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肥胖基因检测

仪器信息网肥胖基因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肥胖基因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肥胖基因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肥胖基因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肥胖基因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肥胖基因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肥胖基因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肥胖基因检测相关的论坛

  • 【转帖】新的基因组研究提示肥胖基因有多样性

    新的遗传学技术揭示了肥胖基因的变异编译 zfyyzz00字数544 《科学日报.》在2010年11月29日报道 - 肥胖是高度遗传的,但到目前为止遗传关联研究只揭示了这种遗传本质一小部分。现在,在生物医学可以公开获取的杂志《Genome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两个神经系统基因已经证实了DNA的,它们与过高的与体重指数相关。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斯克里普斯转化科学机构的Kelly Frazer和同事以及Sanofi - Aventis使用了一种新方法,它可能在寻找隐藏的遗传特性成为普及:在一个大量人群中重新对基因组的候选区域进行测序,然后再与该疾病有关基因区域寻找遗传标志物。Frazer说:“我们测序编码酶FAAH和MGLL的两个区间,它们是调节在大脑和周围组织内源性大麻素水平,参与能量平衡和调节食欲。这些内源性大麻素水平在参与的肥胖患者中具有高水平,这两种酶从而提供了强有力的候选基因,来解释与体重指数相关的遗传特性”。在这两个基因,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四个区域与BMI相关:FAAH启动子,MGLL启动子子,MGLL内含子2和MGLL增强子。这些区域的另一项测试显示,在血浆中存在内源性大麻素水平升高有关的罕见变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Frazer说:““这是使用新的测序技术首次研究,把诸如肥胖少见的低频变异与复杂的通路相联系,并将特别关注的是要了解更全面的肥胖遗传性的作用,一这是一个在全球日益严重严重的健康问题。”编者按:本文并非旨在提供医疗咨询,诊断或治疗。出处: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0/11/101129203332.htm

  • 红杏出墙——肥胖易感基因FTO的家丑

    FTO,是脂肪含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massandobesity-associatedgene)的简称,看名字就像个胖子:就好像肥罗,奥胖一样。人们对FTO和肥胖关系的了解,最初来源于FTO基因上的一段。人们发现,FTO基因的内含子上的一些基因变异和肥胖有关。沿着这个线索,人们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这个基因和肥胖的复杂关系。亚当用肋骨制造了夏娃,如果把FTO看成是张三的话,他的内含子上和肥胖相关的基因变异,真的可以称为是张三的贤“内”助了。然而现在张三很苦恼,别人眼中的贤内助,在他看来,不如称为贱“内”,因为她和李四似乎眉来眼去,有红杏出墙的征兆。最近人们发现,FTO内含子上的这些同肥胖相关的基因变异,不仅和FTO没有太大的关系,反倒和一个遥远的基因IRX3的表达关系更密切。IRX3和体重及脂肪组成密切相关。IRX3缺陷的小鼠的体重比对照下降20%到30%。这是怎么回事?如果用张三和李四显得有些复杂,我们可以用另一个系统:FTO是黄河,内含子上和肥胖相关的基因变异是风陵渡,IRX3则是长江。风陵渡扼的不是黄河的咽喉,反而是长江水道,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在地图上绝无可能,在基因表达层面却没有那么难。内含子一般被认为是负责调控所在的基因的,就像风陵渡影响黄河水势。但是基因组结构复杂,就像千回百转的河流,而且不在一个平面上进行,而是在细胞核内的空间盘绕往复,这样,FTO的黄河就和IRX3的长江在空间接近,也许FTO内含子里面的风陵渡,就因而接近了IRX3,并且影响了其走向。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这叫做long-rangeinteraction。以前,这种相互作用研究的较少,但是现在,人们对这种long-rangeinteraction越来越重视,许多复杂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可能都是通过这种长距作用来发挥功能。其实张三不用尴尬,最好的结局是他的老婆和李四兄妹相称,大家一起来调节肥胖,就像风尘三侠:李靖,红拂女,虬髯客一样,又或者像老顽童,瑛姑,段皇爷一样,这是皆大欢喜的场面。Nature(2014)doi:10.1038/nature13138.

  • miRNA缺失或能有效抵抗肥胖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微小的RNA链(microRNA, miRNA)影响我们的细胞如何燃烧脂肪和糖。这一发现为生物学家们开始寻找治疗肥胖症和相关的健康问题打下基础。根据这周发表在PNA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当两种miRNA从小鼠的遗传物质中缺失时,依赖高脂肪饮食的小鼠抵抗肥胖。这项发现提示着靶向这两种特异性的miRNA的治疗方法可能有助于抑制肥胖流行症。一度被认为是垃圾DNA,研究人员如今知道miRNA在基因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和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已知与心脏病、糖尿病、丙型肝炎、淋巴瘤和乳腺癌相关联。尽管之前已知miRNA与肥胖者相关联,但是这些新的发现是第一次确定miRNA和细胞代谢之间存在关联。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基因改造而不能产生miR-378和它的表亲miR-378*,从而导致相对苗条的动物也能够快速地将细胞食物转化为能量。

