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数字电子汽车衡

仪器信息网数字电子汽车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数字电子汽车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数字电子汽车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数字电子汽车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数字电子汽车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数字电子汽车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数字电子汽车衡相关的解决方案。

数字电子汽车衡相关的资讯

  • 梅特勒托利多POWERCELL PDX数字式电子汽车衡已隆重上市!
    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公司于2010年10月向广大的车辆衡用户隆重推出POWERCELL PDX 数字式电子汽车衡。   POWERCELL PDX数字式称重系统是POWERCELL数字式产品系列的最新一代产品,将车辆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提高到了一个全新水准,引入了崭新的智能预诊断理念,让您随时了解衡器的工作状态。  详情请登录www.mt.com/powercellpdx 网站!
  • POWERCELL PDX数字式电子汽车衡上市电邮有奖调查获奖名单揭晓
    梅特勒托利多PDX汽车衡上市电邮有奖调查活动已于2011年1月31日顺利结束。自活动开始以来,我们每天都收到众多反馈,感谢各位读者对于梅特勒托利多汽车衡产品的关注! 我们从反馈中随机抽取了30名幸运者,获得高级PDX定制钱包一个。 恭喜以下读者成为获奖幸运儿,您将在近期收到我们寄出的礼品一份。 地区 姓名 地区 姓名 上海 何文敏 湖北枝江 王林 江苏无锡 沈雁 江苏南京 周惊雷 周惊雷 王志强 江苏淮安 周成 上海 贾鸿明 江苏南通 王志军 湖北武汉 黄强江苏扬州 张远 陕西西安 闵西安 辽宁大连 刘军 江苏连云港 胡银成 内蒙古满洲里 柳露露 江苏泰州 许宾 宁夏石嘴山 李国栋 安徽凤阳 代鹏翀 山东威海 梁凯军 安徽合肥 张鹏 山东淄博 蔡安康 福建漳州 高志文 山东德州 张海英 广东深圳 李平贵 山西运城 冯荣生 广东清远 陈文兴 云南楚雄 王文龙 贵州贵阳 陈杰 浙江宁波 郭强 湖北宜都 周德胜 重庆 郭峰 在此,也更加感谢那些参与活动,但未能中奖的读者,我们将在以后推出更多的活动,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关注我们! 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 阖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本活动解释权归梅特勒托利多公司所有 梅特勒托利多工业衡市场部 2011年2月15日
  • 33台梅特勒托利多汽车衡,守护港珠澳大桥
    33台梅特勒托利多汽车衡,守护港珠澳大桥 ?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点,历时9年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是超级跨海工程,主体工程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总长约55公里,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将从珠海、澳门到香港的距离大幅缩短,通车后,港珠澳将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广阔的伶仃洋,将由天堑变为通途。 120秒航拍带你了解港珠澳大桥: https://v.qq.com/x/cover/qb819fknvr5kmcl/v07601n4r2t.html?start=4 港珠澳大桥与梅特勒托利多 在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的背后,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建设者的辛劳付出。很荣幸,梅特勒托利多也参与其中。作为全球领先的车辆称重设备及系统制造商,梅特勒托利多为港珠澳大桥提供了33台最大称量80吨的汽车衡,这些汽车衡将会支撑起每一道车辆查验通道,确保所有车辆的高效称重和验放。 每辆汽车的过桥收费,尤其是货柜车辆,都是以梅特勒托利多汽车衡的称重结果作为结算标准,我们的汽车衡分布在珠海关口、澳门关口、检验场、货柜车辆X光查验通道等多个岗位,精确称量每一辆车的重量。 梅特勒托利多VTS系列数字式汽车衡POWERCELL PDX® 数字式称重传感器 梅特勒托利多服务数据表明,PDX 传感器的性能高出大多数旧式传感器的 10%。不仅消除了对接线盒的使用,而且经过密封,可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坚固耐用的秤台结构由梅特勒托利多率先采用的正交各向异性设计与世界上一些车流量最大的高速公路采用的设计类似,可很好的应对大量车辆造成的压力,与标准工字梁平台结构相比,可更有效地分布重量。 超强防雷击通过国际权威机构的测试验证,能够承受高达80k安培的浪涌电流,内置式防雷系统为数字称重传感器和称重仪表提供保护,抵御二次雷击侵害,消除因此而增添的计划外维护费用。 经验证的性能 梅特勒托利多独有的疲劳试验机对每一款新产品都进行了整秤满负荷的寿命测试,这模拟了 20 年期间汽车衡承受的巨大车流量,以确保长久的操作性能。 梅特勒托利多的产品和服务将会在未来几十年中为港珠澳大桥保驾护航,当您通过港珠澳大桥过关通道时,欢迎低头看向地面,那里朴实无华,却有来自梅特勒托利多的力量! 在港口、自贸区、高速公路、桥梁等各类大型工程项目中,MT一直都在,感恩客户信任,梅特勒托利多产品和服务必将不负所托!
  • 赛多利斯携最新专利产品水泥汽车衡亮相衡器展
    由中国衡器协会主办的“2007中国国际衡器展览会”,于2007年4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来自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200多家衡器厂商踊跃参加了本次展会。 德国赛多利斯集团成立于1870年,是世界著名的过程技术和实验室仪器的供应商,是称量技术、生物过滤技术的市场领导者,为制药、化工、食品饮料行业的生产和研发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赛多利斯于1995年底在中国成立了子公司—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随着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又于2006年成立了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自赛多利斯在中国成立公司以来,每年都参加“中国国际衡器展览会”。在今年的衡器展览会上,除展示赛多利斯已有的优质产品如:电子天平,工业秤,传感器,金属检测机,自动检重秤等,最重要的是推出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的专利产品—水泥汽车衡,以满足中国建立节能型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在现场举办的技术交流会上,由赛多利斯中国区副总裁英格夫先生介绍了这款创新结构的水泥汽车衡,其突出的防腐能力、高效的防雷击保护、完全免维护的设计和高度精确的称重结果,打破了原先汽车衡以钢结构为主的局面,既节约成本又易于安装和维护,同时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因此在化工、食品、港口货运、重工业等领域频频出现。水泥汽车衡是汽车衡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中国汽车衡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会和发达国家接轨。与会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水泥汽车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流程工业》杂志社记者杨霞对英格夫先生进行了专访,英格夫先生介绍了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及新产品情况,并透露赛多利斯在中国投资近一亿人民币的新工厂将于今年年中投入使用,相信扩大规模后未来4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将超过现在的2倍。 此次展览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达到了公司预期的目的。除了宣传企业形象,展示公司实力,以及发布新产品之外,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获得了不少有用信息。为赛多利斯在中国的全面发展和进一步拓展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011赛多利斯汽车衡推介会成功落幕
    2011年5月16日-17日,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在江西省新余市召开了其新产品——汽车衡的推广介绍会。同时,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也正式挂牌成立!   赛多利斯及其战略合作伙伴江西众加利高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经销商代表,会议上,赛多利斯工业称重事业部总经理王江向大家介绍了公司最新的发展战略方向,并且向大家隆重推出赛多利斯最新的汽车衡。     赛多利斯的产品专家薛新华、许峰为大家介绍了赛多利斯钢结构汽车衡及其传感器的性能特点。汽车衡采用德国原装进口的传感器、安装套件、接线盒和仪表,铺以国内最先进的台面加工技术: ◆量程120吨的汽车衡e = 10 kg,满足高端客户对高精度汽车衡的要求; ◆传感器线性过载高达200%,极限过载更达500% 拥有IP68/IP69K防护,完全适应在严苛条件下的使用; ◆传感器安装套件上下位置可调,传感器高度超低,上下承载面不对称设计保证了传感器直立并且不会自转; ◆赛多利斯的专利单向反渗透膜杜绝水气进入,提高设备稳定性; ◆不同的显示器可供选择,防护等级高,同时内置数据库和软件,满足各种应用; ◆U型结构设计经过先进的分析和设计,整体强度和刚度得到有效保证; ◆先进的台面加工工艺,拥有数控板料折弯机和液压数显剪板机,保证台面精确度和可靠性。        各位经销商代表还去现场参观了赛多利斯汽车衡的生产加工过程,亲眼看到了赛多利斯汽车衡台面先进精细的加工工艺,体验了方便稳定的无人职守系统。现场的互动让经销商们更了解赛多利斯全新汽车衡的所有细节,对此新产品赞不绝口。   与会的代表最后还一起参加了游览新余仙女湖的活动,在青山绿水中,互相交流心得,对赛多利斯工业称重事业的明天充满信心!
  • 赛多利斯即将推出“个性化配置型”汽车衡
    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真正满足汽车衡用户的需求,让客户达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目的,赛多利斯将于今年10月份推出&ldquo 个性化配置型&rdquo 汽车衡,敬请期待。   德国赛多利斯集团中国称重事业部   德国赛多利斯股份公司成立于1870年,是世界著名的过程技术和实验室仪器的供应商,是称量技术、生物技术的市场领导者,为制药、化工、食品饮料行业的生产和研发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赛多利斯于1995年底在中国成立独资子公司&mdash &mdash 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随着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又投资一亿在北京建设新工厂,公司更名为&mdash &mdash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平台秤、检重秤和汽车衡等工业设备。现在,赛多利斯在上海、广州、成都、江西、西安、沈阳和哈尔滨都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2011年,赛多利斯在江西新余建立了汽车衡生产基地。相信赛多利斯必将成为您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为您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长久动力!
  • 梅特勒托利多汽车衡配套件更新通知
    梅特勒托利多汽车衡配套件更新通知梅特勒托利多关于Powercell PDX/GDD汽车衡配套件更新的官方声明浪涌保护器更新配套Powercell PDX/GDD车辆衡的浪涌保护器于2018年8月1日在中国市场全面切换!防雷指标范围更大,专业机构认证。 总部件(带不锈钢外壳)BOM:30408737主要技术参数a)型号:CJPSb)接多功能电源插座,接交流电源;适用电源:220VACc)波形:8/20uS脉冲波形保护电压:≤1.0KV(L-N);≤1.5KV(L-G,N-G)d)保护电流:3kA;负载电流:6Ae)保护方式:L-N,L-G,N-Gf)防雷等级:III级(D)(GB50057-94)外形及安装尺寸a)外形尺寸:247(长)X121(宽)X76.1(高)mmb)安装尺寸:安装孔;2-Φ6,安装孔中心距:225mmc)重量:1.3kg POWERCELL PDX车辆衡的电缆更新 配套Powercell PDX车辆衡的电缆于2018年8月1日在中国市场全面提升性能!整体不锈钢材料,防腐能力更强,满足广泛行业应用! 整体不锈钢材料,防腐能力更强,满足化工、海边等严酷的安装和使用环境!主要改进如下: 优质不锈钢材料接头PMSS六角外形更方便服务安装满足ATEX全球防爆新的认证要求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关于梅特勒-托利多Powercell PDX汽车衡 梅特勒-托利多现在推出了卓越的POWERCELL® PDX® 称重传感器,并且具有无与伦比的10年保修。 提供行业领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低的总拥有成本,现在又有全面的10年保修作为支撑。 如果您要购买新的汽车衡或者只是希望升级地磅-POWERCELL® PDX® 是您的最终选择。
  • 梅特勒托利多:观PDX汽车衡短片,赢Apple iPad2 大奖!
