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需定仪

仪器信息网生物需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生物需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生物需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生物需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生物需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生物需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生物需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生物需定仪相关的资讯

  • “阵痛期”的代理商亟需找准定位,做好厂商与用户间的“桥梁”—— 百赛生物市场总监钟定松浅谈国内生物科研服务行业的演变
    近些年,全球对于科学仪器的需求不断增长,据悉科学仪器市场规模已超过650亿美元。从地区来看,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是主要市场,尤其国内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显著,在国产化替代政策支持与外部催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产科学仪器公司迎来发展新机遇,科学仪器行业被进口企业垄断的局面也逐步被打破。在如此行业发展形势下,与科学仪器行业紧密相关的代理商行业动态如何,未来转型与发展方向在哪里?本期,仪器信息网特别邀请百赛生物市场总监钟定松先生分享他的从业经验以及对生物科研服务行业的看法。百赛生物市场总监 钟定松2008年毕业于江苏大学生物技术系,拥有14年的实验室用品营销管理经验,2019年10月28日加入百赛生物,目前任公司市场部总监一职。国内代理市场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充满活力我于2007年12月进入到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那时国内从事生物科研用品代理的公司还不是太多,行业知名的公司主要是香港基因、天美、深圳晶美、广州华粤行、上海吉泰等。国产品牌尚未建立,市面上最常见的基本都是进口的品牌,如:Invitrogen、Gibco、Hyclone、Takara、NEB、Fermentas、Qiagen、Sigma、Millipore、Amersham、R&D、Abcam、Corning、Axygen、Eppendorf、Thermo、Leica等。在这个行业创业的老板大多处于“养家糊口”的状态,从业者则更多是“怀揣生物梦想找工作而不得的有志青年”。2014年左右,整个行业发展进入到快车道,主要有三个明显的变化:①从业公司数量急剧增长,从几千家迅速增加到数万家,这也说明了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体外诊断等相关行业在国内蓬勃发展;②大陆开始陆续出现销售额破亿、人员破百的代理公司,形成领头羊企业,如:泰坦科技、百赛生物、达科为、优宁维等,融资、上市、合并时有发生,资本市场开始关注生命科学服务行业,创业老板们的腰包开始鼓起来,从业人员的薪资从一千大几百增长到几千大几百;③冒充“洋品牌”的概念慢慢被摒弃,大家开始建立真正的国产品牌,如:康为世纪、全式金、诺唯赞、翌圣、洁特、耐思、义翘神州、近岸、大龙、天能等。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基于市场需求,部分国产品牌迅速崛起,成功上市挂牌交易,“国产替代”不绝于耳。代理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代理商作为厂商的代言人,是连接厂商与用户的桥梁,特别是进口品牌,国内代理商的参与大大提高了服务时效,能为国内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即使在平台兴起,厂家热衷于直销的如今,代理商依然活跃。特别是如果厂商与代理商能处理好彼此的责任和利益分配,对三者来说都是利好。我认为代理商对于厂家而言,发挥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①品牌营销和产品销售,绝大部分的厂家是没有能力或精力自己建立覆盖全国的营销体系,他们甚至也不擅长营销和销售管理,代理商与厂家的合作,彼此可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互利共赢;②资金周转,大部分产品最开始的市场选择的是科研单位、医院等事业单位,这类客户大部分采购经费来自于国自然基金,属于有账期客户,代理经销商的参与承担了厂家的很大资金压力;③库存周转,绝大部分代理商为了服务的响应速度,是必须要备货的,厂家的货物可以提前进入代理商仓库,减少自己的库存压力。国内的市场相对来说是混乱的,少部分代理商还充当了国外厂家的其他功能。 代理体系与国外市场尚存差距,同志尚需努力我于2017年至2019年期间从事过科研用品的外贸进出口业务,我认为国内与国外代理商的区别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四点:①结算体系,国外不仅仅是企业,科研单位也是采取信用卡结算的方式,单单一个结算方式,就使得国外市场更容易实现在线化交易,大大提高人效,有利于企业把更多精力和经费投入到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②打造国产品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国内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盲目信赖进口品牌,一个实验做不出结果,如果用的进口品牌,实验人员会怀疑自己的样本和操作,而如果用的是国产品牌,很多实验人员首先怀疑的是产品问题,对国产产品的价格也是“砍到成本价”;而国外则更包容,你会发现很多在国内销量并不好的产品在欧美则销售的很好;③产品竞争维度的差异,国产品牌目前大部分还是在价格维度上做竞争,质量参差不齐,而进口品牌更多是建立技术和品质的护城河。④国外的代理体系是少数几家巨头垄断,如:赛默飞、Merck、VWR等,鲜有小型代理经销体系,而国内领头羊尚未形成巨头,更多的是小微代理商。 看好提供平台式服务、专精尖解决方案的发展模式科研用品市场从6年前的千亿市场增长到现在的数千亿市场,市场在不断增长,对于科学服务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对于个体来说就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取决于他们的运营模式以及选择产品的领域。就模式而言,我认为以下两类发展模式会更长久,一个是平台式服务商,我们可以向丹纳赫和赛默飞学习;另一个是专精尖的解决方案提供者,比如定位于“荧光和发光技术”的UElandy。对于企业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就领域而言,大健康产业目前已经是一个十万亿级的市场,作为服务于大健康产业的生命科学,他认为选择离大健康更近的产品及服务能让代理商“活的更滋润”,比如为抗体药、细胞治疗、生殖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处于阵痛期的代理商亟需找准定位随着国内采购平台的兴起,以及因市场快速增长导致的进口品牌开始在国内开展直销业务,一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代理商正在被市场淘汰。但正如前面我说的,有自己模式,有擅长领域的代理商依然是中国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有完善的销售体系,广阔的客户覆盖,良好的服务口碑,他们对国内外品牌的宣传和销售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此外,我认为目前很多代理商处于“阵痛期”,需要找到自身的定位,并提供以下两个建议:①深耕营销体系,做好厂家和客户的桥梁,做好定位选好领域,要么大而全,要么小而美;②基于现有的市场覆盖和未来的利润需求,转型做生产商,建立自己的品牌,这里面也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奥星、知楚、雅酶等。总的来说,无论是打造代理体系,还是建设国产品牌,科学服务业现在及未来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同志们共勉之。我坚信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也坚信这个行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我更坚信这个行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编辑后记:一直以来,科学服务(仪器、试剂、耗材及技术服务等)市场渠道是多元化的,而代理商就是其中主流的销售渠道之一。就科学仪器而言,仪器技术的落地应用离不开优秀的科学服务代理商,正是他们将国外先进的产品与技术引进来,将国内优秀的产品与技术送出去,为科研用户拓宽视野提供了帮助,为促进加强国际科学技术服务的交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正如百赛生物市场总监钟定松分享,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代理商终究会被市场淘汰,在经历一段时间发展,处于“阵痛期”科学服务代理商要想实现长足的发展,迫切需要转型。做好定位、选好领域是整个代理商行业需要持续深入思考的事情,基于此并辅以优质的服务,代理商才能做好厂家和客户的坚实“桥梁”。(本文编辑:刘立东)
  • 可随身携带的基因定序仪售价仅1000美元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843582ee-b116-4ca0-a4a9-12a08ebfb10c.jpg" title=" NewsDataAction.jpg" width=" 600" height=" 325"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25px " /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含有多达 30 亿硷基对的人类基因体,常用来当作测试& nbsp DNA& nbsp 定序设备的标准,尽管科技日新月异,重组基因体的过程就像拼凑一幅巨大拼图般艰难,不仅这些“拼图”数量惊人,还包含许多重复的长段序列。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不过再怎么难解的问题似乎还是有解决的一天。英国一家名为“牛津纳米管科技”(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的公司研发出一款称做& nbsp MinION& nbsp 的& nbsp DNA& nbsp 定序仪,大小如一台可放入口袋的智能手机,让使用者能随身携带,售价仅 1 千美元(2014& nbsp 年发行)。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这意味科学家不需投入大笔花费或经由昂贵的实验室就能进行基因定序,这在以往简直无法想像,可说是自& nbsp 1990& nbsp 年开始破解人类基因体后最突破性的发展。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刊登于《自然─生物技术》期刊的一篇研究,来自美国圣塔克鲁兹基因体研究中心、国立人类基因体研究中心、伯明罕大学及其他学术机构的研究团队,使用& nbsp MinION& nbsp 定序比以往都要巨大的人类基因体片段,发现惊人的地方不仅在于仪器的迷你尺寸,还在于它读取长股& nbsp DNA& nbsp 序列的能力:一旦传送进设备的小洞并经过纳米管,MinION& nbsp 会以片段形式读取 4 种硷基组成的长股& nbsp DNA,可读取的硷基数目超过 120 万个,是一般定序法读取的 8 千倍之多,甚至达到& nbsp 99.88%& nbsp 的惊人准确率。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论文共同作者米坦· 杰恩(Miten Jain)说:“可以读取长股& nbsp DNA& nbsp 是这项科技的一大优势。”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的通讯作者马特· 罗斯(Matt Loose)则表示:“这是基因体学的里程碑,它将提供我们对基因体整体结构更清晰的轮廓。”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不过大家更重视的还是便利性,论文作者之一、伯明罕大学的尼可拉斯· 罗曼(Nicholas Loman)教授这么告诉& nbsp BBC& nbsp 新闻:“花大钱在实验室进行基因定序不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将有机会让基因定序纳入日常检测工具。除此之外,MinION& nbsp 还能侦测血液中可能诱发癌症的& nbsp DNA,并在放射性仪器检测到肿瘤之前就找到。”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有了如此强大的功能,再加上便利性,科学家有望为大众提供简易又能负担的定序仪器,正如其中一位共同作者安德鲁· 贝格斯(Andrew Beggs)所预测:“5 到 10 年间,基因定序就会和烧开水一样简单。”基因定序未来是否真能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p
  • 超2亿元C+轮融资!国产基因测序仪厂商赛纳生物专注自主研发测序技术
    2022年8月,专注于国产基因测序仪研发的赛纳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纳生物)宣布完成超2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二期(国调基金)领投,无锡国联国康健康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无锡国联)跟投。依托原创的荧光发生(Fluorogenic)测序化学和纠错编码(ECC)测序策略两项核心测序技术,北京大学的陈子天博士联合国际著名科学家谢晓亮院士、北京大学黄岩谊教授团队创立了赛纳生物。赛纳生物专注测序技术,通过底层测序方法和工程技术革新,为行业提供高性能测序仪产品,成为服务全球市场的基因技术创新企业。赛纳生物CEO陈子天博士认为,测序领域被外资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双重垄断下,研发自主的测序技术和产品,是国内企业扭转该局面的关键路径。赛纳生物首款S100基因测序仪于2022年正式发布,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已启动,2022年6月,赛纳生物的S100基因测序仪及其配套测序试剂盒荣获欧盟CE-IVDR认证。赛纳生物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均得到了国内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与肯定,也标志着赛纳生物测序仪即将迈向国际市场。作为一家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上游平台型公司,赛纳生物本着合作开放的态度,期待与业界同行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创基因产业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自身技术实现持续突破的同时,赛纳生物也致力于通过底层技术优势,满足合作伙伴更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推动高通量测序技术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助力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国际市场。CEO陈子天博士表示:开发出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基因测序平台仅仅是入门,不断地迭代研发、推进国产测序平台产业化才是重中之重。制造工程机的过程耗时且漫长,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及反馈信息不断进行产品的改进完善,促使测序平台从“可用”向“好用”发展。赛纳生物的目标就是基于全自主研发的国产测序平台,构建中国主导的测序新生态。国调基金表示:本次投资是国调基金作为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在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基因组信息是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测序设备对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国调基金战略投资赛纳生物,看好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首创测序技术,与现有组合被投企业形成产业链互补和协同,打造中国自己的测序生态测序平台。无锡国联表示:很高兴能和国调基金一起投资国内基因测序领域的明星企业。基因测序是目前分子诊断中增速较快的领域之一,广泛运用于肿瘤、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及遗传病的检测。然而,基因测序行业上游的测序仪和耗材仍面临着核心技术受制于外、测序成本过高等问题。赛纳生物独创的底层测序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序仪和配套耗材专利技术,同时还具备测序结果准确性更高、测序成本更低、测序时间更短等优势。我们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 国际标准制定提速 中药“正名”尚需时日
    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上海,表明我国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国际标准的制定应结合中医药传统理论和现代技术的长处,并充分借鉴我国现有标准的成果,从而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上海,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启动。这表明中医药标准化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我国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将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遇。“占据国际标准战略制高点关系到巨大的利益得失,将决定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市场部刘旻博士表示。   有助“正名” 路途仍遥远   目前,中药在大多数国家只能作为保健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使用,而没有合法的药品身份。产业界人士一直希望能为中药“正名”,此次国际标准的制定或许是一个机遇。   刘旻表示,以非常严格的食品标准衡量中药,肯定会出现部分产品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将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创造有利条件。东阿阿胶副总经理尤金花也认为,通过国际标准的制定将逐步改变中药在大多数国家只能作为保健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局面,虽然要走的路还很长。   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王建国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有一定的难度,中药如果作为药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必须遵守药品的准入规则,而药品市场的进入门槛很高。从药物化学分析的角度看,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复杂性是研究中的难点,短期难以有所突破。哈药集团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英新的看法是,中药在功能主治和用药指导方面主要依据中医药理论,无法用西医理论说明中药的有效性,因此上述局面短期很难有所改变。   两条路线相互结合   在我国中药产业界有两条路线,一是遵照传统的中医药理论进行生产,一则仿照化学药或生物药的模式进行研发,在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应如何处理这两条路线的关系?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两条路线应该相互结合、补充,根据不同中药的特点加以选择。   “应该两条路线并举。”王英新认为,中医药理论的形成已有几千年历史,很多中成药品种的有效性早已获得临床医患的认同。由于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大部分中药制剂很难引入现代制药技术,因此保留传统的中药制造技术是必要的。同时,必须对传统中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将现代先进的制药理念和技术引入中药制药领域,使中药制剂现代化。   刘旻认为,中药现代化是指以广义上的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为基础,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中药。中药现代化的模式有几种,但普遍认为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现代中药模式才是真正的中药现代化模式。“化学药模式和植物药模式可能对中医药理论的发展促进不大,但其工艺先进、疗效可靠、有市场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医药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中医药事业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在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过程中,对于中药现代化模式的抉择,我们不仅要‘古为今用’,而且要‘洋为中用’,应将化学药模式和植物药模式积极吸纳进来”。   王建国建议,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可行的阶段性评价体系和粗放的标准平台,而重中之重是建立这一评价体系和标准平台的指导思想。他认为,两条路线相互借鉴,才能使中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现有标准融合   目前,我国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均有独立标准,比如种植源头的GAP标准、提取标准GEP、生产标准GMP、销售终端的GSP标准等,但它们彼此分离,因此有观点认为应站在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建立一整套涵盖各环节的标准。   王英新认为,GAP、GMP、GSP等已贯穿中药制药过程,形成较为系统的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尤金花也表示,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比如中药的原料对中药的生产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可以考虑将GAP和GMP结合起来制定统一的标准。   从另一个层面说,据了解,我国现在已经有27项中医药国家标准和209项行业标准,不同的地区也有一些不同的规范。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人员表示,该秘书处将从中选择已经成熟的标准,利用合理程序推荐为国际标准。对此,尤金花认为,首先应该使我国的这些标准和规范统一为国家标准和规范,再逐步完善提高,上升为国际标准。   刘旻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必不可少。一是多方合作,整体推进。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际标准化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和作用,站在国家的高度,加强协调合作,确保建设工作的有序、高效和整体推进。广大中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应积极参与,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研制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认证,以促进中医药走出国门服务世界。二是强化实施,注重实效。通过完善强化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标准实施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形成标准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修订的良性闭环运行系统。   王英新表示,如果能使我国的中医药国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对中医药发展以及走向世界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中医药在国家标准方面尚存较多的欠缺和不足,主要是基础研究薄弱,应努力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用现代技术充分解释其生物特性。
