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起下滑量仪

仪器信息网起下滑量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起下滑量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起下滑量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起下滑量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起下滑量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起下滑量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起下滑量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起下滑量仪相关的资讯

  • 福立仪器2017上半年营收3768万元 同比下滑1.94%
    p   8月29日,福立仪器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福立仪器营收为3768.77万元,较上年同期3843.93万元下滑1.94%,净利润为286.77万元,较上年同期673.38万元下滑62.63%。 /p p   截至2017年6月30日,福立仪器总资产为8649.09万元,较上年期末下滑8.64%,资产负债率50.77%,与上年期末基本持平。 /p p   报告显示,2017年1-6月份,主要经营指标与年初制定的目标尚有较小的差距,收入、利润均比2016年同期有下降,成本和费用控制同期比均有下降。受营改增影响,相比于2016年同期,2017年上半年税金及附加上升48.25%。 /p p & nbsp /p
  • 仪器仪表制造业向好 川仪股份利润却连年下滑
    7月15日,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2016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16年半年度的营业收入相比上年同期下降6.90% ,公司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下降11.61%。在川仪股份利润下滑的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仪器仪表制造业却正处于整体持续增长的阶段。  川仪股份利润连年下滑  根据年报显示,从2015年以来,川仪股份净利润连年下滑。  其中,2015年报净利润1.53亿,同比下降3.52% 2016一季报净利润0.24亿,同比下降5.47% 2016年半年报,净利润6380万元,同比下降13.07%。  仪器仪表制造业向好  据了解,川仪股份主营业务为仪器仪表,其中工业自动化仪表及装置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2.35%(2015年年报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1-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4月2569亿元,同比增长5.8% 利润总额172.6亿元,同比增长7.2%。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正处于整体持续增加阶段,且同比增长幅度明显。  横向上看,据相关数据统计机构统计,2015年初步统计的14家仪表上市企业中,11家企业收入同比上升。其中汉威电子(300007,股吧)营业收入同比上升87%、浩宁达(002356,股吧)营业收入同比上升62.83%、安控科技(300370,股吧)营业收入同比上升29.12%̷̷  业绩增长部分主要来自于新领域  为何川仪股份的净利润连年持续下降?  对此,川仪股份表示,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825万元,下降6.90% 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在石油天然气、冶金、煤化工、轻工建材等行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报告期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11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34万元,下降11.61%。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下降及投资收益减少等所致。  业内人士认为,从2016年开始“去产能”开始逐渐显现威力,钢铁、煤炭行业的过剩产能被大量削减,相应的,对于工业仪表的需求也逐渐降低,影响相关仪表企业的销售额。  另外,石油开采、钢铁、煤炭等行业利润同比下降60%-70%,这些利润的下降比重占据了全部规模以上利润下降的大头。而这些行业能带给仪器仪表的市场十分广阔,这些市场的降低,也造就了仪器仪表行业无法高速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寻求更高的利润,仪器仪表行业需要把市场中心进行转移。  据了解,汉威电子业绩的高增长主要由于其传感器、智慧安全业务板块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同时在拓展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市场上已取得不俗成绩 浩宁达业绩的高增长主要由于其增加合并每克拉美,扩展新领域所致 安控科技业绩的高增长主要由于其稳步推进在国内数字化油田、智能油田的建设,同时布局智慧粮库,拓展新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仪器仪表企业需要走高新技术路线。同时,规模以上企业需要提升企业的库存量来增加企业在大行业不景气环境下的适应性,争取在未来发展中开辟出全新的道路。
  • 基康仪器:2016年营收1.63亿元 同比下滑约10%
    p   基康仪器近日公布的2016年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2016年营业收入为1.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06%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9.4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0.66%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4.07%。 /p p   截止2016年12月31日,基康仪器资产总计为5.22亿元,较上年期末减少6.25% 资产负债率为11.84%,较上年期末16.61%,下滑4.77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441.23万元,上年同期-417.08万元。 /p p   2016年度,基康仪器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0.06%,主要原因是基康仪器常规业务涉及的行业对传感器设备的需求趋向平稳,数据云服务市场处于推广期,市场潜力尚未释放。 /p p   2016年度,基康仪器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71.17%,主要原因是因为营业利润同比减少。 /p p   据新三板研究院资料显示,基康仪器是一家专门从事设计、开发、生产精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智能传感器终端等产品,并基于精密传感器的行业应用向下游客户提供软件与物联网服务的企业。 /p
  • 南华仪器2018年上半年营收6956万元 同比下滑18.45%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8月28日,南华仪器公布其2018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南华仪器实现营收6956.9万元,相比2017年上半年的8530.8万元,同比下滑18.45%。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uepic/e5051687-c724-4d8e-ba0a-21580436cfb8.jpg" title=" 微信截图_20180831223311.png" alt=" 微信截图_20180831223311.png" / /p p   本公司主要产品为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前照灯检测仪及其他机动车检测设备。其中,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932.57万 元,同比下降9.33% 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实现营业收入2,253.88万元,同比增长26.09% 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实现营业收入887.57万元,同比下降33.69% 前照灯检测仪实现营业收入359.97万元,同比下降19.75% 其它机动车检测设备实现营业收入876.58万元,同比下降63.87%。上述五项主要产品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90.71%。 /p p   报告期销售费用1,120.64万元,管理费用1,465.58万元,两项费用合计同比增加12.04%。期间费用增加主要是职工薪酬、 行政办公费用、研究开发费的增加以及伴随三山新厂房转入固定资产引起的折旧费用的增加。报告期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472.57万元,同比下降19.01%。 /p p br/ /p
  • 凯实生物回复IPO二轮问询:仪器仍是公司重点发展业务 耗材业绩后期可能下滑
    自抛出7亿元融资计划以来,国内体外诊断第三方研发制造商嘉兴凯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实生物”)的创业板IPO进展一直备受关注。  深交所官网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凯实生物已回复第二轮审核问询,在此轮问询中,公司对外界颇为关注的主营业务是否发生变化、后续业绩发展趋势、公司重要耗材产品导电吸头销售收入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答复。透过这些问题记者发现,尽管随着新冠检测需求增长迅速,凯实生物整体业绩迎来高速增长,但公司仪器业务与耗材业务的业绩稳定性、可持续性等依然备受关注。  仪器仍是公司重点发展业务  凯实生物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一家提供体外诊断仪器及耗材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体外诊断仪器、耗材第三方研发制造企业。  深耕体外诊断领域十余年来,凯实生物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成立之初,公司主要从事体外诊断仪器第三方研发制造服务;自2016年起,公司开始积极拓展耗材业务,顺利研发了多种高品质的耗材产品,在此过程之中,凯实生物产品收入结构由以仪器为主转变为仪器和耗材并重。  不过,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新冠检测需求增长迅速,凯实生物耗材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已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凯实生物耗材业务收入分别为0.11亿元、0.26亿元、1.19亿元、3.7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依次为11.14%、19.99%、 47.13%、66.6%,耗材业务收入近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8.19%。  短时间内公司收入结构产生了较大变化,也引发了监管的重点关注,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凯实生物“结合仪器产品和耗材产品在采购、生产、销售、研发、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异同,说明公司收入结构由以仪器为主转变为以耗材为主,是否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发生了变化,是否存在影响发行条件的情形”。  对此,凯实生物主要回复称:“公司致力于更全面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为体外诊断厂商提供配套仪器及耗材产品的开发和产品制造,仪器业务与耗材业务为公司主营业务的两方面体现,两者在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强联系。报告期内,仪器业务及耗材业务均实现了较快增长,产品收入结构的变化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及客户开拓等因素的影响,耗材业务收入增长更快,其中与仪器相关耗材业务持续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凯实生物还强调:“公司仪器业务仍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业务规模较大,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公司主营业务围绕着仪器和耗材两方面最近两年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符合《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中关于最近两年主营业务稳定的相关要求。”  耗材业绩后期可能下滑  除了收入结构外,公司业绩发展的可持续性亦为监管关注重点。  根据凯实生物首轮问询披露,公司部分耗材产品用于新冠检测。在中性情况下,考虑到美国、韩国、德国、瑞典等国家从2022年2月开始陆续结束大规模核酸检测,假设公司向第一大及第二大耗材客户2022年一季度销售中单月最低值为与新冠检测无关的收入,由此推算2021年公司第一大耗材客户的营业收入有约80.00%与疫情相关,公司第二大客户的营业收入约有40.00%与疫情相关。  基于此,在中性情况下,凯实生物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96亿元、3.31亿元,分别将缩水24.30%、42.32%;归母净利润依次为3385.54万元、5699.27万元,将依次减少38.99%、33.68%。  图1 凯实生物在乐观及中性情况下测算业绩情况(单位:万元) 图片来源:公司首轮问询回复  前述情况也引发了监管对于公司业绩可持续性的担忧,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凯实生物说明“公司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相关风险的披露是否充分”等问题。  凯实生物则表示公司耗材产品业绩预计可能存在下滑的情况,但业务规模预计仍将较疫情前有大幅提升。  其中,针对仪器产品,凯实生物表示公司仪器产品与新冠疫情相关度很低,主要仪器产品与新冠疫情无关。  与此同时,凯实生物还称,在公司仪器销售量受疫情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报告期内,公司仪器销售金额持续增长,公司仪器产品收入自2019年的0.9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1亿元,最近三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7.35%。2022年1-6月仪器收入达0.87亿元。因此,公司预计仪器产品的业绩将会稳中向好发展。  而针对耗材产品,凯实生物主要表示:“公司存在部分耗材产品用于新冠检测的情况,疫情导致导电吸头等产品需求爆发式增长,在疫情结束后,该部分产品的需求下降,公司导电吸头等产品的销售额预计会存在下滑的情况。但公司导电吸头等主要耗材产品并非专为新冠检测设计的产品。”  不过,凯实生物亦称其耗材业务规模预计较疫情前大幅提升。“公司2022年1-6月的外销销售额仍达到0.44亿元。公司现有国外客户业务规模较大,业务线丰富,且公司已和主要国外客户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并持续丰富合作产品。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好转,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强与境外客户的沟通联系,努力建立更深更广的合作关系,保持境外销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耗材业务规模预计仍将较疫情前有大幅提升。”  导电吸头上半年境外销量大幅下滑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本轮问询还对凯实生物耗材类核心产品导电吸头进行了重点关注。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导电吸头销售收入分别为66.49万元、7293.97万元和30781.69万元,占耗材的比例由2019年的2.58%增长至2021年的82.35%,系带动耗材销售收入整体增长的主要因素。  由于导电吸头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凯实生物“结合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变动、单位成本变动、定价政策、客户变动、产品内部结构变动等,量化分析报告期内导电吸头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一致;结合主要客户的销量变动情况量化分析并说明报告期内导电吸头产品销量变动的原因”。  其中,针对导电吸头价格波动的原因,凯实生物主要表示“公司导电吸头销售单价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客户拓展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带动市场对体外诊断耗材需求量快速增长,由于行业产能相对有限,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形,公司亦拓展多个境外知名体外诊断厂商客户,公司导电吸头2020年销售单价上升与市场环境相符:2021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有所缓和以及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加,公司导电吸头销售价格出现小幅回落,总体符合市场变化趋势”。图2 凯实生物报告期内导电吸头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变动情况(单位:元/万支、%)图片来源:公司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  与此同时,针对导电吸头的销量变动原因,凯实生物分析称:2019年导电吸头销售收入均来自境内客户,由于2019年导电吸头尚处于产品开发和完善过程中,未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且市场开发程度有限,整体销量规模较小。2020年以来,公司通过自主营销、居间商推荐等多种形式积极开拓境外销售渠道,在全球新冠疫情检测耗材需求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公司成功与多家境外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境外导电吸头订单数量快速增长,远超境内市场订单规模,成为推动导电吸头销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021年境外市场对导电吸头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公司新开发数家境外客户,来自境外客户的订单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境外客户导电吸头销量占比由2020年的72.07%增长至2021年的83.70%,系推动2021年导电吸头销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不过,凯实生物亦表示,“自2022年开始,受境外新冠防疫政策变动影响,境外新冠检测需求降低,主要境外客户对导电吸头的采购量均出现下滑,导致境外导电吸头 2022年1-6月销量大幅下降”。图3 凯实生物报告期内主要客户导电吸头销售数量情况(单位:万支、%)图片来源:公司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
  • 有望打破国外高端技术垄断,10余家机构调研这家电子测量仪器企业
    随着三季报披露结束,优质的成长标的再度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日前,包括开源证券、万家基金、富安达基金、中信保诚基金等14家机构通过线上和线下现场的方式,联合调研了北交所公司同惠电子,在交流期间,机构对于国家支持仪器更新的利好政策对公司影响等进行交流。同惠电子告诉机构,公司作为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类电子行业的制造企业,同时在高校、科研院所、计量检定等部门也有一定的应用。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在年末将会迎来一波新的采购热潮,这无疑对仪器行业形成实质性利好!当前相关高校的仪器采购尚处于意向阶段,经过招投标到采购落地尚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项小组积极应对,主动参加高校及各相关部门的采购招标,尽可能为科学仪器领域国产化做出积极的贡献。从目前市场需求端来看,2022年3C消费电子、家用电器行业需求有所下滑,导致公司仪器在相关行业的增长有限,而半导体、新能源、电力电子领域景气度高,相关测试需求增幅较大。因此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还是取得了22.5%的营收增长。未来随着疫情防控的精准化、常态化,稳经济、促发展已深得人心,国家促经济政策进一步深化落地,电子行业下游市场应会呈现回升态势。据了解,同惠电子多年专注电子测量仪器,产品包括元件参数测试仪器、绕线元件测试仪器等,目前公司已取得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占率,未来随着继续专注研发,核心竞争力预期进一步增强,有望持续壮大企业规模、提高总体盈利水平。开源证券分析指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已完成从无到有的转变,但在高端领域仍被国际龙头企业是德科技、罗德与施瓦茨等把控,国内产品多数处于中低档技术水平。近几年,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行业规模高速增长,据Frost&Sullivan预测,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48.08亿美元升至2025年的66亿美元,CAGR达6.54%,高于同期预测的全球市场规模CAGR4.6%。国内头部厂商产品结构具备差异性,其中普源精电规模端优势明显,同惠电子的营收规模虽小,但2021年增速达47.39%,发展潜力显著。随着国家对精密测量仪器的重视与支持,国内企业有望通过不断加码研发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天瑞2012营收3亿 净利润出现下滑
