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近红外高速仪

仪器信息网近红外高速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近红外高速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近红外高速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近红外高速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近红外高速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近红外高速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近红外高速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近红外高速仪相关的资讯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高速发展——参加全国第九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心得体会
    北京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张倩 高翔 崔程(导师:吴静珠)2022年10月20~22日,为期三天的全国第九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在线上召开,此次会议全力展示了我国近红外光谱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增进了广大近红外光谱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近红外分析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近红外光谱事业的发展。本次会议中外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近3000人报名参会,会议规模再创新高。此次会议共安排了80余场报告,内容涵盖了化学计量学方法、仪器与测量附件、光谱成像与过程分析,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业、食品、化工、制药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进展,为参会人员呈现了一场既有深度亦有广度的学术盛宴。以下从多种角度介绍本次会议亮点及参加会议的心得体会。首次邀请国外学者进行汇报,扩充国际视角本次会议,不仅汇集了数十位近红外领域顶尖的国内专家,还邀请了四位国际知名教授、专家站在国际视角,现场分享近红外技术的最新发展。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的Satoru Tsuchikawa教授带来了题为《State-of-Art NIR Imaging Research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的报告,详细讲述近红外成像技术在农业和林业的研究进展;来自韩国汉阳大学的Hoeil Chung教授的报告题目为《Identification of gallbladder cancer through NIR analysis of bile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microplastics captured in perfluorocarbon》,通过对于胆汁的近红外分析和定量检测来诊断胆囊癌,展现了近红外光谱在疾病筛查领域具有的广泛应用前景;来自西班牙Córdoba-UCO大学的Dolores Pérez-Marín教授分享了报告《Current Trends in The Use of NIRS Spectroscopy for The Control of Agrifood Products and Processes》,介绍了在农产品、食品品质和生产过程控制中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趋势;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分析化学和放射化学研究所所长Christian Wolfgang Huck教授针对微型光谱仪的现状与未来带来了题为《Present and Future of Miniaturized NIR-Spectrometers Combined with Challenging Data Management Strategies》的精彩汇报,介绍了近年来不同分光原理的微型光谱仪应用领域发展及智能化水平提升等趋势。数十位资深近红外专家相聚云端,现场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本次会议十余位在近红外检测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教授分享了自己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研究与实践十余年的经历、经验和心得体会,为青年学者进行后续的研究提供经验与启发。南开大学的邵学广教授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的需求,简述近红外光谱分析中所涉及的化学计量学方法,阐述化学计量学对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作用和意义。化学计量学的核心是正确的使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进而从数据中获取与分析目标相关的信息,理解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原理是保障正确使用的关键,邵教授通过将建模流程拆分,在数据集及评价、建模方法、模型评价与验证、模型监控等步骤中说明如何在近红外光谱分析实践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学计量学方法。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王家俊高工结合自己从事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烟叶原料、辅助材料质量控制与品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的经验,从近红外光谱定量定性分析与标准、近红外光谱分析网络化与数据挖掘应用、天然样品高质量光谱的测量与参考数据测定、化学计量学方法应用和模型应用和维护五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实践体会,同时也展望了大数据时代近红外光谱技术网络化的应用前景,给青年学者提出希冀。华东理工大学的杜一平教授带来自己最新的研究进展,杜教授通过对低浓度组分检测的深度思考,从样品中浓度相关性的角度探讨NIR模型的本质。他提出当样品中存在与被测组分浓度具有相关性的组分时,模型可以“借助”这种关系提升模型性能,样品组成改变时,相关性组分对模型的影响可能影响到模型预测精度,该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模型、变量选择结果、模型维护方法以及注意模型更新等。海南大学的云永欢副教授做了题为《我与近红外光谱的十年:从基础理论、方法开发到应用研究》的报告,将自己从开始接触近红外光谱到现在取得的成果和总结的经验精炼在20分钟内向大家进行了分享,给正在学习和进行近红外领域相关研究的在校研究生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聚焦近红外技术在食品安全、生物制药、化学化工等热门领域的最新应用本次会议不仅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而且对食品安全、生物制药、生命科学、材料等目前最热门的应用领域进行深入探讨。近红外技术在水果分级检测中应用日趋广泛。来自北京市农林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的李江波研究员进行了题为《水果内部质量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与设备》的报告。针对近红外光在水果组织中传输存在多重散射和吸收,导致水果内部有效光谱信息难以准确、稳定获取的问题,建立了水果内部光传输特性分析系统,解析了近红外光在水果内部传输机理,提出了逐步切片结合最小二乘拟合的近红外光在水果组织中穿透深度分析法,保证了近红外光谱信号的可靠获取。湖南农业大学李跑教授利用近红外光对果皮穿透能力对柑橘品种、柑橘产地、柑橘霉变进行定性无损检测:对于不同品种的柑橘鉴别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Fisher线性判别模型(PCA-FLD)+6点平均光谱(赤道4点+顶部+底部)最终实现100%鉴别率,使用同样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柑橘进行鉴别,最终结果依然非常优秀;对于霉变柑橘检测,研究了不同波段(长短波段)柑橘近红外光谱对霉变模型的影响,并指出:在建模过程中发现短波近红外光虽然穿透性要强于长波近红外,但长波近红外光建模效果要优于短波近红外。在食品行业近红外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福斯华(北京)科贸有限公司的应用专家杨海龙结合福斯华三款近红外光谱仪在肉类行业、谷物交易加工行业以及制糖行业的应用,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分享。温州大学的黄光造老师利用一类自编码器结合近红外光谱实现对奶粉中掺假的检测。四川长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刘浩工程师深入探讨了近红外光谱在白酒行业的应用: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对酒醅的快速检测,可为酿酒生产现场及时提供数据。通过组合不同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参数选择、PLS成份数建立定量模型,可以选择出酒醅的水分、酸度、淀粉、残糖的最佳建模方法;自主研发的光谱智能APP可以实现账号管理、光谱采集、光谱曲线绘制、云端模型调用和结果展示等功能。相较于传统实验室,其具有体积小巧、轻便、易携带等优点,非常适合对酿酒车间酒醅进行现场快速检测。近红外光谱在生物制药领域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随着制药技术的发展,药物连续化生产正在成为国际制药行业发展的趋势,来自山东大学的李连副研究员分享了报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在线应用研究探索》,以光谱稳定获取、光谱-物料实时对应、光谱模型建立等方面为着力突破点,重点介绍了山东大学药物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团队,应用NIRS在药物生产在线分析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及获得的研究成果。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吴晨璐进行了题为《多光谱数据融合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检测》,该报告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数据融合方法,以可溶性固含量和总黄酮为指标的用于检测双黄连口服液质量的方法。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龙若兰进行了题为《藏药五脉绿绒蒿提取过程中总黄酮含量的近红外在线检测》的报告,该研究以提升五脉绿绒蒿中总黄酮含量在线检测精度为目标,为中药材在线检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崔同灿进行了题为《草药NIRS指纹图谱转换为HPLC指纹图谱的可行性研究》。在草药的流通和使用的过程中不同批次的药材之间质量波动较大,该报告以菊花和天麻为例,研究不同校准转移方法实现NIRS指纹图谱转换为HPLC指纹图谱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该研究探索了具有不同分析信号的不同类型仪器之间的校正转移的可行性,以期解决草药快速质量评价和成分含量预评估任务,为草药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和思路。拉曼光谱成像、高光谱成像、微波频谱分析等多领域的光谱分析技术全面发展 此次会议交流不仅仅限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于其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和应用等也展开了多组报告,对拉曼光谱成像、高光谱成像、微波频谱分析和介电光谱等领域的基础研究、理论创新、及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进行了介绍。来自武汉轻工大学的四位研究生分别基于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做了多种研究。肖晓枫同学以小龙虾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微塑料在小龙虾体内的传递途径和累积过程,并利用拉曼成像结合图像处理用于识别和可视化不同小龙虾组织中的微塑料,基于此估计微塑料的污染水平。梅婷娜同学建立了一种基于拉曼成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高效方法,以同时识别滤袋在浸泡过程中释放出的各种MPs。吕静雯同学以大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为研究对象,模拟了油炸行业的煎炸过程,将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定量监测油炸过程中油的降解。徐梦婷同学通过拉曼峰强度建模成功地将山茶油与低价植物油和掺假山茶油区分开,预测成功率达95%以上,为山茶油鉴别提供一种可行方案。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龙园做了题为《拉曼高光谱用于玉米种子霉变筛选检测研究》的报告:将拉曼高光谱应用于玉米种子霉变样本筛选,结果表明基于竞争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结合胚面和非胚面权重比例为3:7构建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精度最佳,测试集精度可达90.63%。来自西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郭梦君做了题为《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合随机森林的水中多环芳烃定量分析》的报告,报告表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合RF可以实现水中多环芳烃的快速准确检测。随着微波电子学和微波测量技术的发展,微波频谱分析方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快速无损测量技术。微波频谱分析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水分含量测量,包括粮食作物、轻工业产品和建筑材料等。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田军博士设计了一款煤炭水分含量智能测量系统,其将微波频谱分析与距离加权K近邻(DW-KNN)算法相结合,实现了煤炭水分含量的快速无损测量。广州星博科仪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罗旭东针对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现状做了题为《高光谱实时分类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和发展》的报告,介绍了针对高光谱成像技术三维成像数据,数据量巨大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在工业现场的实际应用。来自北京工商大学崔程同学在其报告《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的花生冻伤检测》中研究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花生是否冻伤进行定性检测研究,采用四种变量选择方法CARS、SPA、VCPA-IRIV、VCPA-G在全谱范围内选择出与花生冻伤相关的特征波长,并按照每个波长变量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组合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最终在保证一定判别准确率前提下筛选表征花生冻伤的特征波长,并通过光谱吸收峰解析花生冻伤光谱检测机理。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杨可博士和朱杰亮同学报告了使用介电光谱检测牛初乳中掺假的检测研究,介电光谱具有波长长、在乳中穿透深度大、散射影响小等优点,在非均质乳的在线检测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杨可博士通过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和介电光谱的初乳成熟乳含量定量鉴别模型来比较近红外光谱和介电光谱在定量鉴别掺假初乳中的性能。研究显示NIRS和DS均能清晰识别初乳中成熟乳的比例,但两种方法的识别特征完全不同。DS比NIRS能更好地预测初乳中成熟乳的掺假,在非均质液体食品的快速定量分析中具有良好的潜力;朱杰亮同学建立了一种基于介电光谱的成熟乳初乳掺假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利用合理的算法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机理。多种最新检测仪器亮相,助力近红外光谱检测发展近红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离不开仪器技术的进步,本次会议得到了12家国内外知名仪器公司的大力支持,多家仪器企业也派出资深技术人员现场分享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来自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兰树明做了题为《颗粒样品NIR漫反射光谱提高采样精度方法的研究》的报告,介绍了一种颗粒样品提高采样精度的方法,研究漫反射光谱化学计量学结果与粒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大光斑侧照式混合光学采样方法,扫描全部样品的漫反射光谱信息,并将颗粒产生的随机光谱噪声通过简单的平均方法实现有效抑制,提高颗粒样品的分析精度,使颗粒样品无需粉碎能够得到高精度的分析结果。海洋光谱的晏彬彬分享了如何在科研和生产中选择适合的近红外光纤光谱仪,介绍了海洋光学多款新款小微型近红外光谱仪,以大波段范围、高灵敏度、全谱波段信号优化为主要升级目标,有效的提升了仪器的稳定性,数据的可靠性。珀金埃尔默仪器公司的资深产品专员郁露也介绍了珀金埃尔默近(中)红外产品及应用进展。在大会组委会努力不懈的组织与全国近红外技术用户的热情参与下,第九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顺利闭幕。会议为国内外光谱科研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士提供一个持续、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了业内交流,提高了光谱研究及应用水平。会议不仅有国外专家的研究分享,还有国内从业数十年的资深专家传授经验,更有数位优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在读学生在本次会议中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从了解、质疑,到认可,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实践,现在已经逐渐被各领域用户接受、认可,目前近红外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还处在迅速上升阶段。这不但得益于老一辈专家打下的坚实基础,更需要年轻学者和学生的不断进取。会议开幕式上获得第四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 的各位老师以及会议闭幕式评选的12位获得优秀青年报告奖的青年学者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老司机告诉你近红外用于饲料化验 能帮你省多少钱
