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大口径液氮容器

仪器信息网大口径液氮容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大口径液氮容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大口径液氮容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大口径液氮容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大口径液氮容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大口径液氮容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大口径液氮容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大口径液氮容器相关的资讯

  • 大口径方形激光能量计研制成功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测量课题组成功完成了大口径方形能量计的研制任务。   目前,高功率激光装置采用多程放大和方型光束方案来提高泵浦光能量的利用率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研制中的神光Ⅱ升级装置也采用了此种技术方案,升级后装置的光束口径为310mm×310mm,现有最大口径能量计Φ400mm也无法满足测量需求。而从国外购买的大口径能量计价格高,标定校准难。为满足升级后的神光Ⅱ装置和未来的神光Ⅲ主机对激光能量测量的需求,在863高技术的支持下联合实验室的测量课题组承担了能量计的研制任务。   研制完成的大口径方形能量计测量口径达420×420mm,适用基频、二倍频、三倍频三个波段,灵敏度大于50μv/J,面均匀性优于±1.8%,在稳定性、信噪比、面响应均匀性这三个激光能量计的主要技术指标都做到了较高的实用水平。大口径方形能量计于近日获得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授权的校准证书,将用于神光Ⅱ升级项目中激光能量的测量。   这是课题组继成功研制口径为Φ20mm、Φ50mm、Φ100mm、Φ300mm、Φ400mm的能量计之后,又一次出色完成了大口径方形能量计的研制。在此次的研制任务中,课题组不仅形成了一套方形、大口径激光能量计设计方法和制作工艺,而且大大丰富了实际的研制经验,为今后研制更大口径的能量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大口径方形激光能量计研制成功
    7月2日消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测量课题组成功完成大口径方形能量计的研制任务。   目前,高功率激光装置采用多程放大和方型光束方案来提高泵浦光能量的利用率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研制中的神光Ⅱ升级装置也采用了此种技术方案,升级后装置的光束口径为310mm×310mm,现有最大口径能量计Φ400mm也无法满足测量需求。而从国外购买的大口径能量计价格高,标定校准难。为满足升级后的神光Ⅱ装置和未来的神光Ⅲ主机对激光能量测量的需求,在863高技术的支持下联合实验室的测量课题组承担了能量计的研制任务。   研制完成的大口径方形能量计测量口径达420×420 mm,适用基频、二倍频、三倍频三个波段,灵敏度大于50μv/J,面均匀性优于±1.8%,在稳定性、信噪比、面响应均匀性这三个激光能量计的主要技术指标都做到了较高的实用水平。大口径方形能量计于近日获得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授权的校准证书,将用于神光Ⅱ升级项目中激光能量的测量。   这是课题组继成功研制口径为Φ20mm、Φ50mm、Φ100mm、Φ300mm、Φ400mm的能量计之后,又一次出色完成了大口径方形能量计的研制。在此次的研制任务中,课题组不仅形成了一套方形、大口径激光能量计设计方法和制作工艺,而且大大丰富了实际的研制经验,为今后研制更大口径的能量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我国成功研制无液氦高磁场大口径超导磁体
    10T/100mm无液氦高磁场大口径超导磁体系统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制成功具有10T高磁场、100mm孔径可以长期运行的无液氦超导磁体系统。该系统近日通过中国计量科学院的现场测试,可供长期稳定运行。 普通的高磁场超导磁体需要在液氦环境下运行,但是日益高涨的液氦价格使得磁体运行成本高昂,繁琐复杂的液氦操作也限制了超导磁体的广泛应用。研究和发展新型的超导磁体系统以消除对于液氦的依赖和节省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中科院电工所王秋良研究组,长期致力于具有特种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磁场分布的高磁场超导磁体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在中科院重大仪器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研制成功具有10T/100mm大口径的无液氦高磁场超导磁体系统,解决了一系列关键的基础技术问题。研制成功的超导磁体可提供的最大磁场为10.3T,磁体的室温可利用孔径为100mm,运行电流为120A,超导线圈的整体温度之差小于0.1K,磁体的最低运行温度达到3.6K。超导磁体系统实现连续运行,先后提供给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进行了物理和生物医学、海水淡化等方面的科学实验研究。 该项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了系统运行费用,为超导强磁场技术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尤其对于需要长期运行的超导磁体(例如核磁共振NMR,MRI及其它科学仪器)具有重要的科学应用价值。系统的研制成功使得我国跻身于实用化超导磁体研究开发的国际先进行列。
  • 国产大口径原油管道刮板流量计研制成功
    记者7月5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该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承担的国产大口径原油管道刮板流量计研制与应用科技项目经过1万余小时的工业试验,日前通过有关部门验收,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又一油气管道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对有效降低管道建设和运营成本,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产大口径原油管道刮板流量计。国家管网集团供图“当前,国家管网集团用于原油贸易交接计量的大口径进口流量计服役时间较长,即将面临着大批量更新。新建的原油管道重点工程对大口径原油管道刮板流量计也有着大量的采购需求。”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生产运行部副经理张光表示,出于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等原因,自主研发国产大口径原油管道刮板流量计势在必行。2021年7月,国家管网集团启动原油管道刮板流量计研制与应用科技项目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技术规格书的编制、图纸设计和样机制造、样机功能和性能测试、工业性试验、国产化鉴定等。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副经理曹旦夫介绍,通过科研攻关,项目组解决了刮板流量计凸轮设计、刮板选材、机械和电子双表头设计等关键技术难题,使自主研制的刮板流量计提高了准确度和重复性、提升了量程比,实现了双表头和双路脉冲输出功能,消除了流量计倒转或振动造成的发讯误差,满足精准计量需求。国家管网集团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国产大口径原油管道刮板流量计。国家管网集团供图“该项目研发过程中,共生产制造了4台刮板流量计样机,其中两台分别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进行第三方测试,另外两台分别安装在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扬子作业区扬子站、山东省公司东营站进行工业性试验。”项目经理、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物资供应中心经理刘波介绍。2022年6月,刮板流量计样机完成1万余小时的工业试验,试验成果运行平稳,满足工业性运行要求。该设备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产大口径原油管道刮板流量计的空白。据了解,下一步,国家管网集团将开展国产刮板流量计的全系列化研制,为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助力。
  • 国内首台套大口径水压试验机在桃江试车成功
    6月30日上午,一台直径3米的大口径水压试验机在位于桃江经济开发区的桃江新兴管件有限责任公司试车成功。据了解,这是国内首台套可以对直径3米的管件进行水压试验的装备,为党的101周年华诞送上了一份厚礼。桃江新兴管件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实验现场观测。在精整车间水压试验工段,工人们正在对一件直径3米的管件与两件试压用工装组成一体,为水压试验做准备。上午11时许,注水增压开始。经过半小时的注水增压过程,11点半,压力达到35公斤,在保压1分钟后,管件无漏水,水压机运行正常,标志着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套大口径水压试验机试车成功。长期以来,直径2.6米以上管件在工厂无法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水压试验,而只能采用人工操作,导致耗时长,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崔进忠表示,“本台套设备的试验成功,解决了2.6米以上大口径管件使用设备进行水压试验的难题,提升了公司的专业装备水平,更为国家大型引水工程,占领国际铸管市场提供了坚强的装备保障。”桃江新兴管件是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专业生产球墨铸铁管件,产品以其强度高、韧性好、耐高压、抗腐蚀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输水、输油、输气及相关液、气体有压输送等领域,产品销往欧美、非洲、中东等5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比例达25%-45%。
  • 填补空白!我国大口径沉积物柱状取样技术获突破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发的大口径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搭载自然资源部“向阳红01”科学考察船,在南黄海海域完成了海上试验验证,并获取单柱、连续、低扰动500毫米大口径柱状沉积物7.89米,创造了该海域大口径柱状沉积物的最长取样纪录,填补了我国大口径沉积物取样领域的技术和装备空白。500毫米大口径沉积物取样系统作业现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栾振东介绍,传统柱状沉积物取样器取样口径多在110毫米左右,500毫米大口径沉积物取样系统并不是简单的取样管口径变粗,取样口径的加大带来了取样管连接困难、贯入深度小、管内样品脱落、吊装困难等诸多问题。对此,科研人员创新性地提出“重力释放+往复式夯击”全新设计理念,在海试期间采用立式收放、在线通讯控制、可视化、搭载多类水下传感器的作业模式,确保取样系统工作稳定,5次作业全部顺利回收,单次取样长度最长达7.89米,并取到了末次盛冰期以来低海平面时期的陆相地层样品。500毫米大口径沉积物取样系统作业现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记者了解到,大口径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主要用于大陆架埋藏态古人类遗址考古研究。目前,该柱状沉积物已运送至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栾振东向《中国科学报》介绍:“大口径沉积物样品更易获取保存完整的地层堆积或古人类遗迹/遗物,对于认识古人类迁徙路径、定居模式、早期航海起源和理解史前人类对海平面和气候变化应对方式等关键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500毫米大口径沉积物样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据悉,500毫米大口径沉积物取样系统的成功海试应用,将有效支撑我国东部陆架沉积环境与早期人类遗存探查等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升我国在大陆架范围早期人类文化文明起源考古研究领域的科研认知水平。
