人们"自下而上"地构筑光合材料,比如将单体分子组装为纳米复合结构。另外,通过优化结构设计,还能提高能量转移和电子传递的效率。同时,超分子自组装能将不同的功能模块组装在一起,借此形成复合材料,从而打造多功能的人工光合系统。另外,超分子自组装还具有可逆性和修复性的特点,能对人工光合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起到重要作用。如前所述,光合作用为生命提供了物质和能量。针对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一般主要关注:如何使用人工方法来模拟自然光合作用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进行储存。具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光吸收和能量转化。即设计和合成可以高效捕获太阳能的材料,让这些材料高效地吸收光能,并将不同波长的太阳光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其二,电子传递。即研究光激发态中电子的传输过程,包括电子在光吸收材料内部和不同受体之间的传递,以便设计高效的电子传输路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其三,光化学反应。即研究光激发态中的化学反应,例如使用光能来分解水或还原二氧化碳,寻找能够有效催化这些反应的催化剂,以便实现可控的太阳能转化。由此可见,针对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主要目标是通过模仿自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开发高效可持续的太阳能转化技术。而超分子自组装,是指分子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比如氢键、疏水作用等,自发地形成复合结构的过程。对构建结构精确可控的光合材料,超分子自组装也能提供有益的启示。基于这些原因,课题组将超分子自组装和人工光合作用加以结合,最终完成了 Nature Catalysis 这篇论文。5 月 18 日,相关论文以《人工球形色素体纳米胶束用于水相选择性CO2还原》(Artificial spherical chromatophore nanomicelles for selective CO2 reduction in water)为题发在 Nature Catalysis 上 [1]。于军来和 Huang Libei 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田佳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叶汝全教授、香港大学大卫李菲利普斯(David Lee Phillips)教授、以及江苏大学杜莉莉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是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Catalysis)在这篇论文发表四天之后,由田佳担任第一作者的另一篇论文发表在 Nature Materials 上。总体来看,这两篇论文都和超分子自组装有关。而在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里,则更进一步地探索了高分辨冷冻电镜技术在溶液相自组装领域的应用。提出基于溶剂化纳米纤维的分子模型具体来说,在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提出了溶剂化纳米纤维的详细分子模型。研究中,该团队使用高分辨的冷冻电镜作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冷冻电镜中,样品被冷冻在液氮温度下(约-196 摄氏度),这时可以形成一种名为玻璃态的固体状态,从而让分子保持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和构象。在传统电子显微镜技术的样品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干态下制样,由此可能会引起结构破坏和伪影。而采用高分辨冷冻电镜可以避免上述不足。通过收集不同角度和焦平面的电子图像,就能用计算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和重建,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信息。研究中,针对嵌段共聚物所形成的线性纳米胶束,课题组将高分辨冷冻电镜用于溶液相表征中,借此获得关于结晶的高分子精确结构信息、以及晶格堆积方式。对于溶剂化的高分子链段,也可以通过冷冻电镜获得它在溶液相中的原位结构信息。凭借这些关键的结构信息,研究人员得以通过分子模拟的方式,针对嵌段高分子在溶液相形成的一维线性组装结构,进行分子尺度上的解析。期间,利用冷冻电镜观测到的晶格参数等关键信息,该团队对结晶核区之内的高分子链折叠方式和堆积方式进行了解析。此外,通过测量高分子链段的组装长度和排列方式,他们发现溶剂化区域的高分子链段在溶液相组装时,会采用螺旋形的发散排列形式。在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中,课题组还制备了溶液相分散的纳米纤维组装体。通过活性结晶驱动自组装,让线性纳米纤维的构筑和长度得到控制,而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以下几个因素:其一,分子设计。所设计的分子必须拥有合适的结构和功能单元。以嵌段高分子为例,这类高分子单体通常拥有两类高分子链段,即疏溶剂的结晶"核区(Core)"和亲溶剂的分散"晕区(Corona)",这可以促进分子在溶液中的结晶和有序组装。同时,所设计的分子必须具有弱相互作用,以便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实现动态调控。其二,晶体生长条件。通过调节晶体的生长条件,例如溶液浓度、温度、溶剂选择等,可以控制纳米纤维的生长速率。同时,通过调节这些条件,还能对分子聚集行为和晶体生长动力学产生影响,从而实现纤维的构筑、以及长度的控制。其三,动态调控。活性结晶驱动自组装的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在晶体生长过程之中,对分子进行动态调控和重排。通过控制分子结构或者引入其他功能分子,可以在纳米纤维中引入特定结构或功能单元。这样一来,纳米纤维的构筑和长度控制,也会更加灵活和可控。研究"利器":GW4 高分辨电子冷冻显微镜另据悉,在具备一定选择性的溶剂条件之下,嵌段高分子单体的"核区(Core)"可以自发地形成晶核,并通过"种子生长(Seeded-growth)"的方式实现线性组装。而在同样的条件之下,亲溶剂的"晕区(Corona)"结构具有高度的溶剂化效应。对于纳米组装结构来说,这让它可以在溶剂介质中高度地分散,并能形成胶体稳定的溶液,且不会出现沉淀和析出。在电子束的照射之下,具有结晶能力的"核区(Core)"通常拥有较高的衬度,很容易就能和溶剂分子以及其他结构区别出来。但是,由于对电子束的不耐受性,通常很难直接观测到嵌段高分子单体的高分辨晶格结构。