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超声导波检测

仪器信息网超声导波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超声导波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超声导波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超声导波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超声导波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超声导波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超声导波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超声导波检测相关的资讯

  • 中国首台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仪问世
    经过四年上千次的实验,中国首台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仪研发成功,该仪器将超声导波技术应用到钢轨、铁索、铁轨等领域的无损检测中,检测范围大、应用范围广、检测成本低等优点。 详细请见:http://news.cntv.cn/china/20110924/105083.shtml
  • 超声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发展了近百年历史。在多种无损检测技术当中,该检测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如检测精度以及深度较大、检测成本较低并且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对设备造成二次伤害。因此,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工业上对于设备的性能及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在即将召开的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特别邀请了多位专家进行超声检测新技术相关的分享,部分报告预告如下:北京工业大学 刘增华教授《超声导波阵列成像检测技术》(点击报名)刘增华,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损检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编委,《内燃机学报》编委会特邀编委,中国无损检测学会超声检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理事、副秘书长,全国设备结构健康监测标准化工作组委员兼副秘书长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传感器阵列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于超声导波监(检)测方法中,可实现结构的大范围、全面和快速检测,已成为超声无损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刘增华教授将在报告中重点介绍全波场成像检测技术、密集阵列成像检测技术、稀疏阵列成像检测技术、智能阵列成像检测技术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正干教授《先进超声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点击报名)周正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理事、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理事、《无损检测》杂志编委等。从事先进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及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测试技术基础》和《现代无损检测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工信部两机专项子课题2项、民机专项子课题2项、总装预研项目4项。曾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大科技专项的开展,新材料、新工艺及新结构的开发和应用在先进制造领域不断出现,对超声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周正干教授将结合目前国内高科技领域复合材料及钛合金的应用技术特点,介绍超声检测仿真技术、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多轴联动超声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案例。天津大学 刘洋教授《超声导波智能成像技术及应用》(点击报名)刘洋,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学仪器分会理事、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分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结构声场理论、超声传感器及超高分辨率超声成像技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科学与力学博士。曾任美国斯伦贝谢道尔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怀俄明大学副教授、超声实验室主任。主持多项超声传感器、超高分辨率超声成像项目,部分成果已完成产业转化;目前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和会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获批专利20余项;多次担任声学检测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主席,长期担任20余个国际期刊审稿人。超声导波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结构健康监测及油气勘探中具有广泛而重要得应用。刘洋教授将以墨西哥湾漏油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为引子,介绍本课题组近年来在超声传感器与多尺度超声成像方面的研究进展。北京科技大学 黎敏教授《高品质钢内部质量高精度检测与三维全息表征》(点击报名)黎敏,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导。主要开展先进检测技术、工业大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独立负责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参与鞍钢、首钢、核动力研究院等10余项科研项目,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2本,专利8项,转件著作权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报告内容包括利用高频超声显微技术对高品质钢内部质量进行三维扫描检测,并通过超声信号特征提取、深度聚类、点云重构等现代信号处理方法,对高品质钢内部的夹杂、缩孔和裂纹等微观缺陷及凝固组织实现高通量表征等。广东工业大学 袁懋诞副教授《材料力学性能的超声无损评价研究及应用进展》(点击报名)袁懋诞,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超声无损检测、超声导波技术、残余应力测量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1项、主持企业横向项目6项,作为核心成员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和佛山“蓝海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企业横向项目4项。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材料的力学性能是保证结构稳定和服役安全的重要指标。超声检测技术由于其无损、高穿透、设备便携等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残余应力、弹性常数、强度等力学性能表征。袁懋诞副教授将重点介绍研究团队近年来在超声力学性能无损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超声兰姆波应力测量、增材制件弹性常数测量、涂层界面结合强度定量表征等三方面内容。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为了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2年10月13-14日组织召开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自动及智能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四大专场,邀请无损检测领域专家老师围绕无损检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方面展开报告,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支持单位:吉林大学、钢研纳克三、参会指南:1、点击会议官方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进行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2年10月14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号: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
  •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新进展及其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发展了近百年历史。在多种无损检测技术当中,该检测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如检测精度以及深度较大、检测成本较低并且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对设备造成二次伤害。因此,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为推动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特别设置超声检测技术专场,特别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老师围绕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设备、应用等展开分享。部分报告预告如下:大连交通大学副教授 赵新玉《超声自动检测和智能监测》(报名听会)赵新玉,大连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协会理事,超声检测专委会委员。从事超声无损检测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纵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获批专利和软著20余项,曾获中国中车和中国兵器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报告摘要:针对传统超声频率低,难以检测复杂曲面,难以制造过程中实现质量检测等行业痛点。本报告将介绍高精度超声显微成像检测技术,光声联合检测曲面检测技术,和制造过程超声原位监测技术。中北大学副教授 李海洋《表面缺陷的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研究》(报名听会)李海洋,中北大学副教授,担任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委员。主要从事非线性声学、激光超声等新型检测声学技术开发,在声学理论、算法开发和声信号处理方向共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文章28篇、发明专利2项、学术专著1本。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青年科技二等奖以及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省部级人才称号。报告摘要:表面微缺陷往往是大型裂纹产生的开始,若不能被及时检测会对工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选用激光超声技术成功实现表面微缺陷的定量检测,研究内容涉及声学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计算以及实验平台搭建等。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 裴翠祥《新型柔性电磁超声、导波传感器开发及应用研究》(报名听会)裴翠祥,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核能专业,工学博士,主要从事机械结构的无损检测与完整性评价等方面研究工作,具体包括新型电磁超声传感器及系统、超声导波检测技术、新型激光超声和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等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两机专项项目子课题和企业合作项目等近20项,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科技部ITER专项等多项,担任Sensors、Frontiers in Materials、Magnetochemistry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客座编辑,先后发表论文84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期刊论文36篇,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报告摘要:新一代核能等重大装备结构及工作环境日趋复杂和严酷,常规接触式超声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其检测需求。电磁超声及导波由于具有非接触、长距离快速检测的优点,有望克服上述难题。但相对于传统接触式压电超声,现有电磁超声由于灵敏度较低、探头体积大、结构刚性等限制,在大量工程现场狭窄空间环境和曲面结构上仍存在不可达、不可检或检测性能不足等问题,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技术瓶颈。因此,进一步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并同时开发具有轻薄、柔性的新机制和新构型电磁超声及导波传感器,建立新型高可达性、高适应性检测方法,是突破重大装备狭窄空间环境、复杂结构有效检测的关键。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副主任 樊俊铃《航空复合材料积木式验证自动化超声检测技术研究》(报名听会)樊俊铃,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16室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一级专家。承担、参与国家科工局、工信部、装发、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等各类预研课题10余项,主管、参与完成多个型号的结构强度验证工作,承担我国多型军民机结构试验的无损检测与评估任务,在损伤检测和结构强度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长期从事业务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4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荣获集团公司航空报国奖个人三等功等多项奖励。报告摘要:以国产大型客机研制为切入点,结合飞机结构完整性大纲、结构强度规范、民用飞机适航标准和无损检测手册等标准规范,分析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性验证和航空器持续适航对无损检测的相关要求,梳理了复合材料积木式验证体系不同层级的损伤检测需求、特点和侧重点。以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检测为例,重点介绍了阵列超声声场仿真与高效换能器设计、复杂型面自适应扫查路径规划及损伤高精度成像等自动化超声检测关键技术,给出了涉及复合材料标准冲击试验件和机身曲面壁板的积木式强度验证自动化阵列超声检测典型应用案例,并对当前存在的瓶颈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北京工业大学讲师 高杰《基于MFC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导波检测技术研究》(报名听会)高杰,讲师,硕士生导师。2022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近年来一直从事声学波动特性理论分析及锂离子电池状态检测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共发表学术论文17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9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子任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北京市博士后基金及企事业委托项目共计5项。在研期间,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2022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021年Altair Battery Safety Young Researcher Award(优秀青年学者)、北京力学会青年力学工作者优秀学术论文奖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优秀青年论文等等荣誉奖项。报告摘要:以锂离子电池多区域运行状态的无损检测与评价为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传感器的超声导波检测新技术。采用状态矩阵与勒让德级数联合法,同步联立Biot理论,构建多层多孔锂离子电池声传播特性理论模型。以厚1.9mm软包钴酸锂电池为例,数值分析了荷电状态对多模态频散曲线的影响规律。同时,建立了相同结构特性的锂离子电池频域仿真模型,提取了不同荷电状态下的超声导波频散曲线。此外,以体积小、柔性强的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传感器为基础,实验探究了不同SOC对锂离子电池中声学行为的影响。从实验分析,仿真及理论计算等方面,诠释了所提测量分析方法的可行性。随后,以MFC传感器阵列的形式,对商业锂离子电池的多区域荷电状态进行超声检测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放电过程中不同区域内的声传播特性,揭示锂离子电池全域运行状态的变化规律,为锂离子电池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方案。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为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9月26-27日召开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本届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上)、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下)四大专场,邀请二十余位无损检测领域专家老师围绕无损检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方面展开研讨,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支持单位:吉林大学三、参会指南1、进入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2023/)进行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2、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3、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4、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周老师(微信:nulizuoxiegang 邮箱:zhouhh@instrument.com.cn)
  • 预算3740万!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检验检测服务项目招标