    中投证券2月26日发布天瑞仪器的研究报告称,公司2012年EPS为0.4元,同比下降27.27%,基本符合预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0,167.7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33% 营业利润为5,390.69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65% 利润总额为7,240.54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33% 净利润为6,145.09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77%。基本每股收益为0.40元,按调整后的股本重新计算比去年同期下降27.2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0%,比去年同期下降2.22个百分点。   公司利润下降的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长趋缓而费用上升。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产品销售增长趋缓,同时,由于公司继续加大产品市场推广,销售费用增加较多,因而净利润出现下滑。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净利润下降所致。   食品安全领域改革在即,可能带来超预期增长。据悉“大部制”改革将进行全国性的食品安全监管改革,一个名为“市场秩序监管总局”的机构可能被设立,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察力度将空前加大,据之前规划,要求食品安全检测做到乡镇和街道,如政策按此力度执行,将极大增加食品安全类仪器的需求。   环保概念将持续推动公司估值提升。由于公司传统产品XRF尤其对重金属污染检测有很强的针对性,公司近年来新开发的色谱仪等系列产品也能够应用在环保领域,我国对环保的重视将长期利好公司,北方加重的雾霾天气对公司估值也有一定推动作用。   公司财务状况稳健。报告期末总资产余额为153,255.23万元,比期初增长0.40% 报告期末股东权益余额为140,669.97万元,比期初增长1.01% 报告期末每股净资产9.14元,比期初下降22.28%,主要系因报告期内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所致。   预测12年到14年EPS分别为:0.40、0.52、0.71元,对应PE为37、27、20倍。鉴于政策推出预期增强,分析师给予公司12-14年40倍、30倍和22倍PE,预计6-12个月目标价16.00元。
  • 华大基因2022业绩快报:营收约71亿 利润同比下滑近50%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度营业总收入约71.26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32% 2022年度营业利润约10.47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2.57%;2022年度利润总额约9.66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12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4.4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38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5.96%。业绩快报中也进行了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12,627.2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32%;预计营业利润为104,681.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2.57%;预计利润总额为96,569.4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69%;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225.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42%;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76.9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69%。2、报告期内公司利润较2021年度同比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因新冠业务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新冠核酸检测服务及试剂单价持续下降,以及国家新冠防疫政策发生调整,新冠检测需求大幅下降,以致公司新冠相关固定资产和存货存在减值迹象,基于此,公司2022年度对新冠相关固定资产和存货计提约4亿减值准备,导致公司基于新冠相关的利润较2021年度相比有大幅下降。报告期内,为支撑公司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布局,公司持续拓展销售市场,同时持续注重研发,经营投入较2021年度有所上升。3、报告期末,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资产负债结构稳定。报告期末预计总资产为1,430,069.69万元,较期初增长0.33%;报告期末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92,667.81万元,较期初增长6.53%;报告期末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23.98元,较期初增长6.53%。(二)上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2022年度营业利润预计同比下降42.57%,利润总额预计同比下降4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44.4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45.69%,基本每股收益预计同比下降44.24%,主要系本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防疫政策变化等原因导致新冠业务利润大幅下滑,同时常规业务毛利率有所下滑,以及经营投入增长所致。
  • 凯实生物闯关IPO:仪器业务毛利率近两年下滑 销售数据与大客户“打架”
    自抛出7亿元融资计划以来,国内体外诊断第三方研发制造商嘉兴凯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实生物”)的创业板IPO进展一直备受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公司声称已具备体外诊断仪器及耗材第三方研发制造一体化服务的能力,但凯实生物不同业务板块均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公司仪器业务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问题,且毛利率已连续两年下滑;而尽管近两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其耗材业务爆发式增长,但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却存疑。此外,凯实生物披露的诸多销售数据还与其大客户存在较大差异。耗材业务与疫情相关性存疑凯实生物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一家提供体外诊断仪器及耗材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体外诊断仪器、耗材第三方研发制造企业。深耕体外诊断领域十余年来,凯实生物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成立之初,凯实生物主要从事体外诊断仪器第三方研发制造服务;自2016年起,凯实生物开始积极拓展耗材业务,顺利研发了多种高品质的耗材产品,在此过程中,公司产品收入结构由以仪器为主转变为仪器和耗材并重。疫情暴发以来,新冠检测需求增长迅速,凯实生物整体业绩迎来高速增长,营收及归母净利润近四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81.78%和110.46%,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得益于耗材业务的快速发展推动。2018年至2021年,凯实生物耗材业务收入分别为0.11亿元、0.26亿元、1.19亿元和3.7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11.14%、19.99%、47.13%和66.6%,耗材业务收入近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8.19%。可见,疫情暴发后,此前占比不足两成的耗材业务出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已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截至2020年底,进口品牌仍主导国内一次性塑料生物实验耗材市场,约占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国产厂家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20年以来,凯实生物与多家国际知名生命科学企业达成耗材业务合作,境外业务快速发展,但该公司并未披露合作对象的名称,仅以客户A、B、C、D、E代表。据凯实生物披露,2021年,公司耗材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客户A、客户B、客户E、客户C、客户D,前五大客户耗材销售占比达63.74%;2020年,凯实生物耗材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客户B、客户A、科美诊断、透景生命、仁度生物,前五大客户耗材销售占比达62.05%。疫情后公司耗材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引发监管对凯实生物业绩可持续性的质疑。在首轮审核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凯实生物说明:“报告期内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产品收入、毛利及占比情况,以及扣除上述产品后公司的业绩情况,说明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产品判断标准以及合理性… … 耗材产品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与体外诊断耗材的市场规模以及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业绩变动趋势是否一致等。”据凯实生物回复,公司仪器产品与新冠疫情相关度很低。2020年至2021年,公司仪器产品收入中与新冠检测有关的收入合计607.44万元,占比仅为2.06%。该公司在关于耗材产品方面的表述则遮遮掩掩。凯实生物披露的客户反馈情况显示,2020年至2021年,其耗材产品与新冠检测无关的收入合计为1.2亿元,占比为24.41%;与新冠检测相关的收入合计为8772.7万元,占比为17.8%;其余大部分收入为客户未能区分或确认是否与疫情相关收入以及其他未确认金额。凯实生物耗材产品销售金额与新冠检测的相关性(单位:万元)图片来源:公司首轮审核问询回复不过,凯实生物根据与新冠检测可能相关收入的不同计算方法,对其业绩进行了乐观、中性与悲观情况下的测算。根据公司中性估计(合理预估与新冠检测相关部分的收入并予以剔除),预计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96亿元和3.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5.54万元和5699.27万元;若据中性估计计算,凯实生物2020年、2021年营收将分别缩水24.3%和42.32%,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减少38.99%个33.68%。凯实生物将耗材产品的大部分销售金额划分至不确定范围,且公司未能明确大部分耗材产品的用途,是否证明公司在耗材业务发展逻辑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此,凯实生物回复记者称,公司耗材产品的用途多样,反映了公司耗材业务的韧性,具备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条件。不论未来市场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公司将坚持做好疫情相关耗材的保障供应工作,也将立足我国体外诊断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其他需求,开发并供应出高质量的耗材产品。公司耗材业务将伴随着我国体外诊断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而稳步发展。但凯实生物并未正面回应其耗材业务与新冠疫情的相关性等问题。一位国内知名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一家公司报告期内某项业务发生了较快增长,甚至已发展成公司主要收入来源,那么,这块业务未来发展能否支撑公司市值则是投资者与监管共同关注的问题。公司应清楚披露其发展的原因、终端客户、核心产品市场空间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特别是自疫情暴发以来,部分医药公司由于临时性的订单需求导致其业绩爆发式增长,因此需要相关公司对其终端客户进行清楚披露,由此才能判断其订单是否稳定,相关业务是否可持续,这也是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的重要参考因素。”仪器业务毛利率连续两年下滑与耗材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不同,凯实生物仪器业务近年收入增速相对缓慢,且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逐渐降低。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凯实生物仪器业务收入分别为0.75亿元、0.91亿元、1.23亿元和1.7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9.39%、70.55%、48.65%和30.55%,业务收入近四年复合增长率为31.5%,低于耗材业务增长率。值得一提的是,凯实生物仪器业务毛利率已连续两年下滑,且去年下滑幅度达6.76个百分点,这也引发了监管的关注。在首轮审核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凯实生物“结合产品结构、单价和单位成本的变动情况,量化分析报告期内各类产品毛利率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此外,其还要求公司说明“仪器、耗材产品毛利率与其他医疗设备上市公司毛利率是否存在差异,结合公司的仪器、耗材产品与其他上市公司医疗设备、耗材产品的差异情况,说明毛利率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等问题。针对去年仪器业务毛利率大幅下滑的问题,凯实生物表示,其主要系受仪器产品结构变化影响,“2021年部分新仪器进入量产阶段,其销量占比逐步提升,由于量产早期阶段的仪器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相应的毛利率偏低,低毛利率仪器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拉低了仪器业务2021年整体毛利率水平”。对此,前述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毛利率下滑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有所降低,值得重点关注。通常情况下,公司毛利率下滑应该从内、外部来考虑是否面临问题。从外部看,需要重点关注公司市场环境是否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是否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其产品价格下降或者采购成本增加等;从内部看,需要关注公司是否在成本管控、运营管理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变化,导致成本有所上升。”凯实生物还将自身仪器产品毛利率与15家医疗设备上市公司毛利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至2021年,15家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55.14%、57.6%、56.31%,均超过凯实生物4个百分点以上。除了毛利率问题外,凯实生物的仪器业务还面临客户过于集中的问题。记者注意到,2019年至2021年,凯实生物前五大仪器客户仪器销售额分别占当期仪器收入比重的99.04%、96.64%和79.85%,且其前五大客户相对固定,2019年至2020年均为科美诊断、透景生命、中翰盛泰、安图生物、盛域医疗,2021年盛域医疗退出其前五大客户,热景生物晋升前五大客户行列。以科美诊断为例,2019年至2021年,科美诊断分别为凯实生物第一、第一和第二大仪器客户;凯实生物向科美诊断销售的仪器金额分别为3577.23万元、4675.47万元和3477.44万元,分别占公司同期仪器收入比重的39.37%、38.04%和20.29%。科美诊断还是凯实生物报告期内的关联方,其相关交易均构成关联交易。前述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客户过于集中会导致公司存在一定经营风险。特别是在公司对某些客户存在较大依赖的情况下,一旦其订单发生较大变化,就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销售数据与大客户“打架”除了业务问题外,凯实生物披露的销售数据与大客户方面存在不一致情形。根据凯实生物披露,2018年至2019年,公司向科美诊断销售金额分别为3119.48万元和5093.73万元;根据科美诊断招股书披露,2018年至2019年,公司向凯实生物采购金额分别为3228.04万元和4956.01万元。上述两家披露金额分别相差108.56万元和137.72万元。2021年,凯实生物向科美诊断销售金额为5474.36万元,而这与科美诊断2021年年报中披露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均不相符。即使以与5474.36万元最接近的5942.49万元(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其余供应商采购金额均低于1500万元)比较,凯实生物去年披露的金额也至少比科美诊断披露的金额少468.13万元。凯实生物与科美诊断披露的购销金额差异统计(2021年科美诊断采购金额以最接近凯实生物披露值计算)数据来源:两家公司招股书、年报等此外,凯实生物的销售数据还与透景生命的相关采购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透景生命均为凯实生物的第二大客户,凯实生物向其销售金额分别为2491.04万元、3300.46万元、3689.39万元和7115.28万元。然而,在透景生命近四年年报中披露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数据中,均无法找到与凯实生物披露相符的数据。即便以与凯实生物各期披露数据最接近的采购金额计算,2018年至2021年,凯实生物披露数据与透景生命披露数据至少分别相差183.58万元、377.17万元、507.65万元和1012.02万元,均存在较大差异。凯实生物与透景生命披露的购销金额对比分析(透景生命采购金额以最接近凯实生物披露值计算)数据来源:两家公司招股书、年报等记者就上述数据差异问题致函凯实生物,该公司回复称“主要系各方数据所采用口径不同,已核实无误”。
  • 测量仪器商富瑞德2017年营收8157万元 净赚1042万元
    p   4月2日消息,富瑞德(835591)近日公布的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营业收入为8156.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59%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1.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1.07%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上年同期为0.07元。 /p p   截止2017年,富瑞德资产总计为1.15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9.68%。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51.02%,较上年期末53.75%,下滑2.73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664.06万元,上年同期为-681.68万元。 /p p   报告期内,富瑞德毛利率较上期增加4.02个百分点,主要系富瑞德加强采购批量的管理同时对部分供应商的采购付款方式作出调整,通过增加单批次采购数量,以取得价格优惠 富瑞德本期业务规模较上期增长较多,但营业成本中与折旧、摊销等相关的固定成本未发生较大变动 受上述事项综合影响,富瑞德本期毛利率较上期出现一定增长。 /p p   据挖贝新三板研究院资料显示,富瑞德是一家设计、制造、销售专用检具、量仪、自动测量机、测量仪器的专业公司。 /p
  • 蔡司13年营收41.9亿欧元 显微镜业务下滑
