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土壤污染分析

仪器信息网土壤污染分析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土壤污染分析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土壤污染分析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土壤污染分析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土壤污染分析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土壤污染分析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土壤污染分析相关的解决方案。

土壤污染分析相关的论坛

  • 土壤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1)隐蔽性和滞后性,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2)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3)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易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4)难治理性,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size][/font]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中国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如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 [size=4][b]累积性[/b][/size]  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size=4][b]不可逆转性[/b][/size]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size=4][b]难治理[/b][/size]  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   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 鉴于土壤污染难于治理,而土壤污染问题的产生又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视。 [size=4][b]辐射污染[/b][/size]  大量的辐射污染了土地,使被污染的土地含有了一种毒质。这种毒质会使植物生长不了,停止生长!   焚烧树叶:树叶里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散发出来的。但一遇火,就会蒸发毒物。人一呼吸,就会中毒

  • 土壤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1)隐蔽性和滞后性,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2)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3)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易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4)难治理性,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size][/font]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中国的土壤污染

    中国的土壤污染据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 2000 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 1000 万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 330 多万公顷。例如:某省曾对 47 个县和郊区的 259 万公顷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进行过调查。其结果表明,75% 的县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威胁,而且污染趋势仍在加重。   污水灌溉等废弃物对农田已造成大面积的土壤污染。如沈阳张士灌区用污水灌溉 20 多年后,污染耕地 2500 多公顷,造成了严重的镉污染,稻田含镉 5-7mg/kg。天津近郊因污水灌溉导致 2.3 万公顷农田受到污染。广州近郊因为污水灌溉而污染农田 2700 公顷,因施用含污染物的底泥造成 1333 公顷的土壤被污染,污染面积占郊区耕地面积的 46%。80 年代中期对北京某污灌区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大约 60% 的土壤和 36% 的糙米存在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全国有 1300~1600 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除耕地污染之外,我国的工矿区、城市也还存在土壤(或土地)污染问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前后用了3年多的时间对北京市全市的土壤和蔬菜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和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到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潘根兴在2002年初做过一个南京市各城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结果同样很严重。超过70%的采样区域存在重金属污染,测出的最高铅含量超过900ppm,超过国家标准3倍以上。    陈同斌在2001年对北京市的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让人吃惊。被公认为城市中环境质量优良的公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且公园建成的年代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成一个指数关系。土壤污染的危害1. 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农作物的污染、减产。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 1000 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 1200 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 200 亿元。2. 土壤污染导致生物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土壤污染除影响食物的卫生品质外,也明显地影响到农作物的其他品质。有些地区污灌已经使得蔬菜的味道变差,易烂,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农产品的储藏品质和加工品质也不能满足深加工的要求。3. 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作)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等。4. 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土壤污染途径当土壤被病原体,有毒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后,便能传播疾病,引起中毒和诱发癌症。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能传播伤寒、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因土壤污染而传播的寄生虫病有蛔虫病和钩虫病等。人与土壤直接接触,或生吃被污染的蔬菜、瓜果,就容易感染这些寄生虫病。土壤对传播这些寄生虫病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在这些蠕虫的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必须在土壤中度过。例如,蛔虫卵一定要在土壤中发育成熟,钩虫卵一定要在土壤中孵出钩蚴才有感染性等。结核病人的痰液含有大量结核杆菌,如果随地吐痰,就会污染土壤,水分蒸发后,结核杆菌在干燥而细小的土壤颗粒上还能生存很长时间,这些带菌的土壤颗粒随风进入空气,人通过呼吸,就会感染结核病。有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或与动物有关的疾病,也可通过土壤传染给人。例如,患钩端螺旋体病的牛、羊、猪、马等,可通过粪尿中的病原体污染土壤,这些钩端螺旋体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土壤中能存活几个星期,并可通过粘膜、伤口或被浸软的皮肤侵入人体,使人致病。炭疽杆菌芽孢在土壤中能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被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肉毒杆菌等病原体,也能形成芽孢,长期在土壤中生存。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来自感染的动物粪便,特别是马粪。人们受外伤后,伤口被泥土污染,特别是深的穿刺伤口,很容易感染破伤风或气性坏疽病。此外,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是蚊蝇孳生和鼠类繁殖的场所,而蚊、蝇和鼠类又是许多传染病的媒介,因此,被有机废物污染的土壤,在流行病学上被视为是特别危险的物质。土壤被有毒化学物污染后,对人体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主要是通过农作物、地面水或地下水对人体产生影响。在生产过磷酸钙工厂的周围,土壤中砷和氟的含量显著增高。铅、锌冶炼厂周围的土壤,不仅受到铅、锌、镉的严重污染,而且还受到含硫物质所形成的硫酸的严重污染。任意堆放的含毒废渣以及被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土壤,通过雨水的冲刷、携带和下渗,会污染水源。人、畜通过饮水和食物可引起中毒。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后,通过放射性衰变,能产生α、β、γ射线,这些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使机体的一些组织细胞死亡。这些射线对机体既可造成外照射损伤,又可通过饮食或呼吸进入人体,造成内照射损伤,使受害者头昏、疲乏无力、脱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发生癌变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对癌物质的研究,还发现许多工业城市及其近郊的土壤中含有苯并(a)芘等致癌物质。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还容易腐败分解,散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有机废弃物或有毒化学物质又能阻塞土壤孔隙,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自净能力;有时还能使土壤处于潮湿污秽状态,影响居民健康。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如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   土壤污染的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  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鉴于土壤污染难于治理,而土壤污染问题的产生又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视。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病原体,包括肠道致病菌、肠道寄生虫(蠕虫卵)、破伤风杆菌、霉菌和病毒等。它们主要来自做肥料的人畜粪便和垃圾。或直接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都会使土壤受到病原体的污染。这些病原体能在土壤中生存较长时间,如痢疾杆菌能在土壤中生存22~142天,结核杆菌能生存一年左右,蛔虫卵能生存315~420天,沙门氏菌能生存35~70天。第二类是有毒化学物质,如镉、铅等重金属以及有机氯农药等。它们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农业上大量施用的农药和化肥。第三类是放射性物质,它们主要来自核爆炸的大气散落物,工业、科研和医疗机构产生的液体或固体放射性废弃物,它们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能在土壤中积累,形成潜在的威胁。由核裂变产生的两个重要的长半衰期放射性元素是90锶(半衰期为28年)和137铯(半衰期为30年)。空气中的放射性90锶可被雨水带入土壤中。因此,土壤中含90锶的浓度常与当地降雨量成正比。土壤污染的定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 土壤污染有哪些特点?

