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精度测振仪

仪器信息网高精度测振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高精度测振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高精度测振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高精度测振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高精度测振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高精度测振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高精度测振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高精度测振仪相关的资讯

  • 微型激光测振仪在超声领域的应用
    微型激光测振仪在超声领域的应用最近几年,超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比如利用超声波原理进行医学治疗的设备也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医学超声设备主要是基于高频振动波(超声波)传入人体组织,并在局部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引起目标组织的改变,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昊量光电全新推出的微型激光测振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振动测量仪器,能够精确测试医学超声设备的超声振动特性和模态,在产品的研发、质检和性能优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光测振仪在医学超声领域的应用具有如下优势:1、激光聚焦光斑小、空间分辨率高,能够快速定位并测量超声手术刀、洁牙器等小尺寸超声器件;2、采用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高效便捷,可以快速检测产线上的超声设备性能,确保产品一致性,甚至可以检测超声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超声波输出特性,更加真实地反映设备的实际使用性能;3、超声检测带宽大,最高可检测5MHz左右的高频超声,同时能满足20pm以下的微弱振动分辨率要求,检测精度极高;4、集成式光学自研芯片,无需额外控制器,体积小巧使得安装测试变得更加便捷,提高测量精准性!一、 超声换能器测振超声换能器是一种将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声能)的装置,通常由压电陶瓷或其它磁致伸缩材料制成,常见的超声波清洗器、超声雾化器、B超探头等都是超声换能器的应用实例。针对超声领域应用需求,昊量光电全新推出了一套完整的台架式超声振动测量仪。作为这款测量仪核心部件的激光传感器,利用了集成光学技术将原有复杂光学元器件集成于微小芯片中,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调频连续波(FMCW)相干光检测原理,以小型集成化的设计模式,实现了传统复杂大型设备的测量能力。测试:20kHz 频率功率换能器,工作距离:375px振动图谱:在换能器在各个位置的测量结果。当换能器频率在 Mhz 附近时,幅度测量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大大提高。结果显示,昊量测振传感器能很好的分辨振幅的实时波形,得到 nm 级的测量精度。二、 超声手术刀超声手术刀是一种通过激发20 kHz~60 kHz 超声振动的金属探头(刀头),对生物组织进行切割、消融、止血、破碎或去除的外科手术仪器。超声手术刀的工作性能一般与刀头的超声输出功率、频率直接相关,因此对刀头的超声特性探测至关重要。超声手术刀的刀头尺寸一般为5-10 mm,这种小尺寸结构很难采用接触式传感器测量其超声特性,而激光测振仪则可以轻松将激光聚焦到刀头位置,精确测量超声振幅与频率。三、 超声洁牙器 超声洁牙器主要工作原理是:将高频振荡信号作用于超声换能器,利用逆压电效应(或磁致伸缩效应)产生超声振动并传递至工作尖,工作尖受到激励产生共振,利用工作尖的超声波共振可以将牙齿表面的菌斑、结石或牙周表面的细菌等清除。依据我国医药行业标准(YY 0460-2009)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61205:1993),超声洁牙器工作尖的超声输出特性是重要的检测指标。常规超声洁牙器工作尖振动频率主要设计范围在18 kHz~60 kHz,其中以42 kHz工作频率最为常见。同时工作尖尺寸往往较小(<1mm),无法采用传统的接触式振动传感器进行检测。因此,对于超声洁牙器振动性能的检测,通常采用激光测振仪完成,其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便于开展产线上产品的逐个检测,是产品良率和一致性的有力保障。某品牌的洁牙器尖端测振四、 超声焊接 超声波焊接是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将50/60赫兹电流转换成15、20、30或40 KHz 电能。被转换的高频电能通过换能器再次被转换成为同等频率的机械运动,随后机械运动通过一套可以改变振幅的变幅杆装置传递到焊头。焊头将接收到的振动能量传到待焊接工件的接合部,在该区域,振动能量被通过摩擦方式转换成热能,将塑料化。超声波不仅可以被用来焊接硬热塑性塑料,还可以加工织物和薄膜。五.技术参数介绍昊量光电全新推出的微型超声测振仪光学元件集成化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设计和更多的功能。集成光学芯片可以在一个单一的光学基底上包含数十到数百个光学元件,包括激光器、调制器、光电探测器和滤波器等。相对于传统基于分立器件的多普勒测振仪,MV-H以其低功耗、高性能、小型化的优势,为客户带来了低成本、便于集成的解决方案,也为激光振动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1.产品参数指标2.软件功能完善3.丰富的配件可选上海昊量光电作为这款微型超声测振传感器在中国大陆地区蕞大的代理商,为您提供专业的选型以及技术服务。 更多详情请联系昊量光电/欢迎直接联系昊量光电关于昊量光电: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是光电产品专业代理商,产品包括各类激光器、光电调制器、光学测量设备、光学元件等,涉及应用涵盖了材料加工、光通讯、生物医疗、科学研究、国防、量子光学、生物显微、物联传感、激光制造等;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设备安装,培训,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服务。
  • 112万!南方科技大学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SZDL2022002086(0868-2242ZD1174H)项目名称: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采购预算金额:112.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货物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采购1套接受进口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后120天(日历日)内交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高精度核磁共振仪器为页岩油评价提供依据
    斯伦贝谢公司推出高精度核磁共振仪器CMR-MagniPHI,主要针对有机页岩和非常规页岩,上限温度177℃,共振频率2MHz,可以从非常小的孔隙中获取高清核磁共振数据,提高对不同流体类型的识别。该仪器在回波间隔只有200μs的情况下,进行连续的T1纵向弛豫时间测量,确定出页岩孔隙度和储层流体类型和体积,用于求解可动油和不可动油、高黏度碳氢化合物、游离水、毛细管束缚水和黏土束缚水。除了在储量计算方面有更大的确定性外,还为页岩气储层侧向钻井钻遇点的选择、设计工程完井和压裂作业提供了新技术。测量原理与CMR(PLUS)一维核磁共振测井仪器不同,CMR-MagniPHI高分辨核磁共振测井仪在测量得到更加精确的孔隙度信息的同时,能够对T1和T2谱进行测量,从而提供T2-T1二维谱信息。通过T1差异,可以识别出可动油、不可动油、高粘度烃、自由水、毛管束缚水和粘土水。在页岩油气储层勘探开发中,将T2、T1弛豫谱结合,可以从有机质页岩最小孔隙度中获取高分辨核磁共振数据,以提高对不同流体类型的识别能力。CMR-MagniPHI 服务采用质子计数来利用 NMR 对氢原子的敏感性与服务的短回波间隔相关。这种评估 GIP 的方法提供了对整个页岩的直接和连续测量,独立于压力、温度或其他常用模型参数,而不管气体是游离的还是被吸附的,也不需要岩心。测量技术指标输出参数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的连续测量;总孔隙度;高清测绘图和连续测井曲线;可动和不可动油;高黏度烃;游离水、毛细管束缚和黏土束缚水;多种渗透率相关性;MRF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油、气、水体积测井曲线及油黏度;水和油T2分布;校正后的含烃渗透率;油水测井均值T2分布。测井速度/(mh-1)束缚流体模式:549;长T1 环境:244;T1 T2 模式:137; 测量范围孔隙度:0~100p.u. 最小回波间隔:200μmT2 分布:0.3ms~8.0s标称的原始信噪比:32dB垂直分辨率/cm静态:测量孔径15.24动态(高精度模式):三级平均垂直分辨率22.86动态(标准模式):三级平均垂直分辨率45.72动态(快速模式):三级平均垂直分辨率76.20精度/p.u.总NMR孔隙度标准偏差:温度为24℃时,三级平均为±1.0NMR游离流体孔隙度标准差:24℃时,三级平均为±0.5探测深度/cm盲区(2.5%):1.27;中值(50%):2.84;最大值(95%):3.81机械技术指标 实践应用2021年第二季度,斯伦贝谢的新技术在全球各国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以中国为例,斯伦贝谢首次部署了CMR-MagniPHI 高清核磁共振服务,完成了中国石油最大的页岩油勘探项目在大庆油田的测井作业。CMR-MagniPHI服务孔隙度和流体测绘数据,结合FMI-HD高清地层显微成像仪和Litho Scanner高清光谱服务数据,使中国石油能够确定可动油的存在,这成为页岩油评价的关键。
  • 510万!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三维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0716-224SCC911358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三维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51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49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设备名称数量买方名称交货地点交货期1三维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1套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四川省成都双流西航港光电大道1号合同生效后5个月内设备到达用户场地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生效后5个月内设备到达用户场地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非接触式超声移液 深圳先进院实现皮升级高精度液体控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声操控小组在超声移液技术研究获得重要进展,实现了皮升级超高精度的超声移液。   对于快速发展的合成生物和药物化学等科学研究,为了高效快速并行处理大量实验样本与产生变参数的实验数据,增大实验反应通量、减小反应体系体积逐步成为重要的实验需求,但这种做法对移液设备的稳定性与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利用移液枪头的移液器是接触式的,存在样品交叉污染、移液精度低(通常微升级)、耗时长等缺点无法满足需求。非接触式的超声移液由于无需一次性吸头或喷嘴等第三方媒介辅助,具有无液体粘附及残留,无交叉污染,以及可以降低耗材费用,保证移液精准等优势,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超声移液技术是通过声操控技术将液滴从液面喷出,实现移液操作,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移液方式。具体来讲是利用声波探头把电能转化为声波,并根据声波的反射来获得样品性质和液面高度的信息。声波探头根据所获得的声场信息,自动调整探头的位置和激发的阵列来精准地聚焦作用到液面,激发出液滴。液滴飞向上方的容器,并通过表面张力粘附于容器表面,或直接融入到反应体系中(如图a所示)。深圳先进院声操控小组近期通过研制高频高带宽聚焦超声探头、声辐射力精细可调声操控技术以及移液控制平台,实现了从皮升级到亚纳升级大动态范围可调的移液精度(如图b和c所示),使得移液操作效率更高,更加灵活、精细。该研究工作已发表于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a)超声移液平台及移液过程示意图,(b)超声波操控液滴从液面喷出过程,(c)激发的不同精度移液液滴。
  • 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研制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td width=" 81"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成果名称 /p /td td width=" 540" colspan=" 3" style=" word-break: break-all "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 /strong /p /td /tr tr td width=" 90"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单位名称 /p /td td width=" 540" colspan=" 3"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90"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联系人 /p /td td width=" 172"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代金刚 /p /td td width=" 148"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联系邮箱 /p /td td width=" 202"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zhongyidai@163.com /p /td /tr tr td width=" 90"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成果成熟度 /p /td td width=" 537" colspan=" 3"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正在研发 & nbsp & nbsp & nbsp √已有样机 & nbsp □通过小试 & nbsp □通过中试 & nbsp □可以量产 /p /td /tr tr td width=" 90"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合作方式 /p /td td width=" 537" colspan=" 3"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技术转让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技术入股 & nbsp & nbsp √合作开发& nbsp & nbsp □其他 /p /td /tr tr td width=" 648" colspan=" 4" style=" word-break: break-all "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成果简介:&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c64fe431-0b98-4684-b513-e067a9cf00a6.jpg" title=" 1.png" width=" 350" height=" 254"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350px height: 254px " /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br/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经过10余年的不断完善,自主设计研制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该仪器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课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strong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strong 本仪器较好的解决了中医脉学仪器研发的两项关键技术问题,① strong 动态标准化传感器定位技术 /strong 、② strong 动态标准化脉图建模技术 /strong 。这两项技术目前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strong 示范应用研究: /strong 应用该仪器开展的“平人四时脉变化规律研”, 从脉学的角度获得了中医学“人应天地”的现代数据证据,绘出了人体脉诊参数伴随天地四时同步规律性变化的图示。用现代技术,回答了《黄帝内经》中提出的“脉其四时动奈何?”的问题。 /p /td /tr tr td width=" 648" colspan=" 4"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应用前景: /strong br/ & nbsp & nbsp & nbsp 成果的主要用途、适用领域:中医脉学贯穿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全过程,因此,该仪器可以用于中医基础及临床的教育、科研及临床工作中。 br/ & nbsp & nbsp & nbsp 市场预测:随着现代中医学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该仪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p /td /tr tr td width=" 648" colspan=" 4"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strong br/ & nbsp & nbsp & nbsp 本单位拥有该仪器的核心技术及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名称: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专利号:ZL200720181609.9。 strong 项目获奖情况:2010年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2016年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三等奖。 /strong /p /td /tr /tbody /table p br/ /p
  • 应用解读:皮米精度激光干涉仪如何实现高精度实时位移反馈?