    近日,宁波光大建设工程招标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检验检测服务分包采购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该项目分为两项,总预算达3740万元。项目详情如下:2022年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检验检测服务分包采购项目标项一: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零星项目分包额度<10万元 预算金额(元): 118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1. 常规无损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TOFD检测);2. 无损检测新技术(涡流检测、漏磁检测、声发射检测、数字射线检测、脉冲涡流检测、相控阵检测、超声导波检测等);3. 理化试验(现场金相、硬度测定、铁素体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等);4. 检验大工程及重大检验项目中的检验辅助人员。标项二: 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一般项目及大额项目分包额度≥10万元 预算金额(元): 256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1. 常规无损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TOFD检测);2. 无损检测新技术(涡流检测、漏磁检测、声发射检测、数字射线检测、脉冲涡流检测、相控阵检测、超声导波检测等);3. 理化试验(现场金相、硬度测定、铁素体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等);4. 检验大工程及重大检验项目中的检验辅助人员。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3月25日至2022年4月1日 ,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3:59地点(网址):浙江政府采购云平台(http://zfcg.czt.zj.gov.cn/) 方式:供应商登录政采云平台https://www.zcygov.cn/在线申请获取采购文件(进入“项目采购”应用,在获取采购文件菜单中选择项目,申请获取采购文件)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4月15日14:00投标地点(网址):宁波市江北区环城北路西段207弄19号世茂茂悦商业中心1号楼七楼。供应商如提供投标文件的,应于截止时间前,将以U盘存储的电子投标文件和纸质投标文件分别密封,递交至上述地点,逾期送达或未密封将予以拒收。供应商仅提供投标文件(包括以U盘存储的电子投标文件或纸质投标文件)的,投标无效。 联系方式1. 采购人信息名称: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南路1588号A座项目联系人(询问):黄老师项目联系方式(询问):0574-55122810质疑联系人:邓老师质疑联系方式:0574-551215132. 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宁波光大建设工程招标有限公司地址:宁波市江北区环城北路西段207弄19号世茂茂悦商业中心1号楼八楼001室传真:0574-87317660 项目联系人(询问):颜祯祥项目联系方式(询问):0574-87317830质疑联系人:颜为农质疑联系方式:13806665969附件:公开招标采购文件.docx
  • 上海光源超导波荡器样机带束测试获得成功
    近日,上海光源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超导波荡器样机完成了储存环上的大流强带束测试,这表明我国已掌握超导波荡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并取得了重要的实质性进展。  超导波荡器是正在发展的加速器光源关键核心技术。相比永磁波荡器,在相同周期长度和磁气隙下,超导波荡器能获得更高的峰值磁场,从而能获得更高的辐射光通量,尤其对于高能光子。国际上,很多同步辐射光源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均在研发短周期超导波荡器。  2013年,上海光源组织磁铁、机械、真空、低温和电源等专业组,对超导波荡器的相关技术展开实验研究,包括超导磁体及恒温器的设计、超导线圈的绕制、磁体的冷却、磁场测量、小孔径束流室的加工、电源测控以及失超保护等。2015年,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大科学中心正式立项,研制出一台可用于安装在储存环上做带束流测试的超导波荡器试验样机,样机的磁周期长度为16mm,磁长度为800mm。2020年底,完成了样机全部部件的加工和测试。2021年8月,完成了整机集成和离线测试;9月,安装到储存环04单元进行束流热负载的测试;11月12日,进行带束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200mA流强下束流热负载的绝热效果达到预期,励磁线圈的电流加载超过350A,等效峰值磁场约为0.57T。图1为安装在上海光源储存环上的超导波荡器样机,图2为带束调试中探测到的超导波荡器辐射光斑。  该样机为下一步研发用于我国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与新一代同步辐射光源衍射极限环,以及进一步提升上海光源性能的超导波荡器奠定了坚实基础。
  • 202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超声检测大会通知
    各有关单位及同行学者、专家:202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超声检测大会定于2023年5月12日-14日在山东省济宁市举行。本次大会将继续坚持往届大会的宗旨,交流超声检测技术的最新思想,展示超声检测领域的最新成果,洞察国际超声检测领域的最新动向,促进超声检测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在过去的两年期间,2021超声检测大会因故几经延期,未能举行,各位专家学者始终对大会投入了热诚的关注和支持。本次大会将保持2021超声检测大会的既定日程,邀请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并安排多个分会场进行论文交流,同时举办仪器展览。热烈欢迎国内外超声检测学者、专家、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积极投稿和参会,并欢迎超声检测设备器材生产销售企业和研发机构展示仪器产品。一、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二、协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无损检测工艺技术中心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宝武上海金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实业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ASNT北京分部三、承办单位山东瑞祥模具有限公司硕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四、会议赞助商山东瑞祥模具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聚友保利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邹展麓城科技有限公司五、大会特邀报告报告题目报告人中国超声检测技术发展路线图卢超教授,南昌航空大学先进超声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周正干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应力制造技术徐春广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超声多波聚焦与成像检测技术张碧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金属材料热老化磁声复合检测与评估方法研究刘增华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六、分会场主题序号分会主题分会主持人1超声波理论卢超、张碧星、宋波2超声传感器与仪器王子成、谢晓宇3超声导波检测刘增华、李卫彬4相控阵超声周正干、纪轩荣、高翌飞5材料性能超声表征潘勤学、林莉6在役状态监测胡斌、香勇7超声检测技术应用陈颖、王海岭、高东海、何方成七、注册与投稿1. 参会人员参与大会学术活动可有3种形式: a. 投递论文全文,稿件审核后制作电子论文集,并在会议期间安排口头报告; b. 仅提交摘要做口头报告,不投递论文全文; c. 仅参会不投稿且不做报告。2. 无论何种形式参会均应首先在超声检测大会网页(http://www.utndt.com)上注册(点击“注册与投稿”)。需投论文或做报告的统一在该网页上提交论文或报告摘要,提交时作者自行选择分会场并注明口头报告的意愿。论文格式见附件1。投稿截止日期为2023年4月10日。提请注意:已经注册过2021超声检测大会的人员,如参加2023超声检测大会,仍需重新注册并重新投稿(可以将原论文或摘要重新提交)。大会注册与投稿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直接进入网页:3. 会议期间,将在会议手册中提供论文摘要。论文全文在超声检测大会网页(http://www.utndt.com)上发布,部分优秀论文将被推荐在《无损检测》杂志发表。口头报告的作者均可得到大会赠与的一份精美纪念品。4. 所投稿件必须通过投稿人所在单位的保密审查,所有投稿论文视为作者已经完成保密审查工作。八、仪器设备展览本次大会设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展厅,展厅布置图和展商名录见附件2,欢迎大家前来参观。九、会议收费1. 会务费:1800元/人;学生 1000元/人。食宿费用自理。仪器展览展台费:8000元-12000元。2. 为减少报到注册的时间,建议会务费、展台费、赞助费尽可能预先付款,付款时请注明济宁超声检测大会(会务费、展台费、赞助费)。汇款账号信息如下:名称:清研华测(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苑支行银行账号:11230701040010774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付款:3. 大会将统一开具“会务费”电子普通发票,在大会报到处现场扫码提交发票申请。十、酒店住宿信息本次大会在山东济宁举行,参会人员需提前自行预订酒店,预订方式为在网页(http://www.utndt.com)下载所选酒店的住宿登记表,按其中要求填写信息提交相应酒店邮箱,并付首日房费。会议协议酒店信息如下:1. 济宁富力万达嘉华酒店(主会场)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太白东路59号电话:0537-3208888联系人:杨丹丹18053759520房价:豪华大床房480元/间(含双早)豪华双床房480元/间(含双早)2. 济宁名雅经纬大饭店地址:中国山东济宁市环城北路1号电话:0537-3160888 联系人:张茂龙 13012609578房价:套房398元/间(含双早) 豪华单间278元/间(含双早)豪华标间278元/间(含双早)行政单间180元/间(含双早)行政标间180元/间(含双早)3. 济宁广电精品酒店地址:济宁市任城区常青路9号电话:0537-6565777/6565799联系人:周经理15653728786房价:商务标准房240元/间(含双早)商务大床房220元/间(含双早)十一、会议报到报到时间:2023年5月12日报到地点:济宁富力万达嘉华酒店,济宁市任城区太白东路59号接机接站:会议将根据需要在高铁曲阜东站、济宁北站和济宁机场安排接机接站,有需要的请联系万海涛 (13583708833)。十二、联系方式联系人:潘勤学 13716096968(论文和报告)香 勇 13910787225(参展和缴费)史亦韦 13901075470徐春广 13701099129万海涛 13583708833(会务和接待)
  • 【通知】2021中国超声检测大会将于11月26-28日在山东济宁举行
    2021中国超声检测大会拟于2021年11月26日-28日在山东省济宁市举行。大会旨在交流超声检测技术的最新思想,展示超声检测领域的最新成果,洞察国际超声检测领域的最新动向,促进超声检测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并安排多个分会场进行论文交流,同时举办仪器展览。热烈欢迎国内外超声检测学者、专家、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积极投稿和参会,并欢迎超声检测设备器材生产销售企业和研发机构展示仪器产品。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协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无损检测工艺技术中心、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宝武上海金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ASNT北京分部承办单位:山东瑞祥模具有限公司、硕德(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1. 会议时间和地点报到日期:2021年11月26日,会议日期:2021年11月27日-28日会议地点:济宁富力万达嘉华酒店,济宁市任城区太白东路59号 2. 分会场主题(1)超声波理论;(2)超声传感器与仪器;(3)超声导波检测;(4)相控阵超声;(5)材料性能超声表征;(6)在役状态监测;(7)超声检测技术应用。 3. 会议收费 会务费: 1800元/人,学生 1000元/人。食宿费用自理。仪器展览展台费:8000元-12000元。汇款账号信息如下: 名称:硕德(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苑支行 银行账号:11230701040010774 大会将统一开具“会务费”电子普通发票,在大会报到处现场扫码提交发票申请。 4. 联系人 潘勤学 13716096968(论文和报告),香 勇 13910787225(参展和赞助) 史亦韦 13901075470,徐春广 13701099129,万海涛 13583708833 5. 酒店预定住宿信息参会人员需提前自行预订酒店,预订方式为填写所选酒店的住宿登记表(见附件1、附件2、附件3),按其中要求填写信息后提交相应酒店邮箱,并付首日房费。会议协议酒店信息如下:(1) 济宁富力万达嘉华酒店(主会场)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太白东路59号电话:0537-3208888联系人:杨丹丹 18053759520房价:豪华大床房530元/间(含双早)豪华双床房530元/间(含双早)附件1-住宿登记表-济宁富力万达嘉华酒店.doc(2)济宁名雅经纬大饭店地址:中国山东济宁市环城北路1号电话:0537-3160888 联系人:张茂龙 13012609578房价:套房398元/间(含双早) 豪华单间278元/间(含双早)豪华标间278元/间(含双早)行政单间180元/间(含双早)行政标间180元/间(含双早)附件3-住宿登记表.-经纬大厦doc.doc(3)济宁广电精品酒店地址:济宁市任城区常青路9号电话:0537-6565777/6565799联系人:周经理15653728786房价:商务标准房240元/间(含双早)商务大床房220元/间(含双早)商务大床房220元/间(含双早)附件2-住宿登记表-广电酒店.do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2021年10月20日 2021中国超声检测大会通知(盖章版)最终.pdf
  • 2021中国超声检测大会将于2022年8月13-15日山东济宁举行
    2021中国超声检测大会2022年会议通知各有关单位及同行学者、专家:因新冠疫情一再延期的2021中国超声检测大会将于2022年8月13日-15日在山东省济宁市举行。请各位已注册的超声检测学者、专家、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学生以及超声检测设备展商做好参会准备,并欢迎其他关注本次大会但2021年尚未注册的人员继续注册参会。本次大会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重要信息如下: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协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无损检测工艺技术中心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宝武上海金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实业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ASNT北京分部承办单位:山东瑞祥模具有限公司硕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大会特邀报告:报告题目报告人中国超声检测技术发展路线图卢超教授,南昌航空大学先进超声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周正干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应力制造技术徐春广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超声多波聚焦与成像检测技术张碧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金属材料热老化磁声复合检测与评估方法研究刘增华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分会场主题:1、超声波理论 主持人:卢超、张碧星、宋波2、超声传感器与仪器 主持人:王子成、谢晓宇3、超声导波检测 主持人:刘增华、李卫彬4、相控阵超声 主持人:周正干、纪轩荣、高翌飞5、材料性能超声表征 主持人:潘勤学、林莉6、在役状态监测 主持人:胡斌、香勇7、超声检测技术应用 主持人:陈颖、王海岭、高东海、何方成注册与投稿:(1) 参会人均应首先在中国超声检测大会网页(http://www.utndt.com)上注册(点击“注册与投稿”)。需投论文或做报告的统一在该网页上提交论文或报告摘要,提交时作者自行选择分会场并注明口头报告的意愿。大会注册与投稿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直接进入网页:(2)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本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诚挚邀请各位参会人尽可能前往现场参会,因故不能到场的报告人,可通过腾讯会议线上报告,请线上报告人提前录制15分钟的报告视频发至上述投稿系统。仪器设备展览:本次大会设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展厅,30家展商参展,欢迎大家前来参观。会议收费:1. 无论线上与线下参会,均需注册并缴纳会务费。会务费1800元/人,学生1000元/人。食宿费用自理。2. 为减少报到注册的时间,建议会务费、展台费、赞助费尽可能预先付款,付款时请注明济宁超声检测大会(会务费、展台费、赞助费)。(1)汇款账号信息如下:名称:清研华测(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苑支行银行账号:11230701040010774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付款:3. 大会将统一开具“会务费”电子普通发票,在大会报到处现场扫码提交发票申请。酒店住宿信息:本次大会在山东济宁举行,线下参会人员需提前自行预订酒店,预订方式为在网页(http://www.utndt.com)下载所选酒店的住宿登记表,按其中要求填写信息提交相应酒店邮箱,并付首日房费。请注意各酒店的登记时间要求,尽早办理。会议协议酒店信息如下:1、济宁富力万达嘉华酒店(主会场)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太白东路59号电话:0537-3208888联系人:杨丹丹18053759520房价:豪华大床房530元/间(含双早)豪华双床房530元/间(含双早)2、济宁名雅经纬大饭店地址:中国山东济宁市环城北路1号电话:0537-3160888 联系人:张茂龙 13012609578房价:套房398元/间(含双早) 豪华单间278元/间(含双早)豪华标间278元/间(含双早)行政单间180元/间(含双早)行政标间180元/间(含双早)3、济宁广电精品酒店地址:济宁市任城区常青路9号电话:0537-6565777/6565799联系人:周经理15653728786房价:商务标准房240元/间(含双早)商务大床房220元/间(含双早)会议报到时间和地点:报到时间:2022年8月13日报到地点:济宁富力万达嘉华酒店,济宁市任城区太白东路59号联系方式:联系人:潘勤学 13716096968(论文和报告)香勇 13910787225(参展、赞助和缴费)史亦韦 13901075470徐春广 13701099129万海涛 13583708833备注:若因疫情变化不能如期召开,另行通知。2021中国超声检测大会组委会2022年6月30日
  • 中国石油储罐在线检测技术国际领先
    截至10月31日,管道公司科技研究中心防腐监测中心开发出成套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在管道公司5座大型储罐开展检测实验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石油储罐在线检测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开始储罐检测评价技术研究。2006年开始,管道公司科技研究中心组建一支由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组成的科研团队,进行储罐在线检测技术攻关。   经过长期实践,这个中心科技人员利用自身行业优势推动这项检测技术在国内发展应用。目前,已在检测数据的采集方式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以及与开罐结果的对比研究方面取得成果,掌握并研发了符合自己特点的声发射、超声导波和机器人3种储罐底板在线检测技术。经过多年自主开发的管道超声导波检测设备,在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申请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目前已开始推广应用。
  • 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成功召开,回放视频上线!
