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红外新光谱仪

仪器信息网红外新光谱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红外新光谱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红外新光谱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红外新光谱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红外新光谱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红外新光谱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红外新光谱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红外新光谱仪相关的资讯

  • 哈勃太空望远镜安装新光谱仪
    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16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航天局16日发布消息说,“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的两名宇航员当天进行了此次“维护之旅”的第三次太空行走,完成了此行难度最高的任务——为哈勃太空望远镜安装新光谱仪。   太空行走是由宇航员格伦斯菲尔德和福伊斯特尔完成的。尽管任务难度较高,但与此行前两次太空行走出现小波折不同,他们的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6个半小时即告结束。   两位宇航员为哈勃望远镜安装的“宇宙起源光谱仪”是迄今太空中灵敏度最高的光谱仪,装备了这一新“武器”的哈勃望远镜将可以向地面科学家提供宇宙中遥远天体的温度、密度及其运行速度的精确数据。
  • 永新光学携高端品牌亮相慕尼黑上海光博会
    熙攘为春来,聚力揽星河——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于3月20日开幕。本次展会汇聚了光电技术产业链近1200家展商参展,展示面积达到了80000平方米。激光智能制造、激光器与光电子、光学与光学制造、检测与质量控制和红外技术与应用产品等热门领域悉数登场,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光学盛宴。永新光学专业聚焦光学显微镜、医疗光学、激光雷达、条码机器视觉四大核心领域,出席本次展会。光学显微镜方面,永新光学旗下高端品牌Nexcope展示了一系列工业检测显微镜NX600、 NX800、 NX1000、NX2000S以及金相显微镜NM900、NIM900,另外还推出了新品NIB1000科研级倒置显微镜,成像效果出众、性能稳定、操作界面人性化;医疗光学领域的内窥镜及其模组、手术放大镜等光学元组件产品亦在本次展会上引人驻足;激光雷达作为永新光学的另一大亮点,收发镜头、加热视窗、转镜等产品为车载和工业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光刻机镜头、液体变焦镜头展示了永新光学在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实力。除了产品及技术展示,展位现场还设置了公司主题演讲环节:从企业进程到发展远景,从变焦技术到共聚焦、超分辨技术,公司始终跋涉在光学技术的前沿,不断探索、创新,为行业及自身发展持续努力。大争之世,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未来,永新光学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理念,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4280万 岩心光谱扫描仪重大仪器专项启动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岩心光谱扫描仪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启动会,于2013年1月28日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和江苏省科技厅等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紫金矿业等单位70多人参加了会议。   岩心光谱扫描仪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由南京地调中心牵头,项目周期2012年10月至2017年9月止。项目总经费4280万元,其中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3530万元。项目拟通过攻克岩心光谱实时在线检测技术,开发成像光谱探测、波谱探测两个关键部件,通过系统集成和工程化开发,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岩心光谱扫描仪,项目验收后3年内,建成生产线1条,生产仪器50台套,实现产业化应用,为我国地质科学研究提供支撑。   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就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的总体思路和相关要求进行了解读,专家对项目分解的8个任务的仪器研发、应用开发和工程化开发进行了指导并提出具体建议。 会议现场
  • 259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能中心光谱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HYSDZB2022-0016(HYHAQD2022-0258)项目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能中心光谱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59.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59.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详见附件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项目终验合格之日止。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招标公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能中心光谱仪采购项目.docx
  • 2019年最新光谱技术应用研讨会(安阳站)成功举办
    为了更好的促进中西部地区光谱用户的应用交流,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应广大光谱用户要求,4月25-27日在河南安阳万达嘉华酒店举办“2019年天美-爱丁堡最新光谱技术应用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了天美-爱丁堡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张海蓉女士、南京理工大学孔金明教授、郑州大学胡俊华教授和李朝辉教授、郑州轻工业大学杜淼教授、河南大学赵俊伟教授以及南阳师范学院朱永胜博士做学术专题报告,同时邀请了天美-爱丁堡公司高级应用工程师吕碧琪对荧光和激光拉曼光谱最新应用方向和应用领域作会议报告。此次研讨会为与会者专家和教授提供一个公开的光谱技术交流平台以及学术交流平台,同时解决了一些用户应用上的疑难问题,拓宽了用户的研究方向,提高了光谱仪器利用率。与会专家和教授高度赞扬了本次会议的组织者天美公司,希望能提供更多的中西部专家学者交流,祝愿天美公司越来越好。天美-爱丁堡仪器旨在开发和寻找更多更新的应用方向,推动光谱技术在科研中更广泛地应用,更好地帮助研究者解决科研中的问题。同时,天美公司也将始终秉承助力科研目标,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初衷。天美-爱丁堡公司副总裁张海蓉女士致辞并介绍了天美公司的近远期目标、发展历程、产品线和售后服务体系。 天美公司高级工程师吕碧琪女士,针对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最新应用方向和特殊定制高端附件耦合及瞬态吸收技术的应用的做了会议报告。 郑州轻工业大学杜淼教授也分享了使用荧光光谱仪获得的科研成果基于MOFs /COFs材料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南京理工大学孔金明教授基于叉指微电极阵列和ATRP聚合及荧光的生物传感分析 南阳师范学院朱永胜博士朱永胜博士稀土纳米晶上转换发光中的局域光场调控与应用郑州大学李朝辉教授生物分析新方法与新材料天美-普利赛斯练达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并做天平产品线介绍河南大学赵俊伟教授稀土取代钨氧簇材料及发光性能郑州大学胡俊华教授三维碳基异质结构筑及环境领域应用关于天美:  天美集团从事表面科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设备及实验室仪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及分销;为科研、教育、检测及生产提供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天美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先后在新加坡、印度、澳门、印尼、泰国、越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公司亦先后收购了法国Froilabo公司、瑞士Precisa公司、美国IXRF公司、英国Edinburgh Instruments公司等多家海外知名生产企业和布鲁克公司Scion气相和气质产品生产线,以及上海精科公司天平产品线, 三科等国内制造企业、加强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
  • 海洋光学与厦大合作开发全新光谱技术
    微型光纤光谱仪的发明者美国海洋光学(英文简称OOI)近日正式与国内领先的海洋研究实验室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简称MEL)成立&ldquo MEL-OOI联合创新实验室&rdquo 。   根据约定,双方将以此实验室为平台,共同研究开发可应用于海洋环境中的全新光谱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将海洋光学的产品及技术团队优势与厦门大学强大的科研力量优势相结合,促进高技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动中国海洋科技发展。此外,双方还将开展&ldquo 人才培养&rdquo 与&ldquo 学术交流&rdquo 方面的合作。   海洋光学亚太区副总裁孙玲博士表示:&ldquo 海洋光学是世界领先的光传感和光谱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不断研发尖端产品,引领市场潮流,持续拓展产品在众多重大领域的广泛应用。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科技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与科技竞争的焦点。此次海洋光学与厦门大学的合作,可谓强强联手,将促进中国海洋科技的发展。&rdquo   海洋光学与厦门大学的&ldquo MEL-OOI联合创新实验室&rdquo 是海洋光学在中国大陆成立的第13个联合实验室。在过去的五年里,海洋光学已经先后与广西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2个)、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2个)、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四川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三十多名来自来全国从事光谱研究的专家,与厦门大学和海洋光学的代表一起参加了6月17日举行的的&ldquo MEL-OOI联合创新实验室&rdquo 揭牌仪式。之后,多名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并同与会者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厦门大学副教授马剑博士做了题目为&ldquo 海洋光学产品在原位/走航分析中的应用&rdquo 的精彩报告。报告中,马剑博士深入介绍了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海洋光学的合作渊源,以及长期以来该实验室采用海洋光学光谱仪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随后,同为厦门大学的黄勇明、林耿锐、朱勇、冯思超分别做了&ldquo 海水中痕量铁的分析方法及船载式仪器的研究和应用&rdquo 、&ldquo 船载式海水固有吸收光学特性测量系统的研制&rdquo 、&ldquo 海水中痕量氨氮测定的两种新方法&rdquo 、&ldquo PAN-金属络合物分子吸收光谱线性模型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Mn、Zn、Cu、Ni、Fe&rdquo 的报告。