    最新一代梅特勒托利多POWERCELL PDX数字式汽车衡 已隆重上市!传感器链式链接,取消接线盒,超强防雷击系统,环境适应能力强。POWERCELL PDX 称重传感器技术,整体提升您的称重系统抵御雷击的能力! 现观看PDX短片,参加有奖,就有机会赢取大奖Apple iPad2! 详情请点击以上链接。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1年9月30日 奖品均以实物为准。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梅特勒托利多所有
  • 新型集装箱汽车衡称重识别系统技术鉴定会在天津成功召开
    2008年4月28日,由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集装箱双箱称重系统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课题组人员在作相关报告 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振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调研员赵燕,中国衡器协会秘书长刘晓华,上海海事大学教授黄有方,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郑见粹,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董明望,秦皇岛港集团李欣、塘沽计量检定所董伟组成,交通运输部科教司领导仉伯强、李奇出席并主持了鉴定会。会上,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用户报告,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并对现场演示进行了考察。 鉴定委员们在激烈讨论此次课题 该系统通过采用三个独立的称重平台设计,配合多秤接口的称重仪表,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各轴(轴组)只要停在不同秤台上,就可以实现通过一次静态称量车辆的总重及各轴重的称重计量,计量精度达到OIML( III)级。经过专家认真讨论,一致形成以下鉴定意见: 1. 该项目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完整,符合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技术鉴定的要求; 2. 该系统在受力结构上采用了分体式称重平台替代了传统的整体式称重平台,具有创新性; 3. 建立了识别系统的力学模型,进行了双箱称重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基于轴荷变化的误差修正方法; 4. 成功开发了该系统的识别软件,建立了&ldquo 基础车型数据库&rdquo 、&ldquo 车辆信息管理库&rdquo ,软件功能齐全,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 5. 该项目实现了一次双箱过衡单箱分别计重,提高了集装箱港口生产效率,为船舶合理配载提供依据;同时具有识别超载集装箱功能,为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该项目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技术先进,创新性强,为集装箱物流口岸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新型集装箱汽车衡称重识别系统的成功开发与应用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且在港口及集装箱物流行业有着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 汽车电子应用不断拓展 智能控制器需求将大增
    第88届中国电子展暨新能源汽车电子展今天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展会产品将涵盖电机控制器、汽车整车控制器以及消费电子设备等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电子展区将展示汽车电子产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工艺理念,为我国电子产业自主创新提供了专业的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智能控制器产业快速发展。  智能控制器是指设备装置和各种系统控制单元部件,一般以微控制器(MCU)芯片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通过外围的模拟和数字电路经过电子加工制造组装而成的电子器件,通过相应的软件程序,可作为核心控制器件内置于仪器设备中。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消费电子设备向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子智能控制器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市场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达到13000亿美元左右,到2016年将突破14000亿美元。从全球智能控制器需求市场来看,生产制造基地正不断向亚洲市场转移。去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5万亿元左右,未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8%以上。  从产业链来看,智能控制器上游零部件包括芯片、传感器、无源器件、电路板 中游为智能控制器设计制造 下游智能终端产品包括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及工业控制等领域。而上游的芯片直接反映了技术应用和产品性能,其中微控制单元(MCU)已经逐渐成为智能控制器的首选核心芯片。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预计,到2020年全球MCU市场规模将达到209亿美元。目前大部分汽车电子、汽车安全领域都会用到MCU控制器,汽车电子在纯电动汽车中的比重更是达到了65%。  汽车电子可分为动力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通讯娱乐系统与车身电子系统等。随着纯电动汽车产销的快速增长以及汽车电子化趋势的进一步扩大,涉及动力控制和安全控制类的应用市场将迎来扩容机遇。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98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2.57万辆,同比增长114%,纯电动商用车生产5.78万辆。今年1月至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30.2万辆和2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100.6%。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22.9万辆和2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8.1%和128.4%。  智能控制器作为汽车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厂商纷纷布局电子智能控制器领域,一些厂商已经逐渐从汽车的动力管理控制、能量管理控制、故障诊断系统等智能控制器领域切入,并不断加强相关控制技术的研发。
  • 岛津推出《电子探针在汽车材料中的应用》数据集
    汽车行业是一个涉及多种材料的综合性产业,材料应用的多元化是其突出的特点,虽然钢铁材料仍占主导地位,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的发展趋势要求,使得汽车轻量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强合金、轻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轻量化是汽车的发展趋势,在更安全的前提下,资源友好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命也对汽车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改进和研发新的汽车材料,提高材料的比强度、降低构件的重量、减少制造的成本和耗能。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性材料: 一、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的开发:可用于车身车架、横纵梁等关键部位。世界各国和各大车企都在大力参与开发各种高强度钢板,如冷轧含磷板、双相钢(DP 钢)板以及目前最先进的相变诱发塑性钢(TRIP 钢)板等。 二、轻金属包括镁合金、铝合金和钛合金等的应用呈现出越来越广的趋势。 (1)铝合金:密度约是钢铁的三分之一,现已广泛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差速器壳体、铝轮毂、转向节及各种换热器等部位,是汽车上应用最多的轻质金属材料。而且随着铸锻焊、冲压等制造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的部件采用铝合金制造。(2)镁合金:镁合金的密度仅相当于铝合金材料的 66%左右,但在比强度和刚度等机械性能要明显优于钢铁和铝合金,而且在成型效率和尺寸稳定性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目前镁合金在汽车上一般可用于发动机气缸体、壳体、进气歧管、方向盘、转向器、轮毂等零部件。由于镁元素化学特性特别活波,工艺难以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镁合金的应用。 (3)钛合金:具有密度小、质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及高低温性能优异等特点,使之可以在一些恶劣的工作条件中保障汽车的性能。但由于钛合金原材料获取困难,加工成本较高。在汽车制造中,一般将高强耐热钛合金用来生产发动机配气系统、曲轴连杆机构和底盘零件,例如气门、气门弹簧、凸轮轴、连杆、涡轮转子和紧固件等。 三、非金属材料在整车占比也在不断扩大。 其中塑料占很大比例,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有密度低,成形性好,耐腐蚀,弹性形变可吸收冲击能量,除常规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外,也包括塑料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另外,陶瓷、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在车用材料领域也占有重要地位。 岛津公司作为全球著名的分析仪器厂商,自 1875 年创业以来,始终坚持创始人岛津源藏的创业宗旨“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不断钻研领先时代、满足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岛津公司就开始研制和生产电子探针,独有的 52.5°高检出角及兼顾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全聚焦晶体,可在微米级的微小区域到最大 90×90mm 的广域范围中可进行精准分析。电子探针 EPMA(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zer)是将聚焦电子束照射到样品,通过激发样品发出的电子信号进行细微结构的观察,通过检测指定区域内发出的元素特征 X 射线进行定性、定量及面分析等多种测试分析。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岛津电子探针 EPMA 客户,岛津公司分析中心也开展了汽车行业多种材料的测试分析工作。本文集即是对这一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供相关工作者参考。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五部门发文推动机械、电子、汽车相关仪器设备可靠性水平提升
    近日,为提升制造业可靠性水平,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3〕7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两步走”目标:第一阶段到2025年,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按照夯基础、优服务、促提升的思路,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建立标准体系、完善公共服务等举措,力争形成100个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推动1000家以上企业实施可靠性提升,为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阶段到2030年,聚焦锻长板、促成效,按照树标杆、强带动、促转化的思路,充分发挥可靠性标准引领作用,推动10类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可靠性公共服务机构和可靠性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成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实施意见》聚焦机械、电子、汽车三个重点行业,一方面,通过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可靠性,促进相关行业产品可靠性提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另一方面,发挥行业基础优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为其他行业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提升。在基础产品方面提出:机械行业,重点提升仪器仪表用控制部件、传感器、源部件、探测器、样品前处理器等关键专用基础零部件和高端轴承、精密齿轮、高强度紧固件、高性能密封件等通用基础零部件的可靠性水平;电子行业,重点提升氮化镓/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精密光学元器件、光通信器件、新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高适应性传感器模组、北斗芯片与器件、片式阻容感元件、高速连接器、高端射频器件、高端机电元器件、LED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汽车行业,重点聚焦线控转向、线控制动、自动换挡、电子油门、悬架系统等线控底盘系统,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操作系统等,深入推进相关产品可靠性水平持续提升。在整机装备与系统方面提出:机械行业,提升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测试分析仪器、光电检测仪器、生物医学仪器等高端仪器设备精度和可靠性水平;电子行业,重点提升曝光机、蒸镀机、切片机、涂覆机等电子专用设备,质谱仪、示波器、电子透镜等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水平;汽车行业,重点突破基于数字化试验场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可靠性检测与评价技术,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软件功能性能、可靠性水平、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综合能力,提升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评价、使用寿命评价、安全性及故障预警、低温适应性等可靠性和耐久性测试评价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可靠性水平提升。《实施意见》全文如下:
  • 自动衡器分技术委员会成立
    9月21日,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自动衡器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副司长刘新民、江苏省质监局副局长孙春雷等出席成立大会并为分技委会揭牌。   孙春雷副局长指出,江苏衡器产业发达,衡器工业年产值约40亿元,占全国的37%,形成了电子汽车衡、电子皮带秤、定量包装秤和配料系统四大产业集群。总局将自动衡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江苏省计量院充分体现对江苏计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希望,江苏省计量院建好、用好自动衡器分技术委员会,为全国计量工作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一是要在总局计量司的领导下,在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强技术规范的研究及制修订,积极开展技术规范推广、学术交流、标准比对和人才培训等工作 二是要紧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集中专家智慧,大力加强科研工作,多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 三是要按照《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章程》建立完善的工作和运行机制,努力建设行为规范、管理一流、效能显著的计量分技术委员会。   刘新民副司长高度肯定了江苏省计量院近年来能力建设的成果,他指出,江苏省质监局领导高度重视计量工作,为计量事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支持,这也是总局将自动衡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江苏的原因。他说,成立分技术委员会是总局计量司根据计量形势需要,保障技术规范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技委会成立后要在总局计量司的领导下,在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遵守委员会章程,积极履行职责,认真做好规程制修订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今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立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自动衡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江苏省计量院。经过紧张筹建,分技术委员会吸纳了全国相关科研院所、计量技术机构和衡器生产企业的19位专家为委员会委员。   会上,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张晓刚主任宣读了总局关于成立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批文及组成名单 19位委员接受了分技术委员会的聘书。   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相关处室负责人、中国衡器协会、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自动衡器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及省局计量处相关同志参加了成立大会。
