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品糖定仪

仪器信息网食品糖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食品糖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食品糖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食品糖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食品糖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食品糖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食品糖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食品糖定仪相关的论坛

  • 【讨论】“七嘴八舌话食品安全”第七期---- 无糖食品

    目前我国无糖产品市场上存在一些混乱状况。比较严重的是,个别企业玩文字游戏,极力夸大 “无糖”的字面含义,括号内小字标注“无蔗糖”,欺骗消费者。事实上,无蔗糖不等于无其他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等)或双糖(乳糖、麦芽糖 等),所以该类产品是无蔗糖产品,而不是无糖产品。还有的虽然标注“无蔗糖”,但在其配料表中却标注加有白砂糖或葡萄糖,而蔗糖和白砂糖是一回事,只是叫 法不同而已。   专家说,一些所谓的“无糖食品”,虽然未使用蔗糖作为甜味剂,但却“偷梁换 柱”,把蔗糖的替代品糖精充作甜味剂。这类甜味剂所产生的热量较低或基本不产生热量,但并不等于不含糖。“无糖食品”并不能降糖,我国《食品管理法》中规 定的食品中不能添加药品,而很多“无糖食品”在广告中吹嘘有降糖的疗效,违反了《广告法》保健食品不能宣传疗效的规定。  面对无糖食品概念混乱的状况,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无 糖产品不仅要看其是否标注“无糖食品”的字样,还要看其配料表,看该产品是用何种甜味剂(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糖精钠等)代替了有关糖类如蔗糖(砂糖)、 葡萄糖等。对于标注“无蔗糖”字样的食品更应注意,不能盲目食用,因其中可能含有葡萄糖等其他糖类。不仅要看食品的包装上有无蔗糖含量,还要考虑食物本身 是否含糖,因为有些食品的添加剂中并不含糖,但食品本身可能含糖分。  按国际惯例,无糖食品是指不含食糖即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 (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的甜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必须含有食糖属性的食糖替代品,如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而不是用糖精等高 倍甜味剂生产的甜食品。目前在我国已经批准列入使用卫生标准的食糖替代品有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我国现约有3000万 左右的糖尿病人,面对这样一个不能摄入含糖食品的庞大消费群体,目前市场上的无糖食品诸如饮料、八宝粥、奶粉、饼干、口香糖、壮骨粉、山药粉、麦片、巧克 力等可谓琳琅满目,销售额也呈上升趋势。但一些所谓的名为无糖,实则有糖的食品,糖尿病患者如果过量食用,将会造成身体的损害,甚者危及生命。[color=#00008B][color=#00FFFF][color=#DC143C]本期话题请大家来谈一谈如何规范无糖食品的标识?对蓄意欺骗消费者的企业如何进行处罚?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无糖食品时应注意什么?[/color][/color][/color]

  • 食品中糖类含量知多少?

    糖类物质是大多数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营养价值的高低,是某些食品的主要质量指标。在食品加工工艺中,糖类对改变食品的形态、组织结构、物化性质以及色、香、味等感官指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食品中糖类含量的控制一方面可以合理的控制膳食,另一方面还可以有助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新食品的开发和研制。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产品,如婴幼儿食品,糖尿病病人的无糖食品中,对于糖类物质含量的控制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英国“儿童食品运动”组织的“婴儿垃圾食品”调查中发现,亨氏旗下Farley原味甜饼干的糖分含量甚至比黑巧克力的糖分还高,而亨氏的芝士口味迷你饼干每百克中饱和脂肪含量高于同样重量的麦当劳大芝士汉堡的脂肪含量。而英国著名的恩贝儿牌(港译牛栏牌)婴幼儿食品中九分之一含糖量偏高。这样的高糖分、高脂肪的辅食对嗷嗷待哺的婴儿来说是很危险的。相关新闻见: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20719/080399.shtml    那么,  食品中的糖类含量的控制多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糖类含量过多或者过少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如何检测食品中糖类物质的含量?  我们在采购食品的过程中,在糖类含量这一方面有什么特别而要注意的事情吗?

  • 无糖食品功效

    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应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无糖食品的关键在“糖”的定义上。糖可以专门指白糖,也可以指各种有甜味的、能够在人体中转变成为葡萄糖的食品成分,比如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等。无糖食品的关键在“糖”的定义上。糖可以专门指白糖,也可以指各种有甜味的、能够在人体中转变成为葡萄糖的食品成分,比如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等。甚至从广义来说,哪怕没有甜味,只要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也可以称为“糖类物质”。  按照欧洲国家的通用概念,无糖食品不能含有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但是,它必须含有相当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剂品种。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糖”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 糖精无害限量可作食品添加剂使用?

