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刷新运动仪

仪器信息网刷新运动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刷新运动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刷新运动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刷新运动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刷新运动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刷新运动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刷新运动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刷新运动仪相关的资讯

  • 政策不断“刷新”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推进
    自《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发布实施以来,各地政策持续跟进落地。其中,制造业设备更新成扩大投资重要“发力点”。国家统计局、权威智库发布的数据均显示,设备更新正带动投资需求升温。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推进近日,江苏、吉林、江西、湖南等地陆续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行动方案,浙江、黑龙江、辽宁等地则出台了细化优惠政策。例如,湖南省印发的《方案》中明确,到202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率达到50%以上,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市和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浙江明确对农机报废更新予以补助,支持加快农业机械装备和设施更新;山东加快实施多领域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力争推动4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带动工业技改投入900亿元。“我们积极筹措资金80亿元用于兑现相关领域政策。其中,支持工业领域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投资24亿元;支持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23亿元;支持教育、旅游等领域设备更新15亿元;支持交通、市政等领域设备更新2亿元;等等。”黑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王宇表示。有利于投资稳步扩大数据显示,设备更新带动投资需求升温的成效正在显现。“设备更新投资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近日表示,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投资政策带动下,今年前4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2%,快于全部投资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也显示,制造业设备更新成为扩大投资的重要“发力点”。4月制造业领域“项目中标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5.3%,是总体增速的近两倍。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利好带动下,与设备更新改造等相关的“项目中标热度指数”同比大幅增长48.8%,比制造业领域总体增速高33.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提质升级的意愿不断增强。“反映设备更新情况的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细化举措逐步落地,重点领域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将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有利于投资稳步扩大。”刘爱华说。力度和政策不断“刷新”根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到2027年,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每年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再加上回收循环利用产业,市场空间巨大。与此同时,中央投资、中央财政资金等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支持力度和细化政策利好将持续“刷新”。“我们将通过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引导,进一步激发企业设备更新和消费者以旧换新的积极性,推动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打好政策的组合拳。”王宇说。有专家建议,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实施新一轮中央财政贷款贴息政策,并与中国人民银行相关再贷款政策做好联动,推进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贷款力度。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孙来斌近日表示:“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将钢铁、石化、机械等重点行业生产、用能、发输配电设备更新改造纳入支持范围,通过股权投资支持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对交通领域设备更新、农机报废更新、老旧小区设施改造、村卫生室改造、文旅和教育领域设备升级等分别制定支持政策。”
  • 精科公司电化学产品部对最新产品氨氮测定仪快速刷新上市记录
    公司电化学产品部对今年春季开发的最新环保产品━━DWS- 296型氨氮测定仪,做到了研发成功后即进行批试生产,这是产品部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部分用户需求作出的快速反应,以开发时间最短而投放市场最快刷新了新产品上市记录。此款2009新出炉的氨氮测定仪可广泛应用于环保行业对氨氮测定。 DWS-296型氨氮测定仪主要用于对植物和微生物主要营养元素之一氨氮的测定,是生化监测的一个重要手段,对科学发展农业和保护农业环境及生态环境具有的重要的意义。该仪器采用氨敏电极可对水样中的氨(氮)进行快速测定,测量数据准确、抗干扰能力强。还采用了点阵式液晶显示、中文操作界面和新颖轻触键,使用户操作简便且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图为员工在调试即将出厂的DWS- 296型氨氮测定仪
  • 行业资讯|1251.5公斤!刷新超级稻单季产量世界纪录!
    “1251.5公斤!刷新超级稻单季产量世界纪录!”近日,湖南省农学会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凉山州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专家,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粒两优8022”,在四川凉山州德昌县百亩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251.5公斤,刷新我国杂交水稻单季亩产最高纪录。超级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高产攻关(德昌)测产验收现场据了解,该示范田面积为110亩,种植品种为“粒两优8022”,今年3月20日开始水稻旱育秧播种,4月24日至5月5日移栽。示范片育秧采用早育稀播、宽窄行定距移栽、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在测产验收现场,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方法,随机抽取了3块水稻田进行机械收割,机器脱粒后经测水、除杂、称重,最终测定3块田平均亩产1251.5公斤,其中1号田亩产1316.5公斤,2号田亩产1249.4公斤,3号田亩产1188.6公斤,3块田平均亩产1251.5公斤。至此,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实现世界新纪录。项目验收专家组组长、国家水稻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原所长程式华掂着稻穗,仔细查看并说:“这片示范田水稻生长健壮、长势均匀、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落色好、无明显病虫害。如此高的测产量,是安宁河谷地带水稻品种和栽培农艺完美融合的结果,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来源:人民网、科技日报杂交水稻育种三部曲袁隆平先生提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并最终实现一系法的战略设想。其中一系法指的是通过杂交水稻产生克隆种子的方法,实现杂种优势的固定,以及杂种优势可以留种,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杂交水稻的种子的成本。进而实现杂种优势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国内外科学家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经证明了杂交水稻可以进行留种,但是留种效率仍然比较低,国内外科的研团队正在加大科研攻关,争取尽快实现一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10年以来,中国稻谷的自给率99.3%,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抵御突发事件冲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四十年来,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传播到了美国、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马达加斯加等近百个国家,海外种植面积达七百万公顷。正在造福整个人类。水稻育种中优良基因挖掘抗除草剂ALS,ACCase,EPSPS,SF381等。抗病Xa13/Os8N3/OsSWEET11,抗稻瘟病:OsERF922、Pi2、Pi9,抗东格鲁病:elF4G等,抗白叶枯病:Xa23,抗东格鲁病:elF4G等。抗虫CYP71A1 ,Bph6,Bph14、Bph30等。其他抗性方面耐冷:bZIP73、COLD1等,耐热:TT1、TT2、TT3, 耐旱:DROT1、LG3, 耐盐碱:SKC1 、qSE3、STH1等。减产基因Dep1, Ep3, IPA1, GS3,GW5,GW5L,RGG2,OsFWL4,OsPAO5,OsPIN5b等。微RNA调节因子MIR156、MIR396、MIR529、MIR530等。环境响应调节因子PYL1、PYL4、PYL6、PYL9、OsMYB30、OsPQT3等。外观品质籽粒大小:GS3、GW6、GL3.1, 穗粒数:DEP1、FZP, 株型:TAC1、Nal1,粒重:TGW6,G59,水稻垩白:Chalk5、WCR1等。食味和蒸煮品质Waxy、OsBP-5、FLO2、OsEBP-89、OsbZIP58、OsMADS7、OsAAP6、OsAAP10、OsBADH2等。营养品质rc,OsPLDα1,OsNramp5,OsHAK1等。产量和生育期或抗逆性相关的多效基因Ghd7、IPA1等。相关文献推荐[1]郑燕. 稻瘟病抗性基因Pi-2(t)紧密连锁的SSR标记的筛选及其应用[D].福建农林大学,2004.[2]Wang Y, Tang S, Guo N, et al. Pyramiding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 Pi2 and Fragrance Gene badh2. Agronomy[J],2023,13(2):589. [3]Sha, G., Sun, P., Kong, X., et al. Genome editing of a rice CDP-DAG synthase confers multipathogen resistance[J]. Nature[J],2023,618:1017–1023.[4]邓钊,江南,符辰建等.隆两优与晶两优系列杂交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J].作物学报,2022,48(05):1071-1080.[5]殷得所,夏明元,李进波等.抗稻瘟病基因Pi9的STS连锁标记开发及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J].中国水稻科学,2011,25(01):25-30.[6]Guo, J., Xu, C., Wu, D. et al. Bph6 encodes an exocyst-localized protein and confers broad resistance to planthoppers in rice. Nat Genet[J],2018,50:297–306.[7]Guo, J., Wang, H., Guan, W. et al. A tripartite rheostat controls self-regulated host plant resistance to insects.Nature[J],2023,618:799–807.[8]Chen S, Yang Y, Shi W, et al. Badh2, encoding 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inhibits the biosynthesis of 2-acetyl-1-pyrroline, a major component in rice fragrance. Plant Cell[J],2008,20(7):1850-1861.[9]Hui S, Li H, Mawia AM, et al. Production of aromatic three-line hybrid rice using novel alleles of BADH2. Plant Biotechnol [J],2022,20(1):59-74.[10]Zhou H, Xia D, Zhao D, et al. The origin of Wxla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improvement of grain quality in rice. J Integr Plant Biol[J],2021,63(5):878-888.[11]Li Y, Fan C, Xing Y, et al. Chalk5 encodes a vacuolar H(+)-translocating pyrophosphatase influencing grain chalkiness in rice. Nat Genet[J],2014,46(4):398-404.[12]Shomura, A., Izawa, T., Ebana, K. et al. Deletion in a gene associated with grain size increased yields during rice domestication. Nat Genet[J],2008,40:1023–1028.[13]Weng, J., Gu, S., Wan, X. et al. Isolation and ini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GW5, a major QTL associated with rice grain width and weight. Cell Res[J],2008,18:1199–1209.[14]Peng J, Richards DE, Hartley NM, et al. 'Green revolution' genes encode mutant gibberellin response modulators. Nature[J],1999,400(6741):256-261.[15]Wu, B., Meng, J., Liu, H. et al. Suppressing a phosphohydrolase of cytokini
  • 刷新世界纪录!此前已被美国保持23年之久
    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再攀“科学高峰”——其混合磁体(磁体口径32毫米)产生了45.22万高斯(即45.2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刷新了同类型磁体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稳态磁场。据悉,原世界纪录是1999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创造,其混合磁体产生45万高斯,至今已保持纪录23年之久。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稳态强磁场是物质科学研究需要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在强磁场实验环境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新现象、探索物质新规律。此次合肥科学岛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产生的45.22万高斯(即45.22特斯拉,1特斯拉=10000高斯)磁场究竟有多高?举一个例子。地球磁场约等于0.5高斯,45.22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90多万倍。实验结果刷新世界纪录稳态强磁场技术领域国际竞争十分激烈,世界科技强国一直重视强磁场实验条件建设,目前国际上有五大稳态强磁场实验室,分别分布于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以及中国合肥。实验现场截至目前,装置已经运行超过50万个机时,为国内外170多家单位提供了实验条件。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药物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开展了超过3000项课题的前沿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如首次发现外尔轨道导致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揭示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分子及神经环路机制,等等。与此同时,依托装置衍生的多项成果,如扫描显微成像技术、国家Ⅰ类创新靶向药物研制等,成功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刷新世界纪录,也为强磁场科学中心规划建设的另一个大科学装置——“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 大型强子对撞机“开撞” 刷新最高能级纪录