    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工业的应用  1、近红外光谱技术介绍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Infrared retlecrance spectroscope NIRS)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它是利用化学物质在近红外光谱区的光学吸收特性,来快速测定某种样品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学成分含量和特性新的物理测定技术。近红外光谱是指波长范围介于可见区(VIS)与中红外区(MIR)之间的电磁波,波长为 780-2500nm(12500-4000cm-1)范围内的一段电磁波。物质中的不同组分或同一组分的不同含氢基团在近红外区域有丰富的吸收光谱。近红外光谱主要是反映C-H、O-H、N-H、S-H等化学键的信息,因此分析范围几乎可覆盖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和混合物。农产品中的蛋白质、淀粉、粗纤维、脂肪等成分具有含氢基团,在近红外区都有特定的吸收光谱,每种成分都有特定的吸收特征。利用近红外分析仪检测饲料的常规成分,具有快速、准确、成本低等特点。  2、近红外分析仪在饲料厂的应用优势  (1)分析速度快。近红外光谱的信息必须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一般一个样品取得光谱数据后可以立刻得到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通过己建立的校正模型,测定一个样品通常只需1-2分钟,极大的缩短了检测周期。  (2)分析效率高。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同时测定样品的多种组分或性质,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常规的检测方法只能一项一项的测,花费的时间长。此外近红外光谱带较弱,测量光程较长,故光程的精确度要求不高,而且仪器构造简单,易于维护。  (3)适用的样品范围广,样品不需要预处理,测定简便。近红外光谱在测量过程中不损伤样品,可直接测定液体、固体(粉末或颗粒)等样品,容易保持样品活性,是一种不消耗样品的无损分析技术。  (4)检测过程是无污染,属于绿色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只是取得样品的光谱信号,有时甚至可以在原容器中进行测定,测试过程中不破坏样品,不用试剂,故不污染环境。  (5)分析成本低。测定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试剂,检测费用大为降低。  (6)近红外光在光纤中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便于实现在线分析。饲料加工的在线检测和监控是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在复杂背景下瞬时分析样品的组分信息,而且不破坏样品,可直接准确地获取生产过程中的实时信息,达到对各种工业生产过程进行在线监控的要求。  (7)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苛刻,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胜任工作。并且相比人员流动较大的饲料企业,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能够保持化学分析的稳定性。  (8)随模型中优良数据的积累,模型不断优化,检测精度不断提高。由于光谱测量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较少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与标准或参考方法相比,近红外光谱一般显示出更好的重现性。  3、饲料厂使用近红外分析仪的经济效益分析  (1)化验成本节约分析  以国内某年产10万吨饲料企业数据为参照进行分析,下表为使用近红外分析仪与传统的湿化学检测所需费用比较。    结论:使用近红外分析仪年度检测成本节省403256.09元。  (2)降低返工费用分析  饲料生产过程中产生返工的主要原因:第一,因为检测时间长,来不及出报告,使原料紧急放行,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第二,制造环节出问题。下表为各等级返工费用成本分析。  (3)装运堆码费用节约分析  ? 通常成品发货流程:成品生产线—堆码—检验– 装运  ? 应用近红外后的流程:成品 —— 检验– 装运  除安全库存以外的产品,可以通过近红外快速检测后,直接装车发货,一年节约堆码费用 48000元。  (4)原料使用量降低成本分析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快速将每个批次的原料进行常规分析,为配方微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原料成本从80%降低到79%,利润将提高20%!  综上所述:在采用近红外快速检测技术后,为企业节约的资金可累计为:  检测费+返工费+装运堆码费=约47.2万  以Bruker最新报价用于饲料分析的MATRIX-I型、TANGO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50万/台为例来计算,投资一台近红外只需1年内,便可收回成本。  二、近红外分析仪品牌选择  目前,我国饲料行业一部分的集团和公司都拥有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据2014年初FOSS和BRUKER的初步统计,广东恒兴饲料7台,通威饲料 12台,新希望六和饲料90+台,广东温氏47台,九鼎饲料4台,正邦饲料5台,中粮集团5台,德固赛70台,大北农25台,深圳金新农5台,广西扬翔3 台,正大集团80台,双胞胎集团90台,中慧集团21台,海大集团26台,铁骑力士5台,特驱饲料15台,青岛环山11台,漳州傲农8台,金钱饲料5台,英联饲料6台,河南牧鹤饲料6台,普瑞那30台等等。  国内近红外光谱仪研制起步较晚,近些年来我国在NIR光谱仪研制和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值得注意的是,国产NIR光谱仪在一些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如信噪比、仪器间一致性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国外知名的近红外光谱仪生产商有FOSS、Bruker、Thermo和ABB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FOSS的 DDS(新一代XDS)以及傅立叶成为市场上两种主流的硬件技术。
  • 天津科大采购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仪器
    受天津科技大学的委托,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将以公开招标方式,对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项目实施政府采购。现欢迎合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   一、项目名称: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项目(招标编号:JG2011-003)   二、招标内容:   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附件:采购货物一览表.doc 采购货物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1 电化学工作站/石英微天平(进口) 套 1 2 红外/近红外光谱仪(进口) 套 1 3 发光生物分子成像仪(进口) 套 1 4 激光光散射仪(进口) 台 1 5 悬浮芯片(进口) 台 1 6 全自动多功能荧光显微镜(进口) 台 1 7 真空离心浓缩仪(进口) 台 1 8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进口) 台 1 9 自动快速微生物鉴定系统(进口) 台 1 10 毛细管电泳(进口) 套 1 11 数字印刷机(进口) 台 1   三、投标人资质要求:   1.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法定代表人授权书(须有法人代表签字和盖章)。   3.供应商应在招标前交纳1%的投标保证金,未递交保证金的投标将被拒绝。   四、获取招标文件时间、地点及招标文件售价:2010年12月14日至2011年1月4日12:00止,每日8:30至16:30(法定节假日除外)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计划科获取。招标文件售价为200元。标书一经售出,所收费用概不退还。   五、投标截止时间及地点:2011年1月6日9:00前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采购科,逾期收到或不符合规定的投标文件恕不接受。   六、开标时间及地点:2011年1月6日9:00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201室。   七、凡参加投标的投标人均被视为接受上述采购项目的招标要求。投标人如对本招标文件有疑义的,请在开标截止日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送达本中心,逾期将视为认同本招标文件的公平、公正性。   八、采购代理机构: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   联系地址:天津市河东区万新村嵩山道   邮政编码:300162   网 址:211.81.21.157   电子邮箱:gyzx@tj.edu.cn   联系电话:(022) 24372057   传真电话:(022) 24372057   联 系 人: 刘刈 邓国彬   开户银行:工行万新村支行   帐 户:0302011429300093709   采购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采购代理机构: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   2010年12月14日
  • 做“坚固耐用”的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访ABB 傅立叶红外/近红外分析技术经理邹贤勇
    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在线分析仪器供应商之一,ABB的产品几乎涵盖所有在线仪器品类。基于120多年的技术创新历史,ABB测量与分析产品的应用覆盖从太空到陆地,从过程控制到排放监测,从气体、液体到固体的测量与分析等各个领域和行业,为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的燃气、水务等领域提供高灵敏、高密度监测技术与解决方案。ABB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器有哪些重要的技术成果?解决了哪些行业难题?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就以上问题特别采访了ABB傅里叶红外/近红外分析技术经理邹贤勇。“多通道傅立叶近红外仪收获各方面好评”在第16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暨展览会中,ABB带来四款重磅产品: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FTPA2000-260及测试附件(如流通池和探头等)、温室气体分析仪GLA331和连续气体分析仪EL3000系列以及余氯分析仪ACL420。采访中,邹贤勇详细介绍了多通道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FTPA2000-260的特点,据介绍,这款产品采用了最先进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技术,它拥有最多的通道数及最高的分辨率,已在石油、化工、食品、制药、半导体和科研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获得了用户“耐用、可靠和售后服务一流”等方面的一致好评。与其他分析方法比较,该产品提供的分析方法还解决了分析时间长、分析成本高、取样困难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此外,邹贤勇还介绍了具有高灵敏度、高速测量优势的温室气体分析仪GLA331,适用于环保、气象站和科研领域的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连续气体分析仪EL3000系列因其灵敏高效、操作简单等特点,适用于过程检测、环境空气监测、CEMS排放检测和高炉气分析等行业抽取式连续气体分析;新一代余氯分析仪ChlorStar系列,可轻松实现余氯或总氯的准确测量,适用于自来水工艺过程监测、出水监测、管网监测、二次供水监测。“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代言词-坚固耐用”傅立叶近红外因具有快速多组分等优势已成为PAT(过程分析技术)的主要工具,在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实验室、研发和生产现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的大力发展下,傅立叶近红外的工业在线检测成为了当前的热门前沿应用。“拥有50年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制造经验的ABB,坚固耐用已成我们相关产品的标志性名片。”邹贤勇介绍说,ABB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采用为航天技术开发的双转轴立体角镜干涉仪,拥有极高抗振性能,几乎不需要维护,极大增强了环境的适用性,相较于传统干涉仪,可获得更高重复性的光谱,从而保证仪器间模型的无缝传递。邹贤勇在采访中还提及有关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的新品发布计划。其介绍说,为丰富ABB的产品线,带给行业用户新选择,ABB将发布新品“双通道近红外Talys”。据悉,该产品采用ABB先进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拥有双通道、坚固耐用和无需维护等亮点,以契合客户的不同预算和需求。傅立叶近红外技术国内市场前景不可限量据相关报道,2022年全球近红外光谱市场规模达到5.027亿美元,2025年将达5.6亿美元,2030年有望超8亿美元。近年来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研发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业界普遍认为,未来近红外光谱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邹贤勇在采访中谈到,“傅立叶近红外技术因其快速高效环保等优势,并经过20多年各行业的应用推广,目前在石化、化工、制药、食品粮油和半导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区域角度来看,未来几年亚太地区有望成为近红外分析仪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同时,邹贤勇也提到当前应用存在的一些难点,比如模型建立、评价和维护专业性较强,相关的检测标准还不完善等。不过,其相信:“这些难点会随着时间经验的积累慢慢被克服。”
  • 热电公司发布最新一款创新型近红外光谱仪
    中国上海(2006年4月20日),热电公司在其上海演示实验室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款AntarisTM MX型傅立叶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这款仪器是专门为生产过程在线检测而度身打造的,是热电集团分子光谱部提供的工业解决方案系列仪器的重要成员之一。 该仪器除了秉承其先进的傅立叶近红外光谱技术外,还采用了当前最为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可通过PLC或OPC技术与过程控制系统整合,实现对分析数据的集成管理和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仪器可通过光纤连接各种类型的检测探头,用于各类生产对象中多通道间同步检测;最大限度地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该仪器与现有的Antaris II仪器采用相同的光学平台和高速动态准值干涉仪,因此,可与其进行分析模型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和转移。 此外,AntarisTM MX与计算机间可通过高速USB接口进行通讯;光纤探头具有自动清洗功能;通过条码阅读器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系统还可以加快样品分析和信息传输速度;新版的RESULT软件平台具有更多人性化和专业化的功能,能够实时显示样品分析的变化趋势线;同时仪器也可选用分子光谱部著名的OMNIC光谱软件进行光谱数据处理;CAMO公司著名的Unscrambler化学计量学软件也可为其提供更多的专业算法功能等。 AntarisTM MX的推出,使得热电集团分子光谱部在工业过程分析上的近红外技术更具竞争力,同时,也为工业用户提供了功能更全、性能更优、使用更方便的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
  • 国产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如何做大做强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多方位展现我国在近红外光谱领域的最新成果,仪器信息网和近红外光谱分会合作制作《近红外光谱新技术/应用进展》网络专题,同时也以此献礼近红外分会成立10周年,并寄语2021年国际近红外大会。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田燕龙博士给大家分享其对国产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发展的理解。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5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1c932139-c24b-4e87-9134-e0a5cbe9c633.jpg" title=" 田燕龙博士.jpg" alt=" 田燕龙博士.jpg" width=" 200" height=" 25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田燕龙博士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产品线布局始于国内首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请介绍一下贵单位近红外产品的定位及发展历史?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上世纪80年代,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在国内刚刚起步,但国内却没有相关仪器的制造技术。为改变这一现状,在国家科委批准下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现归属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分瑞利公司)于1987年从美国ANALECT公司引进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设计及制造技术,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于1993年7月27日成功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WQF-4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填补了国内空白。 /p p   随后北分瑞利公司在持续发展和提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技术的同时,开始拓展红外光谱仪器的应用范围,于1995年开始研发国内首台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WQF-4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见图1),并于1999年通过专家鉴定,再次填补国内空白。 /p p   WQF-400N自主设计了CaF sub 2 /sub 分束器、PbS/InGaAs探测器组件,将国产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工作波段,由中红外(4000cm sup -1 /sup -400cm sup -1 /sup )扩展到近红外(10000cm sup -1 /sup -3300cm sup -1 /sup ),代表了当时我国近红外仪器的最高水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0302749-5731-4408-8db6-7fae22339989.jpg" title=" WQF-400N.jpg" alt=" WQF-400N.jpg" width=" 450" height=" 291"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1 我国首台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WQF-4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strong /p p   为丰富近红外光谱仪器产品品类、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在WQF-4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之外,2004年北分瑞利公司自主设计开发了NIR-800型近红外光谱仪(见图2)。NIR-800主要工作波段在短波近红外(800nm-1000nm),和主要工作在长波近红外(1000nm-2500nm)的WQF-400N形成了很好的互补。NIR-800外接通用PC机,采用交叉C-T的单色器结构和CCD/PDA阵列探测器接收,具有无运动部件、可靠性好、价格较低、综合像差小、杂散光低等创新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73736.htm"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0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8b076f7-526c-4c66-84a8-b76d92f3b51f.jpg" title=" NIR-800.jpg" alt=" NIR-800.jpg" width=" 450" height=" 202" border=" 0" vspace=" 0"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73736.htm" target=" _blank" strong 图2 NIR-800型的近红外光谱仪 /strong /a /p p   2008年,北分瑞利公司又开发出了第二代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WQF-600N。WQF-600N,该仪器采用了摆式干涉仪结构,开发了适合新仪器的CaF sub 2 /sub 分束器、攻克了动镜结构和快速摆动控制技术、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于2008年12月19日通过了北京市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以后,WQF-6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就替代了老款的WQF-400N型,成为北分瑞利公司近红外领域的主推产品(见图3)。