  • 上海光机所大口径脉宽压缩光栅用膜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大口径脉宽压缩光栅用膜研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组参与研制的大口径脉宽压缩光栅应用在大能量拍瓦激光系统上,获得了皮秒级的较高能量输出,在光栅面上经受了0.54J/cm2(5ps,1053nm)的激光作用而没有任何损坏,光栅抗激光破坏能力与美国OMEGA-EP、日本FIREX-I装置采用的光栅水平相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在光栅用大口径介质膜的研制工作中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同时满足了中心波长1053nm宽波段范围内的高反射和413nm高透过的要求,均匀性控制在±0.5%范围内   2.  满足了大口径光栅高破坏阈值的要求   3.  有效控制了光栅用膜的应力形变,确保了大口径光栅面形指标要求的实现   4.  满足了光栅制作过程对光栅膜提出的强度要求。在经过光刻胶反复涂覆、真空反应离子束的刻蚀和反应气体的腐蚀、水溶液、强酸弱碱液的长时间浸泡清洗等条件下,光栅膜和在其上刻蚀的光栅均能保证稳定的光学和力学特性。   该项突破性进展将对相关专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大口径光栅膜特性。
  • 上海光机所在大口径复杂曲面的超景深偏折测量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精密光学制造与检测中心在超精密光学大口径复杂曲面的偏折测量中取得新进展。研究首次提出了波前编码偏折测量技术,显著提升测量景深,消除偏折测量中位置-角度不确定问题,实现无需精确对焦条件的高精度面形测量。该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偏折测量技术的灵活性和精度,拓展了偏折测量技术在大口径元件测量时远距离测量的能力,为未来智能光学制造的发展打下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Optics Letters。  大口径复杂曲面光学元件广泛用于天文望远镜、X射线科学装置和高能激光系统等领域,具有改善像质、提高光学性能和扩大视场等优点,是精密光学的前沿热门研究方向。偏折术测量具有的精度高、动态测量范围大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很有潜力实现复杂光学表面高精度测量。由于测量景深限制而无法同时对屏幕和被测表面聚焦,难以同时高精度地探测表面位置(依赖于表面探测单元的尺寸)和法向量(依赖于入射光线角度测量精度),所以存在着位置-角度不确定的问题。这类元件口径大和面形复杂的特点要求测量光路过长而加剧了偏折术的位置-角度不确定问题,严重影响面形测量精度和测量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图1 测量系统对比。(a - b) 传统偏折术及屏幕处的模糊核,(c - d)波前编码偏折术及系统响应。  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波前编码偏折测量技术,通过优化三次相位板来调控系统波前,在拓展景深内呈现一致性响应,并利用自适应模糊核估计和反卷积算法进行精确波前解码,实现无需精确对焦条件的高精度偏折测量。相比传统偏折术,所提波前编码偏折术测量景深显著提升,能够对屏幕和被测表面同时在焦测量,如图1所示。本研究选择使用三次相位板来调制波前相位,在拓展景深内产生具有高度一致性的PSF。图2说明了传统偏折术在被测表面和屏幕处的PSF差异较大以及所提波前编码偏折术在被测表面和屏幕处的PSF基本一致。本研究通过光学调控和自适应解码算法结合的方式,显著提升测量景深范围(拓展几十倍),解决位置-角度不确定的问题。这对大口径复杂表面远距离测量起到重要作用,能极大地放宽对焦要求,大大提高单目偏折测量的能力和适用范围。图2 PSF对比。(a - b) 传统偏折术中屏幕和被测表面处的PSF,(c - d)波前编码偏折术中屏幕和被测表面处的PSF。图3 测量结果  相关工作得到了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上海市扬帆计划、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等项目的支持。
  • 西南油气田首次自主实施大口径管道漏磁内检测
    11月9日,西南油气田管道内检测技术团队在重庆长寿渡舟新站输气站圆满完成813毫米大口径管道漏磁内检测。这次检测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16家油气田企业中自主实施的最大口径管道内检测项目,标志着集团公司上游业务管道内检测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管道漏磁内检测是一种针对金属损失、焊缝异常等典型缺陷的检测技术,通过实施在线内检测,可量化和定位腐蚀、机械损伤、制造缺陷、应力集中及几何变形等,以便及时维修改造,减少事故发生。检测时在管道表面产生磁场,当管道内部存在缺陷时,漏磁信号会发生变化。油气管道内检测是多学科技术的集成。检测系统包括驱动系统、磁化系统、传感系统、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供电系统、里程系统、环向定位测量系统、速度控制系统和震动和冲击悬置系统等。影响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励磁强度、缺陷漏磁场、检测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技术。本次检测采用的813毫米漏磁检测器搭载82组三轴高清霍尔探头,在轴向、径向、周向3个维度上分别设置有328个信号采集通道,能高效、准确地识别所有金属损失深度在5%壁厚以上的缺陷,缺陷量化精度可满足行业最新标准要求。在提高管道缺陷定位精度方面,本次漏磁检测器搭载了惯性测量单元,能够对管道中心线轨迹和缺陷位置进行精准计算,确保定位偏差满足国标要求,控制在1米之内。西南油气田目前已具备对管径168毫米至813毫米系列规格管道开展内检测的能力,有力保障了管道安全。
  • 合肥研究院在ITER大口径磁场耐受测试装置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电源及控制工程研究室高格、蒋力课题组博士后黄亚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大口径磁场耐受测试装置线圈偏移对性能影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工业电力电子领域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上。托卡马克装置周围环境磁场对磁敏感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作用,不同强度的磁场会影响器件设备的正常工作。大口径磁场耐受测试装置作为能够解决强磁兼容测试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备受研究关注,该装置是由多组线圈组成的磁场发生系统,设计及安装过程中的线圈偏移会造成内部测试区域磁场性能的改变。为了研究线圈偏移与磁场性能的关系,科研人员针对3组线圈18个自由度的偏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了单、多个变量的影响情况,从磁场分布数据的规律改进了计算方法,完成了多参数下最大允许偏移的快速计算,同时搭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研究以大口径磁场耐受测试装置为对象,研究线圈偏移对磁场均匀性造成的误差。根据系统原理,通过坐标变换阐述了线圈偏移引起的磁场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单线圈和两个线圈在不同位置和角度偏移组合下的磁场性能分布;最后在偏差变量较多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确定设备线圈允许偏移的合理方法。同时针对各种偏移,总结了允许偏移量和误差的公式,便于计算出所需误差的允许偏移量,为实际安装相关设备提供了理论依据。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和安徽省自然基金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896766 图1:托卡马克装置周围的磁场分布图2:大口径磁场耐受测试装置
  • 4300万!上海科技大学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口径光学器件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310000000240126156032-00063611项目名称:上海科技大学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口径光学器件预算编号: 0024-J00024031 预算金额(元): 43000000元(国库资金:43000000元;自筹资金:0元)最高限价(元): 包1-33000000.00元 采购需求: 包名称:大口径光学器件 数量:1 预算金额(元):43000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满足相应技术指标的大口径光学器件,主要包含大口径宽带反射镜、大口径离轴抛物面镜、大口径窗片、双色镜、球面镜和光学基板等,用于100PW激光装置的研制中。 合同履约期限: 交货期:按照技术规格说明书约定于2026年4月前完成。 本项目( 否 )接受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7月26日至2024年08月02日,每天上午00:00:00-12:00:00,下午12:00:00-23:59: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上海市政府采购网方式: 网上获取 售价(元): 0 三、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上海科技大学地 址:华夏中路393号联系方式:021-20685307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上海中招招标有限公司地 址:上海市共和新路1301号D座2楼201联系方式:021-66272917,18317094335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陈永亮、唐 闽、张 佳电 话:021-66272917,18317094335
  • 突破大口径相机杂散光测量瓶颈,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访金燧奖获奖单位西安光机所
    近期,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全国光电测量测试技术及产业发展大会暨辽宁省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在大连成功召开。会议同期举办首届“金燧奖”中国光电仪器品牌榜颁奖典礼。仪器信息网作为大会独家合作媒体参与了本次会议,并采访了金燧奖银奖获奖单位代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李朝辉研究员。西安光机所的获奖项目为“大口径光学系统杂散光测试设备”,该系统采用一种离轴反射式光路,大大拓展了测量口径,可为大口径相机的高精度杂散光测试提供技术保障。该成果实现了怎样的创新突破,解决了怎样的实际问题?面向的主要用户有哪些?该成果当前的产业化情况如何,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未来的市场前景如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未来还将对相关技术提出哪些技术需求和挑战?有哪些发展建议?更多内容请观看视频: 首届“金燧奖”中国光电仪器品牌榜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多家单位于2022年发起,旨在积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本届“金燧奖”重点围绕分析仪器、计量仪器、测量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环境测试仪器、医学诊断仪器、工业自动化仪器等7个类别进行广泛征集,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的参与和热情的响应。经过严格评审,71个优秀仪器产品脱颖而出,遴选出金奖10项、银奖16项、铜奖28项、优秀奖17项。这些产品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生产的专精特新的高端光学仪器,较好地展现了我国在高端科学仪器中的自主核心竞争力,提升了民族品牌在激励市场竞争中的自信心,鼓舞了国产厂商的攻关热情。
  • 243万!纽迈中标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大口径核磁共振分析与成像系统采购项目
    一、项目编号:JC066022092023(招标文件编号:JC066022092023)  二、项目名称: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大口径核磁共振分析与成像系统采购项目  三、中标(成交)信息  供应商名称:江苏昊升抗体生物医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1009号创业大厦3层(江宁高新园)  中标(成交)金额:243.000000(万元)  四、主要标的信息序号 供应商名称 货物名称 货物品牌 货物型号 货物数量 货物单价(元) 1 江苏昊升抗体生物医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口径核磁共振分析与成像系统 纽迈 MacroMR12-150V-I 1套 2430000