  • 宁波海尔欣光电便携式氨分析仪中标河北电科院
    近期,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与河北卓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凭我司LGM-1600便携式高精度激光氨逃逸分析仪搭配先进伴热采样系统,中标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图一 海尔欣光电科技LGM-1600便携式氨逃逸分析仪 图二 本次中标LGM-1600搭配的采样系统 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LGM-1600系列便携式高精度激光氨逃逸分析仪基于第二代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QCL)技术,准确选择氨分子在中红外波段的高强度吸收谱线,实现对氨分子的高选择、抗干扰、高精度的测量。其单光程设计在高温使用现场中,热致光路影响小,无需现场光路矫正,维修周期长。测试数据显示仪器具有测量线性度好、准确度高、精度高、误差小的优点。 随着各级政府于各行业中的“超低排放”呼声,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烟气脱硝过程的关键工艺指标,氨逃逸检测分析的需求也日益增多。LGM1600不仅满足各省市对于氨排放的要求,并能以更短的响应时间、更准确的测量精度、更稳定的零点漂移与跨度漂移优等性能于同类型设备脱颖而出,积极助力中国氨排放治理。 图三 LGM1600便携式氨逃逸分析仪工作指标
  • 赛默飞世尔科技FT-IR光谱仪荣获“2010年科学家的选择之最佳新光谱仪产品”
    麦迪逊,威斯康辛州(2011年3月31日)&mdash 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今日宣布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5 FT-IR光谱仪荣获&ldquo 2010年科学家的选择之最佳新光谱仪产品&rdquo 称号。该奖项由科学家投票得出,高度认可了这一高可靠性、经济、紧凑的FT-IR光谱仪。欲了解更多关于该奖项的信息,请登录www.scientistschoiceawards.com。 Nicolet iS5将灵活的样品分析与Thermo Scientific OMNIC软件相结合,为制造厂家、法证实验室和化学教学提供了理想的FT-IR解决方案。该光谱仪具有可与大尺寸光谱仪相媲美的性能,适用于产品质量测试、基本故障检查和化学教学工作。 今年,超过35,000名SelectScience.net网络社区的成员受邀对他们最喜爱的通用实验室、分离和光谱仪产品进行提名。随后由科学家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提名产品。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5获得近1/4的选票,最终从8个提名产品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该奖项。颁奖典礼已在亚特兰大2011 Pittcon展会上举行。 &ldquo 非常荣幸我们的Nicolet iS5光谱仪被用户提名并获奖,在此我要衷心祝贺位于威斯康辛州麦迪逊的FT-IR和IR显微光谱仪团队创造了这样一台可靠、坚固、高性能的光谱仪&rdquo ,Brian Davies,赛默飞世尔科技副总裁兼分子光谱和微区分析部门经理说道,&ldquo Nicolet iS5价格合理、尺寸精巧、易于使用,即使是无FT-IR专业知识的操作者也一样可以轻松操作。&rdquo 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5为小尺寸FT-IR光谱仪建立了一个新的基准。该仪器具有一个开放式进样室,可匹配多种采样附件。荣获殊荣的Thermo Scientific OMNIC软件广受全球各地主要制造厂家及法证实验室的青睐,为光谱仪提供了绝佳灵活性,可实现众多富有挑战性的应用。Nicolet iS5是原材料、杂质和混合物鉴定的理想解决方案,创造了独特的&ldquo 样品进&mdash 结果出&rdquo 的用户体验。 更多关于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5光谱仪的详细信息,请拨打800-810-5118, 400-650-5118,或发邮件至sales.china@thermofisher.com,或登录网站:www.thermo.com.cn。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致力于帮助我们的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接近 110 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7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 和 Fisher Scientific 两个首要品牌,我们将持续技术创新与最便捷的采购方案相结合,为我们的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加速科学探索的步伐,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无论是复杂的研究项目还是常规检测或工业现场应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 www.thermofisher.com 或中文网站 www.thermofisher.cn。
  • 助力行业用户轻松选型《Easy选型:设备更新光谱专场》精彩回顾
    2024年初,科学仪器行业迎来5万亿设备更新的“泼天富贵”。  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科学仪器行业迎来一波大规模且持续性的市场机会。  为了更好地帮助仪器用户通过此次大规模设备更新选购适合的仪器设备,仪器信息网easy选型栏目联合多家优质仪器厂商开展一系列直播活动,提升用户选购仪器的效率。4月9日直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黄越博士给大家带来分享,还有请耶拿、雷尼绍、赛默飞分子光谱等实力厂商共同做客直播间,从选型原则,技术进展,行业标准,市场表现,用户口碑,使用反馈,应用支持,售后服务,案例分享等多个维度,为用户了解技术采购带来一些实用经验。报告题目:《Raman Spectroscopy》报告人:黄越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博士/副教授扫码查看回放:报告题目:《什么是关键?-ICPOES选型》报告人:窦彦涵 耶拿应用工程师扫码查看回放:报告题目:《雷尼绍拉曼产品和拉曼技术》报告人:王志芳 雷尼绍中国拉曼光谱部门 扫码查看回放:报告题目:《赛默飞化学分析科研设备升级换新方案》报告人:邓洁 FTIR应用工程师 扫码查看回放:至此,“Easy选型-设备更新光谱专场”直播节目圆满结束,该系列节目将在未来定期为广大网友带来多种仪器的选型直播,也请大家一定要关注我们仪器信息网视频号,持续留意我们更多的视频直播。具体安排如下:同期,全新上线的“设备更新推荐仪器”模块正式向广大行业用户开放。这一模块的推出,旨在帮助用户优中选优,快速定位目标仪器,为设备更新提供有力支持。“设备更新推荐仪器”模块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市场趋势和技术创新,通过严谨的筛选机制,为用户呈现出一系列具有高性价比和广泛应用前景的仪器设备。在筛选过程中,平台综合考虑了仪器的性能、稳定性、环保性以及国产化程度等多个维度,确保推荐结果既符合行业规范,又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示例如下:点击图片抢先体验仪器优选新模块值得一提的是,该模块特别突出了近两年的新品仪器、国产好仪器以及绿色仪器。新品仪器代表了当前技术的最新成果,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功能特点,能够满足用户对于设备更新的迫切需求;而国产好仪器则展现了我国仪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性价比高的选择;绿色仪器也是该模块推荐的重要方向,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关注仪器的环保性能。因此,平台在筛选过程中,特别注重仪器的环保指标,为用户推荐了一系列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仪器,助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此次“设备更新推荐仪器”模块的上线,不仅为仪器优选栏目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广大行业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设备更新解决方案,轻松浏览各类推荐仪器,了解其性能特点、应用场景及价格区间等信息。相信在未来,该模块将成为行业用户进行设备更新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 走进校园——HORIBA Scientific与苏大师生交流最新光谱技术
    2013年11月5日,HORIBA Scientific在苏州大学举办了&ldquo 新光谱技术交流会&rdquo 。本次交流会吸引了来自南京、上海等地不同领域的专家。 交流会得到了苏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专家们在现场就&ldquo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制备&rdquo 、&ldquo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用于细胞内药物释放行为的研究&rdquo 做了精彩报告。 上午的交流主要围绕着拉曼光谱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而展开。HORIBA Scientific的工程师在下午就椭圆偏振光谱技术、多功能科研级光学光谱系统、荧光寿命测量系统以及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识别技术给大家做了深度剖析。 工程师在进行拉曼技术讲解 交流会现场互动频繁,大家在答疑环节表现十分踊跃,纷纷提出了各自在研究领域碰到的困惑,工程师就这些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由于现场答疑时间有限,HORIBA Scientific市场部专门为本次活动开通了微信提问通道,大家可以通过微信上传自己的问题,我们随即在线给出建议。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HORIBA的光谱技术及新动态,欢迎和我们联系。 关注我们: 邮箱:info-sci.cn@horiba.com 新浪官方微博:HORIBA Scientific 微信二维码:
  • 永新光学新厂房项目奠基仪式顺利举行
    12月27日上午,在一片磅礴欢腾的氛围中,永新光学医疗光学设备及精密光学元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奠基仪式成功举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副书记励成杰,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林贻泉,工信局局长蔡志锋,自规局局长张安强,科创局副局长徐忠华, 经发局副局长郑成峰等领导, 公司股东、董事、参建单位负责人等出席奠基仪式,共同见证永新光学开启崭新的篇章!领导致辞董事长曹其东先生虽无法出席活动现场,但也给现场送来了热情洋溢的贺词:我们在疫情爆发严重的当今正式打桩开工,是我们对所珍爱从事的光学事业的坚定信心和美好期待的最响亮宣示。联席董事长毛磊致开场词:我们选在今天举行开工仪式是因为这个项目非常重要,永新光学必须全力按计划实施,一定要有良好的开局,我们对上和对下都有承诺。2021年公司完成了新的战略规划的修订,布局了2+2的业务,其中医疗光学和激光雷达两大新兴业务市场就必须依托今天奠基的项目,同时项目的成功建设才能实现永新光学的2035年远景目标。励成杰主任对项目的开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永新光学能够认真组织好项目的实施,管委会也将提供全程优质的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早日投产,为高新区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动力,为宁波经济稳进提质贡献更多力量!”项目承建单位浙江欣捷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伟平先生最后表态,定会全力以赴,确保工程质量,把本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培土奠基良辰吉时,永新光学医疗光学设备及精密光学元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奠基培土仪式正式开始,现场礼炮齐响,掌声如雷。出席仪式的主要领导共同挥锹铲土,培土奠基。这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航,进入实质性工程建设阶段。鞭炮一声送瘟神,木槿花开满园春。虎奔千里留雄劲,兔迎盛世启新程。在这片潜力无限的土地上,永新光学将以卓越的发展姿态,向着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制高点发起新的冲锋!
