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脱醇装置

仪器信息网脱醇装置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脱醇装置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脱醇装置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脱醇装置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脱醇装置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脱醇装置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脱醇装置相关的解决方案。

脱醇装置相关的资讯

  • 国内首套千万方三甘醇脱水装置性能考核达标
    2月22日至2月27日,国内首套千万方三甘醇脱水装置——西南油气田公司相国寺储气库千万方三甘醇脱水装置分别以1000万立方米和1200万立方米日处理量运行72小时,各项运行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顺利通过性能考核。这套千万方三甘醇撬装脱水装置,是相国寺储气库扩压增量工程的关键设备。去年11月底,装置顺利投运,相国寺储气库日最大冲峰能力由原来的2800万立方米提升至3800万立方米,调峰能力再创新高。为保障装置考核期间安全平稳运行,自千万方三甘醇脱水装置投产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与设计、施工、调试单位及设备厂家高效合作,开展设备调试,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同时,组织相关技术人才开展技术研讨,结合装置特点和储气库生产运行条件,制定《相国寺集注站千万方脱水装置性能考核方案》,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和要求,并开展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掌握操作流程和考核参数要点,顺利推进考核工作。落实专人专岗负责全过程,完善人员组织、应急物资准备,切实加大巡检力度,细化巡检要求,明确吸收塔压差、闪蒸罐液位等关键点,密切监控各压力容器的压差、液位变化情况,全力保障设备运行安全平稳。严格检测考核指标,每日对干气水露点、贫富液浓度进行两次对比,确保产品气质量达标、装置溶液系统稳定。同时,按照装置性能考核方案要求,跟踪装置考核运行全过程,及时分析讨论异常数据,优化运行工况,针对循环泵发生喘振问题,立即联系相关单位整改,全力确保性能考核工作稳步推进。下步,西南油气田公司将在此次装置性能考核基础上总结经验,形成性能考核报告,为三甘醇优化运行和检修提供支撑。同时,进一步加强重点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做好后续技术改造,为三甘醇脱水装置高效、平稳、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 汽油中芳烃及醇醚类组分定量分析装置
    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0"tbodytrtd width="142"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成果名称/p/tdtd width="506" colspan="3"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汽油中芳烃及醇醚类组分定量分析装置/p/td/trtrtd width="142"p style="line-height: 1.75em "单位名称/p/tdtd width="506" colspan="3"p style="line-height: 1.75em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td/trtrtd width="142"p style="line-height: 1.75em "联系人/p/tdtd width="158"p style="line-height: 1.75em "关亚风/p/tdtd width="161"p style="line-height: 1.75em "联系邮箱/p/tdtd width="187"p style="line-height: 1.75em "guanyafeng@dicp.ac.cn/p/td/trtrtd width="142"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成果成熟度/p/tdtd width="506" colspan="3"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正在研发 □已有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p/td/trtrtd width="142"p style="line-height: 1.75em "合作方式/p/tdtd width="506" colspan="3"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合作开发 □其他/p/td/trtrtd width="648" colspan="4"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trong成果简介:/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eb720d47-6740-4d0e-a41d-be0c1bfdb558.jpg" style="width: 300px height: 185px " title="芳烃及醇醚-2.png" width="300" height="185" border="0" hspace="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5495a0ea-d95f-45a8-9020-e7f3704ae497.jpg" title="芳烃及醇醚-1.png" width="300" height="227"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tyle="width: 300px height: 227px "/br//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br/ 该装置和方法采用毛细管柱串联—切割反吹的方法将汽油中芳烃完全与其它烃类分离,但是所有组分从同一个检测器定量检测,因此可以与其它组分进行校正归一化定量。在切割反吹的过程中允许较长的时间窗口,从而在不采用外标的情况下,获得准确的定量分析数据。 br/ strong主要技术指标: /strongbr/ 分析沸点在380℃以下的组分。在分析汽油中含氧组分时,允许切割窗口时间:≤12sbr/ strong技术特点: /strongbr/ 传统的国标或ASTM方法分析汽油中含氧组分的中心切割时间窗口仅为0.2 s,对仪器设备和色谱柱的性能要求很高。而本方法在切割反吹的过程中允许的时间窗口为12 s,在12秒内对定量误差没有影响,而且不必采用外标定量。这项技术可用于轻质油的组分分析、ppm级苯含量测定,以及乙醇汽油中醇类含量的测定。br//p/td/trtrtd width="648" colspan="4"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trong应用前景: /strongbr/ 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中芳烃及醇醚类组分定量分析。市场容量为200-400台/年,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p/td/trtrtd width="648" colspan="4"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trong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strongbr/ 以技术秘密形式保护知识产权。/p/td/tr/tbody/tablepbr//p
  • 合肥科学岛团队帮助泰国 建成运行托卡马克装置
    7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泰国核技术研究所合作建设的泰国托卡马克1号装置(Thailand Tokamak 1,TT-1)在泰国正式交付并投入物理实验运行。这是泰国乃至东盟国家首个托卡马克装置。  TT-1装置是基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第二代托卡马克HT-6M全面升级改造后的常规磁体托卡马克装置。2017年8月,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泰国核技术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向其赠送HT-6M装置,并在装置改造、工程技术研发、物理实验运行、聚变人才培养等方面向泰国核技术研究所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2022年7月HT-6M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完成装置主机和子系统全面升级改造及系统集成调试,之后,通过竣工验收并改名为TT-1装置,2022年12月运往泰国核技术研究所。2023年5月TT-1装置在泰国核技术研究所完成安装并开启实验调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泰国核技术研究所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建成了泰国乃至东盟国家首个托卡马克装置的同时,还帮助泰国培养了一支聚变研究青年人才团队。  此次TT-1装置的建成并正式投入实验运行,在泰国各界引起热烈反响,是近年来中泰聚变合作的丰硕成果,也是中泰科技创新合作的亮点之一。  接下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泰国核技术研究所将持续开展务实合作,吸引更多东盟地区的青年人员投身聚变科学研究,把TT-1装置打造成中泰科技合作的标杆,并将共同建设中国-东盟聚变研究中心。
  • 我国首个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正式退役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5月7日宣布,该所通过国际合作研制成功的中国首个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合肥超环”(HT-7)正式退役。  据悉,自1990年初苏联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赠送T-7托卡马克装置给中国后,时任等离子体所所长霍裕平院士集中全所人力、财力投入装置建设,对T-7及其低温系统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1994年,更名为“HT-7”的大科学装置正式建成,首次工程成功调试并获得等离子体。其成功研制,使中国成为继俄、法、日之后第四个拥有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国家。  建成后的HT-7是一个可产生长脉冲高温等离子体的中型聚变研究装置。其主要目标是获得并研究长脉冲准稳态高温等离子体,检验和发展与其相关的工程技术,为未来稳态先进托卡马克聚变堆提供工程技术和物理基础。  HT-7运行后,队伍中的主要骨干也成为建设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的各方面负责人,直接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为等离子体所及中国聚变研究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2012年10月12日,HT-7进行了最后一次放电实验,在“职业生涯”上画了一个完美句号。  在服役的近20年中,HT-7在推动聚变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已成为中国聚变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日前,在历经退役必要性论证、退役实施方案论证、环评验收与设备监测等工作后,HT-7正式被中国科学院和环保部批准退役,成为我国首个获批退役的大科学工程装置。
  • 依托大科学装置 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
    中科院是我国承担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和管理的“国家队”——截至“十一五”,我国已建、在建和立项待建的大科学装置中,由中科院建设、运行和管理的约占80%。在科研生涯始自大科学装置、现在又是中科院分管此项工作副院长的詹文龙院士看来,“大科学装置集中体现了国家科学基础设施的水平和技术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象征”。  所谓大科学装置,通俗地理解,是人类感知觉能力的延伸,是对诸如距离更远、信号更弱、时间更短、能量更高、温度更低、压力更强、规模更大等观测能力极限的突破,是现代前沿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条件。现实中,它是同步辐射光源,是强磁场,是大型粒子对撞机,是有望帮助人类找到终极科学问题答案的机器,通过它,人类或许能够知道:我们来自何处,我们由何物构成,以及生命和宇宙的意义何在。总之,它本身就是科学的“加速器”。  2009年,中科院决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 (简称联合基金),自掏腰包,3年共投入6000万元,在全国范围而不仅仅是中科院系统,支持基于大科学装置的研究。如今,第一期联合基金执行已近尾声,双方第二期的合作协议也于7月12日续签,联合基金由原来的4000万元/年增加至6000万元/年,执行期为2012—2014年。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詹文龙。  中科院为何把这笔经费用途的决定权交出去  联合基金由中科院和基金委各出一半,所有项目按照科学基金“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评审,也就是说,中科院相当于把每年几千万元经费的决定权交给了基金评审的专家。在自身已是大科学装置的主要运行、管理方的情况下,中科院这么做是出于什么考虑?  詹文龙介绍说,为了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作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益,中科院长期以来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包括设立开放经费、发挥装置科技委员会与用户委员会作用等。“不过限于支持体量、受众范围等诸多因素,大科学装置的开放共享虽在不断改善,但总体上仍有潜力可挖。”  他表示,设立联合基金,可以利用基金委面向全国的申请受理平台,依靠其项目评审体系和专家资源,以基金项目的形式,引导全国的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研究工作与我国的大科学装置密切结合,在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强大科研支撑能力的同时,一方面提升科学家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工作的研究队伍,另一方面不断更新和补充大科学装置实验终端的测试能力,持续增强其多学科研究支撑能力。  第一期联合基金共3年(2009—2011年度),经过全面论证,双方选择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和合肥同步辐射光源4个装置,面向全国受理项目申请。詹文龙介绍,选择这4个装置的原因是,它们都属于具备多学科研究支撑能力的平台型装置。第二期联合基金协议中,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也被纳入其中,成为第5个依托装置。  促进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新模式初见成效  “联合基金这两年的执行情况基本实现了我们设立时的初衷。”詹文龙说。  据介绍,2009年和2010年两年中,联合基金共收到项目申请533项,资助133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学科主要分布在10个学科方向。其中,材料学交叉、化学交叉、凝聚态物理和生命科学交叉是份额最大的4个研究方向,四者总数接近三分之二。  詹文龙还介绍说,这两年,中科院之外有38个单位(含中国科技大学)获得了3780万元的支持,另外,大科学装置的用户中,出现了四分之一的新面孔。  他总结认为,大装置联合基金的明显效果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在稳定原有队伍的同时,促进了新队伍的培养,增强了人员合作 二是激发了研究新思路,加强了多学科交叉,促进了重大成果的产生,部分项目已有研究论文发表或接收 三是进一步提升了大科学装置的开放共享度及其与全国研究单位的合作 四是增强了大科学装置的科研支撑和服务能力。联合基金项目覆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提出了大量新的科学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从装置性能到各实验线站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前我们有些实验方法是借鉴国外的,现在,科学家提出的新的科学问题是国际上所没有的,只能自己创新了。”