这款产品在2008年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是唯一的一款国产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在如今也是屈指可数的几款国产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之一,主要应用在大学及科研机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4915.htm"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5fb9cba-57d2-470b-a5d5-bb99218fd4f8.jpg" title=" WQF-600N.jpg" alt=" WQF-600N.jpg" width=" 450" height=" 337" border=" 0" vspace=" 0"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4915.htm" target=" _blank" 图3 WQF-6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a /strong /p p   目前,北分瑞利公司正在研究基于新一代500平台的WQF-5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500平台使用模块化的总体设计思路,采用密封型的角镜型式迈克尔逊干涉仪、高精度的24位A/D变换,快速稳定的动镜控制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技术,通过全新改版升级的MainFTOS Suite傅立叶红外光谱仪通用软件及先进的网口及无线通讯技术,在外观、软件、可靠性以及产品功能方面都实现了突破。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近红外光谱仪的应用情况?有哪些典型的应用案例?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北分瑞利公司的近红外产品可应用于制药、农业、石油化工、食品、纺织品检测等领域。江苏大学陈斌课题组使用北分瑞利公司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产品,先后实现了如下应用:(1)使用近红外漫反射方法研究了甲硝唑的主要成分硝基羟乙唑,建立了近红外光谱与硝基羟乙唑含量之间的数学建模,实现了硝基羟乙唑的快速检测 (2)研究了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纺织品中羊毛成分含量的一系列过程,实现了对纺织品中羊毛含量的检测 (3)以食用植物油中主要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检测指标,通过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定量检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实现了对食用油种类和掺伪的鉴别。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目前贵公司计划或者正在重点拓展的新领域有哪些?为什么看好该领域?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全球每年发生高达1.5亿的腹泻病例中,有70%是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所引起,许多研究已经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食源性病菌的快速检测。目前,北分瑞利公司正在开展食源性病菌近红外检测技术和仪器的研究工作,相关解决方案正在开发当中。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近红外光谱发展趋势:MEMS技术、定制化、掌上生活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相较于光栅近红外,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的优势体现在哪里?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如何?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和光栅近红外仪器相比,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最大的优势体现在性能上,目前研究级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基本都属于傅立叶变换型。首先,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具有多路通过的特点,所有频率同时测量 其次,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光通量比光栅仪器大得多,因此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最后,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由于采用激光定位,波长的稳定性好,且光谱的分辨率高,使得这类仪器具有较好的波长准确性与重复性,仪器间的一致性好,更容易实现近红外模型传递。 /p p   虽然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较光栅近红外仪器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但是高性能也带来了高成本的问题,在近红外仪器市场份额上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目前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的技术水平已经比较成熟,未来应该更多考虑如何降低成本。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从仪器发展及应用的角度分析,您认为目前有哪些先进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值得大家关注?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随着光学器件、新材料、5G(6G)通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迅速崛起,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面貌也必然焕然一新,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将会更加密切。综合比较国内外先进仪器,在近期有如下发展趋势: /p p   (1)MEMS技术 /p p   近年来,全球掀起了仪器微型化的开发热潮:台式机——便携式——手持式——掌上机——芯片机。其中,近红外光谱仪倍受关注,近红外光谱仪产品越做越小,其推动力就是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的大量使用。基于MEMS微光栅、MEMS微干涉仪等开发的新型近红外光谱仪,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功耗小等优点。2017年埃及Si-Ware在洛杉矶推出了单个芯片大小的MEMS近红外光谱仪——NeoSpectra Micro,该仪器检测范围为1100nm-2500nm,其外观尺寸为18× 18mm,厚度仅为4mm。 /p p   (2)定制化 /p p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多性质同检的特点,使得其特别适合作为一种在线监测手段。很多企业在用到近红外技术时,往往具有自己独特的需求,需要单独设计在线产品。如西派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开发的HF-C06蚕蛹雌雄高速鉴别与分选设备,基于蚕蛹雌雄在化学组成上的不同,以光波为媒介高速采集蚕蛹的化学特征信息,实现了蚕蛹性别的高速鉴别。 /p p   (3)掌上生活 /p p   随着近红外光谱仪的微小型化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原来遥不可及、只有大型企业或研究机构方能使用的光谱仪产品,会逐渐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甚至人手一个,用于监测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奶制品、肉制品、果蔬品等食物的安全性、新鲜度,以及通过成分含量的摄入而实现个人健康管理。2017年1月,长虹在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发布全球首款分子识别手机--长虹H2。H2手机搭载了小型化高分辨率近红外光谱传感器,可对被测物体进行近红外吸收光谱的数据采集,并将光谱数据传输至云平台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得出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国产与进口仪器差距犹在 市场快速增长毋庸置疑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您认为目前国产近红外光谱仪与进口产品相比有哪些不足?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一直以来,国产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器产品就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一定差距。对于中红外,国产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器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硬件水平上(如仪器的一致性、稳定性等),通过差异化竞争、降低价格等手段,国产仪器仍能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在近红外领域,由于缺少成熟的模型数据库,使得国产仪器与国外产品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p p   模型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样品类型单独建立,而且数据库的建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经常维护和扩充,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及持续的资金投入,而这恰恰是国产仪器厂商难以负担的。由于缺少模型数据库,使得国产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在市场上竞争力很差,这又进一步打击了仪器厂商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国产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要想做大做强,在硬件提升的同时,必须从基础做起,通过积累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大数据库,在为用户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利润,形成良性循环。 /p p   另外,相比别的光谱仪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的专业性更强,销售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进口仪器公司的销售人员往往也是应用工程师,具备售前制定方案、售中指导建立校正模型、售后负责模型维护和仪器维护的能力 而国内仪器公司的销售人员大多不是化学专业出身,与应用脱节,这些都制约着国产近红外仪器市场份额的扩大。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您如何评价我国近红外光谱的市场需求情况及发展潜力?未来几年,近红外光谱的热点市场需求有哪些?由哪些方法标准或政策法规等所促进?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2017年11月,美通社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一份市场报告发布新闻称近红外市场规模从2016开始到2024年将以年复合增长率6.1%的速度增长,并占据整个过程光谱行业(拉曼、红外、近红外)55%以上的份额。近期国际知名咨询公司QY Research公司出版了行业调研报告《全球近红外光谱(近红外(NIR)分析仪)市场规模、趋势和预测2019》,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近红外分析仪器市场将达到5.6亿美元,而且未来几年近红外分析仪器市场的最高增长率将会出现在亚太地区。 /p p   就国内来说,近三年来许多近红外行业标准开始陆续制定和实施,涉及到了多个应用领域,包括茶叶品质检测(标准号DB34/T 2890-2017)、山羊绒净绒率检测(标准号DB15/T 1229-2017)、纺织品纤维定量分析(标准号FZ/T 01144-2018)、珍珠粉鉴别(标准号GB/T 34406-2017)、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中乙烯基含量测定(标准号GB/T 36691-2018)、固态速溶茶中主要成分测定(GHT1260-2019)、茶多酚制品中主要成分测定(征求意见稿已发布)、畜禽肉品质检测(计划编号20191050-T-326、20191054-T-326)、纺织纤维鉴别(申报号FZFFZT0832-2019)和中药混合均匀度与水分快速检测(团体标准已启动)等。 /p p   总体来说,国内近红外光谱仪器市场在未来几年快速增长是毋庸置疑的,唯一不可预估的是在食品、质量监控、过程控制和化学品等不同行业最终规模化的大小。 /p
  •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龚伟:我做的第一个近红外光谱项目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龚伟.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8d7ce3d0-5690-4a84-be1d-4d7cb84a7fe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1989年我已经在美国新泽西的医药大公司伟辉的R& amp D做研究员了, 而且是一次求职成功,没有拿到博士证书前就被公司录用了。这既是我喜欢的工作,工资也是学化学和化工专业的人中比较高的。因为我是一个人带着孩子去留学的,要供养自己的孩子,所以满心高兴,对这个研究工作是十分珍惜的,真是得心应手。 /p p   1990 年初,我在新泽西结婚的先生所工作的美国的一个国际远洋航运公司,把他从美国纽约派到欧州的荷兰的鹿特丹,我只好默默放弃了我心爱的科研工作随着他到了荷兰。再一次来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再一次面对未知的语言和生活环境,还要再一次从头开始重新找工作。而我的先生按照他的西方文化,也不帮助我找工作。我的求职信发了 150多封,收到的回信的不到 10封,礼貌谢绝的就很好了,其中有的还用非常粗鲁的语言。举个例子,有个公司 的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告诉我荷兰不是美国,不接受本人找工作求职,只考虑有其他公司推荐的求职者,你是自己卖自己,不会有公司愿意录用你的等等,很难听的话。我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和心酸, 真打算返回美国的伟辉公司去算了。 /p p   几经波折,我被联合丽华总公司下属的化学公司国际联合凯玛公司试着录用做新项目的研发工作,试用时间是三个月,条件是如果没有成功就马上解雇。我的直接上司是Hans Gielen 博士。Dr. Gielen 是个在技术发展上具有战略眼光的R& amp D的主任,性格非常爽朗,敢说敢当,也是一个分析化学的博士。也许是我的运气不错,我们对质量管理的理念和分化技术发展的看法居然基本一致, 我很高兴。但是当Dr. Gielen告诉我他想让我做近红外的研发工作时, 我一口就拒绝了。我读博士时的教授Dr. Wayne Wentworth一直告诫我们,我们 是科学家,说话要有事实,不能信口开河。我虽然没有任何做近红外光谱的经验,但是分子光谱理论是学过的。我知道近红外光谱的图像中,没有明显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因此信息无法破绎,这一波段是没有实用价值的。 /p p   Dr. Gielen告诉我,近年来有新发展。由于有人将化学计量学应用到近红外的光谱的解析中,美国科技界已经有科学家把近红外光谱用到农业产品分析上了。当年近红外光谱应用技术在世界上还刚刚起步,实用的商业化的近红外光谱仪也刚刚在欧州上市。各个联合丽华公司所属公司,包括总公司的R& amp D 研究院都没有人做近红外光谱的。 /p p   Dr. Gielen说要我试一试, 看看在化工工业上能否用近红外光谱的做质量控制的分析。老实说我当时是非常怀疑的,认为成功的机率很小, 我也不可能在三个月里做出明显的成绩来的。抱着这份工作是以有当无来做的态度, 我接受了他的邀请。化学计量学是我读博士研究生时拿的Dr. Deming 教的一科新学科, 我学的还不错。但是如何用到近红外光谱上, 我一无所知。大概因为我喜换挑战性的项目,探索未知也是搞科学研究的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这 也有我的好奇心理的趋使吧! /p p   我本人对公司的要求也讲的很清楚,我需要两周时间到一所大学最好的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近红外光谱的资料。一周时间在质量控制分析实验室学习和了解现有的分析方法。还要一周时间向工程师和工场的经理们了解公司的生产情况,原料来源,生产程序,主要产品。 最后一周想见见一些市场的销售人员,了解公司产品销售到什么地方,谁是我们的客户。我还要求允许我可以随时向有关同事请教,这就是要特权了。 /p p   还没签合同就敢提条件的预备雇员一定很少见,Dr. Gielen惊奇的看着我,我反正也没啥可以失去的。我说要我做这个项目,就必需给我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否则闭着眼睛就做项目肯定是要失败的,不是吗? /p p   Dr. Gielen愣了一会儿,二话没说就一口答应了我的条件。并在第二天就把荷兰著名的代尔伏特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借书证交给了我,并且还有一张容许我复印文章的许可证。我就按照我的计划, 在代尔伏特科技大学图书馆待了整整两个星期,结果找到 21 篇论文,多数是第一届近红外大会的论文, 有几篇是有关农产品检验的,有两篇有关石油裂解后中辛烷值的测定,没有一篇其他工业应用的文章。近红外仪器也还是在研发阶段,多数科研人员是自己造,自己用, 我并没有找到商业化的仪器生产商的资料。这就是我接触近红外光谱的开始。 /p p   一个月里,Dr. Gielen预定的两台近红外光谱仪到了。一台是NIRsystem 65000, trans-reflectance module 另一台是Guidwave 260, liquid transmission module。为了使用新仪器,我和当年在NIRSystem 6500 (Foss 公司的前身) 仪器公司做销售后服务的资深工程师 Mr. Andre Van den Broeck (现任一个公司欧州地区总裁) 在实验室奋斗了三天三夜才打出了第一张肥皂样品的trans-reflectance 近红外的光谱图! /p p   也是我太尽职的原因吧,三个月试用期一到, 我就被联合凯玛公司正式聘用成为研发部门的项目经理,从此与近红外光谱应用结下了不了之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合影.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28594ee8-2b36-43f7-9a07-427eb74f3e8d.jpg" / /p p   1991 年8 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苏格兰的Aberdeen举行的世界第四届近红外光谱学术大会 (4th ICNIRS)。会议的主题是(Making light work) 我做为一个在近红外领域刚刚起步的晚辈,怀着崇敬的心情向Dr. Karl Norris汇报了我在油料化学工业上的近红外光谱的实际应用。请他看了我做的肥皂的近红外光谱图,说了我的分析和我的理解,请教了他几个chemometrics 里所用的图解,并与Dr. Karl Norris 合影留念(见照片)。 Karl当时非常耐心的听了我的说明,也很惊奇我能用刚刚上市的仪器 (NIRSystem 6500, 应用软件还没有出版) 打出光谱图, 并且用了Unscrrambler (Chemometrics ) 软件把结果给解读了。后来我才知道,第一个NIRSystem 6500仪器的使用软件是他亲自编写的,当时还没有写完!当时Dr. Karl Norris对我说, 能将近红外用于化工分析他还不太了解, 因为他的专业是农产品分析。他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他很谦虚,是一个很愿意听取别人的见解,非常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的科学家。在Dr. Karl Norris和他的同事工作的基础上,他那一辈近红外光谱应用的研究人员 当年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他们当中我知道的有: Barnes, R.F. Moore, J. E. Wetzel, D. L. Griffiths, P. Davies, A.M.C. Murray. I. Weyer, L. Iwamoto, Mutsuo Gold H.S. Stark, Ed. StarK, Karen Siesler, H. W Batten, G.D. and Downey, Gerard. Brown, S. D. Buijs, H. Etc. 他们中有人至今还在继续为近红外事业做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龚伟 江苏大学 客座教授 /p p & nbsp /p
  • “近红外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会议,已圆满结束!