  • 国内首台大型衡器自动加载温湿度试验装置研制成功
    国内首台大型衡器自动加载温湿度试验装置研制成功   该装置将大幅提升我国衡器性能试验系统能力   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大型衡器自动加载温湿度试验装置,并通过专家鉴定。该装置通过机器人加卸载系统,无需拆卸衡器,便可自动化实现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大型衡器称量性能试验,整体技术指标优于国外现有装置,大幅度提升了我国衡器性能试验系统能力。   电子计价秤、电子汽车衡、轨道衡、定量包装秤、港口秤……种类众多的衡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衡器产品质量合格与否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贸易公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称量性能试验、重复性试验、除皮试验等在内的衡器性能评价试验是保证衡器计量准确、质量合格的主要手段。   据了解,根据国家相关衡器检定规程,衡器的性能评价试验,除了常温试验,还需要在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为完成温湿度条件下的测试,以往都是采用模块法,即将体积庞大的大型衡器拆开搬入温湿度试验箱,再由测试人员对各部件分别进行分析测试。但采用模块法进行试验不仅过程繁琐,而且测试人员进入温湿度试验箱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同时,试验箱内最高40℃、最低-10℃的高低温和相对湿度85%的湿度环境,也使得测试人员难以完成加、卸载砝码等线性和重复性试验。大型衡器性能评价试验能力的欠缺,给我国的对外贸易、衡器评价试验和国际互认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此次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大型衡器自动加载温湿度试验装置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据课题负责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质量密度研究室主任王健介绍,该装置主要由自主研制的机器人加卸载系统、温湿度试验箱和电动搬运车组成。通过机器人加卸载系统可在12分钟时间里完成(一个温度或湿热点的)10级载荷进程回程试验,无需测试人员进入温湿度试验箱,便可实现各种温度和湿热条件下的衡器的整秤评价试验,大大地缩短了大型衡器的试验时间。同时驱动和电气部件设置在温湿度试验箱的外部,有效避免了温度和湿热条件对设备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与损害。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装置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硬件结构新颖,异型砝码组设计精密,组合方式科学合理,软件功能齐全。目前,试验装置系统运行平稳可靠,可为300~3000千克的大型、特种、异型衡器装置提供专用的温湿度试验环境进行称量性能试验、重复性试验、除皮试验等型式评价试验,测量相对不确定度优于5×10-6。   业内人士评价,大型衡器自动加载试验装置的建立提高了我国衡器计量检测能力,满足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有关衡器的国际建议和OIML型式评价多边承认框架协议(MAA)的试验技术要求,标志着我国衡器计量测试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 山东首个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实验室建成
    新华网山东频道7月12日电 山东省首个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实验室日前在山东省科学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实验室将面向社会开放,为汽车整车企业及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提供测试服务。   记者从山东省科学院了解到,实验室开展的测试基本涵盖了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的所有项目。这个实验室将面向社会开放,为汽车整车企业及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提供测试服务,同时利用省汽车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形成的汽车电子产品设计和测试能力为企业提供汽车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整改服务。   据介绍,随着汽车电子设备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内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容易发生汽车内部电子设备相互干扰的情况,有可能给汽车的安全行驶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所有装车的汽车电子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电磁兼容测试。(完)
  • 共进微电子和西电共建“传感器与汽车电子封测关键技术联合实验室”
    2024年1月19日,共进微电子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的"传感器与汽车电子封测关键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该实验室旨在促进封测领域的科研合作,推动封测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发展。同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封装系首任主任田文超教授也将担任共进微电子首席科学家。封装测试在传感器和汽车电子芯片性能和可靠性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联合实验室将在传感器与汽车电子芯片的相关结构设计、材料研究、应力、热、电磁仿真和可靠性验证等方面展开合作。此外,联合实验室还将成为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培训机会的平台,促进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共进微电子总经理张文燕表示:“共进微电子一直致力于封测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封装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优秀的学术背景。通过合作,我们期待能够取得更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田文超教授也表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封装专业是2009年国家首批电子封装技术本科专业,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电子封装类国家级特色专业。通过与共进微电子建立联合实验室,我们将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推动封装技术的创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升。”未来,共进微电子将充分利用联合实验室的优势,夯实并增强共进微电子在传感器与汽车电子芯片的封装能力,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封测一体化服务!| 关于共进微电子上海共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共进微电子”,成立于2021年12月。共进微电子由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共进股份(603118)、探针智能感知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以及一流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创立,专注于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先进封装测试业务。专注于智能传感器及汽车电子芯片领域的先进封装测试业务。共进微电子拥有上海研发销售中心和苏州太仓生产基地。已建设1.8万平米先进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包含百级、千级和万级无尘室,建设传感器及汽车电子芯片的封装测试量产生产线。共进微电子拥有完整的封装产线,涵盖从晶圆研磨、切割到前段工艺的固晶、引线键合、点胶、贴盖、回流焊,以及后段工艺的注塑成型、打标、切单。提供多种产品封装类型,包括LGA、QFN、Fan-out、SIP和2.5D/3D等。测试能力包括晶圆测试、CSP测试和成品级测试能力。共进微电子封装测试产品包括惯性、压力、电磁、环境、声学、光学、射频和微流控等传感器和汽车电子芯片。公司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制定完整的封装测试方案、流程及品质管控,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打造集研发、工程、批量生产于一体的专业综合封装测试服务平台。共进微电子致力于建设全球知名的规模大、种类齐全、技术先进的传感器及汽车电子芯片封装测试产业基地和领军企业,填补国内相关领域在批量封装、校准和测试领域的空白,突破产业链瓶颈。
  • 山东省建成首个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实验室
    日前,山东省首个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实验室在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据悉,该实验室为山东省汽车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重要组成部分,按国际一流国内先进标准进行建设,拥有标准的3米法半电波暗室、各种用途的屏蔽实验室5间和静电放电测试室以及1个ISO7637实验室。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介绍,实验室配有包括德国R&S公司提供的EMI和EMS测试系统、瑞士EM TEST公司提供的BCI测试系统、ISO 7637测试设备以及静电放电设备等国际先进的检测仪器,可提供辐射发射、传导发射、辐射抗扰度、传导抗扰度、大电流注入、抛负载和瞬变脉冲、静电放电测试等,基本涵盖了汽车电子零部件EMC测试的所有项目,能够满足符合国际相关标准的测试要求,同时也能满足各大汽车厂商等企业标准的要求。   该实验室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将为山东省汽车电子技术研发提供完善的检测及测试服务 同时该实验室也将面向社会开放,为山东省汽车整车厂及汽车电子零部件生产商提供检测机测试服务,将对山东汽车行业振兴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 日本电子台式电镜助力中国500强——五菱汽车
    日本电子台式电镜助力中国500强——五菱汽车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五菱集团)成立于1996年,是广西区政府授权经营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3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全国大型工业企业500强和信息化企业500强之一。这次与日本电子牵手的是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五菱工业公司)以零部件、发动机和专用车三大主业核心资产设立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总资产达45亿元。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相比,扫描电镜具有直接观察样品表面结构,景深大、视野大、分辨率高等优点,这些特点使其在观察汽车零部件及漆面涂层效果上十分适用。 日本电子的台式电镜产品具有以下几点突出的优势: 1、标配了二次电子探测器和四分割背散射电子探测器,既可以满足用户观察零部件断口表面的形貌信息,又可以通过背散射电子探测器观测金属漆涂层不同成分差异及厚度的测量; 金属断口(二次电子像)漆面涂层(背散射电子像)2、大样品舱抽屉式设计,最大可装样尺寸直径70mm,高50mm。可以满足大部分零部件不被分解,直接观测,大大节省了用户的制样处理时间,同时也解决了用户的样品损耗。3、操作简单,没有过任何电镜使用经验的用户也可以轻松上手。效率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4、维护成本低,使用安全。日本电子的台式电镜采用一体化钨灯丝作为电镜的光源,在保证分辨率指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灯丝消耗品所带来的后期维护成本。并且可以随时开关机。使企业在电镜上所花费的运营成本降到最低,并且使用上更安全放心。详情请咨询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
  • Binder恒温恒湿箱在汽车耐久度测试的应用
    在 lothar bix gmbh 位于梅斯基希的实验室 中,带有漆层和涂层的汽车部件将接受非常严格的测试。 高温、严寒、湿热或仅仅是风雨侵袭:大多 数汽车部件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影响。这些环境因素会影响其功能或外观,并因此缩短其使用寿命。此外,这些部件在日常使用中还要反复承受严苛的机械负荷,并且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必须保证安全可靠。因此,不同的汽车部件和材料要经受苛刻的耐久性测试,从而确定其对于环境影响和温度的耐受性。对于汽车配件商而言,不断增加的要求和保修期是一个真正的考验。此外,很多公司都制 定了自己的检测标准。汽车制造商也为带有 漆层和涂层的部件设计了各种特殊的检测方 法。汽车内部几乎所有塑料部 件也都带有涂层。 检查涂层的耐久性位于梅斯基希的 lothar bix gmbh 专注于创新的涂装工艺和高档油漆。为了检查漆层和涂层的耐久性及负荷能力,公司在自己的实验室中为汽车行业的客户开展各项环境模拟 测试。测试按照 oem 标准及如 vw tl 226 、daimler dbl 7384 等在内的国际标准进行。在 binder 公司的恒温恒湿箱和干燥箱 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带有漆层或涂层的部件进行检测:耐温和耐候性,在不同温度和气候区域中的使用寿命以及抗老化性。此外还要测试不同介质的相互作用,例如汗液、防晒霜或护理剂和清洁剂。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前发现可能的损坏,例如对光泽和色彩产生负面影响或涂料附着问题。环境模拟的目的是 快速有效地发现产品的薄弱环节,有效避免投诉。 老化在热老化和耐热性检查方面则使用了 ed 系列干燥箱。 该设备的温度范围极广(室内温度+ 5 °c 到300 °c 之间)。借助于高温环境,可以了解待测部件在耐用性、剥离和裂纹形成、颜色 和光泽度变化方面的表现。 高低温交变测试利用binder mkf系列环境模拟箱,可在动态条件下对带有漆层和涂层的部件进行测试。 凭借 -40 °c 至 120 °c 的温度范围、10%至98%的相对湿度范围以及最长30天的存储期,可以模拟复杂的气候交变情况。通过循环的高低温交变测试或具有延时效果的加速 短时间测试,可在3 - 7天内确定待测部件在90°c / 96% rh条件下的使用寿命以及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影响下的抗老化情况。温度及环境气候测试的持续时间会根据产品及其预期 寿命进行调整。bix 公司质量保证 / qmb 主管 wolfgang scherer 先生解释了为何公司 会选择 binder 环境模拟箱。“超过 720 升的宽敞内部空间对于检测完 整组件来说最合适不过。考虑到我们工作 中使用着重复性的方法,稳定的测试条件以及超高精确度和可靠性是极为重要的。binder 和我们的需求完美。”还有一个 优势是:“binder箱体的外壳是在我们这里进行喷涂的,两家公司之间早已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并且客户服务也非常周到。因此选择 binder 公司的环境模拟箱可谓理所当然”,scherer 先生总结到。自2013年 起,bix公司开始用为 binder需求设计的全自动机器人粉末涂装系统为binder产品,包括大型壳体进行涂装。
  • 总投资2600万元,苏州苏勃将新建汽车零部件检测项目