    据美国联邦公报消息,2014年12月24日美国FDA发布通报,再次认可糖精作为食品添加剂。自发布批准糖精的终期条例以来,美FDA收到了部分反对意见。然而对这些反对意见进行评审后发现,这些意见缺少更改或者撤回终期条例的基础。因此美国FDA再次重申糖精(Advantame)可以作为非营养性甜味剂,用于食品(不包括肉、禽产品)。在我国好多人认为饮料、食品里加糖精对身体有害?但其实记者经过大量采访、调查发现—— 糖精,也称糖精钠,是最古老的甜味剂。糖精于1878年被美国科学家发现,很快就被食品工业界和消费者接受。糖精的甜度为蔗糖的300倍—400倍,它不被人体代谢吸收,在各种食品生产过程中都很稳定。缺点是风味差,有后苦,这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糖精很多年来都是世界上唯一大量生产与使用的合成甜味剂,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糖精在世界各国的使用明显增加。 糖精安全性一波三折 关于糖精是否有害的争论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FDA的第一任主席哈维·卫列(Harvey Wiley)是认为糖精有害的代表人物,而老罗斯福总统则坚持糖精无害。这种争论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糖精专家张卫民曾撰文介绍,为糖精平反的是美国,当初制造糖精冤案的始作俑者也是美国。记者经过大量查询了解到: 1958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开始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管理,当时糖精已经能够在美国广泛使用了,因此它被列入最早的 675种“公认安全”( GRAS)的食品原料名单之中。1960年,一项研究表明大量食用糖精会导致老鼠膀胱癌的发生,随后不同的研究也表明糖精可能是一种导致动物癌症的物质。1970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友会科研中心发表研究报告,他们分别用含糖精0.05%、0.5%、5.0%浓度的代饲料喂养雄、雌鼠各20只,其中F1代断奶后喂以代饲料持续100周。F1代从母体怀孕期就开始接触糖精,之后哺乳、成长至终身均持续摄取糖精。在5.0%糖精试验组中(相当于食品正常添加量的300多倍,在此浓度下,食品甜得会让人无法下咽),F1代的泌尿膀胱中发现了明显的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肿瘤病变现象。1971年美国取消了糖精的GRAS(公认安全物质称号)。 1977年,加拿大的一项多代大鼠喂养实验发现,大量的糖精可导致雄性大鼠膀胱癌,禁止了糖精的使用,而美国的FDA也有同样的打算。但是,糖精是当时唯一的合成甜味剂,这一打算遭到了公众尤其是糖尿病人的强烈反对。迫于公众压力,国会没有批准这项提案,并通过一项议案延缓禁用。只要求所有含糖精食品注明糖精有可能是一种致癌物。 此后,糖精与癌症的关系得到了大量的进一步研究。颇有戏剧性的是,没有严格可靠的研究表明糖精与人类的癌症发生有关系。同时人们搞清楚了糖精导致动物癌症的作用机理,而那一机理在人体中并不存在。1991年,美国FDA根据一些研究结果撤回了禁止糖精使用的提议。但由于上述原因,在美国使用糖精仍需在标签上注明“使用本产品可能对健康有害,本产品含有可以导致实验动物癌症的糖精”。 基于这样的结果,美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在2000年建议把糖精从“已知或者疑似致癌物”的名单中去掉。2000年5月15日,美国政府发表最新致癌问题报告,把糖精删除出可能致癌的黑名单之外。发表这份每两年一次报告的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指出,由于测试显示,超大剂量糖精导致老鼠患癌的情况并不适用于人类,所以他们不再把糖精列为可能会致癌的物质。2001年,克林顿签署法令,撤销了含糖精食品必须标明可能致癌的要求。目前,许多国家允许使用糖精但是有用量的限制,而有的国家干脆禁止。 在国际上,糖精的使用也因为这些关于大鼠致癌的研究发表后受到一定影响,欧美国家糖精的使用量不断减少。但仍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糖精是安全的。