詹文龙说。  建设大型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  “虽然项目进展都不错,但也有些遗憾,比如联合基金没有收到一份来自企业的申请,获得资助的研究单位中,只有两家是中科院和大学以外的。”詹文龙说,第二期联合基金应当吸引地方科研单位、企业等更多用户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研究工作。  他介绍,国家越来越重视发挥大科学装置在国家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从“十五”后期开始,国家发改委由以往“提一个议一个”的审批模式改变为中长期规划指导下的成批次建设的模式。据悉,“十一五”期间,发改委批准了12个建设项目,“预计‘十二五’期间批准的建设项目将不少于‘十一五’。除了物理学科外,可能还会包括能源等学科的装置”。  具体到中科院在这方面的计划,詹文龙指出,目前,我国已有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兰州、合肥、广东5个地方,另外还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天文台。5个地方的大科学装置要在提高水平和效益上做文章,并逐步形成集聚效应。谈到此,詹文龙提出了一个概念——大型多学科综合科研基地。  他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一批高水平的大型科研基地体现的。这些基地科研力量集中,科研任务集中,国家投资集中,科学技术成果累累 学科多样,学科交叉,发展新型、边缘科学和突破重大新技术的能力强。而这些基地往往是在大科学装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逐渐拥有了大科学装置群,作为支撑其强大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建设大型科研基地,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的要求。根据大科学装置目前的布局,中科院决定,把第一个依托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大型科研基地选在北京。  在他的描述中,记者了解到,这将是一个拥有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设施、超级计算设施等多个装置的科学中心,论文不再是在这些装置上产出的唯一“产品”,纳米、生物等多个产业的集聚会让成果迅速转化,这里将是吸引国际高水平人才的“梧桐树”,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会在这里比邻而居……  詹文龙说,这不仅仅是一幅愿景图。按照计划,“十二五”期间将重点进行装置的建设,争取在2020年前使这些“速度更快、温度更低、压力更大、电磁场更强”的高水平装置全部投用,而其运行模式也将是全新的。  前不久的一则新闻算是詹文龙这番话的一个注脚:中科院怀柔园区北京综合研究中心规划用地约2200亩,将重点规划建设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部分大科学装置项目。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达到60亿元,计划于“十二五”至“十三五”规划期间分步建设。
  • EAST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升级进入二期
    EAST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辅助加热系统工程开工典礼,11月29日在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举行。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何鸣鸿、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合肥研究院院长王英俭等共同为工程开工剪彩。  詹文龙表示,等离子体所通过自主创新率先研制建成了世界上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是我国聚变界的里程碑。但EAST建成运行仅是它整个科学计划的第一步,作为探索核聚变能源的先进实验装置,EAST肩负重要科学目标,需要对装置进行升级改造。  而EAST辅助加热系统将极大地提高EAST装置性能,使其在发展稳态高性能等离子体物理的科学研究计划中始终处于世界前沿地位,必将提升我国聚变能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在国际上的地位。詹文龙强调,要把EAST辅助加热系统建设好,把“EAST二期”引入国际舞台,作出更多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成果和贡献。  何鸣鸿表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平台,EAST建成运行后将能够探索更多科学问题,基金委一直很重视核聚变相关的研究,希望研究所能做出更多一流工作。
  • AURA Controls 发布高纯气体自动切换装置EXD
    压力和过程控制技术的世界领导品牌AURA Controls于2015年5月18日发布了一套精确度高、稳定性强的气体转换系统AURA EXD series。此系统能实现两个高压气源之间的自动切换,在对供气要求严格的应用过程中保障不间断气体供应。  AURA EXD series自动压差转换系统设计用来实现为重要的应用过程和要求严格的过程环提供持续的高纯气体供应。EXD非常适合色谱应用、样品采集和实验室设备中载气和校准气的气体输送。  此经得起考验的转换技术能通过定压阀装置提供失效保护程序,使终端用户能在不终止系统工作的情况下更换储气装置,同时也能延长每罐气体的使用时间。这项专利转换技术还可实现最大化的使用钢瓶气体,在气体将用尽时装置通过从每个储气装置抽取更多气体来增加流速 ,也能保障两个储气装置不会同时用竭。  EXD的全套接口可以灵活的运用于特殊需要的装配、冲洗等应用过程,隔离阀入口压力最高达3000psig。AURA EXD调节阀在100%洁净室中装配,整个系统全部经过了氦气检漏,也为氧气服务做过了清洁。AURA EXD series编译:郭浩楠
  • Milli-Q发布Milli-Q® IQ Element 水纯化及取水装置新品
    Milli-Q IQ Element水纯化及取水装置适用于最严格微量元素分析的超纯水不要让痕量污染物干扰您的敏感分析。Milli-Q IQ Element装置与Milli-Q IQ 7系列纯水系统相结合,可提供分析级超纯水,适用于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分析,包括ICP-MS、GF-AAS和痕量 IC。使用来自Milli-Q IQ 7000或Milli-Q IQ 7003/05/10/15系统的新制备超纯水,Milli-Q IQ Element装置进一步对水进行纯化。在使用点取用的水被证实含有极低水平的元素污染物,从单个ppt到亚ppt检测水平*。专门从事超痕量元素分析的独立实验室已经验证了本装置的水质。设计适合您的痕量分析工作流程易于集成结构紧凑的装置设计适合无缝、无污染地安装于洁净室环境或层流罩中。易于使用触摸屏让您能够持续查看基本质量参数,只需点击几下,即可打印取水报告或设置所需的取水量。易于避免污染在工作时无需触摸本装置;只需用脚踏开关即可在使用点取水,完全解放您的双手。易于维护所有纯化滤芯的设计都方便更换。用户不需工程师现场服务帮助即可自行更换。易于数据管理永远都不会丢失对水质的跟踪。直观的数据管理系统让您只需点击几下即可监控、存储和快速检索水质数据——从单次取水到完整的历史记录。设计用来生产和保持高品质超纯水的纯度防止引入污染物Milli-Q IQ Element装置不仅可以进一步净化超纯水至痕量(ppt)和超痕量(亚ppt)级别,而且其设计可以保护水免受环境中污染物的侵入。• 用于产水的所有组件均由精选的低溶出材料制成• 脚踏开关和取水臂可以完全解放双手,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工作环境造成的污染风险低• 从触摸屏显示器可以一目了然地监控水质直观的触摸屏便于控制、监测和维护轻松集成到您的实验室空间结构紧凑的Milli-Q IQ Element装置可轻松安装在Milli-Q IQ 7系列纯水系统的管路上。其简单的取水单元可以直接放置在您的使用点,在清洁和受控的环境中,没有被污染的风险。技术附录用来自Milli-Q IQ Element装置的超纯水进行ICP-MS分析摘自ICP-MS分析,用的是连接到Milli-Q IQ 7005纯水系统的Milli-Q IQ Element纯化装置所生产的高纯度水。Milli-Q IQ Element数据表中提供了其他结果以及详细的实验方法。创新点:Milli-Q® IQ Element装置与Milli-Q® IQ 7系列纯水系统相结合,可提供分析级超纯水,适用于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分析,包括ICP-MS、GF-AAS和痕量 IC。Milli-Q® IQ Element装置进一步对超纯水进行纯化。在使用点取用的水被证实含有极低水平的元素污染物,从单个ppt到亚ppt检测水平*。专门从事超痕量元素分析的独立实验室已经验证了本装置的水质。Milli-Q® IQ Element 水纯化及取水装置
  • 解析恒奥德仪器便携式交流电子脱扣器校验装置引言概述原理工作流程
    解析恒奥德仪器便携式交流电子脱扣器校验装置引言概述原理工作流程 引言概述:电子脱扣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关键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流流过特定的电路,实现对电子器件的脱扣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脱扣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应用场景、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一、基本原理1.1 电磁感应原理:电子脱扣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流流过线图产生的磁场,引起磁铁的吸引或排斥,从而实现脱扣操作。1.2 磁铁工作原理:电子脱扣器中的础能够产生足够的磁场强度,以实现可靠日永磁材料,具有较强的磁性1.3电路控制原理:电子脱扣器中的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调节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从而实现对磁铁的控制脱扣操作。 二、工作流程:2.1 输入信号检测:电子脱扣器首先要检测输入信号,通常是通过传感器或开关来实现,一旦检测到输入信号,即可触发脱扣操作。2.2 电路控制:一旦输入信号被检测到,电子脱扣器会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通过控制电路来调节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以实现对磁铁的控制。2.3 脱扣操作:当电子脱扣器控制电路调世刚合适的状态后,磁铁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实现脱扣操作,将电子器件从离出来。 3.1 电子产品制造:电子脱扣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用于将电子器件从 PCB板上脱离,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和组装。3.2 电子设备维修:在电子设备维修过程中,电子脱扣器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安全地分离电子器件,减少损坏的风险。3.3 生产自动化: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商,电子脱扣器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优4.1 高效快速:电子脱扣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脱扣操作,提高生产效率。4.2 精准可靠:电子脱扣器能够精确控制电流和磁场,确保脱扣深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3 安全环保:电子脱扣器在脱扣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噪音,对环境和操作人员都比敦安全。五、未来发展方向:5.1 智能化:未来的电子脱扣器将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需求进行自动调节和优化。5.2 多功能化:电子脱扣器将会融合更多的功能,例如温度检测、电流监测等提供更全面的服务。g5.3 节能环保:未来的电子脱扣器将更加一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采用更高效的电路和材料。
  • 中仪宇盛发布95位全自动吹扫捕集装置新品
    仪器简介:PT-8000型全自动吹扫捕集装置是北京中仪宇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款全自动吹扫捕集装置,满载一次可装入95位样品管,可与所有国产、进口GC、GCMS配用。适用于液体、固体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也可对样品进行衍生反应处理。液体样品,取样至U型管进行吹扫;低含量固体样品,使用40ml样品瓶直接吹扫;高含量固体样品,自动甲醇萃取及稀释后,再进行吹扫。可测试样品类型:水、废水、饮用水、海水、血液、沉积物、矿泥、土壤、化妆品、纺织品、包装物、食品、香料等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采用液晶触摸屏,实现智能化的操作体验。内置进口送液泵和计量泵,准确控制加入的各种溶液体积,完成复杂的吹扫捕集浓缩过程。自动完成进样、加液、吹扫等功能,可对多种类型的液体、固体样品实现全自动吹扫捕集预处理过程。产品特点:高效上螺旋冷凝除水系统设计,满足分析极性物质热脱附阶段除水要求,除水效率大于97%,极性分析物不受影响。可视型样品管加热器,保证吹扫时温度恒定无波动,改善目标物的回收率和测试结果的精密度,低压24V供电使用更为安全。半导体辅助制冷的捕集阱风冷系统,具有更快的冷却速度,测试时间更短。泡沫检测器,860纳米波长无干扰检测,有效检测气液界面泡沫,保障在吹扫阶段实时监测泡沫并及时消泡。标配95样位样品盘(40mL样品瓶),配置样品盘循环水冷却系统,可实现样品瓶低温冷却。可实现样品的自动稀释,稀释倍数100倍,可自动配置样品空白,自动添加内标溶液。PC机软件及全色彩触摸屏配置具有操作系统的微型工控系统,支持中英文双语选择。 产品性能:1.可编程甲醇和温水清洗流程,有效降低样品交叉污染。2.可对固体样品设定直接吹扫模式和甲醇萃取提取稀释吹扫模式,对不同浓度样品进行测试,四种可设速度搅动混合。3.在吹扫、干吹及烘干等不同模式,不同温度设定,实现各模式自动温度控制。 4.采用电子流量控制,在吹扫、干吹及烘干等不同模式时,可自动调节流量。5.软件完整记录样品信息及历史信息,数据祥实、完备。6.开机自检,故障报警和提示,自动定位、校准样品盘。7.控制软件内置设备诊断和自检功能,可自动检漏及自动监测压力,并有诊断模式,可查找泄漏点。8.全封闭气、液路设计,保证样品在预处理阶段无损失。产品参数:适用以下标准:《HJ639-2012 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686-2014 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HJ605-2011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713-2014 固体废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735-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866-2017 水质 松节油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发布稿)》《HJ893-2017 水质挥发性石油烃(C6-C9)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HJ896-2017 水质丁基黄原酸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SL393-2007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C-MS)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创新点:高效上螺旋冷凝除水系统设计,满足分析极性物质热脱附阶段除水要求,除水效率大于97%,极性分析物不受影响。可视型样品管加热器,保证吹扫时温度恒定无波动,改善目标物的回收率和测试结果的精密度,低压24V供电使用更为安全。半导体辅助制冷的捕集阱风冷系统,具有更快的冷却速度,测试时间更短。泡沫检测器,860纳米波长无干扰检测,有效检测气液界面泡沫,保障在吹扫阶段实时监测泡沫并及时消泡。标配95样位样品盘(40mL样品瓶),配置样品盘循环水冷却系统,可实现样品瓶低温冷却。可实现样品的自动稀释,稀释倍数100倍,可自动配置样品空白,自动添加内标溶液。PC机软件及全色彩触摸屏配置具有操作系统的微型工控系统,支持中英文双语选择。 95位全自动吹扫捕集装置
  • 华春莹发推文讲述德企在华合作|"与中国脱钩?他们说不!"
