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进口近红外式仪

仪器信息网进口近红外式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进口近红外式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进口近红外式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进口近红外式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进口近红外式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进口近红外式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进口近红外式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进口近红外式仪相关的资讯

  • 国产近红外与进口产品的差距更多在品牌和应用环境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检测应用技术之一,因其速度快、无损、无污染和样品制备量小、各类样品分析适应性强等优势,在分析仪器行业异军突起。尤其随着化学计量学、光纤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包括农牧、食品、化工、石化、制药、烟草等在内的许多领域,并且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认知并广泛应用,为科研、教学以及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了十分广阔的使用空间。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虽然近红外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广阔,但受制于体积、价格等因素,实际应用该项技术的用户依然集中在头部企业或专业的检测机构及实验室,这也为近红外技术的从业者留下了巨大的市场与发挥空间。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三段式发展& nbsp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产品开发着重用户实际需求和痛点& nbsp /span /strong /p p   作为近红外技术应用研发队伍中的一份子,迅杰光远自2016年成立以来就为自己订立了“推广近红外技术的普及化,推进近红外技术的消费化,推动近红外技术的智能化”三个阶段发展目标,希望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尝试,将近红外技术从一支“潜力股”推广成为具有普适性应用的仪器。 /p p strong   三段式发展,稳健运营 /strong /p p   根据目前发展现状,迅杰光远主要工作仍围绕着“第一阶段”推广近红外技术的普及化而展开。在这阶段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从单一行业入手,使近红外技术从原来只在头部企业使用,普及到整个行业,使该行业的中小企业、原材料供应商,乃至最下游的农民、养殖户等,解决近红外技术原有的受制因素,让该行业用户都能“用得起、用得好”近红外设备,真正享受到近红外技术带来的便捷。针对更加广阔的应用市场,我们也正在努力使近红外技术进入更多的行业,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为公司进入“第二阶段”计划做好准备和沉淀。 /p p   自2016年公司成立,围绕“用得起,用得好”,迅杰光远开发出了基于MEMS技术的多种小型化、便携式的近红外产品,先后在2017年推出IAS-2000,在2018年推出IAS-5100系列、IAS-3100系列,在2019年推出IAS-7000系列(液体)、IAS-8100系列,在线式IAS-omline-L1、S1,水果在线分选IAS-online-F-L等一系列应用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产品及应用。在产品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公司也完成了诸如MEMS控制算法、全新开发的光机组装工艺、侧照式混样光谱采集系统、全自动光谱标准化系统、自动化建模及模型评价系统等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为公司研发力、产品力提升不断树立新的里程碑。 /p p strong   积极开拓市场,打造“解决方案”式产品体系 /strong /p p   随着迅杰光远第一批产品投入市场,到目前多个系列产品在不同行业领域多点开花,再到2019年正式进入中亚、南美及欧洲等海外市场,迅杰光远研发制造团队始终从用户角度出发,围绕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的用户痛点与实际需求,打造了以IAS-5100、IAS-3100系为代表的“解决方案”式的产品,不但获取了较高的销量,同时也赢得了大量用户的认可与口碑。 /p p   其中,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3966/C308342.htm" target=" _blank" IAS-5100 /a 系列产品是一款基于MEMS技术开发的,适合谷物、油料作物的快速检测的产品。该产品凭借其便携式、一键式的设计,以及稳定快速的检测性能,目前已成为谷物、油料作物行业用户认可的,现场快速筛查和加工过程实时监测的理想手段,对用户查验收购品质、获得品质一致的谷物产生巨大帮助。 /p p   相比于IAS-5100产品对于谷物检测这个单一行业的“深度”,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3966/C308866.htm" target=" _blank" IAS-3100 /a 则是一款针对小颗粒、粉状等密度较高样品检测的产品,在延续了IAS系列产品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无损快速检测等优点之上,它以更丰富的检测项目不断拓展着迅杰光远近红外检测设备在检测领域的“广度”,目前已经在饲料、酒醅、鱼粉、烟草等多个行业实现销售,极大的降低成本并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满足了更多用户不同的检测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3966/C308866.htm"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22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088279bb-2da8-436a-bc1b-19d22e34019b.jpg" title=" IAS-3100.jpg" alt=" IAS-3100.jpg" width=" 300" height=" 222" border=" 0" vspace=" 0"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AS-3100 /strong /p p   凭借以上产品在市场中的优秀表现,截止到2018年底,迅杰光远公司年度销售达到了千万级,且目前进展良好,预计3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0%。2019年公司将重点围绕“检测解决方案”推广多款在线式检测产品,其中包括适合液体、固体的IAS-online-S1\L1及适合水果内含物分选的IAS-online-F-L 产品,以满足用户对于在线检测、生产在线控制的需求。 /p p   同时,未来公司还将计划推出:IAS-7000系列、多通道光谱建模系统、新型近场光谱成像系统等产品和应用,用以丰富“解决方案”式产品的维度与深度。 /p p strong   深挖行业需求,提升产品品质与使用体验 /strong /p p   近红外技术因其无损、检测快速的特性,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适合在现场检测的技术,这也就意味着近红外光谱仪不单品质要好,还要适应相对复杂的现场环境。而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迅杰光远逐渐围绕现“场快速检测”及“在线检测”建立了一系列与之匹配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了公司的一大优势,在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p p   比如,大豆、油菜籽收购领域作为目前迅杰光远现场快速产品进入较早的一个领域,公司已经将市场覆盖到了底层经销商,新增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5%;而目前在线检测方面公司已经在茶叶市场完成了国内首条在线检测生产线。 /p p   除此之外,随着迅杰光远在实际应用与市场推广过程的不断深入,公司也在不断的围绕服务、产品、售后等与用户体验相关的环节做出调整与创新,以满足不同行业与用户更多新的需求。在开发方式上,公司目前采用了创新的模块化设计方式,针对细分市场开发专用机型,只需要3到5个月即可开发完成,能在最短时间内响应客户;而在产品体验的细节上,研发团队也依据用户使用反馈的数据,采用独有的侧照式混样系统,小型化、便携化设计,内置电池等方式,在大大提高检测的代表性、准确性及稳定性的同时,也为诸如收购客户群体的现场检测需求提供便利。而在售后环节,迅杰光远也通过网络化的方式,使所有设备联网,从而进行远程指导、诊断、维护、校准、建模等,极大的节省了用户的维保成本,并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p p strong   近红外检测解决方案的更多探索与拓展 /strong /p p   随着迅杰光远产品体系不断成熟,原有系列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已基本趋于稳定,使公司在今年有更多精力去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更多新行业、新领域中的应用。而水果在线分选、酒醅检测仪(离线设备)等产品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公司聚焦的重点。 /p p   以水果分选为例,目前国内面临消费升级阶段,水果的消费量不断增大,消费方向也从原来的吃饱,转向了要吃好。水果种类繁多,各厂家想方设法为客户提供更好产品,但水果外观与内在品质又不完全相关,并且此市场目前基本被日本等进口设备所垄断,这些现实情况都为水果产品合理的分类带来较大的难度。鉴于近红外技术在无损检测水果甜度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迅杰光远在去年就开始了相关研发工作。 /p p   针对水果的多样性,迅杰光远依然将延续模块式开发的方式,根据检测水果的不同,快速建模,并快速的定制适合不同水果分选厂家、不同种类水果的检测设备,让用户可以快速的投入。并且在性价比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价格是进口设备的50%,目前已推出了第一代产品。 /p p   针对烟草均质化加工需求,IAS开发了集前端流水线样品光谱采集、远端回传、远端建模、分析预测及网络化管理为一体的在线检测解决方案。仪器采用上照方式,光斑直径40mm,有效信息丰富,可实现打叶复烤和制丝工艺环节中片烟及烟丝的水分、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氯等质量指标的在线检测;仪器内置自动光谱标准化系统,并采用全新的恒温型MEMS光谱仪作为核心分光技术,波长温漂72小时内可以控制在0.007nm/℃;创新开发的二维推扫装置和激光测距装置,可以在生产线上应对各种样品排布场景;独有的台间差校正技术和混合建模算法极大的提高了模型传递准确性;灵活的多机联网及远程管理模式,对烟草行业生产加工过程产品质量均匀性、稳定性判定和评价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该方案也适用于茶叶、饲料等固体物料的在线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3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70271a0f-d4f1-433a-9dc3-8f0388a21c72.jpg" title=" 01.png" alt=" 01.png" width=" 400" height=" 23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烟草在线检测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0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ce1c73c4-b480-4a7d-94c0-1c6b4619d594.jpg" title=" 02.png" alt=" 02.png" width=" 500" height=" 20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烟草在线检测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1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c31e4743-79a8-4675-960e-d82d5b493388.jpg" title=" 03.png" alt=" 03.png" width=" 500" height=" 31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烟草在线检测 /strong /p p   针对白酒企业原始的摘酒方法,迅杰光远团队设计了白酒在线摘酒整体解决方案,利用全新开发的MEMS-FPI技术开发的在线摘酒系统实现了白酒三段自动化分类,比原来人工方式更准确、更快速,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酒的品质更稳定。整个解决方案包括光谱采集、建模和数据图形化管理系统,所使用的仪器内置空气参比、恒温光谱仪、光谱标准化系统以及自动分酒控制系统,使信息化管控覆盖到生产第一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1355ba61-3b04-4892-b236-53520dad13e2.jpg" title=" 0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2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ce3e9eaf-f321-430e-b395-964898ab698b.jpg" title=" 05.png" width=" 500" height=" 329" border=" 0" vspace=" 0" alt=" 0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8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3dce1349-8215-4220-8c94-be7187178fb2.jpg" title=" 06.png" width=" 500" height=" 284" border=" 0" vspace=" 0" alt=" 06.png" / /p p   依托于近红外技术,除了能让我们尝试开发探索更多新领域,实际上也为未来工业生产智能化、网络化带来了更多的切入点。不论水果在线分选、烟草在线检测还是在线摘酒,迅杰光远正在积极的实践,通过以近红外技术为核心的虚拟信息系统与实际物理系统相结合,实现各产线上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监控和在线控制的目的。最终,以近红外为起点摸索出“工业4.0”时代对于“智慧工厂”要求的技术路线与解决方案,为更多生产型企业完成“智能制造”转型贡献一份力量。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正视差距& nbsp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近红外仪器性能差异并不是国产仪器劣势 /span /strong /p p   近红外光谱属于应用型技术,仪器是应用环节中的重要基础之一,对比欧、美、日进口设备,从历史角度他们有天然的时间优势,相较之下国内企业制造仪器起步较晚,在诸多方面确实与国外有差距,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综合来看分为以下几点: /p p   strong  (1)欧、美、日企业近红外应用大环境较好。 /strong /p p   由于工业化水平较早,欧美日企业标准化程度高,国外企业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近红外技术在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作用,这给近红外技术提供了很好的生长土壤。截止到2019年,从欧美国家代理商了解到,当地的实验室型近红外设备几乎趋近于饱和状态,可见其应用时间之早,应用范围之广。相对的,伴随着中国快速发展的工业进程,企业对质量控制认知程度的变迁正一步步的影响着近红外行业的发展,未来自动化和智能化势必会将近红外技术纳入其中,中国近红外需要未雨绸缪。 /p p strong   (2)近红外仪器性能差异并不是国产仪器的劣势。 /strong /p p   国内招标经常爆出丑闻,招标过程明确注明国内做不了近红外仪器或者仪器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抛开其他因素,事实上国产近红外仪器在性能参数上并没有完全比进口同类设备差。例如:同样的FT-NIR设备,国产仪器参数并不比国外仪器存在明显劣势。不过,同样性能的仪器,客户能接受国外仪器的价格,但是对国产仪器却要求只能是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价格,我们暂且不论其中是否存在着崇洋媚外的因素,但这种现实无疑造成了国产仪器“下跪求生”的状态。客观上,国产仪器并不是研发能力不强,更多的是进口仪器品牌和历史为国内客户提供了信心,这值得中国全体仪器制造商去思考。 /p p   抛开以上外界因素,单纯回到近红外仪器本身去讨论这个问题,会发现,进口仪器与国产仪器目前性能的差异根本不会对最终近红外应用的结果造成大的影响,究其原因在于近红外仪器需要进行建模工作,而建模工作是一个误差累计的过程,尤其是理化指标检测带来的误差在整个建模精度上的影响占比非常巨大,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参数的差异多数情况下都被建模过程中的理化误差覆盖了,仪器波长范围、分辨率、波长精度、信噪比等参数差异在多数场景下都变得不再敏感,因此国产近红外仪器建模精度与国外仪器建模精度相比并不差。近红外应用技术是系统工程,单纯比较仪器本身参数无任何价值,当今的仪器制造能力远远超过用户的需求,反而用户更应该关心的是近红外仪器公司能否给予全套的解决方案,从售前的技术支持到售后的维护保养,花更少的钱,建立更好的模型,得到更好的服务。 /p p    strong (3)人才培养还需加倍努力,技术普及也不能耽误。 /strong /p p   许多国外企业的技术人员将近红外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很多人都曾经被普及过近红外知识,在学校经历或者在行业内接触过近红外技术,因此常常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会自动联系到近红外技术,这也为近红外技术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条件。国内很多高校研究机构,近红外专业的学生最终从事了非本专业的工作,浪费了一部分资源;另外,企业中很多技术人员根本不知道这样一门技术可以解决现实问题,技术信息闭塞。因此让更多人了解近红外技术,更多的应用普及到行业中,才能让近红外的雪球越滚越大。 /p p   综上所述,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相比差的不是仪器本身,更多的是品牌和应用环境。正视差距,踏踏实实做仪器,勤勤恳恳做服务,近红外行业会有让中国人自信的仪器品牌凸显出来。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近红外检测技术机遇和挑战并存 /span /strong /p p   虽然近红外在国内应用并没有大面积展开,但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逐渐关注到近红外技术,认可这项技术将要带来的价值。仅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这项技术的前景整体处于即将爆发的阶段,发展态势值得期待。 /p p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还依然存在着一些制约的因素,大概有以下几点: /p p    strong (1)近红外技术普及度不够。 /strong 很多场景,尤其是采购现场、生产流水线等有无损、快速检测需求的场景,由于用户对近红外技术不了解,导致了用户与设备厂家的双盲状态,一方想找用户,但不知道市场在哪;一方想解决问题,但不知道哪种技术可行。后续还需要更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多发表近红外技术分析特点的文章和见解。也期盼着仪器信息网这样的平台,能多组织一些行业性的技术交流会。 /p p    strong (2)标准发展缓慢。 /strong 既有标准普适性还需完善。 /p p   strong  (3)高昂价格,依然是让许多用户望而却步的一道大门槛。 /strong /p p   从好的方面我们看到,随着“智能制造”、“工业4.0”等新理念的出现,近红外行业将会走上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在国家大力推进的物联网概念中,近红外技术与工业机器视觉技术并驾齐驱,一个是外在检测,一个是内容物检测。正如上文所述的,迅杰光远已经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探索,我们通过实践也进一步证明了近红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在线检测、过程控制中的价值,以及不可替代的地位,相信它将会是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在食品、化工、酒类、饲料、生物制药等等众多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近红外在线检测,实时监测产品的品质、配方的稳定性等,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与生产工艺的监测,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与人工,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率,这不正是物联网与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么?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将是近红外技术未来整体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 /p p strong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总结 /span /strong /p p   就现阶段近红外技术发展情况而言,普及近红外技术的价值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行业上中下游的共同努力。尤其作为仪器厂商,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推广近红外技术依然要围绕规模化企业或技改需求明显的企业市场进行,另外经济效益良好的中小型企业也将是市场中重要的用户。而在获得了行业认可与用户口碑之后,近红外技术将有机会向更大的产业链铺开。 /p p   同时,如果按质论价逐渐被纳入整个市场体系中,也势必会对近红外市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市场大部分产品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质量的竞争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高品控意识。当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无疑将为以近红外技术为代表的检测行业带来极大的施展空间。 /p p   我们也由衷希望,未来随着近红外技术普及程度的提升,更多的检测产品被纳入生产安全体系,乃至走入普通用户,与更多人的日常“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供稿: /span 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nbsp /strong /span strong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阎巍 /strong strong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 /strong /p