    近日,苏州苏勃检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公示了苏州苏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新建汽车零部件检测项目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信息显示,本项目从事汽车零部件检测,属于检测服务项目,主要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提供技术支持,项目总投资 26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60 万元,环保投资占 比 2.3%,建成后年检测1370件。据了解,苏州苏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注册地点为苏州工业园区港田路 99 号港田工业坊18号厂房,是集塑料、金属、橡胶等原材料测试,环境力学耐久等可靠性测试,电学EMC测试,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第三方检测机构,服务领域涉及汽车部件,电子电器,轨道交通以及军工等。苏州苏勃(STS)是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认可领域广泛涵盖了塑料、 金属、橡胶、油漆、电镀等原材料测试,环境力学耐久等可靠性测试,电学EMC测试以及各大主机厂测试标准。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苏州苏勃拟租赁苏州工业园区港田路99号港田工业坊17、18号厂房进行汽车零部件检测。而本次新建项目涉及大量仪器设备,主要设备如下,该项目还披露了各实验室所涉及的工艺流程,如下:1、耐久实验室(耐久试验检测)根据检测任务单中的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开展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玻璃升降器、雨刮、遮阳板、座椅、扶手箱、手套箱、安全带、安全带锁扣等常用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测试项目包括玻璃升降器耐久试验、雨刮耐久试验、遮阳板耐久试验、座椅综合耐久试验、扶手箱耐久试验、 屏幕按压耐久试验、手套箱耐久试验、出风口耐久试验、摔门耐久试验、按 压耐久试验、疲劳耐久试验、安全带耐久试验、安全带锁扣耐久试验台、颠簸蠕动试验台等。2、噪声实验室(噪声试验检测)由于车辆噪声问题涉及因素众多,排查解决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借助试验。汽车零部件噪声试验台能够实现在噪声试验室内对零部件进行振动冲击,通过对试验台输入路谱曲线或设置路谱振动参数,对试验件进行道路模拟振动并激发异响,从而在试验室内进行噪声问题诊断。3、电学实验室(电学试验检测)检测分析:电路原理图是用来表明设备电路工作原理及各电器元件相互关系以及作用的一种表示方式,运用电气原理图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分析电路,排除电路故障是十分重要的;运用汽车设备电源故障模拟器测试样品性能;运用台式数字万用表测试样品上元器件(电阻等),检查有无明显异常的元器件;电容 C,电感 L,电阻 R 是最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常见的小小的被动器件,影响着电路的参数,也直接牵扯的产品的性能,运用 LCR 数字电桥测定电容 C、电感 L、电阻 R 参数;根据绘制的电路原理图,在板卡输入端通电,使用数字示波器测试输出信号,检测模块各主要功能区域的状态。4、盐雾实验室(盐雾试验检测、环境耐受度试验检测)(1)盐雾试验检测预处理:根据标准规定选取相应尺寸的试样或样块。检测分析:将样品放入调整好温度和喷雾量的盐雾箱内,盐雾箱内为 0.9%的氯化钠溶液,通过喷嘴将雾化的氯化钠溶液均匀喷至样品表面,循环往复,待达到试验时间后取出。用清洁布擦拭样品后,观察表面腐蚀情况或称重计算腐蚀速率。读取数据,出具报告:样品检测分析后计算数据,出具检测报告。(2)环境耐受度试验检测(冷凝水试验箱):和综合实验室中涉及的实验 29 流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5、阻燃实验室(阻燃试验检测)该试验项目仅作为实验室能力验证项目每年开展约 7 次(金属材料阻燃2、皮革 3、塑料 2)。前处理: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截取相应尺寸的试样或样块,将样品放入精密鼓风干燥箱进行干燥处理。 检测分析:样品干燥处理后,放入水平燃烧性测试箱,打开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启动点火器,待火焰稳定后,移动火焰并使试样底边正好处于火焰中点位置上方,点燃试样后将点火器移开并熄灭火焰,同时打开计时器,记录续燃和阴燃时间。打开试验箱,取出试样,测量损毁长度。读取数据,出具报告:样品检测后分析数据,出具检测报告。(2)塑料灰分实验该试验项目仅作为实验室能力验证项目每年开展约 2 次。检测分析:将测试样品放入高温箱式电阻炉内,设置温度参数(900~1200℃)。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始计时。试验时间结束后,关闭电源,取出样品进行称重计算。6、综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涉及的试验有环境耐受度试验检测、力学试验、耐久试验检测、 冲击试验检测、物理试验检测。耐久试验检测和耐久实验室的流程相同,本试验室不再赘述。检测分析:(1)环境耐受度试验检测:本试验检测金属、塑料等材料的环境耐受度。所用设备为喷头工装试验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恒温恒湿试验箱、淋雨试验箱、浸水试验箱、温度冲击试验箱、车入式环境箱等。模拟特定环境下,样品的耐受程度。试验中设备所用循环水为纯水机制备的纯水,冷水机用于维持恒温恒湿试验箱的温度稳定性。 其中,喷头工装试验箱(密闭箱体中通过喷头喷水或粉尘,测试样品的耐受程度)、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恒温恒湿试验箱、淋雨试验箱、浸水试验箱、温度冲击试验箱、车入式环境箱等为独立的密闭箱体,在密闭的箱体中通过喷头喷水、粉尘,或控制箱体中温度、湿度,来测试样品的环境耐受程度。试验结束静置一段时间后,打开箱门,取出样品。(2)力学试验检测对领取的待检试样进行尺寸测量,并做好相应的测量记录。根据检测任务单中的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测试样品的力学性能。涉及设备为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剥离试验机、应力分析仪、微小型拉压力传感器等。(3)冲击试验检测根据检测任务单中的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开展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耐碎石冲击试验、电子简支梁冲击试验、电子悬臂梁冲击试验、落球冲击试验、气动垂直冲击试验、漆膜冲击试验等。(4)物理试验检测对领取的待检试样进行尺寸测量,并做好相应的测量记录。根据检测任务单中的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测试样品的物理性能。涉及设备为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伺服系统全自动插拔力(引张、压缩)试验机、十字划格试验机、漆膜弹性试验器、全智能型光泽度仪等。读取数据,出具报告:分析计算数据,出具检测报告。7、环境实验室 1:该实验室涉及的试验有环境耐受度试验检测,和综合实验室中涉及的实验流程相同,本试验室不再赘述。环境实验室 3:该实验室涉及的试验有环境耐受度试验检测、力学试验检测,和综合实验室中涉及的实验流程相同,本试验室不再赘述。8、环境实验室 2该实验室涉及的试验有环境耐受度试验检测、老化试验检测。其中,环境耐受度试验检测和综合实验室中涉及的实验流程相同,本试验室不再赘述。检测分析:(1)老化试验检测:所用设备为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箱、氙灯老化试验箱、阳光碳弧老化试验机、紫外碳弧老化试验机。通过模拟自然阳光中的光辐射,对材料进行加速耐候性试验,以获得材料耐候性的结果。读取数据,出具报告:从设备上读取测试结果数据,出具检测报告。9、恒温恒湿房该实验室涉及的试验有耐磨试验检测、力学试验检测、冲击试验检测、 物理试验检测。其中,力学试验检测、冲击试验检测、物理试验检测和综合实验室中涉及的实验流程相同,本试验室不再赘述。本实验室样品检测结束后退回给客户。检测分析:(1)耐磨试验检测:在落砂耐磨试验仪、纸带耐磨试验机、Taber 耐磨试验机、耐磨耐刮擦试验机、耐磨试验机、五指刮擦试验机、摩擦色牢度测试仪上测试样品的耐磨性。读取数据,出具报告:从设备上读取测试结果数据,出具检测报告。10、制样室(金相制样检测)切割:采用切割机、钻铣床将金属材质的样品切割成制样需要的形状。切割机为慢速切割机,通过锯条的上下缓慢拉动进行切割,切割速度较低。 镶嵌:由于样品形状不规则,无法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故需将样品进行固定。在金相分析样品制备过程中,观测面在被磨抛前的方向调整一般是常温下使用环氧树脂粉和固化剂对样品方向进行固定,同时镶嵌可以使不规则的样品变成方便手持的形状,从而便于控制磨抛过程,这个样品方向固定和形状规范的过程叫做金相样品的镶嵌。该过程在 18 号厂房 2 楼化学试验间的通风橱中进行。磨抛:在金相试样磨抛机上对样品进行磨抛。全程用自来水冲洗样品进行冷却。检测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读取数据,出具报告:根据检测视场,在专业软件及相关标准上读取相关数据,出具检测报告。11、气体腐蚀实验室(气体腐蚀试验检测)该试验用于模拟大气中存在的硫化氢、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腐蚀性气体对汽车零部件的腐蚀、破坏程度。预处理:根据标准规定选取相应尺寸的试样及标准腐蚀铜片。检测分析:将样品、标准腐蚀铜片放入气体腐蚀实验箱内,控制湿度、温度,通入适量的测试气体,气体为硫化氢、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 瓶中气体的浓度分别为硫化氢 51.2×10 -6、二氧化氮 1.01×10 -3、氯气 50.2×10 -6、 二氧化硫 1.01×10 -3,其余均为氮气),每次试验只通入一种气体进行气体腐蚀试验。试验结束后,排空测试气体引入自带的氢氧化钠(5%)溶液中净化后在室内无组织排放。读取数据,出具报告:观察样品表面腐蚀情况,出具检测报告。12、材料实验室该实验室涉及的试验有耐久试验检测、耐磨试验检测、臭氧老化试验检测、冲击试验检测、物理试验检测、老化试验检测、环境耐受度试验检测、力学试验检测。其中耐久试验检测和耐久实验室的流程相同;耐磨试验检测和恒温恒湿房的流程相同;老化试验检测和环境实验室 2 的流程相同;冲击试验检测、物理试验检测、环境耐受度试验检测、力学试验检测和综合实验室的流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1)臭氧老化试验检测:前处理:根据标准规定截取样品规定尺寸的样块。检测分析:将样块放入臭氧老化试验箱,老化试验箱工作条件设定为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臭氧浓度(1±0.01)mg/m3、温度(40±2)℃,时间为(8±0.5)h,查看试样在一定浓度的臭氧作用下的老化性能。本项目臭氧由箱体内的臭氧发生器产生,试验完成后,等老化箱内臭氧浓度显示为 0 时取出样品。13、化学试验间:耐化学试验(均在化学试验间的通风橱中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塑料、皮革、金属、织物、树脂、玻璃等样品材料,选择不同试剂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配制的溶液涂抹于样品表面,自然晾干后,观察样品外观情况,检测样品的耐化学性能。本试验涉及的化学试剂有:硝酸、丁酮、丙酮、浓硫酸、盐酸、磷酸、硝酸钾、硝酸钠、无水乙醇、清洗剂等。读取数据,出具报告:样品检测分析后计算分析数据,出具检测报告。14、环境实验室(17号一号厂房):该实验室涉及的试验有环境耐受度试验检测,和综合实验室中涉及的实验流程相同,本试验室不再赘述。
  • 首次公开!理想汽车的89个专项试验室
    今年,理想汽车检验检测中心正式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审核,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通过CNAS的审核,不仅标志着理想汽车检验检测中心,已正式迈入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序列,更意味着其所出具的各类检测数据结果,将被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互认机构予以承认,具有国际权威性和公信力。而其涵盖的89个专项试验室,也首次浮出水面。今天, 将掀开部分试验室的神秘面纱,帮你从中窥一斑而知全豹,落一叶而知深秋,感受理想汽车检验检测中心的强大实力与理想汽车的技术底蕴。受访人:理想汽车检验检测中心工程师01 智能空间试验室——让脑海中的构想转瞬成为现实每一款理想汽车在打造之初,都是如何构思的?如何让车内的空间被最大程度合理利用?如何让每一处细节,兼顾质感的同时又符合家庭用户所需?当其他品牌还在脑海里凭空构想时,我们已通过自研的智能空间试验室,让一切成为现实。借助智能空间舱模拟器,产品和研发工程师们只需通过PAD上的简单操作,就可借助数字孪生的用户界面,轻松控制超过168个电机,实现座舱的柔性空间切换。就像拼乐高一样,工程师们可任意对座舱的350个模块单元,以智能电动的调节方式进行灵活的集成布置,快速完成对感知、交互与系统集成的开发与验证,将原本数周的工作周期缩短为寥寥几小时。“我们自研的空间舱,其尺寸可以覆盖主流的绝大多数车型,车身的各个部件都可基于需要,自由进行伸长、缩减、旋转,精度可达0.1毫米,进而实现柔性、安全的空间变换,为产品、研发工程师提供可验证、测试、展示、体验的智能座舱空间。门槛高度应该是多少才更方便一家老小上下车?B柱、C柱多宽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更美观?后备箱离地多高才能拿取行李更加方便?这些原本需要依靠经验、想象的设计,现在都可以在现实里加以判断。小到空调出风口的摆动方式、车内氛围灯的氛围营造,大到不同尺寸车身所对应的空间布局、后备箱的布局等,也都可以借助空间舱,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所有产品与研发工程师面前,方便大家对其打磨、调整,让大家可以共创、共识出超越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案。针对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交互,我们也在柔性座舱和柔性台架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智能空间的验证。就比如我们二排的屏幕,通过磁吸的方式,不仅可任意更换不同尺寸的屏幕,去验证用户的使用感受,还可与二三排的座椅调节进行联动,让屏幕下翻后,二排座椅自动后移并调节仰角,帮助研发伙伴找出适合绝大多数用户的最佳观影角度。同时,由于我们的座舱顶棚与车身是分体结构,我们也实现了同一时间内,不同业务伙伴的同时开工。负责车内视觉摄像头的伙伴,可以在顶棚这边去测试摄像头是否能精准捕捉车内乘员的动作,而负责座椅的伙伴则可在柔性台架上调整座椅布局,而负责氛围灯的伙伴则可在车门、中控台上验证不同的氛围灯设计方案。过去,这一切都要等到车身基本成型后,才可进入试验阶段,而随着我们空间舱的落成,现在都可与车身的开发同期进行。”负责智能空间试验室的工程师玉亭介绍。02 电磁兼容试验室——构建强大的电磁“免疫系统”你在行车过程中,是否也曾出现过突然闪屏、音响发出杂音?出现这类情况,虽然有一定可能是由于线路接触不良、电压不稳等原因造成,但多数情况则是由于电磁干扰导致。“过去,传统的燃油车都是机械结构,对电磁兼容几乎没有要求。但随着科技进步,如今即便是燃油车,其刹车、换挡、转向助力等,也都已变成了电子的。而对于智能电动车,电磁干扰带来的影响则会愈发明显。像我们理想的车辆,不论是电池、电机、电控的‘老三电’,还是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新三电’,以及我们的智能驾驶、智能空间,其背后都是大量精密、复杂的电子设备。它们都会持续释放微弱的电磁波,彼此产生干扰的同时也会对车外产生干扰。另一方面,城市里的电磁环境也相较以往更加复杂,无线电台、电视台、基站等,都会对车内的电子设备产生一定干扰。极端情况下,过大的电磁辐射,甚至会直接引起周边的电子设备功能失效或误动作,甚至击穿电子器件,对用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就比如市郊的一些广播电台,很多年前当各个品牌都还不重视电磁干扰时,电动车一开到那附近就会出现问题,轻则黑屏、花屏、杂音,重则直接电压下降,车辆直接‘趴窝’。”工程师陈大可介绍。为了保证我们每一台理想汽车上,各个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特别是在强电磁环境中依然能够正常使用,我们重金打造了电磁兼容试验室,具备整车以及高低压电子电器零部件的电磁兼容及射频测试能力,以应对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系统集成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带来的电磁兼容挑战,让每一台理想汽车都通过了堪比航空级别的EMC电磁兼容性测试。我们EMC测试能力同时满足国家法规与欧盟出口法规,测试项目覆盖度达到行业内的领先水平,测试频率范围可达DC~18GHz,测试场强30V/m~300V/m,充分模拟车辆在社会道路上行驶所能接收到的各种电磁干扰,进而为每一台理想汽车构建起强大的电磁“免疫系统”。03整车半消声室——在这里体验“落针可闻”乍一眼看到整车半消声室,你很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就这?很厉害么?”但当你真的步入这一试验室,你可能会第一次理解,到底什么才叫万籁俱寂、落针可闻。极度的静谧,甚至会让你的耳朵一时间都产生不适。工程师老郑介绍,“只有在极度安静的环境内,我们才能准确识别出车上的各类声音,而在自然界中这种环境并不存在。一般来说街面上的音量约为60、70分贝,办公室约为40、50分贝。但在我们的试验室里,本底噪音仅10分贝。为此,我们不止墙面上全部被复合型吸音材料覆盖,整个试验室我们甚至都采用了‘房中房’的结构,在内房与外房的底部结构之间填充了大量的隔振块进行隔振降噪处理,这才实现了这份极致的安静。另一方面,为了评价行驶过程中整车、零部件的声音表现,我们还在试验室地下打造了一个高达9米的巨型空间,在那里布置了一整套的四驱四电机静音转毂,不仅可模拟道路正常行驶模式,还可模拟反拖车辆运行,同时兼容两驱、四驱。即便试验过程中转毂速度提升至270km/h时,其所产生的噪音依然可控制较低的噪音工况。”随着整车半消声室的落成,其能力已全面覆盖动力系统、热管理系统、声学包、电器品质、开关门品质的开发需求,仅此每年便可为我们节省数百万的外委试验费用。以动力系统为例,我们自研的理想2.0增程系统采用全套机械静音设计,增程器开启对比纯电模式,噪音相差仅不到1分贝。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整车半消声室提供的助力。针对动力系统的NVH性能,如增程器振动噪声、电驱系统振动噪声、进排气系统噪声、供油系统噪声等,我们都可借助大量的试验不断加以优化,进而不断打破行业固有认知,为用户打造更为安静的“家”。04 整车环模排放试验室——自由操控天气的奇异空间每一次用户舒适度上的提高和行车能耗的降低,其背后往往都是车辆在整车环模试验室里无数次试验后的成果。在我们自建的整车环模排放试验室,可最大程度模拟不同温度、湿度、日照、气流等环境,进行油耗、冷启动、续航里程等测试,更可根据企业标准进行热平衡热害试验、空调降温试验、除霜除雾试验等各类可靠性试验。理想汽车的每一款车,无论是一开始的原型试制阶段,还是SOP阶段,都需要在整车环模排放试验室里持续进行大量测试。