    大型强子对撞机30日启动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成功刷新质子流对撞最高能级纪录,首次达到设计目的。   成功对撞   对撞试验于当地时间30日6时(北京时间30日12时)开始。按照计划,两束能量均为3.5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将在超导磁铁吸引下“迎头相撞”。   法新社报道,由于质子流中部分质子流失,首次试验失败。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负责人罗尔夫霍耶尔说:“我们不应忘记这是一台新机器……我们要为暂时性的小问题做好准备,我相信我们会克服这些小问题。”   核子研究中心束流部门负责人保罗科利尔说,“当你有这样一台复杂机器时就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会重新注入(质子)。”   数小时后,两束质子流在第三次尝试时成功对撞。核子研究中心控制室内响起掌声。   大型强子对撞机2008年9月10日正式启动,一度因氦泄漏停机,历时14个月、花费4000万美元后得以修复。   去年年底,对撞机重启后实现总能量高达2.36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创下质子流对撞能级纪录。   对撞不易   两束质子流19日开始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内流通,为30日对撞做准备。尽管每束质子流带有上万亿个质子,但质子极为微小,在两束质子流交汇过程中发生对撞的质子数量很少。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加速器及技术负责人史蒂夫迈尔斯说,令质子发生对撞堪称一项挑战,“这就像从大西洋两岸(向对岸)扔出一些针,令这些针在半路上迎头相撞”。   路透社认为,虽然两束质子流成功迎面交汇,质子第一次发生对撞也可能需数小时,甚至数日。   大型强子对撞机自问世以来受到学术界热切关注,但也遭受不少疑虑。一些人甚至担心,对撞试验会生成黑洞以致地球毁灭。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否认对撞试验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他们说,对撞产生的任何“洞”都将在顷刻间消失,不会产生任何危害。   能量之源   大型强子对撞机建于瑞士和法国交界地区地下100米深处、总长大约27公里的环形隧道内,大约7000名科研人员参与对撞机建设。   对撞机旨在借助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模拟宇宙大爆炸后最初状态,以便对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特性展开深入研究,包括“寻找”希格斯波色子以及研究暗物质与暗能量。   按照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希格斯波色子是物理学家从理论上推断出的一种基本粒子,是物质的能量之源。研究人员希望借助对撞试验发现希格斯波色子的“真面目”,证实这种粒子的存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德斯皮奥那哈齐弗蒂亚杜说,希格斯波色子将为探寻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按照核子研究中心负责人霍耶尔的说法,对撞试验成功后,电脑将整理出大量试验数据,可能需花费数月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霍耶尔说,研究人员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对暗物质“有所发现”。
  •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刷新质子流对撞能级纪录
    据美联社报道,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3月19日刷新了由它保持的一项世界纪录,对撞机内的两束质子流被分别加速至3.5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是原纪录的三倍。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称,两束质子流分别以3.5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在大型强子对撞机所在的环形隧道中运行。大型强子对撞机于2003年开始兴建,投入达100亿美元,位于法国和瑞士边境地下100米深、长17英里(约合27公里)的环形隧道中。   预计,在未来几天科研人员将使两束质子流对撞,展开一系列试验来研究原子内部微小粒子的奥秘,以揭开物质的形成之谜。   去年11月30日,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内的两束质子流被加速至1.18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比之前该记录的保持者——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加速器——创造的能量多出20%,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机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加速器2001年曾创下0.98万亿电子伏特的纪录。   大型强子对撞机以创纪录的能级运行,将有助于揭开粒子物理的一些未解之谜,比如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否存在。科学家还希望在微观上查明宇宙大爆炸之后瞬间内所发生的一切。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约140亿年前的大爆炸。   自从去年大型强子对撞机重启以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报告称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大型强子对撞机最初开始启动后,遭遇了一系列故障,科研人员不得不花费14个月时间对其进行维修和改进。去年冬天,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用2个半月时间对大型强子对撞机停机进行改进,以做好准备迎接更高能级的对撞试验。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加速器负责人史蒂夫迈尔斯说:“将质子流加速到3.5万亿电子伏特能级表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整体设计是可靠的,也表明我们自其2008年9月关闭以来所做的改进是有效的。”   不过,大型强子对撞机自上月底重新启动后显现两处“缺陷”,科研人员决定让这一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2011年底停机,为期将近1年,以实施“修复”。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用于研究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特性。大型强子对撞机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温度低于外太空)运行,以便让大约2000个超导磁体最有效地引导质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现有20个成员国,同时获得了日本、印度、俄罗斯和美国等众多国家的支持。
  • 考古新科技刷新公众认知
    最近,在成都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媒体直播,引发三星堆考古全民围观热潮,三星堆多次冲上社交媒体热搜。与此同时,也让考古这门专业学科得到空前关注。“三星堆考古直播热”会给三星堆和考古学带来哪些影响?此次发现,在“外行热闹”后,还有哪些“内行门道”值得探究3月20日,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移动互联网加持引发“考古热”  “这次发掘我有关注。三星堆是很重要的文化遗存,这是一次重大发现。”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说,“比较有趣的一点是,我看到很多网友在议论,说三星堆里的个别文物,如青铜神树等曾在南派三叔的小说《盗墓笔记》里出现,感叹作者是神预言。”郭学雷告诉记者,这显然是则笑谈。  郭学雷表示,“首先,三星堆文物遗存辨识度强烈,再加上这些年盗墓类题材网络文学、影视剧的兴盛,很容易引起普通公众的猎奇心。其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媒介直播一扩大,信息爆发式地传播,这个影响力很惊人。我觉得这是好事,尤其是对三星堆而言,这是一次绝佳的宣传。”  郭学雷同时谈到了社交媒体对考古工作的助推。“考古是很艰苦的工作,既要风餐露宿做田野调查、发掘,耐心地做文物记录、整理,还要静下心来做学问。”郭学雷说,“以前这份工作是埋头苦修,现在因为社交媒体的发达,赋予了它神秘色彩,也让更多人关注、了解、热爱考古学。”3月20日,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考古黑科技”将发掘现场搬进实验室  比起盗墓小说这些“外行热闹”,郭学雷提示大家更应该关注“田野发掘黑科技”这类“内行门道”。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等都刷新了公众对考古科技的认知。  过去的田野考古工作,更多的是在露天条件下开展,此次考古发掘不仅搭建了现代化的考古发掘大棚,为了更好地保护出土文物,尤其是脆弱的有机质文物,还专门建造了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等设施。此次考古发掘的硬件条件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集成了迄今为止国内最好的,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考古发掘设施。“此次考古发掘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把原先的田野考古发掘变为了实验室考古发掘,相当于把整个发掘现场搬进了实验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举例道,“在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舵内,通过电子显微镜、三维激光扫描和三维摄影建模等,就可以不间断地发掘、发现、记录那些细小的遗存现象”。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彭小军表示,借助高科技手段,开展更为精细的考古发掘工作,有利于更多地提取遗址中的多学科信息,更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或能弥补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三星堆遗址1号和2号坑进行发掘时留下的一些缺憾。  解谜三星堆需要“全球视角”  从被发现的第一天起,三星堆一直是考古界、学术界研究的一大热门话题,三星堆的神奇与独特在于其中隐藏着许多让现今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谜。  在三星堆的考古发掘成果已然更为丰富的今天,谜题似乎并未减少。  比如,虽然考古人员大致确定了遗址年代为夏商时期,但具体时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据发掘成果显示,三星堆古城几千件宝器被砸毁焚烧,并有规则地埋于地下。这是如何发生的?这些宝器又为何被埋?此外,虽然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了诸多精美的文物,但至今并未发现文字或文字记载。那么,三星堆究竟有没有文字?此次发掘还出土大量象牙,那么这些象牙是从何而来?当初四川是否有这么多大象?  实际上,三星堆的学术研究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郭学雷表示,过去考古历史研究工作受材料和视角的限制,仅仅局限于眼前所得。“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术材料共享。研究三星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打开视角,把三星堆纳入全球文明的视野中。坐井观天肯定行不通。”郭学雷说。据悉,深圳博物馆是国内最早一批引进三星堆文物展的地方馆。2009年深博就举办了 “神秘的古蜀王国——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精华展”。多年来,深博一直与三星堆密切联系,还曾邀请著名三星堆学者来深讲座。
  • 原子图像分辨率再次被刷新,微观世界也要进入高清时代?
    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缩写为STM。它作为一种扫描探针显微术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让科学家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它具有比它的同类原子力显微镜更加高的分辨率。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下(4K)可以利用探针尖端精确操纵原子,因此它在纳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1亿倍分辨率与再次超越早在2018年,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制造了一款高性能的STM隧道扫描探测器,与最新算法驱动的所谓的typchography相结合,将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三倍,达到1亿倍的放大率创造了世界纪录。但是尽管取得了这样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有一个弱点。它仅适用于几个原子厚的超薄样品。任何较厚的物质都会导致电子以无法解开的方式散射而无法成像。近日,由大卫穆勒(Samuel B.Eckert)的工程学教授再次领导的一个团队利用电子显微镜像素阵列检测器(EMPAD)结合了更复杂的3D重建算法,将自己在2018年创造的记录又提高了两倍。成像分辨率是如此精微,剩下的唯一模糊是原子本身的热抖动!最新放大一亿倍的原子图像“这不仅创造了新纪录,”穆勒说。“已经达到了一种有效地成为分辨率极限的机制。我们现在基本上可以很容易地弄清楚原子的位置。这为我们想要的事物开辟了许多新的测量可能性它可以解决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消除光束在样品中的多重散射(Hans Bethe在1928年提出),这是我们过去无法很好解决的问题。”气相色谱法的工作原理是扫描材料样品中重叠的散射图案,并寻找重叠区域中的变化。穆勒说:“我们正在追寻图案的光点,这很像你的宠物猫对激光笔的光点着迷一样!” “通过查看图案的变化,我们能够计算出引起图案的物体的形状。”检测器略微散焦,使光束模糊,以捕获最大范围的数据。然后,通过复杂的算法重建该数据,从而获得具有皮米(万亿分之一米)精度的超高精度图像。“通过这些新算法,我们现在能够校正显微镜的所有模糊,以至于我们剩下的最大模糊因子是原子本身会振动的事实,因为这是原子在绝对零度之上就会发生的情况”,穆勒说。“当我们谈论温度的高低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测量的是原子振动多少的平均强度。”左侧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通过样品发射窄束电子,来回扫描以产生图像。右侧的像素阵列检测器读取着陆点,并从该着陆点读取每个电子的散射角,从而提供有关样品原子结构的信息。研究人员可能通过使用一种由较重的原子组成的材料(其振动较少)或冷却样品来再次刷新他们的记录。但是即使在绝对零度下,原子仍然具有量子涨落,因此改善不会很大。这种最新形式的电子谱图分析技术使科学家可以在其他三个成像方法中隐藏单个原子的情况下,在所有三个维度上定位单个原子。研究人员还将能够一次发现异常结构中的杂质原子,并对它们及其振动进行成像。这对成像半导体,催化剂和量子材料(包括用于量子计算的那些材料)以及分析将材料连接在一起的边界处的原子特别有用。这种成像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厚厚的生物细胞或组织,甚至可以应用于大脑中的突触连接,穆勒称之为“按需连接基因组学”。尽管该方法既耗时又计算量大,但可以使用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结合机器学习和更快的检测器来使其效率更高。“我们希望将其应用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中,”穆勒说,他是康奈尔大学纳米科学部Kavli研究所的共同负责人,并且是康奈尔大学激进协作计划的一部分,纳米科学与微系统工程(NEXT Nano)工作组的联合主席。“直到现在,我们所有人都一直戴着非常糟糕的眼镜。现在我们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一副非常好的眼镜。为什么您不想要摘下旧眼镜,戴上新眼镜并一直使用呢? ”
  • 北大7位学者历时7年刷新DNA测序精度