  • 疫苗稳定需防腐,硫柳汞量知多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发全球关注,全球多国数个研究团队也积极投身于疫苗的研发中。疫苗作为一种注射到体内的生物制剂,防止其被细菌污染是其保证安全性的要求之一。硫柳汞(Thiomersal)作为一种广谱抑菌剂广泛应用于生物疫苗中,其抑菌作用机理是汞离子与菌体中酶蛋白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去活性。在使用硫柳汞作为抑菌剂时,既要保证抑菌有效浓度和抑菌效果,还要降低抑菌剂对身体的刺激和损害。 尽管WHO等权威机构强调,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中硫柳汞的用量会对健康构成风险,含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汞元素仍旧引起公众对硫柳汞使用可能导致汞累积伤害的担忧。美国FDA于2001年开始在儿童疫苗中不再使用硫柳汞作为抑菌剂,我国疫苗生产目前无停止使用硫柳汞的强制要求。即使宣称的无硫柳汞疫苗产品,硫柳汞仍可能在疫苗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留下痕量残留。疫苗中抑菌剂硫柳汞含量知多少?岛津LC-20Ai+ICPMS-2030联用系统告诉您。 ☆☆岛津LC-20Ai+ICPMS-2030联用系统☆☆图1 岛津LC-20Ai+ICPMS-2030联用系统 岛津惰性液相色谱系统LC-20Ai使用全PEEK的泵头和管路,坚固耐用、性能可靠:(1)使用碳涂层彻底避免金属管路带来的离子迁移干扰;(2)密封垫采用纯金材质,其延展性和惰性有了大幅度提升,提高耐用性;(3)陶瓷针头,不锈钢管路内衬PEEK材质,在惰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压力耐受性; ☆☆方法特点☆☆ 与《中国药典》(2015版)中疫苗抑菌剂硫柳汞的双硫腙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相比,HPLC-ICPMS法无需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操作简单快捷,可以实现硫柳汞的快速、高灵敏检测。图2 硫柳汞色谱图(单位kcps) 硫柳汞典型色谱图见图 2,其保留时间为2.67 min。在硫柳汞浓度5~1000 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0.9999。分别对10 μg/L和100 μg/L硫柳汞进行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和0.56%,对高低浓度具有良好重复性。 ☆☆样品分析结果☆☆测定市售9批次疫苗样品,其中7批次疫苗未检出,2批次检出的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样品谱图和测定结果见图 3和表1。 图3 疫苗样品谱图 表 1疫苗中硫柳汞测试结果及加标回收率如结果所示,上述疫苗中硫柳汞测定结果小于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100 mg/L的限值(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加标回收率11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疫苗等药品中抑菌剂硫柳汞含量的测定,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滴定法、原子吸收法等技术的不足。 撰稿人:周裕敏
  • 精准医疗计划正拟定 基因测序万亿蓝海开启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拥有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技术平台的国家基因库正在深圳抓紧建设,平台每年产出的基因数据将占据全球过半市场份额。这一平台今后将对接生物、医药、新型农业等众多新兴产业,为百姓健康、生物制药、高效养殖等提供原始基因数据,并将催生总价值上万亿的市场,预计仅基因检测服务业在五年内就可以达到百亿级市场。  政策积极鼓励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官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国家卫计委最近会同科技部等部门,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联合一批顶尖科学家,正在拟定中国版的精准医疗计划。  国家层面组织专家论证,一致认为现在开展精准医疗研究是整个医学界的重大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按照中国的需求,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和计划,搞好顶层设计,并进行系统谋划。据透露,精准医疗有望写入“十三五”规划,确定为重点突破领域。  据了解,最早提出精准医疗计划的国家是美国,今年2月由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率先提出。国家相关部委获悉后形成专文报送中央,中央领导批示科技部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牵头研究。  相关政府机构也屡次发文出台政策,鼓励精准医疗行业发展。5月10日,国务院发文取消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华大基因战略执行委员会朱岩梅表示,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引导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管从事前准入转为事后监管,将有助于激发医疗机构积极开展更多技术项目,推动精准医疗产业快速发展。  3月27日,我国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同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建议在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付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2014年3月,国家卫计委医管局发出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试点的通知,明确试点的项目包括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表示,当前,我国的临床医疗模式如同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即临床实践仅局限于依靠病人主诉、临床症状、生理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改变来确定疾病。实际上,水面下的冰山才更具危害性。在组织器官改变的下面,是大量的深层次分子生物学改变,包括遗传背景、变异、免疫和内分泌改变,这些是组织器官病变的主因,但我们却对此缺乏深刻的了解。以癌症早期诊断为例,发达国家的早期诊断率为50%以上,北欧甚至高达70%-80%,而中国却不足20%。中国的多数癌症诊断都是中晚期,治疗非常被动和盲目。  药企抢先布局  在一系列政策驱动下,精准医疗成为目前医药行业最大的热点,相关概念股受到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北陆药业年内迄今涨幅280%,新开源年内涨幅260%,达安基因年内涨幅210%̷̷这些公司都顶着精准医疗的光环。  精准医疗是个系统工程,大数据是基础,基因测序是工具,只有软硬件有机结合,才可能实现技术上的精准医疗。基因测序产业的竞争要素是技术、服务和渠道,门槛是数据库,落脚点在患者教育和科普过程。  上游测序技术上,Illumina的机器已接近顶峰。中游测序服务领域,本身壁垒较低,未来会出现超大规模的第三方检测工厂,实现规模效应,企业未来转型的出口是健康、医院、第三方医学检验。中游数据解读方面,未来市场格局将分为自行解读和外包解读两大阵营,外包解读将催化产业不断涌现出各种创新服务模式。至于数据库的建设,业内看好通过市场化的竞争,由企业投资整合资源来积累数据的途径。解读服务发展的催化剂在需求,落脚点在患者教育,医生和患者对基因检测认识越多,了解疾病机理的欲望就越强,数据挖掘的需求就越大。  下游临床应用上,人基因组与疾病筛查是必然趋势。肿瘤诊断作为第二大应用,个性化用药和早诊是必然发展方向。其他已经应用的领域主要包括:耳聋基因的筛查、罕见病筛查、地中海贫血、靶向药物伴随诊断。  A股上市公司中,除了知名度较高的达安基因、迪安诊断、新开源、千山药机、紫鑫药业、北陆药业外,仙琚制药子公司索元生物也定位精准医疗,通过独特的生物标志物平台技术指导临床“废弃”的创新药物研发再生,实现从零到数亿元的价值重建。  丽珠集团参股美国肿瘤精准治疗领导者Cynvenio,后者专门从事肿瘤基因检测服务,为采取高纯度提取循环肿瘤细胞群来进行DNA测序的领先企业。Cynvenio的重点产品ClearID能够在血流中检测乳腺癌病症,已被美国主流医疗保险公司覆盖。它还是FDA最早批准的肿瘤筛查公司,技术领先,其共同创立人中包括麦肯锡前合伙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值得重视的是,基因检测江湖中的“一哥”——华大基因,已于近期发布了创业板招股说明书。  肿瘤检测市场先行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今年4月公布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意味着肿瘤病种的基因测序得到监管层首肯。  达安基因控股孙公司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及迪安诊断全资子公司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入选首批试点单位名单。卫计委指出,将通过试点,做好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验证与评价,逐步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提高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和管理水平。除上述两家外,入选首批试点的单位还包括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深圳华大临床检测中心等。  2006年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30年来,乳腺癌死亡率上升了96%,而肺癌死亡率更是狂飙465%。根据《世界癌症报告》统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1/5;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1/4。对这类恶性疾病的治疗,一方面是加大治疗药物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应从精准治疗角度进行治疗技术的突破。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的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症”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用药转变,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精准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公认趋向。鉴于肿瘤基因测序的市场广阔的前景,继无创产前测序争夺战开展数年后,国内多家基因公司开始进入肿瘤检测市场,开始争夺这块大蛋糕。  此前,肿瘤个体化治疗仅由国家卫计委批准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者皆为政府背景,开展进度缓慢。国家卫计委批准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后,个别公司已先下手为强。华大基因旗下华大医学的进展最为快速,肿瘤检测即华大医学“生死战略”战略中的“死”战略之一。  华大医学的肿瘤套餐已于近日出炉并正在推向市场,目标客户既包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也可辅助治疗、预后监控。此套餐涉及肿瘤种类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为全面的。健康、高危人群适用于“遗传性肿瘤筛查”,包括男性15种、女性16种常见肿瘤的筛查,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常见癌症均在套餐范围内;罹患肿瘤的患者则适用于个体化治疗套餐,定位于针对性用药、预后复发监控等。
  • 国际标准制定提速 中药“正名”尚需时日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上海,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启动。这表明中医药标准化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我国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国际标准的制定应结合中医药传统理论和现代技术的长处,并充分借鉴我国现有标准的成果,从而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将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遇。“占据国际标准战略制高点关系到巨大的利益得失,将决定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市场部刘旻博士表示。   有助“正名” 路途仍遥远   目前,中药在大多数国家只能作为保健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使用,而没有合法的药品身份。产业界人士一直希望能为中药“正名”,此次国际标准的制定或许是一个机遇。   刘旻表示,以非常严格的食品标准衡量中药,肯定会出现部分产品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将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创造有利条件。东阿阿胶副总经理尤金花也认为,通过国际标准的制定将逐步改变中药在大多数国家只能作为保健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局面,虽然要走的路还很长。   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王建国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有一定的难度,中药如果作为药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必须遵守药品的准入规则,而药品市场的进入门槛很高。从药物化学分析的角度看,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复杂性是研究中的难点,短期难以有所突破。哈药集团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英新的看法是,中药在功能主治和用药指导方面主要依据中医药理论,无法用西医理论说明中药的有效性,因此上述局面短期很难有所改变。   两条路线相互结合   在我国中药产业界有两条路线,一是遵照传统的中医药理论进行生产,一则仿照化学药或生物药的模式进行研发,在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应如何处理这两条路线的关系?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两条路线应该相互结合、补充,根据不同中药的特点加以选择。   “应该两条路线并举。”王英新认为,中医药理论的形成已有几千年历史,很多中成药品种的有效性早已获得临床医患的认同。由于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大部分中药制剂很难引入现代制药技术,因此保留传统的中药制造技术是必要的。同时,必须对传统中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将现代先进的制药理念和技术引入中药制药领域,使中药制剂现代化。   刘旻认为,中药现代化是指以广义上的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为基础,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中药。中药现代化的模式有几种,但普遍认为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现代中药模式才是真正的中药现代化模式。“化学药模式和植物药模式可能对中医药理论的发展促进不大,但其工艺先进、疗效可靠、有市场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医药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中医药事业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在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过程中,对于中药现代化模式的抉择,我们不仅要‘古为今用’,而且要‘洋为中用’,应将化学药模式和植物药模式积极吸纳进来”。   王建国建议,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可行的阶段性评价体系和粗放的标准平台,而重中之重是建立这一评价体系和标准平台的指导思想。他认为,两条路线相互借鉴,才能使中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现有标准融合   目前,我国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均有独立标准,比如种植源头的GAP标准、提取标准GEP、生产标准GMP、销售终端的GSP标准等,但它们彼此分离,因此有观点认为应站在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建立一整套涵盖各环节的标准。   王英新认为,GAP、GMP、GSP等已贯穿中药制药过程,形成较为系统的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尤金花也表示,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比如中药的原料对中药的生产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可以考虑将GAP和GMP结合起来制定统一的标准。   从另一个层面说,据了解,我国现在已经有27项中医药国家标准和209项行业标准,不同的地区也有一些不同的规范。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人员表示,该秘书处将从中选择已经成熟的标准,利用合理程序推荐为国际标准。对此,尤金花认为,首先应该使我国的这些标准和规范统一为国家标准和规范,再逐步完善提高,上升为国际标准。   刘旻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必不可少。一是多方合作,整体推进。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际标准化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和作用,站在国家的高度,加强协调合作,确保建设工作的有序、高效和整体推进。广大中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应积极参与,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研制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认证,以促进中医药走出国门服务世界。二是强化实施,注重实效。通过完善强化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标准实施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形成标准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修订的良性闭环运行系统。   王英新表示,如果能使我国的中医药国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对中医药发展以及走向世界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中医药在国家标准方面尚存较多的欠缺和不足,主要是基础研究薄弱,应努力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用现代技术充分解释其生物特性。 新闻延伸:   中药国际化需要先保护好药材   我国中药材资源的供应危机和质量下降近年来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在于开采过度,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出口。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市场部刘旻博士介绍,目前我国的中药材年需求量约70万吨,其中出口达30万吨左右,出口种类和出口数量呈快速增长势头。大量宝贵的中药材直接出口国外或提取后出口,在国外经过简单加工包装,不但占领了国际市场,而且大量返销到我国市场。与此同时,中药材价格上涨过快,给中药产业发展带来压力,比如2009年金银花选货采购价格由2008年的每千克95元上涨到每千克400元以上,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国际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中药的出口,那么会不会因此加大中药材的需求甚至加重中药材的过度开发?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王建国认为,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将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质量,目前以种植、养殖为主的中药材会出现短暂的调整期,但长期来看,实施规模化养殖、种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资源短缺问题。   一些中药材资源几近枯竭,拯救和保护中药材已经刻不容缓。刘旻建议,将中药材列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加强保护、研发和合理利用,对珍稀濒危中药材进行人工培育,促进资源恢复 对中药材资源进行普查,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 严格控制中药材资源的开采量,根据稀缺程度,对中药材和提取物出口进行严格限制,满足国内需求后才可出口,对稀缺品种禁止出口。同时,大力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对重点中药品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品种所涉及的药材进行大范围规范化、规模化种植,保证中药材的可持续供给,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中医药文化成标准博弈关键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我国,标志着我国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不过,日本、韩国也是其成员国,而且他们在国际中药市场上占据着大部分份额,影响力不容小觑。   日本、韩国对中药的研究借助于科技进步,其优势在于科学基础理论、技术设备以及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他们为中医药研究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但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市场部刘旻博士表示,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我们要有实质性的参与。第一,加大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第二,要培养一支稳定的标准研究专家队伍。这些专家既要懂技术又要熟悉国际标准的相关规则,同时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第三,政府的推动作用要加强。要由原来的政府“包办”标准向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研究体系转变。政府一方面要推动企业提高对标准研究战略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在协调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关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东阿阿胶副总经理尤金花表示,要提升我国中医药标准研究的能力和实力,出台政策和措施整合国内资源,鼓励中药大企业和中医药研究机构强强联合,扩大我国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过程中的影响力。此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特别是仪器,逐步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研究过程要结合中医药理论,力争将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和多部位的“系统特色”体现在国际标准中。   所谓的“系统特色”就是中医药文化,而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对中药的国际化进程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东阿阿胶国际贸易总监孟宪清曾向记者表示,在目前西方国家不了解中医药理论的情况下,中药国际化应该有意识地进行中医药文化宣传。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王建国表示,在制定国际标准的过程中,中医药理论、文化、经验的影响力不可不重视,丢了这个根本,再好的标准也与中医药无缘。   刘旻认为,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推广自己的学术。中医药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向世界发展,而且正是由于它与现代科学的异质,才有了独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基础。   尤金花表示,中医药国际标准应该涵盖整个中医药产业,包括医疗机构、教育机构设立等,在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突出中医药理论以及中药的疗效、特色和优势。   关于中医药文化推广,刘旻建议:中医临床要将疗效显著的方剂通过标准化要求推向世界 中医教学要加速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帮助国外中医教育发展 中药要完成品种的规范、命名的统一以及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问题的解决 中医药学术团体要及时了解世界信息,迅速铺路搭桥 卫生行政特别是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政府间对话,促进各国关于中医药法律法规的诞生。