  • 欢度上海世博会 活动二“买就送”
    欢度上海世博会: 活动一&ldquo 低价在上海&rdquo ,特价促销所有液氮罐及相关产品; 活动二&ldquo 买就送&rdquo ,凡购物满1500元人民币,将有机会获得订单金额的5%的现金或价值相当的产品,详情咨询我司销售代表 最终解释权归上海甘华贸易有限公司所有 成都金凤液氮容器有限公司(原成都液氮容器厂)是中国农业部投资修建的国内最大的液氮容器专业化生产企业。自1976年开始生产 液氮容器以来,形成了&ldquo 金凤&rdquo 牌液氮生物容器、大口径液氮容器、自增压式液氮容器以及贮奶桶四大类五十多个产品品种,附所有型号价目表。 价格包括:YDS-1,YDS-2,YDS-3,YDS-47-127,YDS-120-216,YDS-6,YDS-10,YDS-13,YDS-15,YDS-16,YDS-20, YDS-30,YDS-35,YDS-60,YDS-65,YDS-120,YDS-10B,YDS-15B,YDS-16B,YDS-20B,YDS-50B,YDS-100B等价格。
  •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验收:向世界第一稳态磁场挺进
    今年2月,专家组在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完成对混合磁体工艺测试验收,这也意味着中心顺利完成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的各项建设任务。  从2008年5月40T稳态强磁场项目启动,到2011年7月试验磁体通电测试成功,国内首台采用铌三锡管内电缆导体的超导磁体研制完成 到2016年11月,混合磁体大口径外超导磁体研制成功,获得10特斯拉磁场,成为国际超导磁体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成功案例 再到外超导磁体和内水冷磁体成功合体,产生40特斯拉磁场强度,成为国际磁场强度第二高的稳态磁体装置——8年时间里,强磁场人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跨越,但只有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经历了怎样的煎熬,收获了多少悲与喜,以后的路又在何方。  选择困难的混合磁体  混合磁体由内部水冷磁体和外部超导磁体组合而成。其中,水冷磁体必须解决材料和结构的优化选择、巨大电磁力和严峻的发热问题 超导磁体孔径巨大,导体的材料选择、结构选择和磁体生产工艺都是技术难题。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强磁场科学中心主任匡光力介绍道,此前,世界上没有如此大型的铌三锡超导磁体装置能够产生10特斯拉稳态磁场,也没有能产生10特斯拉稳态磁场的超导磁体装置能够达到如此大的口径。  不仅磁体本身是个挑战,与之配合的数千万瓦级的稳态直流电源系统、低温冷却系统、去离子水冷却系统等均是一个个不容置疑的难关。  比如,低温阀箱是一个集真空环境、低温液氮容器(液氮槽工作温度77K)、低温液氦容器(过冷槽工作温度4.5K)、一对16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和13个WEKA低温阀门于一身的十分特殊的非标压力容器。“其设计历时五年,绘制图纸1170余张,在约1.5立方的狭窄空间里累计使用各种规格管材累计总长2460米,阀箱总共焊缝数量5811条。”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磁体科学与技术部副主任欧阳峥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此前,国际上已有多个大型高场超导磁体因技术问题而失败,而我国在高场超导磁体技术方面原有基础薄弱。“混合磁体又是国际上追求更高稳态极端场强的首选,选择了它就注定选择与困难结缘。”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陈文革说。  与强磁场同喜同忧  为了安全,超导磁体组决定先研制一款磁场强度低、口径小,但选材、加工工艺完全相同的试验磁体,试验磁体在2011年7月份通电测试成功,它是国内首台采用铌三锡管内电缆导体的超导磁体。  研制人员首次获得莫大的喜悦与鼓励,坚信“国产”高场混合磁体必能成功。同时据相关人员回忆,当时的通电测试过程“无数次的测试与调整,让通电过程变得异常煎熬漫长”。  真正的混合磁体研制开始上马,股线绞缆、穿管成型、绕制、超导接头制作、热处理、绝缘处理、装配大工艺流程套着小工艺流程,任何一个环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研制人员憋着气有条不紊地一步步往下走,在每一个大节点小节点处,结果都扣人心弦,他们像坐过山车,在喜与忧的道路上奔跑,不得停歇。  长期小心再小心的工作状态逐渐内化,陈文革的“胆子小”现在几乎是全中心尽人皆知了。  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  2016年底混合磁体首次调试达到工程验收指标——磁场强度达到40特斯拉,就在人们欢心鼓舞之时,却在一次上电励磁时磁体系统发生了故障。混合磁体验收在即,一层厚厚的阴霾顿时笼罩强磁场中心。那段时间人人脸上没有了笑容,紧张兮兮。  路上碰到匡光力的人感觉到他不像以前那样欢快了,事实是他怎么可能活泼高兴起来呢?他是整个工程的第一负责人,内外部的压力都向他袭来。事后用他自己的话说:“度过了一段不是人过的日子。”“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研制人员和时间赛跑,经七十天夜以继日的追赶终使其得以恢复,顺利进入到降温阶段。  1月20日,眼见着春节到了,匡光力召集大家召开工程会议。现场气氛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次紧急军事会议。  内水冷磁体负责人高秉钧说:“组内已经开过会,春节期间三人值班。”超导电源负责人刘小宁说:“相关人员随时候命。”超导磁体组潘引年老师说:“过年是小孩子的事,老了过不过都一样。”中控组一群年轻人表示:“时刻准备,服从安排。”低温组欧阳峥嵘老师说:“箭在弦上,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的状态。”  会议最后的决议是:各分系统分头做好扎实准备,多考虑相关联的系统,紧急情况下的预案要想周到,根据降温进程,大年三十上午8点准时通电测试,中午在文化走廊吃年饭。战斗的号角就这样吹响了。  大年三十因降温没有到位,混合磁体终于在大年初四通电励磁再次成功。强磁场中心微信群里一片欢腾,红包满天飞。  历经8年,混合磁体研制团队解决了诸多的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难题以及配套的子系统研制问题。该混合磁体装置的建成将有力地支撑我国物理、材料、化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在极端条件下的基础科学前沿探索,同时,研制混合磁体装置有效地带动了包括大型高场超导磁体技术在内的强磁场技术的发展。  人往往是这样,等成功的激动已过,欢乐渐渐减退,就开始感受到未来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等着。匡光力指出:“之前仅是阶段性地圆了强磁场科技人员的梦想,接下来强磁场中心将追求更高的稳态磁场,向世界第一稳态磁场挺进。”
  • 郭守敬望远镜诞生背后的故事
    1992年,我国一位天文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4篇文章探讨当时天文科学的发展,在这组文章的最后一节,他对我国天文设备建设提出了几则设想。3年后,他重读这4篇文章,在手稿中写道“……觉得好像是一个跳伞者,伞已经在空中张起,眼睛盯着目的地但却还没有落到实地。像一支音乐停在接近尾声的一个休止符上。”  这位天文学家,就是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为天文事业整整奋斗了70年的王绶琯,而他在手稿中提到的,使这段“停在接近尾声的一个休止符上”的音乐成为一段完整乐章的办法,则是建造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兼大口径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LAMOST与王绶琯的渊源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正值现代天文学的第二次重建,“五台四校一厂”的学科基地已经立稳脚跟;天文实测条件正从“基本为零”转变为“最最起码的水平”;一批中青年天文人才这时已崭露头角。王绶琯惊喜地发现,这样的人与物的基础,虽然还很薄弱,但只需进一步巩固、完善,便能发起一次“前哨战”,在天文“主战场”上,开拓前沿,取得突破。  当时的天文学界存在一个困扰了研究者们多年的难题,即望远镜的大口径和大视场无法兼得。大视场是指望远镜可观测到的星空的面积足够大,这样就可以同时观测更多的星星。大口径是指望远镜镜面的直径大,这样就可以观测到足够暗的星体。  在此前使用的三种常规光学望远镜中,折射望远镜具有较宽的视野,但它的镜片不能做大;反射式望远镜可以把镜片做大,获得大口径,但是它能够观测的范围比较小,无法获得大视场;折反射望远镜能够获得大视场,但由于它的折射镜片太复杂,无法做大,因此不能同时获得大口径。  如何解决大口径与大视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这一困惑摆在了国内外所有天文学家的面前。  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夜晚,在从宁波驶向舟山的船上,王绶琯与当时都还是青年科学家的陈建生院士和苏定强院士一道,讨论我国下一步的天文设备建设。他们想到,想要在我国天文学方面做“有米之炊”,是不是要考虑“做个什么东西”,解决这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  在这次被王绶琯称作“海舟夜话”的谈话结束后不久,他们便把目标定在配置多根光学纤维的“大天区面积大规模光谱”的开拓上。接着是LAMOST建设方案探讨,从陈建生主持的“150/220厘米中国施密特望远镜”的论证,到苏定强设计的“子午装置—焦面跟踪”的施密特型望远镜,再到最终LAMOST方案形成时苏定强“主动反射板”画龙点睛的一笔,LAMOST建设方案先后经过多次学术讨论,三易蓝图。  1993年4月,以王绶琯、苏定强为首的研究集体提出LAMOST项目,并建议将其作为中国天文重大观测设备列入“九五”期间国家重大科学工程计划。  1994年7月,两位青年科学家褚耀泉、崔向群在英国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报告了LAMOST建设方案,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诞生于海舟中的一个想法到国际会议上使同行们兴奋的方案,王绶琯参与见证了LAMOST的成长史。1995年,他在论文中回忆道,“LAMOST方案的思考和建构,反复历经十年。参加的同志前后近二十人,参加者从不同专业、不同研究领域出发,切磋琢磨、求同存异,蜿蜿蜒蜒把力气汇聚到了共同点。正因为参加者的出发点不同,就有了集思广益。而参加者从不同出发点走向目标,不同思想、不同方法在同时前进中磕弹转并,就有了各自的蜿蜒曲折。”  1996年7月,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决策启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计划,LAMOST列入首批启动项目;2001年8月,LAMOST项目批准开工建设,2008年8月全部项目建设任务完成;2008年10月16日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举行LAMOST落成典礼,2009年6月LAMOST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近年来,一系列天文学领域的新研究发现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宇宙的认知:在银河系中发现一颗恒星级黑洞;为银河系重新画像,发现银河系比原来认识的增大了一倍;改写银河系晕的面貌,精确称量出银河系的“体重”;发现一颗目前人类已知锂元素丰度最高的恒星;通过监测恒星“心电图”发现绝大多数富锂巨星的“真身”是红团簇星;发现类太阳恒星经过氦闪普遍可以产生锂元素的机制;获取了大样本恒星年龄信息,揭示银河系“成长史”……在这些发现的背后,都少不了LAMOST的参与,它已经成为天文学家们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  截至2022年9月,LAMOST已运行11年,共发布了约2000万条光谱数据。每天夜晚,LAMOST都在华北大地上仰望星空。而在浩瀚宇宙中,被命名为“王绶琯星”的小行星也正熠熠生辉。
  • 坤肯金凤牌液氮泵大促销
    该产品依靠操作者手捏吸液球(ZYB-5)或脚踏气缸(ZYB-8型),使液氮生物容器内贮存的液氮少量产生气化,由于液氮的气液体积比较大,气化后的氮气对容器内盛装的液氮增压,促使容器内盛装的液氮经管道排放出来,达到对其它容器补充液氮的目的。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排液过程中液氮的蒸发损失量低的特点。其中,ZYB-8型自增压式液氮泵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ZL 03 2 32947.4。 型 号 单 位 ZYB-5 ZYB-8 长 度 ㎜ 1050 950 质 量 kg 3.5 7.4 最大排量 L/min &ge 5 &ge 8 操作频率 Time/min 80 60 操作方式 &mdash 手捏 脚踏 价 格 元 3220 4200 电话:021-56382145 传真:021-65533061 邮箱:2880078901@qq.com 网址:http://www.bio-17.com/
  • 坤肯公司推出手术室专用液氮罐!