  • 【我们不一YOUNG】“无糖”食品Q&A

    [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0”糖Q&A[/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近几年,“无糖”食品风头正劲,不少人觉得这些食品在满足味蕾的同时还兼顾了健康。而真相确实如此吗?下面这几个问题希望能为您解惑。[/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Q1:什么是糖?[/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糖”是指“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蔗糖等。[/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Q2:“无糖”=“零糖”?[/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不含”“无”属于标准语。[/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零(0)”“没有”“100%不含”“0%”属于同义语。[/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因此“无糖”与“零糖”作为营养声称,存在等同。[/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Q3:“零糖”指的是什么?[/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依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无糖”的定义是含糖量少于0.5g/100g(固体)或0.5g/100mL(液体)。因此标签上的“零”不是数学意义上的零,也不代表“绝对没有糖”。[/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Q4:“无蔗糖”=“无糖”?[/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糖类中,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有蔗糖、乳糖、麦芽糖。蔗糖只是糖类的一种,“无蔗糖”与“无糖”不能等同。[/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Q5:“无糖”食品为什么会有甜味?[/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无糖”甜味来源往往是赤藓糖醇、甜菊糖苷、安赛蜜等甜味剂,这些甜味剂虽然既不是单糖也不是双糖,但一样能带来甜味。[/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Q6:甜味剂有害吗?[/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对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品种以及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都有具体规定。这些规定都是基于严格的科学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的。正常情况下,按标准使用甜味剂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Q7:“零糖”=“零卡”?[/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卡是卡路里的简称,是能量的单位。除了糖类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一样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食品安全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中“无能量”的定义是能量≤17kJ/100g(固体)或100mL(液体),且其中脂肪提供的能量≤总能量的50%。因此“零糖”和“零卡”不能等同。[/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Q8:“零糖”食品是否更健康?[/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无糖食品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不可长期代替普通食品食用。糖类是碳水化合物的常见存在形式。碳水化合物则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参与细胞构成和细胞内活动。如果人体碳水化合物长期摄入不足,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size][/font][/color][/align][color=#000000][font=sans-serif][size=16px][/size][/font][/color]

  • 关于高糖食品

    [font=SimSun, STSong, &]请问一下:“每100克固体食品中不得含有超过15克糖分”这句话是出自哪份标准。关于高糖食品的判定标准是什么?[/font]

  • 无糖食品也含糖,超标就要受处罚

    北京市工商局近期在北京物美大卖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新街口分店抽检发现3批次标称“无糖”的食品样本糖含量超标。标注为北京市缘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无糖全麦口味健康家园切片面包”(生产批次:20111116A)每100克中糖含量达3.1克;标注为北京苏稻食品有限公司2011年11月15日生产的无糖百果和无糖椒盐,每100克中糖含量分别达到1.1克和1.15克。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标注为无糖的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的糖(指所有的单糖和双糖)含量应不大于0.5克。 北京市工商局提示,无糖食品并非绝对不含糖分,也不具有降糖的作用,不能当作药物的替代品。此外,一些在无糖食品柜台销售的标注“无蔗糖”或“不添加蔗糖”字样的食品,即使该类食品经检测确实不含有蔗糖,也可能含有葡萄糖、麦芽糖等其他单糖成分。产品里每100克的糖(指所有的单糖和双糖)含量仍极有可能大于0.5克,消费者应避免形成“无蔗糖”食品等同于“无糖”食品的错误观念。

  • 我们该如何看待没有判定依据的食品问题

    明胶在食品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软糖、蛋黄派、速冻汤圆均用到明胶。几乎所有需要增稠的食品,都会看到它的身影。尽管食用明胶本身没有违规之处,但一些消费者总是难免有“心理障碍”。  近日,记者在南京市场上随机选择了三种食品,好丽友蛋黄派(注心蛋黄派)、龙凤汤圆(鲜肉)和徐福记熊博士橡皮糖(莓果口味),委托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进行铬含量的检测。在拿到了检测结果之后,记者却犯了难,在食品安全专家的帮助下,对照了目前国家对《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发现无法找到铬是否超标的答案。暴露的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以前的三聚氰胺,国内都缺乏判定依据,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没有判定依据的食品问题呢?