    p   日前,北京大学黄岩谊教授带领的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在线发表《基于信息理论来修正错误的高准确度荧光产生DNA测序方法》,这标志着我国学者已成功刷新DNA信息解读的精确程度,从根本上提高了测序方法本身的精度,打破了国外在基因测序领域的技术垄断,极大推动了我国生命科学与医学的研究发展,同时今后有望为婴儿基因突变检测、循环肿瘤DNA等测序临床医学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工具。 /p p   这个研究团队,包括北京大学教授谢晓亮、黄岩谊,博士后陈子天,博士研究生周文雄、乔朔、康力以及副研究员段海峰。7位成员分别来自化学、物理、生物等不同学科背景。 /p p strong   发明了纠错编码测序法,大幅提升了基因序列测定的精度 /strong /p p   众所周知,生命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奥秘在于承载遗传信息的DNA。人的基因组含有多达30亿对碱基对,理论上有无穷的排列组合。而DNA的序列测定是进一步研究和改造目的基因的基础,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意义重大。因此在科学家解读遗传密码时,测序技术是强有力的解码工具。 /p p   以前,中国的DNA测序技术在世界上处于第二梯队,前沿科技仍被美国公司和科研机构垄断。中国的数千家测序服务公司只能斥巨资引进国外测序仪,并不具备在技术源头的解决方案,更没有自己的测序仪。 /p p   “就像需要自己的飞机一样,中国也需要自己的测序仪。如果一味借用别人的技术,将永远没有机会领先。”正是出于这种想法,黄岩谊带领的课题组利用7年时间,发明了纠错编码(ECC)测序法,自此,我国基因测序技术拥有了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 /p p   如同古埃及罗塞塔石碑一样,碑上分别用古希腊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近代的考古学家对照3种语言版本内容,解读出古埃及象形文字。ECC测序方法同样利用3种不同方式检测同一序列,通过创建3个正交简并序列,将信息冗余和测序过程结合,发现和纠正测序中产生的错误,从而大幅提升基因测序精度。 /p p   strong  以基础研究促进新技术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应用 /strong /p p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竞争将越来越集中于‘上游’技术源头。此次ECC测序方法的发现,正是从源头把握住DNA测序方法,打破其他国家商业垄断的钳制,掌握核心知识产权。” 黄岩谊介绍。“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创文章,不是那种快速论文。”谢晓亮表示,ECC测序方法将把下一代测序仪的精度大幅提升。 /p p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现代农业通过筛选优良基因进行育种、现代医学通过DNA测序进行疾病监测与预防……DNA测序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也能够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虽然目前在一些领域我国依旧是跟跑阶段,但是相信我们有潜力在未来成为领跑者。” 黄岩谊说。 /p p   ECC测序法研究成果属于基础前沿研究,是引领其他学科研究发展的原始创新与先导。“我们从基础科学出发推动新的技术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应用。如同只会造车,没有高度过硬的核心发动机驱动也不行。”黄岩谊介绍。 /p p   用7年的时间做一项研究,经历了科研难关、经费紧张、工作停顿、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很多时候不能直接感觉到关键突破口在哪里,需要不断摸索。很多已有知识不能直接应用,需要融会贯通。”黄岩谊介绍。“论文发表当然很开心,但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自身的价值,和探索过程中的成就感。”这是课题组成员的共同感受。 /p p strong   论文没有秘密,希望与全球的科学家共享进步 /strong /p p   科学研究的美在于真理往往以同一本质的不同面目贯穿于诸多学科之间。这也使得研究需要集合多方知识进行探索。 /p p   测序技术的开发就涉及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微电子学、光学、材料科学和精密加工等多学科技术。 /p p   如果没有近年陆续成立的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和包括团队成员所在的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等诸多跨学科研究中心,像ECC测序方法这样的需调动多方资源的复杂工程就很难组队。黄岩谊表示,“将不同研究领域、研究背景的老师和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推动科研发展,这才使得此次研究能够融合多方智慧,最终获得成功。” /p p   承担了关键的数学推导、算法优化以及编程实现的团队主要成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学专业博士生周文雄表示,关键算法的诞生是来自一次偶然的课堂实践。“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 沃特曼教授的研究理论在70年代的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影响深远,我幸运地在一次课堂活动中获得了与他访谈的机会。一天晚上做完实验回家的路上,我突然发现这一理论为课题提供了算法计算的灵感。” /p p   当然,一切大胆猜想都需要细致严谨的印证。在黄岩谊看来,“研究成果体现了基础工作抽象原理的突破和工匠精神的完美结合。不仅要想得好,而且要做得好。用更好的技术,做更好的科学。” /p p   研究过程中,搭建宽松的科研平台,提供优质资源,学生得以不断成长进步,这一点使黄岩谊备感欣慰,“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关键还是要培养创新人才,因为我们不仅要掌握造仪器的技术,还要培养一批能够发明新仪器的年轻的尖端科学家。” /p p   “我从做物理化学实验,一直到做分子生物学、光学实验,从研究仪器、流体控制,最后到研究计算机算法。回想起来,真是什么都学到了。”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的主要推动者陈子天博士表示,他最初加入课题组时还是北大化学系本科生,做着做着读完了工学院博士,现在是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后。 /p p   ECC测序研究工作从启动到发表,历时7年,其中经历种种挑战与考验,但做出精品的过程是美的。“最初也没想到会有这么艰难,但是慢慢就发现有趣的地方在哪儿了。这篇论文没有秘密,希望我们所有的理解、发现、进步,都能与全世界的科学家共享。”黄岩谊说。 /p p /p
  • 南开刷新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最高纪录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领衔的团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中获突破性进展。他们设计和制备的具有高效、宽光谱吸收特性的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和器件,实现了17.3%的光电转化效率,刷新了目前文献报道的有机/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纪录。这一最新成果让有机太阳能电池距离产业化更近一步。美国东部时间8月9日下午,介绍该研究的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62f3136a-548f-4a98-8fae-d391287a7e56.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柔性特征和本工作主要结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在质轻、柔软、半透明、可大面积低成本印刷、环境友好等方面都远远优于传统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具有重大产业前景的新一代绿色能源技术。然而,实现高效率的太阳能电能转化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核心难题。而这一难题能否解决也直接决定着有机太阳能电池能否走出实验室、走进人类的实际生产生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243c9699-f8c4-4bb5-89cc-a57b9b15c3bc.jpg" title=" 2.jpg"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近年来,虽然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获得了迅猛发展,实现了14%~15%的光电转化效率,但仍远远落后于其它主要以无机材料(如硅)为主的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主要原因在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本身较低的载流子迁移率限制了活性层厚度,因此太阳光不能够获得充分和有效的利用。”陈永胜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据介绍,叠层太阳能电池不仅可以克服上述难题,还可以充分发挥有机和高分子材料结构和性质优良的可调性特征,通过叠层电池中前后电池里活性材料互补的光吸收,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从而实现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54c72967-855b-4761-8dbd-15b23150ffa7.jpg" title=" 3.jpg"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陈永胜教授团队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黎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叶轩立教授研究团队合作,首先利用半经验模型,从理论上预测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际可以达到的最高效率和理想活性层材料的参数要求。在此基础上,他们以在可见光区域和近红外区域具有良好互补吸收的PBDB-T:F-M和PTB7-Th:O6T-4F:PC71BM分别作为前电池和后电池的活性层材料,采用成本低廉、与工业化生产兼容的溶液加工方法,制备得到了高效的有机太阳能垫层器件,获得了17.3%的验证效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该团队研究人员介绍,依据该工作提出的模型和设计原理,结合有机高分子材料结构的多样性和可调性,通过对材料和器件的进一步优化,非常有望获得和无机材料类似的能量转化效率,从而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3a090dba-e3eb-4db6-9406-053ba9748a44.jpg" title=" 4.jpg"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依据我们提出的半经验模型预测,有机太阳能电池(垫层)的最高转化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20%以上。本次工作中,我们同时也对电池的寿命进行了初步试验,发现166天实验后电池效率仅降低4%。未来,我们将继续设计新的材料,在进一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同时,针对电池寿命问题进行系统的实验,争取让有机太阳能电池早日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陈永胜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据了解,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天津市科委和南开大学的项目支持。 /p p br/ /p
  • VR和智能家居市场欣欣向荣,蓝菲光学助您刷新视觉感官新高度
    近几年VR(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今年甚至被誉为VR产业发展的元年;而2014年就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智能家居也在近两年终端市场的试探下更多地回归到打磨单品上来,其中智能摄像头在智能家居产品中销量几乎占了一半。搭上VR和智能摄像头这两趟快车,蓝菲光学(labsphere.com.cn)的大视场摄像头平场校正光源订单火爆增长,已经为Magic Leap 、Apple、微软、意法半导体、安森美、Snapchat等一批著名企业提供了标准或定制品。图1:蓝菲光学大视场摄像头校准光源蓝菲光学的大视场摄像头平场校正光源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均匀可调扩展光源,被测摄像头可以安装在专用的夹具上,通过积分球的开口伸入积分球内部,从而获得超大视场范围的超均匀照明,均匀度最大可达99%。相较于目前市面上最大只能测试到160度,且均匀度基本只能达到95%左右的传统测试方案,蓝菲光学的该款产品可以为视场角高达220度的摄像头模组或成品提供校准功能,完美地满足了VR及智能摄像头企业对产品质量提升的需求。同时该系列也提供各种针对颜色、照度、光谱和尺寸的定制方案。广泛应用于VR、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倒车影像、行车记录仪、安防、航拍等领域。和蓝菲光学普通的摄像头校准光源一样,该产品在开口处提供超高均匀度的亮度输出,同时可以通过软件控制输出各种不同的色温,使得摄像头可以在各种色温下完成平场(均一性)和白平衡校正。该款产品还提供照度调节功能,照度在0~10000lux之间可调,能轻松地测试相机的动态范围。VR浪潮兴起以来,很多公司都进入VR领域从事全景相机的研发,光学巨头也纷纷通过全景相机切入VR市场,VR的火爆带动了全景相机的快速发展,VR全景相机通常是360°全方位的记录内容,这类设备通常都会使用多个鱼眼镜头或者超大广角镜头拍摄,而采用多个鱼眼镜头或者超大广角镜头拍摄时最容易出现因镜头性能不同导致拍摄出来的画面不一致,这种差异很难通过算法去解决。而将多个镜头放入蓝菲光学的大视场摄像头平场校正光源中校准后,可以完美地解决单个相机的平场校正和多个相机的一致性以及拼接问题,提高最终的图像质量。下面两张图是使用蓝菲光学大视场摄像头平场校正光源产品校准后的摄像头成像与未经过校准的成像对比。从图上不难发现,图2未使用蓝菲光学大视场校准光源校准之前,镜头边缘有阴影,校准过后整个镜头的成像非常均匀、一致;图3的对比能看出未校正前,通过全景相机的前后两只镜头拍摄合成的照片中央有非常明显的拼接痕迹,而经过校正后的拍摄成品几乎看不出差别。图2:光源内部真实图像校准前后对比图图3:校准前后实景拍摄对比图鱼眼镜头或超大广角镜头所监控的范围很大,容易造成画面分辨率的下降。提升镜头传感器的质量是重要考量因素;其次,全景摄像机采用具有360度超大视角的鱼眼镜头监控整个场景,如此大范围的监控导致了全景摄像机在白平衡以及曝光等方面的处理困难,限制了全景摄像机的应用;解决好全景摄像机的宽动态效果,也能够推动全景摄像机的发展。伴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水涨船高,智能摄像头作为智能家居系统成员之一,在看家防盗、看护老人和孩子方面的优势使用较为普遍,被许多厂商列为进入智能家居领域的首款产品。综合影响智能摄像机销量因素来看,除价格因素外,镜头分辨率和广角、夜视能力等几个因素主要被人们看重。蓝菲光学的该款大视场摄像头校正光源可以完美地校正智能摄像头的均一性(平场)、白平衡以及动态范围(灰阶),帮助智能摄像头厂家更准确地评定和改进产品性能。蓝菲光学拥有近四十年的光学设备研发设计经验,是世界公认的镜头传感器校准的先锋企业,服务了众多镜头设备生产商,此款专为大视场摄像头校正所设计的光源还自带照度实时监控,并可提供供用户二次开发的软件接口,可以为用户的特殊需求量身定制,完美地测试鱼眼相机及全景相机,让消费者可以看得更宽广、更清楚、更舒服,刷新视觉感官新高度! 关于蓝菲光学和英国豪迈蓝菲光学(Labsphere)是世界光测量以及光学漫反射涂层领域的领军企业。蓝菲光学的产品包括针对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及传统光源光测量系统,用成像设备校准用的均匀光源,光谱学附属设备及高漫反射材料等。欢迎访问蓝菲光学的英语新闻博客:http://halmapr.com/news/labsphere/。蓝菲光学是英国豪迈(Halma)的子公司,隶属于英国豪迈的环境与分析事业部。1894年创立的英国豪迈如今是全球安全、医疗、环保产业的投资集团,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富时指数的成分股,连续37年股息分红增幅超过5%。集团在全球有5000多名员工,近50家子公司。英国豪迈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和沈阳设有代表处,并在多地建立了工厂和生产基地。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关注英国豪迈官方微博(weibo.com/halma)和官方微信(HALMACHINA)。
  • 刷新亚洲纪录!“深地工程“向万米进军
    11月15日,中国石化部署在塔里木盆地的“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誉为“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200吨、天然气5万立方米,完钻井深达9432米,刷新亚洲陆上最深井纪录,完美实现了钻穿“地下珠峰“的目标。图为跃进3-3XC井全景(来源于中国石化报)。石立斌 摄该井于今年5月1日开钻,经过177天施工,于10月26日完钻,其成功钻探再次证明我国深地系列技术已跨入世界前列,为进军万米超深层提供了重要技术和装备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添利器。“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为何被誉为“深地一号”?2022年8月10日,中国石化命名顺北油气田为中国石化“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也是中国石化首次命名“深地工程”。在超深井找油,就相当于站在珠穆朗玛峰顶,将球投入山脚下的篮筐,难度可想而知。“深地一号”自建立以来,在钻探深度上不断获得新突破,8937米!9403米!9432米! 即将向万米进军!突破不仅体现在深度,还在油气产量!目前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钻探深度超8000米的油气井达108口,已落实4个亿吨级油气区。 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勘探潜力巨大。通过“大兵团”联合攻关,中国石化在深地油气富集理论、深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深地油气领域的主力军。