    热烈庆祝上海坤肯生物化工公司(以下简称我司)成为美国MVE-Chart(美国查特工业生物医疗部)/成都金凤液氮容器有限公司2012年度中国区最佳经销商,特举行盛大感恩回馈活动! 质量标准:金凤液氮罐执行Q/20195451-301-2008《液氮生物容器》,质量保证:国内唯一同时通过ISO9001,ISO13485认证的液氮罐,售后承诺:液氮罐保修一年,五年真空保证。 自2010年成都金凤液氮容器被美国MVE收购以后,成都金凤原有生产线全部停产,截止2011年初,金凤所有生产线更新为美国MVE原厂生产线,即成都金凤现在所有液氮罐均采用美国MVE生产线和生产工艺,因此阁下订购金凤液氮罐,更可享受国际品质,本土价格,以及本地化便捷的服务。 感谢阁下选择液氮保存时间全球最长,质量最好的液氮罐, 金凤液氮罐销量第一,年销售量超过30000台,连续六年市场占有率超过86%,是国内液氮罐市场的领导者,是中国液氮罐行业标准的定制者,产品曾多次在中科院、卫生部以及农业部招标中中标。 我司连续两届荣膺:2011年度金凤液氮罐中国区最佳经销商,2012年度金凤液氮罐中国区最佳经销商, 我司隆重推出手术室专用液氮罐,此款手术室专用液氮罐,以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深受广大医生喜爱。 图片见下: 详细技术问题,请和我司联系, 电话:021-56382145 传真:021-65533061 邮箱:13501802082@139.com
  • 坤肯推出细胞实验室小型液氮罐!
    热烈庆祝上海坤肯生物化工公司(以下简称我司)成为美国MVE-Chart(美国查特工业生物医疗部)/成都金凤液氮容器有限公司2012年度中国区最佳经销商,特举行盛大感恩回馈活动! 质量标准:金凤液氮罐执行Q/20195451-301-2008《液氮生物容器》, 质量保证:国内唯一同时通过ISO9001,ISO13485认证的液氮罐, 售后承诺:液氮罐保修一年,五年真空保证。 自2010年成都金凤液氮容器被美国MVE收购以后,成都金凤原有生产线全部停产,截止2011年初,金凤所有生产线更新为美国MVE原厂生产线,即成都金凤现在所有液氮罐均采用美国MVE生产线和生产工艺,因此阁下订购金凤液氮罐,更可享受国际品质,本土价格,以及本地化便捷的服务。 感谢阁下选择液氮保存时间全球最长,质量最好的液氮罐, 金凤液氮罐销量第一,年销售量超过30000台,连续六年市场占有率超过86%,是国内液氮罐市场的领导者,是中国液氮罐行业标准的定制者,产品曾多次在中科院、卫生部以及农业部招标中中标。 我司连续两届荣膺:2011年度金凤液氮罐中国区最佳经销商,2012年度金凤液氮罐中国区最佳经销。 我公司现推出细胞实验室小型液氮罐,YDS-30-125,容积31.5L,细胞容量600个2毫升细胞冻存管,YDS-47-125,容积47L,细胞容量750个2毫升细胞冻存管,YDS-50B-125,容积50L,细胞容量750个2毫升细胞冻存管,特别适用于运输保存的使用,它的特点在于占据空间小,深受科研人员的喜爱! 电话:021-56382145 传真:021-65533061 邮箱:2880078901@qq.com 网址:http://www.bio-17.com/
  • 低场核磁为煤炭开采与安全生产插上翅膀
    低场核磁为煤炭开采与安全生产插上翅膀[导读] 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在煤矿开采和煤层气治理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将如何发展?仪器信息网近日采访了中国矿业大学阚甲广副教授,以及翟成教授团队的孙勇博士。煤炭是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当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得到快速的发展,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近年来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推进,大力推行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智能开采、深地开发和未来采矿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在煤矿开采和煤层气治理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将如何发展?仪器信息网近日采访了中国矿业大学阚甲广副教授,以及翟成教授团队的孙勇博士。低场核磁推动煤岩裂隙分布及浆液流动机理研究 阚甲广,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专注于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参与或负责完成了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40余项纵向与横向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8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31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项,副主编出版教材2部。中国矿业大学阚甲广副教授采矿领域,裂隙分析、注浆加固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推动矿业工程科学裂隙分布及浆液流动细观机理性研究,凸显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研究的特色与优势,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于2018年12月引进了产自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纽迈)的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macromr12-150h-i,进行煤岩注浆的过程分析、浆料凝结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macromr12-150h-i 采访当天,第二届纽迈“服务万里行”活动正在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火热开展。仪器信息网编辑来到阚甲广副教授的实验室,他正与纽迈的技术人员就仪器应用进行交流。之所以选择纽迈的核磁共振仪器,阚甲广副教授表示:“采矿行业许多研究方向都与岩体中流体的渗流过程密切相关,我们想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器搭配在线注浆设备,对岩石试样中流体的渗透规律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通过国内广泛调研,了解到纽迈仪器能够具备相关功能与实力,这是促使双方达成合作的主要原因。”据悉,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他表示:“深地开采、流态化开采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学院计划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建立一个设备齐全、技术先进、前景广阔的研究平台,核磁共振系统将为上述研究系统而服务。”作为国产分析仪器的一名新晋用户,阚甲广副教授希望国产分析仪器能加快核磁仪器装备的开发,进一步加大软件分析能力建设,为核磁共振设备在能源地矿领域的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持。低场核磁助力煤体孔裂隙分布评价方法建立 另一位受访者孙勇博士师从翟成教授,课题组近年来专注于煤层致裂增透方法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脉动水力压裂、液氮循环低温冲击致裂、液态二氧化碳致裂以及煤体孔隙结构的表征。孙勇博士介绍,为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效率,课题组在水力压裂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脉动水力压裂增透技术,通过脉动水压力作用,在煤体裂隙尖端产生交变应力,使煤体产生疲劳损伤,以较低的压力形成较为丰富的裂隙网络,相对静压压裂,起裂压力降低35%以上,裂隙数量增加20%以上。中国矿业大学孙勇博士将液氮周期性的注入煤体:液氮常压下可达-196℃,与高温煤体间的巨大温差产生温度应力;孔裂隙水结冰产生高达200mpa的压力和9%的体积膨胀,形成冰楔作用使裂隙尖端扩展;周期性注入的造成的冻融作用也会使煤体产生疲劳损伤。这是翟成教授课题组开展的另一项研究——液氮循环低温冲击致裂。孙勇博士介绍:“液氮循环低温冲击致裂增透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无水化致裂增透方法,适用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极度缺水的西北地区。该方法通过冷冲击作用、冰楔作用和冻融作用这三重作用,可使煤层内部形成交织贯通的孔裂隙渗流网络,显著提高煤层气抽采效率。”课题组第三个研究方向是液态二氧化碳致裂,即以液态二氧化碳作为压裂液,通过循环注入方式,使煤体在水-冰相变冻胀力、液态二氧化碳的气化膨胀力和化学酸化作用下,产生疲劳损伤,原始孔裂隙发育和衍生,形成相互交织贯通的立体裂隙网络,提高煤体的透气性。据介绍,该方法既可实现温室气体的有效封存,又能通过二氧化碳的高竞争吸附作用实现煤层瓦斯的驱替效果。此外,课题组还开展了静态破碎剂和传统封孔材料的研究。在翟成教授课题组所关注的研究方向里,核磁共振技术在液氮循环致裂和液态二氧化碳致裂中的应用较为成熟,主要用于煤体孔隙结构特征演化规律分析,课题组基于此也形成了一套煤体孔隙结构测试分析的科学方法,评价不同致裂方法对煤体孔渗特性的影响。中尺寸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mesomr23-060h-i 孙勇博士表示:“相比压汞、气体吸附等常规测孔技术,核磁共振能够实现对样品的无损分析,样品尺寸可达50mm×50mm,测量孔径范围覆盖2nm~1 mm,能在几分钟内给出孔隙度、孔径分布、束缚流体与自由流体的分布情况以及渗透率等丰富信息,便于研究的开展及论文的写作。”从研究生阶段起,孙勇就用核磁共振设备开展了煤体孔隙结构的分析测试。使用低场核磁设备5年有余,孙勇平时也会利用各类线上手段与纽迈的工程师进行有效沟通。他表示:“核磁共振测孔的理论已经非常成熟,纽迈给我们提供了稳定的设备,基本不需要维护,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另外我们还保持了良好的沟通,比如发现测的数据不对,纽迈工程师会远程协助我们解决问题,有新的成果或软件升级也会及时分享给我们。如此双向沟通使得产品在我们这用得更好,也让我们作为使用者的专业技有更快的提升。”2013年,课题组还与纽迈合作,作为任务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性能核磁共振弛豫分析仪的开发和应用”项目中的“基于核磁共振弛豫分析技术的煤岩体裂隙分布评价方法开发”子任务。该任务对比了核磁共振相比压汞和扫描电镜在煤岩体裂隙分布评价中的应用,项目验收时得出结果,核磁共振在煤样测试方面相比两种传统方法的确有优势。下一步,课题组还希望将核磁共振与ct等方法进行结合,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煤体孔隙结构分析的应用范围。[来源:仪器信息网]
  • 国家重点项目“主动光学亚毫米波望远镜”验收