  • [转帖]小木虫健康知识讲座——肥胖

    小木虫健康知识讲座——肥胖第一次弄个讲座挺不容易的,大家多多鼓励支持啊!1 楼——肥胖的常识什么叫肥胖肥胖的原因肥胖的信号肥胖的危害2 楼——如何科学减肥一定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减针灸减肥的解答抽脂减肥无益健康3 楼——如何长胖什么叫肥胖 从医学角度看,肥胖是指身体脂肪的过度增多,并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认为肥胖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一种症状,所以在这里我们称之为"肥胖病"。正常人体有大约300到350亿个脂肪细胞,当脂肪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增多后就形成了肥胖。随着体重的增高,首先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然后数目开始增多。并非一般人们认为的只有细胞体积的增大。 目前诊断肥胖病多采用体重指数(BMI)的方法,体重指数是一项比较准确且被世界广泛接受并采纳的诊断方法。在本站首页您可输入您的体重(公斤)和身高(米),然后点击"计算",系统后显示出您的体重指数,并给出诊断结果。 下面列出了"体重指数"和"健康危险"的关系,在中国肥胖病的诊断标准为体重指数大于25。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BMI大于25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在诊断肥胖时还应考虑腰围与臀围的比例(WHR), WHR大于0.9对健康是不利的。 体重指数 健康危险 18.5 - 25 一般 25 - 40 极高肥胖的原因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肥胖的行列。目前,我国肥胖人口占了总人口的15%,有些城市甚至高达30%。肥胖患者除极少数是缘于内分泌失调和遗传方面的因素,绝大部分属于单纯性肥胖,其造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 饮食方面。不恰当地追求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特别是过多地摄入动物内脏和动物脂肪,以及好零食,经常大量饮啤酒,喜好细软食物而不愿吃含纤维素丰富食物以及饭后静卧的人;  2、 运动少。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家务劳动的机械化,人们的体力活动大为减少,导致人体能量的供给超过了需求,从而引起肥胖;   3、 生理原因。男子到中年以后和女性到了绝经期后,由于各种生理功能减退,体力活动减少,而饮食未相应减量,往往容易造成体内脂肪的堆积,一些妇女在妊娠、哺乳期间营养良好,产后未能及时参加体力劳动或身体锻炼,也会造成肥胖。  除上述几点主要原因外,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也是造成肥胖的不可忽视的原因。肥胖的信号  同许多疾病一样,肥胖也是有前期"信号"的。大多数人在"发福"之前都会感觉到这样一些症状:  易累:一段时期内感到容易疲劳,稍微活动就会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稍加休息之后,就可恢复体力。  怕动:原先喜欢文体活动或素来勤快的人,变得越来越赖,不愿活动。对原来喜爱的运动,如跳舞、打球等,都提不起精神来。   嗜睡:睡眠并不缺乏,甚至已相当充足,但还是想睡,常感到发困。  爱吃:无论什么食品都胃口大开,尤其在晚上。吃完晚餐,睡前还要吃零食,否则会觉得胃里空荡荡的,甚至心慌难受,睡觉不安稳。  当人体出现上述几种异常反应时,应提高警惕,因为这些人的一只脚已经跨入了肥胖的行列。肥胖的危害  肥胖具有以下危害: 1、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劳动力,并易受到外伤。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皮肤皱褶处易患皮炎,静脉曲张等。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走动困难,稍微活动就会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严重的甚至导致劳动力的丧失。人体脂肪过多,影响到体内性激素的平衡。男性表现为性功能低下、阳萎。女性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等。由于肥胖者行动及反应迟缓,也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从而引起骨折或扭伤。 2、易发冠心病、高血压甚至死亡五重奏。 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肥厚,久而久之发生高血压。脂肪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中风。如果一位肥胖者同时伴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及脑血管意外则称为"死亡五重奏",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死亡很快就会来临。 3、对肺功能的不良影响。 肺的功能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除二氧化碳。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的堆积,腹腔内压力升高,横膈抬高又使胸腔压力增高,限制了肺的呼吸功能,故可造成缺氧。表现为嗜睡、紫绀、呼吸困难、红细胞增多、右心肥大,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这是一种特殊的肺心病,又称为换气不良综合征或肺通气不良综合症,又称匹克维克尔氏综合症。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25%。肥胖者还由于颈部周围脂肪过剩堆积,在睡眠时引起周期性气管闭塞,形成失眠或剥夺睡眠综合症。 4、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妇女因卵巢机能障碍可引起月经不调。 5、易引起肝胆疾病。 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是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造成在肝脏内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大约50%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胆固醇结石。有报道患胆结石症的女性中有50% ~ 80%是肥胖者。肥胖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其胆结石的发病率高6倍。 6、易患某些癌症。 如: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子宫癌等。 7、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易感染。 8、可引起骨关节病变。 体重过度增加能使许多关节(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磨损或撕裂而致疼痛。 9、并发疝气,以食道裂孔疝最常见。 10、缩短寿命,引起早夭。 美国生命保险协会进行调查后得出如下结果:标准死亡率为100%,超重20%的肥胖者死亡率为128%,超重35% ~ 40%的死亡率为151%,表明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死亡率也相应增加。据报道成人体重如超过他应有体重的14%就有早夭的危险性.

  • 上海塑化剂检出率达95% 是致儿童肥胖的“元凶”

    中国儿童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教研室副主任史慧静10日对记者透露,新近的研究显示,环境污染导致的内分泌干扰物正在成为导致儿童肥胖的新"元凶",塑化剂的代谢产物浓度越高,儿童越肥胖。  统计数据显示,1992年到2002年1间,中国7-17岁城市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增加了30.9%和39.7%,且儿童肥胖率显著高于青少年;据报道全世界1.55亿超重肥胖儿童少年中,每13个中就有一个来自于中国。调查发现,上海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较高。  史慧静介绍,2010年上海市曾就青少年的性发育问题做过两次调查。专家组选择来自上海中心城区及郊区、发育前或刚刚发育的500个孩子的尿液样本进行分析,专门分析塑化剂的代谢物的排出跟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发现,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的代谢物检出率在95%以上,也就是说,塑化剂通过孩子们平时的饮食、日常生活的接触广泛存在,而且它们与孩子身体体脂肪的分布有关系,塑化剂的代谢产物浓度越高,儿童越肥胖。  此外,另一项易导致少儿肥胖的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从85%左右的儿童尿液样本中都能检出。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周颖认为,考虑儿童肥胖的控制过程时,除了营养、体育锻炼问题外,也应该开始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据了解,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干扰物对人的健康问题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  专家称,过去人们总是关注肥胖的遗传因素。目前看来遗传作用反而没有环境大。父母胖孩子也胖,有时并不是因为遗传,而是共同的生活环境如过量喂养、缺乏运动及污染因素导致的。

  • 肥胖与吃饭速度有关

    日本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和东京齿科大学合作,对东京都内340位20-60岁男女公司职员,进行肥胖和吃饭速度关系的调查。  以BMI=25以上为肥胖标准。  BMI是将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所得的数值。如一个人体重60kg,身高1.7m,其BMI就是20.8。  调查结果:吃饭速度快的(占总数40%)平均BMI23.5。  吃饭速度不快不慢的(占总数45%)平均BMI22.4。  吃饭速度慢的(占总数15%)平均BMI21.6。  提醒您:以下食物吃了必胖(图)  接着又对9位20-50岁男性进行吃饭速度和满腹感关系的调查。通常一顿饭工夫平均为17.2分钟。如果使用节拍器使每分钟咀嚼次数增加到 88,即将吃饭时间延长到33.7分钟,则试验者的食量从平时的693克减少到528克。一天三顿日积月累,这一差值将变得相当巨大。据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武井典子的研究,人的血糖值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上升,30分钟后达到峰值。由于血糖值达到峰值给人满腹感,约需30分钟。所以通过仔细咀嚼延长就餐时间,就能使少量食物让人获得满腹感,从而取得减少食量防止肥胖的效果。  如果您爱吃肉:减肥要学会正确吃肉  大阪市立大学曾根良昭教授证实,吃饭过快会给精神带来较大负担。他让7位女学生在温度、湿度恒定的人工气候室内,分为二组,分别给5分钟和10 分钟就餐时间。结果,5分钟组餐后心率比食前有所增加。而10分钟组餐前餐后几乎没有变化。他又做试验,将咀嚼次数从通常的325次减少到快食时的214 次。结果发现,通常吃饭时心率比饭前增加20%,快食时心率比饭前增加49%。通常饭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8%,快食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13%。