  • 医药生物行业—禾工科仪服务入微_滴定分析仪器安装调试
    近日,我司派出技术工程师前往江苏省某医药生物公司,针对其新购置的AKF-v6卡尔费休水分仪和CT-1PLUS电位滴定仪进行了现场安装及精准调试工作。这两款仪器均为我司的经典仪器产品,曾荣获“国产好仪器”殊荣。此次任务的目标是确保这两款精密仪器可以快速稳定地投入使用,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检测效率和精确度。 工程师抵达现场后,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安装计划和操作规范,对AKF-V6水分仪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安装作业。该型号水分仪采用先进的卡尔费休库仑法原理,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稳定可靠等特点,适用于各类医药样品的水分含量测定。工程师对硬件进行组装,同时对软件系统进行设置与校准,确保了仪器各项参数的准确性。 对于电位滴定仪的安装调试工作,工程师同样展现出了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款电位滴定仪集自动滴定、数据处理和结果打印等功能于一体,广泛应用于药物成分分析、酸碱滴定等领域。在安装过程中,工程师仔细检查了所有线路连接,并对滴定精度、终点判断等关键性能进行了严格的测试与优化,同时还进行了PH电极校正。 整个安装调试过程,工程师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秉持“精心、精细、精致”的服务理念,积极解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对其操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设备操作培训和技术指导,以保证客户能在后续使用中充分发挥出这两台仪器的效能。
  • 真迈生物:国产基因测序仪多方面已超过国外品牌
    基因测序仪是解码生命科学的利器,因其技术壁垒高、开发难度大,市场长期被少数几家跨国企业垄断。近些年,基因测序仪市场格局正在快速发生变化,涌现出许多新企业并纷纷推出自主研发的商品化测序仪。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基因测序仪新势力”(点击查看约稿详情)专题,并向测序技术研究专家、测序仪应用专家和基因测序仪企业广泛约稿(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充分了解基因测序新企业、新仪器、新技术及新应用进展。本文为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迈生物”)供稿,真迈生物拥有自主研发的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平台,2023年获近4亿元融资,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点击图片了解详情仪器信息网: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真迈生物。真迈生物创立于2012年,总部设于深圳,在北京、南京设有分、子公司。公司现有工作场地面积超过10,000平米,团队规模大约400人,其中一半以上为研发人员。真迈生物专注于以基因测序仪为核心的分子诊断上游技术平台的研发制造,致力于和广大的基因检测服务商及医疗机构共同建设精准医疗生态圈。目前真迈生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测序仪产品阵列——GenoCareTM 1600单分子测序平台和GenoLabTM M 、FASTASeq 300、SURFSeqTM 5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其中,GenoCareTM 1600 是首个获得NMPA批准用于临床诊断的单分子测序平台。仪器信息网:贵司目前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有哪些?相较于同类企业,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未来还有哪些产品拓展计划?真迈生物目前有四款测序平台,覆盖从8Gb-1.2Tb的通量范围:GenoCare 1600是一款单分子基因测序仪,主要的应用方向是NIPT(无创产前筛查)、CNVSeq(产前CNV检测)及PGT-A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仪器特点是无需PCR扩增,试剂简单,开机成本低。GenoLab M是一款中通量二代测序仪,其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目前主流的几大应用(生殖遗传、肿瘤基因检测、分子育种,病原体检测等),该仪器可以实现两张芯片混动上机测序,可以直接兼容主流测序文库和下游生信,非常灵活。FASTASeq 300是一款中低通量的二代测序仪,主要的特点是测序速度快(4.5小时完成SE50测序全流程,交付250M+ reads的高质量数据),非常适合紧急的样本检测,比如病原体mNGS。SURFSeq 5000 是一款Tb级通量二代测序仪。它提供FCM(500 M)和FCH(2000 M)双规格的微阵列芯片,每种规格均采用多流道设计,可支持不同应用文库分流道加载。它的PE150测序快至24小时。在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组靶向测序、转录组测序、宏基因组测序等多个主流应用性能对比测试中,相比于市售的同等通量测序平台,SURFSeq 5000表现出了更佳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在特定基因组区域的准确率和数据有效率有明显优势。它以一台桌面机的仪器成本,小样本量的开机成本,实现了与大型机满载运转相当的单Gb测序成本。可谓“多、快、好、省”!真迈未来的产品计划将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进行布局。继续提高测序读长、测序速度和测序通量范围都在考量之内。仪器信息网:贵司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面向的应用领域有哪些?主要解决客户哪些问题和痛点?您更看好哪些应用领域的市场前景?真迈生物主要面向的应用领域包括生殖遗传(比如遗传疾病的携带者筛查、产前筛查及诊断、WES/WGS)、肿瘤基因检测(伴随诊断、用药指导、肿瘤早筛及MRD)、分子育种、病原体检测、司法鉴定、单细胞测序等应用领域。我们相信,随着测序应用的普及和仪器耗材成本的下降,测序将会惠及更多的大众。我们认为遗传疾病筛查、肿瘤panel和更加快速的病原测序是未来几年内高增长的应用发展方向。此外,单细胞、空间组和环境生态虽然目前还不是主流应用,但它们的成长空间都非常可观。仪器信息网: 您认为在二代高通量测序和单分子测序技术和仪器方面,我国与国外分别还有何差距?本土测序仪企业在哪些方面需要发展提升?贵司产品有无出海计划?我国测序仪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性能上已经接近甚至在某些方向上超过了国外品牌。比如说华大智造DNBSEQ-T20×2测序仪已经在通量上达到了世界第一,真迈生物刚发布的SURFSeq 5000 测序仪的变异检测和甲基化测序能力也出类拔萃。中国市场上的测序成本已经是全球最低,这推动了科研和NIPT、病原检测等临床应用的发展。但是,在单分子测序的读长上,国产单分子测序仪还没有达到国外厂商(Oxford Nanopore/ Pacific Biosciences)的水平,特别是De Novo测序、基因组组装大量使用的仍然是上述两个进口单分子测序平台。二代测序方面,在产品集成度和上下游生态建设上,国产高通量测序仪和Illumina还有差距。现阶段Illumina测序仪的数据总量和应用范围都明显领先于国产测序仪;在技术上,Illumina的超分辨光学、机器学习算法和芯片设计也有一定的先进性。真迈生物测序仪已经在海外推广销售,并且已经有海外客户基于真迈测序平台发表了多篇科研文章。海外市场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商机;我们也在不断地打磨产品,应对国际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仪器信息网: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基因测序仪市场,您认为随着相关企业的不断涌现,应该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真迈生物的优势有哪些?真迈生物在测序仪研发方向深耕逾十年。在测序平台开发取得创新性突破的同时,真迈生物已建立了世界一流的测序系统研发团队;具备“仪器—试剂—芯片—软件”全模块的研发制造能力。每一款测序仪的开发、上市和资质申报都使真迈生物的团队更加成熟。可以说,人才是真迈生物的核心优势。中国的测序市场也存在着一些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和一些友商产品相比,真迈的测序平台集成扩增与测序,自动化程度高,准确率优秀,稳定性好。自测序仪发布以来,真迈已经和领先的科研和临床单位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上都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文章。未来真迈生物将继续以国产自主创新为目标,不断探索领先的技术路线,紧跟生物学和医学前沿,开拓测序应用的“蓝海”市场。同时真迈也会继续加强实用性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迄今,真迈已授权和在申请的专利已经超过300件,涉及测序系统的各个技术方向。仪器信息网:请您谈谈目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目前比较突出的困难在于:1.品牌的认知度:真迈生物正处于市场开拓期,尚未建立被广泛认知的市场品牌。在产品推广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相对较长的时间成本被客户了解和接受。除了通过大量的用户测评和科研文章赢得信任之外,我们期望行业媒体为真迈生物这样的成长型企业提供更多的品牌推广支持。2.建设完整的上下游生态链:测序仪企业的成功和测序应用用户的成功息息相关。测序仪的“自主可控”也和上游元器件的供应链自主可控不可分割。中国测序企业要做大做强,要避免内卷,合力推动上下游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测序生态,让进口技术和产品不再“卡脖子”。仪器信息网:请介绍一下贵司的融资情况。您认为资本选择贵司的原因有哪些?8月2日,真迈生物宣布完成近4亿元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内第三方医检行业领导者金域医学以及国有投资机构国鑫投资等机构共同领投,深高新投、国创致远、常州霜叶创投、财鑫资本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码基因测序设备和试剂等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扩大现有产品产能;提速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推动产品在国内外推广应用,进一步加速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投资机构选择真迈生物,一方面是看好真迈生物在基因测序产业中的上游头部核心地位与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是相信真迈生物团队在过往创业历程中所体现出坚韧、务实的精神品质能够支撑公司在长远的发展道路上能够持续进步和突破。仪器信息网:最后请谈一谈贵司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和布局。在接下来的3-5年,真迈生物的业务定位依然聚焦于生命科学领域的上游平台和工具。1、 在基因测序平台上,真迈生物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提供从单分子到二代测序、从中小通量到超高通量的全线产品,覆盖从生命科学到临床诊断的主要应用场景。2、 围绕基因测序平台的底层技术基础,拓展开发新的生命科学平台产品,提供多组学工具组合。3、 在市场端,持续完善国内市场的覆盖度和服务力量,开放地和国内测序应用公司合作;同时加强国际市场开发和支持,坚持走全球市场路线。
  • 东南大学研制新技术:1000美元一天搞定基因测序
    记者日前从第十一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上了解到,东南大学在第三代人类基因测序关键技术研制上取得重大进展,研究人员造出了只有头发丝1/30000左右粗细的小孔,让DNA中的碱基挨个通过小孔,通过给碱基&ldquo 量个头&rdquo 的方法来测定序列。这种新方法将原本要6个月的测序时间缩短到了24小时,费用也从500万美元降到了1000美元以下。利用这种技术,将来人们测基因序列,可能就像做血常规检查那么简单。   碱基   构成基因的&ldquo 字母&rdquo ,总是两两配对   在形成稳定螺旋结构的碱基对中共有4种不同碱基。根据它们英文名称的首字母分别称之为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鸟嘌呤)。每种碱基分别与另一种碱基的化学性质完全互补,通俗来说,就是A总与T配对,G总与C配对。这四种化学&ldquo 字母&rdquo 沿DNA骨架排列。&ldquo 字母&rdquo (碱基)的一种独特顺序就构成一个&ldquo 词&rdquo (基因)。   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对就像&ldquo 拉链齿&rdquo   人类基因组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还有一对性染色体X染色体或Y染色体,含有约30亿个碱基,组成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如果将DNA稳定的双螺旋结构看成拉链的话,四种碱基两两配对,每一对碱基就是拉链骨架上互相咬合的齿。它们的独特顺序就构成一个基因。   让碱基挨个通过&ldquo 小孔&rdquo 验明正身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陈云飞副院长介绍,基因实际上是DNA的一个片段,而基因的遗传信息其实就存贮在碱基的序列中。30亿个碱基排列略有变化,就有了人高矮胖瘦等分别。要完成全序列的基因测定,是个浩大的工程。第一代测序法用的是化学方法,要把长的基因打成很多段,然后进行荧光测定,第二代集成度高了,所以时间缩短很多,第三代测序的目标是更短的时间、更廉价的费用。为此,依托东南大学的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从2006年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   &ldquo 每个碱基的长度约为0.34纳米,30亿个碱基长度也就是1.03米。&rdquo 陈云飞副院长介绍,他们的物理测序方法,就是让这个总长度只有1米多实际上却浩浩荡荡的碱基队伍挨个通过一个纳米孔,然后给每个碱基&ldquo 量个头&rdquo 。这个原理是什么呢?&ldquo 4种碱基有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们造出一个孔,让碱基挨个走过去,碱基个头不一样,引发的电流大小也就不一样。&rdquo 通过纳米孔传感器绘制电流变化,就能自动分辨出碱基的排列顺序了。   &ldquo 碱基&rdquo 被电极吸引,就像线穿过针眼   陈云飞副院长口中的这个孔,相当有技术含量。他们这个孔做到直径2纳米,在全世界都是领先水平。2纳米是个什么概念,陈云飞举了个例子,我们的一根头发丝是7万纳米,1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70000。东大研究人员选用的两种材料是石墨烯与氮化硼,这两种材料本身都是单层片状结构,只有零点几纳米厚,强度却是钢的1000倍。   有了小孔,碱基却不会主动&ldquo 钻&rdquo 小孔,那就得给碱基加点&ldquo 动力&rdquo 。&ldquo 我们将溶液用特殊的薄膜隔开,薄膜上集成的是纳米孔的阵列,在溶液的一边加正电极,一边加负电极,因为DNA本身带有负电,电极一起作用,DNA就会主动往正极方向跑。&rdquo 陈云飞说,只要DNA的&ldquo 头&rdquo 通过小孔了,原本&ldquo 蜷缩&rdquo 成一团的DNA就被&ldquo 拉直&rdquo ,DNA上的碱基也就能挨个&ldquo 量个头&rdquo 了,就像线被穿过针眼一样。东大从想法形成到做出这个原理样机,大约用了14年。   基因测序有多难?   要测30亿个碱基,第一代测定法花了12年   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体全序列的基因测定,历时长达12年,耗资达30亿美元。近两年第二代测序仪让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时间缩短到了2-4周,价格也降到了500万美金,但这样的价格和时间,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基础理论研究。于是,在2004年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启动了&ldquo 千元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rdquo ,目的是让人类基因组的测序的费用降到1000美元以下。   新测序法带来啥改变?   基因检查更快更便宜,可以&ldquo 私人定制&rdquo 药品   如今新技术能在24小时内完成对个体的基因测序,有了基因图谱,未来用药治病将可能迎来本质的改变。&ldquo 比如说,我们确定某种基因和某种疾病的关系,而患者本身就有这种基因,我们就能根据患者的基因图谱来制作针对这个患者的药品,个性化药物时代将到来。&rdquo 除了药品的&ldquo 私人定制&rdquo 外,疾病的预防也成了可能。&ldquo 我们知道患者本身有某种疾病的基因缺陷的话,修复基因也有了可能。&rdquo
  • 知微生物:仅需一步加样,30分钟核酸快检产品获批
    2022年8月2日,北京京东方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全自动核酸扩增分析仪(型号NAT-3000)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第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223221029)。理想中完美的分子POCT产品目前常规的核酸检测,仍需将采集后的样本运送到专业的核酸扩增实验室内、由专业人员操作完成;由于检测操作步骤多、耗时长,加上样本周转的时间,通常需要6-12小时才能获得结果。面对需要现场即时检测、快速获得结果的核酸检测场景,分子POCT(point-of-care testing,即时检验)的概念应运而生。理想中的分子POCT产品应具备一体化、检测快、结果准、操作简便等特点,但“金标准”核酸检测高度复杂的流程,对产品的集成化设计与性能参数优化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纵观国内市场已问世的产品,或是减省了核酸提取过程,或是在变温qPCR与恒温扩增间进行了取舍,均非完美符合理想分子POCT产品特点的产品。一款30分钟完成“金标准”核酸检测的分子POCT产品知微生物推出的全自动核酸扩增分析仪(NAT-3000)作为全链条自主研发的分子POCT产品,秉承将“分子诊断临床检测金标准方法学”与“微流控芯片的工程学设计”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搭载微流控试剂盒组成封闭系统,突破性地实现了仅需一步加样、30分钟即可在全封闭的试剂盒内完成包含“磁珠法核酸提取”与“荧光定量PCR扩增”的“金标准”核酸快速检测。全封闭试剂盒采用全封闭微流控芯片设计,检测过程实现了气溶胶“0”污染;金标准试剂盒内集成了磁珠法核酸提取与荧光定量PCR扩增的检测全流程,符合临床检测“金标准”;30分钟试剂盒上机后,检测过程中数据实时解读,30分钟即可输出检测结果,并支持结果提前预警报阳;高灵敏度以“新冠-甲流-乙流联检”试剂盒为例,灵敏度可达200拷贝/毫升;至简操作“样本进,结果出”,检测全流程仅需一步加样;5分钟培训,1分钟上手操作;多样本兼容支持咽拭子、痰液、血液等多种样本类型中病原微生物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模块组成设备由主系统与子系统组成,单一子系统同时可检测4个试剂盒(4通道);一台主系统最多可同时拓展连接6个子系统;分子POCT产品是典型医工交叉学科产物,从设计研发到量产转化,需要涉及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光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精密加工、嵌入式算法、电子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工业设计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知微生物追求“兼容并蓄、突破创新”,突破了多学科领域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全自动核酸扩增分析仪(NAT-3000)在产品性能与量产稳定性上的双重突破。助力全领域多场景创新应用全自动核酸扩增分析仪(NAT-3000)具有快速简便、一体化程度高的特点,对场地及人员要求低,可实现取样后在全封闭、便携式、一体化仪器上完成精准快速检测,适用于发热门诊、急诊、疾控、重点人群筛查复核、海关等多个场景,尤其满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机构急、特人群的快速检测需求。同时,知微生物已同步开发出针对呼吸道类(新冠、甲型流感、乙型流感联检,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呼吸道多重病原体联检等)与血液类(HBV、HCV、HIV等)病原体的多款核酸检测试剂盒。未来,知微生物将围绕全自动核酸扩增分析仪(NAT-3000)持续推出妇幼健康、耐药基因、肿瘤伴随诊断等体外诊断解决方案,推动分子诊断技术从单一科室向多科室,从大医院向基层医院,从少数领域向全场景发展。关于知微生物作为京东方科技集团孵化成立、专注于分子诊断业务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京东方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秉承“分子诊断、惠及所及”的使命,聚焦分子检测领域,已构建临床检验与居家自测两大创新性分子POCT诊断技术平台,并承接多项重点研发项目。团队已累计申请80余项专利,并与多家知名机构积极开展科研与临床转化合作。知微生物致力于成为全球分子诊断行业领航者,以科技创新赋能国家精准医疗体系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 圣湘生物再出手 又一家国内可量产的基因测序厂商被收购!