    [font=楷体_GB2312][size=21px](一)隐蔽性和滞后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的影响后才能确定。[/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21px](二)累积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易扩散和稀释,容易因不断积累而超标,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21px](三)不可逆转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降解。比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21px](四)难治理[/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消除,有时需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size][/font]

  • 今日分享内容:土壤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1)隐蔽性和滞后性,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2)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3)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易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4)难治理性,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size][/font]

  • 【分享】土壤和土壤污染

    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地球上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随着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土壤也相应形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和土壤微生物)、水分和空气组成。所以,土壤组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土壤是物质的分解者(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的栖息场所,是物质循环的主要环节。从环境污染的观点看,土壤既是污染的场所,也是缓和和减少污染的场所。从环境工程角度看,防治土壤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调查统计,自然干燥土壤元素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例如,粘土、砂土、有机物等。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土壤污染危害农作物生长,使农产品有毒物质含量增高,影响人体健康。

  • 【分享】土壤污染知识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广、种类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  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  如我国辽宁沈阳张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土壤不能再作为耕地,只能改作他用。  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土壤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三者之间就会有污染物质的相互传递。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和积累的污染物常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影响人体健康。

  •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你参与了吗?

    为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环保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共同组织编制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环保部说,目前,该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后,已于2016年12月27日联合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也由此正式启动。 就此次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环保部指出,在综合分析土壤污染状况相关已有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统一技术要求,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专业技术力量和社会专业技术力量的作用,以确保在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过去测水、测土和测声较多,面对这项全国性的特大任务,你参与其中了吗?

  • 土壤污染分类与修复治理方法

    土壤污染是指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引发了大众广泛关注。海景环保将为您提供一份土壤污染分类与修复治理方法。  土壤污染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物理性污染: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土壤污染。这类污染主要包括土壤硬结、土壤板结、土壤盐碱化等。物理性污染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化学性污染:指由化学因素引起的土壤污染。这类污染主要包括化学农药、重金属、有机废弃物等。化学性污染会使土壤变得有毒,影响作物的生长,甚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生物性污染:指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土壤污染。这类污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性污染会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img=,550,]https://pics1.baidu.com/feed/94cad1c8a786c91773e4bfca7f1951c23ac7570b.jpeg@f_auto?token=6349993c94c1e31c32354e1daccfa034[/img]  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物理性污染的修复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等,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例如,可以采用深耕、施肥等方法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污染的修复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手段来降低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例如,可以采用化学还原、化学氧化等方法来降低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此外,还可以采用植物修复法,即种植对污染物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以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  生物性污染的修复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生物手段来消除土壤中的有害生物。例如,可以采用微生物修复法,即通过繁殖微生物来分解污染物,以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此外,还可以采用植物修复法,即种植对污染物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以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  总之,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治理。海景环保提示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可以采用不同的修复治理方法。同时,还应该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土壤污染的发生

  • 【讨论】什么是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广、种类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em09508][em09508]

  • 基因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中的应用的介绍 1、基

    1、基因修复技术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利用基因修复技术修复含苯酚的污染土壤,通过引入苯酚代谢基因到微生物中,使得微生物可以更高效地降解苯酚,从而达到治理土壤污染的效果。2、基因修复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利用基因修复技术修复含铅污染的土壤,通过引入铅离子转运基因到植物中,使得植物可以更高效地吸收和转运土壤中的铅离子,从而达到治理土壤污染的效果。3、基因修复技术修复农药污染土壤:利用基因修复技术修复含农药的污染土壤,通过引入具有农药降解能力的基因到微生物中,使得微生物可以更高效地降解土壤中的农药,从而达到治理土壤污染的效果。4、基因修复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利用基因修复技术修复含石油类化合物的污染土壤,通过引入具有石油降解能力的基因到微生物中,使得微生物可以更高效地降解土壤中的石油类化合物,从而达到治理土壤污染的效果。