    “坐标”这个概念源于解析几何,其基本思想是构建坐标系,将点与实数联系起来,进而可以将平面上的曲线用代数方程表示。坐标的概念应用到工业生产中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例如,坐标测量机可采集被测工件表面上的被测点的坐标值,并投射到空间坐标系中,构建工件的空间模型等诸多案例。坐标测量机还被用于产品质量控制,测量磨损,制造精度,产品形貌,对称性,角度等工业产品参数,因此需要非常高的移动精度,才能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德国attocube公司推出的IDS3010皮米精度位移测量激光干涉仪就是辅助坐标测量机提高测量精度的有力手段。图1 皮米精度位移测量激光干涉仪IDS3010IDS3010皮米精度位移测量激光干涉仪是如何帮助坐标测量机实现高精度的呢?图2 IDS3010激光干涉仪集成到坐标测量机探测臂上通常坐标测量机要求探测臂位移精度高于1微米,现在坐标测量机位移反馈大多是通过玻璃分划尺来实现的。玻璃分划尺是常用的一种位置测量的方法,分划尺在坐标测量机上位于龙门处,一般情况下,采用玻璃分划尺探测的不是探测臂本身,而是坐标测量机龙门处的位置变化。实际上, 坐标测量机的探测臂与龙门之间有一定长度的距离,它们的位置变化会因存在例如振动、位置差等而有所不同,因此只凭借龙门处位置变化来判断真实的位移反馈是不准确的,影响到实际样品的测量精度。图3 IDS3010激光干涉仪集成到坐标测量机上。坐标测量机通过干涉仪探头的配合,可反馈探测臂的位移。德国attocube公司的IDS3010皮米精度位移测量激光干涉仪通过非接触式方法测量,可以直接测量探测臂的运动,避免龙门处探测误差,实现高精度测量。如图3,激光探头位于坐标测量机侧边,M12/C7.6激光探头出射的激光可以被探测臂上的反射镜(直径3mm)反射回激光探头,IDS3010干涉仪通过分析干涉信号从而进行位置测量。探测臂能够移动0.8米距离,移动精度达到10微米。干涉仪能够实时测量该探测臂的位移以及振动等信息。图4 IDS3010实时位置测量软件WAVE测量数据。扩展图为中间区域的数据放大。IDS3010配置的软件WAVE可以实时观测与保存测量数据。如图4,坐标测量机的运动数据被测量并记录。图中所示,前15秒与终10秒间的数据是0.8m距离的往复运动。中间时间的数据看似没有变化,但通过WAVE软件的放大功能,我们发现中间时间的探测臂其实进行了10微米的步进运动。同时,通过WAVE软件我们也可以观测到步进运动的详细变化过程。每一个步进大约2秒,在运动初始的时候位移有超过,在大约0.4秒的短时间内位移被调整为10微米的步进长度。而在步进的末尾,也有小幅的位置噪音,该噪音一般是由于振动引入。这对于探测样品位移以及振动信息具有重大意义。IDS3010技术特点:IDS3010皮米精度位移测量激光干涉仪具有体积小、适合集成到工业应用与同步辐射应用中的特点,同时,测量精度高,分辨率高达1 pm,是适合工业集成与工业网络无缝对接的理想产品。除与坐标测量机结合使用外,在工业中的其他应用实例也非常广泛,包括闭环位移反馈系统搭建、振动测量、轴承误差测量等等。+ 测量精度高,分辨率高达1 pm+ 测量速度快,采样带宽10MHz+ 样品大移动速度 2m/s+ 光纤式激光探头尺寸小,灵活性高+ 兼容超高真空,低温,强辐射等端环境+ 其可靠与稳定+ 环境补偿单元,不同湿度、压力环境中校正反射率参数提高测量精度+ 多功能实时测量界面,包含HSSL、AquadB、CANopen、Profibus、EtherCAT、Biss-C等界面相关产品及链接:1、皮米精度位移激光干涉器attoFPSensor: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59543.htm2、EcoSmart Drive系列纳米精度位移台: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68197.htm3、低温强磁场纳米精度位移台: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80795.htm
  • 3D打印高精度微针模具助力微针物理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构效关系研究
    增生性瘢痕(HS)是一种病理性瘢痕,表现为异常僵硬、肿胀、抗拉强度降低和色素沉着,可引发瘢痕患者机体功能障碍、情绪焦虑、抑郁等症状。因此,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一直是创伤后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聚合物微针(MNs)已成为一种的非常有效的透皮物质交换介质,其可以最小的侵入性帮助在疾病治疗如肿瘤、糖尿病、细菌生物被膜、真菌感染和疤痕中提供各种药物的透皮传递。但换个角度看,微针可穿透表皮层角质层,在组织中形成微孔阵列,往往会改变疤痕组织的生物力学环境和超微结构,这给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管理寻找一新的方便、耐受性好和可用性强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应用可能性。近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罗高兴教授/谭江琳教授团队的张庆博士联合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Malcolm Xing院士在ACS Nano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Down-Regulating Scar Formation by Microneedles Directly via a Mechanical Communication Pathway。该研究提出了微针介导的物理干预调节局部机械应力以改善瘢痕病理特征的增生性瘢痕机械治疗新策略,以阵列密度和三维尺度为变量因素探究聚合物微针微结构对瘢痕治疗效果影响的规律性来提升治疗效率,借助高精度3D打印平台(nanoArch S140,摩方精密)制造不同阵列密度和针体深度的微针阵列三维模型,以丝素蛋白为基础材料通过两步倒模法制造出对应规格的微针贴片。研究团队仅通过调整微针的纵深尺寸和阵列密度,即实现了增生性瘢痕外观和组织力学性能的显著改善。其核心的作用机制:微针的物理干预减少了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收缩和机械应力,减弱整合素- fak通路中机械力信号的传导,下调TGF-β1、α-SMA、I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进而产生一个低压力的微环境,有助于显著减少疤痕的形成。这种物理作用与微针的长度和阵列密度密切相关,表现为:微针尺寸太短(≤500μm)无法实现有效的组织穿透,随着针长增加,穿透力提高,但刺入深度太深(≥150μm)存在出血、炎症反应等不良反应,有加剧瘢痕增生的风险。在阵列密度效应方面,研究结果显示,结合有限元分析模型进一步预测,随着阵列密度的增加,有利于机械微环境重构,微针的治疗效果显著增加,但过高的阵列密度(≥20×20) 导致的空间压缩,胶原基质受到明显挤压,反而不利于机械微环境重构。因此,研究团队提出,基于不同瘢痕中的组织厚度分布范围,优先选择组织厚度中位值作为微针尺寸设计的参考值;而微针阵列密度为15×15/cm2时更为合适。这一研究结果与当前其他报道的微针介导的增生性瘢痕治疗策略(主要是透皮给药)显著不同。图 1. 高精密3D打印微针阳模与PDMS翻模流程图2. 微针通过干扰机械力传导下调瘢痕形成的尺寸效应图3. 微针通过干扰机械力传导下调瘢痕形成的阵列密度效应此外,研究团队还指出,与临床上常用的商用张力减压带通过减少线性切口周围的张力来防止疤痕形成相比,微针诱导的物理干预倾向于减少瘢痕组织中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机械通信(mechanical communication),从而重构一个有利于瘢痕逆转的低应力微环境。因此,微针贴片除适用于线性手术瘢痕外,对宽片状瘢痕的适应性也优于商用张力减压带。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种微创无痛的选择,这种微针介导的机械治疗策略有很大的潜力为患者提供一种具有成本效益和方便的增生性瘢痕管理。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1c11016
  • 精密测量院在高分辨率高精度油气勘探地震成像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精密测量院毛伟建研究团队在高分辨率油气勘探地震保幅成像方面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团队借助人工智能、散射波场和点扩散函数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创新提出高精度人工智能速度建模、逆散射保幅成像条件以及点扩散函数深度域反演技术,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深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储特征反演和预测难题给出了新的思路。该系列研究成果2022年在国际著名地学Q1区学术期刊上发表5篇论文,其中2篇发表在《IEEE地球科学和遥感汇刊》 (《IEEE TGRS》), 3篇发表在《IEEE 地球科学和遥感快报》(《IEEE GRSL》)上。准确的速度模型在高精度地震成像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个非线性逆问题,传统速度建模方法由于数据中缺少低频分量、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在实际地震勘探中受到限制。团队借助深度学习方法逼近不同数据域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的强大能力,来解决原始地震数据高效速度建模问题。在这项工作中,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数据驱动反演方法,该方法基于具有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多尺度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以直接从原始地震数据中解决具有不同尺度速度模型的反演问题。通过设计压缩矩阵压缩输入数据,网络可以获得任意尺度的预测。三种不同尺度的测试数据的反演结果随着地震勘探进入更精细的岩性成像阶段(如:深水、深层、复杂储存、非常规储存等),如何正确理解地震成像结果,成为极为关键的问题。传统的地震成像以求取地震反射率为目标,在深层成像阶段会出现成像数值不准确等问题。该团队以地震波散射理论为基础,提出各向异性逆散射反演成像条件,并将此成像条件用于逆时偏移。该方法能够有效计算地层参数扰动值,为超深层保幅地震成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各向同性逆散射反演成像(左)与各向异性逆散射反演成像(右)的对比地震勘探经历了从二维走向三维,从叠后走向叠前,从时间域成像走向深度域成像的发展过程。然而,目前在工业界,仍缺乏在深度域直接进行反演的有效技术。现有方法无法满足精细储层解释的需要并计算量很大。针对上述问题,该团队发展了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的深度域最小二乘反演方法,避免了“时深转换”的过程,大幅提高了反演效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均衡照明,清晰刻画断层面,明显提升空间分辨率。并且计算量只有传统数据域最小二乘方法的1/10。标准高斯束偏移及其波数谱(左)与PSF处理结果及波数谱(右)的对比该系列研究分别以“Deep Learning Based Seismic Variable-size Velocity Model Building”、“Amplitude-Preserving Imaging Condition for Scattering-Based RTM in Acoustic VTI Media”、“Elastic Least-Squares Gaussian Beam Imaging With Point Spread Functions”为题发表在《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上;以“Multi-Parameter True-Amplitude Generalized Radon Transform Inversion for Acoustic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 With a Vertical Symmetry Axis”、“Born Scattering Integral, Scattering Radiation Pattern, and Generalized Radon Transform Inversion in Acoustic Tilted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 为题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上 五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是博士研究生杜蒙、孙史磊、段伟国,副研究员欧阳威,博士后梁全,通讯作者均为毛伟建,博士后石星辰和程时俊是合作作者。上述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中石油科技重大专项和中石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联合资助。
  • 863项目成果“高精度手提式X荧光仪”通过验收