    6月22日,圣湘生物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链,推进公司战略布局,与真迈生物、中科达瑞、深圳闪士多、深圳万力拓签订《投资协议》,通过股权转让、认缴新增注册资本方式,以合计2.552亿元的价格取得真迈生物14.767273%的股权,成为真迈生物第二大股东。真迈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单分子和二代测序仪研发制造商,目前在国产二代测序仪阵营中,仅有的两家可以实现量产的公司之一。公告显示,真迈生物在仪器硬件、化学试剂、测序芯片、生信算法等测序系统的底层技术平台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核心设计和工艺能力,尤其在包括荧光检测、核酸修饰、染料合成、酶突变、表面化学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均实现了自研自产,并累计拥有200余项国内外知识产权(含授权及申请),是国际上屈指可数的拥有基因测序上游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硬科技企业。那么在新冠中顺势起飞的圣湘,刚大手笔入股了老牌IVD企业科华后不久,又再度出手真迈,他们是怎么考虑的呢?圣湘视角1. 补全其分子产品线圣湘传统的分子检测产品是基于PCR的,成为科华第一大股东之后,从战略上说,已经从一家单纯的分子检测产品公司变身为一家综合型IVD企业了,但在产品拼图中缺少了测序相关产品,所以其必然要在测序仪产品上有所布局,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趋势下,一览国内各公司的测序仪,圣湘的选择其实也十分有限,而真迈,拥有完整的研发团队建制和研发实力且已能实现量产,但在市场营销端和商务拓展方面还远不够强大,所以几乎成了圣湘的最佳选择。当一家公司拥有了一款拳头产品之后,必然会寻求产品和业务多元化(不要把顺序搞反了),可使不同产品之间形成合力效应,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市场竞争中更能游刃有余,所以圣湘作为一个以分子检测试剂立足的公司,它深深滴体会到了同质化的竞争是多么血腥,而且相信它也觉察到了未来必然是同时拥有试剂和仪器的公司才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所以在它目前的产品拼图中加入了测序仪,不仅能使产品系列更加完整立体,也拥有了差异化竞争优势。2. 战略布局圣湘凭借自己多年的积累和实力,终于在新冠中腾飞,不得不说机会确实是给有准备的人,如果自身实力不足,即便给机会也接不住,看看又有多少家分子相关的公司在新冠中望洋兴叹。但是随着新冠疫苗的接种在全世界范围逐渐铺开以及一些常态化防控体系的成熟,如火如荼的新冠终将会回到一个合理水平,届时对新冠相关产品的需求必将大幅回落,所以圣湘及时入股了科华,然而还不够,最近在多个大城市高调无比的呼吸道多联检产品的推广造势也是其一。除了上述动作之外,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圣湘有一个医检所(名字叫做圣维尔医检所,英文名是Sanway),也提供各种NGS检测服务(从遗传疾病到肿瘤伴随诊断再到最近两年火热的mNGS都有),但说实话,在业界几乎没啥存在感,在如今的局面下,尽管其不缺钱,但以戴老板的独到眼光,他不大可能选择Illumina和华大的产品,因为选择这两家的产品不足以破局,只是在内卷竞争的道路上徒劳挣扎而已,而在这个时点选择真迈的产品,虽然风险存在,然而一旦成功,是有可能改变局面的。圣湘成为科华第一大股东之后可以形成综合及规模效应,圣湘的第三方医检所就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且具有成本优势的检测项目 ,不管是其独立运营的第三方医检所,还是整体打包进院的模式,圣湘都拥有了更加灵活的选择和操作空间,到时候圣湘可能会采用同时提供产品和检测服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放弃眼前的虚假安全去做与众不同的决定,做难而真正有价值的决定,做对公司长远发展有重大帮助的决定,是很考验决策者水平和胆识魄力的,以何种节奏在何处花钱既是技术,也是艺术。3. 其它合作圣湘和天隆在非洲猪瘟和新冠之前其实活得并不滋润,说是艰难前行也不为过,要不也就没有天隆委身于科华一事,也没有圣湘还要吃力不讨好地去开一个第三方检验所的选择了,就这两家公司而言,天隆强在仪器,而圣湘强在试剂,所以不排除此次投资之后,圣湘与真迈在设备研发层面进行更深更广的合作,虽然有传闻圣湘在招兵买马扩充硬件研发团队以弥补其设备短板,但是并不妨碍其外部合作,如果可以形成合力效应又何乐而不为呢?真迈视角1. 互补效应真迈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渠道资源不足是其肉眼可见的短板,但圣湘目前在感染领域已经人尽皆知了,而且最近几次高调大手笔操作更是让人应接不暇,其渠道资源和影响力已然今非昔比,真迈选择与圣湘合作不仅可以在感染领域有所突破,也可以借着圣湘的影响力和业务合作加持趁势猛进,随着入局二代测序仪的玩家越来越多,真迈必须得有足够的危机感和快马加鞭,同时也多向圣湘务实的作风学习,不然可能会错过这个快速成长壮大的机遇。在两年前的至暗时刻中都没被打倒的真迈拥有十足的韧性,这是一个团队要想在创业的负重长跑中取得胜利所必需的宝贵品质,相信它选择圣湘也并不会放弃独立自主发展的机会,对于真迈而言,它的产品最终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拥抱整个产业生态,这样才具有更高更大的发展空间。关于当年的黑天鹅事件,我认为在一段时间内对于真迈而言确实是个考验,但就长远发展而言,或许是个好事,一颗定时炸弹在它还能承受的阶段暴露了出来并被其成功拆除,也及时地让团队意识到要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来谋求发展。一个企业难免会经历一些艰难时刻,趟过去了就会升级,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多年以后等真迈发展壮大了,回望这段历史,真迈人会由衷的说声谢谢。2. 最优之选真迈要想在现有的态势中迅速破局,需要的不仅是足够的资金,还需要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资源,然而留给真迈的优质选择也并没那么充足,多家在业界颇具影响力的纯财务投资机构多少还有点顾虑,他们会选择继续观望,而产业资本中能与其形成互补效应的也寥寥,所以手握充足现金的圣湘几乎成了其最优之选。对于真迈而言,专心做好产品,最终靠实力说话和赢得未来是最好的出路和选择,特别是有了圣湘的加持之后如果能乘风破浪,我相信以后的路会越走越顺越走越宽。二代测序仪,从方法学原理上就注定了其复杂性,要想达到稳定可靠的量产交付,据我所知,国内能做到的公司凤毛麟角,而真迈是其中之一,所以那些还在瞻前顾后的机构们,也许会错过一个很棒的机会。为什么贝瑞没有投资真迈?按理说,作为国内NIPT两大巨头之一的贝瑞有比较强的动机收购或者投资真迈,一旦成功,可以在成本优势上与华大抗衡,至少不至于在惨烈的竞争中太被动,毕竟NIPT目前正在朝向普筛的目标一路狂奔,成本是一项很关键的竞争要素,但为何未见其出手呢?我推测主要原因是贝瑞作为Illumina在国内最大的用户,它对Illumina产品的依赖程度过高,持有的历史资产太重,而真迈目前的产品成熟度、产能以及相关准入门槛资质还不足以让贝瑞下定决心花费巨大的代价在短时间内完成替换。同样的,其它几家Illumina的大客户如诺禾致源等科研服务提供商也是类似的原因(当然诺禾自己的上市之路也是一波三折,所以未见得有足够的资金和魄力来完成这样的布局),但长远来看,二代测序仪的国产替代是一个必然趋势,像诺禾明码这样的测序工厂(无贬义)如何与华大竞争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近期以来多家依托华大测序仪对外提供测序服务的公司相继高调宣传和大力推广,以及华西医院最近一个高达1个多亿的大标最终花落华大多少也说明一些问题了,在中国现阶段,高性价比是绝大部分客户选择产品时的重要决策依据。不过我相信Illumina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对于目前国内上演的以及即将发生的一切,他们肯定早有准备,推测其一方面他们在积极布局下一代测序产品,另一方面他们也完善了现有产品系列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并做好了必要时降价的准备。尽管类似贝瑞这样的公司目前未出手,但不排除在未来合适的时机选择真迈甚至是别的测序仪厂家的可能,不管是贝瑞的肿瘤伴随诊断产品也好,肿瘤早筛产品也罢,目前也并没有为其贡献足够多的营收,虽然肿瘤早筛的想象空间巨大,但是就最近连续曝出的几款早筛产品数据造假和夸大宣传事件来看,还有不少的挑战需要克服。对了,贝瑞近两年来大力推广的科研服务最终会取得何等成绩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测序仪和配套核心试剂仍然是外购的,那么其未来面对的竞争不可能不惨烈。圣湘以其独到的眼光和快狠准的务实行动作风向大家宣告了它的崛起和野心,从入股科华再到投资真迈,从战略上来说都是棋高一着,现阶段圣湘大概还会继续它的投资甚至是收购步伐,以实现快速充实完善其弹药库的战略目标,真正跻身于强者之列。当然如何才能实现高效良好的整合,厘清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并掌握好整合节奏及切入点是很关键也很有挑战的。对于真迈而言,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交付稳定可靠的高质量产机是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并甩开一众跟随者的挑战所在,祝愿他们都能有光明的前景。
  • 教育部:生物育种科学等12个专业,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为引导涉农高校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教育部日前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将生物育种科学等12个专业列为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提出,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其中,在粮食安全领域,设置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育种技术、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生态文明领域,设置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生态修复学、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在智慧农业领域,设置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在营养与健康领域,设置食品营养与健康、兽医公共卫生专业;在乡村发展领域,设置乡村治理、全球农业发展治理专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部省合建有关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和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涉农高校深化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教育部组织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制定了《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现印发给你们,供涉农高校在增设新农科专业中参考。教育部办公厅2022年8月31日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和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新农科建设,引导涉农高校深化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制定《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引导涉农高校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二、设置原则(一)对接重大需求。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对接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二)发挥引导功能。面向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把握经济社会和农业产业发展大趋势,聚焦急需紧缺农林人才和未来农业人才培养,引领有条件的高校设置新农科专业。(三)实施动态调整。建立健全引导性专业目录动态调整机制,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及时响应农业产业发展新需求,审慎论证,适时调整优化《指南》。三、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生物育种科学等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一)粮食安全领域1.生物育种科学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服务现代种业强国建设,着力解决优异品种创制的关键科学与“卡脖子”技术问题,全面推进生物育种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引领中国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发展。通过“个性化、强基础、重创新”全方位育人,着力夯实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生物进化与驯化、遗传与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育种信息化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能够深入开展现代育种科学研究,在现代育种及相关领域富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主干学科:生物学、作物学、畜牧学核心课程:植物生物育种方向,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植物生理学、植物田间技术、植物育种原理、种子学、智能育种原理;动物生物育种方向,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动物生理学、家畜解剖及组织学、动物育种学、动物遗传资源、动物智能育种原理。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理学修业年限:四年2.生物育种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服务现代种业强国建设,全面推进生物育种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着力夯实基因组编辑、合成生物学、单倍体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全基因组选择等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和现代育种技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服务于现代种业及相关领域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主干学科:生物学、作物学、畜牧学核心课程:植物生物育种方向,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统计、植物生理学、植物田间技术、植物育种技术、种子学、智能育种技术;动物生物育种方向,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统计、动物生理学、家畜解剖及组织学、动物育种学、动物遗传资源、动物智能育种技术。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农学修业年限:四年3.土地科学与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围绕耕地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国土空间优化配置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设,以培养自然资源管理迫切需求的土地科学与技术人才为宗旨,以德才兼备、基础扎实、面向需求、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拥有宽厚的地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工程技术,具备从国家到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及管理科学理论、土地信息及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主干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管理学、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监测技术、土地信息建模与智能分析、水土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地整治工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程序设计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实验,测量与地图学实习、地质与地貌学课程实习,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综合实习及相关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农学修业年限:四年(二)生态文明领域4.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面向双碳目标重大战略决策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生物质科学与工程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相关基础理论和生物质工程专门技能,能够从事生物质降解与转化、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基化学品、生物质资源管理和生物质工程技术,能在政府部门、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企业、工程咨询和设计单位、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管理、教育、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干学科:作物学、农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核心课程:生物质工程、生物质催化转化、生物质能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生物代谢工程、发酵工程、生物质化学品与功能材料制备原理、新能源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生物质资源和产品认知实习、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生物质工程专业工厂实习与产品设计、生物质工程专业企业实习以及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综合实习等相关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农学修业年限:四年5.生态修复学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需求,融合工、农、理、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练掌握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与专业技能,熟悉专业科学领域发展前沿,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团队精神与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农业、林草、湿地、环境、生态等生态环境修复领域从事研究、规划设计、开发、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干学科: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地理学核心课程:生态修复工程原理、退化土地生态修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植被与大气环境治理、自然资源管理学、流域管理学。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退化土地生态修复实习、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习、植被与大气环境治理实习、流域管理学实习、地质地貌学实习等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以及综合科研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农学或工学修业年限:四年6.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新农科建设“四新”理念,适应生态文明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需求,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科学人文素养、较强创新实践能力、广阔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国家公园领域发展趋势、问题与对策,系统掌握林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瓶颈问题、推进乡村振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能力,能够在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主干学科:林学、生态学、城乡规划学核心课程: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动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国家公园管理、国家公园规划设计、保护经济学、国家公园法治建设、国家公园前沿专题。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保护生物学、动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等课程实习,国家公园监测实习、国家公园规划设计实验实习、国家公园专业综合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或农学修业年限:四年(三)智慧农业领域7.智慧农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注重农业智慧生产、作物信息学、智能装备、农业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等知识能力的训练,培养具有“三农”情怀、良好的理学基础和人文素养、能够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管理知识与农学有机融合,能胜任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主干学科:作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作物生产学、作物育种学、植物保护学、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智慧农业综合实习、智慧农业数据分析综合实践、智慧农业生产技术实践及相关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农学修业年限:四年8.