    2月2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口径主动光学亚毫米波/毫米波望远镜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技术验收会在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京大学、紫金山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国家天文台的领导和专家,南京天光所崔向群院士、所长朱永田、党委书记张丽萍和项目组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项目组长李国平研究员代表项目组报告了“大口径主动光学亚毫米波/毫米波望远镜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执行情况,以及在技术创新、专利和文献、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项目测试专家组组长紫金山天文台左营喜研究员报告了现场测试结果。专家组对项目预期研究的内容、实验结果和相关技术资料进行了认真审查,并现场考察了实验样机和面板检测装置。专家认为在“大口径主动光学亚毫米波/毫米波望远镜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所取得技术成果将为我国建造高精度大口径亚毫米波/毫米波望远镜提供重要的关键技术支持。   会上,朱永田所长代表天光所感谢与会专家对项目取得成果的肯定,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一直以来对研究所在天文新技术、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朱所长也表示在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我们还需进一步工程化研究,为该项成果的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大口径主动光学亚毫米波/毫米波望远镜方案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是为我国能在未来有技术能力建造30米口径亚毫米波(观测波长可达0.2毫米)和100米口径毫米波望远镜(观测波长可达3毫米)做好技术准备。在研究过程中,研制出了一套适用于亚毫米波的实验样机,单块面板(650mmX650mm)面形优于5微米,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四块面板拼接,共相精度达到12微米 首次提出了可用于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检测的激光法线偏差测量方法 并在国内首次自主研制了分辨率达10纳米量级机电式微位移促动器。
  • 赛默飞世尔科技发布矿业用新型伽玛反散射系统
    Thermo Scientific Nitus 伽玛反散射测量仪的精准测量,助您降低成本,提高装置安全性 中国,上海(2011年5月31日)&ndash 服务全球科技领先的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发布 Thermo Scientific Nitus伽玛反散射(GBS)测量仪。这是一款新型传感器,无论是大型的采矿船还是24英寸甚至更大口径的管道,都可以用它来精确测量料位、密度及挂壁。凭借专利的非接触式伽玛反散射技术,这种传感器可测量溢流澄清度及絮凝剂,从而实现对浆液罐内的固相进行控制,同时精确监测沉降槽及澄清器内的固相浓度。公司将在第4届中国(上海)国际矿业装备展览会(2011年6月9日至6月11日,上海国际展览中心A1033,A1035展位)上展出Nitus GBS测量仪。 赛默飞世尔科技核产品经理Tony Hart 说道:&ldquo 过去,只有采用插入式技术才能精确测量储罐或容器内的物料位与密度,而这往往需要对容器进行改造,使得安装成本及装置停机时间大幅增加。&rdquo 而现在,凭借Nitus传感器及其独特技术,放射源和探测器可以安装在容器或管路的同一侧,从而使得安装、调试与维护大为简化。Nitus可实现对容器的实时控制,从而提高流程效率,帮助您更快从投资中获得收益。&rdquo Nitus测量仪的传感器有一个高稳定性与灵敏度的闪烁探测器,使系统能对物料位及密度变化作出实时响应。它的快速响应性可帮助操作人员优化工艺流程效率,从而提高生产工艺的收益。此外,这种传感器所需的能量非常少,仅需很小的放射源,便可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很多应用中,典型料位或密度测量所需的伽玛能量减少了200倍,且不会影响测量速度或精度。使用较小的放射源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装置安全性。 Nitus伽玛反散射测量仪是赛默飞世尔科技核服务产品的最新成员,其核服务系列产品包括核废料处理、泄漏测试服务包及产品培训。如需获取更多信息,请致电800-810-5118、400-650-5118或访问www.thermoscientific.com/nitus Thermo Scientific Nitus 伽玛反散射测量仪 Thermo Scientific是服务科学世界领先的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旗下品牌。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致力于帮助我们的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接近 110 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7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 和 Fisher Scientific 两个首要品牌,我们将持续技术创新与最便捷的采购方案相结合,为我们的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加速科学探索的步伐,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无论是复杂的研究项目还是常规检测或工业现场应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中文:www.thermofisher.cn。
  • 2009年度北京市电子显微学年会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2010年1月18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市电镜学会主办的“2009年度北京市电子显微学年会”在北京天文馆如期召开。会议旨在推动北京及周边省市电子显微学的学术及技术水平,促进电子显微学工作者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和交流。来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单位约2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由北京市电镜学会理事长张德添教授主持。会议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能谱仪器最新技术进展和应用,电镜样品的制备等。中科院物理所李方华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素霞主任医师、北京大学陈清教授、清华大学雷建林教授等应邀做了学术报告。FEI、日本电子、蔡司、泰思肯、岛津、布鲁克、科扬等电镜相关厂家介绍了各自最新仪器设备和相关最新技术进展。以下就部分专家的主要报告内容作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北京市电镜学会理事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张德添教授主持会议   一、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最新技术、仪器、应用进展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李方华院士:谈谈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中的一些问题   李方华院士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着重谈了如何充分发挥电子显微镜的性能。1956年在英国报道了两种衬度:衍射衬度和相位衬度。相位衬度在分辨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有可能直接观察原子。到70年代,关于电子显微镜和显微学的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关于如何让高分辨电镜和电子显微学更好地为科学服务,李方华院士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以下几点:   直接观测:关于点阵像和结构像。一维点阵像反应了晶面,二维像也是反应了晶体的点阵,晶面间距、晶胞参数、晶体的对称性等,不能够反应晶体结构。只有结构像才能够反应结构。模拟计算:需要知道晶体结构的大体情况,才能够用模型进行计算。   最后李方华院士指出:在实验中要对得起我们的电镜,拍出高质量的像;对高质量的电镜像要做谨慎的解释;要正确运用模拟像的计算。    天美公司韩伟工程师:日立公司300kv透射电镜的原位分析应用   韩伟工程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日立公司H-9500 300kv透射电子显微镜。该电镜除了继承H-9000的优点之外又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和数字图像,可以获得大量材料的原子分辨率像。   H-9500主要有高分辨、高稳定、高效性等特性。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一次样品的更换,光学合轴部分非常的稳定。   该款电镜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在高温条件下观察样品,例如在原位1500摄氏度下观察样品,观察氮化硅的结晶过程,进行高温反应过程监测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全林教授:场发射枪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研制进展   董全林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场发射枪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研制进展”的报告;该项目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骏恩院士作为课题负责人,数家单位参与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该项目主要涉及以下一些内容:   照明系统设计:三级透镜的方式;   成像系统设计:透镜的数量与组成、位置分布等;   偏转系统设计:单双偏转场的设计、偏转系统的组成与分布;   极靴设计:电子光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对电子束的偏转;   磁路设计:磁力抗干扰的能力;   线圈激励设计:线圈设计、线圈驱动源设计、线圈驱动源测试系统设计、线圈水冷设计、线圈温控没设计。   目前总体设计方案通过了评审验收,掌握了透射电镜电子光学设计方法,基本完成了电子光学设计,形成了电镜主体结构设计能力(结构设计、力、热、磁、电等仿真);完成电控部分总体方案设计,解决了部分组件、材料的供应、加工工艺等关键问题;基本完成了实验装置镜筒部分的组装。   该项目基本目标是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样机,加速电压达到200kv,点分辨率为0.25nm,总体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完成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全部技术资料和图纸,培养一批电子显微镜学专业人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素霞主任医师:电镜检查在肾脏疾病病理诊断和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王素霞主任医师在报告中提到,电镜在医学方面主要应用于肾脏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异常代谢疾病、先天遗传性疾病等,其中肾脏疾病占80%左右。王素霞对于肾脏发病的机制、肾脏标本的病理学研究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在光镜观察变化不大的组织,在电镜下可以看出很大的区别。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组织结构的超微结构,如GBM的厚度及其结构改变;异常沉积物和特殊结构如电子致密物的沉积及其部位,纤维、微管、结晶等。   透射电子显微镜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观察视野小,局部放大必须配合光镜。        蔡司公司唐圣明教授:蔡司公司的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离子束   唐圣明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钨灯丝是微米时代的产物,场发射是纳米时代的产物。