  • 中国火箭又刷新纪录 脉冲星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11月10日早上7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该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  “一箭五星”刷新纪录  此次发射的脉冲星试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主要用于验证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和空间环境适应性,积累脉冲星试验卫星在轨试验数据,为脉冲星探测体制验证奠定技术基础。经过约10分钟的飞行,火箭准确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同时,此次发射所使用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完成脉冲星试验卫星发射任务外,还搭载四颗微小卫星,“一箭五星”刷新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一箭多星的发射纪录。其中,两颗有民营企业研制的卫星首次搭乘长征火箭进入太空,标志着长征十一号已经具备支撑民营航天器发射的能力。  这次发射的脉冲星试验卫星,将是世界范围内首颗单独用于脉冲星探测的科学试验卫星,更为奇特的是,它的总重量只有200多公斤,是卫星家族中非常独特的“小个子”。别看它体积不大,但是却搭载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探测器,可以用多种方式,寻找宇宙中的灯塔——脉冲星。  脉冲星为何被称为宇宙中的灯塔?  说到脉冲星,这对于大多数人可是一个新鲜词。脉冲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天体?它为何被称为是宇宙中的灯塔,脉冲星试验卫星,又将怎样利用它?  脉冲星试验卫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捕捉脉冲星发出的x射线,来找到这种奇特的天体。脉冲星发出的x射线会在空气中快速衰减,很难在地面上进行收集,因此只能在太空中直接探测。在以前,想要完成类似的空间科学实验,只能选择将科学仪器设备搭载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这样的大型航天器上,而如今中国微小卫星定制技术的快速突破,使得脉冲星探测的“单独行动”成为可能。  在宇宙天体中,有着许许多多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这些恒星也和人一样,有生老病死,而在生命终结后,它们会有三种结局,其中密度较小的那些恒星,会变成白矮星 密度最大的恒星,则会变成大家所熟知的黑洞,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则被称为中子星。所谓脉冲星,就是中子星当中,在进行高速自转,发出脉冲信号的成员。  脉冲星有很多很特别的特性。虽然它不是由密度最大的恒星演变而来,但是同样重量惊人,1立方厘米大小的脉冲星物质,质量可以达到惊人的1亿吨。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脉冲星大约有2500多个。  我们的祖先曾经利用北斗星座来辨识方向,这就是因为它们在夜空中的状态非常稳定,而脉冲星也拥有同样的特点。在宇宙空间里,它们在数千甚至数万年间,只会产生微小的变化,而且特征明显,易于辨识,所以也就有了宇宙灯塔这样的名字。  脉冲星导航飞向宇宙的关键法宝  有了脉冲星作为宇宙中的灯塔,如何利用它就成了科学家最为关心的课题。由于脉冲星稳定、易于观察的特点,宇航学家建立了以脉冲星为基础的导航技术,这也为人类航天器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而此次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脉冲星试验卫星,就将对这项世界性难题发起冲击。  现如今,我们在宇宙中飞行的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都是依赖地面测控,完成引导的,这是因为它们在飞行的过程中,其实是处于“不认路”的状态,无法自行判断位置。而脉冲星导航的优点,在于航天器可以利用这些显眼的宇宙灯塔,确定自己的位置,进而实现自主的导航寻路。  按照计划,接下来我国将在5到10年探测26颗脉冲星,建立脉冲星数据库,首先为这种自然形成的宇宙灯塔,绘制最基础的地图,以便进行后续导航技术的试验。
  • 默克推出Elix智能化大流量纯水系统 刷新实验室水纯化技术记录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10月10日,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6)召开同期,默克生命科学举办了新品发布会,推出了新一代智能化、大流量纯水系统解决方案——Elix。默克生命科学与应用业务中国区市场及商业服务总监郭鸣霏在发布会上致辞公司领导为新产品品牌“Elix”注入创新“燃料”(从右到左依次为默克生命科学生物科学及诊断原料业务总经理吴波博士、默克生命科学与应用业务中国区市场及商业服务总监郭鸣霏、Application and Learning&Development Manager Lab Water Global Dr.Stephane Mabic、默克生命科学实验室纯水业务中国区销售总监高健)默克生命科学纯水部门产品经理赵鹏介绍新产品 实验室中的许多应用都离不开纯化水,所需水质范围可从一般实验室级到与关键性研究和分析技术的灵敏度匹配的超纯水,所需水量可从数升到每天数百或数千升。默克的Elix40/80/120/150采用Elix专利技术提供恒定水质,而无需树脂柱、软化剂或调节系统,其产水流量为每天需要数百升到数千升分析级水的客户而设计,日供水量最高可达9000L。 作为纯水解决方案的核心,Elix智能化水纯化系统和SDS500水箱(储存和分配系统)可被组合到紧凑的模块装置中,以确保每个实验室或部门获得稳定的水质和充足的水量,避免因使用过长分配管路而引起的的细菌污染。 据介绍,Elix智能化水纯化系统有着简单直观的系统维护操作界面,日常运行所需的信息在彩色可触摸式大屏幕上一目了然,使用户能在几个显示主要数据(包括产水状态、储存水位和分配状态;耗材消耗状态;报警和预警状态)的视图之间进行快速切换。 同时,Elix系统还具有较强的信息存储功能,可通过多种存储格式存储长达两年的电子数据,其可追溯性和自动电子记录有助于符合世界范围内的监管法规要求,使认证过程更容易。 此外,Elix系统的充分连通性还可以使授权的用户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进行24/7全天候的实时远程监控,既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系统报警,确保实验室用水,还可以连接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或楼宇管理系统(BMS)以灵活地进行远程监控,防止故障。Elix智能化水纯化系统 以“Milli-Q”这一品牌成为超纯水的代名词,默克纯水历经了九代的产品革新,一直引领着纯水行业的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而今,默克纯水将再次以“Elix”这一品牌成为纯水的代名词,刷新实验室水纯化技术记录,并将其提升至极致。
  • 牙刷新国标正式实施
    2022年1月1日,GB 39669-2020《牙刷及口腔器具安全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实施,该标准代替GB 19342-2013《牙刷》、GB 30002-2013《儿童牙刷》和GB 30003-2013《磨尖丝牙刷》中涉及安全的强制性内容,保留了有害元素、毛束拉力、颈部抗弯力、磨毛等安全要求,增加了电动牙刷的电安全要求、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等新项目。自2018年3月1日起,HS编码为9603210000的进口普通牙刷(不包括电动牙刷)需实施进口商品检验后方可进入中国市场销售使用。列入法检目录以来,进口牙刷因磨毛、单丝弯曲恢复率、规格尺寸等项目不合格而导致的销毁、退运处置频发。消费者都比较关心,新标准实施后,进口牙刷还能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吗?下面就请听听海科专家解读。海科专家解读化学新要求 – 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解读:6种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DBP、BBP、DEHP、DNOP、DINP、DIDP),想必对关注进出口商品安全的消费者都不陌生。近年来,玩具、学生用品、食品接触材料等常见产品标准中都陆续增加了对增塑剂的限制。对于牙刷这种每天都会被放在口中“细细品味”的产品,在新标准中引入增塑剂限量要求早已是势在必行。GB 39669-2020标准规定:成人牙刷入口部位中塑化材料的DBP+BBP+DEHP含量不应大于0.1%,DNOP+DINP+DIDP含量不应大于0.1%;儿童牙刷入口及可触及部位中塑化材料的增塑剂含量应符合上述要求。(注: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是一类具有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的环境雌激素,可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体内,可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男性生殖能力减弱、引发女性性早熟,并且可能通过胎盘脂质及锌代谢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胚胎生长缓慢。)磨毛项目仍需持续关注解读:磨毛是进口牙刷的主要不合格项目之一。对于牙刷上的非磨尖丝刷毛,其单丝顶端轮廓应经过磨毛工艺处理去除锐角、毛刺,从而减少刷牙时刷毛对牙龈表面及口腔软组织的损伤。为确保使用者的口腔安全,GB 39669-2020延续了原标准的要求:新标准中消失的要求解读:“单丝弯曲恢复率又不合格!这批牙刷又要被退运了吗?!”面对企业的哀叹,GB 39669-2020给出了答案:本标准中不再包含对单丝弯曲恢复率的要求。“单丝弯曲恢复率”曾经是牙刷国家标准中的重要指标,不合格产品的刷毛易散开、卷曲或失去弹性,既影响耐用性,也影响清洁效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已普遍意识到应经常更换牙刷,对牙刷耐用性的要求越来越低;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9669也意识到应聚焦安全项目,对牙刷使用性能的要求可以舍弃了。与此类似,规格尺寸、毛束强度分类等项目也被从新国标中“开除”了。下图中这种长度不符合、但为了正常使用也难以符合GB 30002-2013要求(牙刷全长110.0mm~180.0mm)的婴幼儿牙刷,从现在起可以大大方方走入国门啦。温馨提示:牙刷必须符合并标注了GB 39669-2020标准才能享受上述待遇哦,如果标签中显示的仍然是GB 19342-2013、GB 30002-2013、GB 30003-2013等标准,还请继续执行明示标准要求。法检目录会调整吗?解读:GB 39669-2020中增加了对电动牙刷的要求,包括电安全要求、植毛块牢固度、耐化学性能等。面对这些新要求,除了产品合规性之外,广大制造商、进口商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电动牙刷会被纳入法检目录吗?截止今日,电动牙刷的检验检疫类别仍然是“民用商品入境验证”,至于以后是否会进入目录,则是由产品本身的安全质量决定的。新规之下,如果电动牙刷也像曾经的普通牙刷一样,屡屡出现安全问题,频频被通报、下架、召回,那么出于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基本要求,在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框架下,电动牙刷的检验检疫类别也许就会变为“进口商品检验”哦。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论产品标准、监管要求如何变换,海科中心将始终秉承海关使命,持之以恒为广大消费者筑牢进口牙刷国门安全第一道防线!
  • 中科大团队成功实现“储光”1小时,刷新世界纪录60倍
    光纤中的光子损耗阻碍了量子信息在陆地上的长距离传输分布,由此,量子中继器被提出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由于量子中继器的系统复杂性以及有限的通信距离,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可移动量子存储器和配备量子存储器的卫星,其中长寿命的光学量子存储器是实现全球量子通信的关键组件。图1. Eu3+:Y2SiO5 晶体的能图。2015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团队在一阶塞曼效应为零(ZEFOZ)的磁场下,观察到掺铕硅酸钇晶体(Eu3+:Y2SiO5)的核自旋相干寿命长达6小时。迄今为止,在87Rb原子和Pr3+:Y2SiO5晶体中实现的长光存储时间约为1分钟。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量子存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将相干光的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刷新了2013年德国团队光存储1分钟的纪录。该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1]。图2:实验装置示意图,包含低温恒温器。中科大课题组结合理论预言次实验测定掺铕硅酸钇晶体在ZEFOZ磁场下的完整能结构。研究组结合了原子频率梳(AFC)量子存储方案以及ZEFOZ技术,成功实现了光信号的长寿命存储。为了在ZEFOZ领域实现光存储,了解基态和激发态的能结构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课题组使用连续波拉曼外差探测(RHD)获得了ZEFOZ中的基态共振信息。实验确定的能结构如图1a所示。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b所示,样品被放在低温恒温器内(温度1.7K),磁场强度被设定为1.28特斯拉。样品放置于低温倾角台上,低温倾角台的倾角精度达到千分之二度。探测和泵浦光在进入低温恒温器之前通过单模光纤(SMF)和光纤准直器(FC)发出。图3. 回波强度与存储时间关系图。实验中光信号先被AFC吸收成为铕离子系综的光学激发,接着被转移为自旋激发,经历一系列自旋保护脉冲操作后,终被读取为光信号,总存储时间长达1小时(见图3)。通过加载相位编码,实验证实在经历了1个小时存储后,光的相位存储保真度高达96.4 ± 2.5%。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强的相干光存储能力以及用于量子态存储的潜力。 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德国attocube公司的attoDRY系列低温恒温器来实现样品在低温条件下的光量子存储。该课题组的工作为基于长寿命固态量子存储器的大规模量子通信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图4:低振动无液氦磁体与恒温器—attoDRY系列,超低振动是提供高分辨率与长时间稳定光谱的关键因素。attoDRY2100+CFM I主要技术特点:+ 应用范围广泛: 量子光学,PL/EL/ Raman等光谱测量+ 变温范围:1.8K - 300K+ 空间分辨率:+ 可进行电学测量,配备标准chip carrier+ 可升到AFM/MFM、PFM、ct-AFM、KPFM、SHPM等功能 参考文献:[1]. Zongquan ZHOU et al, One-hour coherent optical storage in an atomic frequency comb memory , Nature Communications,12,2381 (2021)
  • 聚光科技便携式蛋白仪刷新“中国制造”
    9月8日-9日,“第十三届中国秋季粮油市场分析暨贸易洽谈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友谊宫成功举办。2016年国内外大豆及油粕市场经历了熊牛行情的转换,在下一个年度牛市行情能否持续,已经成为大豆及油粕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进口大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市场供需及经济环境,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大幅增加,市场行情及购销格局将产生新的变化。会议邀请了20位专家做大豆及粮油相关报告,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实体企业代表参会,共同分析和判断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乃至全国范围在未来的几年内大豆、玉米市场的发展动态,并通过洽谈会来帮助参会的企业了解市场,更好地把握住市场带来的商机。“第十三届中国秋季粮油市场分析暨贸易洽谈会”现场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作为协作单位受邀参与了此次盛会,为了能够给东北的粮农及收购企业提供有力的分析依据,及时掌握大豆的真实质量数据,聚光科技携带最新推出的高科技便携式蛋白仪参与了此次会议,帮助大批的参会单位现场做质量判断,等级判别。快速而精准的现场数据输出,得到了众多参会企业的强烈好评。通过这台便携式蛋白仪检测的蛋白数据,会议现场就促成了5家大豆收购企业及供销企业的采购意向,作为仪器的生产商感到非常欣慰。让人更加振奋的是,聚光科技在参会当天就完成了20家客户的蛋白仪设备采购订单,这是所有近红外分析仪参会史上的第一次,说明该仪器着实满足了广大用户的迫切需求,预计不远的将来会出现爆发性的市场增长。聚光科技便携式蛋白仪展台前的火爆场面  同时由于参会期间便携式蛋白仪的优异表现,聚光科技在现场收到了大批客户的邀请,希望能够携带设备去客户工厂进行试用,并且与现有的三款主流进口设备进行比对测试,比对结果出乎了大部分人的意料,设备的稳定性完全达到进口的水准,甚至超出了部分进口设备,再次证明了“中国制造”一样可以造出好产品。  此次聚光科技携带的便携式蛋白仪型号为EXPEC1230系列近红外分析仪,采用目前国内主流的全息数字光栅和高灵敏度铟镓砷检测器(TEC制冷恒温)相结合的光学设计,波长范围1000-1800nm,可通过收集、电脑操作,实现固体颗粒、条状、粉末及液体样品中一些物理和化学成分的无损快速检测,整套系统操作简单,满足实验室精确测量及室外便携式应用的不同需求。
  • 刷新认知 权威机构发布新标准:高于130/80才是高血压