  • 布鲁克隆重发布质谱、核磁、红外系列新产品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9月24日上海慕尼黑展会开幕,布鲁克在期间召开了隆重的新品发布会,在会上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最新上市的新品:impact Ⅱ超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AscendTM Aeon系列核磁共振磁体,新一代TENSOR Ⅱ红外光谱仪,VERTEX F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新产品的创新点,再一次向业界证实了布鲁克在仪器领域的研发实力。   布鲁克Daltonics中国区销售和市场总监王克非博士主持新品发布会,介绍了布鲁克最新推出的质谱产品。 布鲁克Daltonics中国区销售和市场总监王克非博士主持新品发布会 介绍介绍介绍质谱 介绍主持   一、 质谱系列产品发布    impact Ⅱ超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   impact Ⅱ超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是布鲁克UHR-QqTOF家族最新创新产品,具有超过50000全灵敏度分辨率(FSR),50Gbit/s采样速度,在UHPLC速度下大于5个数量级的动态范围。在LC采集速度下,分辨率提升50%,给生物制药带来更快和更有效的表征;全新的自上而下(Top-Down)蛋白组学和完整蛋白表达的工作流程;进一步增强了小分子化合物鉴定能力。   MALDI Biotyper Systems   MALDI Biotyper系统应用于细菌、酵母和真菌等微生物的鉴定和分类。通过MALDI-TOF质谱高通量分析蛋白质指纹图谱,实现对微生物可靠和快速的分类和鉴定。MALDI Biotyper采用基于微生物菌株特异性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分子手段,已发表的研究高度强调了该技术高精确度、低成本,以及更快得到结果的优势。MALDI Biotyper的多种应用解决方案包括临床常规微生物鉴定,环境和药物分析,分类学研究,食品和消费者产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以及海洋微生物学。由于精确度、速度、广泛的菌种涵盖面,易用性和系统的成本效益,使得MALDI Biotyper在许多欧洲和国际实验室已经取代了以前细菌鉴定的传统生化检测方法。传统生化检测技术基于微生物的不同代谢特性检测,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完成,而且往往缺乏特异性。   二、AscendTM Aeon氦气液化超导磁体系统发布 布鲁克Biospin中国区销售总监张建平介绍核磁共振新产品   AscendTM Aeon是一种不用液氮,使用氦气再液化技术的超导磁体系统。它提供可以长期、放心的操作,无需用户维护。传统900兆的磁体需要占用两层楼实验室。凭借在超导材料、连接技术和磁体设计方面的进步,新的紧凑型AscendTM Aeon 900磁体可以放置在单层楼实验室。新磁体高度的降低以及最小的漏磁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选址灵活性,并降低核磁共振(NMR)实验室准备方面的成本。布鲁克先后将此Aeon技术引入了400-800兆核磁共振(NMR)磁体,而现在引入到900兆核磁共振(NMR)磁体。   AscendTM Aeon 900核磁共振波谱仪   到目前,全集成的Aeon主动氦气冷却系统已经应用到宽腔(WB)89毫米磁体,目前已经有四台装有氦气液化装置,不用液氮的800MHZ宽腔体磁体在用户处完成了验收。全球首台单层楼高度900MHZ磁体(54mm室温腔)已于2013年12月在UCSD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验收。   三、红外光谱系列发布 布鲁克Optics中国区技术销售经理吴丹博士介绍红外光谱仪新产品   新一代TENSOR Ⅱ紧凑型研究级FTIR红外光谱仪进行了全新的电路设计,稳定性更上一层楼;全新的DTGS检测器,灵敏度更高,用途更广;全新超长寿命激光器提供10年质保、全新光源提供5年质保。   TENSOR Ⅱ紧凑型研究级FTIR红外光谱仪   布鲁克的研发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将&ldquo 远、中红外一次测量&rdquo 的梦想变为现实。业内享誉盛名的VERTEX高端研究级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在远、中红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无机物、金属、有机化学、半导体材料、聚合物填充物、色素、地质学分析、药物活性成分分析、多晶型鉴别、易燃易爆物结晶度分析等。谱图的测量范围由检测器、分束器、光源共同决定的。1974年,IFS113实现了分束器自动切换;2010年VERTEX80实现了四位分束器自动切换;2012年VERTEX70实现了10-6000cm-1超宽分束器;2014年,VERTEX70实现了20-12000cm-1超宽检测器;一系列的突破,组成了VERTEX FM(即Far&Mid infrared的缩写)功能。无需切换光学元件,无需后续拼接谱图,只要一次测量就可以完成远、中红外的测量,光谱范围50-6000cm-1。 王克非博士接受专业媒体采访
  • 国产近红外光谱仪的当务之急——访华东交通大学 刘燕德教授
    p   华东交通大学刘燕德教授在近红外领域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了,据悉,1998年9月,还在江西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近红外光谱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和积累让其对近红外光谱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于近红外光谱仪最具前景的应用,刘燕德介绍说,“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红外光谱技术未来在食品安全、生物医学、政府质检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br/ /p p   对于国产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发,刘燕德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目前中国的制造水平还不是特别高,如何解决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国产仪器走向实用性的关键;另外,当前国产仪器在核心光电部件方面做得还不是特别好,仪器的核心技术不少还依赖于进口,如何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突破是国产近红外光谱仪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p p   从2002年开始,刘燕德课题组围绕水果的内部品质快速无损在线检测和水果的成熟度便携式仪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发工作。此外,在水果表面质量安全方面也开展了很多基础应用研究工作。据介绍,最大的成果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水果内外品质和内部缺陷检测的动态在线分选仪器,并在江西、广东、广西、重庆、河北、山东等水果主产区推广应用。另外,围绕水果成熟度、糖度分析的便携式仪器也已经开发到第四代。 /p p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如下视频: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5238D795880CF7F4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br/ /p
  • 永新光学IPO获通过:计划募资逾6亿元
    p   证监会26日发布的《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90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光学”)获通过,保荐机构是海通证券。 /p p   公开资料显示,永新光学是一家从事光学显微镜、光学元件组件和其他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据披露,永新光学计划通过本次IPO募集资金约6.02亿元,用于光学显微镜扩产项目、功能性光学镜头及元件扩产项目、车载镜头生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ea9117dc-da86-43dd-bf26-cfeffe511f4a.jpg" title=" 193270414.jpg" / /p p   2015年至2017年,永新光学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84亿元、4.21亿元、5.14亿元,对应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5832万元、7747万元、9452万元,逐年递增,且满足法定的利润门槛,也满足传闻实务中要求主板企业3年利润达1.5亿元,最近1年净利润达8000万元的“隐形红线”。 /p p   报告期内,永新光学的毛利率分别为35.47%、37.96%、41.16%,呈现逐年上升之势,且最近1年的毛利率超过40%,显示出一定的竞争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细分产品都存在持续增长的毛利率,专业成像光学部组件的毛利率提升特别明显,而平面光学元件的毛利率甚至出现了小幅下滑。 /p p   除此之外,永新光学的境外销售收入一直占据半壁江山以上,而且同样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报告期内,其外销比例分别为59.43%、62.59%、64.83%。 /p p   永新光学计划募资约6.02亿元,约1.16亿元用于光学显微镜扩产项目,约1.99亿元用于功能性光学镜头及元件扩产项目,约2.22亿元用于车载镜头生产项目,6508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p
  • 杭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调研永新光学
    7月18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率领杭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赴宁波对接落实“双城记”工作。期间,在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等市、区领导陪同下,莅临永新光学考察调研。公司联席董事长、总经理毛磊热情接待。 代表团一行参观了公司展厅,详细听取了毛磊总经理就永新光学的发展历程、科技攻关、市场拓展和战略规划等情况的介绍,并观摩体验了公司十三五重大专项成果——共聚焦显微镜等产品,了解了永新光学在中国科学仪器领域取得的成绩。 未来,数字技术与智能制造融合,将成为杭甬唱好“双城记”、打造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抓手,两地产业链合作有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永新光学作为全国光学显微镜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近年来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打造科学高效生产运营新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唱响杭甬“双城记”贡献出永新力量。
  • 上海技物所发现一种太赫兹波段室温新光电导现象
    产生光电导现象的方法主要有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跃迁、子带之间的跃迁或者杂质带激发,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由远小于半导体禁带能量的光子直接激发的室温光电导机制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黄志明研究员团队研究发现并提出一种太赫兹波段室温新光电导现象(见下图):当外部电磁波(光子)入射到器件上,将在半导体材料中诱导势阱,从而束缚来自于金属中的载流子,使得材料中载流子浓度发生改变。黄志明团队成功制备出相关器件,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理论的正确性。   有关研究结果已于9月1日在线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DOI:10.1002/adma.201402352)上。此项研究结果证明了远小于禁带能量的光子激发的室温光电导机制,并跳出了传统的基于带间跃迁、子带能级跃迁,以及杂质带激发产生光电导的限制,解决了室温下远小于禁带能量光子直接产生光电导这一难题。它将对半导体、超材料、等离子体和太赫兹低能光子探测产生深远影响。    一种太赫兹波段室温新光电导现象
  • 永新光学:打破垄断向光而行
    高分辨率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装备,也是我国亟待攻克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近年来,以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永新光学总经理毛磊透露,该公司研发的重大科学实验仪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首套销售,打破了外国品牌34年的市场垄断,将带动我国光学仪器技术和制造升级,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与自我装备能力。这不是永新光学在这一领域的首个突破。2019年3月,由该公司主导的ISO9345显微镜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打破了一向由德日等发达国家领跑的显微光学精密仪器产业的垄断,填补了我国技术空白,让中国人在这一领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立志向光而行1954年,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研发出我国首台光学显微镜。但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均比较落后,当时生产的显微镜精度不高,与德国、日本等国同类技术产品相比,差距较大。20世纪80年代初,为改变我国显微光学精密仪器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大批科研工作者踏上了去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之路。20世纪90年代,毛磊前往日本研修学习先进技术。1997年,宁波籍港商曹光彪投资宁波光学仪器厂,成立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这一年,毛磊成为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在毛磊的带领下,永新光学不断迈上新台阶,于2008年控股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以工匠精神为企业灵魂永新光学的突围之路是把工匠精神当作企业的灵魂。据毛磊介绍,1995年,他曾接到日本尼康的一个订单,可是由于生产设备落后等原因,生产出来的产品始终无法达标,一台台退回来的显微镜,让他寝食难安。“仅仅修改显微镜机架就有近20次,日本人做事的认真和严谨令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受益匪浅。”毛磊说,这次让他认识到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奠定了双方长达27年的合作。“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生产出蔡司、奥林巴斯那样的光学仪器?”要想缩小差距,毛磊深知没有捷径,唯有沉下心钻研。为把工匠精神树立成企业的灵魂,毛磊把曾在江南光学工厂服役的机床搬到了企业博物馆里。他说,这个机床是瑞士肖柏林在上世纪40年代制造的,至今,它的精度还能达到0.01mm。“我希望学习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毛磊说,正是这种极致的工匠精神文化,让永新光学在每一次实验中都向着精益求精的目标努力。毛磊说,为了研发出能够应用于卫星的光学镜头,研发团队耐着性子做了100多只镜头比对,记录下每个零件、每道工序的详细数据,积累了几尺高的资料,这才让人们看到了从“嫦娥”卫星上传回的照片。