新型的电子光学中轴线上的二次电子探测器、新型电子光学中轴线上的背散射电子探测器是卡尔蔡司的专利技术;另外,关键是新型电镜的总体电子光学系统设计。   蔡司公司热场发射扫描电镜电子束直接通过物镜聚焦,没有第一聚光镜和第二聚光镜,这种技术带来的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优良的低加速电压性能。如果要得到低加速电压下的优良成像,需要这样的电子光学设计。大多数电镜无法观察含铁粉的样品,蔡司物镜独到的设计,不怕含铁粉一类样品。   唐圣明教授还介绍了卡尔蔡司聚焦离子束技术,可以一面进行刻蚀,一面进行成像,还可以进行沉积。    泰思肯公司黄江汉工程师:TESCAN扫描电镜的新技术与新发展   TESCAN最新的扫描电镜有多种观察模式:分辨率模式、景深模式、大视野模式等5种观察模式,超大视野可以达到3cm。实时电子束追踪系统,是一种主动式的设计,当条件改变时,能够实时地反馈,保持固定不变的束斑电流。   探头安装在透镜内,传统电镜探头是在外面安装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达到低电压下高分辨率,缩短工作距离。Tescan所有电镜的探头都是采用先进的高效率、低噪声、反应时间快的YAG,最重要的是没有闪烁体老化的问题。   TESCAN真空系统的UPS不断电装置待机时间可以达一个月,并且是目前唯一能够进行3D实时观察的电镜,不用倾斜样品台,而是倾斜电子束。   日本电子王莉工程师:日本电子球差校正透射电镜JEM-ARM200F的介绍   想进行真正的原子分辨率观察和成分分析,必须进行球差校正;这款电镜就是为这些理念设计的。   ARM200F为电子光学系统标准配备了一体化球差校正器,扫描透射图像(STEM-HAADF)分辨率达到0.08nm,成为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世界之最。电子束在像差校正之后,束流密度比传统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出一个数量级。通过该电子束聚焦样品,ARM200F能够在进行原子水平分析的同时, 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和提高了分析效率。   为了达到原子水平的分辨率,控制电子光学系统的电源需要稳定。ARM200F把高压和物镜电流变动降低到传统透射电子显微镜50%, 明显地提高了电气的稳定性。   二、能谱仪 孟均工程师:牛津能谱仪的一些新的应用   牛津仪器已经做了多年的电镜附件,具有丰富的经验;孟均工程师此次介绍了牛津09年新推出的大口径大面积电制冷能谱仪(X-Max)。为了不对电镜造成干扰,该能谱仪没有风扇、真空泵等,采用散热片设计,消除故障源。   电制冷能谱仪比传统的液氮能谱仪稳定,80mm2的探头分辨率达123eV(MnKa);取代液氮能谱仪是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此次牛津推出的三种规格的电制冷能谱仪分别对应钨灯丝、场发射、冷场发射等电镜。大口径对于微量元素分析分析能力有很大提高,在更小的加速电压下分析,轻元素的分辨率提高了一个水平。   EDAX 雷运涛工程师:AMETEK EDAX新一代微观分析平台   能谱仪核心技术之一体现在软件方面,如理论模型、定量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雷运涛介绍了EDAX新出的TEAMTM(Texture and Elemental Analysis Microscopy)系统分析平台。TEAM分析系统将能谱、波谱和EBSD分析不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采用了大量的智能分析功能,指导并帮助使用者简单、快速地完成分析,提高了整个分析过程的工作质量。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开放式布局,最大程度地显示分析结果,提供更多的清晰的工作环境,鼠标滑过自动弹出显示相关信息。系统能够智能诊断能谱仪、样品台等工作状态;智能诊断设置的参数是否正确,可以提示是否是最佳参数,避免在错误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智能设置信噪比,达到最佳的效果;自动图像增强,自动优化实验室参数;智能峰识别,把所有元素特征X射线的峰考虑进去,然后对元素进行识别,所以它的识别更准确。智能识别相分布、元素分析、X射线计数率的面分布等。   岛津公司王岩工程师:最新型号电子探针微分析仪EPMA-1720   电子探针(EPMA)是用极细的电子束对样品表面进行照射产生特征性X射线,对特征性X射线进行分光和强度测定,得到微小区域的元素组成及样品表面元素浓度分布的分析装置。2009年,岛津推出了最新电子探针EPMA-1720,将先进的分析本领与卓越的操作性能融为一体。   EPMA-1720分析元素范围4Be~92U,X射线分光器数2~5道,X射线取出角52.5°,罗兰圆半径4英寸。   王岩在报告中介绍了高取出角的优势:具有更短的X射线路径,减少X射线的吸收,降低二次荧光的能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便于分析凹凸不平的样品。   另外,岛津公司独有的分光晶体制备工艺,有11种晶体可供选择,电子枪有钨灯丝和CeB6两种可供选择。    布鲁克陆陶工程师:电制冷能谱与EBSD的最新进展   布鲁克具有三十多年生产液氮能谱仪的经验,2007年停止了液氮能谱的生产,同时电子能谱也做了13年,是同行中做电子能谱历史最悠久的。从1997年第一代能谱,到2008年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火星探测器就是用的布鲁克的能谱仪。锂硅探测器一直从5mm2到120mm2,在国内主要推出的是10mm2、30mm2、40mm2的探头,大面积探头有优点也有些不足之处,例如能量分辨率会降低,电荷的不完全收集,系统复杂等。透射电镜的SDD,其性能是液氮能谱的10倍左右,计数率高达100万。   三、电镜样品制备      科扬公司刘凌玉工程师:2009-2010年Gatan最新产品   科扬是专门从事电镜产品附件的代理公司,涵盖了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够用到的产品,刘凌玉主要介绍了Gatan公司最新推出的一些产品。   生物方面:三维断层成像仪器,用在胚胎学、神经学等领域,把切片装在扫描电镜上,在扫描电镜中实现自动的切割,得到一个立体的三维影像。其分辨率是和电镜的分辨率有关。切割精度控制50nm。在三维重构方面该设备也有独到之处的,通过软件处理可以对于这些切片组成一个三维立体的影像。   生物冷冻传输装置,安装在扫描电镜之上,针对于生物样品或者其他的高含水的样品。从开始制备样品到上电镜观看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一个冷冻的状态下进行的,针对不同的电镜有不同的型号。   材料类:GIFquntum能量过滤器,光阑入口放大,以前的型号入口光阑的直径为3mm,第三代的时候达到5mm,现在已经扩展到9mm,可以同时做多个元素。   Mniprobe原位纳米操纵,全自动多功能纳米操纵机械,只占用FID或扫描电镜的两个接口,可以进行迁移、穿刺、压缩等,是一个微型的操纵手。    MT公司王寿勇工程师:材科和生物电镜样品制备的各种工具和手段   电镜的制样设备主要涉及材料和生物领域,如离子减薄、凹坑、切割等。生物样品的制备要尽可能保持样品的原貌,减少对样品的污染。   王寿勇介绍了莱卡公司的超薄切片机。莱卡公司的切片机切片过程中没有震动,整个切片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可以控制,加温去掉水汽。高压冷冻速度非常快,达10万K/秒,可以把样品的结构很好的保存下来。另外,与冷冻技术相关的冷冻刻蚀技术,莱卡公司的切片机进行刻蚀效果非常好。王寿勇演示了纤毛虫、老鼠的心脏等切片的精彩电镜图片。   另外,北京大学陈清教授、清华大学雷建林教授、FEI公司陈寒元工程师、易微科技李金树工程师同样做了精彩的报告:北京大学陈清教授:扫描电镜中对纳米结构的原位加工和测量;清华大学雷建林教授:Cryo-EM Study of Macromolecular Assemblies towards High Resolution;FEI公司陈寒元工程师:最新200k分析型透射电镜简介;易微科技李金树工程师:SEM微纳米操纵仪应用及扫描探针-透射电镜(SPM-TEM)原位力学-电学测量表征系统。     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纳米材料观察和加工、断口分析、微区分析,并且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等。据悉,我国对于电镜的需求量至少以每年100台的数量在增加,仅2009年,我国中科院、清华、北大分别引进了价值高达千万元的最高端冷冻电镜用于科学研究。   电子显微镜是集光、机、电于一体的高技术集合体,电子显微镜整机的研发离不开其他配套的基础工业的支持。跨国公司对于电镜的研发大多积累了30-40年的经验,而我国电镜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发展我国自主研发、并具有产业化能力的电镜产业已经刻不容缓。
  • 世界上首次用HVPE法在6英寸晶片上氧化镓成膜成功
    ―为功率器件的低成本化和新一代EV的节能化做出贡献―   在NEDO的“战略性节能技术革新计划”中,Novel Crystal Technology,Inc.(以下略称Novel)与大阳日酸(株)及(大)东京农工大学共同开发了作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而备受瞩目的氧化镓(β-Ga2O3)的卤化物气相外延(HVPE)。   该成果使能够制造大口径且多片外延晶片的β-Ga2O3批量生产成膜装置的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助于实现成膜成本成为课题的β-Ga2O3外延晶片的大口径低成本化。如果β-Ga2O3功率器件广泛普及,则有望实现产机用电机控制的逆变器、住宅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逆变器、新一代EV等的节能化。图1在6英寸测试晶片上成膜的β-Ga2O3薄膜   1 .概述   氧化镓(β-Ga2O3)※1与碳化硅(SiC)※2和氮化镓(GaN)※3相比具有更大的带隙※4,因此基于β-Ga2O3的晶体管和二极管具有高耐压、高输出、高效率的特性,β-Ga2O3功率器件※5的开发,日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21年本公司成功开发了使用卤化物气相外延(HVPE)法※6的小口径4英寸β-Ga2O3外延晶片※7,并进行了制造销售※8。作为该外延成膜的基础的β-Ga2O3晶片与SiC和GaN不同,Bulk结晶的育成迅速的熔体生长来制造,因此容易得到大口径、低价格的β-Ga2O3晶片,有利于功率器件的低价格化。   但是,β-Ga2O3的成膜所采用的HVPE法能够实现低廉的原料成本和高纯度成膜,另一方面存在基于HVPE法的成膜装置只有小口径(2英寸或4英寸)且单片式的装置被实用化的课题。因此,为了降低成膜成本,通过HVPE法实现大口径(6英寸或8英寸)的批量式批量生产装置是不可缺少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Novel公司在NEDO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的“战略性节能技术革新计划※9/面向新一代功率器件的氧化镓用的大口径批量生产型外延成膜装置的研究开发”项目中,制作了β-Ga2O3在本程序的培育研究开发阶段(2019年度)进行了作为HVPE法原料的金属氯化物※10的外部供给技术※11开发,在实用化开发阶段(2020年度~2021年度)为了确立批量生产装置的基础技术,进行了6英寸叶片式HVPE法的外部供给技术※11开发,而且,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在6英寸晶片上成膜了β-Ga2O3。   2 .本次成果   Novel公司、大阳日酸及东京农工大学开发了6英寸叶片式HVPE装置(图2),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在6英寸测试晶片(使用蓝宝石基板)上进行了β-Ga2O3成膜(图1)。   另外,通过成膜条件的优化和采用独自的原料喷嘴结构,证实了在6英寸测试晶片上的β-Ga2O3成膜,以及确认了能够实现β-Ga2O3膜厚分布±10%以下等在面内均匀的成膜(图3)。通过本成果确立的大口径基板上的成膜技术和硬件设计技术,可以构筑β-Ga2O3成膜装置的平台,因此大口径批量生产装置的开发可以取得很大进展。这样,通过β-Ga2O3成膜工艺和应用设备带来的功耗降低,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21万kL/年左右的节能量。