    “与中国脱钩?他们说不!”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5日晚发推,用一张图片总结梳理了德国企业与中国合作的情况,并配发文字:与中国脱钩?他们说不!巴斯夫集团——目前正在中国建设其最大的投资项目。(今年9月6日,德国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投资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举行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欧元,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编者注)阿迪达斯——2021财年大中华区营收45.97亿欧元。大众——计划投资20亿欧元与中企建立合资企业。(此前,有业内消息称,大众汽车集团软件子公司Cariad希望与中国地平线机器人公司联手,建立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方面的合资企业,预计投资高达20亿欧元。——编者注)瓦克化学集团——2021年大中华区销售额达17.9亿欧元。(据瓦克化学集团官网,这一销售额创历史新高,且预计2022年将继续增长。——编者注)宝马——将在中国再投资13.86亿美元。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在上海成立了新公司。默克集团——这家专注于生命科学、医药健康等的德国科技公司2021财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达28.87亿欧元。德意志银行——拥有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最全面承销业务资格的外资行之一。(德意志银行近年来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业务资格,也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编者注)拜耳——这家专注于生命科学的企业2021财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达38.56亿欧元。喜宝集团——中国是这家婴儿食品制造商迄今为止最大的出口市场。西门子——2021财年在中国的营收达到82.32亿欧元。Geo Clima Design——这家加热技术公司对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持乐观态度。华春莹的推特引发外国网友关注。有人说,“这是我几个月来看到的最好的涉华信息图表。请继续提供更多这样的信息。多展示反映对两国福利和福祉影响的信息。合作是通向繁荣之路。”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4日开启其首次访华之旅(点击查看)。他4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是德国和欧洲的重要经贸伙伴,德方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支持经济全球化,反对“脱钩”,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支持两国企业相互赴对方开展投资合作。与朔尔茨随行的德方经济代表团也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据德国《商报》此前报道,100多家公司申请政府专机上令人羡慕的座位,最终12家获准,因为中国的商业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西门子、瓦克化学集团、阿迪达斯、婴儿食品制造商喜宝、制药公司拜耳以及加热技术公司Geo Clima Design的负责人就在名单之中。在中德经贸关系出现一些杂音的当下,此次访问无疑传达出德国工商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此次随朔尔茨访华的商界领袖来自多个行业,他们代表的企业每年在华营收高达数百亿欧元。相关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德国高管随朔尔茨访问中国,证明任何想让中德经贸关系疏远的“离心力”都比不上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吸引力。
  • 上海BILON仪器固相萃取装置又添新成员啦
    固相萃取/固相萃取装置(Solid-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且备受欢迎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就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它在传统的液&mdash 液萃取基础上采用物质间相似作用的相似相溶原理并结合目前广泛应用的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固定相基本知识发展而来。  近日,上海比朗公司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BSPE-12固相萃取装置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纯化和浓缩,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相比较可以提高分析物的回收率,更有效的将分析物与干扰组分分离,减少样品预处理过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广泛的应用在医药、食品、环境、商检、化工等领域。  配套真空详细资料:http://www.bilon.cc/goods-288.html  固相萃取装置主要特征:  1、每路配有一个进口调节阀,可根据试验要求调节流速。  2、独特的螺旋盘支架设计可自由调节高度和灵活组合不同孔径的支撑盘用来满足大多数采样试管。  3、与DP-01型真空泵配套使用真空度可达0.098Mpa。  4、特有的废液收集瓶将萃取部分与存放废液部分分离开,既防止了交叉污染,处理废液也更加方便  5、萃取柱托盘采用特高分子材料制成,其美观耐腐蚀并且长期使用在高压力状态下不变形。  固相萃取装置技术参数:  样品处理数:12  气体控制方式:独立控制每个孔  压力显示:有  真空度:0.098Mpa  流量控制阀:12个  上海比朗BSPE-12固相萃取装置是上海比朗公司和上海理工大学共同打造研发。产品详细信息、实物图片、相关测试结果请电话或邮件索取!  电话TEL:021-52965776  传真FAX:021-52965990  邮箱Email:info@bilon.cn  商城Mall:www.bilon.cc  地址Add:上海市闵行区北松公路588号7号楼5层
  • GB/T 14678标准起草当时国内外的实验室仪器条件如何?现在的仪器是如何替代标准原有的装置,优势
    GB/T14678-1993《空气质量 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标准解读标准起草当时国内外的实验室仪器条件GBT14678是一个93年开始执行的标准,当时仪器条件比较落后,市面上还没有商品化的低温气体浓缩仪,采用相对简陋的装置进行低温富集,装置基本处于DIY状态(弹出标准中的实验装置图片)。该装置工作主要分为低温富集和高温脱附进样两个步骤,其中依靠液氧低温和填料捕集双重作用达到富集效果.脱附时将浓缩进样针扎入气相进样口,启动浓缩管升温,外接的惰性气体将浓缩管中的待测组分带入色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现在的仪器是如何替代标准原有的装置,优势在哪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有商品化的大气浓缩仪替代原来的浓缩装置。大气预浓缩仪将抽气泵、流量计、浓缩管、液氮控制阀、高低温控温装置及进样模块集成于一套系统内,产品性能及操作便利性有了极大的提升,主要表现在:(1)浓缩管在富集与脱附过程中无需移动,高低温控制无缝切换,有利于样品的富集与脱附(弹出预浓缩的冷阱系统图片,可以问研发小朱要);(2)采用了多级冷阱串联,不仅有效排除H2O、CO、CO2等组分的干扰且待测组分可在无填料的捕集阱中被富集并快速脱附,得到更优异的峰形。(3)采用了电子流量控制,有效提高样品加入体积精度;(4)实现了内标气体的自动加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5)实现了与色谱的联动触发及反控,保证实验的一致性;(6)联用自动进样器,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弹出预浓缩自动进样器图片)。泰通产品秀全自动热解析仪24位全自动热解析仪50位全自动热解析仪自动二次热解析仪全自动热解吸仪是一款自带电子冷阱的,气路采用电动六通阀、八通阀和电磁阀相结合,可以编程自动完成吸附管的一次解吸冷阱富集、二次解吸、进样和反吹四个过程,冷阱温度、一次解吸温度、二次解吸温度和管路加热温度可以独立设置,并且在进样时输出同步信号,可以同时启动色谱和工作站。全自动热解析仪充分体现了先进的前处理技术和强大的实力,作为先进的热解析仪配备有:二级解析功能,除湿功能自动检漏,电子压力控制等功能,瞬间解析的技术,半导体冷凝至-40℃ ,所有的技术有效保护GC ,极大的提高解析效率。采用先进惰性加热传输管线设计,不占用色谱进样口。用户在需要时自行改变进样方式。24/48/50/100位样品位,转盘式自动进样设计,让您轻松应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 )的检测。全自动吹扫捕集仪AutoTP-93全自动吹扫捕集仪是一款带电子冷阱的93位40mlVOA样品瓶全自动吹扫捕集仪。采用高精度注射泵精确取样,用氦气/氮气作为吹扫气,将吹扫管通入样品溶液鼓泡;在持续的气流吹扫下,样品中的挥发性组分随吹扫气逸出,并通过一个装有吸附剂的捕集装置进行浓缩;在一定的吹扫时间之后,关闭吹扫气,切换六通阀将捕集管接入GC的载气气路,同时快速加热捕集管使捕集的样品组分解吸后随载气进入GC进行分析。通过与GC或GC/MS的联用,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分析,如饮用水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析,也可用于食品中挥发物(如气味成分)的分析等。全自动活化仪ATHH-12全自动活化仪是热解析(热脱附)仪的配套设备,用于吸附管在高温条件下通惰性气体吹扫,保护吸附管填料同时将吸附在填料上的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得到本底干净的采样管,再去控制现场采样,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原理:在高温及一定的惰性气流下将吸附管内残留物吹扫出去,使吸附管获得重生,吸附管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全自动顶空进样器全自动顶空进样器是气相色谱法中一种方便快捷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置入一密闭的容器中,通过加热升温使挥发性组分从样品基体中挥发出来,在气液(或气固)两相中达到平衡,直接抽取顶部气体进行色谱分析,从而检验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成分和含量。使用顶空进样方法可以免除冗长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避免有机溶剂对分析造成的干扰、减少对色谱柱及进样口的污染。全自动气体进样器GS系列气体自动进样器是用于气体样品直接进样的装置。通过配备多个样品选择阀、自动取样系统、多路进样阀及定量环以实现样品的取样和进样功能。搭配气相色谱或其他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气态样品的直接进样分析。大气预浓缩系统大气预浓缩系统可对苏玛罐、采样袋、采样瓶等多种采样装置中空气样品进样并低温浓缩聚集,能有效对空气样品中极性(醛、醇、酯、酮、醚)和非极性、活性硫、氮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浓缩分析,并有效去除气体样品中的 H2O、02、CO2、N2等气体。自动制标仪将活化好的采样管插入制备孔,使用微量进样针精确注入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一键启动制备程序自动通入恒定流速的惰性气体,模拟大气采样过程,标准溶液中的待测组份吸附在采样管的填料中, 而标准溶液中的溶剂被放空,完成制备过程。ZB-1自动制标仪的流量和制备时间可以设置,制备结束后会自动关闭载气。采样管
  • 全球首套酯化法环己酮工业装置运行平稳
    截至2月15日,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套采用环己烯酯化加氢制环己酮成套新技术的工业化装置,在湖南石化建成投产两个月,运行平稳,产出合格环己醇、环己酮、环己烷、粗乙醇等,累计生产环己酮近2.6万吨,目前日产环己酮400吨左右。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项目新建酯化法环己酮装置,是该项目的核心装置之一,共有两条生产线,年产能均为20万吨,包含6个生产单元。2023年12月15日,酯化法环己酮装置A线一次开车成功。两个月来,湖南石化新区己内酰胺部和中石化石科院等单位加强协作,持续优化新装置生产运行,在稳定提高负荷上下功夫。图为湖南石化新区己内酰胺部酯化法环己酮装置
  • 快来看啊~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测定的解决方案新出炉了!
    氯丙醇是甘油(丙三醇)中的羟基被氯离子取代后形成的一类物质,共有4种物质,包括3-氯-1,2-丙二醇(3-MCPD)、2-氯-1,3-丙二醇(2-MCPD)、1,3-二氯-2-丙醇(1,3-DCP)和2,3-二氯-1-丙醇(2,3-DCP),具有肾脏毒性、生殖毒性,并可能具有致癌性。氯丙醇在许多食品中都存在,如面包、香肠、焦糖色素、方便面调味料等,但动植物蛋白在盐酸催化水解作用下最容易产生,通常含量也最高。此外,变性淀粉、纸质食品接触材料(袋泡茶的过滤纸、咖啡过滤纸等)、生活饮用水可能由于环氧氯丙烷树脂或者工艺的使用,而带来氯丙醇的污染。2000年初我国酱油出口一度因为氯丙醇问题而受阻,之后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是近10年来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新型食品污染物,氯丙醇酯是氯丙醇与各类脂肪酸作用后形成的一大类物质的总称,主要分为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和2-氯-1,3-丙二醇酯(2-MCPD酯),氯丙醇与氯丙醇酯虽然仅一字(酯)之差,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形成机理差别很大,氯丙醇容易在脂肪的酸水解中形成,而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容易在食用油高温精炼或脂肪类食品在煎、炸、烧、烤等烹调过程中产生。Detelogy参考GB 5009.191-2016提供测定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醋含量的测定推出以下前处理解决方案一、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1、试样提取植物油、动物油等油脂类试样:称取试样0.1 g,加入氘代氯丙醇脂肪酸酯混合溶液20μL,D5-1,3-DCP和D5-2,3-DCP溶液各20 μL。其他试样:称取试样2 g,加入氘代氯丙醇脂肪酸酯混合标准工作液20 μL。加入4 mL正已烷,充分振摇混匀,超声提取20 min,静置分层后,转移出上层正己烷。再重复提取2次,合并正已烷相(约12 mL),加入D5-1,3-DCP和D5-2,3-DCP溶液各20 μL,置于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中浓缩至约1 mL。注:对于乳粉、咖啡等固体粉末试样,需先加2 mL水溶解后再用正已烷提取。对于香肠等动物性食品试样,可采用经乙睛饱和的正已烷作为提取液。2、酯键断裂反应向试样提取液中加0.5 mL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溶液(8 2)和1 mL甲醇钠-甲醇溶液(0.5 mol/L),盖紧盖子,MultiVortex涡旋振荡30 s。室温反应4 min,加入100 μL冰乙酸终止反应。加入3 mL溴化钠溶液(20%)和3 mL正已烷,MultiVortex涡旋振荡30 s,静置1 min,弃去上层正已烷相,再用3 mL 正已烷萃取一次,弃去上层正已烷相,下层的水相溶液待净化。注:此步骤中如采用氯化钠溶液(20%)萃取,则经后续步骤测定得到的是氯丙醇脂肪酸和缩水甘油醋的总含量。3、样品净化硅藻土小柱固定于QSE-12/24固相萃取装置,将水相溶液倒入硅藻土小柱中,平衡10 min后,用15 mL乙酸乙酯洗脱,收集洗脱液,在洗脱液中加入4 g无水硫酸钠,放置10 min后过滤,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浓缩至0.5 mL切忌浓缩至全干。以2 mL正己烷溶解残渣,并转移具塞透明玻璃管中,待衍生化。4、衍生化向正已烷复溶液中加入40 μL七氟丁酰基咪唑,立即盖上盖子,MultiVortex涡旋混合30 s,于7℃保温20 min。取出放至室温,加入2 mL氯化钠溶液(20%),MultiVortex涡旋1 min,静置后移出正已烷相,加入约0.3 g无水硫酸钠干燥,将溶液转移至进样小瓶中,供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二、食品中氯丙醇多组分含量的测定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1、样品提取液态试样:称取试样4 g于15 mL玻璃离心管中,加入氘代氯丙醇混合溶液20μL,超声混匀5 min,待净化。半固态及固态试样:称取试4 g于15 mL玻璃离心管中,加入氘代氯丙醇混合溶液20 μL,加入4 g氯化钠溶液(20%),超声提取10 min后5 000 r/min离心10 min,移取上清液,再重复提取1次,合并上清液,待净化。2、样品净化硅藻土小柱固定于QSE-12/24固相萃取装置,将上清液全部转移至硅藻土小柱中,平衡10 min。以10 mL正已烷淋洗,弃去流出液,以15 mL乙酸乙酯洗脱氯丙醇,收集洗脱液于玻璃离心管中,使用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浓缩至约0.5 mL切忌浓缩至全干。以2 mL正己烷溶解残渣,并转移具塞透明玻璃管中,待衍生化。3、衍生化同上述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三、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1、样品提取样品类型液体试样称取试样4 g于50 mL烧杯中加入D5-3-MCPD内标溶液20 μL,加入氯化钠溶液(20%)4 g,超声混5 min待净化提取后无明显残渣的半固态及固态试样加入D5-3-MCPD内标溶液20 μL,加入氯化钠溶液(20%)6 g,超声 10 min提取后有明显残渣的半固态及固态试样称取试样 4 g于15 mL 离心管中加入D5-3-MCPD内标溶液20 μL,加入氯化钠溶液(20%)15 g,超声提取10 min5 000 r/min离心10 min,移取上清液,待净化。2、样品净化取硅藻土5 g,加入提取液,充分混匀,放置 10 min。取5 g硅藻土装入层析柱中(层析柱下端填充少量玻璃棉)。将提取液与硅藻土混合装入层析柱中,上层加1 cm高度的无水硫酸钠。用40 mL正已烷-无水乙醚溶液(9 1)淋洗,弃去流出液。用150 mL无水乙醚洗脱3-MCPD,收集流出液,加入15 g无水硫酸钠,混匀以吸收水分,放置10 min后过滤。滤液于FlexiVap-12/24全自动智能平行浓缩仪35℃下浓缩至近干(约0.5 mL),2 mL正已烷溶解残渣,保存于具塞玻璃管中,待衍生化。3、衍生化同上述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Detelogy优选仪器
  • 首套国产在线质谱仪成功应用大型石化装置