    图一 高精度手提式X荧光仪图二 高精度伽玛能谱仪  2016年5月25日,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二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放射性矿产探测与开发技术”项目的技术验收会议。  “放射性矿产探测与开发技术”主题项目立足于解决隐伏砂岩铀矿勘查、采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升我国铀矿勘查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水平,为保障我国中长期核能产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铀资源的需求提供技术支撑。项目针对隐伏砂岩铀矿勘查采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完成了隐伏放射性矿产识别技术、地浸采铀模拟与控制技术、脉冲中子测井与铀定量解释技术研究及高精度能谱探测仪器研发工作。通过项目攻关,研发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砂体识别与定位技术、铀矿化信息探测技术及GIS综合预测评价系统 查明了砂岩铀矿多种矿物的溶蚀规律,创建了砂岩型铀矿酸法和中性浸出体系和络合物形成的理论模型 研制了高精度手提式X射线荧光仪、微束微区野外X荧光矿物探针、高精度伽马能谱仪、高灵敏度野外测氡仪、脉冲中子铀矿测井仪等设备样机,并开发了配套软件。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在我国新疆伊犁、内蒙古二连和鄂尔多斯等北方大型砂岩型盆地的铀矿勘查、地浸采铀生产中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会上,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该项目首席专家关于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报,审阅了相关验收材料,并进行了质询。经讨论,验收专家组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验收。
  • 国内首套高精度变温铁磁共振设备Cyro-FMR在三峡大学成功安装
    近日,国内套低温铁磁共振仪设备(Cyro-FMR)在三峡大学潘礼庆教授课题组成功安装。潘礼庆教授主要从事磁性物理、低维物理以及相关功能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余篇,SCI论文引用300余次申报中国发明13项(已授权9项)和实用新型2项(已授权2项)。这套Cyro-FMR设备的安装,将继续助力潘礼庆教授的科研研究。国内套Cyro-FMR在三峡大学成功安装 铁磁共振(FMR)是一种利用磁性物质从微波磁场中强烈吸收能量的现象,是研究物质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重要实验手段,已经成为研究磁性材料动态磁性和测量饱和磁化强度、磁晶各向异性常数的有力工具,为磁动力学测量提供了的解决方案。在磁性纳米结构中,多种自旋波模式可能起主导作用,所以完全掌握这些模式对终的器件设计和稳定性非常重要。铁磁共振仪可对这些模式进行随磁场变化的测量。配合Monttna公司恒温器使用的FMR 瑞典NanOsc Instruments AB公司和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不断探索,在常规的FMR基础上不断更新探索,研发出可配合Montana恒温器和PPMS和VersaLab使用的变温Cyro-FMR,实现了高精度和即插即用。系统不仅提供所有微波发生和探测的硬件,而且自带测量和分析软件,方便地满足了客户的测试需求。此次潘教授课题组安装的正是这套变温Cryo-FMR,我们祝愿潘教授的科研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相关产品链接:高精度铁磁共振仪(FMR):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221410.htmPPMS 综合物性测量系统: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7086.htm美国Montana无液氦超低振动低温光学恒温器: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22418.htm
  • 高精度土壤养分快速检测仪
    高精度土壤养分快速检测仪(高精度土壤養分快速檢測儀)是由山东云唐生产研发的用于测定土壤中养分含量的仪器,目前采购模式均为单一来源采购 。咨询客服均有优惠!山东云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另有山东云泽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山东蓝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一共只此三家,其余皆不属于云唐公司体系,请知晓!高精度土壤养分快速检测仪如何指导土壤修复要想进行土壤的污染修复工作,就要了解土壤,对土壤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土壤团粒结构特别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比如施肥的影响,我们现在使用的化肥大部分都是酸性的,这样的土地上作物是无法健康成长的,土壤养分检测仪可以检测土壤中的各种成分,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从而依据作物的种植种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合理的施肥用料配方,依据配方对土壤进行改良,从而提升作物产量。在农业生产中,肥料不是用的越多越好,过量施肥容易造成土壤污染,土壤酸碱化及板结化严重,所以在了解了土壤情况以后,应该减少化肥使用,增施有机肥,尤其是肥料中的各种元素搭配,避免单一肥料造成的土壤养分不均衡现象,实现作物平衡施肥、减少了肥料的浪费,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高精度土壤养分快速检测仪使用必要性测土施肥对农业发展的帮助作用很大,能实现科学种田的良性发展模式,是山东云唐智能科技新推出的高智能测土施肥仪器,使用安卓智能操作系统,四核处理器,配有7寸液晶屏幕,操作简单,大大减少了操作失误的问题,内置各种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功能,可对百余种全国农业、果树、 经济作物的目标产量科学计算推荐施肥量,指导农业生产。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受益者。检验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及时获得农民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同时,为科学地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必须对一定的区域进行动态调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普及技术的重要手段。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使用者,迫切需要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肥方法和模式 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级技术人员、肥料生产企业、肥料经销商的系统培训,逐步建立技术人员和肥料商持证上岗制度。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补偿)学说、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等为理论依据,以确定没养分的施肥总量和配比为主要内容。为了补充发挥肥料的大增产效益,施肥必须怀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种植密度、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限制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那种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也就是最缺的那种养分(最小养分)。如果忽视这个最小养分,即使继续增加其他养分,作物产量也难以再提高。只有增加最小养分的量,产量才能相应提高。经济合理的施肥方案,是将作物所缺的各种养分同时按作物所需比例相应提高,作物才会高产。高精度土壤养分快速检测仪特点 1、可检测土壤及化肥、有机肥(含叶面肥、水溶肥、喷施肥等)、植株中的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钾、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酸碱度、含盐量,钙、镁、硫、铁、锰、硼、锌、铜、氯、硅等各种中微量元素以及铅、铬、镉、汞、砷等各种重金属含量。2、内置传感器接口,配备FDR传感器,可测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环境温度、土壤电导率。3、安卓智能操作系统,采用更加高效和人性化操作,仪器标配wifi联网上传、4G联网传输、GPRS无线远传,快速上传数据。4、内置作物专家施肥系统,可对百余种全国农业、果树、经济作物的目标产量计算推荐施肥量,依据施肥配方科学指导农业生产。5、内置植物营养诊断标准图谱,根据各农作物营养缺失的图片,进行叶面对比,诊断丰缺。6、采用双联排多通道设计,一次性可快速检测12个样品,所有检测项目可实现所有通道同时检测,极大提升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7、比色槽部分采用标准1cm比色皿,无机械位移及磨损,光路测试定位精确,有效屏蔽外光干扰,保证检测结果优于国标要求。8、仪器具有4G内存,可长期存储数据,并配有上传平台,无需数据线,数据可直接无线上传,方便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长期分析。9、仪器内置新一代高速热敏打印机,检测完成可自动打印检测报告和二维码。10、高灵敏7寸电容触摸屏,高清晰高交互显示,大程度降低传统仪器的繁琐操作和失误。11、每个通道均配置四波长冷光源,所有光源实现恒流稳压,保证波长稳定。 硅半导体作为信号接收系统,寿命长达10万小时级别。重现性好,准确度高。12、高强度PVC工程塑料手提箱设计,坚固耐用,便于携带,供电方式为交直流两用,可野外流动测试配套成品药剂。
  • 新产品 | 新一代---高精度大容量动力电池评估系统
    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芯与模组正朝着超大容量,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系统集成商和主机厂为了获得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正从100Ah电芯逐渐切换到200Ah以上大容量电芯,此外刀片电池,CTP,CTC技术以及4680型电池的广泛应用,对现有检测设备的测试能力提出新的极限挑战。基于联合Nissan,英国华威大学(WMG)和Element Energy参与由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主导的”英国能源存储实验室”项目,AMETEK(普林斯顿及输力强电化学)公司开发了新一代大容量动力电池评估系统。输力强分析的SI-9300R,是一套针对动力电池开发,测试,诊断和梯次利用分级筛选的一站式多通道电池评估系统,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电池的分析,并具有无与伦比的超高精度,测量和快速诊断能力。 动力电池开发-测试-分析-分级 动力电池对高比容量、快速充电和长寿命等特性的需求,使得电池测量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对动力电池测试设备市场深入分析,对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需求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Solartron Analytical开发出一整套针对动力电池开发,测量,分析和分级的系统解决方案。 SI-9300R 五大技术特点 1.超大容量电流量程:2A-300A200A连续,300A脉冲并联可达到1000A可以满足各种类型的单体动力电池及模组的测试需要,不仅可以满足传统的18650,21700等类型的圆柱型电池,同时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容量软包及方形动力电池测试。 2.超高精度• 24-位高精度ADCs• 磁通量电流传感器-高精度低热漂移• 高精度电流电压测量:0.03%• 高精度阻抗测试:0.1%, 0.1deg可满足动力电池在开发,测试,分析,分级等复杂应用场景下的差异性测试需求3.超强能力随着对动力电池安全及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满足常规直流测试的前提下,同时实现动力电池电化学性能快速精确测量呢?交直流同步测试,一站式完成,无需切换接线,确保人机安全。集充放电技术,电化学测试技术于一身,可提供如线性循环伏安,线性扫描,恒电流,恒电压,恒功率恒电阻和HPC(高精度库伦法)等全套动力电池测试技术。 每通道标配交流阻抗功能,可完成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动态EIS分析,模拟实际工况下的使用状态。每通道标配两个辅助分压功能,可同时同步监测单体电池中正负极或串联模组中的单体及总体响应。快速进行正负极或单体失效分析。 4.全新技术专利数据直存硬盘技术–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安全性电网回馈式–多余电能回馈电网不会产生热能损耗体积小,节约空间通道电能共享–放电电能将用于对其他电池充电-优化电能使用,节能环保,减少碳排放。实时数据分析–测试时可进行实时DC/EIS数据分析, 实时诊断电池性能。 5.超快SoH诊断基于9300R强大的充放电仪叠加交流阻抗功能,及灵活开放的软件界面,可开发出动力电池快速SoH(健康状态)诊断功能。全球首个成功案例,输力强通过与英国华威大学合作,使用9300R ,针对NISSAN LEAF的退役动力电池模组开发出SoH专利算法,仅仅3分钟之内即可分析出电池的SoH,且其误差为+/-3%,远高于传统的直流方法。 这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分级筛选提供了高可靠性,巨大经济性的解决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输力强作为全球超高精度,超高可靠性的动力电池,研发,测试,分析和分级的领先品牌,一直持续致力于为广大科研用户提供最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