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战略,聚焦农业工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融合学科交叉及科技创新理念,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农业装备行业发展需要,融合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农学与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知识体系,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善于从农业装备工程专业角度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技术问题,拥有系统工程思维与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农业装备工程科学研究与应用,具有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带动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我国农业装备工程技术与智能化水平提升的创新型拔尖人才。主干学科: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农学核心课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农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无线传感与物联网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学、动力机械与农机智能装备、农业机器人与作业系统。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大学物理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农业装备虚拟仿真实验等课程实验,机械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传感与物联网设计等课程设计,机械工程实训、农业装备综合生产实习、收获机械田间作业实习、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实践、智能化农业生产系统设计与实践等工程训练及实习环节,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工学修业年限:四年(四)营养与健康领域9.食品营养与健康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掌握食品、营养和健康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以及较强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健康管理、功能食品开发、营养科普宣传、营养健康大数据分析利用、政策咨询等工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基础医学、化学核心课程:食品分析、营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营养与代谢、食品与营养科学研究方法、营养与健康大数据管理、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食品化学与分析综合设计、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调研、营养设计类实验、营养安全社区服务、食品工厂生产实习、食品生产认知实践、食品生产综合实习、食品营养综合实习、食品与营养科学研究方法综合实习、毕业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工学修业年限:四年10.兽医公共卫生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健康中国建设和公共卫生治理等重要战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操守,具有较好人文素养和理学基础,具有较强审辨思维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具有良好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全球化视野,积极为新农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够胜任解决人兽共患病防控、动物源食品安全监测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及管理等兽医公共卫生领域复杂问题的卓越人才。主干学科:兽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核心课程:兽医公共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兽医信息学、兽医流行病学、动物福利与伦理、环境兽医学、人兽共患病学、动物疫病生态学、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兽医生物安全。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动物解剖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兽医药理学试验、动物生物化学实验等课程实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实习、流行病学实验设计与调研、海关出入境动物检疫实习、动物医院实习等课程实习、综合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农学修业年限:五年(五)乡村发展领域11.乡村治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培养德才兼备、基础宽固、面向社会、全面发展和服务各层级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层次乡村治理人才为目标,培养扎实掌握数理基础、农业科学知识、经济管理、乡村规划、乡村组织、社会发展、农业科学知识,熟悉乡村振兴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乡土文化,拥有良好组织协调、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宽阔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提供乡村治理解决方案、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交叉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干学科:公共管理、经济学、法学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社会学、政治学、社会调查方法、乡村规划学、非营利组织管理、涉农法学、“三农”政策理论与实践、管理心理学、智慧乡村技术与应用。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美丽乡村认知实习、涉农产业链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农村社会调查实习、乡村规划设计、乡村治理专业综合实训、乡村治理专业实习等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修业年限:四年12.全球农业发展治理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背景下,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尤其为提升我国在全球粮农治理与国际发展治理领域的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跨国交流合作能力而设,以培养该领域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管理型人才为宗旨,以德才兼备、基础扎实、面向需求、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拥有宽厚的全球治理与国际发展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国际发展管理和全球粮农政策制定与执行相关知识技能,具备从区域、国家、全球不同层面的战略政策制定、全球粮农治理、国际贸易、价值链管理、全球科技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的交叉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干学科: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普通发展学、全球治理、全球农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项目管理。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全球农业问题认知、全球农业实践认知、国际发展合作项目实习、国内外国际发展机构志愿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修业年限:四年
  • P4定档9月北京,热议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精准诊断/用药!
    新条例实施以后,陆续出台了生物标志物、伴随诊断、抗肿瘤药物开发、肿瘤筛查、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等多个征求意见/指导原则,更加严格、细分的法规指南也反映了肿瘤精准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以患者主动参与(Participatory)、早期预警(Predictive)、预防(Preventive)和个体化(Personalized)为特征的P4医学落地在即:• LDT试点政策实施以来,如何实现进一步的路径合规?• 如何切实推动精准药物与伴随诊断协同开发?• 如何平衡泛癌种普筛与单癌种筛查技术/应用需求?• 如何进一步优化实体瘤MRD/耐药/病理等技术路线与应用探索?• 单细胞测序/多组学/AI等前沿技术转化几何?• 如何继续挖掘泛癌种生物标志物对于药物开发与临床转化的价值?• 如何开发双抗/溶瘤病毒/细胞治疗等新兴免疫疗法中的Biomarker加速转化?• 如何发现转化潜力免疫检查点/靶向药物的创新靶点?… … 值此行业奋发之际,P4 China 2022 (第六届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大会)将于2022年9月2-3日(周五-周六)在北京隆重升级上线,深度探讨行业痛点与年度热门议题,与行业专家共探肿瘤精准最新法规、前瞻早筛诊断技术开发产品落地、免疫疗法/靶向药物精准开发之路!点击查看官网:https://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22【聚焦新视角--论坛结构全新升级!】主论坛(Day 1上午)——监管动向/政策解读/行业前沿• 解读最新LDT/CDx等注册/合规政策及临床建议• 探讨大数据/国产替代/底层技术等行业前沿发展分论坛 A 肿瘤早筛/早检(Day 1下午—Day2)——肿瘤精准诊断: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前瞻性技术探索• 全/泛/多癌种普筛/筛查• 单癌种早筛/早检:更优甲基化技术与策略• 肿瘤诊断前沿技术:单细胞测序/前沿多组学等技术• 学习miRNA/全癌甲基化等新型标志物的开发转化• 聆听甲基化/质谱/长片段/单细胞/多组学等前沿技术分论坛 B 肿瘤预后/耐药监测/病理(Day 1下午—Day2)——肿瘤精准诊断: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前瞻性技术探索• MRD检测/耐药/预后• 鉴别/病理诊断• 讨论实体瘤MRD更优技术路线等预后监测等技术与应用• 探索新型病理诊断/RNA检测/耐药基因等精准鉴别诊断技术分论坛 C肿瘤免疫/靶向药物(Day 1下午—Day2)——肿瘤精准药物:Biomarker/转化医学/伴随诊断与最新免疫/靶向药物开发• 新兴免疫疗法/ICIs等免疫药物与Biomarker研究/伴随探索• 创新靶向药物与Biomarker研究/伴随诊断开发• 解锁细胞/基因/双抗/PROTAC/KRAS等转化与Biomarker/伴随• 了解最新泛癌种Biomarker/预测性等生物标志物及伴随诊断开发【谁将来参会?】• 体外诊断所属法规监管机构4%• 体外诊断、第三方检验机构:液体活检、基因检测/测序服务企业25%• 医院:肿瘤临床专家20%• 药企:肿瘤免疫/靶向药物企业28%• 科研院校5%• 上游仪器设备开发制造企业与试剂耗材企业10%• CRO/实验室搭建/数据服务等其他服务供应商5%• 其他3%【群英荟萃--往届重磅嘉宾(部分)】Leroy Hood,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医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士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金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兼临床分子与免疫室主任黄杰,中检院体外诊断试剂检定所非传染病诊断试剂室主任Elizabeth Mansfield,GRAIL法规战略负责人,前FDA个体化医疗办公室主任李为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姚树坤,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石远凯,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赵景民,解放军302医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主任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殷晓璐,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有限公司精准医学部中国区负责人苏欣莹,辉瑞中国研发转化医学负责人段纯喆,罗氏中国生物标志物研发部乳腺癌和妇科肿瘤疾病领域负责人叶斌,盛诺基医药临床转化医学及开发副总裁李培麒,基石药业早期开发副总裁姜傥,迪安诊断董事,高级副总裁阮力,厦门艾德生物副总经理、技术总监汪笑男,世和基因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吴琳,和瑞基因首席技术官汪宇盈,华大数极首席技术官Leroy Hood,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Elizabeth (Liz) Mansfield, Vice President of Regulatory Strategy at GRAIL Jinming Li, Deputy Director of National Center forClinical Laboratories *更多往届嘉宾阵容及会后报告,欢迎联系组委:180 1793 9885(同微信)【P4 招展/论坛组织工作全面启动!】1、对话科研及企业专家,共促精准医疗行业高效新发展!论坛开放特装展位,主题演讲、卫星会、晚宴赞助,插页广告,吊绳&名卡、手提袋、瓶装水、椅套广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供您展示肿瘤精准“诊+疗”产品与技术!详情欢迎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2、肿瘤界超强阵容集结令!P4演讲嘉宾火热征集中!演讲摘要/论文投稿,经组委评估并确认的嘉宾将享受以下福利:获得一张免费全程参会证;会议期间午餐券、嘉宾招待晚宴;在会议期间专享演讲嘉宾休息室;组委会官方宣传与推广。投稿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3、精彩内容会前不停播!P4直播嘉宾持续招募中!如果您:有领先的突破与进展热衷于分享行业热点话题希望结识到更多的行业同仁并与之交流远在海外,受疫情影响行程不便,无法莅临现场......P4会前系列直播平台欢迎您的加入!组委会将免费提供优质直播服务,包含直播间搭建,前期宣传与准备,以及组织观众问答环节等,详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填写:https://jinshuju.net/f/ESfs4s,组委将在7个工作日内联系您!【感恩回馈!老客户专享!】为感谢行业同仁对P4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特面向P4的往届参会嘉宾与参展企业,开放惊喜参会/参展折扣!详情欢迎联系组委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喜迎复工,畅享特惠!】6月17日前,5人组团注册报名P4,即享限时复工特惠,单人立减1380元起!*详情欢迎联系组委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扫码即可咨询赞助/参会报名/演讲/往届报告/媒体合作等事宜。赞助/演讲/媒体合作详情欢迎联系组委会:电话:180 1793 9885(同微信)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网站: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22媒体合作联系: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赵俊雯| Jane ZhaoTel:+86 136 6556 4971官网: www.bmapglobal.com
  • 1.81亿元!阿拉丁拟收购源叶生物51%股权
    18日晚间,阿拉丁(688179.SH)对外宣布,拟使用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合计1.81亿元收购“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源叶生物”)51%股权,收购完成后,源叶生物将成为阿拉丁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交易,源叶生物100%的股权交易价格为3.55亿元,相对于其2023年的净资产增值413.68%。截至2023年9月底,阿拉丁拥有账面货币资金4.89亿元,阿拉丁表示总体资金较充裕。  不过,针对此次交易,阿拉丁也与源叶生物的原股东崔媛媛和谭小勇约定了业绩承诺和业绩补偿条款。崔、谭二人作为乙方承诺,源叶生物2024-2026年间的扣非“经审计净利润”不低于3300万元、4000万元和4700万元,如累计实际净利润低于承诺数的90%,乙方需向阿拉丁进行业绩补偿。  有媒体分析,阿拉丁之所以愿意高溢价收购源叶生物,既是看中了后者业务上的优势及成长潜力,更是出于提振自身经营业绩的迫切需求。  据披露,源叶生物主要从事科研试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生化试剂、标准品、小分子抑制剂、液体试剂等相关产品方面优势明显,“源叶”试剂品牌不仅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且业务遍布全国,客户涵盖各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制药、食品卫生、电子、石化、生物工程等工业领域。  近年来,源叶生物业绩亮眼,2023年实现营收1.05亿元,净利润3682.13万元,2024年1月营收1036.79万元,净利润392.44万元。  相比之下,近年来阿拉丁经营业绩承压明显。  2022年,阿拉丁实现营收3.78亿元,同比增长31.44%,归母净利润9233.15万元,同比微增3.32%,增速较2021年下滑近17个百分点。2023年,阿拉丁实现营收4.03亿元,同比微增6.60%,归母净利润8328.19万元,同比下降9.80%。  阿拉丁经营上的承压,还体现在其核心业务毛利率的下降,以及公司营运能力的下滑。  资料显示,阿拉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科研试剂制造商,产品应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的研发机构。  目前,囊括了高端化学、生命科学、分析色谱、材料科学等领域在内的“科研试剂业务”是阿拉丁的核心业务,占比超过95%。  但星矿数据显示,2020-2022年间,阿拉丁科研试剂的毛利率为62.35%、63.04%、58.99%,整体上不升反降。与此同时,阿拉丁的营业周期从2021年的493.86天增加至2022年的673.17天,对应的存货周转天数由467.47天增加至639.89天。  经营的承压,甚至还影响到阿拉丁募投项目的进展。本月初,阿拉丁表示,考虑复杂的内外部宏观环境,结合所处的行业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募投项目投入进度不及预期。  因此,包括“阿拉丁高纯度科研试剂研发中心建设及其配套项目”“高纯度科研试剂生产基地项目”“张江生物试剂研发实验室项目”在内的3个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均从2024年3月延期一年至2025年3月。  而收购源叶生物,对阿拉丁的业绩或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润色”作用。以2023年的财务数据估算,阿拉丁合并源叶生物后的营收及利润水平将分别增长25.93%、44.21%。  不过,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阿拉丁也表示,公司的试剂产品中高端化学试剂占比较高,与源叶生物的产品线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此次并购可以丰富公司生化试剂产品线,补足了公司在这方面的短板,与源叶生物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