    2014年12月17日,由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石化)和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承担的“大型石油化工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EO/EG)首套国产在线质谱仪系统工程应用”项目,成功通过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应用水平,这也是国产在线质谱仪在工业应用上战胜进口仪器,一个跨时代的飞跃。成果鉴定会现场 本次成果鉴定会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在南京支持召开,来自行业内的多位专家和单位代表出席参加。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黄步余担任,副主任由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冰担任,鉴定委员会成员有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以及来自国内主流大型设计院的仪表专家,乙二醇工艺包专利商的工艺专家,还有扬子石化集团公司的专家等共计9人组成。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黄步余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主持,来自聚光科技工业事业部总经理闻晓东致辞并介绍公司发展情况,他表示聚光科技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注重自主创新,公司所研发的产品覆盖工业生产、环境治理、食品安全、实验室分析等多个领域。“此次应用项目也是响应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和学会,实现在大型石化装置上国产化仪器的号召。”他还指出,作为公司的老牌核心事业部之一,工业事业部也一直持续地在把服务工作做好,今后部门将跟随公司,持续地开发出应用型的高端仪器产品,成为优质设备制造的研发企业和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最大限度降低客户大型装置生产的运营成本,打破进口仪器的垄断。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出席会议 聚光科技工业事业部总经理闻晓东致辞 曹秘书长在讲话中强调了国产仪器研发制造企业的“信任”和“责任”。她首先将“信任”二字送给扬子石化公司,感谢其对聚光科技生产的在线质谱仪的信任, “今天成果鉴定会的召开,实际上是对我国分析仪器行业和民族企业最有力的一个支持。”然后,她再代表行业协会和企业,将“责任”二字送给聚光科技,“我们的企业在仪器产品选择上,看重的是品质,而聚光科技在企业发展中,背负的巨大责任感和梦想,让他们赢得了成功。” 在成果鉴定会上,中石化扬子分公司烯烃厂总工杨金城作为该应用课题的组长,作课题设立背景介绍。他表示,在进口仪器供应商未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导致生产所需催化剂将失效,企业将面临巨大损失的情况下,考虑到了国产在线质谱仪。“我们公司考察了聚光科技Mars-550在线质谱仪,认为其品质符合生产所需,决定将其应用在大型石化装置上。经过课题组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以及聚光科技研发人员的现场测试协助,该项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中石化扬子分公司烯烃厂总工杨金城作报告 他对分析仪器领域的研发商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企业在工业仪器研发上仍需继续努力,形成优势产品,这样才能获得制造业领域的企业信任;第二,能够提出综合性解决方案,在现场能够攻关各类复杂问题;第三,做好工程化应用开发和服务。 在课题工作报告中,杨总工解释了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EO/EG)为何需要在线质谱仪的7大原因,展示了采用质谱仪的CAO闭环控制流程图,详细阐述了乙二醇在线质谱分析系统应用情况和5大特点,以及效果分析等几方面的内容。紧接着,聚光科技质谱仪产品经理张进伟向鉴定委员会作技术报告,介绍了 Mars-550在线质谱仪的几大性能优势特点和应用领域,几大零部件特点,以及获得的荣誉资质和专利等。 聚光科技质谱仪产品经理张进伟作报告Mars-550在线质谱仪优势特点:1、独特的一级减压系统,降低样品传输时间;2、独特的电离方式,保证样品离子化稳定性;3、全自动程序温控,保证进样稳定性;4、高精度电子压力控制技术,保证进样稳定性;5、正压防爆,安全应用于各类危险环境;6、高稳定性和重复性;7、准确度高等。 Mars-550过程气体质谱分析仪 鉴定委员会专家在认真听取了项目组所作的国产在线质谱仪(Mars-550)系统工程应用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用户报告、查新报告,仔细审查了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实地考察了质谱仪EO/EG装置应用现场后,经讨论和评议,一致认为“大型石油化工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EO/EG)首套国产在线质谱仪系统工程应用”项目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应用水平,通过成果鉴定。 成果鉴定报告 随着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产高端科学仪器不断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工业在线质谱仪的应用需求在不断扩大。作为国产化防爆在线质谱仪在国内大型石化装置上的首套成功应用案例,聚光科技研发的Mars-550,打破了该领域进口仪器的垄断,为国产高端分析仪在复杂工业过程分析解决方案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 贝士德第八项专利获通过——“静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净化预处理装置”
    贝士德第八项专利“静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净化预处理装置”获通过专利名称:静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净化预处理装置专利号:ZL 2011 2 0136943.9  2011年11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进行初步审查,授予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发成果“静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净化预处理装置”专利。专利自授权公告之日起生效。  本专利是一种静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净化预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真空泵、气瓶、抽气阀门、进气阀门、真空表、样品管和加热包,其中所述真空泵和抽气阀门相连,所述气瓶和进气阀门相连 所述抽气阀门和进气阀门并联连接到所述样品管,且所述样品管上还接有真空表,所述样品管放置在加热包中。  技术背景:  目前,在静态容量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测试过程中,在样品管之后且测试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净化预处理,除去样品表面吸附的水、二氧化碳等气体杂质。  目前国内同类仪器的预处理方式有两种:真空脱气和流动脱气。  真空脱气是通过真空脱气设备对样品管内进行加热抽真空,使吸附在样品表面的气体杂质扩散出来而被抽走,该方式的优点是对于微孔中的杂质气体,在高真空下较容易扩散出来,处理效果比较好;缺点是对表面水分含量较大的材料,处理需要较长的时间。  流动脱气是通过流动脱气设备给样品管内连续通入流动的高纯气体置换并带走,该方式的优点是对于表面水分含量较大的材料,处理效率高,缺点是对于微孔中气体杂质,彻底除去需要较长时间。  基于以上两点,贝士德公司研发了静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净化预处理装置,该装置结合了真空脱气和流动脱气设备的两种功能,两种方式通过互补,提高了水和气体杂质的处理效率。  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比表面仪生产厂家,本公司的全自动智能运行的静态法3H-2000PS系列仪器在2010年8月19日通过国家计量院的计量检测,证书编号为:HXwh2010-3538。  本次专利的获得,显示了贝士德公司在静态容量法吸附仪先进性和智能化的体现。通过国内外对贝士德公司设备的认可和满意度,贝士德公司仪器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2012年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贝士德第八项专利“静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净化预处理装置”获通过
    专利名称:静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净化预处理装置专利号:ZL 2011 2 0136943.9 2011年11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进行初步审查,授予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发成果&ldquo 静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净化预处理装置&rdquo 专利。专利自授权公告之日起生效。本专利是一种静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净化预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真空泵、气瓶、抽气阀门、进气阀门、真空表、样品管和加热包,其中所述真空泵和抽气阀门相连,所述气瓶和进气阀门相连;所述抽气阀门和进气阀门并联连接到所述样品管,且所述样品管上还接有真空表,所述样品管放置在加热包中。 技术背景: 目前,在静态容量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测试过程中,在样品管之后且测试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净化预处理,除去样品表面吸附的水、二氧化碳等气体杂质。目前国内同类仪器的预处理方式有两种:真空脱气和流动脱气。真空脱气是通过真空脱气设备对样品管内进行加热抽真空,使吸附在样品表面的气体杂质扩散出来而被抽走,该方式的优点是对于微孔中的杂质气体,在高真空下较容易扩散出来,处理效果比较好;缺点是对表面水分含量较大的材料,处理需要较长的时间。流动脱气是通过流动脱气设备给样品管内连续通入流动的高纯气体置换并带走,该方式的优点是对于表面水分含量较大的材料,处理效率高,缺点是对于微孔中气体杂质,彻底除去需要较长时间。基于以上两点,贝士德公司研发了静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净化预处理装置,该装置结合了真空脱气和流动脱气设备的两种功能,两种方式通过互补,提高了水和气体杂质的处理效率。 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比表面仪生产厂家,本公司的全自动智能运行的静态法3H-2000PS系列仪器在2010年8月19日通过国家计量院的计量检测,证书编号为:HXwh2010-3538。本次专利的获得,显示了贝士德公司在静态容量法吸附仪先进性和智能化的体现。通过国内外对贝士德公司设备的认可和满意度,贝士德公司仪器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2012年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大科学装置铸就“中国枢纽”
    实验装置是科学家的“枪”,随着知识探索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实验装置的需求也向着大型、复杂、综合的方向迅速发展。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级实验室里,人们都可以见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学者在一起工作 而在一些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的建立中,对资金、技术和人力的需求往往超过了一个国家的能力。国际合作由此日渐成为各国科研机构的不二选择。  实验室里的国旗墙  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北京谱仪III(BESIII)狭长的地下实验室尽头,有一面特殊的墙,墙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各国国旗。  “墙上的国旗代表着现在参与北京谱仪III的合作单位。”高能物理所常务副所长、BESIII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告诉《科学时报》记者,“现在搞高能物理研究的人,都知道北京谱仪。”  截至今年6月,BESIII合作组国内外成员单位已扩大到49个,其中外国单位20家,中国香港2家,合作组专家达300多人。  用王贻芳的话说,在北京谱仪之前,中国对高能物理的贡献度“几乎为零”。直到1988年,BESIII的前身——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北京谱仪建成并投入运行后,这样的局面才得以扭转。  基于北京谱仪,高能物理所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发表科学论文达150多篇,跻身于世界八大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之一。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高能物理界的一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力量。”提起这几十年的变化,王贻芳感到自己和合作组同事的努力全都值了。  中国的,世界的  坐落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光源,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2004年开工不久,上海光源工程经理部就发现了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根据当时的测算,上海光源工程建设期间需要约380人的骨干队伍,但开工时却只有130人左右。因此,工程经理部开始注意从国外引进或短期聘请工程建设特别需要的专家,不久就收到了明显效果,工程在编人员很快超过了200 人。  为了保证上海光源建成时仍居国际先进水平,工程经理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工作,与国外各主要同步辐射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人员和技术的交流,及时了解国际同步辐射装置的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工程建造过程中得到了国际上的帮助与支持。  上海光源开工一年内,就已有外宾来访47人次,涉及11个国家 出访40人次,涉及8个国家。  安装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的ECR离子源,也离不开以“ECR离子源之父”、法国格勒诺布尔技术研究所物理学家Richard Geller为代表的国际同行们的鼎力帮助。  Richard Geller曾几次到近代物理所介绍有关技术。经过与外国专家的交流,近代物理所离子源组在过去十几年间,先后自主研制了4台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高电荷态ECR离子源。  2008年,该所副研究员孙良亭获得了首届Richard Geller奖。近代物理所离子源组也在两年内获得了国际离子源领域两项最重要的国际奖项,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最活跃和最具创新能力的离子源小组之一。  像Geller这样“无私奉献”的老外,在中科院各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中还有很多。科学家们明白,大科学装置是技术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科领域和高新技术,只有大家通力配合,才能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为人类共同的科学事业争取时间和节省经费。  始于装置 瞄准未来  不管是中科院大科学装置里的“老大哥”北京谱仪,还是近年来赫赫有名的上海光源和合肥强磁场,这些大科学装置都不约而同地冠上了中国的地名。它们在各学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让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对我国的“冷战”思维迅速转变。  这些大科学装置的落户,让中国终于有条件作为东道国,组织多国科学家参与的大规模科学实验,推进以我国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  托卡马克(Tokamak)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性容器。通电时,托卡马克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因此,托卡马克被公认为是探索、解决未来稳态聚变反应堆工程及物理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  在国外同行研究的基础之上,1994年,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通过国际合作,研制出HT-7超导托卡马克,使我国成为继俄、日、法之后第四个拥有该类装置的国家,中国聚变事业从此走上了国际舞台。  2007年,该所独立设计制造的世界上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通过验收,进入实验阶段后,“东方超环”面向全世界聚变领域的专家开放。2010年,近百人次的国内外同行参加了实验,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作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尚未全部完工,主持建设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就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国外考察团队,一些世界知名的学者也陆续被聘为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研究员。  而上海光源的用户则几乎“挤破头”。从2009年5月6日试运行以来,上海光源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中外用户的数量就上升到了4位数。  承担上海光源建设的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也因此受益。通过上海光源项目,应用物理所与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同步辐射光源及其研究机构建立了全面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并与美国五大实验室保持着密切的人员交流与技术合作。  2007年,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在我国启动,它不仅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也是中美两国历史上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截至2010年底,中科院已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院级合作协议200多个,所级合作协议1000多个,每年在研国际合作项目800余项。  2009年、2010年两年间,有近500名国外高水平专家来华参与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研究。而2010年6月30日中科院与国家外国专家局签署的《引进国外智力为大科学装置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书》,则标志着我国大科学装置引智工作进入了新的层面。  相识系于缘,相交系于诚。透过这些扎根中国的大科学装置,国际合作的含义早已超越了“凑份子”的阶段。中外科研人员互访、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等越来越丰富的手段,让中国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成长为一个融合与开放的枢纽。
  • 浙江领跑化工装置设备更新!四部门联合部署发起《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
