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旋挖钻机

仪器信息网旋挖钻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旋挖钻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旋挖钻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旋挖钻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旋挖钻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旋挖钻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旋挖钻机相关的解决方案。

旋挖钻机相关的资讯

  • 仪器仪表行业不免税目录调整新情况
    《新的不免税目录》中机械设备有997种,与《原不免税目录》相比,新增加260种,多数属于提高了设备技术规格。各行业调整的主要情况如下:   仪器仪表行业《新目录》规定88种,比《原目录》增加55种,主要有:大型分散型工业过程控制设备(DCS),工业无损检测设备,测距仪、平衡试验机,温度测量仪表,5种压力、物位、流量测量仪表,液量计,5种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压力、物位、流量自动控制装置,调节阀等。提高设备技术规格的主要有5种气象仪器。   工程机械行业《新目录》规定44种,比《原目录》增加5种,即挖掘装载机、盾构机、全断面掘进机、旋挖钻机、沥青路面铣刨机。提高技术规格的有23种:压路机,内燃叉车及集装箱叉车,电瓶叉车,平地机,自行式铲运机和拖式铲运机,筒式柴油打桩机,液压打桩锤,连续墙液压抓斗,钻探机,稳定土路面拌合机,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拖式泵,履带式起重机。   农机行业《新目录》规定11种,比《原目录》增加4种,主要是机动割草机,手扶拖拉机,喷灌设备 提高技术规格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由170马力提高到200马力 其余部分与原规定一致。   内燃机行业《新目录》规定9种,比《原目录》增加2种,其他均为提高技术规格,由原定的额定功率≤132.39kW,提高到≤300kW。   石化通用行业《新目录》规定154种,比《原目录》增加46种,主要有:加氢反应器,轴流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离心式制冷机组 (输出功率≤3000kW),螺杆式制冷机组,计量泵,往复泵,电动潜油泵,潜水电泵,气体分离设备用的精馏塔、板翅式换热器、膨胀机,柔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以及5种分离设备,3种过滤净化设备,16种废污水处理设备和15种塑料加工机械等 提高技术规格的主要有:制氧机由≤30000m3/h提高到50000m3/h,单张纸胶印机由≤15000张/h提高到≤16000张/h,卷筒纸胶印机由≤60000张/h提高到≤65000张/h,锅炉给水泵扬程由≤2800m3/h提高到≤4200m3/h,循环水泵流量由 ≤4800m3/h提高到≤5400m3/h等。   重型矿山行业《新目录》规定116种,比《原目录》增加24种,主要有:6种破碎、研磨设备,螺旋输送机,混匀取料机,液压支架等 提高技术规格的有:冷连轧机板宽由1.7m提高到≤2m,线材轧机由≤100m/s提高到所有规格 其余多数产品与原规定一致。   机床工具行业《新目录》规定141种,比《原目录》增加37种,主要有数控镗铣加工中心,数控重型卧式车床,数控重型立式车床,数控重型磨床,数控龙门铣床,数控重型滚齿机,数控镗铣床,数控坐标镗床、磨床,组合机床,龙门式加工中心和部分规格的矫直(平)机、锻造用压力机等。数控机床中,提高了一批机床的技术规格并以加工精度作为衡量指标。如双柱、四柱万能液压机由≤2000t提高到≤4000t 数控折弯机由≤160t提高到所有规格 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由≤60t提高到所有规格 数控板带剪切机床由板厚×宽≤8mm×4000mm提高到≤12mm×4000mm,以及卧式车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等。非数控机床,《新目录》作了重大调整,规定所有非数控机床进口都不予免税,包括非数控的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加工机床等。一批木工机械、铸造机械、量具量仪也提高了技术规格,扩大了不免税范围。   文化办公设备行业《新目录》规定51种,比《原目录》增加32种,主要有:数码相机、放映机、幻灯机、缩微阅读机、9种光学元件以及14种照相机及零附件。4种照片放大机及缩片机和4种彩色扩印设备都由部分产品扩大到全部产品。复印设备(包括多功能一体机)也由部分产品扩大到全部产品和零部件。   电工电器行业《新目录》规定155种,比《原目录》增加48种。   包装食品机械行业《新目录》规定18种,比《原目录》增加7种,主要有:瓶子或其他容器的洗涤、干燥设备以及杀菌设备,玻璃瓶灌装设备,贴标机,易拉罐灌装设备,固体、液体充填包装机等。提高设备技术规格的有:三片罐生产设备,聚脂瓶饮料灌装设备,瓦楞板生产设备,模切机等。   汽车行业《新目录》规定210种,与《原目录》相同。
  • 欧空局砸钱造工具 月球“勘探”采矿包肩负采矿找水重任
    “勘探”钻机将深入月面以下一米深处采矿及找水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消息,欧洲空间局(ESA)近日同意大利航空航天业巨头莱昂纳多—芬梅卡尼卡公司,在英国举办的范堡罗航展上签署了一份总额为 800万欧元的合同。欧空局要求该公司研制一套月球采矿工具包“勘探(Prospect)”,其中包括一款钻机模型和一个化学实验室。这一设备包将随着俄罗斯的“月球—资源(Luna-Resurs)”探月任务于2021年前往月球。  砸重金前往月球  科学家们表示,“勘探”工具包能将月球地面之下的物质拉出来,并分析是否存在水和其他物质。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为了让“勘探”项目完成,欧盟部长还需要在今年年底于瑞士洛桑举办的年终会议上,通过另一项价值为6500万欧元的合同。  欧空局载人航天及机器探索部门负责人戴维帕克说:“我们已经得到资金来开展工作,但我们仍需要来自内阁的支持,年底的支持将使我们能完成这一工作。”据悉,这份合同里的部分资金将用于资助名为“领航员(Pilot)”的自动导航系统,这一系统将为探测器着陆提供导航。  找水乃重中之重  帕克也解释称,月球着陆点目前还没有取得共识。不过,很多科学家心仪于在南极艾托肯盆地着陆。这个盆地是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位于月球的背面,直径约为2500千米。  欧空局负责此项目的首席工程师理查德费萨克里表示,该任务的主要目标是,查看月球上存在何种资源可以支持未来的人类探索,找到水显然是重中之重,但还有可能发现其他挥发物和矿物质。  他说:“月球极地可能是人类探索旅程中的一个绿洲,最近进行的轨道任务等提供的数据表明,月球极地可能存在水和其他挥发物,这些物质或许能被用于支持未来的探索。因为水和氧气可以支持生命,甚至用作推进剂。因此,我们需要派遣‘勘探’工具包到达月球表面,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挥发物的属性、丰度以及分布状况。”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当然,“勘探”工具包的硬件并非从头开始研制,而是建立在欧空局以前的探测设备基础上。  “勘探”工具包中的钻机与欧空局为彗星着陆器“菲莱(Philae)”勘探彗星67P时研发的工具,以及欧空局为“2020火星任务(2020 ExoMars)”研发的工具有很多属性相同。不过,莱昂纳多—芬梅卡尼卡公司的诺曼博尼说:“新的‘勘探’钻机真是很尖端的技术,‘勘探’工具包将在一米深的地下以及零下170摄氏度的环境下工作。”  另外,“勘探”工具包中的化学实验室也借鉴了“菲莱”上的化学分析仪器“托勒密(Ptolemy)”的相关技术。“托勒密”由英国开放大学制造,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彗星的表面和地下,以揭开太阳系形成的奥秘。在最新项目中,开放大学打算将“托勒密”的功能复制到这个新的微型分析工具箱上。  开放大学的西缅巴博说:“我们可能会在月球极地的表面发现一些像霜一样的水冰,但有数据表明,挖得越深,水的浓度越高,我们并不知道是否真是如此,这是设计此类任务的困难之处。我们想知道,那儿有多少水,不同深度的分布如何,以及情况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欧空局最初曾计划于2018年发送自己的月球着陆探测器,但在以前的大型会议上,面对可能高达5亿欧元的成本,有部长拒绝了这一提议。
  •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遴选袜子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承检机构的通告
    为提高袜子产品质量,促进我省袜子产业健康发展,结合前期袜子产品质量状况,经研究,我局决定对袜子产品开展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现对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承检机构公开遴选。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申报条件及要求(一)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二)遴选申请人应具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有效期内(有效期能覆盖本次任务的完成)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国家质检中心或省级质检中心承担检验工作的,可提供国家质检中心或省级质检中心证书(CMA),并应以“法人单位名称(国家质检中心或省级质检中心名称)”的形式作为申请人参与遴选;(三)遴选申请人应具有能覆盖所投产品检验项目的检验能力,具备配合省局培训帮扶企业的能力;(四)本次遴选不接受联合体遴选;(五)监督抽查承检机构应掌握所投产品我省生产企业和经销单位情况;(六)自愿遵守国家、我省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省局相关文件要求;(七)本次抽查计划50批次,每批次产品最高限价2000元,申请人需额外报价,超过限价的申请材料将被拒绝;(八)申报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并加盖申报单位的公章及其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或印章。二、工作程序(一)提交申请申报检验机构于6月30日17:00前将下列材料汇编装订后(1份)连同扫描件(PDF版本)提交我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无效。如采取快递方式,请机构考虑快递时间,以免因快递时间耽误材料报送。参照附件要求提供鉴证材料。申报材料需装订成册,不得采用活页装订,各机构可将申请产品遴选材料整体装订上报。(二)组织评审我局将适时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机构进行评审,按照评分结果确定承检机构。(三)公示结果我局将在省局官方网站对遴选结果进行公示。(四)下达任务对公示无异议的机构,我局将与其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书,并正式下达监督抽查任务。联 系 人:郭志刚 联系电话:024-81203773电子邮箱:lnscjgzg@163.com邮寄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55号附件:监督抽查申报机构必备要求及评价细则.doc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6月20日
  • 青海安监局1800万元仪器大单揭晓
    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依据青海省财政厅下达的采购计划,就《青海省地矿局、安检局专业设备》项目在国内进行公开招标,其中青海省安监局采购仪器设备的金额高达1800万元,现将结果公示如下:   一、 项目名称:青海省地矿局、安检局专业设备项目   二、 项目编号:青政采招字(QC)2011-058   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2011年安监局追加拨款器材(包1-包3)   包1:灭火类(无线遥控移动水炮)   中标厂商及金额:九江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28.5万元   包2:组合式液压破拆工具组   中标厂商及金额:天津市迅昌消防救援装备贸易有限公司 24.8万元   包3:雷达生命探测仪   中标厂商及金额:西安必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78万元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专业设备(包4-包20)   包4:(一)钻探设备类1:全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及配套设备、水文水井钻机、空压机、钻探车   中标厂商及金额:投标供应商不足三家,故废标   包5:(二)钻探设备类2:地表全液压岩芯钻机、空压机   中标厂商及金额:投标供应商不足三家,故废标   包6:(三)物探设备类1:磁力仪、电法仪、质子磁力仪、数字激电仪、多功能直流激电仪、智能工程测井系统   中标厂商及金额:青海省地质物资公司 186.445万元   包7:(四)物探设备类2:二维核磁共振找水仪、高精度流动型相对重力仪、综合测井系统   中标厂商及金额:劳雷(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579.2万元   包8:(五)实验测试设备类1:原子荧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用铂黄白金坩埚   中标厂商及金额:按专家组讨论意见废标   包9:(六)实验测试设备类2:反射偏光显微镜、透射偏光显微镜、偏反光显微镜   中标厂商及金额:青海省地质物资公司 65万元   包10:(七)实验测试设备类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滴定仪   中标厂商及金额:北京中科华星科贸有限公司 352.9万元   包11:(八)实验测试设备类4:便携式矿石元素分析仪   中标厂商及金额:北京聚光世达科技有限公司 165.2万元   包12:(九)实验测试设备类5:便携式矿石元素分析仪   中标厂商及金额: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448万元   包13:(十)测绘测量设备类1:全站仪   中标厂商及金额: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163.3万元   包14:(十一)测绘测量设备类2:卫星电子速测系统、GPS工作站   中标厂商及金额:兰州兰拓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121.8万元   包15:(十二)测绘测量设备类3:GPS   中标厂商及金额:按专家组讨论意见废标   包16:(十三)测绘测量设备类4:GPS双频机、GPS接收机、RTK   中标厂商及金额:按专家组讨论意见废标   包17:(十四)测绘测量设备类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系统、地下管网数据库系统   中标厂商及金额: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 50.7万元   包18:(十五)测绘测量设备类6:漏水相关仪、地理信息系统、燃气检漏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全频管线探测仪、彩色扫描仪、打印机、大幅面绘图仪、大幅面扫描仪、绘图仪、图型工作站   中标厂商及金额:北京三鼎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219.8万元   包19:(十六)野外生活保障设备类:宿营车(集装箱收容房)、炊事车(集装箱餐房)、净水设备、发电机   中标厂商及金额:投标供应商不足三家,故废标   包20:(十七)生产用工程设备类:推土机、挖掘机、小摇臂钻床、装载车、自卸车  中标厂商及金额:投标供应商不足三家,故废标
  • 1.7万亿!350个!西安2024年重点项目发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2024年,西安市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1.71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37.75亿元。重点项目是拉动投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4月23日,西安市举行2024年“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一季度项目观摩活动,比学赶超、互相促进。【新城区】1、 西安银泰中心项目西安银泰中心项目:位于新城区长乐中路以北、万寿北路以西、长缨东路以南、公园北路以东,总投资10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打造西北地区引领性、标杆性TOD+EOD城市综合体项目,与幸福林带无缝衔接,通过奢侈品商业、商务休闲、美食娱乐等多种业态组合,塑造最时尚消费方式和生活模式,有效激发消费增长潜力。预计年客流量1500万人次,商业运营收入3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目前,西安银泰中心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当中,预计2029年竣工。【浐灞国际港】2024年,西安浐灞国际港省市级重点项目34个,总投资433.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3.14亿元。2、 康佳丝路科技城项目康佳丝路科技城项目:是继康佳智能家电一期项目投产后,深圳康佳集团在西安浐灞国际港的又一布局。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半导体定制厂房、科研厂房、标准厂房等业态,打造集研发、中试、生产、展示、贸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产业园区。作为上下游联动发展的新的产业集群项目,该项目将围绕半导体、智能终端、新能源、新材料、医工科技等产业领域,打造总部经济、创新经济、智能制造综合型产业集聚区和“互动、交易、共享”多元化的企业平台及产业基地。项目达产运营后,预计规上企业可达八成以上,年营收40亿元以上,年税收约0.74亿元以上,提供3000个以上就业岗位。截至2024年3月底,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35%,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内部装修。3、 国网陕西智能指挥调度中心项目国网陕西智能指挥调度中心项目:作为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和陕西地电重组后的新总部,该项目将负责陕西省行政区域内电网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和高质量运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科研调度通信生产场所、功能性用房和服务性用房。建成后将引入2000名高层次人才入区就业,进一步提升总部经济承载力,助力西安东部城市新中心建设。截至2024年3月底,已完成投资1.98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33.01%,目前项目正在桩基施工。【经开区】4、 太合高端智能钻探装备基地项目太合高端智能钻探装备基地项目位于经开区泾渭工业园,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91亩,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由陕西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陕西瑞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建设智能钻机、钻杆、自动化钻头生产厂房及研发检测中心、生活配套用房等3个单体。项目建成后,将具备生产定向钻机300台、特种钻具15万根、地面钻探装备300台、随钻测量系统300套的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8.5亿元,进一步延伸智能钻探产业链,促进西安高端制造业技术水平持续升级。企业自主研发的“ZYL-25000D型智能定向钻机”开孔直径420毫米,填补了300毫米以上大直径顶板定向长钻孔技术与装备的空白,矿山瓦斯渗透面积较现有技术提高3.8倍,“以孔代巷”效果行业领先,为国内外扭矩最大的瓦斯抽采定向钻机。同时,项目积极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目前正在推进哈萨克斯坦石油开采项目、阿富汗化验室项目和俄罗斯煤层气项目,俄罗斯子公司也在积极筹建中。该项目预计今年6月封顶,计划10月调试设备、部分试生产,2025年3月正式竣工投产。5、 美兰德碳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项目(一期)美兰德碳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项目(一期)位于经开区渭北工业园,分两期建设,总投资10.7亿元,占地面积130亩。其中,一期占地面积61.5亩,主要建设3栋厂房及1栋办公楼。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预计年产碳基复合材料3000吨,可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促进经开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该项目由西安美兰德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攻克了“在直径≥5000mm超大型化学气相沉积炉上采用‘等温-压差法’制备碳基复合材料”的技术壁垒,生产综合能耗大幅下降,同时,自主研发的“大尺寸沉积炉快速沉积技术”也大幅降低了光伏用碳基材料工艺成本。项目预计今年5月底主体封顶,计划10月建成投产。【高新区】6、 立德红外智能光电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立德红外智能光电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位于高新区丝路科学城,总投资投资1.5亿元,将打造出西北地区完整的红外产业链,进一步壮大光子产业集群。立德红外是中科院西光所孵化的一家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光电设备研制企业,是国内知名的红外成像与测量设备供应商。7、 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位于高新区丝路科学城,硅片是芯片制造的主要材料,在摩尔定律的影响下,半导体硅片正在不断向大尺寸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量产300mm大尺寸硅片,西安奕斯伟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大尺寸硅片月产能达50万片,待二期项目建成后,硅产业基地月产能将超百万片,生产规模有望成为12英寸电子级硅片行业领域全球前六,将有效推动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8、 西安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大规模应用智能产业化项目西安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大规模应用智能产业化项目位于纬二十六路和经三十八路十字西南角,总投资达25.09亿元,是我国当前规模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将大幅提升金属增材定制化产品原材料粉末的产能,有效满足航空航天、汽车等应用领域对增材制造快速增长的需求。9、 高科智慧智造园项目高科智慧智造园项目位于丝路软件城丈八西路以北,丈八六路以东,项目用地面积47.62亩,总建筑面积58344平方米。主要建设工业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满足智能制造、检验检测及工业互联网产业方向的研发设计、装配生产及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该项目设计将产业科研与花园办公相结合,结合传统院落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功能空间,营造集科技、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空间。4月22日,项目5号厂房已封顶,是该项目首栋主楼主体结构封顶。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不低于30亿元,带动就业2500人以上,吸引航空航天、精密制造机载设备及卫星零部件生产等服务业企业入驻,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科技研发氛围浓厚、智能化运营管理水平领先的产业园区。【西咸新区】10、陕煤研究院泾河新城——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位于泾河新城两链融合示范产业园,总投资26亿元,占地面积267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一期和二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锂电三元前驱体生产线、锂电负极材料生产线、钠电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及锂电三元前驱体扩能生产线。目前已形成14大类50余种细分产品,全面覆盖新能源电池核心材料市场需求。锂电三元前驱体、硅基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材料等均由陕煤自主研发,单位能量密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已进入宝马全球一级供应链体系,是省内唯一一家正极前驱体材料生产企业。项目正在全力构建功能齐全、上下游贯通,技术优势突出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44亿元,年税收8650万元,可带动就业1200人。目前项目一期基本建成,正在开展试生产工作及性能考核工作,二期计划2025年启动建设。11、 西部超导泾河新城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项目位于泾河新城两链融合示范园内,总投资额20亿元,占地面积约241亩,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将建设年产3200吨超导线材生产基地和300台/套超导磁体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计划今年6、7月份陆续投产,二期计划2025年开工,2026年投产。项目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导材料制备技术和超导磁体制造技术,将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解决我国核磁共振成像仪系统、单晶硅超导磁体用超导线材及磁体“卡脖子”问题,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超导线材生产基地。建成后,预计年产值35亿元,年税收2亿元,可带动就业500人。目前项目一期计划上半年陆续投产,二期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12、 西安国医医院西安国医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咸医院)位于能源金贸区文教园片区,沣柳路以西,英秀四路以南,总建筑面积约152258平方米,是一所功能齐全、配置健全的大型非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编制床位802张,共设临床科室29个,医技科室11个。目前,医院4到10层已完成装饰隔墙;4到12层已完成桥架安装;住院部精装样板区吊顶龙骨全部完成;二层消防、排烟、空调管道安装完成;室外西侧管网安装、绿化施工中,裙楼屋面种植土完成;污水处理站和液氧站基础已完成。13、 沣东水厂及沣皂水源地迁建项目沣东水厂及沣皂水源地迁建项目是省市区三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厂、水源井、输水管道三大部分,并配套建设一座水源地管理站。目前,项目正在进行钢筋绑扎,数量已达200吨,进度超过50%。除清水池外,与之相关的吸水井、送水泵房及配电室正在进行基坑垫层砼浇筑、垫层和底板施工,其余单体同步进行设施设备基础砼浇筑、二次配管和墙体打磨等工作。【阎良区(航空基地)】14、 军星管业(西安)公司——新型复合管材研发生产项目军星管业(西安)公司新型复合管材研发生产项目占地160亩,总投资13亿元,总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建设5栋层高16米生产厂房,1栋质量检测中心、1栋办公楼、1栋研发楼。项目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上半年建成投产。项目达产后,将建成年产20吨新型管件管材生产基地。该项目是阎良区向先进制造拓展新赛道以来,招引落地的第一个先进制造项目,将标志性引领管材管业、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产业加速聚集。该项目的建设补充了西部地区新型塑料管材的制造能力,军星集团是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和中国塑料管材行业十强企业,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高速发展。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带动就业500人。15、 兴航民用飞机蒙皮——及超大零件制造中心项目兴航民用飞机蒙皮及超大零件制造中心项目位于阎良区航空基地一期,蓝天路以南,航空六路以东。该项目为阎良区2023年扩产能项目,占地65亩,总投资5.5亿元,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建设1栋生产厂房和1栋研发大楼,现已基本投产。主要建设大飞机蒙皮产线、大部件制造产线,生产机身、舱门、活动翼面等蒙皮及部件,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税收6000万元。飞机蒙皮是指包围在飞机骨架结构外且用黏接剂或铆钉固定于骨架上,形成飞机气动力外形的维形构件。飞机蒙皮承受空气动力作用后,将作用力传递到相连的机身机翼骨架上,受力复杂,加之蒙皮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不仅要求蒙皮的材料强度高、塑性好,还要求表面光滑,有较高抗蚀能力。兴航航空是一家专业从事大中型军民用机体结构工艺设计、精密加工、特种工艺、智能装备研制、部组件装配的全链条民营企业。项目以推进“智能装备”的国产化替代为目标,围绕“国产首台1200吨大型蒙皮拉伸机”布置了一条完整的蒙皮生产线。截至2024年3月,兴航民用飞机蒙皮及超大零件制造中心项目已完成85%设备安装,其余设备正在安装,预计6月底前可完成全部安装调试。【鄠邑区】16、 广惠(沣京)先进制造科创港项目广惠(沣京)先进制造科创港项目位于丰五西路,总投资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亿元,占地95亩,建筑面积12.1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研发办公大楼、立体化车间、信息化服务中心、产业科创孵化中心及配套设施等,服务于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科创孵化等产业。该项目是鄠邑区“产业类用地盘活清理试点项目”的成功实践。项目对原有闲置资产改造盘活,按照园区产业定位重新启动规划、设计、建设,通过‘产业上楼’打造出一个集高端智造基地、中试研发基地、产学研转化中心、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中心、区域综合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立体化、数字化、集约型园区。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10栋研发和立体化车间主体封顶,1栋办公大楼及2栋生产车间正在基础开挖,12家产业链重点企业已完成签约,计划2025年6月将整体建成投用。项目建成后,预计引进企业39家,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实现年产值12亿元,年税收3800万元,将形成集产业研究、招商服务、生产研发、商务配套、金融创投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数字化产业综合体,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蓝田县】2024年,蓝田县在建项目128个,总投资297.92亿元。17、 美力源乳业生产线建设项目美力源乳业生产线建设项目位于蓝田县工业园区,由陕西美力源乳业集团投资建设,占地151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年产乳粉2.2万吨。项目于2024年2月竣工试运营,5月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直接带动就业400人,有效推动区域产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项目通过引进瑞士乌尼贝丁蒸发器、美国霍尼韦尔热风炉等先进设备,用干湿法相结合的方式,有效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在原材料供应方面,企业通过引进瑞典利乐公司的先进乳清粉生产线,有效缓解了乳品原料进口依赖问题,成功填补了国内羊乳清粉市场的空白,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项目达产后,年加工鲜奶15万吨,充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签约项目18、 阿塞拜疆最大物流企业落户浐灞国际港4月14日上午,阿塞拜疆阿普谢隆物流中心入驻西安浐灞国际港暨跨里海通道建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西安浐灞国际港举行。标志着阿塞拜疆最大的物流企业阿普谢隆物流中心,在中国的首家分公司落地西安浐灞国际港。双方将携手推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实现中欧班列长安号跨里海班列每天1列开行,远期将实现每月开行50列。根据协议,双方将互设分公司或办事处,发挥在国际铁路联运及资源整合方面优势,共同高质量打造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巴库”线路,开发冷链运输、邮件运输、安智贸等新服务项目,协助双方开展国际招商活动,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促进通道、贸易和产业的良性循环,实现高效互联互通。19、 陕西天璇航宇全电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落户西咸新区秦汉新城4月22日,陕西天璇航宇全电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签约落户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李永东等出席签约仪式。活动现场,李永东院士获聘成为“秦创原国际战略咨询”专家和“秦创原商学院”国际导师,“西咸新区电气化交通国际院士共享工作站”“天璇-CAPCETS电气化交通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利用西咸新区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起步区建成区域厂房,建设电推进系统、新能源航空器总体气动设计生产及航空器地面集成验证基地,有助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陕西天璇航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数字无人系统研发与生产的科技型企业,主要开展智能无人系统应用领域全方位技术研发及产品生产,为企业级消费者提供专业无人系统应用技术及产品。团队由李永东院士领衔,依托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斗导航等多家高校、企业的创新研发技术,公司系列模块化工业级无人机、水下电动无人机、无人机智能飞控、快速3D建模软件等产品已成功推向市场。在巡检、测绘、消防等应用领域,其纯电动无人机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载重无人机技术位列国内第一梯队。
  • 2023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