    2022年10月13-14日,首届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于线上成功召开,会议进行了25个精彩报告,吸引近1200位业内听众报名参会。本次会议由仪器信息网主办,得到了吉林大学、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旨在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 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会议设置四大专场,内容涉及射线、超声、漏磁、涡流、太赫兹、红外热成像、电磁等多种无损检测技术。会议过程中,听众积极参与,直播间氛围热烈。经征求报告嘉宾意见,12个报告将设置视频回放,便于广大网友温故知新,详情见下表: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报告题目报告嘉宾单位 职称回放链接射线检测技术专场高分辨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及应用王绍钢中科院金属所 高级工程师不回放TESCAN Micro-CT系统及原位动态4D应用介绍袁明春泰思肯 应用工程师回放链接X射线CT成像技术在钢铁材料失效分析中的应用刘珑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副研究员不回放三英X射线CT无损检测技术、产品与应用张宗三英精密 市场总监回放链接X射线三维分层成像技术及其在半导体测试领域中的应用刘宝东锐影检测总经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员不回放超声检测技术专场超声导波阵列成像检测技术刘增华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不回放先进超声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周正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回放链接超声导波智能成像技术及应用刘洋天津大学 教授不回放材料力学性能的超声无损评价研究及应用进展袁懋诞广东工业大学 副教授不回放基于时差法的三维结构声发射源定位方法研究崔志文吉林大学 教授不回放超声检测技术原理及应用凡丽梅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研究员回放链接助力无损检测——仪器选型如何实现降本增效?王利影仪器信息网导购平台 运营经理不回放自动及智能检测技术专场极端工况下材料服役性能原位测试技术张建海吉林大学副教授,吉林省材料服役性能测试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不回放管材表面缺陷自动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刘光磊钢研纳克 无损事业部副总回放链接曲面叶片几何量测量和缺陷检测赵新玉大连交通大学 副教授回放链接航空复合材料构件超声自动化检测技术及应用樊俊铃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副主任不回放高品质钢内部质量高精度检测与三维全息表征黎敏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不回放机器视觉技术及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吴少波钢铁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中心 机器视觉组长不回放无损检测新技术专场超高清漏磁无损检测及其应用黄松岭清华大学 教授回放链接复合材料声发射检测技术及应用周伟河北大学 教授回放链接复合材料(CFRP)全寿命周期涡流无损检测研究曾志伟厦门大学 教授回放链接太赫兹无损检测理论及应用研究范孟豹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回放链接复合材料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任姣姣长春理工大学 副教授不回放硅基光伏电池缺陷红外热成像检测与深度学习缺陷分类卜迟武哈尔滨商业大学 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回放链接电磁多物理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高斌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回放链接
  • 我国无损检测行业的进展与挑战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1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总体发展情况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增强给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工业部门和国防单位的无损检测事业都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近几年的发展具有如下一些显著特点。首先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几乎涵盖各主要工业部门。 span style=" LINE-HEIGHT: 1.75em" 除大家熟知的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铁路、核电、冶金、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矿山机械等领域外,无损检测技术在一些过去甚少应用的工业部门或新工业领域也能顺势前进,满足国家的需要,诸如在海底石油勘探和海洋石油平台,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超超临界发电锅炉,特高压输电线路和变压器,核反应堆部件等领域也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势头。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其次,检测方法更加多样化以适应不同部件、不同材料的检测需求。超声(包括相控和TOFD)、射线(包括数字射线成像、CT)、涡流(包括脉冲涡流、远场涡流)、磁学方法(磁粉、漏磁场、磁记忆)和渗透这五大常规检测方法都有进一步发展并已派生出许多新的检测方法和新的检测理念。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声发射技术、红外热成像、微波检测和激光干涉技术的应用也日趋成熟并成为新的常规检测方法。此外,ACFM(交流场测量)、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中子射线成像检测等也有了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总体水平已步入世界强国之列,这首先表现在无损检测在工程应用领域处于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 span style=" LINE-HEIGHT: 1.75em" 目前,我国无损检测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解决各种大型工程项目的各类常规无损检测所面临的各种技术疑难问题 现有的各种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各种新方法几乎无一例外都在我国得到应用或开展了深入研究,这应当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另一重要标志是创新能力的迅速增长,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已经问世,特别是大型和集成型检测仪器的不断问世并迅速投入无损检测市场。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超声相控阵(包括相控阵超声波换能器)、超声衍射时差(TOFD)技术和电磁检测仪器已形成有很强竞争能力的生产基地。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和武汉中科创新等单位已可规模化生产具有相控检测和TOFD检测功能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声成像系统,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了滚轮探头单轴C扫描检测系统用于复合材料大面积快速扫查,因其耦合效果好,扫查速度快,特别适合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的快速C扫描检测,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在超声相控阵仪器开发方面已步入世界最先进水平之列。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集多频、多通道阵列涡流检测功能于一体并能扩展成具有远场涡流、低频电磁场和磁记忆等检测功能的智能型电磁检测仪也已在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批量生产。我国已能完全自主开发和生产能量范围在2MeV至15MeV的工业CT/DR系统,国产高能工业CT/DR系统可实现二维、三维成像,检测工件直径可达2000mm以上,这应当是引以自豪的成就。此外,一些重大或特大型无损检测仪器专项正在列入国家层面科研计划,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例如,可为航空、航天及军工产品大型结构件进行检测和测绘的中子断层成像检测系统的研制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 能满足特种设备和油气管道检测需求的基于频域可变的高端电磁检测仪器开发及应用项目也已全面展开。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经历了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无损检测技术无论是在检测设备还是在检测技术本身上对国外发达国家的依赖几乎已不存在或已降到很低的水平,与国外无损检测机构包括厂商的交往更多已表现为一种以技术交流、互通有无和相互促进为重点的发展常态,这也是无损检测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1.1 新检测理念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林俊明提出了新概念——“云检测”,这一新概念将云计算与集成检测技术相结合,使云计算植入无损检测。这一新概念最早出现在2011年的全球华人无损检测高峰论坛上,其核心是将多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收集于“云端”进行存储、处理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和预测。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实施云检测,用户可共享软、硬件等物理资源,享受无损检测带来的便捷服务。云检测旨在构建无损检测技术物理资源和管理的资源池,它的广泛应用将会对无损检测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在全球华人无损检测高峰论坛上还出现了绿色无损检测这一新提法,强调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必须与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相适应,当绿色制造,采用节能、减排技术生产环境友好型机械制造设备成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的时候.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无损检测本身也应当走绿色检测的发展思路,一些传统的、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检测方法将会逐步被淘汰,或者被新的方法、新的检测媒介所代替。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1.2 基本理论方面的发展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在无损检测基本理论或应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领先成果。磁记忆检测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清华大学的无损检测团队系统研究了非线性应力分布下的力磁耦合问题、阐明了地磁场和其它外部磁场在铁磁性金属材料应力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他们还针对压力容器和管道等特种设备,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合作研究了这些特种设备的金属磁记忆检测评价方法和典型图谱,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体系。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任吉林等系统研究了磁记忆效应的机制和应用前景,提出利用磁记忆信号的垂直和水平分量,并用其一阶导数构成李萨如图形,构建了其闭合面积与应力集中程度的关系,从而在利用磁记忆技术定量检测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国内还有不少学者在研究应力集中对磁记忆效应影响的机理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有助于人们认识磁记忆效应的物理本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损检测研究团队在激光超声、空气耦合超声波检测方面进行了领先研究,包括检测方法和信号处理方法。采用的相位编码脉冲压缩方法已在一些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1.3 工程应用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在利用声发射技术进行常压储罐安全评价技术方面已取得重要突破和领先成果。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沈功田领导的科研团队针对国内外常压金属储罐底板腐蚀声发射检测均无成熟方法和标准的现状,研究建立了常压金属储罐声发射检测及评价方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储罐底板基于时差定位分析和基于区域定位分析的声发射源分级方法。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同时给出了储罐底板腐蚀状况的评价技术,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压力容器和大型常压储罐安全保障科学技术的进步。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输油和输气管道的在役检测取得重大进展。沈阳工业大学杨理践教授领导的团队完成了长输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实施,进入了国际上这一高端技术的研究领域,使我国长距离油/气输送管道等的安全检测不再受制于人,为我国管道业的安全运行和管道信息安全作出了贡献,也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管道检测技术强国。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由清华大学和胜利油田共同开发研制的油气输送管道及储罐底板缺陷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更进一步发展了管道在线检测技术,特别是海底输油管道的检测。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油气输送管道缺陷内检测器、储罐底板缺陷检测器和电磁超声导波管道缺陷外检测系统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油气输送管道及储罐底板电磁检测的集成化系统和集成技术,确保了我国在这一领域成为国际上少数领先团队的地位。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在航空无损检测领域,作者所在的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无损检测团队在先前对某三代机的全尺寸疲劳试验中采用以声发射技术为中心的综合裂纹监、控技术并成功将机群疲劳寿命延长50%以上。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在此基础上,近几年又在另一机型飞机的全尺寸疲劳试验中进一步发展了损伤监测理论,实现了该机型飞机机群寿命75%以上的提高。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类似这种时间跨度近十年、在两类不同机型飞机全尺寸疲劳试验中全面引入无损检测技术开展关键结构件的损伤监控并获得如此成功的案例,国内外尚未见有报导。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1.4 高水平国际会议和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涌现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我国已出现一批高水平甚至形成品牌效应的国际无损检测会议。2011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全球华人无损检测高层论坛,向世人展现了华人无损检测同仁的一批富有创造性的前沿成果,提出了不少颇具新意的无损检测新理念,诸如“绿色无损检测”,“云检测”,“涡流精密C-扫描技术”等。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基于我国声发射检测领域近年来取得众多前沿成果,由我国无损检测工作者发起的首届世界声发射会议于2011年8月在北京召开,并于2013年11月在上海举办了第二届会议,经筛选的该次会议论文集已由Springer出版发行。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由江苏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远东无损检测会议每年定期在我国召开,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无损检测论坛。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2013年11月,我国无损检测技术人员还与国内外不同学科的科学家联合举办了“大数据”学术交流会,努力将“大数据”这一新理念引入无损检测,这项工作必将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跨越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我国无损检测工作者的学术和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系统总结了一些领域无损检测成果的专著,可为检测人员提供十分有用的学术参考,例如,浙江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丁守宝和刘富君主编的《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应用》系统总结和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特别是系统地介绍了超声相控阵、超声TOFD、导波、漏磁检测、磁记忆和声发射等技术,并使用了大量的工程应用实例。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清华大学施克仁教授主编的《相控阵超声成像检测》汇集了多名博士研究生在这一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对于人们了解相控检测基础理论、声场理论、声场控制以及阵列换能器的设计原则很有参考价值。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清华大学黄松岭教授于2013年出版的专著《电磁超声导波理论与应用》系统阐述了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换能机理及设计方法、基于洛伦兹力和磁致伸缩机理的电磁超声计算及仿真方法,详细叙述了超声导波的传播特性、导波与缺陷的作用机制及缺陷量化方法等内容,也论述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国内电磁超声导波检测领域第一本学术专著,必定会为推动电磁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该专著即将由Springer出版发行。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1.5 直接参与有关无损检测国际标准的起草和制订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在2014年10月ISO/TC 135国际标准化组织无损检测技术委员会第19次会议上,学会理事长沈功田介绍了有关红外ISO检测标准撰写的最新进展,包括已于2012年3月立项的ISO 18251-1 “无损检测 红外热成像检测 系统和设备 第1部分:性能描述”的完成情况,以及将于2015年完成的ISO 18251-2 “无损检测 红外热成像检测 系统和设备 第2部分:一体化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需要补充和完善的部分。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在声发射检测标准方面,已通过立项的ISO/NP 19835“无损检测 桥式与门式起重机钢结构的声发射检测”标准草案的进展工作良好并获得ISO/TC 135标准化委员会与会代表的认可。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2 面临的挑战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虽然我国无损检测的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无损检测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设计和研制等方面都能在世界占有重要一席,但就整体而言,在一些领域,我国的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制造商目前尚不完全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我国无损检测仪器的生产和制造在满足更多更新的无损检测要求方面尚有较大的开拓空间,特别是适应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设备,例如混凝土结构领域的无损检测、水下无损检测、城市地下管线的无损检测等。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在一些高端无损检测仪器和设备制造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总体水平要高于我们。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数字化射线检测这一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绿色检测技术,我国虽在这一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一些检测标准也已问世,但其前端技术-数字图像板还依赖从国外进口,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但它又是需要从国家层面上来解决的问题。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另外,在红外和激光检测领域,其高端设备也面临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的局面。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这几年,国家层面已加强了对高端无损检测技术的投入,无损检测仪器的制造销售单位也需要对新型、高端产品的研发增加投入,努力克服低端同类产品过多而高端产品又无厂家研制、开发的局面。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2.1 新的制造方式向无损检测传统检测技术发起挑战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一直以来,无损检测面临的金属材料检测对象基本是通过传统的“去除型”方式制造而成的,它是在原材料基础上,使用切割、磨削、腐蚀、熔融等办法,去除多余部分,得到零部件,再以拼装、焊接等方法组合成最终产品。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我们对这些锻造、铸造和焊接件的缺陷形式已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新的制造方式即所谓3D打印是一种增材制造方式,它是通过增加材料、基于三维CAD模型数据,再采用逐层制造方式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模型。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增材制造形成模型的方法有激光粉末烧结成型,激光固化和熔融沉积造型等。对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的金属零部件的缺陷我们知之甚少,各种不同的增材制造方式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缺陷,是否需要及通过什么样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手段来发现缺陷并评价其危害,需要我们提前研究和认真考虑。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2.2 微、纳及精细加工制造技术带来的新问题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传统意义下的无损检测总是解决宏观缺陷的问题。微、纳及精细加工制造技术出现了微纳米级的需要检测对象,它们虽然比微观尺寸要大很多,但已远不是传统意义下的宏观缺陷。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传统的检测方法应当如何改进才能应对这些缺陷的挑战,超声显微技术、微波检测和太赫兹检测技术在这一领域有无用武之地及如何运用这些技术,这也是需要认真考虑并加以解决的研究内容。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2.3 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检测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复合材料结构件将大量用于未来民用航空飞机和四代、五代军用飞机上,这些结构件将成为主要承力部件,它们不但型面复杂,而且因制造方式多采用整体成形技术,因此,其检测方式及关心点与过去用传统方式制造的复合材料结构将有明显不同。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周正干领导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损检测团队在复合材料层压板检测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他们将激光超声技术应用于层压板分层缺陷的检测获得一些重要进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刘松平等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结构冲击损伤提出了采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扫描成像检测技术并实现了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的可视化成像评估,其研究颇有新颖性。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2.4 大数据时代的无损检测-传统检测概念本身所受到的挑战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我们可能需要考虑未来的无损检测究竟应当是什么样子,传统的无损检测方式和管理体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有无可能进行变革。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对于大数据的重要性我们可能还缺乏充分认识,它究竟会为我们无损检测工作者带来什么革命性的变化也缺乏必要的准备,但大数据的核心内容我们其实并不陌生。云计算关键技术中的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编程模型等都是大数据技术的基础。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大数据技术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将隐藏于海量数据中的信息和知识挖掘出来,为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依据,这正是无损检测技术所需要的。