  • 【分享】土壤污染的防治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即从开始污染到导致后果有一个长时间、间接、逐步积累的过程,污染物往往通过农作物吸收、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人们的健康变化,才能被认识和发现。而且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移动速度缓慢,土壤污染和破坏后很难恢复,又往往不易采取大规模的治理措施。所以对于土壤污染,其防止污染比治理污染更具现实意义。土壤污染的防治一般采用以下的措施。1、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既控制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和速度,使其在土体中自然降解,不致迅速大量地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主要采取下列措施:(1)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使之符合排放标准;(2)加强灌区的监测和管理,经常了解污染物的成分、含量及动态,控制污水灌溉量,避免滥用污水灌溉引起土壤污染;(3)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对残留量高,毒性大的农药,应控制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大力试制和发展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探索和推广生物防治作物病虫害的途径,尽可能减少有毒农药的使用;对本身含有有毒物质的化肥品种,使用范围和数量要严控。对硝酸盐和磷酸盐类化肥,要合理施肥,经济用肥,避免过多而造成土壤污染。2、生物防治 即通过生物降解或吸收而净化土壤。研究分离和培育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这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美国分离出能降解三氯丙酸或三氯丁酸的小球状反硝化菌种,意大利从土壤中分离出的某些菌种,可抽取出酶复合体,能降解2.4.D除草剂,日本研究出土壤中红酵母和蛇皮藓茵,能降解剧毒性聚氯联苯达40%和30%。此外,某些鼠类和蚯蚓对一些农药也有降解作用。羊齿类铁角蕨属的一种植物,有较强的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能力,对土壤中镉的吸收率可达10%,连种多年,可降低土壤含镉量。应用微生物和其它生物降解各种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尚需进一步探索。3、施加抑制剂 轻度污染的土壤施加某些抑制剂,可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促进某些有毒物质的移动,淋洗或转化为难溶物质,而减少作物吸收。常用的控制剂有石灰、碱性磷酸盐等。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使镉、铜、锌和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施用石灰石,稻谷含镉量可降低30%左右,氢氧化镉的pH值在10以上才能完全沉淀,pH值大于6.5时汞就能形成氢氧化物和磷酸盐沉淀,而钙离子能防止汞离子争夺植物根表面的代换位置,使植物吸收汞明显减少。因此,施用石灰还可以使作物降低对放射性物质的吸收达70~80%。 碱性磷酸盐可与土壤中的镉作用生成磷酸镉沉淀,在不能引起硫化镉沉淀的弱还原条件下,磷酸镉的形成对清除镉污染具有重要意义。4、控制氧化还原条件 水稻田的氧化还原状况,可控制水稻田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水稻田在还原条件下产生S2-与Cd2+形成难溶解的CdS沉淀,故灌水可抑制对镉吸收。而干后土壤是氧化状态,S2-被氧化成SO42-,土壤pH值降低,镉可溶入土壤转化为植物易吸收的形态,而促进了对镉的吸收。铜、锌、铅等重金属元素均能与土壤中的H2S,产生硫化物沉淀,都可进行上述反应变化。因此,加强稻田的灌水管理,可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的危害。5、增施有机肥,改良砂性土壤有机胶体和粘土矿物对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有一定的吸附力。因此,增施有机质,改良砂性土壤,能促进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吸附作用,是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有效措施。6、改变耕作制、换土和深翻 变革耕作制度,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降解速度慢、积累明显、残留量大,改水田后DDT降解加快,仅1年左右土壤中残留的DDT已基本消失。所以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或消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被重金属与难分解的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在面积不大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换土法,这是目前彻底清除土壤污染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对换出的污染土壤必须妥善处理,防止次生污染。此外进行深翻,将污染土壤翻到下层(掩埋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根系发育特点,以不致污染作物为原则),也是污染土壤实施治理复耕的有效途径之一。

  • 土壤污染的危害

    [font=仿宋][size=21px]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统计,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hm2,有机污染物污染农田达3 600万hm2,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20% 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7万hm2,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3万hm2。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超过1 000万t,造成各种经济损失约200亿元。[/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土壤污染导致生物产品品质不断下降。因农田施用化肥,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每年转化成为污染物而进入环境的氮素达1 000万t,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严重。农膜污染土壤面积超过780万hm2,残存的农膜对土壤毛细管水起阻流作用,恶化土壤[/size][/font][url=http://www.xuexila.com/xuexifangfa/wuli/][font=仿宋][size=21px]物理[/size][/font][/url][font=仿宋][size=21px]性状,影响土壤通气透水,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size][/font][url=http://www.xuexila.com/zhishi/dongwu/][font=仿宋][size=21px]动物[/size][/font][/url][font=仿宋][size=21px]体中,危害人体健康,引发[/size][/font][url=http://www.xuexila.com/yangsheng/aizheng/][font=仿宋][size=21px]癌症[/size][/font][/url][font=仿宋][size=21px]和其他[/size][/font][url=http://www.xuexila.com/yangsheng/jibingdaquan/][font=仿宋][size=21px]疾病[/size][/font][/url][font=仿宋][size=21px]。[/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壤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 [/size][/font]

  • 【资料】地震灾区土壤污染防治指南(试行)