我们的高低温环境仓可提供-40℃~60℃的高低温环境,以及最大1200W/㎡的红外阳光模拟环境,湿度最高可达95%;底盘测功机支持前后两驱及四驱模式;排放设备为目前最新一代产品,具备国V、国VI排放试验能力。与一些环境模拟实验室仅能实现单一的环境测试不同,我们可联动温度、光照、湿度等,打造更为贴近真实用车场景的复杂环境。在过去,环境模拟几乎要看天吃饭,高温、高寒的试验,很难具备前期的准备和后期改进的条件。天气再恶劣也是一时的,很难无时无刻都保持相同的状态。而借助整车环模排放试验室,则可凭借其稳定的环境模拟条件,为各种开发及验证提供可重复的、稳定的、不受外部影响的测试边界条件。同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多次重复测试,也更有利于评估和详细分析试验数据显著的试验特性和产品分析特性,具备安全、节能、试验精度高、一致性高等优点。“大量的模拟环境测试,并不会减少我们在真实场景下的验证。我们相当于在大量的方案里,通过模拟的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筛选出其中表现最好的部分方案,再结合大量的真实路测,全面覆盖极热、极寒、高湿地域,挑选出表现最佳的那一个,呈交给用户。不夸张地说,我们自建的整车环模排放试验室,仅一年多的时间,为公司节省下的各类费用就已经能覆盖我们所有的前期投入成本,剩下的时间里,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纯赚’。”工程师强哥说。05 以最高标准打造,是我们技术自研的底气像这样的试验室,在理想汽车的研发中心足足还有80余个。在碳化硅功率模块试制车间与试验室,我们实现了微米级的印刷、打线、测量与检测,并可进行完整的性能与可靠性验证;在结构强度试验室,我们复现了不同的路面情况,不断考察车身及底盘结构可靠耐久性;在电池试验室,我们全面探索更安全、更高效的新一代电芯解决方案,麒麟5C电池也是在这里经过了我们的反复检验;在获得杜比官方认证的空间声学试验室里,我们打造出了理想汽车首创的7.3.4全景声音响系统......截止目前,理想汽车检验检测中心已分别在北京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常州生产基地分设三个检测分中心,89间专项试验室,试验能力涵盖整车、系统、零部件、芯片、材料等车辆研发所必备的全部测试能力,试验范围可覆盖实物验证、仿真验证、软件测试、硬件在环测试、路试等,从产品研发到供应链全领域、全生命周期的验证。据负责试验室规划与建设的工程师张文希介绍,“为了确保我们每一次研发的新技术、打造的新产品都能拥有稳定的质量和性能,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研发测试。为此,早在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已启动了对各类实验室的建设,并严格参照实验室认可服务的全球最高标准——ISO/IEC 17025加以打造。多年来的持续投入,让我们的各项研发验证都更加充分,不断提升产品的升级迭代效率。尽管一些第三方实验室也可以承接部分试验的工作,但无论从测试效率、测试成本,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相较我们自建实验室存在一定差距。以时效性为例,有些第三方试验室由于同时承接不同品牌的大量项目,往往光是排队就要1-2个月的时间,等做完试验,结果也要按照试验的先后顺序排队产出。一些处于研发期的项目,无论智能空间、智能驾驶、增程电动,还是电芯试制、车身底盘、结构强度耐久,我们都需频繁通过试验来辅助研发对方案进行验证,我们根本等不起。但在我们自建的试验室里,一方面我们会基于项目的优先级灵活协调安排,让价值高、时间紧的项目先做,并且第一时间就可产出结果,确保整体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凭借自建优势,我们也可将一些试验整合到一起,打造独属于我们理想汽车的试验室,帮伙伴们更便捷、更省心地进行各类项目的研发与验证。”由小到大,从零部件到整车,从功能到系统,我们始终用最为严苛的研发测试验证,去为每一个家庭用户,带来更为极致的驾乘体验。为更多用户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
  •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申报指南:拟安排8.6亿元启动18个项目
    5月11日,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坚持“四个面向”总要求,积极探索“揭榜挂帅”等科技管理改革举措,全面提升科研投入绩效。“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坚持纯电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产业基础研发能力,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突破产业链核心瓶颈技术,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形成一批国际前瞻和领先的科技成果,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和规模领先优势,并逐步建立技术优势。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21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围绕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整车平台6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拟启动18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8.6亿元。其中,围绕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方向,拟部署不超过3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1500万元,每个项目500万元。原则上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示范应用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1. 能源动力1.1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基础前沿技术,含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全固态电池中电极(正极、负极)与固体电解质界面稳定化与自修复机制;微结构固态复合正极(含活性材料、 电解质、电子导电介质等)中电子、离子的输运特性;具有导电骨架结构的金属锂负极和固态电池中界面/结构对锂沉积形态的影响;超薄高离子电导率固体电解质层制备技术及面离子输运均匀性、机械强度、与正负极界面兼容性;新型电池结构、干法电极、新型电解质层制备方法及封装方式;电池内部温度/力学/电 化学场以及失效破坏等实验表征技术及固态电池综合评价方法。考核指标:固态复合正极比容量>400mAh/g;复合金属锂负极比容量>1500mAh/g;固体电解质厚度<15μm,室温电导率>1mS/cm,锂离子迁移数>0.8;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容量>10Ah,比能量>600Wh/kg,循环寿命≥500 次。有关说明:支持一般项目的同时,并行支持不超过3个不同技术路线(互相之间、与一般项目之间技术路线均明显不同)的青年科学家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1.2 车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燃料场景需求的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关键部件、电堆、系统设计及集成技术,主要包括:优化电极微观结构,研究高性能、高可靠电池结构设计及可控制备技术;优化连接体材料及结构,开发低成本连接体加工及涂层致密化技术;开发高一致性、长寿命电堆组装技术,形成千瓦级电堆批量制造能力;研发氢气、天然气、醇类等不同燃料处理技术及关键部件;集成不同燃料应用 场景的SOFC系统,研究系统快速启动响应技术,研究系统在模拟行驶工况下的应用安全。考核指标:建立车用SOFC关键部件、电堆与系统技术及理论体系。完成高性能、高可靠电池的结构设计和验证,电流密度 ≥300mA/cm2条件下,电压衰减≤4‰/千小时(运行时间≥1000h);形成低成本金属连接体及涂层材料加工工艺,连接体高温服役5000h,ASR≤30mΩ‧cm2;掌握SOFC电堆组装技术,单电堆功率≥1.0kW,电堆功率密度≥1.0kW/L,电效率≥60%;完 成氢气、天然气以及醇类等为燃料的SOFC系统开发,额定发电功率≥50kW,启动3分钟达50%输出功率,发电效率≥55%(DC,LHV),建立系统安全性能评价体系。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 5 年。1.3 高密度大容量气氢车载储供系统设计及关键部件研制 (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燃料电池重型车辆长途续航需求,研究车载储氢瓶、车载储氢系统设计、制造和检测技术,研究不同工况下大容量储氢的释放和泄露规律,研制车载70MPa大容量IV型瓶、集成瓶阀、储氢系统调压阀组、储氢系统控制器、氢气泄漏探测传感器等,形成高压力、大容量车载储氢系统。针对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供氢需求,研究大流量、高动态等复杂工况条件下供氢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研制氢气流量控制阀组、循环引射器、机械循环泵等核心部件。针对燃料电池重型车辆快速加注需求,研究加氢口预冷高压大流量气氢在车载系统中的扩散、增压、升温等规律,获得稳定匹配与安全阈值控制技术,定义各部位材质循环加载要求、车载储氢系统受氢口与加氢枪的机械接口方式,开发面向高可靠、高安全的氢燃料快速加注操作流程、接插连接规范及通信协议。考核指标:车载70MPa大容量IV型瓶储氢系统有效储氢质量≥32kg,氢气泄漏率≤10mL/h,供氢能力≥7g/s,系统服役寿命≥10年;形成相应气瓶与瓶阀的自主知识产权及产品标准,制 定系统零部件、总体结构、集成设计等安全设计准则。其中,70MPa氢Ⅳ型瓶满足T/CATSI 02007—2020要求、容积≥400L,单瓶质量储氢密度≥6.8wt%,单位储氢能力碳纤维使用量<10.7kg/kg H2;集成瓶阀设计压力≥70MPa,内置电磁阀寿命≥50000次, 瓶阀功耗≤8W,瓶阀质量≤1.2kg,瓶阀集成电磁开关装置、过流量装置、超温超压泄放装置(TPRD)、温度检测装置和手动操作装置;调压阀组循环寿命≥50000次,输出压力波动范围10~15%,波动持续时间≤10s,输出流量≥7g/s,质量≤1.2kg;车载氢系统控制器具备独立加氢模式、红外通讯、6路以上氢安 全检测通道,具备加氢状态控制与停车氢安全巡检策略;加氢口及加氢枪加注速率≥7.2kg/min,加氢口使用寿命≥20000次,加 注过程瓶内气温≤85℃。大流量氢气流量控制阀组最大喷射流量≥7g/s(阀组流量),内外氢气泄露率≤0.3mL/h@30bar,耐久性: 喷射阀开闭次数不小于4亿次(比例电磁阀全开闭次数不小于500万次);大流量氢循环引射器压升≥50kPa,引射比≥2.2,电堆功率覆盖范围60~400kW;大流量氢气循环泵系统压升≥50kPa(采用氢气混合气体,循环流量≥3000slpm,氢气浓度≥90%),功耗≤1.5kW,效率≥46%,噪音≤70dB,寿命≥20000h。建立快速加注机械接口标准、通信协议和加注操作规范,并形成标准送审稿;加注协议标准符合国际通用需求。2. 电驱系统2.1 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在电驱动系统集成与控制方面,研究SiC电驱动系统新结构、多物理场集成和全域高效控制方法,研究SiC电驱动系 统电磁兼容特性及抑制方法,解决SiC电驱动系统在高密度集成和高效控制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新型电驱系统技术测试与分析,完成电驱系统前沿技术对标评价;开展车用服役条件下电驱系统功率器件、电机绝缘和轴承等系统致命故障检测、诊断和预测方法研究,形成电驱系统健康管理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在新材料与新器件方面,研究高性能超级铜线(包括但不限于基于铜合金和铜/纳米管等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超级铜线)及电机绕组制备技术,探索大电流SiC MOSFET芯片载流子输运性能高温骤降机理和抑制栅介质界面缺陷等可靠性增强方法,研究超低杂散参数/高效散热的SiC模 块与组件协同优化技术,实现材料与器件优化。考核指标:超级铜线在20℃的电阻率≤1.90×10-8Ωm,180℃的电阻率≤2.57×10-8Ωm,并应用于高性能电机样机;1200V SiC MOSFET单芯片通流能力≥ 250A@150℃,导通压降≤2.5V@250A/150℃,最高结温250℃ , 阈值电压偏移≤0.1V@150℃;SiC电机控制器峰值功率体积密度≥70kW/L@峰值功率300kW,EMC 达CISPR等级4要求;提交电驱系统产品对标测试与技术分析报告共5份,每年样本量2套,提交电驱系统健康管理标准规范1项。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2.2 高性能轮毂电机及总成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在高性能轮毂电机及总成方面,突破轮毂电机与制动、转向和悬架系统深度集成与转矩矢量分配技术难题,实现轮毂电机系统性能、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的持续提升,为全新电动化底盘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核心零部件支撑;在高密度轮毂电机方面,研究高密度轮毂电机的电磁机热声等多物理场协同设计与仿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转矩脉动抑制、噪声抑制和可靠性与耐久性验证方法,开发轮毂电机的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技 术(包括冷却结构、动密封等)。考核指标:轮毂电机总成30s峰值转矩重量比≥20N∙m/kg;轮毂电机总成系统最高效率≥92%,系统CLTC工况综合使用效率≥80%;轮毂电机在额定转速点(额定转矩转折点),1米噪声总声压级≤72dB(A),防护等级不低于IP68,冲击振动标准不低于传统轮毂指标,电磁兼容性能满足Class4级及以上,轮毂电机总成产品实现装车运行。形成可靠性与耐久性测试规范。2.3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及高效机电耦合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高效清洁燃烧(包括但不限于新型喷射、高EGR率、新型点火、高压缩比、可变机构技术等)结构优化、高效热管理、高效后处理、先进控制策略、低摩擦和低噪声等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技术,开发出热效率高、排放好的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研究新型构型、一体化机电集成、高效传动、高效热管理、动态控制和低噪声等机电耦合技术,开发出高效率、高集成、低成本的机电耦合变速箱。研究先进混动控制系统、高效混动控制策略、混动专用电机及电池、高压安全管理、测试验证等混动总成技术,实现总成高效和高可靠性,通过整车高效优化控制实现整车级行业领先动力和能耗指标。考核指标: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45%,整车排放满足国六b+RDE;机电耦合系统机械传动效率≥95%,机电耦合系统综合效率≥85%(注:WLTC工况电平衡工况下的发电和驱动的加权综合效率);产品可靠性及寿命满足整车要求,实现装车运行。所搭载的整车0~100km/h加速时间≤7s,A级车在电量维持模式下油耗≤0.0018×(CM-1415)+3.8L/100km。混合动力专用高效发动机在额定功率下,1米噪声总声压级≤90dB(A);机电耦合系统在其基速点(转矩转折点),1米噪声总声压级≤78dB(A), 完成产品公告的量产车。3. 智能驾驶3.1 多域电子电气信息架构(EEI)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构建基于服务的车路云网一体化集中式电子电气信息架构,探索高内聚、低耦合架构新形式,研究混合关键级任务调度与分配机理,建立域内、域间高可靠软件动态资源共享协议,探索车辆终端、边缘节点和云平台算力分配技术和通用应用开发架构,形成域内、域间、车云标准接口,实现软件模块复用以及整车软件管理;研究C-V2X和车载网络融合的新型架构底层软件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车载以太网和时间敏感网络等通信机制,设计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软件信息系统构架,构建数据远程分析、诊断、调校与升级一体化技术平台;研究电子电气架构安全冗余体系,基于多维度安全设计方法,构建故障检测、主动重构控制及可靠高效的多层纵深防御体系;研究电子电气架构评估与实时性仿真分析技术,建立多层级、一体化电子电气架构测试验证体系,搭建车路云网一体化集中式电子电气信息架构测试平台;研究电子电气信息架构集成应用,实现技术应用与示范。考核指标:架构支持车路云一体化协同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可实现软硬件独立和域间协同计算,架构支持算力集中的弹性中央计算平台和分布区域管理控制器实现整车软件定义功能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软硬件接口≥400 个,接口包括:智能化传感器接口,原子服务接口,车—云标准接口和车与路侧设备接口等,标准接口支持2种以上的操作系统。电子电气架构一体化技术平台支持C-V2X信息交互,车辆相关软件升级时间≤20分钟,车载网络通讯速率可达10Gbit/s,时间敏感业务流转发时延小于50微秒,时间同步精度小于20纳秒。具有高可靠的冗余防失效机制,形成架构冗余设计准则和预期功能安全的解决方案。满足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磁安全要求,通过GB/T 18387和GB 34660标准 测试。建立信息安全纵深防御设计准则和防护策略。形成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仿真、评估、优化和测试验证评价体系。在2家以上整车企业获得应用,完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 3 项。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3.2 学习型自动驾驶系统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人车路广义系统的多尺度场景理解技术,开发交通参与者的长时域行为预测系统;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控制功能在线进化学习技术,研发模型与数据联合驱动的高效迭代求解算法,开发通用的建模、优化与分析软件;研究自动驾驶系统的高实时车载计算装置,包括低功耗异构计算架构、分布式高效任务管理、策略模型压缩/编译/部署等关键技术;研制多维驾驶性能分析系统与训练平台,包括边缘场景的自然驾驶数据库、 以安全性为核心的驾驶性能评估模型、支持虚拟交通场景的半实物在环训练等;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学习功能集成与测试验证技术,包括符合车规级标准的开发方法及测试流程,功能优化、故障诊断、远程监控、人机交互等辅助模块,以及封闭测试场和开放示范道路的试验。