    受限于20世纪化工装置的设计建设标准和设备制造水平,一些装置设备长期运行后腐蚀老化,安全保障能力下降,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并部署开展相关工作。正文如下:联合部署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提升化工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并部署开展相关工作。当前,我国部分上世纪建设的化工装置设备已运行较长年限,受限于当时设计建设标准和设备制造水平,一些装置设备长期运行后腐蚀老化,安全保障能力下降,加之监测监控设施不完善、安全间距不足等问题,安全风险隐患叠加并进入集中暴露期。《工作方案》以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安全使用许可的企业为范围,对以上企业中近年来排查确定的老旧装置、压力式液化烃球罐和部分常压可燃、剧毒液体储罐,根据产业政策、安全标准、安全风险等情况明确分类治理要求,实现依法淘汰一批、有序退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有关中央企业总部精心组织,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优化政策供给,加强技术支撑和资金保障。相关部门将加大支持力度,强化督导检查,加强政策宣传,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此前5月31日,浙江省台州市也发布了《浙江省石化化工装置设备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具体方案如下:浙江省石化化工装置设备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推动石化化工产业装置设备升级,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依法依规,统筹安全、排放和能耗标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按强制类和鼓励类两个类别,实施依法淘汰一批不符合产业准入和安全、能耗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装置设备;有序退出一批安全风险高的老旧装置设备;改造提升一批安全风险较高、能效介于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之间、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装置设备等“三个一批”措施,提升石化化工产业安全、环保和能效水平,有效推动石化化工产业升级。(二)主要目标。2024年,淘汰9套化工装置,退出6套老旧化工装置,淘汰和改造提升517台设备。到2027年,通过标准引领,分类施策,滚动推进装置设备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完成强制类装置设备淘汰任务,推动鼓励类装置设备应改尽改。二、工作任务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使用、经营许可的企业和非许可化工、医药企业对照以下要求,落实淘汰、有序退出和改造提升任务。(一)依法淘汰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标准的装置设备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按要求完成淘汰:1.装置的工艺路线或主体设备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7号)淘汰类的。2.装置的工艺路线或主体设备列入《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一批)》(应急厅〔2020〕38号)、《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二批)》(应急厅〔2024〕86号)的。3.未经过正规设计,且未开展安全设计诊断的[未经正规设计是指:装置未经法定资质设计单位设计,企业自行设计安装使用;或设计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超资质级别或超业务范围开展项目设计;或以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代替初步(或基础)设计、以初步(或基础)设计代替施工图(或详细)设计等]。4.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满足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 36894)规定的风险基准要求,且无法整改的。5.连续停运5年以上,存在重大隐患且无法整改的。6.装置核心反应器或主要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累计监控使用时间超过3年且无法对缺陷进行处理的。7.对产品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设备和工序,推动企业制定年度改造和淘汰计划,将能效改造提升到基准水平以上,不能按期改造的予以淘汰。(二)有序退出一批安全风险高的装置设备截至2023年底,对于符合下列情况的,各设区市应急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辖区内企业(非中央企业)、有关中央企业按照总部要求,按照“一装置一策”“一设备一策”,明确退出路径、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完成时间等,于2029年底前有序退出:1.2022—2023年,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确定的老旧生产装置,且投产运行30年(含)以上的。2.投产运行25年(含)以上且未规定设计使用年限的压力式液化烃球罐。3.投产运行30年(含)以上的容积3000立方米以上的常压可燃、剧毒液体储罐。属于产业链供应安全保障、社会民生保障需求、国家战略规划要求、“卡脖子”技术等情况,不能按时退出的装置和储罐,应详细说明现状和原因,由企业聘请具有工程设计综合或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全面深入的评估,安全风险受控的,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落实,并应持续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监测监控手段,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确保安全运行。(三)改造提升一批在役装置设备1.2022—2023年,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确定的老旧生产装置中投产运行20年(含)至30年(不含)的,各设区市应急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辖区内企业(非中央企业)、有关中央企业按照总部要求,逐一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复核,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实施分类安全改造。2.对于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未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但使用超过20年的压力式液化烃球罐,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关于年度检查、定期检验和安全评估(合于使用评价)的有关规定。罐区的安全管理应严格执行《化工企业液化烃储罐区安全管理规范》(AQ 3059-2023)。3.对于投用运行不足30年(不含)的容积3000立方米以上的常压可燃、剧毒液体储罐,企业应加强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根据检查检验结果进行隐患治理和改造提升。4.按照《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发改产业〔2023〕723号)要求,对产品能效介于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之间的设备和工序,依据《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0251)、《乙烯装置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0250)、《甲醇、乙二醇和二甲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9436)、《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7)、《纯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9140)等标准,引导企业应改尽改、应提尽提,鼓励更新改造后达到能效标杆水平。5.依据排放标准,实施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改造提升。对不能达到《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4)、《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310005)等排放标准的,推动企业实施改造提升,将排放稳定达到标准。其他装置设备由企业根据评估情况,参照本方案实施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三、时间安排(一)动员部署(2024年6月)。省级层面完成工作部署,各地、各有关中央企业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细化措施,进一步明晰目标任务,进行广泛宣传,部署启动相关工作;根据本方案确定的对象范围,进一步摸清底数,分类建立健全淘汰、退出、改造提升的装置、设备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二)滚动推进(2024年7月至2027年9月)。各地、各有关中央企业组织针对每套装置、设备,制定淘汰、退出、改造提升的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快推进实施。(三)总结巩固(2027年10月至11月)。各地、各有关中央企业总结经验成果,形成总结报告。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级层面成立工作组,负责统筹推进石化化工装置设备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以石化化工装置设备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为契机,有效推动产业升级;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快制定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本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二)加大支持力度。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国资委、省能源局强化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相关项目审批流程、进入化工园区和有关企业考核政策,激励引导石化化工企业主动实施装置设备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各地区要融合产业升级、安全环保、技术改造等多方面政策,优化政策供给,多渠道筹集资金。有关中央企业要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加强技术支撑和资金保障,支持做好装置设备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三)强化督导检查。省级层面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加强实地督促。各地跟踪督促辖区所有相关企业认真制定实施计划,加强对监控运行装置和设备的检查,强化情况通报,及时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企业,加强跟踪指导服务,并按季度将工作情况报省应急管理厅。本方案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执行过程中若遇国家政策调整,按照新规定执行。
  • “核材料及其相关分析技术、装置与仪器”专刊征稿通知
    核材料的自主研发及自主供给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关乎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服务全面提升核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核材料的开发及利用是涉及多学科、多产业的综合性领域,其涵盖地质勘探、矿产冶金、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制造、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等众多全链条行业。为了服务我国核工业领域中的分析技术、装置与分析仪器的快速发展,《冶金分析》拟于2024年第3期出版“核材料及其相关分析技术、装置与仪器”为主题的专刊(栏);该专刊(栏)主要接收以解决核工业领域中的实际应用问题为出发点的相关研究工作,突出核材料的制备及其相关分析技术、方法与装置,以期为我国核工业领域中分析仪器的自主研发提供后续支撑。《冶金分析》1981年创刊,由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主要刊载冶金及材料领域中分析技术或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介绍国内外冶金分析动态等,适合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机械、地质、环保、商检等领域或部门的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冶金分析》作为冶金及材料领域中权威的分析技术专业期刊,其学术影响力及引证指标在国内同类期刊中一直位居前列。《冶金分析》一直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9年起被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收录。一、征稿范围 涵盖各类分析技术,围绕其在核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注重新装置、新仪器的搭建,并依托新装置、新仪器,面向核工业领域,尤其是国家重大工程及非常规物质/极端条件下材料分析所开展的相关材料制备、分析方法学及仪器应用等的研究内容。二、专刊召集人林庆宇,副研究员,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主要从事激光光谱分析仪器研发、极端环境下物质成分分析等工作。现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光谱仪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任《冶金分析》期刊青年编委、《Technology in Cancer Research & Treatment》期刊副主编、《Frontiers in Chemistry》期刊专题主编。所参与研发仪器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及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已发表SCI论文73篇,出版中文学术著作1部,参编英文学术著作1部,授权发明专利12项。杨蕊竹,副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参与并全面负责科技部、军科委及装备发展部多项战略材料类科技项目,长期从事先进光谱学研究,包括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的设备研发、方法研究及在核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长期关注锕系材料及相关材料表面容性问题,专注于锕系材料、氢同位素元素成分、分子组成的原位光谱测量,所开展之工作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深耕核燃料循环领域的原位检测技术。高智星,研究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所。长期从事激光在核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参与并负责科技部、装备发展部多项科技发展项目。研究涉及惯性约束聚变驱动器的光学元件损伤探测及机理研究、核材料的光学表征与探测、激光光谱技术在核安保、核设施安全及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等激光与核科学技术交叉领域,面向应用需求长期开展激光及应用技术的研发,相关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邓志光,工程师,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反应堆过程仪表系统设计、仪表研发、信号分析等工作。主持十三五、十四五多项先进测量、传感器状态监测、信息融合等研究工作。相关工作发表论文18篇,受理和授权发明专利21项。曹智,工程师,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天府英才优秀人才。参与国防科工局、后处理专项等科技项目。长期从事燃料元件分析、氢同位素滞留等相关分析工作,并积极着眼于核素相关应用及后处理工艺研究,包括冷光源、电池、后处理工艺中气体核素的纯化、回收等相关工艺及应用。结合单位实际工艺应用中的问题,解决了我国在后处理核燃料循环体系中检测技术以及工艺验证等科研难题。三、征稿要求 (1) 请各文章的通讯联系人将论文于2023年12月1日前通过《冶金分析》投稿网站(http://yjfx.chinamet.cn)注册投稿(请留言注明“核材料及其相关分析技术、装置与仪器专刊投稿”)。(2) “核材料及其相关分析技术、装置与仪器” 专刊论文均需通过三审、三校,择优录用。因为版面原因未入“专刊”的论文会顺序在《冶金分析》正刊其他期刊出。四、编辑部联系方式联系人:王晓辉,张淑芳,胡月电话:010-62182398E-mail:yjfx@analysis.org.cn
  • 以极限感知确立“中国精度”:之江实验室量子传感极弱力测量装置通过里程碑验收
    以极限感知确立“中国精度”之江实验室以人工智能为骨干支撑,以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网络和智能系统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目标建成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中心。朱世强主任认为,“之江实验室要打造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生态体系,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算法研究的层面,更不能单纯利用国外开源开放的算法做应用开发。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在于更前沿的基础研究,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真正的智能起源于对外部世界信息的精确感知,培育超级感知能力是之江实验室打造人工智能技术生态的重要基础。这也是我们谋划建设量子精密测量大科学装置的初衷。”之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房建成院士介绍说,“我们将投入15亿元建设量子精密测量科学装置,基于原子自旋效应、原子干涉效应、光子动量效应等原理,实现超高灵敏惯性、极弱磁、极弱力、绝对重力等多种物理量的超高精度测量,突破传统测量方法的理论极限,确立‘中国精度’。”要实现国际领先水平的超高精度传感与测量,之江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有底气。量子精密测量科学装置集结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最顶尖的专家团队,在极弱磁测量、惯性测量等研究领域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据介绍,量子精密测量大科学装置将支撑科学家开展诺奖级前沿科学问题的探索,如在验证宇宙空间CPT对称破缺、新的相互作用力、非牛顿引力,研究纳米间距Casimir效应、量子—经典转换问题等前沿物理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设大科学装置不仅仅是实验室自己的科研需要,我们更希望依托重大装置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到之江实验室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同时做好技术的转化应用,服务于产业发展。”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表示。量子精密测量大科学装置不仅可以帮助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还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大幅提升导航、激光制导、水下定位、医学检测和引力波探测等的准确性和精度。科技进步最终用于改善民生,也是建设这一大科学装置的主要任务之一。子项目新型无损被动高分辨率心脑磁研究装置负责人说,“量子传感研究中心正在研究的新型被动式原子磁强计(fT级),能在屏蔽外界磁场环境下直接测量大脑发出的磁场,有望实现脑神经系统的功能测量。SERF极弱脑磁心磁测量可能带来变革性技术,破解目前核磁共振等观测设备对婴幼儿、体内含金属部件患者等特殊人群无法使用的问题。”之江实验室将建成国际一流的心磁和脑磁两类研究装置,结合医学成像技术,攻关心脑极弱磁测量。“体制机制创新就是生产力”“如果从零开始谋划的话,一个大科学装置往往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从构想到建成落地。之江实验室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有两个大科学装置通过论证,这主要源于我们在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上的优势,后续我们还将启动一个、筹划一个,再培育一个。”朱世强介绍。实验室最先通过论证的就是量子精密测量大科学装置。房建成院士对于该装置的快速启动给出了干脆利落的回答:“体制机制创新就是生产力。”“之江实验室从项目发现、团队组建,再到论证立项和过程管理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大兵团作战的协同攻关推动科研提质增速。半年多的时间,我们完成了项目各种环节的多轮论证,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证科研的严谨性。”房建成院士说据介绍,量子精密测量大科学装置的目标是引领国际。在2020年底之前,项目组将结合之江实验室新园区建设工作,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平台搭建,完成装置的总体设计。到2023年,在条件设施更优化的新建实验室中继续优化提升指标,持续引领国际水平。
  • 我国新增16个大科学装置分别落户在哪里?