    为防止地震灾区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指导灾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地震灾区应重点关注的土壤污染问题  (一)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泄漏造成土壤污染。地震可造成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贮存、经营等活动场所或相关设施,以及危险废物储存、处置设施严重损坏,导致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的泄漏,使有关场地土壤受到污染。  (二)大量使用消杀药剂造成土壤污染。地震灾区为防止发生大规模传染病,在重点防疫点和过渡性安置区大量喷施消毒剂、杀菌剂和杀虫剂等各种消杀药剂,如敌敌畏、菊酯类农药、漂白粉等,大量消杀药剂滞留于土壤之中,造成土壤污染。  (三)环保设施受损造成土壤污染。地震导致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或堆放场、危险废物填埋或堆放场、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等严重损坏而发生泄漏,造成场地土壤污染。灾区需关注的危险废物种类参见《灾后废墟清理及废物管理指南(试行)》。  (四)加油站和油库等油品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地震导致加油站地下储罐或油库设施变形、破裂或倾斜,或者地面加油设施倾倒或损毁,储罐内油品泄漏造成土壤污染。  (五)尾矿库垮坝造成土壤污染。有的尾矿库因地震造成垮坝,尾矿渣经雨水冲刷后,有毒有害物质可随地表径流扩散或随淋溶液进入周边土壤环境,造成土壤或农田污染。  (六)其他类型的土壤污染。油库、加油站的储油罐破损和泄漏,教学、科研机构实验室损毁,化学药品、农药、油漆、涂料等经营场所损毁等也会造成局部土壤污染。  二、地震灾区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  科学调查评估。在认真分析灾情、全面排查环境风险源的基础上,对地震灾区土壤污染的类型、范围和程度进行调查,针对不同土地利用功能,科学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评价。  治理先于重建。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应在灾后重建前完成。在对灾区土壤污染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灾区重建工作实际,提出重污染和高风险污染土壤治理规划。  高风险区优先。考虑灾区重建的资金和技术等因素,按照轻重缓急,优先安排对影响城乡居民饮用水源安全、威胁农产品生产安全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  三、地震灾区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估  (一)土壤污染信息收集  在排查环境风险源的基础上,全面收集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污染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等信息。通过实地踏勘和现场排查,获取以下信息:  1、污染源的类型,如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线等设施、地上和地下储罐贮存点等损毁;  2、土壤污染物种类和性质,如可能导致土壤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名称、理化性质和毒理学性质等。  3、土壤可能受污染的地理位置、面积、场地地形与水文地质等信息。  根据排查结果,初步判断土壤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建立土壤污染档案。  (二)现场调查与采样  通过现场采样和调查,诊断地震造成的环境风险源是否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了解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程度等。  1、现场考察  通过现场考察,确定地震造成的场地土壤污染源的位置,获取土壤颜色变化、异味等反映土壤污染迹象的相关信息,排查污染场地周边的环境状况或敏感目标,如饮用水源地、人群集中居住区、基本农田或重要农产品产区等。  2、布点采样  根据现场考察情况和污染特征,针对化工等危险化学品泄漏和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进行布点,并采集土壤样品。必要时,应根据可能产生的危害,同步采集地下水、地表水和农产品样品。  对于质地疏松或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地区,进入表层土壤中的污染物容易因淋溶作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如土壤被液态有机污染物、含重金属的酸性尾矿废渣淋溶液污染,应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方向采集地下水样品。  布点和采样方法,可参照《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环发〔2006〕129号)。  3、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应以与环境风险源有关的特征污染物和需要关注的目标污染物为主。例如,因化工企业化学品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应重点关注主要化工产品、生产原料和废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因尾矿渣淋溶液造成的土壤污染,应重点关注土壤酸度、有害重金属等项目;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所等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应重点关注重金属、多环芳烃、二恶英等项目;因大量喷施消杀药剂造成的土壤污染,应重点关注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氯类化学物质等项目。  样品测试方法可参照相关国家标准方法、《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环发〔2006〕165号)。国内暂无测试方法的项目,可参考美国环保局分析方法。  (三)土壤污染评估  地震灾区土壤污染评估分为污染状况评价和风险评估。  土壤污染状况评价可参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环发〔2008〕39号)中重点区域土壤污染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风险评估包括生态风险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估。地震灾区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以健康风险评估为主。健康风险评估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以资料调研、现场考察和调查等方式,获取场地有关信息,确定土壤或地下水中目标污染物。  2、分析土壤污染物的释放过程,确定敏感暴露人群,建立有毒有害物质从土壤到危害人体健康的可能暴露途径,以及相关暴露评估模型,估计人群暴露于污染土壤或地下水的剂量。  3、收集目标污染物毒理学定性和定量数据,确定用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毒性参数值。  4、根据暴露评估模型、关注的目标污染物毒性参数等,进行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确定高风险污染区,计算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目标。

  • 【资料】基础知识普及: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广、种类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 土壤污染的危害

    [font=仿宋][size=21px]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统计,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hm2,有机污染物污染农田达3 600万hm2,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20% 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7万hm2,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3万hm2。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超过1 000万t,造成各种经济损失约200亿元。[/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土壤污染导致生物产品品质不断下降。因农田施用化肥,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每年转化成为污染物而进入环境的氮素达1 000万t,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严重。农膜污染土壤面积超过780万hm2,残存的农膜对土壤毛细管水起阻流作用,恶化土壤[/size][/font][url=http://www.xuexila.com/xuexifangfa/wuli/][font=仿宋][size=21px]物理[/size][/font][/url][font=仿宋][size=21px]性状,影响土壤通气透水,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size][/font][url=http://www.xuexila.com/zhishi/dongwu/][font=仿宋][size=21px]动物[/size][/font][/url][font=仿宋][size=21px]体中,危害人体健康,引发[/size][/font][url=http://www.xuexila.com/yangsheng/aizheng/][font=仿宋][size=21px]癌症[/size][/font][/url][font=仿宋][size=21px]和其他[/size][/font][url=http://www.xuexila.com/yangsheng/jibingdaquan/][font=仿宋][size=21px]疾病[/size][/font][/url][font=仿宋][size=21px]。[/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壤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size][/font]