  • 韩国研究称多喝牛奶有助预防肥胖

    据韩国fnnew网站7月14日报道,韩国乙支大学食品营养系教授研究队2007-2009年间以7173名成年人为对象进行了国民健康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多喝牛奶等乳制品有助于预防肥胖。  调查结果显示,一天摄入一次乳制品肥胖发病率可降低21%,两次以上摄入乳制品肥胖发病率可降低37%。因此人体一天至少得摄入一次乳制品,否则无法起到预防肥胖的作用。  报道说,摄取的乳制品越多,身体质量指数(BMI)越低,越有利于预防肥胖。BMI指数又称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当BMI指数超过25(Kg/㎡)时,身体便会发出肥胖警告。  据调查,一个月摄入乳制品不超过一次的群体肥胖率为33%,2-3次的人群肥胖率为30%,一周摄取1-3次的人肥胖率为27%,一天两次以上摄取乳制品的人肥胖率仅为23%。人体摄入的乳制品越多,肥胖率越低。

  • 哪些中草药能预防肥胖

    中草药中的许多药物,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减肥问题,但文献记载了“令人瘦”和“消人脂肉”观点,从减肥的现实角度来说,的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仅举几种加以介绍:  海带:性味咸寒,归入肝、胃、肾经,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作用,也能使人消瘦,《食疗本草》曾述:”下气,久服瘦人。“现代研究证明,海带含海带素,为多糖类,其低程度的硫酸化物与肝素相似,有消除血脂的作用。其所含的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能减少人体摄入动物脂肪在心脏、血管、肠壁上的沉积。有人曾做过试验,肥胖的人一个月吃l-1.5千克海带能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况且如果缺碘也会引起甲状腺分泌不足,使身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严重的缺碘,可造成低水平的能量输出从而诱发肥胖,海带对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肥胖有较好的作用。  海藻:性味苦咸寒,入肝、胃、肾经,尤善消痰软坚、利水。《食疗本草》亦说:"瘦人,不可服之。"海藻有降血脂的作用,因海藻所含的藻胶酸与等分子的苯丙胺制成的合剂,是一种食欲抑制剂,能减轻肥胖而不引起失眠。  赤小豆:性味甘酸而平,入脾、心、小肠经,具有较好的利尿消肿、解毒作用。陶弘景说:"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食疗本草》也云:“久食瘦人。”应用赤小豆进行减肥,对伴有水肿的肥胖症效果尤好。  荷叶:性味甘涩平,入脾经,是很好的清暑药物。《本草纲目》引载《证治要诀》云:“荷叶服之,令人瘦劣。”有人曾用干荷叶每日煎汤代茶饮或煮粥喝,连服3个月,体重明显降低。  冬瓜:味甘淡而性微寒,有利尿消痰、清热解毒的功效,有较好的减肥作用。《食疗本草》说:“煮食之,能炼五脏精细,欲得肥者,勿食之,为下气。欲瘦小轻健者,食之甚健人。”还说:“患冷人勿食之,令人益瘦。”由于肥胖人多有内热,冬瓜的下气、清热,有助于减肥,可以长期大量服用。  茶叶:是世界性的三大饮料之一,有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的作用。唐代本草学家陈藏器说:“(茶叶)苦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现代研究证明,茶叶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和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能防治高血脂症。茶叶所含的咖啡因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使睡眠减少消耗增加。咖啡因和茶碱还有利尿和兴奋代谢的作用。可见其减肥作用是多种功能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的普洱茶、乌龙茶减肥效果最佳,素有减肥茶之美称。  能够减肥的中药有很多,涉及面也广,包括动物、植物、矿物。除上述所及之外,还有鸡内金、泽泻、牵牛子、大黄、枣叶、楮叶、鸡肠草、野鸡肉、鲤鱼、防风、薏茁仁、绿豆、魔芋、山药、防己、茯苓、芒硝等,还有待进一步地开发研究,不可盲目使用

  • 【转帖】肥胖与吃饭速度有关

    进行肥胖和吃饭速度关系的调查。   以BMI=25以上为肥胖标准。  BMI是将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所得的数值。如一个人体重60kg,身高1.7m,其BMI就是20.8。  调查结果:吃饭速度快的(占总数40%)平均BMI23.5。  吃饭速度不快不慢的(占总数45%)平均BMI22.4。  吃饭速度慢的(占总数15%)平均BMI21.6。  提醒您:以下食物吃了必胖  接着又对9位20-50岁男性进行吃饭速度和满腹感关系的调查。通常一顿饭工夫平均为17.2分钟。如果使用节拍器使每分钟咀嚼次数增加到88,即将吃饭时间延长到33.7分钟,则试验者的食量从平时的693克减少到528克。一天三顿日积月累,这一差值将变得相当巨大。据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武井典子的研究,人的血糖值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上升,30分钟后达到峰值。由于血糖值达到峰值给人满腹感,约需30分钟。所以通过仔细咀嚼延长就餐时间,就能使少量食物让人获得满腹感,从而取得减少食量防止肥胖的效果。  如果您爱吃肉:减肥要学会正确吃肉 吃饭过快会给精神带来较大负担。让7位女学生在温度、湿度恒定的人工气候室内,分为二组,分别给5分钟和10分钟就餐时间。结果,5分钟组餐后心率比食前有所增加。而10分钟组餐前餐后几乎没有变化。他又做试验,将咀嚼次数从通常的325次减少到快食时的214次。结果发现,通常吃饭时心率比饭前增加20%,快食时心率比饭前增加49%。通常饭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8%,快食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13%。

  • 【转帖】肥胖与吃饭速度有关

    日本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和东京齿科大学合作,对东京都内340位20-60岁男女公司职员,进行肥胖和吃饭速度关系的调查。   以BMI=25以上为肥胖标准。  BMI是将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所得的数值。如一个人体重60kg,身高1.7m,其BMI就是20.8。  调查结果:吃饭速度快的(占总数40%)平均BMI23.5。  吃饭速度不快不慢的(占总数45%)平均BMI22.4。  吃饭速度慢的(占总数15%)平均BMI21.6。  提醒您:以下食物吃了必胖(图)  接着又对9位20-50岁男性进行吃饭速度和满腹感关系的调查。通常一顿饭工夫平均为17.2分钟。如果使用节拍器使每分钟咀嚼次数增加到88,即将吃饭时间延长到33.7分钟,则试验者的食量从平时的693克减少到528克。一天三顿日积月累,这一差值将变得相当巨大。据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武井典子的研究,人的血糖值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上升,30分钟后达到峰值。由于血糖值达到峰值给人满腹感,约需30分钟。所以通过仔细咀嚼延长就餐时间,就能使少量食物让人获得满腹感,从而取得减少食量防止肥胖的效果。  如果您爱吃肉:减肥要学会正确吃肉  大阪市立大学曾根良昭教授证实,吃饭过快会给精神带来较大负担。他让7位女学生在温度、湿度恒定的人工气候室内,分为二组,分别给5分钟和10分钟就餐时间。结果,5分钟组餐后心率比食前有所增加。而10分钟组餐前餐后几乎没有变化。他又做试验,将咀嚼次数从通常的325次减少到快食时的214次。结果发现,通常吃饭时心率比饭前增加20%,快食时心率比饭前增加49%。通常饭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8%,快食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13%。