    p  所谓大科学,就是基础性的交叉科学。/pp  “大科学”(Big Science,Megascience,Large Scinece)是国际科技界提出的新概念。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6月发表了著名的以《小科学、大科学》为题的演讲。他认为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从二战时期起,进入大科学时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217b21b-ece2-4aa8-a0cd-74f3337d3be5.jpg" title="1_副本.jpg"//pp  大科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研究目标宏大,大科学是科技研发的基础,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统领性特征。/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什么是大科学装置?/strong/span/pp  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其科学技术目标必须面向科学技术前沿,为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做出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贡献。/pp  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利用与一般的科学仪器及装备有很大的不同,也有别于一般的基本建设项目,这些特殊点主要是:(1)科学技术意义重大,影响面广且长远,同时建设规模和耗资大,建设时间长 (2)技术综合、复杂,需要在建设中研制大量非标设备,具有工程与研制的双重性 (3)其产出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而不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建成后要通过长时间稳定的运行、不断的发展和持续的科学活动才能实现预定的科学技术目标 (4)从立项、建设到利用的全过程,都表现出很强的开放性、国际化的特色。/pp  大科学装置是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对诸多前沿研究领域的突破能力。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态势,即许多科学领域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或者说它们的研究前沿的突破,都离不开大科学装置。世界各国以巨大的投入建立大科学装置,其推动力即在于此。相关大科学装置的发展状态将决定我国在众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取得突破的能力,从而决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科学技术竞争能力。/pp  大科学装置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的必不可少的科技基础设施。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是各种活动对于基础数据和基础信息的依赖,否则现代社会的运作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国家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已建立的各种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基础数据和基础信息。作为科技基础设施的大科学装置在数据和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pp  大科学装置是建立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大型科研基地的重要条件。 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通过一批高水平的大型科研基地体现的,其基本特点是科研力量集中、科研任务集中、国家投资集中、科学技术成果累累、学科多样、学科交叉、发展新型、边缘科学和突破重大新技术的能力强。进一步的考察发现,这些研究机构都拥有先进的大科学装置,甚至大科学装置群,作为支撑其强大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但是还少有能与西方发达国家匹敌的大型科研基地。中国应该有科学研究的“航空母舰”,必须把大型科研基地的建设作为科技振兴的重要举措,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pp  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带动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大科学装置是大量高技术的集成,为了实现其原创性的科学技术目标,在装置的建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发展新型技术或把已有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因此,大科学装置也就成为众多高新技术的源泉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这一技术对社会产生的革命性的影响可算其中一个最生动的例子。/pp  当前,我国正不断兴建大科学装置,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在“十三五”规划中,更是提出“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目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0c410915-63a5-4063-9e8e-ac5e39ebfb6e.jpg" title="2_副本.jpg"//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我国已建成的大科学装置/strong/span/pp  01.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pp  02.兰州重离子加速器/pp  03.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pp  04.遥感卫星地面站/pp  05.短波与长波授时系统/pp  06.上海“神光”系列高功率激光装置/pp  07.合肥HT-6M受控热核反应装置/pp  08.H1-13串列式静电加速器/pp  09.2.16米光学望远镜/pp  10.合肥环流器HL-1装置/pp  11.新疆太阳磁场望远镜/pp  12.北京5兆瓦核核供热试验堆/pp  13.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pp  14. 合肥HT-7托卡马克/pp  15. 合肥EAST托卡马克/pp  16. 北京遥感飞机/pp  17. 上海神光II装置/pp  18. 宁波种质资源库/pp  19. 子午工程/pp  20. 合肥稳态强磁场/pp  21. 贵州FAST望远镜/pp  22. 武汉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pp  在已经建成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合肥市拥有七个国家大科学装置。/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即将新增的16个国家大科学装置/strong/span/pp  strong1.海底科学观测网/strong/pp  落户城市:上海/pp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pp  意义:将为国家海洋安全、深海能源与资源开发、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等研究提供支撑。/pp  因为观测网要设在东海,所以这个项目的竞争便在上海和杭州之间展开,作为中国巨无霸高校之一的浙江大学虽然论实力远胜同济大学,但无奈同济大学方面的强力后盾实在太多…杭州遗憾败下阵来,未能将这个历史上离浙江最为接近的重大科学装置带回家。魔都的魔爪开始向东海伸去…/pp  strong2.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strong/pp  落户城市:哈尔滨/pp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pp  意义:将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和深空探测模拟研究提供有力支撑。/pp  这个项目的争夺极其激烈,黑龙江人对此应该也是深有体会。本来哈工大材料学院的空间环境在全国就处于领先地位,再加上东北的科研机构也迫切需要一个重大科学装置来充门面,于情于理,哈尔滨都应该极其顺利的拿下这个项目。无奈中科院中途试图独自吞下这块大蛋糕。到手的鸭子,哈工大当然不愿意就这样让它飞了,于是哈工大为此与中科院足足周旋了长达一年的时间…直到哈工大的亲爹工信部出面并向中科院许诺了种种好处,中科院最终才答应将这个工程落户在哈尔滨。哈尔滨人替东北赢下了第一个重大科学装置。/pp  strong3.强流重离子加速器/strong/pp  落户城市:兰州/pp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pp  意义:将为研究原子核存在极限、核结构新现象和新规律、宇宙中重元素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支撑。/pp  兰州分院极其顺利的拿下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一出台,大家就已经确信肯定会是兰州所得。我们可以理解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生下了一个儿子。/pp  strong4.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strong/pp  落户城市:成都/甘孜州/pp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pp  意义:将集高灵敏度、大视场、全时段扫描搜索伽马射线源、伽马射线强度空间分布和精确能谱测量等多功能为一体,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宇宙线研究中心。/pp  省会成都不俗的科研能力再加上甘孜州得天独厚的地势关系,四川省迎来属于他们的第一个重大科学装置,这是一个多国参与的国际高海拔宇宙线研究中心。四川省政府已经着手准备重大科学装置和地方产业的有机结合。/pp  strong5.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strong/pp  落户城市:合肥/pp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pp  意义:将满足我国长寿命高放核反应堆废料安全、妥善处理处置的研究需求,为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pp  坐拥“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的霸都几乎没遇到任何阻力,科学岛成功拿下这个项目,人造太阳即将迎来新邻居。/pp  strong6.中国南极天文台/strong/pp  落户城市:南京/pp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p  意义:将开辟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太赫兹波段天文观测窗口,为研究宇宙和天体起源、暗物质、暗能量、地外生命等科学问题提供有力支撑。/pp  南京科研实力极强,本身也是我国天文科学最强的城市,再加上在此之前江苏还没有一个重大科学装置,因此紫金山拿下这个项目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南京从此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重大科学装置。/pp  strong7.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strong/pp  落户城市:长春/pp  依托单位:吉林大学/pp  意义:将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和深空探测模拟研究提供有力支撑。/pp  哈尔滨人“太阳系梦”的实现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东北兄弟长春人的耳中,长春在为哈尔滨的成功感到欢喜的同时,自己也坚定了拿下“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的信心。长春市领导迅速发话:吉大校方要全校使出吃奶的劲头去争取这个项目。领导发话,不敢不落实,长春分院和吉林大学四处奔走,终于替东北拿下了第二个重大科学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已成为长春的囊中之物。/pp  strong8.未来网络试验设施/strong/pp  落户城市:合肥/pp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pp  意义:将为空间网络、光网络和量子网络研究提供必要的实验验证条件/pp  继去年顺利研制成功量子通信网后,中科大此番又争气的替合肥拿下了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看来霸都步入IT重镇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止。/pp  strong9.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strong/pp  落户城市:保定/pp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pp  意义:为我国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奠定坚实的基础。/pp  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市长马誉峰亲自进京拜访最终打动了中科院。河北省的科研实力一直不差,只是因为北京、合肥的存在,一直缺少表现的机会。保定市这次以黑马之姿替河北省拿下了一个宝贵的重大科学装置,的确有够励志!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争取出来的。/pp  strong10.转化医学研究设施/strong/pp  落户城市:上海/pp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pp  意义:将推进临床医学和系统生物学结合,促进我国转化医学研究水平大幅提升。/pp  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主要在上海交通大学与四川大学之间竞争,四川大学凭借着旗下著名的华西医学中心一度无限接近该设施,无奈上海强横的医疗水平给予了上交大十足的气场,成都无奈败下阵来。魔都的魔爪开始伸向了医学领域。/pp  strong11.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strong/pp  落户城市:连云港/南京/pp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pp  意义:将为我国燃气轮机部件和系统特性研究提供研发手段,为化石能源持续和低碳发展提供基础支撑。/pp  在江苏省科技厅和南京分院的大力支持下,连云港市为江苏拿下了第二个重大科学装置。在经历了中科院江苏选址,南京负责牵手,连云港同意筹办…江苏省的重大科学装置上升到了两个。/pp  strong12.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strong/pp  落户城市:武汉/pp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pp  意义:将为解决固体地球演化、海洋与 气候变化、水资源分布和地质灾害研究中的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支撑。/pp  如果你以为中部只有合肥一个在一枝独秀,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中部龙头大武汉是属于那种凡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插上一脚的狠角色。此番华中科大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连袂出击,兵不血刃的替大武汉拿下了第二座重大科学装置。/pp  strong13.大型低速风洞/strong/pp  落户城市:哈尔滨/pp  依托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pp  意义:有助于我国飞行器流场品质和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pp  这项工程落在哈尔滨可谓毫无悬念,哈尔滨早在15年前已经开始兴建大型低速增压风洞,前前后后做了上万次实验。此番大型低速风洞正式落户哈尔滨,正是对哈尔滨15年来为我国航空业任劳任怨做贡献的最大表彰。/pp  strong14.上海光源线站工程/strong/pp  落户城市:上海/pp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pp  意义:将大幅提升光源和束线的能力,使上海光源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更全面、先进、便捷的支撑。/pp  一代光源“北京光源”、二代光源“合肥光源”,而三代光源,也就是我国最新,最牛X的光源便是“上海光源”了,“上海光源”的电子束发射度是上代“合肥光源”的40倍,光亮度更是其的1600倍。至此,上海的重大科学装置也高达到了6个。/pp  strong15.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strong/pp  落户城市:北京/pp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pp  意义:可系统、准确地描述生命的表型、基因型及其在环境变化中的响应,并以此正确描述生命的调节状态和方式,为人类疾病、动物生命过程调节等研究提供支撑。/pp  主要在首都的中国农业大学与昆明的动物研究所之间竞争,最终首都笑到了最后。/pp  strong16.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strong/pp  落户城市:北京/pp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pp  意义:将大幅提高我国地球系统模拟的整体能力和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警、气候变化预估的研究水平。/pp  相比于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能够更直接地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并能够更快速地为所在的城市创造出经济效益。因此,有科研实力和基础的城市,都几乎赤膊上阵争夺大科学装置的落户!/pp  在已经建成和计划建立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总数中,合肥拿到了9个,其中,仅仅是中国科技大学就为合肥拿到了7个!成为最大的赢家。上海总共拿到了6个大科学装置,成为仅次于合肥的第二座城市!首都北京以自己的实力,拿到了五个大科学装置!/pp  合肥、上海和北京,是我国三大综合性科学中心城市,更是国家大科学装置的超级大赢家!加上各自拥有的国家实验室数量,北京拥有9所国家实验室,全国排名第一 合肥拥有4所国家实验室,全国排名第二 上海拥有1所国家实验室,和其它分别拥有1所国家实验室的8座城市一样。至此,北京拥有国家级科研机构总数14个,全国排名第一。合肥拥有国家级科研机构13个,全国排名第二。上海拥有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全国排名第三!/p
  • 杨学明院士:助力东北振兴 推进大连大科学装置与国家示范城市群建设
    近年来,为加快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等多个文件相继出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建议,充分发挥大连地区的优势,在大连建设基于高亮度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的前沿科技研究设施,国家支持大连市牵头建立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杨学明表示,高亮度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是大科学装置公共实验平台中最典型的代表。目前经过了三代的发展后,被科学界称为“第四代先进光源”,是目前为止全世界竞相发展的领域,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大连市布局大科学装置具备建设条件。”杨学明指出,目前,以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为基础的国际高水平合作研发平台已经形成,高亮度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设施项目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2018年8月,大连市启动了高亮度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设施(简称大连先进光源)关键设备研制,主要攻克电子注入器、超导加速器等重要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制。杨学明指出,大连先进光源作为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代表,与其他国内运行或在建的光源项目在超快特性、相干性和单色性等方面具有不同工作原理,其性能及优势也截然不同,且互相补充,不能互相替代。“在“十四五”期间,应尽快启动大连先进光源项目建设,使之快速成为辽宁省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的‘火车头’和‘策源地’。”杨学明说。此外,杨学明还建议国家支持大连市牵头建立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他表示,大连市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方面具备技术和人才队伍自主可控、低成本氢气供给充足、产业链条完整、典型示范应用场景丰富四大突出优势。目前,大连市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已经成为我国氢燃料电池自主技术路线的发源地,特别是在电解水制氢、氢气纯化、催化剂、电极技术和材料、膜电极、流场、双极板、电堆结构、电堆运行管理、检测与控制等基础研究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同步水平。此外,大连市还拥有大连理工大学等一批优秀的燃料电池技术研发机构,已经培育孵化出新源动力、洺源科技等掌握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的企业,同时还具备港口物流等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所需的应用场景,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建立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可加快推进我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步伐,引领大连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成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杨学明说。