  • 【分享】看专家如何剖析当前的土壤污染

    立法组专家王树义:土壤污染亟需专门立法  思路“以治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建议“公开土壤污染信息”  2005年,长三角等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情况,曾见诸报端,并引发舆论普遍关注和争议。  受环境保护部委托《土壤污染防治法(专家组草案)》的研究和准备工作从2006年开始,同年,耗资几十亿元的全国土壤污染普查启动。  历时五年,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和普查结果均已告一段落。今年7月9日,重金属污染防治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这个会上宣布,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将按程序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虽然这个规划还未正式公开亮相,但已引起诸多猜想和期待。  我们分别采访了两位和重金属防治规划、相关立法有关的参与者,他们的急迫为我们披露严峻的现实。  王树义:《土壤污染防治法(专家组草案)》立法组组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土壤是接受重金属污染的最终载体,也是最难修复的环节。王树义所在的专家组思路几经调整,最终确定了以“治”为重点,“防治兼顾”的立法方向。  王树义搬出了五大本厚厚的土壤污染法的研究资料,他说这是在过去的五年里,专家组的研究成果。其中光是研究外国土壤相关法律的研究资料汇编就有两大本几千页。其中草案里一些相关内容,也借鉴了国外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的方法。

  • 【原创】农业环境污染之土壤污染

    人类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于环境的破坏和改变,能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是改变的一部分,对环境造成毁坏乃至不可逆转的污染也是改变的一部分,甚至极端地看,只要人类进行了生产以及生活活动,就必然伴随着对于环境的污染。在人类早期,由于人类活动能力以及地域的限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只是局部环境问题,例如植被的破坏、森林的砍伐,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二战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大加快,对于环境的污染成为系统性、持续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污染造成的恶果往往也很难根除,这其中就包括土壤污染。  一、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包含的危害成分过多以及过量,超过了土壤的自身净化能力,从而引起土壤物理以及化学结构的变化,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有害成分,通过土壤-水-植物-人体的传播途径,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近年来多地发生的"血铅事件",可以说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典型案例。针对此种形势,2011年,国务院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此规划成为第一个"十二五"国家规划,可见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之严峻。根据《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需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实现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而根据国土资源部早前报告,据不完全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这份报告一方面提供的数据触目惊心,另一方面也基本总结了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形式。  二、我国土壤污染类型  化肥、农药污染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物资,其对于农作物产量增加的贡献不可小视,在使用初期,化肥对产量贡献率在20%-30%左右,但是随着用量的增加,化肥对于农业环境产生的破坏也具有长期性和破坏性,例如减弱了土壤肥力,形成土壤硬化,而且化肥很难被微生物降解,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更为严重的是,化肥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还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元凶之一,例如磷肥、钾肥所含的磷、钾等元素。大量证据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将会造成土壤营养成分的失调。农药污染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元凶,残存在土壤中的农药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十分不利。过量滥用除草剂,会对作物生长产生重创。当土壤中农药残留较大时,作物果实的农药水平也较高,对于食用者健康也会造成危害。  重金属污染  从近些年的食品安全以及土壤污染案例来看,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地主要是工业废水进入农田以及河流引起的。例如2010年紫金矿业集团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7月3日发生渗漏,大量污水涌入汀江,造成汀江部分江段严重污染,并发生大量鱼类死亡。虽然之后控制了污水泄漏,但造成的污染已经不可逆转。从中可见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危害,不仅仅危害人畜饮水,而且对于流域内的渔业、灌溉以及农田都会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另外,重金属对土壤造成的污染持续时间和污染链条都非常长,近期出现的镉大米就是因为土壤遭受了镉污染和砷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例如,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片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这样的固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染物。  三、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提供的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来看,主要是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以及对于工厂排放的检测,在笔者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对于防治土壤污染,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农田水利灌溉应严格执行标准。农田水利历来受到重视,各级政府也强调农田水利应当常抓不懈,但是农田水利已经不仅包含兴修水利基础设施,增加灌溉面积,还包括为农业提供水质必须符合标准,我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已经颁布,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对于污水应当先行净化,使之符合灌溉水质标准,这样既能节约水资源,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  化肥、农药使用应遵循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农药,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施用农药应当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合理使用,严格控制有毒农药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在肥料使用上,加大有机肥料的使用比例,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同时,有机肥还可显着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持续肥力,在农谚中就有"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俗语,可见,有机肥料一直在农田耕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固体废物侵占农田应严厉禁止。随着城市的扩大以及处理城市垃圾的需要,一些地方出现固体垃圾在农业用地周边堆放的现象,每当大雨时,流经垃圾堆的雨水就会进入农田区域,这又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头之一,据统计,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除此之外,垃圾露天焚烧也会使得土壤含有一定的毒至,进而破坏植物的生长环境。  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如此写道: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地可以说是养育人类的父母,而土壤污染堪比嗜杀父母的"侩子手",清除以及整治土壤污染这个"侩子手",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的、长期的义务和责任。