  • 锐讯生物:数字PCR进口替代是趋势亦是刚需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去年11月,Illumina领投知名数字PCR厂商Stilla Technologies 1600万欧元的A轮融资。同在11月,在美国召开的分子病理学协会年会上,罗氏报告了自家数字PCR仪的研发进展。今年年初,第37届摩根大通医疗保健大会上,凯杰宣布已经从波士顿公司Formulatrix手中收购了数字PCR技术。2月中旬,伯乐数字PCR系统获批FD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外企动作频出,国产厂商也相继发力。新羿生物、锐讯生物、臻准生物等国内厂商也相继推出数字PCR系统。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近两年来,国内数字PCR厂商已涌现10余家,数字PCR市场开始迸发活力!数字PCR为何如此多娇,引各路厂商竞折腰?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数字PCR专题。本次,我们邀请到国产数字PCR知名厂商锐讯生物市场总监徐亚骏,了解他对于数字PCR市场的观点和看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b5549788-4a1c-44a9-a6cb-9fa22a0cb9f1.jpg" title=" 锐讯生物1.png" alt=" 锐讯生物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锐讯生物市场总监 徐亚骏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仪器信息网:请您谈一下您对数字PCR技术的看法。 /span /strong /p p    strong 徐亚骏: /strong 数字PCR作为第三代PCR技术,2013年在欧美地区已经成功商业化,如今已经广泛应用。数字PCR技术越来越多的在科研、企业生产领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业内知名外企公司的布局和推广,数字PCR也开始涉足临床应用。标志性的事件就是Bio Rad的QXDx Auto DG 微滴式数字PCR系统和QXDx BCR-ABL %IS试剂盒于2019年2月获得FDA的获批许可。在成本下降的趋势下,未来数字PCR将全面取代荧光定量PCR的市场份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仪器信息网:目前,市售数字PCR仪主流产品为进口,国产数字PCR仪的机会在哪里? /span /strong /p p    strong 徐亚骏: /strong 进口替代一直是国家鼓励的思路。国家在药品的替代上已经执行很久并且有成熟的扶持政策和导向,下一步就是医疗器械。目前,在精准医疗领域,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都耗巨资购买国外的设备和试剂耗材。纵观过去几年热热闹闹的精准医疗行业,最大的获利者其实是像Illumina, Thermo Fisher这样的国外上游设备供应商。所以国家支持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游设备研发的决心是坚定的。 /p p   国产数字PCR仪的机会和潜力巨大,同时也是大势所趋,跟当年荧光定量PCR仪由进口到国产替代的路径很类似。具有硬核研发实力的原创型科技公司才能占据市场竞争主动权。目前低端设备的国产替代进展很快,企业、高校和医院实验室里低端设备已经完成大比例的国产替代。高端设备目前仍然以进口产品为主,国产替代和自主研发是趋势也是刚需。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区别于其他数字PCR仪产品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span /strong /p p    strong 徐亚骏: /strong 锐讯生物于美国硅谷创立,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创始团队成员来自美国常春藤盟校和顶尖大学的博士,拥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工业界经验。锐讯生物目前在中美两地运营,旗下拥有美国子品牌PreciGenome。锐讯生物致力于微流控技术的转化与应用,专注于基因检测领域。 /p p   锐讯生物坚持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迄今为止,已获得多项国内外专利。截止目前,锐讯生物已经成功推出多款产品,包括数字PCR系统DropX-1000、微流控流控仪PG-MF Controller 、单细胞制备工作站DMX-1000和20余种数字PCR检测试剂盒等,该系列产品皆为锐讯自主研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6619f4d3-c97e-4091-911d-e25ccd0265d2.jpg" title=" 锐讯生物数字PCR系统.png" alt=" 锐讯生物数字PCR系统.png" width=" 600" height=" 216"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1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锐讯数字PCR系统DropX-1000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仪器信息网:您对数字PCR仪市场的前景有什么看法?看好的细分领域有哪些? /span /strong /p p    strong 徐亚骏: /strong 数字PCR仪前景是非常好的!从技术上来看,现有荧光定量PCR仪的市场很大一部分都可以被数字PCR取代,而影响替代最大的障碍还是成本问题。 /p p   新生的和NGS相伴的市场,例如NGS验证、NGS文库的精准定量等都是数字PCR仪的细分领域。除此之外,在标准品的质控方面,数字PCR仪极具优势。我们了解到,国外科研或临床用标准品的质控已经全部替换为数字PCR仪,不少国内的企业也开始采用此方法。 /p p   同时新生的基因编辑、CAR-T药物的研发、质控、生产伴随等应用领域,数字PCR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仪器信息网:您认为数字PCR仪真正走进应用领域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span /strong /p p    strong 徐亚骏: /strong 目前数字PCR在高校、企业已经开始普及应用,但在临床的应用尚未起量。临床市场复杂,这涉及法规、伦理等问题,需要长时间的验证,快不了,急不来。纵观所有的新技术,都是先从非临床市场开始,通过几年的时间获得FDA或NMPA的获批许可后进入临床市场。 /p p   随着Bio Rad的数字PCR系统和数字PCR试剂盒FDA的获批,以及罗氏在数字PCR领域510K,CE的布局,数字PCR仪在未来几年走向临床应用也是必然的。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方便广大数字PCR用户交流、探讨,我们设立了“数字PCR用户交流群”。在群里你可以和各路大神零距离沟通,欢迎广大数字PCR圈内人士加入交流~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添加小编微信,备注上单位及姓名,小编会拉你进群哦~以下小编微信二维码,心动不如行动,快快加入吧!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defbd2eb-a694-47e9-be68-f3123a7107ed.jpg" title=" 毛晓洁微信二维码.png" alt=" 毛晓洁微信二维码.png" width=" 30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p
  • 博奥生物二代测序仪获准上市
    2015年2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博奥生物集团研制生产的BioelectronSeq 4000基因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分别颁发了医疗器械注册证。   BioelectronSeq 4000基因测序仪通过生物电子芯片对核苷酸聚合反应中的酸碱度信号进行检测,用于人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以检测基因的序列变化。该仪器可在临床上与此次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同时批准的体外诊断试剂以及仪器配套的专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配合使用,适用于胎儿染色体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的非整倍体检测。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用于定性检测孕周为12-24周的高危、单胎孕妇外周血血浆中胎儿游离脱氧核糖核酸(DNA),通过分析样本中胎儿游离DNA的21号、18号及13号染色体数量的差异,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帕托综合征)进行产前辅助诊断。   博奥生物集团是我国集成医疗(疾病的预测、预防和个体化治疗)领域的领军型企业,自2000年成立以来开发和推出了大量高水平的生物芯片创新性产品与服务,在科技部863和卫计委重大专项支持下构建了一套基于生物芯片的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直至微阵列杂交测序和微流控测序的完整的分子诊断技术平台,为我国基因检测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BioelectronSeq 4000基因测序仪、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   BioelectronSeq 4000基因测序仪医疗器械注册证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医疗器械注册证
  • 别只知道PCR、基因测序 这28种常用分子生物实验室仪器你造吗?
    生命科学仪器是指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使用的仪器。而在所有生命科学仪器分类中,分子生物学仪器设备应用最为广泛。在了解分子生物学仪器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什么分子生物学的定义: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门学科,而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基因和蛋白质两大类。因此分子生物学仪器包含了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两大分类仪器。小编今天为业内专家同行献上一篇分子生物学类仪器归纳与梳理,以供同行学习交流及采购需要。按照仪器具体功能再进行划分,基因组学仪器包括分子克隆仪器和核酸分子杂交仪器。蛋白组学仪器包括蛋白质表达仪器,目的蛋白的分离与纯化仪器和功能蛋白质组学仪器。分子生物学仪器分类NO1. 分子克隆仪器分子克隆仪器是分子生物学仪器门类的核心仪器,这项仪器的主要是为获得某一基因或DNA片段的大量拷贝,帮助科研人员深入分析基因结构与功能,并可达到人为改造细胞及物种个体的遗传性状的目的。核心分子克隆仪器品类如下:仪器名称功能核酸提取纯化仪用于从生物中提取纯化DNA或RNA基因扩增仪(PCR仪)目的基因的放大、扩增电泳仪目的基因的分离及检测凝胶成像分析系统DNA片段的观察及影像紫外投射仪从凝胶中切割目的基因基因导入仪(电穿孔仪)外源DNA片段向大肠杆菌及哺乳动物细胞的转化或转染NO2. 核酸分子杂交仪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按碱基互补原则形成双链。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高度灵敏性,使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分子克隆的筛选,基因组中特定基因序列的定量定性检测,基因表达和基因突变分析及疾病的基因诊断等。根据核酸种类分为 Southern 印迹法和 Northern 印迹法。核酸分子杂交仪器品类如下:仪器名称功能分子杂交仪核酸等样品的杂交干胶仪将凝胶干燥处理便于长期保存紫外交联仪核酸固定转膜仪将核酸转移至膜上测序仪DNA,RNA测序DNA合成仪引物的合成生物芯片(微阵列芯片)DNA杂交读取分子数量序列信息NO3. 蛋白质表达相关仪器目的基因能否发挥其效应,只能通过其表达有功能的蛋白质来实现。蛋白质表达相关仪器是研究蛋白组学的基础。仪器名称功能蛋白印迹仪目的蛋白的检测液体闪烁计数仪(同位素探测器)样品放射性的检测发酵罐宿主细胞的高密度培养超声波破碎仪宿主细胞破壁NO4. 目的蛋白分离与纯化仪器由于遗传工程中,下游的处理和分析鉴定,基因工程产品的制备都需要纯度较高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相关仪器是研究蛋白质化学组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等的基础。仪器名称功能多肽合成仪用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合成蛋白层析纯化系统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测序仪蛋白质测序核磁共振仪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仪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离子交换色谱仪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凝胶过滤层析柱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亲和色谱仪蛋白质的分离纯化NO5. 功能蛋白质组学仪器蛋白质组为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功能蛋白质组学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它以某种特定细胞、组织或生物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的定位及表达水平差异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构建蛋白质功能网络。这一类仪器主要为研究蛋白质功能服务,是分子生物学仪器的发展方向。仪器名称功能化学发光系统蛋白质的光化学反应,用于临床检验分析及医药、病毒、免疫等科学试验。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蛋白质互作的研究。质谱仪测定蛋白质分子结构由于起步较晚,国内生命科学仪器行业不如国外成熟度高。造成国产生命科学仪器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参差不齐、价格混乱。在国内生命科学科研市场,进口仪器仍然是主流。
  • 美制定癌症全基因测序图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琼森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1月29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 遗传学》专刊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首次完成了脑癌细胞系全基因组测序,这也是截至目前对单个癌症细胞系所做的最为彻底的测序分析。通过使用最新技术,此项测序工作得以在一个月内完成,测序成本大约为3.5万美元。   此项研究成果在朝向基于单个癌症之独特生物学签名的个性化治疗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其所揭示的新分子靶标将有助于开发出更具效力和更少毒性的药物。此项研究对于更好地找到监测脑癌复发的新方法也大有助益,便于医生更早地对脑癌的复发做出诊断和治疗。借助此项发现,临床医生还可测定脑癌细胞被灭活的准确时间,以防止过度使用药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   测序工作是在名为U87的成胶质瘤细胞系上完成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000个实验室正在使用U87细胞系开展研究。之所以选择该细胞系,是因为目前对其的研究最为充分。此项测序工作将使那些从事细胞系研究的科学家们对他们的研究发现重新进行阐述,并促使他们提出新的前进方向。   此次测序工作揭示了几乎所有潜在的致癌染色体易位及导致该癌症发展的基因缺失和突变。研究人员从细胞系中取出遗传物质的长链,然后随机地将其截断。该癌症的数十亿个不同的DNA片段可由新一代测序技术同时进行读取,遗传物质经由10亿次以上的分析后就可确保结果具有高灵敏度和精确度。   研究人员表示,此一特殊的信息化工具使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技术,将大大提高基因分析工作的成效。以前,科学家无法了解发生在一个癌症中的大部分突变,因为它们是看不见的,而现在,这项新技术将允许科学家们监视每一种癌症,并对其基因组进行完全解码,如此科学家们就不会错失任何一个致癌突变。   知道了是哪些基因发生了突变并驱动了癌症的发展,临床医生就能选择最适于攻击癌症特定分子签名的疗法,从而给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该测序工作还可展现出驱动癌症发展的分子异常,揭示出的靶标或将有助于开发出只针对癌细胞进行攻击同时又不损害健康细胞的新疗法。   研究人员还指出,有了癌症全基因测序图,科学家们就能开发出灵敏的分子检测仪,寻找仅可在癌细胞内发现的一个独特的基因突变。只要检测到此一突变即可判定癌症已复发,由此,患者就能在癌症复发的最早阶段得到积极治疗。反过来,这种检测方法也可用以判定癌症是否已被有效消除,从而及时中止有害人体的治疗手段。
  • 为180县捐赠1亿元阿兹夫定!复星基金会联合复星医药及真实生物助力基层农村防疫
    2023年1月9日,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下称“复星基金会”)联合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向中国农村地区捐赠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这批药品将分阶段捐赠至中西部农村地区,覆盖180个县。阿兹夫定是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于2022年7月25日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2022年8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将阿兹夫定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同时国家医保局也将阿兹夫定纳入医保。2023年1月6日阿兹夫定再次被纳入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自2022年8月以来,阿兹夫定已陆续配送至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使用。阿兹夫定作用机制明确,治疗效果确切。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尽早抗病毒治疗对老人或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获益更多。当前,各地防疫正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目标,积极采取包括优化疫苗接种、完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等在内的针对性措施,全力保护人民健康。全国多地、多家医院发布新冠诊疗方案,指导基层医生守住“黄金72小时”,加快推广抗病毒药物在新冠治疗中的合理使用,已经成为有效保障各类人群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健康的关键举措。为帮助农村地区平稳度疫,1月6日,复星基金会启动“乡村暖冬行动”,除了捐赠药品,还将联合复星及外部合作伙伴,以线上直播、在线问诊等形式,对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开展相应的用药和健康管理培训。在国家卫健委指导下,2017年12月,复星基金会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联合发起“健康暖心——乡村医生项目”。五年多来,项目已覆盖全国中西部地区73个县,守护约2.4万名村医,惠及300万农村家庭。在这73个县之外,这次捐赠将再覆盖100多个中西部地区的亟需支持的县域。真实生物创始人王朝阳表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的新冠治疗需求变得更为急迫。真实生物一直非常牵挂基层疫情防治情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我们永远愿意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义不容辞、全力以赴守护人民健康,期待阿兹夫定为农村地区渡过疫情难关提供一份助力,保障基层百姓用药需求。复星国际董事长、复星基金会发起人郭广昌表示:通过乡村医生项目的驻点队员,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农村地区疫情防治情况,也特别牵挂村医的困难和需求,“希望阿兹夫定片和我们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能帮助到广大村医,缓解农村地区诊疗压力,共同筑牢基层健康防线。
  • 真迈生物发布基因测序仪新品SURFSeq 5000 称可打破“不可能三角”
    9月20日上午,真迈生物举办2023年度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其第一款Tb级桌面型基因测序仪——SURFSeq 5000。发布会上,主讲人介绍,SURFSeq 5000汇集多项技术创新,拥有应用场景多、测序速度快、数据质量好、运行成本省的特点,打破了基因测序仪 仪器成本低、开机成本低、单Gb成本低的“不可能三角”,以一台桌面机的仪器成本,小样本数量的开机成本,实现了与大型机满载运转相当的单Gb测序价格,全面助力用户的科学发现和生产交付。SURFSeq 5000全新的测序芯片采用多边形微阵列式设计,亚微米级制程工艺,在相同单位面积下,有效信号点数量比原有设计提升了2倍,单次测序的最大数据通量可以达到1.2 Tb以上。在表面扩增技术上,新型HyEND技术在保证扩增精准快速的同时,突破泊松分布限制,发挥出微阵列芯片的强大效能,芯片有效率稳定达到了80%以上。结合新一代SFCS碱基识别算法,SURFSeq 5000 PE150读长下的实测数据质量Q3090%。发布会上,真迈生物COO周志良博士表示:作为专注于基因测序上游平台研发的企业,真迈生物一直以来致力于为行业提供更好的基因组学工具,持续技术创新与进步,不断推动产品向用户期待的应用场景多、测序速度快、数据质量好、运行成本省的方向迈进,全力赋能前沿科研探索和精准医疗,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SURFSeq 5000将用它全能的表现为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以及基因组学的发展赋能,让技术加速惠及万千百姓健康。多种通量组合按需搭配,主流应用领域全面覆盖SURFSeq 5000提供FCM(500 M)和FCH(2000 M)双规格的微阵列芯片,每种规格均采用四流道设计,可支持不同应用文库分流道加载。SURFSeq 5000双芯片平台支持单芯片独立和双芯片同步或异步上机测序,从最小500 M reads到最大4000 M reads的通量组合可满足用户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检测需求。以全外显子组测序为例:单FCM芯片满负荷运行可完成12个样本的检测,双FCH芯片满负荷运行可满足100个以上的样本检测。PE150测序快至24小时,数据分批输出周转快SURFSeq 5000双FCM芯片PE150测序快至24小时,双FCH芯片可以在47小时内完成1.2 Tb的高质量数据输出。用户可直接在SURFSeq 5000的操作界面设定Read和Index的读取顺序,配合WriteFastQ软件支持自定义生成节点来实现同张芯片单次运行、分批输出不同应用的下机数据,结果分析快人一步。PE150读长下实测数据质量Q30>90%为全面评估SURFSeq 5000的综合性能,真迈生物针对SURFSeq 5000进行了跨平台、多应用的对比测试,在创新生化和新一代算法的双保障下,SURFSeq 5000的实测性能表现优异。3台机器、30张FCH芯片PE150测序数据的核心指标统计显示,SURFSeq 5000 Q30%平均值达到92.3%,双FCH芯片的单次测序数据产量均值达到了1.3 Tb以上,测序数据全部超过标称性能参数。在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组靶向测序、转录组测序、宏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甲基化测序等多个主流应用性能对比测试中, SURFSeq 5000相比于NovaSeq 6000表现出了更佳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在特定基因组区域的测序噪音控制、碱基不平衡的容忍度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多场景、多领域下优异的表现表明,SURFSeq 5000达到了测序仪领域的顶尖性能水平,未来应用前景广阔。运行成本省!打破仪器成本低、开机成本低、单Gb成本低“不可能三角”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测序成本降低,推动着该技术的快速应用普及。然而,仪器成本低、开机成本低、单Gb成本低构成了一个测序仪领域的“不可能三角”。通常情况下,低廉的单Gb成本,往往要依托于高昂的大型机仪器成本和大样本量的开机成本来实现。SURFSeq 5000的发布,将这个“不可能三角”打破了,它以一台桌面机的仪器成本,小样本量的开机成本,实现与大型机满载运转相当的单Gb测序价格!SURFSeq 5000的发布,标志着真迈生物测序仪产品阵列完成了从Gb到Tb级通量的全覆盖。当前真迈的产品矩阵已经来到了四个系列:图片来源于真迈生物官网
  •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定中心正式开工