    一、全国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  2023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连续7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幅达1170万吨油当量,形成新的产量增长高峰期。  原油产量达2.08亿吨,同比增产300万吨以上,较2018年大幅增产近1900万吨,国内原油2亿吨长期稳产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海洋原油大幅上产成为关键增量,产量突破6200万吨,连续四年占全国石油增产量的60%以上。页岩油勘探开发稳步推进,新疆吉木萨尔、大庆古龙、胜利济阳3个国家级示范区及庆城页岩油田加快建设,苏北溱潼凹陷多井型试验取得商业突破,页岩油产量突破400万吨再创新高。陆上深层-超深层勘探开发持续获得重大发现,高效建成多个深层大油田,2023年产量1180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陆上6000米以深超深层油气领域引领者。  天然气产量达2300亿立方米,连续7年保持百亿立方米增产势头。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三大盆地是增产主阵地,2018年以来增产量占全国天然气总增产量的70%。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96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43%,成为天然气增储上产重要增长极。其中,致密气夯实鄂尔多斯、四川两大资源阵地,产量稳步增长,全年产量超600亿立方米;页岩气新区新领域获重要发现,中深层生产基地不断巩固,深层持续突破,全年产量250亿立方米;煤层气稳步推进中浅层滚动勘探开发,深层实现重大突破,全年生产煤层气超110亿立方米。二、塔里木盆地深地工程成功打造增储上产大场面  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持续发力,塔北西部寒武系取得系列重大油气发现,富满、顺北、博孜-大北等主力油气田快速上产,油气增储上产向地球深部进军步伐不断加快。  塔北西部寒武系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两口风险探井托探1、雄探1井分别在5700、6700米井段获得高产,取得库车南斜坡寒武系陆相油气勘探重要突破,迎来塔北西部上寒武统白云岩海相油气首次发现,落实亿吨级规模油气藏,证实了库车南斜坡多目的层系巨大的勘探潜力,开辟了塔里木盆地新的十亿吨级战略接替领域。托探1井 寒武系勘探获重大突破  富满、顺北超深层大油气田勘探开发持续推进。富满油田持续深化油藏富集规律认识,加快推进集中建产、规模上产,全年油气产量当量快速增长至400万吨,年均增长76万吨。顺北油气田锚定富油气区集中部署,高效落实了两条亿吨级油气富集主干条带,新增油气探明储量2564万吨、675亿立方米,全年油气产量127万吨、22亿立方米。其中,顺北84斜井刷新亚洲最深商业油气藏记录至垂深8937米,跃进3-3XC完钻井深达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两项纪录。富满油田快速建产现场  博孜-大北超深层大气田加快产建节奏,先后攻克清洁完井、井完整性、高压长距离混输等关键工程技术瓶颈,天然气百亿立方米上产踏点运行,克深气田“控-调-排”协同治水保稳产,库车地区超深层天然气产量达180亿立方米。三、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再获新突破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持续发力,通过创新成盆成凹机制、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在渤海海域、南海深水领域再获亿吨级油气勘探新发现,开辟深水、深层、隐蔽油气藏、盆缘凹陷等勘探新领域,支撑海洋强国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  渤海南部发现全球最大太古界变质岩渤中26-6油田,渤海湾负向潜山钻获最高日产油气325吨、33万立方米,累计探明和控制地质储量超2亿吨油当量。渤海浅层秦皇岛27-3油田明下段测试喜获高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南海东部深水获亿吨级油气发现,珠江口盆地开平南油田钻获日产超千吨高产油流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开平南油田勘探作业平台现场  渤海首个大型整装千亿立方米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开发项目顺利投产,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凝析油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及生产运营,海上深层潜山油气藏开发迈入新阶段。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6-1油田群全面投产,日产原油突破8000吨,当年贡献原油增量245万吨。近年来,渤南、陆丰、流花、恩平等油气田群成为海上油气产量增长点,我国海上已建成渤海3000万吨级、南海东部2000万吨级两个大型油气生产基地。渤中19-6凝析气田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6-1油田群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重要突破  页岩油气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新区新领域不断获得重要发现,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非常规油气产量持续增长,成为全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支撑。  (一)页岩油产量突破400万吨再创新高  新疆吉木萨尔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发展建立咸化湖盆页岩油富集模式,通过技术和管理双向发力,“黄金靶体”钻遇率从43.4%提升至83.6%,资源动用程度由50%提高至89%,钻井、压裂引入市场化竞争模式,单井综合投资降至4500万元。2023年页岩油产量63.5万吨,实现了效益建产。新疆吉木萨尔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胜利济阳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五个洼陷、三种岩相、两套层系、多种类型”的全面突破,博兴、渤南多类型页岩油取得重大突破,牛庄洼陷顺利投产,22口井累产油过万吨,3口井过3万吨,新增页岩油三级储量超9亿吨,年产量突破30万吨。胜利济阳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大庆古龙页岩油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以“精确甜点预测与靶层优选、立体开发井网设计与排采制度优化、水平井优快钻完井、缝控体积改造2.0”为核心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体系,单井初始产量提高46%,单井EUR提高17%,落实探明地质储量超2亿吨。大庆古龙页岩油产区  长庆庆城油田加大长7页岩油研究攻关力度,围绕新类型纹层型页岩油开展试验,5口水平井压裂试油均获成功。创新布井模式,形成了“短闷、强排、控采”全生命周期技术,开发效果稳步提升,储量动用程度由50%提升到85%。2023年页岩油产量207万吨,连续五年保持30万吨增长。  (二)页岩气发展向深层跨越,突破迈进新层系  页岩气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长宁-威远页岩气田精细划分开发单元,针对性制定调整措施,钻获威215、自208等一批评价井,展示外围区良好潜力,有力支撑长宁-威远区块全年稳产超95亿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立体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持续提升,焦石坝区块形成“中北区三层立体开发、南区中上部气层联合开发”模式,有利区采收率最高可达44.6%,实现储量效益动用,年产量超85亿立方米。  页岩气持续纵深发展,积极探索新区新层系。随着中国石化的金石103井、中国石油的资201、威页1井先后在寒武系筇竹寺组地层获高产工业气流,揭开寒武系超深层页岩气万亿级规模增储的新阵地。普光二叠系大隆组海相深层页岩气部署实施的雷页1HF井,完钻井深5880米,率先在四川盆地实现二叠系深层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评价落实资源量1727亿立方米。红星二叠系茅四段、吴二段千亿立方米规模增储阵地进一步落实,培育形成“两层楼”勘探新场面。川东北普光二叠系大隆组雷页1HF井  (三)煤层气突破深度禁区实现重要突破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突破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深度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大宁-吉县、神府、大牛地等区块均获重要进展,深层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非常规天然气重要突破点。  大宁-吉县地区深层煤层气先导试验年产量超10亿立方米。部署实施的风险探井纳林1H、佳煤2H井均获高产,纳林河-米脂北地区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254亿立方米,大吉-石楼地区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108亿立方米,落实了国内首个深层煤层气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大宁-吉县地区深层煤层气田  神府地区探明千亿立方米深层煤层气田。通过创新深煤层成藏机理认识、储层改造和差异化排采工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发现神府深层煤层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立方米,展示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藏勘探开发广阔前景。神府气田深深层煤层气现场  大牛地煤层气田落实千亿方资源潜力。部署实施的深层煤层气阳煤1HF井压裂试获日产10.4万立方米,实现2800米深层煤层气重大突破,新增预测储量1226亿立方米,进一步证实大牛地气田富集高产规律和深层煤层气资源潜力。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中石化阳煤1HF井五、老油区深挖潜再次刷新我国陆上原油产量里程碑  大庆、胜利等老油区深化精细勘探开发,强化大幅提高采收率技术攻关应用,开发态势持续向好,原油累计产量再次刷新记录,到达重要节点。  大庆油田狠抓新一轮精细油藏描述、水驱精准挖潜和三次采油提质提效,连续9年保持3000万吨稳产,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36%。通过创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助推三次采油产量累计突破3亿吨,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研发生产基地。得益于特高含水后期精准油藏描述、调整及化学驱技术的高效应用,油田开发形势持续向好,主力油田标定采收率持续攀升达到48.2%。  胜利油田打造海上、低渗、页岩油等产量增长点,连续7年稳产2340万吨以上,累计生产原油超13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19%。持续攻关低品位未动用储量效益建产模式,大力推广特高含水期精细注水调整技术,创新形成低渗油藏压驱注水开发技术,攻关突破海上、高温高盐、稠油油藏化学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其中海上埕岛老油田应用新型二元复合驱油技术,大幅提高采收率14.2%,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六、四川盆地天然气千亿方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四川盆地聚焦天然气战略突破和规模增储上产,针对川中古隆起海相多层系、老区气田、川南页岩气、陆相致密气等领域,推动勘探开发多点开花,天然气年产量突破660亿立方米,“天然气大庆”产能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四川盆地川中地区茅口组多层系天然气勘探获重要发现  常规天然气形成盆地震旦系潜力区、二三叠系新区、老气田三大常规气稳产上产新局面。德阳-安岳大兴场地区大探1井灯影组获高产工业气流,开辟了震旦系规模增储新阵地;合川-潼南地区、八角场-南充地区茅口组获多项重要发现,展现超3000亿立方米规模勘探大场面;首个特高含硫整装大气田铁山坡气田建成产能超13亿立方米,进一步掌握高含硫气藏安全清洁高效开发核心技术。  致密气在川西合兴场、巴中气田落实千亿立方米探明储量,高效规模建产。川西合兴场深层须家河组9口致密气井试获高产,探明地质储量1330亿立方米,年产气快速突破10亿立方米。四川盆地北部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巴中1HF井首次在凉高山组河道砂岩试获日产超百吨稳定油气流,评价落实超亿吨资源量。川北侏罗系巴中1HF井七、12000米钻机助力万米科探“双子星”鸣笛开钻  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是目前我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两大盆地,也是未来油气发现的重要潜力区域。经反复地质论证,伴随我国自主研发的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研制成功,两口万米科探井先后在塔里木、四川盆地鸣笛开钻,开启我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地下万米“长征”,助推我国油气资源探索发现迈入“中国深度”。  2023年5月,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开钻,设计井深11100米,面临特深、超高温、超高压、超重载荷、高应力等多因素地质挑战,预计钻井周期457天,该井立足科学探索与预探发现双重定位,寻找万米超深层战略接替领域。2023年7月,四川盆地第一口万米深井——深地川科1井开钻,设计井深10520米,7项工程难度指标位居世界第一,该井旨在揭示万米深部地层岩石和流体物理化学特征,验证工程技术装备适应性,探索川西北万米超深层灯影组含气性。深地塔科1井顺北油气田-亚洲陆上垂深最深千吨井——顺北84斜井  两口万米井均装备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进行作业,通过创新研发耐220摄氏度超高温工作液、五开井身结构等技术,在钻井技术、装备制造、工程材料等多领域实现突破,为我国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装备保障,成功打造油气领域国之重器。八、旋转导向高端钻井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作为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保障的核心利器,长期为国外垄断。经过多年自主攻关,目前我国已研发形成系列产品并成功应用于钻井作业,我国高端钻井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璇玑”系统实现海上规模化应用,累计作业超1600井次,进尺超150万米,一次入井成功率达95%。“璇玑”2.0运用最新一代井下控制算法,集成垂直钻井、防托压、稳斜等多项智能模式,采用双活塞独立液压模块,配合新一代液压驱动电路,系统功耗明显下降、导向力输出大幅提升,为国产自研设备高难度定向井作业应用开创新局面。“璇玑”系统  CG STEER-150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进一步提升,研制了高温高造斜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样机,形成了“导向模块结构设计与制造”等六项关键核心技术,各项指标迈入前列。在川渝、长庆等地区的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完成超230口井全井段导向作业,累计进尺36.6万米,自主生产率94.9%,实现了旋导工具国产化有效替代。  经纬旋转地质导向系统突破静态推靠模式下高造斜率、高可靠性、精准轨迹控制等9项核心技术,国产化率94.5%,累计应用百余口井、进尺近20万米,助力胜利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和川渝页岩气勘探发现。九、深水油气工程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取得重大突破  海洋油气工程装备瞄准发展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攻克自主设计、建造、海上安装等技术难题,推动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完成主体建造,相对传统船型,具有体积小、储油效率大幅提高、抵御恶劣海况能力强等优势。与国际上同等规模的圆筒型FPSO相比建设周期缩短一半,船体主尺寸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国内多项海洋工程行业技术空白,有效推动我国更多深水油田高效开发。“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建设完工。“海基二号”导管架总高338米,总重达3.7万吨,均刷新亚洲纪录,将与“海洋石油122”共同服役于我国首个深水油田流花11-1/4-1油田,标志我国海洋深水油气装备设计建造能力实现稳步提升。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地震勘探拖揽采集装备“海经”系统,顺利完成3000米以深超深水海域油气勘探作业,通过现场数据处理,成功完成首张由我国自主装备测绘的3000米深水三维地质勘探图,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全套海洋地震勘探拖缆采集装备的国家。海洋地震勘探拖揽采集装备“海经”系统  十、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立足统筹推进油气供应安全和绿色发展,油气开发企业在切实做好稳油增气、提升油气资源自主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步伐,在推动传统油气生产向综合能源开发利用和新材料制造基地转型发展,持续推动能源、生产供应结构转型升级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亮点成果。  胜利油田建成油气领域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系统。立足油田清洁用能需求,建立包含清洁供能体系、多源互联电网、柔性生产负荷、多元储能系统在内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已建430兆瓦光伏、4.2亿千瓦时自发绿电全量消纳,有效支撑胜利油田生产用电绿电占比突破17%,年节约标煤29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73万吨,开启了全产业链“控能、降本、增绿、减碳、提效”新实践。胜利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  吐哈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运。围绕油田绿电需求,依托油区太阳能资源,大力开展清洁替代,利用油田电网建成12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每年为油田提供清洁电能2.27亿千瓦时,全部自消纳,将油田总用能中新能源占比提高到21%,年节约标煤6.9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3.1万吨,探索构建油气光电储高度融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年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平台工作海域距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为我国风电开发从浅海走向深远海作出积极探索。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
  • 重磅!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24年1月11日在山东烟台揭晓。一起来看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一、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二、神舟十六号返回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三、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四、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五、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六、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七、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八、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九、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十、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详情一起来看——1.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2月6日商运投产,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化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先进堆型,是世界核电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丧失所有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不会出现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外泄。该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项目,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2006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开工建设。中国华能集中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设备研制,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93.4%。2.神舟十六号返回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北京时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3.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芯片是信息世界的基础核心,传统晶体管因接近物理极限而制约了芯片的进一步发展。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半导体理论上在未来节点更具潜力,但受限于其技术瓶颈,至今所有二维晶体管均不能媲美业界硅基器件。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邱晨光研究员团队构筑了10 纳米超短沟道弹道二维硒化铟晶体管。创造性地提出“稀土钇元素掺杂诱导二维相变理论”,并发明了“原子级可控精准掺杂技术”,从而成功克服了二维领域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国际难题,首次使得二维晶体管实际性能超过业界硅基10纳米节点Fin晶体管和国际半导体路线图预测的硅极限,并且将二维晶体管的工作电压降到0.5V,室温弹道率提升至所有晶体管最高纪录的 83%,研制出国际上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相关成果3月22日发表于《自然》。4.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我国盐碱地面积达1亿公顷,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全球气候变化、淡水缺乏及化肥大量使用,使可耕土地盐渍化速度加快。为了更好地利用盐碱地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员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可以显著提高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且在改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有望为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该成果3月24日发表于《科学》。5.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火星的现状和演化历程,被认为可能代表着“地球的未来”,针对火星气候演化的探测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风沙作用塑造了火星表面广泛分布的风沙地貌、沉积,记录了火星演化晚期和近代气候环境特征和气候变化过程。但由于缺乏就位、近距离详细系统的科学观测,我们对火星风沙活动过程和记录的古气候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郭正堂团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美国布朗大学和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分析仪、气象测量仪等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提取了沙丘形态、表面结构、物质成分等信息,分析了其指示风向和发育年龄,发现了着陆区风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层序证据,并与火星中高纬度分布的冰尘覆盖层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揭示了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风向从东北到西北发生了近70度的变化,风沙堆积从新月形亮沙丘转变为纵向暗沙垄。这一气候的转变,发生在距今约40万年前的火星末次冰期结束时,可能是由于自转轴倾角的变化,火星从中低纬度到极地地区,发生了一次“冰期-间冰期”的全球性气候转变。该项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理解,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地球未来的气候演化方向提供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7月7日发表于《自然》。6.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5月30日上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深地塔科1井开钻入地。深地塔科1井开钻,旨在探索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理论,标志着我国向地球深部探测技术系列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钻探能力开启“万米时代”。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紧邻埋深达8000米的富满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这口井设计井深1.11万米,设计钻完井周期457天,将创造全球万米深井钻探用时最快纪录。该井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与普通钻机相比,这台钻机的载重提升能力由三四百吨提高到最大900吨,相当于能同时吊起150头6吨重的成年大象。为保障万米级特深井“打成、打快、打好”,中国石油攻关研发智能控制一体化平台、钻井自主决策工控系统、超高重载井架底座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研制国际领先的智能钻机,成功产出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为万米深地工程科学探索研究提供装备和技术保障。7.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7月12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在14 GPa压力下达到液氮温区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我国科学家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使超导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电力、生物医学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8.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29日在我国天文学术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在线发表。12月14日,相关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当前,纳赫兹引力波研究已经成为物理和天文领域国际竞赛的焦点之一。然而,纳赫兹引力波频率极低、周期长达数年,其波长可达数光年,对它的探测极具挑战性。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对一批自转极其规律的毫秒脉冲星进行长期测时观测,是目前已知唯一的纳赫兹引力波探测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欧洲脉冲星测时阵列—印度脉冲星测时阵列、北美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帕克斯脉冲星测时阵列等脉冲星测时阵列合作组也在同一时间宣布了相似的结果。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柯伽介绍,国际上4个团队分别独立获得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这使得研究结果可以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了这一成果的准确性。9.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答案之一。工程院旗舰刊物《Engineering》于2023年11月30日系统报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完成的逐日工程—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SSPS地面验证系统,阐述了欧米伽SSPS创新设计方案、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实现及实验结果。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效率(距离55m,发射2081瓦,波束收集效率87.3%,DC-DC传输效率15.05%)与功质比等主要技术指标世界领先。逐日工程突破的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太空,可助力构建空间能源网、空间充电桩,破解空间算力、星上信息处理、空间攻防及超远程探测的供电难题。在陆海空,可为空中飞艇、无人机群、海上移动平台、灾害及边远区域无线供电。10.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大多数动物(包括人类)均拥有一套主嗅觉系统来识别挥发性的气味分子。大量的嗅觉受体通过“组合编码”的气味识别方式,帮助动物识别数以万亿计的气味分子。嗅觉受体可以分为三个家族,第I类是气味受体(OR)家族,第II类是痕量胺相关受体(TAAR)家族,OR和TAAR都属于A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第III类是非GPCR嗅觉受体。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研究员团队合作,应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TAAR家族成员之一的小鼠TAAR9(mTAAR9)受体在4种不同配体结合条件下与Gs/Golf(嗅觉特异性Gα)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进一步结合药理学分析揭示了mTAAR9感知配体后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研究也提出了嗅觉受体“组合编码”识别配体的结构机制,阐明了II类嗅觉受体独特的激活方式。该研究阐释了II类特异嗅觉受体感知气味的分子机制,为嗅觉受体家族识别配体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开发靶向嗅觉受体的新药也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5月24日发表于《自然》。