    近红外光谱仪(NIR),因其在样品分析中具有方便快速、高效准确、不破坏样本、不消耗化学试剂、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从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石化等领域。为了促进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仪器信息网于2022年8月17日举办了“近红外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 本场会议聚焦了化学计量学算法、石油化工、食品农业等领域的最近技术和应用,会议刚开场就达到会议高潮,每一位网友都对专家们的报告内容非常感兴趣,整场会议共提出了60+条学术问题。掌声、收获充斥着会议全场! 非常幸运,我们征得了全部专家的同意,可以将报告视频放置在仪器信息网供大家反复学习观看!点击下方按钮即可观看!我要免费观看视频回放!再来一起回顾下会议精彩瞬间吧!来自南开大学的邵学广教授:讲解了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的需求,简述近红外光谱分析中所涉及的化学计量学方法,通过多元校正、主成分分析、深度学习等说明在近红外光谱分析实践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来自瑞士万通中国的张闪闪经理:讲述了瑞士万通近红外光谱产品在化工行业的多个新应用。来自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许育鹏高级工程师:主要讲解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研究。来自海洋光学的晏彬彬工程师:主要讲解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近红外光谱仪;海洋光学近红外光纤光谱仪产品介绍;近红外光纤光谱仪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案例分享。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闵顺耕教授:主要介绍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香精香料质量一致性进行快速分析方法。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黄玉萍副教授:主要对比分析了传统可见/近红外光谱与空间分辨光谱对果蔬品质的检测性能,从定性和定量检测两方面验证空间分辨光谱的检测性能等。同时,特别感谢瑞士万通、海洋光学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 更多免费会议,欢迎关注网络讲堂服务号:更多会议合作,欢迎扫码联系我们:
  • 六大课题组共话近红外产业发展|第九届近红外学术会议你遗漏了哪些亮点?
    日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于10月20-22日通过网络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了全国第九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展示了我国近红外光谱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为期3天的会议,中外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邀请到了80多位国内外经验丰富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专家、学者、用户和仪器专家就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深入交流,报名参会人数近3000,会议规模创历届之最!会议结束后,仪器信息网分别收到了来自六大课题组团队参加全国第九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的心得体会,结合课题组团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经验,分享他们在会议中的所见所得、所感所想。(以下按发布时间顺序排列)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课题组:新方法驱动发展 新应用开启未来 点击查看北京工商大学吴静珠教授课题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高速发展 点击查看华东理工大学杜一平课题组: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应用多方位全面发展 点击查看天津工业大学卞希慧副教授课题组:无处不在的近红外技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用不到的领域 点击查看中国农业大学闵顺耕教授课题组:近红外前景广阔!我们从中汲取了这些能量 点击查看山东大学臧恒昌教授团队:技术创新引领制药领域新发展 点击查看直播有期,但回放无期!相信有很多已经观看过直播或当时错过直播的伙伴们想要回顾会议的精彩,不用担心~~仪器信息网贴心的上线了部分直播回放,大家可以按自己的需求进行回看学习。点击查看第九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回看视频延伸阅读:第四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 获奖人员名单及介绍 点击查看“优秀青年报告奖”获奖人员名单及介绍 点击查看
  • 世界上体积最小的近红外光谱仪登陆中国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4月15日,北京凯元盛世公司联合美国JDSU公司在北京召开“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从事近红外应用研究的专家近20余人参会,其中包括老专家中国农业大学严衍禄教授、中国农科院蒋士强研究员等。 研讨会现场 美国JDSU公司产品应用工程师Chris Pederson   美国JDSU公司产品应用工程师Chris Pederson、亚太区市场经理邵勇健、亚洲区销售经理黄智昭及北京凯元盛世公司总经理田福成等也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   本次研讨会讨论的产品是JDSU在Pittcon 2012正式推出的微型近红外光谱仪,这款产品也是目前市场上商品化体积最小的近红外光谱仪,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体积小、性价比高。   据Chris Pederson介绍,“近年来,小型化已经成为仪器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近红外光谱仪方面,小型化主要依赖于Czerny-Turner正交型光栅技术及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但是利用如上技术,体积变小有限,或成本较高,或需要光源、光栅等移动部件。JDSU之所以可以将近红外光谱仪做到如此之小是采用了一项线性渐变滤光片(LVF,Linear Variable Filter)的技术制作分光原件。”   具体而言,LVF是一种特殊的带通滤光片,其使用了JDSU的光学镀膜和制造技术,制作时特意向特定方向形成楔形镀层,滤光片的穿透波长在楔形方向发生了线性变化,从而起到分光作用。Chris Pederson说,“在45*42mm大小的体积中,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包含了光源、滤光片、检测器等,完全不需要其他移动部件,其中光源采用双集成真空钨灯,检测器采用128线元非制冷铟镓砷(InGaAs)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由USB供电(在5伏电压是电流小于500毫安)。” 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内部构造 表: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主要参数 参数Parameter 规格Specifications 光源 双集成真空钨灯;1.8万小时寿命 照明几何 泛光照明/0角度观察 入射孔径 0.5x2.0mm 有效采样区域 2x4mm (窗口面) 分光元件 线性渐变滤光片(LVF) 探测器类型 128线元非制冷铟镓砷(InGaAs)二极管阵列 像素尺寸/节距 30x250um/50um 波长范围 1700型:950-1650nm 2200型:1150- 2150 nm 光谱带宽(光学分辨率) 4 OD (平均) 模数转换 16位 动态范围(最大) 1000:1 测量时间(典型值) 0.25秒 采样积分时间 最小100微秒;最大仅受限于暗信号 主机接口 USB2.0,最高速度(480Mb/s) 尺寸(直径x高) 45x42毫米 重量 60克 运行环境 -20~50℃,非凝结 存储环境 -40~70℃,非凝结 电源 USB供电(500毫安@5伏)   目前,JDSU有1700及2200两个型号,1700波长范围从950纳米至1650纳米,2200波长范围从1150纳米至2150纳米,同时其可以测试粉末及固体样品、液体及浆状样品,以及薄膜与不透明样品。此外,Chris Pederson还表示,“JDSU的主营业务是光学镀膜,并且从1948年就开始此项业务。LVF也是JDSU非常成熟的技术,除了现有两个型号产品外,我们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更具灵活性。”   对于用户很关注的软件及模型转换问题,Chris Pederson说“目前,JDSU已经开发了实验室版本的软件,以及可以兼容USB的软件等。从Pittcon 2012推出产品以来,JDSU一直在解决模型转换问题,包括同类仪器之间的模型转换及与其他品牌台式近红外仪器间的模型转换。” 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实际应用   在应用方面,Chris Pederson介绍到,“JDSU的微型近红外光谱仪主要是针对现场、在线检测需求市场,而农业及食品是我们最先开展应用的领域,未来我们还将拓展其在制药、材料、刑侦、执法等领域的应用。” Chris Pederson还特别强调,“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并不是为了取代台式的近红外仪器而研发,而是为了解决那些不需要那么高灵敏度、而又需现场、在线测试的应用问题。我们很高兴,我们现有的合作伙伴已经做出了一些适合它的应用。”   最后,Chris Pederson说,“JDSU的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在性能方面,与福斯的台式近红外光谱仪相比,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测试结果相近。而在价格方面,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价格也很具有竞争力。”   与会的专家对于此项创新技术都有较高评价,但也表示,目前,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仍然还处在从科研走向应用的路上。   目前,北京凯元盛世公司是JDSU在中国的主要合作伙伴,通过北京凯元盛世,JDSU希望能开拓中国市场,找到适合此款产品的应用领域。(撰稿:杨娟) 合影留念
  • 德州仪器DLP技术让近红外光谱仪便携更容易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3月15日至17日,在2016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上,德州仪器(TI)展示了由DLP光控技术实现的3D机器视觉、3D打印、光谱分析以及数字曝光等一系列新一代工业应用解决方案,其中DLP技术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让不少仪器行业的专家驻足停留。 /p p   从电影院到家里的客厅,再到大宴会厅,DLP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看投影的方式,但是目前这种技术在科学仪器行业还是比较少见的。 /p p   2014年匹兹堡分析化学及实验室展上,TI宣布推出了首款为支持近红外光(NIR)的使用而优化的DLP芯片组DLP4500NIR以及相对应的DLP NIRscan sup TM /sup 评估模块(EVM)。之后用户对该产品反馈很多,并提出了更多需求。为此TI于2015年又推出业界首款完全可编程微机电系统(MEMS)芯片组。该DLP芯片组由DLP2010NIR近红外数字微镜器件(DMD)、DLPA2005集成功率管理和DLPC150控制器组成,具有低功耗、可编程高速模式和最新的5.4微米像素等特点,可实现紧凑型光学设计。 /p p   此次上海光博会上TI在现场进行了DLP众多功能强大的演示,其中就包括基于DLPNIRscan sup TM /sup Nano EVM实现的便携光谱分析开发套件。 /p p   与传统光谱仪器相比,基于DLP技术的光谱仪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为此,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拜访了TI的展位,并与TI DLP产品嵌入式产品总经理Mariquita Gordon等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p p   据介绍,光谱分析技术是DLP系列产品涉足的一个新的领域。在光谱分析中,DLP微镜阵列作为一个可编程波长选择滤波器,可以使光谱仪架构实现起来更加简便。不仅较现有的光谱分析解决方案可提供更高的波长分辨率、更大的探测面积和更高的光捕获效率,还可实现更好的信噪比(SNR)指标,可被用于设计高性能、可靠、灵活和经济的光谱分析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319" title=" 01.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1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a1329c01-85ad-4356-a510-4866eb087018.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其中,DLP2010NIR近红外数字微镜器件就是当前尺寸最小、效率最高的DLP芯片,专为一系列手持近红外传感应用设计,包括光谱仪和化学成份分析仪器,可以在700~2500nm范围内进行准确的光谱分析。尺寸小、像素偏转角度高达17度,可以采用紧凑型侧边照射光学引擎设计,适用于手持系统的设计。芯片的可编程高速854 x 480微镜阵列支持高级滤波功能,为便携式应用的快速测量奠定了基础,其应用涵盖农业、餐饮、石油化工、医疗及皮肤护理等行业。 /p p   值得注意的是,若将该芯片组与蓝牙和采用蓝牙低功耗技术的DLP NIRscan超便携EVM组合使用,设计人员可以非常容易的设计出便携分析仪器的原型,从而加快超便携光谱仪的开发进程。 /p p   下面是采用基于DLPNIRscan sup TM /sup Nano EVM实现的便携光谱分析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313" title=" 02.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1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d8469dfa-3c0d-41c6-b7f3-0cf81e52ec79.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在TI展台上,广州讯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运营总监陈昌胜还介绍了利用DLPNIRscan sup TM /sup Nano EVM开发出的新产品---曙光系列Di-Spec设备。该设备体积仅为传统台式光谱仪器的五分之一,具有性价比良好、模型免维护、操作简便、支持多指标和应用的精准检测等特点,适用于企业专业实验室等多种场景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环保、药品、化工等行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338" title=" 03.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2ef9ac75-dc7e-4375-b249-efaad0df187a.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以往,DLP由于其独到性,貌似很神秘,用户很难找到更多有关DLP的进展信息。现在情况不同了,德州仪器在网站上还专门建立了针对DLP产业链的“生态联盟圈”,将DLP、第三方设计商以及光谱分析厂商联合起来,共同研发。Mariquita介绍说,“对DLP产品,我们面临一个挑战:我们是光电器件厂商,对应用远不如用户了解,其实有的用户用DLP技术的设计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为此我们也希望能把上下游资源整合在一起,能帮助客户更快的创新产品。” 据悉,目前已经有50多家企业参与到这个生态圈中来。 /p p    strong 后记 /strong :在本网站编辑最近对中国近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先行者之一、中国农业大学严衍禄教授采访时,严教授说到,“在中国研究近红外面临的困难更多,例如中国的小麦、玉米等的品种可能比国外多几万个,使得建立稳定的近红外模型更加困难。而如今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发展,对于中国近红外研究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对于光谱仪器来说,国外大型仪器厂商在通用近红外光谱仪器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开发出很多通用仪器。但是专业领域的仪器,因为本土应用的特殊性,还是需要有本土仪器厂商进一步开发,这也是本地仪器厂商的机会。类似DLP专业技术的核心部件有助于国产仪器厂商在更多应用领域开发出应用独到的设备。 br/ /p
  • “天宫一号”里的近红外光谱仪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就是利用激光给分子进行“拍照”,用于分子的识别,因其应用领域广泛而成为世界各国军事、民用科研的尖端科目。在中国,一群勇于创新的科学家运用这项技术解决了在轨航天器有害气体检测难题,还把“驾驭”激光消除有害物质作为最新科研项目,使我国在自主控制激光这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的刘伟伟,就是这群科学家的领军人。  光谱仪搬进太空舱 宇航员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我国自主研发的“全光纤近红外光谱仪”就安放在这里。  “它能随时检测在轨航天器里的空气成分,当场获得检测结果,保障宇航员舱在内能够安全地活动并展开航天科学任务。”见到刘伟伟时,他正从实验室出来,虽然初次见面寒暄不多,可一说起自己和全课题组的科研成果,刘伟伟立马打开了话匣子。  “载人航天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保障航天员的舱内安全,其中有害气体的检测极为关键,如何及时发现有害气体,也一直是国际宇航界的难题。”刘伟伟团队研发的“全光纤近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就是用光学的手段对太空舱里空气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区分和分析判断,及时发现有害气体。  为什么太空舱里会产生有害气体呢?原来,“天宫一号”的太阳能电池翼、电源分系统的所有设备、导航与制导系统中6个控制力矩陀螺都在资源舱内,其中还包括飞行器的燃料。“设备的电线外皮材料受热,动力燃料、制冷剂等的泄漏都会导致舱内有害气体增加。”刘伟伟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天宫一号’又是密闭空间,舱内如果出现有害气体不能及时发现的话,可能会直接威胁舱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传统的方法是定时对空气进行采样检测,一般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得出结果,可是空气是随时在变化的,几个小时之后,成分就可能大不一样。”刘伟伟继续介绍,而光谱分析方法可以远程控制激光,完全不需要进入现场采样,也能当场获得检测结果,“如果真的发现有害气体,宇航员也能第一时间获得信息,与资源舱及时进行分离。这比传统的大气采样更及时更精确,也更能保障宇航员在舱内的安全。”
  • 袁洪福:近红外,我爱你!
    p   当受邀写这个故事时,我竟一时语塞,一个月过后的此时此刻,眼看就要马上要交卷了,还是没能理出个思路来(囧)。是啊,我与近红外结缘太久了,整个生活充满着全是近红外,以致不知道从哪儿写起。嗯,那就捡记忆最深的讲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2252c360-79a1-4824-8fca-083de6ad7041.jpg" title=" 袁洪福.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化工大学 袁洪福 /p p   那是1993年,恩师陆婉珍先生交给我一个科研任务就是开发国产近红外分析技术,提升炼厂化验室工作效率,以满足当时高速发展的炼油工业对日益增长的油品常规分析需求。从此,我进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而且是全身心投入其中至今。 /p p   1995年,我们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研究室103组实验室内设计和搭建了一个采用固定光栅和CCD阵列检测器的短波近红外光谱仪试验装置,测得空气和汽油的能量曲线,在康柏286电脑上运算得到了第一张汽油近红外光谱。我大学学的是理科有机化学专业,线性代数知识少得可怜,那时,毕业已过去11年了,对我来讲,进入崭新的化学计量学学科,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从图书馆借了几本线性代数自学补课,好不容易找到MATLAB 4.0(4张4吋软盘),开始了艰苦的探索,那时计算机速度很慢,一个程序运行往往需要一夜,也忘记痛苦了多长时间,反正不短,终有一天,自己编写的 PLS1算法MATLAB代码程序通了,使用我们搭建的近红外装置,实现了快速测定汽油辛烷值,当时计算机经过一夜计算获得了这个结果,是在第二天一上班时才发现的,那时候E-MAIL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我赶紧把程序和结果打印出来,立刻传真给当时远在美国的陆先生,真的太高兴、太激动了,其情景至今难忘。 /p p   其后历时几年时间,我们课题组(即现在褚小立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前身)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化学计量学软件。将CCD近红外光谱仪器样机产品化(INCE2000),并在石化工业上进行了成功应用(150多台),产生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则是其示范效应对国内近红外分析技术发展的影响,这项科研成果在1999年获得BCEIA金奖。 /p p   为了推动国内近红外光谱学科发展,在陆院士组织下,我们课题组编写了国内第一本近红外光谱专著《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于2000年出版。 /p p   2000年后我们开发了国内第一套近红外在线分析仪器,在兰州石化公司催化重整工艺上进行成功应用,随后到2008年期间,在石化领域应用了10多套国产在线分析仪器,其中,广州石化汽油调和工艺应用的经济效益达1260万RMB/a,产生的经济效益明显,为此感到欣慰! /p p   2006年我到北京化工大学开始了教书生涯,在一个全新的,更加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下,继续近红外分析技术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石化了,我可以随心所欲的,不受限制地研究制药、纤维、食品、水果、医学等领域中的课题,只要我喜欢,真的很开心。