  • 天津科大采购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仪器
    受天津科技大学的委托,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将以公开招标方式,对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项目实施政府采购。现欢迎合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   一、项目名称: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项目(招标编号:JG2011-003)   二、招标内容:   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附件:采购货物一览表.doc 采购货物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1 电化学工作站/石英微天平(进口) 套 1 2 红外/近红外光谱仪(进口) 套 1 3 发光生物分子成像仪(进口) 套 1 4 激光光散射仪(进口) 台 1 5 悬浮芯片(进口) 台 1 6 全自动多功能荧光显微镜(进口) 台 1 7 真空离心浓缩仪(进口) 台 1 8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进口) 台 1 9 自动快速微生物鉴定系统(进口) 台 1 10 毛细管电泳(进口) 套 1 11 数字印刷机(进口) 台 1   三、投标人资质要求:   1.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法定代表人授权书(须有法人代表签字和盖章)。   3.供应商应在招标前交纳1%的投标保证金,未递交保证金的投标将被拒绝。   四、获取招标文件时间、地点及招标文件售价:2010年12月14日至2011年1月4日12:00止,每日8:30至16:30(法定节假日除外)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计划科获取。招标文件售价为200元。标书一经售出,所收费用概不退还。   五、投标截止时间及地点:2011年1月6日9:00前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采购科,逾期收到或不符合规定的投标文件恕不接受。   六、开标时间及地点:2011年1月6日9:00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201室。   七、凡参加投标的投标人均被视为接受上述采购项目的招标要求。投标人如对本招标文件有疑义的,请在开标截止日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送达本中心,逾期将视为认同本招标文件的公平、公正性。   八、采购代理机构: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   联系地址:天津市河东区万新村嵩山道   邮政编码:300162   网 址:211.81.21.157   电子邮箱:gyzx@tj.edu.cn   联系电话:(022) 24372057   传真电话:(022) 24372057   联 系 人: 刘刈 邓国彬   开户银行:工行万新村支行   帐 户:0302011429300093709   采购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采购代理机构: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   2010年12月14日
  • 西南大学280.00万元采购红外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AZF202300009)西南大学近红外光谱仪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3年3月30日 磋商) 重庆市-北碚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3-15 项目概况近红外光谱仪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或西南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页(https://ecaigou.swu.edu.cn:30910/bid/index?redirect=%2F)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3年03月30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AZF202300009项目名称:近红外光谱仪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预算金额:28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8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 设备名称 数量 最高限价(万元) 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 成交人数量(名) 近红外光谱仪 1套 280 工业 1 注:1.供应商报价不得超过本项目 最高限价 ;2.以上采购项目内容的具体要求,见 第二篇 采购需求 ;3.本项目允许采购进口产品(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合同全部权利义务履行完毕之日止。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进口产品须提供生产制造商的经销授权函或具有授权权限的代理商对投标产品的授权,且需提供该代理商具有有效授权权限的相关证明文件,证明文件需能显示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授权链条的完整性(进口产品制造商参与投标的,不需要提供该授权)。三、获取采购文件时间:2023年03月15日 至 2023年03月22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2: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或西南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页(https://ecaigou.swu.edu.cn:30910/bid/index?redirect=%2F)方式:凡有意参加本项目磋商的供应商,请于 2023 年3月15日起在《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或西南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页(https://ecaigou.swu.edu.cn:30910/bid/index?redirect=%2F)网上下载本项目磋商文件、图纸(如果有)、补遗等磋商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供应商领取或下载与否,采购人和采购组织机构(采购代理机构)都视为供应商全部收到以上资料并全部知晓有关磋商过程和事宜,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供应商自行负责。售价:¥400.0 元(人民币)四、响应文件提交截止时间:2023年03月30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地点: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文俊楼(南区行政楼)二楼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开标1室(西南大学二号门内400米处)。五、开启时间:2023年03月30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地点: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文俊楼(南区行政楼)二楼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开标1室(西南大学二号门内400米处)。六、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七、其他补充事宜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西南大学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联系方式:柳老师 杨老师,023-68250945 6825103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黄山大道中段53号5-1(双鱼A座5楼) 联系方式:秦佑琼、寿云凤、雷九红,023-68881331-9071、18502305170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柳老师 杨老师电 话: 023-68250945 68251032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红外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 开标时间:2023-03-30 00:00 预算金额:280.00万元 采购单位:西南大学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AZF202300009)西南大学近红外光谱仪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3年3月30日 磋商) 重庆市-北碚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3-15 项目概况近红外光谱仪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或西南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页(https://ecaigou.swu.edu.cn:30910/bid/index?redirect=%2F)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3年03月30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AZF202300009项目名称:近红外光谱仪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预算金额:28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8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 设备名称 数量 最高限价(万元) 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 成交人数量(名) 近红外光谱仪 1套 280 工业 1 注:1.供应商报价不得超过本项目 最高限价 ;2.以上采购项目内容的具体要求,见 第二篇 采购需求 ;3.本项目允许采购进口产品(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合同全部权利义务履行完毕之日止。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进口产品须提供生产制造商的经销授权函或具有授权权限的代理商对投标产品的授权,且需提供该代理商具有有效授权权限的相关证明文件,证明文件需能显示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授权链条的完整性(进口产品制造商参与投标的,不需要提供该授权)。三、获取采购文件时间:2023年03月15日 至 2023年03月22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2: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或西南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页(https://ecaigou.swu.edu.cn:30910/bid/index?redirect=%2F)方式:凡有意参加本项目磋商的供应商,请于 2023 年3月15日起在《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或西南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页(https://ecaigou.swu.edu.cn:30910/bid/index?redirect=%2F)网上下载本项目磋商文件、图纸(如果有)、补遗等磋商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供应商领取或下载与否,采购人和采购组织机构(采购代理机构)都视为供应商全部收到以上资料并全部知晓有关磋商过程和事宜,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供应商自行负责。售价:¥400.0 元(人民币)四、响应文件提交截止时间:2023年03月30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地点: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文俊楼(南区行政楼)二楼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开标1室(西南大学二号门内400米处)。五、开启时间:2023年03月30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地点: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文俊楼(南区行政楼)二楼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开标1室(西南大学二号门内400米处)。六、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七、其他补充事宜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西南大学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联系方式:柳老师 杨老师,023-68250945 6825103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黄山大道中段53号5-1(双鱼A座5楼) 联系方式:秦佑琼、寿云凤、雷九红,023-68881331-9071、18502305170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柳老师 杨老师电 话: 023-68250945 68251032
  • 《中国近红外光谱仪市场调研报告(2019版)》正式发布
    p   据国外某机构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近红外分析仪行业销量约为5638台,全球近红外分析仪市场约4.38亿美元。2018年,全球近红外光谱(近红外分析仪)市场价值4.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底,该市场将达5.6亿美元。 /p p   那么,我国近红外光谱仪的市场发展态势如何呢?对我国而言,1979年开始引入近红外光谱仪,90年代前开展了初步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近红外光谱法在仪器、软件和应用技术上的进步,近红外光谱的相关研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据仪器信息网调查统计,1987-2019年间,知网发布的近红外相关论文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这也是这些年我国近红外光谱相关研究和应用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p p   当前,业界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无论在研发还是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在一些细分领域创造了客观的经济价值。从市场层面来说,通过调研发现,2018年中国近红外光谱仪市场规模可观。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国产相关厂商的努力,目前虽然进口厂商在销售额方面依然占据优势,但是从台套数上来说,一些国产近红外仪器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p p   而随着应用市场的拓展,用户对近红外光谱仪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据仪器信息网统计分析,不同类型单位在仪器数量配置方面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对比已经购买过和还未购买过近红外光谱仪的用户,其下一步的采购意向,以及再次购买关注的因素、信息了解渠道等也呈现不同的趋势。不过,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用户,他们对新技术的期待却是一致的,报告中,参与调研的用户也反馈了很多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对相关的仪器厂商提出了建议和需求。 /p p   为了更系统的了解近年来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市场发展态势,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了“中国近红外光谱仪市场调研”活动,并推出《中国近红外光谱仪市场调研报告(2019版)》。本报告得到广大用户、企业以及业内专家的大力支持,近500位来自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政府及第三方检测机构、企业研发中心等领域的近红外光谱仪用户参与在线调研。在此,谨对报告所有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p p   在内容层面,《中国近红外光谱仪市场调研报告(2019版)》包含了近红外光谱仪概述、主流品牌及产品、中国市场概况分析、技术及应用进展、零部件分析、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发展、用户采购行为、产业研究总结等。 /p p   报告链接: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Report_Census.aspx?id=191" _src=" 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Report_Census.aspx?id=191"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Report_Census.aspx?id=191 /strong strong /strong /a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 nbsp /span /p p   如对本报告感兴趣,也可通过邮箱(yej@instrument.com.cn)联系我司相关人员,咨询报告相关细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近红外光谱仪市场调研报告(2019版) /strong /p p   第一章 概述 5 /p p   1.1近红外光谱分析及近红外光谱仪简介 5 /p p   1.2近红外光谱仪发展历程 6 /p p   1.3 近红外光谱产业发展简述 6 /p p   第二章 近红外光谱仪品牌及产品 8 /p p   2.1近红外光谱仪主流品牌及其发展历程 8 /p p   2.2 近红外光谱仪主流产品 10 /p p   第三章 近红外光谱仪中国市场概况分析 15 /p p   3.1中国近红外光谱仪市场容量及主流品牌市场份额 15 /p p   3.2近红外光谱仪主流品牌行业竞争情况 16 /p p   3.3不同类型近红外光谱仪市场份额 17 /p p   3.4近红外光谱仪区域市场分布 19 /p p   3.5近红外光谱仪用户单位分布 19 /p p   3.6近红外光谱仪主要用途分布 23 /p p   3.7近红外光谱仪行业市场分布 24 /p p   3.8近红外光谱仪成交价分析 25 /p p   3.9未来几年近红外光谱仪的市场空间分析 25 /p p   第四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应用进展 27 /p p   4.1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27 /p p   4.2 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30 /p p   第五章 近红外光谱仪产业上游-零部件分析 35 /p p   5.1近红外光谱仪关键零部件简介 35 /p p   5.2关键零部件国内外情况及差距 36 /p p   5.3目前国产InGaAs检测器进展 37 /p p   第六章 国产近红外光谱发展概况 39 /p p   6.1国产近红外光谱与进口差距 39 /p p   6.2政府对国产近红外光谱产业发展的支持 39 /p p   6.3近红外光谱相关标准现状 41 /p p   第七章 用户采购行为分析 48 /p p   7.1 用户采购意向分析 48 /p p   7.2 用户采购周期分析 49 /p p   7.3 影响购买选择的因素分析 50 /p p   7.4 仪器了解渠道分析 52 /p p   7.5 仪器采购途径分析 53 /p p   第八章 近红外光谱仪调研总结 54 /p