  • 【分享】广东土壤污染现状与治理调查

    南方农村报10月29日报道:一切都在低调中进行,他们就像一支神秘的特种部队,严格按照网格化的方式,遍采广东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化验。这种行动已经进行了八年,目的是摸清广东的土壤环境质量家底,搞明白污染状况到底是否有传说中的那么严重。由于签署了有关协议,这只特殊部队的“司令”——著名土壤专家、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万洪富不便透露广东土壤污染问题的更详细数据。但他表示,目前的问题是:一方面公众与政府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忽略,另一方面却是公众与政府对广东的土壤污染问题存在误解。“真正污染严重的不在珠三角,全省大大小小3000多个矿山周围,才是最应该引起注意的地方。”被忽略的污染青翠欲滴的蔬菜,它却是从严重污染土壤中长出的“毒菜”。香喷喷的大米,它却是从严重污染土壤中长出的“毒大米”。如果我们长年吃这些“毒菜”与“毒大米”,我们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韶关大宝山矿区的上坝村老百姓就是因为长年吃这种“毒菜”与“毒大米”而成为著名的癌症村,很多村民年纪轻轻就死去。研究表明,这个村庄出产的“毒大米”,重金属镉严重超标。而关于镉的危害性,相信公众通过当年著名的北江镉污染与最近的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应该有所了解。人们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自来水或地表水,并用受镉污染的水进行灌溉(特别是稻谷),会致使镉在体内蓄积,造成肾损伤,进而导致骨软化症,周身疼痛,称为“痛痛病”。此外,慢性镉中毒对人体生育能力也有所影响,它会严重损伤Y因子,使出生的婴儿多为女性。可见这种重金属的危害之重。而广东省此前的监测中,发现稻田重金属超标率高达70.9%。一些重金属污染区,土地根本长不出蔬菜和粮食,原来正常生长的农作物在超标的重金属作用下,被毒死。研究表明,土壤中污染物超过植物的承受限度,会引起植物的吸收和代谢失调,一些污染物在植物体内残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引起植物变异,使农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在被污染土壤中生长的作物吸收和积累了大量有毒物质后,这些有毒物质就会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体健康(如汞、镉、铅、DDT等)。就全国而言,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长期以来提到环境保护,言必称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而土壤污染没有被提到“突出问题”、“难点问题”的位置。“事实上,就是在土壤污染最严重的上坝村,土壤污染问题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土壤专家告诉笔者,这个村的村民因为贫穷等原因,依然在吃着镉含量严重超标的大米。“广东地区农田的镉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南方水稻产区处于酸性土壤环境,镉污染扩展十分突出。但目前,我们国家并没有有关的稻米检测机制,大量的‘镉米’流向了市民的餐桌。”长年在上坝村进行污染土壤修复试验的土壤专家陈能场博士认为,南方水稻生产中必须正视稻米中镉的问题。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如日本的“水俣病”(受害的主要器官为大脑皮质,主要症状有隧道视野、运动失调震颤、语言障碍等)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同样致力于土壤污染问题研究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所长李芳柏研究员认为,广东对土壤污染治理的研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20年,“我估计对土壤污染的真正重视,可能要到‘十二五’的时候,可能还要等5-10年。”“环境保护不能只盯着蓝天白云而忽略了脚下的大地。”万洪富认为,目前,土壤污染对民众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巨大危害已经显现。“中毒”的土壤站在大宝山矿区高高的拦泥坝前,你会感觉到一种深深的震撼。一个硕大泥黄色大水库横在你的眼前,这是一湖镉含量超标16倍的“毒水”,源源不断流向下游的“毒水”严重污染着下游的土地。大宝山矿是一座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1969年开矿,20世纪70年初大规模采矿、洗矿。30余年的污水灌溉造成新江、翁城2个镇10个村的土壤污染,受害人口13000多人,稻田10000余亩,鱼塘1000余亩。造成粮食减产,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进而引起当地群众皮肤病、肾结石、肝癌等病高发。甚至有科学家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曾在该村发现一例疑似“痛痛病”病人,但最后认为病人患的是关节炎。何晓月(化名)是上坝村的村民,他家也有亲人死于癌症,他苦笑着给南方农村报记者讲了一个“段子”:大宝山流下的水中,连生命力最强的福寿螺都找不到,村民有说要感谢大宝山,因为正是这些污水,造成了他们连除草剂和灭螺剂都不用买。“严重的是,广东像大宝山这样的矿区大大小小有3000个,这些矿区周围的土地都在不同程度地被污染的现场,有的情况同样非常严重。”最熟悉广东土壤情况的万洪富说起此事颇感痛心。“但具体有多少亩这样的土地被污染,目前还没有谁能说得清楚,我估计此类土壤的污染面积非常大,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惠州市的龙门茶排铅锌矿从1995年下半年起,先后有16家个体和私营企业经申领了采矿许可证后,在该矿区进行采矿活动。虽然由于无序开采等原因,现在的茶排铅锌矿已经被封停,但矿山多年开采所造成的污染并没有随矿山的封停而消失。“这些水稻亩产只有300来斤。”7月中旬,在污染严重的山沟村小组(化名),一位村民指着一块尚未收割的水稻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沿着一条狭小的溪流向矿山走去,南方农村报记者发现溪流两边的水稻逐渐减少,果树和桉树不断增加,离矿山最近的大片农田里由于撂荒多年,田里长满了一尺来长的荒草。事实上,作物减产仅是当地村民担心的一件事情,另一个村民关注的事情就是食品安全。“别人一听我是山沟的,菜都不买我的。”罗女士是山沟村的一位村民,也常卖一些蔬菜补贴家用,提起自己的经历,罗女士除了尴尬以外,更多的是担忧,“这些菜能不能吃?”据了解,整个山沟村小组就有200多亩土地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整个茶排片区的8个村小组共近千亩土地受污染。被误解的污染事实上,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重视,多次做出批示,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在此大背景下,我国从2005年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全国土壤现状调查。计划用3年的时间摸清土壤的家底。据介绍,这项调查耗资近10亿元。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最近透露,全国已经有近20个省(区、市)完成了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获得了近300万个有效调查数据。遗憾的是,最终调查结果并未能如原来预计的那样在2008年年底出炉,迄今仍然秘而不宣。有熟悉内情人士预计,调查结果不可能很严重,但也不可能不严重。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语背后代表的正是一种对土壤污染的误解。此前有广东媒体报道了万洪富对珠三角的土壤污染调查结果,称珠三角有40%的农田菜地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实际情况是,我们的采样点中有40%的点有问题,并不是说真的有40%的土地有问题。”万洪富说起此事有些气愤,“我敢负责任地告诉你,珠三角的土壤污染主要是点状污染,你难以找到一块几十亩大的片状污染土地,所以危害并不很大!”万承认当时的操作有点不科学,其实公众大可不必为珠三角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而恐慌。李芳柏则分析,老百姓一般认为,超标就是污染,但实际上超标与污染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对于土壤污染,公众与媒体也不能道听途说。”万洪富仔细研究了广受关注的广州广氮社区土壤污染的问题,认为广氮社区种菜当然是不行的,但盖房子是没有问题的。据了解,1995年国家曾颁布土壤质量环境标准,但专家认为该标准过分强调统一,并不能满足我国土壤多样化特点。万洪富曾参与新标准制定的讨论,他透露,新标准中将有关于盖房子的土地污染标准。旧标准主要是农业用地标准,而新标准分为居住、商业、工业用地和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等方面的标准。“土壤、水等环境受到污染,检验其危害的是两个指标:它是否影响了人体健康,它是否破坏了生态。”但这一重新修订的土壤污染标准,依然是迄今仍未公布实施。也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警告,就像水污染与大气污染一样,随着公众土壤维权意识的增强,利益诉求的明确,由土壤污染引发的矛盾冲突可能会越来越多。面对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万洪富希望能尽快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谁污染谁出钱修复”的国际惯例。但目前广东省没有实质意义的土壤修复工程启动,哪怕是在最有钱的广州等城市地区。关于这一点,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土壤学家赵其国27日在广州透露,有关污染土壤治理保护的系列法律法规明年年初有望通过颁布。将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污染的防治