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从多参数识别到数据融合,再到创立云检测,无损检测工作者最需要的就是能从复杂的海量数据中提取到有关材料或结构件缺陷的信息,并能对被检对象的总体安全性作出综合判断,这可能正是大数据的优势所在和我们对它的期待。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随着设计理念的变化,新型高强度、抗疲劳和抗腐蚀材料的不断问世,无损检测本身正面临错综复杂的被检测对象和检测数据。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大数据技术可以弥补数据中的误差和错误,对于同一问题的分析,基于大量数据的简单算法比基于小数据的复杂算法更高效,此外,大数据可以分析更多的研究对象,可以通过监测关联物的变化,预测被检对象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由于大数据可以通过数据的相关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规律,它在状态监测、健康监测和寿命预报中都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无损检测工作者需要在这一领域进行预先研究和领先研究,可喜的是无损检测领域已出现了一些这样的研究。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2.5 人才培养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我国在无损检测人才培养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并已形成比较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有为数较多的以开展无损检测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无损检测人才为主的职业技术学院,例如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空军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其次,我国已在十多所高校设有无损检测本科专业,例如,南昌航空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等。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此外,一些重点大学还设有无损检测专业,培养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的无损检测高端人才,例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建立相对合理的无损检测人才结构和人才梯次是面对工程应用难题挑战的重要策略,也是一项长期有效的方针。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除学术水平的培养外,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应用中疑难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最后,面对各种挑战,团队精神、吃苦耐劳和献身精神的培养也特别需要重视,这是由无损检测的工程应用背景所决定的最基本要素。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strong 3 结束语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以面向工程应用特别是以重大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无损检测技术,其根本宗旨是为保障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的安全服务,为保障涉及安全、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服务。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我国无损检测工作者在过去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国的无损检测总体水平已在一个比过去高得多的技术平台上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如何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利用现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使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真正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仍然是广大无损检测工作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p p br/ /p
  • 中国特检院与必维成立检测技术合资公司
    近日,中国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CSEI,以下简称&ldquo 中国特检院&rdquo )与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ureau Veritas,以下简称&ldquo 必维&rdquo )成功签订合资意向书,双方达成协议将筹备成立合资公司,中国特检院院长林树青先生与必维高级副总裁、工业与设施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邢继顺博士出席签约仪式。该合资公司作为中国首个由外资检验认证机构与中国国家级检验机构共同成立的公司,预计将在2013年内投资建成。 中国特检院林树青院长与必维邢继顺博士签订合资意向书   合资公司将是一家依托于合资双方自身雄厚资源的,提供特定领域检验和检测的服务性企业。合资公司的两大投资方 -- 中国特检院与必维,分别是中国顶尖的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领域检测研究机构,以及测试、检验、认证和技术咨询服务的全球领导者,因此该合资公司的成立是国内与国际两大权威检验机构的强强联合,也是中国特种设备检验行业发展上的重大突破。合资公司成立后,将首先从石油石化、电力、游乐园、矿山、水泥制造、港口码头等行业入手,提供以先进检测技术为依托的高级检验与技术咨询服务。   强强联合必然伴随着强大的竞争优势,中国特检院林树青院长指出:&ldquo 必维与中国特检院在多个行业内均具有广泛的市场占有率,这将大大有利于合资公司的业务发展 此外,对于客户而言,合资公司的品牌将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因为它代表着国际知名检验认证机构的国际化先进管理方法以及中国权威检测机构本土化优势的结合。合资双方将利用这一纽带和平台,唱出一台大戏!&rdquo 必维邢继顺博士也表明:&ldquo 中国特检院作为特种设备行业的领军单位,拥有大量先进和独特的检测技术。并且与石油化工等行业已形成战略伙伴关系。而双方在传动轴检测和超声导波两方面的技术领导者地位,也是竞争者难以达到或仿效的。双方的这次合作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必维和中国特检院的合作空间将前途广阔。&rdquo   中国特检院于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八大类特种设备及相关产品的检验方面拥有30多年的经验。必维185年来一直致力于测试、检验、认证和技术咨询,在航空航天、工业设备、船舶及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电力与公共设施、流程工业与采矿业、运输与设施领域均拥有多个成功项目 在国内特种设备领域,必维已与福建特检院、南京锅检院以及上海、哈尔滨等锅炉厂开展了长期合作。此次中国特检院与必维的合作,必将为中国特种设备检验行业带来巨大变化。
  • 超声电子2023年营收下降18.22%至54.57亿,其中仪器及其它业务占比4.62%
    近日,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超声电子)发布2023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超声电子2023年度营业收入54.5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2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2.98%;基本每股收益为0.365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2.98%。其中,2023年超声电子仪器及其他业务营收2.52亿元,占总营收的4.62%,较去年同期增长9.53%。超声电子在报告中提到,2023年度,公司完成CTS-PA32 32:128便携式相控阵超声检测仪项目研发,开发出一款32:128通道且同时具备全聚焦功能、TOFD扫查功能、传统相控阵和常规超声功能的便携式相控阵超声检测仪。此外,在高频大振幅超声导波高铁轨道损伤检测系统开发方面,已完成探头及其工装夹持装置的研制工作,并已开展损伤评估与定位成像应用研究,最终将实现成像点间距小于1mm、探测损伤最小可达1mm。
  • 2930万 中国特检院启动一重大科学仪器专项
    日前记者从中国特检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基于频域可变的高端电磁检测仪器开发及应用”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旨在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基于频域可变的高端电磁检测仪器开发及应用”项目,是中国特检院首次获批的国家级科学仪器开发和推广应用类项目。   该项目旨在攻克频域可变电磁检测仪小批量制造过程中的难题,提升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高端电磁检测仪器的产业化基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仪器封锁,服务于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事业。   据该项目总体组组长、中国特检院院长林树青介绍,该项目以频域可变局部磁化技术为基础,利用电磁耦合非接触的优势,开发具有磁致伸缩导波/漏磁/电磁超声一体化功能的频域可变电磁检测仪,为研究材料损伤的磁学、电学和声学特性表征及在役构件腐蚀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我国公共安全和能源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对所开发的仪器进行大型常压储罐底板腐蚀在油检测和油气输送管道金属损失多功能内检测应用开发,扩展其功能。   启动仪式宣布了项目监理组、项目总体组、技术专家组、用户委员会和管理办公室成员组成。与会专家对该项目研究内容的创新性给予一致肯定,并就项目研发、使用、推广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和经费管理问题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背景介绍:   团队简介:   “基于频域可变的高端电磁检测仪器开发及应用”团队获得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支持。以频域可变局部磁化技术为基础,利用电磁耦合非接触的优势,开发具有磁致伸缩导波/漏磁/电磁超声一体化功能的频域可变电磁检测仪,为从微观上研究材料性能退化的磁学、电学和声学特性表征和宏观上在役构件腐蚀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我国公共安全和能源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对所开发的仪器,进行大型常压储罐底板腐蚀在油检测和油气输送管道金属损失多功能内检测应用开发,扩展其功能。攻克频域可变电磁检测仪小批量制造过程中的相关难题,全面提升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高端电磁检测仪器的产业化基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仪器封锁,培养一支产、学、研、用相结合50人以上规模的电磁检测仪器研发创新团队。   团队工作业绩   2009年“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研究”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   2009年“大型储罐群安全检验技术体系研究和工程示范”,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   2010年“金属压力容器和常压储罐声发射检测及安全评价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检测综合评价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获得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1年“基于风险的油气管道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   2011年“埋地与带保温层管道腐蚀和泄漏检测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   2012年因“压力管道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研究” 项目获得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2年因“大型石化装置在线检测及安全评价技术与应用” 项目获得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研究团队   沈功田,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研究员,2007年因金属压力容器和常压储罐声发射检测及安全评价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因“埋地与带保温层管道腐蚀和泄漏检测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项目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2012年因“大型石化装置在线检测及安全评价技术与应用” 项目获得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均排名第一)。   陶雪荣,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2008年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排名第二)。   何仁洋,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压力管道事业部主任,博士,研究员,2011年因“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检测综合评价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获得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李光海,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科技处处长,博士,研究员,2009年因“大型储罐群安全检验技术体系研究和工程示范”项目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2012年因“压力管道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   丁克勤,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研发中心主任,博士,研究员,2009年因工业射线数字成像管道缺陷检测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研究方向   围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和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声发射检测、红外成像检测、超声检测、涡流检测、漏磁检测和磁记忆检测等方面开展研究,研制多通道数字化声发射检测仪、表面裂纹涡流检测仪、常压油罐底板漏磁检测仪、管道泄漏点定位检测仪、管道电磁导波检测、脉冲涡流检测仪、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等先进的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制定修订声发射检测、红外检测、漏磁检测和超声导波检测等国家或行业检测方法标准。   “八五”以来,研究团队承担了“在役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评估与爆炸预防技术研究”、“在役工业压力管道安全评估与重要压力容器寿命预测技术研究”、“城市埋地燃气管道及工业特殊承压设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城市燃气管道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生命线工程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以及多项主管部门和其它部委科技计划项目。目前正在承担“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风险的油气管道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和“基于风险的机电类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两个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经费1500万元 2012年承担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基于频域可变的高端电磁检测仪器开发及应用”项目,研究经费2930万元。
  • 内蒙古乌海市特检所加大仪器设备投入
    今年以来,内蒙古乌海市特检所为适应检验检测市场发展需求,加大检验检测设备投入,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  据介绍,该所已投入1600多万元购置了管道腐蚀超声导波检测系统、38通道声发射检验系统、漏磁检验系统和TFDO+相控阵+C扫描一体机等高端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设备的添置和系统升级有效解决了以往“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的问题,提升了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服务企业的科技能力,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今后检验检测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024年首届全国超声大会通知(第一轮)
    各相关单位和专家: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微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定于2024年11月1-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2024年首届全国超声大会”,会议依托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主办,由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承办。会议将围绕超声学及超声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开发、前沿技术、工业及临床应用等研究热点,为在本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及临床应用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临床医学人员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促进国内超声研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征文范围生物医学超声及临床医学应用(01)诊断和治疗超声、超声生物效应、超声医学成像、超声造影剂微泡、医用光声成像、超分辨率超声成像、超声靶向治疗与药物输送、组织的超声波特性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医用超声换能器、医学超声的临床应用、功能超声成像、临床超声医学。检测超声、光声检测和固体声学(02)检测声学理论与方法;超声导波、非线性超声学、声发射技术、超声成像方法与技术;超声信号检测与处理;超声换能器与测试方法;超声在线检测系统等。固体中的声波与声波导理论;复杂固体介质中的声场计算;深部钻测声学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包括声波测井理论与方法、声波测井换能器及有关仪器装备技术。物理声学(03)声学超构材料、声子晶体、拓扑声学、非厄米声学、非线性声学、复杂介质和结构中的计算声学、光声学、热声学、声表面波及应用等。功率超声(04)国内外功率超声领域研究动态;功率超声的新设备,新工艺,新应用;功率超声系统的设计、测试和评价方法;功率超声应用(如声化学、超声植物提取等)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其他功率超声领域的热点研究成果。超声传感与仪器(05)超声传感以及超声波仪器设备新系统开发;超声智能控制系统新工艺与新应用;超声信号处理新方法等。微声学(06)压电与弹性波理论,微声滤波器与信号处理器件,微声传感器,微声操控器件,新型微声器件与材料。交叉融合新兴领域(07)数字岩石和岩石声学物理学、储层声学中的机器学习和统计方法、储层声学和声波测井、新型大功率超声换能器材料与器件、超声加工前沿技术等。二、主办、承办、协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微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西安声学学会陕西省声学学会协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超声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声学仪器专委会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超声医学专委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洋深部钻探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西安科技大学三、大会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大会主席:林书玉 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功率超声分会主任)大会副主席:刘晓峻 教授,南京大学(物理声学分会主任)马晋毅 研究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微声学分会主任)他得安 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主任)王秀明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检测声学分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海荣 院士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李风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苏众庆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程建春 教授 南京大学程 茜 教授 同济大学陈 昕 教授 深圳大学程 营 教授 南京大学丁德胜 教授 东南大学邓明晰 教授 重庆大学郭建中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胡恒山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保文 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梁 彬 教授 南京大学梁 萍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林书玉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廉国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林伟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刘晓峻 教授 南京大学刘晓宙 教授 南京大学刘正猷 教授 武汉大学罗渝昆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马晋毅 研究员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孙明健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他得安 教授 复旦大学唐晓明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屠 娟 教授 南京大学王小民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王秀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王 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王成会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项延训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徐春广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杨 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章 东 教授 南京大学周光平 教授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祝 捷 教授 同济大学张 涛 教授 西安科技大学周晓东 教授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组织委员会: 曹 辉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凤飞龙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郭建中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郝长春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李 锦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何 晓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贺西平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李 勇 教授 同济大学刘 洋 教授 天津大学林伟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莫润阳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沈壮志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唐代华 研究员 中国电科第二十六研究所(微声学分会秘书)王成会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 (功率超声分会秘书)王 玥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秘书)许凯亮 研究员 复旦大学张光斌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张 涛 教授 西安科技大学张小凤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周吟秋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检测声学分会秘书)张志旺 研究员 南京大学 (物理声学分会秘书)四、会务组崔致远 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高 洁 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胡 静 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田 华 高级实验师 陕西师范大学田 野 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尹冠军 副研究员 陕西师范大学唐一璠 博士后 陕西师范大学王成会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武耀蓉 博士 陕西师范大学五、相关说明1. 本次会议的会议网站已经发布,诚邀各位专家学者通过会议网站投稿链接投稿参会。投稿要求:通过会议网站投稿地址(http://ncu2024.meeting666.com/)投稿,本次会议只接收稿件摘要,摘要格式见附件:投稿摘要格式.docx。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6月30日,录用通知发送日期:2024年8月30日。2. 如有疑问,请与会务组联系。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微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2024年5月