    p   以往我们认为的高血压标准是血压高于140/90,但本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共同发布的新指南将高血压标准改为高于130/80,这让接近半数的美国人都成了高血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be172516-98eb-4174-98c8-6992e702b151.jpg" / /p p   当推动血管壁的血液压力过高时,就会发生高血压。这种增加的压力会导致心脏工作过度,血管功能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会破坏动脉内的组织,进一步损害心脏和循环系统。高血压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没有明显的症状。高血压比其它所有可预防的因素更容易导致心脏病或中风死亡,危险性仅次于吸烟。这项新的指南旨在让人们更早开始控制血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9806ec3-ea12-4d5e-9442-8b96b01ad33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指南关于血压的分类(内容来源:AHA) /strong /p p   “是的,我们会给更多的人贴上高血压标签,提供更多的药物治疗,但是我们会通过预防更多的中风、心血管事件和肾衰竭来拯救生命,”该指南写作委员会专家之一、密歇根大学医疗系统高血压专家Kenneth Jamerson医生说。 /p p   虽然有更多的人会被归为高血压人群,但该指南写作委员会主席Paul Whelton医生表示,这部分人群中只有五分之一的人需要用药,医生应该更关注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 /p p   “我们需要传达的信息是,你们面临着越来越高的风险,这些是你们应该做的事。我不是说改变生活方式很容易,但这应该是首要的,”Whelton医生说。 /p p   该指南给出了关于减肥、饮食、锻炼、和减少酒精的具体建议,内容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3.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3356caac-2ace-491e-a905-e7d18d0e94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指南关于生活方式改善的具体建议(内容来源:AHA) /strong /p p   今年初,来自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和美国家庭医师协会(AAFP)的指南建议60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遵循血压不超过150/90的标准。但本次新指南建议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该像年轻患者一样以130/80为目标。该指南写作委员会副主席Robert Carey医生说,自2015年以来的多项深入研究表明,以更低的血压目标治疗老年人是有益的。 /p p   除了监测血压外,医生会用“风险计算器”来确定患者未来10年患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这一评估跟其它建议相结合,可以促进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共同决定如何进行生活方式改变来降低风险,以及如何用药。 /p p   参考资料: /p p   [1] Half of U.S. adults have high blood pressure in new guidelines /p p   [2] 2017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p p /p
  • 暗科技:这家公司绝对会刷新你对基因检测的认识
    p   尝试过基因检测的健康人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检测报告里写到:“正常人群患XX癌症的概率是7%,你体内有XX突变,患癌症的概率是14%,同时有12%可能秃头。” /p p   你心里一定有个疑问“我到底有没有患癌症?” /p p   当我们谈论基因检测的时候,谈论的其实是DNA检测。我们忽略了RNA,它是基因检测中缺失的重要一环。但是,这一环也许会告诉你有没有患病。 /p p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家也做基因检测的公司,它就是位于美国加州的Cofactor Genomics。之所以要介绍这家公司,是因为它捡起了基因检测中缺失的一个关键环节,它这一举动有可能开了基因检测领域的另一个先河–circRNA诊断。至于circRNA诊断是个什么东西,先按下不表,稍后你就会知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05px" title=" 201509211535028939.jpe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noimg/311caed5-1a40-4227-8150-9339916000d0.jpg" width=" 600" height=" 205" / /p p & nbsp /p p   我们注意到这家公司的原因是,今年7月21日Cofactor Genomics对外宣布它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150万美元的资助。当然150万美元对于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我认为NIH资助的象征性意义,要远远大于这点金钱带来的好处。NIH资助的Cofactor Genomics的原因也很简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ircRNA与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帕金森病、精神疾病、癌症在内的疾病,有重大的关系。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诊断某些疾病。 /p p   好了,先一起来看看circRNA诊断是什么,以及它的重要性。 /p p   其实介绍这家公司,让我挺头疼的。在咱们国家,大家都还没有明白DNA诊断,现在又冒出来一个circRNA诊断,真不知从何说起。 /p p   现在大家基本上都知道我们的生老病死是跟基因有关的。但是基因这个东西就是信息啊,并不直接参与生老病死。这个信息是沿着DNA& amp #8594RNA& amp #8594蛋白质,一级级传递,最终由蛋白质实现我们的生命功能的(比如,你的指甲,你的肌肉,都主要是蛋白质构成)。你要是还不理解,我就只能给你打比方了。 /p p   如果将一个公司的结构简化成三级,顶级的决策层、中间的管理层、下面的执行层。那么,公司的信息(或者决策)就会沿着这个层级流动,最终完成任务。现在我们通过DNA检测诊断疾病,就类似于通过分析公司上层的决策文件,了解任务能不能完成。如果上层决策文件出了问题,任务自然完不成。这就是DNA检测可以诊断疾病的原因。脑子活的朋友肯定立马会问,上层的决策文件没有问题,任务就一定会完成吗?当然不是,你还得看中间管理层不是?如果管理层这里出了问题,任务一样完不成。这就是DNA检测的缺陷,这正是RNA检测的优势。 /p p   我们知道在一个公司决策层可以只有一个人,但是管理层却是一大帮人。我们的细胞里面也是这样,DNA就是DNA,但是RNA却有一大帮。我们暂且不扯那么多,一是因为本文不涉及,而是怕把大家绕晕了。本文只讲mRNA(信使RNA,messenger RNA)、circRNA(环状RNA,circular RNA)和miRNA(小RNA,micro RNA)。 /p p   如果我们把mRNA比作是直接对蛋白质下达命令的管理层,那么miRNA和circRNA就是辅助下令的谋士。只不过miRNA是保守的文官,总是说“主公(mRNA),此事万万做不得呀!” circRNA则是激进的武官,总会说“主公(mRNA),我等誓死拥护你的决定!”(但是,这里要申明一下,并不是所有的“主公”都有“谋士”。至于“主公”的“谋士”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来,这个现在恐怕只有造物主知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87px" title=" 201509211535374604.pn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noimg/2e739557-ab28-4431-9dc6-697014abc1b1.jpg" width=" 600" height=" 387" / /p p & nbsp /p p   mRNA没有人类那样的思考能力,它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像女娲那样,制造没脑子的苦力蛋白质去干活。但是,如果保守的文官miRNA一直抱着他的大腿,那么mRNA就没工夫制造蛋白质,事情就做不了(专业术语叫“基因的表达被抑制了”) 要是激进的武官circRNA过来把黏在mRNA身上的miRNA全部拖走,mRNA就会立马制造蛋白质,蛋白质就不分对错的开始干活(专业术语叫“基因的抑制被解除了”)。你现在明白了吗? /p p   下面再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让我们看看circRNA和miRNA跟癌症的关系。 /p p   BCL2基因是一个癌基因,它与白血病、淋巴瘤和前列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正常的情况下,BCL2基因的mRNA表达被相应miRNA黏住了,所以基因不表达,癌症不发生 但是如果对应的circRNA出现了,那么miRNA就被活活拖走了,BCL2基因的mRNA就开始女娲造人般的制造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促进细胞的癌变,悲剧就发生了。 /p p   再来看看大名鼎鼎的抑癌基因P53,很多癌症的发生都与它的苦力蛋白质无法合成有关(当然,P53蛋白功能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一一介绍)。现在有研究已经发现了拖住P53基因mRNA的miRNA,这个时候如果对应的circRNA出现,P53基因mRNA就可以顺利制造蛋白质了,细胞癌变就会被阻止。 /p p   由上面两个例子不难看出,circRNA并无好坏之分,最终circRNA解除miRNA对基因表达的抑制,带来的后果,是跟对应基因的功能直接相关的。 /p p   现在你大概能够明白,circRNA检测可以诊断疾病的原因了。如果你懂了,却觉得打的比方、举得例子不够严谨,请你不要挑刺,我也不接受挑刺。你懂得就好。 /p p   但是,你心里也许还有另外一个疑问,“既然circRNA如此重要,你们早干啥去了,怎么到现在才开始检测这个?” /p p   这个说来也挺委屈的,真不怪科学家们啊!实际上早在1991年就在人体内发现了circRNA,但是当时认为你这个家伙太稀少了。一直以来都被大家所忽视,直到2012年斯坦福大学的Julia Salzman发现circRNA在人体大量存在,这一改变教科书级的事实才大白于天下。紧接着2013年两篇重量级研究circRNA功能的文章发表在《Nature》上。研究circRNA的热潮开启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circRNA和很多疾病都有关系。 /p p   创立于2008年的Cofactor Genomics公司,是由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创办的,他们主要从事于RNA的测序,多年来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测序经验。然后在目前研究circRNA的大背景下,Cofactor Genomics于今年率先转型,希望利用circRNA诊断疾病。当然,目前Cofactor Genomics的产品还处于研发阶段,不过第一阶段的研发工作已经顺利完成,NIH资助的是他们第二阶段的研发工作。预计明年会有产品上市。 /p p   当然,你不要以为我是在贬低DNA检测,实际上DNA检测和RNA检测一样重要,circRNA诊断是DNA诊断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p p   最后,祝Cofactor Genomics公司研发顺利,产品尽早上市,造福人类。 /p
  • 涉及碳化硅功率模块和外延设备,2个项目刷新“进度条”
    近日,又有两个碳化硅相关项目披露了最新进展,分别为瑞福芯科技车规级SiC半导体功率模块产业化项目和纳设智能南通新生产基地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车规级SiC半导体功率模块产业化项目签约8月13日,据瑞福芯科技官微消息,瑞福芯科技总经理周旭光与协同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万寿及总经理丘炜雄、中科院先进研究院中科中孵总经理涂乐平、桉森芯(上海)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璋于8月9日组成项目调研团,一起就瑞福芯科技“车规级SiC半导体功率模块产业化项目”落地江苏东台高新区进行投资实地考察。source:瑞福芯科技考察后,瑞福芯科技与江苏东台高新区签定了《车规级SiC半导体功率模块产业化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瑞福芯科技拟落地江苏东台高新区,投资10-15亿元建设第二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生产基地,首期启动资金投入1亿元。资料显示,瑞福芯科技成立于2022年10月,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碳化硅业务进展方面,瑞福芯科技在去年2月与爱仕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SiC功率模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据悉,瑞福芯科技已建立预计年产30万只的模块工厂,主要产品为车用SiC MOS功率模块。基于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数年内瑞福芯科技生产的SiC MOS模块将全部采用爱仕特的SiC MOS芯片,爱仕特将为瑞福芯科技批量供应车用功率模块所需的1200V/17mΩ及1700V/17mΩ的SiC MOS芯片,并协助瑞福芯科技建设模块工厂,保证其后续的量产需求。纳设智能南通新生产基地环评获批8月5日,据南通高新区消息,纳设智能位于南通市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福路126号半导体光电产业园N2栋1F、4F的厂房近日获得环评审批。环评信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通过购置超声波清洗机、电加热烤箱、光学装配平台、氦检仪、CV测试仪等生产设备进行CVD外延设备生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形成年产R02型号CVD外延设备230台、R04型号CVD外延设备220台的生产能力。source:纳设智能在碳化硅外延设备细分领域,纳设智能6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在2023年已批量出货给多家外延客户,也获得了批量验收,业绩相较于2022年增长了10倍。在6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出货基础上,纳设智能研发并交付了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其具备独特的反应腔室设计、可独立控制的多区进气方式等特点,将更好的提高外延片的均匀性,降低外延缺陷及生产中的耗材成本。目前,该设备已销售给多个客户。在碳化硅衬底细分领域,纳设智能自主研发的首台原子层沉积设备在完成所有生产和测试流程后,于今年1月顺利出货。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简称ALD)是一种薄膜沉积技术,可归于化学气相沉积大类。相对于一般化学气相沉积,其具有独特的表面自限制化学效应,因而可以逐个原子层生长各种化合物或单质薄膜材料,实现更精确的厚度控制,可用于各类衬底材料的薄膜沉积。
  • 科学家刷新纳米线激光器波长调谐纪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科技重大研究计划的重点项目等支持下,湖南大学教授邹炳锁领导的纳米光子学小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宁存政领导的纳米光子学小组合作,成功演示了调谐范围从500到700纳米范围调谐的半导体激光芯片,创下了一个新的纳米线激光器调谐范围的世界纪录。相关文章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国化学会杂志》上。   宽调谐的半导体激光器拥有许多从光谱技术、光通讯,到芯片原位的生物或分子检测的用途。但实现这样的激光器一直很困难,主要是外延生长的半导体微结构的晶格失配有限,不能大幅度成分调节,因而对半导体带边影响有限,而发光受制于半导体的带边,因此无法实现大范围调谐。邹炳锁领导的纳米光子学小组成员潘安练采用一维纳米结构生长技术,可以将晶格失配大部分驰豫掉或全部消除,这样,可能得到大范围成分调节的半导体纳米线或带。   纳米线沿一个方向布满整个基片,成分均匀变化,可以看到一个连续颜色可变的激光发射带。除了激射外,这样的合金半导体还可能在光伏太阳能电池、分子和生物检测等方面得到很大应用。   邹炳锁领导的团队近年一直致力于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光子学研究,并在国内率先开展纳米线光波导和纳米激光器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在多功能半导体纳米结构光子学的研究上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潘安练、邹炳锁等教授首次合成发光颜色可以在可见光波段可调的半导体合金纳米带和纳米线,率先实现光在纳米线内长程(百微米量级)光波导,实现了硫化镉纳米线常温下的受激发射现象等。小组成员陈克求教授、王玲玲教授等对一维波导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该小组已有多篇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
  • 沃特世全新ACQUITY UPLC PLUS系列问世,刷新业界性能标杆