  • “两院院士评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24年1月11日在山东烟台揭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常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钟志华,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宋军继出席会议并致辞。常进、钟志华分别揭晓了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与江成、宋军继一同为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入选团队颁发纪念证书及纪念牌。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多名院士一同出席发布会。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30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01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2月6日商运投产,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化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先进堆型,是世界核电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丧失所有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不会出现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外泄。该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项目,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2006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开工建设。中国华能集中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设备研制,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93.4%。02神舟十六号返回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北京时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03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芯片是信息世界的基础核心,传统晶体管因接近物理极限而制约了芯片的进一步发展。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半导体理论上在未来节点更具潜力,但受限于其技术瓶颈,至今所有二维晶体管均不能媲美业界硅基器件。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邱晨光研究员团队构筑了10 纳米超短沟道弹道二维硒化铟晶体管。创造性地提出“稀土钇元素掺杂诱导二维相变理论”,并发明了“原子级可控精准掺杂技术”,从而成功克服了二维领域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国际难题,首次使得二维晶体管实际性能超过业界硅基10纳米节点Fin晶体管和国际半导体路线图预测的硅极限,并且将二维晶体管的工作电压降到0.5V,室温弹道率提升至所有晶体管最高纪录的 83%,研制出国际上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相关成果3月22日发表于《自然》。04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我国盐碱地面积达1亿公顷,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全球气候变化、淡水缺乏及化肥大量使用,使可耕土地盐渍化速度加快。为了更好地利用盐碱地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员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可以显著提高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且在改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有望为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该成果3月24日发表于《科学》。05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火星的现状和演化历程,被认为可能代表着“地球的未来”,针对火星气候演化的探测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风沙作用塑造了火星表面广泛分布的风沙地貌、沉积,记录了火星演化晚期和近代气候环境特征和气候变化过程。但由于缺乏就位、近距离详细系统的科学观测,我们对火星风沙活动过程和记录的古气候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郭正堂团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美国布朗大学和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分析仪、气象测量仪等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提取了沙丘形态、表面结构、物质成分等信息,分析了其指示风向和发育年龄,发现了着陆区风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层序证据,并与火星中高纬度分布的冰尘覆盖层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揭示了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风向从东北到西北发生了近70度的变化,风沙堆积从新月形亮沙丘转变为纵向暗沙垄。这一气候的转变,发生在距今约40万年前的火星末次冰期结束时,可能是由于自转轴倾角的变化,火星从中低纬度到极地地区,发生了一次“冰期-间冰期”的全球性气候转变。该项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理解,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地球未来的气候演化方向提供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7月7日发表于《自然》。06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5月30日上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深地塔科1井开钻入地。深地塔科1井开钻,旨在探索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理论,标志着我国向地球深部探测技术系列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钻探能力开启“万米时代”。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紧邻埋深达8000米的富满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这口井设计井深1.11万米,设计钻完井周期457天,将创造全球万米深井钻探用时最快纪录。该井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与普通钻机相比,这台钻机的载重提升能力由三四百吨提高到最大900吨,相当于能同时吊起150头6吨重的成年大象。为保障万米级特深井“打成、打快、打好”,中国石油攻关研发智能控制一体化平台、钻井自主决策工控系统、超高重载井架底座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研制国际领先的智能钻机,成功产出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为万米深地工程科学探索研究提供装备和技术保障。07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7月12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在14 GPa压力下达到液氮温区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我国科学家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使超导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电力、生物医学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08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29日在我国天文学术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在线发表。12月14日,相关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当前,纳赫兹引力波研究已经成为物理和天文领域国际竞赛的焦点之一。然而,纳赫兹引力波频率极低、周期长达数年,其波长可达数光年,对它的探测极具挑战性。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对一批自转极其规律的毫秒脉冲星进行长期测时观测,是目前已知唯一的纳赫兹引力波探测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欧洲脉冲星测时阵列—印度脉冲星测时阵列、北美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帕克斯脉冲星测时阵列等脉冲星测时阵列合作组也在同一时间宣布了相似的结果。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柯伽介绍,国际上4个团队分别独立获得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这使得研究结果可以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了这一成果的准确性。09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答案之一。工程院旗舰刊物《Engineering》于2023年11月30日系统报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完成的逐日工程——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SSPS地面验证系统,阐述了欧米伽SSPS创新设计方案、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实现及实验结果。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效率(距离55m,发射2081瓦,波束收集效率87.3%,DC-DC传输效率15.05%)与功质比等主要技术指标世界领先。逐日工程突破的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太空,可助力构建空间能源网、空间充电桩,破解空间算力、星上信息处理、空间攻防及超远程探测的供电难题。在陆海空,可为空中飞艇、无人机群、海上移动平台、灾害及边远区域无线供电。10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大多数动物(包括人类)均拥有一套主嗅觉系统来识别挥发性的气味分子。大量的嗅觉受体通过“组合编码”的气味识别方式,帮助动物识别数以万亿计的气味分子。嗅觉受体可以分为三个家族,第I类是气味受体(OR)家族,第II类是痕量胺相关受体(TAAR)家族,OR和TAAR都属于A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第III类是非GPCR嗅觉受体。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研究员团队合作,应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TAAR家族成员之一的小鼠TAAR9(mTAAR9)受体在4种不同配体结合条件下与Gs/Golf(嗅觉特异性Gα)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进一步结合药理学分析揭示了mTAAR9感知配体后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研究也提出了嗅觉受体“组合编码”识别配体的结构机制,阐明了II类嗅觉受体独特的激活方式。该研究阐释了II类特异嗅觉受体感知气味的分子机制,为嗅觉受体家族识别配体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开发靶向嗅觉受体的新药也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5月24日发表于《自然》。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01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10月13日,刊发在美国《科学》《科学进展》和《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21篇论文公布并阐释了迄今最全的人类大脑细胞图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这一系列研究揭示了3000多种脑细胞类型的特征,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大脑的独特之处并推进脑部疾病和认知能力等研究。据悉,上述研究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细胞普查网络”的一部分,该计划于2017年启动,此次发表的论文是数百名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的一系列合作研究的成果。科学家表示,这项研究为人们理解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宝贵信息,将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它代表了科学界在解开大脑奥秘方面的重大突破,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02人工智能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1月26日,美国Salesforce Research、Profluent Bio等机构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创建了一个能够从头开始生成人造酶的人工智能(AI)系统。在实验室测试中,尽管人工生成的氨基酸序列与任何已知的天然蛋白质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中一些酶与自然界中发现的酶一样有效。该实验表明,虽然自然语言处理是为读写语言文本开发的,但至少可以学习一些生物学的基本原理。Salesforce Research公司开发了名为ProGen的人工智能程序,使用下一代标记预测将氨基酸序列组装成人造蛋白质。科学家表示,这项新技术可能比获得诺贝尔奖的“蛋白质设计技术——定向进化”更为强大,它将加速新蛋白质的开发,为已有50年历史的蛋白质工程领域注入活力。这些新蛋白质几乎可以用于从疾病治疗到降解塑料的任何领域。03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12月1日,欧洲聚变能组织(F4E)发布消息称,欧洲和日本共同建造和运营的核聚变反应堆JT-60SA正式投入运行。该反应堆为托卡马克装置,始于2007年,于2020年完成组装,并于今年10月23日点火成功。该装置位于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QST)那珂研究所,被视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托卡马克,其启动运行是核聚变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JT-60SA计划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又称“人造太阳”计划)的先行项目。JT-60SA反应堆的目标是研究聚变作为一种安全、大规模和无碳的净能源的可行性,使它所产生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更多。这两个项目的最终目标都是使内部的氢核融合成氦,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能量,模拟太阳内部发生的过程。据悉,核聚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其过程都比核裂变清洁度更高,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如果实现经济的聚变反应,将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04OpenAI正式发布GPT-43月15日,OpenAI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这是其大型语言模型的最新版本。与此前的版本相比,GPT-4具备强大的识图能力,文字输入限制也提升至2.5万字;GPT-4的回答准确性也显著提升,还能够生成歌词、创意文本从而实现风格变化。同时,GPT-4在各类专业测试及学术基准上也表现优良。OpenAI称,该公司花费6个月的时间,利用对抗性测试程序和ChatGPT的经验教训迭代调整GPT-4,从而在真实性、可操纵性和拒绝超出设定范围方面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结果。GPT-4的发布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人工智能可实现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未来或将成为人类得心应手的工具。05卫星首次成功向地球传送太阳能 证明天基能源可信性
  • 荆州企业公共检测平台将落户沙北新区
    荆州市因无全省、全国级公共检测机构,本地企业只得到外地寻找公共检验检测平台的技术支持。10月28日,记者从荆州市“质量兴市”工作情况通报会上获悉,荆州市公共检验检测平台项目已经申报,此举必将带动荆州质量监督工作水平大提升。   目前,荆州市共有四机牌钻机等6个中国名牌,白云边牌兼香型白酒等81个湖北名牌,其总数和平均数均位居全省第二位。此外,还有“凯乐”牌塑料管材等11个国家免检产品和洪湖大闸蟹、洪湖莲子2个地理标志产品。全市共获得福娃、白云边、雪尔、洪城4个中国驰名商标,41个湖北省著名商标。荆州市有效使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标志农产品达378个。   荆州市质监局局长周宏智介绍,荆州市尚无一个国家级或省级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荆州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为“荆荆宜”城市群的荆门,已拥有2个国家级公共检验检测平台。   周宏智说,公共检验检测平台有望明年上半年动工,在沙北新区中心地段安排不少于50亩的土地。市质监部门拟打造8大质检中心,即国家级石油钻采设备及装备制造质检中心、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国家级化工和医药生物制品检测中心、省级电子电器产品检测中心、省级食品检测中心、省级塑料制品检测中心、省级石化装备产品检测中心、省级白酒质量检测中心。
  • 年终盘点:2021年中国科技的重大创新成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的“脉动”尤为强劲。放眼“深蓝”,“海牛Ⅱ号”钻机钻出231米的新纪录;遥望星空,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闪耀”星河;挺进山川河流,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里,浪花飞溅、电流穿梭,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 … 这一年,我们也在与病毒的抗争中,为生命挣得尊严,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与罗米司韦单抗的获批,为患者赢得长达10天的黄金救治期… …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创新是不竭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时代使命。1“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商业运行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协同,自2015年5月开工以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便开始了“加速跑”,并终于在5年多后交出成绩单。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2021年1月30日拍摄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说,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由科技自立自强“打底”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华龙一号”这一地位做注脚: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余剑锋所言非虚,据悉,“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2“海牛Ⅱ号”下钻231米刷新深海钻机钻探深度纪录高7.6米、“腰围”10米、体重12吨,在南海超2000米的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这一纪录的创造者,是湖南科技大学牵头,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4月7日晚的这次海试,“海牛Ⅱ号”也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海底钻机,是开展海洋地质及环境科学研究、进行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海底工程地质勘查所必备的海洋高技术装备。“海牛Ⅱ号”的研制,依托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课题,研制作业水深不少于2000米、钻进深度不低于200米、保压成功率不小于60%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并最终形成一整套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大孔深保压钻探取芯装备技术与成果,为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提供装备技术支撑。“尽管它很庞大,但它潜入海底依然是很灵活的。它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台海底钻深大于200米的深海海底钻机。”项目负责人、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说。据了解,整个海底钻机主要攻克了大孔深遥控全孔全程保压绳索取芯、智能化与专家操作系统、大容量钻管存储与钻杆快速接卸、海底钻机安全可靠下放和回收等四大技术攻关难点。这些全新的技术,显著提高了钻机钻探效率、取芯质量、保压成功率。与此同时,钻机重量较国外同类钻机,也实现了大幅减重,大大降低了水下收放作业难度。3“深海一号”海中送气年供气量可达30亿立方米向着更深、更远的“深蓝”挺进,永远没有终点。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超深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深海一号”大气田距海南省三亚市150公里,于2014年勘探发现,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我国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气田。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克服诸多挑战,高峰期在100多个工段组织5000余人、17台大型履带吊进行作业,提前18个月顺利完成陆地建造和合龙工作。“深海一号”大气田投产后,深水天然气将通过海底管线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年供气量30亿立方米。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正式投产,是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取得的重要进展,是我国海洋油气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预示着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4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实现100万千瓦满负荷发电6月28日上午,在现场沸腾的欢呼声中,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完成72小时带负荷连续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左岸1号机组、右岸14号机组两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高速转动,将金沙江的水能资源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送往华东地区。其中,右岸14号机组带100万千瓦负荷成功,这是全球首台并网发电,也是全球首台实现100万千瓦满负荷发电的机组。6月28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处,矗立于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上,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共安装16台我国自主研制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创新,一是发电机从原来的80万千瓦跃升到现在的100万千瓦,二是水轮机采用了长短叶片转轮,同时实现了宽负荷高效稳定的运行。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达624.43亿度。全部机组将于2022年7月投产发电。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据测算,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6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160万吨、二氧化硫17万吨。届时,白鹤滩水电站将与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5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下线仅3分半钟从零加速到时速600公里硬朗飘逸的双侧堆叠棱线、独特的“抱轨”结构、更强大的爬坡能力… … 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时速600公里,这是当前可实现的“地表最快”交通工具。因此,高速磁浮也被形象地称为“贴地飞行”。10月27日,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实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人民视觉供图“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采用的是成熟可靠的常导技术。”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说,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列车“无接触”运行。车辆底部的悬浮架装有电磁铁,与铺设在轨道下方的铁芯相互吸引,产生向上的吸力,从而克服地心引力,使车辆“悬浮”起来,再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前行。“高速磁浮运行时,通过精确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车体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0毫米的悬浮间隙。”丁叁叁说。高速磁浮这种无接触的运行方式,取代了传统轮轨的机械接触支承,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轮轨关系的约束,因而可以达到更高的运行速度,实现时速600公里的极速“凌空飞行”。由于不受轮轨黏着限制,高速磁浮还具备更强的加减速能力。轮轨高铁加速到时速350公里需要6分钟,而高速磁浮从零加速到时速600公里,只需3分半钟。快起快停,使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速度优势。6海洋“双星”投入业务化运行形成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上天入地,舍我其谁。7月29日,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化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基本形成。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分别于2020年6月和9月发射,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会同卫星、测控、地面、应用等各系统建设单位,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和气象等领域开展了行业应用测试,顺利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内容。2021年5月19日12时03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海洋二号D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图片来源:中国航天报海洋一号D卫星与已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业务卫星星座,上下午组网观测,填补了我国海洋水色卫星下午观测数据的空白,大幅提高了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大洋船舶位置的观测覆盖能力与观测时效,已经在我国绿潮、浒苔、海上养殖、海冰、台风、溢油等预报监测工作中开展应用服务。海洋二号C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海洋二号B卫星以及后续发射的海洋二号D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大幅提高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全球观测覆盖能力和时效性。7用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工业化条件下合成收率达85%在人工条件下,利用天然存在的一氧化碳和氮源(氨)大规模生物合成蛋白质,长期以来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和对生命现象认知的革命性前沿科学技术。10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传来好消息。当日,该所宣布在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举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时空限制,为弥补我国农业最大短板——饲用蛋白对外依存度过高提供了国之利器,同时对促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深具意义。乙醇梭菌蛋白生产工艺流程。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供图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与北京首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多年联合攻关,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乙醇梭菌蛋白,将无机的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实现了从0 到1的自主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8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全线采用“中国标准”四季盛开占芭花、并以此为国花的老挝,80%为山地和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滞后的交通,曾严重制约着老挝的经济发展。12月3日,随着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澜沧号”列车将一路奔驰,联入中国铁路网,驶向国际。中老铁路全部采用中国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建设,是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动车组驶过欣合楠里河特大桥。老中铁路公司供图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中老铁路是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决策和推动的重大战略合作项目。中老铁路位于横断山脉南延段,起自中国云南昆明、终到老挝万象,线路穿越三山、横跨四水,山高谷深,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900米,地形条件极为复杂。中老铁路是一条科技之路,通过科技创新攻克了一个个世界技术难题。友谊隧道位于中老边境,是中老铁路唯一的跨境隧道。“隧道局部含盐量高达80%以上,对隧道结构腐蚀性大,国内外罕见。”中国中铁二局集团玉磨铁路项目部副经理潘福平说,为攻克罕见的地质难题,建设单位先后邀请隧道、地质、材料等方面的专家研讨,确定了“注浆堵水、全包防水、圆形多层结构、强化材料防腐”的设计方案。最终研发的混凝土达到实体强度指标要求,攻克了岩盐高侵蚀性世界难题。中老铁路沿线所有设备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制,从特种桥梁到超长铺轨车的精准铺路,再到“澜沧号”全部采用“复兴号”列车技术,以及中国铁路列控系统的全线加持,无一不体现中国铁路建设者们的智慧及“中国力量”。9首款新冠特效药获批为患者赢得10天黄金救治期新冠病毒依然在全球肆虐,拥有针对性的临床有效用药变得重要而迫切。值得欣喜的是,前不久传来了好消息。12月8日,我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获批。该联合用药由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博药合作研发。12月9日,清华大学教授张林琦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我国首款新冠特效药样品。人民视觉供图此次获批的联合用药安巴韦单抗与罗米司韦单抗(BRII-196/BRII-198)为救治抢下了更多时间。与国际上其他新冠治疗用药相比,该联合用药给出了长达10天的黄金救治期。三期临床试验的最终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是症状出现后的1—5天(早期)前往门诊治疗,还是6—10天(晚期)才开始接受治疗,住院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这为新冠患者提供了更长的治疗窗口期。“与欧美已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抗体药相比,我们是唯一进行了变异株感染者治疗效果评估并获得数据的。”研发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说。据介绍,美国FDA此前对这两株抗体组合方案主要变异病毒株的活性已经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BRII-196/BRII-198抗体组合方案对全部国际主要突变株阿尔法、贝塔、伽马、伊普西龙、德尔塔、兰姆达、缪保持敏感。为了延长药效,研究团队还经过基因改造,延长药品半衰期,使其在人体体内有效作用时间长达数月。此外,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抗体介导依赖性增强作用的风险也大大降低。此外,腾盛博药正在全球其他成熟和新兴市场积极推进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的注册申请工作,以获得市场准入。
  • 台美FDA机构购Waters13台UPLC和9台质谱
    台湾食品和药品分析局借助沃特斯的一流技术促进食品安全使命的完成   美通社-PR Newswire马萨诸塞州米尔福德1月13日电,沃特斯公司 (Waters Corporation) (NYSE:WAT) 今天宣布,台湾 Bureau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食品和药品分析局,简称 BFDA)已经购买和安装了共4台 Waters ACQUITY UltraPerformance LC (UPLC) 系统和9台 Xevo(TM) TQ 串联四级质谱仪,来支持 BFDA ,通过对当地生产和进口食品的销售进行监控以保护台湾客户以及台湾食品供应的工作。这些新的仪器将安置在整个台湾的地方实验室中,以及 Division of Food Chemistry 和 Division of Food Microbiology,以加强现有能力并向科学家提供更多最新分析技术。这些实验室开发并验证对进口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抗生素及残留农药、天然毒素、致癌物质、病菌及其它污染物和掺杂物进行测试的分析法。该机构在2002年从沃特斯公司购买了首批仪器。   台湾BFDA 选择沃特斯 ACQUITY UPLC 和 Xevo TQ 系统是基于对分辨率、灵敏度、化合物确认与量化、数据准确性、速度和溶解残留物的需求。   沃特斯公司于2009年10月宣布,位于马里兰州学院公园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 (CFSAN) 购买了9台 Waters ACQUITY UltraPerformance LC (UPLC) 系统,以支持 CFSAN 通过监控州际商务中美国生产和进口食品的销售来保护美国食品供应的优先权。   欲了解更多,请点击进入Waters公司仪器信息网展位
  • 医药电商进入新时代:默沙东牵手阿里巴巴 顺丰连挖2医药高管