在这里,我的研究方向定位于过程分析(PAT),并且是从原料到产品具体工艺过程,到物流,到消费的全过程,当然,信息也不限于近红外了。主持开发用于各种用途的专用、便携、手持和在线的多种分析仪器。每每获得技术上突破,都充满着成功喜悦。其中,去年开始到现在,我们为我国桑蚕产业写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故事,值得和大家分享。桑蚕杂交制种第一道工序是分拣雌雄,每公斤蚕蛹约500枚左右,在分选季节,用户每天需要分选约8吨,被分选蚕蛹个数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传统人工根据蚕蛹器官特征分选,需要上千人作业。遗憾的是原先的工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退出工作岗位,而今天从事这项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使得这个行业面临着难以为继的严重挑战。2015年我们接受了企业的委托,采用近红外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地实现了活体雌雄蚕蛹的无损高速分选(~12枚/s),错判率为1~2‰,单条生产线可以分选2吨/d,彻底攻克了制约我国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难题。想一想,我国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辉煌,还有今天正在发展的一带一路战略,无不与桑蚕承载的文化有关,其文化至今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近红外也能在这里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大家现在所从事的近红外是多么的有意义! /p p   我们近红外是一个大家庭,成员来自众多学科和应用领域,随着我国近红外的快速发展,我国近红外人强烈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术交流平台,在陆院士倡议和组织下,在2006年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期间大家推举我负责组织成立我国近红外光谱学会,我原本不胜言谈,也不喜欢上台面,深知这恰如赶着鸭子上架。还有,大家也知道现实社会中成立一个学会是多么的不容易。为了不辜负陆先生和大家的重托,和刘慧颖老师,褚小立博士等京津地区的多位老师,还有姚建垣先生等,知难而上,一起开始了艰难的筹备工作。不辜负筹备组多年持续的辛勤工作,2009年终于成立了一个专业委员会。学会自开始就注重品牌学会的建设,在全体近红外人的共同努力下,学会在业界的影响越来越显著。2012年申请举办了近红外发展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以后就有了3个近红外仪器项目先后获得了国家十二五科学仪器重大科研专项的支持。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支持下,2014年成立了近红外光谱分会,规模在逐年增加,如今这个学会已成为我国近红外人的温馨之家,在每两年召开的全国学术会议上,愿与会代表人人能有颇丰的收获,能倍感受到尊重,能由衷的感到温暖和舒服。每每想到这些,就很开心。尤其,看到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快速成长,取得那么多骄人的成就,我国近红外后继有人,真是倍感鼓舞! /p p   哎呀,一不小心篇幅这么多,不希望耽搁大家更多时间,就此停笔。讲起近红外的故事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今生有幸从事了近红外,我真的很幸福!我与近红外的故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近红外我爱你!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北京化工大学 袁洪福  /p p br/ /p
  • 罗海峰:近红外应用与推广,我一直在路上......
    2004年,我从中国科学院博士毕业后,来到了FOSS公司,由于自己以前的专业是生物相关专业,所以当时的我对近红外绝对是个十足的菜鸟,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学起,于是,我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阅读了有关光谱学和近红外的相关书籍和文献,同时熟悉了公司产品的特点和软件使用方法,当时自己感觉,原来近红外就这么回事,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呀?现在想起来, 当时的自己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真正体会到近红外的内涵和真谛。  就这样,我怀着一种自信满满的心情,踏上人生第一次的近红外服务的路程, 当时公司安排我去山东去做近红外分析仪的安装工作,记得那是一个油脂企业客户,在安装现场,我尽力把自己现学的对近红外的理解灌输给客户,整个培训花了我3天时间,从近红外的原理和机器的特点,定标软件的应用,我讲得力求面面俱到。 培训结束后,自我感觉特别良好, 感觉自己工作非常完美,客户肯定十分满意。 但最后的一个细节让我终生难忘, 培训结束时,客户问我有关实验室的手工测定误差和近红外设备的关系时,我完全没有思路,当时真是尴尬不已。现在想起来,其实对于近红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来说,不能单了解近红外本身,还可能更需要了解围绕近红外技术的方方面面,比如不同行业对近红外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行业样品化学分析方法的区别, 这些参比方法本身的误差水平直接决定着后期客户使用近红外的实际效果。要让客户真正使用好近红外设备,作为近红外的应用人员,有理由和客户一起,从不同的方面对近红外技术进行探讨,只有大家通力协作,才能让近红外设备发挥它的功效。  所以,在随后的工作中,我一直秉承一个理念,近红外不单是仪器本身,作为仪器生产厂商,我们不仅需要提供给客户稳定可靠的仪器,还需要提供可以供用户使用的数据库模型,同时,我们还有一种责任和义务,告诉客户实验室自己的手工分析在近红外分析中如何重要,并且帮助他们在实验室手工分析方面加以提高,作为厂商,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让不同化验室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交流不止是近红外设备本身,更重要的是不同实验室之间在手工分析上的相互切磋与提高。  10多年来,在近红外的服务过程中,我一直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服务和支持了饲料,油脂,乳制品以及白酒等行业的上百家客户, 在与他们长期的接触中,我从这些企业近红外使用者身上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了解了客户对于近红外应用的实际需求, 比如集团企业在使用近红外过程中,如何作到运营简单,管理高效,是我的客户提供了把近红外网络化管理的思路,于是, FOSS推出了RINA和Mosaic的网络化管理软件,事实证明,这种网络化管理思路目前在近红外的使用和推广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让集团企业的近红外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许多客户的认可。  近几年来,我多次参加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结识了许多近红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同行,从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汲取了许多新鲜的思路。 比如新的建模算法, 新的应用附件,新的数据处理模式等等。 自己觉得,随着这些新思路,新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 近红外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我愿意和各位近红外人士一起, 为大家共同的近红外事业增砖添瓦。  目前,在FOSS,借助于在近红外应用上的一点点经验,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寻找近红外应用推广的新领域, 由于近红外是一种应用技术,需要现成的数据库支持, 客户才有投资近红外的动力,这就使得新领域近红外的应用推广变得相当艰辛。于是,自己脑海里闪出一个新念头,拿出当年攻读博士学位的劲头,再花几年时间,在近红外新领域应用上做大量的样本积累工作,力求以后在新的领域把近红外技术推广到目前成熟领域的高度。 在近红外新领域应用上,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 近红外虽不是我的专业,但已经成为我的职业,我必将全部精力致力于在实际应用中推广近红外技术,为近红外技术的广阔前景贡献自己的力量。  FOSS公司 罗海峰  2016.09.21
  • 近红外光谱三个问题的思考——伟创英图总工韩熹写在全国第六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圆满闭幕之后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全国第六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日前在武汉圆满闭幕,与会代表、参展厂商和论文水平等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可以说是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届盛会。北京伟创英图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熹也积极参加了此次会议,期间,他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和同行的报告、会下也进行了多方交流。会议报告精彩纷呈,让他受益匪浅 而且,即使会议结束仍然思绪万千,连夜写下此篇感想。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0c046401-c4ce-4aaf-a832-07379962b3e5.jpg" title=" 韩熹近照1.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北京伟创英图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熹 /span /strong /p p    strong 思考近红外光谱的三个问题 /strong /p p   在本次会议上,杨辉华博士提出“在研究学者之间、在仪器制造企业之间,应该更加透明化、更加开放化的进行交流,闭关自守,不利于技术发展”,本人深表同意。因为,在多个报告中都有涉及研究院校通过采购一些光谱仪模块、测样附件模块,自行组建实验平台开展研究,从中我看出了一些的问题。我赞赏这种探索精神,但由于院校派团队往往偏重理论研究、算法研究以及应用研究,对于硬件的了解深度不够,使得研究过程、研究结果存在诸多变数。 /p p   本次会议的交流环节中,我选择性的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本身是我原定大会口头报告中会涉及到的(临会前,进行了一项手术,术后连续输了11天液,才最终得到大夫同意出差来武汉)。我得到的答复基本在预料当中,都不够“完美”。究其原因,是对于仪器硬件的理解层面不够深,问题不在他们,是因为没有仪器制造企业与他们紧密合作。我说的“仪器制造企业”,不是指进口仪器的国内办事处或者代理商,因为他们的角色也仅仅是被培训者。我说的“紧密合作”,不是“商业合作”,是当剥离利益关系之后,从技术层面解析仪器,而不是简单的培训说明。 /p p   以下,我以伟创英图仪器产品为实体,从仪器制造企业角度,阐述一些我的思考与解决方案,希望对企业、学者有所帮助。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问题一:离散波长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研制思考 /strong /span /p p   作为互联网型企业投身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研制与商业化,广州讯动给我的触动最大,从情感上,我非常支持他们。离散波长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通常可以分为滤光片型和激光型。研制思路:选择特定领域样品,通过波长筛选算法获得特征波长(潘涛老师报告内容,我个人很想了解具体算法实现),选择对应的滤光片或者激光器,获得特征波长下的单色光,实现分光目的。 /p p   该技术路线要求筛选出的特征波长数量不宜过多,波长不宜过大,因为非制冷型InGaAs探测器在成本和结构复杂度方面优势明显。我认为需要思考的技术问题:当筛选后的特征波长数量较少时(12以下),每一个特征波长都充当着“关键先生”的角色,受到整机成本控制要求,内置的激光器需要具备低成本、小型化特点,在波长准确性与重复性上存在短板,问题即来自元器件固有问题,也包括实际使用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等)的影响,存在X轴方向的左右飘忽不定,“关键先生”有可能是“不靠谱先生”。此外,降低仪器成本的目的是可以大批量推广应用,但是台间差异性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同批次采购的激光器,相同标称波长下的激光器可能存在差异,即准确性达标的前提下,分属左偏移和右偏移两类。当然,我们可以在仪器出厂前进行仪器标准化标定,来降低台间差异性。但是,实际用户环境因素与标定环境不一致,导致激光器自身的变化(X轴和Y轴两个方向),该变化甚至有可能是非线性变化。 /p p   从实际应用角度考虑,其实也无需过分紧张,毕竟此类仪器目的在于满足实际快检需求,而不是与大型实验室仪器比拼性能指标。因此,我认为通过在仪器内部集成标准物质,以及挖掘多台仪器在不同环境下(模拟用户现场)的标准物质谱图的函数关系,有助于仪器的批量推广。此外,有报告提出“仪器台间差异性问题不大”,我要指出的是,这个结论的得出是有前提的。此类仪器价格往往超过30万,内部结构复杂,光学模块需要严格生产工艺下确保一致性,并且内置各种校准定标模块。可谓应了一句老话:只要有钱,很多问题就不叫问题。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问题二:谱图、模型入网的可靠性确认工作的思考 /span /strong /p p   本次会议,多个报告提出谱图、模型的网络化管理,但是我认为,现阶段对于谱图、模型在入网前的可靠性确认工作还很薄弱。 /p p   企业管理者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以及仪器自检功能,来提高谱图测量可靠性。但是,例如,近些年重大安全事故仍然不断出现,可见并非是没有严格的制度,而是没有严格的执行。因此,通过在仪器功能上进行合理设计,有助于降低人为误差(惰性或者疏忽造成的)。通过对市面主流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调研,本人发现,很多企业用户往往依赖于仪器自身的自检功能,认为仪器自检通过,就可安心测样。殊不知,仪器自检也有很多门道在其中,也有行业潜规则,通过输入高级密码或者更改配置参数,就可以调整仪器自检评判结果指标阈值,甚至忽略部分仪器自检项目,达到表观上的仪器自检合格。企业用户在仪器自检合格后,就会开展连续样品测量。在这期间,往往仪器只会对重大硬件故障进行报警,而不会针对仪器性能变化做出反馈。此时此刻,本人认为,用户测量是“失去保护”的。 /p p   伟创英图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可以分为两方面:透明化仪器自检项目的流程与指标计算公式,为用户提供与内置校准模块同材质的外置校准模块,用户可自行开展实验,论证仪器自检结果的真实性。此外,仪器软件自检运行过程中,会显示自检流程所涉及的全部谱图与评判结果,而非简单的显示合格与否。 /p p   动态校准技术的引入,仪器内置标准滤光片,用户在进行每一次样品测量时,都会自动进行标准滤光片测量,由于近红外光谱测量本身具有快速性,因此多出的动态校准流程,不会为用户增加过多时间负担。由于每次样品测量,在谱图数据结构中,都会保存标准滤光片谱图,利用该谱图可实现对当次样品谱图的实时校准,包括X轴与Y轴。此外,在谱图、模型入网时,系统通过匹配性对比每张谱图数据结构中的标准滤光片谱图与参照谱图,评判当前谱图测量时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从而达到谱图可靠性确认的目的。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问题三:高速运行模式下的近红外谱图测量稳健性思考 /span /strong /p p   近两年,本人有幸参与了两套果品分选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研制,在去年的BCEIA展会上展示了一套果品在线模拟装置,在2016年还将有一套果品分选系统上线。从上述项目实施过程中,本人提出“高速运行模式下的近红外谱图测量稳健性研究”的课题研究方向,希望能有专业的研究院校团队可以介入,将该项研究得更加透彻,该项研究会对未来在线近红外光谱测量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这里,我仍旧保持一种开放的形态,与大家分享伟创英图的果品分选系统的设计思想。首先,关于定位问题,我们放弃传统“同步齿轮+接近开关”这种定位方式,其原因包括:适用局限性(只适合固定在传送带上的托盘,不适合独立游走型托盘),定位托盘不具有标识性(只能表示有无托盘,不能识别具体托盘编号)。我们目前采用的NFC近场通讯技术(之前采用RFID技术),我们为每一个托盘(无论是固定在流水线上还是独立游走型的托盘)内置一个NFC芯片(选用抗金属类型)。利用该芯片的存储区,为每一个托盘进行唯一标识,并且负责存储检测分析、评价分级结果。其次,我们支持多端测量技术,即在线上可以先后部署不同类型的分析单元,例如:称重单元(果品称重,由于每个托盘都有独立的NFC芯片,在其存储区会记录每一个托盘独有的自重信息,提高果品称重准确性)、近红外光谱分析单元(评判果品品质,糖度、酸度、硬度等)、成像分析单元(评判果品有无疤痕、是否对称美观等)。 /p p   具体分选流程如下:在分析单元前、后各部署一套NFC识别模块(读、写),当果品到达分析单元时,前置NFC识别模块高速响应读取到托盘NFC芯片信息,表示托盘已然就位,通知分析单元开始测量分析,测量分析结果会在果品到达后置NFC识别模块时,写入对应的NFC芯片存储区。由于NFC芯片存储区空间有限,实际写入可以是分级等级或者测量结果编号,后期通过测量编号可以进行检索查询。当果品通过全部分析单元,到达分选通道时,分选通道会通过读取NFC芯片存储区内容,来判断当前果品是否允许进入当前通道,从而实现分选目的。 /p p   上述流程是2016年公司新上线的果品分选系统的核心设计思想,在这之前,我开发的分选软件部署在主控电脑,软件需要照顾各个环节。现如今,我将原先的集中处理改为分散处理,甚至部分节点不与主控电脑关联,采用独立的Arduino模块实现控制。针对近红外光谱测量这部分,我选择具有高速测量功能的USB4000光谱仪(海洋光学),该光谱仪可实现最低10微秒/次的高速测量(USB2000+最低测量速度是3800微秒/次),我即不采取单平均次数测量,也不采取多平均次数测量,而是单平均次数下的多次测量。该方式的优点在于,我可以对得到的多次测量谱图进行人为算法干预,筛选得到能够真正表征果品信息的谱图,再计算平均谱图,提高谱图测量稳健性。从实验数据来看,不同果型(苹果)最终有效谱图数量存在些许差异,有效谱图数量在6-8张不等(每秒测量5颗状态下)。由于单平均次数下的多次测量,意味着需要进行多次谱图数据传输,目前是利用OminiDriver中提供的高速扫描方法来实现。我最终希望的解决方案是将我的筛选方法可以嵌入到光谱仪底层程序上,而这一想法的实现,就需要借助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厂商(复享光学)的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c5e8274b-d3c3-475f-8ae2-f5a9ab849cc8.jpg" title=" 多用途智能近红外光谱分选系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多用途智能近红外光谱分选系统 /strong /p p   上边谈到的三点思考与我的想法,其实很多地方都需要国产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制造企业的支持才可实现,但很可惜,目前此类企业实在太少。每年近红外相关文章很多,但是仪器研制类别的很少。全国研究院校知名近红外学者很多,但是从事仪器制造方面的很少。当无力改变现状时,我们就更应该开放与包容。 /p p   我再次表明我们的一个态度,就是愿意为研究院所无偿提供实验平台建设、样机制造、商品转化等方面的建议,也愿意分享我们使用过的一些进口近红外光谱仪的心得体会,目前我们掌握的近红外光谱仪模块包括:JDSU、TI NIRscan、Insion、USB2000+、USB4000、Maya、STS、无锡微奥MEMS-FTNIR等。 /p p    strong 十数载不变初心、耐寂寞终有所报 /strong /p p   说起来,韩熹进入近红外光谱领域已经有十多年了,回想自己十数载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研制与应用之路,不禁感叹到,十数载不变初心、耐寂寞终有所报 青春虽已不再,但不变初心。2004年,韩熹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系,随后加入北京英贤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从那时起,韩熹便与近红外光谱分析结缘。 /p p   英贤仪器实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国产化、量产化,打破了当时进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市场、价格的双垄断,让国人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当时陆婉珍院士、袁洪福教授、褚小立博士给予英贤仪器大量的技术指导意见。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第六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上,姚建垣先生(英贤仪器公司总经理)向陆婉珍奖励基金捐赠十万元,姚总说要懂得“报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4cc288b5-faed-4395-81d1-690ef6e8ec71.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陆婉珍院士给予英贤仪器大量技术指导.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563b8b3a-a48b-40b0-b45d-ea3178925b06.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袁洪福教授、褚小立博士给予英贤仪器大量的技术指导意见.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陆婉珍院士、袁洪福教授等对国产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研制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strong /p p   2007年,英贤仪器并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近红外光谱分析事业部,开始着手研制全系列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产品,包括:便携型、通用型和在线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以及CM-2000化学计量学软件。当时公司的目标,就是研制出可产业化的高精度、高稳定性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直到如今,聚光科技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仍旧是国产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领军代表,且没有之一。”韩熹说到。 br/ /p p   2012年,在聚光科技服务满五年后,韩熹离开了聚光科技,但是,他并没有离开近红外光谱事业。经过历时一年多的筹备,韩熹等人于2014年4月成立北京伟创英图科技有限公司,沿着定制化、专用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研制与产业化继续前行。此时,姚建垣先生已经退休,当他看到这些曾经的“孩子”已然成家,但对近红外光谱分析事业的热情不减,他决定不计报酬,继续陪他们走一程。 /p p   姚建垣先生曾经对韩熙谈过他的创业艰辛,也分享过他的应变之策。对于制造企业,研制与销售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不会一夜暴富,不要有投机心理,踏踏实实做产品。对于技术应用、研究学者,要能“耐得寂寞,顶得压力”。 /p p   作为业界“新瓶装老酒”的伟创英图,拥有十数载的仪器研制、量产化经验,非常愿意为研究院所无偿提供实验平台建设、样机制造、商品转化等方面的建议。韩熹说,“我们曾经走过的错路、弯路,不希望你们重蹈覆辙,我们的经验与技巧希望能加速你们研究成果的商品转化。” br/ /p p br/ /p