  • 我国大科学装置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大科学装置(large scale scientific facility)是人类发现自然规律、探索未知世界、实现技术变革的大型设施,是取得重大科学突破的保障之一。在中国,大科学装置也常被称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具有推进多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突破高新技术瓶颈的强大支撑能力,是国之重器、科技利器。大科学装置具有明确的科学目标,建设时间长、体量大、投资大,产出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而不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按照不同的应用目的,大科学装置可以被分为专用研究装置、公共实验平台和公益基础设施3种类型。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大科学装置发展基本情况中国大科学装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图1),在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国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为标志开始了大科学装置建设的新阶段。之后以中国科学院为主导,陆续建设了一批大科学装置,对促进科技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中国在建和运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总量已达57个,数量位居全球前列。中国大科学装置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图1 中国大科学装置发展历程1)萌芽期(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1949年之后,国家主要围绕“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布局建设了一些如材料试验堆、点火中子源等研究设施。这些设施虽然不能完全称之为大科学装置,却是大科学装置的萌芽。2)起步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这一阶段布局了10余个大科学装置,主要集中在高能物理学、光学、遥感科学等领域,且主要用于公益科技和专用研究。区域分布上主要以北京地区为主,依托单位基本为中国科学院各个院所。总体来说,此时期大科学装置布局不均衡,发展内容不够全面。3)发展期(2001—2010年)。这一阶段大科学装置呈现出均衡发展趋势,区域分布由北京为主扩展到了中国东部。其中“十一五”期间设施数量呈跨越式增长,共部署了散裂中子源、强磁场等12项大科学装置,覆盖了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总投资超过60亿元。4)追赶期(2011至现在)。这一阶段中国对大科学装置进行了前瞻部署和系统布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中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投入金额来看,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划组织和投资支持下,“十二五”期间,中国启动建设了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Earth System Numerical Simulation Facility)、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投资超过了100亿元“。十三五”期间,在基础科学、能源、地球系统与环境、空间和天文以及部分多学科交叉领域,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启动建设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9项设施。“十四五”期间,中国拟新建20个左右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新的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发展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大科学装置建设上多点发力。围绕战略导向、前瞻引领、应用支撑、民生改善等方面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北京怀柔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igh Energy Photon Source,HEPS)已完成全部土建结构施工;合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已经启用;稳态强磁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陆续建成使用;“慧眼”“悟空”“墨子”等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等。总之,近10年来,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持续推进,正在加速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更强力的支撑。01 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促进大科学装置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等机构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从国家层面、省市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均强调要以大科学装置为核心,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并对中国大科学装置的布局、投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阐述,有效地推动了大科学装置建设与发展。“十四五”时期,《“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大科学装置建设重点。北京、上海、安徽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所在地,围绕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各自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大科学设施布局,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湾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加快推进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些规划、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大科学装置规模不断增长,综合效应日益显现。02 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成型大科学装置集群在技术突破、科学研究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北京、上海、合肥、粤港澳等地依托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初步形成集群化态势、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距核心城区相对较远,重点聚焦基础研究;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紧邻上海市中心,重点推动小而精的应用转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集群和交叉前沿研究平台,侧重于科学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科学中心依靠深圳、广州、东莞、香港等多点城市构建大科学装置集群。1)怀柔是北京地区大科学装置最为密集的区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自获批建设以来,在空间科学、物质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布局建设了5个大科学装置(表1),同时集聚了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科教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初步形成了促进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产出的战略高地。落户于这里的5个大科学装置中,有的抢先“开跑”,也有的正在加速建设。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已投入运行;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工程已于2022年11月竣工;子午工程二期在2023年建设“收官”;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预计2025年完成装置建设。这些大科学装置将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表1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装置基本情况2)上海张江基本建成光子大科学装置集群。上海以张江实验室为依托,以重大任务实施、重大平台建设为牵引,先后建设了上海光源一期、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一批大科学设施,覆盖了生命科学、光子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据《2021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在建、在用的大科学设施已达到14个,其中已运行的有8个、在建的有6个(表2)。经过多年建设发展,上海张江初步形成了全球光科技领域规模大、种类全、功能强的光子大科学装置集群,为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现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表2 上海运行、在建设施基本情况3)安徽合肥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为更好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合肥在滨湖科学城布局建设了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布局建设8个大科学装置。截至2022年,安徽合肥已建成同步辐射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装置3个大科学装置。2017年9月,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之后第5个拥有稳态强磁场的国家。2022年3月,合肥第4个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正式交付启用(表3)。大科学装置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基石,以大科学装置为基础,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质量发展,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指日可待。表3 合肥运行、在建设施基本情况4)粤港澳大湾区依靠产业发展构建大科学装置集群。加快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的必然选择。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于2018年8月通过验收工作。作为继英国、美国、日本散裂中子源之后的世界第4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它的建成改变了以往中国科学家只能到国外散裂中子源上申请实验机时的历史。目前,深圳正在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加快布局“高精尖”实验室。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提速,材料基因组、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方面的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表4)。这些重要的大科学装置,未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提供重要保障。表4 大湾区部分设施基本情况03 自主创新设计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以来,中国大科学装置设计建造由以前的跟跑为主,逐步转到跟跑、并跑的局面,许多装置自主创新设计能力不断增强。从20世纪80年代末,依托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到安徽合肥光源(第二代)、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第三代),再到北京怀柔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第四代),大装置分辨率、亮度等性能不断提高。同时,怀柔同步辐射光源采用了研究团队自主研制的新型X射线像素阵列探测器样机,实现了加速器、光束线等多个关键技术的创新。北京怀柔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是中国研制成功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系统模拟大科学装置。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世界上最大和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且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被誉为“人造太阳”的合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04 集聚人才的“磁石效应”日益凸显人是科技创新中最关键的因素。大科学装置在培养和凝聚人才、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例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为王俊峰、张欣、王文超等“哈佛八剑客”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上海光源不仅吸引集聚了世界顶尖科学家,也培育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营工作人员,支撑着中国光子科学的创新发展。大科学装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集聚和培养了一大批懂科学、懂工程、懂技术、懂管理的领军人才,建成后还依托设施吸引大批高水平国内外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合作。以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东莞集聚和培养了一支有400多人的高水平工程和科研团队及大批青年学生,包括有着丰富设施建设与开放运行经验的战略科学家,以及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的学科领军人才和蓬勃奋进的青年科学家。05 开放共享程度有所增加大科学装置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具有开放性、国际化特点,其不仅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全球科学家与中国的合作交流。中国大科学装置正向世界敞开怀抱。2021年3月,“中国天眼”正式向全球开放,征集观测申请,共收到15个国家31份申请,14个国家的27份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1年8月启动科学观测。这为世界注入了中国力量和中国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科学家与国际科学界携手合作的理念。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首批5个实验站进入开放运行阶段,2022年1月起正式面向中外用户开放预约使用,截至2022年2月已收到来自国内外团队的50余份申请。江门中微子实验获得国际实物贡献约3000万欧元,共有境外16个国家和地区约300多位科学家参加。自2007年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正式投入运行以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已与30多个国家的近100多个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近年来多次帮助国际合作伙伴建造聚变研究部件。这些都充分表达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开放包容的积极态度。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01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大科学装置建设上持续发力,也催生出一批世界级成果,覆盖能源、物理、材料、生命科学等多个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提升了基础前沿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天眼”实现了跟踪、漂移扫描、运动中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于2018年4月首次发现距地球约4000光年的毫秒脉冲星。2017年,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首次实现了稳定的101.2s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2022年5月,中国“墨子号”实现1200km地表量子态传输新纪录,抢占了量子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精确测量到其振荡几率,该结果对中微子物理的未来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02 产生一批高水平项目和研究成果截至2021年底,上海光源一期累计提供实验机时388649h,用户累计发表SCI论文近8000篇。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全年为用户提供科研机时8.27万h,用户发表SCI论文445篇。截至2021年9月,合肥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共运行了45万多h,依托装置开展了近2700项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700余篇,其中一区期刊论文404篇、Nature Index期刊文章接近400篇,推动了中国稳态强磁场下前沿科学研究。散裂中子源的高度开放共享也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用户,包括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用户单位及完成课题数逐年增加,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全球注册用户超过3400人,完成课题600多项,有力推动了中国中子散射应用和关键技术的重大发展。03 催生一批新成果和新应用大科学装置产生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催生了一批战略性产业技术。通过建设若干重大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推动大科学装置衍生技术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促进“国之重器”走进日常生活。“中国天眼”在建造过程中突破了很多技术瓶颈,如抗疲劳索网技术在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应用。依托合肥稳态强磁场装置取得了超预期的转化成果,包括催生出多个国家I类创新靶向药物,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孵化出高科技企业4家。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解析了新冠肺炎病毒结构,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上海光源助力破解新冠肺炎病毒关键蛋白结构,为抗病毒药物研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总之,中国大科学装置正以越来越多世界级创新成果,显示着“国之重器”的巨大能量。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1 现存问题近年来,中国大科学装置在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打造战略科技力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原始创新成果,但因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起步较晚,与美国、德国等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在建设、管理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后续经费投入仍需充分考虑。大科学装置建成后,还有后续巨大的运营成本,在运行过程中每年仍需要大量的投入,如运行费用、科研费用和改进发展费用等。例如,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累计投资逾10亿元,每年还需1.1亿元用于运行和维护更新。散裂中子源每年投入进行设备维护,保障运行和开放的经费达到设备建设经费的10%~20%。发达国家经验显示,对于大科学装置后续的科研投入尤其是人员经费,大多要占建设经费的10%~50%。总体来看,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只占研发经费的5%,而大科学装置建设经费仅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约5%,对比美国这2个数据分别是15%和10%。可见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经费投入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2)关键部件的自主创新需进一步加强。中国目前在役大科学装置技术水平总体上以跟踪为主,支撑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很多相关设备从国外采购,关键设备与工艺技术对国外产品依赖严重,存在卡脖子风险。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为例,设施有价值12亿的仪器装备,其中30%由改造升级而来,30%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其余40%来自国外购买。3)开放合作共享还不足。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主要是采取自行建设,建成后依托设施参与国际合作的模式。从国际合作来看,中国在运行的大科学装置中,由国内外共同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占比不足10%,以自身大科学装置为基础参与国际科技项目合作的大科学装置占比约30%。而且在国际形势较为复杂的背景下,大科学装置国际合作和人才引进存在一定困难。02 建议统筹推进大科学装置布局建设,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利用大装置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突破“卡脖子”技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举措。面对以上问题,结合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1)拓展大科学装置经费投入来源。据统计,过去10年,大科学装置投资建设基本稳定在每5年160亿元左右,平均每年约32亿元,而且这些费用往往不包括研究经费、人员费、配套经费等。应遵循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在大科学装置申报论证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大科学装置维护、更新和提升所需的资金。明晰国家和地方权责,协调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在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设立“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支持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设立设施后期保障基金,参与企业在使用设备时可优先考虑或降低收费标准等。2)建立技术联盟,解决大科学装置关键技术卡脖子风险。以大装置常用的仪器仪表为例,目前中国高端仪器仪表产品等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仪器仪表整机厂家存在着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高端科研仪器设备市场基本由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控制。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公布的2018年度全球仪器公司TOP20排位榜中,有8家是美国公司,7家来自欧洲,5家为日本公司。为降低大科学装置核心零部件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度,鼓励具有专项技术的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形成大科学装置技术研发联盟,对相关技术联合攻关,突破大科学装置相关工艺与装备技术难点,实现器件自主研发和国产化。3)利用大科学装置开展更多国际合作。在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中,面向国外开放,引入国际合作者,依托这些设施开展联合研究、人员交流、人才培养等,提升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充分考虑国际科技安全,加强以中国为主的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合作。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装置项目,积累建设管理、运行和维护经验等。结论大科学装置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大科学装置本身也是科技自立自强必备的科技基础设施。面向未来,需前瞻性谋划和系统性布局一些重大的大科学装置,不断夯实国家科技创新的平台基础。依托大科学装置,推动中国在基础研究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方面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助力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梦想。