    一个是信奉&ldquo 患者至上&rdquo 的老牌制药企业,一家是被认为将要颠覆一切的互联网巨头,它们将碰撞出什么火花?   另一个是甩开&ldquo 四通一达&rdquo 几条大街的物流老大哥,却频频挖走医药集团高管,它们想干嘛?   跨国药企在华经营日益惨淡   笔者犹记得在去年ChinaBio举办的&ldquo 2014年生物医药领导人年会&rdquo 上,来自全球200多位企业高管们在会上表示,好日子已经大不如前了,不仅规则变了、生态变了、格局似乎也变了,最令他们担忧的是,不知道阿里巴巴的马云在想什么?他将会以何种方式进来搅局。那天,因马云的缺席,大家对2015年的行业并购及投资合作都是基于药企间彼此了解的基础上而展开的。   自2013年的GSK事件爆发之后,对于整个医药行业都是一个调整的节点,各家跨国药企忙于应对更严格的合规审查与降价压力,无形之中利润就逐渐被压缩。   今年,跨国药企在中国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市场需求正日趋饱和 曾经独霸市场多年的重磅药物纷纷通过专利保护 政府又针对跨国药企的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因此,跨国药企能否守住中国这块重要的市场就成为行业焦点。   药企战略之一:发力电商抢占制高点   5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默沙东中国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医疗领域开展合作,包括专业医疗仓储、慢病管理云端数据存储,以及健康数据分析等云计算业务。   翻开默沙东历史,才知道这家从德国人手里抢过来的美国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称为默克,是一家百年长青的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只有2块生产基地,一块在上海,另一块在杭州。21年前,默沙东和杭州华东医药(集团)公司合资成立了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2010年,默沙东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厂奠基,并在2013年投入生产。   其在中国的布局,一直是顺应着中国政策的潮流,寄望于开拓基层市场。不过,默沙东最近也变动颇多:先是与国内药企先声制药结束了长达3年的合作,随后中国区换帅,前任华人总裁潘斌宣布辞职转投英国阿斯利康公司(负责其总部的生产、供应链、采购和IT等业务),财务出身的老外荣科瑞履新。 荣科瑞履历   公司在华销售42种产品,2014年销售额为12亿美元,心血管、抗感染、男性健康和女性健康等领域拥有公司大量拳头产品。   在过去,&ldquo 医疗仓储与物流&rdquo 是医药企业运营中成本支出较大的一块。整个医药行业都处在调整的阶段,跨国药企都为做转型的准备。   阿里旗下阿里健康、阿里云、支付宝均涉足医疗健康业务。其中,阿里健康平台上月刚并入天猫医药馆业务,以&ldquo 医蝶谷&rdquo 为依托推动医生自由执业 阿里云则与西安国际医学、东华软件联合,上手实体医疗机构运作 切入支付端口的支付宝最近刚在北京遇上对手&mdash &mdash 腾讯旗下微信拿下了23家三甲医院。   因此,阿里巴巴与默沙东的合作将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商层面,默沙东的产品可以直接对接到天猫医药馆,在跨国药企普遍面临合规压力下,此举有助于公司下沉渠道、广开源头 二是默沙东或将利用阿里旗下的菜鸟物流节约配送甚至分销的成本 三是双方可能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合作。   顺丰连挖2名医药公司高管 顺应&ldquo 医药电商&rdquo 趋势   近日,顺丰已经接连挖走了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方面的负责人以及广州国控相关的管理人士,它以如此迅速地踏入医药物流的行列,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迎接接下来可能兴起的&ldquo 医药电商&rdquo 趋势。   进入医药物流领域并非目前的一时之举,其在2014年就已经尝试,并为此已经投入了近百辆冷藏车以及500个医疗温控箱,而且正在尝试构建&ldquo 干线&mdash 仓储&mdash 配送&rdquo 一整套医药物流的体系。   医药相关业界寄予厚望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目前已经制定完毕,而一旦这一政策进行落地实施,其中有关处方药互联网解禁、配送条件放宽等措施就会为医药电商带来巨大的市场份额。对于意图成为一个综合物流方案解决提供商的顺丰而言,如此诱人的一块市场显然是不会错过的。   除此之外,包括圆通在内的多家民营第三方企业也在尝试进入这一领域。   顺丰要面对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医药配送的相关资质认定。与其他普货类运输资质不同,医药配送资质申请难度相当高,特别是2013年新版的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后,更是增加了对于医药物流运输环节的要求,&ldquo 大部分第三方都是卡在这个资质申请上的。&rdquo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而顺丰目前正在申请这一资质。在目前的医药物流圈,大部分的份额被国药、上药等医药企业旗下的物流公司所占有,而且几乎都是国有企业,九州通几乎成为了硕果仅存的民营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顺丰们的入局,也会面临来自封闭圈子的巨大压力它的优势至少有两个,一方面是顺丰标准化较好,而且物流综合能力高,有可能通过整个系统摊平成本,降低价格 另一方面,在未来医药电商兴起后,顺丰有着比较丰富的电商配送经验,或许占得一定先机。行业进入整合时代 中间商的好日子到头了   在分销商生存日益艰难的当下,顺丰等大量物流企业宣布介入,甚至连保险企业平安集团旗下APP也在不久前也宣布打算进军药品配送,部分城市自建物流与当地药店合作,部分地区则会选择以投资/合作药品O2O团队完成,以及默沙东牵手物流平台,无疑传递出更加直接的信号:中间商的好日子到头了。
  • 江汉油田获首个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
    8月6日,江汉油田四机厂计量检测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颁发的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这是该油田建成的首个国家实验室,标志着江汉四机厂的检测能力已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对提高工厂产品质量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机厂计量检测中心拥有进口三相坐标仪、金相显微镜、光谱分析仪、齿轮检测仪等大量先进的材料、刀具、量具、齿轮等试验检测设备和专业检测人员,从产品的原材料到加工设备、刀具到产品加工过程实施严格计量检测控制,保证产品内在质量。该中心建成了提升能力为400吨的修井机、钻机、海洋修井机综合性能试验场,大型结构件应力测试系统 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柱塞泵性能试验系统和固井压裂设备综合性能测试实验室 能开展200个检测项目,检测能力覆盖石油钻采类产品90%以上。   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的企业,其公司网站、宣传品、检测报告都可使用认可标志,其出具的属于认可范围项目的检测报告,可加盖CNAS认可标志和ILAC-MRA/CNAS国际互认联合标志,检测结果通行61个国家和地区。
  • 2018“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揭晓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21届,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教育部科技委于2018年9月中旬至12月中旬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工作。经过地方和高校遴选及公示、部门形式审查、学部初评和专家综合评议4个阶段,最终推选出10项2018年高校重大科技成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将2018年度入选项目名单(附后)予以公布。入选项目名单按申报学校拼音顺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名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21届,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教育部科技委于2018年9月中旬至12月中旬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工作。经过地方和高校遴选及公示、部门形式审查、学部初评和专家综合评议4个阶段,最终推选出10项2018年高校重大科技成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将2018年度入选项目名单(附后)予以公布。入选项目名单按申报学校拼音顺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b6ccaf6e-6d1e-4191-935d-297b76fc8dc8.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27 上午6.14.4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e72ffb0d-fe33-4256-a9a4-9dac9262bd76.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27 上午6.14.5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09278de-bef3-41bb-ba08-bc97718ec2cc.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27 上午6.15.03.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一、视频编码国家标准AVS2支撑中央电视台播出超高清电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人类获取信息三分之二来自视觉,视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主要信息形态。视频编码也称视频压缩,是视频应用的前提。以4K超高清视频为例,分辨率3840× 2160,每秒50帧,原始视频每秒超过12G比特,必须高效压缩才能进入存储和传输系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超高清视频高效编码问题,由北京大学高文院士牵头,以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为依托,通过产学研用深度协作,组织制定了第二代视频编码标准AVS2,2016年颁布为广播电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2018年颁布为IEEE国际标准,并被全球超高清联盟采纳。AVS2突破了时空预测、层次变换、分组熵编码和自适应环路滤波等关键技术,对电视类视频的压缩效率达300倍,在前一代标准基础上翻了一番,对监控类视频的编码效率更是达到600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围绕AVS2标准,构建了从技术创新、专利许可、标准制定、芯片研制、系统开发和应用推广的生态圈,从技术源头上掌握了视频产业发展的主动权。2018年,中央电视台采用AVS2正式开播4K超高清电视,至今已在15个省区市有线电视网络落地,并在电信等行业得到应用,受众数亿,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超高清电视时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二、炎症性免疫反应的新型分子与细胞机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新型分子及新型细胞发现的视角去研究炎症性免疫反应,将为炎症免疫疾病诊治提供候选靶标和新方法,一直以来是免疫学界重大前沿课题。北京协和医学院曹雪涛团队在天然免疫与炎症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创新性研究,发现了数个调控免疫炎性启动或消退的新型分子和细胞及其作用机制:发现新型长链非编码RNA lnc-lsm3通过“分子诱饵”竞争机制使天然免疫受体不再与病毒RNA结合,提出自我免疫识别可反馈性地及时触发消炎效应、进而维持机体自身稳定的新机制新观点,为炎症疾病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发现DNA甲基化氧化酶Tet2能够作用于免疫分子RNA,促进炎症免疫细胞数量增加,揭示Tet2参与基因表达转录后调控的新模式,为防治炎症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潜在靶标;揭示干扰素受体IFNγR2从胞内合成至转运到细胞膜上形成功能性受体的关键途径,为巨噬细胞激活与炎症性疾病发生与治疗提出了新思路;系统分析晚期癌症宿主免疫细胞异常变化,发现炎症状态下诱导产生的新型Ter细胞并揭示了其促进癌症恶性进展机制,为癌症诊治提供了提出新靶标新观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以上研究成果于2018年相继在《Cell》和《Nature》等发表多篇论文,引起国际同行关注和高度评价,为探索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三、世界首例无金属钙钛矿铁电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由于其丰富而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钙钛矿类材料一直吸引着研究者的关注。除了已发现的无机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以外,有机钙钛矿(无金属钙钛矿)更是科学家们一直寻找的“圣杯”材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来自东南大学、南昌大学的研究者们,将多年分子铁电体的合成经验与分子设计相结合,巧妙的将金属离子用带电分子基团所取代,终于合成出了17种全新的有机钙钛矿铁电材料。这些新型材料不但具有优异的铁电性和多极轴特性,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调控有机基团的手性,团队合成了四种有机钙钛矿铁电体的左手对映体、右手对映体,并分别获得了其外消旋化合物,完美地实现了人们对旋光性钙钛矿材料的长久期盼。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研究成果以长文的形式发表在《Science》上,并被多家国际科技媒体报道,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成果的发表标志着世界首例无金属钙钛矿铁电体在中国诞生,使我国在分子材料领域又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四、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万有引力常数G在物理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测量在整个实验物理学中占据着特殊地位。尽管实验物理学家们围绕G值的精确测量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截至目前其测量精度仍然是所有物理学常数中最差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罗俊院士团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采用扭秤技术精确测量G值,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了研究不同小组不同方法所测得G值不吻合这一问题,2009年开始该团队采用两种相互独立的方法同时测量引力常数G,在2018年发表的由两种独立的实验方法测得的G值,取得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实验结果,并且两个结果在3倍标准差范围内吻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该研究成果在《Nature》上以长文发表,被国际同行评价为“精密测量领域卓越工艺的典范”,为提升我国在基本常数测量领域的话语权,并为国际上确定高精度G的推荐值做出实质性贡献。同时,在测G过程中自主研发出的一批高精端的仪器设备已在地球重力场的测量、地球物理勘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五、“地壳一号”深部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关键技术及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上天不易,入地更难”,向地球深部进军,揭开地球深部奥秘,将为人类提供资源、能源和生存环境的保障。深部科学钻探工程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了解地球内部信息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是地球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被誉为人类的“入地望远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为满足我国地球深部探测工程的重大需求,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吉林大学孙友宏教授团队联合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发了我国首台“地壳一号”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先后攻克了高转速全液压顶部驱动钻井技术、高难度自动化摆排管技术、高速度钻杆柱自动拧卸和输送技术、高精度自动送进技术等四大关键技术,解决了我国科学钻探装备能力小、自动化程度低和钻探效率低等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深部大陆科学钻探专用装备的空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地壳一号”钻机成功应用于“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完钻井深7018m,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探井深最新纪录。相关技术和装备还推广到油气钻井装备领域,产品出口到海外,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六、原子尺度测量材料轨道与自旋磁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原子尺度的定量磁结构表征,测量原子的轨道与自旋磁矩,能使理解、预测与调控磁性材料的物理性能深入至原子层面。该问题是材料磁性表征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国际学界的难题。电子显微学作为材料科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可以获取原子尺度的结构信息,但在实现原子尺度磁表征方面仍存在相当困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清华大学钟虓?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发展分析电子显微学的基础研究,提出原子面分辨电子磁圆二色谱方法,突破性地实现了逐层原子面的磁成像,测量出原子尺度的轨道自旋磁矩比,将自旋表征磁圆二色谱的分辨率从微米纳米尺度推进到了原子尺度。通过建立原子尺度材料结构-成分-磁矩的关系,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将表征材料磁性的磁圆二色谱技术的分辨率从微米纳米尺度推进到了原子尺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七、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远海大规模快速填海造岛的国之重器,也是岛礁建设、一带一路港口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的紧迫需求,但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和封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团队”发明和研制了双螺旋刀臂载荷均化重型绞刀、变刚度顺应式双扼架钢桩台车和大过流通道扭曲叶片疏浚泵等核心装备,解决了海底坚硬岩礁高效挖掘、恶劣海况精确定位和大块物料远距离高浓度输送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提出负载平衡运行动力配置理念,研制实景集成疏浚监控系统;构建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设计开发体系,研制了56座系列化绞吸疏浚装备,使我国形成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建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跨越发展。2018年3月,该团队领衔研发的世界最大非自航绞吸疏浚装备“新海旭”正式开始疏浚作业,其总装机功率、绞刀功率和疏浚泵总功率等均大大超过国内外同类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八、新能源悬挂式空铁关键技术与试验线工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难题和旅游景区观光需求,考虑到地铁、轻轨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的客观现实,以构建“分层次、多制式、功能互补”的综合轨道交通系统为出发点,实现地下、地面、空中立体化交通发展目标,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领衔“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团队,联合中唐空铁集团、中车、中铁等轨道交通企业,全新研发出一种占地少、投资小、工期短、安全性高、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悬挂式空中铁路交通成套技术,并在成都建成1.41公里长的世界首条新能源空铁试验线,经过3万余公里的实车运行试验及系统优化,获得成功,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一种创新性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该团队在国际上首创以锂电池为动力源的新能源悬挂式空铁系统,自主设计、制造了悬挂式空铁列车,构建了悬挂式列车-轨道梁桥空间耦合动态仿真设计平台,研发出新能源空铁关键装备—整体平移式道岔和轨道梁系统。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悬挂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于2018年正式颁布实施。应用本项目成套技术的我国第一条悬挂式空铁商业运营示范线在四川大邑开工建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九、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方向,践行农业绿色发展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和环境安全的迫切需求,更是落实党中央率先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全国跨学科、跨部门的交叉研究,以高效利用光温资源的高产群体定量设计挖掘高产潜力、以定量调控根层水肥供应支撑高产群体实现资源高效,地上/地下协同突破绿色增产增效难题,创新了绿色种植理论与技术。全国玉米、水稻和小麦试验表明,技术增产20.6%、节肥14.5%、降低活性氮损失34.8%。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该团队创建了以扎根农村的“科技小院”为核心、覆盖全国的“科教专家--政府推广--校企合作”的技术应用平台和组织新模式,解决了小农户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先后有1152名研究人员、20万名推广和企业人员,2090万农民参与了技术应用,10年累计推广3770万公顷,增加粮食生产3300万吨,减少氮肥用量120万吨。该团队创建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模式,创造了“可能会养活地球”的农业奇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十、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治疗新策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肿瘤微环境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治疗后复发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靶向微环境开发肿瘤治疗新策略对改善恶性肿瘤疗效至关重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宋尔卫团队根据其多年的保乳和术前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经验,围绕抗肿瘤治疗对肿瘤微环境的改造作用和机制进行探索。发现了肿瘤微环境经历化疗后,富集出一群能耐受化疗并促进肿瘤复发的成纤维细胞,靶向干预该亚群成纤维细胞显著抑制肿瘤生成并提高化疗敏感性;治疗单抗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可通过上调PDL1抑制抗肿瘤淋巴细胞的功能,导致免疫耐受,证实联合使用免疫节点抑制剂能明显增强单抗的治疗效果,从而提出联合单抗和免疫节点抑制的肿瘤治疗新策略;抗肿瘤淋巴细胞激活可上调长非编码RNANKILA,使其对死亡敏感,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在淋巴细胞回输治疗模型中沉默NKILA可提高免疫治疗效果,首次揭示lncRNA可作为免疫检查点分子。以上系列研究提示,肿瘤微环境决定着恶性肿瘤对化疗、单抗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的敏感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研究成果发表在相关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研究工作为研制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准备。 /p
  • 瓦克化学成都分公司正式开业
    有机硅和聚合物生产商德国瓦克化学集团11月8日宣布其成都分公司正式开业,这也是该公司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首家分公司。   瓦克化学大中华区总裁周博世表示,成都分公司的开业是瓦克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它将为瓦克在华业务,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增长提供重要平台。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成都拥有规模庞大且充满活力的市场以及对周边地区巨大的影响力。新成立的分公司有助于瓦克满足本地区对有机硅和聚合物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为本地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瓦克从2004年起就已在中国生产有机硅产品,它们用于众多的高技术要求行业如汽车、建筑和电子工业等。中国对有机硅和聚合物产品的巨大需求是瓦克在该地区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业务年度,瓦克在中国完成的销售额超过7.3亿欧元。预计到2013年底,瓦克在华总投资将超4亿欧元。
  • 杭州娃哈哈公司采购1541台仪器
    招标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授权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物资供应部实施。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物资供应部负责组织招标事务,并同中标供应商协商安装实施事宜和签定正式的设备购买合同。   本次招标的解释权归属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物资供应部对投标方提供之方案和价格有权全部、部分或放弃采纳 投标方提供之标书必须符合招标要求,如有不符事项必须注明。   一、招标编号:11192 序号 仪器名称 单位 数量 1 糖度仪 台 60 2 阿贝折光仪 台 40 3 数显粘度计 台 20 4 高速搅拌机 台 40 5 旋转式粘度仪 台 20 6 实验室高剪切分散乳化机 台 20 7 数显保温水浴锅 台 60 8 电导率仪 台 60 9 浊度仪 台 20 10 紫外分光光度计 台 20 11 可见分光光度计 台 40 12 恒温磁力搅拌器 台 60 13 数显酸度计 台 120 14 PH-电导率仪 台 20 15 韦氏天平 台 20 16 数字式自动旋光仪 台 20 17 茂福式加热用电阻炉 台 20 18 真空泵 台 20 19 台式离心机 台 40 20 中药粉碎机 台 20 21 电热鼓风干燥箱 台 60 22 电热板 台 20 23 震荡仪 台 20 24 自动温控高压灭菌锅 台 20 25 生化培养箱 台 80 26 显微镜 台 20 27 测厚仪 台 20 28 马弗炉 台 1 29 边压(粘合)强度试验取样器 台 20 30 电脑测控压缩试验仪 台 20 31 电脑测控耐破度仪 台 20 32 耐磨仪 台 20 33 电子分析天平台 20 34 电子天平 台 40 35 电子天平 台 100 36 电子秤 台 40 37 电子天平 台 40 38 电子秤 台 40 39 扭力仪 台 60 40 扭力扳手 台 40 41 杂质度检测仪 台 20 42 浮游菌空气采样仪 台 20 43 尘埃粒子测定仪 台 20 44 三联式膜过滤系统 台 20 45 拍击式均质器 台 20   备注:报名截止日期为2011年10月26日,北京时间下午17:00。   二、投标资格:   1)、投标方必须是原生产厂商。   2)、投标方注册资本必须在300万人民币以上。   3)、投标方从事招标所含的设备中的任何一项的销售及服务经验不得少于三年。   4)、投标方必须是根据相关法律合法成立的企业。   5)、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商业道德,没有行贿受贿、偷税漏税及欺诈行为,没有发生重大经济纠纷和走私犯罪记录。   6)、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良好的履行合同记录。   7)、不得有串标行为,否则取消投资资格。   三、联系方式: 类别 姓名 电话 邮箱 技术联络人 吴平 0571-86846063 wp@wahaha.com.cn 技术联络人 戴绚丽 0571-86846074 daixuanli@wahaha.com.cn 商务联络人 童纪峰 0571-86993677 tongji9@wahaha.com.cn   传 真:0086-0571-86996851   地 址:杭州秋涛北路128-1号,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物资供应部   邮 编:310020   四、报名方式及要求:   1、 报名表见附件表格,请真实、详细填写   2、 请将相应的资质资料于报名截至日前快递提供给联系人。   3、 长期欢迎符合资质要求合适的供应商报名,作为下一轮招标的候选供应商。   特此公告!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物资供应部   2011-10-25 2011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检测仪器招标文件(项目仪器).doc
  • 多项国内首台(套)成果,石化钻井自动化装备的“梦之队”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机自动化装备创新团队专门从事钻机自动化装备研究、设计、制造和技术服务,分为钻机自动化、钻井液在线监测、钻井液自动循环三个攻关小组,共有科研人员38人,专业涵盖机械、液压、自动化等,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25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人。团队在实验现场探讨动力猫道改进思路。马立柱 摄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钻机自动化装备创新团队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6年前。科研人员很早就认识到钻机自动化的重要性,解放劳动力、实现本质安全,打造人与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石油工程产业生态,所有的执着都发端于这样一个美好的梦想。以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创新平台,该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中国石化重大科技项目等各级课题24项,历时10余年攻坚“卡脖子”技术,成功研制胜利天工钻机管柱自动化处理系统、精细控压钻井装备、自动化配浆与循环系统及钻井液环保减量化装备等,屡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来到胜利石油工程70183钻井队作业现场,看到主副司钻配合,动动摇杆、点点按钮,即可完成管柱自动输送、立根自动排放等井口作业,赞叹在司钻室操控钻机就像飞行员在驾驶舱开飞机一样。此次作业应用的就是该团队研制的钻机管柱自动化处理系统。这一系统成套装备和关键设备动力猫道入选集团公司“内部互供优势产品”目录,近3年累计完成30部钻机配套应用、推广单元设备300余台(套),为中国石化“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涪陵页岩气田和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示范区等重点油区提供了高端装备支撑。近年来,该团队自动化成果如雨后春笋,研制的国内首台(套)全电驱精细控压钻井装备,压力控制精度达0.1兆帕,系统动态响应时间达43毫秒级,大幅减少了复杂地层压力体系钻井过程中的复杂时效,为保障复杂储层有效开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研发的国内首套钻井液性能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水基钻井液10项性能参数、油基钻井液12项性能参数的自动化实时连续测量,以及精细控压,累计现场应用250余口井,为国家页岩油及深井超深井的勘探开发保驾护航。聚焦“双碳”战略、绿色发展,他们开展钻井液自动化循环系统研究,研制出国内首台(套)钻井液自动混配装置,可实现自动卸料、罐式储存、快速加料、精准计量、高效除尘等功能,完全代替人工配浆作业;研发的钻井液固相控制与固液分离一体化技术及关键装备,实现钻井废弃物随钻减量50%。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高级专家蔡文军表示:“钻机自动化装备创新团队因梦想而聚首,为高质量发展而奋斗。未来道路上,我们将持续推进自动化钻井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攻关,努力缩小与国外领先技术的差距,实现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 科研不端出现新形式 基金委“一挖到底”零容忍
    时隔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2月12日再次召开“捍卫科学道德,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向社会公开通报了2015—2016年所查处的一批科研不端行为和典型案例。两年来,172人被惩处,9个项目依托单位被处理。正如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在会上所言,“科研失信的学术氛围会像重度雾霾一样,让整个学术界集体窒息,因此这份捍卫科学道德的初心,始终不移”。  科研不端行为出现新形式  通报会介绍,2015年至2016年11月底,基金委共接受日常举报案件、专项案件及主动核查案件共计382件,经过分析核查,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对其中208件案件启动调查,最终审议案件113件,处理相关责任人172人,处理相关依托单位9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表示,经过多年来科研诚信教育和惩戒示范,在这两年查处的案例中,一稿多投、个人信息虚假填报等学术常识性错误大大减少,伪造、篡改和抄袭等典型学术不端行为数量明显下降。  “然而,目前科研不端行为已经出现了新形式,那就是同行评议涉嫌造假。”杨卫指出,2015年英国现代生物、斯普林格等国际出版集团先后4批撤稿,其中涉及中国作者论文117篇。事件发生后,基金委针对其中涉及科学基金的28篇论文展开调查,发现这些被撤论文都涉及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润色”并投稿,其中13篇与一个名为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论文中介机构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这些机构在代人投稿过程中虚构同行评议专家信息,向出版社提供编造的评审意见,使低水平的论文得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除了委托中介代以“润色”投稿,通报中,更有直接通过中介买卖论文的情况,这两类学术不端行为在这批通报案件中共涉及52人。  专业监督队伍坚持“一挖到底”  面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新形式和新问题,基金委有一支专业化的监督队伍。“监督委员会对学术不端始终是‘零容忍’,对学术造假行为‘一挖到底’。”陈宜瑜说。  杨卫介绍,为了彻查本次撤稿事件中所涉及的“同行评议造假”问题,基金委监委会和部分同行专家先后赴辽宁、上海等地对15篇论文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派专人率队到美国某大学进行调查。在对本次通报一大典型案例——上海某大学博士王立山撤稿事件的调查中,基金委顺藤摸瓜,找到了上海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线索,最终认定王立山和其同学臧卫东是该公司的前后任法人代表,将这一论文中介机构曝光。  对于此次通报的8个典型案例和其他案件,基金委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等有关规定,对部分已资助的项目给予撤销,对已拨经费给予追回,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或内部通报批评,取消其1年至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资格,并对疏于管理责任的依托单位给予处理。  同时,基金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打击逐渐“关口前移”。目前,所有的项目申报都要通过科学基金项目相似度检查系统核查比对。通过筛查,第一时间将大部分弄虚作假行为“挡在门外”。另一方面,在年度《项目指南》中增加了“申请须知”,提醒申请者诚信申请。  教育、制度和监督惩处须并重  自2013年起,基金委已先后三次召开“捍卫科学道德,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共向社会实名通报21个科研不端典型案例,对学术不端行为起到了显著的震慑作用。杨卫表示:“通报会的召开就是要提醒广大科研人员,科学道德设有红线,一旦逾越,只能出局。”  “然而公开具体案例并不意味着我国科研不端行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是希望借此增加遏制科研不端行为的手段。”杨卫表示,大部分科学家都能恪守科研诚信,发表论文的质和量都显著提高,而学术不端的行为正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因为局部就否定整体。  陈宜瑜认为,制度、监督惩处对于打击科研不端行为十分重要,然而教育、预防工作则更应受到重视。他指出,目前像第三方中介服务这样的不端行为中,论文数据真实且原创,可以说并非伪造、篡改和抄袭,但其水平不足以发表。这样的行为处于学术诚信的“灰色地带”,缺乏教育和预防的规范方法与手段。此外,对于第三方中介公司,基金委没有执法权力,鞭长莫及,需要法律方面有所建设和支持。  杨卫认为,应注重在科技工作者的起步阶段做好科研诚信教育和道德建设工作,并加强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手段予以教育引导,“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有关单位来研究如何进一步打击科研不端行为,同时加大宣教力度树立科研诚信精神,对此,我们很有信心”。