  • 我国成功研制先进的高速高精度激光汤姆逊散射仪
    p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出高速高精度激光汤姆逊散射仪。 /p p   今年5月,在“科大一环”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装置开展实验中,基于重复频率200赫兹、单脉冲能量5焦耳的激光脉冲,实现了小于5电子伏特的电子温度测量精度,电子温度安全预警时间间隔达5毫秒,所获得的预警时间是国际同类系统的一半,指标提高一倍。这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进入国际领先水平行列,为我国未来磁约束聚变能装置的高精度测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p p   据了解,在磁约束聚变反应装置工作过程中,偏滤器将承受巨大的能量泄放,需要对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进行提前预警和实时反馈控制,实现脱靶而避免等离子体损伤器壁进而导致灾难性后果。基于高频高能激光的汤姆逊散射测量是精确测量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唯一可靠测量手段,激光的工作频率决定了温度预警的采样时间间隔,间隔越小系统预警越及时,装置运行安全系数越高。 /p p   受限于激光器能量和频率水平,我国以往等离子体温度诊断采用数十赫兹的低频激光器,采样间隔宽,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及时预警,导致装置运行存在巨大风险。虽然采用多台低频率激光器合束技术可以满足预警时间间隔要求,但是这种方法可靠性大幅降低。欧洲和日本已经掌握了100赫兹工作频率的高能激光技术,预警时间间隔达到10毫秒,但这个预警时间间隔仍然较长,无法完全保证装置安全运行。 /p p   从2015年起,空天信息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和同济大学等单位历时3年时间,突破了高能量高光束质量激光传输与放大、激光相位共轭波前畸变校正、大口径/大尺寸激光放大模块、大功率脉冲激光驱动电源等关键技术,于2017年4月在国际上首次发布重复频率200赫兹、脉冲能量5焦耳、脉冲宽度6.6纳秒、光束质量1.7倍衍射极限的高频高能激光指标,将我国纳秒脉宽激光器的功率水平提高了1个数量级。研究团队研发出基本完善的工艺流程,核心器件/部件实现国产化,形成整机工程化制造能力。以200赫兹/5焦耳激光器为光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克了大功率激光传输系统综合降噪、收集光学精准对焦、弱光信号探测提取等难题,成功地研制我国迄今精度最高的激光汤姆逊散射检测系统。 /p p   未来,研究团队将开展更高功率、更高频率激光器研发和更高精度的诊断实验,计划将激光器的工作频率提高至500赫兹,检测系统提供2毫秒的安全预警时间间隔和1电子伏特的电子温度测量精度,为下一代磁约束聚变装置安全运行提供高速预警手段。 /p p br/ /p
  • 超高精度3D打印在微流控研究领域的应用
    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又称其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或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由于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由于微米级的结构,流体在微流控芯片中显示和产生了与宏观尺度不同的特殊性能,因此发展出独特的分析产生的性能。同时还有着体积轻巧、使用样品及试剂量少、能耗低,且反应速度快、可大量平行处理及可即用即弃等优点。 目前最普遍的微流控加工方式是基于SU-8光刻和PDMS翻模键合,首先采用SU-8光刻胶和常规光刻技术在硅基基底表面加工出具有微米精度、高深宽比的模具,然后将PDMS前体及其交联剂混合溶液浇注在此模具表面。经过升温固化处理、模具分离,制备出结构互补的弹性PDMS微流控结构芯片。该PDMS微流控结构芯片与玻璃基片经过一步可逆键合步骤,最终形成封装的微流控芯片。 PDMS的优点有:透光度高、荧光低;惰性好、生物兼容;易加工、成本低;防水透气、疏水;但是也有其缺点: (1)PDMS是热弹性聚合物材料,该类材料不适合于工业级注塑、封装工艺。手工加工的PDMS微流控芯片可靠性差; (2)PDMS微流控芯片批量加工成本高昂。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采用3D打印制造微流控芯片越来越可行与方便。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显著简化微流控芯片的加工过程,在打印材料的选择上也非常灵活。3D打印微流控芯片有5个趋势,其一、从二维面芯片过渡到三维体芯片;其二、直接打印凝胶材质的微流控芯片;其三、针对微流控需要的3D打印工艺将会开发得到更多的重视;其四、基于打印工艺直接集成传感器及制动器到微流控芯片中;其五、基于3D打印的微流控芯片模块化组装,构成便携式POC系统。之前由于一些3D打印技术存在精度不够高,大部分在50~100μm精度,打印出来的通道不够小,打印通道的横截面粗糙,微通道透明度低等缺点,不适合用于微流体实验。制造体积更小、使用试剂量更少的微流控芯片的关键是需要一种具有非常高的打印分辨率的高精度3D打印机。深圳摩方以其专有的ProjectionMicro-Stereolithography(PμSL)工艺,是可以提供2 μm超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技术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同时也开发了10μm和25μm高精度精度3D打印系统,支持打印高精度树脂、高强度树脂、耐高温树脂、柔性树脂、水凝胶、透明树脂、生物医疗树脂、韧性树脂和复合材料树脂。PμSL超高精度3D打印微通道极限加工能力测试PμSL超高精度3D打印微流控应用案例:岩心微流体阿联酋Khalifa University的T.J. Zhang教授和Hongxia Li博士,在知名期刊《Soft Matter》发表了一篇高质量文章“Imaging andCharacterizing Fluid Invasion in Micro-3D Printed PorousDevices with VariableSurface Wettability” 。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微纳 3D打印设备,该设备具有2μm分辨率,50mm*50mm的加工幅面,加工微流控器件。这台设备来自深圳摩方材料公司,型号为nanoArch S130。基于微纳3D打印的微流控器件,结合多相流成像技术,研究微尺度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流动。 多孔微流控器件制造的工作流程如图(a)所示,第一步是对薄片图像或微CT扫描图像进行处理(红色部分),然后从处理后的图像中,选择一个区域并将其嵌入微模型设计中(蓝色部分),构建三维立体模型。第二步是使用切片软件将三维模型切成一系列图片,最后是通过2μm精度的微立体光固化3D打印机打印出微流控器件;(b)同一岩石模型在2μm和10μm两种不同打印精度下打印出的表面形貌;(c)打印的岩石模型(打印精度2μm)与微CT扫描图像(扫描精度8μm)的对比; 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渗透广泛存在于许多应用中,例如油气开采、二氧化碳封存,水处理等。流体渗透的动态过程会受到液体表面张力,多孔介质的表面润湿性,空隙拓扑结构以及其他参数的影响。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使用2μm精度的微立体光固化3D打印机打印出具有相似复杂孔喉特征的微模型。该模型的内部空隙结构来自于天然多孔介质(例如岩石)的薄片图像或微CT扫描图像。将不同的流体注入表面改性后的微模型中,我们可以借助于模型的高透明性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了在各种表面润湿性条件下的动态流体渗透行为。此外,我们还结合光学成像和数值模拟,系统地分析了残留液体分布,并揭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残留机制。 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通过结合微尺度3D打印和多相流成像技术来研究多孔介质中的微尺度下的多相流动。 PμSL超高精度3D打印微流控应用案例:微型尖锐结构在声场激励下实现声流体芯片上非接触、损伤细胞搬运及三维旋转操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的冯林教授课题组学生宋斌博士在国际期刊《Biomicrofluidics》发表了一篇高质量文章“On-chiprotational manipulation of microbeads and oocytes using acoustic microstreaminggenerated by oscillating asymmetrical microstructures”。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微尺度3D打印设备S140,该设备具有10um精度的分辨率,94*52*45mm大小的三维加工尺寸。基于该设备加工了尖锐侧边和尖锐底面微结构,通过PDMS二次倒模并与玻璃基底键合形成声流体芯片。该声流体芯片通过声波激励压电换能器振动,从而带动芯片内微结构振动在其周围产生局部微声流,最终实现卵细胞的三维旋转。该研究在细胞三维观测、细胞分析及细胞微手术方面有重大研究意义。 声流体芯片制备工艺如上图所示,先通过深圳摩方(BMF)10μm精度的微立体光固化3D打印机S140打印出微米级别的尖锐侧边和尖锐底面微结构(最小尖端20°),再倒模出纯PDMS模具,然后经表面处理之后二次倒模获得的PDMS尖锐侧边和尖锐底面微结构。最后把PDMS二次倒模的结构与玻璃基底键合形成声流体芯片。 本研究声流体芯片的实验操作系统如上图a所示,主要观测系统和驱动系统两部分组成。上图b展示了声流体芯片的概念图,由受正弦信号激励的压电换能器振动,带动尖锐侧边和尖锐底面微结构振动,从而在相应的微结构周围产生微漩涡(如上图c所示)。在由微漩涡产生的扭矩作用下,最终实现了细胞的三维旋转。对应的微流道及微结构尺寸如上图d-f所示。 细胞三维旋转作为一项基本的细胞微手术技术,在单细胞分析等领域有着重大科学意义和工程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波驱动微结构振动诱产生微声流以实现细胞搬运及三维旋转的简单有效的方法。细胞旋转的方向和转速均可以通过施加不同频率和电压来实现。本研究以单细胞为操作对象,以微流控芯片为手段,以高通量全自动化多功能微操作为目标,为促进我国在微操作技术领域的发展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的革新,进一步为加强我国微纳制造水平提供系统性方法。 深圳摩方PμSL技术在超高精度、高效率加工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同时这一3D打印技术已被工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应用于复杂三维微流控芯片和微通道器件加工,在多个知名刊物发表成果。
  • “武汉造”高精度探伤仪器打破进口暴利