  • 【金秋计划】健脾调肝饮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粪便代谢减少小鼠肥胖

    [b][size=15px][color=#595959]健脾调肝饮(JPTGY)[/color][/size][/b][size=15px][color=#595959]具有[b]疏肝、理气、健脾、化痰[/b]的功效,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其可[b]有效治疗肥胖[/b]。前期研究发现,JPTGY对肥胖患者的减肥效果令人满意,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没有任何副作用。然而,由于中药制剂具有多途径和多靶点的特点,JPTGY治疗肥胖症的[b]机制尚不充分[/b]。[/color][/size] [size=15px][color=#595959]该研究旨在采用[b]高脂饮食(HFD)诱导的肥胖小鼠[/b]模型来评估[b]健脾调肝饮(JPTGY)的作用与肠道微生物群和粪便代谢变化之间的关系[/b]。[/color][/size] [align=center] [/align] [size=15px][color=#595959]通过HFD诱导C57BL/6小鼠建立肥胖动物模型。采用[b]脂质代谢的血清生化指标[/b]评价JPTGY在肥胖小鼠中的药效学。[/color][/size] [size=15px][color=#595959]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结合基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质谱([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的[b]非靶向粪便代谢组学技术[/b],对对照组、HFD组和JPTGY暴露肥胖组的[b]粪便样本中的细菌群落和代谢产物[/b]进行了研究。[/color][/size] [align=center] [/align] [size=15px][color=#595959]JPTGY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color][/size] [b][size=15px][color=#595959]JPTGY可以上调粪便微生物群的丰度和多样性[/color][/size][/b][size=15px][color=#595959],其特征是蛋白质细菌门较高。一致地,在属水平上,补充JPTGY诱导毛螺菌科NK4A136组、大肠杆菌、Turicibacter、梭状芽胞杆菌1和拟杆菌的富集,它们与14种关键的粪便代谢产物密切相关,对JPTGY治疗有反应。[/color][/size] [size=15px][color=#595959]代谢组学进一步分析表明,JPTGY对肥胖的治疗作用涉及亚油酸(LA)代谢途径、α-亚麻酸(ALA)代谢途径,甘油磷脂代谢途径、花生四烯酸(AA)代谢途径和嘧啶代谢途径,这暗示了JPTGY治疗肥胖的潜在机制。[/color][/size][font=mp-quote,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font][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color=#3573b9]结论[/color][b][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b][font=mp-quote,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font] [b][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肥胖表型与肠道菌群和粪便代谢的联系揭示了JPTGY治疗高脂血症和肥胖的潜在因果关系[/color][/size][/b][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

  • 肥胖动物模型建造标准_请教

    大家好,我是一个新手,请大家多多关照. 是这样的,我是一个学生,这学期需要做论文,所以特向网上的高手请教几个问题: (1)我论文是关于肥胖的,所以需要建立起肥胖的动物模型(老鼠),尽管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完全找到肥胖的动物模型的标准评价体系,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指标可以证明我在老鼠身上的肥胖模型建立成功了,我打算用高脂饮食将老鼠喂胖. (2)另外还有一个脂肪酸合成酶的在脂肪酸形成过程中的通路情况,以及测试方法. (3)什么地方可以下载到和的讲义. 请帮帮忙哦!小女子感谢不尽哦![em06]

  • 【转帖】科学家发现贪吃基因 能促进食欲使人发胖

    科学家发现贪吃基因 能促进食欲使人发胖 核心提示:牛津大学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最新研究证实,一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能通过促进食欲使我们发胖。换言之,正是因为人体内携带这种“贪吃基因”,使得我们的节食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减肥经历:无论当初的决心多么坚决,最终还是会屈服于美食的诱惑?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6日的报道,牛津大学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最新研究证实,一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能通过促进食欲使我们发胖。换言之,正是因为人体内携带这种“贪吃基因”,使得我们的节食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  这种名为FTO的等位基因最早发现于2007年,它定位在人体第16号染色体上,有分别来自父母的各一个副本。调查显示,多达14%的英国人两个FTO基因副本均出现变异。跟没有变异副本的人相比,他们的肥胖风险增加了70%,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0%。有49%的英国人携带一个FTO基因变异副本,他们患肥胖的可能性跟正常人相比要多30%,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大了25%。科研人员认为,FTO是一种与肥胖有关的最普遍的基因。  据英国医学会研究理事罗杰·考克斯介绍,这一研究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仅仅锻炼或节食来对付肥胖并不奏效。科研人员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药物或者其它方法“关闭”这种基因,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减肥反弹问题。  此前研究显示,有四分之一的英国人正在努力减肥,但是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最后会直线反弹——大多数人最后比减肥前还要重。英国堪称“最胖”的欧洲国家,被归类为超重或肥胖的男女超过了人口总数的70%。肥胖增加了他们罹患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的风险,每年也让耗费国民健康保险高达十亿英镑。

  • 大肠内菌群可能会致肥胖

    12月21日,刊登在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新的研究报告"Gut Microbiota Modulate the Metabolism of Brown Adipose Tissue in Mice"指出,生活在人们大肠内的细菌可能会降低“优质”脂肪组织(一种可快速消耗热量并可能有助于防止肥胖的特殊脂肪)的活性。研究人员认为,这将会有助于探究防止肥胖和促进减肥的新方法,包括可能的微生物和制药方法。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112/2011123013374772.gifSandrine P. Claus, Jeremy K. Nicholson和他的同事们解释说,数以万亿的细菌生活在健康人的大肠中,他们帮助消化食物和产生某些维生素。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这些细菌作用更多 - 他们以影响能量消耗、能量的脂肪形式储存以及微调免疫系统的方式来与机体的其他部位相互作用。Claus 和 Nicholson决定看看肠道细菌可能会如何影响棕色脂肪的活性。“优质”脂肪(棕色脂肪)在可以以脂肪形式储存前会迅速燃烧热量,并且其少量的存在于颈区和其他地方- 不像“白色脂肪”存在于松弛的腰部和臀部。研究人员指出,还没有人探究是否这些细菌可能作用于棕色脂肪。

  • 美国研究者研发肥胖疫苗 靠免疫系统抵抗增肥

    2012年07月09日 来源:国际在线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8日报道,美国Braasch制药公司近日研发一种肥胖疫苗针剂,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对抗体重增加。《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发表研究文章称,实验中老鼠接受这种疫苗后4天便减少了自身体重的10%,而且这些实验中的老鼠被给予高热量的食物,这也许意味着,肥胖疫苗能让人们食用高热量食物的同时还能保持身材。  据报道,这种肥胖疫苗的工作原理在于,使人体免疫系统制造生长激素抑制素(somatostatin)的抗体。生长激素抑制素是由大脑和消化系统生成的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抑制人体内其他的生长激素从而减慢新陈代谢,导致体重增加。重要的是,对人体至关重要的一些激素并不会受肥胖疫苗影响。  然而报道称,该研究仍旧处于早期,产品至少需要7-10年后才能上市,该疫苗仍旧需要大量研究来确认长期使用后的临床结果。据悉,目前英国市场上仅存在一种合法减肥药Xenical,这种药品能令人体减少吸收脂肪,但具有致人肠胃不适的副作用。(江淼)