    蔡司公司近日公布了2012/13财年的业务报告。蔡司在2012/13财年获得历史最高的收入,41.90亿欧元(去年同期:41.63亿欧元),利润为3.35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去年同期:4.20亿欧元),报告显示,蔡司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如中国和印度等增长迅速,而各业务中,工业计量业务成为蔡司的主要增长点。蔡司的显微镜业务本年度出现了下滑,原因是由于政府和公共部门投资的减少,为了可持续地减少对政府采购的依赖,蔡司显微镜业务部门将专注于扩大显微镜系统在工业领域的业务。   在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获得高增长   蔡司81%的收入来自直接销售(去年同期:79%),19%左右来自合作伙伴(去年同期:21%)。公司85%的业务来自德国以外(去年同期:85%)。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蔡司获得了特别高的增长,收入增加了11%。   在亚洲/太平洋地区(APAC)地区的营收增长了6%(货币调整后),达到7.96亿欧元(去年同期:欧元7.82亿),在美洲地区的营收总额为11.27亿欧元(去年同期:10.86十亿欧元),增加了百分之五(货币调整后)。   蔡司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经济区(EMEA)实现了2%的业务增长。总收入为14.52亿欧元(去年同期:14.26亿欧元) ,其中包括德国的5.12亿欧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五(去年同期:4.87亿欧元)。   有针对性的收购面向未来的技术   在2012/13财政年度,蔡司还通过对面向未来的技术有针对性的收购扩大了其产品组合,其中一个重要的投资是收购三维X射线显微镜制造商Xradia公司。通过此次收购,蔡司正在扩大其显微业务,并满足多式联运显微镜成像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X射线显微镜将补充ZEISS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产品组合,使蔡司能提供材料和生命科学的交叉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随着收购的三维在线测量解决方案供应商HGV Vosseler公司,蔡司增强了作为汽车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地位,并在过程控制和车身结构检查领域扩充了产品线。   此外,蔡司收购了专门从事光电,并行数据处理和超精密工程的KLEO Halbleitertechnik公司60%的股权。蔡司这次收购是对面向未来的用于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的激光直写技术的投资。   研究与开发支出进一步增加   蔡司在2012/13财政年度投资4.11亿欧元用于其研究和开发活动,相当于大约10%的收入,并比去年同期(去年同期:3.90亿欧元,9%的收入)增加了5%。   蔡司集团研究及开发部门共有2,685名员工,相当于员工总数的约11% (去年同期:2,474名员工 百分之十)。为研发新技术和解决方案,蔡司建立了包括全球的一些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网络。截至报告发布之日,蔡司在全球拥有5,863项专利,在22012/13财政年度申请了421项新专利(去年同期:396)。   在2012/13财政年度各业务部门的发展   半导体制造技术业务部门仍面临下滑的市场,收入9.34亿欧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不到百分之三(去年同期:9.67亿欧元)。在2013年,下半年市场有略微的复苏,但半导体制造技术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面向未来的极紫外(EUV)光刻微芯片生产技术在稳定量产方面的进展。可用于量产芯片的EUV技术预计于2015/16财政年度推出。   在2012/13财政年度工业计量事业群增加7%收入,共5.28亿欧元(去年同期:4.95亿欧元)。工业计量业务在中国和北美非常成功,而德国和整个欧洲市场已显示出一个稳定的趋势,不过客户的服务需求仍然很高。   在2012/13财政年度显微镜事业群收入6.29亿欧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去年同期:6.5亿欧元)。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和公共部门投入的减少,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地方。但是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体,显微镜业务继续呈现大幅增长,并赢得市场份额。为了可持续地减少对政府采购预算的依赖,该事业群将专注于扩大显微镜系统的工业应用业务。   医疗技术业务集团比去年同期收入增长百分之五至10.32亿欧元(去年同期:9.84亿欧元),首次突破十亿大关,使得医疗技术业务集团成为目前在蔡司集团收入最高的业务部门。这一业务在各领域都有所增长,如眼外科和显微外科,人工晶状体的业务增长尤为强劲。   视力保健事业群收入8.41亿欧元,尽管市场环境艰难和业务缺乏有吸引力的利润空间,但仅略低于去年的数字(去年同期:8.60亿欧元),而且该业务集团中盈利明显增加,集团前几年发起的全球生产和分销网络的重组与现代化显示出了正效应,并对盈利和业务集团在2012/13财政年度的现金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机镜头,运动光学和天文仪器设备的业务在2012/13财政年度加在一起共产生1.95亿欧元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将近10%(去年同期:1.78亿欧元)。 翻译:魏昕
  • 2018全球仪器公司TOP20榜单出炉:7家上升 5家下滑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3月4日,最新一期C& amp EN杂志公布了2018年度全球仪器公司TOP20排位名单。C& amp EN自2010年开始发布全球分析和生命科学仪器制造商排行榜,今年已是第十次发布该榜单。 /p p   2018年,生命科学和分析仪器制造商保持了过去几年的发展势头,C& amp EN跟踪的20家公司的整体仪器销售额增长了6.2%。 虽然经济条件良好,但贸易问题使经营环境变得复杂。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税纠纷可能会破坏制造安排,并提升工具成本。 /p p   总体而言,一些大型企业主导着科学仪器市场。前五大仪器制造商占去年前20家公司销售额的一半以上。仅赛默飞世尔科技一家就占前20名仪器销售额的23%。 /p p   排名前10位的公司占销售额的78%,低于2017年的79%。前10名的合并销售额相比去年增长了5.8%,而排名前10位的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7.5%。 /p p   今年的排名反映了几个显著的位置变化。丹纳赫从第2位下滑至第5位,岛津、罗氏诊断、安捷伦科技三家公司的排名因此上升。据仪器信息网统计发现,榜单中共有7家公司排位出现上升,另有5家公司排名下滑。 /p p   平均而言,排名公司的总销售额中只有约24%是分析和生命科学实验室仪器,许多公司还有工业测量设备和其他非研究相关设备等业务,榜单尽可能将这些业务排除在外。大部分被调查公司的销售额来自消费品、软件和服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全球仪器公司TOP20榜单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a00d5f7a-303d-478a-8169-ec2d5d6e816f.jpg" title=" 2018仪器公司TOP20.jpg" alt=" 2018仪器公司TOP20.jp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注: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上述结果是指公历年度。部分数据是根据2018年平均汇率换算得出的。a.公司对2019年3月31日结束的财政年度的估计。b.仅在该部门的仪器销售结果。 c.截至2018年10月31日止财政年度。d.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财政年度。e.根据公司展望进行估算。来源:C& amp EN,公司数据 /span /p p   除了排名,C& amp EN还提供前20家公司的简短介绍。 除了这些数字之外,这些信息回顾了2018年影响行业领导者的关键变化,并预测了他们2019年可能的发展趋势。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650/" target=" _blank" title=" 1、赛默飞世尔科技"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赛默飞世尔科技 /a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2018年仪器销售额:63.3亿美元 /span /strong /span /p p   赛默飞世尔科技这一最大的科学仪器制造商在2018年完成了5.4亿美元的收购,其中包括收购BD先进生物加工业务,该业务年销售额约为1亿美元,并为赛默飞的产品组合增加了细胞培养基。赛默飞还收购了IntegenX,这是一家用于法医和执法的人类身份识别DNA技术提供商,重点在于提升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地位。该公司还寻求通过收购电子显微镜供应公司Gatan的协议来扩大其仪器产品组合,这笔9.25亿美元的交易将为赛默飞增加1.5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和约320名员工。 Gatan补充了赛默飞世尔2016年以42亿美元收购电子显微镜制造商FEI以及2017年底收购Phenom-World,后者是一家荷兰小型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生产商。 /p p   与其他仪器制造商一样,赛默飞世尔受到持续贸易纠纷的影响。在最近与分析师的一次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Marc Casper 承认,与中国贸易的新关税对2018年的收益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果关税确实是永久性的,我们已经制定了解决供应链的计划。”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strong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77/" target=" _blank" title=" 2、岛津"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2、岛津 /span /a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color: rgb(0, 0, 0) "  2018年仪器销售额:21.8亿美元 /span /span /strong /span /p p   2018年,岛津的仪器销售额增长超过5%。该公司表示,尽管担心英国脱欧可能带来的影响,但欧洲经济表现温和复苏。岛津还指出,由于基础设施支出下降以及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中国经济似乎在年底前放缓。在岛津的分析和测量仪器部门,面向欧洲学术和研究机构的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产品销量强劲,面向北美的医疗保健客户的色谱仪和光谱仪销售也很活跃。由于政策驱动,岛津的环境监测仪器在中国的销售额增加;然而在日本,由于制药和化学品客户的减少导致设备投资下降。岛津表示将继续投资医疗保健,并将应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来扩大其消费品业务。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1698/" target=" _blank" title=" 3、罗氏诊断"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罗氏诊断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20.6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去年瑞士药物巨头罗氏的分子诊断仪器和测试的销售额增长了5%以上,业务排序部分的销售额增长了4%,大多数增长来自病毒性疾病测试设备以及Cobas Liat聚合酶链反应血液筛查系统,后者主要用于快速流感和链球菌感染的检测。罗氏表示,在区域基础上,它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实现了强大的分子诊断销售,另外北美的销售也很强劲。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0/" target=" _blank" title=" 4、安捷伦科技"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安捷伦科技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20.2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安捷伦科技公司在C& amp EN排名中重新获得第4名,2018年仪器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增长近4%,仪器占公司49亿美元销售额的41%左右。在这一年中,安捷伦花费了超过5亿美元用于收购。其中包括11月以2.5亿美元收购ACEA Biosciences,这是一家细胞分析工具供应商,该交易补充了2018年1月收购的Luxcel Biosciences,一家基于荧光板读取器的体外细胞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商。其他旨在推动该公司生物科学产品的收购还包括ProZyme,一家聚糖试剂,试剂盒和标准品供应商;以及为环境、食品和医药市场提供化学标准和认证参考材料的Ultra Scientific。 /p p   另一项值得注意的收购是2018年以2.5亿美元收购Advanced Analytical Technologies,这是一家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分析工具供应商。尽管贸易紧张,但中国仍是安捷伦关注的重点。首席执行官Mike McMullen在去年11月告诉分析师,该公司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首次超过10亿美元。 “因此,尽管环境噪音很大,但环境仍然非常稳固。”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43/" target=" _blank" title=" 5、丹纳赫"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5、丹纳赫 /a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19.4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科学仪器占丹纳赫近200亿美元销售额的不到10%,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在诊断、牙科、环境和应用解决方案方面开展业务。该公司去年通过收购基因组耗材市场的整合DNA技术来增强其投资组合,并为此支付了约19亿美元,补充用于学术和药物基因组研究的定制寡核苷酸产品线。首席执行官Thomas P. Joyce Jr.在第四季度对分析师进行了回顾,Beckman Coulter Life Sciences仪器业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9年,Beckman Coulter将受益于1月收购的Labcyte,后者带来了处理液体的声学技术。Joyce表示,徕卡显微系统显微镜业务收入增长中等,由北美生命科学研究领导。另外丹纳赫的质谱子公司Sciex的收入也高达个位数。 2019年2月,丹纳赫同意为通用电气的生物制药业务支付210亿美元,这是一家生物技术药物生产设备制造商,新部门将为丹纳赫带来32亿美元的销售额。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1532/" target=" _blank" title=" 6、蔡司"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6、蔡司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18.3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德国蔡司集团在医疗、半导体和视力保健领域的设备销售额达到近70亿美元。C& amp EN报告了蔡司工业质量和研究部门的销售情况,该部门生产显微镜和工业测量系统,约占公司销售额的27%。 该公司表示,在该细分市场中,2018年的销售额增长不到1%,略显疲软。蔡司承认显微镜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并表示打算通过强调“创新领导力”来建立业务。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43/" target=" _blank" title=" 7、布鲁克"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7、布鲁克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15.2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布鲁克在2018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总收入增长了约7.3%,达到近19亿美元。该公司的客户在生命科学、药物发现、化学品、金属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工作。其仪器包括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荧光显微镜和分子诊断工具。在第四季度,布鲁克完成了对Hain Lifescience 80%股权的收购,该公司是用于检测传染病的分子诊断仪器和消耗品的制造商。布鲁克还同意收购了光学计量专家Alicona Imaging,并获得化学软件公司Mestrelab Research的多数股权。总的来说,布鲁克在2018年完成了8次收购,耗资1.8亿美元。首席执行官Frank Laukien在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上预测,今年现有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额将增长4%至5%,而2018年为4.3%。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none "   /span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70/" target=" _blank" title=" 8、梅特勒-托利多"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8、梅特勒-托利多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15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实验室仪器占梅特勒-托利多2018年销售额的一半多一点。该公司的仪器产品组合包括天平、移液系统、滴定仪以及用于样品制备、台式工作的设备,以及材料表征仪器和热分析仪。梅特勒-托利多还提供实验室软件、过程分析仪器和自动化学合成系统。在最近与分析师的一次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Olivier Filliol承认,由于不利的货币换算和高关税,第四季度5%的“逆风”影响了收益。尽管有关税,但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12%,Filliol表示他认为中国没有放缓的迹象。虽然他对2019年的前景仍然乐观,但“围绕国际贸易争端的宏观数据和言论使我们保持谨慎。”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none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87/" target=" _blank" title=" 9、沃特世"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9、沃特世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12.1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沃特世公司在2018年取得了稳定的一年。色谱和质谱仪器的总销售额增长了5%,服务和消费品销售额均增长8%。对药品客户的销售额在2018年增长了5%,而2017年为7%。公司首席执行官Chris O’Connell在最近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国的需求“继续强劲”,第四季度主要由制药业的强劲增长带动。为了加强其质谱组合,沃特世最近推出了一种名为RenataDX的筛查系统,用于高通量临床诊断。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none "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168/" target=" _blank" title=" 10、珀金埃尔默"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0、珀金埃尔默 /strong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8.89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珀金埃尔默在2018年度过了非常好的一年,整体销售额增长了23%,仪器销售额增长了27%。这一表现帮助该公司提升了C& amp EN排名的两步。珀金埃尔默的仪器可用于环境、食品和金属分析,并继续强调诊断和药物发现。 5月,珀金埃尔默通过收购上海光谱仪器加强了其环境、工业和食品测试业务,并带来了紫外可见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及配件等产品。该公司还以52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意大利的Dani Analitica。根据首席执行官Robert Friel的说法,Dani带来了“关键软件和必要技术”,以振兴珀金埃尔默的气相色谱业务。但珀金埃尔默在过去几年中获益更多,包括出售其医疗影像业务,收购Euroimmun Med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以及收购印度诊断疾病的试剂和仪器制造商Tulip Diagnostics。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全球仪器公司研发支出榜单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f38d0e82-7e5a-4a62-a714-2344f6573154.jpg" title=" 仪器公司研发投入.jpg" alt=" 仪器公司研发投入.jp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56/" target=" _blank" title=" 11、Bio-Rad Laboratories"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1、Bio-Rad Laboratories /a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8.71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Bio-Rad Laboratories提供一系列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产品。截至发稿时,该公司尚未公布全年业绩,因此C& amp EN使用其第三季度报告估算了年度数据。 Bio-Rad的生命科学研究产品包括试剂、仪器和软件。客户包括大学和医学院实验室、制药公司、食品检测实验室以及政府和工业研究机构。11月,Bio-Rad预计2018年的销售额将增长4.5%左右。该公司还表示,在其经营的大部分地区,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679/" target=" _blank" title=" 12、Eppendorf"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2、Eppendorf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8.57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Eppendorf是一家德国私人公司,开发和销售用于处理实验室液体、细胞和样品的仪器,以及消耗品和服务。其产品包括自动移液系统、离心机、混合器、光谱仪、DNA扩增设备、发酵罐、生物反应器和细胞操作系统。 