  • 280万!西南大学近红外光谱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AZF202300009项目名称:近红外光谱仪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预算金额:28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8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设备名称数量最高限价(万元)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成交人数量(名)近红外光谱仪1套280工业1注:1.供应商报价不得超过本项目“最高限价”;2.以上采购项目内容的具体要求,见“第二篇 采购需求”;3.本项目允许采购进口产品(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合同全部权利义务履行完毕之日止。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获取采购文件时间:2023年03月15日 至 2023年03月22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2: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或西南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页(https://ecaigou.swu.edu.cn:30910/bid/index?redirect=%2F)方式:凡有意参加本项目磋商的供应商,请于 2023 年3月15日起在《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或西南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页(https://ecaigou.swu.edu.cn:30910/bid/index?redirect=%2F)网上下载本项目磋商文件、图纸(如果有)、补遗等磋商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供应商领取或下载与否,采购人和采购组织机构(采购代理机构)都视为供应商全部收到以上资料并全部知晓有关磋商过程和事宜,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供应商自行负责。售价:¥400.0 元(人民币)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西南大学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联系方式:柳老师 杨老师,023-68250945 68251032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黄山大道中段53号5-1(双鱼A座5楼)联系方式:秦佑琼、寿云凤、雷九红,023-68881331-9071、18502305170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柳老师 杨老师电话:023-68250945 68251032
  • 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与应用发展“诊断”——访江苏大学陈斌教授
    近红外光谱仪器已走过近5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50年的时间里,仪器从设计到性能以及测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近红外光谱仪器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配备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和化学计量学分析软件,使其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近红外光谱仪器已被视为品质管理实验中必备的仪器。   然而,在仪器硬件方面,我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例如仪器的主要核心部件还依赖于进口、用于测量不同类型样品的附件不够完善、光谱仪整体性能指标和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等。   江苏大学陈斌教授团队自从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和农产品品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陈斌教授,探讨了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发展的现状,陈斌教授直言了国产仪器与进口之间的差距、国产仪器发展存在的&ldquo 瓶颈&rdquo ,乃至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 江苏大学教授 陈斌   国产近红外光谱与进口相比仍有差距   1990年代开始,国内也开始了一些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生产。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国内生产近红外光谱仪的厂家越来越多,如聚光科技、北分瑞利、华夏科创、上海棱光、南京中地、凯元盛世、长光思博等。但是,陈斌认为,&ldquo 上述这些企业生产的近红外光谱仪器都未达到稳定批量生产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并不是没有批量生产的能力,而是所有生产企业都不具备批量生产的销售量。&rdquo   &ldquo 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稳定性,特别是长期稳定性与国外知名公司的仪器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 信噪比也不尽人意 另外,近红外光谱仪器在标准化、模型传递、物联网、技术标准、应用示范等关键理论或技术方面,还急需加强研发。这些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中最基础的要求制约着国产仪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rdquo 陈斌说。   关于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与进口仪器的差距,陈斌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长期稳定性差、信噪比精度差、测量附件种类少、功能单一、软件的人性化不够理想,科研院所等应用单位不愿接受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   (2)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一般光谱仪器的制造工艺,缺少一定的光学器件、电子元器件的筛选、配对检测平台,这些因素累积到整机上就造成了可靠性差、信噪比差,不能满足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一些基本要求   (3)应用行业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理解不够,仪器企业不具备针对用户要求建立校正模型的能力,仪器使用人员基础知识欠缺,不具备模型的二次开发能力。另外,进口仪器公司的销售人员往往也是应用工程师,具备售前制定方案、售中指导建立校正模型、售后负责模型维护和仪器维护的能力 而国内仪器公司的销售人员与应用脱节,这些都制约着国产近红外仪器市场份额的扩大。   生产积极性不高、标准制定严重滞后   2012年,我国召开了题为&ldquo 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关键技术问题、应用与发展战略&rdquo 的香山科学会议,可见国家对近红外光谱仪器发展的重视。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所以,首先需要找出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发展中存在哪些亟需突破的&ldquo 瓶颈&rdquo 对于这些&ldquo 瓶颈&rdquo ,应该如何做,才能快速提高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与应用的水平和规模?   关于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发展中的&ldquo 瓶颈&rdquo 及其解决方法,陈斌认为:   (1)大多数科研人员和使用者理解不到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国内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近30年的历史,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有不少研究人员对其应用能力理解不到位,未能就充分发挥其特点进行研究,造成了重论文发表、轻实际应用 重提高预测精度的算法研究、轻检测方法减少误差研究的现象。一般的使用者对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理解不透彻,同时也不具备二次开发、二次应用的能力。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国内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暂时还不能广泛推广到生产实际中去。   (2)无模型就无法应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否应用到生产实际的关键是要有稳定、可靠的校正模型,模型建立的基础是针对特定的物料、特定的检测指标进行的。仪器生产企业需要事先做好基础工作,才能保证用户购买仪器后立即用于生产实际,但是一般的仪器生产商并不能同时具备化学分析与化学计量学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需要广大从事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起到桥梁的作用,扎扎实实为仪器生产企业、广大的用户建立大量的、实用的校正模型,同时还需要提供模型的维护。   (3)无批量就无质量   仪器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除了设计、每个环节的质量保证体系外,作为生产企业需要有一定生产批量的保证,才能积累大量的生产经验,才能改进制造工艺,才能建立必须的工艺过程检测平台,最终达到提高仪器的品质的目的。因此,扩大近红外光谱的应用范围,提高国产仪器的市场占有率,就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仪器的品质,这是一个相互制约的关系,反之,没有市场占有率,空谈国产仪器的质量是无意义的。   (4)无标准就无法推广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实用技术,只有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才是该技术的真正出路。要在行业中得到推广,必须要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帮助。目前,近红外光谱的国家标准非常少,该技术还停留在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体系中,很多情况下得出的检测数据不被行业认可。因此,尽快出台相关国家标准,得到行业的认可,才能扩大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在这方面,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大有可为,他们的工作对加快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国产化进程起着巨大的作用。   (5)加强分析技术的基础研究   虽然经过了科研工作者多年的努力,但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许多时候还是靠经验或就事论事。如:在信息提取方面,如何评价某种光谱预处理效果的优劣?至今尚未看到从理论上进行评价的公认方法,还是仅仅通过后续的建模效果(在某种建模方法下)的比较得出采用何种预处理方法较好的结论,显然这是一种&ldquo 盲人摸象&rdquo 的方法 在校正集样品和预测集样品划分上,怎样的划分方法,怎样的划分比例,怎样的数据范围?等等问题的解决方法基本还是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hellip &hellip   类似的问题很多,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做仔细的工作,如果还是停留在&ldquo 采用某种先进的仪器+某种光谱预处理方法+某种建模算法=解决某指标的检测&rdquo 这样的试验报告的形式上,对提高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水平是没有太大帮助的。   高端与专用并重,网络化是方向   陈斌认为,目前近红外光谱仪器正处在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综合比较国外先进仪器,以下几个方面或许是近期国产近红外光谱器发展的趋势:   (1)傅立叶变换型依然是主流产品   目前研究型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基本都属于傅立叶型,傅立叶变换硬件技术要求高,我国至今不能独立开发生产该类仪器。国内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仪器市场份额95%以上被国外进口品牌占有。   傅里叶变换型仪器由于采用激光定位,波长的稳定性好、光谱分辨率高、光通量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仪器之间的台间差,在光谱标准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便于校正模型在多台仪器之间转移,甚至可以在不同公司的仪器间转移。但是傅里叶变换型仪器的建模技术要求高,价格相对较高 使用对象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所,以及有实力的行业(药监、烟草、出入境、石油、军工等)。这类仪器的前期研发投入比较大,而且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其国产化需要有国家政策支持,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发展则需要较长时间。   (2)小型化、专用化、便携化是发展方向   为了满足生产过程中各种需求,需要开发各式各样的实用仪器,千万不能采用&ldquo 一机多用&rdquo 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浪费了资源,也使得仪器不能面面兼顾,往往使得仪器不能工作在最佳工作点。   小型化&mdash &mdash 为了节省空间,便于在线安装   专用化&mdash &mdash 可以最大限度提高仪器的性能,满足特定内容的检测。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环节只要检测几个参数,有时甚至只需要检测一个参数,研发专用仪器无论是使用成本、检测精度,还是稳定性和可靠性都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便携化&mdash &mdash 满足野外现场、突发事件的检测,这类仪器不但要考虑仪器的基本指标,还到考虑能耗问题,特别是光源的能耗,同时还需考虑累积工作时间、抗振动、工作环境等。   (3)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共享是仪器的内容   为了降低仪器对使用者要求,为了使仪器能在各种环境下始终工作在最佳工作点上,从仪器方面来讲,就是使仪器本身聪明起来,能主动适应使用者和环境的变化,仪器的智能化是所有分析仪器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网络仪器的出现使分析仪器从有形变成了无形,对于实验室仪器已经形成&ldquo 固定场所使用的分析仪器+电脑+网络=网络仪器&rdquo 的新概念 对于移动的、现场的便携仪器也应该形成&ldquo 移动式分析仪器+移动控制平台+移动网络=移动云仪器&rdquo 的新概念。我们更希望出现&ldquo 光谱传感器+手机控制平台+移动网络=移动云光谱检测系统&rdquo 这样的使用方便、简洁的新型仪器系统。网络仪器不但使得仪器的开发周期缩短,大大节约仪器的成本,也真正意义上达到了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和人才共享。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析仪器更需要网络技术,更需要云服务系统 近红外光谱分技术最需要网络仪器,最需要移动云光谱检测系统。   近红外分析的特殊性(不是只学会使用仪器),要求使用者都学会化学计量学是不现实的,数据共享是充分发挥近红外仪器性能的最好方案,可以能让一位精通数据处理和光谱分析的高手远程为异地一台或多台仪器的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地服务。   (4)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大联合推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涉及到化学、数学、计算机应用、信号处理、物理光学、光谱仪器和行业专业知识,所以这项技术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参与,希望大家能本着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共识,组成真正意义上的联合研究团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共同推动我国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才能研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能个用于行业的近红外光谱仪器,推动该技术的实用化研究的进程。 合影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陈斌教授简历   陈斌,男,江苏镇江人,1960年6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收获加工机械分会常务理事,第七、八届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学仪器学会、物理光学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理事,列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分析与应用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习经历:   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 镇江农机学院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6年9月至1990年7月 江苏工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96年9月至2001年6月 江苏理工大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1983年9月,镇江农业机械学院,任助教   1987年10月,江苏工学院,农机学院 ,任讲师   1996年7月,江苏理工大学,农机学院,任副教授   1997年7年,江苏理工大学,农机学院,任硕士生导师   2004年10月, 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任教授   2005年12月,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任博士生导师。   1982年2月从镇江农机学院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从1986年来一直从事农产品品质的光学检测方法的研究,担任本科和研究生的农产品品质无损快速检测、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光电技术基础、光谱分析、分析仪器等课程,其中《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2008年获国家精品课程荣誉,2004年获江苏大学优秀课程教学成果奖,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论文题目是《液态食品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工作以来从事过相关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ldquo 863&rdquo 项目1项,国家教委博士基金2项,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1项,镇江市科技项目3项,企业委托项目3项。近5年发表第一作者的相关文章共计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篇,EI收录18篇,主编国家&ldquo 11.5&rdquo ,&ldquo 12.5&rdquo 规划教材《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2部,主编专著《食品与农产品快速无损检测新技术》1部。拥有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者权登记1项。   自1996年开始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与农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先后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了谷物、调味品、植物油、饮料、纺织品等物料的主要品质指标,2006年创办了国内第一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专业技术网站《中国近红外光谱分析与仪器协作网(www.chinanir.com)》,10年来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水平在国内从事该技术研究的同行中得到大家的认可,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全国第一、二、三、四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报告。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食品与农产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和智能光谱分析仪器的研发,近5年来共指导研究生25余名,其中博士2名,食品科学与工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2名,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方向研究生6名。