  • 肥胖的人和体力活动较少的人要少吃主食

    肥胖的人和体力活动较少的人要少吃主食;偏瘦的肥胖的人和体力活动较少的人要少吃主食;偏瘦的人和从事体力劳动/运动的人要多吃一些主食。另外,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等薯芋类也属于主食。人和从事体力劳动/运动的人要多吃一些主食。另外,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等薯芋类也属于主食。

  • 吃饭速度快的人群肥胖风险增2倍

    相比吃饭慢的人群,吃饭速度快的人群肥胖风险增2倍;经常狼吞虎咽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健康人群应花费15-20分钟吃早餐,午餐和晚餐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

  • 两种脂肪酸摄入比例失调会导致肥胖

    法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长期过量摄入欧米噶6脂肪酸而缺乏欧米噶3脂肪酸易导致遗传性肥胖。  来自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类脂研究杂志》上介绍说,欧米噶6和欧米噶3都属于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对机体运转至关重要,但由于人体无法自行生成,所以只能从食物中摄取。欧米噶6主要存在于玉米中,由于一些禽畜大量食用玉米,因此它们的肉里也含有丰富的欧米噶6,人类获得的欧米噶6中有一半来自肉类和奶制品。欧米噶3则主要存在于亚麻籽、鱼类等食物中。  科学家们注意到,近40多年来,西方国家的肥胖率一直在不断增长。在此期间,人们的饮食呈现两个特点:其一,高能量食品摄入越来越多,脂类占到营养成分的35%到40%;其二,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欧米噶6,而欧米噶3的含量却相对较少。数据显示,过去40年内,欧米噶6的摄入量增长了250%,而欧米噶3的摄入量反而减少了40%。在法国,政府建议民众的欧米噶6和欧米噶3的摄入量之比应为5:1。而实际上,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为15:1,在美国这一比例甚至高达40:1。  为了验证欧米噶6和欧米噶3摄入比例失调与肥胖的关系,法国研究小组以老鼠为对象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如果过量摄入欧米噶6而缺乏欧米噶3,老鼠的脂肪量就会逐渐上升,而且它们的后代也出现了肥胖的问题。此外,老鼠的机体还出现了新陈代谢紊乱,比如对胰岛素产生了耐药性。  研究人员介绍说,欧米噶6和欧米噶3都是人体必需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但它们的摄入比例必须合理,否则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他们希望这一研究成果能引起民众以及食品工业者的关注。

  • 肥胖血脂偏高者尽量选择鸡胸脯肉鸡腿肉

    肥胖、血脂偏高者尽量选择鸡胸脯肉、鸡腿肉,少选鸡翅、鸡爪,少吃鸡皮,少喝油腻的鸡汤。普通健康人喝鸡汤的同时,也要吃一些肉,这样才能更好摄取鸡肉中的各种营养。

  • 肥胖、食品安全、有争议的成分,食品行业可以巧妙地应对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保持透明度

    食品行业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不是杂志里短短几页就能解决的。但我们在这里希望通过讨论食品业最常听到投诉的三个问题来开启读者的思路:肥胖、有争议的成分、食品安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看食品加工商以及业内的其它一些人士如何回答这些问题。“食品行业的问题从未平息过,不是这个问题,就是那里出事。”Ketchum公司保健和健康业务高级副总裁兼董事Cathy Kapica感叹道。Cathy是食品行业的资深专家,她曾任Quaker Oats高级科学家、麦当劳全球营养总监,是Tufts大学的客座教授,目前她为食品和饮料公司提供公共关系方面的咨询。对于解决方法,她有三个建议:透明、真实、交流。“对于食品行业来说,保持透明度是很重要的一点,”一家总部位于芝加哥的食品行业危机咨询公司的Jim Martinez说,“拒绝回答问题的人们往往会让消费者对他们产生怀疑。”“这个世界已经改变,而大多数食品公司却没有随之而变,”Kapica说,“他们对待消费者还是那种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关系。食品公司只会把自己想要为人所知的部分展示给消费者,可是现在,互联网、媒体和期刊改变了这一切。”公司可以向消费者作任何宣传和广告,但消费者还能从其他来源或者其他消费者口中得到产品的相关信息。因此如果食品行业能保持坦率的态度和透明的立场,消费者将倾听并愿意相信。肥胖:头号危机“食品工业的问题在于它的反应很迟缓,尤其是与公共卫生有关的问题上面。有些公司面临的一部分挑战是需要公开私有的信息。但他们最终也没有向公众说明,这让消费者觉得他们没有关心消费者的反映,但其实他们有考虑过。”Kapica说。一家跨国公司的研发总监说:“最好的处理这些事情的方式是直面问题,告诉消费者你对他们做的事情。”(我们在top 100的食品公司里得到了几位内部人士的评论,但他们要求保持匿名。)美国中西部的一家肉类加工公司的生产高管表示:“肥胖的流行已经从个人的决策问题变成食品加工商应该担负的责任问题,因为是他们在产品中加入的成分引起的问题。同时,如果消费者将同样的努力放到个人控制上,如果我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负起责任来,并且避免‘受害者’的心态。那么,肥胖问题将迎刃而解。”解决方案:根据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2011 年在美国推出的食品饮料新品中有16.5%具有某种形式的解决肥胖问题的声称。Innova给出了10项相关的声称,从“体重控制”到“不含高果糖玉米糖浆”。虽然 2011年的数量比起2010年来只是增加了一个百分点,但是这一数字近年来一直保持不断增加的趋势。不过Mintel指出,从2010年至2011年的类似解决肥胖问题声称(八类声称)的产品有轻微下降(4.6%),但并没有将现有产品考虑其中。美国家乐氏公司(Kellogg)在这方面就做得很不错,他们在一个名为“正确用糖”的网页上指出:“麦片,包括儿童麦片中的糖,在每日的糖摄入量中所占的比例不超过5%。在麦片中加入糖将改善味道、口感,从而鼓励你同时摄入了更多的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可能无法以其它方式从任何其他食品中获得的必需营养素。事实上,一份家乐氏水果麦片含有12 克糖或者说48卡路里的热量,而一杯桔子汁含有更多的糖,而水果酸奶含有双倍于儿童牛奶麦片的糖含量。”重点在于,市场上从来不乏解决肥胖问题和“为消费者好”的产品。但是如何让消费者愿意购买又是另一个问题了。“我们参与了美国农业部的MyPlate饮食指南标示计划,大多数食品公司都非常支持这类努力,”IFT的副总裁Jerry Bowman说,“对于食品公司来说,推出‘为消费者好’的产品很有吸引力。因为这是消费者所要求的。这是我们在每届IFT 食品博览会上所看到的。”但是他承认,实际上消费者并非总会购买这类产品。2010年5月,当16家食品饮料生产商——健康体重承诺基金会(HWCF)的原始成员——承诺到 2015 年将减少1.5万亿消费者摄入的卡路里时,这宣告着儿童肥胖问题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些公司表示,他们将会引入低热量选项,降低现有产品的卡路里,并减少单份食品的含量。这些公司包括:Bumble Bee食品公司、金宝汤公司、可口可乐、ConAgra食品、通用磨坊、好时、J.M. Smucker、美国家乐氏公司、卡夫食品、玛氏、味好美公司、雀巢、百事可乐、Post Foods/Ralston Foods公司、Sara Lee和联合利华。根据协定,HWCF将每年报告生产商的进步,美国最大的致力于改善健康和公众卫生的组织Robert Wood Johnson基金会将对HWCF的报告进行独立的评估,以确定他们到底降低了多少儿童和青少年所摄入的卡路里。任何减肥者都知道:体重减少需要时间。同样地,这些公司的努力要看到效果也需要时间,但毕竟他们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分享】关于饮食与肥胖、胆固醇和糖尿病的误区