然而,Eppendorf并未公布其仪器销售,因此C& amp EN的排名基于总销售额。这些销售额是根据2018年中期的公司预测估算的,当时它表示2018年的销售额将“以中等数字”增长。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646/" target=" _blank" title=" 13、Spectris"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3、Spectris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7.23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2018年英国Spectris的材料分析仪器部门的销售额增长超过16%。该部门包括Malvern Panalytical、Particle Measuring Systems和Concept Life Sciences。 Spectris于2018年1月以超过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oncept,这是一家为制药、农用化学品和环境客户提供服务的合同研究机构。然而,Spectris的表现“低于预期”,Spectris在其年终结果中报道,问题包括两个主要客户的工作减少,以及获得新实验室和制造认证的延迟,不过整个材料分析部门的销售受益于北美和亚洲学术客户推动。 Spectris表示,在中国和日本,它受益于政府增加科学和技术支出的举措。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507/" target=" _blank" title=" 14、日本电子"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4、日本电子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6.48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JEOL的产品包括半导体、工业和医疗设备,但其65%的销售额来自C& amp EN追踪的科学和计量设备。 该公司生产电子光学、测量和分析仪器。电子光学仪器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能量过滤电子显微镜和光电子光谱仪。JEOL的测量仪器产品组合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聚焦离子束系统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其分析仪器包括核磁共振系统、电子自旋共振系统和质谱仪。自安捷伦科技于2014年退出业务以来,该公司一直是大型核磁共振仪器的两家制造商之一,另外一家则是布鲁克。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 target=" _blank" title=" 15、日立高新"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5、日立高新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6.13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日立高新技术有四个业务, C& amp EN跟踪的是第四个,科学和医疗系统业务,占公司年销售额的9%。该业务的产品组合包括液相色谱仪、质谱仪和分光光度计,它还制作聚焦光束和原子力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业务将受益于日立2019年1月收购Applied Physics Technologies,后者是一家美国电子显微镜和其他仪器用电子源制造商。日立表示,截至2019年3月的财政年度,科学系统业务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总体需求强劲。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16、尼康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5.71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C& amp EN跟踪尼康的医疗保健业务,该业务包括生物显微镜、细胞培养观察系统和超宽视野视网膜成像设备。在其截至2018年12月的财务报告中,该公司的市场状况稳固,其销售额主要在日本以外。 2018年2月,该公司向美国的细胞染色系统制造商Berkeley Lights投资了3000万美元。 尼康表示,Berkeley的系统补充了其活细胞成像技术,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抗体药物和再生药物。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strong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3701/" target=" _blank" title=" 17、Illumina"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17、Illumina /span /a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5.69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Illumina的仪器销售额占其收入的近17%,在2018年增长了10%以上。该公司销售的大多数仪器用于新一代测序,但约7%是微阵列。该公司的客户包括基因组研究中心、学术机构、政府实验室、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以及23andMe等血液研究公司。作为基因测序市场的领导者,Illumina在2018年11月以12亿美元的协议价格收购了其竞争对手Pacific Biosciences,该交易将使PacBio的长读序列技术成为Illumina的短读功能。今年早些时候,Illumina收购了Edico Genome,这是一家用于下一代测序的数据分析工具供应商。在C& amp EN跟踪的仪器制造商中,Illumina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例最高,接近19%。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strong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66/" target=" _blank" title=" 18、赛多利斯"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18、赛多利斯 /span /a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5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生物加工和实验室设备制造商赛多利斯在2018年的年度表现不错,总销售额增长超过11%。 C& amp EN追踪的实验室产品和服务部门的销售额增长超过7%,低于2017年的21%。该部门占公司销售额的27%。 赛多利斯报告称,下半年欧洲客户的需求疲软会影响业绩。 该部门的部分销售额增长可归因于Essen BioScience的收购,Essen BioScience是一家用于药物发现和基础研究的细胞分析和仪器制造商,这笔3.2亿美元的交易于2018年3月完成。到2019年,赛多利斯预计该部门的销售额将增长5%至9%。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223/" target=" _blank" title=" 19、奥林巴斯"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9、奥林巴斯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3.57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除了最知名的相机外,奥林巴斯还为工业和健康相关市场销售各种设备,产品包括手持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无损检测设备、工业视频内窥镜和显微镜以及生物显微镜。C& amp EN跟踪的奥林巴斯业务是生物显微镜,用于药物发现和临床病理学。奥林巴斯表示,截至2018年12月,其生物显微镜销售稳健,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中国。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92/" target=" _blank" title=" 20、Tec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0、Tecan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rong   2018年仪器销售额:3.41亿美元 /strong /span /p p   Tecan将其销售额的58%归类为仪器,其产品组合包括酶标仪、免疫分析设备和临床自动化系统。 2018年9月,Tecan收购了新一代测序试剂供应商NuGEN。Tecan表示,这笔5500万美元的收购扩大了其为科学研究和应用市场客户提供的服务。收购NuGEN之前,2017年收购了移液活塞泵制造商Pulssar Technologies和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供应商Sias。 /p
  • 国内仪器企业2021年业绩盘点:21家上升,10家下滑
    截至2月25日,部分上市仪器企业陆续公布了其2021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期间:2021年1月1日至2021 年12月31日),仪器信息网统计了目前发布了31家仪器企业的业绩情况,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2021年度各大企业的业绩表现,统计涉及的厂商如下(排序不分先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理工环境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智云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泰林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这31家企业中,有12家仪器企业在公布的2021年业绩快报中披露了其营业收入情况,其中10家企业同比上一年(2020年)业绩增加,2家企业同比上一年(2020年)业绩减少。31家企业公布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情况,其中21家企业同比上一年(2020年)有所增加,10家企业同比2020年有所减少。31家企业披露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变化(“↑”表示同比增加,“↓”表示同比减少,下同)序号厂商名称营业收入同比变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变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变化1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2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3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4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6宁波理工环境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8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12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14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5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17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8大连智云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19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2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23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4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5浙江泰林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6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28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29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31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仪器企业营业收入:10家营收增加 2家下降12家披露营业收入的仪器企业中,营业收入增加的10家企业分别是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上一年减少的2家企业企业分别是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12家在2021年业绩快报中披露营业收入的企业序号厂商名称营业收入上年同期同比变化(%)营业收入同比变化1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0,000.00 万元到 220,000.00 万元增加71,551.53万元到81,551.53万元;增加51.68%至58.90%↑2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212,586.27万元140,202.9万元51.63%↑3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46,366.29万元31,227.21万元48.48%↑4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80,300 万元左右增加约 22,659 万元39%↑5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418,313,278.06元304,501,009.66元37.38%↑6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64,365,916.07元964,110,234.89元31.14%↑7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548,000万元425,338万元28.84%↑8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47,115.35万元118,660.06万元23.98%↑9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800,181,318.88元726,160,599.32元10.19%↑10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369,402,039.57元348,604,853.01元5.97%↑11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350,000 万元–380,000 万元410,121 万元↓12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157,665.09 万元—166,939.50 万元231,860.42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32%↓仪器企业净利润方面:21家上升 10家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方面,31家企业中有21家同比上一年有所增加,有10家同比上一年有所减少,而出现亏损的只有4家企业: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智云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31家在2021年业绩快报中披露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企业序号厂商名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上年同期同比变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变化1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盈利:15300 万元–20000 万元盈利:5,687.34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252%↑2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26,200 万元左右增加约 10,032 万元,同比增长约 62%↑3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盈利:7,500 万元–9,000 万元盈利:5,035.66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94%-78.73%↑4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21,900.00 万元-24,000.00 万元盈利:15,037.5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64% - 59.60%↑5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500.00 万元到 15,700.00 万元增加 4,223.90 万元到 5,423.90 万元,同比增加 41.10%到 52.78%。↑6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17,277.62 万元-19,745.85 万元盈利:12,341.16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 -60%↑7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7,000 万元–8,500 万元盈利:5,060.5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33% -67.97%↑8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盈利:25,691.85 万元-27,747.20 万元盈利:20,553.48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35%↑9浙江泰林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盈利:5807 万元–7258 万元盈利:4838.56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2% - 50%↑10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7,000 万元-7,800 万元盈利:5,983.68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0%↑11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盈利:14,599.35 万元-15,868.86 万元盈利:12,695.09 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5%-25%↑12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14,000 万元-18,000 万元盈利:5,504.04 万元(重组前);盈利:8,811.08 万元(重组后)比上年同期(重组前)增长:154.36%—227.03%比上年同期(重组后)增长:58.89%-104.29%↑13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81,832.54万元38,095.41万元114.81%↑14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41,394,224.99元28,383,896.18元45.84%↑15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51,300万元38,116万元34.59%↑16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8,583.5万元13,905.6万元33.64%↑17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5,369,046.07元107,381,259.83元26.06%↑18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8,091.41万元6,945.4万元16.50%↑19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70,198,253.79元65,211,001.34元7.65%↑20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盈利:13,000 万元–14,500 万元亏损:31,309.60 万元↑22
  • 订单/业绩下滑 布鲁克Q2财报令其总裁失望
    p   2016年8月2日,布鲁克公布了的第二季度财报,截至日期为2016年6月30日。 /p p   布鲁克2016年Q2收入3.717亿美元,同比下降6.1%。排除并购带来的3.1%的正面影响,第二季度有机增长同比下降9.2%。 /p p   2016年上半年,布鲁克总收入为7.471亿美元,相对于2015年的7.495亿美元,下降了0.3%。排除并购带来2.3%正面影响以及外汇汇率变动带来0.4%的负面影响,上半年有机增长同比下滑2.2%。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28586d0d-b296-4101-ad70-c59a5cd0ea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布鲁克CEO兼总裁 Frank Laukien /strong /p p   布鲁克的总裁兼CEO,Frank Laukien评论说:“相对于2016年第一季度不错的表现,第二季度订单和业绩出现下滑,我们感到失望,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欧洲学术经费的延迟及全球范围内工业市场的不景气现状。但是在半导体计量市场领域,我们的业绩正在强劲增长。我们期望2016年全年业绩至少能够和去年持平,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采取额外收费计划等。” /p
  • 测序仪企业Q2/H1营收清一色下滑:乌云密布,何时能散?