  • 十年青春,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讲述我与近红外的那些年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近红外产品经理 李光  2007年10月,我实习进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当时还叫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从事激光气体分析仪的售后服务工作。同年,聚光科技收购北京英贤仪器有限公司,年底公司组织架构做了调整,成立了近红外事业部,我转入近红外事业部,从事近红外工程代表工作。冥冥之中我与近红外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一连就是9年。  初入近红外行业,与建模打交道的岁月  很清晰地记得,刚刚转入近红外事业部的时候,我听到的第一堂培训课是当时近红外事业部姚建垣总经理讲的《近红外光谱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听得我是热血澎湃,头一次听说近红外能测那么多的东西,能解决那么多的事情。接着我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近红外事业中(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绝对是被姚总骗进了“狼窝”,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再次感谢大姚总带我入门)。  2007年,公司重点开发便携式近红外设备SupNIR-1100水果无损分析仪,记得当时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研发中心做水果模型,每天都有不同的水果免费吃。很多做环保工程、工业技术的同事十分羡慕我们的工作,经常过来混吃蹭喝。当然,有快乐就有痛苦,设备研制成功后,我们要去现场做设备安装、培训、建模等工作,要知道建模的环境一般都比较差。还记得07年底,那是我第一次出差近红外工程,我们在陕西白水苹果园驻扎一个多月专门建苹果模型,住宿条件非常简陋、园区的周边异常荒凉。到了晚上,我们只能苦中作乐,在漆黑寂寥的夜里高唱《夜空中最亮的星》。每天就吃臊子面和苹果,吃到最后看到苹果就牙疼。所幸的是,最后建模工作结束后做成的模型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客户的肯定就是我坚定从事近红外工作的动力。  2008年,是国内近红外仪器在粮油、饲料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年。聚光科技调研过市场后决定开始拓展在粮油、饲料领域的近红外平台,随即推出了SupNIR-2700系列,至今仍是聚光科技近红外仪器的主打产品之一。SupNIR-2700在早期推行时并不太顺利,大家都知道,近红外设备的销售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模型”,在硬件指标稳定的前提下,仪器的准确度主要依赖于模型数据库的丰富程度和准确度。作为二次测量方法,模型的准确度又决定于建模标准数据的准确性。作为工程代表,我当时大部分的工作是在建模当中度过的,建模的样品由原来的各种水果,变成了各种粮食和饲料。每天重复和枯燥的建模工作让我产生了厌倦,加上工程代表的收入与安装台套数挂钩,而那时刚好碰到09年近红外的销售低谷,于是我开始怀疑近红外市场的前景,并且第一次对近红外事业萌生了退意。在09年末我向公司提出了辞职申请,打算转到其他行业中。  如果要对工程岗位的工作做一个总结,那就是:要想干好工程,就得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在此为国内众多奋斗在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工程转销售,历经磨难却迎来累累硕果  2010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当时近红外事业部的销售经理付永强听说我要离职,便努力劝说我留下来,他觉得我在当时转行的话,前面三年的近红外技术积累浪费了太可惜,于是鼓励我转到销售岗位试试。(这次调岗对我来说,是一次尝试,更是一次挑战,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此要特别感谢付永强经理)  从工程部转到销售部,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实地拜访客户前,我做了很多的电话排查工作,这些电话基本上都是从网上查找到的企业座机号,通过企业总机最终找到品管部负责人平均要转三到四次,一天下来至少要打几十个电话,而能够挖掘到的客户需求信息不到5%。这5%的客户中有一半在听到国产近红外后便直接拒绝,剩下的一半对近红外仪器也充满了疑虑,有没有模型?准不准?测水分、蛋白等准确度多少?能不能拿过来直接用?以后是否不用再做常规化验?一天电话排查下来,剩下的目标客户1%都不到。  正是从这每天1%不到的客户里,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销售——实地上门拜访。印象特别深的是我第一单近红外合同的签订,那是一家油脂压榨企业,当时该公司整个化验室的设备总价值不到15万,还比不上一台近红外的价格。经过自己的不断琢磨,我决定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分析和介绍近红外仪器的优势。站在品控部经理的面前,当接触到对方质疑和不屑的目光时,我心里非常忐忑。但是在我滔滔不绝地为他介绍近红外产品,并强调如果他们用近红外仪器代替原始化验方法做品质控制,能够节省多少人力和时间成本,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利润价值时,我在客户的眼里看到了光芒。另人意想不到的是,客户当场就把我介绍的这些内容写成设备的申请报告,并立即递交给了领导。  合同很顺利的签订了,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在设备供货安装时,客户听信了一些竞争对手的闲言碎语,怀疑我卖高价,现场要求我改合同、增加服务项目。我当时也是年轻气盛吧,有点愤青,觉得做人怎么可以这样?合同都签订了,款都打了,就因为一句没有验证真实性的谣言就要改合同。我在当时做了很不理智的行为,当场愤怒地把已经开箱安装的仪器重新装回了箱子,昂着高傲的头说:我不卖了。  故事仍然没有结束,可能是因为客户看到我的态度知道我并没有欺骗他,态度特别诚恳地把我劝了回去(当然我也正好找到台阶下),最终这个项目顺利地完成了设备的验收。这是我的第一单近红外合同,也是我的第一单销售合同,这是对我销售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国产近红外设备的肯定。  故事还在延续。。。意外之喜:完成了第一台设备的验收后,仅仅过了两周,该客户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当时以为是设备出了问题,很是担心。但是在听到他的电话内容后,突然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这位客户表示第一台设备使用效果很好,使用了两周就已经把这台近红外的利润赚了回来,现在要再买一台放在分厂。随后该客户由于集团规模的扩大,又陆续购买了三台近红外,他本人也从品控部经理升职到了公司的副总监。  前面对我的工程工作做了总结,那这里对我的销售工作也做一个总结:从客户需求出发,站在客户的角度,让他们明白近红外分析仪不仅是一台仪器,更是一个有力的管理工具,是指导生产的指挥棒 一家企业有上千万的设备在运转,有上百人在工作,没有一根精准智能的指挥棒,如何创造高额的利润。我们要告诉客户的是:使用近红外分析仪能够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开源节流,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当客户感受到近红外分析仪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时,任何一家企业都没有理由拒绝。另外:国产设备要想做出成绩,一定要踏踏实实服务好每一位客户,最终让让每个客户都成为一个活广告。  基于以上的几点,我再去跑项目时,明显感觉轻松了很多,成功率也高了很多,从10年到14年,我连续四年成为了聚光科技近红外仪器的销售冠军。  近红外事业的延续——产品经理的责任与担当  2014年,由于我在近红外产品销售方面的卓越业绩,我从一个区域销售经理提升为近红外仪器的产品经理,负责近红外仪器在全国的市场开拓工作。领导希望我能够把在近红外方面的销售经验复制给其他区域,促进全国近红外业务的发展。(在此特别感谢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发展事业部马放均总监对我工作的肯定和帮助)  市场工作的内容与销售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产品经理需要调研新的应用市场,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建立样板点工程、维护专家老师,同时还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动态、价格动态、行业动态,并做出对应的产品销售策略调整。我从简单的产品销售变成了对整个近红外行业市场的开拓。  直至目前,我的近红外事业在延续,我与近红外的故事也还在延续̷̷  番外  9月底,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食品安全检测分会的成立筹备会上,大家都在热议,协会成立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有哪些?如何推动国产设备的发展?在这里我想就近红外产品,给近红外光谱分会说几句:  作为国产设备典型厂家,希望能够由学会出面,组织一场近红外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的性能测试,把市面上所有的近红外设备集中在一起,对仪器的硬件性能做一个测试,并统一给出测试报告。要求对测试报告中的每个产品型号给出标注,通过结果的比对,让协会成员,让广大用户知道每个品牌、每个型号的产品之间真实差距有多大。只要国产设备能够满足要求的行业,是否应该优先使用国产设备(这点在政府采购的要求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在环保行业已经正式的应用在招标采购项目中)。通过这个活动,让国产设备厂商认识到自有产品与进口产品的真实差距,努力提高自己产品的性能,增加竞争力和市场潜力。同时也让进口设备厂商有紧迫感,努力提高近红外技术水准,将最新的近红外技术引进到国内,从而提高整个近红外技术水平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师夷长技以自强”。这个想法,可能会损害到一些进口设备厂家的利益,但是国内近红外设备要想发展,一定不能逃避这种正面比对。  上次在武汉参加近红外学术会议时,有专家提出,希望聚光科技再加大一些近红外的投入力度,这点可以理解,但是聚光科技毕竟是私营企业,不是公益性组织,企业要看利润,对于年业绩20多亿的上市公司来说,2000万左右的近红外业务不痛不痒,如果不是聚光科技扛着国产近红外代表的责任,近红外部门可能早就被砍掉了。因此我们也希望,学会能够给聚光科技、给更多的国产近红外厂商提供更好的竞争环境,更公平的竞争待遇。  聚光科技的近红外产品,跟很多的进口设备比起来,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聚光科技对中国近红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对中国的近红外用户带来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最明显的是,聚光近红外设备进入市场后,进口设备价格的变化,价格降了近三成,最受益的就是近红外用户。  由于聚光近红外的介入,也促进了进口设备努力的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水平,增加竞争力,近几年市场上的进口近红外设备型号遍地开花,各种专用仪陆续开发出来,对近红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进口设备企业,提高近红外售后服务能力,售后服务成本,典型的就是有些进口设备企业,已经取消了客户售后服务的差旅费和备件的成本费用。  9年,作为唯一一位在聚光科技近红外产品上坚持下来的老兵,我觉得:聚光科技的近红外发展史,代表了国产近红外的快速发展史,无论今后近红外是否能够在聚光科技持续发扬光大,但是聚光科技(包括老英贤)对国内近红外的发展,尤其是国产近红外设备的发展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参与近红外早期研究的人,现在有很多都转到了其他岗位,但是作为国产近红外设备的推动人,都应该要被铭记的。  在此特别感谢给予过聚光科技近红外事业帮助的专家、老师、同仁们(陆婉珍院士、严衍禄老师、袁洪福老师、褚小立老师、刘慧颖老师、韩东海老师、罗国安老师、肖雪博士、杨辉华老师、黎庆涛老师、杨增玲老师等等,有太多太多老师的帮助)。  最后,祝愿近红外光谱学会越办越好,在学会的领导推动下,近红外技术越来越辉煌。
  • 国产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如何做大做强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多方位展现我国在近红外光谱领域的最新成果,仪器信息网和近红外光谱分会合作制作《近红外光谱新技术/应用进展》网络专题,同时也以此献礼近红外分会成立10周年,并寄语2021年国际近红外大会。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田燕龙博士给大家分享其对国产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发展的理解。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5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1c932139-c24b-4e87-9134-e0a5cbe9c633.jpg" title=" 田燕龙博士.jpg" alt=" 田燕龙博士.jpg" width=" 200" height=" 25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田燕龙博士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产品线布局始于国内首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请介绍一下贵单位近红外产品的定位及发展历史?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上世纪80年代,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在国内刚刚起步,但国内却没有相关仪器的制造技术。为改变这一现状,在国家科委批准下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现归属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分瑞利公司)于1987年从美国ANALECT公司引进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设计及制造技术,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于1993年7月27日成功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WQF-4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填补了国内空白。 /p p   随后北分瑞利公司在持续发展和提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技术的同时,开始拓展红外光谱仪器的应用范围,于1995年开始研发国内首台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WQF-4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见图1),并于1999年通过专家鉴定,再次填补国内空白。 /p p   WQF-400N自主设计了CaF sub 2 /sub 分束器、PbS/InGaAs探测器组件,将国产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工作波段,由中红外(4000cm sup -1 /sup -400cm sup -1 /sup )扩展到近红外(10000cm sup -1 /sup -3300cm sup -1 /sup ),代表了当时我国近红外仪器的最高水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0302749-5731-4408-8db6-7fae22339989.jpg" title=" WQF-400N.jpg" alt=" WQF-400N.jpg" width=" 450" height=" 291"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1 我国首台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WQF-4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strong /p p   为丰富近红外光谱仪器产品品类、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在WQF-4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之外,2004年北分瑞利公司自主设计开发了NIR-800型近红外光谱仪(见图2)。NIR-800主要工作波段在短波近红外(800nm-1000nm),和主要工作在长波近红外(1000nm-2500nm)的WQF-400N形成了很好的互补。NIR-800外接通用PC机,采用交叉C-T的单色器结构和CCD/PDA阵列探测器接收,具有无运动部件、可靠性好、价格较低、综合像差小、杂散光低等创新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73736.htm"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0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8b076f7-526c-4c66-84a8-b76d92f3b51f.jpg" title=" NIR-800.jpg" alt=" NIR-800.jpg" width=" 450" height=" 202" border=" 0" vspace=" 0"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73736.htm" target=" _blank" strong 图2 NIR-800型的近红外光谱仪 /strong /a /p p   2008年,北分瑞利公司又开发出了第二代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WQF-600N。WQF-600N,该仪器采用了摆式干涉仪结构,开发了适合新仪器的CaF sub 2 /sub 分束器、攻克了动镜结构和快速摆动控制技术、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于2008年12月19日通过了北京市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以后,WQF-6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就替代了老款的WQF-400N型,成为北分瑞利公司近红外领域的主推产品(见图3)。这款产品在2008年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是唯一的一款国产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在如今也是屈指可数的几款国产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之一,主要应用在大学及科研机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4915.htm"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5fb9cba-57d2-470b-a5d5-bb99218fd4f8.jpg" title=" WQF-600N.jpg" alt=" WQF-600N.jpg" width=" 450" height=" 337" border=" 0" vspace=" 0"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4915.htm" target=" _blank" 图3 WQF-6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a /strong /p p   目前,北分瑞利公司正在研究基于新一代500平台的WQF-5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500平台使用模块化的总体设计思路,采用密封型的角镜型式迈克尔逊干涉仪、高精度的24位A/D变换,快速稳定的动镜控制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技术,通过全新改版升级的MainFTOS Suite傅立叶红外光谱仪通用软件及先进的网口及无线通讯技术,在外观、软件、可靠性以及产品功能方面都实现了突破。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近红外光谱仪的应用情况?有哪些典型的应用案例?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北分瑞利公司的近红外产品可应用于制药、农业、石油化工、食品、纺织品检测等领域。