  • 食品中三氯蔗糖的测定——HPLC法解决方案

    食品中三氯蔗糖的测定——HPLC法解决方案

    三氯蔗糖又名三氯半乳蔗糖,俗称蔗糖素,由英国泰莱公司(Tate&Lyie)与伦敦大学共同研制并于1976年申请专利的一种新型甜味剂。由于其具有甜度高(甜度为蔗糖的600倍)、甜味纯正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优秀的功能性甜味剂之一,代表了目前强力甜味剂研究的最高水平。虽然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毒理实验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也有三氯蔗糖可诱发偏头疼发作的报道。建立食品中三氯蔗糖的测定方法,可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生产性指导,并为质量监督部门提供食品质量监管依据。我国国家标准《GB 2225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中制定了三氯蔗糖的HPLC-ELSD检测方法。方法优势:迪马科技在参考国家标准《GB 2225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基础上,进行了方法优化,推出《食品中三氯蔗糖的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三氯蔗糖,使用ProElut PLS 固相萃取柱净化样品,通过HPLC-ELSD检测;前处理步骤简单、净化效果好、重现性好,定量限7.5 mg/kg,符合《GB 2225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对三氯蔗糖的限量规定;适用于各省市出入境、质检、疾控、食品药品检验所、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机构、大型食品生产商、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以下为详细解决方案,敬请参考!食品中三氯蔗糖的测定——HPLC法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液态奶、酸奶、酱油、醋、饼干、奶酪、奶茶、可乐和果冻中三氯蔗糖的检测,方法定量限7.5 mg/kg。2、标准品配制标准储备溶液:准确称取标准品,用水配制成10 mg/mL的储备液,吸取一定体积10 mg/mL储备液用水配成浓度为1000 μg/mL的储备液。3、提取3.1 含蛋白脂肪类液体:液态奶、酸奶、酱油和醋10 mL样品,加入8 mL 水和2 mL 200 g/L乙酸铅溶液,振荡2 min,超声提取5 min,6000 rpm离心5 min,取10 mL上清液,待净化;3.2 含蛋白脂肪类固体:饼干、奶酪和奶茶5 g样品,加入8 mL 水和2 mL 200 g/L乙酸铅溶液,振荡2 min,超声提取5 min,6000 rpm离心5 min,取10 mL上清液,待净化;3.3 饮料:可乐(量取前超声排气泡)10 mL样品,加入10 mL 水,混匀,取10 mL,待净化;3.4 果冻5 g样品,加入5 mL 水,热水超声溶解,混匀,趁热净化。注:《GB 2225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中提取液为75%甲醇水溶液,减压浓缩过程中暴沸严重,不易操作。4、净化——ProElut 200 mg/6 mL PLS(Cat.#:68012)(1)活 化:依次向柱中加入5 mL甲醇、5 mL水,弃去流出液;(2)上 样:将待净化液加入柱中,弃去流出液(控制流速不超过每秒1滴);(3)淋 洗:(4)洗 脱:向柱中加入5 mL 20%甲醇水溶液,弃去流出液;向柱中加入3 mL甲醇,收集流出液;(5)定 容:将洗脱液在50 ℃下减压蒸干,用流动相定容至1 mL,供HPLC分析。5、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2) 150 × 4.6 mm,5 μm(Cat.#:99601)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 μL柱温:35 ℃检测器:SEDEX LT-ELSD,温度:40℃,压力:3.5 bar,Gain:6流动相:A:水;B:乙腈梯度设置时间/Min.01415222330A(%)898910108989B(%)1111909011116、添加回收结果食品中三氯蔗糖的HPLC检测的添加回收结果 添加水平200 mg/kg添加水平20 mg/kg添加水平7.5 mg/kg空白含量(μg/mL)回收率(%)加标量回收率(%)加标量回收率(%)加标量早餐奶99.0110 mg/mL 200 μL109.821000 μg/mL200 μL96.521000 μg/mL75 μL—巧克力奶99.7010 mg/mL 200 μL100.911000 μg/mL200 μL95.881000 μg/mL75 μL—咖啡奶100.3410 mg/mL 200 μL112.341000 μg/mL200 μL126.001000 μg/mL75 μL—养乐多128.8310 mg/mL 200 μL————130.8酸奶——105.581000 μg/mL200 μL123.421000 μg/mL75 μL—酱油77

  • 【转帖】专家提示不存在真正无糖的食品

    “核桃粉、莲子羹、藕粉——就应该是在这里了!”在北京的某超市中,几个年轻人驻足在固体饮料的货架前为家里的老人精心挑选着,无糖的、补钙的、加维生素的、含大豆蛋白的……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食物可以被加工成冲制饮品,方便人们饮用。而且,越来越多的固体饮料被赋予很多如补铁、补钙的营养功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的更高需求。其实,不仅是超市中固体饮料极大丰富,在近几年兴起的网络物流中,各种“粉粉”也是备受追捧。“反正都是喝,干嘛不喝有营养的、能养颜的呢?”正在选购无糖豆浆固体饮料的陈小姐这样回答记者。  几乎所有的食品 都会存在添加剂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固体饮料大概分为咖啡、奶茶、巧克力奶类,果汁速溶品类,杏仁、核桃、藕、莲子等食物磨粉类,燕麦以及相关产品类,豆浆类,茶类、花粉类等。每种产品(除茶)的成分表中,都含有不同比例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说:“几乎所有的食品都会存在添加剂,对待食品添加剂不需要谈即色变。但是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否则很难判断安全问题。”  目前,市场上常见固体饮料的添加剂主要有增稠剂、稳定剂、植脂末、乳化剂、抗结剂、酸味调节剂、阿斯巴甜等十几种。而其中,一些添加剂的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不同,何计国说,“增稠剂与稳定剂实际上是一种东西,只不过不同厂家的叫法不同或者是出于不同添加目的,再如植脂末中的氢化植物油,也有厂家叫精制植物油。”