  • 超声无损检/监测技术军事应用领域的发展动向与展望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 kHz的机械波,具有频率高、指向性好、能量集中,穿透性强等特点,应用领域广泛。近些年来,超声波传感技术发展迅速,在医疗健康领域(健康监测、疾病诊断)、工业领域(设备无损探伤、厚度测量、超声成像等)、交通运输领域(无人机、船舶等定位、追踪、导航和监控等)和军事应用领域(生化战剂的测量、航空检测等)得到普及应用。超声无损检/监测技术由于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检测成本低等优势,且能够在极端条件下(高温高压、低温低压)实现无源感知、无线传播获取物理量,在军事应用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在梳理超声无损检/监测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几个发达国家在无损检/监测技术的布局及研究进展,结合军事应用前景,对无损检/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与展望。1 超声无损检/监测技术发展历程超声无损检测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前苏联科学家SOKOLOV首次对超声检测材料中缺陷的技术申请了保护。1945年,美国Firestone公司研制出第一台脉冲回波式超声检测设备。20世纪60年代,超声检测设备在灵敏度、分辨力和放大器线性等主要性能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磁超声检测试验成功。197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MAXFIELD和HULBER研究了应用于金属缺陷检测的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20世纪90年代,电磁超声进入实际商业应用。1989年,Innerspec公司发明了第一台电磁超声检测设备,并于1994年成为第一个电磁超声设备产业化厂家。1995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OURSLER和WAGNER采用剪切波,研制了窄带脉冲激光复合EMAT,应用于高温条件下的超声检测。2004年,日本福冈工业大学MURAYAMA等报道了可交替发射和接收高灵敏度的兰姆波和SH波、且不受焊接部分影响的EMAT,可对储罐和管道进行检测。2010年,日本东北大学URAYAMA等报道了降低噪声和改进信号处理的EMAT/EC(涡流)双探针,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实现对管壁变薄的监测。2016年,英国华威大学THRING等使用聚焦EMAT,利用新的提高分辨率的方法,产生了2 MHz的瑞利波,可检测毫米级深度的缺陷。超声检/监测技术是超声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的一门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广泛,其不但可以保证质量和保障安全,而且还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成品率,获得显著经济效益。2 超声无损检/监测技术发展动向传统无损检测技术由于设备笨重、检测速度慢、可检测范围小及自动化程度低,在检测大规模设施中的潜在损伤中(尤其在复杂环境下)可行性差且花费巨大。因此,大规模设施生命周期内多缺陷的智能化检测问题对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新挑战,一方面推动无损检测技术向高速、多物理场及多技术融合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无损检测技术与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相互融合。2.1 无损检测与结构健康监测相融合的无源无线声表面波传感技术声表面波(SAW)传感器具有强大的抗辐照能力、较宽的温度工作范围、无源工作以及固有的固态单片结构等优点,且可结合雷达射频收发技术实现无线信号感知,保证其在恶劣空间环境中的多参数压线检测性能。此外,声表面波器件可大批量、低成本制造,可进行RFID(射频识别)编码,并且体积和重量都很小,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领域高温高压高辐射等环境。2020年,NASA资助美国佩加森公司研究开发了首个应用于无损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的大型声表面波无线多传感器阵列系统。该工作还对无线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系统的基本元素进行分析与研究,包括测试框架和传感器阵列、构建用于声表面波器件实施的新RFID编码理论、实现声表面波器件模拟和新实施案例,以及后处理技术的系统配置分析。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系列计划中(包括小型航天器计划),充气式飞行器和降落伞是太空交通工具安全与经济运行所必需的两种系统,这些复杂的系统结构给设计、分析和测试新系统带来了挑战。新的无源无线传感器(无需更换电池)可精确测量降落伞和充气结构的应变,从而使工程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系统的行为,开发出能满足任务需求的更精确的模拟工具和设计结构。该传感器不但具备足够的安全裕度,而且不会产生不必要的额外重量和成本。可单独识别的无线传感器被部署在柔性结构的多个位置上,并由集中式读取器读取,从而确保在系统部署期间动态测量应变。2020年,NASA资助充气式航天器和降落伞用无源无线应变传感器研究,该研究中SENSANNA公司开发了新型无源无线声表面波应变传感器对降落伞和充气结构进行实时应变测量。这些设备可以由约几十个到一百个可单独识别的设备组成,协同工作,并由数据聚合器同时读取数据,可以保证不会出现传感器间的干扰。根据传输功率限制和环境的不同,可以在几十米或更大范围内无线读取传感器标签。为了满足海军探测推进剂的颗粒裂纹,并通过密封火箭发动机壳体进行无线传输数据的需求,2018年美国国防部资助美国智能感知系统公司开发一种新的推进剂健康(PHEM)监测系统。该系统将超声换能器作为信号发生器与传感器进行创新集成,采用超低功耗元件和电子设计。这种超声波推进剂监测传感器与数据传输链路的独特集成,使PHEM可检测推进剂的颗粒裂纹,并通过密封火箭发动机外壳的金属壁完成传感器数据传输,其中,压电传感器和致动器、低功耗电子器件和超级电容器拥有超过10年的使用寿命。因此,PHEM系统能够为军用飞机上的推进剂驱动装置提供长期可靠的监控。该项目的第一阶段通过设计和制造实验室规模的原型,展示PHEM系统的可行性,并展示其探测密封金属壳内推进剂颗粒裂纹和传输数据的能力;项目的第二阶段,通过改进和优化PHEM系统,开发全功能的原型,并证明其符合海军要求。SAW传感器系统可测量温度、应变、氢气以及磁场的变化,小尺寸的优点使其可插入各种应用系统。2019~2021年,NASA持续资助美国佩加森公司研究一套完全可操作的4.3 GHz无源传感器系统,该系统满足航天航空无线电子内部通信要求,研究人员重点开发以下关键技术组件:声表面波无源温度和应变传感器件、新的传感器天线和芯片级传感器天线集成、提供自适应射场收发器的软件定义无线电(SDR)、SDR控制软件和提取关键传感器信息的后处理软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关键技术组件都可在4.3 GHz和200 MHz带宽下构建和实施,这将是SAW传感器及其无线无源系统技术的飞跃。2.2 用于船舶、管道、容器、混凝土等裂痕的现场无损超声检测技术几十年来,为了减轻重量和降低船舶重心,5xxx系列铝合金一直用作海洋船舶的材料。铝合金的敏化过程会造成晶间腐蚀损伤和应力腐蚀裂痕。美国海军希望能够开发一种快速获取材料状态及其敏感性的方法。2018年,美国海军资助美国技术数据分析公司(TDA)开发一种紧凑的传感器套件和监控系统,以检测5xxx系列铝合金的敏化程度,从而解决批次间的差异问题。TDA公司利用监测系统预测铝合金在敏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晶间腐蚀损伤和应力腐蚀裂痕,减少相同材料之间的脆弱性差异,满足美国海军对实时快速获取材料的状态及其敏感性的需求。在这项研究中,TDA公司采用一种原始方法,利用两种非破坏性技术(基于涡流的电导率和超声衰减)分离出两个独立的成分,即高角度晶界的微观结构及边界上物质的敏化状态。根据这些参数,使用近期建立的模型来计算引起批次间差异的敏化度。通常使用手持式超声波仪器对钢制容器、储罐、墙壁和管道进行腐蚀无损监测(包括钢壁的厚度测量),但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力,急需一种适用于密封通道的快速检测技术。2018年美国空军资助国际电子机械公司研发密闭通道区域的腐蚀无损评估技术。国际电子机械公司提出了一种快速腐蚀检测器(RCI),该检测器使用电磁超声传感器,内置机器视觉摄像系统,可自动分类腐蚀类型,绘制腐蚀位置和壁厚图,同时不需要应用耦合剂,也可快速覆盖大面积壁面,并允许用户单手高速扫描壁面。用于乏燃料存储的焊接不锈钢干式储罐出现应力腐蚀裂纹时,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2019年,美国能源部资助INNESPEC技术公司开发用于材料结构健康实时监测的EMAT连续监测系统。该研究设计了首个冷喷雾EMAT磁致伸缩传感器原型,用于现场监测干储罐的腐蚀和裂纹扩展,同时将破坏和人为干预降至最低。该项目第一阶段评估具有不同粉末压力推进剂配置的便携式低压冷喷涂仪器的性能,以及使用手动喷枪在平坦、圆形或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部件上产生均匀贴片的可行性,并测试在所述情况下使用EMAT产生超声波的效果,最终确定手动磁致伸缩贴片是否适合应用于干储罐监测。冷喷涂还允许人们使用导波来检测之前技术无法检测的区域。该项目的成果将大大促进核安全,防止和减少放射性泄漏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混凝土裂纹及损伤的检测技术也取得重要进展。2021年,欧盟INFRASTAR计划资助波兰NeoStrain Spzoo公司和德国联邦材料研究所,提出一种利用新型嵌入式超声波传感器进行多结构损伤检测的主动技术。2.3 用于极端条件下实现物理量测量的超声传感技术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极端环境条件(高温、高旋、高压等),在恶劣环境下原位实时获取系统及环境参数,对飞行器的设计与防护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美国国防部资助Physical Sciences公司研究了一种超声波传感器,研究利用超声脉冲回波技术的非侵入性和远程询问能力,测量高超音速飞行器外壳板温度。开发的重点在于陶瓷/碳纤维基壳体等最具挑战性的表面材料方面,该方法可扩展到其他所有类型的材料,包括金属和烧蚀材料。该项目所开发的传感器能够处理来自不同深度多个界面的信号。项目第一阶段将演示高超声速、超音速冲压发动机应用相关材料及温度的原理证明,第二阶段将致力于实际高超声速试验台和飞行平台的系统加固和自动化。美国空军和航空航天工业迫切需要能够在涡轮发动机环境中提供实时监控的恶劣环境传感器。2015年美国空军资助美国环境技术公司(Environetix)研发可提供实时监测且可靠的恶劣环境传感器。该项目第一阶段验证了在1000 ℃高温环境中无线声表面波硅酸镧镓(LGS)温度传感器原型的稳定性,第二阶段对无线LGS声表面波传感器技术进行了成熟度TRL 4确认,并在涡轮发动机测试单元中进行了TRL 6验证。在该项目设计的恶劣环境下,无线无源小型传感器能够在1000 ℃以上对涡轮发动机进行监测,可对航空航天工业产生重大影响,其优势有:① 可靠运行数千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并且可在测试单元的热区轻松运行最少4000小时;② 通过在其他传感器技术无法工作的位置无线监测发动机状况来验证发动机的建模和运行状况;③ 小尺寸和无线传感器操作,保证了密封、护罩和其他关键发动机位置的完整性;④ 去除用以提供所需传感信息的电线,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传感器安装在涡轮机),减轻了重量,同时提高性能和可靠性;⑤ 通过更可靠的温度监测,降低发动机运行(或飞行)成本的同时,提高燃油效率和增加功率。除此之外,无线SAW传感器技术也有许多商业应用,如在发电、石油/天然气勘探、制造过程控制和其他高温恶劣环境中的应用。辐射条件下的超声传感技术研发也受到关注。在核工业中,受限的接触和高厚度部件通常限制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商用超声检测传感器的辐射耐受性局限在1~2 mGy的累积剂量,难以满足应用需求。英国创新署部署了由英国创新技术和科学有限公司承担的“耐辐射超声波传感器”研究。该公司主要致力于探索新型辐射弹性探测器的构建和测试,为核工业提供一个可靠的超声检测解决方案,以延长检测和监测时间。该研究成果有两种应用场景:① 在裂变核反应堆附近进行高辐射检测;② 在核废料处理场进行低辐射检测。在核工业中,超声波换能器在放射性环境下响应减弱,难以正常工作。针对该情况,英国精密声学有限公司开展耐辐射超声传感器的开发,建造和测试新型抗辐射超声换能器以及各种探头的装配技术,为核工业提供一种可靠的超声换能器解决方案。该项目开发了一系列原型超声探头,以满足特定的在役检测需求。日本NEDO先导研究项目——具有流量监控功能的实时超声波多相流量计研制(2019~2020年,北海道大学承担)共分为3个子课题,分别是:结合超声信号和多相流体动力学定律的数据同化流量计的研制;使用超声多普勒测量多相流体的脉动特性;使用超声脉冲回波扫描测量流体界面。JSPS的国际联合研究基金项目——联合开发在线超声多普勒测定技术(2018~2021年,北海道大学、瑞士联邦技术学院承担),重点开展3个主题研究,主题1是流速分布测量技术和流变控制方程的数据同化,主题2是通过超声波和光可视化调节空间分布的流变学,主题3是假定使用机器学习的流变大开发数据构建系统。2018年该项目已经开发了一种根据超声波多普勒流速分布仪获得的流速分布来测量不透明流体压力分布的方法。2019年,项目开发出一种通过水、油和气三相流中的超声波脉冲来测量相分布和流量的技术。日本防卫厅资助了MUT(超声换能器)声学超材料的声阻抗研究(2018年,日立制作所),该项目基于声阻抗匹配的物理模型,研发利用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实现主动控制声学特性的声学超材料。2.4 用于爆炸物和弹药的无损超声实时检测技术含能材料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为开发了铅的替代品,替代弹药配方中传统的苯甲酸铅和叠氮铅。然而,这些无铅高能材料可能对传统的弹药筒黄铜和其他弹药部件具有意想不到的腐蚀性。因此,在未来的部署中,从弹药生命周期(即从生产时间到使用时间)的角度,对弹药部件进行实地测试对于确保武器系统的有效性至关重要。2020年,美国陆军资助林泰克公司与美国西南研究院传感器系统和无损检测技术部合作研究了一种基于涡流和超声波检测的手持式设备,用于对小型武器弹药部件进行现场快速无损腐蚀检测。该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确定对现代爆炸物和弹药外壳进行无损检测的有效性和方法;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方法,开发手持式测试单元原型,并根据适当的军事标准、规格要求进行认证,并进行实地测试;第三阶段预期将用于现代爆炸物和弹药壳的无损检测,并推广到民用领域。军事应用包括小型武器部件(5.56,7.62 mm口径)、爆炸性弹药(M42、M55和M61启动器)、中等口径(20,25,30,40 mm)和潜在大口径(60,81,105,120 mm)弹药。3 结语与展望超声无损检/监测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在航天器、飞机、船舶和运输管道等的无损检测、恶劣环境感知、数据融合支持决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超声传感技术可进行非破坏性的结构健康监测,能够快速准确检测裂纹、泄漏、腐蚀等缺陷,防止和减少放射性泄漏,促进核安全。超声传感不依赖于照明条件,能够抵抗雾的干扰,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进行实时快速感知,可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海上作业等领域。未来超声无损检/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下:用于无损检测与结构健康监测相融合的无源无线声表面波传感技术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传统无损检测技术由于设备笨重、检测速度慢、可检测范围小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在检测大规模设施中的潜在损伤,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下的损伤时,可行性差且花费巨大。大型设施生命周期内多缺陷的智能化检测需要无损检测与结构健康监测相融合的无源无线声表面波传感技术。极端条件下实现物理量的测量仍是未来超声传感技术的发展重点。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温、高旋、高压等恶劣环境,因此,恶劣环境下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原位实时获取,仍然是超声传感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发展重点。超声传感器向着集成化、微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为满足各种机载、车载、航载的需求,传感器的应用需与机械或电子系统集成使用,推动声表面波传感器系统向着集成化、微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因而各种新型材料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的进步将给超声传感器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超声传感器本身无源无线传输的特性,亦将在集成化微型化多功能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者:朱相丽1,2,张敬1,2,刘庚冉3,王文4,刘小平1,2工作单位:1.中国科学院 文献情报中心;2.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3.军事科学院 战略评估咨询中心;4.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第一作者简介:朱相丽,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学科战略情报研究、学科态势评估研究和日本科技政策研究工作。
  • 2024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正式通知
    2024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正式通知 举办地点经研究决定“2024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以下简称“2024论坛”)于2024年6月24日至27日举办(24日周一报到,25日周二至27日周四开会),地点:广东省中山市中山温泉宾馆。本届论坛主题“全聚焦使无损检测更精彩(TFM makes NDT more exciting)”。英国布里斯托大学Bruce W Drinkwater教授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作“全聚焦相控阵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大会主旨报告。承办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珠海市无损检测学会南京寰球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无锡学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集团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核动力在役检查及评定重点实验室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机械工程学报》《无损检测》《红外技术》《中国铁路》江苏省声学学会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支持单位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德国Fraunhofer无损检测研究所天津市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协会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协会北京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陕西省特种设备协会上海市特种设备管理协会工信部高速运载工具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成都主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阿塔米智能装备(北京)有限公司艾因蒂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山东瑞祥模具有限公司2024论坛继续与多家中外期刊保持合作,优秀中文论文将根据作者意愿推荐至《机械工程学报(EI)》和《无损检测》正刊设立的“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专栏”,以及《红外技术》、《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测试技术学报》、《中国铁路》等期刊发表;英文论文经审稿合格后,编入IEEE(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议论文集(EI),并由EI(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收录;也可根据作者意愿推荐在《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SCI)》、《Sensors (SCI)》、《Insight (SCI)》、《Structural Durability and Health Monitoring (EI)》刊出。2024论坛拟开设以下学术报告专场(分会场)1、广东专场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无损检测分会承办2、全聚焦相控阵超声分会场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无损检测分会承办3、工艺试验报告交流专场国家压力管道元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省特检院)、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承办4、氢能装备及检测技术专场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东南大学承办5、红外与太赫兹分会场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承办6、电磁分会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承办7、轨道交通专场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8、航空航天与复合材料专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承办9、核电专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核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承办10、特种设备专场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压力管道元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省特检院)承办11、人工智能赋能无损检测专场东南大学、湖南大学、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承办12、光声与超声分会场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东南大学承办13、石油管及装备专场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承办14、无损检测标准及相关技术专场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曼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承办15、传感器与仪器分会场广东工业大学、无锡学院承办16、低应力制造技术分会场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海山海(上海)路桥科技有限公司、康硕低应力制造系统技术研究院承办17、数字射线分会场兰州理工大学、中北大学承办18、阵列式感测与成像技术分会场北京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承办19、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分会场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承办先进仪器设备展示论坛期间将有数十家国内外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研发机构和生产销售企业展示其先进仪器、器材、技术、工艺、工装等。成就奖、论文奖、试验报告奖远东论坛将组织评选和颁发:表彰国内无损检测领域德高望重和成果卓著人员的“仰止奖”、“攀登奖”和“中国创造特别奖”;表彰优秀论文作者的“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珐屹优秀英文论文奖”和“阿塔米-矩阵科技中优秀文论文奖”;表彰优秀试验报告作者的“瑞祥模具寻真求实优秀试验报告奖”。投稿截止时间投稿IEEE的英文论文截止时间均为2024年4月30日;投稿非IEEE的中/英文论文及试验报告的截止时间均为 2024年5月15日。无损检测擂台赛与之江优胜奖远东论坛继续组织无损检测擂台赛,胜者将获得“之江优胜奖”奖杯和奖金,同时被授予睿匠(褒彰操作者)、锐器(褒彰仪器设备)称号。无损检测仪器工装材料研发与艾因蒂克突破奖远东论坛继续组织无损检测仪器系统整体或局部(主机、探测器、传感器、零部件、工装、材料、软件)研发创新的申报,对在研发中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颁发“艾因蒂克突破奖”。参会须知现将出席2024论坛大会的有关信息通知如下:1、论坛报到日:2024年6月24日(周一);会议开幕式:6月25日(周二)上午;各项活动至27日晚结束。2、论坛地点:广东省中山市中山温泉宾馆,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3、参会注册费:1800元/人;在校学生(凭学生证注册)参会注册费1200元/人。4、英文论文注册费:3600元/篇(可免1人参会注册费),请在收到论文录用通知后立即汇入论坛指定账号。5、中文论文只收作者的参会注册费,不收论文注册费(5月31日前完成参会报名及参会注册费缴纳可享受九折优惠;英文论文参会注册费无优惠)。6、论坛委托南京寰球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会议的财务事务。7、会议安排住宿酒店: 中山市中山温泉宾馆(主会场酒店)、名座假日酒店(距主会场2公里,有班车接送)。参会代表可通过2024论坛官网(https://www.fendti.com/)的参会报名系统预订房间。中山市中山温泉宾馆费用(4晚,含早):1440元(合住)或2800元(包房);名座假日酒店(4晚,含早):960元(合住)或1800元(包房)。必要提醒:由于会议控制的房间数有限,早订早得,以防满房。8、报名和注册方法:参会者可通过2024论坛官网(https://www.fendti.com/)进行注册并登录,登录后在“提交参会回执”栏中提交参会者信息,完成参会报名,并在网上缴纳会务费完成注册。9、会议报到手续在广东省中山市中山温泉宾馆办理。10、从中山市高铁站至广东省中山市中山温泉宾馆约30分钟车程;从珠海国际机场至广东省中山市中山温泉宾馆约50分钟车程;从深圳国际机场至广东省中山市中山温泉宾馆约100分钟车程;从广州市白云国际机场至广东省中山市中山温泉宾馆约120分钟车程。报到日当天有交通车在珠海机场接站,详情另行通知。
  • 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上线,报名开启!