为此,在低温下通过使用冷冻电镜,该团队利用低剂量电子成像模式,对上述结构进行观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亲溶剂的"晕区(Corona)"由于电子云密度比较低,使用普通的透射电镜手段难以观测到。因此在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中,课题组使用了一台 Talos Arctica 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让其工作在 200 kV 电压之下,并配上 K2 直接电子探测器和 BioQuantum 能量过滤器,借此获取了关于"核区(Core)"和"晕区(Corona)"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图像。由此可见,在超分子自组装材料领域,预计冷冻电镜这一表征手段,将对组装机制、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理解发挥重大作用。而活性结晶自组装(Living CDSA,Living Crystallization-Driven Self-Assembly),则是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的另一个关键词。活性结晶驱动自组装,是国际高分子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也是一种新颖的自组装方法。它能帮助人们深入理解晶体生长和自组装的机制,为材料合成和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被用于制备功能性纳米材料、晶体纳米颗粒、有序纳米结构等。在这一研究大方向上,课题组主要聚焦在如何利用晶体的自发形成,来控制和引导功能性材料的组装。一些嵌段共聚物分子具有两亲性,这些分子在在晶体生长过程之中,会出现溶液相组装的行为。而通过"种子生长"的方法,可以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具体来说,纳米结构的形貌、大小、结构、以及超分子组装的性质,都可以通过该方法得到精确的调控。在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中,田佳 的合作者是来自英国 GW4 高分辨电子冷冻显微镜中心的研究人员。GW4 高分辨电子冷冻显微镜,是一个用于高分辨度冷冻电子显微镜研究的设备设施,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加的夫大学、卡迪夫大学和巴斯大学这四所大学合作建立,旨在提供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技术支持,以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该设施配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能量过滤器和直接电子探测器,可以提供高分辨度的图像和结构分析能力。正是在这些设备的帮助之下,他们顺利地完成了本次研究。5 月 22 日,相关论文以《具有结晶核的嵌段共聚物纳米纤维的高分辨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High-resolution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structure of block copolymer nanofibres with a crystalline core )为题发在 Nature Materials 上,并被选为当期期刊封面[2]。上海有机所田佳是论文第一作者,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伊恩曼纳斯(Ian Manners)担任通讯作者。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Materials)审稿人评价称:"作者在组装过程中所展现的细节,以及最终对于纳米结构的表征令人印象深刻,突显了之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纳米结构独特性。"长远目标:全面地模拟自然光合作用在人工光合作用领域,目前自然体系的平均"光能-化学能"转化效率不足 1%。如能更深入地理解自然光合过程并对其加以改进,则有希望将光能至化学能转化的总量子效率提高至 10% 以上并向实用领域拓展,从而对光能高效利用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起到技术支撑作用。在溶液相自组装结构表征领域,假如可以建立冷冻电镜的表征方法并加以推广,对于深刻理解自组装过程、构筑更多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自组装超分子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在人工光合组装体构筑领域,超分子球形色素体结构已被证明具有光收割"球形天线"效应以及优异的稳定性。基于上述结构,田佳 团队将筛选合适的无机催化剂比如杂多酸、无机纳米颗粒,构建有机超分子组装体与无机粒子的高阶组装体系,并探讨其在光催化产氢以及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的应用。同时,他希望通过筛选合适的催化剂,开展光催化产氧的研究,以便构筑不含牺牲试剂的全反应型光催化体系,借此在同一系统中让光催化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进行,进而全面地模拟自然光合作用。在组装结构的冷冻电镜表征上,田佳将和其他冷冻电镜平台开展合作,重点研究溶液相构筑的自组装结构,对大分子、小分子在溶液相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深入探究,并将根据已有理论知识与研究基础深入理解超分子组装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田佳目前所在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起步于抗生素和高分子化学的研究,所里的老一辈科学家在"两弹一星"研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和物理有机化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等一系列紧密结合国家战略的重要研究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上海有机所的整体主攻方向是分子合成科学,致力于解决化学键的选择性断裂和重组等重大科学问题。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旨在探索基础研究驱动变革性技术的创新模式,通过分子合成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推动生物医药和战略有机材料等核心技术的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