  • 瑞士万通DS2500近红外光谱液体分析仪被提名科学家选择奖
    瑞士万通DS2500近红外光谱液体分析仪(以下简称DS2500L)获得科学家选择奖之“Best New Spectroscopy Product of 2020”的提名。DS2500L是瑞士万通新款台式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专为各种液体和粘性样品的常规分析而设计,覆盖了近红外光谱区 和可见光谱区。不同于傅里叶变换系统,DS2500L还可以检测到样品色度的变化,比如由 于老化造成的颜色变化。DS2500系列产品具有IP65认证和稳定的分光系统,这是一种高度耐用的解决方案,甚至是高速振动的环境下,也可以保护仪器核心部件免受外界环境影响。用于分光的高精度数字光栅能够保证快速地采集数据,使结果可以在30秒内获得。 关于科学家选择奖(Scientists’ Choice Awards)“科学家选择奖(Scientists’ Choice Awards)”奖是为了表彰那些对全球科学进步影响非常大的新技术。“2020年科学家选择奖”(General Lab、Separations和Spectroscopy)的获奖者由《科学》杂志主编兼出版商克里帕克(Kerry Parker)在芝加哥向业界领导和科学家宣布。瑞士万通公司(Metrohm AG)因为在SelectScience平台上获得了客户一致的好评被授予“评论家的选择-年度分析科学公司”奖(Reviewers’ Choice – Analytical Science Company of the Year)。
  • 日本岛津推出最新脑功能研究近红外光成像装置
    - 为康复效果评价与新药开发做出贡献 &ndash 日本的精神疾患患者数已达300万人,精神治疗药物的处方数超过了日本总人口数,精神疾患的诊断与治疗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高效的精神治疗药物开发与高精度的精神疾患诊断都需要以更广的范围、更高的精度且更快的速度测定脑的活动状态。 「SMARTNIRS」(医疗用) / 「LABNIRS」(研究用) 8月23日,日本岛津制作所最新推出了可非侵入、实时观测伴随语言・ 视觉・ 听觉・ 运动等产生的脑活动的近红外光成像装置「SMARTNIRS」(医疗用)/「LABNIRS」(研究用)。 *近红外光成像装置以生物体透射性较高的近红外光照射头部,通过检测在生物体内散射・ 吸収的同时发生的反射光,实时可视化脑表面活动状态。具有可在自然状态下安全地测定脑活动状态的特长,广泛应用在医疗、心理学、教育学、认知科学、工程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 岛津公司开发的新型近红外光成像装置,配备最多40组80根(原有装置的2.5倍)光纤,能够以5倍于原有装置的高速度(最快6毫秒)收集数据,全面提高了过去有限的感兴趣区脑功能测定、全头测定、多名同时测定、感兴趣区高密度测定、脑血流测定的精度,捕捉更快速的神经活动等,满足不断进化的脑功能研究的所有需求。 中风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精神疾患解明、以及相对应的治疗方法确立等,本装置在医疗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做出广泛的贡献。在产业应用领域从机器人工程学的应用研究、感性评价方面,科学地支持商品开发。岛津公司争取通过向市场投放强有力地支持最尖端脑功能研究的本近红外光成像装置进一步提高其销售额。本装置应用了文部科学省脑科学研究战略推进项目的部分成果。 <新产品特长>(1) 高密度地测定脑部全区域 配备40组80根(原有装置的2.5倍)光纤,实现了脑表面测定数的増量与高密度化,可无遗漏地测定脑部全区域。 (2) 数据收集高速化 高速度收集数据,可高速地观测变化的信号。(3) 降低头皮血流的影响 通过降低头皮血流的影响,可以更为准确地测定脑血流。(4) 卓越的扩展性 光纤组件可扩展,从4组到最多40组(原有装置最多为16组)。减少了初期导入费用,同时,通过增设组件,方便地升级通道。(5) 「简便操作、简单显示」(对应精神科) 追加了可望应用于忧郁症辅助鉴别诊断的解析软件,实现一键式数据解析。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德州仪器推出首个近红外DLP芯片组和评估模块
    2014年3月4日,北京讯&mdash &mdash 日前,在2014年匹兹堡分析化学及实验室展上(Pittcon 2014),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代码:TXN)宣布推出首款为支持近红外光(NIR)的使用而优化的DLP ® 芯片组DLP4500NIR以及相对应的DLP NIRscan&trade 评估模块(EVM)。它们的推出表示TI备受赞誉的MEMS技术扩展到光谱透射和反射领域及其他市场。通过采用DLP技术,应用于食品、制药、石油、天然气以及新兴产业的光谱仪,能够在现场和生产线上提供等同于实验室质量的性能表现。   Ibsen Photonic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enrik Skov Andersen表示:&ldquo 将DLP技术应用到我们众多OEM光谱仪中,是对传统光谱分析的一次革命。通过采用DLP技术,我们最新的、可编程的紧凑型多色仪可允许预先选择多个波长的色散,在VIS-NIR范围中使用经济的宽带探测器实现高速透射或吸收测定。这一特性将使客户能生成动态的测量方案和算法,为关键应用赢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保护样片远离不必要的照射。&rdquo   DLP嵌入式产品事业部经理Mariquita Gordon表示:&ldquo 我们一直在不断突破DLP技术的极限,开创其在先进的科学、工业和医疗解决方案中的应用。通过采用这款全新的近红外DLP芯片组,光谱仪器设计师可开发出全新的移动设备,将在实验室中才能实现的灵敏度和精准性应用于现场应用,同时还可降低整个系统成本。&rdquo   DLP4500NIR器件   DLP4500NIR器件得以从NIR光谱现有的其他组件和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乃是基于DLP技术核心的约百万个可编程数字微镜。与单元件探测器配套使用,工程师可用DLP4500NIR取代昂贵的线性探测器阵列来进行高性能光谱仪设计,同时还可减少特有的物料清单。DLP4500NIR针对与700-2500纳米的光谱使用进行了优化,通过对其编程,可选择和削弱多种波长,且速度高达4 kHz。DLP技术架构还能在一个设定的测量周期内将信噪比(SNR)提高到30,000:1以上,获得比传统光谱仪更快、更精准的结果。   DLP4500NIR中的每个微镜都可被控制来产生特定模式,用户可以进一步改进光谱分辨率和波长范围,调整集成时间,均衡光通量。因此,用户可通过采用自适应扫描技术高速优化材料分析,而且只需使用单一系统就能分析获得更广泛的物质成分。   DLP4500NIR的尺寸可支持较小的产品外观,使设计人员能更灵活地创建用于现场或工厂的检测系统。DLP4500NIR不仅可用于光谱分析,还可用于单像素相机、激光打标和显微镜等其他应用中。   DLP NIRscan评估模块   对那些希望以更低成本制造一个真正便携的、多功能光谱仪的工程师来说,DLP NIRscan EVM意味着一个新的选择。作为第一个基于DLP技术的光谱开发平台,DLP NIRscan包含丰富的接口,带来设计多样性和便利性。DLP4500NIR器件搭配DLPC350数字控制器使用,DLP NIRscan还包括与透射采样模块和卤素灯配套的单元件扩展型InGaAs探测器 。   在处理能力方面,DLP NIRscan拥有TI的SitaraTM AM3358 ARM® Cortex® - A8处理器(AM3358)和一个24位30kSPS的具有增量调制的模数转换器(ADC)(ADS1255)。内置的以太网和两个USB端口提供有线和无线连接选项,用于连接计算机 Wi-Fi® 和Bluetooth® 连接器单独出售。   预加载的Linux操作系统和集成的Web服务器基于BeagleBone Black架构,无需任何特殊下载即可安装&mdash &mdash 设计师只需将DLP NIRscan通过USB连接到计算机,打开Web浏览器即可。Web驱动接口支持已部署的系统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不同设备进行远程连接。用户也可以从BeagleBoard.org开源社区获得支持和工具。   供货   现在即可购买配有DLPC350数字控制器的DLP4500NIR器件。Keynote Photonics制造的DLP NIRscan将于2014年4月起售,建议零售价为8,499美元。
  • 王茜: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我于1985 年在四川大学化学系完成了化学学士后不久,当年年九月便赴美留学。1990 年我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共振增强拉曼及表面增强拉量曼的应用,虽不是近红外技术,但拉曼与近红外一样属于分子光谱学的这一大类学科。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让我首次接触到了近红外技术,到今天已有26年了。这26年我一直就专注于近红外仪器和应用方面的工作。有时真不敢相信自己己从事这个行业这么长的时间了。  毕业后,我的第一个份工作在美国波士顿,是关于近红外光无损测量人体血糖的可行性。在这个项目中,我第一次按触到PLS和多元线性分析(MLR)算法。由于血糖中葡萄糖的念量很低,测得的近红处光谱,实际真正的葡萄糖吸收,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样品极小温度,仪器基线的小量变化,甚至因含葡萄含糖的样品与纯水样品的折射度的不同而引起测量信号的变化,都可能大于要测量的葡萄糖本身在近红外谱区的吸收信号。虽然这个项目不成功,但给我很好的机会学到近红外专业知识。如果项目是一个比较容易应用,那我能学到的东西便会少得多。  1993年7月 年这个研究项目做完后,我也就失业了。于是开始找工作,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好的稳定的工作很不好找。我还算幸运,不久便找到一个工作,虽然不是个满意的工作。直到1995 年布鲁克公司推出了傅里叶近红外专用仪,计划在北美打开市场,需要招聘一个近红外应用科学家。我便靠上面项目学倒的近红外知识去应聘,并得到工作。到了布鲁克公司,才知道他们那时在北美只卖了一台仪器,而美国公司没有人了解近红外应用市场在哪儿。我才意识到我的工作首先还不是应用科学家,帮销售人员做做售前售后的技术工作。要在公司生存下来,我先得跑销售发现应用并为公司开拓市场。前面已提到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许多公司都没有新岗位召新人,布鲁克这个职位是我差不多两年找工作的过程中,唯一有回复的公司,虽然投了上百份工作申请书。所以我很珍惜这个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  也许因为一半努力一半幸运,半年后我就有第一个客户。记得他是一个制药公司的质控管理人员,计划在原料交付口,用近红外做快速原料确认。因为近红外对他和他们公司是个新技术,他还专门请一名有名的近红外教授帮助综合调研那个厂家硬软件适合这个应用。这位教授问了我不少问题。当时对布鲁克软件背后还有不少不熟悉的地方,我当时还有些紧张,有些问题也答不上来。回答不了的问题,我也老老实实告诉他,我目前不知道答案,等我搞清楚后才回答他。事后又赶紧学习并请教公司德国专家,将答案都一一补给他了。我想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赢得这家药厂的订单原因之一。后面的几个客户也是这样赢得的。慢慢地布鲁克的近红处也北美有了名气,销售人员也渐渐主动的推销近红外产品了。对于我个人,因为客户来自于各行各业的,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多很好的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应用,了解到现有仪器硬件和软件对某个应用需要一些改善的地方,并积极反遣给德国总部,不断完善公司的近红外产品线。在这个过程中,我集磊了不少近红外技术和应用知识。这对我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从最初级的近红外应用科学家,于在1998 年被提拔为近红外产品经理,又在2004 年提拔为负责全球布鲁克近红外产品线的副总裁,重点是北美和亚太市场。那时全公司开高层管理人员会议,我是参会的唯一的女性,唯一的亚洲人,唯一的中国人。这点我还是比较自豪。  关于近四百台近红外药检项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院(中检院)的胡昌勤老师和过去布鲁克的同事周学秋已在他们的故事讲到,我就不再在这里重复了。我在这里只想在这里提一点。胡昌勤老师文章中提到的惊险的车祸,我就是从那辆车里钻出来的三个人之一!为了完成任务,中检院和布鲁克公司都花了很多心血,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个人是这个项目布鲁克公司方面总技术负责人,并负责沟通协整个项目与美国总部和德国研发生产部门。从2003 年药检项目前期可行性调研到2007 年底,我与公司在中国,美国和德国的同事们和中检院胡老师、尹立辉和冯艳春等一起解决很多问题,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项目。  在这里我特别想提到是关于我与陆婉珍先生的一些故事。1996 年夏天我是在美国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到了陆婉珍院士。陆院士听说我在美国做近红外工作,特意请我下次回国,与她的近红外小组交流交流的国内外的应用。这样我在97 年认识了袁洪福老师,那时褚小立还年青不在组里。后来我听陆院士在美国的女儿说: 老太太今年72 岁,这近红外是她想干的最后一件事。随后的二十年,直到她老人家去世的前两周,我常去拜访陆院士,与她交流近红外的最新进展及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她每次都象慈母一样给了我很多建义和忠告,对我终身有益。最后一次谈话是她去世前二周,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老太太头脑非常清晰,认真仔细地听我讲述我创业的进展和遇到问题,帮我分析情况,给了我六条建议。因为老太太很精神,告别时我才认识我们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心里很内疚。告别时,她还邀请我下年一月我回国时,再交换意见。万万没没想到这一别,竞成了是永久一别。  2011 年我离开了布鲁克,开始与我先生RichardJackson博士一起研发自己的傅里叶近红外仪器。2012 年陆院士邀请我回国参加就近红外为专题的香山会议,并在会议上介始我认识了当时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的理事长闫成德先生。陆院士和闫局都鼓励我利用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优势力量,做出稳定的、高一致性的产品。在创业的过程,我遇到了许许多多问题和困难,常向陆院士和闫局请教。每次都得到了他们耐心的指导和热情的鼓励。印象最深的是陆院士说要干这样大的一件事情,一定会遇到各种名样的问题,不要急,一步一步地来,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终会有结果的。现在我们的便携式傳立叶近红外仪器已成功研发出来并已开始在国内外销售。我感到欣慰的是陆院士生前看到了我们的仪器及测试结果。我与近红外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
  • 胡昌勤:我的近红外情结
    我是从2001年开始从事近红外(NIR)应用研究的,在近红外领域还应当算是一个新人。今年能够获得“第一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科技奖”,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我感到非常高兴与荣幸,感谢近红外光谱学会的同仁对我的厚爱和我们工作的认可。  我于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药品质量控制工作。在我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可以说有二次大的转折:第一次是从我熟悉的生物学专业转行进入化学分析领域 第二次就是从事近红外分析。  大家都知道,假劣药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并且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上世纪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假劣药品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显突出。当时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80%发生在广大农村 农村医疗机构数量多且分散、药品进货渠道多,而药品监督检验资源相对匮乏、打假手段落后,这些都增加了打击制假售假的难度。针对这一状况,2003年初,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前身)牵头成立了农村基层用药快速检查与打假工作协调组,决定研发“药品检测车”,利用其快速流动的特点解决农村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并将我们的研究项目,“近红外假药识别系统”作为药品检测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课题组是从2001年开始从事近红外研究的。当时对近红外的认识只限于“近红外是红外的倍频与合频光谱,近红外可以实现无损检测”等简单概念,可想而知,当时课题组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针对当时假劣药品的特点,我们提出“建立不针对具体企业产品、以制剂活性成分(API)为检测对象、能够在多台近红外光谱仪使用的药品NIR通用性模型”的设想。当时的想法非常朴素,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命题的难度,认为“既然近红外光谱是红外光谱的倍频与合频,红外光谱对化合物可实现专属性的鉴别,利用近红外光谱也一定能实现专属性的鉴别”。但真正开始建模时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建模过程也经历了许多反复,可以说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我们的研究工作得到了陆婉珍院士、严衍禄教授、科大的苏庆德教授、南药的相秉仁教授等老一辈学者的指导与帮助,陆院士还亲临我们实验室观看我们采集的近红外光谱图,并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意见。当时,由于近红外光谱的应用在药检领域还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尤其是“通用性模型”这个概念,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因此也引起了一些专家的争议。当时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所所长桑国卫院士在全所组织了一次论证会,不同领域的专家各抒己见 在财政部组织的项目论证会上,专家组组长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苏庆德教授担任,苏教授对我们的课题非常支持,给我们的项目签了字,但直到2004年我们的课题顺利通过以陆婉珍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鉴定,苏教授才真正放下心,由衷地为我们高兴。此次专家鉴定会上,鉴定专家们评价“如此大规模、系统化、多品种药物的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创新水平,至今在国内外未见披露”。自2006年药品检测车正式向全国装备以来,我们研制的“NIR药品快速检测体系”已经装备于全国400多辆流动的药品检测车上,用于广大基层地区药品的现场快速筛查,并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多个国内重大事件的现场发挥了作用,第一时间保证了用药安全。可以说药品检测车这一项目,凝集了我一生的近红外情结。  谈一下我们的研究团队。当时为保证检测车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从全国10个药检所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近红外建模和检测车试运行两个协作组,并与当时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的药检项目团队紧密配合开展工作。中检所的尹立辉主任药师(当时是一个朴实肯钻研的小伙儿)对车载型近红外光谱仪及通用性模型传递中的误差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姜红主任药师(如今已经是湖北省院的院长了)、殷飞主任药师(一位即能干又能说,走到哪儿就把欢快带到哪儿的“帅哥”)、谢子立主任药师(一位沉稳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在湖北、河南和安徽省建立的大规模应用经验,直接推动了药品近红外快检技术的推广。中检院的冯艳春博士(一位睿智“美女”)首先证明了建立药品近红外通用性定性和定量模型的可行性 广东所的雷毅博士(一位才华横溢的贵州小伙儿)提出定性与定量模型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假劣药品筛查的检出率 崇小萌、逄涣欢、张学博、贾艳华、侯少瑞、刘续平、尼珍、柳艳云、王学良、雷德卿、邹文博等一批有才华的年轻研究生,逐一解决了项目中的诸多科学与应用问题,推动着项目的不断完善,使得我们的药品近红外快速分析系统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药品NIR应用平台。如今,这些年轻人也都已经成为各自单位的骨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我感到无限的欣慰和自豪。  我的近红外故事讲到这儿是想告诉大家,明确的课题目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不懈的努力工作,是任何项目成功的基础。我国已经渡过了缺医少药的年代,假劣药品的猖獗势头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近年来,“QbD(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在制药行业日益凸显,如何从生产源头保障产品质量、如何保证现有工艺能够生产出“质量一致”的仿制药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另一挑战。利用过程控制技术,将药品质量风险在生产过程中得以解决与控制是我们课题组目前的努力方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胡昌勤  2016年5月7日