    无损检测,即在不破坏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与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射线、超声、电磁、红外等原理并结合仪器对物体进行缺陷、化学、物理参数检测的一种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特种设备、矿山机械、核电、冶金等各个工业领域。基于此,为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9月26-27日召开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本届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上)、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下)四大专场,邀请二十余位无损检测领域专家老师围绕无损检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方面展开研讨,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支持单位:吉林大学三、会议内容: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2023年9月26-27日)射线检测技术专场(9月26日上午)报告题目报告嘉宾X射线三维吸收成像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程国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研究员极端服役环境X射线CT研发与应用马毅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南京工业大学教授TESCAN Micro-CT系统及原位动态4D应用介绍袁明春TESCAN 资深应用工程师2D、3DX射线智能检测系统李义彬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级工程师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及应用詹科上海理工大学 副教授超声检测技术专场(9月26日下午)报告题目报告嘉宾基于MFC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导波检测技术研究高杰北京工业大学 讲师 (吕炎教授课题组)航空复合材料积木式验证自动化超声检测技术研究樊俊铃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副主任超声自动检测和智能监测赵新玉大连交通大学 副教授新型柔性电磁超声、导波传感器开发及应用研究裴翠祥西安交通大学 副教授表面缺陷的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研究李海洋中北大学 副教授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专场(上)(9月27日上午)报告题目报告嘉宾Fe基非晶涂层的无损原位三维表征与评价研究王绍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应用于工厂快速筛查的三维检测工具李惠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市场专员面向汽车制造的智能无损检测新技术张建海吉林大学 副教授/吉林省材料服役性能测试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岛津超声波光探伤装置MIV-X介绍陈颖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市场部产品专员全聚焦和相位相干成像技术及与相控阵技术的比较刘沛仪景通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高级产品经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专场(下)(9月27日下午)报告题目报告嘉宾钢板微观组织及性能在线预测王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智能可视化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李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教授基于涡流法的电导率测量方法及仪器开发范孟豹中国矿业大学 系主任/教授风机叶片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何赟泽湖南大学 教授激光散斑无损检测技术及装备吴荣华东交通大学 仪器科学系副主任/讲师四、参会指南1、进入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2023/)进行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9月25日。3、会议召开前统一报名审核,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电话:010-51654077-8285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6、赞助联系人:周老师(电话:010-51654077-8120 邮箱:zhouhh@instrument.com.cn)
  • 我国无损检测现状分析
    无损检测行业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损检测行业已经涉及到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曾有专家表示,无损检测是一个朝阳行业,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尤其是中国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我国的无损检测行业的现状又是怎样呢?小编带你一起来看看。  一、涉及无损检测的一些相关数字:  截止2013年4月份,据调查的数字表明:  (1)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企业单位据估计超过3万家,并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2)从事无损检测的专业机构和服务单位(公司、检验所、检验站、检验中心等)超过 2000 家(其中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核准的持证机构 300 多家,有资料说我国目前从事第三方无损检验服务的公司达 600 多家, 也有说是我国能够提供第三方检测的大大小小检测公司有 6000 多家,包括无损检测、理化试验、计量等)。  (3)涉及相关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制造的厂家单位达 800 多家,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及自治区,下表列出涉及相关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制造的厂家单位的统计数字供参考:  (4)开展无损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与相关应用的各种科研院所超过200 家。  (5)开展无损检测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开设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学校超 过 100 家 每年全国培养超过千名无损检测专业或无损检测方向的毕业生(包括博士、硕士、学士,本科、 大专、中专、技校) 其中开设无损检测专业或者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方向的检测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 学院、技术学校已经有 20 多家,包括军队系列的士官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开展在职教育的军事学院。  (6)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经销贸易、维修服务和技术服务企业单位超过600家。下表列出涉及相关无损检测设 备器材经销贸易、维修服务和技术服务企业单位的统计数字仅供参考:  (7)目前在我国从事与无损检测技术相关工作的人员估计在35万人以上,包括生产第一线的无损检测操作人员,无损检测工程技术人员,无损检测技术管理人员,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制造企业人员,教育界、科研 界与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与无损检测技术专业相关的在校学生和研究生,无损检测设 备器材经销贸易、维修服务技术服务以及专业从事第三方无损检测服务企业的人员等。  例如铁道系统据称有5万人以上,石油化工、油田、天然气、锅炉压力容器四个行业据称有 12 万人以上、航空工业系统据称有2万人以上,台湾无损检测业界约有 3000人,此外还有航天、汽车、机械工业、电力、核电、军队、 电子工业、食品医药卫生、轻工及其他行业领域未作了解。  (8)中国无损检测市场的容量,据笔者估计,目前每年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器材销售总额约 30 亿元人民币(例如目前工业射线胶片销售量每年就约达5亿元),连同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等级培训与资格鉴定、认证 费用,第三方无损检测业务等,与无损检测技术相关的市场总容量估计达到约 60 亿元人民币。  国外某知名度和权威性很高的检测公司估测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是一个超过5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未说明是每年还是一段时期),不过这个数字包括无损检测、理化检测、计量检测及其他所有检测业务,也有一说是中 国第三方无损检测业务每年有大约 20 亿人民币的市场)。  应当指出,由于中国无损检测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容量和潜力,目前除了世界上著名的无损检测设备器 材制造商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分公司、办事处或者有其代理商外,许多国家的中、小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制 造商以及国际著名的检验机构、培训机构等也都纷纷在努力寻求进入中国市场,还有不少国外无损检测设备器材产品在中国已经采取或者正在寻求“OEM”(俗称贴牌)制造方式,还有的国外企业正在寻求并购中国的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制造企业。  二、国产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基本状况  国产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大致上可以分为26 大类,具体产品型号和品种则超过千种。大体上已经涵盖了目前国内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大部分领域,特别是常规无损检测的设备、器材、附件、耗材等,基本上达到了价廉物美和能够满足一般的检测需要,并且已经有不少国产的NDT产品输出到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例如便携式数字超声探伤仪和模拟式超声探伤仪、数字式超声测厚仪、超声检测标准试块、超声探头、X 射线探伤机、各种射线检测辅助器材、便携式涡流检测设备、大型涡流检测自动化系统̷̷等。  [1] 超声波检测设备:数字式与模拟式通用便携式超声探伤仪,大型自动化超声探伤系统(管材、棒材、 板材、焊接管等),各种专用检测仪器设备(如球墨铸铁球化率计、螺栓紧固力检测仪、声速计、陶瓷绝 缘子超声检测仪等),各种通用与专用的超声探头,超声测厚仪(测厚精度最高能达到 0.001mm,已有具 备穿过涂层测厚功能的测厚仪),TOFD超声探伤仪,相控阵超声探伤仪等。  国内超声探伤仪制造厂已超过 30 家,其中能够制造TOFD、相控阵仪器的已经超过5 家,专业超声探头制造厂家超过50家,并已经有能够制造TOFD、相控阵探头以及复合压电材料探头的专业厂家。与超声检测相关器材制造厂家总计超过 165 家。此外,管道磁致伸缩导波检测系统、桥梁缆索磁致伸缩导波检测系统、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等也已经在 2011 年问世。  [2] 磁粉检测设备与材料:通用便携式(交直流式、蓄电池式、带逆变器的蓄电池式)、移动式、床式磁粉探伤机(采用多种类型的磁化电流,最大周向磁化电流已能达到 3.5 万安培),各种专用磁粉检测设备,大型半自动化与自动化磁粉检测系统,脉冲磁化设备,退磁机,辅助仪器(如磁场测量仪器、退磁计等),耗材(磁粉、磁膏、浓缩磁悬液、高闪点载液等)。旋转磁场、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检测等方法的应用得 到更大普及,用于磁粉检测的自动爬行装置、应用CCD摄像记录的自动化荧光磁粉探伤系统等都已面市。相关磁粉检测设备与材料的制造厂家超过 129 家。  [3] 渗透检测设备与材料:适应不同灵敏度等级要求(普通工业级到核工业级和特种材料)的着色渗透、 荧光渗透、着色荧光渗透用材料,便携式器材(如喷罐型)、大型自动渗透流水线系统,各种辅助设备器 材(如静电喷涂设备、荧光渗透液专用污水处理设备等)。与渗透检测器材相关的制造厂家超过 36 家。  [4] 射线检测设备:X射线、γ 射线、β 射线、中子射线、高能X射线(如电子直线加速器),X射线管(定 向、周向,玻璃管、波纹陶瓷管、金属陶瓷管),通用便携式、移动式、大型固定式射线检测设备,变频、恒频、恒电位X射线机,辅助设备器材(如半自动及全自动洗片机、干片机、观片灯--包括最新的LED型观 片灯、黑白密度计、符合国内外各种标准的像质计、工业X射线底片扫描仪、射线剂量监测仪器、工业射 线胶片、暗盒、铅字、磁钢、洗片架、洗片槽̷等),各种射线防护器材与装置,各种放射性同位素源(如192Ir、60Co、75Se、137Cs、137Yb、170Tm、153Gd等γ 源和252Cf中子源等)。相关射线检测设备器材、辅助器材等的制造厂家超过 240 家。  [5] 涡流检测设备:通用便携式数字化涡流探伤仪、脉冲涡流检测系统、阵列涡流检测系统、大型自动化涡流探伤系统、各种专用涡流检测仪器设备、配套的各种涡流换能器、涂镀层测厚仪,配套的辅助器材,材质分选仪、导电率仪、硬度分选仪、金属探测器、钢绳张力测试仪、钢丝绳检测仪等。相关涡流检测(电 磁检测)的制造厂家超过 47 家。  [6] 漏磁检测设备:通用、专用以及大型自动化漏磁检测系统。  [7] 内窥镜:光学内窥镜、光纤内窥镜、视频内窥镜(电子内窥镜)。  [8] 光学测量仪器:白光照度计、黑光照度计、紫外线强度计、荧光亮度计等。  [9] 声发射检测设备:多通道声发射检测便携式系统与大型系统。  [10] 泄漏检测设备:电火花检漏仪、智能声脉冲快速检漏仪、管道泄漏检测定位仪、有机惰性荧光示踪检 漏产品、渗透检漏液、地下管道探测检漏仪、地下电缆探测检漏仪、管线定位仪、燃气管道检漏仪、湿法 涂层检漏仪等。  [11] 硬度测定仪器:里氏硬度计、超声波硬度计。  [12] 电磁超声探伤设备:电磁超声检测系统、自动化电磁超声探伤系统、电磁超声测厚仪。  [13] X 射线实时成像与工业 CT 设备:采用图像增强器型、DR 型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分辨率测试卡。  [14] 激光检测设备:便携式激光电子散斑仪、利用激光数字散斑干涉技术的大型自动化轮胎无损检测系统、激光材料厚度在线测量仪、在线激光测径仪、激光数字检测仪,激光超声检测系统,全息感光胶片与干板 等。  [15] 电位法裂纹深度测量仪。  [16] 红外检测设备:红外线测温仪、红外内窥仪、红外热象仪。  [17] 配合各种无损检测方法应用的各种系列的标准试块、灵敏度试块与试片、通用对比试块、专用对比试 块,还有如山东瑞祥模具有限公司(山东济宁模具厂)专业化生产的系列商品化焊缝自然缺陷试件可满足 检测方法试验和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培训与考核应用的需要。  [18] 配合无损检测应用的各种专用机械辅助装置与系统:半自动化与自动化探伤系统的机械装置、射线检 测用管道爬行器、试块刻伤机、商品化 X 射线机固定夹具和支架、升降车等。  [19] 配合荧光磁粉、荧光渗透检测的紫外线灯(便携式、袖珍式、大面积辐照型)、黑光光源(除了常规的高压汞灯、灯管外,还有采用 LED 的紫外光源)。  [20] 岩石、混凝土、桩基的检测设备,混凝土钢筋检测仪、数显回弹仪、钢筋位置测定仪、楼板厚度测定 仪、波速测井仪等。  [21] 微波检测系统、太赫兹波检测系统。  [22] 热电金属材料分选仪。  [23] 磁测应力仪。  [24] X 射线应力测定仪、X 射线衍射仪。  [25] 金属磁记忆技术:智能化磁记忆金属检测仪、应力集中磁检测仪、裂纹磁指示仪。  [26] 其他:如表面粗糙度仪、测振仪、残余应力测试仪、超声波浓度计、超声波流量计、超声波液位计、 陶瓷泥料水份速测仪̷̷等。
  • 2018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检测与协同创新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2018年中国科协“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检测与协同创新青年论坛于2018年8月11~13日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集成分会、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广东省科协智能测控装备学会联合体、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国家智能控制系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珠海市安粤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广州创新及科技协会、广东省现代几何与力学计量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承办。论坛主要围绕现代传感与智慧物联、精密检测与仪器仪表、光机电一体化信息集成与装备、测试计量与质量保障、检测认证认可与标准化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论坛目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优势与智能检测技术的学科优势,推动青年科学家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创新以及人工智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的建设,对接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开展海峡两岸暨粤港澳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活动,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检测技术优秀人才和科技创新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中国科协边立航处长、广州市科协张勇副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张彤常务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王雪教授、中国台湾交通大学郭浩中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刘桂雄教授、香港广州创新及科技协会会长马轶超议员、大湾区国际有限公司梁汉泉总经理、香港明晟检测有限公司黄建闽董事长、澳门环科监测检测公司刘家池总经理、澳门发展与质量研究所方绍龙理事长等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共有来自海峡两岸粤港澳大湾区的52家(其中科研院所9家、高校19所、企业16家、社会团体5家、政府机构3家)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单位参与,共计超过130名(其中青年科学人才超过70%,港澳台代表超过40%)中、青年科学人才参加会议。论坛期间,还进行了成果展示与交流。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040eed86-d5c0-44ff-b413-607b7ac1ea44.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合影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b9976473-8f1d-4774-a443-a6bc83b5f2a7.