    ●误区三:没有鳞的鱼胆固醇高 [解析]这个归纳不够全面。的确有一些没有鳞的鱼胆固醇较高,如银鱼、河鳗、泥鳅、黄鳝、鳕鱼,但不是所有无鳞的鱼胆固醇都高,如带鱼、鲨鱼,与有鳞的草鱼、鲳鱼、鲈鱼等相似。 ●误区四:糖尿病病人吃碳水化合物越少越好 [解析]血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关。糖尿病病人应当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防止血糖超标。应在维持正常体重的条件下,维持正常能量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仍应保持占能量的60%~65%。糖尿病患者每次应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片、新鲜蔬菜等,使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缓慢,血糖不会升高过快,水平亦较稳定;如果单纯的少食碳水化合物反而使消化吸收快,血糖很快升高,且持续时间短,容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心悸、头晕、出冷汗等。    ●误区五:晚上只吃菜不吃饭可减肥 [解析]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能量摄入过多,消耗太少,能量在体内转为脂肪积聚,形成肥胖。产生能量的三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脂肪1克可产生9千卡的能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1克可产生4千卡的能量。少吃饭可少摄入碳水化合物,可减少摄入能量,但多吃菜肴会多摄入脂肪,产生的能量更高,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反使摄入的营养素不能平衡,不利于健康。

  • 甜味剂到底会不会导致肥胖?

    近期,网络上关于“甜味剂到底会不会导致肥胖”的信息引发了关注。“甜味剂”是什么?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食品工业中如何应用?按照标准规定合理使用甜味剂是安全的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甜味剂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味剂的优点主要有五个方面: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机体代谢、甜度较高、价格便宜、不会引起牙齿龋变。根据GB2760规定,甜味剂在允许使用的食品中通常规定了相应的最大使用量。这些规定都是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定的,而且与其他允许使用的国家基本相同。然而,从食药监总局公布的201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来看,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的在总体不合格样品中占比较高,其中也有涉及到甜味剂不合格的产品。其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家不了解相关标准的规定,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也不排除个别厂家为节约生产成本,故意违法使用。甜味剂部分替代糖的摄入是一种发展趋势世界范围内无糖低糖食品和饮料产品的开发速度都较快,甜味剂部分替代糖的摄入已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世界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更多低热量或无热量食品的需求,开发应用更多的安全高倍新型甜味剂也是一个趋势。

  • 【金秋计划】通过肠道菌群探讨中药抗肥胖作用的全球研究现状和趋势,文献计量学研究

    [b][size=15px][color=#595959]肠道微生物群(IM)[/color][/size][/b][size=15px][color=#595959]已被发现与代谢紊乱有关,导致宿主过度脂肪积累、全身和慢性低度炎症以及[/color][/size][b][size=15px][color=#595959]胰岛素[/color][/size][/b][size=15px][color=#595959]抵抗。此外,肠道微生物的失衡会引发宿主体内一系列与[b]肥胖[/b]相关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代谢[/color][/size][b][size=15px][color=#595959]功能障碍[/color][/size][/b][size=15px][color=#595959]。目前的研究强调了[b]IM和中医在减轻肥胖相关疾病[/b]方面的关键相互作用。一些研究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这些相互作用,全面了解了中医药在IM调节中的作用及其影响。他们探索了中医通过调节IM的组成和功能结构,特别是肠道屏障功能和代谢物来纠正代谢紊乱的潜在机制。此外,有研究总结了中医药调节IM治疗肥胖的分子机制。[/color][/size] [size=15px][color=#595959]虽然这些贡献很大,但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某些限制,例如缺乏比较分析和过分依赖主观解释。[b]IM是旨在预防和治疗肥胖的中医研究的中心焦点[/b]。因此,追踪该领域的[b]进展和趋势[/b]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见解。[/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 [align=center] [/align] [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截至2023年6月17日,对2009 - 2023年“IM与中医肥胖”这一主题进行了文献检索。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WoSCC)中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中提取出版物的主要信息,包括完整记录和参考引文。为了可视化和分析文献,使用[b]CiteSpace和VOSviewer[/b]进行[b]文献计量分析[/b]。[/color][/size] [align=center] [/align] [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在过去的15年中,论文发表数量迅速增加。合作网络显示,[b]中国、北京中医药大学、食品与功能[/b]分别是该领域最活跃的国家、组织和期刊。Liu Bin发表的文章最多。2014年发表的Xu Jia的一篇论文拥有最高的本地引用分数(LCS)。关键词共现和文献共引分析表明,中医药对IM和肥胖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医药调控IM产生的[b]内源性功能性代谢分子[/b]所驱动的代谢效益上。其他重点包括中医调节IM恢复[b]肠黏膜屏障[/b]的机制,以及肠器官轴的[/color][/size][b][size=15px][color=#595959]管理[/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针灸[/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调节IM[/color][/size][/b][size=15px][color=#595959]的代谢优势,以及[b]中药小分子转化IM[/b]的过程。[/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 [align=center][size=16px][color=#3573b9]结论[/color][/size][/align] [b][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color][/size][/b][size=15px][color=#595959]该研究利用CiteSpace、VOSviewer和文献计量学在线分析平台,全面了解中医药干预IM抗肥胖的[b]现状、热点和趋势[/b]。不足:大多数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缺乏大规模的临床验证。第二,中医药的质量控制和规范化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今后的研究应更深入地探索中药调节IM的机制,以及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同时,应加强临床研究,验证[b]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对预防和治疗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有效性[/b]。[/color][/size]

  • 一顿饭钱的基因检测,靠谱吗?