  •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对照品配制疑惑

    在做国标 GB5009. 28 — 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对照品配制疑惑 标准溶液配制: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以糖精计)标准储备溶液( 1000mg / L ):分别准确称取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糖精钠 0.118g 、 0. 134g 和 0.117g (精确到 0.0001g ),用水溶解并分别定容至 100mL 。于 4℃贮存,保存期为 6 个月。当使用苯甲酸和山梨酸标准品时,需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红色这句话的意思是想用适量的甲醇溶解,然后在用水定容,还是用甲醇定容,感觉怪怪的?有那位老师可以指导一下, 共享一下经验,谢谢。

  • 降糖食品不可信

    有不少糖尿病人担心,治糖尿病不是吃西药就是注射胰岛素,吃多吃久了会有副作用,用胰岛素会有依赖性。他们认为吃中药没有副作用,因此,对医生开的药自作主张减量服用或是不吃,甚至自己购买一些号称含“具有明显降糖作用的中药成分”的保健品来代替药品治疗。专家提示:纯中药不可能快速降糖,保健品绝对不能代替药物的治疗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降糖保健食品大多以纯中药成分为卖点,并宣称能起到迅速降糖的作用。有的甚至称其是祖传密方。这类保健食品标出的主要成分包括:枸杞子、乌梅、葛根、山药、玉竹、蜂胶、茯苓、肉桂、莲子、西洋参、葛根、玉米花粉、鸡内金、泽泻、桑葚等。 但实际以上中药成分只是补肝肾的常用中药配方,并没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到目前为止,中药还没有降糖特效药,如果降糖效果明显,一定是添加了西药。降糖根本不是中药的优势,中药的优势在于可能预防并发症。一些患者因为没有识别能力,听信一些保健食品的夸大宣传,买来服用后引起严重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不良反应的屡见不鲜。 据曝光,现在保健品往往选择一些低价的降糖药添加,如优降糖、降糖灵,这些药100粒才2.5元,这是一些副作用大、在临床上已基本被淘汰的药物。但不少不良厂商为牟取暴利非法添加这些西药。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保健品的同时又服用同类西药,造成降糖过量引起低血糖及损伤肾功能,引起急性并发症。

  • 现在大家做食品中的总糖怎么做的?

    GB 5009.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方法。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第二法适用于食品中蔗糖的测定。“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法适用于谷物类、乳制品、果蔬制品、蜂蜜、糖浆、饮料等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测定。“第二法”酸水解-莱因-埃农氏法,本法适用于食品中蔗糖的测定。不知道大家现在做总糖都在用什么方法?

  • 【原创大赛】为何「无糖」食品,味也甜?代糖安全吗?

    当代人在生活中常常面对一个巨大的矛盾——在健康养生和口腹之欲中间反复横跳,一边养生,一边放纵。但当你看到自己「吨吨吨」喝的奶茶换算成一堆方糖时,还是会觉得吓人。近年来,控糖、抗糖、戒糖成为了热门概念。不少商家推出了「无糖奶茶」、「无糖饼干」、「无糖可乐」等各种「无糖」概念食品。「无糖」食品的兴起响应着当代人的养生需求,满足了口腹之欲的快乐,也多了一层心理补偿。我喝的是无糖的呀。但是,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为啥我喝的无糖XX水是甜的?下面小C给大家揭秘「无糖」食品[b][size=18px]「糖」的标准定义[/size][/b]首先了解「无糖」中的「糖」是指什么?「糖」是指“所有的单糖和双糖”。[1][img=,450,]https://pic1.zhimg.com/80/v2-dbcbfa333402620a5e31a63710de90ed_720w.jpg[/img]很多天然食物(例如水果、蜂蜜等)中都含有「糖」,吃起来会觉得甜。因为糖的摄入会给人体提供能量,所以糖吃多了,容易发胖。1g的「糖」可产生16.7kJ的能量。小伙伴可能会疑问,常说的淀粉吃多了也会胖,那这个淀粉是「糖」吗?不是的哦!淀粉是指「多糖」[1]。像小麦粉、米粉、土豆这类食物中,淀粉含量都比较高。不同于「糖」,淀粉不会产生明显的甜味口感,但是在进入人体后,会被消化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所以,淀粉吃多了也会「月半」的。[size=18px][b]「无糖」的标准定义[/b][/size]商家的产品如果「糖」含量小于或等于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它的产品广告就可以声称「无糖或不含糖」[2]。「无糖」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完全「不含糖」。小伙伴可能会好奇,含「糖」量这么少,为什么吃起来还是很甜?是不是加了食品添加剂?Bingo~[b][size=18px]「无糖」食品为什么甜?[/size][/b]「无糖」食品有甜味,主要是食品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甜味剂)来代替糖—简称代糖。这类代糖(甜味剂)可根据是否产生热量分为:营养型代糖(可(chi)以(le)产(ye)生(hui)热(pang)量(de))和非营养型代糖(无热量)。▬ ▬ ▬ 营养型代糖常见的是糖醇类:山梨醇、木糖醇、甘露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食用后依然会产生热量,只是相比于传统「糖」比较低。同样1g的量,「糖」的热量是营养型代糖的1.7倍。当然有个特殊的存在,赤藓糖醇能量系数为0kJ/g,一点热量贡献没有。非营养型代糖分为:人工合成类(如糖精钠、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等)和天然类(甜菊糖苷、甘草、罗汉果糖等)。这些代糖,也不会提供热量。代糖又甜蜜又热量低,貌似完美,但是安全吗?[b][size=18px]代糖安全吗?[/size][/b][img=,652,]https://pic4.zhimg.com/80/v2-c2e52cd8f743d9a72cc819407f927e0f_720w.jpg[/img]常常有人谈添加剂色变,但是脱离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的行为哦!只要按照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使用甜味剂,那就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安全放心。但小C温馨提醒,部分特殊群体应该要注意代糖的摄入,比如:█ 苯丙酮尿症(PKU)的人群,要避免摄入阿斯巴甜。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其标签要标注“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肠胃不好的人群,建议控制糖醇的摄入量,避免胃胀、胃痛等消化问题。█ 糖精钠和甜菊糖苷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风险未知,建议控制摄入量。参考资料:[1] GB/Z 21922《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2] 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 【讨论】测食品中糖的流动相的比例