“为了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中的太空显微实验仪能够在加速度和各种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高精度和灵敏度等,研发团队做了上百个核心零部件实验… … ”毛磊说。“打造高质量的企业,追求技术、质量与工艺的完美结合,而非规模的膨胀。”毛磊坦言,这是他一直的追求。未来目标比肩世界最高水平“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人才是我们存活的‘氧气’,必须在这上面下大功夫。”毛磊说,公司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形成了以核心人才带动企业发展的态势。比如,永新光学引进国际光学专家,集中培养了一批掌握光学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软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据了解,目前永新光学已打造出一支共有200余人的研发团队,同时校企共建的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也落户在公司。这个离生产线最近的研究院,直接推动了产教融合,实现了关键技术成果有效转化。此外,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当地良好的政策、营商环境等不无关系。毛磊说,这也是企业得以快速成长的原因。“我是20多年前到宁波,当时我们的厂址还在望京路。我们公司能打破国外垄断一步步填补国内空白,也得益于这座‘冠军之城’。”毛磊说,宁波高新区的产业很全面,有自己的优势,对于科技研发项目有很多补贴政策,并且引进了很多高水平的大院大所,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大环境,也给我们光学行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目前,永新光学拥有“NOVEL”“NEXCOPE”“江南”等自主品牌,年产10多万台光学显微镜和数千万件光学元件组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显微镜行业的龙头企业。展望未来,毛磊说,公司正在努力实现显微科学仪器、条码扫描部件等产品世界领先的目标。“我希望在建国100周年时,也就是2049年,在中国的科学仪器版图中,永新光学成为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制造商,技术比肩世界最高水平,与世界最高水平齐头并进。”
  • 安捷伦科技 ICP-MS/MS荣获国际科学家团体授予的最佳新光谱产品奖
    安捷伦科技 ICP-MS/MS 荣获国际科学家团体授予的最佳新光谱产品奖 2013 年 3 月 28 日,北京&mdash &mdash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 今天宣布其 88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 (ICP-MS/MS亦称ICP-QQQ)荣获&ldquo 2012 年科学家选择奖-最佳光谱新产品&rdquo 称号。8800 ICP-MS/MS 自去年初上市以来,一直在同类产品中独树一帜。与单四极杆 ICP-MS 技术相比,其性能卓越,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灵活性,即使样品成分复杂多变,也能提供稳定可靠的结果。 SelectScience 是一家独立的会员制在线出版物,旨在为科学家和行业专家提供服务。上周在费城举办的匹兹堡会议和博览会上,它为安捷伦代表颁发了该奖项。SelectScience 的会员可在一年一度的科学家选择奖评选中为他们最喜爱的产品和服务投票。 &ldquo 每年,科学家选择奖都会选出有突出贡献的新实验室产品和仪器,这对各行业科学家的工作来说,意义非凡&rdquo ,SelectScience 的总经理兼编辑 Kerry Parker 说。 2010 年,Agilent 1220 Infinity LC 系统获得最佳分离新产品奖。2009 年,Agilent 6430 三重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被评选为最佳新质谱产品奖。 &ldquo 我们非常高兴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能受益于这一革命性的新型 ICP-MS 仪器,&rdquo 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光谱产品总经理 Philip Binns 说道,&ldquo 8800 在包括半导体制造、高级材料、临床和生命科学等许多重要应用中以及在传统 ICP-MS 技术易受质谱干扰的常规研究应用中均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和灵活性。 Agilent 8800 ICP-MS/MS 是安捷伦 ICP-MS 硬件/软件解决方案产品阵容中的旗舰产品,该系列产品还包括高性能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标志仪器 &mdash Agilent 7700 系列 ICP-MS。 Agilent 8800 ICP-MS/MS 的独特配置,包括 MS/MS 操作,具有无可超越的灵活性,能够精确控制 ORS3 碰撞/反应池的反应过程。采用 MS/MS 模式可灵活控制进入反应池的离子,即使样品组分极为复杂多变,仍可获得稳定可靠的结果。该仪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背景干扰,其性能优于目前任何一种 ICP-MS 仪器。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纽约证交所:A) 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 20,500 名员工,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 2012 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 69 亿美元。如欲了解关于安捷伦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麻省理工开发出全新光学芯片可实现高效“深度学习”
    p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家在6月12日出版的《自然· 光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光学神经网络系统,能执行高度复杂的运算,从而大大提高“深度学习”系统的运算速度和效率。 /p p   “深度学习”系统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学习能力,现已成为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门。但由于在模拟神经网络任务中,需要执行大量重复性“矩阵乘法”类高度复杂的运算,对于依靠电力运行的传统CPU(中央处理器)或GPU(图形处理器)芯片来说,这类运算太过密集,完成起来非常“吃力”。 /p p   通过几年努力,MIT教授马林· 索尔贾希克和同事开发出光学神经网络系统的重要部件——全新可编程纳米光学处理器,这些光学处理器能在几乎零能耗的情况下执行人工智能中的复杂运算。索尔贾希克解释道,普通眼镜片就能通过光波执行“傅里叶变换”这样的复杂运算,可编程纳米光学处理器采用了同样的原理,其包含多个激光束组成的波导矩阵,这些光波能相互作用,形成干涉模式,从而执行特定的目标运算。 /p p   研究小组通过测试证明,与CPU等电子芯片相比,这种光学芯片执行人工智能算法速度更快,且消耗能量不到传统芯片能耗的千分之一。他们还用可编程纳米光学处理器构建了一个神经网络初级系统,该系统能识别出4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准确率达到77%。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将可编程纳米光学处理器交叉铺成多层结构,构建光学网络神经系统,模拟人脑中神经元执行复杂的“深度学习”运算。 /p p   索尔贾希克表示,新光学处理器还能用于数据传输中的信号处理,更快速实现光学信号与数字信号间的转换。未来,在大数据中心、安全系统、自动驾驶或无人机等所有低能耗应用中,基于新光学处理器的复杂光学神经网络将占据重要席位。 /p
  • 永新光学“太空显微镜”现身天和核心舱 国产高端光学仪器发展进入“快车道”
    近日,神州十二号航天员首次进行天地视频通话,屏幕中显示着天和核心舱的实时画面。在核心舱的一侧靠近舱壁的位置,正摆放着是一台由永新光学研发制造的我国首台“太空显微镜”,这台显微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支持空间站多项研究工作。事实上,永新光学的光学产品已经不止一次支持过中国的航天事业,在此之前,曾三度为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打造专用镜头。太空实验条件不同于地面,微重力环境让用于做检测样品的仪器需要更加注意细节。毛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本次承担空间站承担科技支持任务的微重力太空显微实验仪的研发历时五年,不同于星载光学镜头,这台仪器基础要求高,且所有核心部件均拆分打包在箱体内有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装配,设备组装完成需要二十多个步骤,所以神州十二号发射成功后,公司副总工程师要随时待命提供技术支持。”“太空显微镜”现身天和核心舱中国的航天事业,虽然不是起步最早的,却无疑是发展最快的,光学仪器的发展也有相似之处。以永新光学为例,这家企业深耕光学领域,其财报显示,公司的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已经接近国际竞品水平,据了解,目前该产品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并且即将实现首台销售。除此之外,永新光学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的超分辨光学微纳显微成像技术也曾荣获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端光学显微镜领域,不只永新光学,还有更多企业和科研单位在为此努力,这使得近些年我国的高端显微镜发展速度加快,在超分辨、双光子、光片显微等多种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科研人员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不仅是在国内高端显微镜市场科研成果竞相绽放,许多成果更有与国际先进高端显微镜一较高下的自信,彻底打破高端光学显微镜被海外巨头厂商垄断的现象。随着国家对科学仪器、医疗健康、生命科学研究的政策引导和加大投入,我国高端显微科学仪器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据本网了解,目前在研的计划商业化和已经商业化的高端光学显微技术还有北京世纪桑尼和舜宇光学合作的共聚焦显微镜,北京大学超分辨显微镜技术(超视计)、微型化双光子技术(超维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超分辨显微技术、西安交通大学高速彩色三维结构照明显微技术正在积极进行成果转化,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科研人员会更多地使用国产高端显微镜进行科学研究。
  • 广东新光源产业“孵化器”将在罗村形成
    广东新光源产业“孵化器”不久将在罗村形成。25日,占地1500亩、投资3亿元的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核心园区一期项目在罗村街道正式奠基,并率先启动4栋科技楼建设,预计明年3月完工。   按照规划,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计划投资3亿元,集研发、孵化、示范、认证、检测、生产及LED产业联盟核心生产地带为一体。其中,核心园区分为综合示范、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专业生产和生活配套五大功能区。整体布局以科技研发中心和总部综合景观为中心,同时在园区兴建灯泡形状的人工湖,暂名为灯湖。   率先建设的4栋科技楼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位于新光源核心园区标志性景观——灯湖的北面区域。内部将设置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小企业孵化加速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预计明年3月可以建成使用。   科技楼建成后,将通过引进美国、香港等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进驻,开展新兴半导体照明灯等新光源产品的研究开发,探索LED芯片、LED生产机械等新项目,延伸新光源产业链。届时,核心园区将打造成全省新光源产业科研的“孵化器”。罗村办事处副主任刘宗阳说,核心园区将发挥示范效应作用,引领传统照明产业转型提升,最终形成“罗村光电”区域品牌。   南海区区长区邦敏说,核心园区的启动建设,将大大加快南海新光源产业发展,推动南海产业向都市型产业转型。   佛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叶明权说,希望南海藉着核心园区的启动建设,在新光源行业发挥好引领作用。   据了解,罗村将致力完善新光源的产业链,力争到2012年实现核心园区的聚集升级,产值达5亿元 到2015年产值超10亿元,成为华南地区的生产、封装及研发基地,最终形成“罗村光电”区域品牌。   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核心园区“磁场效应”凸现,园区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规划,吸引了一批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纷纷落户。本台记者谢伟、通讯员杨东媚报道   在核心园区动工仪式上,南海区与中山大学签署共建国家级半导体照明工程中心,罗村街道分别与国家电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中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共建国家级半导体照明检测中心合作备忘录和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协议等,携手推动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发展。   据介绍,国家级半导体照明检测中心建成之后,将直接为珠三角LED企业提供强大的照明技术检测服务,并成为国内照明检测能力最齐全的检测中心。同时,中心还将开展与国外的权威机构合作与互认,为国内的产品出口扫除壁垒。   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院长王钢说,目前,国际国内正积极开展半导体照明相关标准化的制定。随着核心园区建成,一些科研、检测机构的陆续进驻,到那时,南海就可以参与半导体照明标准的制定。   尽管罗村照明行业起步较早,已聚集了一批照明行业的人才,但随着传统照明行业向新光源方向转型的趋势,企业也急缺科技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初步估计,今后5年,罗村将需要引入1万名新光源产业的中高端人才。   针对将来基地企业技术人短缺的实际,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林润惠表示,将有针对性地输送和培训人才,为基地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据了解,罗村今年将加快引进科研、鉴定、检测等公共性服务平台机构,将核心园区打造成全省新光源产业科研的‘孵化器’。   为推动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核心园区的建设,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以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绿色照明产业的发展。继续是本台记者谢伟、通讯员杨东媚的报道:   为加快以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绿色照明产业的发展,广东省、佛山市及南海区均将绿色照明列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并写入相关产业规划。佛山市和南海区都将位于罗村街道的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作为实现城市转型与产业转型,加快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市、区针对基地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包括:安排10~20亿元作为绿色照明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 未来5年,绿色照明产业创造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用于支持基地绿色照明产业的发展,并给予厂房、用地等租金补贴 对半导体外延、芯片等重大投资项目重点扶持 通过专项财政资金,培育10家左右以LED为代表的绿色照明龙头企业 扶持20家左右封装、灯具一体化的LED集成制造企业 引导扶持50家左右的传统灯饰灯具企业转型升级 鼓励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产品检测认证机构 建设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   南海区区长区邦敏说,政府今后将继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扶持以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绿色照明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廖兆龙说,从产业规模来看,广东省绿色照明产业已达130多亿,企业已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130多万。为此,省政府也正在研究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推动绿色照明产业的发展。