    [size=4][b]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b][/size]  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厂排出的废水可能是无害的,但与其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就变成有毒的废水。因此在利用废水灌溉农田之前,应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的标准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 [size=4][b]合理使用农药 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b][/size]  合理使用农药,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 、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在生产中,不仅要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还要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重视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开发与生产。 [size=4][b]蚯蚓可以改善土壤污染[/b][/size][size=4][b]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b][/size]  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围和用量。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杂苯除草剂及某些农药,腐殖质能促进镉的沉淀等。同时,增加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动条件,加速生物降解过程。 [size=4][b]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b][/size]  在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剂,可将重金属转化成为难溶的化合物,减少农作物的吸收。常用的抑制剂有石灰、碱性磷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等。例如,在受镉污染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碱性炉灰等,可以使活性镉转化为碳酸盐或氢氧化物等难溶物,改良效果显著。 因为重金属大部分为亲硫元素,所以在水田中施用绿肥、稻草等,在旱地上施用适量的硫化钠、石硫合剂等有利于重金属生成难溶的硫化物。 对于砷污染土壤,可施加Fe2SO43和MgCl2等生成FeAsO4、MgNH4 AsO4等难溶物减少砷的危害。另外,可以种植抗性作物或对某些重金属元素有富集能力的低等植物,用于小面积受污染土壤的净化。如玉米抗镉能力强,马铃薯、甜菜等抗镍能力强等。有些蕨类植物对锌、镉的富集浓度可达数百甚至数千ppm,例如,在被砷污染的土壤上谷类作物无法生存,但在其上生长的苔藓砷富集量可达1250×10-6。 总之,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size=5][/size]

  • 土壤污染数据是国家保密的吗?

    [color=#333333] 在[/color][url=http://news.sina.com.cn/c/2013-02-26/051926358356.shtml][color=#000000]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土壤污染调查数据信息[/color][/url][color=#333333]之后,昨天下午,北京律师董正伟向环保部提出了行政复议申请。[/color]  董正伟认为,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十条规定,环保信息是各级政府重点向社会公开的事项,因此要求环保部继续公开土壤污染调查数据信息,并确认“土壤污染调查数据是国家秘密”的信息答复违法。  [b]未提供相关文件证明[/b]  [b]土壤污染数据是国家秘密[/b]  随着公众对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饮用水安全等问题的日益关注,何时能够了解官方秘而不宣的土壤污染状况也成为舆论焦点。  今年1月30日,董正伟向环保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全国土壤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方法信息。2月24日,董正伟收到了环保部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共达22页,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全国土壤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方法作出了详细解释,唯独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  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在董正伟数年来20余次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答复中,环保部的答复算得上及时、详细,然而,环保部的说法让“国家秘密”再次成为热门词汇。  昨天,董正伟就环保部的上述答复申请行政复议,请求确认环保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属国家秘密不公开答复”内容违法,并要求继续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九条规定,环保信息不属于列明的国家秘密事项,如环保信息被定为国家秘密,需要经过同级国家保密局认定。而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2013年第23号)答复,并未提供国家保密机关对全国土壤污染调查数据信息认定为国家秘密的批准文号或公开相关批准文件。  据董正伟介绍,现有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容易被行政机关滥用,随意界定国家秘密,目前已发生多起以“国家秘密”为由阻碍信息公开、阻碍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事例。  [b]律师:跟踪到底[/b]    [b]或采取行政诉讼[/b]  土壤污染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居住环境安全。污染的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粮食安全问题;污染的土壤会污染地下水,造成饮用水不安全;污染的土壤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影响人们呼吸健康。因此,土壤污染与每个人生命健康、居住环境、动植物生长息息相关。  董正伟认为,环保部此次“国家秘密说”适用法律错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条第十一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  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信息是环保机构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土壤污染调查数据无疑属于环保机构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  据了解,从2006年起,环保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首次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情况调查和污染防治工作”,相关工作于2010年结束,按当初公布的计划应建立国家和省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档案。 然而,这项耗资10亿元的调查至今没有公开任何污染数据。  在申请材料中,董正伟援引2012年6月5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适时公布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结果。董正伟认为,环保部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2013年第23号)答复显然与此前在环保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自相矛盾。  董正伟同时表示,在提出行政复议之后,他还将对此事跟踪到底,“不排除采取行政诉讼手段”。