    近期,国内外测序仪公司陆续发布了第二季度或上半年度财报(预告),虽然各家都在极力挖掘最新财报周期的亮点,环比的数字纷纷排在了同比数字之前,却依然掩饰不住清一色的下滑趋势。四家测序仪公司在上半年或Q2的业绩降幅从2.3%微降到24%的大幅下滑,但各家耗材收入还是相对稳定,多数呈正增长。大家的财报中还在不断释放积极信号,包括积极的研发投入、新品发布以及新产品计划等。四家上市测序仪公司Q2/H1营收厂商营收同比牛津纳米孔ONT8400万英镑(H1预告)-2.30%Illumina10.9 亿美元(Q2)-6%华大智造12.09亿元(H1)-16.23%Pacbio3600万美元(Q2)-24%Illumina2024年第二季度,Core Illumina的收入为 10.9 亿美元,同比下降6%(按固定汇率计算),环比增长3%;总收入11.1 亿美元(包括其于 6 月底分拆出来的Grail业务),同比下降6%,去年同期为11.8亿美元。分地区来看,美洲的收入同比相对持平,欧洲收入下降了5%,AMEA收入下降8%,大中华区下降35%。Illumina下调了全年营收预期,预期核心收入同比下降2-3%,主要是由于中国“并没有看到复苏的迹象”。高通量测序仪方面,NovaSeq X Plus出货量为62台仪器,安装总数达到469台;耗材出货量同比和环比都有增长,其中环比增长35%。就从6K到X的组合转变速度而言,迄今为止,平均每季度约有5个百分点的高通量测序耗材收入从NovaSeq 6000转移到NovaSeq X Plus,如果这一趋势持续,预计2025年中期高通量测序耗材收入将有一半过渡到NovaSeq X上。中通量方面,Illumina将XLEAP-SBS化学物质引入了NextSeq 1k/2k P1、P2和P3流动池,补充了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P4流动池。XLEAP的发布超出了预期,超过60%的1k/2k安装基础现在已经升级了软件。虽然客户对XLEAP的兴趣令人鼓舞,但转化为额外的仪器使用率低于预期,中等通量细分市场仍然对宏观经济环境最为敏感,销售周期继续延长。华大智造华大智造营收12.09亿元,相较于2023年上半年的14.43亿元,下降16.23%;主营业务收入11.9亿元,同比下降 1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9800万,亏损同比增加204.23%。财报显示该财报周期的主营业务下降系宏观环境、地缘政治、市场竞争等各方面的影响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3.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2.20%。基因测序仪业务实现收入10.05亿元,同比下降8.4%。按照产品类型划分,仪器设备收入同比下降12.26%,试剂耗材收入同比下降3.82%。测序仪新增销售装机454台,创历史同期销售装机数量新高。测序平台 DNBSEQ-T7 相关收入同比增长 14.96%,二季度环比增长 29.02%,其中相关试剂收入同比增长 26.60%,二季度环比增长 33.80%;中低通量测序仪DNBSEQ-G99相关收入同比增长 82.94%,二季度环比增长 45.55%,其中相关试剂收入同比增长 146.56%。Pacbio2024年第二季度报告收入3600万美元,去年同期的 4760 万美元,同比下降 24%。二季度耗材收入1700 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1370 万美元增长了24%。PacBio 本季度净亏损为 1.733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 6,980 万美元,亏损增加148%。PacBio 也相应调低了全年收入预期。第二季度交付了24套Revio系统(年初计划今年115台的Revio出货量)。电话会议透露出一些乐观的信息,包括新Revio试剂即将发布可提升通量,降低每G价格;短读长测序平台Onso在财报发布前开始促销,有望带来销售增量;Pacbio也裁员了,但没有影响研发和销售。ONT牛津纳米孔ONT早些时候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上半年核心业务生命科学研究工具 (LSRT) 收入约为8400万英镑(2023 年上半年:8600万英镑),其中 LSRT营收中耗材贡献占比超过七成。公司预计下半年商业势头强劲,这得益于新产品的发布、大量新合同和扩展合同以及第二季度销售团队生产力的提升。全年业绩预期保持不变:预计 LSRT 收入增长在固定汇率基础上为 6% 至 15% 之间。预计 2024 财年收入将由下半年加权,比例约为 45:55。预计毛利率约为57%。预计ONT今年下半年将实现9500万到1.1亿英镑的营收,实现同比及环比均20%以上的增长。四家测序仪公司中,只有ONT看起来还比较争气,自从2016年以来,ONT LSRT已经实现连续8年增长,根据公司的预估,今年全年营收还是值得期待。结语当前全球测序行业低迷,疫情结束后逐渐就进入了下降的漩涡,从资本视角来看,倒是没有那么悲观,去年一年中国市场融资超过10亿元,而最新一个好的消息,7月份Element Biosciences完成了2.77亿美元相当可观的D轮融资。总之企业还在研发创新,资本也仍有关注,什么时候能够从漩涡里走出,还得等市场来反馈答案。
  • 因美纳 H1营收22.63亿美元 中国市场营收下滑16%
    近期,因美纳发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务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1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3%),环比增长8%。2023财年上半年累计收入22.63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收入为23.86亿美元,同比下降5.16%。2023财年上半年累计净亏损2.31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净亏损为4.49亿美元,同比缩小48.55%。本财年累计基本每股收益为-1.46美元,去年同期为-2.85美元。2023年第二季度的GAAP稀释每股亏损为1.48美元,而2022年第二季的GAAP摊薄每股亏损为3.40美元,其中包括6.09亿美元的法律事项;2023年第二季度非GAAP稀释每股收益为0.32美元,而2022年第二季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为0.57美元。预计2023财年的合并收入将比2022年增长约1%,其中因美纳与2022年大致持平,GRAIL的收入仍在9000万至1.1亿美元之间。(GRAIL是Illumina的全资子公司,根据欧盟委员会下令的临时措施,该公司目前必须独立于Illumina单独持有和运营)。现在预计2023财年GAAP稀释每股亏损2.08至1.93美元;现在预计2023财年非GAAP稀释每股收益为0.75至0.90美元。分业务看,Illumina第二季度在核心测序业务上的收入为10.66亿美元,包括7.39亿美元的耗材、1.93亿美元的仪器销售和1.34亿美元的服务及其他收入。此外,新冠疫情也为Illumina带来了600万美元营收。分区域看,Illumina二季度及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收入都出现了下滑。财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Illumina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1.14亿美元,同比减少3%;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2.05亿美元,同比减少16%。仪器交付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交付了109台NovaSeq X,全年预期提高到390台。Illumina自上次财报发布以来的主要公告宣布了基因组发现联盟(AGD)的五个创始成员,AbbVie、安进、阿斯利康、拜耳和默克将共同资助250000个全基因组的测序,并可以获得用于药物发现和治疗开发的数据 推出DRAGEN 4.2,准确性大幅提升并屡获殊荣,兼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实现高效的工作流程,并从基因组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见解 宣布与Pillar Biosciences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Pillar的肿瘤学分析套件作为Illumina肿瘤学产品组合的一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化;推出PrimateAI-3D,这是一种人工智能(AI)算法,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准确性预测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任命三名新的独立董事加入董事会:Stephen P.MacMillan,Hologic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cott B. Ullem,Edwards Lifesciences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Andrew Teno Icahn Capital LP投资组合经理;选举Stephen P.MacMillan为董事会非执行主席;任命总法律顾问Charles Dadswell为临时首席执行官。
  • 中国国产汽车出口中亚国家呈大幅下滑态势
    近年来,凭借着国产汽车性价比优势,中国汽车源源不断通过新疆口岸输送至中亚国家。然而,受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限制和人民币持续升值影响,去年来中国国产汽车“走西口”数量呈现大幅下滑态势。   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新疆口岸出口汽车19253辆,比上一年同期下降11.9%,贸易额7.5亿美元,下降13.8%。汽车出口量自6月份冲高后呈下降态势,其中第11月出口量回升至2112辆,较上月环比增加53.2%。   汽车出口中私营企业出口数量占半壁江山,国有企业出口减少。去年1-11月私营企业出口汽车11143辆,下降16.5%,占新疆口岸汽车出口总量的57.9% 国有企业出口汽车6837辆,下降3.6%,占出口总量的35.5%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汽车1219辆,减少9.2%,占出口总量的6%。   哈萨克斯坦继续保持国产汽车“走西口”第一大出口市场。去年1-11月新疆口岸对哈萨克斯坦出口汽车10093辆,减少10.7%。而与此同时,新疆口岸对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分别出口1989辆、1415辆和1973辆,分别下降17.7%、10.6%和42.6%。   2012年新疆口岸出口汽车2.5万辆,较上一年增长49%,贸易额达9.8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44.5%,哈萨克斯坦位居新疆口岸汽车出口第一市场地位。 文章转载自:新华网
  • 杜邦Q4净利润下滑70% 拟出售氰化物业务
    路透纽约1月29日电- - -据熟悉内情的三个消息人士称,杜邦(DuPont)拟出售其氰化物业务,并且已聘请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负责出售的相关事宜。   据两位消息人士称,该部门主要销售用于金矿开采的有毒化学品,其价值可能超过7亿美元。据预测,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约1亿美元,该消息人士说。   这个210岁的化工公司在目前的压力下将更侧重于食品和农产品。去年8月,它曾以49亿美元将汽车涂料部门出售给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 LP)。   杜邦公司首席执行官Ellen Kullman断言,抗旱AquaMax玉米种子、Curzate马铃薯杀真菌剂、Amylex啤酒酶和其他食品及农产品将使杜邦公司的利润更少的受制于潮起潮落的商品化学品业务(包括氰化物部门与更大的油漆业务)。   杜邦拒绝置评,摩根士丹利也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氰化物用于从矿石中浸出金和铜。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这也是一种从岩矿中提取各种贵金属及普通金属的最常用的办法。每年需要生产超过20亿磅的氰化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氰化物曾被用作化学武器。一些杀虫剂和塑料中也有氰化物的存在。在氰化物业务方面,Mexichem是杜邦的关键竞争对手。   在去年第一季度时高管们还曾说,氰化物销售业务“稳健”。不过,令人失望的是2012年第三季度的盈利报告,当超过2%的员工被解雇, 杜邦选择出售其氰化物部门。   另据媒体报道,杜邦Q4净利润下滑70%,但营收与同期持平。   杜邦在1月22日对外发布了该公司第四季财报。数据显示,由于成本费用水平的增长压低了杜邦公司的盈利空间,该公司在这一财季的净利润水平较上年同期下滑了70%,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持平。   对于2013财年,杜邦公司预计,经过调整后的每股盈利将在3.85美元至4.05美元之间,营业收入将为360亿美元。早前汤森路透曾对市场分析师进行了调查,按照他们的测算,预计杜邦在第四财季的每股盈利将为3.84美元,营业收入将为360亿美元。   杜邦在对外发布的一份财报声明中表示,在第四财季里,该公司的盈利水平从上年同期的3.73亿美元下滑至1.11亿美元,每股盈利从上年同期的40美分下滑至12美分。重组费用为6600万美元,消费者索赔的费用为1.35亿美元,而在上年同期,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700万美元和1亿美元。   财报数据显示,在不计一次性项目的情况下,杜邦公司的每股盈利为11美元,在上年同期该值为26美分。杜邦还在财报中表示,在第四财季的总销售收入与上年持平,为73.3亿美元。总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19.3%收窄至18.3%。总成本费用增长2.8%。   接受汤森路透调查的分析师认为,杜邦在第四财季的每股盈利为7美分,营业收入为72.6亿美元。   在1月18日的交易中,杜邦股价收于每股46.99美元,在盘前交易中未出现明显波动。在过去的12个月里,该公司股价的累计涨幅达到4.9%。
  • 拒绝“卡脖子”专注国产替代 普源精电持续引领中国电子测量仪器领域
    据悉,普源精电2022年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销售规模快速增长。与同行可比公司同期相较,凭借其自研芯片绝对优势,数据亮眼。以鼎阳科技为例,由“缺芯”导致的交期延长,在同期内迅速发酵,鼎阳科技营业收入增长率大幅低于接单金额增长率。同期内,鼎阳科技销售收入微涨,净利润在扣除募集资金理财收益后下滑约50%。  普源精电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7亿元,同比上升26.28% 归母净利润427.91万元,同比上升135.14% 扣非净利润64.17万元,其中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7亿元,同比上升26.28%。此外,公司基于“凤凰座”芯片组推出的带宽高达5GHz的DS70000系列高端数字示波器,是目前唯一可以实现4GHz及以上高端数字示波器国产替代的品牌。  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受益于中国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下游新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子测量仪器市场在近几年高速增长,电子测量仪器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约三分之一,是全球竞争中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  普源精电相关产品为无线通信、教学科研、交通与能源、消费与工业电子、半导体、新能源、量子计算等各行业应用和前沿科技提供科学研究、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的测试测量保障,对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重要支撑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仪器仪表行业进行了更加系统的政策支持。一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置了“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科技部设立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信部在多项发展政策中引导和支持仪器仪表企业实施企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下游应用行业景气度上升推动行业需求持续稳定增长,信息技术和测量技术的发展促进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值此背景下,政策利好亦将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将将自主创新作为我国战略基点,强调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并调动和保护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等多方面的规划与努力。以普源精电为代表的一众致力于自主创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望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法》,解决我国高端技术“卡脖子”难题。  奉行以自研芯片为核心的技术战略,普源精电在真正意义实现了自主可控,助推国产替代。随着自研芯片的成功逻辑快速复制,普源精电正在更多元化的高端产品上突破核心技术壁垒,逐步释放自研芯片红利进行产品迭代升级和技术沉降,料将实现产品竞争力和毛利率水平持续优化提升,打开中高端产品业务新增量空间。如同普源精电在调研沟通中所说,高端产品推出后的具备长尾效应,销售规模将有望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  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通用电子测量仪器企业之一,普源精电始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贯彻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自身在通用电子测量仪器核心芯片及算法技术研究和技术积累,持续推进高端产品和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渐从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硬件供应商转型为综合性电子测量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当前电子测量仪器的行业格局和未来十年的研发突破来看,随着普源精电价值优势的逐步释放和高端技术的持续突破,前景无限。
  • 安捷伦Q3营收出炉:制药下滑8%,中国降19%