    新一代UPLC平台可充分满足实验室不断变化的色谱分析性能要求 美国马萨诸塞州米尔福德市,2018年4月12日 - 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于今日隆重推出ACQUITY UPLC PLUS系列产品。秉承持续创新、广纳客户反馈和建议的理念,沃特世在其业界领先的ACQUITY UPLC分离平台基础之上开发了三款全新的ACQUITY UltraPerformance LC(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系统 - ACQUITY UPLC H-Class PLUS、H-Class PLUS Bio和I-Class PLUS,旨在为客户带来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分析性能和易用性。 从肽图分析到常规产品放行检测等各种复杂应用,ACQUITY UPLC有效协助科研、制药、食品和化学领域成千上万的实验室实现了其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目标。沃特世将于4月10日至13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Analytica Conference上首次展示ACQUITY UPLC PLUS系统。 “2004年推出的ACQUITY UPLC系统赋予整个分析流程极大的业务和科研优势,翻开了实验室科学的新篇章。该系统广受客户赞誉,毕竟上一次液相色谱技术实现如此巨大的性能提升已经是30年前了,”沃特世公司色谱分离产品总监Eric Grumbach回忆道,“沃特世的技术创新不仅仅着眼于性能提升,我们聆听客户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推动LC技术向前迈进,探寻更快、更简单、更优秀的方法,为客户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ACQUITY UPLC H-Class PLUS和H-Class PLUS Bio是四元UPLC系统,专为实现复杂样品的高分离度、高灵敏度分离而设计,灵活性和稳定性极佳,可运行所有色谱模式,包括离子交换色谱、体积排阻色谱、亲水作用色谱、疏水作用色谱和反相色谱,完全不受方法指定的色谱柱颗粒类型和大小限制。这两套系统非常适合作为质谱的前端系统用于简化方法开发,同时也是运行HPLC、UHPLC或UPLC分析的实验室进行常规分析的理想之选。 ACQUITY UPLC H-Class PLUS H-Class PLUS Bio ACQUITY UPLC I-Class PLUS系统是一款二元UPLC系统,能够极其高效地生成窄峰,并提高光学检测或质谱检测的灵敏度。该系统拥有业界领先的超低扩散性和延迟体积,对于希望在UPLC系统上实现最高色谱分离度和最高分析效率的实验室而言,这无疑是最佳选择。 ACQUITY UPLC I-Class PLUS ACQUITY UPLC H-Class PLUS、H-Class PLUS Bio和I-Class PLUS将替代沃特世产品系列中的Waters ACQUITY UPLC H-Class、ACQUITY UPLC H-Class Bio和ACQUITY UPLC I-Class系统。对于使用ACQUITY UPLC H-Class、H-Class Bio和I-Class系统开发并经过验证的LC方法,ACQUITY UPLC PLUS系列的基础改进不会影响其分析结果。如果用户希望延长此前实验室已经购置的系统的生命周期,沃特世提供ACQUITY UPLC PLUS系列升级包。 关于沃特世公司 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是全球领先的专业测量仪器公司,作为色谱、质谱和热分析创新技术的先驱,沃特世服务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食品科学等领域已有60年历史。公司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运营,下设15个生产基地,拥有约7,000名员工,旗下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Gaming显示技术简介
    薄膜晶体管半导体液晶显示器以其轻薄、低能耗、高画面品质等优势,在家庭娱乐、移动显示、工作办公、市场广告等几乎所有场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子竞技比赛的快速发展,并成为国家级正式体育项目,游戏显示(Gaming),逐渐成为显示器件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那么,Gaming 显示有什么特征? Gaming 显示的技术挑战及对策是什么?Gaming显示器的相关标准是什么呢?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介绍。一.Gaming显示器特征Gaming显示器专注于进行游戏画面显示,游戏画面具有元素丰富、色彩鲜艳复杂,且运动画面多、运动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对于Gaming显示器而言,最大的特征是,为了更流畅平滑的将高速运动的游戏画面生动的显示出来,就需要显示器具有与之匹配的高刷新率;同时,为了匹配更高刷新率,也需要显示器具备与刷新率匹配的高响应速度,这样才能在高刷新率下,确保画面显示不会在帧与帧之间存在画面的拖尾;另外,由于游戏画面的产生是由显卡渲染而成,而显卡对于不同色彩复杂程度的画面渲染(Render)时间长短不一,如图1所示,针对某款游戏中的不同画面,显卡渲染时间最短只需要7ms,最长则需要32ms才能完成[1]。因此,对Gaming显示器,为了避免不同显示频率与画面频率不匹配导致画面异常,通常需要频率可根据画面内容在一定范围内自适应调节的功能。图1:游戏中不同画面渲染时间二.Gaming显示技术挑战及对策Gaming显示器的特征需求,对技术实现上会带来诸多挑战,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更新,针对这些挑战,从显示面板、驱动芯片、材料等各方面,都不断找到了很多改善对策,确保Gaming产品持续迭代升级。1. 高刷新率:高刷新率是Gaming显示器最主要的特征指标,也是主要的技术挑战。刷新率越高,意味着在1s时间内可以显示更多帧图像,对于高速运动画面中物体位置有更连续、更平滑、更清晰的呈现,因为玩家可以更准确的捕捉物体位置和预测运动轨迹,进而采取更精确、更及时的应对动作,占据游戏主动。因此,刷新率数值一定程度代表了显示器的档位,常规Gaming产品为120Hz和144Hz,更高阶档位Gaming产品有165Hz和240Hz,甚至360Hz及以上超高刷新率。高刷新率的技术挑战主要是面板的驱动能力需要大幅提升。这是因为显示面板都为逐行扫描显示,所有行扫描需在1帧时间内完成,如常规60Hz产品一帧总时间为1s/60Hz≈16.7ms。刷新率越高,则意味着留给每一帧画面扫描的时间相应减少,如120Hz产品一帧总时间为1s/120Hz≈8.3ms。这就需要提升驱动能力,确保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像素驱动。提升显示器的驱动能力,对液晶显示面板阵列的核心要求是确保高刷新率下像素的充电率。通常从两方面来提升,一方面是降低驱动负载,例如增加降低驱动线路走线厚度,降低电阻,或采用电阻率更低的走线材料,另外可以增大不同走线之间绝缘层的厚度,从而降低驱动走线的电容负载,等等;另一方面是提升驱动速度,例如可通过采用氧化物等迁移率更高的半导体材料和制程,提高驱动电流,从而提升驱动速度,等等。高刷新率的技术挑战还有传输速率、带宽等电路相关。刷新率越高,所占据的数据量也等比例增大,因此Gaming产品需要eDP等高速的传输接口和大带宽驱动系统,确保画面的正常显示。2. 快速响应:帧与帧之间切换所需的时间称为响应时间。LCD显示器是通过施加外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偏转,以调整液晶透光来达到画面显示的目的。而液晶分子从灰阶到灰阶的“偏转态→恢复态→偏转态”之间的响应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即存在液晶延迟反应。因此,响应速度越快,画面越清晰。响应速度也是Gaming产品的重要指标,常规产品响应速度有3ms,高端产品液晶产品可实现1ms。如响应时间太大,超过一帧时间后,会出现需要显示当前一帧的信号时,液晶仍未在上一帧画面处未完全恢复,就容易在人眼视觉上产生拖尾现象。Gaming产品的技术挑战是显示画面运动速度快,很容易产生拖尾现象,进而使动态画面清晰度下降、画面不连贯,带给游戏玩家较差的视觉感受[2]。针对响应时间,通常采用开发快速响应液晶材料,液晶低盒厚设计、像素优化设计和电路驱动增强等对策,使得液晶偏转速度提升,减小响应延时,从而达到减轻画面拖影的目的。普通响应液晶与快速响应液晶的动态画面拖尾显示效果对比如图2所示。图2:普通响应液晶与快速响应液晶的动态画面拖尾显示效果对比3. 变频显示(VRR):如前所述,目前显示器的通用显示方式是在接收到显卡输出的画面信息后,逐行扫描将画面完整呈现出来,然后等待一段时间后(即V-blanking),进行下一次扫描显示,从而实现画面的反复更新。当液晶显示器的刷新率设定在固定值60Hz时,如果显卡生成图像的帧速也是60FPS(Frame per Second),此时我们就能看到顺畅的画面。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渲染图像的实时更新传输,显卡输出的帧速可能会高于或低于显示器的刷新率。当显卡GPU输出帧速高于显示器的刷新率时,会出现画面撕裂(Tearing),如图3所示。同样的,当显卡的输出帧速低于显示器的刷新率时会出现画面卡顿(Stuttering)和延迟(Lag)[3]。图3:显示画面出现撕裂示意图为了解决显卡输出帧速和显示器刷新率不匹配引起的图像撕裂和卡顿问题,传统的解决方式是采用垂直同步技术(V-sync)。V-sync技术主要是使显卡输出的视频信号发生在显示器帧切换的V-Blanking阶段,这样显卡输出的帧速就会强制保持与显示器的刷新率同步。然而显卡的性能往往限制了帧画面的处理速度,如果显卡渲染画面的时间比显示器的画面刷新率时间长,依然会出现某帧画面重复显示而引起视觉卡顿现象。因此,显卡厂商为了解决V-sync技术带来的画面卡顿问题,推出了可变帧刷新率(Variable Refresh Rate,VRR)技术。VRR技术通过调整帧与帧之间的V-Blanking长度达到改变帧率的目的,允许显示刷新率随着渲染帧率而动态变化,可以实现显示器的刷新率始终和显卡输出的帧频同步,即显示器的刷新率始终受到显卡的控制,随着显卡帧率的变化而变动,从而确保画面的连贯。图4为V-sync技术与VRR技术对比图,可以看出VRR技术通过调节V-Blanking长度避免了卡顿问题。图4:V-sync技术与VRR技术对比图三.Gaming显示相关标准根据不同的显示驱动方案,Gaming显示技术认证标准可分为AMD Free-Sync和NVIDA G-Sync两种。1.AMD Free-SyncAMD Free-Sync是由美国超微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项使用行业标准来实现动态调整刷新率的技术。Free-Sync技术主要是采用DP和HDMI接口,通过动态调整帧与帧之间的V-Blanking长度,可以将显示器的刷新率和兼容Free-Sync技术的显卡帧率进行同步,从而大幅降低画面输入延迟,消除游戏卡顿、撕裂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显示难题。目前,Free-Sync技术主要分为Free-Sync、Free-Sync Premium和Free-Sync Premium Pro三个等级。Free-Sync Premium相对于Free-Sync更进一步,其刷新率要求至少支持到120Hz,同时也支持低帧率补偿(Low Frequency Correcting,LFC)。LFC是指当帧率降低到显示器的最小刷新率以下时,会对当前帧率进行倍频,以便达到显示器刷新率范围以内。例如显示器范围为48~144Hz,当前帧频为40FPS,则进行2倍频处理为80FPS,从而以80Hz进行显示。而Free-Sync Premium Pro给电竞显示器带来了更多HDR(High Dynamic Resolution)功能,可以使电竞爱好者享受到HDR级别的视觉体验。表一列出了AMD Free-Sync标准三个等级规格的对比情况。项目Free-SyncFree-Sync PremiumFree-Sync Premium Pro无撕裂√√√低闪烁√√√动态刷新率F范围Fmin≤48HzFmax≥Fmin+20HzFmax≥120HzFmax≥120Hz低帧率补偿可选√(Max Hz)>2.4 x Min Hz√(Max Hz)>2.4 x Min HzGTG≤4ms≤4ms≤4ms色域可选可选≥DCI-P3 90%亮度范围可选可选Max ≥ 400 nitAve. ≥ 350 nitMin ≤ 0.25 nit色深可选可选≥ 10bit@DP/HDMI≥ 8bit@eDP表一:AMD Free-Sync标准三个等级规格对比在Free-Sync模式下,动态刷新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调整帧与帧之间的V-Blanking长度,刷新率越低,则V-Blanking越长。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开关单元TFT在关闭状态下仍存在一定的漏电流,这样随着时间增加,像素电容电荷量减少从而影响到液晶偏转,造成同一灰阶在不同的刷新率下存在一定的亮度差异。当这种亮度差异过大时,人眼就会感受到闪烁感。因此,亮度变化特征是评价液晶显示器是否支持Free-Sync技术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方式是,首先在常规60Hz下将显示器闪烁(Flicker)调整为最小值,然后在Free-Sync模式下,测试灰阶L128在最小刷新率Fmin下的亮度Lmin和最大刷新率Fmax下的亮度Lmax,要求亮度变化率满足公式(1): (1)同理,测试灰阶L255的亮度变化率满足公式(2): (2)2. NVIDIA G-SyncG-Sync技术是由NVIDIA公司提出的一种针对画面连贯性的技术,通过在显示器中内置G-Sync芯片实现与GeForce显卡进行通信。G-Sync技术也是通过调整V-Blanking长度来实现数据同步的。支持G-Sync技术的电竞显示器,可以根据显卡的输出帧速自动调节刷新率,从而解决画面的撕裂、卡顿问题。目前,NVIDIA将G-Sync技术分为了G-Sync Compatible、G-Sync和G-Sync Ultimate三个等级。普通的G-Sync Compatible只需要显示器支持VRR功能,并通过NVIDIA的兼容认证,而不需要在显示器中内置G-Sync芯片。因此,一般支持Free-Sync功能的电竞显示器都可以实现G-Sync Compatible。而G-Sync等级的电竞显示器则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显示器中内置G-Sync芯片,还要经过300多项兼容性和图像质量测试。G-Sync Ultimate等级是在G-Sync等级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高画质的HDR功能,赋予电竞显示器出色的无失真功能,使电竞爱好者充分感受到画面的每一处细节表现。表二列出了G-Sync标准三个等级的规格对比情况。等级VRR(无闪烁)300+图像质量认证HDR(≥1000nit)G-Sync Compatible√G-Sync √√G-Sync Ultimate√√√表二:NVIDIA G-Sync标准三个等级规格对比G-Sync标准Flicker值基本评价方式如下:首先在常规60Hz下调整闪烁测试图形画面使Flicker为最小值,然后在G-Sync模式下,保持显示画面为全屏L128灰阶,以显示器可支持的最低刷新率进行画面老化30min,然后通过使用测量设备找到当前L128画面的最差Flicker点,并使测量设备探头保持在此位置。最后按照G-Sync的刷新率方式,以步长12Hz,分别测量最低到最高刷新率下灰阶L128的Flicker值。测试结果要求,刷新率大于等于35Hz时,Flicker值小于-45dB(JEITA标准);刷新率小于35Hz时,Flicker值小于-43dB(JEITA标准);目前,可通过减小像素TFT Ioff漏电流、开发新液晶材料、Blanking区间数据插值等方法降低Flicker值,改善画面闪烁,提升显示品质。四.总结伴随着电子竞技产业项目的蓬勃发展,以电竞游戏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竞技比赛对显示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高刷新率、低响应时间、无卡顿撕裂、无画面闪烁等为特点的Gaming显示技术不断完善,越来越得到专业人士和游戏玩家们的认可。随着更多新技术的加持,Gaming显示技术也将给用户带来更加极致的观赏体验。参考文献:[1] Gerrit A Slavenburg, Marcel Janssens, Luis Lucas, Robert Jan Schutten, Tom Verbeure. Variable Refresh Rate Displays[C],SID 2020,46-1:669-672 [2] Wu S T . Fundamentals of Liquid Crystal Devices[M].John Wiley & Sons, 2006. [3] 邵喜斌,廖燕平,陈东川,等.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2
  • 2022年终盘点:这一年,科技创新不断塑造新优势