  • “挖”人才创一流的隐忧: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透视
    “双一流”大幕开启,人才招聘引进工作“席卷”全国,而这其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成为人才被挖的“重灾区”。“挖人大战”会给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带来怎样的冲击?应当如何看待高校人才流动现象?又当如何构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800万元房补,100万元年薪。这是华东政法大学在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中,给学科领军人才开出的该校“史上最高”待遇。  “双一流”大幕开启,历数各地高校人才引进计划,“挖”人才的决心可谓不惜血本,其中尤以“资金实力雄厚的东部理工类高校”为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给引进的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给院士500万元年薪,天津工业大学给院士500万元住房补贴̷̷人才招聘引进工作“席卷”全国,有人将之称为新一轮的“挖人大战”和“双一流”的“速成法”,而这其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成为人才被挖的“重灾区”。  “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在近日召开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疾呼:“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而此前,教育部已发文要求,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并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那么,“挖人大战”会给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带来怎样的冲击?应当如何看待高校人才流动现象?又当如何构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中西部人才流失加剧  最近,一所南方高校以150万元年薪来引进华中师范大学的人才,还附加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激励条款”。华中师大党委书记马敏告诉记者:“如果一位人才被好几个学校看中,他们还会竞争‘挖人’,争相抬价。”  “2017年危机感更强了,极不稳定,极不安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办公室主任庄世宏对人才流失也有着切肤之痛。去年以来,地处陕西的西北农林曾有几个人才要走的苗头,最后虽然挽留住了,但这使庄世宏感受到了严峻的形势。  不久前,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明确建设高校将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双一流’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剧。”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表示。  不仅东部名校云集的富集作用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高水平的同事、高质量的学生、灵敏的学术信息等也是学者流动过程中比较关注的内容,这些显然也对东部高校有利。”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刘进博士分析指出。  “中西部高校教师比东部的流动意向高8%~9%。”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由由2014年开展的高校教师流动意向研究结果显示。  正是凭借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再加上优越的科研平台、学术氛围、薪酬待遇、自然环境和生活保障,东部一些高校得以频频将一些学术尖子、教学骨干挖走。  事实上,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由来已久。  早在12年前,时任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的王利民就表示:“在过去10年,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对此,时任兰州大学校长的李发伸说,曾经有一所著名大学的人事处处长到兰大考察时明确告诉他,“我们这次就是来选人的”。  此外,西北农林2000年至2003年间共调出125人,连当时仅有的1名“长江学者”也离开了 新疆医科大学2004至2014年10年间共流失197人 华中师范大学近5年来已被挖走各层次人才40余人,包括“杰青”等高层次人才̷̷  “早就见怪不怪了。”中部某高校原党委书记告诉记者,“我每次来北京开会,都会和那些挖走我们人才的学校领导开玩笑,‘你再这么挖我们的人才,我就和你绝交’。”  据了解,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出现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学术人才流动。一次是大众化初期,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导致教师需求增大,教师流动以规模与数量为主,并在2002年前后达到顶峰 另一次是大众化中后期,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对优质师资的竞争成为关键目标,教师流动以质量与声望为主,并一直持续至今。  与此同时,高层次人才短缺也是中西部地区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刘方成统计,截至2016年2月,西部各省份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60人,仅占全国总数507人的11.8%,差距非常明显。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同时面临着高端人才匮乏和流失的双重窘境。  “头衔”是引进重点  “全国高校都在竞争影响力,试问哪所高校会押宝在嗷嗷待哺的年轻人身上?”一位青年教师坦言。  “中西部学术人才流失,当前主要指代的是‘明星学者’、学科带头人的流失。”刘进分析指出。  记者梳理各高校的人才引进办法后也发现,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者是高校竞相引进的重点人选,包括:  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的杰出科学家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特支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领军人才 “青年千人计划”、“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杰出青年基金”、青年“长江学者”等青年杰出人才 地方性人才振兴计划入选者,如山东“泰山学者”、湖北“楚天学者”、陕西“三秦学者”等等。  高校之所以热衷于按“头衔”引进人才,缘于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人数已成衡量大学、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并在高校排名、学科评估、项目申报、经费划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相应,高校会依据人才层级的不同,在科研经费、住房补贴、平台搭建、团队组建、薪酬待遇等方面提供不菲的引进条件。尤其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高房价地区,动辄几百万的安家费或百余平的住房,以及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问题,几乎成人才引进的“标配”。  重金引才的背后,是各地对“双一流”建设的“大手笔”投资支持。据中国青年报统计,在已出台建设方案的23个省市中,经费保障粗略计算在400亿元左右。其中,北京预计投入100亿元,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 广东3年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支持大学建设 河南出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砸31亿元打造“一流学科” 山东将在“十三五”筹集50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  一位被引进上海的年轻学者直言,高校这是通过“短平快”的人才政策,“多快好省地建设‘双一流’”。  对这种按“头衔”引进的方式,陈鹏认为:“过度偏重对学历、职称、学术成果的考察,混淆了‘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人才’的概念,缺乏个性化遴选条件,造成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近日,爱思唯尔发布的一份“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再次刷爆网络。不少人担心,进入榜单的这1776名学者或将成为新一轮“精准挖人”的目标。  “大学里急需两种人才:一是大家都在抢的学术大师,一是潜力无限的年轻学者。前者可以出高价购买,后者则只能自己培育——这点全世界都一样。目前国内各大学都倾向于‘选才’而非‘育才’,我认为这是一个偏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不止一次公开表达过这个观点。  人才流动是把双刃剑  “我当然希望引进到更好的人才,但如果我的人被挖走了,我也很难过。”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主任赵蓉晖直言心中的矛盾,“人才流动是把双刃剑。”  首先,适度的高校人才流动可以带动思想、研究、资源和成果的交流,斩断学术近亲繁殖的路径,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繁荣。“因为挖人的学校要把平台做好、声誉维护好、条件保障好,才能吸引人才 有被挖可能的学校也要想尽办法把人留住。”赵蓉晖说。  从国际比较来看,一项基于27所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教师平均流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  然而,在我国相对不高的流动性背后,却隐含着流动集中、恶性挖人、急功近利等问题。  比如,广东某高校将西北某高校的骨干“连锅端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最后都引起公愤了”。  “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本极高,一旦流失则成本付诸东流,这会导致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刘进表示。  教育部副部长沈晓明也公开指出,这种现象不仅对西部高校不公平,而且把人才价格和办学成本越炒越高,“使一部分高校教师队伍军心涣散,长期下去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学术有团队和地区的因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些高校花高价聘来的教师,并没有创新的学术成果。在记者近期开展的网络调查中,一位北京某高校的人事工作者留言说,该校“引进的人才在海内外各个高校兼职,就是空中飞人,一年都没在岗位连续工作半个月,对国家学科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负面影响巨大”。  现在,随着“双一流”的推进,高校对人才争夺逐渐白热化,部分人才为获取个人利益,频繁跳槽不同单位。上海某高校引进的一位专家,在个人补贴和启动经费到位、学校投资5000万元建立起软件平台后不久,就又受聘到另一所高校任职,以获得高额的安家费和启动经费。  对此,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方精云表示:“引进人才的非正常跳槽,不仅没有发挥在科学研究方面应有的作用,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科研和教学秩序,对学生和年轻学者产生了恶劣影响,更造成了科研经费和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  更进一步来看,高等教育在国家或区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是国家区域安全与边疆稳定的稳压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  陈鹏担忧:“如果听任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就会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它涉及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和东北地区振兴计划的实现。”  构建科学的流动秩序  “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教育部在1月25日发布的《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中,已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高校要尽量做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加法,而不是局限于国内的‘内部厮杀’。”刘进建议,未来,中国学术人才流动的格局要面向全球视野。东部高校主要面向北美、欧洲和东亚学术市场,这些国家学术人才培养渐趋饱和,恰是吸引人才的绝佳时机 西部高校则可以重点考虑从“一带一路”沿线引进人才。  陈鹏认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首先要承认人才流动的合理性,还要强调政府在人才流动中的责任与担当。“高校人才流动既要考虑国家的发展战略,又要顾及市场的需求。既不能按照计划经济人事管理模式,将人才终身绑定,也不可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无视高等学校公共职能和责任担当。”  “仅仅靠劝说、靠号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方精云认为,要建立合理的薪酬指导体系,确立相对规范的待遇标准,探索同一地区同类型人才薪酬最高限额制度。  马敏建议,“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补偿机制,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高校要根据市场规律给予高层次人才外流的高校一定的经济补偿。”  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虽然高校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三管齐下,但其中事业平台还是最重要的,“西部也要反思,自己如何搭建独一无二的平台吸引高端人才”。  陈宝生明确要求中西部高校“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和优势,加快形成办学特色优势,并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构建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高校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广西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引领本地区实现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等领军人才零的突破。  而刘进课题组2016年的研究成果也认为,中西部学术人才流动的“拐点”已经出现:即西部向东部的大范围学术人才流动很少再发生,反而东部由于学术竞争加剧,且实行了“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改革,出现“反哺”西部的情况。  2017最新发布的《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状况系列研究报告》也显示,2006年至2016年间我国高级科研人才在地域上的分布呈现日益均衡发展趋势。  “双一流”建设除建设一流大学外,也不拘一格发展地方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从这个层面来看,由由认为:“这是相关专业的高质量人才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流动的一个很好契机。”  “十三五”期间,高招增量、长江学者、经费投入都将向中西部倾斜,如何引才与育才并举,既需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探索创新人才政策、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更需要国家层面统筹协调,不断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 浅谈高校“挖人大战”下的“职业跳槽教授”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高校教师跳槽,这事儿有点像某些人离婚,越离越不珍惜,越来越没感情。”西部一所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无奈地如此比喻身边一些大学教师的频繁跳槽。 /p p   在数千公里外,东北一所高校的长江学者张龙(化名),正在上演“离婚再婚秀”。每隔三五年,他就换一所院校,最近一次跳槽,校方支付给他6000万元科研经费,上一位东家投入的2000万元科研经费就此闲置,围绕他组建的科研团队也被迫解散。 /p p   这位教授在40多岁时评上长江学者,如今已是第三次跳槽。 /p p   毋庸置疑,高校间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整体上确能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间出现的人才非正常流动,打起“挖人大战”,消极作用也越来越不可忽视。像张龙这样的“职业跳槽教授”,正是高校“挖人大战”消极作用的缩影。 /p p   strong  蜻蜓点水、狡兔三窟 /strong /p p strong   “职业跳槽教授”逐利、谋官而动 /strong /p p   “这样的人就是钻制度空子,让国家资源流入自己腰包。”东北一所985高校的人事处处长告诉记者,“职业跳槽教授”大致分两类:“蜻蜓点水”型和“狡兔三窟”型。 /p p   蜻蜓点水:一个聘期换一个单位,每所学校待三五年。“聘期一结束,立马大抬身价,如果学校不给钱,就跳走了。你要说他违法违规,从法律上他没问题。可你要说他没造成伤害,怎么可能呢?”湖南一所地方院校的人事处处长向记者坦言,“蜻蜓点水”型的教授最让人头疼。此类教授往往资历较深、学术水平不错,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会趁着五年聘期期满、商量续约时开出天价条件,不满足就跳槽。 /p p   “这些人很聪明,跳到一个单位可以迅速适应,拿项目、出论文。但是我们发现,他们的科研成果往往是重复性、短期性的,自己履历漂亮了,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培养似乎都和他们无关。”上述人事处处长说,学校如今已经被“跳怕了”,甚至不敢对某一位教师进行长期的大量投资,“钱花下去,聘期一到人跑了,怎么办?” /p p   狡兔三窟:兼职东家一大堆,科研成果没几件。一所高校的青年学者王晓(化名)成功申请到一个国家社科项目,并成为项目主持人。靠着国家社科项目主持人的身份,他先后到好几所普通院校任教。“先到一个地方,拿了安家费,弄到了房子,然后又到另一所学校再来一次。” /p p   王晓原来所在高校的人事处处长说,后来学校收到一所省属院校的信,质问这位老师的行为,“但当时人已经不在我们学校了,对方院校为了引进人才,本身很多人事手续就不规范,最后只能吃个暗亏。就连分给他的房子,产权都拿了,顶多是过几年再出手呗。” /p p   不少受访者称,一些高校教师在多个单位任职或兼职,拥有光鲜头衔的更是“多头聘用”,获取多方的巨量投资,兼职身份一大堆,科研成果却少得可怜。 /p p   一位受访专家告诉记者,无论是“蜻蜓点水”型还是“狡兔三窟”型,目的无外乎两种:逐利和谋官。“40岁开始跳,65岁退休,聘期一次五年,至少可以跳个三四轮,每一轮都赚一笔安家费,几次倒手收入可不少。”还有一些人,在原有部属高校无法谋得一官半职,两三年间便通过工作调动的方式,跳往省属高校担任系副主任,不久再跳往市属高校担任系主任。 /p p    strong “金帽子”思维之害 /strong /p p strong   一些地方院校成“几连跳”重灾区 /strong /p p   “今年,有200多个学位点要启动评估。所以各大高校都开始‘挖人’了,不少‘跳槽型’教授蠢蠢欲动。”受访的多位高校人事工作者坦言,每当有涉及高水平师资数量的考评启动,就会让许多高校进入“人才动荡期”。 /p p   “我们有一个学院院长,是青年长江学者,年薪大概40万。前两天,广东一所学校开出130万的年薪来挖他。因为博士点要开评了,想挖个‘金帽子’去增加筹码。”一所985高校的人事处处长说。 /p p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跳槽型”教授的出现有一个背景,那就是学校“挖人”存在一种短视行为,“引进就可以了,至于以后他要为学校发挥什么作用,并不考虑,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才考评指标。” /p p   与名校相比,一些普通院校受“金帽子”思维影响更甚。 /p p   中部一所普通院校的人事干部告诉记者,省属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省级财政拨款,与部属高校相比“人才少,钱更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有着“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计划专家”等头衔的教授,可能会给学校某个学科带来质的转变。 /p p   “我们不是从9变10,而是从0变1。所以我们特别愿意付出大量成本。但是,当我们把有限的经费集中花在某一两个人才上,引回来的却又是跳槽型的人,就会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心态造成很大的冲击。”这位人事干部忧心忡忡。 /p p   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记者了解到,西部一些省属高校,在人才数量考评指标的压力下,一方面无法拿出大量经费提高教师队伍待遇,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花有限的经费吸引拔尖人才“冲指标”,导致教师薪酬天平严重倾斜,教师队伍心态受到冲击。 /p p   一位高校人事处处长将这样的情况比喻成“等红灯现象”:“本来大家都在过马路,一群人老老实实等红灯。突然有个人从天而降,直接就杀到了马路对面,也没人抓他。其他等红灯的人就会蠢蠢欲动,觉得傻等不公平。这就对整个人才市场的公平造成了破坏。” /p p   最令人忧心的还在于,一些地方院校在遭遇“几连跳”后,却无法追回损失。“就算有些人在合同没到期的时候就跳槽了,该赔偿、退回的部分有时拖一拖,也就赖掉了,多大的资源浪费!” /p p   受访的高校人事工作者透露,面对不合理的“挖人大战”,目前基本还是靠道德层面的契约精神进行约束,真正能诉诸法律的少之又少,“这是最后一招,基本不会用。” /p p    strong 多管齐下治理“跳槽病” /strong /p p strong   完善机制· 搭建平台· 调整指挥棒 /strong /p p   受访专家、高校管理者及一线教师认为,“职业跳槽教授”的出现,是高校人才机制不够完善、教师信息平台建设不健全、考核政策有调整空间的一个表征。要治“跳槽病”,需多管齐下开药方—— /p p   首先,应为部分“人才工程”加上空间限定,避免出现“跳槽型镀金”现象。受访高校管理者坦言,目前诸如长江学者等人才工程都对西部有所倾斜。一些“跳槽型”教授钻了制度的孔子,以此镀金,在东部激烈竞争中难以获取头衔,就跳到西部参评,再“衣锦还乡”。 /p p   “能不能在人才工程中加以空间限定?比如,如果是因区域照顾政策从东部跳到西部评出的长江学者,应走单独序列,如再跳回东部,要重新进行评定。享受了区域照顾的学者,如果跳槽,头衔就应该有空间限制。”一位受访高校人事处长建议。 /p p   其次,搭建高校教师信息共享平台,让职业诚信有迹可循。“我们学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有两种人是坚决不要的。一是看过去的简历,超过两次跳槽的,不要。二是看兼职数量,兼职过多,不要。”一所985高校人事处处长透露。 /p p   然而,这样的标准执行起来仍有难度。“现在哪个教师在哪些学校有职务,我们都是‘两眼一抹黑’,没有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只能靠自己上百度去查。”受访专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搭建高校人才交流信息共享平台,人才跳槽履历、兼职信息等都可进行查询。这样一来,聘用单位就能对人才的职业诚信进行评估预判,同时,也倒逼人才自我约束。 /p p   第三,调整考核指挥棒,避免“金帽子”催生人才异化流动。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少雄认为,像“职业跳槽教授”这样的人才异化流动,根源是考核指挥棒下的投机行为。“一些高校寄希望于找到‘雇佣军式’的科研团队,一是‘金帽子’多了指标好看,二是论文和项目多了业绩好看。殊不知,学科能力、学校建设,都是慢慢沉淀出来的,不能急功近利。” /p p   受访的高校管理者们呼吁,对于学校、学科的拨款机制和考核指标,应弱化对某一类人才的数量指标要求,更注重长效积累。“强不强,不能单看有多少个‘金帽子’,否则,‘职业跳槽教授’野火烧不尽。”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一惑、二愁、三怕 /strong /p p strong   四位高校人事处处长谈“挖与被挖” /strong /p p   “挖人大战中,每一所高校都无法独善其身。我们既是挖人的‘抢夺者’,也是被挖的‘受害者’,心情很纠结。” /p p   记者就高校“挖人大战”,与四位高校人事处处长交谈,明显感觉到他们遭遇“职业跳槽教授”之后的“惑、愁、怕”心态。他们分别来自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985、211高校及普通院校。 /p p    strong 困惑:“我们还敢对人才进行长期投资吗?” /strong /p p   “现在有些带着长江、杰青‘金帽子’的学者,只要聘期一结束,马上就走。甚至在聘期内就‘挖门盗洞找关系’想要离开,形成了职业跳槽!”中部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人事处处长说,只要聘期将过,就会有人联系多家单位,反过来和原单位开高价。 /p p   “一些人才就这样变成了长期‘临时工’。”这位处长既有些无奈,又感到困惑:除了一纸聘用合同,他们对学校付出大量资源的栽培,难道就毫无感情?对这样的人才,学校到底该作为临聘教授对待,还是作为终身教授管理? /p p   “长此以往,我们还敢对人才长期投资吗?尤其是刚刚成长起来的学科领域,一个人走了,一个学科就垮了。一旦投注大量资金,人走了,我们会不会傻眼?”这位处长的困惑里,夹杂着浓浓的“不安全感”。 /p p    strong 发愁:挖回来的人能不能融入?干不出成绩怎么办? /strong /p p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人才一旦被我们高价‘挖回来’,总是很难融入学校现有的科研格局。这里面,往往既有本人的水土不服,也有他人的难以接纳,既有的人才格局也会被打破。”西部地区一所985高校人事处处长说。 /p p   “省属学校可支配经费本来就少,还要把大量的经费用来引进某几个人,给他们搭建科研平台,这会造成教师队伍心态的不稳定。”一位地方省属院校的人事处处长,将此类情况比喻成“分配玩具”—— /p p   “好比我家里很富裕,给小孩买的玩具都是两三千元,摔烂了就烂了。可我家里很穷,我给其中一个孩子买了两三千元的玩具,而其他孩子手里拿的都是百十块钱的,那所有眼光都会盯向拿着两三千元玩具的孩子。我担心他不满、担心他跳槽,其他人的眼光也会盯着他。” /p p   这位处长说,人才挖回来他就开始犯愁:如果融入不了怎么办?如果做不出成果,怎么办?一连串如果背后,是付出高代价与结果未可知之间的落差,令人忧心忡忡。 /p p    strong 害怕:“怕他干不好,更怕他干得太好,被挖走” /strong /p p   “怕他干不好,更怕他干得太好,被挖走。”中部一所高校的人事处处长告诉记者,人才引进之后,不仅愁,也开始怕:“被跳槽跳怕了。” /p p   这位处长说,招来一个人才,感觉就像小时候过年穿了一件新衣服,“既怕别人看不到有多好,又怕别人看到了太好抢走。因为前期投注大量资源,人才一旦跳槽,正常的学术生态系统就面临解体、崩塌。” /p p   采访中,一位人事处处长甚至告诉记者,每到评各类人才工程时,他都“又期待又害怕”,很是纠结。“期待的是学校培养的人才能‘榜上有名’,害怕的是榜上有名的人才,最终被挖到别的学校的榜上去。现在不少学校都有这样的心态:想挖别人的人,又害怕自己的人被挖。” /p p    strong 观点 /strong /p p strong   “挖人大战”不会有赢家 /strong /p p   在东北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正处于科研上升期的青年教授张华(化名),最近正苦恼着要不要吃“回头草”。 /p p   三年前,张华被该校以90万元年薪、280平方米住房及数千万元科研经费的诱人条件,从同在东北的一所985名校“挖来”。到了新单位才发现,科研团队、资源平台都难以支撑自己的研究,干不出什么成果,他又萌生了返回原校的念头。 /p p   另一边,“痛失”张华的那所985高校,也有了“反挖”的打算。该校一位管理人员向记者坦言,虽然学校愿意再把张华“挖”回来,“可是,折腾了两三年,科研时间耽误了,大量资源搭进去了。这不就是浪费国家钱吗?” /p p   张华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访东、中、西部多地发现,无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重点名校还是普通院校,几乎都被卷入高校间激烈的“挖人大战”。 /p p    strong 负和博弈:没产生任何增量 /strong /p p   “他挖我一个长江学者,我肯定不甘心,也去挖他一个杰青,最后两家谁也没得没失,但都扔进了不菲的年薪、安家费、科研经费。”东北某985高校的人事工作者向记者坦言,这样的“挖人大战”,最后结果是“从左兜装进右兜,对国家的人才总量没产生任何增量。” /p p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梅兵告诉记者,每次学校推荐教师参评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总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学校的人才计划见到了成效,忧的是闪亮的头衔无异于释放“信号”:“评出了长江学者,就等于给人插了一个小旗子——这是最优秀的人。我们有个拔尖人才,参加一个奖项答辩,回来不到一年就被挖走了。” /p p   “每个高校都是受害者,哪有赢家呢?”一位受访的高校领导感叹,“5年前,涨工资是为了挖人,现在涨工资,是因为不涨人就被挖跑了。” /p p   strong  削峰填谷:谁来建设“双一流” /strong /p p   上海一所名牌高校,曾有一位30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已被纳入学校的重点人才培养计划。不久前,沿海省份一所普通院校开出数百万元住房补贴的“天价”,成功将其引进。“我们这么用心选苗,集合优势资源育苗,结果在我们这儿开了花就被移栽,去了另一方土壤,还不知能不能结果。”该校副校长感叹。 /p p   一些受访高校校长和人事部门负责人坦言,不少普通高校在“挖人大战”中采取“土豪”策略,将拔尖人才以高薪厚禄吸引过去,却无法提供与其科研能力相匹配的科研支撑团队、软硬件条件,导致拔尖人才“水土不服”。 /p p   “建设‘双一流’,就是要让优质的人才在优质的学科汇集,集中力量攻坚高精尖领域。这需要整体环境支撑,需要有好的研究团队、学科基础等,不是砸钱就可以的。学术尖子都被‘土豪’砸晕了,谁来建设‘双一流’?”东北某综合性大学人才办主任坦言,“挖人大战”最大的危害是在学术科研领域造成削峰填谷效应,“高峰没有了,低谷也难填平。” /p p    strong 告别无序:避免“慷国家之慨” /strong /p p   不少高校管理者、人才工作者呼吁破除“你挖我、我挖你”的恶性循环。 /p p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认为,“高校人才的流动很重要,但流动应该是有序的、科学的,要从完成国家重大目标、服务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考虑。” /p p   梅兵等人建议,可以在人才竞争中引入“转会制”,引才单位需要向原单位支付资金,并向国家交纳税款。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被挖”单位有充分的资源继续培养人才或者引进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引才沦为“慷国家之慨”的数字游戏。 /p p   董奇等人建议,国家、地方层面都应“视野向外”,“引才计划主战场应该在海外,是齐心协力聚天下英才,而不是自己人抢来抢去。” /p p   另有人才工作者建议,对高校调整考评指挥棒,指标设置方面可以适量减小某一类人才数量这样的硬性指标。 /p p   缓解“挖人大战”,教育部已经采取措施,一些地区高校间也开始形成默契。梅兵告诉记者,在院校云集的上海,各大高校间已经达成了“同城不挖”的协议。“我们不主动引才,但人才流动的大门敞开,如果有高层次人才基于自身发展、学科建设的需要,希望换一个平台,我们也会和对方单位协商。” /p
  • Waters对Agilent气相和液相进行新服务
    Waters公司宣布对安捷伦气相和液相色谱系统进行新的保养维修和法规遵从服务   通过Waters Empower软件控制LC和GC仪器,用一个单触点操控关键任务,支持法规和非法规的实验室。   MILFORD, Mass. - 三月 01, 2010   Waters公司宣布了一整套新服务,主要是针对由Waters公司Waters Empower软件所控制的Agilent气相和液相色谱。新提供的保养、维修和法规遵从服务,是为了满足实验室对Waters和Agilent系统的单触点操控(single-point-of-contact)的服务支持的需求,这些新服务将由Waters覆盖全球的1500家服务组织负责实施。   伴随今天的发布,Waters公司将延伸新的维护服务,并扩展Empower SystemsQT对安捷伦6890,7890和6850气相色谱仪自动化的认证服务,以补充其2008年首次公布的对安捷伦液相色谱类产品的服务组合。   “今天的实验室若削减成本需要采用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技术,Empower SystemsQT自动认证服务除使人工干预最小化外,还减少了停机时间,”Waters业务分支的服务市场主管Bruce Ryan说,“Waters公司正在积极响应客户的需要,使他们获得成本上更经济的高质量服务,支持实验室的科研和业务目标。”   在繁忙的分析实验室里管理色谱数据是一项日益严峻的挑战,当实验室使用来自不同供应商的气相和液相色谱仪组合时,检测任务是非常复杂繁琐的。为了简化多供应商环境下的数据管理,实验室往往从不同的制造商里选择单一的一种色谱数据系统来操控他们的色谱。   Waters公司的Empower色谱软件平台使实验室能够完全遵从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规定,特别是遵从 21 CFR Part 11。该软件支持企业解决方案组,提供给客户最高质量和最有效的Waters实验室信息产品的实施,包括战略评估、规划,硬件架构建议,软件安装、验证,培训和全面生产部署等。   关于沃特世公司(www.waters.com)   沃特世公司(NYSE:WAT)通过提供实用且可持续的创新,实现了全球医疗保健、环境管控、食品安全、水质监测等领域的显著进步,为基于实验室的许多机构创造了商业价值。沃特世的技术突破和实验室解决方案开创了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技术和热分析的相互组合,为客户提供了一个持久成功的平台。沃特世公司2009年的总收入达15亿美元,员工人数达5200人 公司正在帮助全球客户推进科研进程,并为其提供绝佳的操作体验。   注:英文原文http://www.waters.com/waters/newsDetail.htm?locale=en_AU&id=10146739
  • “大头娃娃”事件卷土重来!如何“避雷”婴儿激素面霜?