  • 【转帖】土壤污染的危害

    [size=3][font=宋体]1.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font][/size][size=3][font=宋体] 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font][/size][size=3][font=宋体] 对于农药和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他类型的土壤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目前尚难以估计。但是,这些类型的污染问题在国内确实存在,甚至也很严重。例如:我国天津蓟运河畔的农田,曾因引灌三氯乙醛污染的河水而导致数万亩小麦受害。[/font][/size][size=3][font=宋体]2.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font][/size][size=3][font=宋体] 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据报道,1992年全国有不少地区已经发展到生产“镉米”的程度,每年生产的“镉米”多达数亿公斤。仅沈阳某污灌区被污染的耕地已多达2500多公顷,致使粮食遭受严重的镉污染,稻米的含镉浓度高达0.4~1.0mg/kg(这已经达到或超过诱发“痛痛病”的平均含镉浓度)。江西省某县多达44%的耕地遭到污染,并形成670公顷的“镉米”区。[/font][/size][size=3][font=宋体] 据南京环保所报道,南京市的市售蔬菜几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硝酸盐污染。其中,大白菜和青菜的硝酸盐污染最重,其次为菠菜;萝卜的污染相对较轻。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蔬菜的硝酸盐污染超标现象也十分普遍。[/font][/size][size=3][font=宋体] 土壤污染除影响食物的卫生品质外,也明显地影响到农作物的其他品质。有些地区污灌已经使得蔬菜的味道变差,易烂,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农产品的储藏品质和加工品质也不能满足深加工的要求。[/font][/size][size=3][font=宋体]3.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font][/size][size=3][font=宋体]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作)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等。[/font][/size][size=3][font=宋体] 本世纪50、60年代,是日本战后经济腾飞时期。由于日本片面追求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加之当时对环境问题又缺乏应有的认识。因此,在日本曾出现过一系列由于环境问题所导致的污染公害事件。1955年至70年代初,在日本富山市神通川流域曾出现过一种称为“痛痛病”的怪病。其症状表现为周身剧烈疼痛,甚至连呼吸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后来的研究证实,这种所谓的“痛痛病”实际上是由于镉污染所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居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大米———“镉米”。到1979年为止,这一公害事件先后导致80多人死亡,直接受害者则人数更多,赔偿的经济损失也超过20多亿日元(1989年的价格)。至今,还有人不断提出起诉和索赔的要求。[/font][/size][size=3][font=宋体] 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情况仍缺乏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对土壤污染导致污染疾病的总体情况并不清楚。但是,从个别城市的重点调查结果来看,情况并不乐观。我国的研究表明,土壤和粮食污染与一些地区居民肝肿大之间有明显的关系。[/font][/size]

  • 【分享】上海组建土壤污染控制修复中心

    中国环境报讯 经环境保护部批准,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近日开始建设。记者从环保部门获悉,上海市今年有望出台土壤环境保护专门法规,今后企业搬迁前,必须要检测评估其对土壤有无造成污染,并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这一中心是目前我国唯一以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为目标、面向国家环境管理服务的工程技术中心,主要任务包括立足城市土壤污染控制领域,开展重金属、有机物及复合性城市土壤污染修复有关技术、设备开发和产业化,推进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产业发展。  上海市组织开展“菜篮子”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发现,上海地区PTS(持久性有毒物质)的污染状况不容忽视,苏州河底质、长江口潮滩、近郊蔬菜土壤和位于中心城区的工业用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自2005年成立上海土壤修复中心以来,共成功修复工程场地项目30多个。2010年世博会的筹建过程中,上海市实施了污染土壤风险评估与场地修复项目,研究制定的《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应用于污染场地质量评价的标准,也是我国场地土壤污染控制和修复的成功案例。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土地“工(用)转民(用)”过程中,建立污染场地风险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已迫在眉睫。今年,上海有望出台土壤环境保护专门法规,今后企业搬迁前,必须检测评估其对土壤有无造成污染,如有污染应进行修复,而修复内容和标准,则根据此块土地的再使用性质而决定。根据要求,上海市还将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制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负责修复和治理。 《中国环境报》2013-4-15

  • 【我们不一YOUNG】+《土壤污染防治法》第59条第二款是否包括农用地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情形,是否需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关于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 推动解决突出土壤污染问题的实施意见》(环办土壤〔2019〕47号),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之间相互变更的,原则上不需要进行调查,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中环卫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用地变更为住宅用地的除外。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阶段开展。其中,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可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地块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