江苏大学陈斌课题组使用北分瑞利公司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产品,先后实现了如下应用:(1)使用近红外漫反射方法研究了甲硝唑的主要成分硝基羟乙唑,建立了近红外光谱与硝基羟乙唑含量之间的数学建模,实现了硝基羟乙唑的快速检测 (2)研究了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纺织品中羊毛成分含量的一系列过程,实现了对纺织品中羊毛含量的检测 (3)以食用植物油中主要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检测指标,通过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定量检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实现了对食用油种类和掺伪的鉴别。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目前贵公司计划或者正在重点拓展的新领域有哪些?为什么看好该领域?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全球每年发生高达1.5亿的腹泻病例中,有70%是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所引起,许多研究已经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食源性病菌的快速检测。目前,北分瑞利公司正在开展食源性病菌近红外检测技术和仪器的研究工作,相关解决方案正在开发当中。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近红外光谱发展趋势:MEMS技术、定制化、掌上生活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相较于光栅近红外,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的优势体现在哪里?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如何?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和光栅近红外仪器相比,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最大的优势体现在性能上,目前研究级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基本都属于傅立叶变换型。首先,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具有多路通过的特点,所有频率同时测量 其次,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光通量比光栅仪器大得多,因此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最后,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由于采用激光定位,波长的稳定性好,且光谱的分辨率高,使得这类仪器具有较好的波长准确性与重复性,仪器间的一致性好,更容易实现近红外模型传递。 /p p   虽然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较光栅近红外仪器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但是高性能也带来了高成本的问题,在近红外仪器市场份额上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目前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的技术水平已经比较成熟,未来应该更多考虑如何降低成本。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从仪器发展及应用的角度分析,您认为目前有哪些先进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值得大家关注?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随着光学器件、新材料、5G(6G)通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迅速崛起,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面貌也必然焕然一新,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将会更加密切。综合比较国内外先进仪器,在近期有如下发展趋势: /p p   (1)MEMS技术 /p p   近年来,全球掀起了仪器微型化的开发热潮:台式机——便携式——手持式——掌上机——芯片机。其中,近红外光谱仪倍受关注,近红外光谱仪产品越做越小,其推动力就是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的大量使用。基于MEMS微光栅、MEMS微干涉仪等开发的新型近红外光谱仪,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功耗小等优点。2017年埃及Si-Ware在洛杉矶推出了单个芯片大小的MEMS近红外光谱仪——NeoSpectra Micro,该仪器检测范围为1100nm-2500nm,其外观尺寸为18× 18mm,厚度仅为4mm。 /p p   (2)定制化 /p p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多性质同检的特点,使得其特别适合作为一种在线监测手段。很多企业在用到近红外技术时,往往具有自己独特的需求,需要单独设计在线产品。如西派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开发的HF-C06蚕蛹雌雄高速鉴别与分选设备,基于蚕蛹雌雄在化学组成上的不同,以光波为媒介高速采集蚕蛹的化学特征信息,实现了蚕蛹性别的高速鉴别。 /p p   (3)掌上生活 /p p   随着近红外光谱仪的微小型化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原来遥不可及、只有大型企业或研究机构方能使用的光谱仪产品,会逐渐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甚至人手一个,用于监测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奶制品、肉制品、果蔬品等食物的安全性、新鲜度,以及通过成分含量的摄入而实现个人健康管理。2017年1月,长虹在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发布全球首款分子识别手机--长虹H2。H2手机搭载了小型化高分辨率近红外光谱传感器,可对被测物体进行近红外吸收光谱的数据采集,并将光谱数据传输至云平台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得出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国产与进口仪器差距犹在 市场快速增长毋庸置疑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您认为目前国产近红外光谱仪与进口产品相比有哪些不足?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一直以来,国产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器产品就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一定差距。对于中红外,国产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器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硬件水平上(如仪器的一致性、稳定性等),通过差异化竞争、降低价格等手段,国产仪器仍能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在近红外领域,由于缺少成熟的模型数据库,使得国产仪器与国外产品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p p   模型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样品类型单独建立,而且数据库的建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经常维护和扩充,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及持续的资金投入,而这恰恰是国产仪器厂商难以负担的。由于缺少模型数据库,使得国产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在市场上竞争力很差,这又进一步打击了仪器厂商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国产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要想做大做强,在硬件提升的同时,必须从基础做起,通过积累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大数据库,在为用户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利润,形成良性循环。 /p p   另外,相比别的光谱仪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的专业性更强,销售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进口仪器公司的销售人员往往也是应用工程师,具备售前制定方案、售中指导建立校正模型、售后负责模型维护和仪器维护的能力 而国内仪器公司的销售人员大多不是化学专业出身,与应用脱节,这些都制约着国产近红外仪器市场份额的扩大。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您如何评价我国近红外光谱的市场需求情况及发展潜力?未来几年,近红外光谱的热点市场需求有哪些?由哪些方法标准或政策法规等所促进? /strong /p p strong   田燕龙博士: /strong 2017年11月,美通社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一份市场报告发布新闻称近红外市场规模从2016开始到2024年将以年复合增长率6.1%的速度增长,并占据整个过程光谱行业(拉曼、红外、近红外)55%以上的份额。近期国际知名咨询公司QY Research公司出版了行业调研报告《全球近红外光谱(近红外(NIR)分析仪)市场规模、趋势和预测2019》,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近红外分析仪器市场将达到5.6亿美元,而且未来几年近红外分析仪器市场的最高增长率将会出现在亚太地区。 /p p   就国内来说,近三年来许多近红外行业标准开始陆续制定和实施,涉及到了多个应用领域,包括茶叶品质检测(标准号DB34/T 2890-2017)、山羊绒净绒率检测(标准号DB15/T 1229-2017)、纺织品纤维定量分析(标准号FZ/T 01144-2018)、珍珠粉鉴别(标准号GB/T 34406-2017)、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中乙烯基含量测定(标准号GB/T 36691-2018)、固态速溶茶中主要成分测定(GHT1260-2019)、茶多酚制品中主要成分测定(征求意见稿已发布)、畜禽肉品质检测(计划编号20191050-T-326、20191054-T-326)、纺织纤维鉴别(申报号FZFFZT0832-2019)和中药混合均匀度与水分快速检测(团体标准已启动)等。 /p p   总体来说,国内近红外光谱仪器市场在未来几年快速增长是毋庸置疑的,唯一不可预估的是在食品、质量监控、过程控制和化学品等不同行业最终规模化的大小。 /p
  • 行业透视 六位专家论中国近红外的“喜”与“忧”
    p   近红外光(NIR)是介于紫外-可见光(UV-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为700nm~2500nm。从第一台商品仪器开始,近红外光谱仪的技术发展经历了滤光片型、光栅型、声光调制型、二极管阵列型、偏振干涉型、傅立叶变换型等。由于测试方便,仪器成本低、非常适用于在线分析,分析速度快速,分析效率高等优势,近红外光谱仪已经成为工农业生产过程质量监控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手段之一,且发展势头迅猛。 /p p   QY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近红外分析仪行业销量约为5638台,全球近红外分析仪市场约4.38亿美元。2018年,全球近红外光谱(近红外分析仪)市场价值4.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底,该市场将达5.6亿美元,2019-2025年之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7%。 /p p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近红外光谱的研究和应用工作,90年代后期以产业链的方式逐渐应用于农业、石化、制药和食品等多个领域。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的发展形势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又有哪些问题值得大家思考?日前,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6位近红外大咖,大家一起来分析中国近红外的“喜”与“忧”。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中国近红外学科发展处在急剧上升阶段 成绩可喜 /strong /span /p p   对于当前我国近红外光谱的发展态势,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认为:“一个学科发展趋势通常呈S型,我个人认为中国近红外学科的发展处在急剧上升的阶段。” 袁洪福介绍说,中国的近红外走过了一个从了解、质疑,到认可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不断磨合,现在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逐渐被各领域用户接受、认可,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用户创造了客观的经济价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09/484927.s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47734c8f-7474-4cfb-b8fa-678301be7679.jpg" title=" 袁洪福.png" alt=" 袁洪福.pn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09/484927.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 /strong /a /p p   从整体需求来说,我国近红外设备这几年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据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德勇介绍。近红外技术在粮油质检系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无论国家级的粮食科学研究院还是政府各县级单位,都有配备近红外设备。同时,近红外设备也为广大一线的粮油加工厂创造了很多效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16/485350.s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a510b804-351c-4c88-9f5f-13eb6ebdb37d.jpg" title=" 李德勇.png" alt=" 李德勇.pn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16/485350.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德勇 /strong /a /p p   从仪器及技术发展的角度,我国近红外光谱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采访过程中,各位专家也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北京化工大学与西派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并为企业量身定制了蚕蛹雌雄高速鉴别与分选设备,1秒钟可以分选10个蚕蛹,1套设备一天可以分选1.2吨,正确率在98%以上,为企业节省用工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效率;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提出的温控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比如根据血清的近红外光谱对疾病的诊断等;刘燕德课题组围绕水果的内部品质快速无损在线检测和水果的成熟度便携式仪器、水果表面质量安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仪器研发和基础应用研究工作工作。据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水果内外品质和内部缺陷检测的动态在线分选仪器,并在多个水果主产区推广应用,围绕水果成熟度、糖度分析的便携式仪器也已经开发到第四代。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近红外光谱“大有可为” 制约因素不容忽视 /strong /span /p p   无一例外,各位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的近红外光谱还依然“年轻”,未来大有可为。 /p p   山东大学臧恒昌教授在采访中特别介绍说,制药领域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需求非常旺盛。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但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也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就像是生产过程中长了一双眼睛,可以准确的知道物料行为的变化,从而使物料行为显性化,给与准确的控制,就可以实现产品的质量预期。从仿制药的角度,能更好的忠实于产品的工艺过程,实现疗效和质量的一致性。从创新药物的研究以及药物的生产角度,可以忠实的按照工艺设计的预期达到最终的质量预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14/485143.s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d4796f82-568e-4a0a-a7ce-0ba77e7e5210.jpg" title=" 臧恒昌.png" alt=" 臧恒昌.pn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14/485143.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山东大学臧恒昌教授 /strong /a /p p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应用与研发经理/在线产品经理倪勇提到了在线近红外技术的应用前景,他特别用了用方兴未艾、需求广大、前景广阔几个词来形容。据其介绍,他在线近红外仪器未来一定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发展潜力比实验室近红外仪器更加广阔,特别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制造业,以及智能制造等的大背景下,在线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具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17/485440.s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424d00a5-0cc7-4dd3-8439-7a22f1b38184.jpg" title=" 倪勇.png" alt=" 倪勇.pn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17/485440.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应用与研发经理/在线产品经理倪勇 /strong /a /p p   虽然前景美好,但当前的应用现状也让不少专家有所担忧。“近红外光谱的普及程度还很低,仅仅是有些企业采用了或者试用了。可以说,近红外光谱仪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山东大学臧恒昌分析到,“目前有不少制约近红外光谱应用的因素,首先,人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在从事近红外光谱研究的人员还不是很多,许多单位想用近红外光谱仪,但是苦于没有或者缺少这样的人才;其次,与一般通用分析方法不同,近红外光谱是一种个性化的分析方法,不同样品、不同应用场景对其模型的建立都有不同的要求,这种个性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近红外光谱仪的应用难度;再者,相对来说,近红外光谱仪的价格还比较高,尽管需要近红外解决的问题非常多,需求也非常旺盛,可是由于成本的问题很难普及使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国产近红外仪器的“当务之急” /strong /span /p p   “在行业的广度方面,国外近红外技术发展历史比较久,覆盖的行业也比较广泛。而国产近红外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目前还是集中在与粮食加工相关的行业,其他行业有应用但并不完善。在专业化程度方面,近红外技术正朝着一个非常专业的设备方面走,国外的厂商都在努力淡化近红外的概念,而国内厂商目前则还是围绕近红外的技术做。”李德勇介绍说。 /p p   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的差距,是现阶段逃不开的一个讨论话题。面对现在的发展态势,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该如何破局? /p p   袁洪福在采访中表示: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在硬件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数据库的建设、模型的建立和维护等方面需要一定的突破;应用拓展和标准建设也亟待加强。 /p p   从仪器研发的角度上,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认为,“一方面,我希望中国在科研型近红外光谱仪方面能有突破,做出领先的、从原理上创新的分析仪器;另一方面,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在线分析需要大量的仪器,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价格便宜、小型的分析仪器上,特别是专用仪器。” 同时,邵学广还强调说,“这些小型、专用仪器在功能上不需要特别全面,但对仪器的稳定性以及台间的一致性要求比较高,所以希望生产厂家能在工艺上多下功夫;另外,为了配合大数据平台的使用,数据传输的灵活性上也要加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10/484996.s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6302b22b-73df-4b71-a7b6-791dd2507d45.jpg" title=" 邵学广.png" alt=" 邵学广.pn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10/484996.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 /strong /a /p p   基于多年在近红外光谱仪研发的经验,华东交通大学刘燕德教授说,目前中国的制造水平还不是特别高,如何解决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国产仪器走向实用性的关键;另外,当前国产仪器在核心光电部件方面做得还不是特别好,仪器的核心技术不少还依赖于进口,如何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突破是国产近红外光谱仪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15/485242.s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489e6147-8a8b-4f6a-ba1c-ce2d67aaca12.jpg" title=" 刘燕德.png" alt=" 刘燕德.pn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515/485242.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华东交通大学刘燕德教授 /strong /a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寄语2021国际近红外光谱大会 /strong /span /p p   袁洪福:2021年中国召开国际近红外大会,标志着中国近红外走向世界的舞台。这是中国近红外的盛事,希望中国近红外人在科学研究、仪器制造、应用等方面扎扎实实工作,努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迎接2021国际近红外光谱大会在中国顺利圆满地召开。 /p p   邵学广:China needs NIR , NIR needs China!2021国际近红外光谱大会是我们经过很多次努力争取得来的,我希望大家利用好这次机会,重点展现中国近红外光谱创新性的研究成果、领先的技术,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等。 /p p   臧恒昌:我参与了本次会议的申办,非常期待会议的召开。我认为应该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掀起我国近红外研究和普及的热潮,大家要多投高质量的稿件,用学术文章、报告向世界展示我们的研究应用进展,证明中国的近红外光谱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p p   刘燕德:现在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2021国际近红外光谱大会能够让我们了解前沿,增进友谊,合作共赢,最后实现国产近红外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 /p
  • 盘点:这些年近红外发生的那些事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项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分析模型技术的综合分析技术,可实现对含有C-H、N-H、O-H等有机官能团的样品进行快速、无损、定性/定量分析,是现场快速筛查和加工过程实时检测的理想手段。近红外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农业、饲料、粮油、食品、石油化工、环境等行业。   近红外光谱是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分析技术之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近红外光谱的研究和应用工作,90年代后期以产业链的方式逐渐应用于农业、石化、制药和食品等多个领域,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中国保有的进口品牌近红外光谱仪器在2700台左右,而国产的近红外光谱仪器约500台。中国目前还只有小部分企业单位购买了近红外光谱仪器,市场增长空间非常大。   近年来,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无论在研发还是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从近红外光谱领域发生的大事件、仪器及应用开发项目、仪器公司战略布局、销售大单、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大略盘点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方方面面发生的事情。   盘点一:近红外光谱领域发生的大事件   (1)2012年11月27日-29日,由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组织申报的&ldquo 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关键技术问题、应用与发展战略&rdquo 第446次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在京成功召开。会议围绕:a、近红外光谱仪器制造关键技术;b、国计民生重要物资品质安全与近红外分析;c、近红外分析与典型流程工业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d、近红外分析在环境医学领域等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袁洪福研究员作了题为&ldquo 中国近红外光谱分析关键技术问题、应用与发展战略探讨&rdquo 的主题评述报告。   (2)2014年4月15日,国家标准GB /T29858&ldquo 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分析通则&rdquo 正式颁布实施。   (3)2014年9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正式宣告成立。袁洪福为分会理事长,褚小立等15位专家为副理事长,刘慧颖为常务副理事长,韩东海兼任秘书长,马放均、唐海霞为副秘书长 常务理事35名、理事61名 陆婉珍院士等为分会顾问 仪器信息网为分会挂靠单位。(注:2009年6月6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成立。)   (4)2014年9月,全国第五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成功召开。来自近红外光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仪器用户等2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录用论文117篇,其中口头报告50篇,墙报22篇。赛默飞、布鲁克、瑞士万通、聚光科技等13家国内外相关的仪器公司参加同期的展览会。(注:2006年11月全国第一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至今,近红外光谱分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 2010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亚洲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   (5)2015年1月9日,近红外光谱分会多位顾问和理事荣获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参与的《功能核酸分子识别及生物传感方法学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清华大学罗国安、杨辉华教授参与的《中药注射剂全面质量控制及清开灵、舒血宁、参麦注射液中的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主持的《单细胞分辨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与仪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浙江大学瞿海斌教授参与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盘点二:近红外光谱仪器及应用开发项目   (1)在2014年,两项近红外光谱仪器开发项目成功入围&ldquo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rdquo ,两个项目分别是:四川威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ldquo 便携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开发及应用&rdquo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ldquo 光栅型近红外分析仪及其共用模型开发和应用&rdquo 。(科技部、财政部2011年首次启动&ldquo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rdquo 。该专项强调面向市场、面向应用、面向产业化,重点支持具有市场推广前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   傅立叶变换型与光栅扫描型两种近红外光谱仪器都包含在内了,并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支持力度非常大,每个项目支持资金都在数千万元以上,相信此举必会对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技术与应用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据了解,威斯派克公司研制的样机已经在相关研究单位进行试用,其样机的性能指标等较好。(注:威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将在四川省射洪县投资建设红外光谱等检测设备产业化项目,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利税4亿元。)   (2)2013年9月,&ldquo 十二五&rdquo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ldquo 数字化粮食物流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rdquo 项目开题,该项目批复总经费8630万元。其中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是子课题&ldquo 粮食收储近红外检测技术设备及组网研究开发&rdquo 的参与单位之一。   (3)2014年8月,北京市科委网站发布公告,北京凯元盛世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标&ldquo 近红外果品品质快速无损检测装备研发(招标编号:NF2014-14)&rdquo 课题。课题研究目的是开发适合京郊主要果品(梨、苹果、桃等)品质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并在京郊果品主要产区进行应用示范。北京市科委资助资金人民币210万元。   盘点三:近红外光谱仪器公司战略布局   (1)2013年初,瑞士万通(Metrohm)宣布与福斯公司(Fos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Metrohm将成为Foss近红外仪器在化工、石化、制药、环保等领域的全球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多年以来,Metrohm一直专注于电化学和离子分析领域的产品研发和销售。)   (2)2013年11月,海能仪器正式与美国联合科学(Unity)公司签订中国区域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由海能全权负责该品牌产品在中国区域的市场推广、技术、销售模型建立以及应用支持工作。   (3)2014年5月,瑞士步琦有限公司宣布收购德国NIR-Online GmbH。NIR-Online GmbH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开发了在线NIR及光学系统解决方案,用于在广泛的工业应用中实现过程优化。瑞士步琦通过此次收购将其技术组合从实验室领域拓展到了过程控制领域。   (4)2014年6月,德祥科技与德国ZEUTEC公司签约协议,作为其中国区的独家代理商,将全权负责其产品在中国的市场推广、销售及售后服务。德国ZEUTEC Opto-Elektronik GmbH公司致力于开发和生产专业的光谱仪系统,包含常规实验室近红外分析仪和应用分析方案。   (5)2014年11月,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宣布以2.66亿美元收购瑞典波通仪器(Perten),进一步补充其在食品质量检测领域的实力,更进一步加强巩固了公司在食品农业领域的领导地位。   (6)据了解,利曼中国已经和 美国 ZELTEX 公司签约,成为其中国区独家代理。Zeltex公司专业制造便携式手持近红外谷物、种子分析仪,可在现场快速无损检测其中的蛋白质、脂肪及水分,在近红外领域拥有超过30项专利。   盘点四:近红外光谱仪器销售大单   (1)2013年6月,聚光科技在湖北省粮油行业的总经销商仅6月份一个月就已在湖北省油菜籽行业创下10套近红外分析仪(SupNIR-2720型)的销售佳绩。   (2)2013年12月,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发展事业部签订30台近红外分析仪采购订单,该批仪器将在种业领域应用,用于种子的真实性快速鉴别。该种子鉴别系统由聚光科技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合作开发,中国农业大学严衍禄教授给予大力支持。   (3)2014年5月,布鲁克宣布最近从中国两家领先的饲料生产企业获得了25台TANGO FT-NIR和23台MATRIX-I型FT-NIR采购订单。大北农科技集团(DBN),是中国一家领先的饲料和种子产品生产厂家,订购了25台TANGO光谱仪用于遍布中国各地的产品基地的原材料和成品分析。新希望六和集团,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商,采购了23台布鲁克 MATRIX-I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以补充现有的67台布鲁克光谱仪。   盘点五:近红外光谱新产品   (1)2013年4月,美国JDSU公司目前市场上商品化体积最小的近红外光谱仪登陆中国。该产品所采用的线性渐变滤光片(LVF,Linear Variable Filter)是一种特殊的带通滤光片,使用了JDSU的光学镀膜和制造技术,制作时特意向特定方向形成楔形镀层,滤光片的穿透波长在楔形方向发生了线性变化,从而起到分光作用。在45*42mm大小的体积中,该产品包含了光源、滤光片、检测器等,完全不需要其他移动部件,其中光源采用双集成真空钨灯,检测器采用128线元非制冷铟镓砷(InGaAs)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由USB供电(在5伏电压是电流小于500毫安)。   (2)2013年7月,江苏大学陈斌教授领衔的近红外工作室开发出Windows系统的【基于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分析与检测系统】软件。在此基础上,该团队成功开发了基于安卓系统掌上设备的快速检测软件系统的开发研究。能够用安卓手机、平板控制光谱仪的采谱、结合输入的模型,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平滑、求导、正规化等),PLS等计算,从而实现检测指标的实时显示。   (3)2013年8月,德国Centec推出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测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是基于衰减全反射(ATR)技术。   (4)2013年8月,赛默飞推出用于饲料现场快速分析的手持近红外光谱仪microPHAZIR AG。microPHAZIR AG分析仪预置有产业领先的INGOTTM饲料配料数据库,可准确分析蛋白质、水分、油分、灰分、纤维、淀粉、和其他参数。   (5)2013年9月,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发布了UH4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6)2013年10月,布鲁克继2011年首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化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mdash &mdash TANGO-R之后,推出新一代小型化TANGO-T近红外光谱仪,该款产品是针对液体样品设计的,主要应用于石化、石油以及食用油的相关检测。   (7)2013年11月,海洋光学在中国市场发布了近红外新品:AccuNIR2100台式果品近红外分析仪,AccuNIR2200便携式果品近红外分析仪,AccuNIR3100 近红外燃油品质分析仪。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果品的种植管理水平,以及采摘、储运、经销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具有重要意义。AccuNIR3100 近红外燃油品质分析仪适用于各种油品应用环境,从生产加工到存储,甚至是对油品研究的实验分析都能大显身手。   (8)2013年12月,滨松光子株式会社开发出新型多碱光阴极,其近红外灵敏度很高,将用于下一代微型PMT。产品可方便地集成到仪器中,期待能够有助于医学分析和环境监控等高精度私用仪器的开发。   (9)2014年1月,岛津与SPI( Summi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公司签订了以开发岛津手提式小动物用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使用1000 nm以上波长)新应用为目的的共同开发协议。   (10)2014年7月,波通公司发布新型近红外谷物分析仪Inframatic 8800,用于农田现场使用。Inframatic 8800采用固态硬盘和二极管阵列技术,光学部分没有任何的移动部件,更好地满足仪器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的高要求。   (11)2014年10月,美国 ZELTEX 公司推出ZX-50IQ 手持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可在现场(田间、粮仓、卡车)快速、准确地无损检测其中的蛋白质、脂肪及水分,适用于分析小麦、大麦、玉米、大豆、油菜籽、豆粕等。   (12)福斯在2014年推出了一款近红外仪器Infratec NOVA谷物面粉分析仪,Infratec NOVA使用近红外透射技术,能够同时检测大宗粮油商品的多项参数指标(水分、蛋白、油脂、淀粉等)。 (撰稿人:刘丰秋)
  • 国产近红外光谱仪的当务之急——访华东交通大学 刘燕德教授
    p   华东交通大学刘燕德教授在近红外领域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了,据悉,1998年9月,还在江西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近红外光谱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和积累让其对近红外光谱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于近红外光谱仪最具前景的应用,刘燕德介绍说,“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红外光谱技术未来在食品安全、生物医学、政府质检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br/ /p p   对于国产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发,刘燕德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目前中国的制造水平还不是特别高,如何解决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国产仪器走向实用性的关键;另外,当前国产仪器在核心光电部件方面做得还不是特别好,仪器的核心技术不少还依赖于进口,如何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突破是国产近红外光谱仪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p p   从2002年开始,刘燕德课题组围绕水果的内部品质快速无损在线检测和水果的成熟度便携式仪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发工作。此外,在水果表面质量安全方面也开展了很多基础应用研究工作。据介绍,最大的成果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水果内外品质和内部缺陷检测的动态在线分选仪器,并在江西、广东、广西、重庆、河北、山东等水果主产区推广应用。另外,围绕水果成熟度、糖度分析的便携式仪器也已经开发到第四代。 /p p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如下视频: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5238D795880CF7F4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br/ /p