    近日,许多网络平台相继爆出了“大头娃娃”事件,罪魁祸首竟然是这款“宝宝面霜”。宝妈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宝宝受到伤害。涉事宝宝面霜为“益芙灵特效抑菌霜”,家长反映,使用后宝宝出现面部肿胀、毛发生长旺盛、生长发育变缓等诸多不良反应。经检测,此款宝宝面霜中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是一种超强效的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一些皮肤疾病,如湿疹等等,但是用于宝宝长期使用的面霜,可能会导致宝宝身体发育异常。其实关于宝宝面霜的问题,之前就有报道过。前年3.15期间曝光了一系列“网红宝宝湿疹霜”违禁添加激素。比如这个杏璞霜就是前年3.15曝光的一款宝宝用的湿疹霜,检测发现里面含有倍他米松。此类激素同样也属于糖皮质激素家族中的一类强效激素。 除了已经查处了的宝宝面霜外,市场上有很多这样的号称能够达到美白、祛痘、消炎等功能的面霜或者化妆品,实际上是添加了“糖皮质激素”一类的违禁添加。 (数据来源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而市面上出现的大多数问题化妆品除了添加糖皮质激素外,还包括甲硝唑、咪康唑、氧氟沙星等违禁添加药物。因此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避雷”!!! 对于宝妈们来说,最担心的还是如何鉴别和避免这类“有毒”面霜,那么多产品我们该如何选择呢,给大家以下几个建议。宝宝的面霜或者护肤品的选择,主要以保湿、润肤为主。宣称有抑菌、祛痘、治疗湿疹等功效的,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注意购买产品上的批文,“消”字号的产品只是消毒卫生用品,而不能够起到治疗的作用。很多厂家用这个打擦边球。宣称有特别功效,尤其是一擦即可消除症状的,一定是问题产品!!!选择正规的,信得过的大品牌,而不是吹出来的功效,千万别病急乱投医。 那么不确定自己已经买到的产品是否有问题???没关系,我们简智仪器为您提供专业的检测服务,整个检测流程耗时仅5分钟!非专业人士同样可以操作。 简智仪器专业检测试剂盒,5分钟即可对面霜、祛痘膏、乳霜、水等化妆品进行快速检测,判定是否糖皮质激素超标。为您和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 新土壤导则实施!这些你做对了吗?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30651359-c8c3-4178-862a-29fb41efa42b.jpg" title=" 资讯内置图片.jpg" alt=" 资讯内置图片.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一、背景与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土壤与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生态等环境要素紧密相关,自身条件非常复杂,而土壤环境的影响又具有 strong 隐蔽性、滞缓性、累积性、难恢复性 /strong 等特点,长期以来相关评价方法较难统一、评价标准不够完善。在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美丽中国的新要求下,其他要素导则日臻完善,《土壤导则》的制订刻不容缓。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7年初《土壤导则》编制正式启动,与《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制修订工作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同步调整。 strong 2018年9月13日 /strong strong 紧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试行)》之后 /strong strong 发布。过渡近一年时间之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制定思路 /strong /p ol class=" custom_num1 list-paddingleft-1" li class=" list-num-2-1 list-num1-paddingleft-1"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以保护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不受污染、确保耕地安全和人居健康为基本原则 /strong /p /li li class=" list-num-2-2 list-num1-paddingleft-1"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抓住对土壤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的重点行业、豁免影响较小行业 /strong /p /li li class=" list-num-2-3 list-num1-paddingleft-1"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以提高导则可操作性为目标,目前尚无定论的评价内容暂不纳入评价体系 /strong /p /li li class=" list-num-2-4 list-num1-paddingleft-1"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以最少的点位、层位和指标反映尽可能多的土壤环境基础信息 /strong /p /li li class=" list-num-2-5 list-num1-paddingleft-1"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时刻保持与土壤法和环评其他要素导则之间的沟通,衔接,便于调整 /strong /p /li /ol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三、主要内容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本次《土壤导则》将土壤环境的影响放在建设项目对土壤组分的物理、化学影响上,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一、注重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strong 需在识别土壤环境影响项目类别的基础上,识别影响源、影响途径及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并据此判定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二、着重强调土壤环境现状调查。 /strong 包括土壤理化性质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且重点关注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内外的监测点数、层位和指标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三、强调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措施。 /strong 即建设项目在环评阶段可采取相应的环境保障措施确保项目用地符合相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27px height: 67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04abc4c-27e0-4b83-8359-f9aecb7f0ca1.jpg" title=" 图片1.jpg" alt=" 图片1.jpg" width=" 627" height=" 679"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图1 & nbsp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四、重点拓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导则要求,应根据前期土壤环境影响识别工作将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分为 strong 一级、二级、三级 /strong ,再根据所分等级确定土壤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包括占地范围内和占地范围外),并对土壤理化特性进行调查,参照下表1, strong 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需对土壤剖面进行调查,参照下表2。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表1 & nbsp 土壤理化特性调查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1px height: 38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80aedd0e-4d66-4d3d-b366-5c6960be3453.jpg" title=" 表1.jpg" alt=" 表1.jpg" width=" 601" height=" 381"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 nbsp 表2 & nbsp 土体构型(土壤剖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1px height: 15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a4481a95-6674-46b5-bf4d-76cc72b58510.jpg" title=" 表2.jpg" alt=" 表2.jpg" width=" 601" height=" 159"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一些 strong 土壤剖面 /strong 的调查与监测取样规范。 img style=" float: right width: 235px height: 3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7bbc47e-b6ff-4abc-9db0-b578fb4fa429.jpg" title=" 图片2.jpg" alt=" 图片2.jpg" width=" 235" height=" 352"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土壤剖面定义: /strong 按照土壤特征,将表土竖直向下的土壤平面划分成的不同层面的取样区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2.土壤剖面采样: /strong 需根据监测要求和土壤发育完整程度在土壤剖面各层中部位多点分层采样,并等量混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3.采样设备: /strong 主要分为新型声波钻机、声波(声频)钻进低扰动采样器、手动取土器、锤击式取土钻机、锤击式液压取土钻机、geoprobe钻机和声波钻机等。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很多机构采用 strong 挖掘机 /strong 采取刨面样,这样就破坏了土壤的刨面采样要求,造成 strong 采样不规范 /strong 。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有些机构采用 strong 洛阳铲 /strong ,由于土壤样品复杂,洛阳铲采样能力有限,采样深度最多为1.5m, strong 无法满足剖面采样要求 /stron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4.记录: /strong 采样结束后,填写土壤样品标签,主要有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层次,特征描述,采样深度,监测项目,采样日期和采样人员等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5.制样: /strong 样品采集后需要进行制样程序,主要有风干,样品粗磨,细磨样品,样品分装等程序。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应选用相对应的20目、60目和100目尼龙筛。 strong 不同的检测项目,样品筛分是用的尼龙筛也不同。 /strong 例如: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量等项目分析,则需要全部过60目尼龙筛。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或可萃取有机物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无需上述制样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取新鲜土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即可。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制样结束后即可按照相关标准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评价。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综上, strong 土壤采样环节是整个工作的开端 /strong strong ,这些你做对了吗! /strong 采样不规范将使检测数据不具备代表性,对后续工作造成一系列的影响,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更多“环境”优质课程敬请关注“仪课通”。&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ykt/video/317_0.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工业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专题课程》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ykt/video/186_0.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土壤无机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ykt/video/307_0.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与相应地下水标准及分析方法解读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本文部分内容从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负责人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整理而成。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感谢潘晓春老师(山东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多年从事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的管理及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现场采样技术等方面工作)为本文提供的主题及重点经验分享! /span /p p br/ /p
  • 多种仪器入选《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
    近日,国家发改委就《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征询意见,质谱仪、能谱仪、拉曼光谱仪、环境监测仪器等多种仪器入选该目录,相关产业将来或许成为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详细公告请参见如下:《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国务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9号),为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修订,形成《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在2011年4月30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意见:  一、通过信函方式寄至: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信封上请注明“目录征求意见”),邮政编码100824   二、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yuanf@ndrc.gov.cn。  附件: 《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修订征求意见稿)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一、农、林、牧、渔业  1. 木本食用油料、调料和工业原料的种植及开发、生产  2. 绿色、有机蔬菜(含食用菌、西甜瓜)、干鲜果品、茶叶栽培技术开发及产品生产  3. 糖料、果树、牧草等农作物栽培新技术开发及产品生产  4. 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的建设、经营  5. 橡胶、油棕、剑麻、咖啡种植  6. 中药材种植、养殖(限于合资、合作)  7. 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有机肥料资源的开发生产  8. 林木(竹)营造及良种培育、多倍体树木新品种培育  9. 水产苗种繁育(不含我国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  10. 防治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的植树种草等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经营  11. 水产品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工厂化水产养殖、生态型海洋增养殖  二、采矿业  1. 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限于合资、合作)  2. 石油、天然气的风险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  3. 低渗透油气藏(田)的开发(限于合资、合作)  4. 提高原油采收率及相关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限于合资、合作)  5. 物探、钻井、测井、录井、井下作业等石油勘探开发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限于合资、合作)  6. 油页岩、油砂、重油、超重油等非常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  7. 铁矿、锰矿勘探、开采及选矿  8. 提高矿山尾矿利用率的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及矿山生态恢复技术的综合应用  9. 页岩气、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限于合作)  三、制造业  (一)农副食品加工业  1. 生物饲料、秸秆饲料、水产饲料的开发、生产  2. 水产品加工、贝类净化及加工、海藻保健食品开发  3. 蔬菜、干鲜果品、禽畜产品的储藏及加工  (二)食品制造业  1. 婴儿、老年食品及保健食品的开发、生产  2. 森林食品的开发、生产  3. 天然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生产  (三)饮料制造业  1. 果蔬饮料、蛋白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  (四)烟草制品业  1. 二醋酸纤维素及丝束加工(限于合资、合作)  (五)纺织业  1. 采用非织造、机织、针织,及其复合工艺技术的轻质、高强、耐高/低温、耐化学物质、耐光等多功能化的产业用纺织品生产  2. 采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的高档织物面料的织染及后整理加工  3. 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包括山羊绒等特种动物纤维、麻纤维、蚕丝、彩色棉花等)产品加工  4. 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服装生产和功能性、绿色环保及特种服装生产  5. 高档地毯、刺绣、抽纱产品生产  (六)皮革、皮毛、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 皮革和毛皮清洁化技术加工  2. 皮革后整饰新技术加工  3. 高档皮革(沙发革、汽车坐垫革)的加工  (七)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 林业三剩物,“次、小、薪”材和竹材的综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生产  (八)造纸及纸制品业  1. 按林纸一体化建设的单条生产线年产30万吨及以上规模化学木浆和单条生产线年产10万吨及以上规模化学机械木浆以及同步建设的高档纸及纸板生产(限于合资、合作)  (九)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 针状焦、煤焦油深加工  (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 年产100万吨及以上规模乙烯生产(中方相对控股)  2. 钠法漂粉精、聚氯乙烯和有机硅新型下游产品开发与生产  3. 合成材料的配套原料:过氧化氢氧化丙烯法环氧丙烷、甘油法环氧氯丙烷、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原料萘二甲酸二甲酯(NDC)、聚对苯二甲酸环已二甲醇(PCT)和二甲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的原料1,4-环乙烷二甲醇酯(CHDM)生产  4. 合成纤维原料:己内酰胺、尼龙66盐、熔纺氨纶树脂、1,3-丙二醇生产  5. 合成橡胶:丁基橡胶、异戊橡胶、聚氨酯橡胶、丙烯酸橡胶、氯醇橡胶、乙丙橡胶,以及氟橡胶、硅橡胶等特种橡胶生产  6. 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工程塑料尼龙11和尼龙12、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砜、聚芳酯(PAR)、液晶聚合物等产品生产  7. 精细化工:催化剂新产品、新技术,染(颜)料商品化加工技术,电子化学品和造纸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皮革化学品(N-N二甲基甲酰胺除外),油田助剂,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胶粘剂,无机纤维、无机纳米材料生产,颜料包膜处理深加工  8. 环保型印刷油墨、环保型芳烃油生产  9. 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单离香料生产  10. 高性能涂料、水性汽车涂料及配套水性树脂生产  11. 氟氯烃替代物生产  12. 高性能氟树脂、氟橡胶、氟膜材料,医用含氟中间体,环境友好型制冷剂和清洁剂  13. 从磷化工、铝冶炼中回收氟资源生产  14. 年产规模300万吨以上的煤制油、100万吨以上的煤制甲醇和二甲醚、60万吨以上的煤制烯烃(中方控股)  15. 林业化学产品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生产  16. 烧碱用离子膜、无机分离膜、功能隔膜生产  17. 环保用无机、有机和生物膜开发与生产  18. 新型肥料开发与生产:生物肥料、高浓度钾肥、复合肥料、缓释可控肥料、复合型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秸杆及垃圾腐熟剂、特殊功能微生物制剂  19. 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专用中间体、助剂的开发与生产,以及相关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和应用(甲叉法乙草胺、胺氰法百草枯、水相法毒死蜱工艺,草甘膦回收氯甲烷工艺、定向合成法手性和立体结构农药生产、乙基氯化物合成技术)  20. 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产品开发与生产: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农用抗生素、昆虫信息素、天敌昆虫、微生物除草剂  21. 废气、废液、废渣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  22. 有机高分子材料生产:飞机蒙皮涂料、稀土硫化铈红色染料、无铅化电子封装材料、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屏专用系列光刻浆料、小直径大比表面积超细纤维、高精度燃油滤纸、锂离子电池隔膜  (十一)医药制造业  1. 新型化合物药物或活性成份药物的生产(包括原料药和制剂)  2. 氨基酸类:发酵法生产色氨酸、组氨酸、饲料用蛋氨酸等生产  3. 新型抗癌药物、新型心脑血管药及新型神经系统用药生产  4. 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的新型药物生产  5. 艾滋病疫苗、丙肝疫苗、避孕疫苗及宫颈癌、疟疾、手足口病等新型疫苗生产  6. 生物疫苗生产  7. 海洋药物开发与生产  8. 药品制剂:采用缓释、控释、靶向、透皮吸收等新技术的新剂型、新产品生产  9. 新型药用辅料的开发及生产  10. 动物专用抗菌原料药生产(包括抗生素、化学合成类)  11. 兽用抗菌药、驱虫药、杀虫药、抗球虫药新产品及新剂型生产  12. 新型诊断试剂的生产  (十二)化学纤维制造业  1. 差别化化学纤维及芳纶、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PPS)等高新技术化纤生产  2. 纤维及非纤维用新型聚酯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葵二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环已二醇酯(PCT)、二元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  3. 利用新型可再生资源和绿色环保工艺生产生物质纤维,包括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Lyocell)、以竹、麻等为原料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聚乳酸纤维(PLA)、甲壳素纤维、聚羚基脂肪酸酯纤维(PHA)、动植物蛋白纤维等  4. 单线生产能力日产150吨及以上聚酰胺生产  5. 子午胎用芳纶纤维及帘线生产  (十三)塑料制品业  1. 新型光生态多功能宽幅农用薄膜开发与生产  2. 废旧塑料的消解和再利用  3. 塑料软包装新技术、新产品(高阻隔、多功能膜及原料)开发与生产  (十四)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 节能、环保、利废、轻质高强、高性能、多功能建筑材料开发生产  2. 以塑代钢、以塑代木、节能高效的化学建材品生产  3. 年产1000万平方米及以上弹性体、塑性体改性沥青好防水卷材,宽幅(2米以上)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及配套材料,宽幅(2米以上)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生产  4. 新技术功能玻璃开发生产:屏蔽电磁波玻璃、微电子用玻璃基板、透红外线无铅玻璃、电子级大规格石英玻璃制品(管、板、坩埚、仪器器皿等)、光学性能优异多功能风挡玻璃、信息技术用极端材料及制品(包括波导级高精密光纤预制棒石英玻璃套管和陶瓷基板)、高纯(≥99.998%)超纯(≥99.999%)水晶原料提纯加工  5. 薄膜电池导电玻璃、太阳能集光镜玻璃  6. 玻璃纤维制品及特种玻璃纤维生产:低介电玻璃纤维、石英玻璃纤维、高硅氧玻璃纤维、高强高弹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等及其制品  7. 光学纤维及制品生产:传像束及激光医疗光纤、超二代和三代微通道板、光学纤维面板、倒像器及玻璃光锥  8. 陶瓷原料的标准化精制、陶瓷用高档装饰材料生产  9. 水泥、电子玻璃、陶瓷、微孔炭砖等窑炉用环保(无铬化)耐火材料生产  10. 氮化铝(AIN)陶瓷基片、多孔陶瓷生产  11. 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生产:复合材料、特种陶瓷、特种密封材料(含高速油封材料)、特种摩擦材料(含高速摩擦制动制品)、特种胶凝材料、特种乳胶材料、水声橡胶制品、纳米材料  12. 有机-无机复合泡沫保温材料  13. 高技术复合材料生产: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和预浸料、耐温300℃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用工艺辅助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高档体育用品、轻质高强交通工具部件)、特种功能复合材料及制品(包括深水及潜水复合材料制品、医用及康复用复合材料制品)、碳/碳复合材料、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金属基和玻璃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及制品、压力≥320MPa超高压复合胶管、大型客机航空轮胎  14. 精密高性能陶瓷原料生产:碳化硅(SiC)超细粉体 (纯度99%,平均粒径1μm)、氮化硅(Si3N4)超细粉体 (纯度99%,平均粒径1μm)、高纯超细氧化铝微粉(纯度99.9%,平均粒径0.5μm)、低温烧结氧化锆(ZrO2)粉体(烧结温度1350℃)、高纯氮化铝(AlN)粉体(纯度99%,平均粒径1μm)、金红石型TiO2粉体(纯度98.5%)、白炭黑(粒径100nm)、钛酸钡(纯度99%,粒径1μm)  15. 高品质人工晶体及晶体薄膜制品开发生产:高品质人工合成水晶(压电晶体及透紫外光晶体)、超硬晶体(立方氮化硼晶体)、耐高温高绝缘人工合成绝缘晶体(人工合成云母)、新型电光晶体、大功率激光晶体及大规格闪烁晶体、金刚石膜工具、厚度0.3mm及以下超薄人造金刚石锯片  16. 非金属矿精细加工(超细粉碎、高纯、精制、改性)  17.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  18. 珠光云母生产(粒径3-150μm)  19. 多维多向整体编制织物及仿形织物生产  20. 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无害化处置固体废弃物  21.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  22. 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  23. 非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及矿山生态恢复  (十五)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 直径200mm以上硅单晶及抛光片生产  2. 高新技术有色金属材料生产: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磷化镓、磷化锢、氮化镓),高温超导材料,记忆合金材料(钛镍、铜基及铁基记忆合金材料),超细(纳米)碳化钙及超细(纳米)晶硬质合金,超硬复合材料,贵金属复合材料,散热器用铝箔,中高压阴极电容铝箔,特种大型铝合金型材,铝合金精密模锻件,电气化铁路架空导线,超薄铜带,耐蚀热交换器铜合金材,高性能铜镍、铜铁合金带,铍铜带、线、管及棒加工材,耐高温抗衰钨丝,镁合金铸件,无铅焊料,镁合金及其应用产品,泡沫铝,钛合金带材及钛焊接管,原子能级海绵锆,钨及钼深加工产品  (十六)金属制品业  1. 航空、航天、汽车、摩托车轻量化及环保型新材料研发与制造(专用铝板、铝镁合金材料、摩托车铝合金车架等)  2. 建筑五金件、水暖器材及其五金件开发、生产  3. 用于包装各类粮油食品、果蔬、饮料、日化产品等内容物的金属包装制品(厚度0.3毫米以下)的制造及加工(包括制品的内外壁印涂加工)  4. 节镍不锈钢制品的制造  (十七)通用设备制造业  1.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数控座标镗铣加工中心、数控座标磨床、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及伺服装置、精密数控加工用高速超硬刀具  2. 1000吨及以上多工位墩锻成型机制造  3. 报废汽车拆解、破碎及后处理分选设备制造  4. FTL柔性生产线制造  5. 垂直多关节工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及其焊接装置设备制造  6. 特种加工机械制造:激光切割和拼焊成套设备、激光精密加工设备、数控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亚微米级超细粉碎机  7. 300吨及以上轮式、履带式起重机械制造(限于合资、合作)  8. 工作压力≥35MPa高压柱塞泵及马达、工作压力≥35MPa低速大扭矩马达的设计与制造  9. 工作压力≥35MPa的整体式液压多路阀,电液比例伺服元件制造  10. 阀岛、功率0.35W以下气动电磁阀、200Hz以上高频电控气阀设计与制造  11. 静液压驱动装置设计与制造  12. 压力10MPa以上非接触式气膜密封、压力10MPa以上干气密封(包括实验装置)的开发与制造  13. 汽车用高分子材料(摩擦片、改型酚醛活塞、非金属液压总分泵等)设备开发与制造  14. 第三、四代轿车轮毂轴承(轴承内、外圈带法兰盘和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功能部件),高中档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轴承(加工中心具有三轴以上联动功能、定位重复精度为3-4μm),高速线材、板材轧机轴承(单途线材轧机轧速120m/s及以上、薄板轧机加工板厚度2mm及以上的支承和工作辊轴承),高速铁路轴承(行驶速度大于200km/h),振动值Z4以下低噪音轴承(Z4、Z4P、V4、V4P噪音级),各类轴承的P4、P2级轴承制造,风力发电机组轴承(1.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组主轴轴承、增速器轴承、发电机轴承等),航空轴承(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起落架轴承、传动系统轴承、操纵系统轴承等)  15. 高密度、高精度、形状复杂的粉末冶金零件及汽车、工程机械等用链条的制造  16. 风电、核电、高速列车用齿轮变速器、船用可变浆齿轮传动系统,大型、重载齿轮箱的制造  17. 耐高温绝缘材料(绝缘等级为F、H级)及绝缘成型件制造  18. 蓄能器胶囊、液压气动用橡塑密封件开发与制造  19. 高精度、高强度(8.9级以上)、异形、组合类紧固件,微型精密传动联结件(离合器)、大型轧机连接轴制造  20. 机床、工程机械、铁路机车装备等机械设备再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十八)专用设备制造业  1. 矿山无轨采、装、运设备制造:200吨及以上机械传动矿用自卸车,移动式破碎机,5000立方米/小时及以上斗轮挖掘机,8立方米及以上矿用装载机, 2500千瓦以上电牵引采煤机设备等  2. 物探、测井设备制造:MEME地震检波器,数字遥测地震仪,数字成像、数控测井系统,水平井、定向井、钻机装置及器具,MWD随钻测井仪  3. 石油勘探、钻井、集输设备制造:工作水深大于500米的浮式钻井系统和浮式生产系统,工作水深大于600米的海底采油、集输设备  4.口径2米以上深度30米以上大口径旋挖钻机、直径1.2米以上顶管机、回拖力300吨以上大型非开挖铺设地下管线成套设备、地下连续墙施工钻机制造  5. 520马力及以上大型推土机设计与制造  6. 100立方米/时及以上规格的清淤机、1000吨及以上挖泥船的挖泥装置设计与制造  7. 防汛堤坝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装备设计与制造  8. 水下土石方施工机械制造:水深9米以下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等  9. 公路桥梁养护、自动检测设备制造  10. 公路隧道营运监控、通风、防灾和救助系统设备制造  11. 铁路大型施工、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维修养护机械和检查、监测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  12. (沥青)油毡瓦设备、镀锌钢板等金属屋顶生产设备制造  13. 环保节能型现场喷涂聚氨酯防水保温系统设备、聚氨酯密封膏配制技术与设备、改性硅酮密封膏配制技术和生产设备制造  14. 高精度带材轧机(厚度精度10微米)设计与制造  15. 多元素、细颗粒、难选冶金属矿产的选矿装置制造  16. 100万吨/年及以上乙烯成套设备中的关键设备制造:年处理能力40万吨以上混合造粒机,直径1000毫米及以上螺旋卸料离心机,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  17. 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制造(限于合资、合作)  18. 金属制品模具(如铜、铝、钛、锆的管、棒、型材挤压模具)设计、制造  19. 汽车车身外覆盖件冲压模具,汽车仪表板、保险杠等大型注塑模具,汽车及摩托车夹具、检具设计与制造  20. 汽车动力电池专用生产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21. 精密模具(冲压模具精度高于0.02毫米、型腔模具精度高于0.05毫米)设计与制造  22. 非金属制品模具设计与制造  23. 6万瓶/时及以上啤酒灌装设备、5万瓶/时及以上饮料中温及热灌装设备、3.6万瓶/时及以上无菌灌装设备制造  24. 氨基酸、酶制剂、食品添加剂等生产技术及关键设备制造  25. 10吨/小时及以上的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及关键部件制造  26. 楞高0.75毫米及以下的轻型瓦楞纸板及纸箱设备制造  27. 对开单张纸多色平版印刷机印刷速度大于16000对开张/时(720×1020毫米)、全张幅单张纸多色平版印刷机印刷速度13000对开张/时(1000×1400毫米)制造  28. 单幅单纸路卷筒纸平版印刷机印刷速度大于75000对开张/时(787×880毫米)、双幅单纸路卷筒纸平版印刷机印刷速度大于170000对开张/时(787×880毫米)、商业卷筒纸平版印刷机印刷速度大于50000对开张/时(787×880毫米)制造  29. 速度300米/分钟以上、幅宽1000毫米以上多色柔版印刷机,速度100米/分钟以上、幅宽450毫米以上生产型高速数字(数码)印刷机制造  30. 计算机墨色预调、墨色遥控、水墨速度跟踪、印品质量自动检测和跟踪系统、无轴传动技术、速度在75000张/时的高速自动接纸机、给纸机和可以自动遥控调节的高速折页机、自动套印系统、冷却装置、加硅系统、调偏装置等制造  31. 电子枪自动镀膜机制造  32. 平板玻璃深加工技术及设备制造  33. 新型造纸机械(含纸浆)等成套设备制造  34. 皮革后整饰新技术设备制造  35. 农产品加工及储藏新设备开发与制造:粮食、油料、蔬菜、干鲜果品、肉食品、水产品等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分级、包装、干燥等新设备,农产品品质检测仪器设备,农产品品质无损伤检测仪器设备,流变仪,粉质仪,超微粉碎设备,高效脱水设备,五效以上高效果汁浓缩设备,粉体食品物料杀菌设备,固态及半固态食品无菌包装设备,碟片式分离离心机  36. 农业机械制造:农业设施设备(温室自动灌溉设备、营养液自动配置与施肥设备、高效蔬菜育苗设备、土壤养分分析仪器),配套发动机功率120千瓦以上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低油耗低噪音低排放柴油机,大型拖拉机配套的带有残余雾粒回收装置的喷雾机,高性能水稻插秧机,棉花采摘机及棉花采摘台,适应多种行距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液压驱动或机械驱动),油菜籽收获机、甘蔗收割机,甜菜收割机  37. 林业机具新技术设备制造  38.农作物秸秆收集、打捆及综合利用设备制造  39. 农用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设备制造  40. 节肥、节(农)药、节水型农业技术设备制造:各种喷灌机、带有飘逸雾粒回收装置的喷雾机、农业土壤肥力(多种土壤元素)快速测定装置等  41. 机电井清洗设备及清洗药物生产设备制造  42. 电子内窥镜制造  43. 眼底摄影机制造  44. 医用成像设备(成像设备、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设备等) 关键部件的制造  45. 医用超声换能器(3D)制造  46. 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制造  47. 图像引导适型调强放射治疗系统制造  48. 血液透析机、血液过滤机制造  49. 全自动酶免系统(含加样、酶标、洗板、孵育、数据后处理等部分功能)设备制造  50. 药品质量控制新技术、新设备制造  51. 天然药物有效物质分析的新技术、提取的新工艺、新设备开发与制造  52. 非PVC医用输液袋多层共挤水冷式薄膜吹塑装备制造  53. 新型纺织机械、关键零部件及纺织检测、实验仪器开发与制造  54. 电脑提花人造毛皮机制造  55. 太阳能电池生产专用设备制造  56.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制造:耐高温及耐腐蚀滤料、低NOX燃烧装置、烟气脱氮催化剂及脱氮成套装置、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设备、柴油车排气净化装置、含重金属废气处理装置  57. 水污染防治设备制造:卧式螺旋离心脱水机、膜及膜材料、50kg/h以上的臭氧发生器、10kg/h以上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紫外消毒装置、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含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  58.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备制造: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及资源利用设备、日处理量500吨以上垃圾焚烧成套设备、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装备、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装备、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装置、废钢铁废汽车处理设备、污染土壤修复设备  59. 铝工业赤泥综合利用设备开发与制造  60. 尾矿综合利用设备制造  61. 废旧塑料、电器、橡胶、电池回收处理再生利用设备制造  62.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处理设备制造  63. 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设备制造  64. 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装置制造  65. 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制造  66. 移动式组合净水设备制造  67. 