    由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申请承建、农业部推荐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国家级重大高新技术建设项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定中心于29日正式启动并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本项目2009年10月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12月投入使用。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宣布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定中心奠基仪式开始,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梁田庚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各有关司局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梁田庚在致辞中说,建设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定中心,是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提升安全管理技术支撑能力、保障生物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部高度重视该中心的建设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北京市政府也分别将项目建设纳入了今年中央扩大内需和北京市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的重点工程。希望承建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加强合作、强化管理、文明施工、确保质量,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定中心早日建成并尽快发挥作用。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段武德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定中心项目建设分为检测中心和试验基地两个部分,总规模13404.2平方米,配备仪器设备628台(套),中央预算内总投资14407万元。今天开工建设的检测中心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58号街区,占地731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11.2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十层、局部十一层、地下一层,主要建设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食用安全、环境安全检测鉴定与安全评价等实验室设施。试验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占地200亩,主要建设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验测试与监测监控等田间设施。   段武德说,目前,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定中心项目已经完成前期报建、监理招标、施工招标等工作,具备了开工建设和工程施工条件。根据工作计划安排和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要求,今天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和程序,认真执行管理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合同制要求,与项目管理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工程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投资、进度、质量、安全控制和文明施工,努力实现项目建设预定的目标。   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将建成国内权威、国际先进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定机构,主要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应急预警,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科普宣传、公众交流和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研制,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食用安全、环境安全检测鉴定和监测监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测鉴定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等工作,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
  • 政府采购"假"仪器续:相关仪器设备启动检定程序
    p   今天下午3时许,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吴万洲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媒体曝光的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406/188053.shtml" target=" _blank" 政府采购节能监察仪器设备涉嫌非法产品 /a 一事,已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启动检定程序,对存在问题的仪器设备进行封存检定。 /p p   吴万洲介绍,发改委看了有关媒体的报道后,已经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事件发生起因,并成立工作组负责处理此次事件。他说,发改委虽为项目采购人,但仪器设备使用者是各地节能监察中心,采购完成后,发改委已委托有关单位进行验收,此前,并没有收到使用单位任何关于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反馈。但发改委作为采购人,有责任调查事件经过,弄清事实真相,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p p   据悉,5日下午,发改委召集负责招标的代理机构——广西云龙招标有限公司开会,了解第二批节能监察仪器设备采购招投标过程。云龙公司表示,他们从未收到过使用单位反映仪器设备存在质量问题的信息。6日上午,发改委委托广西计量检测研究所作为第三方检验机构,负责对媒体曝光存在问题的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并将立即启动检定程序。 /p p   吴万洲表示,当前先对媒体曝光存在问题的钦州市钦南区、桂平市、田阳县3家节能监察机构的超声波流量计、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照度计、便携式照度计四个仪器进行封存检定。同时,通知第二批项目的8家节能监察机构,如实反馈该批次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确实存在问题的,要封存待查。 /p
  • DNA测序仪器揭秘稀有生物圈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很多地方,科学家对土壤中生存着哪些生物或者单独有机体所扮演的新角色几乎没有概念。如今,土壤学家表示,一套全新的工具能帮助研究人员填补这些空白,包括先进的DNA测序方法能决定一份泥土或水样本中生活着多少种微生物。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生态学家和生物保护学家深入挖掘泥土的时候到了——以便更好地了解对健康生态系统和人类食物供应至关重要并且可能提供了丰富潜在抗生素资源的土壤生物。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这项要求扩大了常常被忽略的关于地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呼吁,被收纳进一个为迎接12月5日世界土壤日而推出的论文汇编中。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尽管过去数十年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的土壤生态学仍落后于地上生态学。我们对地下世界的了解相对有限。”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土壤生态学家Stavros Veresoglou在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的一篇论文中表示。研究人员表示,尤其是对土壤生物灭绝风险的研究惊人地匮乏。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们需要研究土壤中的灭绝现状,而现在是时候开始了。”论文共同作者、柏林自由大学土壤微生物学家Matthias Rillig表示,“考虑到在土地利用和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人类正在对地球所做的事情,土壤学家普遍担心我们可能正错过一些正在发生的事情。”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论文作者表示,一些研究已记录了由于物种入侵或气候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蚯蚓和分解树木的真菌出现的地方性灭绝。不过,研究人员很容易低估土壤生物灭绝风险,部分原因在于认为土壤微生物和其他地下生物在全球广泛分布的观点在作祟。在很多地方,科学家对土壤中生存着哪些生物或者单独有机体所扮演的新角色几乎没有概念。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如今,土壤学家表示,一套全新的工具能帮助研究人员填补这些空白,包括先进的DNA测序方法能决定一份泥土或水样本中生活着多少种微生物。比如,一些研究人员正利用此类工具揭秘所谓的稀有生物圈——以很低丰度存留在土壤样本中的大量多元化微生物。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如果我们能理解稀有生物圈,或许就可以断定土壤生物是否面临着灭绝风险。”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微生物学家Jonathan Eisen表示。不过,一个挑战是测序工具无法决定探测到的DNA来自活的还是死的生物。同时,由于微生物能快速繁殖,它们的数量会随着季节或天气而改变。因此,一些东西现在很罕见,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时候也很罕见。 br/ /p
  • 赛纳生物B轮融资1.3亿元 国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平台再迈一步
    p   近日,国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平台厂商赛纳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继2015年获得通用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其管理基金的5000万元A轮投资后,赛纳生物B轮再获1.3亿元投资。本轮融资由东方翌睿(上海)基金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启航基金联合领投,龙磐投资、京工弘元和比邻星创投跟投,A轮主投通用创投继续追加投资。 /p p   赛纳生物是国内一家专业从事基因测序仪平台研发及产业化的高科技公司,响应国家精准医疗战略,致力于自主研发创新型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芯片和试剂,全面升级基因测序技术在疾病检测、疾病诊断和疾病筛查的临床应用。赛纳生物的核心测序技术来自于美国两院院士、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国际著名科学家谢晓亮教授,和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北大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曾任国家863计划“新一代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研发”首席专家的黄岩谊教授团队研发的原创性基因测序技术,打造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序技术平台。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吴镭博士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业内资深科学家和企业家,曾在美国创建AVIVA公司,归国后曾任Fortebio(中国)总裁,领导公司完成实时蛋白检测仪研发和企业并购。 /p p   经过团队不断积累和苦心历练,赛纳生物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人才储备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公司已经建立起一支多学科交叉型的高素质专业化团队,拥有各类专业技术员工近百人,其中研发部门博士和硕士学历人才各占1/3以上,仪器工程团队全部来自于国内顶级IVD企业,具有多年临床医学设备开发经验。赛纳生物已完成核心技术--荧光发生Fluorogenic技术和纠错编码ECC技术的研发、验证工作,并成功研制出了初代样机,样机在测序成本、测序精度、测序耗时等方面达到甚至超越国际可比机型。2017年9月,公司得到北京市科委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专项的立项支持。本轮融资将帮助赛纳生物完成临床注册和产品上市。 /p p   赛纳生物CEO吴镭博士表示:“自主开发具有高科技、低成本、技术上可以媲美国外同类设备、价格上适应中国市场临床实践和老百姓需求的高端基因测序技术平台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与国家创新发展、提升中国智造水平的战略紧密结合。本轮融资成功,也说明这些优秀投资机构对我们实现目标充满信心。我们独有的创新技术,不断壮大的卓越的研发团队,以及各类合作伙伴所提供与嫁接的资源,都是我们成功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 /p p   通用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景明表示:“赛纳生物的测序平台和产品,将推动精准医疗更快更好的普及到中国广阔的临床医疗市场。” /p p   东方翌睿(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路表示:“赛纳生物所从事的原创型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芯片和试剂的研发,是整个基因测序服务产业链的制高点,技术壁垒高,增值能力强。我们非常看好这一领域,我们的投资目标就是要助力于类似赛纳生物这样的拥有核心专利、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科技型公司加速发展。赛纳生物完全符合我们的期望。” /p p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助理龙宜彬表示:“未来中关村发展集团布局的核心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集团在服务北京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驱动下,正在积极布局相关产业链。我们惊喜地看到赛纳生物在短期内取得的研发成果,也切实感受到科学家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有北京大学这样的技术支撑和商业领头羊的成功经验指导,我们对赛纳生物的成长、对国家精准医疗的战略落地充满信心。” /p p   龙磐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余治华表示:“赛纳生物的基因测序仪产品在基础构架、试剂、应用算法等各个环节都有自主创新的领先技术,基于新型的发光机制及算法初步形成了可与国际主流基因测序平台竞争的成本及效率优势,期望公司产品尽快推向市场。” /p p    strong 关于通用创投 /strong /p p   通用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注册成立,以“技术引领创新,资本成就未来”为经营理念,其前身为通用技术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投资部。通用创投公司的投资管理团队具有二十年专业投资经验。重点投资医药医疗、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 /p p    strong 关于东方翌睿 /strong /p p   东方翌睿(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由东方国际集团和上海东方证券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聚焦于健康医疗领域的先导性投资布局和战略性产业整合。主要股东包括:东方睿德(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方国际集团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农村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航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p p    strong 关于中发展启航基金 /strong /p p   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于2010年4月,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快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加大市级统筹力度,运用市场化手段配置创新资源的国有大型企业。中关村发展启航产业投资基金是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主导设立、倾力打造、独立市场化运作的高科技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基金立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发展集团广泛的政府背景及雄厚的产业资源,重点投资海内外前沿颠覆性的技术项目及有良好产业化发展前景、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高科技项目。 /p p    strong 关于龙磐投资 /strong /p p   龙磐投资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专注于中国境内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机会的人民币风险投资公司。目前龙磐投资在管3只基金,管理总规模超过人民币20亿元,投资阶段覆盖早中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基金投资专注于技术先进型生物医药企业,重点市场细分包括化药创新药、生物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现已投资生物医药企业数十家,投资的在售化药一类新药品种约占国内全部未上市药企化药一类新药品种的一半。龙磐投资可为被投资的中国创新药和创新器械企业提供其所亟需的全方位增值服务。 /p
  • 青岛能源所等提出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微生物组测序技术
    微生物组(又称菌群)测序在生态健康诊断、生态过程监控、生物资源挖掘、合成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广泛应用。针对目前菌群测序方法学领域面临的痛点与难点,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单细胞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提出一种高物种分辨率、高灵敏性,并可同时鉴定所有原核与真核微生物、不惧样品降解或污染的低成本微生物组测序技术2bRAD-M。  在微生物组研究中,解析微生物群落的物种构成主要依赖于两种高通量手段:扩增子测序(16S/18S/ITS)和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WMS)。目前这两种主流手段都面临着关键瓶颈。扩增子测序存在扩增偏好性、脱靶扩增、物种分辨率低等问题,且通常无法同时检测细菌、古菌与真菌。鸟枪法测序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对样本DNA质和量的要求高,故通常难以分析痕量、高度降解或污染严重的样品,且测序成本相对很高。   据此,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博士孙政、黄适等提出了名为2bRAD-M的“简化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有效克服了上述扩增子测序和鸟枪法测序的核心缺陷,可服务于人体与环境中痕量、高度降解或污染严重之菌群样品的高效解析。  IIB型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种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在识别位点上游和下游的特定距离进行切割,形成等长短片段(20—33 bp)的核酸内切酶。作为一种基于IIB型限制性内切酶特性的测序技术,2bRAD目前已经被应用于包括人体、模式动物、海洋动物等上百个单一物种的基因组研究。但一个菌群通常由成百上千个真菌、细菌和古菌物种组成,比分析单一物种复杂得多。  2bRAD-M技术的原理是:处理菌群总DNA样本,对IIB酶切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然后以各种微生物基因组序列上的理论酶切位点为参造,来推断菌群结构。为验证该技术,科研人员通过模拟酶切数据研究了不同来源、相似度或复杂程度以及不同实验方法学对菌群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影响,并解决了高重复性短片段DNA干扰序列匹配的问题;通过利用人工和自然菌群样本,验证了2bRAD-M的敏感性、重复性、分辨率、准确度和偏好性等,进而挖掘了该方法用于各种实际菌群样品之测序的潜力和局限性。  具体来说,研究证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处理低生物量菌群样本。例如,针对总DNA仅为1 pg、长度仅有50 bp的高度片段化或99%被宿主DNA污染的人工菌群DNA样本,2bRAD-M均能得到种水平、高度准确、同时涵盖细菌、古菌和真菌的菌群结构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针对皮肤,肠道和环境等实际样本,2bRAD-M同样表现出色。针对临床最常见、但菌群DNA极为微量且高度降解或污染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样本,仅用极微量的FFPE切片样本(3 cm × 2 μm),2bRAD-M就能捕捉到潜在可服务宫颈癌诊断的微生物物种标识物。这些发现对于肿瘤微生物组、免疫组织微生物组等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具有方法学意义。  相关成果发表在基因组学领域期刊Genome Biology上。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人才工程等支持。 论文链接高效分析痕量降解微生物组的2bRAD-M技术。IIB型限制性内切酶就如同二郎神手中的三尖两刃戟,在微生物DNA上寻找核心识别位点并同时切割其两侧翼序列(对应“三尖两刃”),从而产生大量等长短标签,通过扩增、测序及相关算法计算,可对痕量、高度降解、严重污染的菌群样本进行种水平的细菌、古菌和真菌鉴定。
  • 今日起实施!高标准引领!雅睿生物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性能评价通则》!