  • 自主研发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艾目易破解手术机器人“卡脖子”难题
    艾目易自主研发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破解手术机器人“卡脖子”难题 随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长达20年的专利保护到期,国产手术机器人初创企业凭借其产品的创新性、多样性、智能化等优势站上风口。 在政策支持、企业研发实力提升等诸多因素的助推下,国产手术机器人产品接连获批上市。产品创新能力以及研发质量的提升,使之迎来强势期。据浙商证券统计,2020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为425.3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远高于全球。 不过,严峻的是尽管目前作为产业链主体的手术机器人设备已在技术上做出突破,并逐渐实现国产替代,但我国手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却面临研发实力不足,严重依赖进口。这一情况进一步成为阻碍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向上发展的“卡脖子”环节,产业难题亟待攻克。 深耕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市场前景广阔 手术机器人的价值在于其精准性和稳定性。传统手术靠医生完成,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亦会存在一些问题。手术机器人可以很好的解决人工手术存在的问题。首先,由于肌肉的收缩,人的手臂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性震颤,极易影响手术效果。以手术机器人中的机械臂作为医生的手,辅助进行手术操作,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其次,借助传统工具进行人工测量、无法看到患者内部解剖位置,以及依赖医生等问题,则需要光学定位系统等手术导航系统作为医生的“眼”,通过精准定位病灶区域位置和方向,进一步提升病灶定位精度,提高手术精准率;最后,控制算法等软件系统则作为医生的“脑”,辅助医生进行判断及手术操作,提升手术成功率。 定位系统、控制算法以及机械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三部分产品皆来自于手术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手术机器人产业链图片由艾目易绘制手术机器人系统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前景,很早就吸引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从事研究开发工作。不过,由于我国在近红外光学系统的研发上起步较晚,在产品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成立于2017年的广州艾目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目易”)专注于手术导航和手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和解决方案的研发。 凭借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深耕,以及对于临床应用的理解,2019年艾目易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其定位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从硬件设计到内部材料结构的深入研究,该定位系统在电磁兼容性、稳定性上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艾目易创始人杨荣骞告诉动脉网:“在不同的科室中,灯光、湿度、温度都有所差别,这些环节都需要做大量的实验,以及参数的测试。得益于我们多年来做的实验和产品研发,我们所研发的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稳定性非常好,能够成功应对这些复杂环境。因此,我们有信心能够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定位系统。艾目易研发生产的定位系统不仅提供了多样化接口,而且考虑到手术中医生或护士的使用习惯,我们还增加了图像、视频等交互功能,使得系统操作更为便捷。” 艾目易所研发的“AimPosition光学定位系统”现已广泛运用于手术导航、手术机器人及其他以“精准定位”为主导的医疗场景。企业则与广东省内多家医院建立长期科研合作关系,覆盖神经外科、骨科、牙科、介入科等科室,通过合作熟悉临床应用场景,充分了解临床需求,进一步推动技术迭代。 2020年,艾目易完成了手术导航系统样机研发、手术机器人技术平台搭建,以及第二代光学定位系统与工业光学定位系统研发。2021年,艾目易则是走出去,积极与行业主流企业建立合作,在奠定行业发展基础的同时,开拓研发应用场景,挖掘增量市场,加速企业发展。 目前,其产品销售已销售至国内数十家手术机器人企业。 搭建定位系统,软件算法,手术耗材三大产品管线 艾目易不仅在光学定位系统的研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亦构建了涵盖定位系统、软件算法、手术耗材的产品管线。 多年手术导航和手术机器人技术研究经验,图像处理算法、手术注册算法、机器人标定与控制算法等已经具有相当先进水平,并被国内多家手术机器人公司应用。 具体到手术操作环节,艾目易则已能够提供覆盖手术规划、图像注册、自动定位环节的相关产品。不仅如此,其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亦应用于工业领域,以支撑国内机器人产品升级,赋能工业领域创造更多智能化运用场景。 为释放出足够动能推动企业发展,艾目易通过持续跟下游机构与厂家合作,凭借在核心部件研发上的优势,以及在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方面积累的多年经验,将产品和技术赋能给产业中下游,使他们能够快速的产业化,并反过来加快艾目易产品的更广泛应用。 基于企业软件开发实力,艾目易同时还提供定制软件开发服务。目前艾目易已成功开发了手术导航系统、牙科机器人等的高端智能设备,实现了“硬件+软件”的产品部署。 发力上游,持续拓展产品应用场景 谈话最后,杨荣骞阐述了对艾目易未来发展的规划:“当前我们仍将以保持近红外光学系统更新迭代,不断丰富产品型号为主。例如我们现在所推出的2.0版本产品在外观上,以及技术细节、算法上都做了很多改进。同时,随着我们对下游市场的不断的了解和深入的沟通合作,他们对光学定位系统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需求。因此,我们会进一步丰富我们的光学定位系统的型号,尽可能满足不同科室需求。我们还将不断提高产品的关键技术参数,使之能够满足低延时的信息数据传输,实现更加精准更加高速的定位。 在应用领域方面,除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系统等产品外,我们还将往工业领域拓展。目前我们已经在和国内主要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和厂家展开了初步合作,未来我们也会将艾目易的产品和技术扩展到工业领域去应用,赋能工业智能制造和生产。这将为我们艾目易打开一个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立足上游,持续迭代,拓展丰富应用场景,则是艾目易的下一步。
  • 我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成功运行
    2月28日,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我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该望远镜开展了近红外天文观测以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实验。研究人员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近红外天文望远镜,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光背景亮度等关键数据,为昆仑站开展全年天文和空间观测提供了坚实基础。经过近两个月的运行表明,该望远镜达到设计要求,满足极寒气温、无人值守等严酷环境指标。接下来,科研人员将远程遥控望远镜在无人值守的南极昆仑站开展宇宙和空间观测。在南极最高点建设天文观测阵列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姜鹏介绍,国际上公认的南极科学高点有4个:南极点、南极的磁点、南极的冰点、南极冰盖最高点。中国南极科考队从1996年开始先后组织开展了6次内陆科学考察,终于在2005年实现人类首次从地面登顶最高点冰穹A,并于2009年在冰穹A建立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冰穹A地区,不仅大气稀薄洁净、没有光污染,而且每年有长达6个月的极夜,是地球上最佳的天文观测台址。”姜鹏说。“此次投入使用的近红外天文望远镜,可以承受零下80摄氏度的极寒气温,并且无惧‘地吹雪’对设备的干扰。”负责装备研发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望远镜新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李正阳研究员说。为确保望远镜在环境恶劣的南极地区稳定运行,他们在南京建造了一个零下80摄氏度的实验室。“南极地区有时会突然刮起大风,扬起‘地吹雪’,造成设备卡死。”李正阳说,该望远镜应用了自主研发的耐低温光学镜筒、全密封直接驱动电机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设备的极端环境适应能力。我国在南半球部署天文望远镜,有助于开展全面、持续的观测活动。近年来,依托昆仑站,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合作研制了多台套天文观测设备,其中包括参与人类历史上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光学对应体全球联测工作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等。春分过后,南极将进入极夜,无人值守的近红外望远镜将通过远程控制与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协同开展时域天文学观测,填补昆仑站近红外观测空白。未来,太赫兹望远镜也将进驻昆仑站,进一步拓展南极天文观测波段。与“爱因斯坦探针”携手探秘宇宙“我们肉眼可见的光,只是天体辐射电磁波里很小的一段,红外望远镜是天文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姜鹏说,红外波段观测为科学家探究宇宙、星系、恒星的形成与演化,了解暗物质与暗能量,寻找地外生命迹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姜鹏介绍,地球大气也会产生红外辐射对观测天体产生影响,气温越低大气红外辐射越弱,因此南极地区的极寒天气能够较好地抑制天空红外背景噪声。李正阳介绍,长期以来,我国在红外天文望远镜领域相对薄弱,此次投入运行的近红外望远镜波长在1.1—1.4微米,是最接近可见光的波段。根据科研计划,无人值守期间,近红外天文望远镜将锁定几个特定区域进行持续观测,并及时跟踪观测宇宙中的爆发天体。今年1月9日,我国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送入太空。该卫星主要科学目标涉及黑洞、引力波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预言,因此取名为“爱因斯坦探针”。姜鹏告诉记者,宇宙中的爆发现象是目前国际天文研究的前沿热点,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在X射线波段探测宇宙中的爆发现象。“我们将发挥红外波段和南极区域优势,与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合作观测宇宙中的爆发现象。”姜鹏说。
  • 马雁军:近红外的“快、准、狠”
    p   近红外技术正如古龙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武林高手,三个字“快、准、狠”。我的理解和诠释:“快”是快速,“准”是准确,“狠”是捕集相关官能团信息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05ddcf16-b567-49ec-9fb5-3aa66669e411.jpg" title=" 马雁军.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技术中心)& nbsp 马雁军 /strong /p p   从事近红外技术工作,我是半路出家,第一次与其亲密接触是在2004年。当时,上级领导发现其能同时多组分快速分析,既节能降耗又能提升工作效率,就订购了两台布鲁克公司的MPA型号近红外光谱仪。按采购周期,年底才能到货,恰逢布鲁克公司5月在成都办培训班,我去天府之地受训。周学秋老师五天的苦口婆心讲解,终于明白了一点。拷贝了一套OPUS软件,回北京后就开始了“桌面推演”的模拟学习。没有仪器实体,收效甚微。仪器12月到货,周学秋老师亲临现场安装调试讲解,对近红外仪器和技术研究又有进一步了解。 /p p   近红外入门容易,研发一个实际应用确实很难。烟叶是农产品,季节性收购,且烟叶由4千多种化学成分组成,属于复杂的化学体系 烟叶品种和等级较多,烟叶质量每年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收集齐有代表性样品需要2至3年时间,而研发一个稳健准确的定量模型,需要足够量的代表性烟叶样品和准确的理化检测数据支撑才可以完成,两者缺一不可。牵涉具体应用,还要考虑实验条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 /p p   为了能将近红外技术应用研究尽快开展起来,领导联系了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建平博士,他欣然同意。于是我带上两位同事在春节前坐火车去了上海,开始第一次拜师学艺。张建平博士是烟草行业最早研究和成功应用近红外技术的知名学者,他是我近红外应用技术研究的启蒙老师。那次在上海的培训,我记忆犹新。张建平博士推掉了其他事务,花了一天时间客观辩证讲解了他从1997年以来从事烟草行业近红外技术的研究心得,我从中知晓了“近红外技术不是万能的”道理,研发一个稳健准确适用烟草的近红外快速分析模型需要对谱图采集和实验操作进行规范化,如样品的形态、颗粒度大小、采集样品量、实验条件(如温湿度要求)、化学分析操作等都要一致,分析结果准确前提下才能采用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开展模型优化研究。为了保证培训效果,特地安排葛炯和杨凯两人对我们进行三天实验操作规范性严格培训和具体建模优化方法的培训,达标后才让回北京。一年以后的一天,他又抽出时间专门听我汇报建模研究进展情况,指出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的地方。通过2年多化学分析实验积累和建模优化,我将本企业用到的烟叶原料,按烤烟、马里兰烟(含白肋烟)、晒红烟、香料烟(含晒黄烟)四个类别分别建立烟叶中水分、总糖、还原糖、总烟碱、挥发碱、总氮、氨、氯、钾、蛋白质等多个化学指标中离线近红外快速分析模型,成功应用到本企业的原料化学质量检测工作中,并将晾晒烟(含马里兰烟、白肋烟、晒红烟、香料烟晒黄烟)离线近红外模型推广应用到集团公司下属几个复烤厂的质量检测工作中。 /p p   在2009年卷烟产品降害研究工作中,我发现同事在采用GC-TEA仪器分析白肋烟中四种微量级烟草中N-特有亚硝胺,每天从早上上班开始忙到下班,一天只能平行测定四个烟草样品,耗时长效率低,我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既然是含N化合物,近红外能不能作?我找同事要来测试样品和分析数据,扫描近红外谱图后进行近红外建模探索,四种亚硝胺单量建模R2在80%左右,TSNAs(四种亚硝胺总量)建模R2能达到90%,但用布鲁克公司的OPUS软件试了很多次,R2很难再提高。我找到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把我的猜想告诉他。邵学广教授认为我的想法很好,但亚硝胺含量低,从目前近红外应用研究看希望不大,只能试一试。两周以后的某天晚上九点多,他打电话给我,激动地告诉我,这是一个发现,近红外建模测定亚硝胺是可行的,R2能达到97%,交叉验证均方差也可接受。那天晚上我激动的一晚上没睡好觉,随后我和邵学广教授合作两年,扩充样本集到700个,采用邵老师的波长变量筛选和小波变换等联用方法完善了白肋烟中四种亚硝胺近红外模型,现已用于白肋烟和马里兰烟的原烟现场收购质量把关环节有五年了。这件事鼓舞了我,后续在邵老师指导下又开展了烟叶中重金属和白肋烟中氨基酸近红外建模探索工作,经过两年半的能力,建立了四种重金属(镍、铅、砷、铬)和三种氨基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近红外模型,现已应用于实际生产工作中。 /p p   “书到用时方恨少”,参加工作后才发现自己学的远远不够,一直想再进学校深造,2008年通过全国GCT统考和专业课考试,我考入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读工程硕士,专业是化学工程。北京化工大学对在职读工程硕士要求比较严,只集中组织上5门公共课,其它课都要跟着在校学生一起上,我挤时间花了两年半时间去学习学位必修课和我想学的专业课,多数是有关数学建模的课,跟着在校生一起听课、交作业及参加闭卷考试,我坚持了下来。共修了46学分,后来学位办通知我学分已够可以找导师做毕业论文了。我一直想拜袁洪福教授为导师,想让他指导我结合企业生产线做在线近红外应用方面的毕业论文,但苦于不认识他。通过邵老师帮助引见,我终于拜袁洪福教授为导师。拜师那天,袁老师语重心长对我讲:“你要有心理准备,咱按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要求,对你进行必要训练,完成训练才能毕业”。我当即表示没问题,我能承受,越严格越好。 /p p   在袁老师指导下,采用在线近红外分析技术以解决在卷烟生产线重点工序在制品过程中理化质量监测问题为课题,从应用原理入手,到采用在线近红外技术监测的具体质量指标实现,花了两年多时间,终于基本完成了设立目标。由于我半路出家学近红外,功底较差,在理论总结和条理说清楚方面可费老鼻子劲了。每次将修改完的论文发给袁老师,他无论多忙都挤时间,争取第一时间审阅,指出要修改之处让我改,他对我的硕士论文先后审阅修改了十稿,我能想象出他戴着老花镜审阅论文认真程度,我每当想起此事,满怀感恩之情外都挺不好意思的,后悔本科毕业时没能努把力上研究生多学点,现在这么费力。随着毕业论文提交的截止日子临近,我越来越着急,在临近最后一天时,我请示袁老师我的硕士论文能不能提交,明天是本年度提交论文的最后期限。袁老师说:“交不交,是你的事!改不改,是我的事!你的论文还得改!”我当时都崩溃了,又从头至尾认真修改了一遍,没有得到袁老师肯定情况就着急上传提交了,后来袁老师说对我没训练够,我也因为此事内疚好久。答辩是在化工学院进行的,按在校生要求我顺利通过答辩,领到工程硕士学位证书。一年后我的同事去答辩他的毕业论文,评审的陈院长还记得起我当时答辩过的论文。我非常感激袁老师对我的培养!目前我在袁老师指导完成在线近红外对生产线的检测研究一直在生产线应用。 /p p   我作为烟草生产企业一名工匠,近红外技术在企业应用研究已伴随我工作12年有余,正如我开头讲的那样,近红外技术如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三个字“快、准、狠”。“快”为快速,“准”为准确,“狠”为捕集相关官能团信息狠,即使是微量亚硝胺,也能抓到关键相关信息。近红外技术在烟草行业属于发展阶段,虽然近年来离线近红外技术在烟草行业中又不断研发出真假烟鉴别、三醋酸甘油酯、卷烟烟气中七项有害成分等快速检测方法,但在线近红外应用价值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如在线烟叶挑选分级和原料过程控制等还在沉睡中,如何将其潜能开发出来?是靠袁洪福老师、邵学广老师及更多其他老师技术帮助,才能把近红外技术的“快、准、狠”在烟草行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开发出来,发挥其更大作用。 /p p   谈了一点生产企业人的亲身感受,没有那么高的理论层次和深度,不当之处,请多多海涵!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6年5月5日星期四完稿 /p p br/ /p
  • 第九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闭幕,这些年轻人获优秀青年报告奖!