非常规水处理、重复利用设备与水质监测仪器  68. 工业水管网和设备(器具)的检漏设备和仪器  69. 日产10万立方米及以上海水淡化及循环冷却技术和成套设备开发与制造  70. 特种气象观测及分析设备制造   71. 地震台站、台网和流动地震观测技术系统开发及仪器设备制造  72. 三鼓及以上子午线轮胎成型机制造  73. 滚动阻力试验机、轮胎噪音试验室制造  74. 供热计量、温控装置新技术设备制造  75. 氢能制备与储运设备及检查系统制造  76. 新型重渣油气化雾化喷嘴、漏汽率0.5%及以下高效蒸汽疏水阀、1000℃及以上高温陶瓷换热器制造  77. 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制造  78. 低浓度煤矿瓦斯和乏风利用设备制造  (十九)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 汽车发动机制造及发动机研发机构建设:升功率不低于55千瓦的汽油发动机、升功率不低于45千瓦的排量3升以下柴油发动机、升功率不低于35千瓦的排量3升以上柴油发动机、燃料电池和混合燃料等新能源发动机制造  2. 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双离合器变速器(DCT)、电控机械变速器(AMT)、汽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粘性连轴器(四轮驱动用)、自动变速器执行器(电磁阀)、液力缓速器、电涡流缓速器、汽车安全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燃油共轨喷射技术(最大喷射压力大于2000帕)、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VGT)、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技术(VNT)、达到中国Ⅴ阶段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动机排放控制装置、智能扭矩管理系统(ITM)及耦合器总成、线控转向系统、柴油机颗粒捕捉器、低地板大型客车专用车桥、吸能式转向系统、大中型客车变频空调系统、汽车用特种橡胶配件,以及上述零部件的关键零件、部件  3. 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发动机和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及关键零部件,车载电子技术(汽车信息系统和导航系统),汽车电子总线网络技术(限于合资),电子控制系统的输入(传感器和采样系统)输出(执行器)部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器(限于合资),嵌入式电子集成系统(限于合资、合作)、电控式空气弹簧,电子控制式悬挂系统,电子气门系统装置,电子组合仪表,ABS/TCS/ESP系统,电路制动系统(BBW),变速器电控单元(TCU),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车载故障诊断仪(OBD),发动机防盗系统,自动避撞系统,汽车、摩托车型试验及维修用检测系统  4.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外资比例不超过50%):能量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110Wh/kg,循环寿命≥2000次),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150mAh/g,循环寿命2000次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80%),电池隔膜(厚度15-40μm,孔隙率40%-60%) 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电控集成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2.5kW/kg,高效区:65%工作区效率 ≥80%),车用DC/DC(输入电压100V-400V),大功率电子器件(IGBT,电压等级≥600V,电流≥300A) 插电式混合动力机电耦合驱动系统 电动空调、电制动、电助力转向 怠速起停系统 轮毂电机系统、燃料电池堆及其零部件、车用储氢系统、车载充电器、非车载充电设备等  5. 大排量(排量250ml)摩托车关键零部件制造:摩托车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限于合资、合作)、达到中国摩托车Ⅲ阶段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动机排放控制装置  6. 轨道交通运输设备(限于合资、合作):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干线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的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牵引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的研发、设计与制造 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设施和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信息化建设中有关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轨道和桥梁设备研发、设计与制造,轨道交通运输通信信号系统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电气化铁路设备和器材制造、铁路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与研发、铁路客车排污设备制造、铁路运输安全监测设备制造  7. 民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维修:干线、支线飞机(中方控股),通用飞机(限于合资、合作)  8. 民用飞机零部件制造与维修  9. 民用直升机设计与制造:3吨级及以上(中方控股),3吨级以下(限于合资、合作)  10. 民用直升机零部件制造  11. 地面、水面效应飞机制造(中方控股)  12. 无人机、浮空器设计与制造(中方控股)  13. 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航空辅助动力系统设计、制造与维修(限于合资、合作)  14. 民用航空机载设备设计与制造(限于合资、合作)  15. 航空地面设备制造:民用机场设施、民用机场运行保障设备、飞行试验地面设备、飞行模拟与训练设备、航空测试与计量设备、航空地面试验设备、机载设备综合测试设备、航空制造专用设备、航空材料试制专用设备、民用航空器地面接收及应用设备、运载火箭地面测试设备、运载火箭力学及环境实验设备  16. 航天器光机电产品、航天器温控产品、星上产品检测设备、航天器结构与机构产品制造  17. 轻型燃气轮机制造  18. 豪华邮轮及深水(3000米以上)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限于合资、合作)  19. 海洋工程装备(含模块)的制造与修理(中方控股)  20. 船舶低、中速柴油机及其零部件的设计(限于合资、合作)  21. 船舶低、中、高速柴油机及其零部件的制造(中方相对控股)  22. 船舶舱室机械的设计与制造(中方相对控股)  23. 船舶通讯导航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船舶通信系统设备、船舶电子导航设备、船用雷达、电罗经自动舵、船舶内部公共广播系统等  24. 游艇的设计与制造(限于合资、合作)  (二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 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关键辅机设备制造(限于合资、合作):安全阀、调节阀  2.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用关键设备制造(限于合资、合作):核Ⅰ级、核Ⅱ级泵和阀门  3. 燃煤电站、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硝技术装备制造  4. 核电、火电设备的密封件设计、制造  5. 核电设备用大型铸锻件制造  6. 输变电设备制造(限于合资、合作):非晶态合金变压器、500千伏及以上高压开关用操作机构、灭弧装置、大型盆式绝缘子(1000千伏、50千安以上),50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用出线装置、套管(交流500、750、1000千伏,直流所有规格)、调压开关(交流500、750、1000千伏有载、无载调压开关),直流输电用干式平波电抗器,±800千伏直流输电用换流阀(水冷设备、直流场设备),符合欧盟RoHS指令的电器触头材料及无Pb、Cd的焊料制造  7. 新能源发电成套设备或关键设备制造(限于合资、合作):光伏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垃圾发电、沼气发电、3兆瓦及以上风力发电设备  8. 额定功率350MW及以上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制造(限于合资、合作):水泵水轮机及调速器、大型变速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发电电动机及励磁、启动装置等附属设备的系统集成设计及仿真  9. 斯特林发电机组制造  10. 直线和平面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开发与制造  11. 高技术绿色电池制造:动力镍氢电池、锌镍蓄电池、锌银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12. 电动机采用直流调速技术的制冷空调用压缩机、采用CO2自然工质制冷空调压缩机、应用可再生能源(空气源、水源、地源)制冷空调设备制造  13. 太阳能空调、采暖系统、太阳能干燥装置制造  14. 生物质干燥热解系统、生物质气化装置制造  15. 交流调频调压牵引装置制造  (二十一)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TFT-LCD、PDP、OLED等平板显示屏、显示屏材料制造(6代及6代以下TFT-LCD玻璃基板除外)  2. 大屏幕彩色投影显示器用光学引擎、光源、投影屏、高清晰度投影管和微显投影设备模块等关键件制造  3.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设备,数字广播电视演播室设备,数字有线电视系统设备,数字音频广播发射设备,数字电视上下变换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单频网(SFN)设备,卫星数字电视上行站设备,卫星公共接收电视(SMATV)前端设备制造  4. 集成电路设计,线宽0.18微米及以下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制造,0.8微米及以下模拟、数模集成电路制造,MEMS及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及BGA、PGA、CSP、MCM等先进封装与测试  5. 大中型电子计算机、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便携式微型计算机、每秒一万亿次及以上高档服务器、大型模拟仿真系统、大型工业控制机及控制器制造  6. 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板卡制造  7. 图形图像识别和处理系统制造  8. 大容量光、磁盘驱动器及其部件开发与制造  9. 高速、容量100TB及以上存储系统及智能化存储设备制造  1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CAD)、辅助测试(CAT)、辅助制造(CAM)、辅助工程(CAE)系统及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制造  11. 软件产品开发、生产  12. 电子专用材料开发与制造(光纤预制棒开发与制造除外)  13. 电子专用设备、测试仪器、工模具制造  14. 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片式元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频率控制与选择元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新型机电元件、超级电容器和无源集成元件、高密度互连积层板、多层挠性板、刚挠印刷电路板及封装载板  15. 触控系统(触控屏幕、触控组件等)  16. 发光效率100lm/W以上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1001m/W以上发光二极管外延片(蓝光)、发光效率1001m/W以上且功率200mW以上白色发光管制造  17. 高密度数字光盘机用关键件开发与生产  18. 只读类光盘复制和可录类光盘生产  19. 民用卫星设计与制造(中方控股)  20. 民用卫星有效载荷制造(中方控股)  21. 民用卫星零部件制造  22. 卫星通信系统设备制造  23. 卫星导航定位接收设备及关键部件制造  24. 光通信测量仪表、速率10Gb/s及以上光收发器制造  25. 超宽带(UWB)通信设备制造  26. 无线局域网(广域网)设备制造  27. 40Gbps及其以上速率时分复用设备(TDM)、密集波分复用设备(DWDM)、宽带无源网络设备(包括EPON、GPON、WDM-PON等)、下一代DSL芯片及设备、光交叉连接设备(OXC)、自动光交换网络设备(ASON)、40G/sSDH以上光纤通信传输设备制造  28. 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系统设备、终端设备、检测设备、软件、芯片开发及制造  29. 第三代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基站、核心网设备以及网络检测设备开发制造  30. 高端路由器、千兆比以上网络交换机开发、制造  31.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设备制造(限于合资、合作)  (二十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 工业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与装置制造: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大型可编程控制器(PLC),两相流量计,固体流量计,新型传感器及现场测量仪表  2. 大型精密仪器开发与制造:电子显微镜、激光扫描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探针、大型金相显微镜,光电直读光谱仪、拉曼光谱仪,质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仪、能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衍射仪,工业CT、450KV工业X射线探伤机、大型动平衡试验机、在线机械量自动检测系统、三座标测量机、激光比长仪,电法勘探仪、500m以上航空电法及伽玛能谱测量仪器、井中重力及三分量磁力仪、高精度微伽重力及航空重力梯度测量仪器,栅尺、编码器  3. 高精度数字电压表、电流表制造(显示量程七位半以上)  4. 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制造  5. 安全生产新仪器设备制造  6. VXI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符合IEEE1155国际规范)制造  7. 煤矿井下监测及灾害预报系统、煤炭安全检测综合管理系统开发与制造  8. 工程测量和地球物理观测设备制造:数字三角测量系统、三维地形模型数控成型系统 (面积1000×1000mm、水平误差1mm、高程误差0.5mm)、超宽频带地震计(φ5cm、频带0.01-50Hz、等效地动速度噪声10-9m/s)、地震数据集合处理系统、综合井下地震和前兆观测系统、精密可控震源系统、工程加速度测量系统、高精度GPS接收机(精度1mm+1ppm)、INSAR图像接收及处理系统、INSAR图像接收及处理系统、精度1微伽的绝对重力仪、卫星重力仪、采用相干或双偏振技术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能见度测量仪、气象传感器(温、压、湿、风、降水、云、能见度、辐射、冻土、雪深)、防雷击系统、多级飘尘采样计、3-D 超声风速仪、高精度智能全站议、三维激光扫描仪、钻探用高性能金刚石钻头、无合作目标激光测距仪、风廓线仪(附带RASS)、GPS电子探控仪系统、CO2/H2O通量观测系统、边界层多普勒激光雷达、颗粒物颗粒经谱仪器(3nm-20μm)、高性能数据采集器、水下滑翔器  9. 环境监测仪器制造:SO2自动采样器及测定仪、NOX及NO2自动采样器及测定仪、O3自动监测仪、CO自动监测仪、烟气及Pm2.5粉尘采样器及采样切割器、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测定议、空气中有机污染物自动分析仪、COD自动在线监测仪、BOD自动在线监测仪、浊度在线监测仪、DO在线监测仪、TOC在线监测仪、氨氮在线监测仪、辐射剂量检测仪、射线分析测试仪、重金属在线监测设备、在线生物毒性水质预警监控设备  10. 水文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和防洪预警仪器及设备制造  11. 海洋勘探监测仪器和设备制造:中深海水下摄像机和水下照相机、多波束探测仪、中浅地层剖面探测仪、走航式温盐深探测仪、磁通门罗盘、液压绞车、水下密封电子连接器、效率90%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用能量回收装置、海洋生态系统监测浮标、剖面探测浮标、一次性使用的电导率温度和深度测量仪器(XCTD)、现场水质测量仪器、智能型海洋水质监测用化学传感器 (连续工作3~6个月)、电磁海流计、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自容式、直读式和船用式)、电导率温度深度剖面仪、声学应答释放器、远洋深海潮汐测量系统(布设海底)  12. 1000万像素以上数字照相机制造  13. 办公机械制造:彩色多功能一体机,彩色打印设备,精度2400dbi及以上高分辨率彩色打印机机头,感光鼓  14. 电影机械制造:2K、4K数字电影放映机,数字电影摄像机,数字影像制作、编辑设备  (二十三)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 洁净煤技术产品的开发利用及设备制造(煤炭气化、液化、水煤浆、工业型煤)  2. 煤炭洗选及粉煤灰(包括脱硫石膏)、煤矸石等综合利用  3. 全生物降解材料的生产  4. 废旧塑料、电器电子产品、汽车、机电设备、橡胶、金属、电池回收处理  四、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  1. 采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10万千瓦及以上增压循环流化床(PFBC)洁净燃烧技术电站的建设、经营  2. 背压型热电联产电站的建设、经营  3. 发电为主水电站的建设、经营  4. 核电站的建设、经营(中方控股)  5. 新能源电站(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波浪能、生物质能等)建设经营  6. 海水利用(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回收利用产业化  7. 供水厂建设、经营  8. 再生水厂建设、运营  9. 机动车充电站、电池更换站建设、经营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 铁路干线路网的建设、经营(中方控股)  2. 支线铁路、地方铁路及其桥梁、隧道、轮渡和站场设施的建设、经营(限于合资、合作)  3. 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中方控股)  4. 公路、独立桥梁和隧道的建设、经营  5. 公路货物运输公司  6. 港口公用码头设施的建设、经营  7. 民用机场的建设、经营(中方相对控股)  8. 航空运输公司(中方控股)  9. 农、林、渔业通用航空公司(限于合资、合作)  10. 定期、不定期国际海上运输业务(中方控股)  11.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  12. 输油(气)管道、油(气)库的建设、经营  13. 煤炭管道运输设施的建设、经营  14. 运输业务相关的仓储设施建设、经营  六、批发和零售业  1. 一般商品的共同配送、鲜活农产品低温配送等现代物流及相关技术服务  2. 农村连锁配送  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 会计、审计(限于合作、合伙)  2. 国际经济、科技、环保、物流信息咨询服务  3. 以承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系统应用管理和维护、信息技术支持管理、银行后台服务、财务结算、人力资源服务、软件开发、离岸呼叫中心、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  4. 创业投资企业  5. 知识产权服务  八、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 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  2. 同位素、辐射及激光技术  3. 海洋开发及海洋能开发技术、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技术、海洋医药与生化制品开发技术  4. 海洋监测技术(海洋浪潮、气象、环境监测)、海底探测与大洋资源勘查评价技术  5. 综合利用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制盐、提取钾、溴、镁、锂及其深加工等海水化学资源高附加值利用技术  6. 海上石油污染清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及相关产品开发,海水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海洋生物爆发性生长灾害防治技术,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7. 节能技术开发与服务  8. 资源再生及综合利用技术、企业生产排放物的再利用技术开发及其应用  9. 环境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  10. 化纤生产及印染加工的节能降耗、三废治理新技术  11. 防沙漠化及沙漠治理技术  12. 草畜平衡综合管理技术  13. 民用卫星应用技术  14. 研究开发中心  15. 高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企业孵化中心  九、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 综合水利枢纽的建设、经营(中方控股)  2. 城市封闭型道路建设、经营  3. 城市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的建设、经营(中方控股)  4. 污水、垃圾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厂(焚烧厂、填埋场)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经营  十、教育  1. 高等教育机构(限于合资、合作)  2. 职业技能培训  十一、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 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服务机构  十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 演出场所经营(中方控股)  2. 体育场馆经营、健身、竞赛表演及体育培训和中介服务  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一、农、林、牧、渔业  1.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中方控股)  2. 珍贵树种原木加工(限于合资、合作)  3. 棉花(籽棉)加工  二、采矿业  1. 特殊和稀缺煤种勘查、开采(中方控股)  2. 重晶石勘查、开采(限于合资、合作)  3. 贵金属(金、银、铂族)勘查、开采  4. 金刚石、高铝耐火粘土、硅灰石、石墨等重要非金属矿的勘查、开采  5. 磷矿、锂矿和硫铁矿的开采、选矿,盐湖卤水资源的提炼  6. 硼镁石及硼镁铁矿石开采  7. 天青石开采  8. 大洋锰结核、海砂的开采(中方控股)  三、制造业  (一)农副食品加工业  1. 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油茶籽等各类食用油脂加工(中方控股),玉米深加工  2. 生物液体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产(中方控股)  (二)饮料制造业  1. 黄酒、名优白酒生产(中方控股)  (三)烟草制品业  1. 打叶复烤烟叶加工生产  (四)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出版物印刷(中方控股)  (五)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 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炼油、150万吨/年以下催化裂化、100万吨/年以下连续重整(含芳烃抽提)、150万吨/年以下加氢裂化生产  (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 纯碱、烧碱以及规模以下或采用落后工艺的硫酸、硝酸、钾碱生产  2. 感光材料生产  3. 联苯胺生产  4. 易制毒化学品生产(麻黄素、3,4-亚基二氧苯基-2-丙酮、苯乙酸、1-苯基-2-丙酮、胡椒醛、黄樟脑、异黄樟脑、醋酸酐)  5. 氟化氢等低端氟氯烃或氟氯化合物生产  6. 丁二烯橡胶、乳液聚合丁苯橡胶、热塑性丁苯橡胶生产  7. 乙炔法聚氯乙烯以及规模以下乙烯和后加工产品生产  8. 采用落后工艺、含有有害物质、规模以下颜料和涂料生产  9. 硼镁铁矿石加工  10. 资源占用大、环境污染严重、采用落后工艺的无机盐生产  (七)医药制造业  1. 氯霉素、青霉素G、洁霉素、庆大霉素、双氢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盐酸四环素、土霉素、麦迪霉素、柱晶白霉素、环丙氟哌酸、氟哌酸、氟嗪酸生产  2. 安乃近、扑热息痛、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多种维生素制剂和口服钙剂生产  3. 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品种生产  4. 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原料药生产(中方控股)  5. 血液制品的生产  (八)化学纤维制造业  1. 常规切片纺的化纤抽丝生产  2. 粘胶短纤维生产  (九)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 钨、钼、锡(锡化合物除外)、锑(含氧化锑和硫化锑)等稀有金属冶炼  2. 电解铝、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  3. 稀土冶炼、分离(限于合资、合作)  (十)通用设备制造业  1. 各类普通级(P0)轴承及零件(钢球、保持架)、毛坯制造  2. 500吨以下轮式起重机、600吨以下履带式起重机械制造(限于合资、合作)  (十一)专用设备制造业  1. 一般涤纶长丝、短纤维设备制造  2. 320马力及以下推土机、30吨级及以下液压挖掘机、6吨级及以下轮式装载机、220马力及以下平地机、压路机、叉车、135吨级及以下非公路自卸翻斗车、沥青混凝土搅拌与摊铺设备和高空作业机械、园林机械和机具、商品混凝土机械(托泵、搅拌车、搅拌站、泵车)制造  (十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 船舶(含分段)的修理、设计与制造(中方控股)  (十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及关键件生产  四、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 西藏、新疆、海南等小电网范围内,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凝汽火电站、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凝汽抽汽两用机组热电联产电站的建设、经营  2. 电网的建设、经营(中方控股)  3. 城区100万以上人口城市燃气、热力和供排水管网的建设、经营(中方控股)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 铁路货物运输公司  2. 铁路旅客运输公司(中方控股)  3. 公路旅客运输公司  4. 出入境汽车运输公司  5. 水上运输公司(中方控股)  6. 摄影、探矿、工业等通用航空公司(中方控股)  7. 电信公司:增值电信业务(外资比例不超过50%),基础电信业务(外资比例不超过49%)  六、批发和零售业  1. 直销、邮购、网上销售  2. 粮食收购、储存,粮食、棉花、植物油、食糖、药品、烟草、原油、农药、农膜、化肥的批发、零售、配送(设立超过30家分店、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的不同种类和品牌商品的连锁店由中方控股)  3. 音像制品(除电影外)的分销(限于合作)  4. 船舶代理(中方控股)、外轮理货(限于合资、合作)  5. 成品油批发及加油站(同一外国投资者设立超过30家分店、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的不同种类和品牌成品油的连锁加油站,由中方控股)建设、经营  七、金融业  1. 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2. 保险公司(寿险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50%)  3. 证券公司(限于从事A股承销、B股和H股以及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外资比例不超过1/3)、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49%)  4. 保险经纪公司  5. 期货公司(中方控股)  八、房地产业  1. 土地成片开发(限于合资、合作)  2. 高档宾馆、高档写字楼和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经营  3.房地产二级市场交易及房地产中介或经纪公司  九、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 法律咨询  2. 市场调查(限于合资、合作)  3. 资信调查与评级服务公司  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 测绘公司(中方控股)  2.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认证公司  3. 摄影服务(含空中摄影等特技摄影服务,但不包括测绘航空摄影,限于合资)  十一、教育  1. 普通高中教育机构(限于合作)  十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 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业务(限于合作)  2. 电影院的建设、经营(中方控股)  3. 大型主题公园的建设、经营  4. 演出经纪机构(中方控股)  5. 娱乐场所经营(限于合资、合作)  十三、国家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限制的其他产业  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一、农、林、牧、渔业  1. 我国稀有和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的研发、养殖、种植以及相关繁殖材料的生产(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优良基因)  2. 转基因生物研发和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  3. 我国管辖海域及内陆水域水产品捕捞  二、采矿业  1.钨、钼、锡、锑、萤石勘查、开采  2.稀土勘查、开采、选矿  3. 放射性矿产的勘查、开采、选矿  三、制造业  (一)饮料制造业  1. 我国传统工艺的绿茶及特种茶加工(名茶、黑茶等)  (二)医药制造业  1. 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和《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中药材加工  2. 中药饮片的蒸、炒、灸、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  (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 放射性矿产的冶炼、加工  (四)专用设备制造业  1. 武器弹药制造  (五)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 开口式(即酸雾直接外排式)铅酸电池、含汞扣式氧化银电池、含汞扣式碱性锌锰电池、糊式锌锰电池、镉镍电池制造  (六)工业品及其他制造业  1. 象牙雕刻  2. 虎骨加工  3. 脱胎漆器生产  4. 珐琅制品生产  5. 宣纸、墨锭生产  6. 致癌、致畸、致突变产品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产品生产  四、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 西藏、新疆、海南等小电网外,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凝汽火电站、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凝汽抽汽两用热电联产电站的建设、经营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 空中交通管制公司  2. 邮政公司、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 社会调查  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 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  2. 大地测量、海洋测绘、测绘航空摄影、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形图和普通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编制  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 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的建设、经营  2. 国家保护的原产于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  九、教育  1. 义务教育机构,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等特殊领域教育机构  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 新闻机构  2. 图书、报纸、期刊的出版业务  3. 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业务  4. 各级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广播电视频道(率)、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发射台、转播台、广播电视卫星、卫星上行站、卫星收转站、微波站、监测台、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  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公司  6. 电影制作公司、发行公司、院线公司  7. 新闻网站、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互联网文化经营(音乐除外)  8. 高尔夫球场、别墅的建设、经营  9. 博彩业(含赌博类跑马场)  10. 色情业  十一、其他行业  1. 危害军事设施安全和使用效能的项目  十二、国家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禁止的其他产业  注:1.《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补充协议、《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补充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其补充协议、我国与有关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区协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国务院专项规定或产业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中国市场潜力可深挖 国际检测机构战略生变
    不久前,SGS集团的2014年度投资者活动在中国举行,这是这家拥有136年历史的知名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首次将投资者开放日放在中国举行。&ldquo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制造品质在全球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级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我们认为,中国业务举足轻重。&rdquo 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SGS中国区总裁申屠献忠表示,&ldquo 现阶段,从各大国际检测机构在全球的业务情况看,中国业务在全球业务中的比重日益加大,甚至对整体运营状况起到关键作用。因此SGS集团把今年的投资者开放日放在中国,以显示SGS对中国市场的重视。&rdquo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包括SGS、ITS、UL在内的多家国际检测机构进入中国。这些国际级检测机构在中国市场上敏锐地捕捉商机,也在寻找中国市场新的增长点。   中国潜力可深挖   当前,中国经济总量达世界第二,货物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ldquo 中国制造&rdquo 遍布全球市场,这离不开质量安全底线基本筑牢的支撑。随着中国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检测行业作为保障社会产品服务质量、营造安全生产消费环境的力量之一,越发受到重视。   2014年,中国国务院至少在五份文件中明确对检测机构改革提出要求,关键词便是&ldquo 市场化&rdquo 和&ldquo 检管分离&rdquo ,这被视为宣告迈入检测行业市场化时代。   同时,国内检测业不断在放开,全国很多地方已经把检测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发展,政府购买服务也给市场提供了机会。   此外,检测机构合作、收购、合并等整合过程也给行业带来很多机会。   申屠献忠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以SGS为代表的独立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更多市场机会,包括质检机构的检测服务外包、上海自贸试验区试行第三方检验机构使用与监管新制度并与国际惯例接轨。&ldquo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的潜力巨大。&rdquo   申屠献忠认为,未来中国检测市场规模潜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消费市场从&ldquo 生产型&rdquo 消费进入&ldquo 享受型&rdquo 消费,对消费产品质量及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第三方检测服务 二是国内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检测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他分析,未来中国市场上,汽车、医疗设备、生命科学、医药、化妆品以及食品等高速发展行业的检测需求将相对旺盛。另外,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有较好的发展。   2014年8月,SGS被中国认监委指定为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相关任务实验室,率先成为进入中国CCC认证指定认证机构和实验室名单的外资检测机构之一。   内需市场成亮点   说到国际检测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就不能不提中国外贸的发展。正是&ldquo 中国制造&rdquo 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不断增加,带动了检测业务需求量的增加。国际检测机构的认证成为众多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外国商品进入中国也需要获得相关认证。   然而,近年来,国际检测机构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开始悄然生变。   申屠献忠透露,SGS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四年之后,本地市场和进出口市场营收占比相当。确定这一目标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国内检测市场出现的变化。   随着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上升,&ldquo 中国制造&rdquo 将遇到挑战。同时,中国又会成为&ldquo 世界市场&rdquo ,国外品牌会不断把产品进口到中国。以前未能很好地走向市场化的中国国内检测机构会积极拓展市场,尽所能释放设备、人员的检测能力,这将使得中国检测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检测机构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ldquo SGS早已意识到伴随中国经济的转型,国内将形成消费市场的驱动增长。因此在五六年前,SGS就有意识地加大中国市场投入。&rdquo 申屠献忠介绍道,目前SGS的服务市场也已从以前主要依赖外贸市场转为内外贸市场共同发展的局面。同时,SGS不断拓展多元化的业务格局并实现产业的纵深发展,服务范围已从单纯的检测、认证服务延伸到管理培训、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技术咨询服务等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目前,SGS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收购中国一些有资质能力的机构,以不断增强其服务能力。申屠献忠说:&ldquo 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与一些中国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希望能够实现优势和资源互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rdquo
  • 合成生物学是一座金矿,2022年该如何挖掘?