考核指标:典型交通参与者行为预测时域不少于5s,长时域 轨迹预测误差≤0.6m(横向)和≤2m(纵向);支持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自我进化训练,涵盖典型道路场景≥5类和交通参与者≥4类,在线学习系统的更新周期≤30min;车载计算装置运行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算法模块时,单位功耗算力≥2Tops/W,主要功能模块平均延迟150ms;边缘场景的自然驾驶 样本片段≥1万个,边缘场景类型≥80类,自动驾驶性能评估模 型的准确性≥90%;训练平台支持≥100个交通节点虚拟交通场景,支持不少于20辆实车的封闭测试场或开放示范道路的验证; 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项。3.3 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认知技术,包括与场景理解紧密相关的感知认知和决策规划等系统的性能局限分析技术、结合系统正向开发流程的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技术,构建面向智能汽车的预期功能安全量化评估模型;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技术,构建预期功能安全实时监测与防护系统;研究降低预期功能安全风险的机器学习成长系统关键技术,包括面向自动驾驶机器学习成长平台的数据系统以及面向大数据的预期功能安 全高性能云计算技术;研究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关键技术,包括车内外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防护技术及其功能模拟技术;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建设及测试评价技术,包括场景库测评优先子集和覆盖梯度研究、搭建预期功能安全仿真测试模型,研究预期功能安全量化与测试评价技术,建立预期功能安全试验验证规范及标准。考核目标:开发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系统一套,实现预期功能安全的实时保障,并在不少于20个边缘场景下进行技术验证;搭建面向大数据的数字孪生高性能云计算平台1套;开发自动驾驶系统预期功能安全分析、仿真测评和管理工具软件1套;开发有条件自动驾驶及以上级别的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案例库1套,测试用例≥300条;搭建预期功能安全实车测试平台1个;完成≥100万公里实车道路数据采集,构建预期功能安全场景≥1000个;完成预期功能安全量化开发及测试评价体系标准或草案1项。4. 车网融合4.1 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面向智能汽车与信息通信及智能交通一体化,建立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基础理论,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体系构建、分析与构型优化方法;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融合机理,解构系统要素功能间协同机制与耦合规律,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建模方法;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开放性、涌现性和演进性特性,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重构设计与系统工程方法;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 理系统测试验证与量化评估方法,建立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指标体系;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协同实现方法,构建典型参考系统以及系统确认方法。考核指标:建立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特性分析、建模、设计、评估、验证、协同实现、系统确认与系统工程方法; 架构体系包含设计分析维度≥7个;总系统架构包含系统需求定义≥2000项,系统功能、逻辑和物理架构要素不少于4500个; 系统建模工具原型可支持不少于4个类别的模型融合;系统设计工具原型可支持不少于7个维度的系统全生命周期重构设计考量,且可支持不少于50个用户端的数据库并发访问修改和唯一设计版本溯源;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指标体系包含不少于7个维度的量化关键指标且总数不少于50个;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典型参考系统原型的可支持不少于16类智能汽车运行场景和不少于3000项测试用例的测试验证;完成相关理论著作不少于3项,技术指南或路线图不少于3项,完成系统工程应用手册1套。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4.2 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与北斗卫星融合定位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支持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动态地图模型与架构,研究面向中国道路特点、支持增量更新与扩展的地图数据模型,建立动静态、变分辨率地图数据的表达与存储机制;研究面向量产车众包数据的地图在线更新技术,研究地图数据实时加密与偏转技术;研究基于地图感知容器的网联汽车协同感知技术,建立车—路—云网联信息的多源融合机制;研究车规级北斗定位芯片与车载多源定位终端技术,构建基于北斗及其增强系统的车 载定位、导航、授时一体化系统,研究融合视觉、惯导与地图的智能全息组合主动定位技术;研究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系统的车载软硬件集成技术。考核指标:地图模型支持动静态多层数据调用,包括自动驾驶感知与决策的应用接口协议,地图覆盖公里数≥1万公里;高精度地图每100米相对误差≤15厘米,基于专业采集车地图更新 准确率≥99%,基于众包数据地图更新准确率≥90%;超视距无盲区感知检测准确率≥90%,动态信息传输延迟≤1秒;基于车载北斗卫星定位终端,多源信息融合实现高精度定位,试验场条件下,静态高精度增强定位误差≤1厘米,动态高精度增强定位误差≤10厘米,有卫星信号覆盖的常规城市综合路况下,动态高精度增强定位误差≤20厘米;支持具备车路协同感知功能的高精 度地图示范区域2个以上,完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5项。4.3 自动驾驶仿真及数字孪生测试评价工具链(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人—车—路—环”耦合的高保真建模仿真技术, 研究高精度传感器、动力学、环境建模技术和强耦合机制,研发支撑L3及以上自动驾驶实时仿真软件;融合自动驾驶场景及交通流特征的云端仿真技术,研究包含中国自动驾驶事故场景特性的宏微观一体化交通流建模与加速测试技术,开发场景批量生成与高并发大规模云计算测试平台;车—云—场协同的自动驾驶在线加速测试评估技术,研究基于交通流的驾驶员行为、自动驾驶车辆行为的云端协同与场地孪生连续测评技术;多车协同的整车交通在环数字孪生技术,研制高灵敏的驱动、制动、转向一体化整车级系统平台,研究“人—车—路—环”实时模拟与虚实融合交互集成测试技术;自动驾驶测试评价平台及工具链,研究驾驶智能性评级、缺陷自动识别与安全性能认证技术,构建标准化的工具软件及硬件平台。考核指标:高精度自动驾驶仿真软件的极限工况动力学模拟精度≥90%;开放道路自动驾驶事故场景案例≥1000例;云控平台数据规模支持PB级,仿真任务执行成功率≥99.9%,达到10000个/分钟用例生成速率及 10000个/小时用例测试速率;数字孪生测试系统支持车速200km/h,最大制动强度10m/s2,最大转向角 40°;数字孪生支持虚、实传感器信号叠加;工具链支持L3级以上自动驾驶全流程测试,完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不少于2项, 服务自动驾驶车型不少于20个。5. 支撑技术5.1 汽车电控单元关键工具链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发汽车电控单元模块级软件建模工具,实现基于模型的软件设计功能;研发汽车电控单元软件测试验证工具,实现软件测试验证的流程标准化、接口统一化、测试自动化;研发汽车电控单元软硬件集成测试与标定工具,实现电控软硬件功性能的在线优化;研发车辆通讯总线仿真与测试工具,实现对车辆通讯总线的功能测试和性能优化;开发基于云技术的汽车电控单元设计仿真平台与模型库,实现自主工具链的云端并行计算技术。考核指标:汽车电控单元软件开发及验证的关键工具链能够满足V型开发流程,研制覆盖软件建模、软硬件测试、通讯总线仿真与测试等环节的关键工具不少于4种;汽车电控单元模块级软件建模工具能够支持系统图形化建模、连续与离散仿真、状态机建模等不少于3项的基本功能;汽车电控单元软件测试验证工具支持图形化测试用例搭建、支持自定义测试用例库、测试用例库及测试计划统一管理等不少于3项基本功能;汽车电控单元软 硬件集成测试与标定工具能够支持不少于2种类型标定协议,支持用户可定制的图形标定界面,支持标定数据的记录以及刷写等 不少于3项基本功能;车辆通讯总线仿真与测试工具支持总线监测分析、总线激励、诊断服务等不少于3项基本功能;自主开发工具的云上服务平台实现云端用户登录不少于1000人次/12个月,工具链包含的云端模型库中有效模型数量不少于50个。5.2 关键车规级芯片的测试技术和评价体系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车规控制、通讯、计算、安全、存储芯片在车载使用要求下的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设计开发基于FPGA半实物平台和芯片实物平台的车规芯片功能安全测试用例库及测试技术;针对智能驾驶使用要求,研究车规计算芯片的算力、能耗测试技术;针对网联驾驶使用要求,研究车规信息安全芯片基于国密算法安全保证能力的信息安全测试技术;搭建车规控制、通讯、计算、安全、存储芯片测试平台,建立其在车载使用要求下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考核指标:搭建支持多样本(≥20个)同步试验、试验温度范围-40~250℃、湿度相对湿度65%、压力≥15psig(磅/平方英寸)的环境应力试验系统,以及可施加电源(电压范围0~20V且分辨率10mV)偏置的寿命试验系统;搭建EMC测试环境,支持传导干扰(20Hz~108MHz)、辐射干扰(20Hz~40GHz)、HBM_ESD(10kV)、电源间断跌落实验(时间≤1ms);搭建支持1024数字通道资源,5G通讯速率,激励电压范围-0.5~+1.5V且分辨率为10μV的ATE测试系统;开发车规计算芯片测试系统,支持GPU/AI 等多种架构车规计算芯片在不同系统配置下(内核可配置、主频测试精度最小100MHz)的算力测试(范围覆盖 5~20TFlops、5~300Tops)及能耗测试(最高精度0.1W);设计开发支持车规芯片半实物和实物芯片的功能安全测试系统,测试范围覆盖车规计算芯片的总线、存储、DDR、时钟、IO、中断等硬件模块及底层软件,完成1~2款芯片功能安全测试用例开发至少1000条;开 发车规信息安全芯片国密算法(SM1~SM4)检测系统,支持被测芯片≥5000次/秒签名验签测试,开发支持置信度(ɑ值0.02~0.05) 任意定义且不少于4个真随机源任意开关的随机数据采集及随机性水平的测试平台,开发信息安全测试用例(包含安全攻击用例)至少100条;在车规芯片测试方面形成5项以上标准提案。5.3 车载储能系统安全评估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多场景全工况多因素耦合下电池系统安全性损伤机理、演变规律及评价技术,研究电池系统热失控热扩散评价技术,研究电池系统失效致灾危害评估技术,研究电池系统使用寿命与安全耦合机制与规律,建立动力电池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和标准;研究动力电池系统高频失效行为的孕育演化机制和复现评估技 术,研究车端感知、线下检测、云端数据协同的在役动力电池系统 安全性风险评估技术;开发智能无损检测装备及软件。研究多场景多因素耦合下车载氢系统失效机理、失效模式及定量化安全评估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失效危害评估技术,建立 车载氢系统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氢气泄露可视化检测技 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微量氢泄漏检测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安全风险在线监测方法。考核指标:建立动力电池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和装备;开发在役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智能无损检测系统不少于2套,测试准确度不低于90%;搭建车载氢系统安全性定量化评价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在商用车和乘用车上进行应用验证,在线监测系统安全响应时间小于1秒;车载氢系统微量泄漏检测精度高于50ppm;车载氢系统严重泄漏预判准确率>95%;形成5项以上动力电池系统和车载氢系统安全性评价相关标准提案。5.4 高效协同充换电关键技术及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车—桩(站)—云多层级充电物理信息网体系架构,大数据驱动的安全高效充电管理与控制技术,研发车桩(站)互联互通实时数据交互平台;研究基于用户行为识别与充电设施状态感知协同的充电负荷时空多维度预测方法,充换电设施网点布局与站点构型规划方法;研究车—桩—云协同信息服务的运营管理与决策理论方法,用户行为识别与充电设施状态感知协同的车群充电规划方法与引导技术;研究快换站多型号动力电 池包融合存储、识别和充电技术,快换电池包标准化技术,多车型、多型号电池包识别和匹配技术,研发可多车型共用动力电池快换设备;研究多功率等级兼容的无线双向充放电技术,研发大功率、高效率、智能适配的双向无线充放电装备。考核指标:建成车桩数据交互平台,实现跨平台车桩数据互联互通,跨平台的数据互通与调用平均响应时间≤1s,高并发服务能力≥200万个,接入充电桩≥100万个,车≥100万台,车型≥100个,抗DDoS攻击能力≥200G/s;数据传输可靠性>99.95%, 信息安全通过三级等保评测;构建城市公共充换电场站建设规划模型和技术规范;充电桩利用率提高≥30%,车辆充电等待时间降低≥30%;快换电池系统兼容电池包类型≥3种,可更换车型≥3个,电池更换时间≤90s;无线充放电系统双向功率≥30kW, 工作间隙≥20cm,输出电压范围 DC250-900V,10%到 100%负载 范围内系统效率≥92%,最高效率≥94%,满足多车型互操作性, 实现3个以上车型搭载验证。6. 整车平台6.1 纯电动客车/乘用车高效高环境适应动力平台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极寒环境整车低能耗自保温技术,高温高湿环境下动力平台高效冷却技术、高绝缘和高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多应用场景的电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内部温度预测方法、温控回路智能高效控制技术;研究电驱动、动力电池以及乘员舱热管理系统间的能耗耦合机理,研究高效智能化热管理控制技术,研发多热源协同智能高效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研究多阀门多通道多冷却回路一体化、压缩机低温可靠性、可变制冷剂充注量等空 调技术,研发低温高效热泵空调系统;研究基于功能域的动力平台高效集中式控制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整车能量管理优化标定技术,研发基于自主核心芯片的多合一高压集成控制器和网联化整车综合控制系统,研发高环境适应动力系统平台和专用化底盘。考核指标:12米纯电动客车:整车能耗≤52kWh/100km (CHTC工况);全气候(环境温度范围覆盖-30~+55℃)续驶里程≥300km(CHTC 工况);-30℃环境下,车辆续驶里程不低于常温续驶里程的 85%,车辆冷启动时间≤8min,空调制热功率≥14kW,COP≥1.3。55℃环境下,空调制冷功率≥22kW,COP≥ 1.7;研制车型≥2个,30分钟最高车速≥100km/h,0~50km/h 加速时间≤15s,最大爬坡度≥25%,实现百辆级验证应用。B级乘用车:整车能耗≤14kWh/100km(CLTC工况);全气候(环境温度范围覆盖-30~+55℃)续驶里程≥500km(CLTC工 况);-30℃环境下车辆续驶里程不低于常温续驶里程的85%,车 辆冷启动时间≤5min,空调制热功率≥4kW,COP≥1.3。55℃环境温度下,空调制冷功率≥7.5kW,COP≥1.7;研制车型≥2个,最高车速≥180km/h;0~100km/h加速时间≤4s,满载最大爬坡度≥30%;实现千辆级验证应用。6.2 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应用)研究内容:开发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一体化平台架构,研究重载车辆的整车物理结构与电驱动系统、智能驾驶系统间的耦合机理与设计方法;开发面向恶劣环境的重载车辆智能驾驶系统, 研究颠簸路面大盲区多源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研究强振动、重载荷等条件下车辆故障诊断及导向安全智能决策技术,研究大幅变载荷工况下车辆纵横向协调控制技术;面向复杂工况的重载车辆大功率智能电驱动系统开发,构建面向重载车辆的新型驱动系统拓扑结构,研究湿滑坡道下自适应力矩分配与预测型智能控制技术;开发面向多场景作业的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仿真验证平台,研究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硬件在环仿真与编组作业模拟技术;开展典型场景下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无人化协同作业示范 应用。考核指标:开发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整车平台原理样机1套;小尺寸(0.5m×0.5m×0.5m)障碍物检测距离≥100m,距离检测误差≤0.3m,重载车辆在100吨及以上载重条件下停靠控制误差≤0.5m,可实现16%坡道的坡停坡起;开发自主可控的电驱动系统,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特定场景与工况下综合能效提升20%,在 1km/h车速下仍可有效电制动;开发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仿真验证平台1套;在典型场景下开展不少于50台100吨及以上载重车辆的无人化协同作业示范运行,并稳定运行1年以上,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平均能耗降低 15%;形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1项。附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揭榜挂帅榜单.pdf形式审查条件.pdf编制专家名单.pdf