图2用于β-Ga2O3成膜的6英寸单片式HVPE装置的外观照片图3 β-Ga2O3在6英寸测试晶片上膜厚分布   3 .今后的安排   Novel公司、大阳日酸及东京农工大学在NEDO事业中继续开发用于β-Ga2O3成膜批量生产装置,今后使用6英寸β-Ga2O3晶片的外延成膜,通过β-Ga2O3薄膜的电特性评价和膜中存在的缺陷评价,得到高品质的β-Ga2O3薄膜,另外,确立β-Ga2O3外延晶片的量产技术后,目标是2024年度量产装置的产品化。用HVPE法制造的β-Ga2O3外延晶片主要用于SBD※12和FET※13,因此预计2030年度将成长为约590亿日元规模的市场(根据株式会社富士经济“2020年版新一代功率器件&功率电瓷相关设备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今后将实现批量生产装置,通过进入β-Ga2O3成膜装置市场和普及Ga2O3功率器件,为促进新一代EV等的节能化做出贡献。   【注释】   ※1氧化镓(β-Ga2O3)   氧化镓是继碳化硅和氮化镓之后的“第三功率器件用宽带隙半导体”,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化合物半导体,是作为功率器件的理论性能压倒性地高于硅,也超过碳化硅和氮化镓的优异材料。   ※2碳化硅(SiC)   SiC是碳和硅的化合物,是主要用于高耐压大电流用途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   ※3氮化镓(GaN)   GaN是镓和氮的化合物,具有比SiC更稳定的结合结构,是绝缘破坏强度更高的宽带隙半导体。主要用于开关电源等小型高频用途。   ※4带隙   电子和空穴从价带迁移到导带所需的能量。将该值大的半导体定位为宽带隙半导体,带隙越大,绝缘破坏强度越高。β-Ga2O3的带隙约为4.5 eV,比Si(1.1 eV),4H-SiC(3.3 eV)及GaN(3.4 eV)的值大。   ※5功率器件   用于电力转换的半导体元件,用于逆变器和转换器等电力转换器。   ※6卤化物气相沉积(HVPE)法   指以金属氯化物气体为原料的结晶生长方法。其优点是可以高速生长和高纯度成膜。   ※7β-Ga2O3外延晶片   是指在晶片上形成β-Ga2O3的薄膜形成晶片。在成为晶片的晶体上进行晶体生长,在基底晶片的晶面上对齐原子排列的生长称为外延生长(外延生长)。   ※8成功开发4英寸β-Ga2O3外延晶片,制造销售   (参考) 2021年6月16日新闻发布   " https://www.novel crystal.co.jp/2021/2595/"   ※9战略性节能技术创新计划   摘要:“https://www.nedo.go.jp/activities/zzjp _ 100039.html”   ※10金属氯化物   是作为HVPE法金属原料的化合物,代表性的金属氯化物有GaCl,GaCl3,AlCl,AlCl3,InCl,InCl3等。   ※11外部供应技术   在HVPE法中,将金属氯化物生成部和成膜部独立分离,从反应炉外部使用配管等供给金属氯化物的技术。   ※12SBD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Schottky Barrier Diode)。不是PN结,而是使用某种金属和n型半导体的结的二极管。其优点是与其他二极管相比效率高、开关速度快。   ※13FET   场效应晶体管( 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 )。闸门电极二电压通过添加通道在区域产生电界根据电子或正孔的密度,控制源漏电极之间的电流晶体管是指。
  • 南京天光所完成Φ2.5米非球面镜加工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天文与空间镜面技术研究室加工完成一块2.5米口径非球面镜面。该镜是南京天光所目前研制完成的最大单口径镜面,也是近年来继云南天文台太阳望远镜2米环形主镜、云南大学多通道望远镜1.6米主镜之后的又一件大型非球面镜面。   在该镜加工过程中,科研人员以垂直检验塔和原4米龙门机床作为结构基础构建了加工/检测一体化平台,可实现在位检测,并解决了大镜面、长光程光学检测中的多项技术难点。   该镜全程采用自主研发的双机器人数控研抛站进行加工。该室的镜面数控研抛课题组多年来独立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在南京天光所承担的各类横纵向课题的大量镜面加工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次为应对2.5米口径的特大镜面,课题组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双机器人协作研抛技术和小尺度误差局部修抛技术,分别使特大口径镜面在研抛加工前中期和后期的效率大幅提升。该2.5米非球面镜最终面形精度RMS值达到1/45波长即14nm,优于设计指标1/40波长。相关技术已申报多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已获得授权。   该镜与较早时间的2米主镜、1.6米主镜的完成,标志着南京天光所已建成成熟的大口径非球面镜面研制平台,具备2.5米及以上镜面的高效研制能力,相关的加工、检测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5米镜面加工/检测平台(左)及最终加工面形条纹图(右)
  • 世界最大管径高压钢管水压试验机
    近日,由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5000t级大管径高压钢管水压试验机”在兰州通过了由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孔令铭为主任委员的省内外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所进行的科技成果评价。   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相关企业无法进行大口径高压无缝钢管水压试验的空白。经工业应用运行考核表明,该试验机为目前国内外在钢管直径、试验压力及能力最大的静态水压试验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与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大口径厚壁合金钢管的需求激增。由于大口径厚壁合金钢管壁厚可达到120毫米,钢管的直线度达到5毫米/米、管端切斜度可到7毫米,要求的试验压力最高达到70兆帕,国内外现役的水压试验机根本无法对这种类型的钢管进行水压试验工作。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经过9年努力,研发出集径向外抱密封、径向内胀密封、端面密封三种方式于一体的密封技术,解决了各种规格的高压密封难题。
  • 液氮发生器,让液氮也可以就“气”取材
    从2017年开年至今,液氮的价格可谓是相当“耀眼”, 而在刚刚过去的7月,液氮价格更是涨势惊人,不仅在云贵高原和西部地区,连华北、华南这些原本相对供给较充足的地区,价格也是大幅上涨。液氮市场阴晴不定的价格波动有多个原因,包括钢材价格上涨,工业气体上游货源紧张,导致气体价格局部上涨;区域性高温导致部分工厂产量下降;监管部门加大管控导致部分企业停产待检,产量降低等。而使用液氮罐本身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再加上运输不便,着实让众多使用液氮的小伙伴们头疼不已。 说了这么多,那究竟有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呢?就是今天我们的主角液氮发生器啦!PEAK高性能氮气发生器生成的高纯氮气通过低温制冷系统,便可现场产生液氮!如此一来,液氮罐的安全隐患、运输不便及液氮价格上涨等劣势便被一键delete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液氮发生器的出现相信对众多小伙伴来说简直就是神器一枚! Peak提供的液氮发生器能满足大部分相关应用和仪器的需求,并将产生的液氮储存在牢固的不锈钢杜瓦罐内,产量高达10 – 240 L/天,而杜瓦罐的储存量为35 – 500 L。Peak提供的液氮发生器还具有以下特点:1.全自动、安静、高效,氮气发生器即插即用,并设有待机模式2.液氮低温隔热提取,低损耗转换3.杜瓦罐装满时自动启动待机模式4.自动液位传感器5.可全天候24小时运行,可靠、自动、安全 液氮发生器既保留了大流量的液氮供应,又免去了液氮罐的安全隐患及更换不便,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您带来极致的就“气”取材制液氮全新体验!更多精彩,请关注“毕克气体”官方微信公众号
  • 低场核磁为煤炭开采与安全生产插上翅膀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煤炭是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当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得到快速的发展,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近年来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推进,大力推行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智能开采、深地开发和未来采矿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在煤矿开采和煤层气治理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将如何发展?仪器信息网近日采访了中国矿业大学阚甲广副教授,以及翟成教授团队的孙勇博士。 /p p style=" margin-top: 15px margin-bottom: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低场核磁推动煤岩裂隙分布及浆液流动机理研究 /strong /span /p p   阚甲广,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专注于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参与或负责完成了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40余项纵向与横向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8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31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项,副主编出版教材2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70a52d6a-d984-4cdf-acbf-24c0bb777ae2.jpg" title=" 1_副本.jpg" alt="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矿业大学阚甲广副教授 /strong /p p   采矿领域,裂隙分析、注浆加固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推动矿业工程科学裂隙分布及浆液流动细观机理性研究,凸显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研究的特色与优势,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于2018年12月引进了产自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纽迈)的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MacroMR12-150H-I,进行煤岩注浆的过程分析、浆料凝结过程等方面的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3c4709db-323d-450a-8f6c-b30c0bec1d65.jpg" title=" 2_副本.jpg" alt="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MacroMR12-150H-I /strong /p p   采访当天,第二届纽迈“服务万里行”活动正在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火热开展。仪器信息网编辑来到阚甲广副教授的实验室,他正与纽迈的技术人员就仪器应用进行交流。