  • 走进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宁波永新光学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10月21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在2021年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峰会同期,组织了参观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光学)木槿路新厂区的活动。永新光学副董事长、总经理毛磊热情接待了参观者一行。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朋带队,100多位来自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技术精英、媒体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永新光学副董事长、总经理毛磊向参观者介绍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永新光学)成立于 1997 年。永新光学2020年底搬迁至宁波市国家高新区木槿路厂区,在宁波、南京建有制造基地,占地 12 万平方米,员工约 1200 名,是精密光学仪器及核心光学部件制造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永新光学致力于生命科学、AI 智慧医疗和工业检测领域的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为物联网、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和专业影像设备等产业提供核心光学部件,年产 10 余万台光学显微镜和数千万件光学元件组件,是徕卡相机、德国蔡司、日本尼康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专利墙运行中的制造车间(远程视频实拍)永新光学副总经理沈文光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吴朋介绍木槿路新厂区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公布了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及通过复核的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工信部联政法函〔2020〕351号),永新光学成功复评升级为第五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技术和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同时制造业“单项冠军”还代表着全球细分行业最高的发展水平、最强的市场实力,是制造企业的第一方阵,也是“中国制造”的排头兵。永新光学子公司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最早成立于 1943年,在精密光学领域的积累和沉淀已有78年。2017年参与国家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评选,并凭借产品——光学显微镜,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坚持、专注、积累、沉淀,把资源集中在核心产品上。”毛磊认为,正是这成就了永新光学“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之路。近些年,永新光学捷报频传。2019年3月,主导制订的国内首项显微镜国际标准ISO9345正式发布;2020年1月,永新光学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完成的《超分辨光学微纳显微成像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021年4月,首台太空荧光显微实验装置随“天和”出征;2021年9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终审高分通过。永新光学对打造高端光学仪器的执着从未改变。
  • 永新光学2022年上半年营收4.12亿元,净利润1.36亿元
    永新光学(603297)发布2022年中期报告全文。报告期内,公司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4.1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81%。其中,光学显微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61 亿元 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2.43 亿元。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 1.09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45.85%。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主要工作如下:  1、聚焦行业发展趋势,加快中高端新兴业务拓展  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公司积极把握科学仪器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趋势和光学元组件在物联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方向,加快高端光学显微镜、嵌入式显微产品、医疗光学、车载光学、激光雷达、机器视觉等中高端新兴业务的拓展。  1)光学仪器产品  光学仪器方面,光学显微镜高端替代策略进展顺利,产品结构加速优化,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报告期内,公司普教类显微镜业务稳中有进 同时,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加码高端显微镜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报告期内,高端光学显微镜品牌 NEXCOPE 系列产品营收突破 4,000 万元,同比增长近 70%,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生命科学领域、工业检测领域以及医疗领域客户。  在生命科学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共聚焦显微镜进展顺利,公司积极响应“科学仪器国产化” 需求,加速抢占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共聚焦显微镜试用客户已超 50 家,客户涵盖科研机构、高校、医院等,并已开拓海外市场,预计今年将实现数十台套销售。在工业检测领域,公司新开发多款产品,积极完善工业用显微镜产品线,工业检测类显微镜营收同比增长超 100%。在医疗领域,公司进一步拓展嵌入式显微系统新兴市场,数字切片扫描仪、病理诊断电动显微镜、NCM 细胞成像仪等产品实现批量销售 同时,公司加快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已与国内数家医疗细分领域头部客户就医疗光学相关产品建立合作。  2)光学元组件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巩固基础业务,发挥多技术融合优势,加快自主研发和新产品量产。  在条码扫描板块,下游客户受芯片及相关电子元器件短缺影响,需求暂时性放缓 公司对此积极应对,一方面,公司精准把握条码扫描客户需求,加速新品导入,多款条码镜头新品已开始量产 另一个方面,公司加速切入条码扫描复杂部组件业务,目前已获得市场头部客户批量化订单,不断提高公司在条码扫描产品核心光学元组件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若下半年缺芯状况逐步改善,下游需求或将得到有效提升。  在机器视觉板块,公司积极开发新产品并拓展新客户 其中,公司供应给康耐视、Zebra 的高速调焦液体镜头稳健出货 此外,应用于大型仓储的全球首款磁性变焦镜头已开始小批量出货,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有体积最小、变焦速度极快等特点,市场需求旺盛。  报告期内,在激光雷达光学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把握激光雷达车载应用的行业机遇,与 Quanergy、禾赛、Innoviz、麦格纳、Innovusion、北醒光子等激光雷达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成功新开拓数家重要客户 同时,公司已将激光雷达客户群体从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扩展至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智能安防、车联网、机器人等领域,将产品从以零部件为主扩展至激光雷达整机代工。随着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陆续量产上市,该业务将步入快速增长通道 此外公司将持续加大激光雷达的研发力度,增加对产线、设备的投入,不断开拓国内外知名客户,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在车载镜头方面,随着车载镜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客户需求随之提升,公司车载镜头前片销量稳健增长。  在专业成像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应用于 PCB 无掩膜激光直写光刻设备的光刻镜头在手订单充足,保持稳健增长 供应的新型生物识别光学组件已实现批量销售。  2、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022 年半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达 4,002.60 万元,同比增长 43.82%,占主营业务收入 9.72%。报告期内,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获评“2022 年宁波市优秀博士后工作站” 公司牵头主导的“十四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超高分辨活细胞成像显微镜研究及应用”进展顺利,承接的“并行扫描的高端多光谱共聚焦显微镜系统研发项目” 被列为宁波市科技创新 2025 重大专项 8 月,公司牵头承担的“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自动扫描分析系统开发”项目以高分通过了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已完成 NCF95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研发、攻克了内窥镜核心镜头的制备技术,并在条码镜头 AA 组装、激光雷达核心光学元部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 36 项,其中 7 项为发明专利,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有效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主持修订的 GB/T22055-2022《显微镜成像部件的连接尺寸》、参与修订的 GB/T41398-2022《显微镜双目镜筒最低要求》已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 9345-2019《显微镜成像部件技术要求》入选“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二等奖并已完成公示。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主导编制 1 项国际标准,牵头或参与编制国家、行业标准 91 项、团体标准 1 项,系行业标准的引领者。  本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公司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建的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分院已成功引进 3 个浙大研究团队和“宁波先进光电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 2 个技术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政资源协同发展,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  3、聚焦数字与运营深度融合,赋能管理效率持续提升  公司全方位推进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各业务环节均实现了系统化平台管理。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入信息化软件及自动化设备超 3,000 万元,高强度推动各项信息化系统建设,启动多个信息化系统项目,由信息管理部主导 ERP 升级项目,通过将原有 ERP 系统向 SA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升级,可实现‘业财一体化’。预计系统上线后,将全线打通企业内、外部的运营管理,大力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同时,引进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可清晰勾勒客户画像,有助于营销系统为客户提供针对性服务。在人力资源方面,推动 E-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上线,帮助人力系统解决大量事务性工作,并为公司人才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针对生产制造部门,公司持续推广和完善 MES/WMS 系统建设,使车间实现全面完整的产品追溯功能和动态数据实时可视化要求。由研究院主导的 PLM 项目,在原有研发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了生产工艺管理,为后续工艺的持续优化迭代搭建了坚实的数据平台。  