    作为生命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正变得愈来愈为大众所熟知。由32亿个碱基对组成的人类基因组,是一部蕴藏着生命奥秘的天书。始于1990年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由6国科学家共同完成,花费27亿美金,在2000年6月宣布完成。  时至今日,基因组测序的费用已经大大下降。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陈科博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下面的数据:“基因组测序费用从27亿美元到1万元人民币,时间成本从13年变成13天,人力成本从当时上千人的六国科学家,到今天的3到5人就可以搞定。总体投入小到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可用得上的。”  安吉丽娜·朱莉因为基因检测确信自己未来会罹患乳腺癌而进行了预防性切除手术,随着基因检测费用的降低,是否意味着每个普通人都可以享受到好莱坞女星般的待遇?  平价到仅一餐的价格  电视从业者田晓岩联系到《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她最近发现了一款只要299元的基因检测产品。可以检测肥胖基因以及一些营养需求情况。  浏览该公司网站不难发现,该产品的互联网属性非常明显。目前仅有299元套餐一项产品,新用户注册立减50元,也就是说只要249元人民币、相当于一餐饭的价格,就可以体验一次“高大上”的生命解码。  付费之后,不久便可以收到该公司寄来的DNA采集包。打开一个蓝白色相间的大信封,里面装有一份说明书、两份一次性DNA 采集包——其中包含两套专用植绒棉棒、两个采样管、一份酒精消毒棉片、一份DNA 采样寄回袋,还有一张写着寄回地址的快递单。  用户只需按照说明书指示,用植绒棉棒在口腔内两侧皮肤上下刮拭15次以上,将拭子头部放进采集管即可。完成基因采样动作之后,直接用快递单把采样包寄回,两周后就可以取得自己的基因分析报告了。  田晓岩告诉记者实际上只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自己就收到了报告,用户体验也非常不错:“很方便,说明非常详细,完成整个操作只需要10分钟的时间。甚至快递单都填写好了、而且是到付。”最终她收到的报告显示自己存在新陈代谢过慢的风向,以及需要加强补充维生素E和叶酸。  “报告的内容有点简单,而且其中提供了一个人群比较数据,比较好奇这个比较是怎么来的。是基于自己的数据库吗?还是说有别的数据支撑。”田晓岩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虽然只是抱着体验的心态,但是跟自己健康相关的东西,多少还是会有些介意。

  • 【转帖】CRTC3基因可以放慢脂肪消耗速度

    CRTC3基因可以放慢脂肪消耗速度 为什么一些人竭力控制饮食依然肥胖?为什么一些人吃得不少照样苗条?答案可能在基因中。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名为CRTC3的基因可以放慢脂肪消耗速度。人体若缺乏这种基因,则脂肪消耗快,不容易发胖。基因开关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生物学家马克·蒙特米尼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普通老鼠和丧失CRTC3基因的老鼠正常进食时,两者体重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喂它们吃高热量饮食后,只有正常老鼠发胖。另外,丧失CRTC3基因的老鼠棕色脂肪细胞数量是普通老鼠的两倍。棕色脂肪细胞燃烧白色脂肪细胞中的脂肪,产生热量,维持动物体温。一些研究显示,身材偏瘦者棕色脂肪细胞含量高于偏胖者。蒙特米尼告诉每日科学网站:“CRTC3可能是控制棕色脂肪细胞数量的开关,如果能产生更多棕色脂肪细胞,就可能控制肥胖。”研究人员比较两组墨西哥裔美国人的体重后发现,CRTC3基因活跃的一组偏胖。研究报告12月16日由英国Nature杂志刊载。

  • 基因检测: “朱莉经验”非四海皆准

    今年5月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依据特定基因检测结果,接受乳腺切除手术,以防乳腺癌变。这一“朱莉效应”如今远播海外,基因检测的热度在国内逐渐升温,以致某地出现根据基因检测评估酒量、烟瘾,甚至是幼童的天赋和未来优势。如此向基因“问卜”与“朱莉经验”挨得上吗?查基因真能助我们料事如神吗?http://www.ibioo.com/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7/23/201831p6klrkntk8m1tb8k.jpg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断,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基因决定人的生老病死,是健康、靓丽、长寿之因,是生命的操纵者和调控者。因此,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基因,一切生命的存在与衰亡的形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是取被检测者脱落的口腔黏膜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种基因情况,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预知身体患疾病的风险,从而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遗传学专业人士游识猷表示,说起基因检测就不能不谈及10年前美国、中国等6国科研人员共同绘制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该图使科研人员对人类基因概况、基因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特点、基因变化与疾病的相关因素,有了“跨越式”了解。但迄今专家能够掌握的基因与疾病的关联、基因变异探知方法,与预测实实在在的绝大多数疾病之间还有漫长距离,遑论品评后天性甚强的个性差异。有人把基因组图谱比喻成地图,好像拿着它就能随时知道我们脚下的路通往哪里。其实基因彼此间会相互调控,多种罕见的基因突变会“殊途同归”地引起某种看起来相同的病,某些基因功能会出现后天性可逆转、可遗传的改变,一个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或不同环境压力中的表现也会时好时坏。因此,基因的种种实际表达及其对人体的影响,远比形形色色的检测结果复杂得多。但朱莉所防范的乳腺癌是个特例,它是与基因突变直接相关的疾病。“朱莉的选择是理智的”,游识猷说,但若要评论这种抉择是否可以复制,就要权衡如此行事的付出与收益。朱莉体内的单个BRCA1基因突变有可能大幅提升患癌几率,只有在发现因果关联与此类同的突变后,才能考虑“防患于未然”的治疗手段。游识猷认为,虽然美国的“我与23对染色体”公司等商业机构已售卖了好几年的个人基因检测报告,但那些结论基本上“仅供娱乐”。它们要么是老生常谈的健康常识,要么模棱两可到只能让被检测者去猜。说到底,知道基因突变容易,了解为何突变及其影响就难了。