  •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陈星旦:我们与近红外光谱仪打了几十年交道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08f40a91-c813-4e8b-9c84-d50fdccd4a36.jpg" title=" 陈星旦院士.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陈星旦院士 /strong /p p   长春光机所建所之初(1952年),就确定了光谱仪的研究方向。至1958年完成中型和大型摄谱仪研制后,王大珩先生提出光谱仪器自动化,要我去北京请教自动化所杨嘉墀先生。杨先生建议研制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在此项目的牵引下,光机所开辟了一些新的技术领域。1963年红外光谱仪通过鉴定,1964年获国家科委、计委、经委联合颁发的工业新产品一等奖。此后,长春光机所相继开展了多类光谱仪器的研制。 /p p   1980年代初,成立光谱仪器研究室。当时,近红外分析技术引起国内许多行业的重视,大量购进国外仪器。注意到这种情况,研究室开始招收研究生。在中国农科院吴秀琴女士的协助指导下,最早由研究生设计研制的实验装置,分析烟草的糖、油菜籽的油及小麦的蛋白质,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0.88,0.86。 /p p   1989年,商业部按“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研制”的要求,和我们签订研制两台仪器的协议,1991年在长春验收,用48份小麦粉,56份面粉,30份油菜籽预测,标准差均小于0.2%。 /p p   1990年代期间,由四川省成都粮食储藏研究所出面组织,我们合作承担完成了“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饲料生产近红外快速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粮食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的研究与开发”。研制的仪器,得到粮食及饲料部门的认可。 /p p   本世纪初的十多年,我们先后招收了十多位博士生及博士后,他们对茶叶、燃煤、人参、红枣及土壤等某些参数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并研制了相关仪器,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也开展了近红外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等前沿性科研工作。 /p p   总之,几十年来,我们承担过多项国家及地方的近红外项目。这些项目的本意是要制造产品在社会应用,但最后都是研制一两台通过鉴定就结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相关部门没有持续支持的计划,课题组成员结题后就各奔东西了。也许当时的领导们不知道,从研制一两台样机到做成产品,是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另外,也曾有一些企业家和我们商谈过合作。一开始,他们认识到近红外的市场潜力很大,愿意出资 但一知道投资不能短期内收回并赚钱,就退却了。 /p p   2004年,我应聘去广州暨南大学工作(双聘),在那里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实验室,培养了近十名硕士、博士生。2013年,与广州市签订院士工作站协议。2014年注册成立以近红外光谱仪器为主要方向的公司,聘用了几位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骨干,开启了近红外光谱仪器研产结合的发展之路。2016年这个公司生产的仪器已经销售到多家饲料厂。在广东省的提倡和支持下,公司还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保障产品研发,支持近红外光谱仪在产业化道路上开疆拓土。看来,我们和近红外光谱仪器打的几十年交道,要开花结果了。 /p p   科研如同艺术创造,科研成果就是一种作品,比如一幅画、一件雕塑、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科研成果得到社会应用,也能获得自我欣赏或满足,这是我搞科研的兴趣所在。回顾我从事科研六十多年,经历了几起几落,在其它领域也有一些成果获得了认可。近红外应该是我科研事业的最后一部作品。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国产近红外仪器遍地开花,走向国际。近年国内形势利好,国产仪器上升趋势已成。近红外同仁应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加速核心元器件的自主化进程,谱写出国产仪器的新篇章。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trong 陈星旦& nbsp & nbsp 长春光机所 /strong /p
  •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韩熹:十数载不变初心 耐寂寞终有所报
    p   我叫韩熹,2004年至今活跃在近红外光谱分析领域的实践者,自诩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杂”家,追随近红外之光十数载,虽青春不再,然不变初心,奉行“良心做人,诚信做事”之道,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事业已经第13个年头,目前行业现状是“做应用研究的多,做产品研制的少”,我算是少数派中的一员,立足于变幻莫测的仪器市场,坚持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研制,着实不易。 /p p    strong 启程-英贤仪器 /strong /p p   2004年,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系,实习期进入北京英贤仪器有限公司,随后成为姚建垣先生带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研制团队的一员。 /p p   从那时起,我便与近红外光谱分析事业结缘。在陆婉珍院士、袁洪福教授、褚小立博士等专家学者的领路下,团队突破了多项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研制技术壁垒,先后推出多款国产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并且首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计量学软件,选择石油化工分析应用领域为突破口,迅速占领市场,打破了进口仪器常年在市场、价格上的双垄断,让国人用得上、用得起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推开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国产化、商品化的大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816cf55c-ad34-454e-8748-ed1142465f1c.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英贤仪器创始人-姚建垣先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fd76c38e-01fc-4055-98bd-86491939676e.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陆婉珍院士对英贤仪器坚持国产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研制给予大力支持 /p p    strong 融合-聚光科技 /strong /p p   2007年,英贤仪器并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近红外光谱分析事业部,起承转合,我们重新规划产品定位方向,分别建立以CM-2000化学计量学分析软件为代表的软件阵营以及SupNIR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系列产品为代表的硬件阵营。 /p p   凭借多年化学计量学软件研发积累的经验,以及对国内、外化学计量学软件的深度剖析研究,公司决定将我借调至杭州总部,组建联合研发团队,着手设计与开发全新的化学计量学分析软件。历时一年,我们不辱使命,推出了CM-2000化学计量学分析软件,在整个界面设计与功能模块实现方面,打磨软件设计固有的思维棱角,以实际应用人员的思维为导向,使得整个建立模型、优化模型以及模型预测环节更符合应用人员操作习惯。随后2010年,我们将原本独立的测量软件与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整合,与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载体,研发了RIMP近红外光谱测量分析软件。 /p p   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研制方面,我们推出了SupNIR通用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系列产品,包括:便携型、实验室型和在线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国产化、产业化高精度、高稳定性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是产品设计理念,市场推广方面制定多套行业解决方案,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使得聚光科技迅速抢占国内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市场,成为国产近红外光谱分析仪龙头企业。 /p p    strong 定制-伟创英图 /strong /p p   2012年,随着我在聚光科技服务满五年,此时的聚光科技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事业上已经步入正轨,软、硬件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重点从之前的研发转为产业化、应用化阶段。此时的我,开始思考转型之路,经过一年的筹备,我们成立了北京伟创英图科技有限公司,邀请已经退休赋闲的姚建垣先生担当公司顾问,当他看到我们这些曾经的孩子已然成家,但对近红外光谱分析事业的热情不减,他决定不计薪酬,为我们掌舵护航。 /p p   公司理念是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专用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研制与产业化服务。这是一招险棋,因为不同用户的产品需求,虽然会有共用部分,但也存在差异化特色需求,这对公司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常规企业采取提供通用型仪器配合不同测量附件,以期适合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至于用户群体,则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既用户只有“使”的权利而没有“改”的便利,一旦提出“改”的想法,往往会被企业以“钱”和“量”拦在门外。例如:某些仪器配备的测样探头是将光源直接集成在探头内部,从而节省成本,但也使得光源直接照射被测物,导致的“热灼伤”问题会使得一些果品检测用户苦不堪言。此外,仪器添置与运维问题也是影响近红外光谱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用户既要为通用型仪器一些冗余的功能支付费用,甚至有可能因为价格因素选择放弃,还要考虑仪器后期运维带来的隐形二次费用问题。 /p p   伟创英图具备小、快、灵的企业特点,将原本复杂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拆分成可组合复用的核心模块,以“货架”方式为用户展现。结合用户测样的实际特点以及费用因素,为用户定制化专属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以及配套软件。为了让用户能有更多的选择,从创办公司至今,每每看到新品近红外光谱分析相关模块,我们都会先行采购,进行剖析研究,了解其产品特点与差异化核心价值,从软、硬两个方面形成统一的接口,并为用户推荐,让用户具有更多的选择权、自主权,成为国产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研制事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p p   截至目前,我们支持集成的光谱仪厂商包括:上海复享、博源光电、无锡微奥、台湾杨光绿能,日本滨松、德州仪器、海洋光学、JDSU、Si-Ware、INSION等,还在不断扩大 同时支持多种传感技术混合应用,以期丰富定制仪器的感知能力,包括:成像、控温、控流、机器人、GPS地理信息、无线传输等。 /p p   2017年,我将并行模型计算与优化技术融入ChemoStudio化学计量学软件,使其模型建立与优化效率大幅提高,运算耗时减少达到50%以上,同时增加智能学习功能,一方面丰富模型优化任务数量,另一方面剔除冗余模型优化任务,筛选后的有效模型优化任务数控制在十万级。本人认为提高单次运算速度的意义在于当涉及海量模型优化(云计算)时,可以带来可观的效率加成,大幅降低运算成本,提高运算效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c0167c9a-ae67-424d-b45b-d3db444e2b81.jpg" title=" 3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ChemoStudio模型优化功能 /p p   我提出“近红外感知、人工智能认知、人类社会交互”的近红外个人观,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近红外光谱分析终端凭借其无损、快速的特点极其适合作为物联网中产生数据的节点端,海量近红外光谱数据即将到来,人工智能将会让近红外光谱分析、应用能力得到爆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bd3663a3-303a-408b-83ff-cf1ba0364168.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近红外感知、人工智能认知、人类社会交互”的近红外个人观 /p p    strong 心路-不变初心 /strong /p p   作为业界“新瓶装老酒”的伟创英图,现在由一帮热血青年在为近红外光谱分析事业奋斗,我们拥有十数载的仪器研制、量产化经验,我们曾经摔倒无数,但我们继续前行,我们知道壁垒只会阻碍发展,分享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p p   姚建垣先生曾经跟我谈过他的创业艰辛,也分享过他的应变之策。对于制造企业,研制与销售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是不会一夜暴富,更不要有投机心理,踏踏实实做产品。对于技术应用、研究学者,要能“耐得寂寞,顶得压力”。 /p p   我深知,企业责任往往会被忽视,会被企业牟利生存的口号所掩盖,但做一个有责任、有良心的企业,更应是国人所追求、努力的方向,我坚信建立品牌价值,首先要建立品牌信任。我虽学历尚浅,怎奈痴迷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十多年只做一事,愿为国产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研制继续奉献青春。 /p p   “New NIR,New China”,让我们重新认识近红外,让世界重新认识我们。 /p p    strong 个人简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661a8257-053c-4556-bea6-dd164cf38322.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613141142_副本.jpg" / /p p   个人简介:韩熹,2004年至今活跃在近红外光谱分析领域的实践者,自诩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杂”家,以解决问题为优先导向,提供定制化近红外光谱分析解决方案。十二年间历经多项国家项目磨炼,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以不变初心应万变应用,提出“近红外感知、人工智能认知、人类社会交互”的近红外个人观。2017年,在其研发的ChemoStudio化学计量学软件实现并行模型优化技术,运算耗时减少达到50%以上。 /p p    strong 人生格言: /strong 耐得寂寞,顶得压力 /p
  • 国产近红外技术应用现状解析——采访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德勇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2019年4月18日—19日,第十三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9)在青岛盛大召开。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到了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德勇,他为我们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在国内粮油质检系统的应用现状、国内外近红外光谱仪的差别及吉天自主研发的近红外光谱仪的优势。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14px " 详细内容请点击视频查看: /span /strong /span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DEAFA68261CFD8B5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李德勇说,近红外技术在粮油质检系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无论国家级的粮食科学研究院还是政府各县级单位,都有配备近红外设备。当然,近红外设备为广大一线的粮油加工厂也创造了很多效益。从整体需求来说,近红外设备这几年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据介绍,从市场体量来看,近红外设备主要以进口为主。进口设备大概占到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而国产设备只有四分之一。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对于这样的现状,李德勇介绍了两方面的看法。他认为,“在行业的广度方面,国外近红外技术发展历史比较久,覆盖的行业也比较广泛。而国产近红外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目前还是集中在与粮食加工相关的行业,其他行业有应用但并不完善。不过单独从粮油加工角度来看,国产近红外设备虽然涉及不广泛,但使用程度与国外产品相比也基本平分秋色。在专业化程度方面,近红外技术正朝着一个非常专业的设备方面走,国外的厂商都在努力淡化近红外的概念,而国内厂商目前则还是围绕近红外的技术做。”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吉天仪器在近红外产品的开发方面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历史,是国内近红外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李德勇在谈到吉天仪器的近红外光谱仪的时候说,“吉天仪器的优势有两点,首先,我们有较长的时间积累,多年来,我们在近红外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方面一直投入和开发;其次,我们的产品有较高的性价比,在仪器的指标、性能方面能够达到国外水平,这也满足了客户对国产仪器的期望。” /span /p p br/ /p
  • 周青梅: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仔细拜读了各位老师讲述的近红外故事,在佩服学习之余也有些动笔的冲动。相对于各位专家,我对近红外技术研究不值一提,但对近红外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啤酒行业的应用时时刻刻想去关注。  对近红外的了解,从1997年进入检测行业就有听说,实验室的前辈们反映的情况是近红外检测只是快速但不够准确,不适合实验室的仲裁检测。但其快速环保的检测手段还是让我时刻关注其应用情况,希望自己的实验室也能有这样的仪器。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对检测频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检测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啤酒的原辅料属于农产品,产品质量经常是参差不起,需要加大检测的频次才能更好的评价产品质量。特别是2007年,啤酒生产的原料大麦,由于进口大麦产量的减少,价格不断飘升,啤酒企业纷纷把眼光转向国产大麦,由于我国是各家各户的种植方式,每家的品质都会有所区别,必须进行大批量的快速检测来对大麦进行筛选分类才能满足工艺要求,寻找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成了当务之急,此时实验室人员又把目光聚焦在了近红外上,不同的仪器厂家都表示能解决我们的检测难题,但由于以前购买近红外仪的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关于近红外在啤酒行业的应用及相关文献少造成各部门对近红外仪实际应用的担心,又加上仪器的价格高等原因,所以采购仪器在进行审批时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FOSS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台试用仪器,通过与FOSS公司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对近红外分析法和国家标准方法进行了显著性检验,通过大量数据得出了近红外光谱法和国家标准方法的检测准确性无显著性差异且精确度高于国标方法。消除了各部门对检测准确性的怀疑,很快就购买了第一台近红外分析仪,对啤酒原料大麦进行快速检测。高效准确的检测结果让我们对近红外分析仪的应用有了信心,在工作之余也进行相关的探索,建立了一些适合啤酒原料(如大米、麦芽等)的分析模型,解决了因检测速度慢而影响采购进度和生产工艺调整的难题,得到了行业专家的认可。  2013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的燕泽程、刘慧颖老师带领的专家团队到燕京进行调研活动,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近红外的应用情况。2015年褚小立老师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微信群,有幸成为大家庭中的一员,群中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更坚信近红外在啤酒行业的应用前景,于2015年公司再次购买了两台近红外分析仪,在应用的同时也进行相关的研究。  有了近红外在石油、制药、饲料和烟草等行业的应用先例,有了行业协会建立的良好平台,有了各行业专家的先进经验,许多先进的理论研究一定能很快进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其在啤酒检测行业的作用。    燕京啤酒技术中心 周青梅