  • 吉林省欲建国家汽车电子产品检测中心
    10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我省正在谋划建设国家汽车电子产品检测中心,中心建成后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吸引域外汽车电子企业落户吉林。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省汽车电子行业生产销售自3月份以来迅速回升,虽同比增幅不大,但环比反弹明显,尤其是5、6月份,汽车电子行业处于生产经营周期的高位,环比增幅均在30%以上,汽车电子行业的增长速度正在小幅拉高。目前省内相关部门正在筹划项目建设的具体方案,以便尽快推进中心建设项目的落实。
  • 广电计量将举办汽车电子可靠性试验技术专题研讨会(深圳)
    GRGT邀请国内知名机构技术专家为大家详细阐述汽车产品可靠性试验理论、试验方法,分析一些典型的试验实例, 为实验室环境模拟试验者提供一些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途径。帮助企业学员更好的了解环境可靠性试验的意义,从而规范地实施环境可靠性试验,提高环境可靠性试验的质量与水平!这将有助于企业从研发阶段发现产品的弱点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缩短研发周期并提早产品的上市时间、降低产品的返修率并降低售后服务的成本。   欢迎您与您的供应商一起参与,专家现场为您解答您最关心的环境可靠性试验和包装技术问题。   【主要内容】   l 汽车电子电器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简介   l 典型试验简介   【适合对象】   l 产品经理、研发经理、质量经理、采购经理、可靠性保障工程师、硬件开发工程师、质量保证人员等资深工程师。   【演讲嘉宾/议题】   演讲题目:《汽车电子可靠性试验技术简介》   陈旭波:现任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与可靠性检测中心技术支持经理,多年汽车制造业从业经历,熟悉整车厂家品质控制工作流程。其后在某全球著名检测认证机构工作担任技术工作5年,专门负责汽车产品材料、可靠性、功能、耐久等方面的检测工作,处理过大量汽车产品DV、PV阶段的验证、分析工作。曾主导汽车产品新型测试能力开发及协助厂家进行企业标准的撰写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自主研发能力。   【会议安排】 日期 2012年 7月19日(星期四) 时间 14:00-17:00 地点 深圳南山区南新路口3125号 中南海滨大酒店 海涛厅 会议室 议程 14:00-14:30 签到 14:30-14:45 GRGT介绍 14:45-15:45 汽车电子电器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简介 15:45-16:00 茶歇 16:00-16:30 典型试验简介 16:30-17:00 互动交流、答疑   Registration form报名回执 公司名称: 公司地址: 联络人: 电话: 传真: E-mail: 参加人: 职位: 手机: E-mail: 参加人: 职位: 手机: E-mail: 请写下您感兴趣的问题,我们的专业讲师将在现场为您作详细解答 问题1: 问题2: 温馨提示:* 请将以上报名表于7月15日前回传到我司,以便为您预留座位。 * 为方便签到,请携带您的名片入场,会务组联系方式: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分公司 联系人: 丁娟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留仙大道中平山大厦2楼 手机:13794488384 电话: 0755-86242294转801 电邮:dingj@grg.net.cn   交通指引:   地铁:   大新站A出口下,走约980米即到酒店   桃园站B出 步行约10分钟即到酒店   公交车:   355路新安古城站(深南大道)下走约430米 373路到南新路口站下走约40米   交通路线:
  • 6大应用案例全析|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拨云开雾?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用于汽车制造的材料不仅有金属、陶瓷等无机材料,还包括塑料等有机材料。而且金属材料也要经过喷涂、热处理等多种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电子产品也需要在耐热耐震等安全方面的可靠性保证。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也引起了汽车尾气催化剂、混合动力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研发热潮。因此汽车行业是一个涉及多种材料的综合产业,不仅在研发过程,而且在品质管理(投诉问题解析)中也会用到多种多样的分析仪器。其中EPMA(电子探针)通过在数μm级的微小区域到最大90× 90mm的广域范围中可进行精准分析的自身特点,巩固了在汽车行业分析中的地位,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例如在以下领域中会利用到EPM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金属涂装膜,以及热处理等表面处理的解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 /span 动力系统等的金属部件解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 /span 材料中的异物解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 /span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评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 /span 尾气催化剂的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 /span 燃料电池等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除此之外,可以做很多其他多领域的解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EPMA的原理是什么呢?EPMA(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zer)可以将电子束照射到样品,通过样品发出的电子信号进行样品细微结构的观察(SEM观察)。首先在前面得到的样品表面放大图像中确定分析位置,通过检测上述分析区域发出的元素特征波长(能量)的X射线可以进行所含元素的定性等多种分析。EPMA可以做以下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 /span 定性分析:微小区域所含元素的定性(B-U)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 /span 定量分析:测定所含元素的含量(wt%)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 /span 线分析:测定样品中1次元方向的任意元素含量分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 /span 面分析(元素分布):测定样品中2次元方向的含量分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 /span 状态分析:通过测量价带电子带相关的X射线光谱解析化学结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下面本文将用几个案例来解析EPMA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 nbsp 齿轮热处理效果解析 喷碳处理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c96f8ee0-5f95-4368-9e4b-83b14ce97e96.jpg" title="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png" alt="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在齿轮断面利用元素面分析法测定C(碳元素)的分布情况,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可以发现合格品(右侧)的齿轮从外到里方向的热处理效果是很好的(红色部分表示C含量高的部分)。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2.& nbsp 金属材料中夹杂物的解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b851f0ec-4f97-4228-b42c-4b7b110ca18c.jpg" title="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2.png" alt="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通过金属断面的分析确定夹杂物(MnS)的存在。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右上:Fe分布、左下:Mn分布、右下:S分布)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3.& nbsp 刹车制动试验解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f9c9ac67-2fae-45c2-82d6-1eb87a877a12.jpg" title="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3.png" alt="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刹车制动试验后,通过制动盘上的Si分布,分析与闸片的接触部分。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4.涂装膜中的异物解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9c31c621-9786-4a97-a41b-1a3952126df0.jpg" title="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4.png" alt="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4.p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涂装膜中的异物解析例。因为是C主体的样品,可以判断是有机性异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5.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PEFC)的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7cf72076-c845-4cf1-abd5-40b7d1154a87.jpg" title="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5.png" alt="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MEA(Membrane-Electrode-Assembry)的面分析结果。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通过观察电解质、催化剂层区域中多个元素的变化,判断解释催化剂反应,以及劣化等过程。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6.接口接触面的接触不良解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754b71c9-2f3a-4b05-b541-0691c3bbcd41.jpg" title="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6.png" alt=" 电子探针如何为汽车材料分析拨云开雾6.pn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汽车上装配有大量的电子产品, /span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电子产品连接接口的接触不良等的分析中EPMA也是有效的分析手段。 /span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上面这个分析例中可以发现是接触面形成的氧化物导致了接触不良。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综上所述,EPMA在汽车行业中使用涉及多种材料、以及零部件层面的研究开发,是问题解析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分析仪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作者:赵同新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析中心应用工程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注:以上文章为赵同新工程师的个人原创,文章内容不代表仪器信息网本网观点) /p
  • 强者恒强,三思纵横国际汽车技术展大放光彩
    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国际汽车技术展是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15家在汽车零部件材料等领域的优秀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致力于提高中国汽车零部件材料开发试验检测能力,助力中国汽车行业实现中国“智”造。作为重点受邀单位,三思纵横材料测试技术以及服务在国内外享誉盛名,在汽车零部件及相关材料测试等方面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促使中国汽车行业早日实现中国“智”造,三思纵横一直把汽车材料测试作为重要关注点,多年来提供了众多的汽车材料试验解决方案,并针对各项汽车试验需求研发了各类试验机。经过一次次产品迭代、服务升级后,三思纵横得到汽车测试市场的高度认可,已形成了鲜明的品牌形象并获得极高的关注度。近几年,三思纵横以专业、全面的服务及较强的综合实力与国内众多汽车研究院、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厂商以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与国内众多汽车厂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就汽车测试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三思纵横携两款国家科技部高度关注的明星产品——“爱国者”系列电液伺服动态疲劳试验机和新一代“风暴”系列电子万能试验机参加此次汽车测试交流会。现场参展者对这两款受国家科技部青睐的明星产品的新技术、新方案表示高度赞赏,并表达了深度合作交流的意愿,这证明了汽车材料试验领域对三思纵横试验机的认可,也证明三思纵横把技术服务领域扩大到汽车材料行业的决策正确性。“爱国者”系列电液伺服动态疲劳试验机在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支持,在2017年完成最大试验力10T、25T、50T的研发生产。“爱国者”系列电液伺服动态疲劳试验机灵活的测试空间能够配置各种高温炉和环境箱、夹具和引伸计,可模拟各种汽车高分子材料及零部件在实际常温以及高温中的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同时该试验机也可以满足汽车金属材料及零部件在机械性能测试中拉伸项目、弯曲项目以及硬度项目的试验需求。“爱国者”系列填补了长期以来汽车材料测试领域对国产动态疲劳试验机的强烈需求,彻底打破了国外动态疲劳试验机在国内汽车材料测试领域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三思纵横结合多年汽车材料测试市场需求研制成新一代“风暴”系列电子万能试验机。该试验机配备了各种夹具、固定装置,灵活切换于各种汽车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各种汽车零部件的拉伸测试、弯曲测试以及撕裂测试之间。设备可在常温及高温状态下恒力保持不低于800小时,可满足汽车材料测试在高温以及常温中发生的拉伸测试以及弯曲测试。“风暴”系列新设备采用一流的动力系统,高能低耗,噪音低于50DB,实现超静音的汽车材料测试环境。多项国内首创技术以及精致简洁的设计深受国内外众多汽车厂商以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喜爱,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材料测试。此次展会吸引了东风乘用车、武汉通用汽车工厂、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约500家国内优秀汽车整车制造厂以及零部件制造商参加展会,展会人流量达到将近20000人次。国内外汽车行业专家、研究机构、汽车制造厂以及机械装备产品制造企业齐齐聚首武汉共同就车制造技术发展现状、产业政策、未来趋势进入深入交流。在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竞争重点从“质量”层面聚焦在“智能制造”层面的关键时刻,三思纵横借助此次展会的契机将与国际一流研发水平接轨的试验机设备以及优质的汽车材料测试解决方案带给中西部汽车工程师,促进中西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支持步入高速发展的中西部汽车制造产业!