    当张家口的风吹亮北京的灯,当“最快的冰”让赛场内外的运动员和观众享受到速度与激情,一场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以下简称冬奥会)让科技大放异彩,而这仅仅是科技成果在2022年集中绽放的烟花一朵。这一年,“夸父一号”收获首批太阳观测科学图像,“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这一年,“大国重器”扛起制造强国使命,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交付市场,“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在科技的世界探寻所来何处,不断开拓新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科技与冬奥“双向奔赴”一大批科技成果助力赛事举办各环节从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到航天级技术打造的国产雪车,从助力运动员减阻、防切割的服装面料到能健康监测的智能遥控床,从实现冬奥场馆100%绿电供应到世界首例单板大跳台与空中技巧的赛道剖面转换……冬奥会在为世界呈现一届精彩的冰雪赛事的同时,也将现代科技与中国智慧的魅力,融入场馆、运行、指挥、安保、医疗、气象、交通、转播、观赛等关键场景中。从申办冬奥会成功伊始,“科技冬奥”就成为冬奥会筹办工作的关键词之一。此后,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运动科技、清洁环境等8个方面统筹设计重点任务,并最终确定了科学办赛、运动科技、智慧观赛、安全保障、绿色智慧示范5个方向。“科技冬奥”的深谋远虑,带来的成绩有目共睹——在冬奥会重点场馆建设方面,赛道设计、结构建造、关键用材等方面多项技术实现新突破,例如毫米级混凝土喷射成型技术首次被用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中心等场馆建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赛事保障方面,自主研发的“百米级、分钟级”高精度气象预报系统,填补了国内复杂地形短临预报领域的空白……冬奥会铸就的冰雪传奇已经载入史册,科技创新带来的智慧、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已融入后冬奥时代的城市运营、冰雪产业、居民生活方式之中。科技与冬奥会于2022年的这次“双向奔赴”,必将在未来创造更多的传奇。栅极长度最小晶体管问世将栅极尺寸极限缩小到仅一层碳原子厚度晶体管是芯片的核心元器件。更小的栅极尺寸使芯片上能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从而提升性能。近年来,随着晶体管的物理尺寸进入纳米尺度,电子迁移率降低、漏电流增大、静态功耗增大等短沟道效应越来越严重。因此,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开发迫在眉睫。3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任天令团队,首次制备出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该晶体管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目前主流工业界晶体管的栅极尺寸在12纳米以上。为进一步突破1纳米以下栅长晶体管的瓶颈,任天令团队巧妙利用石墨烯薄膜超薄的单原子层厚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将其作为栅极,通过石墨烯侧向电场来控制垂直的二硫化钼沟道的开关,从而实现等效的物理栅长为0.34纳米。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纳米电子学科学家李华民评价说,这项新工作将栅极的尺寸极限进一步缩小到“仅一层碳原子的厚度”。如何让1纳米以下栅长晶体管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任天令说:“1纳米以下栅长晶体管只是一个维度的尺寸微缩,未来还需要配合沟道的微缩,而这需要借助光刻机,比如把沟道尺寸通过极紫外光刻进一步微缩到5纳米,并进一步实现超大规模芯片的制备。”“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助力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是我国核电企业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已成为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三代核电优选方案。3月2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至此中核集团“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福清核电5、6号两台机组是“华龙一号”全球示范工程,5号机组2021年1月投入商业运行。中核集团“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后,两台机组年发电能力近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华龙一号”在采用经工程验证的成熟技术基础上,独创性地采用“177堆芯布置”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88%,还运用了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等设计理念,充分保证了电厂安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二氧化碳“变身”葡萄糖提供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新路径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合物,是科技界持续攻关的重要课题。我国科学家此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但二氧化碳除了“变身”淀粉,还能“变身”其他东西吗?4月28日,刊发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催化》的一篇封面文章给出了肯定答案: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此项研究中,科研人员首先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然后用酿酒酵母对乙酸进行发酵。“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酿酒酵母的‘食物’乙酸,然后酿酒酵母不断‘吃醋’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研究完成者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杰说。自然界中粮食作物生长受季节、地域、气候的影响,而此项研究使“粮食生产”实现人工可控,突破了众多外界条件限制。“利用这种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的模式,‘从无到有’地在克级水平合成了葡萄糖,这显示了该策略较高的生产水平与发展潜力。” 研究完成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于涛说。“墨子号”再创纪录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这个实验比以前的实验更具挑战性,克服了重大技术挑战,对未来量子通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团队刊发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的一篇文章获得审稿人的这一评价。在这项研究中,潘建伟及其同事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利用量子隐形传态实现远距离量子态传输,是构建量子通信网的重要途径。但在实现过程中,量子纠缠分发的距离和品质会受到信道损耗、消相干等因素影响,如何突破传输距离限制,一直是国际量子通信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潘建伟团队创新性地将光学一体化粘接技术应用到空间量子通信领域,实现了具有超高稳定性的光干涉仪,克服了远距离湍流大气传输后的量子光干涉难题。他们结合基于双光子路径—偏振混合纠缠态的量子隐形传态方案,在中国云南丽江站和青海德令哈地面站之间完成了远程量子态的传输验证,并且在实验中对六种典型的量子态进行了验证,传送保真度均超越了经典极限。2012年,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余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10年后,他们成功实现突破,创造了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的新世界纪录。全球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建成为观测珠峰地区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一手数据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是季风和西风的巨型调节器,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5月4日中午,第二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顶第一梯队12名队员成功登顶,在珠峰8830米架设了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珠峰是青藏高原的标志,珠峰科考也成为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内容。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现场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表示,此次完成气象站架设后,珠峰地区从海拔5200米至8830米就建成了8个气象梯度观测站点,为观测珠峰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提供珍贵的第一手数据。姚檀栋介绍,此次科考是全球首次在珠峰峰顶实施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除了架设气象站,登顶科考队员还完成了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冰雪厚度、采集冰雪样品、采集珠峰顶部上空大气等峰顶科考任务。“我们首次在珠峰峰顶实施综合科考取得的新认识、获得的新突破,是对科学的贡献、对人民的贡献、对国家的贡献和对全球的贡献。”姚檀栋说。据了解,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展了超过6次的珠峰科考活动。过去受限于条件,对于珠峰这样一个标志性地点,科学家做的大都是海拔五六千米的研究,对于8000米以上的研究存在很多空白。此次“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是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科考,可称为人类在珠峰地区开展极高海拔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一次壮举。“从鱼到人”关键环节补齐刷新对有颌类早期演化历史的认知从鱼到人的演化中最关键的跃升环节具体在何时、何地、如何发生?9月,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的4篇文章,迅速将这一问题送上热搜。“从鱼到人”的演化并不是从鱼直接变成人,而是一部长达5亿多年的演化史。演化史中间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演化事件,其中,颌的起源与有颌类的崛起称得上最关键的跃升之一。然而,这一跃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界。其中有颌类的早期演化存在一段至少3000万年的巨大空白。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在重庆、贵州等地约4.4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首次为有颌脊椎动物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了确切证据,并据此取得一系列新发现,刷新了对有颌类早期演化历史的传统认知。研究团队应用高精度CT、性状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新方法,向世界首次展示出最早有颌类的牙齿、头部等身体结构与解剖学信息。其中,双列黔齿鱼的齿旋将有颌类牙齿最早化石证据前推了1400万年;有颌的蠕纹沈氏棘鱼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保存完好的软骨鱼,确证了鲨鱼是从“披盔戴甲”的祖先演化而来;有颌鱼类奇迹秀山鱼糅合了多个盾皮鱼大类的特征,为探究有颌类“生命之树”根部主要类群的起源,以及脊椎动物头骨演化提供了珍贵资料。大气田宝岛21-1现身深水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500亿立方米挺进“深蓝”,再获突破。10月19日晚,中国海油宣布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再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实现松南—宝岛凹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大突破,是深海深地探测取得的有力进展。在海洋油气勘探领域,一般把水深超过300米的水域称为深水,把井深超过3500米的井定义为深层井。此次发现的宝岛21-1气田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海域深水区,最大作业水深超过1500米,完钻井深超过5000米,距离“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约150公里,海洋地质条件极端复杂。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海油利用新的勘探技术,向更深层进发,五探“宝岛”,终于发现了一批新的有利构造。通过目标优选,中国海油研究人员发现,宝岛21-1具有大型三角洲发育的构造背景,最有可能是一个大中型气田。部署的第一口预探井就钻遇气层113米,创下深水区单井气层最厚的纪录。经测试,该气田可日产天然气58.7万立方米,评审批复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500亿立方米,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超300万立方米。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总地质师吴克强表示:“宝岛21-1的成功发现,不仅证实了宝岛凹陷的勘探潜力,也表明我们在深水深层勘探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对类似层系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球首架C919交付市场迈出民航商业市场运营的第一步“东方919,很高兴迎来中国民航首个C919航班,祝国产大飞机越飞越好。”“收到,塔台,C919很棒,东航一定会全力飞好。”12月9日,一架编号为B-919A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启航飞往上海虹桥机场。这一段短短的航程,标志着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交付首家用户——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也意味着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迈出民航商业市场运营的第一步。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新一代单通道干线客机,2007年立项,2017年首飞,2022年9月29日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11月29日取得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C919大型客机采用先进气动设计、先进推进系统和先进材料,碳排放更低、燃油效率更高。民用飞机设计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一辆汽车大概有7000个零件,而一架飞机的零件数量超过400万个,图纸有7万多张,管线有200多公里长。15年来,我国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的发展路子。如今,大飞机事业迈入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征程,对推动全球航空产业链合作创新、加速我国民航运输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夸父一号”交出首份成绩单首批观测图像验证载荷的观测能力神话故事里的“夸父逐日”,如今随着一颗科学卫星的升空有了现实的模样。12月13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卫星首批科学图像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夸父一号”自2022年10月9日成功发射以来,3台有效载荷获取的若干对太阳的科学观测图像,实现了多项国内外首次,在轨验证了“夸父一号”三台有效载荷的观测能力和先进性。“夸父一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介绍,在轨2个月期间,“夸父一号”按照既定计划,开展了大量对太阳的在轨测试和观测。其中,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实现了我国首次在空间开展太阳磁场观测,已获得的太阳局部纵向磁图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聚焦“一磁两暴”科学目标,实现高时间分辨、高精度的太阳磁场观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HXI)实现了我国首次太阳硬X射线成像,提供了地球视角目前唯一的太阳硬X射线图像,图像总体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实现对太阳耀斑展开非热辐射空间分布、时间结构、能谱特征观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的3个子载荷之一,太阳日面成像仪(SDI)在国际首次实现在卫星平台上获得莱曼阿尔法波段全日面像,其中对日珥的演化图像清晰完整。另一个子载荷——太阳白光望远镜(WST)观测到太阳边缘上2个罕见的“白光耀斑”,莱曼阿尔法波段的观测能力得到了验证。下一阶段,“夸父一号”将继续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并完成在轨测试,早日转入在轨科学运行阶段。
  • 博纳艾杰尔Cleanert S球形硅胶大受欢迎,领取记录不断刷新
    球形硅胶发布免费领取试用信息后受到广大客户的热烈欢迎,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放近80多套试用装,这些客户包括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兰州大学药学院、南昌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南京卡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奔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等等一些客户,他们对Cleanert S均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询问这款新产品的详细参数及适用范围,并希望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和工程师交流。 博纳艾杰尔非常感谢以上客户对本活动的支持,也希望与更多的希望了解样品前处理,了解Cleanert S球形硅胶的客户联系并提供技术支持,用我们真挚的服务和优质的产品, 获得您的认可。 如您对Cleanert S感兴趣,请咨询我们的客服热线400-606-8099或发邮件到service@agela.com.cn 关注球形硅胶的详细参数,您可以点击http://www.agela.com.cn/web/news/detail.asp?id=927
  • 新材料创新,中国科学家刷新串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性能新纪录!