4、加强人才储备、兑现股权激励,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从高校、社会招募优秀人才,已汇集、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员,上半年,公司引进技术研发骨干十余人,为公司未来的技术储备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人力资源部门积极落实人才发展战略,采取内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体系,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公司针对中层干部及技术干部开展 “新英计划”,针对研发技术人员开展“新辰计划”,针对新进大学生实施“新苗计划”,赋能组织成长、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  公司已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搭建员工持股平台及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结合在一起。报告期内,通过实施员工持股平台减持、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期解禁等举措,为 91 名激励对象实现股权兑现,提升了公司核心人才团队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5、着力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与战略深度融合  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坚持思想引领,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报告期内,公司以文化为基石,以战略为引领,围绕“至诚至善 求是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结合公司使命、愿景,完成编制《永新光学企业文化手册》。公司将持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媒体宣贯、员工培训、主题活动等有效的传播方式,使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员工思想中、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展现在工作流程里、落实到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导向作用,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 高端光学显微镜国产VS进口:从“各行一路”到开始竞争——访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磊
    光学显微镜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且应用广泛的科学仪器,相关技术曾多次获得诺贝尔奖,光学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推动着生命科学、材料、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过去几十年,我国光学显微镜制造企业偏重于生产低端教育用显微镜,而绝大部分实验室和科研用显微镜依赖于进口。近几年,国产高端光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材料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现了高端光学显微镜国产替代速度加快的趋势。2021年,国产光学显微镜头部企业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光学”)完成共聚焦显微镜首单销售,正式进军“百万级”高端光学显微镜领域。近日,仪器信息网专访了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磊,深入交流了国家发展高端光学显微镜的意义、国产高端光学显微镜的行业现状以及永新光学在高端光学显微镜业务的布局考量。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磊我国光学显微镜发展现状:存在产业分层当前,我国光学显微镜制造厂家有数十家,产品结构有清晰的分层:绝大部分厂家主要生产学前儿童和普通教学类显微镜,属于成本领先型;国内头部光学企业永新光学、舜宇光学和麦克奥迪则进入高端显微镜制造领域并已形成规模,属于成本和技术双领先型。这三家企业既有经济实力支撑,也有产业基础,且均为上市企业。而在早期,欧洲和日本的光学显微镜发展同样经历了产业分层的过程。20世纪初,欧洲有几十家显微镜工厂,而目前主流传统企业仅有两家,分别是徕卡和蔡司。日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有数十家显微镜企业,现在规模较大的主要是尼康和奥林巴斯。毛磊认为,目前中国存在几十家显微镜企业也算正常,但最后做高端显微镜的厂家不会特别的多,产业总归会相对集中。近几年,国内涌现出一些高端光学显微镜科研成果转化型创业公司,率先在超分辨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光片显微镜等高端技术领域推出产品,而包括永新光学在内的头部光学企业虽然已经具备成熟的研发制造能力,在该领域却相对滞后一些针对当前这一现象,毛磊解释道,从“十二五”规划起,科技部支持了众多重大仪器专项,其中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的一些项目成果转化而派生出一些创业公司。这些公司全面生产高端显微镜会有一些限制,因其专门研究仪器中的关键技术,生产某一类或少数几类产品,本身制造能力有限,零部件及主机系统等都需要购买,因此实现产业化还有很多问题要去解决。两大成果 开启高端光学显微镜元年永新光学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江南光学仪器厂和宁波光学仪器厂,其中江南光仪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3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永新光学已成为我国光学显微镜制造业中的领军企业。2018年,永新光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以显微镜为主营业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2020年,永新光学经工信部复评升级为光学显微镜产品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永新光学有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分别是科学仪器和光学元件组件。据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光学显微镜业务增长超过20%,其中高端光学显微镜业务的增速远高于整体显微镜业务。毛磊表示,在疫情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关键是,公司光学显微镜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高端光学显微镜比重增加。在“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永新光学主导承担了“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仪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历时5年顺利完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共聚焦显微镜。2021年,永新光学研制的共聚焦显微镜实现首台/套的销售。毛磊称,对于中国来说,这算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国产制造企业对价值上百万的高端光学显微镜进行批量市场供应还是第一次。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与尼康、徕卡、蔡司、奥林巴斯这些企业,在高端光学显微镜领域开始有竞争了。对于永新光学,2021年还有一项重要成果,即公司承制的太空显微实验仪与天和核心舱一起升空。10月,永新光学接到中国宇航员中心的信息,称这台显微镜图像质量、视频、荧光效果都非常好。“这也是‘0到1’的突破,这款仪器是随着我国太空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承担“十四五”重大仪器项目 研制SIM超分辨显微镜继两项重要成果后,近期,永新光学再一次从7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的“超高分辨活细胞显微成像显微镜”项目。国家十分重视国产化率和自产自制能力,永新光学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该项目,很大程度归功于其出众的自产自制能力。“国家的目的是让整个高端光学显微镜系统能够国产化,关键的部件和技术也很重要,所以本次超高分辨率显微镜项目联合了西安光机所、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8家单位,由我们企业牵头进行整个系统的集成以及软件开发。”毛磊讲到,“成功研制共聚焦显微镜,说明我们已经达到国外高端显微镜的中低水平,待超分辨显微镜研制成功,就可达到国外高端显微镜的中档水平,将又上一个台阶,正一步一步往上发展。”永新光学战略规划:要实现显微科学仪器高端化据了解,目前国内高端光学显微镜的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人民币,全球约50亿美元,增长空间很大。毛磊表示,永新光学开始布局高端显微镜领域,一方面是出于情怀,另一方面是通过转变发展方向来提升盈利能力。量大面广的显微镜属于成本领先型,厂家需要控制成本,但现在人力资源成本、能源成本、场地成本等越来越刚性化,一味控制成本将导致盈利空间有限。现阶段,需要通过技术能力的提升,来获取更大的盈利能力。2021年,永新光学新修定的五年战略发展规划(2021年-2025年)中明确以“赋能型精准突破式发展战略”为总体发展战略,计划通过5年时间,实现5倍产值规模和5倍效率。毛磊指出,这里5倍的产值规模的实现,仪器部分将主要来自于高端产品的增长。永新光学的战略规划把高端显微科学仪器的发展列入了其中,要实现显微科学仪器高端化。“我们没有强调‘国产替代’,而是‘高端替代’,因为科学仪器无国界,只要我们的科学仪器达到了高端水平,那么德国、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会接受,有朝一日一定会像日本的尼康和奥林巴斯的显微镜一样卖到全世界。另外,科学仪器不像电视机等大众消费品,对大众消费品来说仅中国的市场就足够大了。而科学仪器很小众,它的销售不能只着眼于国内,而是一定要形成规模卖到全世界。”国家意志:切切实实提升我国核心装备和重大科学仪器的研制能力王大珩院士曾经讲过,如果经济是一条龙,仪器仪表就是龙的一双眼睛,如果没有眼睛,做事情就没有方向。毛磊讲到:“仪器仪表行业呈现散、小、分离的特点,是一个做起来比较辛苦的行业,但这恰恰也是我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是一个方向性的行业和产业,只有仪器仪表产业真正强大了,才能够真正说明国家‘有实力了’。”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期,巴黎统筹协议委员会专门对社会主义阵营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仪器销售同样受限。“当时我国科研水平很低。假如今天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对我们的科学仪器进行封锁,我国的科研水平将受到影响。因此,国家意志很清楚,就是要切切实实地提升我国核心装备和重大科学仪器的研制能力。”当前,发达国家经济构成中很大比例源于高端科技领域。毛磊认为,新的一百年,中国要做高质量的产品,发展高端技术,这样才能发展成为一个强国。当前国家和地方对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政策十分利好,多地发布了相关政策鼓励医疗部门购买国产显微镜,因为一部分国产显微镜已经完全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与此同时,对高校科研设备采购的国产化比例也有了要求,而过去并没有限制。随着政策调整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就业环境也逐渐发生改变,传统行业和新兴技术之间的融合加大对交叉学科人才的需求,这驱使更多的年轻人才开始流到制造业,毛磊认为,人才流向也是国家支持政策的一大利好表现。国产仪器提升还需用户使用和反馈我国科研实验室使用进口仪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在仍是如此。近期在清华大学做演讲时,毛磊发现,高校和科研院所领导的仪器国产化意识很强,但实验室里的实际使用者对于进口仪器存在惯性依赖。“这和大家用惯了苹果而不愿更换是一个道理。现在要想销售高端显微镜,往往需要先提供一台产品去试用,用户认为可以替代国外产品时才会购买。因此,我们就要生产很多样机,这样的销售方式实际上非常痛苦。让大家习惯使用国产仪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总要有个开始。我也相信,用户总会有认识到国产仪器并不差、并且会有用习惯的一天。”“如果说还需要政策或者社会一些支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共同呼吁使用国产仪器,因为如果没有用户使用和反馈,国产仪器就无法得到提升。同时,还需要我们整个行业共同努力做好国产化高端仪器的推进工作,真真正正解决‘卡脖子’问题。”毛磊最后讲到。后记:政策方面,毛磊还补充了近期广受业内关注的一个消息:2021年12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103号主席令,对新修订的《中华⼈⺠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予以发布,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对境内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其中多处提及⿎励国产科学仪器研发和采购,这对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无疑是重大利好。
  • 积极推进“双引擎”策略,永新光学2024上半年实现营收4.28亿元
    近日,永新光学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28亿元,同比增加9.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959万元,同比减少14.07%;基本每股收益0.9元。永新光学是一家专注于科学仪器和核心光学元组件业务的科技型制造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8 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9.62%。其中,光学显微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63 亿元,同比下降 12.78%;根据历史数据、行业规律以及设备更新政策的加速落地,预计下半年光学显微镜业务有望快速恢复。受条码扫描业务快速恢复及激光雷达产品规模化量产的影响,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2.54 亿元,同比上升 30.95%,预计下半年将维持较好的增长态势。永新光学表示,净利润方面,主要受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及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等影响,2024 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958.59 万元,同比下降 14.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8,510.17 万元,同比上升 1.60%。2024 年年初,公司管理层提出了“穿越周期,‘永’毅突破”的倡议,对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深化。同时,在“2+2”业务初见成效的基础上,面对光学元件部分业务向个人消费类转变,光学仪器向高端科研类和装备类转变的挑战,公司提出并实施高端显微镜和光学元组件“双引擎”策略。报告期内,高端显微镜系列产品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及客户体验显著增强,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继续深化生产管理体系、改善工艺能力、控制生产成本,条码扫描复杂部组件及模组产品实现小批量出货,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销量大幅增长,医疗光学新产品多点开花。2024 年上半年,公司紧抓设备更新机遇,聚焦新兴及高端市场,持续推进“2+2”业务,不断加强市场开拓及运营力度,紧抓市场机遇,在高端显微镜、医疗光学、自动驾驶及条码机器视觉领域均有明显进展。