  •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21申报指南:拟支持电子自旋共振谱仪等21个项目
    5月10日,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坚持“四个面向”总要求,积极探索“揭榜挂帅”等科技管理改革举措,全面提升科研投入绩效。有关事项通知详情点击此处链接。“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开展专用大科学装置的科学前沿研究,推动我国粒子物理、核物理、天文学等重要学科的部分研究方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开展平台型大科学装置的先进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提升大科学装置支撑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能力。继续支持我国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大科学装置开展前沿探索研究,力争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若干重大前沿突破。2021年度指南围绕粒子物理、核物理、强磁场、天文学、先进光源、交叉应用等6个方向进行部署,拟支持21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5.15亿元。同时拟支持8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4000万元,每个项目500万元。本专项 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如下。1. 粒子物理1.1 CKM 矩阵参数与底强子非粲衰变CP破坏的精确测量研究内容:利用海量的底夸克实验数据开展CP破坏等重味 物理前沿课题研究,主要包括:精确测量CKM夸克混合矩阵参数,例如β和γ相角等;精确测量B介子非粲衰变的CP破坏,包括理解三体衰变复杂的CP破坏结构等;在底重子衰变中寻找CP破坏,包括衰变到三体或四体末态,并理解其中多体末态的CP破坏结构。考核指标:对γ相角相关的重要衰变道进行测量,并结合其他测量结果,将γ相角的测量精度提高到4度以内;在无圈图污染过程中完成sin2β测量,精度达到10%以内。若干B介子非粲衰变和底重子衰变的CP破坏的测量结果达到世界最好水平或为世界首次测量。1.2 基于中微子的反应堆监测新技术及相关物理研究研究内容:发展新型中微子探测技术,开展反应堆监测技术和物理研究,主要包括:发展极低阈值、极低本底双相氩时间投影室探测技术,寻找反应截面最大但尚未被探测到的反应堆中微子—原子核相干散射过程,以实现中微子探测器的小型化,用于反应堆监测,同时研究其相关物理;发展基于新型低温液体闪烁体的高能量分辨探测器技术,用于精确测量反应堆中微子能谱及核素谱。考核指标:发展小型化反应堆中微子探测技术,研制并运行一个极低阈值、极低本底的双相氩时间投影室探测器,采用低本底氩,有效质量不低于150kg,探测阈值达到1keV核反冲能;利用台山反应堆,成功探测到反应堆中微子—原子核相干散射信号;测量低能标下的弱混合角。研制并运行一个采用高量子效率硅光电倍增管的新型低温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有效质量不低于1吨, 能量分辨在3MeV时优于1%,比现有大型液闪探测器的最好水平(Borexino,~2.8%)提高2.5倍以上;利用台山反应堆,测量高精度反应堆中微子能谱和核素谱,为江门中微子实验提供有效谱形误差1%以内的数据依据,对U235和Pu239测量的有效谱形误差达到4%和8%。1.3 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和太阳中微子实验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依托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寻找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太阳中微子探测实验的关键技术和方法研究,并初步建立相关实验装置开展实验探测。考核指标:在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领域开展先进高纯锗半导体探测器、极低温晶体量能器、基于Topmetal技术的高气压时间投影室等实验技术研究,确定具有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有效质量小于10meV灵敏度的探测器技术方案;建设百吨级太阳中微子探测平台,实现太阳B8中微子的探测,重建出太阳中微子方向,5MeV 能量区间,太阳角重建的角度分辨为35度(68%的置信区间)。1.4 依托大型国际合作装置阿尔法磁谱仪(AMS)的物理研究研究内容:依托大型国际合作装置AMS实验,开展暗物质和反物质寻找,宇宙线的起源加速和传播规律机制的物理研究工作。通过宇宙线正电子、反质子和反氘核的精确测量,进行暗物质寻找;通过宇宙线反氦核、反碳核和反氧核的测量寻找原初反物质;精确测量宇宙线各原子核的能谱以研究宇宙线的起源加速和传播规律。参与国际合作,研制满足空间环境要求的新型大面积硅探测器,应用于AMS02的探测器升级。考核指标:暗物质寻找的研究,分析AMS实验数据得到1GeV~1.4TeV的宇宙线正电子能谱测量结果700~1000GeV精度达到35%;得到1GV~500GV的宇宙线反质子能谱结果,反质子能谱500GV精度好于20%;得到宇宙线反氘研究结果。反物质寻找的研究,得到宇宙线反氦研究结果。宇宙线起源加速传播机制的研究,得到2GV~3TV的宇宙线Na、Al、S、亚铁(Z=21~25)等分析结果,100GV精度4%~5%,3TV精度20%~40%;研制成 满足空间条件的10cm×100cm硅探测器,位置分辨率好于5微米,优良通道占比超过 95%。2. 核物理2.1 STAR束流能量扫描实验中QCD相结构和临界点的实验研究研究内容:针对量子色动力学(QCD)的核物质相结构和QCD临界点的重大科学问题,依托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的螺旋管径迹探测器(STAR)的第二期束流能量扫描实验,主要开展质心能量20GeV以下的重离子碰撞实验的物理分析。通过测量守恒荷的高阶矩、超子整体极化和矢量介子的自旋排列、多奇异强子的产生、同质异位核素的可能的手征磁效应分析等,建立系统的QCD相结构和临界点的实验探针与方法,研究QCD物质相结构和QCD临界点。考核指标:基于STAR实验第二期能量扫描实验数据,获得质心系7~20GeV不同能量点下的守恒荷的高阶矩的高精度实验数据,系统测量Λ、反Λ超子及矢量介子的整体极化及自旋排列的快 度依赖与能量依赖并揭示其物理起源,精确测量Ω粒子、φ粒子等 多奇异强子的产额分布并揭示其产生机制;通过测量分析同质异 位素碰撞中相关物理量给出QCD手征磁效应、手征磁波效应是否在夸克胶子等离子环境中被观测到的结论;利用以上分析得到的系统实验结果给出QCD相结构及QCD临界点的信息。2.2 低能区原子核结构与反应及关键天体核过程研究研究内容:针对 X 射线暴和超新星等爆发性天体环境中的关键核反应过程,依托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BRIF和相关核天体物 理研究装置等,在低能区开展高精度的原子核的基本性质、结构特性与反应机制及关键天体核过程研究,积极发展相关微观模型,在更广泛的同位旋和角动量维度上探索原子核有效相互作用新规律,探索宇宙元素起源和星体能量产生机制。考核指标:完善BRIF高精度核物理实验平台(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立体角覆盖达4Pi的40%以上,能量分辨好于50keV),测量3~5项奇特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反应截面和衰变过程,统计精度好于10%;发展结合人工智能的核理论分析方法,探索原子核有效相 互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完善BRIF和相关核天体物理实验平台(伽马探测器阵列立体角覆盖达4Pi的60%以上),发展天体核反应的 高精度实验方法,测量天体演化相关的3~5项核反应截面和放射性原子核半衰期,统计精度好于10%;结合天文观测,验证天体演化模型,理解宇宙元素起源和星体能量产生机制;建立相关微观模型,研究α团簇和核物质状态方程等在天体核过程中的关键作用。3. 强磁场及综合极端条件3.1 强磁场下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控新方法研究研究内容:瞄准糖尿病和脂肪肝两种代谢性疾病,依托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发展高场生物磁共振波谱与成像新技术,深入研究糖尿病和脂肪肝发生发展和调控机理;探索不同参数稳态磁场对糖脂代谢、铁代谢和氧化还原等代谢性疾病关键过程的调控及机制,研究稳态磁场对肠道微生物代谢的影响,探索稳态磁场在糖尿病和脂肪肝诊疗中的新策略。考核指标:发展针对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新型核磁共振波谱与成像检测方法,开发1~2种治疗糖尿病和/或脂肪肝的候选药物;阐明稳态磁场对糖脂代谢、铁代谢和氧化还原的调控机制,明确稳态强磁场生物安全界限,开发磁场在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潜在应用,研发1~2种基于磁场防控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演示样机,血糖和脂肪肝改善达到20%。3.2 强磁场下零/窄带隙新型电子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研究内容:依托稳态强磁场装置,针对下一代电子器件对零带隙/窄带隙新型电子材料的需求,围绕极端条件强磁场下电子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与关键科学问题,聚焦磁场对材料生长调控规律的获取,系统开展强磁场下窄带隙化合物半导体、零带隙低维碳基材料、高频碳/磁薄层材料、新型热电材料等新型电子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开拓其量产应用。考核指标:开发出强磁场(≥18T)辅助布里奇曼单晶炉样机1台;在强磁场下研发出几种具有实用化前景的零带隙/窄带隙电子材料,包括大尺寸窄带隙化合物半导体(~1 英寸,带隙~0.62eV,霍尔电阻率2000cm2/Vs,位错密度2)、高性能碳基光热催化量子点与光电材料(吸收/发射波长1200nm,光热转换效率≥40%,纳米酶催化效率≥0.1μM/s,载流子迁移率~10cm2/Vs,光响应性~106A/W)、适应于GHz/THz 波段的轻质宽带高频吸收材料 (GHz波段:吸收20dB、带宽5GHz;THz波段:吸收20dB、 带宽1THz)、低成本高性能多元纳米复合热电薄膜(ZT 值≥2.0, 温差≥10K,成本降低 50%);探索研发材料在器件中的量产应用。3.3 强磁场回旋管高功率太赫兹波源及电子自旋共振谱仪研究内容:依托脉冲强磁场装置,针对材料电子自旋与核自旋的关联、激发和弛豫过程等研究需求,开展THz回旋管理论与技术、高精度磁场位形和波形调控方法、THz高品质波束形成与瞬态测量技术、高功率THz波激励下的电子自旋共振谱仪研究,为探索关键材料结构、性能以及动力学变化提供先进测试平台。考核指标:建立基于强磁场的高功率回旋管太赫兹波源设计理论体系,解决磁场时空分布精确调控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高功率太赫兹脉冲波和连续波输出。(1)脉冲波辐射源:磁场强度40T,频率1THz,功率300W;(2)连续波辐射源:磁场强度15T,频率800GHz,功率30W;(3)电子自旋共振谱仪:时间分辨≤10ns,带宽1GHz,DEER空间分辨2~50nm。4. 天文学4.1 依托LAMOST、FAST的恒星稀有天体和关键物理过程研究研究内容:瞄准恒星内部结构和关键物理过程,依托LAMOST、FAST大科学装置,搜寻和发现恒星关键/稀有天体, 探测恒星内部结构,识别Ia型超新星前身星;发展恒星对流模型,研究特殊元素的形成和输运、角动量转移过程;深入探讨双星演化的走向和结局,以及超新星等重要双星相关天体的形成和演化,结合黑洞观测,多方面提高宇宙测距精度。考核指标:发现几颗双星公共包层演化阶段天体;构建贫金属星和氦星的快速物质损失模型,系统建立双星演化的关键性判据;确定对流超射和星风在物质与角动量转移中的作用; 获得下主序恒星和红巨星表面存在磁场的星震学证据;通过FAST确定几颗超新星前身星;提高超新星等宇宙标尺的测距精度。4.2 第25太阳周重大爆发活动与空间天气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太阳爆发活动及空间天气形成的重大科学问题,充分利用我国自主观测设备,探索重大爆发活动中磁场时空演化、爆发机理、能量释放机制、空间天气形成机理及影响的全链路过程。诊断太阳活动中等离子体加热、粒子加速、激波形成与演化,获得对重大太阳活动产生机理及其空间天气效应新的可靠物理理解,并建立高精度的物理和数值预报模型。考核指标:确保我国自主观测新设备,如MUSER、NVST、AIMS、WeHot、FASOT等发挥科学效益;取得第25太阳活动周重大活动事件完整观测,建立数据库,涵盖国内外磁场、光学、 射电等多波段成像及光谱/频谱数据,开发新型大数据分析方法;发展三维(辐射)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建立针对重大太阳爆发事件的理论和数值模拟模型;建立灾害性空间天气的高精确度预报模式和方法。5. 先进光源、中子源及前沿探索5.1 超高功率软 X 射线光源新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针对能源科学、超导材料科学、超快物理化学和光刻等科学和应用领域对高功率EUV/软X射线光源的具体需求,依托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大科学装置,开展超高平均功率和超 高峰值功率EUV/软X射线光源的新原理及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探索基于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等产生高功率软X射线脉冲的新机制,发展高功率X射线光源所需种子激光、光学传输和诊断等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完成基于角色散机制的高平均功率EUV/软X射 线光源(平均功率100W)和基于啁啾激光增强型自放大自发辐射的高峰值功率软X射线光源(峰值功率100GW)的物理机制研究;基于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实验验证高功率X射线产 生的新机制,掌握其关键技术和实验方法,为用户提供峰值功率大于1GW、光子能量大于200eV的软X射线激光;掌握超高重复频率(1MHz)紫外波段种子激光和超大带宽红外波段种子激光等关键技术;掌握超高功率软X射线的光学传输、光学元件冷却(平均热负载100W,峰值功率100GW)和光学诊断(时间测量精度好于1fs)等技术。6. 交叉科学与应用6.1 超高真空平面微纳量子器件的分子束外延直接生长和原位表征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发展选区外延生长和片上掩模外延生长等技术,实现量子材料微纳结构和平面异质器件的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直接生长;开发极低温、强磁场原子力显微镜,实现绝缘基底上的微纳结构和器件的扫描隧道谱电子态表征;改进平台扫描微波显微镜、氧化物分子束外延生长等技术设备;基于这些新发展的技术研究拓扑-超导异质结构中的马约拉纳模相关物理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考核指标:利用分子束外延在超高真空环境直接生长出超导电极间距6.2 粒子流、先进光源新实验技术研究研究内容:依托同步辐射光源、超快强激光、先进中子源、加速器等束流装置平台,针对材料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生命健康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发展急需的先进实验技术和方法。考核指标:在选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平台与相关领域研究部门的密切合作,研发在同步辐射光源、超快强激光、中子源和加速器上为解决上述瓶颈问题急需的先进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促进大设施在材料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生命健康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交叉实验研究。有关说明:本方向拟支持不超过8个项目。附件:“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指南编制专家名单.pdf
  • 上海比朗公司首家推出“气体光催化装置”
    Bilon品牌自2007年推出以来,一直不断地进行着技术的改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着高品质的检测产品。继2010年7月推出Bilon光化学发反应仪,Bilon家族再度创新,于2011年8月,上海比朗公司首家荣耀推出BILON-R-BA型&ldquo 气体光催化装置&rdquo ,该装置系统由反应系统和分析系统组成。配合我公司生产的光化学反应仪可完成气体的在线反应。气体光催化装置特征 气体光催化装置是一全密闭的反应器,其内部装有200mm*100mm大小,外部可调节高度的支撑块,测试样片放置在支撑块上。支撑块上方有一与其平行的光路窗口,反应器外部的紫外光通过此窗口照射到样片表面。通过调节支撑块的高度使得样片表面与窗口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反应气只能在样片表面和窗口之间通过。光路窗口材料可选用石英玻璃或硼玻璃。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测试是在连续流动反应装置中进行,反应装置由反应气供应、光源、光催化反应器组成。由于反应物浓度很低,因此构成装置的材料必须满足低吸附性呵抗紫外线的要求,测试装置原理图见下图。产品详情请咨询:上海比朗仪器有限公司www.sh-bilon.com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988号7号楼5楼Tel:021-52965995/52965969
  • 中科院建成一批大科学装置
    “人造太阳”: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获悉,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13年来,高质量地建成一批大科学装置,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相关基础研究前沿领域的国际地位和战略高技术的研发能力。  据介绍,中科院正在运行的大科学装置达到11个,约占全国的80%。包括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研究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装置都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中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中科院大科学装置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如高精度加工、精密测量、自动控制、磁铁、超导、电源、高频、微波、超高真空等,直接促进了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据了解,中科院目前还有多个在建大科学装置,包括子午工程、强磁场实验装置、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航空遥感系统、武汉生物安全实验室、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
  • 源头消灭地沟油 上海研制油水分离装置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有二、三百万吨“地沟油”进入食品流通领域,即使政府投入巨额财政监管,仍有部分不法分子用此牟利。今天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与市科学传播学会联合发布了一项通过反复试验并经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检测通过的创新科研成果,从源头上遏制“地沟油”流入市场,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记者了解到,“地沟油”是一种毒害物质,有强烈的致癌危险。目前上海20余万家餐饮食堂排入地沟的油脂数量巨大。虽然政府投入巨额财政监控,控制了绝大部分“地沟油”,但只要有1%的“地沟油”被不法分子取得,“地沟油”危险就依旧存在。发布会现场  11月9日,为了从源头上彻底消灭人人喊打的“地沟油”,上海源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科技人员经一年多的时间,成功研制出“离子活性氧源头灭油除臭地沟油水分离器”,经上海市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和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专家测定,认为这项成果是目前解决“地沟油”的最有效方法,24小时油脂降解率达到了99%。“也就是说,使用了该项技术,地沟油将被全部降解成为亲水物质。”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关良说。  该研发公司总工程师华元琪也表示,该机器可在源头将装置产生的离子生物氧,通过曝气技术强化“地沟油”的氧化,使之产生裂变降解成为酒石酸、甲醇和甲酸等亲水性降解物,最终为水中微生物分解。生物氧在分解油脂的同时,也去除油脂污水池内各种细菌以及由细菌引起的恶臭,有效地改善了排放的水质,也改善了厨房的环境。在已投入该设备进行应用的锦沧文华大酒店里,东方网记者看到,原本油腻不堪的淀油池现在变得非常干净,也没有异味。  “经处理后的油脂污水接近直接排放江河的标准,而且不会存在二次污染,减轻了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华元琪说:“其实,如果把地沟油通过技术生产成生物柴油也是进行了二次利用,但其中采集、运输、购买生物柴油机器无一不显示其成本的昂贵。”赵关良也表示,目前“地沟油”的监控仍会有漏网之鱼,而这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则是从源头上解决了“地沟油”之后的各类衍生问题,有望切断地沟油回收、再加工、回流餐桌的黑色产业链。  据悉,目前这项设备作为新颖实用技术,已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专利。目前该装置已在锦沧文华大酒店和杏花楼集团南新雅大酒店试用,经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专家测定,污油去除率达99%。成本方面,每台设备的安装费用为2万—4万元。
  • 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反质子加速器研究取得进展
    欧洲自由电子激光装置(EXFEL)及反质子和离子研究装置(FAIR)是德国牵头组织的两个国际合作重大科学装置,我国参与了其中部分探测器研制、低温系统研究、高性能波荡器研制、超导材料及特殊材料研究等,主要目的是跟踪国际物理学最前沿的发展趋势、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研究、锻炼科研队伍、提高基础研究水平。  973计划项目“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反质子加速器重大基础研究”自立项以来,在FAIR加速器相关科学问题研究、大型实验探测器研究,EXFEL高性能超长波荡器系统物理及关键技术研究、大型恒温器关键技术研究、超导加速器用超导腔以及大晶粒高纯铌片的研制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进展。例如:在反质子加速器重大基础研究方面,完成了大型室温和超导二极磁铁样机的研制,并通过了国内外专家测试,同时完成了非烘烤超高实验真空样机研制和测试,主要性能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高性能超长波荡器系统物理及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我国研究人员参加了德国组织的波荡器系统总体设计、组织开展样机研究及磁测实验,了解并逐步掌握了高性能波荡器涉及的理论和关键技术 在大型恒温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对最关键的漏热和支撑部件进行专门研究,在液氮冷激、压力、真空、漏率等环节攻克了一系列难关,成功研制出高质量,符合和优于国际标准的EXFEL恒温器样机,样机在零下271度低温实验下,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标准,并已经被德国成功应用在其试验装置上,为今后国内各种大型恒温器的研制奠定了研究基础 在超导腔相关的研究方面,研制出了用于超导加速腔的大晶粒高纯高性能的铌片,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要求,并已研制出低电阻玻璃和高计数率MRPC样机。在超导加速器用大晶粒高纯铌片的研制、大晶粒9-CELL超导腔的研制和物理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材料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方钽业已列入EXFEL供应商名单 在STAR-TOF MRPC探测器的生产方面,成功研制并批量生产了MRPC探测器,产品合格率超过95%,已提供RHIC-STAR使用。此外,在加速器设计思想、新材料和特殊材料性能探索和使用方面也取得了多项成果。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姜晓明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近代物理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方钽业集团等研究单位参加。8月6-7日,项目年会在宁夏银川举行,陈佳洱、王乃彦、陈和生、张焕乔、方守贤、陈森玉、何季麟等来自国内高能物理、加速器和特殊材料研究的专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中科院基础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