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张彤常务副秘书长致辞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eedf4d73-edb3-470c-92bb-c9fc4e6b478b.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广州市科协刘桂雄常委介绍筹备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专家委员会张建副秘书长主持,首先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张彤常务副秘书长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感谢大家在百忙中参加本次论坛,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执行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刘桂雄教授代表承办方介绍本次论坛筹备情况,从论坛申请、批复到筹办,整个过程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直接领导,海峡两岸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同行的关心和支持,尤其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的青年科学家们直接参与,深表感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论坛特别邀请清华大学王雪教授、中国台湾交通大学郭浩中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刘桂雄教授、暨南大学李雪教授、广东粤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林凯敏投资总监分别作《智能制造与智能感知》、《Recent progress of VCSEL array application and intelligent detection》、《标准光组件检测数据可溯源技术与智能化检测平台研制》、《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及新应用》、《科技金融新动向》报告。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7e0f077f-3c6f-444a-af56-ca8d6f4830a0.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分论坛一围绕先进传感技术、测试技术及应用进行研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伟达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焦海龙高工、吉林大学马志超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卞雷祥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谢准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正君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王敏庆教授、声学工程与检测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深圳研发中心盛美萍教授、天津大学胡浩丰教授、天津大学林嘉睿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乐韵博士分别作《Infrared photodetector based on 2D materials: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用于深空探测的MEMS压力传感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器》、《复合石英晶体谐振式磁场/电压传感器》、《基于非线性频谱的彩色超声成像与检测技术》、《计算机光学成像及其应用》、《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研究进展》、《航空航天船舶领域的振动噪声与测试技术》、《散射环境中的偏振成像去雾技术》、《船舶数字化制造的测量技术创新》、《高速刚性转子用磁悬浮轴承优化设计方法》报告。 /p p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83f89e75-0295-4b53-9f51-84864743b9c5.jpg"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分论坛二围绕无损检测技术、新技术与新应用进行研讨,澳门发展与质量研究所方绍龙理事长、台湾万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陈发忠总经理、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陈建勋高工、华南理工大学周建熹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廖普博士、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香港实验室黄志铭高工、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史信荣高工、国家智能控制系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刘培高工、澳门环科监测检测公司梁耀明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刘思洋研究生分别作《基于脉冲涡流技术的带包覆层管道焊缝定位研究》、《以數位聚焦相控陣对管道內腐蝕和沉積的检測研究》、《换热压力容器在线能效监测系统的开发》、《基于链式气压传感器的承力索锚结区域损伤超声导波监测方法》、《基于Fast-RCNN与结构光的特种设备纵焊缝二维形态参数检测方法》、《直流偏置磁场对磁纳米温度计的性能改善》、《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broadband EMI filter》、《智能监控系统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澳门控烟环境空气检测》、《基于AlexNet的多光照条件下多类别法定货币识别技术》报告。 /p p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b45c503c-ee3b-4886-a647-80063412952d.jpg"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本次论坛共征集论文91篇(其中现代传感与智慧物联24篇、精密检测与仪器仪表25篇、光机电一体化信息集成与装备15篇、测试计量与质量保障20篇、其它7篇),论坛出版《2018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检测与协同创新青年论坛》论文集。征集成果38项,出版《2018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检测与协同创新青年论坛》成果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论坛期间进行粤港澳大湾区部分成果交流与成果对接会,会上华南理工大学与珠海特检院、广东工业大学与上腾电子公司分别签署成果意向合作协议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与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达成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与香港广州创新及科技协会达成关于人才交流机制合作协议。并倡议今年10月~11月期间,在广州召开“智能测控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广东省现代几何与力学计量技术重点实验室设立定向开放基金,支持广大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最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专家委员会张建副秘书长对本次论坛作总结,中国科协边立航处长发表讲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p p /p p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14b7253c-34e5-4925-b041-ca8dd3a5a69e.jpg"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47a50254-0721-4e76-9302-ed84e2440d99.jpg"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合影 /p p br/ /p
  • 博士团助力企业发展!东莞举办“精密仪器和设备制造产业链”行业沙龙
    9月27日,2022年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博士团助力企业发展服务计划》之“精密仪器和设备制造产业链”行业分析沙龙顺利举办。活动由东莞市社会组织事务中心指导、东莞市博士创业促进会主办、东莞市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承办。活动邀请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孙振忠和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科方向领军”人才张伟伟作为博士嘉宾。同时,近30家行业内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参加本次行业分析沙龙。孙振忠和张伟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针对目前精密仪器和设备制造产业链发展形势提出了专业分析,现场分别作关于“负”膨胀的“正”效应——热缩冷胀钛合金在高精度机械结构中的应用及展望、超声导波的非线性检测技术等专业报告。现场,孙振忠就可控热膨胀系数钛合金的研究及应用展开分享。孙振忠表示,可控热膨胀材料的开发与机理研究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精密仪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具有强度高、易加工、耐腐蚀等优异性能的可控热膨胀钛合金材料,在国民经济重要工程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可为促进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效能提升奠定基础。张伟伟则介绍了非线性检测技术的应用与挑战。“非线性技术对于复合材料常规不能检测的缺陷,如检测细微缺陷,能达到良好的检出效果,是一种材料完整性检测和评估的手段。”他表示,但如何激发损伤信号、损伤信号与噪声信号较难区别使该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国内许多重点科研院所都在做这方面研究,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也是精密制造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一个领域。沙龙气氛活跃,两位专家介绍了精密仪器和设备制造技术前沿和发展方向,并与企业家之间进行了深入交流,尤其在技术合作和行业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孙振忠给企业家们提出了非常多建议,现场企业家表示收益颇丰。
  • 钢研纳克2022全年营收8.15亿,直读光谱仪、气体分析仪销量再创新高
    4月20日,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钢研纳克)发布202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钢研纳克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2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22%;基本每股收益为0.4587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35.23%。2022年末,钢研纳克总资产16.68亿元,同比增长21.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 9.44亿元,同比增长11.2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3.70元,同比增长8.31%。2022年度:第三方检测服务板块检测板块全国布局持续推进,青岛纳克取得CMA资质,沈阳纳克注册成立,江苏纳克建设基本完成,其他区域布局有序开展。分析仪器板块市场销售呈现全面增长态势,直读光谱仪、气体分析仪等产品销量创历史新高,ICP光谱、ICP质谱等产品销量增幅明显。推出多项新产品,包括FE-1050系列场发射扫描电镜、CNX-808型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PlasmaMS 4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Auto-RESpark 1000稀土金属高速全自动分析系统等,均已实现市场销售。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板块目前已完成百余种新领域标准物质的研发,其中大部分已获得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编号,涵盖食品、环境、地质等领域。腐蚀防护业务板块,格尔木盐湖水试验站新场地开工建设,设立了南沙岛礁试验站点;超声导波检测、石化检测等新业务取得突破;海上风电项目再获突破。能力验证业务深耕冶金、矿产资源、原辅料等优势领域,挖掘食品领域、环境领域的土壤和空气细分领域、纺织、化工产品、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潜能; 跟进社会热点,拓展民生和健康等广泛关注领域。无损检测业务研制的钢管Rota370大直径旋转超声检测设备、钢管表面缺陷智能视觉检测设备、钢板表面硬度检测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成功实现销售;研制完成大棒C扫描设备、棒材相控阵检测设备。校准业务加强冶金、石油化工、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市场开拓,进一步提升山东、西南区域的校准业务响应速度。通过CNAS复评审工作,取得包含力学、温度、化学等领域标准的校准资质,进一步扩展校准业务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下一步:钢研纳克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江苏纳克、青岛纳克达产达效,沈阳纳克投入运营,积极建设检测业务分支机构,推动数字化转型方案落地。
  • 钢研纳克2021年营收增长19.84%至7.02亿,两款仪器销量创新高
    近日,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钢研纳克)发布2021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钢研纳克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84%;实现营业利润0.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03%;基本每收益为0.3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03%。2021年末,钢研纳克总资产13.75亿元,同比增长24.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8.48亿元,同比增长7.6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3.42元,同比增长7.61%。分析仪器板块,2021年度,火花直读光谱仪实现销售超过400台、气体分析仪超过300台,销量创历史新高;推出的Spark 8000全谱火花直读光谱仪、SparkCCD 6500全谱火花直读光谱仪和Plasma 3000双向观测ICP光谱仪等新品均已实现市场销售。无损检测业务,研制的钢管Rota370大直径旋转超声检测设备、钢管表面缺陷智能视觉检测设备、钢板表面硬度检测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成功实现销售;研制完成大棒C扫描设备、棒材相控阵检测设备样机,已具备销售条件。腐蚀防护工程与产品板块,成功开拓国家管网等优质增量市场。智能采集仪产品中标长庆油田智能化改造项目;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在中石化湛江项目得到应用;海外三座海水淡化阴保项目顺利完成调试投产。此外,钢研纳克北京永丰3A实验室完成竣工验收和搬迁,并正式投入运营,具备633项化学检测能力,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合金、冶金原辅料、环境样品分析等领域;成都检测实验室项目步入正轨,已实现盈利;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分析检测、仪器生产项目已完成综合楼主体结构验收,正加速推进幕墙、室内装修、智能化、室外工程等配套工程建设,已实现各类常规仪器产品顺利转产,其中XRF仪器、气体仪器等产品100%实现本地化制造;青岛纳克设立平度分公司,启动青岛实验室建设项目建设,在保留腐蚀业务的同时,积极向材料检测与评价方向突破,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建设形成青岛纳克总部办公+临海实验基地+产业基地的总体布局,实现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山东的发展格局。钢研纳克表示,2022年,将以公司主业为核心,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探索外延式发展,择机实施并购整合,有效促进公司主业稳健发展。
  • 11个仪器项目获2012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
    日前,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与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此次获奖项目共计396项,其中,一等奖19项,二等奖166项,三等奖211项。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将其中与仪器仪表相关的项目择选如下: 项目名称 年度 完成单位 评审组(专业组) 奖种 获奖等级 DF-200 直读光谱仪 2012 烟台东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仪器仪表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UV-22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012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仪器仪表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全自动材料拉伸试验机的研发 2012 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 仪器仪表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TFT-LCD背光模组增亮光栅膜开发 2012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仪表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电磁超声导波结构缺陷快速检测和健康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2 清华大学 仪器仪表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光密度连续变化滤光器件2012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 仪器仪表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总线化智能多参数高精度检测与控制仪表 2012 江苏大学 仪器仪表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兼容DCS/PLC的水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平台的研发与工程应用 2012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仪器仪表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基于轨迹法果糖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2012 天津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仪器仪表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基于射流传感技术热能表 2012 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 仪器仪表 技术发明奖 三等奖 电气系统电学参量宽频域光纤精密测量技术及应用 2012 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仪表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原文如下所示:   附件:2012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目录.pdf