    在铁轨上,一条细如发丝的裂纹都会引发车毁人亡的悲剧。因此,轮轴探伤的高精度仪器均由美、德、法等国外公司垄断,且每部售价高达百万元。一位武汉小伙却打破了外国人几十年的垄断格局,并让&ldquo 武汉造&rdquo 的这一高精度仪器出口。9月27日和28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创业赶集会上,武汉小伙王伟贤将带着他的十几款专利产品,亮相展会。   王贤伟原是武汉铁路局下属公司的一名外聘员工,他仅用一根线加一台计算机,就能实现铁轨探伤。   2008年的一天,铁道部组织了一场&ldquo 探伤比武&rdquo ,看哪家公司能最精准地找到铁轨上的缺陷。当时的王贤伟在公司做软件,被通知加入项目小组。   王贤伟还清晰地记得,在探伤比赛中,自己的团队能凭波纹而不是设备输出数据就能看出设备缺陷,但外国公司虽有先进仪器却探不出问题。与此同时,王贤伟发现进口公司的误报率也比较高,可能一个轮子只有一个缺陷,而对方报十几个,甄别错误的能力很差。   从此,他便开始研究探伤仪器市场。他发现,面对国外发达国家对国内高技术出口的限制,铁路探伤领域已经被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外公司瓜分垄断,价格也被哄抬得离谱。王贤伟说:&ldquo 老外的仪器给我们报价120万,其实成本只需5000元。&rdquo   面对如此暴利的市场,王贤伟看到了商机,于是他和另一个同学自筹资金,联合成立了武汉翰铁科技公司。在当时,国内同行业的公司仅有两家。   成立公司后,他将第一个产品定位在自己觉得容易的&ldquo 工艺转向架&rdquo 上,但依旧困难重重。最先遇到的问题是国外相关产品的驱动动力技术甚至装置都不出口到中国,对中国进行技术限制,怎么办?王贤伟知道,虽然可以绕道到国外购买,但成本之高肯定会让刚起步的小微公司难以承受。于是,他只能埋头搞技术攻关。   两年后,公司第一个核心产品终于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引起多家公司重点关注,一段时间内,该产品竟然脱销。当时同类外国技术可以把一列动车直线牵走,而他的产品可以让动车转弯!&ldquo 要知道,铁路领域内直线和拐弯起到的作用简直天差地别。此外,进口产品不能定制,我们的则可以定制,性价比高得多,为此吸引了大量客户。&rdquo 王贤伟说道。   凭借着80后组成的核心科研团队,王贤伟的公司已形成了铁路非标检修设备、超声波探伤设备的技术开发及轻钢结构工程三大系列产品,2011年通过了ISO9001认证。王贤伟说: &ldquo 国外设备能检测2毫米,我们的设备检测平均达到0.5毫米,精度提高4倍,相当于保险系数提高一大截&rdquo 。
  • 首批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设备即将进场测试
    近日,第一批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在线观测设备通过实验室测试,即将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和浙江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开展稳定性、一致性、装备性能等外场观测测试。此举是中国气象局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加强高精尖装备研发和实施大气本底观测业务质量提升行动的具体举措。温室气体观测与分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长期、连续、准确的温室气体观测,有助于准确获得碳中和背景下主要温室气体变化,为评估碳中和行动有效性提供数据支撑。但长期以来,全球范围内高精度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在线观测设备被美国和欧洲少数国家所垄断。中国气象局针对这一领域发力,以“揭榜挂帅”等机制组织加快推进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设备自主研发进程,为观测站网国产化设备长期业务稳定运行打好基础。针对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设备研发中存在的关键指标参数和测试方法不统一、环境适应性测试和长期运行指标缺乏等问题,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成立创新团队,立足温室气体观测长期业务运行需求,对标国际先进的仪器标准和测量方法,建立了高精度二氧化碳甲烷观测设备系统性测试方法,制定了中国气象局装备许可重复性、精度、线性、准确性等13项关键指标及参数测试方法。2022年,中国气象局发布温室气体观测国产设备比对试验公告,已完成4种原理、7个型号国产设备已完成实验室测试,国产设备测试能力和专业性得到国内外厂家的认可,且形成了国内一流的温室气体在线观测设备测试平台和能力。聚焦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国产设备的核心技术,比如光腔恒温处理、波长漂移检查与纠正等,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对厂家进行深入技术指导,经过不断迭代优化,多款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观测设备的探测精度、稳定性等指标明显提升,部分设备接近或达到同类进口设备水平,满足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计划的观测目标和可比性要求。此外,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深耕温室气体数据质量控制算法优化和研发,包括:新增9种质量控制算法,优化3种质量控制算法;数据质量控制在时间尺度上从小时级延伸至秒级;利用设备参数、气候态变化、离群异常、台站记录等信息诊断识别错误数据;基于十余年长序列数据统计分析,获取时间变率、气候极值等指标阈值,构建科学的数据质量控制指标;根据各区域源汇动态变化,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本底数据筛分方法,本底数据代表性更高。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还推进了温室气体氧化亚氮、含卤温室气体在线观测设备以及温室气体前处理系统等设备国产化研发优化。未来,该中心将持续推进大气成分各类装备的国产化研发,改变业务观测设备由进口设备主导的局面,设备国产化率将大幅提升。
  • 高精度光热电位分析仪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通过科技部中期验收
    2021年3月3日,由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高精度光热电位分析仪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中期验收会在海光公司总部成功召开。本次验收会由中科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雷震霖研究员担任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会议。    会上,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刘进长研究员为会议致辞,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各课题负责人中期进度、财务使用等情况的汇报,审阅了《项目中期执行情况报告》的相关材料,现场考察了项目研发情况,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对经费管理进行详细解说,对后续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学术性建议,督促项目及课题负责人进一步落实相关责任,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研发目标的实现。    本项目针对市场上各行业检验检测对高通量、全自动、高精度光热电位分析仪的需求,采用阵列 LED 光源、硅光电器件检测,动态扣除背景光干扰算法 开放式液接界技术、单螺旋结构外参比电极 热敏电阻和铂电阻同时测温,低温漂信号采集、放大和转换电路 差动螺旋传动技术、低阻尼精密多级角动量、单向控流技术,攻克明场光度测量、高分辨率温度测量、高精度馈液及多相电化学传感技术,研制出集光度、电位和温度三种测量方式为一体的多通道全自动电化学分析仪,满足各行业检验检测的更高需求,弥补国内在高精度光热电位分析仪领域的空白。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罗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共6家项目合作单位共20余人参与了本次验收。
  • “高精度光梳相干成像分析仪的应用与工程化开发”项目在宝钢启动
    2月25日,由国家出资、科技部批准,国家重点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精度光梳相干成像分析仪的应用与工程化开发”项目在宝钢正式启动。   该项目由宝钢中央研究院牵头,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深圳大学、上海朗研科技公司等1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校参与,针对钢铁检测、精细加工监控等进行研发。钢铁方面,将促进一系列急需的高新技术产业应用,如高精度表面形貌测量、微纳精细加工检测、集成电路制造、太阳能电池精加工等,并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示范,实现小批量生产。   启动会上,与会专家们认为,该项目对解决我国科技领域和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具有明显支撑和带动作用,仪器将达到钢铁制造行业的质保和质控、生命医学领域的应用要求。仪器开发将摆脱国外对中国高端技术研究的垄断,对钢铁、生物、医学、航天技术开发等具有重大意义。项目有望形成20多项专利,仪器有望于2017年批量生产,实现产业化应用。   新闻链接   “高精度光梳相干成像分析仪的应用与工程化开发”项目是“十二五”国家科技重点项目。该项目主要由高功率光纤飞秒光梳光源和超分辨相干成像分析仪两部分组成。传统光学成像受限于光波衍射极限,空间分辨率只能达到波长量级。基于光纤飞秒光梳,发展高精度相干成像检测和高灵敏度痕量分析新方法,研制高精度光梳相干成像分析仪,旨在充分发挥飞秒光梳优势,提升仪器时间-空间-频谱的分辨本能,在测控精度和灵敏度等方面凸显其明显优势 较常规成像分析仪器具有明显优势,可为突破光学衍射极限超分辨成像研究带来重要技术创新,引领成像分析技术与器件跨越式发展。
  • 摩方颠覆式创新解决高精度3D打印的技术难点
    3D 打印,又称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是对于传统工业生产的一种变革性制造方法。传统的减材制造工艺是指利用已有的几何模型工件,用工具将材料逐步切削、打磨、雕刻,最终成为所需的零件。而 3D打印恰恰相反,借助于3D 打印设备,对数字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处理,将金属粉末、热塑性材料、树脂等特殊材料一层一层地不断堆积黏结,最终叠加形成一个三维整体。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23亿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9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4%;预计到2023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美元。近年来,随着3D打印研发技术的不断突破,3D打印已经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建筑、汽车等领域,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高精度3D打印,因其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显著特性,目前主要应用已从前期科研、模具制造等环节,拓展至非常广泛的精细复杂功能性部件小批量制造的应用领域,涉及5G通信、精密医疗、微电子、微机械、微加工、声学等多个高端科技行业。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高精度3D打印存在高分辨率实现、极小公差控制、大幅面制作下加工速度的保证、与精度相匹配的更高材料要求等诸多挑战与困难。在推动和践行高精度3D打印应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摩方材料颠覆式创新解决了高精度3D打印的技术难点,为推动高精度3D打印行业的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全球领先2μm打印精度,树立高精度3D打印全球领军企业标杆精度越高,打印交付的成品质量也就越高,因此对于高精度3D打印而言,首要突破的技术难点是打印精度,即光学分辨率:投影光单个像素点的大小。深圳摩方材料采用的是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 PμSL),是一种面投影光固化3D打印技术,适用于制作微尺度的复杂三维结构,有着高分辨率、高精度、跨尺度加工、适用材料广、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等诸多特点。摩方材料已经量产的产品nanoArch 3D打印系统包含2μm/10μm/25μm打印精度,其nanoArch 130系列3D打印机的最高光学分辨率可达2μm。在此基础上可实现2 μm线宽二维网格线条和8.5 μm杆径三维点阵(如图)。加工公差控制在±10-25μm,创行业领先PμSL光固化3D打印技术除了能实现2μm的超高打印精度,PμSL精密3D打印技术将公差控制在±10-25μm,这在行业处于领先优势。PμSL使用高精度紫外光刻投影系统,将需要打印的三维模型分层投影至树脂液面,分层制造逐层累加快速进行光固化无模具成型,最终从数字模型直接加工得到立体样件。基于该技术原理的nanoArch系列3D打印设备,是目前行业极少能实现超高打印精度、高公差加工能力的3D打印系统。最快15分钟完成高精度3D打印,突破性打印速度或将颠覆精密制造打印速度也是高精度3D打印要突破的技术难点之一。PμSL 3D打印技术的成型过程如下:首先使用建模软件构建出三维结构模型;接着使用切片软件对三维模型以一定大小的层厚进行切片处理,得到一系列具有特定图案的二维图片;然后采用PμSL 3D打印系统对切片后的每一层图案进行整面投影曝光;反复重复上一步骤并层层堆叠最终成型出所需的三维结构。此外,打印系统还可通过打印平台的移动,进行大尺寸样件的拼接打印,实现高精度、大幅面、跨尺度加工。在打印速度上,摩方材料能实现最快15分钟打印验证(仿生槐叶萍模型:整体大小2 mm (L) × 2 mm (W) × 70 μm (H),最小特征尺寸5μm)。即将推出的新品S240 3D打印系统,其打印速度更是在原有3D打印系统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升7倍,可以极大的满足研发阶段的快速低成本验证、工程阶段的小批量加工、量产阶段的精细产品批量加工需求。摩方材料突破性打印速度为精密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深圳摩方材料PμSL 3D打印系统因其高效率、高精度、公差控制能力强等加工方面的突出优势,已被工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应用于复杂三维微结构加工。作为高精密增材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摩方材料已和众多全球知名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包括3M、GE医疗、美国强生、日本电装、安费诺、泰科电子等。其nanoArch系列高精密3D打印系统也已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航、中石油、中科院、英国诺丁汉、德国德累斯顿理工、新加坡南洋理工等众多全球顶级高校和科研机构所使用。