    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近年来呈高速增长态势,在 COVID-19 疫苗市场的影响下,上一年度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总规模突破 700 亿美元,同时该年度全球合成生物学方向总共获得近 180 亿美元投资,创历年最佳。2022 年新年伊始,市场对合成基因和合成细胞的需求继续增加,企业开始加速扩大其战略布局,而资本市场目前表现得对生物医药和食品领域更加青睐。科学研究方面:新的一年,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势头十分强劲,全球多家科研机构纷纷在各类顶尖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最新研究进展。图1:2022年初合成生物学领域最新科研进展企业战略方面:近日,Moderna 继公布打算在英国建造制造中心的计划几天后,宣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增设 4 家新的子公司,以扩大其 COVID-19 疫苗及未来其他 mRNA 疫苗的制造和分销规模,进一步拓展其全球布局。Moderna 在公告中指出,亚太地区是其总体业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司已经在日本和韩国设有办事处,且最近还达成了一项在澳大利亚开办制造工厂的协议。随着亚洲四家子公司的增加,Moderna 期待寻找新的机会,利用其 mRNA 平台帮助解决亚洲面临的健康挑战。资本市场方面:根据 CB Insights 数据库来源,截至2022年2月17日,本年初全球合成生物学初创公司累计获得投资近 10 亿美元,与 2021 年第四季度 28 亿美元单月换算相比,略有下降。融资事件达到 21 笔,平均每笔约 4300 万美元,仍处于正常波动范围。其中,A轮次融资事件占比14%,B轮次和C轮次融资事件数各占比33%,其余轮次占比20%。图2:2022年初合成生物学领域部分融资事件2022年初,合成生物学融资以生物医药为主。目前排名前 10 位的融资事件分别是:Metagenomi、蓝晶微生物、Kyverna Therapeutics、引航生物、Endless West、Cure Genetics、微构工场、DNA Script、熙宁生物、Ribbon Biolabs。其中,拥有下一代多功能基因编辑工具的组合基因药物公司 Metagenomi 完成了 1.75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融资所得将用于推动 Metagenomi 领先的体内和体外基因编辑治疗项目;蓝晶微生物(Bluepha)完成 B3 轮融资,一年内蓝晶微生物 B 轮融资总额已达 15 亿元人民币;引航生物则跨年度连续完成 C 轮、C+ 轮超 4 亿元人民币融资。此外,还有诸如艾码生物、昌进生物、西湖欧米等生物技术公司相继完成了天使轮或Pre-A轮融资。图3:2022年初合成生物学领域融资TOP10从 2022 年年初合成生物学各应用行业的数据来看,不同于 2021 年第四季度 “食品营养” 领先其他行业的格局,2022 年年初“生物医药” 达 8 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所有行业。而“食品营养”领域只有美国分子烈酒品牌 Endless West 一家企业上榜。图4:2022年初合成生物学应用行业分析在新年初筹集的近10 亿美元中,几乎全部集中于生物医药领域,总融资额占比超过90%,其中药物开发约占两成。但合成生物技术并不局限于医疗领域,在化工、材料、食品等方面也有大量应用,相信今年后续也一定会出现更多其他应用行业的投融资动态。总体来看,合成生物学2022年的发展动向:一方面技术研发势头强劲,另一方面企业也在加大全球布局,而资本市场目前主要还是看好「医药」「食品」两大类别。合成生物学是一座金矿,有无比巨大的潜力等待着市场挖掘。
  • 聚焦“小众”产品 挖掘色谱分离之美——“创新100”走进雪景科技
    科学仪器行业活跃着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具有良好市场潜力的中小仪器厂商,为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仪器信息网在2021年继续推进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以公益性的宣传报道和资源对接,助力行业筛选扶持真正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种子选手”。近日,“创新100”项目采访了雪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景科技”)。雪景科技实验室一隅研发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提到国内全二维气相色谱的热调制产品生产厂商,不得不提这样一家公司——雪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初的雪景科技,一直致力于在色谱分离这个细分领域深耕挖掘。经过几年的努力经营,目前已经在全二维气相色谱核心部件——调制器和数据处理软件方面颇有建树。六年来,公司规模虽然较小,其业绩表现却不错。雪景科技联合创始人赵之骏告诉我们,除了去年受疫情影响,雪景科技其余几年的销售额均实现了100%以上增长,且今年前四个月,营业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收入。而今,他们正在朝着“形成自己的技术特色和市场优势,从而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仪器品牌”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能够取得亮眼的成绩,得益于雪景科技对于产品创新的重视和投入。据悉,雪景科技每年的研发投入均超过了销售额的50%,而研发人员更是占到了公司总人数的50%,这对于一个中小规模企业来说是件很难得的事,同时也足以看出雪景科技是真正将产品创新看成了公司的发展基石。雪景科技成立以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使用半导体制冷的固态热调制技术。赵之骏介绍,固态热调制器是全球第一个商业化的不需要液氮或压缩制冷机的热调制产品,它克服了全二维色谱普及的关键性障碍,使得全二维色谱的使用门槛降低,用户可以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更高效的全二维分析,这促使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应用需求。此外,雪景科技除了每年固定推出或更新的产品外,还跟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不同行业和政府科研机构展开多方面的技术合作和产品整合。固态热调制器降低了全二维色谱应用门槛全二维气相色谱调制技术以及相配套的全二维色谱数据处理技术至今已经历了很多变革和演化,在欧美发达市场逐渐形成了几种成熟的方案产品。赵之骏介绍,根据不同调制原理,全二维色谱调制器可分为热调制和气流调制两种方式。其中热调制由于调制效果优异,方法优化方便,可直接联接质谱等优点,是目前科研上主要应用的调制方式;而气流调制由于其构造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强,更适合常规分析应用。不过,作为主流的调制器,热调制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制冷剂,依赖液氮或制冷机制冷,设备比较复杂,操作维护要求很高,而且由于信息量比常规一维色谱多了一个数量级以上,数据处理异常繁琐,所以一般只应用在高端实验室,市场规模很小,国内几乎没有公司参与产品开发和市场化运作。“从全球范围来看,也只有2-3家具有一定市场规模的全二维气相色谱厂家,而且都是欧美企业。”相较而言,雪景科技研发的固态热调制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体积小巧,安装操作方便,而且可以任意加装在现有色谱平台上,将普通气相色谱仪轻松升级成全二维系统,极大降低了全二维气相色谱的应用门槛,可以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使用这项先进的分析技术,还可以开发出高端实验室之外更多的应用场景,从而进一步增加全二维的市场规模。“除了提供创新产品,我们还充分发挥本土企业优势,为国内客户提供更贴心、更及时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赵之骏说,由于目前全二维色谱还属于比较新的技术,方法开发和优化、色谱数据处理和挖掘等方面跟常规色谱都有所区别,要更好地发挥全二维技术的高效分离能力,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我们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技术人员或合作单位,提供全方位的咨询、维护、方法开发或定制化服务,并通过专门的线上交流群及时沟通和指导,有必要时派资深工程师到现场解决和培训。同时结合我们不定期的线上知识分享、讲座报告,以及线下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议,共同为大家创造一个全二维色谱相关的学习环境和技术平台,有效解决客户的困难和问题。”雪景科技相关产品让中国进入全二维色谱“第一梯队”事实上,自从全二维技术发明以来,国内的学者对此技术抱有很大兴趣,很早就开始了多领域的应用开发,我国也是全球最早开展此类应用研究的国家之一。赵之骏提到,目前全二维气相色谱设备的市场规模已经从5年前的每年10套左右,增加到每年50套以上,这些设备的使用也极大促进了国内全二维应用的开展,并转化成实际的科研成果,近几年国内科研单位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的全二维色谱相关的应用论文也越来越多。同时,很多单位开始应用全二维色谱技术建立各种标准,用于解决常规色谱方法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有一些地方标准已经开始实施。“可以预见,未来全二维色谱的市场将非常广阔,特别在石油化工、煤化工、食品风味、环境污染、代谢组学、医疗诊断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不过,他也谈到,虽然近年来全二维色谱的市场规模显著增加,但总体来说还是属于小众的仪器产品,很多分析行业的科研工作者对该技术了解不多。而且由于标准较少,在基层实验室推广比较困难。提及未来,赵之骏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增多,全二维色谱这种先进的分析方法已经开始逐渐从高端实验室向中低端常规实验室转移渗透,无需制冷剂、操作方便、维护要求少的调制器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今后,雪景科技将继续聚焦研发创新,扩展全二维色谱及相关的多维色谱产品线,改进产品质量,不断推出方便、可靠、智能、高效的产品,以及针对特定应用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国内客户。“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能够进入全二维色谱的世界‘第一梯队’,并成为某些创新技术和应用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附:“创新100”介绍  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借助报道、走访、调研等方式,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  项目自启动以来,已收到超过150家企业的踊跃申请,通过输出公益性的宣传报道,组织企业研学、参观交流、主题讨论等各类资源对接活动,得到广大科学仪器企业与用户单位的高度关注与一致好评,现已成为中国科学仪器市场颇具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对于提升国产仪器品牌影响力,为行业筛选优质仪器企业贡献重要力量。为延续“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精神,筛选和服务更多国产科学仪器潜力企业,“创新100”将于2021年继续进行,为国产仪器企业输送更多公益资源。  点击链接,立即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huangxin100-2021
  • 瑞士帝肯集团将收购美国SPEware公司
    2016年8月31日,帝肯集团在瑞士宣布将收购美国SPEware公司,以进一步扩大帝肯在全新细分市场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SPEware公司是专注于北美市场的质谱分析样品制备解决方案供应商。未来,SPEware将作为帝肯生命科学事业部的一部分,利用Tecan在全球的客户基础和有利位置为市场提供质谱分析样品制备的自动化平台。  计划的收购金额为5000万美元(4900万瑞士法郎),并将完全以现金形式支付,这一数字为SPEware公司2016财年预期销售额的三倍。  帝肯集团CEO David Martyr博士评价说:“整个SPEware团队在研发及商业化其专利固相萃取技术方面取得了喜人成果。除SPEware目前所关注的北美市场之外,我们很高兴可以在Tecan全球销售及服务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快其发展势头。随着SPEware公司耗材及专利仪器产品的加入,我们将扩大在质谱分析市场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对之前由IBL公司所服务的专业免疫分析市场也是一个有效补充。我们非常期待SPEware的加入。”  SPEware公司CEO、创始人Phil Dimson说:“能够加入帝肯集团我们非常高兴,因为这样的结合为我们的客户和员工增加了显著的协同价值。Tecan作为实验室自动化平台全球市场领导者,是SPEware在质谱样品制备智能耗材和设备方面解决方案的一个有力补充。”  关于SPEware公司  位于美国加州的SPEware公司已创立近二十年,拥有超过60名员工。其分析实验室提供先进的样品制备解决方案,结合智能化学耗材与专用设备及模块,使LC-MS工作流程更有效率。这类提取技术企业每年约实现个位数增长,但最近几年SPEware公司显然已经超越了这一数值,这是源于其差异化产品组成以及高复杂性测试中首选自动固相萃取作为样品处理方法这一市场趋势。
  • 加速认知螺旋,实验室来了“机器化学家”
    走进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综合楼一楼,一条人工智能(AI)化学实验线正在进行测试。如果一切顺利,它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一位博士生花五年时间才能获得的数据,在这里只需一个月就能完成。而且,实验不会受到个人的实验技术水平、心情好坏、数据偏好等影响,可以确保实验数据规范准确。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正在推动科研范式变革。AI在解放科学家双手、提高科研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在催生更多创新。在科学数据、算法、算力的支撑下,面向科研“第五范式”的智能化科学设施,将实现“AI科研助手+操作机器人+智能实验环境+可信多方协作”的高效迭代。常规实验观察高度依赖人的体力和经验,而基于AI算法的无人实验将颠覆这一切。比如这条由上海科学家研发的AI化学实验线犹如一位“机器化学家”,让人类专家告别简单劳动,将智力集中于最前沿的创新探索。而这种“身边的变革”不仅发生在化学合成领域,不少新材料、药物发现等领域的实验室都已经与AI融合相伴,一个全新的科研时代已然来临。告别摇试管、守仪器,节省三分之二的时间精力根据实验方案,称量取样、放入通风橱开始实验,再将样品送入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在送达研究者手中的同时,也进入数据库。无需多时,实验分析报告就传到了研究人员手中。这就是AI化学实验线未来的工作模式。负责搭建AI化学实验线的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左智伟觉得,实验线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把博士生从摇试管、守仪器这类简单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至少可以节省他们三分之二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无论有机、无机材料,抑或生物制药,实验步骤具有相当的共通性,主要以取样、顺序加料、设定反应条件、分析实验结果为主。这些程序性事务正是机器所擅长的。之所以决定将引入AI这件事付诸行动,基于左智伟的一个粗略计算:五年学习毕业时,一名硕博连读生通常会有15本实验记录本,多的可能有30本。按每本100页计算,一般平均每页会有两条有效数据,那就相当于可以积累6000条反应数据。而AI化学实验线可以24小时运转,同时进行多个实验,只需一个月就能完成一个博士生五年的积累。从事热电材料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立东研究员也有同样的感触。在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多所高校与硅酸盐所联合开展了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新材料探索研究。得益于高通量计算、数据挖掘研究平台的建立,新型热电材料的筛选与性能优化的速度获得了成倍提升。科研提速的同时,实验室收获的还有宝贵的研究智力。在左智伟看来,科研“体力活”的大幅减少,可让实验室里的年轻人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中。而且,有AI帮助,人类专家萌生的各种科研想法能够更快地执行,“预测—分析—改进—再实验”的认知螺旋式上升也会推进得更快。最为重要的是,年轻人的科研兴趣不会被枯燥重复的实验所消磨,这会吸引更多人投身科研,从整体上加速科技创新。从存量数据中“淘宝”,突破数据和算法瓶颈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范式一直在“迭代”。几千年前是经验范式,几百年前是理论范式,几十年前是计算范式,十几年前是数据范式,而今是AI范式。近年来,“AI for Science”正在引发一场科学革命。AI在预测蛋白质结构、自然语言学习上的表现,不断在社会上引发高度关注。在这股变革大潮下,科学家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实现数据和算法这两大核心要素的突破。为发展AI化学,从2021年起,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从国内外引进了多位青年人才,组成了20多人的研究团队,专攻AI驱动的有机合成。薛小松就是其中之一。“数据库是目前面临最大的难题。”他坦言,机器学习需要大量数据,应用也受限于数据。国外很久之前就开始布局科研数据库,在这方面有着丰厚的积累;相比之下,国内大量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有些“先天不足”。为此,左智伟正带领团队努力挖掘存量实验数据。毕竟,“发表论文只会用到一小部分数据,而且往往带有结果导向的偏见”。而实验过程中会对成千上万种新催化剂、新配体进行研究,从这些存量数据中“淘”到AI训练所需要的“宝”,概率相当高。同时,他们也期待实验线早日启动,因为AI实验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也可用来“投喂”训练算法模型。“计算除了需要数据输入,还需要给出算法、模型和判据。”陈立东说,早在十年前,国外就提出了“材料基因”的概念,而这正是如今“AI+材料”的前身,“可以说,材料就在那里,就看你用哪种工具去挖掘、去发现”。比如,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教授就通过大数据挖掘,发现了一些传统合金性能最好的区域,使其长期以来未获突破的材料力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AI加盟科研,科学家的发现意识比以往更重要“AI已这么能干了,还需要科学家吗?”面对这样的疑问,大多数科学家似乎并未惊慌失措。他们很清楚,AI是一种得力工具,可让更多研究者将智力集中于最前沿的创新。 大约十年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史迅的一位学生,在实验中无心插柳发现了一种“砸不碎”的半导体,具有金属延展性。后来,研究组发现其中蕴藏着一些新机制,可惜用传统试错的实验方法很难获得有效结果。于是,研究组运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很快得到了一批具有类似性能的材料。史迅认为,“AI+材料”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广泛的学科交叉来建立研究体系。目前,上海硅酸盐所已建立起了计算材料研究中心、材料基因研究中心,为所内外不同方向的研究团队提供合作平台,拓展人工智能与材料研发的融合场景。在迎接AI助手的同时,科学家愈发认识到“发现意识”的重要。不少研究者认为,在日常科研训练中,学生仍需要学会动手做实验,善于发现实验中的“秘密”。因为基础研究中的许多重大发现,往往就隐藏于“异常”的实验结果中。“有了‘机器化学家’,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实验的深刻理解,因为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被AI的加入屏蔽掉了,我们还需要找到其他训练方式来弥补这些隐性损失。”左智伟说,AI目前看来还无法主动思考实验过程中的机理,所以在为AI建立实验模型时,需要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本质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未来一部分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很可能会被淘汰。
  • 微软收购默克Rosetta Biosoftware资产
    微软与默克签署协议收购 Rosetta Biosoftware 资产,巩固在生命科学行业内的地位   美通社-PR Newswire华盛顿州雷蒙德6月1日电 微软公司 (Microsoft Corp.) 今天宣布,该公司已就收购 Rosetta Inpharmatics LLC 旗下业务单位 Rosetta Biosoftware 的某些资产与默克公司 (Merck & Co., Inc) 达成了一项协议。Rosetta Inpharmatics LLC 是默克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这项交易让微软能够把遗传学、基因组学、代谢物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管理软件整合进微软 Amalga Life Sciences 平台,以增强翻译研究能力。此外,为了充实 Amalga Life Sciences 平台以满足新兴制药研究的需求,微软还将与默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根据协议,默克将成为微软 Amalga Life Sciences 2009 平台的一家客户,并将就结合了 Rosetta Biosoftware 技术的新解决方案的趋势和演化向微软提供战略投入。该软件平台将帮助推动默克改善原本已经十分先进的研究能力。   Merck Research Laboratories 副总裁 Rupert Vessey 表示:“这项协议为 Rosetta Biosoftware 技术建立了稳定的可持续平台。除此以外,我们期待与微软协作开发新的生物信息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并加快药物的发现与开发。这正是我们先前宣布的旨在改善我们基本研究工作的效率以确保长期的产品线生产力的战略的一部分。”   微软医疗解决方案集团公司副总裁 Peter Neupert 则表示:“我们为与默克的协作并通过互补性的 Rosetta Biosoftware 的资产来增强 Amalga Life Sciences 的能力而感到振奋。整合而成的新产品将让客户能够改善基因组学、生物学和研究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帮助更快地把能够挽救生命的药物和疗法推向市场,并且加速个体化用药的实现。”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