    仪器信息网讯 2022年10月22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和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顺利闭幕!为期3天的会议,中外专家学者汇聚一堂,80余位嘉宾分享,近3000人报名参会,会议规模创历届之最!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是我国光谱分析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迄今已走过了18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学术研究、仪器研发,以及诸多行业的应用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在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和某些应用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且,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也一直在砥砺前行,竞争力明显提升。虽然因为疫情的影响,阻碍了大家线下相聚的步伐,但并没有影响大家学术交流的热情。本次会议,不仅汇集了数十位近红外领域顶尖的国内专家,还邀请了四位国外知名专家做客直播间。各位嘉宾的报告精彩纷呈,内容涵盖了化学计量学方法、仪器与测量附件、光谱成像与过程分析,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业、食品、化工、制药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进展,为听众们呈现了一场既有深度亦有广度的学术盛宴。除此之外,本次会议还举办了第四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颁奖仪式,并安排了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以及“创和亿杯建模竞赛优胜奖” 获奖嘉宾现场分享。年轻思维孕育创新力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数位优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在读学生也在本次会议中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大会闭幕式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褚小立博士公布优秀青年报告奖获奖名单。第九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优秀青年报告奖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姓名报告题目潘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原始近红外光谱到“种”识别针叶材树种王悦(北京服装学院)在线近红外光谱预处理对废旧纺织品定性识别的影响韩丽(南开大学)近红外光谱用于水的氢键结构分析田伟路(山东大学)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透明质酸分类识别及水合动力学研究肖晓枫(武汉轻工大学)拉曼成像估计暴露于微塑料中小龙虾的污染水平吴思俊(天津中医药大学)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黄柏柱层析过程终点判断及在线监测方法研究龙若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五脉绿绒蒿提取过程中总黄酮含量的近红外在线检测田军(中国矿业大学)基于微波频谱分析的煤炭水分含量智能无损测量系统池焜平(暨南大学)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可变移动窗口SNV方法凌梦旋(天津工业大学)一种用于噪声非均匀分布的近红外光谱去噪新方法研究杨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Comparison of near-infrared and dielectric spectra for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mature milk adulterated in bovine colostrum张倩(北京工商大学)基于可见/近红外全透射光谱的鸭梨霉心病在线检测会议虽然结束了,但是近红外光谱学习的热情会一直延续,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应用高速发展的势头会持续保持!就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长,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在会议开幕致辞中讲到的,“恰逢今天世界进入了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为近红外分析技术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相信未来近红外光谱技术也会出现在仪器分析舞台中央!”后续,部分报告视频回放请关注仪器信息网相关信息。
  • 最新成果:近红外荧光成像用于活体生物研究(发布于Advanced Materials)
    荧光成像一直是生物动态分析、活体追踪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该技术领域,近红外光学技术因其自身独特的生物适应性以及高精准度,已经被认为是生物医学研究和活体生物成像的一种超越可见光成像的重要工具,也被广泛证实可为活体成像研究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尽管当前的近红外一区(NIR-I)成像相比可见光波长下的成像,展示出良好的优越性。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nm)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生物活体成像,这主要得益于 NIR-II 区域具有弱的组织自体荧光、低光子散射以及干扰,便于实现信噪比、分辨率和穿透深度等多方面的提升。因此,发展更高亮度的近红外二区成像方法以及工具可以实现更深更精准的生物成像与检测。近红外荧光成像的技术发展往往受限于探针的发展,高亮度以及具有特殊响应性能的探针材料是荧光成像技术的核心。在过去几年间,经过全球化学材料家以及药学家们的努力,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分子体系,并在荧光成像与活体分析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是当前仍缺乏高效的探针,特别是高亮度和长波长的荧光材料,这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该团队开发出一系列在近红外二区具有高亮度的有机荧光探针,实现了 NIR-IIb 波长(1000-1700nm)下的全身血管、胆道系统以及脑部血管动力学高分辨成像。研究成果“Molecular Programming of NIR-IIb-Emissive Semiconducting Small Molecules for In Vivo High-Contrast Bioimaging Beyond 1500nm”,发表在 Advanced Materials 上。Advanced Materials,2021-2022年影响因子为30.849该研究首先合成了具有 A-D-A 骨架结构的近红外二区发光探针母体,并进一步采用硒和氟原子工程方法改造所得的近红外二区发光探针母体,从而增强分子内电荷转移并降低能级带隙。通过纳米制备技术,获得了高稳定的水溶性 NIR-II 纳米荧光探针材料,该荧光探针具有高效的 NIR-II 发光性能,其发光波长可延伸至 1700 nm。更进一步的活体生物成像证实了该荧光探针可高分辨的可视化全身血管以及膀胱胆道系统。此外,该探针也对脑部血管成像以及血流动力学进行了高速成像,取得了可观的脑血管造影性能。概括来说该研究为新型近红外二区有机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以及高分辨生物成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有效工具。上述工作立足于近红外二区的波长问题,只是做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后续他们将继续挖掘近红外二区新的分子体系以及优越性,深入研究分子体系的发光波长以及量子产率的优化,以期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到平衡。荧光成像介导的手术导航方法因为其本身实时可视化和高速动态成像性能,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视化手术工具,有望协助临床医生进行实时病灶发现和手术扫除。“因此,我们基于前期在近红外二区分子设计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上,将进一步开发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在疾病诊疗,特别是在手术导航方面的进行深入性应用探索。”李盛亮说。除此之外,该团队也一直关注并致力于近红外二区肿瘤治疗研究,通过研究近红外成像与近红外治疗的联合体系,发展新型的高效诊疗一体化药物。特别是利用分子设计合成的基础,发展单分子具备多个光学功能的 All-in-One 体系十分值得期待。
  • 陈平与近红外:六年近红外之路------从一台近红外到多台近红外的成长
    六年近红外之路------从一台近红外到多台近红外的成长  近红外在饲料行业的应用,应该说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所以外资企业的近红外应用较早,并且是以规模化的应用模式快速复制和扩张。而国内饲料近红外的大规模应用,大部分是最近十年间的事情。我很有幸当年毕业后正好碰见这个时期,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集团近红外应用和推广联系在了一起,作为近红外项目负责人组建了目前的近红外定标项目中心,经历见证了近红外在我们集团的应用发展过程。  我于2010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营养专业,作为学校的优势专业,不缺工作岗位,同学们除了继续深造,大部分选择配方师或饲料研发岗位从事技术工作,唯独我是例外。当时对实验室情有独钟,第一个工作项目是用ELISA方法进行霉菌毒素检测分析,并且在集团开展培训推广该技术。因为读书期间有一年半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础,这个检测简直是小菜一碟,工作之余可以兼职看看近红外。这台近红外比我早一年到实验室,此时已经有常规的成品和大宗原料模型,用于和总部最近的全价料工厂的检验。用肖雪博士的“要不试试近红外?”的想法,联系到自己的日常检测工作,我立马就想用它建立一个玉米的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的预测模型!虽然对近红外操作都还是一头雾水,可是说干就干,看着软件说明书,请教了一下同事操作方法,还查阅到了相关的所有文献,只有老外发表过类似的文章,有可行性,这在国内检测都还是空白呢!要是建成了可以节约多少检测成本呢,感觉读书时候的钻研劲儿又上来了,把波长间隔设到4cm-1,样品取3次平均,还想把颗粒和粉碎模型一起做,检测,粉碎,扫描,100多个样品,天天从早干到晚,然后数据分析,光谱处理,波段选择,参照老外,也自己用软件优化,结果------不了了之。现在看来,有些笑话,也感叹那时候真的很年轻。近红外说起来很简单,因为有商业配套软件,简单到我们可以把计算过程当成是黑匣子,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模型,R2要接近1,RMSECV要最小。中间却缺少了很多环节,对数据的综合解读能力也基本处于外行状态。殊不知,近红外技术是一门多学科技术,涉及到到知识面太广了,光谱学,化学计量学,统计学,还有所要检测项目相关的行业知识。我喜欢把近红外工作比喻为下棋,因为一招错可能会导致全盘皆输,一旦一个环节错了,最终出来的数据都可能会不尽人意。很多人对近红外都能说出十之八九,可是往往那不足的一二就成了水桶原理的短板,所以即使很多人都可以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专业的建议,没关系,一一接受,但是去伪存真,扩充知识面,在建模之初做好打算比后期补救的意义会大很多。  半年过去,检测工作没再继续,之前从事近红外管理的同事辞职了,我开始接手专职近红外工作。我也开始脚踏实地地把应用重心转到常量分析上,对提高模型的稳健性做了大量优化工作,在此过程中对软件操作维护已经非常熟悉了。鉴于第一台近红外在公司的“良好”应用(至少替代了很多手工分析,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总监决定在集团大规模推广近红外了。当我产假休完已经2011年底,新来的5台近红外很快摆在了我面前,等待验收调试。报警,斜率,截距,样品,数据,这些词天天在我的头脑里打转,下班都挥之不去。因为我们选择的其中一款仪器在全球都大概算是首发了,应用经验都有些缺乏,可能还有些信心太足。我们就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调试了近两个月,还是没有达到我们先前使用的单台近红外的预期结果,但是抵不住分公司的压力,还是把仪器下发到各个分公司,反馈回来的情况是------其中一个品管经理给我们总监投诉花几十万买回来一个废物。那一刻真的很崩溃。如果说前期单台近红外自己还能简单地玩一玩,现在是真心HOLD不住了。庆幸的是领导并没有批评我,还组建了四人的近红外项目组团队协助我进行湿化学分析,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厂家技术团队尽可能给予了我技术支持。虽然顶着压力,当时还是想,我就不信近红外做不出来,颇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势。也正是因为碰到的问题太多,促进我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进行更多的反复论证,这些问题就像是滋养我快速成长的雨露一样,带动了我很多的思考。大概过了半年时间,一直以来的坚守终于有了回报,雨过天晴,问题逐渐解决一些了,网络化应用的优点也逐渐显现出来,为我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管理的二十多台近红外,除了安装的时候亲自下分公司验收培训,再也没有太多的机会能下分公司了。现在的近红外已经成为我们分公司缺一不可的工具。  去年,褚小立博士把我们近红外工作者们都拉入微信群,让我第一次有机会见识到了如此多的不同的专业背景专家,并且参加第六届近红外光谱学年会见到了真人,听着他们的故事,执着和坚守是大家共同的特点,作为一个近红外迷,不是近红外专业出身,但是能够成为其中一分子被接纳,竟然毫无违和感,我很感谢这个群体对一个非学术界晚辈后生的包容。回顾这六年来的近红外工作,感慨万千,我也一直在探索论证中成长,真正无怨无悔。  华西希望四川特驱投资有限集团研发技术中心 陈平 2016.5.14
  • 新型低毒的近红外Ag2S量子点制备成功
    试想一下在医院进行常规查体时的情景:首先,喝下一种含有被称为“量子点”的纳米颗粒液体,接着医生会让你慢慢走过一个通道,这时激光束对全身进行扫描。在通道的另一端,计算机自动生成三维图像。根据这些图像,医生会告诉你在你的体内有无肿瘤细胞以及肿瘤细胞的精确定位。这些好像是只有在《特种部队》或《阿凡达》这样的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但是请不要吃惊,这或许就是你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享受的“量子点”荧光成像检测技术。   到目前为止,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主要有三种标记方法:荧光蛋白标记、荧光染料标记和量子点标记。相比较而言,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荧光探针,具有激发光谱宽、荧光发射光谱窄、荧光光谱可调、量子产率高、光化学稳定性高和不易分解等诸多优点。   由于不同波长的组织穿透力不同,血红蛋白、脂肪和水对近红外波长的吸收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因此,对活体成像而言,选择激发和发射光谱位于近红外光区的荧光标记方法,将有利于活体的光学成像,特别是深层组织的荧光成像(Nature Method, 2005, 2: 12 Science, 2009, 324: 804)。因此,低生物毒性的近红外量子点对于活体荧光成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近,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王强斌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Ag(DDTC))为原料制备出了尺寸均匀的、大小为10 nm左右的单分散性Ag2S近红外量子点。相比较目前的含有铅、镉或汞等元素的近红外量子点,Ag2S量子点具有毒性较低的优点。光谱研究结果表明该Ag2S量子点在785 nm的激发条件下,在1058 nm附近出现一个半峰宽仅为21 nm左右的荧光光谱。鉴于该Ag2S量子点的发现对于活体深层组织荧光成像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著名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 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以及苏州科技局的支持。
  • 日立发布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新品
    从1962年推出首台商品化紫外分光光度计以来,日立凭借全球先进的光栅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满足用户的科研和检测需求。这次推出的台式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融合了日立精密的光栅技术,使用了新研发的蚀刻衍射光栅,既可测定液体样品的吸收光谱,也可测定固体样品的反射和透过光谱,另外丰富的附件满足您多方面的测定需求!主要特点如下:1. 宽波长范围190-3300nm,满足所有测定需求。2. 低噪音采用连续可变狭缝,在近红外波长区测定低光量时,自动加宽狭缝;测定高光量时,自动减小狭缝宽度。支持低噪音测定超大范围波长区域3. 高速扫描采用齿轮驱动,实现了紫外-可见-近红外区域的快速扫描。4. 低杂散光、超大测光范围标配新研发的蚀刻衍射光栅和高光量单色器。5. 采用全新控制软件,操作更加便捷采用UV Solutions Plus,新增数据表和数据处理结果的列表显示功能、报告格式的自定义功能、仪器性能检查功能。6. 提供丰富的配件,支持液体到固体样品的测定各种配件一应俱全,满足分光光度计的多种测定需求,如溶液中微量样品的测定和片状样品、薄膜样品的测定等。更详细的资料请参考日立高新技术官网https://www.hitachi-hightech.com/cn/product_detail/?pn=ana-uh5700&version=创新点:从1962年推出第一台商品化紫外分光光度计以来,日立凭借全球领先的光栅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满足用户的科研和检测需求。此次,全新推出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 1. 标配新研发的蚀刻衍射光栅和高光量单色器 2. 连续可变狭缝,齿轮驱动方式,实现低噪音和高速扫描测定。 3.使用全新控制软件UV solutions Plus,操作界面进行了大幅度改进,提升用户体验。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实现企业数字化方面不可或缺” ——访北京化工大学 袁洪福教授
    他是我国近红外光谱学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自1993年,全身心地献身于近红外光谱事业,在国内外近红外光谱领域颇具影响力。从成立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到近红外光谱分会的筹备工作,他付出了大量心血。自2014年至今,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长,始终心系我国近红外学科发展,在近红外科普、会议活动组织、标准化建设、国际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突出。在全国第十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中,他荣获第五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贡献奖”。他就是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日前,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袁洪福教授,为大家分享其在近红外光谱领域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近红外光谱产业发展的展望和建议。第五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贡献奖”获得者:袁洪福教授“师恩难忘,感谢各位近红外同仁一路同行”师恩难忘,作为陆婉珍院士的学生,采访伊始,袁洪福教授几度哽咽。他说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对他而言意义非凡。“我从事近红外光谱研究到现在已经30多年,是陆院士指引我进入了这个领域,现在稍微取得一些成就,应该归功于陆院士的教诲和指引。在此,我深深缅怀我的导师陆婉珍院士。”不仅如此,袁洪福教授还特别回忆到,“闵恩泽院士在临终时候特别约我们到北医三院病床前,嘱托我们陆婉珍院士奖项的具体事宜。这个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两位德高望重科学家纯粹的科学和国家情怀让大家无不为之动容。”“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已经颁发到第五届了,该奖项在我国科学仪器领域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为此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采访中,袁洪福教授感恩陆院士的指引和教导之外,还感谢了一路同行的专家、团队、企业、家人等。他说,特别感谢王顺昌先生、闫成德先生、汪正范老师、燕泽程老师、褚小立教授、韩东海教授、刘慧颖老师、杨辉华教授;还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张莉副秘书长、信立方唐海霞女士等在学会建设工作上的鼎力支持。袁洪福教授说,他之所以能在近红外分析研究领域做出点成绩,应特别感谢与他一起合作过的仪器企业家,北京英贤仪器有限公司的姚建垣先生和西派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庞立波先生及其工作团队;感谢曾经和他一起工作过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北京化工大学科研团队、他所指导的历届从事近红外研究的研究生,以及其夫人林红女士的默默付出等。他说,“这项殊荣应该归功于与我一起工作过的所有近红外同仁!”“近红外光谱数据可以做准!”回顾这一路走来的成果,袁洪福教授如数家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我国最早(2000年)的近红外专著,在我国近红外发展中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是作者之一;1997年,他主持开发了国内首套中文版化学计量学软件和首台国产短波CCD近红外分析仪;2000年,首套国产在线近红外分析仪在我国石化工业和国防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在我国近红外技术发展中产生了引领性、持续性的影响。除此之外,他的标志性创新工作还包括提出一种非PLS建模方法,在抑制均值化、提高建模效率方面性能优异;一种免建模的近红外光谱标准曲线方法;在仪器台间一致性制造工艺,活体雌雄蚕蛹高速分选、粘稠状样品检测、煤质在线分析等高难度技术开发等方面,均获得了突破性创新,国内外尚无先例。采访中,让笔者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就是在讲到活体雌雄蚕蛹高速分选的案例时,现场行业专家测试时评价的两句话:“近红外方法给我们送来了‘核武器’”、“有了近红外方法,我们行业今后要重新洗牌”。据悉,该项成果的论文目前在国内外被大量引用。袁洪福教授说,这些案例足以说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非常成功的解决生产过程里面的一些问题。谈到当前的工作,袁洪福教授提到了当前一个行业认知的问题。近红外的分析速度快是大家所认可的,不过很多人可能会说近红外数据可以做筛查参考,数据准不准的问题值得探讨。对这个问题,袁洪福教授肯定的跟大家说:“近红外光谱分析数据能做准!”当然,他也提到了这其中的挑战:一个是仪器硬件的要求,一个是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基于此,袁洪福教授当前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在推动近红外光谱分析标准方面的进程,以及人才的培养和经验、认知的传承等。“我国近红外光谱产业发展势头喜人”谈到我国近红外光谱的产业的发展现状,袁洪福教授说,“与国外比较,我们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但是,我们也看到,近年来我国近红外光谱产业发展势头非常喜人。”袁洪福教授特别提到,“在全国第十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上,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国产近红外光谱仪。拿近红外的一个主流技术傅里叶来说,以前主要是进口的,可是这几年下来国产傅里叶技术迅速发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的,据我了解,不少于6家已经推出或正在研究相关的产品。从这一点来看,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产业方面的发展还是挺快的,虽然我们与进口仪器成熟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想,再过几年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小。”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市场中,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小型近红外光谱仪以及在线技术的应用,无论在规模还是水平上都得的了显著的成果。袁洪福教授说,“在小型近红外光谱仪器集成方面,我们国家的发展也是很快的,也正是因为这一需求的推动,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对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力,袁洪福教授分析说,智能制造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企业的数字化,而企业数字化的一个难点就是物料组成和性质感知。当前这些数据的获得大多依靠送样到化验室,检测不同性质需要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不同的仪器,因此,完成一个物质样品所有属性(有的十几种,有的多达上百种)的检测,时间长、成本高,无法满足企业物质属性实时的数字化需求。可喜的是,近红外分析可同时快速检测物质的多种属性,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物质属性数字化上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不可或缺的! 详细内容请见如下视频:
  • 【瑞士步琦】您最关心的近红外定量分析小知识我都有!
    红外定量分析小知识近红外分析作为一种二次分析方法,需要借助模型来对采集的近红外光谱进行计算,从而得到用户关注的指标的结果,可以简单地将这个模型理解成类似与指纹图谱的数据库,只要这个数据库足够全面,就能快速准确地提供分析结果。通常来说,初次接触近红外以及想要独立建立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我需要多少个准备多少个样品才能建立起一个“能用”的模型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近红外分析的工作流程。近红外分析的工作流程收集建模样品获取样品参考值采集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建立模型验证模型用于未知样品的分析日常分析与监测通过上述分析流程可以看出,之前提到的问题是对近红外这项分析技术基础但很核心的疑问。其实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足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虽然这个回答很简略,但其中包含的要点却不少。展开来说分为两方面:一个是足量的样品,另一方面是代表性的样品。这两点在GB/T 29858 《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分析通则》中有详细的描述:对于校正集至少需要 6 倍于建模潜变量(建模时的一个重要参数)大小的样品,当潜变量小于 4 时,样品数量不应少于 24 个。样品应包含所分析的成分。收集的样品成分含量变化范围应适当超过日常分析的范围(10 %-15 %)。收集的样品成分含量分布需服从均匀分布。对于验证集至少需要 4 倍于建模潜变量大小(与校正集潜变量相同)的样品,当潜变量小于 5 时,样品数量不应少于 20 个。收集的样品成分含量的跨度和标准偏差应是校正集的 95% 到 100% 之间。从国标中不难看出,建立一个分析模型至少需要接近 50 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当然这只是最低的要求,如果想要获得一个更加稳健的模型,得到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增加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到模型中则是必不可少的。下期的近红外定量分析知识将为大家分享如何系统地评价模型的性能,欢迎关注步琦实验室服务号,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如果您在近红外仪器使用过程中还有其他问题,也可通过下方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们,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竭诚为您答疑解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