    今日,正式实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仪器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产化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已逐步占领国内外市场。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国产PCR仪市场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但相应标准的缺失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今日,由苏州雅睿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雅睿生物”)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性能评价通则》(GB/T 42753-2023)正式实施。该标准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制定。积跬步,至千里 星空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雅睿生物作为专业PCR制造商,有近十年的研发、生产、制造PCR产品的历史。能够参与起草国家标准并获得起草单位称号,雅睿生物信心倍增,这是公司研发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公司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2021年7月,雅睿生物技术人员参加PCR仪国家标准工作组第四次会议。2023年5月23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 GB/T 42753-2023《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性能评价通则》。2023年12月1日,GB/T 42753-2023《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性能评价通则》正式实施。 本次标准的发布将有助于不同领域核酸检测工作的开展以及生物分析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提升我国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精诚至,金石开 雅睿生物旗下MA-6000、MA-1600Q系列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成功入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公司也陆续荣获“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潜力地标企业培育名单”、“苏州工业园区总部企业”等荣誉!践初心,担使命 在2020-2022年疫情期间,雅睿生物旗下的MA-6000和MA-1600Q系列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凭借新升级的一拖四多联机功能,在核酸检测过程中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及时间,为疫情防控排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优秀的产品性能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也受到众多领域渠道商和终端用户的好评,为抗疫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雅睿生物将持续为建设IVD领域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核心工具支撑,夯实高质量创新基石,以高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 学者研发便携式生物纳米孔测序仪 仅口袋大小就能测人类基因组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自然-生物技术》日前在线发表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纳米孔装置。该装置仅有一个口袋大小,却可以测序和从头组装人类基因组。该研究报告了迄今为止最连续的人类基因组组装且仅使用了单一测序技术。 /p p   理解和解读人类基因组是现代医学的基石,人们一直希望可以尽可能多地测序基因组。此前,受速度、成本和测序系统有限等多种因素影响,这项工作令人望而生畏。虽然测序技术已有所改进,但要快速、低成本地组装人类基因组并保证高准确度和完整性,依然颇具挑战。 /p p /p p   为此,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便携式生物纳米孔测序仪,对人类GM12878细胞系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组装,生成了91.2Gb的序列数据。利用这一方法,单个读长可长达882kb,使研究者能够分析过去利用最先进的测序方法也分析不了的人类基因组区域。填补了相关空缺,并提高其准确性。 /p p   据悉,“读长”指的是测序反应所能测得序列的长度,如果DNA序列长度高于“读长”,那么必须把DNA序列分割成长度在“读长”以内短序列才能测序。较长的“读长”,体现了测序技术的优势。 /p
  • 海尔加入全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2015年10月24日,全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海尔生物医疗做为唯一生物样本库自主设备品牌,加入该技术标准委员会,与各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中国自己的生物样本库国家标准。早前,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6月10日就已批复成立全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确定了包括海尔在内的委员会57名委员。而此次生物样本库标委会举行成立大会标志着我国生物样本标准化建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同时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生物技术和转化医学标准化活动奠定了基础,具有里程碑意义。  接下来,全国生物样本库标委会将按逐步开展各项工作,包括运转管理规范性文件,举办委员会年会,召开标准起草、审查等会议,组织相关人员业务培训,进行行业分析调研以及协助业内样本库管理建设等:  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编制和推进  首先标委会将提出标准制修订计划,并号召、审核筛选、协调落实制修订项目承担单位,协助标准化制修订项目开展,并组建分技术标委会,分别制定不同领域的标准。  标准推广实施工作  在标准制定前后,委员会将对发布的标准进行宣贯、培训和推广工作,跟踪调查工作执行状况,并分析标准的作用效果,以提出改进措施,支持标准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开展。  标准制修订、审查、复审管理工作  委员会将对标准制修订项目进行规范、监督、管理和引导,指导具体项目的编写工作,汇总处理征求意见稿并修改完善 然后对标准送审稿组织审查并给予审查意见,并对通过审查的送审稿指导完成申报直至报批复核的整个流程 委员会还需要对已经执行的标准在一定时间之后进行评估和复审,以确立标准的持续执行或修订废止,并进行后续修订和报批的工作。  推进相关标准化研究工作  委员会还将负责通过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组织或参与本研究领域相关的标准化研究项目,鼓励引导有价值的研究项目的开展,同时鼓励申报各类科技项目等,为生物样本领域相关标准的研制提供技术积累和基础。  国际、国内标准化交流活动  委员会需收集、整理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标准资料,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标准化工作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积极与国内外的标准化活动交流互动,引进和应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另外秘书处对外还要组织委员参加业内国际组织的重要会议活动,鼓励委员单位参加国际标准化对口活动 对内组织主持全国范围的标准化学术活动,加强标准化的推广与认知,培养专业人才,提升行业水准。  标准化人才培养工作  委员会将会建立领域内专家库,吸收来自企业、机构等不同方面的相关专家,并组织企业从业人员进行生物样本库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标准化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培养生物样本标准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专项工作小组成立与管理  最后,为优化提升委员会自身的效率和组成结构,委员会还围绕专业领域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并以组为单位进行具体工作的展开和管理,引导各小组开展前述各项工作,以使整个编制工作目的清晰,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各小组的作用共同做好委员会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是国际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竞争点,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海尔生物医疗是中国低温冷链行业第一品牌和中国生物样本库建设积极推进者,海尔通过超低温自主技术突破,以全系列节能芯超低温冰箱切入,扩展到BIMS灵珑系统,冷链6.0信息化系统、2D自动化样本处理、液氮自动化存储等产品,共同构建目前国内领先的BIMS生物样本库解决方案,相继应用到UK-Biobank、国家基因库、国家蛋白质库、病毒库、儿科样本库、血清样本库、内分泌样本库等科研基础平台,为全球用户提供建库和管理的专业服务。  这次海尔作为业内重要企业入选国标会,将以此为契机,与各领域专家一道,全力协同建立起中国自己的生物样本标准,并与国际接轨。提升中国生物医学研究质量,参与全球生物科学研究,最终为改善人类健康谋福祉。
  • 近亿元A+轮融资!墨卓生物大力推进单细胞测序技术!
    近日,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墨卓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LYFE Capital(洲嶺资本)领投,老股东源码资本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云祥基金跟投,全面支持公司发展。据悉,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充公司单细胞产品研发管线,大力推进全球独有的高通量微生物单细胞基因组学平台(MobiMicrobe™ )的研发和推广,并持续推进各产品的研发生产、商业化落地和市场的开拓,着力加速和其他的产业从业者一同打造多元、高效的单细胞生态系统。墨卓生物2018年创立于哈佛大学。基于世界领先的液滴微流控技术平台,墨卓生物致力于用创新微流控和单细胞测序技术赋能科学研究与精准医疗,升级诊断与检测质量,提高生命科学研究水平,为科研人员与医生、患者带来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此前,墨卓生物于2021年8月获得华盖医疗长三角早期基金领投,源码资本和比邻星创投跟投的1.5亿A轮融资;此次A+轮再一次获得专业投资者的青睐,彰显了墨卓生物强大硬核的自主创新研发实力及广阔的商业化发展前景。墨卓生物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微流控和单细胞测序技术创新和开发,目前已经建立了单细胞测序、数字PCR两大产品线,拥有微流控、测序、生化、硬件开发、生信等关键技术。据了解,墨卓生物正在推进包括单细胞转录组产品在内的多个管线。同时,有超过15个开发项目也在进展中。现阶段墨卓生物推出的核心产品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解决方案,包括MobiNova-100单细胞测序文库构建系统,MobiCube单细胞转录组建库试剂和芯片,以及MobiVision 生信分析软件。这一系列产品比肩国际一流水平,可实现高质量、高性价比、全面替代。其应用覆盖生命科学研究、液体活检、伴随诊断等多个领域。MOBINOVA-100+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点击查看在线展位)此外,墨卓生物产品在全球微生物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其 MobiMicrobe™ 微生物高通量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带领微生物的研究进入高通量单细胞时代,研究成果经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并引起广泛关注,具有极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墨卓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裴颢博士表示:墨卓生物团队厚积薄发,凭借其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高效开发完成国内一流水平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和产品——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解决方案,并于今年正式走上商业化道路。本轮融资顺利完成,代表了资本界和产业界对单细胞测序赛道和墨卓生物的深刻理解和认可,衷心感谢LYFE Capital洲嶺资本及老投资人对墨卓生物的信任和支持。本轮融资后,墨卓生物将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打造完整的单细胞多组学产品矩阵,不断扩大产品线,丰富产品维度,建立产品体系和技术壁垒;继续提高通量、降低价格,使得单细胞技术惠及更多科学研究,加速科研向临床的转化,为生命健康服务。墨卓生物致力于打造国内外一体的研发平台,期待和其他的产业从业者一起打造多元、高效的生态系统。LYFE Capital洲嶺资本投资副总裁郭振君表示:墨卓生物深耕微流控和单细胞测序技术多年,奠定了其扎实、系统化的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目前单细胞检测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未来正在向临床应用拓展,无疑将具有更巨大的应用潜力。我们坚信墨卓成熟的管理模式、顶尖的研发实力以及稳健的商业化路径将带领公司实现新的辉煌。LYFE Capital洲嶺资本长期关注生物医药领域,我们坚定看好墨卓生物的长期发展,亦将与新老股东一道为公司的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与助力。源码资本投资人表示:墨卓生物首创的微生物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实现了微生物组学领域的科学突破,代表着生命科学领域交叉跨界的新范式。墨卓生物创业团队背景多元,学科跨界,也拥有数十年一流跨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和商业化经验。源码一贯重视交叉跨界的创新,将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资源网络,支持墨卓生物不断创新。更期待墨卓生物凭借科学研究成果,迎来更远大发展。云祥基金温广宇表示: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科学研究与精准医疗企业,墨卓生物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帮助用户实现科研和临床的目标,实现用生命科学服务人类健康的愿景。单细胞测序被明确写入“十四五”国家生物医疗产业重点研发计划中,充分体现出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战略性意义。我们期待与墨卓生物合作,共同加速单细胞多组学在临床的落地应用。关于LYFE Capital(洲嶺资本)LYFE Capital 洲嶺资本系全球领先的医疗投资平台,我们笃信“医疗无国界”,每一次投资选择皆为推进生命医学的进步、解决全球医疗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洲嶺资本运用平台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和遍布全球的行业资源为被投企业创造价值。我们国际一体化的投资团队全力支持各阶段的前沿企业,助企业家在全球市场中充分实现公司增长潜力。关于源码资本源码是具有创业者精神的投资机构。自2014年春创立以来,源码坚持投资于科技驱动的创新,投资于持久真实价值的创造,已经投资了超过300余家创业公司(如字节跳动、美团(3690.HK)、贝壳找房(NYSE:BEKE)、理想汽车 (NASDAQ:LI,2015.HK)等),阶段跨越种子期、早期和成长期,行业涵盖生命科学、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数字化、出海、消费科技等。源码管理资金规模人民币和美元基金总计折合约350亿元人民币。关于云祥基金云祥基金设立于2019年12月,是一家重点投资于战略新兴产业内的智能制造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是乌镇为更好建设“一区三地”,支持乌镇创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主要面向“乌镇院士智慧谷”平台落地和拟落地项目开展投资活动。关于墨卓生物云祥基金设立于2019创新驱动、卓鉴未来,墨卓生物创立于美国波士顿,落地中国浙江,汇集了由国际一流科学家和跨国医疗器械公司高管等组成的一批优秀人才。墨卓致力于用创新微流控和单细胞测序技术赋能科学研究与精准医疗。目前已经成为拥有微流控、测序、生化、硬件开发、生信等关键技术,推出单细胞测序与数字PCR双技术平台,在液体活检、伴随诊断、生命科学研究等多领域并行发展的科研+IVD解决方案领跑者。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