  • 高精度高通量植物生长观测仪
    成果名称 高精度高通量植物生长观测仪 单位名称 北京大学 联系人 马靖 联系邮箱 mj@labpku.com 成果成熟度 □研发阶段 &radic 原理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 成果简介: 该项目设计搭建一个用于观测植物表型的实验仪器,其中包括多个组件:高分辨率CCD和可调镜头组用来拍摄图片;平面光源用来提供不同波段的单色光照;气瓶和阀门等装置用来控制气体(如乙烯)的浓度;电动平移台用来实现实时观测过程中植物位置和观察角度的连续变化。以上所有组件与电脑相连接,在电脑软件&ldquo MatLab&rdquo 中编写程序,控制各组件的开关和运行,并在&ldquo MatLab&rdquo 中对拍摄得到的图片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实现对拟南芥早期生长发育过程的高精度、高通量、自动化的实时观察和测量分析。 主要的研究环节包括:1)使用高分辨率CCD、可调镜头组和平面光源作为图像采集系统,使用台式电脑和MatLab软件编写程序作为控制系统,实现对单一植物样品的自动化连续图像采集;2)使用MatLab软件编写图像处理程序,实现对植物图像中胚轴和根长度、顶端弯钩角度、子叶颜色变化的自动化识别和测量;3)在图像采集系统中加载电动平移台,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同时对多个植物样品的高通量图像采集;4)在图像采集系统中加载气流控制系统,实现气体处理(如植物激素乙烯)的加入和去除;5)在MatLab软件中改进和完善图像处理程序,在自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识别和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 目前,基于以上设计的高精度高通量植物生长观测仪按期研制完成。自主开发了两种全新的图像处理程序,使电脑对植物图像中幼苗的长度和角度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的识别和测量,并达到了很高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为关键技术突破。 应用前景:样机已经在拟南芥黄化苗对植物激素乙烯的动力学反应研究中投入应用,取得相应成果,并在SCI期刊上发表文章。
  • 海兰达尔: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或将成环境监测市场下一个刚需
    随着双碳政策的逐步推进,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再到“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的发布,国家政策明确提出开展温室气体监测和评估,推进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和信息化水平提升等内容。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出,中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双碳战略下,温室气体监测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环境监测的重点,也将为整个环境监测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但是,这个新的增长点如何把控?立足当下,各个企业又有怎样全新的布局?仪器信息网今天就机遇、市场、技术、产品、销售、发展六大模块采访了江苏海兰达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兰达尔”),海兰达尔环境是否会在将来有全新的布局呢——仪器信息网:当前双碳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将给环境监测市场带来哪些热点机遇?这对温室气体监测仪器有怎样新的要求?海兰达尔:自《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发布以来,碳监测工作已在重点行业、城市、区域三个层面如火如荼地开展,旨在探索建立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形成业务化运行模式,总结经验做法,发挥示范效应,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当下的市场条件,对于环境监测行业来说是重要的机遇。碳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性能环境监测仪器提供的保障。对于各个重点行业(火电,钢铁,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废弃物处理),需要分别开展CO2和CH4的监测;对于试点城市,则需要根据情况,开展高精度CO2,N2O,CH4浓度,CO2/H2O通量,碳同位素(13CO2,14CO2)等要素的监测。这些监测需求除了要求温室气体分析仪能满足高精度地面原位测量,还对监测方法的适应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下的碳监测朝着 “天空地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地面、船舶、走航、无人机都是很好的监测手段。同时,原位和移动测量的数据还可与卫星遥感监测的结果相互验证,从而评估监测手段的科学性。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未来会成为环境监测市场的下一个刚需,与环境大气污染物分析仪形成协同观测,发挥重要的监测作用。另一方面,温室气体不断升高是全球面临的问题,国际社会的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国内外监测网络数据的兼容性就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在监测技术和方法上、质量控制以及质量保证方面尽可能一致或相近。为了满足野外站点长期无人值守的监测需求,这要求温室气体分析仪在保证高精度,低漂移,长期稳定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坚固耐用,简单便携,易于安装,便于维护的特性。仪器信息网:关于温室气体监测,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态势如何?目前主流市场有怎样的竞争格局?海兰达尔:目前高精度的温室气体监测仪器仍以进口为主,进口仪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国际上多个重要的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如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观测网,世界气象组织(WMO)GAW,欧洲综合碳观测系统(ICOS)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和部署。国产化的温室气体监测设备还在发展中,仪器的性能(包括精度,漂移等)和稳定性还需要有效地验证。当前的主流技术和品牌有:光腔衰荡光谱法(美国Picarro品牌),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以及传统的非分散红外光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其中首屈一指的技术就是Picarro的CRDS光谱技术,仪器测量的性能和稳定性均为最佳,是高精度监测的首选设备,被誉为温室气体监测的黄金标准,也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多个试点城市,占据了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的主要市场。仪器信息网:贵公司销售的温室气体监测仪与市场上同类品牌相比有什么优势?海兰达尔:海兰达尔是美国Picarro公司在国内的授权销售和售后服务商,所提供的Picarro分析仪是世界上最顶尖的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设备。Picarro的所有产品均基于其核心技术-光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拥有超过45个光腔衰荡光谱专利。不同于其它光谱技术,CRDS 技术并不通过测量光强经样品后的变化来测得样品的吸收度,而是测量光强在光腔内的衰荡时间,这样可以使其不像传统光谱技术那样受到光源干扰而造成的测量偏差。同时Picarro仪器光腔内部进行精确的温度和压强控制,保证光腔内环境的稳定性,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测量中分析仪对环境的依赖效应。高精度的温室气体分析仪会自动进行水汽校正,排除掉水汽对CO2,CH4浓度测量的影响,这也是其如此高精度的最重要保证和Picarro产品区别于同类产品的最大特点。Picarro产品与同类品牌相比的优势有以下这些:高精度(满足WMO和ICOS以及国内环境监测部门对于数据质量的要求)低漂移,长期稳定性好;专利技术,已被众多国际监测网络认可并大量应用操作简单,无耗材,维护频率低;具有独特的水汽校正,精确报告待测气体的干气摩尔分数。简单便携,易于安装,便于维护,可在野外或实验室部署;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在温室气体检测产品线方面是如何布局的?目前有哪些产品或者成果?海兰达尔:我司销售的温室气体分析仪以Picarro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和同位素产品为主,主要有: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分析仪:G2301(CO2,CH4),G2401(CO2,CH4和CO),G5310(N2O,CO),G4301(便携式测量CO2,CH4)。温室气体稳定碳同位素和浓度分析仪:G2131-i(CO2,CH4浓度,δ13C-CO2), G2201-i(CO2,CH4浓度,δ13C-CO2,δ13C-CH4)。同时我司配合Picarro产品自主研发了配套的温室气体监测预处理系统,包括多通道进样系统(GHG-PRE系列)和样气冷凝除湿系统(GHG-CT系列冷阱),GHG-CT系列冷阱能将样气降低至-50℃甚至-70℃条件下进行除水,使其符合国标和WMO对于温室气体样气除水效率的要求。GHG-PRE系列除实现样气和标气的自动切换以外,还能对冷阱进行控制,包括制冷温度、切换温度、除霜温度、除霜时间、A/B双通道冷阱切换等,这使得样气除水通道的A和B分别处于冷凝除水和加热除霜状态,并定时进行状态切换,以实现冷阱的免维护。此外,除水通道状态切换能配合前端的多路选择阀进行设置,这保证了冷阱的无盲点运行,使得样气始终处于冷凝除湿状态。目前这套预处理系统通过了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多项测试和检验,配合Picarro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已在多个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站点实现安装运行,突破性的设计和鲜明的技术特点使其非常适合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对于样气除水的要求。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安装应用案例海兰达尔预处理系统通过检测报告仪器信息网:目前,贵公司温室气体监测仪的销售情况如何?有哪些典型的应用单位?从对未来的预期来说,哪些单位会是仪器使用大户?海兰达尔:目前我司销售的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在全国多个环境监测部门、气象部门和科研机构都有广泛应用。典型应用单位有: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大学,集美大学,西北大学等。对于中国市场,我司除了在现有的环境监测和气象行业继续深耕以外,会更加拓展其它行业的业务机会,如石油石化等重点行业和生态监测行业等,这些行业都有潜在的温室气体监测需求。在未来,气象行业、生态环境监测行业等相关领域会是使用大户。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将来重点关注和拓展的方向是什么?目前已经在开展或将开展哪些气体监测创新仪器/应用的研究? 海兰达尔:我司未来会更加关注温室气体稳定碳同位素的应用,寻求利用稳定碳同位素进行碳源汇监测的市场机会,另外关注生态监测中碳通量监测。同时,拓展温室气体分析仪移动监测业务,比如车载,船载和无人机等方式,形成立体化监测的网络。