    《GB/T 22221-2008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中流动相的比例:乙腈和水用85:15,讨论一下所用食品中这几种糖的检测流动相的比例都用这么高吗?大家发表一下意见吧标准见附件

  • 【讨论】专家表示适量食用代糖食品无害

    近日,可口可乐无糖碳酸饮料“零度”致癌的说法被否定后,对代糖食品新一轮的关注纷沓而至。今天记者致电有关专家,证实市场所销售的各种“无糖”食品只要是使用了国家允许的甜味剂,市民均可放心购买。      阿斯巴甜作为近期倍受关注的一种甜味剂,其安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取不超过50毫克。此外,木糖醇虽对人体未造成任何危害,但有关方面提醒,过量的食用木糖醇仍然会导致肥胖等问题。    其实在发达国家,无糖食品十分流行。欧洲用食糖替代品生产糖果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其中口香糖更加突出,无糖口香糖的市场比重在英国为73%,德国为71%。近年我国无糖口香糖生产也迅速上升,其中甜味剂的合理应用是无糖食品推广的关键点。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主任巢强国告诉东方网记者,“甜味剂的种类很多,市场上的产品只要是国家允许使用的范围内,都是无害的。”由此可见,任何物质的摄入都要有个“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饮食的均衡,以避免由某些元素的过量摄入而造成危害。

  • 【资料】食品添加剂课堂

    中,给出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两类,按用途可分为:甜味剂、酸味剂、着色剂、发色剂、增味剂、乳化剂、漂白剂、发泡剂等。  问:食品添加剂有毒吗?  答:超量、超范围以及非法使用才会有毒。  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只是在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时,才会产毒副作用;反之是安全的。根据《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当前被揭发的食品添加剂事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即超量使用、超范围使用以及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添加剂都是有毒的,只有一些不是食品添加剂的非食用物质也被添加了,或者属于食物添加剂被超量使用或滥用了,就引起毒性,有害人体安全。  问:能否不用食品添加剂?  答:最好不放,要放少放。

  • 【原创】凝胶多糖在食品中的运用

    可得然胶又名凝胶多糖,是由微生物从葡萄糖中生成的发酵多糖类物质,在我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增稠剂使用。 它具有既能形成热不可逆性凝胶,又能形成热可逆性凝胶的独特特性,同时具有高热稳定性、耐冷冻冻性和成胶条件单一等特性。大家谈谈其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对人体的影响,如果有检测方法更好啊

  • 【分享】卫生部关于批准菊粉、多聚果糖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

    卫生部关于批准菊粉、多聚果糖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09年第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菊粉、多聚果糖为新资源食品。上述2种新资源食品用于食品生产加工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特此公告。附件:2种新资源食品目录 二○○九年三月二十五日附件2种新资源食品目录中文名称菊粉英文名称Inulin基本信息来源:菊苣根(拉丁学名:Cichorium intybus var. sativum,Asteraceae)生产工艺简述以菊苣根为原料,去除蛋白质和矿物质后, 经喷雾干燥等步骤获得菊粉。食用量≤15克/天质量要求性状白色粉末菊粉(果糖聚合体的混合体,聚合度范围2-60)>86.0%其他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14.0%水分≤4.5%灰分≤0.2%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使用范围:各类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中文名称多聚果糖英文名称Polyfructose主要成分多聚果糖基本信息来源:菊苣根(拉丁学名:Cichorium intybus var. sativum,Asteraceae )结构式:分子式:(C6-H12-O6)-(C6-H10-O5)n n=2-60分子量:344~11400生产工艺简述以菊苣根为原料,经提取过滤,去除蛋白质、矿物质及短链果聚糖,喷雾干燥等步骤制成多聚果糖。食用量≤8.4克/天质量要求性状白色粉末多聚果糖≥94.5%平均聚合度(DP)≥23水分≤4.5%灰分≤0.2%pH值(10%在普通水中)5.0~7.0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使用范围:儿童奶粉、孕产妇奶粉