    8月16日,安捷伦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3年7月31日)的业绩情况,本季度报告收入16.7亿美元,同比下降2.7%,核心业务下降2.3%。每股收益1.43美元,同比上涨7%。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至1.2亿美元,管理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2%至4.1亿美元。安捷伦高层在电话会中表示,安捷伦第三季度的整体制药业务下降8%,这是由于中国制药市场下降30%所致。此外,除中国以外其余地区的业务收入增长2%。基于当前经济下行的环境,安捷伦也下调了全年预期,全年收入预计为68亿至68.5亿美元,报告增长为下降0.7%至持平,核心增长0.8%至1.5%。第四季度收入预计继续下滑,增长面临挑战。安捷伦2023财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9%至51.5亿美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5%至3.7亿美元,销售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1%至12.4亿美元。首先来看各业务部门的表现:1. 生命科学和应用市场集团(LSAG)收入9.3亿美元,同比下降9%,营业利润率为29.9%,与去年同期增长18%的强劲增长相比,去年的增长得益于从2022财年第二季度疫情封锁恢复之后带来的利好。2.CrossLab集团收入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营业利润率为32.7%,所有地区和终端市场均增长;3.诊断与基因组学集团(DGG)收入3.49亿美元,同比增长3%,营业利润率为24%,病理学需求增长,基因组学市场表现疲软。其次来看不同地区的表现,除欧洲地区收入同比增长6%之外,美洲下降1%,中国市场下滑近20%。1. 中国市场营收占比20%,本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9%至3.3亿美元;2. 欧洲地区业务收入占比26%,本季度同比增长6%至4.3亿美元。3. 美洲地区业务收入占比40%,本季度同比增长1%至6.7亿美元。最后来看应用端市场的业绩表现:1. 制药业务同比下滑8%至5.9亿美元,,其中中国制药市场下滑30%。2. 学术和政府市场同比增长5%至1.5亿美元,所有地区除美洲保持平稳外都呈增长。3. 诊断和临床市场的业务增长3%至2.4亿美元,病理学高个位数增长是主要推动力,部分被基因组学疲软所抵消。*电话会中安捷伦的高层表示:由于我们的基因组学和Resolution Bioscience业务继续面临市场疲软的挑战,导致这种增长被部分抵消。关于Resolution Bioscience,基于二代测序NGS的伴随诊断市场没有按我们预期发展。因此,我们作出关闭该业务的艰难决定。(2021年安捷伦收购Resolution Bioscience)4. 环境和法医业务增长1%至1.6亿美元,美洲和欧洲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是主要推动力,增长是由水利相关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全氟和多氟化合物检测业务的增加带来的。例如,在6月份的年度美国质谱学会议(ASMS)上LSAG团队推出了新产品和全面的工作流程,包括两款新型LC/MS系统、一套新的全氟化合物工作流程解决方案和用于数据分析的AI软件等。5. 食品市场增长1%,得益于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和欧洲中个位数增长,后者由食品行业新法规推动。6. 化学品和新材料市场同比下降3%至3.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增长了22%。
  • 台媒: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销售额预计将在未来几年下滑
    7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由于全球经济疲软,多家晶圆代工企业正考虑推迟或取消产能扩张计划,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未来几年的销售额预计将下滑。今年6月初,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的销售额为246.9亿美元,同比增长5%,但环比下滑10%。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芯片短缺问题就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主旋律。自那以来,芯片供应商对晶圆代工的需求就格外强劲,因此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联华电子在内的各大晶圆代工商纷纷建厂扩大产能。随着晶圆代工商持续加大在晶圆厂方面的投入,他们对设备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然而,大量的资本投入后往往导致的就是产能过剩和价格疲软,这种情况还会因为经济的不景气和用户需求减少而进一步放大。今年5月23日,有消息人士透露,随着新建工厂的相继投产,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将在2024年、2025年达到峰值。届时,如果用户需求未按预期继续高速成长,那么晶圆代工产能可能严重过剩。今年6月22日,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表示,半导体设备再次面临交货期延长至18-30个月的困境。而在疫情前,半导体设备的交货期为3-6个月。该机构表示,由于受到半导体设备再次面临交货期延长的拖累,2023年晶圆代工产能年增长率将收窄至8%。
  • 我国自主研制的多类海洋生物化学原位传感器搭载水下滑翔机顺利完成海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吴国俊研究员牵头,联合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联合承担的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要进展。项目将自主研制的多类海洋生物化学原位传感器(硝酸盐、叶绿素、多环芳烃、溶解氧、下行辐照度等)搭载国产“海燕”水下滑翔机在南海西沙海槽盆地区域顺利完成海试,成功实现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海洋环境长期原位观测,连续获取最大深度达1000米的生化参量深海剖面17个,有效验证了温度、压力等环境因素对参数观测的影响、传感器长期漂移、深海光学探头高集成度封装等多项关键技术。这是我国首次通过水下滑翔机搭载自研传感器的方式获取深海生物化学剖面数据。 水下移动平台搭载传感器是同时满足多学科、多参数同步海洋观测以及多过程、多界面、多尺度综合观测的重要手段。本项目正是利用这种试验手段,实现大范围、高时空分辨率生物化学剖面参数获取,以此填补跨学科、跨尺度观测空白,丰富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方式,为复杂的全球系统提供新的理解。此外,联合团队所研制的适合移动观测的海洋生物化学传感器为首创,这将显著提升我国海洋自主观测能力。突破的传感器多项关键技术,对于推动国产海洋高端传感器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本次海试同步进行了与国际先进传感器(Aanderaa4330、SeaOWL等)的比测,剖面浓度变化趋势、拐点深度和绝对浓度等比测结果吻合度高。后续联合团队将深入开展BGC-Argo/BGC-Glider两类示范应用。海试现场(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部分比测数据(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Illumina第三季业绩大幅下滑 暂停全年财测
    上周四(10月6日),全球知名遗传分析仪器制造商Illumina表示,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达2.35亿美元,低于先前预期的2.78亿美元,同时,Illumina暂停其全年财测。   Illumina第三财季的的不理想业绩主要归咎于以下四个因素:   - 围绕在美国和欧洲的研究经费水平仍具有不确定性;   - 第二季度推出的产品超出客户需求,造成产能过剩;   - 客户对某些基因组分析仪产品的使用率显著下降;   - 用户将其产品升级为HiSeq 2000系统的结果低于预期。   Illumina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y Flatley先生表示:&ldquo 我们对第三季度的营收结果相当失望,我们发现第三季度的购买出现前所未有的下滑,理由是研究基金以及整体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同时,Illumina公司预期这些因素将持续影响到至少第四季度,但第四季度营收预计将会高于第三季度。&rdquo   同时,Illumina公司第三财季的不理想业绩以及其暂停全年财测的措施似乎给这个行业蒙上阴影,其他生物科技仪器公司的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例如在周五交易时,Illumina公司股票下跌高达32%,跌至26.96美元;PerkinElmer跌了1.62美元降至17.93美元,跌幅8.3%;Life Technologies下跌2.56美元,降至36.82美元,跌幅6.5%;赛默飞世尔科技下跌3.18美元,降至50.49美元,跌幅5.9%;沃特世公司股票下跌了5%;安捷伦科技股票下跌了5.3%。
  • 正业科技2024上半年营收净利双下滑,原因是什么?
    近日,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业科技)公布了2024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正业科技2024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同比下降9.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42.16%。正业科技提到,影响业绩的主要因素为:(1)2024上半年,市场竞争加剧,下游投资需求持续放缓,公司业务整体下滑。其中,锂电等设备板块终端固投项目进度持续放缓,出货产品验收及结算进度缓慢,订单转化效率不理想,营业收入及毛利总额下降;光伏新能源板块产能释放不足,产品价格不及预期,经营成本及管理费用增长较快;(2)投资项目较多,融资规模加大,财务费用增长较快;(3)报告期末,存货增长较快,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比增加;(4)报告期末,减记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此外,正业科技提到,报告期内,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公司参与制定的JB/T 14714-2024《锂离子电池X射线检测设备》;2024年4月,公司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主营产品:锂电池X射线探伤检测设备)。
  • 依工测试测量仪器在上海隆重开业
    2012年7月19日,世界财富500强ITW集团全资子公司&ldquo 依工测试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rdquo 在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仪式。 ITW集团高层,标乐、威尔逊及英斯特朗等兄弟公司事业部总经理,依工测试全国代理商,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领导以及依工测试部分员工共约200多人共同见证了此次开业盛典。依工测试总经理王志勇先生、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黎明先生、ITW集团测试测量全球总裁YAHYA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开业典礼现场 依工测试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勇先生 依工测试总经理王志勇先生在致辞中提到,依工测试在漕河泾浦江园区的顺利开业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新工厂的建立不仅是依工测试在更加紧密靠近客户,不断提升本地化方面持续投入,更是体现了集团对于中国市场的强烈信心和对此所作出的重要承诺。王志勇总经理表示,密切关注市场和应用,全员参与提升客户服务,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是ITW集团总裁YAHYA先生提出的三大战略,依工测试将不断努力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服务和支持。最后,王志勇总经理借此机会感谢所有客户、供应商和代理商、园区领导、ITW集团领导、英斯特朗、标乐等兄弟公司以及所有员工对依工测试一如既往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ITW集团总裁YAHYA先生 ITW集团测试测量总裁YAHYA先生在致辞中提到,ITW有一个非常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哲学,一个分散经营模式的企业更容易使其员工具有自由灵活的思想,以便更加关注于市场。为了让大家了解ITW在中国的成长,YAHYA先生列举了ITW在中国的主要成就。截止到2012年6月,ITW在中国已经拥有超过50个业务单位,其销售额达到了7亿5千万美元,而且所有的业务单位都有健康的财务业绩。但是,这对于ITW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ITW将更加积极扩张在中国的业务。 YAHYA先生表示,从70年代进入中国开始,始终相信中国市场的潜力,很早就打算为中国市场服务并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这样说,中国是继美国之后ITW在全球的最大的市场,特别感谢所有的客户,代理商和员工,是他们的帮助和努力才能使ITW有如此巨大成功。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黎明先生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黎明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张黎明总裁首先代表漕河泾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依工测试新工厂的开业表示诚挚的祝贺。2011年11月28号,漕河泾迎来了具有百年历史的依工测试测量的入驻,作为ITW的子公司,依工测试面向的市场包括汽车、钢铁、航空航天及科研等众多领域。从签约到开业庆典的半年多得时间里,双方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开业前的各项准备,在合作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漕河泾园区致力于发展生产型园区,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漕河泾将一如既往地为依工测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积极推动项目在浦江园区的发展。将致力营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整、交通便捷的一流科技园区,以更加优化的园区环境,完善的服务支持、提供专业的服务队伍、为像依工这样优秀的企业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ITW领导层及嘉宾共同转动象征未来蓬勃发展的钥匙 ITW是世界500强企业,到2012年已经整整走过了100年。从2007年成立到现在,依工测试已经在上海走过了5年的历史,今天依工翻开了新篇章,ITW领导层及嘉宾共同转动象征未来蓬勃发展的钥匙。 庆典仪式最后,ITW集团六位事业部负责人:标乐事业部全球总经理MICHELE女士、标乐及威尔逊国际业务总经理MIKE、英斯特朗中国区总经理SOLOMON先生、英斯特朗工业产品事业部全球总经理Jack Bowen先生、依工测试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勇先生、ITW测试测量全球总裁YAHYA先生接受仪器信息网等专业媒体的采访,部分采访内容摘录如下。 媒体:在材料测试领域,多数的国际领军品牌都把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设在美国和欧 洲,ITW为什么要在中国设立自己的生产制造和研发基地呢?为什么会选址在漕河泾开发区? YAHYA先生:首先这是由我们的战略计划所决定的,我们的战略是希望我们的产品线更加靠近我们的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就是我们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建立工厂的原因。 王志勇先生:我们选择上海的原因:第一是漕河泾的品牌优势,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漕河泾在上海,华东乃至全国以其卓越的服务和支持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众多的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因此选择漕河泾。第二是上海的区位优势,作为全国最早开发开放的城市,上海拥有极为丰富的各类资源以及所有业务开展所需的各种服务。第三是人才优势,上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允许我们能够找到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媒体:从2007年开始,整个中国的经济环境都不是很好,近期又有欧债危机及中国经济增长的趋缓等因素,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刻选择投资决策? YAHYA先生:中国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我们希望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技术和支持,虽然目前经济有所下滑,但是我们相信中国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媒体:ITW有很多子公司(据官方介绍是825个),请问ITW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给予Wilson哪些支持? YAHYA先生:ITW总公司会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给予子公司全方位的支持,子公司之间也有很好的合作。例如英斯特朗、标乐等,虽然他们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一些基础的技术以及资金方面可以共享。 媒体:中国不断加大了创新的力度,威尔逊如何应对来自这方面的挑战? Mike先生:虽然我们在全世界都有竞争对手,但是我们始终坚持我们的原则,更加贴近我们的客户,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的区域研发、技术支持和服务团队,就是应对来自竞争方面的挑战。 媒体:威尔逊和标乐正在进行整合,请问这样整合能为客户带来哪些好处? MICHELE:标乐和威尔逊的客户特点是都具有国际性,这些客户需要整体的实验室解决方案,而威尔逊和标乐的整合能够带给客户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客户不需为了应对测试测量中遇到的问题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只要找到一家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也是我们整合标乐和威尔逊的原因。 媒体:在传统的认识中,中国制造和国外制造的产品在质量上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您是如何面对这方面的挑战? 王志勇先生:我认为中国完全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能够在中国生产大量的高品质的产品,这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产品设计,我们在中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但是我们和全球有垂直联系,所以我们开发产品的流程、论证等,都是采用全球共同的流程;第二是生产制造工艺,我们在上海的生产制造工艺和在欧洲和在美国,没有任何区别;第三是零部件的生产,我们会选择高品质的供应商,有严格的筛选和考核程序,保证能够为我们提供稳定质量的零部件,中国的工业基础非常完善,所以我们的供应链是非常稳定的。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即使开始会有一些困难,我们完全能够生产出和世界任何其他地方同样品质的产品。 媒体:请问硬度测试产品近期有哪些技术发展趋势?Wilson 的硬度测试产品技术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志勇先生:大量的新的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光学技术应用于硬度测试行业,由过去模拟测试向数字化、自动化方面转变,硬度测试产品越来越最求高的可靠性,尽量减少人为的干预,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应用于生产控制实验室。 威尔逊的硬度测试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1)历史悠久,美国威尔逊集团主要包括来自美国和德国的三个品牌:Wilson、Wolpert和 Reicherter,它们都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因此,我们相当于有超过&ldquo 三百年&rdquo 的历史经验;(2)技术实力扎实,美国威尔逊拥有软件、硬件、测试技术、工程等所有硬度测试环节的核心技术,没有贴牌;(3)人才优势,我们在中国拥有强大的研发、应用、售后团队,并且与中国多所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这些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在硬度测试方面为中国的广大用户提供方便。 媒体:请您谈谈硬度测试产品在全球和在中国的市场发展情况? 王志勇先生:硬度测试产品大量的用于失效分析、尤其是在汽车、航天、船舶等都有大量的应用。虽然这些高端制造业过去很多在国外,但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不断地加大投入。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对于硬度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位嘉宾参观依工测试应用实验室