  • 得利特调试出高精度运动粘度测定仪
    人类的开展是在不断的认知社会、改造社会中得到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仪器也是人类不行缺少的重要工具,尤其是现代高、精、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使得人类得到的信息更多、更快、更深入、更精确,同时也正是这些科学仪器,在支撑着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不断纵深探究。 而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当下,科学仪器的开展不仅仅是仪器行业自身的表现,更直接表现了一个国家在科技上的实力和水平。同时,科学仪器的开展还会推动与之相关范畴的开展,例如医疗设备的革新可能会推动医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勘探设备的改良也会带动资源动力发现、发掘… … 总而言之,科学仪器对国家立异开展、科技进步有着重要的含义。我公司为客户顺利调试出高精度运动粘度测定仪:A1011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适用标准:GB/T265,可测量透明或不透明液体的同样精度,包括原油、轻重质燃料油、润滑油、添加剂、废油的运动粘度。也适用于测量含蜡量高样品,或含有在室温下不溶化成分样品的运动粘度。恒温、粘度测试、清洗、烘干等全自动机型,不需人员随机操作,操作员在放样后,可以离开现场,仪器可以自动完成全部任务。仪器特点:1.恒温、吸样、记时、计算、打印、清洗、烘干等过程全部自动完成。2.采用高速CPU与高精度AD,具有高可靠性和控温精度,并可同时存储256组实验数据。3.采用**5.0英寸480 × 272像素点真彩LCD显示屏;全中文操作界面,显示直观。4.采用**PT100传感器,温度测量快速准确。可同时对两种式样进行异步测定。技术参数:运动粘度测量范围:0.5-5000cSt(mm2/s)不同的粘度范围只需更换不同的粘度计控温范围:室温~120℃ 控温精度:±0.01℃分 辨 率:0.01℃ 实 验 孔:2孔显示方式:液晶显示时钟显示:年、月、日、时、分(掉电工作) 功率消耗:1500W 工作电源:AC220V±10%,50Hz环境温度:5~40℃ 相对湿度:≤85%外形尺寸:370mm×300mm×650mm 重 量:约28.4kg
  • 华中科技大学研制并交付使用首台高精度量子重力仪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团队3日宣布,团队历经15年潜心研究,在量子重力仪研发方面取得突破,近期成功研制并交付有关行业部门首台高精度绝对重力仪。经过多个点位的双盲测量评估,以及多家单位的专家综合评定,该仪器精度达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户好评,已顺利通过验收。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引力中心成立30余年以来,一直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重要科研方向。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胡忠坤、周敏康团队历经15年潜心研究,攻克了物质波干涉、超低频隔振、装备小型化等量子重力仪的关键技术,于2013年将量子重力仪的分辨率提升至国际最好水平,并保持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团队耗时30年测出世界最精准引力常数G,在聚焦前沿的同时,瞄准国家需求,研制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化量子重力仪装备,为量子重力仪走出实验室、服务国家需求,迈出了坚实一步。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自主研制量子重力仪的成功交付,将打破高精度重力仪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为我国高端量子装备的发展提供新途径,也为行业部门的仪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选项,更能保障核心数据的安全。
  • 科研级超高精度3D打印在仿生材料领域的应用
    自然进化使得生物材料具有最优化的宏观和微观结构、自适应性、自愈合能力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润湿性、粘附性等多种特点。随着仿生学的深入开展,人们不仅从外形、功能去模仿生物,而且还从生物奇特的结构中得到不少启发进行仿生制造。自然界的动植物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功能性结构的灵感从而设计出不同应用领域的仿生材料。 仿生材料,其研究起源于对天然材料的详细考察,通常是指模仿生物的运行模式和生物材料的结构规律而设计制造的人工材料。根据仿生材料所针对的天然生物材料的不同特性,仿生材料可以包括仿生高强度材料、仿生超亲水/超疏水材料、仿生高黏附材料、仿生智能薄膜材料以及仿生机器人等。 仿生材料来源于对天然材料的模仿,又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多功能表面的仿生微结构如超疏水表面结构就是受植物叶子启发所设计,如根据荷叶不会粘上水珠这一现象仿生制备了超疏水薄膜,通过仿生牙釉质微观结构制备坚韧仿生材料用于飞行器等。经过近些年仿生材料领域科学家的努力,荷叶表面、猪笼草、蜘蛛丝、水黾腿部等的微观结构都已经被揭示出来,并成为设计制备仿生材料的重要指导依据,其在自清洁,抗腐蚀,油/水分离,微反应器和液滴操作等均具有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 尽管仿生材料研究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但目前传统制造技术很难仿造出自然界中复杂的微结构,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考虑用3D打印的加工方式来弥补传统加工方式的不足。摩方超高精度3D打印设备就为这种复杂的微结构加工提供了可能,其分辨率高达2μm,具有高分辨率、超高精度、跨尺度加工、适用材料广、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等诸多特点,非常适用于制作微尺度的复杂三维结构。 下面就列举了一些摩方超高精度3D打印系统制备的仿生微结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为仿生领域提供一种高效的加工手段; 一、仿生麦芒结构: 麦芒上分布着许多取向性坚硬倒刺使其表现出摩擦各向异性特征,通过研究其结构特征能够揭示出其背后的科学机制; 同天然麦芒相比,3D打印麦芒上面的倒刺尺寸、排布密度和倾斜角度可自由调控,并能够很好地与被接触基底表面进行相互作用,实现摩擦各向异性的最大化; 文章链接地址: Small(DOI: 10.1002/smll.201802931) 摩方设备打印样品:微结构尖端最小尺寸:8μm,使用设备:nanoArch S130,分辨率:2μm 二、仿生仙人掌簇状的针型微结构 : 仙人掌刺微结构有助于水滴的凝结和运输,通过3D打印可改变仙人掌刺微结构表面的疏水性能以进一步增加水滴凝结的速率 文章链接地址: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i.201901752 此类簇状针型微结构同样可利用摩方超高精度3D打印系统制作,能够直接快速成型,分辨率2-10μm,最小细节可达5μm; 三、仿生槐叶萍固液气界面表面结构(气膜恢复机理): 水下固液气界面在大压强、高流速以及气体扩散等因素的影响下易发生失稳甚至消失,这严重影响了水下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固液气界面的工程应用,而槐叶萍却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这源于其表面特殊微结构产生气膜的作用。通过研究槐叶萍表面的微结构及其水下固液气界面力学特性,能够发现一种新的水下固液气界面稳定性机理; 文章链接地址: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7/5/2282?iss=5 以下为通过摩方3D打印设备制造的槐叶萍叶片表面,基于实际槐叶萍叶片尺寸放大10倍打印,以验证这种结构仿生机制的可行性; 使用设备:nanoArchS140,分辨率:10μm;圆柱直径300μm,底部最小缝隙10um左右; 四、仿生叶片的超疏水打蛋器微结构: 传统制造技术很难仿造出此类复杂的微结构,而利用3D打印方式可以灵活实现出研究者想要的臂数以调节表面结构与水滴的粘附力;此类结构可以作为‘微型机械手’来操控微液滴,也可用于油污的吸附和高效油水分离 文章链接地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4912/epdf 摩方设备打印样品:最小杆径:30μm,使用设备:nanoArch S130,分辨率:2μm 五、仿生微针结构: 微针(MN)是一种长度为数百微米的微型针,由于其微创,无痛且易于使用的特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仿生微针在组织中具有持续的药物释放行为,其在软组织应用中具有的强大潜力,在经皮下给药、组织伤口愈合、长期体内药物传递和生物传感方面具有丰富的应用前景; 此案例作者基于PμSL技术,制备出具有倒刺结构的高粘附性仿生微针; 文章链接地址: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adfm.201909197 摩方3D打印系统打印的其它微针结构: 最小尖端直径:15μm,使用设备:nanoArch S140,分辨率:10μm,层厚20μm 结尾: 以上,是超高精度3D打印在仿生领域的应用分享,除了上述介绍的具有代表性的仿生材料以外,还有许多其他仿生材料也在迅速发展,例如仿鲨鱼皮、仿蘑菇头、仿蜂巢、仿水母等;而摩方的超高精度3D打印技术,分辨率高达2μm,并能兼顾大幅面,目前还在进一步丰富打印材料库,如水凝胶材料,磁性功能材料等,将进更好地服务仿生微结构的加工和验证。
  • 原子吸收法对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电解液高精度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锂电池正在逐渐朝着小型轻量化,大容量化,长寿命化发展,对于锂电池的安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锂电池中每种材料的主成分、添加物和杂质都会影响其安全性和性能,因此需要高精度“定量分析各材料中的锂元素”、“测定正极活性物质中的组成元素摩尔比”、“测定有机溶剂-电解液中分离出的异物”等。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适合多元素分析,但不适用碱金属和有机溶剂分析,这种方法对某些元素的检测灵敏度低。而且使用成本较高。日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高精度定量分析碱金属-锂元素,并且可以稳定测定正极材料中组成元素的摩尔比,其精度低于1%。此外,还可以轻松测定有机溶剂-电解液中含有的异物,石墨炉法比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的检测灵敏度更高。 ■ 分析实例对钴酸锂中的锂元素和钴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得到两种元素的摩尔比基本为其理想摩尔比1:1,其精度低于1%。采用日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高精度地测定正极材料中组成元素的摩尔比。从电解液结果可知,分别使用火焰法测定电解液中钠元素,石墨炉法测定电解液中钾元素,可得到准确地测定结果,并且石墨炉法测定钾元素灵敏度高,可轻松实现ppb级别测定。采用日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准确高灵敏度测定有机溶剂-电解液中含有的异物。 关于日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ZA3000系列热分析仪详情,请见: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C170248.htm关于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日立高新技术公司,于2013年1月,融合了X射线和热分析等核心技术,成立了日立高新技术科学。以“光”“电子线”“X射线”“热”分析为核心技术,精工电子将本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株式会社日立高新,因此公司变为日立高新的子公司,同时公司名称变更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科学,扩大了科学计测仪器领域的解决方案。日立高新技术集团产品涵盖半导体制造、生命科学、电子零配件、液晶制造及工业电子材料,产品线更丰富的日立高新技术集团,将继续引领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
  • 高精度、复合式、智能、易用 | 2024上半年几何量测量仪器新品盘点