2024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研发投入达 5,568.25 万元,同比增长 21.33%,占主营业务收入 13.00%。公司加快高端显微镜的研发及商品化进程,进一步缩短与国际顶尖光学显微镜技术水平的差距,如今已成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自主研发生产超分辨和共聚焦光学显微镜的厂商。此外,公司继续高强度、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打破部门的壁垒,实现生产制造端全过程环节的降本增效不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深化人才培养力度,助力公司双转变双突破;推动文化与战略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 永新光学获评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名单(国知发运函【2022】160号),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晋升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永新光学长期秉承“科技创新促产业发展,知识产权增竞争能力”的知识产权方针,体系运营持续向好,通过对“2+2”业务领域专利布局,现已拥有有效专利120项;拥有注册商标38项,高端品牌产品销售逐年递增。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是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本次荣誉的获得,标志着公司经过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进一步认可。   永新光学表示,未来,公司将充分结合信息化手段,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推进品牌培育,实现销售增长。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全资子公司南京永新前身始于1943年),公司在宁波、南京建有制造基地,占地11万平方米,员工约1300名,主要从事光学显微镜和精密光学元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永新光学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浙江大学共建浙大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公司致力于生命科学、医疗光学和工业检测领域等科学仪器产品高端化,并为物联网、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和专业影像设备等产业提供核心光学元组件。
  •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HAMAMATSU(滨松) PHOTONICS近红外光谱在食品分析中的作用近红外光谱(NIR)是指在750至2500 nm的电磁光谱近红外区域内研究物质和光之间的相互作用[1]。当红外光与样品分子相互作用时,每个波长反射、透射和吸收的电磁能的量取决于样品中存在的键类型[1]。C-H、N-H和OH振动键在近红外区域最普遍,决定了给定物质的光谱形状。近红外光谱通常用于测量和量化样品的近似成分,如蛋白质、水分、干物质、脂肪和淀粉。此外,近红外光谱反映了其物理性质或特性[1]。因此,当应用于食品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不仅可以提供有关食品化学成分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不需要使用试剂的无损、快速和清洁的方法提供有关其功能的信息[2]。便携式仪器的影响直到最近,近红外技术才向小型化设备发展,使近红外分析从实验室进入现场成为可能。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是监测作物质量、确定最佳种植条件和收获时间的绝佳工具。鉴于食品易受含量变化的影响,需要保持新鲜以防止质量损失,以及非法掺假的可能性,控制食品质量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此外,食品生产、配送链的复杂性以及将分析时间降至最低的需要,使便携式光谱仪在该领域向前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5][6]。用于食品分析的近红外光谱示例Parastar等人将计算技术应用于近红外分析仪获得的吸收光谱,能够准确区分新鲜肉和解冻肉,并根据鸡的生长条件对鸡柳进行正确分类[3]。使用类似的工具,Kucha和Ngadi能够评估猪肉末的新鲜度[4]。这些计算方法,通常被称为“化学计量学”,使用多种算法和统计技术,如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来分析来自光谱仪的数据。这些方法将光谱信息转化为与样品相关的化学和功能特性[2]。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改善奶牛健康,优化灌溉和收割时间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已被用于饲料和牧草的农场监测,以评估其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将饲料样本放在扫描仪前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提供给农民或营养学家。这使他们能够及时做出有关提要的管理决策,将获得结果所需的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秒钟。例如,牛饲料中玉米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每天变化很大,在六个月内高达41%。通过现场调整,奶牛可以获得更一致的口粮,从而改善牛群的总体健康状况。这是通过血液参数的变化和乳腺炎的减少来观察的,从而增加了产奶量。此外,这项技术可以潜在地减少饲料浪费,从而降低成本并增加收入[7]。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法的另一个有价值的应用领域是对作物生长各个阶段的实地评估。Tardaguila等人研究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八个不同品种的160片葡萄叶片的吸收波长。他们专门针对含水量评估来确定葡萄酒行业灌溉的优化策略[8]。在收获季节,近红外光谱已被用于评估橄榄果实[9]、葡萄[10]和番茄[11]在树上的成熟度,从而优化收获时间,甚至使用农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化水果采摘。收获后,近红外光谱技术有助于农民、消费者和质量控制官员对产品质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这项技术还允许检测由于将传统生产的水果错误标记为有机水果而导致的菠萝欺诈[12]。FTIR光谱提供更高的通量和更好的灵敏度在近红外光谱中,分析有机材料的吸收光谱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二极管阵列的光谱学。该技术使用色散光栅将从样品反射或透射的光分离为其波长分量。然后将每个分量聚焦在线性检测器阵列的不同像素上。这种方法速度相当快,可以用于实时测量。然而,二极管阵列光谱仪的光通量与其光谱分辨率成反比,这限制了其有效性。此外,在近红外区域敏感的线性阵列的高成本可能会限制其在某些应用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业和食品中。获得吸收光谱的第二种方法是傅立叶变换干涉测量法。在这种方法中,入射光被分成两条路径,一条指向固定反射镜,另一条指向可移动反射镜。当这些路径被重新组合时,就会得到干涉图。通过对该干涉图进行傅立叶变换,可以获得入射光的光谱,并且通过适当的校准,可以确定样品的吸收光谱。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同时测量所有波长,在不影响光谱分辨率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吞吐量和更高的灵敏度(通常被称为“Fellgett的优势”)。在该技术中,仅使用单个NIR光电探测器而不是阵列,从而保持低成本。滨松光子的FTIR引擎为食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滨松的FTIR引擎C15511-01是一个紧凑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模块,对1.1µm至2.5µm范围内的近红外光具有灵敏度,并具有USB连接。该设备的特点是在手掌大小的外壳中有一个迈克尔逊光学干涉仪和控制电路。为了补偿元件小型化造成的光损失,滨松光子公司的工程师为FTIR引擎配备了一个大型可移动MEMS反射镜和一个高灵敏度InGaAs PIN光电二极管。这种MEMS元件的特殊设计抵消了外部振动和器件内部杂散光反射的影响。可移动MEMS反射镜的位置使用专用激光系统进行连续和精确的监测,以确保最高的波长再现性。一般来说,滨松的FTIR引擎可以提供与更大、更昂贵的台式设备相当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速测量。使用FTIR引擎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有两种测量方法:“反射测量”和“透射测量”。使用这些方法,我们测量了坚果(杏仁、腰果、核桃)和酒精饮料(啤酒、清酒和白兰地)的光谱。透射测量:酒精饮料吸收光谱的比较及其酒精浓度的估计FTIR引擎C15511-01用于观察几种酒精饮料产生的吸收光谱的差异。将液体放入对近红外透明的石英池中,提供1mm的光路长度。使用卤素灯作为本实验的光源。来自灯的宽带光部分被液体吸收,并通过光纤部分传输到FTIR引擎。图中所示的吸收光谱是在室温下获得的,平均128次扫描,并减去参考测量值。这些光谱的形状主要受水中的OH基团(吸收波长:1450 nm和1900 nm)和醇中的CH基团(吸收光谱波长在2100 nm和2500 nm之间)的影响。还测量了纯水和乙醇的光谱,并将其添加到图中进行比较。此外,使用2300nm处的吸收峰来估计每种饮料中的酒精浓度。该测量显示的值与液体中酒精的实际存在一致,证实了使用这种紧凑的设备和方法进行精确估计的可能性。漫反射测量:使用近红外光谱对坚果进行分类当照射到样品上的光的一部分被其表面颗粒有规律地反射时,其余的则穿透样品。在这里,光通过折射透射、光散射和表面反射反复散射,直到它离开待测量的样品。通过该测量获得的漫反射光谱与样品的吸收光谱相似。漫反射信号通常比通过透射获得的信号弱。因此,使用这种方法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提高照明效率。在传统配置中,使用光纤将来自单个卤素灯的宽带光引导到样品。滨松光子最近设计了L16462-01,这是一种针对漫反射测量进行优化的创新光源。该装置配备了多个灯,以特定角度靠近样品。通过光纤收集从样品散射的光,并将其引导至NIR光谱仪。这种配置可测量信噪比,最大限度地减少杂散光的影响。e照射到样品上的部分光被其表面颗粒规则反射,其余部分穿透样品。在这里,光通过折射透射、光散射和表面反射反复散射,直到它离开待测量的样品。通过该测量获得的漫反射光谱与样品的吸收光谱相似。食物过敏是一种遗传易感个体在食用某些食物成分后出现不利免疫反应的情况。这种反应可能导致立即或延迟的症状,可能是严重或致命的[1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免疫紊乱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西方国家,至少有8%的儿童和5%的成年人受到影响。它给医疗系统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并可能严重限制日常甜梅干动[14]。许多种类的坚果,包括核桃(胡桃)、腰果(西方腰果)和杏仁(甜梅干),都被欧洲法规1168/2011列为过敏原,只要存在于食品中,就需要添加到成分表中[15]。出于这些原因,坚果的检测和分类对于食品工业来说是必要的。滨松利用近红外光谱对杏仁、腰果和核桃的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和分类。使用FTIR引擎C15511-01和新的灯L16462-01获得测量结果。将坚果放置在光源上,无需任何预先准备,平均进行128次扫描以获得每个样品的吸收光谱。所获得的光谱的特征在于1600-1800nm处的峰,这是由从脂质和蛋白质拉伸的CH的第一泛音引起的。当观察光谱的二阶导数时,各种光谱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坚果进行分类。结论近红外光谱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已经被许多科学出版物广泛记录了几年。便携式仪器的出现正在将分析从实验室转移到现场,将结果的时间从几天大幅缩短到几秒钟。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滨松MEMS技术驱动的硬件小型化在不影响灵敏度或分辨率的情况下实现。新的计算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以分析和比较吸收光谱,并估计食品中特定化合物的含量。这些方法使整个行业的非技术用户越来越容易访问该技术。便携式FTIR分析仪是解决食品行业许多重大挑战的宝贵工具。例如,它们可以帮助提高作物产量,从而在面临粮食需求增加时提供一种替代毁林的方法。将这些技术融入农业可以在优化灌溉和限制整个供应链的食物浪费时限制水浪费。最后,FTIR分析仪可以帮助改善我们的食物质量,使其对我们和所有依赖我们的动物更安全、更健康。参考文献[1] K. B. Beć, J. Grabska, and C. W. Huck,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Bio-Applications”, Molecules, vol. 25, no. 12, p. 2948, Jun. 2020, doi: 10.3390/molecules25122948.[2] D. Cozzolino, “The Ability of Near Infrared (NIR) Spectroscopy to Predict Functional Properties in Food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Molecules, vol. 26, no. 22, p. 6981, Nov. 2021, doi: 10.3390/molecules26226981.[3] H. Parastar, G. van Kollenburg, Y. Weesepoel, A. van den Doel, L. Buydens, and J. Jansen, "Integration of handheld NIR and machine learning to 'Measure & Monitor' chicken meat authenticity" in Food Control, vol. 112, pp. 107149, 2020. doi: 10.1016/j. foodcont.2020.107149. [4] Kucha, C.T., Ngadi, M.O. “Rapid assessment of pork freshness using miniaturized NIR spectroscopy”. Food Measure 14, 1105–1115 (2020). https://doi.org/10.1007/s11694-019-00360-9 [5] J.-H. Qu, D. Liu, J.-H. Cheng, D.-W. Sun, J. Ma, H. Pu, and X.-A. Zeng, "Applications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Food Safety Evaluation and Control: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Advance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vol. 55, no. 13, pp. 1939-1954, 2015. doi: 10.1080/10408398.2013.871693.[6] K. B. Beć, J. Grabska, and C. W. Huck, “Miniaturized NIR Spectroscopy in Food Analysis and Quality Control: Promise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Foods, vol. 11, no. 10, p. 1465, May 2022, doi: 10.3390/foods11101465.[7] "Can On-Farm NIR Analysis Improve Feed Management?", Penn State Extension. [Online]. Available: https://extension.psu. edu/can-on-farm-nir-analysis-improve-feed-management.