  • 工信部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附汽车测试技术网络大会)
    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含五大方面,15项内容。全文如下: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要求,紧贴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实际需求,践行使命担当,奋力开创汽车标准化工作新局面,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持续完善标准顶层设计,加强各方统筹协调1.健全完善汽车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汽车行业“十四五”技术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研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备标准体系,加快构建汽车芯片标准体系。2.统筹推进汽车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汽车标准的交叉融合问题,推动建立跨行业跨领域工作协同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协同、上下联动,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汽车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的统筹协调,不断提升标准工作开放性和透明度。3.强化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标准技术来源和行业需求研究,鼓励行业机构、业界企业、社会公众等提出标准需要和意见建议;持续加大标准宣贯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深度解读标准内容和要求支撑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开展重点标准实施效果阶段性评估,立足我国政府管理及产业发展趋势持续提升标准质量水平。二、加快新兴领域标准研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4.新能源汽车领域。启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相关标准修订工作,进一步提升动力蓄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加快推进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列标准研究,修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标准,进一步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开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最大功率测试方法标准预研,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驱动电机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标准制修订,持续完善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部件标准体系。开展动力蓄电池耐久性标准预研,推进动力蓄电池电性能、热管理系统、排气试验方法及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管理规范等标准研究,促进动力蓄电池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耗及续驶里程、低温起动性能、动力性能试验方法等整车标准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研究,支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及示范运行。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开展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技术升级方案研究和验证,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等系列标准修订发布。5.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管理试点,组织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等标准试行验证,完成软件升级、整车信息安全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审查与报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要求、设计运行条件及车载定位系统等L3及以上通用要求类标准草案编制,完成封闭场地、实际道路及模拟仿真等试验方法类标准的制定发布,面向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开展标准验证试验,有力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工作。加快推进信息安全工程、应急响应、数据通用要求、车载诊断接口、数字证书及密码应用等安全保障类重点标准制定,进一步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完善车辆网联功能技术标准子体系,推进基于LTE-V2X的车载信息交互系统、基于网联功能的汽车安全预警场景应用以及相应交互接口规范等标准的研究和立项,协同推动智慧城市网联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平台等的互通互联。分阶段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系列标准制定,开展符合我国交通特征的测试设备等标准研制工作。6.汽车电子领域。完成无线通信终端、毫米波雷达、主/被动红外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审查和报批,加快推进免提通话和语音交互标准制定,启动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抬头显示系统、激光雷达等标准研制立项,满足不断增长的车载电子系统标准需求。推进整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基础通用标准修订立项,启动整车天线系统射频性能评价、整车辐射发射限值、人体电磁曝露、车辆雷电效应和整车天线系统通信性能等标准预研。完成车辆预期功能安全、车辆功能安全审核及评估方法、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功能安全等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标准体系。7.汽车芯片领域。开展汽车企业芯片需求及汽车芯片产业技术能力调研,联合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等关联行业研究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推进MCU控制芯片、感知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计算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专用芯片等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通用规范标准预研。三、强化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支撑双碳目标实现8.能源消耗量领域。完成轻型、重型商用车第四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征求意见,加快推进乘用车第六阶段燃料消耗量、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标准制定。开展高效电机等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评价方法标准研究,启动乘用车道路行驶能源消耗量监测规范标准预研。完成轻型汽柴油车、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标准审查和报批。9.碳排放领域。开展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术语定义、碳中和实施指南等基础通用标准研究和立项。推进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碳排放及核算办法相关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电动汽车行驶条件温室气体碳减排评估方法标准预研。四、完善整车基础相关标准,夯实质量提升基础10.汽车安全领域。推动燃气汽车燃气系统安装规范、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等标准发布,加快灯光系列标准整合以及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及固定点、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标准修订。推进乘用车制动系统、前后端防护装置、顶部抗压强度、行人碰撞保护、侧面碰撞乘员保护、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防盗装置等标准制修订,进一步强化乘用车安全要求。做好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标准宣贯实施,推动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标准发布,加快商用车驾驶室外部凸出物标准、专用校车安全、专用校车学生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等标准制修订,持续推进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等危化品运输车辆标准整合,开展轻型汽车/商用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标准实施评估及强制性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不断提高商用车安全水平。进一步完善车辆事故与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启动汽车故障模式和事故分类等标准预研。11.传统整车领域。围绕自卸半挂车栏板高度、45英尺集装箱列车长度等内容进行调研,适时启动GB 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 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修订工作。配合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标准修订,启动空气悬架车辆评价、提升桥车辆技术要求等支撑性标准的研制。加快推进汽车列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修订,开展主挂自动连接、连接装置强度、货物隔离装置及系固点等标准预研。开展3.5t以下轻型挂车标准体系研究,根据行业需求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推进车辆操控、主动降噪、结构耐久、车内外提示音等方面标准预研。12.零部件领域。推进空气悬架、推力杆、高度控制阀、自动变速器、电子辅助转向系统(EPS)、多种类型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标准研究与制修订。开展新型塑料及复合材料的车辆零部件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加快压缩天然气(CNG)汽车35MPa压力关键部件等标准升级。五、全面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3.加强全球技术法规制定协调。全面跟踪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WP.29)动态及趋势,切实履行《1998年协定书》缔约国义务及自动驾驶与网联车辆工作组、电动汽车安全工作小组副主席等职责,牵头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部件、自动驾驶功能要求、自动驾驶测评方法、数据记录系统、电动汽车安全、氢燃料电池车辆安全、车载电池耐久性等重点法规项目规划与研制工作,适时提出中国提案。推动1-2项中国标准进入全球技术法规候选纲要,持续提升国际法规协调工作的参与度与贡献度。14.深度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切实履行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ISO/TC22)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车载雷达特别工作组召集人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动车辆电能传输系统委员会(IEC/TC69)等相关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职责,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性能评价、动力蓄电池系统功能安全、汽车电子/电气部件传导骚扰试验方法等国际标准研究,重点推动乘用车外部保护、负压救护车、安全玻璃、燃料电池汽车低温冷启动及最高速度等国际标准立项并新建1-2个国际标准工作组,持续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影响力。15.务实推进中外标准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与平台,巩固并扩大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和法规协调工作成果,共同提出国际标准法规提案,联合开展相关标准法规制定活动,推动形成国际标准化共识。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与重点沿线国家开展汽车标准化交流、培训等活动,促进国内外标准化机构间的对话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汇集行业多方资源力量,不断扩充国际协调专家队伍,实现国际协调资源共享和专家有序管理。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我国是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据中汽协预测,202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10万辆,同比增长3.1%;与之相对应的汽车召回量也有所增长,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21年国内乘用车企召回缺陷汽车851.91万辆。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主机厂和零部件厂高度重视整车品质的提升。针对整车和组件的测试及质量监控,已经贯穿汽车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基于此,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将于4月13-14日组织举办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为汽车产业链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推动我国汽车测试行业健康发展,助力汽车产业持续提升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高质量制造。免费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mobile2022/扫码免费报名参会会议赞助:15718850776(微信同号)刘老师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4月13日上午 零部件失效分析09:00-09:30机械传动零部件失效诊断技术研究及其制造设计的改进应用潘安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09:30-10:00更新中欧波同10:00-10:30高强度零部件延迟开裂问题探讨唐刚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0:30-11:00电子探针在汽车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岛津11:00-11:30检验分析报告中的图片表达问题探讨刘柯军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化及失效专业委员会4月13日下午 零部件测试技术14:00-14:30汽车橡胶材料测试(拟)苍飞飞国家橡胶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4:30-15:00汽车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技术谢宇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15:00-15:30赞助席位15:30-16:00汽车几何尺寸测量(拟)邵双运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16:00-16:30赞助席位16:30-17:00更新中冯继军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17:00-17:30车内空气污染检测技术胡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4月14日上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上)09:00-9:30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测评技术研究谢先宇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9:30-10:00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技术马天翼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10:00-10:30更新中基恩士10:30-11:00驱动电机测试技术与研究(拟)吴诗宇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11:00-11:30赞助席位11:30-12:00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OBC)与充电桩电源新技术王正仕浙江大学4月14日下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下)14:00-14:30数字射线成像(DR)及工业CT检测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上的应用郑小康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14:00-16:30更新中
  • PONY谱尼测试上海汽车实验室扩建
    日前,国内最权威的第三方检测集团——PONY谱尼测试在上海投资建立了2200多平方米的汽车检测及电子设备可靠性检测实验室。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9年以来,国内汽车消费趋势持续走高,加之产品功能与外观已不再是品牌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市场和客户的重视,因此集团投入巨资用作实验室扩建。   据介绍,为了减少汽车产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同时出于对能源的节约考虑,各个国家或地区纷纷制定相应的法规。伴随近年来私家车的普及,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实现绿色可持续增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记者看到,近年来,无论个人还是企业的环保意识都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因此对于汽车检测的需求也变得越发强烈。针对市场需求,谱尼测试集团提供了ELV检测(废弃车辆指令)、 雾化检测(内饰及材料挥发物)、 VOC检测(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汽车性能等方面的检测。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提供汽车检测,一方面保护了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护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检测结果还用做汽车制造企业及时做产业技术革新的强有力依据,提醒企业加速产品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谱尼测试上海新实验室投入使用后,谱尼测试集团除为广大客户提供综合型一站式检测服务以外,还将针对客户提供,如国际标准培训等各项增值服务。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为了尽可能帮助电子电器制造企业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潜在性问题,在产品投产前寻找改善方法,该实验室还将应用于电子产品可靠性检测领域。
  • 欧阳院士: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
    近日,电动汽车行业最具代表性的盛会之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成功召开。而来自相关主管部门、主流车企、研究机构代表及行业专家,共议新发展格局与汽车行业变革。其中欧阳院士报告中谈到“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1000km,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以目前的技术,他一定是骗子”也在网上引起来广泛的讨论。欧阳明高院士,在会议上作了题为《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的报告,从能源的角度,围绕着“电和氢”两个主题进行了演讲。每次能源革命都是先发明新动力装置与交通工具,然后带动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引发工业革命。而第三次能源革命,是以电池(光伏/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电和氢为可再生能源的能源载体,电动车为交通工具,引发了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绿色化和以数字网络为基础的智能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据介绍,中国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创新活跃,创新模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从行业政治操作向公司商业运作转型。同时,电池材料创新要平衡比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互相矛盾的性能指标,近年尚无大突破。电池系统结构大创新辅以电池单体材料小改进成为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创新的鲜明特征。目前电动车面临低温续航和安全等问题。欧阳院士表示,中国电动车环节适应性问题技术需求迫切,技术创新活跃,主要的三个途径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效能优化,提高冬季续驶里程;面向冬季工况的动力系统废能综合利用和充电场景下电池的插枪保温和脉冲加热。安全是所有汽车追求的永恒主题,安全是靠安全技术保障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安全解决技术主要分为本征安全(单体电池热失控与热设计)、被动安全(电池模块热蔓延与热管理)和主动安全(电池系统只能管理与充电控制)。中国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研究早,热失控科学与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燃料电池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欧阳院士表示,今后十年左右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80%以上,与过去十年锂离子电池成本下降过程相似,国产70MPa塑料内胆纤维缠绕车载储氢瓶单位储氢成本未来也将大幅下滑,但目前氢能产业链的自主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和燃料电池比还有差距,电解绿氢技术、氢储运技术以及氢安全技术还需改进提升,氢燃料成本总体偏高。电和氢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与煤电相当,IEA预测光伏将是综合成本最便宜的能源,而硅基光伏与钙钛矿相结合的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正在兴起、效率潜力巨大。据悉,单节太阳能电池通过新型高校材料设计与界面修饰方法,叠层太阳能电池将突破效率30%。储能技术是智慧能源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电池和氢能各有特点,两者互补性强,共同构成主流储能方式。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是短周期分布式小规模可再生能源存储的最佳选择,氢能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长周期储存的最佳途径。与化石能源分析全链条效率一样,可再生能源生产—运输—储存—利用要讲究全链条成本(并非效率)。电生产和传输成本低,但储存成本高;氢生产成本比电高,储存成本比电低。经过估算,如果有1亿辆电动汽车,车载电池能量达50亿度,储能潜力巨大,充电功率巨大,耗电量不大,因此需要建立智能充电车网与共享储能。对于商业目的的乘用车如共享单车、出租车等,原则上换电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模式。换电的最佳应用场景是电动中重卡;充换电站一体化,换电电池放电快充,形成互补。最终的微网形态将是光—储—充—换多能互补一体化微网系统。报告最后,欧阳院士谈到了未来十年交通智慧能源生态建设。未来的指挥能源生态建设的黄金组合是分布式光伏+电池+电动汽车+物联网+区块链的分布式光—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白银组合是集中式风电与光伏+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物联网+区块链的集中式风—光—电—氢一体化指挥能源系统。
  • ATAGO(爱拓)折射计在汽车冷却剂中的应用
    ATAGO(爱拓)迷你数显折射仪,专业防冻液检测更快捷 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逐渐降低,为使汽车在冬季低温下仍能继续使用,发动机冷却液都加入了一些能够降低水冰点的物质作为防冻剂,保持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冻结。据调查,全球50%以上的汽车发动机故障来源于冷却系统!由此可见合理选配防冻液的重要性。防冻液具有防腐蚀,沸点高,防垢,低冰点等优点。添加合适防冻液保证其测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及车辆的使用寿命。 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大部分防冻液是以乙二醇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再加入适量的有机或无机盐类来达到防腐防锈的作用。防冻剂是防冻液的主要成分,约占防冻液原液的92 %~98 %,防冻液原液可以根据各地气温的高低,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将冰点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各国从50年代以来几乎全部采用乙二醇作为防冻剂。乙二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稍有甜味和具有吸湿性的粘稠液体,它能以任何比例与水相溶。乙二醇的浓度不同时。冰点亦不同。 乙二醇--水防冻液的冰点同乙二醇质量分数不成线性关系。它的水溶液的冰点并不完全是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浓度超过70 %时,冰点反而上升。所以在配制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加以合理选择,以达到防冻性及经济性的要求,进行防冻液配制。在中国江南,一般采用乙二醇质量分数为40 %的配比,而在寒冷的北方,需取乙二醇质量分数50 %左右的配比比较适宜。 ATAGO(爱拓)专业生产制造折光仪70多年,是折光仪和旋光仪的领导者。其产品PAL-91S和PAL-92S迷你数字乙二醇折射计,专业适用于乙二醇溶液的测量,并显示其溶液浓度及冷冻温度。其简单的操作,快捷的显示,稳定的重复性,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的用户用户冷冻液的测量(名称:防冻液折射仪),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附: 汽车冷却系统 检查保养小知识 使用防冻液应注意以下问题: 1、使用了防冻液的车辆,切勿直接补充自来水,应该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若实在没有条件,加冷开水也比加自来水好。如果防冻液因泄漏损失,应补充同品牌的防冻液。防冻液应四季使用,夏天使用自来水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得不偿失的。 2、不同品牌的防冻液所使用的金属缓蚀剂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品牌的防冻液不能混用 3、选择防冻液的另一个关键是确保安全性。高级防冻液兼具防腐、防垢、防沸、防冻、防锈等功效,还能对水箱起到很好的保护,一年四季都可使用。优质防冻液外观应清亮透明,并有醒目的颜色,无异味,而一些劣质防冻液根本不具备抗冻及防止开锅功能,有的防冻液虽然冰点及沸点合格,但却有腐蚀性,能把水箱及管路&ldquo 咬&rdquo 的千疮百孔,影响行车。 4、有的防冻液存放一年后,会出现少量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多半是添加剂析出造成的,不必扔掉。如果出现大量的颗粒沉淀,表明该防冻液已经变质,不能再使用了。 市面上汽车防冻液10%产品不合格: 日前,吉林省工商局对长春市、吉林市主要商场、批发市场及部分经销商销售的产品进行专项抽查,共抽取汽车防冻液30个批次,其中3个产品不合格,产品抽查合格率为90%。 冰点是衡量防冻液产品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该指标不合格将造成产品在低温时结冻,可能使汽车水箱等系统失效,对汽车造成损害;PH值不合格,有可能对汽车循环水系统产生腐蚀,长时间使用会对汽车造成损害。 如欲了解新产品测量方案,我们将热情提供完整、快速的现场分析试用,请点击这里。 要了解ATAGO(爱拓)科技的信息,请访问:http://www.atago-china.com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