  •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镁》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各有关单位: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我委组织拟订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镁》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6年3月30日前登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信息系统(http://bz.cfsa.net.cn/cfsa_aiguo)在线提交反馈意见。 附件: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镁》(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5’单磷酸胞苷》(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醋酸视黄酯(醋酸维生素A)》(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D-泛酸钠》(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多聚果糖》(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低聚果糖》(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氯化锌》(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乙酸锌》(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海藻碘》(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 韩国拟定食品添加剂标准规范修订案

    韩国拟定食品添加剂标准规范修订案 来源: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时间:2011-6-24 2011 年5 月17 日,韩国发布 G/SPS/N/KOR/388 号通报:食品添加剂标准规范修订案。修订内容包括“标准规范”及“器皿、容器和包装食品接触面消毒液”两项,主要内容涉及: (1)木聚糖酶(Xylanase) 、5’-脱氨酶(5’-deaminase) 、α-葡糖苷酶(α-glucosidase)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硒酸钠(sodium selenate)及钼酸钠(sodium molybdate)为新批准项目。 (2)修订以下 22种食品添加剂定义:合成香料物质、糖化酶、溶菌酶、万寿菊提取物、α淀粉酶、蛋白酶、焦糖色、天然香料物质、天门冬酰胺酶、高粱色、甜菜红、甘蓝红色素、栀子红色素、可可色素、红曲黄色素、红花黄素、芙蓉色素、非洲酪脂果色素、紫甘薯色素、紫山芋色素、葡萄汁色素及磷虾颜色。 (3)修改以下4 种食品添加剂的分规范:L-胱氨酸;L-谷氨酸;磷酸一铵;L-左旋及焦糖色。 (4)修改以下几种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焦亚硫酸钠、钾焦亚硫酸钠、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次硫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山梨酸钙、聚乙烯吡咯烷酮、抗坏血酸棕榈酸酯,disodium 5’-cytidylate,disodium5’ -uridylate, 5’ -adenylic acid及5’ -cytidylic acid。(5)碘被批准作为一种器皿、容器和包装的食品接触面消毒液。 (6)修订以下 4 种器皿、容器和包装食品接触面消毒液的成分规范:二氯异氰尿酸钠,双氧水,过氧乙酸和柠檬酸。 拟批准和生效日期待定, 评议截止日期为 2011 年7 月10日。

  • 【分享】新西兰修订《澳新食品标准法典》

    [size=4] 近日,新西兰食品安全局(NZFSA)发布了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食品标准2002》的第31号修订案。[/size][size=4] 该修订案对《食品标准法典》作了第117号修订,主要内容如下:[/size][size=4] 1、允许在糖霜和糖粉中使用食用色素3号赤藓红;[/size][size=4] 2、允许使用由转基因玉米(耐除草剂)Line DP-098140-6加工的食品;[/size][size=4] 3、允许使用β-半乳糖苷酶作为加工助剂(酶);[/size][size=4] 4、允许使用麦芽四糖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酶)。[/size][size=4] 该修订案将于2010年9月2日生效。[/size]

  • 【转帖】韩国拟定修改健康或功能食品标准和禁用成分相关法规

    韩国拟定修改健康或功能食品标准和禁用成分相关法规来源: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 2009年10月12日,韩国发布通报:韩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拟定修改健康/功能食品标准规范。本拟定法规制定和增加包括食物纤维在内的32种健康/功能食品吸收成分提示的相关规定。它还制定了卵磷酯、瓜尔胶/瓜尔胶水解物、葡甘露聚糖、阿拉伯树胶及聚葡萄糖内的铅含量规范,增加了瓜尔胶/瓜尔胶水解物及抗麦芽糖糊精的功效要求。此外,准许蜂胶提取物成品制成软胶囊。 韩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拟定修改健康/功能食品禁用成分相关法规。 本拟定法规扩大健康/功能食品禁用植物成分的范围。本拟定措施还将减肥药、糖尿病药物及其它同类物质纳入健康/功能食品禁用植物成分清单。