[8] J. Tardaguila, J. Fernández-Novales, S. Gutiérrez, and M.P. Diago, "Non-destructive assessment of grapevine water status in the field using a portable NIR spectrophotometer", J. Sci. Food Agric., vol. 97, pp. 3772-3780, 2017. doi: 10.1002/jsfa.8241.[9] A. J. Fernández-Espinosa, "Combining PLS regression with portable NIR spectroscopy to on-line monitor quality parameters in intact olives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harvesting time", Talanta, vol. 148, pp. 216-228, 2016. doi: 10.1016/j.talanta.2015.10.084.[10] G. Ferrara, V. Marcotuli, A. Didonna, A. M. Stellacci, M. Palasciano, and A. Mazzeo, “Ripeness Prediction in Table Grape Cultivars by Using a Portable NIR Device”, Horticulturae, vol. 8, no. 7, p. 613, Jul. 2022, doi: 10.3390/horticulturae8070613.[11] H. Yang, B. Kuang, and A.M. Mouazen,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Growing Stagesand Harvest Time of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Fruits Using Fiber-Optic Visible—Near-Infrared (Vis-NIR) Spectroscopy", Applied Spectroscopy, vol. 65, no. 8, pp. 931-938, 2011. doi: 10.1366/11-06270.[12] C. L. Y. Amuah, E. Teye, F. P. Lamptey, K. Nyandey, J. Opoku-Ansah, and P. O. Adueming,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Use of Handheld NIR Spectrometer for Simultaneous Authent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Quality Parameters in Intact Pineapple Fruits",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vol. 2019, Article ID 5975461, 9 pages, 2019. doi: 10.1155/2019/5975461.[13] Z. Husain and R.A. Schwartz, "Food allergy update: more than a peanut of a probl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vol. 52, pp. 286-294, 2013. doi: 10.1111/j.1365-4632.2012.05603.x.[14] S. H. Sicherer and H. A. Sampson, "Food allergy: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vol. 133, no. 2, pp. 291-307.E5, Feb. 2014. doi: https://doi.org/10.1016/j.jaci.2013.11.020 [15] A. Luparelli, I. Losito, E. De Angelis, R. Pilolli, F. Lambertini, and L. Monaci, “Tree Nuts and Peanuts as a Source of Beneficial Compounds and a Threat for Allergic Consumers: Overview on Methods for Their Detection in Complex Food Products”, Foods, vol. 11, no. 5, p. 728, Mar. 2022, doi: 10.3390/foods11050728.本文来源:HAMAMATSU PHOTONICS(滨松电子),Applications for portable NIR spectroscopy in food analysis,www.hamamatsu.com供稿:符 斌,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 永新光学:与国外几大光学显微镜品牌同台竞技
    2020年12月8-10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20)在京召开,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光学)携NIB900倒置生物显微镜、 NCM细胞培养成像仪两款产品亮相。展会期间,仪器信息网有幸采访了永新光学总经理助理/市场营销总监陈建军,请其就永新光学近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展出的两款产品等进行了介绍。详细内容请查看视频:NIB900倒置生物显微镜(点击进入产品详情页)NCM细胞培养成像仪(点击进入产品详情页)
  • 分析仪器产业调研万里行"第六站"——走访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仪器信息网讯 2015年1月22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共同发起、组织的&ldquo 分析仪器产业调研万里行&rdquo (以下简称:产业调研)&mdash &mdash 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顺利成行。博晖创新首席科学家周志恒等接待了调研人员一行。   调研会议现场   2001年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晖创新)成立,博晖创新成功地将传统分析仪器应用到临床检验领域中,研发生产的原子吸收光谱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ldquo 专用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专用检测试剂&rdquo 整体方案成功解决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在临床检验领域中难以突破仪器技术限制和必须由专业科研人员操作的难题,满足医院临床微量元素检测中的应用要求。2012年5月博晖创新成功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上一台阶。2014年博晖创新收购北京锐光AFS专利及生产技术,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线。目前,博晖创新承担国家十二五项目(微流控分子诊断检测系统项目)、国家863项目(医用ICP-MS人体微量元素分析系统的研制项目)等,并拟开始研发高端的原子光谱、ICP和ICP-MS产品及应用技术。   对于产业未来的发展,周志恒认为,如果检测领域的改革顺利,将来大批量的样品将由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质谱仪器与原子吸收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例如在检测速度和检测成本上,相同的时间内质谱的检测量要远远超过用原子吸收的检测量,同时检测成本却比原子吸收低了很多。这就是说,ICP-MS仪器有可能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周志恒还谈到了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线上销售模式,对于分析仪器行业来说,其线上销售模式与传统的行业有很多不同 线上仪器销售还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产品的通用性和售后的复杂性。但周志恒认为线上销售的模式对于仪器的销售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一方面通过线上销售可以省去很多的销售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线上销售采取货款及时支付的方式,使得企业能够更快的回笼资金投入研发和生产当中。   博晖创新首席科学家周志恒向调研人员讲解产品   通过此次产业调研,调研组充分了解了博晖创新的成长历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 同时,调研组与企业就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例如:面对竞争越来越加剧的国内仪器市场,国内仪器厂商生存状况,以及政策导向对市场环境的影响等。   周志恒和调研人员一行   博晖创新是北京地区&ldquo 分析仪器产业调研万里行&rdquo 第六站。随着一站又一站的典型代表企业调研活动顺序开展,我们对此次调研活动充满期待!欢迎广大产业界人士积极关注并参与到此次调研活动中来!   附录:&ldquo 分析仪器产业调研万里行&rdquo 活动介绍   &ldquo 分析仪器产业调研万里行&rdquo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共同组织,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给予多方指导。近年,国内外经济比较低迷,石油、化工、制药、钢铁等行业形势严峻,相关仪器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波及。本次调研活动旨在全面了解国产分析仪器企业发展状况,以撰写《2014年中国分析仪器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政府、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报告编写取材方式多样:企业走访、企业问卷调查、网络统计调查、用户调查、座谈会等,并承诺给予参与调研的企业单位一份企业版《报告》。产业调研相关企业走访活动计划于1月20日正式启动,按计划,将在2月2日前后完成北京、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南昌、杭州、上海等多地20家国产分析仪器企业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前半段集中调研北京地区的6家企业,调研组回京后还将对北京北分瑞利及几个有代表性的小微企业进行调研。如果时间允许,还将走访长春吉大小天鹅、沈阳华光等企业。
  • 显微镜制造技术迈向国际水平 重点专项支持永新光学谋求国产替代
    p   一个实验室、五台成套设备、七位科技部专家,一件推动我国显微镜产业技术革新的事件在宁波永新光学悄然上演。9月1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中期验收,并达到“超额完成”的等级要求。对此,《证券日报》记者专程来到永新光学,采访了该项目负责人、永新光学总经理毛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重大生命科学仪器国产化取得突破 /p p   显微镜自诞生以来跨越了400多年的发展,一直在生命科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高分辨荧光显微镜更是生命科学研究及临床医学诊断等领域的重要工具。然而我国精密仪器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光学仪器行业,我们的进口远大于出口,不管是医院还是实验室,使用的高端检测仪器将近80%是进口的”毛磊感慨。 /p p   根据相关统计,2015年至2017年我国显微镜年均出口量在220万台至300万台之间,年均进口5万台左右,出口数量远高于进口数量,但出口金额远低于进口金额,在世界高端显微镜市场,我国显微镜制造企业产品占比小于1%。 /p p   2016年,永新光学牵头,联合了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以关键核心技术和部件的自主研发为突破口,共同研究开发的“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p p   该项目从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战略需要出发,针对单分子荧光探测、荧光漂白后恢复、光切片成像、高精度扫描控制、复眼照明、高端显微物镜等关键部件、软件开发、高端显微物镜总体设计及工程化、产业化等问题,开展了技术攻关,毛磊介绍,“我们研究的产品指标对照2014年获诺贝尔奖的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这意味着我们离国际最高水平越来越近了,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它商品化”。 /p p   据相关统计数据,2016年全球高端光学显微镜一类产品市场共有超过3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大约在16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超过30%,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进行到中期,已有近800万元的销售,NIB900、NE900系列研究级显微镜已实现批量生产。 /p p   “上市之后,许多世界知名品牌客户表示愿意与我们扩大合作。通过上市,企业公信力加强,能够取得更多国际知名企业的深度信任,我们的策略是达到世界最高水平100%的性能、以70%的价格,逐步实现国产化高端替代,公司上市募投的光学显微镜扩产项目也是基于这些考虑。” /p p   此外,毛磊还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我们在2015年承担主导制定的ISO9345显微镜国际标准在今年7月24日被允许直接进入发行阶段,今年年底应该就可以正式出版了”。这也是中国人首次在显微镜和内窥镜领域主导国际标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光学元组件规模不断扩大 /p p   永新光学1998 年切入光学元件组件业务,承担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的部分光学镜头生产。 /p p   随着光电技术的逐渐发展,衍生出光电产品越来越多,包括望远镜、显微镜、投影机、条码扫描仪等,行业规模巨大,带动了整个光电产业的发展,从而也拉动了光学元件组件行业的增长。 /p p   近年来公司光学元件组件产品销售规模也不断扩大,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光学元件组件系列产品业务收入分别占总营收的50.40%、55.56%、55.13%。产品包括条码扫描仪镜头、平面光学元件和专业成像光学部组件,主要应用于条码扫描仪、车载镜头、高端相机、运动光学和投影仪等。 /p p   公司以产品品质为基础,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是新美亚、日本尼康、徕卡相机、徕卡显微系统、德国蔡司、美国捷普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供应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条码扫描仪镜头都是我们做的,徕卡相机公司有近40%的光学零部件外采来自永新”,毛磊对此表示很有信心。 /p p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也逐渐接近饱和,2018年上半年,公司条码扫描仪镜头、平面光学元件、专业成像光学部组件产能利用率分别高达103.85%、99.43%、108.92%。 /p p   目前公司位于高新区的上市募投项目所对应的厂房与设施,已于2018年8月份顺利结顶。新厂区建设基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同时参考德国日本同类标杆企业的设计,目前在进行结构主体验收,预计2019年10月份将投入使用。 /p p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