  • 核酸检测日检5000份提升到1万份的超级利器!Vitae 100全自动PCR体系构建系统
    新冠疫情再度来袭,全国各地迎来核酸检测高峰。在此次大规模检测行动中,睿科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为实现核酸检测样品前处理的高通量全自动化而努力奋斗。在整个检测环节中,PCR反应体系构建的流程占据了大量时间,限制了核酸检测能力的提升,睿科Vitae 100全自动PCR体系构建系统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可以使核酸检测的日通量从5000份提升到1万份。更适合应急情况下的疫情防控需求。01Vitae 100全自动PCR体系构建系统Vitae 100全自动PCR体系构建系统是一款基于液体处理平台设计的高精度自动化设备,适用于各种PCR反应的体系构建以及其他体系构建(例如:NGS文库构建),广泛应用于新冠检测体系构建、病原微生物检测体系构建及各种利用PCR技术的检测项目。由于其优秀的移液精度,更加适合384孔板的密集型分液和加样,可有效避免人工加样出现的误加、漏加的现象,节省人力。02产品优势1.移液精准模块式机械臂,定位精准到0.05mm;移液精确度可以达到CV≤2%2.高效快速5min即可完成384孔板分装;96孔板的PCR体系构建流程仅需10min3.盘位灵活具备10个盘位,支持各种离心管(0.2mL 到 50 mL)及孔位数高达384孔的各种孔板,盘位功能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规划4.模块化配置可选配加热、制冷、震荡功能模块,根据应用需求灵活定制5.兼容性好兼容国内外任意品牌核酸提取的耗材和PCR板6.污染控制配备HEPA过滤系统及紫外消毒模块,有效避免交叉污染睿科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自动化操作流程
  • 2023年国家重点攻关的科学仪器清单
    为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的有关部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日前,该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发布,指南部署围绕科学仪器、科研试剂、实验动物和科学数据等4个方向进行布局,涵盖53种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48种核心关键部件。  清单如下:  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  1 超高分辨静电离子阱傅里叶变换质谱仪  2 超高分辨质谱分析仪  3 高通量核酸质谱分析仪  4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5 纳升液相色谱仪  6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分析仪  7 低场核磁共振宽频测量仪  8 磁共振直接神经电成像仪  9 高通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仪  10 高通量细胞多参数成像分析仪  11 高通量核酸片段分析仪  12 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染色全自动检测分析仪  13 超高速离心机  14 蛋白质层析纯化系统  15 高灵敏度臭氧层消耗物质连续检测分析仪  16 高灵敏高分辨红外激光光谱仪  17 暗弱目标高分辨率紫外光谱仪  18 超分辨扫描显微检测仪  19 超高分辨激光汤姆孙散射光谱仪  20 超宽带瞬态光谱分析仪  21 空间微孔三维形貌非接触扫描测量仪  22 高速高光谱荧光显微成像分析仪  23 大视场双光子显微镜  24 超分辨光声成像分析仪  25 高时空分辨率光学和能谱显微CT双模态成像仪  26 大口径复杂面形高精度测量仪  27 高分辨率三维缺陷检测仪  28 高能激光微光斑动态特性测量仪  29 高能激光辐射光压功率计  30 光纤频域反射测量仪  31 超高分辨率光纤光谱分析仪  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33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与磁共振双模态成像分析仪  34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波谱分析仪  35 三维原子探针精密测量仪  36 环境空气中放射性惰性气体探测仪  37 高动态燃烧场温场与产物分子浓度场成像仪  38 超声波显微镜  39 磁致伸缩阵列超声导波检测仪  40 远距离瞬态振型测量分析仪  41 高应变率微纳米冲击力学测试仪  42 远距离激光多普勒振动测试仪  43 物质内部结构与元素耦合高精度中子分析仪  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  45 宽量程高真空测量仪  46 高性能雷达信号模拟器  47 宽带电磁信号全景接收与实时检测分析仪  48 高性能太赫兹芯片测试仪  49 超高速数据网络测试仪  50 多通道星网链信道仿真模拟器  51 智能网联终端多参数综合测试仪  52 半导体器件动态伏安特性参数综合测试仪  53 电磁多参数阵列测量仪  核心关键部件开发与应用  1 细聚焦氩离子源  2 超短脉冲中子发生器  3 大气压电喷雾与电弧等离子体离子源  4 紫外-可见-红外宽谱光源  5 中红外单频固体激光光源  6 电子-声子耦合超宽带激光器  7 真空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光源  8 200kV场发射电子枪  9 高稳定X射线源  10 微焦点金刚石复合靶X射线源  11 多路宽范围高稳定度高压电源  12 太赫兹宽频带辐射源  13 太赫兹高功率辐射源  14 可调谐太赫兹辐射源  15 光纤耦合间接电子探测器  16 一维线性阵列X射线探测器  17 伽玛射线飞行时间阵列探测器  18 低功耗低噪声超快半导体探测器  19 新型3He替代中子探测器  20 超高分辨全局曝光制冷高速相机  21 高精度电子背散射衍射探测器  22 脉冲电子捕获检测器  23 氦放电离子化检测器  24 耐高压水中溶解气体探测器  25 高灵敏双通道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  26 超低噪声光谱探测器  27 宽场扫描荧光显微焦面探测器  28 分光干涉型厚度测量模块  29 微型光学放大内窥探头  30 低功耗高温超导量子干涉磁场探测器  31 超高灵敏动态磁扭矩探测器  32 宽场同轴三维测量模块  33 高温高压声波换能器  34 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波换能阵列  35 超声波多普勒三维流速探测器  36 多种解离反应离子阱  37 低漏磁离子泵  38 低温显微物镜  39 液氦温区低振动大冷量脉管制冷机  40 光学数字微镜器件  41 高精度可调谐光学滤波器  42 极端环境下压电纳米探针台  43 电化学流体通道电极  44 高通量微流控精密移液器  45 长寿命高温等离子体质谱接口锥  46 生物全组织三维成像前处理装置  47 固体样品直接进样器  48 超光滑特种反射元件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加强我国基础科研条件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科研试剂、实验动物、科学数据等科研手段以及方法工具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 围绕国家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需求,以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为突破口,重点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工程化研制与应用开发,研制可靠、耐用、好用、用户愿意用的高端科学仪器,切实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 新市场:第三波定量PCR检测浪潮正在到来
    定量PCR是目前分子诊断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与传统生化诊断和免疫诊断不同,这一市场一开始就是国内企业占据优势,其原因主要是定量PCR为开放平台,仪器制造厂商并没有锁定自身试剂,国内生产厂商得以独立开发自己的试剂盒。这一技术从90年代进入中国起,在生物产业最受到政策扶持的广东省得到了很大发展,涌现了达安基因、深圳匹基这一类龙头企业。  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传染病是在中国一个首当其冲的市场考虑方向。因此早期的定量PCR试剂盒企业都聚焦在这一领域,多为肝炎和性传播疾病的基因检测。商业模式上,当年的达安基因和深圳匹基对定量PCR技术的推广功不可没,在医院不熟悉定量PCR技术的环境下,采取了协助医院建立PCR实验室—投放仪器—派驻点技术员进行现场支持的方式,使得定量PCR这一技术迅速在医院推广开来,从而让中国在分子诊断领域走在了国外的前列。  基于这些企业为分子诊断市场在定量PCR仪器覆盖度、试剂盒开发能力、技术接受程度等等方面打下的基础,使得我国在后期几次面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如SARS、甲流、禽流感、MERS时,都能够及时开发出定量PCR检测试剂盒,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做出了贡献。从90年代后期到2010年这段时间可称为定量PCR诊断的第一波浪潮,主要是以传染病检测为主,代表企业为达安基因、深圳匹基、科华生物。而达安基因在最主要竞争对手深圳匹基为外企收购后,已成为国内基因诊断市场的龙头企业。  随着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定量PCR已经成为诊断市场最常见、最有用的诊断平台之一,从2010年前后开始,由于易瑞沙、特罗凯等分子靶向肿瘤药物的出现,对肿瘤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的需求产生,厦门艾德、上海源奇等企业率先开发了针对肿瘤患者的靶向用药基因检测试剂盒,由于定位准确,以及与医药公司合作的商业模式,这几家企业迅速得到成长。这一波可称为定量PCR诊断的第二波浪潮,方向主要是肿瘤靶向用药的基因检测,与传染病基因检测不同,这一类检测标本为病理组织切片样本,由于取样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扩大。  近年来,FDA批准的不少药物在使用说明中都涉及到相关基因型信息,建议行基因检测以决定是否适合用药或调整用药剂量。随着这些药物在国内也得到临床批准上市,相应的靶点基因检测开始渐渐被关注,如氯吡格雷、华法令、他莫昔芬、卡马西平这些每年用药量非常大的药物,其实都需要进行基因型的诊断。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进行,许多用药将下沉至二三线诊疗市场,在老龄化社会之下,医保资金持续吃紧,今年起在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基础上又增加了支付超50%的大病医保,近日亦出台文件以省为单位制定基本保险药品支付标准,加上异地医保支付实行、6月起大部分用药价格上限放开,都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对医保加强控制,而通过药物基因组学检测进行优化用药、合理用药,对地方政府的意义其实要强过以药品集中采购、带量采购、二次议价来打压药品价格这些手段。国家卫计委日前也出台了药物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为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在规范上创造了发展的条件。  定量PCR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研发门槛并不高,很多公司纷纷踏足。除了检测基因多态性以外,也可以检测基因表达量的高低。像WT1基因高表达对白血病的早期预测复发就有很强的意义。但由于缺少对整个市场的全局调研和前瞻眼光,许多人都在跟风做着重复性的产品和市场。像EGFR检测试剂盒,国内至少有17家以上的公司在开发,而这个市场绝对容纳不下17家试剂盒公司。  对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市场,目前只有少部分公司提前看到了这一市场的潜力,苏州旷远、武汉海吉利等公司已经开发出相关的药物基因组检测试剂盒并取得了CFDA注册证,走在了其他同行之前。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基本为血液样本,技术实施也在以检验科为主体的PCR实验室进行,因此基因诊断龙头企业达安基因目前也通过合作和互补研发等方式,开始布局这一市场。由于其多年PCR营销体系优势无可替代,因此未来亦不可忽视。  目前进军这一领域的公司,多首先关注氯吡格雷的基因检测。但事实上,可进行基因检测的药物还有很多,都有待试剂盒的开发和CFDA注册。由于这些药物的用药量非常巨大,因此相关的靶点基因检测是一个处于比较早期但潜力非常大的市场,应该会带来第三波定量PCR诊断的浪潮。  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的基本是单个核苷酸的变异,通俗来说可以称为SNP(和基因点突变略有区别),一般来说SNP很稳定,不大会发生变化。部分人的疑问是,每个人的SNP检测是否只要一次就够了,这个市场是否会比较小。但实际上,由于患者对部分严重副反应的担忧,不同医疗机构诊断的结果质控是否完全可靠,以及SNP理论上仍有存在变化的可能,都会导致检测结果阴性的患者会在以后用药前可能继续接受基因检测,就像为了安全起见,患者青霉素皮试每次都要进行一样。加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这个市场可以持续增长。  从现有仪器市场、操作简便性、结果准确性、管理规范性等角度来说,定量PCR无疑是药物基因组学的最合适检测技术方法。在试剂盒的开发方面,ARMS-PCR在准确性方面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由于该方法存在着3’末端碱基错配延伸概率偏高的固有缺陷,导致假阳性比较多,不利于市场的开发和扩大。综合来看Taqman技术仍然是最佳的方法。  市场现实是荧光定量PCR仪多数为Applied Biosystems的各类型号,选择荧光方面,如果是FAM和HEX荧光,容易产生FAM荧光偏强抑制HEX荧光的现象,对结果的判读有影响。FAM和VIC荧光的波长相距较远不易干扰,其实仍是最好的搭配。除了VIC荧光外,也可以尝试FAM加JOE荧光的搭配而淬灭荧光可考虑不用TAMRA,这样省出来一个荧光通道可以再用NED荧光标记一个靶标。  另外,荧光定量PCR仪在临床应用方面,国产仪器和进口仪器差距已经越来越小,未来这一市场国产化、自动化是大趋势不可阻挡,试剂盒厂家为了更加适应二三线医疗市场的需求,必然会向这些方面不断调整。  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柴映爽,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学士和国家CDC病毒所基因工程学硕士。曾在欧美制药公司工作,2004年初进入Life Technologies 的前身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工作至今,见证了十年来中国基因科学和分子诊断的飞速发展。个人兴趣在于研究基因科学的最新成就,致力于推动成熟的基因科学成果进入中国分子诊断市场并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患者能够受益于最新的分子诊断技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作者所供职机构无关。
  • 【小贝开讲】声波移液赋能NGS - 从微升到纳升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课程主题:【小贝开讲】声波移液赋能NGS - 从微升到纳升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课程时间:2021/05/27 14:00课程简介:近年来,精准医学在临床应用、分子诊断、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领域飞速发展,技术不断突破。NGS技术随着技术发展和测序成本降低,应用越来越广泛。NGS样本处理文库制备的流程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高通量、自动化、标准化是当前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次讲座中将介绍神奇的声波移液如何赋能NGS,以及从微升到纳升的自动化NGS文库制备解决方案。聂绩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领域应用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目前就职于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市场部,负责自动化及基因组产品的应用支持和培训。已为多家机构提供自动化NGS解决方案及长期技术支持。
  • TSI 公司举办“大气环境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检测进行技术交流会”
    美国TSI 公司于2016年11月4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了“大气环境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检测进行技术交流会”,此次交流会邀请了当地的环境监测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当地仪器代理商。TSI公司现场介绍和展示了大气气溶胶检测的系列产品,特别是关于1nm 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该款产品将气溶胶研究和检测提升到新的一个量级。交流会还就气溶胶粒径谱在关于灰霾源解析和常规大气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以及对粒径谱监测数据收集和处理进行了交流。交流会后还参观了广西环科院大气PM2.5研究监测站。TSI最新推出的SMPS™ 扫描电迁移粒径谱仪,被广泛用于测量1微米以下的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测量标准。选配3777型纳米增强仪以及3086型DMA差分电迁移分析仪(1nm-DMA)组件后,SMPS粒径谱仪能够测量纳米的粒径范围扩展至1nm。 3321 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PS™ ) 提供 0.5 至 20 微米粒径范围粒子的高分辨率、实时空气动力学检测。这些独特的粒径分析仪还检测 0.37 至 20 微米粒径范围粒子的光散射强度。APS 粒径谱仪通过向同一粒子提供成对数据向有兴趣研究气溶胶组成的人士开辟了令人振奋的新途径。TSI 3330型光学颗粒物粒径谱仪简单轻便,能够对颗粒物浓度和粒径谱分布进行快速和准确的测量。基于TSI公司40年气溶胶仪器设计的经验,本款产品使用120度光散射角收集散射光强度和精密的电子处理系统,从而得到高质量和高精度的数据。同时,TSI工厂严格的标定标准也确保仪器的精确性。该产品是广大环境研究机构和环境监测部门进行颗粒物监测分析和源解析的最佳仪器。关于TSI公司TSI公司研究、确定和解决各种测量问题,为全球市场服务。作为精密仪器设计和生产的行业领导者,TSI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客户合作,确立与气溶胶科学、气流、健康和安全、室内空气质量、流体力学及生物危害检测有关的测量标准。TSI总部位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设有代表处,在其服务的全球各个市场建立了机构。每天,我们专业的员工都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