  • 云唐食品安全速测仪检测项目

    云唐食品安全速测仪检测项目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硫、双氧水、亚硝酸盐、苯甲酸钠、硝酸盐、山梨酸钾、山梨酸、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木耳硫酸镁、茶多酚等  有毒有害物质: 甲醛、吊白块、硼砂、面粉中铝、硫酸铝钾、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罗丹明B、苏丹红、工业碱、尿素、明矾等  食用油检测 :过氧化值、酸价等  果蔬中: 农药残留  病害肉诊断: 组胺、挥发性盐基氮  重金属含量: 铅、镉、六价铬、汞、砷、锡、镍、铝等  酒类及乳品牛奶中蛋白质: 酒中甲醇、乙醇、乳品及牛奶中蛋白质、乳品硫氰酸钠、三聚氰胺,  蜂蜜中: 果糖和葡萄糖、蔗糖、淀粉酶、酸度等  调味品成分: 食醋的总酸、酱油的总酸、味精硫化钠、味精谷氨酸钠、酱油氨基酸态氮、食盐中亚铁氰化钾、食盐中碘等  食用色素类: 红色色素(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黄色色素(柠檬黄、日落黄、碱性橙)、蓝色色素(亮蓝、靛蓝)等  瘦肉精激素(兽药) :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己烯雌酚等  抗生素残留(兽药) :四环素类、硝基呋喃类、磺胺类、β-兴奋剂类、沙星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甲砜霉素,氟苯尼考,金刚烷胺、替米考星、庆大霉素、林可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啦啶、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水产品安全类: 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妥因、呋喃西林、呋喃它酮、呋喃唑酮等  蛋类药物残留类: 氯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呋喃西林,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呋喃唑酮,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红霉素、链霉素等  真菌毒素残留: 食用油、粮食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总量,奶中黄曲霉毒素M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T2毒素、伏马毒素等  动物疫病类 :禽流感、新城疫、牛羊口蹄疫、牛羊结核病、牛羊包虫、牛羊布病、小反刍兽、猪蓝耳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猪圆环、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犬狂犬病毒等

  • 食品安全分析仪可以在食堂用来检测农残吗

    食品安全分析仪可以在食堂用来检测农残吗

    [size=16px][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05073b]食品安全分析仪可以在食堂用来检测农残吗[/color][/font]食品安全分析仪可以在食堂用来检测农药残留。这种仪器可以快速检测蔬菜、水果、茶叶、粮食等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适用于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食品肉产品深加工企业、养殖场、超市、蔬菜检测中心、学校食堂等场所,满足现场检测的需要。因此,在食堂使用食品安全分析仪可以有效地检测农药残留,保障食品的安全性。[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1/202401050930108186_2998_6098850_3.jpg!w690x690.jpg[/img][/size]

  • 【转帖】麻辣烫健康食品还是垃圾食品?

    [size=3][b]麻辣烫健康食品还是垃圾食品?[/b][/size]   如果能够在食品安全方面把好关,并进行合理的搭配,麻辣烫说得上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快餐食品,比煎炸食品要健康得多,也环保得多。   重庆人是最喜欢火锅和麻辣烫的,但是有些人认为,麻辣烫是一种不健康的食物,或许更多的是因为它“出身卑微”、价钱低廉,担心不卫生、吃坏肚子。实际上,如果能够在食品安全方面把好关,并进行合理的搭配,麻辣烫说得上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快餐食品,比煎炸食品要健康得多,也环保得多。  理由一:很多人喜欢吃前在上面淋上一层芝麻酱来替代红油或香油,这是非常健康的一种调料,富含钙和维生素E。另外,还常常加入具有杀菌作用的蒜汁和醋,可以帮助预防肠道感染。  理由二:麻辣烫通常有多种绿叶蔬菜、多种豆制品原料、海带等藻类、蘑菇等菌类、薯类、鱼类、蛋类等……植物性原料品种占优势。新鲜蔬菜和肉丸、肠片、蛋类等的比例达到2∶1,只要进行合理搭配,它比一般的快餐菜肴更容易达到酸碱平衡的要求,也符合食物多样化的原则。  理由三:麻辣烫的加热温度并不高,也不会产生油烟和脂肪高温氧化问题。和高温烹炒相比,对空气环境污染较小。  理由四:涮菜的过程中可以去除蔬菜中的部分草酸、亚硝酸盐和农药,虽然损失一部分维生素C,但也减少了抗营养因素和有毒物质。只要注意定期更换涮菜水,涮的过程中少加盐,就是非常好的烹调方式。  理由五:麻辣烫的调料可以做到健康低脂。涮菜的时候没有放油,调拌的时候也可以按照顾客的要求减少放油量,总体来说,原料含脂肪少,热量比较低。相比之下,炒菜的时候,往往要经过滑油、烹炒、淋明油三个加油过程,而且顾客也无法选择菜肴的放油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