之所以选择纽迈的核磁共振仪器,阚甲广副教授表示:“采矿行业许多研究方向都与岩体中流体的渗流过程密切相关,我们想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器搭配在线注浆设备,对岩石试样中流体的渗透规律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通过国内广泛调研,了解到纽迈仪器能够具备相关功能与实力,这是促使双方达成合作的主要原因。” /p p   据悉,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他表示:“深地开采、流态化开采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学院计划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建立一个设备齐全、技术先进、前景广阔的研究平台,核磁共振系统将为上述研究系统而服务。”作为国产分析仪器的一名新晋用户,阚甲广副教授希望国产分析仪器能加快核磁仪器装备的开发,进一步加大软件分析能力建设,为核磁共振设备在能源地矿领域的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持。 /p p style=" margin-top: 15px margin-bottom: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低场核磁助力煤体孔裂隙分布评价方法建立 /strong /span /p p   另一位受访者孙勇博士师从翟成教授,课题组近年来专注于煤层致裂增透方法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脉动水力压裂、液氮循环低温冲击致裂、液态二氧化碳致裂以及煤体孔隙结构的精准表征。孙勇博士介绍,为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效率,课题组在水力压裂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脉动水力压裂增透技术,通过脉动水压力作用,在煤体裂隙尖端产生交变应力,使煤体产生疲劳损伤,以较低的压力形成较为丰富的裂隙网络,相对静压压裂,起裂压力降低35%以上,裂隙数量增加20%以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542c2acb-b7eb-4c82-85c3-0ff1075c004c.jpg" title=" 3_副本.jpg" alt="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矿业大学孙勇博士 /strong /p p   将液氮周期性的注入煤体:液氮常压下可达-196℃,与高温煤体间的巨大温差产生温度应力;孔裂隙水结冰产生高达200MPa的压力和9%的体积膨胀,形成冰楔作用使裂隙尖端扩展;周期性注入的造成的冻融作用也会使煤体产生疲劳损伤。这是翟成教授课题组开展的另一项研究——液氮循环低温冲击致裂。孙勇博士介绍:“液氮循环低温冲击致裂增透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无水化致裂增透方法,适用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极度缺水的西北地区。该方法通过冷冲击作用、冰楔作用和冻融作用这三重作用,可使煤层内部形成交织贯通的孔裂隙渗流网络,显著提高煤层气抽采效率。” /p p   课题组第三个研究方向是液态二氧化碳致裂,即以液态二氧化碳作为压裂液,通过循环注入方式,使煤体在水-冰相变冻胀力、液态二氧化碳的气化膨胀力和化学酸化作用下,产生疲劳损伤,原始孔裂隙发育和衍生,形成相互交织贯通的立体裂隙网络,提高煤体的透气性。据介绍,该方法既可实现温室气体的有效封存,又能通过二氧化碳的高竞争吸附作用实现煤层瓦斯的驱替效果。 /p p   此外,课题组还开展了静态破碎剂和传统封孔材料的研究。在翟成教授课题组所关注的研究方向里,核磁共振技术在液氮循环致裂和液态二氧化碳致裂中的应用较为成熟,主要用于煤体孔隙结构特征演化规律分析,课题组基于此也形成了一套煤体孔隙结构测试分析的科学方法,评价不同致裂方法对煤体孔渗特性的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80ab13a8-a577-449d-950f-ed52cf3e7d26.jpg" title=" 4_副本.jpg" alt=" 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尺寸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MesoMR23-060H-I /strong /p p   孙勇博士表示:“相比压汞、气体吸附等常规测孔技术,核磁共振能够实现对样品的无损分析,样品最大尺寸可达50mm× 50mm,测量孔径范围覆盖2nm~1 mm,能在几分钟内给出孔隙度、孔径分布、束缚流体与自由流体的分布情况以及渗透率等丰富信息,便于研究的开展及论文的写作。” /p p   从研究生阶段起,孙勇就用核磁共振设备开展了煤体孔隙结构的分析测试。使用低场核磁设备5年有余,孙勇平时也会利用各类线上手段与纽迈的工程师进行有效沟通。他表示:“核磁共振测孔的理论已经非常成熟,纽迈给我们提供了稳定的设备,基本不需要维护,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另外我们还保持了良好的沟通,比如发现测的数据不对,纽迈工程师会远程协助我们解决问题,有新的成果或软件升级也会及时分享给我们。如此双向沟通使得产品在我们这用得更好,也让我们作为使用者的专业技有更快的提升。” /p p   2013年,课题组还与纽迈合作,作为任务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性能核磁共振弛豫分析仪的开发和应用”项目中的“基于核磁共振弛豫分析技术的煤岩体裂隙分布评价方法开发”子任务。该任务对比了核磁共振相比压汞和扫描电镜在煤岩体裂隙分布评价中的应用,项目验收时得出结果,核磁共振在煤样测试方面相比两种传统方法的确有优势。下一步,课题组还希望将核磁共振与CT等方法进行结合,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煤体孔隙结构分析的应用范围。 /p
  • 中国架起世界光谱望远镜之王
    中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摄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 (记者 俞铮 王爱华) 24块造价昂贵的六边形反射镜,像被“上帝之手”操控,任意变幻镜面形状 每块对角径1.1米、厚25毫米的镜面,竟也能神奇地凹凸变形。这是世界上最强大光谱巡天望远镜的核心组件,采用的是中国人开创、全球独一无二的镜面自动拼接兼具变形高难度技术。   总面积20平方米的巨大反射镜自动拼接、变形的目的,是为了精确指向不同高度或位置的天体,配合5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巨型“镜筒”以及另一端同样拼接而成的30平方米主镜,这个建在距北京城东北170公里一座山上的超级望远镜即将开始对浩瀚星空进行“户口普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4日通过了国家验收。   耗资2.35亿元人民币、貌似导弹发射架的这座超级望远镜,最高处超过15层楼,由口径3.6米的反射施密特改正镜、口径4.9米的球面主镜和焦面组成光学系统。成像的焦面上装着4000根可自动定位的光纤,连接16台光谱仪实时记录数据。望远镜每次夜间观测1.5小时,最多可获得4000条天体光谱。   300多年前牛顿偶然发现太阳光被三棱镜散解成有色光,启发后人用光波谱线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光谱也是天文学家读懂不同天体化学组成、密度、大气、磁场信息的钥匙。人类成像巡天活动记下数百亿天文目标,仅万分之一已测过光谱。绝大多数遥远天体,依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超级望远镜项目总工程师崔向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未来3到5年,科学家将用它获得2.4万平方度范围内250万颗恒星、250万个星系、150万个亮红星系、100万个类星体的光谱数据。”   伽利略率先制成了天文望远镜,此后无数望远镜观天400年。中国的这项天文观测计划雄心勃勃,旨在深入认识暗物质、暗能量、星系形成和演化。   崔向群说:“在同一块大镜面上采用可变形薄镜面主动光学技术和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的拼接镜面,4000根光纤高精度控制定位,都是世界首创。”   这些首创技术一举解决了大视场望远镜兼具大口径的世界级难题。此前中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口径为2.16米,同样矗立在兴隆基地,也用于光谱观测。   国际主动光学技术权威雷威尔逊评价:“中国的新设备是主动光学技术最先进和雄心勃勃的应用。”   新设备已进行了4次试观测,每次得到3600条光谱。崔向群说:“试观测结果令人满意,但设备仍需调试。好比每次都能准确打到靶子,不过还没打中10环。”   望远镜正式运行6年后,有望获取至少1000万条天体光谱数据。所有数据,将与国际科学界共享。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理查德埃里斯说:“一架大口径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好例子,看到了这个新家伙,我们才知道中国人都做成了些什么。”   中国人还打算在南极架一台新的超级望远镜,那里观测范围更大、条件更好。
  • 我国光伏产业关键设备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科”)48所承担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多晶硅铸锭炉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及《大口径闭管高温扩散/氧化设备》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实现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关键设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   多晶硅铸锭炉是光伏产业链前端的关键设备。《多晶硅铸锭炉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中国电科48所以科技创新为己任,高瞻远瞩,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了多晶硅定向凝固工艺技术、高洁净炉膛技术、晶体硅生长系统的热场技术、精密传动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铸锭炉,申请了多项专利。该设备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的一次重大突破,解决了我国大规模生产多晶硅锭的技术瓶颈,满足国内对该设备的迫切需求,节约了大量外汇,可形成一个新的高技术产品集群,完善我国的光伏产业链,带动国家光伏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太阳能电池制备用大口径闭管高温扩散/氧化系统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涉及物理、机械、化学、电子、流体力学、分子力学、光学、热工学、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等10余门学科的前沿技术。 《大口径闭管高温扩散/氧化设备》项目通过攻克大口径闭管高温扩散最佳工艺技术,大口径长温区高精度温度控制技术,高温炉门自动密闭机构设计技术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用于太阳能电池制造的生产型大口径闭管高温扩散/氧化系统,建立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型大口径闭管高温扩散/氧化系统与工艺研发及产业化生产基地,实现了光伏产业链中的关键工艺设备国产化和产业化。申请了2项专利,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设备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对增强国内光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内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