  • Nature:中国等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风投呈下滑趋势
    日前,有仪器信息网网友在仪器论坛发布了一篇来自Nature的市场分析稿件。这篇题为“《生命科学风投在新兴市场》”的文章由《Nature》(生物科学篇)杂志在2013年3月发布,通过收集从2000年1月到2012年8月主要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案例,分析了中国等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风险投资趋势,详情如下:   随着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生命科学领域创新转移至这些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这些国家在生命科学领域研发的投入,同时市场的扩容也让众国内外投资者看到机遇,纷至沓来。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加速回流至新兴市场,不仅带来了更多的高质量学术出版物和专利技术,同时也促进了国际间的科技合作。   据媒体报道,由大型跨国公司带来的直接投资也在加速向新兴市场涌入,从行业协会的相关数据反映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成立的数量和每年数十亿美元的生命科学领域PE来看,新兴市场的投资也正在激增。然而,支持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初期项目和研发的风险投资却没有多少对外公开,因为现有衡量投资创新初期的标杆不仅仅包括新产品开发公司,而且还包括那些制造工业或者那些缺乏研发能力的服务型公司。   已公布的研究数据可靠性也不强,以中国为例,只有2008年一个季度的健康领域风投研究详细数据,而且没有将投资创新项目初期的风险投资从中分离出来。《自然》(生物科学篇)在2013年3月发布的《生命科学风投在新兴市场》一文,收集了从2000年1月到2012年8月主要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案例。   投资在下滑   该文所指的创新性风投是建立在创新型风险投资项目的基础上,这些项目主要开发的都是基于创新型技术发明,涉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人用产品,包括生物制药、疫苗等。为了维持一致性和公平性,作者排除了制造业和传统医药企业,比如在中国就有传统的中药,在国际风险投资方面,要求投资机构、公司及其他投资人至少在一个新兴市场拥有至少一项创新开发项目,在上述国家生命科学领域投资项目统计中,作者收集了上述国家的25家风投基金投资项目案例,这些基金参与了样本案例中一半以上的风投项目。同时,作者根据各个国家的第三方独立数据库进行纠偏,其中包括清科集团、风头智力、道琼斯风投资源等权威研究数据。   研究这些数据时,我们可以了解到各国政府的创新政策和风投策略。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尽管新兴市场风险投资项目数量在增加,但是数据显示,作者界定的生命科学领域创新性风投活动并不多。此外,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很不成比例,从治疗领域来看,有78%的资金选择抗肿瘤领域。更重要的是,有联合投资和轮投等大型联合投资支持的风投规模远小于美国和欧盟,迫使本国和外来的投资者不得不创新投资策略以降低特殊国家的风险。   与普遍认为的"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领域VC和PE活动激增"不同,该文的研究数据表明,生命科学领域创新性投资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从报告的116家VC基金支持的创新公司融资来看,其中有76家公司为上市公司,市值为1.065万亿美元。数据方面,作者估计从2000年开始到2012年8月,VC和PE总共在生命科学公司创新性方面投资了1.618万亿美元到1.724万亿美元之间,在数量上有25%-30%发生在印度和中国的过去五年间。相比之下,美国在2011年第三季度就有1.1万亿美元基金投资于96家生命科学公司。   在上述几个国家中,中国投资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总共有70个基金支持的创新性项目,而印度有34个项目,巴西和印度分别为7个和5个。可以看出,2005年至2008年间,创新性的投资处于稳步上升阶段,而到了2009年有所回落,反映了金融危机对投资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到2011年,中国的投资数量下降了42%,而投资金额方面则从2010年的1.013万亿美元下降到了2011年的5.72亿美元,从已公布数量和资金来看,中国和印度在2012年延续了投资水平下滑的趋势。   其实,上述新兴市场的创新性投资不仅水平较低,投资项目也比较集中。根据标准普尔资本IQ估计,美国投资于生命科学领域VC基金和PE基金达到711只,然而在研究中,中国只有89只基金投资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公司,印度更少,只有39只。   各国差异显著   从各个市场来看,中国的89只基金中,只有19只基金投资多个领域,其中香港晨兴创投投资生物科技项目最多,投资了18.5%的生物科技公司创新型项目,此外晨兴创投还投资房地产等其他项目。而中国政府支持的VC基金不容忽视,虽然金额上只占到所有PE基金和VC基金的21%,但是参与了40%的生物制药创新项目。这些政府基金包括江苏高科投资集团(投资资金23亿美元)、深圳高科投资集团(投资资金12亿美元)和湖南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资金1.25亿美元)等。这些投资机构的投资领域都很广泛,它们都拥有政府支持的科技园和孵化器,不过近年来的基金,如江苏高科在2009年设立的1亿美元基金,主要投资与生命科学领域。政府基金有时候会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加入私人基金,如启明创投(投资资金12亿美元)、深圳绿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资金5亿美元)。其他政府控制的投资机构还包括投资银行,如软银中国和中国招商科技集团。   印度的投资也比较集中,在35只基金中,只有11只投资多个领域,印度全国最前列的四家基金公司包括APIDC、Kotak、ICICI和LifeSpring,囊括了印度所有生命科学领域创投的47%。相比中国,印度政府在投资中扮演的角色小得多,政府基金只参与了17.7%的投资项目。包括三家投资多领域的基金:APIDC、Gujarat和印度创新基金。其他投资者包括初始策略投资者,一般属于工业集团,如TATA和Reliance,还有私募股权银行,包括Kotak和ICICI等。   相比中国和印度,巴西和南非的投资就少得多,每个国家都少于5只基金投资生命科学领域创新型企业。在南非,只有BioVentures,目前该基金已经停止,并且至今未投资新项目。尽管有报道称,通过该国的技术创新基金会,南非政府有进行股权投资,但是至今未有任何报道进一步消息披露的,而且该技术创新基金会似乎也仅是初期授权机构。南非风险资金协会估计,从2000年到2010年间,南非生物科技领域的VC投资金额在7900万美元左右,但是该数据包括政府孵化授权、天使基金以及所有生物科技领域。巴西的投资也是同样不景气,在过去的三年,没有任何VC投资生命科学领域创新,最新的建立起来的Burrill拉丁美洲基金也只是刚开始寻找它的第一个投资项目。   新兴市场引力和阻力并存   尽管有早期轨迹可循,但是外资风投在新兴市场仍是罕见,中国大约有30%的项目能找到外资风投的影子,印度稍多,有44%的项目能获得外资亲睐。相比之下,巴西和南非就显得吸引力不够,其中巴西的外资比例为15%,南非更是在统计期内无任何外资进入。相比而言,印度拥有更多的国外投资,这可能是与政策背景和语言文化差异有关。   这四个国家的投资热点在很大程度也反映了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在所有统计的案例中,治疗产品创新开发的投资数量高达40%,其中主要是抗肿瘤、自体免疫、心血管、抗感染和代谢类疾病药物的创新开发。这可以反映现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慢性疾病的流行情况。肿瘤领域占所有治疗领域的比重最大,风险投资支持的生物科技公司创新中有78.2%的项目都是开发抗肿瘤药。   从2011年的融资记录来看,新兴市场本土创新性风投有所下降,主要集中在临床前的开发方面,这在中国尤为明显。华医药从顶级投资者那里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资金,包括富达亚洲风险投资、ARCH亚洲风险投资、无锡药明康德,美国Ascletis在2011年授权许可的早期遴选项目也收到了杭州滨江投资的1亿美元资金,百济神州科技公司从默沙东收到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目前正在进行两个专利许可的肿瘤药物的临床前遴选。相比之下,印度CRO在专利许可方面也有类似的倾向,大型制药公司研发预算开始从全职雇员支付向有组织的CRO公司转变。   生命科学领域的生物医药公司缺乏风投反映了早期产品研发的巨大风险性。为此,投资市场也兴起了一股联合风:基金联合体(众多风投基金投资于一个项目)。尽管基金联合体在美国和欧盟已经很成熟,但是在中国和印度才刚刚起步。基金联合体充当了一个早期研发助推器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为早期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也能够降低风险,促进知识产权共享。如果考察基金联合体的规模和总体风投规模,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正相关。   原帖地址: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30423/4691679/
  • 2020年度原子力显微镜盘点:上半场下滑,下半场扭转,中标破2亿元
    回首2020年,疫情之下,原子力显微镜(AFM)市场受到一定波及,仪器信息网对2020年AFM中标数据整理显示,相比2019年,2020年上半年AFM中标数量和金额下滑近三成,随着疫情好转,从6月份开始回暖,在年中和年底达到高峰,最终总中标数量和金额赶超2019年,中标金额超2亿元。(数据统计自中国公开招中标信息平台,数据不包括非招标形式采购以及未公开采购项目,结果仅供定性参考)时间篇:疫情影响下,上半年下滑,下半年扭转时间维度来看,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为市场主力在科研高校的AFM市场带来不确定性,采购活动随疫情发展而波动明显。统计中标数量来看,疫情爆发初期的1月份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明显,随后的上半年具有不同程度减少,至六月份开始出现回暖,并在7月、11月、12月达到高峰,最终实现扭转,全年中标金额超过2亿元。用户篇:高校院所为主,半导体等工业用户需求递增用户来看,高校院所依旧是AFM采购主力,2019-20两年统计数据中,高校院所等科研单位占比超九成,且许多高校在两年内采购多套,如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分别采购了7套,而南昌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分别采购了6套。同时,半导体等工业用户采购数量呈递增趋势。随着AFM技术逐渐易用化、功能逐渐多元化,AFM技术正被更广泛领域的用户认可,其应用正逐步从科研院所走向工业领域。统计中的工业采购用户包括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云南创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南京孵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采购地区分布来看,高校科研集中的北京两年中标数量领衔,近来大力科技建设的广东紧随其后,仅2020年广东中标统计就超过20套,在2020单年中标数量中领衔。第二梯队包括山东、上海、江苏等地区两年中标数量都超过20套。品牌篇:布鲁克领衔,牛津仪器、韩国Park随后从中标品牌来看,在标注品牌的中标标的中,布鲁克市场优势明显,尤其在高校科研市场。其次牛津仪器在高校科研市场也表现不俗,位列第二。韩国Park(Park Systems)依靠在工业市场的优势及近来的市场拓展,紧随其后,位列第三。其他品牌还包括NT-MDT、Nanosurf、岛津、日立高新、国仪量子(量子钻子原子力显微镜)、WITec(拉曼联用)、HORIBA(拉曼联用)等。 如上图,2019-20两年内,工业领域用户采购AFM近30套,韩国Park在工业领域优势明显,尤其半导体相关企业。其次是布鲁克、牛津仪器等。产品篇: 生物型、联用技术受关注2019-20两年中标AFM中标注型号的标的来看,比较受用户青睐的型号包括:布鲁克的Dimension Icon、Nanowizard 4xp、Multimode 8等;牛津仪器的Cypher ES、MFP-3D-Origin等;韩国Park的NX10、NX20等。另外,从中标类型看,除了常规AFM,标注特殊类型的AFM约占近两成,生物型AFM和AFM联用技术产品成为近来大家关注的技术产品。生物型AFM中标中,布鲁克基于收购JPK技术的NanoWizard 4 XP生物原子力显微镜(Bio-AFM)系统最受欢迎。而联用技术产品中,除了比较热门的AFM-拉曼联用技术产品、AFM-光镜联用技术产品外,还包括AFM-红外联用、AFM-电镜联用、AFM-光镊-共聚焦联用、AFM-拉曼-电镜多技术联用等产品,目前这些联用技术产品更多以多品牌技术合作形式上市,如拉曼技术的HORIBA、雷尼绍,光镜电镜技术的尼康、蔡司等都有合作技术产品中标。更多原子力显微镜产品参数及信息,请点击查看对应仪器专场: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 2018科学仪器CEO薪酬排行榜:第一名收入竟下滑(图)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众所周和,高管薪资通常与公司业绩紧密相关。过去一年,中美贸易摩擦搅动全球科学仪器市场。在股价波动、仪器加税、成本攀升等多重压力下,上市仪器公司CEO们的收入如何?仪器信息网特别制作“2018科学仪器CEO薪酬排行榜”,为您揭晓仪器高管收入谜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79f60e5e-0720-4ae6-8e8c-11bc817fff10.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29f4591a-7c9c-4bdb-a830-fddb102def17.jpg" title=" 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befa3698-76cb-48c7-9d4c-f4c82c867b76.jpg" title=" 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cc30ab6d-773e-451a-aa74-7ac4db27637b.jpg" title=" 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09a2b98a-6c91-4b3b-97b6-66c4226cf263.jpg" title=" 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c28b20a5-4458-4f44-9693-33f88f3bbb9c.jpg" title=" 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e11b565f-6b42-4bd5-a7da-0d64a33c048b.jpg" title=" 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3da01e75-cc58-44d0-a7be-0d0d2988ce62.jpg" title=" 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ef449633-7465-44aa-aeb9-cbb5667c9833.jpg" title=" 9.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95166979-e3dd-4f8f-8447-f633b4271b4f.jpg" title=" 10.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4fea2bb8-fd30-4160-8919-32ce3c62be55.jpg" title=" 1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752bf695-a2ea-4c81-986a-1fff08331833.jpg" title=" 1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77f933b2-9500-4003-a53f-a7ac1c39af65.jpg" title=" 1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2fff9381-b677-48bc-b394-051dc48eae6b.jpg" title=" 1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40726270-d6e6-4937-818e-3da7b604c8ae.jpg" title=" 15.png" alt=" 15.pn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注:排行榜中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股票奖励、股票期权奖励、非股权激励计划薪酬及其他薪酬。 /span /p p   本次共有15位高管登上“2018科学仪器CEO薪酬排行榜”。除新上任的思百吉总裁Andrew Harve外,共有10位CEO的收入实现正向增长,另有4位出现小幅下跌。 /p p   赛默飞总裁Marc N. Casper连续五年登顶榜首,不过他的薪酬却从上一年度的2227.51万美元“缩水”至1860.71万美元,主要受股票和期权奖励减少影响。相比之下,Bio-Rad总裁Norman Schwartz一跃而出,成为年度“黑马”,公司净利翻两番,Norman本人的薪酬涨幅也超过40%。 /p p   BD医疗、珀金埃尔默、Illumina 3家公司全年的营收增速超过20%,高管收入随之涨高,带来人均200万美元的薪资上浮。另有3家公司的高管年薪出现下滑:贸易关税纠纷加剧,梅特勒-托利多对全球经济持谨慎态度 布鲁克与帝肯全年保持平稳业绩,因股票和非股权激励奖金波动,高管薪资也不约而同出现下调。 /p p   2018年,还有两家上市仪器公司的高管变动值得关注。思百吉集团原首席执行官John O & #39 Higgins提出离职,新的继任者Andrew Heath入局,成为全球科学仪器“风云榜”上新一轮的攻擂者。出身徕卡、丹纳赫的传奇CEO David Martyr宣布从帝肯退休,接任者是来自合作伙伴业务部门的Achim von Leoprechting,后者继续负责帝肯全球OEM业务。 /p p   需要说明的是,岛津、HORIBA、梅里埃等仪器公司的高管薪酬报告尚未获取,故无法进行统计。仪器信息网将持续关注市场动向,带来最新报道。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本文由仪器信息网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span /p