    【科学背景】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太阳能电池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技术。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在放大到大面积时存在均匀结晶的挑战。串联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提高效率并拓展光谱利用范围的重要途径。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制备面临着挑战,其中主要问题之一是宽带隙和低带隙钙钛矿层的非均质结晶。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涂覆时间窗口的短暂性,钙钛矿薄膜往往无法均匀形成,导致效率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团队通过引入了氨基乙酰胺盐酸盐(AAH)到混合锡(Sn)-铅(Pb)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前驱体中,并采用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这种两性离子盐的加入触发了前驱体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形成均匀的钙钛矿薄膜。特别是,AAH盐和二甲基甲酰胺的配位能有效减缓溶剂释放过程,延长了钙钛矿薄膜形成的时间窗口。该研究通过延长钙钛矿薄膜形成的时间窗口,成功解决了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中的非均匀结晶问题。通过引入AAH盐和优化溶剂体系,科学家们成功制备出大面积且均匀的钙钛矿薄膜,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这一研究为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可扩展制造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和途径。【科学解读】为了研究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亚砜(DMSO)比例对涂覆的Pb-Sn钙钛矿薄膜的影响,研究者在图1中首先展示了不同DMF:DMSO比例下的Pb-Sn钙钛矿薄膜形貌。结果表明,当DMF:DMSO = 9:1(v/v)时,Pb-Sn钙钛矿薄膜呈现最佳形貌,而不适当的溶剂比会导致薄膜中出现空隙。接下来,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涂覆处理窗口(Δt)与钙钛矿薄膜质量的关系。他们将Δt分为涂覆钙钛矿油墨所需的总时间(Δt1)和将湿膜转移到加热阶段所需的时间(Δt2),并发现DMF:DMSO = 9:1(v/v)的对照油具有较短的处理窗口,导致后续刮刀涂覆的Pb-Sn钙钛矿薄膜上出现针孔。然而,当作者将氨基乙酰胺盐酸盐(AAH)掺入前驱体油墨中时,发现Δt被延长至100秒,并且产生了无针孔的Pb-Sn钙钛矿薄膜,其晶粒呈大而垂直的取向。进一步研究表明,处理窗口Δt影响了Pb-Sn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性能。对照PSCs表现出对Δt的高敏感性,而AAH Pb-Sn PSCs在Δt延长时保持相似的性能。这些结果表明,适当的DMF:DMSO比例和处理窗口时间对于形成均匀且无缺陷的Pb-Sn钙钛矿薄膜至关重要。通过调节溶剂比例和处理窗口时间,并引入AAH掺杂,可以改善钙钛矿薄膜的质量,从而提高PSCs的性能和稳定性。图1. 涂覆Pb-Sn钙钛矿薄膜的均匀性。研究者旨在了解为什么AAH可以改善Pb-Sn钙钛矿薄膜的均匀性。他们发现,AAH与几乎所有钙钛矿前体成分都存在着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PbI2、SnI2、甲胺碘化物(FAI)和溶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实了结晶膜中存在AAH。吸收光谱表明,在AAH存在时,Pb-Sn钙钛矿的能隙基本保持不变。X射线衍射图样显示了相似的结晶度和晶体学取向,表明仅存在单一的钙钛矿相。Pb 4f7/2和Sn 3d5/2的结合能降低表明形成了Lewis酸碱AAH-Pb/Sn加合物,从而增加了无机盐的溶解度。二维1H-1H自旋扩散核磁共振(NMR)光谱揭示了AAH与钙钛矿的有机阳离子FAI之间的相互作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表明,AAH与DMF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作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DMF的-C=O与AAH的-NH3+之间形成氢键。气相色谱(GC)分析显示,AAH有助于维持气体辅助湿法钙钛矿中的DMF,并延长了处理时间窗口。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AAH+有利于与Pb-Sn钙钛矿前体中的组分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并延缓了结晶过程。图2. 延长处理窗口的机理。为了理解氨基乙酰胺盐酸盐(AAH)对刮刀涂覆的Pb-Sn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性能的影响,研究者首先研究了AAH在Pb-Sn钙钛矿薄膜中的定位和积累情况。时间飞行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显示了AAH+离子在钙钛矿薄膜中自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了AAH在Pb-Sn钙钛矿-PEDOT:PSS埋藏界面的积累,从而提高了界面的粘附性。接着,研究者研究了AAH对钙钛矿光物理性能的影响。超快激光吸收光谱显示了AAH Pb-Sn钙钛矿薄膜两侧动态的相似性。稳态荧光发射显示AAH Pb-Sn薄膜的强度相同且高于对照膜,而荧光衰减寿命远远长于对照膜。这表明AAH通过钝化底部表面减少了电荷载流子的俘获。接着,研究者评估了AAH对Pb-Sn PSCs光伏性能的影响。与对照器件相比,AAH基础器件的所有光伏性能都有所改善,其中包括更高的开路电压(Voc)和短路电流密度(Jsc),以及更高的填充因子(FF)。这一研究揭示了AAH在提高Pb-Sn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方面的潜力,为钙钛矿光伏器件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见图3)。图3. 涂覆Pb-Sn钙钛矿薄膜和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研究者进行了图4的实验,旨在评估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首先,他们利用具有AAH的Pb-Sn窄带隙(NBG)钙钛矿制备了单体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并通过可扩展的加工技术进行了制备。结果显示,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展现出了显著的高效性能,冠军效率达到了26.8%,Voc为2.15 V,Jsc为15.5 mA cm&minus 2,FF为80.5%。随后,研究者在6x6 cm基板上制备了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模块,并优化了模块制造工艺。最佳PCE的八亚电池模块达到了96.1%的高GFF和220 μm的窄死宽度。通过引入AAH,他们还观察到了NBG钙钛矿油墨中Sn4+还原为Sn2+的现象,从而实现了在常温下进行模块制造的激光刻蚀。40个制造的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平均PCE为23.3 ± 0.7%,冠军模块的PCE为24.9%,并在认证的独立实验室中获得了24.5%的认证PCE。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AAH在提高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性能和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实现高效、稳定的全钙钛矿光伏器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和理论基础。图4. 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及组件。【科学结论】作者展示了20.25 cm2的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模块,达到了24.5%的认证效率。为了实现这一性能,作者使用了Good清单中的短链缓冲层来均匀化钙钛矿的结晶并钝化了埋藏界面。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可以实际达到30%的效率。低Jsc仍然是主要瓶颈,这是由于光反射、寄生吸收、Pb-Sn亚电池中的光吸收效率低和模块中的大死区引起的光学损耗。这些挑战可以通过光管理、增加具有长载流子扩散长度的Pb-Sn吸收层厚度以及减少模块中的死区来解决。由于钙钛矿-C60界面引起的Voc损失可以通过利用可扩展的后处理钝化方法来抑制,例如由刮涂沉积的化学钝化或者就像作者以前的工作中一样与3D/3D异质结合并,但其均匀沉积仍待开发。在稳定性方面,用惰性的背金属电极替代,例如导电的透明氧化物,并且将隧道复合结构替换为热稳定的结构,将进一步增强全钙钛矿串联模块的耐久性。原文详情:Han Gao et al. ,Homogeneous crystallization and buried interface passivation for perovskite tandem solar modules.Science383,855-859(2024).DOI:10.1126/science.adj6088
  • 安杰科技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落户青藏高原——刷新运行海拔新纪录
    2017年10月25日,上海安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J-3000 PLUS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在海拔约3700米的西藏拉萨调试完成并成功验收,标志着安杰科技生产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作为一种能够适应高原地区环境监测的分析仪器通过实用检验。  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污染事故调查监测等任务,负责全自治区环境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重要任务。水质中重要指标成分例如氨氮、总氮及硫化物的准确测量,对于准确公正的判断水质的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站夏鹏超主任介绍,之前对于水质中的氨氮测量一直采用国标方法,该方法不仅试剂配置繁琐工作量大,并且对于操作人员业务水平要求高,容易导致测量误差,重要的是配置的试剂中含有汞等剧毒物质,危害实验员的健康,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与今年8月正式生效的《水俣公约》精神也相违背。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作为精密的环境监测用仪器,实验环境也是影响其测量精确度的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仪器的运行环境与低海拔地区差异巨大,常压下的常规反应条件无法直接在高原上照搬使用。我公司运维工程师以专业的工作素养,克服人与仪器的双重“高原反应”,不负客户所望,成功完成调试工作并通过验收,对质控样和样品的检测优于相关国标方法,满足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使用要求。自治区中心站对我司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产品和运维团队人员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表扬。
  • 精确把握凹印色彩印刷质量革新—便携式色差仪
    凹印印刷,又被称为雕刻印刷,是一种传统且深受人们喜爱的印刷方式。其以无与伦比的色彩饱和度,出色的渐变效果以及高分辨率的图像细节赢得了人们的认可。通过利用凹槽来传递油墨,凹印在印刷业内,尤其是在需要高品质图像如期刊,杂志,广告和包装的领域,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印刷质量然而,凹印的优秀色彩效果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色彩失真、色彩不均匀以及油墨干燥问题等都是凹印在色彩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印刷效果与原始设计有所偏差,从而影响到整体的印刷质量。此外,由于色彩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同的观察者对于同一种颜色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使得准确的颜色匹配成为了一项挑战。解决色彩问题的关键在于精准的颜色测量和管理,而"eXact 2便携式色差仪"正是为此而设计。它是一种创新的、精准的色彩测量设备,能够在凹印印刷过程中进行准确的颜色匹配和测量。exact 2便携式色差仪是一款适用于纸张、瓦楞纸、纸板基材的高级测色设备。该设备利用Mantis&trade 视频定位技术、直观设计和大屏幕,简化操作同时确保准确性。其测量接触面小,可防止油墨污染。eXact 2色差仪的测量精度是其主要的优势之一。它可以测量并记录一系列的色彩数据,包括颜色的光谱分布、色度坐标、颜色差等。这些数据对于色彩分析和管理,以及印刷过程的优化都非常重要。exact 2便携式色差仪采用了先进的光谱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测量Lab等参数,对装饰纸的色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控制。Lab是一种色彩空间,其中L代表亮度,a代表从绿色(负)到红色(正)的色度,b*代表从蓝色(负)到黄色(正)的色度。通过这些参数,exact 2便携式色差仪可以准确地评估和控制凹印的色彩。除了高精度,eXact 2色差仪的操作也非常简单易用。它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方式,无需专业的色彩知识就可以进行精准的颜色测量。其便携式设计也使得它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进行色彩测量,无论是在印刷厂,还是在设计室,都能够提供准确的色彩数据。总的来说,eXact 2便携式色差仪是一个强大且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凹印印刷过程中有效地解决色彩问题,提高印刷质量。通过其精准的颜色测量功能和便捷的操作方式,我们可以实现准确的颜色匹配,保证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从而提供更高质量的印刷效果。无论是印刷业的专业人士,还是对高质量印刷有要求的设计师,eXact 2便携式色差仪都将是可靠的助手。在凹印印刷的色彩世界中,让我们一起用eXact 2迎接挑战,创造出色的印刷成果。“爱色丽彩通 ”是丹纳赫公司旗下的品牌,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领先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
  • 新品速递|Z-Theta双轴控制运动系统全新上市
    Haydonkerk Pittman最新推出了一款高效、精确、紧凑的双轴控制运动系统“Z-Theta”,该系统可以在超小空间中同时实现直线+旋转双轴运动,产品设计充分考虑了系统的集成性,与传统设计(需要多个供应商和复杂组装配件)不同,Z-Theta 是一个模块化设计的系统, 客户可以直接使用,给OEM 厂家的集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Z-Theta双轴控制运动系统将ScrewRail花键轴、 螺杆和导轨集成在了一个细长的同轴管中,结合独特且紧凑的Haydonkerk双运动电机系统,实现了直线+旋转双轴运动。与其他方案相比,该系统减少了50%~80% 空间,更加紧凑,并且性价比更高,也更可靠。Z-Theta双轴控制运动系统 的优点:• 空间紧凑,尺寸小• 易于设备系统中集成• 模块集成化设计减少了采购成本和时间• 对于特殊应用可优化配置性能• 可兼容大部分驱动器和控制器Z-Theta双轴控制运动系统具有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且运行平稳、静音等优点,使得其在医疗仪器,实验室设备,机械自动化、半导体和轻工业自动化等应用中具有绝对优势。该系统支持客户个性化定制,包含多种螺杆导程、自由式或消间隙螺母、步进电机、多种分辨率的光学编码器等多种配置可选。Haydonkerk Pittman产品研发经理Join Keith Knight表示:“Z-theta 是一款高速、精确、尺寸紧凑、高性价比的双轴运动控制系统,Z-theta 双轴控制运动系统开发设计时特别考虑了实验室的自动化设备,适用于例如自动取样器、分析仪器、DNA测序仪等需要精密且高速运动的应用场景。随着实验室设备中的化学提取和分析工艺的进步,样品和流体部分的运动控制正在成为设备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设备体积越来越小是实验室设备发展的趋势。”Haydon Kerk Pittman在动控制应用和行业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再加上对运动控制组件的专业了解,可以成为您下一个运动控制项目的合作伙伴。关于Haydonkerk PittmanHaydon Kerk Pittman是由精密运动控制领域3个品牌的组合,分别是Haydon、Kerk和Pittman。作为阿美特克精密运动控制(AMS)部门成员,Haydon Kerk Pittman (HKP)供应各种精密直线和旋转运动产品,被公认为是精密梯形丝杠和消隙螺母组件、直线步进电机、直线导轨和导向系统、有刷和无刷电机以及完全定制系统的领先制造商。HKP在全球范围内为实验室自动化、医疗仪器、半导体制造、运输、楼宇自动化和工业自动化等苛刻市场提供高性能的解决方案和产品。阿美特克是电子仪器和机电设备的全球领导者,年销售额约为50亿美金。为材料分析、超精密测量、过程分析、测试测量与通讯、电力系统与仪器、仪表与专用控制、精密运动控制、电子元器件与封装、特种金属产品等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全球共有18,000多名员工,150多家工厂,在美国及其它30多个国家设立了100多个销售及服务中心。
  • 一封来自“冬奥”的感谢信,点赞康姆德润达实力与担当!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期间,康姆德润达团队对区县、乡镇点位监测异常情况开展现场检查,对所有国控点位实施24小时不间断数据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理、最短时间解决,为大会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康姆德润达团队假日不休,任劳任怨,各项工作均得到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冬奥组委会、技术工作人员、防疫团队、媒体的充分认可。 冬奥会是世界盛事,赛场上运动健儿的身姿不仅一次次刷新着全人类的记录,更将世界人民拼搏、向上、不屈的进取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作为盛事参与者,康姆德润达深感光荣。未来,康姆德润达将如奥运精神般不断突破自我,彰显品牌的实力与担当!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