    随着工业4.0浪潮的持续深化,高精度、智能化、集成化的测量仪器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2024年上半年,众多仪器厂商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推出一系列几何量精密测量仪器新品,不仅提升了测量技术的边界,更为智能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特对2024年上半年上市新品进行盘点,以飨读者。(本文产品信息来源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联系邮箱:niuyw@instrument.com.cn)海克斯康 SmartScan VR800智能蓝光扫描系统3月,海克斯康发布SmartScan VR800智能蓝光扫描系统。该新品是首款配备自动变焦镜头的结构光3D扫描仪,拥有智能分辨率、智能变焦和智能抓拍三大创新功能。它专为提高工作效率而设计,通过简单的软件设置,即可完成扫描分辨率和测量范围的快速调整,为用户实现精确、高效的扫描测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 OCTAV HP高精度复合式影像测量专机4月,在2024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期间,海克斯康发布重量级新产品——OCTAV HP高精度复合式影像测量专机。该产品精度高达0.4μ+,是一款为满足用户对于高精度、高性能、高稳定性测量需求而设计的高端复合式影像测量专机。该新品将行业内先进的测量传感技术,包括高精度的接触式触发和扫描技术,基于影像测头的视觉检测技术,基于共聚焦白光测头的光学扫描测量技术等,定制化集成到一台测量设备上,实现了一机多能以及高精度复合式测量。OCTAV HP亚微米级别的影像测量功能结合先进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适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新能源、3C电子、医疗等行业领域。蔡司CAPTUM三坐标测量机3月 28 日,深圳ITES展会现场,蔡司盛大推出全新三坐标测量机CAPTUM。新品具有安装快捷、服务便利、操作简便等优势,为企业提供坚实可靠的质量保障。值得一提的是,CAPTUM 家族首次引入“Plug and Play”即插即用设计概念,让用户操作更为便捷。其高适配的应用场景特点,更是让三坐标的应用变得更简单易用。4月,在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 2024)上,蔡司发布O-INSPECT 863 Duo多用途复合式坐标测量机,该新品是一款集成了三坐标测量功能、影像测量以及显微镜检测功能的复合式测量设备,配备连续扫描接触式测量、高倍率变焦影像镜头等,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汽车、航空航天领域的复杂工件的形位公差测量及缺陷检测。天准科技CM系列三坐标测量机4月,在第十三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 2024)上,天准科技发布CM系列三坐标测量机,该新品以超高精度 0.3μm 国家重大专项复合测量机技术背景为研发基础,目前拥有CMZ/CMU/CME 三大系列,集Vispec Pro软件系统、HSP测头/TR50旋转测座探测系统、驱控一体TCC电控、直线电机驱控技术四大自研技术为一体,同时创新性地将工业级的碳化硅陶瓷材料运用在高端系列机型上,重新定义行业精密测量标准,广泛应用于汽车、模具、机械加工、精密制造、计量院所、航空航天等领域。6月18日,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CIMES)上,天准科技发布了全新VMZ超高精度影像仪。该新品在测量精度以及稳定性上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测量精度高达0.8μm,最大倍率高达4000倍。出色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测量任务,适用于半导体、微组装、光通信等高精度测量场景。思看科技NimbleTrack灵动式三维扫描系统4月9日,思看科技发布NimbleTrack灵动式三维扫描系统和NimbleTrack灵动式三维扫描系统。NimbleTrack集全无线、不贴点、双边缘计算、一体成型架构于一身,精准驾驭中小型场景动态三维测量场景,其扫描仪和跟踪器深度集成高性能芯片与嵌入式电池模组,实现了全域无线测量和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开启工业计量智能无线新时代。AM-CELL C系列自动化3D检测系统AM-CELL C系列自动化3D检测系统创新性融入核心单元设计理念,集易部署、易操控、高拓展性、全方位安全于一体,为中小型零部件检测打造自动化交钥匙解决方案,探寻智能制造更多可能。中图仪器WD4000系列无图晶圆几何量测系统2月,中图仪器针对晶圆几何形貌量测需求,基于在精密光学测量多年的技术积累,历经数载,自研了WD4000系列无图晶圆几何量测系统,适用于线切、研磨、抛光工艺后,进行wafer厚度(THK)、整体厚度变化(TTV)、翘曲度(Warp)、弯曲度(Bow)等相关几何形貌数据测量,能够提供Thickness map、LTV map、Top map、Bottommap等几何形貌图及系列参数,有效监测wafer形貌分布变化,从而及时管控与调整生产设备的工艺参数,确保wafer生产稳定且高效。3月,中图仪器发布Mizar Silver三坐标测量机,融汇多项核心创新技术,采用低热膨胀花岗岩导轨系统、环抱式气浮支撑系统、Z轴柔性平衡设计、高刚性传动系统、空间21项结构误差补偿技术等,并装载全自主化运动控制器与测头测座系统,自主化三坐标测量软件PowerDMIS。先临三维FreeScan UE Pro2 无线高速激光手持三维扫描仪5月,先临三维发布FreeScan UE Pro2 无线高速激光手持三维扫描仪。此番创新融合了嵌入式边缘计算模块,实现无线传输功能,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操作自由。这款新品借助内置的嵌入式边缘计算模块与灵活的移动电源支持,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地获取高精度三维数据。基恩士VM-6000大范围三坐标测量仪5月,基恩士发布VM-6000大范围三坐标测量仪,通过接触探头、激光扫描探头,单人即可在现场测量大型产品的尺寸、形状。新品测量范围由原来的15m扩大到25m,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大型产品。Qualifire&trade 激光干涉仪2024年初,阿美特克 旗下Zygo公司宣布发布其最新的激光干涉仪Qualifire&trade 。Qualifier加入了一系列高端干涉仪解决方案,旨在支持半导体、光刻、星载成像系统、尖端消费电子产品、国防等行业中最苛刻的计量应用。这款干涉仪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将显著的增强功能集成到一个更轻的小型封装中。秉承Zygo在计量领域的卓越标准,Qualifire&trade 不仅确保了高精度,更通过精细化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优化了用户交互体验,使操作更为高效,部署更加灵活,完美平衡了性能与便捷性。综上所述,2024年上半年发布的一系列新品,在高精度、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便捷性与易用性等多个维度实现了显著突破与创新。这些技术的深度融合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灵活性,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这一系列创新成果,无疑为工业4.0智能制造的加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高精度光谱定标系统将实现精10厘米/秒精度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天光所)研究员肖东团队设计研制了一种可用于高精度光谱定标的基于真空法珀标准具(FPE)的高稳定定标光源系统。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天文学杂志》(The Astronomical Journal)和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刊(Proc SPIE)。 《中国科学报》从南京天光所获悉,高精度光谱定标技术是运用视向速度法进行系外行星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类地行星的探测和研究将定标精度的要求提高到10厘米/秒。 由于FPE对入射角度、腔长和折射率变化敏感,肖东团队从照明、气压和温度稳定性等方面开展研究,严格控制定标谱线稳定性。 肖东团队结合光纤扰模技术的研究基础,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定量研究了耦合偏移和光纤扰动对定标光源输出谱线特性的影响,八边形光纤和双光纤扰模器可以极大提高光纤出射场稳定性,从而有效降低这种影响导致的谱线漂移。 在此基础上,肖东团队研制了满足定标谱线设计要求的光机系统和真空恒温系统,预期谱线自身稳定性能到10厘米/秒。后续,团队将利用激光频率梳同步定标技术对此定标光源谱线的漂移特性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索验证此类定标光源的使用方法和实测定标精度。
  • “等效原理实验用喷泉式高精度原子干涉仪”通过验收
    12月21日至22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等效原理实验用喷泉式高精度原子干涉仪”通过了由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组织的现场测试和验收。来自中科院的管理专家和来自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国计量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专家参加了验收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在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王谨研究员所作的仪器研制工作报告、财务报告以及测试专家组所作的测试报告后,对取得的成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就下一步如何充分利用该科研装备开展研究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等效原理实验用喷泉式高精度原子干涉仪”研制项目综合运用了超高真空、磁屏蔽、激光、磁光阱、原子喷泉等多项复杂技术,实施方案具有创新性。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课题组逐项攻克各单项技术难题,完成了方案设计、部件加工、单元测试、安装调试等一系列任务。整套仪器自2010年4月28日起在原子频标实验大楼安装调试,2010年12月8日完成全部安装调试任务。经过现场测试,原子喷泉上抛高度为6米,原子干涉条纹对比度为76%,主要技术指标达到项目任务书的要求,标志着喷泉式高精度原子干涉仪在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研制成功。该仪器的整体高度为12.6米,设计的原子最大上抛高度为10米,是目前国际上最高的喷泉式原子干涉仪。   验收专家组认为,喷泉式高精度原子干涉仪的研制成功,为基于自由下落微观原子的重力加速度精确测量和等效原理检验实验提供了平台,也为利用原子干涉仪开展精密测量物理实验研究创造了条件。   据悉,在武汉建设大型喷泉式高精度原子干涉仪研究平台的最初设想,是2007年5月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由冷原子物理研究组提出的,该设想于2007年10月正式付诸实施,先后得到了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前沿部署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仪器研制重点项目的资助。   验收会议现场   现场测试   等效原理实验用喷泉式高精度原子干涉
  • 产品指南 | HT8800系列便携式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安装视频】
    All-in-one Multi-component Analayzers新品HT8800系列一机多组分,便携低功耗。HT8800系列便携式高精度温室气体(CO2、CH4、N2O、水H2O)分析仪由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销售。该系列仪器基于量子级联激光技术设计,利用气体分子在中远红外的“指纹”吸收谱,使用世界领先的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QCL)作为光源,使激光通过独创的中红外增强型光腔,被中红外光电探测器接收透射光并提取和分析透射光谱,准确反演获得目标温室气体成分的浓度,实现对目标温室气体分子的更精确、更及时、更科学的测量。安装视频产品详情应用案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户外现场试验海尔欣昕甬智测HT8800系列便携式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现已进入全面量产阶段。如您想了解全部产品信息、测试数据、应用案例、相关论文,可联系本站。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