  • 依工测试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隆重开业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7月19日,世界财富500强ITW集团全资子公司“依工测试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依工测试”)在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仪式。 ITW集团高层,标乐、威尔逊及英斯特朗等兄弟公司事业部总经理,依工测试全国代理商,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领导以及依工测试部分员工共约200多人共同见证了此次开业盛典。依工测试总经理王志勇先生、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黎明先生、ITW集团测试测量全球总裁YAHYA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开业典礼现场 依工测试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勇先生   依工测试总经理王志勇先生在致辞中提到,依工测试在漕河泾浦江园区的顺利开业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新工厂的建立不仅是依工测试在更加紧密靠近客户,不断提升本地化方面持续投入,更是体现了集团对于中国市场的强烈信心和对此所作出的重要承诺。王志勇总经理表示,密切关注市场和应用,全员参与提升客户服务,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是ITW集团总裁YAHYA先生提出的三大战略,依工测试将不断努力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服务和支持。最后,王志勇总经理借此机会感谢所有客户、供应商和代理商、园区领导、ITW集团领导、英斯特朗、标乐等兄弟公司以及所有员工对依工测试一如既往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ITW集团测试测量总裁YAHYA先生   ITW集团测试测量总裁YAHYA先生在致辞中提到,ITW有一个非常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哲学,一个分散经营模式的企业更容易使其员工具有自由灵活的思想,以便更加关注于市场。为了让大家了解ITW在中国的成长,YAHYA先生列举了ITW在中国的主要成就。截止到2012年6月,ITW在中国已经拥有超过50个业务单位,其销售额达到了7亿5千万美元,而且所有的业务单位都有健康的财务业绩。但是,这对于ITW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ITW将更加积极扩张在中国的业务。例如:在过去的12个月中,ITW的子公司在苏州和华南地区都进行了收购当地公司,同时ITW在中国也有在汽车等方面新的巨大投资,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大家将会看到ITW焊接事业部在青岛进行一个非常大的投资,主要是生产焊接材料。   据YAHYA先生介绍,5年前收购依工测试时,面临许多挑战,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生产的产品与ITW在世界任何其它地方生产的产品具有同样的高品质 虽然经过几次改革的挫折,但是ITW幸运地拥有了非常有才华的王志勇先生,他在依工测试已经建立了一个年轻而很有才华的团队。YAHYA先生还特别提到了ITW另一子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材料测试公司英斯特朗,SOLOMON先生使英斯特朗在中国业务从零开始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现在仍然创造着令人惊讶的业绩。   最后,YAHYA先生表示,从70年代进入中国开始,始终相信中国市场的潜力,很早就打算为中国市场服务并一直延续至今 可以这样说,中国是继美国之后ITW在全球的最大的市场,特别感谢所有的客户,代理商和员工,是他们的帮助和努力才能使ITW有如此巨大成功。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黎明先生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黎明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张黎明总裁首先代表漕河泾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依工测试新工厂的开业表示诚挚的祝贺。2011年11月28号,漕河泾迎来了具有百年历史的依工测试测量的入驻,作为ITW的子公司,依工测试面向的市场包括汽车、钢铁、航空航天及科研等众多领域。从签约到开业庆典的半年多得时间里,双方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开业前的各项准备,在合作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漕河泾园区致力于发展生产型园区,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漕河泾将一如既往地为依工测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积极推动项目在浦江园区的发展。将致力营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整、交通便捷的一流科技园区,以更加优化的园区环境,完善的服务支持、提供专业的服务队伍、为像依工这样优秀的企业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ITW领导层及嘉宾共同转动象征未来蓬勃发展的钥匙   ITW是世界500强企业,到2012年已经整整走过了100年。从2007年成立到现在,依工测试已经在上海走过了5年的历史,今天依工翻开了新篇章,ITW领导层及嘉宾共同转动象征未来蓬勃发展的钥匙。   庆典仪式最后,ITW集团六位事业部负责人:标乐事业部全球总经理MICHELE女士、标乐及威尔逊国际业务总经理MIKE、英斯特朗中国区总经理SOLOMON先生、英斯特朗工业产品事业部全球总经理Jack Bowen先生、依工测试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勇先生、ITW测试测量全球总裁YAHYA先生接受仪器信息网等专业媒体的采访,部分采访内容摘录如下。   媒体:在材料测试领域,多数的国际领军品牌都把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设在美国和欧洲,ITW为什么要在中国设立自己的生产制造和研发基地呢?为什么会选址在漕河泾开发区?   YAHYA先生:首先这是由我们的战略计划所决定的,我们的战略是希望我们的产品线更加靠近我们的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就是我们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建立工厂的原因。   王志勇先生:我们选择上海的原因:第一是漕河泾的品牌优势,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漕河泾在上海,华东乃至全国以其卓越的服务和支持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众多的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因此选择漕河泾。第二是上海的区位优势,作为全国最早开发开放的城市,上海拥有极为丰富的各类资源以及所有业务开展所需的各种服务。第三是人才优势,上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允许我们能够找到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媒体:从2007年开始,整个中国的经济环境都不是很好,近期又有欧债危机及中国经济增长的趋缓等因素,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刻选择投资决策?   YAHYA先生:中国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我们希望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技术和支持,虽然目前经济有所下滑,但是我们相信中国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媒体::ITW有很多子公司(据官方介绍是825个),请问ITW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给予Wilson哪些支持?   YAHYA先生:ITW总公司会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给予子公司全方位的支持,子公司之间也有很好的合作。例如英斯特朗、标乐等,虽然他们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一些基础的技术以及资金方面可以共享。   媒体:中国不断加大了创新的力度,威尔逊如何应对来自这方面的挑战?   Mike先生:虽然我们在全世界都有竞争对手,但是我们始终坚持我们的原则,更加贴近我们的客户,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的区域研发、技术支持和服务团队,就是应对来自竞争方面的挑战。   媒体:威尔逊和标乐正在进行整合,请问这样整合能为客户带来哪些好处?   MICHELE:标乐和威尔逊的客户特点是都具有国际性,这些客户需要整体的实验室解决方案,而威尔逊和标乐的整合能够带给客户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客户不需为了应对测试测量中遇到的问题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只要找到一家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也是我们整合标乐和威尔逊的原因。   媒体:在传统的认识中,中国制造和国外制造的产品在质量上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您是如何面对这方面的挑战?   王志勇先生:我认为中国完全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能够在中国生产大量的高品质的产品,这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产品设计,我们在中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但是我们和全球有垂直联系,所以我们开发产品的流程、论证等,都是采用全球共同的流程 第二是生产制造工艺,我们在上海的生产制造工艺和在欧洲和在美国,没有任何区别 第三是零部件的生产,我们会选择高品质的供应商,有严格的筛选和考核程序,保证能够为我们提供稳定质量的零部件,中国的工业基础非常完善,所以我们的供应链是非常稳定的。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即使开始会有一些困难,我们完全能够生产出和世界任何其他地方同样品质的产品。   媒体:请问硬度测试产品近期有哪些技术发展趋势?Wilson 的硬度测试产品技术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志勇先生:大量的新的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光学技术应用于硬度测试行业,由过去模拟测试向数字化、自动化方面转变,硬度测试产品越来越追求高的可靠性,尽量减少人为的干预,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应用于生产控制实验室。   威尔逊的硬度测试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1)历史悠久,美国威尔逊集团主要包括来自美国和德国的三个品牌:Wilson、Wolpert和 Reicherter,它们都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因此,我们相当于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经验 (2)技术实力扎实,美国威尔逊拥有软件、硬件、测试技术、工程等所有硬度测试环节的核心技术,没有贴牌 (3)人才优势,我们在中国拥有强大的研发、应用、售后团队,并且与中国多所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这些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在硬度测试方面为中国的广大用户提供方便。   媒体:请您谈谈硬度测试产品在全球和在中国的市场发展情况?   王志勇先生:硬度测试产品大量的用于失效分析、尤其是在汽车、航天、船舶等都有大量的应用。虽然这些高端制造业过去很多在国外,但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不断地加大投入。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对于硬度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位嘉宾参观依工测试应用实验室 依工测试工程师正在现场讲解   关于依工测试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依工测试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是美国依工集团在亚洲地区设立的从事材料物理性能研究和检测的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中心。其中威尔逊硬度计隶属于美国ITW集团,是提供全方位硬度测试方案和可信赖的硬度测试专家。   作为全球硬度计行业的技术领先者,威尔逊硬度计以其优越的产品质量为全球用户提供包括洛氏、维氏、布氏、努氏、邵氏和里氏在内的全系列产品和服务,在硬化层梯度分析、焊接质量分析以及研究开发应用方面为汽车、钢铁、航空、石油、化工等领域提供服务。   威尔逊硬度计提供硬度块、附件、夹具等硬度计的配套产品 Wilson的校准实验室经过资质认证,公认世界领先,生产高精度硬度块和压头 提供世界一流的校准、校验及售后服务。   威尔逊硬度计的销 售、生产、研发基地遍及美国、欧洲和亚洲。 作为ITW家族的一员,威尔逊在硬度测试仪器的设计、生产及支持等方面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领跑者。
  • 检测试剂龙头九安医疗风光不再 上半年净利预计下滑超90%
    7月14日晚间, 九安医疗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报表示,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7.5亿元至9.5亿元,同比下降93.77%至95.08%。而去年同期,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2.44亿元。  九安医疗表示,去年同期,公司iHealth相关产品在美国市场畅销,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带动公司去年同期业绩大幅增长,iHealth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公司本报告期业绩较去年同期下降,主要是国内外市场对于相关产品的需求下降所致。  2022年,受益于检测试剂需求旺盛,公司业绩及股价一路飙升。然而2023年以来,公司股价却一落千丈。截至7月14日,年初至今公司股价已累计下挫28.07%,市值蒸发超65亿元。  北京博星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首席投资顾问邢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检测试剂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种靠短期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收益难以持续,九安医疗更应当思索如何制定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九安医疗在业绩预告中表示,面对市场变化,公司坚持稳健经营,努力做好公司的经营管理,围绕爆款产品和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即Oline To Offline的线上线下共融模式)在中国、美国落地两大核心战略布局。充分利用近年来iHealth系列产品在美国形成的品牌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将中国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推向美国市场。同时,加快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在中、美两地的实施进度。  据九安医疗介绍,基于多年对互联网医疗探索的积累,九安医疗将加速推动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的落地。在中国、美国的多个城市地区,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在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的同时,提升医护团队的管理效率和照护质量。目前,糖尿病诊疗照护模式正处于加速推广阶段,公司计划未来在全国共开设约600家照护中心,形成专业的糖尿病照护管理体系。  除了积极推进新业务模块,九安医疗也“热衷”于投资理财,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少投资者质疑公司的投资行为是否恰当。对此,九安医疗表示,全球宏观经济大环境下,公司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的大类资产配置较稳定。在国际成熟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中,股票投资是获取长期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公司认为中国新能源车公司目前已经形成明显产业优势,公司希望可以在中长期分享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机会,技术创新和政策红利带来的利润增长、品牌价值和竞争优势。  “九安医疗的‘O+O’新模式虽然有一定市场份额,但该模式并非唯一,或将面临较大竞争压力,能否走出困境还需要考量。”邢星进一步表示。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