  • 以生物路径丛概念从事复杂疾病之基因分析

    在后基因体时代,基因芯片 (microarray) 的出现让研究人员得以宏观的视野来探讨分子机转。在许多努力和资源投入到寻找新的疾病基因后,许多单基因疾病已成功地找出致病基因。然而,在复杂疾病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及一些常见癌症) 的研究上,收获却不如期待中的丰富。大多数复杂疾病的研究中都可找出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但其与疾病仅有小至中等的连结 (linkage) 或关联性 (association),且只有极少数的致病基因能在大量人口资料中,仍对疾病的连结或关联性具有显着性。目前从复杂疾病研究找到的致病基因,大多数在跨研究的报告中皆不具重现性。 复杂疾病具异质性、多源性以肥胖为例,在2004年Dr. Perusse1的研究发现:与人类肥胖相关的113个候选基因 (candidate gene) 在50个全基因扫描研究中,仅有18个基因在五个以上的研究提出一致的正面相关报导。另外,2005年Dr. Agarwal2 的评论提到 (如图一所示),25个高血压基因在不同的连结或关联性研究中,有9个基因在连结性研究中负面相关的报导多于正面相关的报导。而25个基因中,多数在关联性研究中正面相关和负面相关的报导不相上下。 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2/12/A1354777030_small.jpg图1:2005年Dr. Agarwal 的评论中针对25个高血压基因在不同的连结或关联性研究中的统计报导 文献中将复杂疾病的致病基因在跨研究间缺乏重复性的现象,归纳出了几点解释。其中一个最广为接受的看法是这些多因子疾病的异质性 (heterogeneous)。另外,因在不同研究中,对各种表型 (phenotype,如血压、血糖) 定义上的不同和量测的不精确、对环境危险或保固因子 (如抽烟量,对污染物的摄取量) 的不同暴露程度以及不同人口之间基因背景的差异等因素,皆会遮蔽、加强或改变基因的作用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疾病外显率 (penetrance)。 简而言之,由于复杂疾病患者病因的多源性,稀释了任何一个基因变异的效果。所以,当我们将许多病患集中在一起,试图比较他们的基因和正常人有何不同时可能会发现不同的致病基因,甚至亦会发现跟疾病无关而是与病患其他特性相关的基因。 生物路径丛 (Pathway Clster) 概念目前在复杂疾病的研究上,一般以使用类似的表型以减少样本间的异质性。然而,表型的同质化并不等于基因型的同质化。再者,一个疾病可能只是多种表型类似,但起源(基因)不同的病征组合。这个概念虽曾在文献中被提出过,但科学家所使用的简化表型方法并不尽理想。譬如在精神疾病领域,许多学者提出 ”endophenotype”,也就是「内在生物表型」这个概念。但他们所提出的操作方法,仅只是简单化(或减化)表型,譬如:以解剖学、影像学,或症兆定义上来减化,而没有着眼在减化「参与病征发展的生化路径」上。 这个问题的主要瓶颈在于科学家对于疾病发展的机制还不够了解。因此,中研院潘文涵教授3 提出以下建议:在现今大量产生的基因表现数据上,运用「数据探勘 (data mining)」的方法,进行群组分析 (cluster analysis);将这些资料分成若干个群组内相关,但群组间不相关的多个群组,每一个群组可能代表一两个少数源头基因、和一些他的下游基因的表现状态。所得群组同构型高且接近病原的潜在基因,因此可视为「生物路径丛」的指针。

  • 【分享】人体肠道菌基因DNA密码被完全破解

    昨天,“欧盟-中国科技周”发布30余项欧洲和中国科研团队共同参与的明星科研合作项目。其中,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华大基因执行总裁王俊教授带来了人类宏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消息:人体肠道菌共有300万至500万个基因,其DNA密码已被完全破解。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判断各基因功能,及其在不同疾病扮演的角色。 宏基因组备受关注 如果将地球生命的诞生过程浓缩成一年,人类是“最后一秒”的事,而微生物则出现在“第一秒钟”。因此,要详细理解人体生物学,不仅需要认识人体基因组,更需要对人体微生物宏基因组有很好的了解。 人类总是和环境、身体甚至细胞中存在的微生物共同生活。人体中微生物的数量是身体细胞数量的十多倍,其基因编码更是人体基因组的100倍。这些复杂、动态的微生物对人体生理、营养和免疫力有重要影响,人体微生物群落的紊乱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 理解人体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和本质变化,是一项巨大的科学挑战;定义这种动态的多样性,为基因组学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领域。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研究人员首先聚焦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肠道微生物群。欧盟第七框架协议投入1140万欧元资助了“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我国华大基因是参与者中唯一的非欧盟研究机构,也是国内唯一的入选者。 肠道菌群决定胖瘦? “人体肠道共有1000至2000种微生物,菌群总重量有一两公斤。”王俊说,该项目研究已进入第三年,结果发现,肠道细菌共有300多万个基因,远远超出人类自身的2万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分属1000多种不同的细菌,每个人肠道中都有其中至少100多种细菌。约40%的细菌可在半数研究对象的肠道中找到。 肠道中许多细菌是有益的,它们帮助人体处理复杂的化合物,还可以生成氨基酸和维生素,因此肠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所有的肠道微生物基因已经被测序完毕,接下来将通过深度测序和各种实验,定义并描述肠道宏基因组功能,确定其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例如,胖人肠道内有些微生物,瘦人体内却无。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肥胖老鼠肠道内的某些菌群,植入瘦老鼠体,瘦老鼠就会胖起来。“生活中,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有些人吃点就胖,除了自身基因决定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肠道菌群。”王俊解释说,如果你爱吃肉,那肚子里的微生物也会爱吃肉,把肉消化完了,就会“吃”肠壁,一方面加强了肠道的通透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肥胖。 同时,研究人员还在研究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组对照实验显示,糖尿病人的肠道内确实存在两种特有的微生物,“至于这两种微生物是糖尿病的致病原因,还是糖尿病病程发展的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缺觉一周,700多种基因改变

    少睡一会儿没啥大事。多数人都有这种侥幸心理,殊不知,只要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不出一周,身体就会吃不消了。   英国萨里大学科林·史密斯教授将26名参试者分为两组,要求一组人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另一组人每晚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一周结束后,抽取他们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缺乏睡眠的这一组参试者体内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其中涉及到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功能;睡眠不充足还会扰乱生物钟,让人一天内的精神状况不稳定。这就意味着缺乏睡眠会阻碍身体的补给功能,提高人们患病的风险。尽管此后只要保证一周正常的睡眠,就足以让受损的基因恢复到正常运行模式,缺乏睡眠也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隐患,如肥胖症、心脏病和糖尿病。此外,研究还显示,缺乏睡眠还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影响人们安全驾驶的能力等。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一旦正常的睡眠模式持续遭到破坏,将对人体器官和生理组织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引发多种疾病。因此,每天都要保证6小时以上的睡眠,如果偶尔熬夜,也要在次日及时补救回来。

  • 转基因检测方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成熟,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的改造中得到广泛运用,转基因农作物的面积越来越大。正是因为转基因品种具有他独特的优势,比如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高产、减少劳动投入等,给种植的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降低了成本和人的劳动。但由于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的影响,并未经受长期的检验或者有明确的论点证明,因此转基因食品遭到大多数国家及其民众的反对和质疑。将未经验证安全可靠的食品投入市场为民所食用,是极度不安全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国家食品安全法指出必须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而且个人认为,改变传统生物进化的做法是有违进化论,以及人类生命特征发展的。基因是决定一个个体的基础,倘若基因变了,对于食用者真的就没有一丝改变么,而这发生的改变是好是坏如今依旧无法定论。因此对于转基因食品应该做出检测并贴出明确的标识。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对外源基因的检测和对外源蛋白质的检测二大类。1. 外源基因的检测现阶段对于外源基因的检测主要是对转入的外源基因进行PCR扩增,进而在做紫外检测或荧光检测。PCR技术全称“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这是一种聚合反应,是在体外由引物介导的DNA聚合酶催化的,能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大量复制序列。目前英格尔检测公司(ICAS)是用自己独立的实验室,通过这种方法在做转基因检测。2.蛋白质印迹法蛋白质印迹法将电泳的较高的分离能力、抗体的特异性和显色酶反应的灵敏性结合起来,是检测复杂混合物中特异蛋白质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普遍用于分离、检测特异的目的蛋白质,灵敏度为1-5ng。它可确定一个样品中是否含有低于或超过预定限值水平的目的蛋白质,特别用于不可溶蛋白质的分析。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