  • 300万!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近红外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OITC-G220221834项目名称: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近红外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3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包号货物名称数量(台/套)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采购预算(万元人民币)1近红外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1是300投标人可对其中一个包或多个包进行投标,须以包为单位对包中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不得拆分,评标、授标以包为单位。2、技术要求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的3个月内交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浙江嘉兴开展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仪研发实现航天科技成果转化
    p   近日,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章展煌院长等二名同志应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领导一起赴北京参加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探月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调研会。 /p p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作为探月工程的参与单位,通过技术攻坚,在深空探测领域掌握了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原位光谱探测技术,实现了月球表面土壤成分的快速分析。为了贯彻“军民融合”的战略方针,针对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对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行业需求,开展了食品药品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仪器研发,以实现航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p p   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近红外快速检测试点单位,于2008年装备了德国布鲁克Matrix-F近红外光谱仪,结合药品快速检测软件,每年进行1000余批次药品现场快检筛查。 /p p   今年以来,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嘉兴光电工程中心强强合作,协助进行了近红外检测技术在食品药品快速检测领域的研究。双方技术人员通过国产仪器和进口仪器的数据比对实验,为国产仪器的研发提出了建议,实现了技术互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p p   此次两单位一起赴北京参加探月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调研会,通过新样机现场演示、PPT成果展示等方式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汇报了项目的研究进展,得到了广泛好评。 /p p   下一步,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将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嘉兴光电工程中心进一步开展深入科研合作,推进近红外检测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在促进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构建全国性的光谱云检测系统方面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p
  •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刘建学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8b212357-a653-4781-bde2-dd3f0a1f4de3.jpg" title=" 刘建学.jpg" / /p p   我与近红外结缘,起于1996 年,算起来也算是近红外战线的一名“老兵”了,不过只是“老兵油子”而已,袁洪福理事长、韩东海副理事长那才是将军呢。 /p p   回想起近红外工作的岁月,有喜悦,也有郁闷 有振奋,也有彷徨。最初的时段,主要困难是可参阅的资料太少,而我的经历也同韩老师一样——机械出身,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但最大的困难是计算机,内存小,运算速度慢,对于光谱庞大的数据运算不能满足,而且没有现成的软件可用,只好自己编程,有时为了编译过程通不过,可能耗费半天、一天甚至两天,到最后可能只是因为一个符号的错误。每当问题得到解决时,真有一股振臂而呼的冲动,同时又会自恋一番:“我真伟大!”为了提高运算速度,我将一个数组一个数组的运算,算完一个存入硬盘,给一个地址,使得计算机“咯咯吱、咯咯吱”(硬盘的读存声音)的反复存取,哎,可怜我那计算机& amp #823& amp #823从286 换到386,一个模型的一次优化计算也仅仅是从56 小时减到42 小时! /p p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随着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深入了解,既然这项技术属于二次检测技术,既然“特定物质对近红外光有特异吸收”,那么我想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是否能被近红外信息光所反映?于是我检测了大米胶稠度这个物理指标,其结果使我非常吃惊,与国标方法相当一致,这也更加使我相信,近红外信息反映了物质的综合特性。但如果你问我到底是什么组分产生这个结果,我没有再深入研究,真回答不上来。大概是因为大米中的支链淀粉起了主要作用,当然也不排除蛋白质、脂肪等成分的综合作用。 /p p   基于这次试验,再后来我又试着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微生物的检测,主要是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以及同类菌之间的鉴别,效果也较好。使我对此发生兴趣的原因,是早些年给奶制品企业建立的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菌落数的预测模型。很多企业要靠收购奶农的牛奶来维持持续生产,在原料奶的收购中要进行等级划分,其中的生物学指标是菌落数和大肠杆菌数,用常规方法奶农要等一周后才能领到原料奶钱。如果近红外方法可以,那应该是最理想的方法了。于是通过现场样品采集,包含所有供奶单位和个人的所有存栏的样品,建立了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的数学模型,其结果满足生产需要,为企业结省了大量资金,也减少了不少可能的麻烦。现时企业使用的进口设备菌落总数测定仪在当时还没有。其实根据企业标准,50 万cfu/ml以下为一级,50~100 万cfu/ml 为二级,100~200 万cfu/ml为三级,200~500 万cfu/ml为四级,500 万cfu/ml以上为五级,我只是进行了分级而已。这篇文章在全国第一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有收录。 /p p   可能大家会有疑问,大肠杆菌能测吗?我也有相同疑问,因为牛奶本身是复杂成分的集合体,大肠杆菌本身组分在牛奶中也同样存在,为何能够区分?这也是我近年来基本没有间断探索的问题,到底是菌中哪些物质对近红外光有特异吸收,我从细胞壁的组成、细胞质的组成成分中进行筛选,但其中困难还是很大的,也产生过退缩情绪,最可惜的是几次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却没有得到资助。 /p p   目前进行的工作除继续对致病菌近红外敏感组分的筛选外,还在进行白酒原酒的分级方法研究,其骨架成分的研究很快完成,期望能开发出便携或在线分级仪器,以后再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愿我们的事业更加红火。 /p
  • 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近红外光谱发展史视频征集的通知
    p    strong 各相关单位和理事: /strong /p p   国运系于国策,战略决定成败。40年前的春天,一次科学大会,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勾勒出一幅中国未来发展的壮丽蓝图。科学春天的到来,打开了国门,用更为积极的心态去感知世界,也催动了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萌芽与迸发,更造就了今日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千花竞放,百舸争流。 /p p   中国近红外光谱,顺应历史洪流,在机遇中诞生,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迈向未来。为了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历史没有真空,为了记录中国近红外光谱迁跃史,为了2021年国际近红外光谱会议中国近红外团队积累素材,中国近红外光谱学会拟向所有近红外相关从业者(近红外仪器生产厂商和用户)征集视频。 /p p   视频相关事宜如下: /p p   1.视频应紧扣主题,导向积极向上,表现方式富于创意,语言生动活泼,用新时代的视角捕捉近红外光谱仪器时代变迁,用镜头语言记录近红外光谱带给中国的价值。 /p p   2.具体选题内容可围绕在中国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厂家的重要战略任务谈认识谈体会,围绕近红外光谱仪器新品性能参数变化,围绕“NIR在中国各领域的实际应用”阐述近红外人如何看、如何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新时代的NIR真得很酷、我的中国NIR梦,我最欣赏的NIR仪器是XX、一起告白近红外、晒晒这40年以来我用过的近红外、近红外仪器在中国的40年、我与近红外的小美好、反映近红外领域科研先锋人物,近红外领域时代楷模等重大先进典型的感人故事等。 /p p   3.视频脚本将由视频制作团队与征集方共同完善,独立视频的版权归征集方厂家所有,完整版视频版权归中国近红外光谱学会所有。 /p p   视频时长:1分钟以内短视频 或 1分钟以上5分钟以内宣传视频 /p p   视频形式:实拍或者动画,形式不限 /p p   视频用途:近红外光谱会议暖场播放,培训宣传插播,行业展会科普展播,二维码形式宣传册传播 /p p   视频播出平台: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哔哩哔哩动画,抖音,腾讯微视,仪器信息网,指点网。 /p p   分会拟与指点网视频制作团队合作开展这项活动,有意参加这项活动的单位或个人请与指点网联系。 /p p   联系方式: /p p   联系人:包锞炜 /p p   E-mail:kiwi.bao@zhidian.la /p p   微信:kiwicoco /p p   二维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674a7a3-8722-47a1-b4be-811671d625ed.jpg" title=" 微信截图_20181229100357.jpg" alt=" 微信截图_20181229100357.jpg" / /p p br/ /p p   电话:15962329520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12月28日 /p p br/ /p
  • 《近红外光谱新技术/应用进展》专题约稿
    p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多方位展现我国在近红外光谱领域的最新成果,仪器信息网和近红外光谱分会计划合作制作《近红外光谱新技术/应用进展》网络专题,同时也以此献礼近红外分会成立10周年,并寄语2021年国际近红外大会。现在正式向各位专家老师约稿,稿件将在仪器信息网资讯栏目发布,并在专题中集中展示。 /p p strong   投稿要求如下: /strong /p p   投稿人职称在副研/副教授以上,喜欢以文会友,投稿作者可以署真名,也可以署笔名 /p p   稿件文体不限,要求必须是原创(未在任何公开期刊或者网络发表过),内容完整,字数1000字以上 /p p   内容聚焦近红外光谱仪器和技术(拒绝广告),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p p   (1) 近红外光谱仪器、技术及应用发展综述 /p p   (2) 近红外光谱仪器/技术/应用/方法等重大研究进展/成果 /p p   (3) 国内外近红外光谱仪器市场及产业分析 /p p   (4) 近红外光谱仪器及应用相关标准/法规概况及解读 /p p   (5) 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与进口的差别/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发展的建议 /p p   (6) & #8230 & #8230 /p p strong   稿费: /strong /p p   根据文章内容的符合度、文章深度、篇幅、点击次数(关注度)等方面的考量,一经录用,文章的作者将获得500-1000元的稿费。 /p p    strong 投稿邮箱: /strong yej@instrument.com.cn /p p    strong 投稿时间: /strong 即日起至2019年10月31日 /p p    strong 咨询电话: /strong 010-51654077-8045 /p p    strong 注意事项: /strong 投稿作者需附个人简单介绍及联系方式,稿件录用后,仪器信息网编辑会主动与您联系。 /p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3010.00万元采购红外光谱仪,生态环境遥感,近红外光谱仪,高光谱仪,流动...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 红外光谱仪,生态环境遥感,近红外光谱仪,高光谱仪,流动注射分析 开标时间: 2022-05-10 10:00 采购金额: 3010.00万元 采购单位: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采购联系人: 高奥 采购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 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 代理联系人: 彭晓玲 代理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详细信息 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CQS22A00203)公开招标公告 重庆市-渝北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4-19 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CQS22A00203)公开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19日 项目概况: “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获取采购文件,并于 2022年5月10日 10: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号:CQS22A00203 采购执行编号:1708-BZ2200460295AH 项目名称: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30,100,000.00元 最高限价:30,100,000.00元 采购需求: 包号: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环保设备 2,830,000.00元 1 批 破碎机--主要功能:用于多种细胞、细菌、病毒及动植物组织的破碎,同时可用来乳化、分离、匀化、提取、消泡、清洗、纳米材料的制备、分散及加速化学反应等。 包号:2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应用中心建设环保设备 3,100,000.00元 1 批 连续流动分析仪--仪器用途:用于测定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和环境水中的氨氮、硝氮、亚硝氮、磷酸盐。等 包号:3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三峡库区水环境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环保设备 5,905,000.00元 1 批 地物光谱仪--功能用途:可在野外利用太阳光谱进行测量,用于野外便携式测量植物、土壤、水体等物体反射光谱。广泛应用于遥感、测绘、生态、水文、水利、气象、环保等研究领域。仪器操作简单,自动去除暗电流干扰,具有波长漂移锁定功能,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有效。可实现无线操作控制。等 包号:4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 6,500,000.00元 1 台 用于测定大气与污染源排放中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排放特征、物种分布和高时间分辨率动态特征。等 包号:5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苏玛罐 900,000.00元 100 个 低碳不锈钢罐,内壁和阀体及接头必须经过硅烷化处理。等 包号:6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便携式温室气体观测系统 500,000.00元 1 套 温室气体观测系统便携式,系统总重不超过30kg。等 包号:7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1,355,000.00元 1 批 近红外光谱仪--用于环境土壤样品中全氮、碱解氮、PH值、有机磷、有机钾、水份等的快速检测,满足相关国家标准方法的分析需求。等 包号:8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土壤多通道碳通量自动测量仪等设备 3,520,000.00元 1 批 地表水一维水质模型:用于河口、河流、灌溉渠道以及其他水体的模拟一维水动力、水质和泥沙运输等,可进行泥沙输运、水质预测分析、水生态模拟等。 包号:9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环境与土壤监测自动采集系统等设备 2,630,000.00元 1 批 环境与土壤监测自动采集系统--主要功能:长期自动定位监测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空气温湿度。等 包号:10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机载高光谱激光雷达一体化成像系统等设备 1,110,000.00元 1 批 机载高光谱激光雷达一体化成像系统:集成一体式高光谱激光雷达监测系统采用无人机搭载高光谱相机及一体式激光雷达,一次飞行同步获取高光谱及激光雷达数据。等 包号:11 包内容 最高限价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机载温室气体测量系统等设备 1,750,000.00元 1 批 开路涡度碳通量测量系统--主要功能:采用涡度相关原理,利用快速响应的传感器来测量大气下垫面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可用于测定生态系统碳、水交换通量、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动量通量、摩擦风速,以及其它物质通量(如CO等),主要应用在边界层理论研究、大气扩散、能量收支研究、水分及其它物质收支研究等领域。等 最高限价总计:30,100,000.00元 合同履行期限:包1、包8: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5个月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2: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12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3、包9、包10: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4个月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4: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24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5、包6: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3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7: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国产设备3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进口设备9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11: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13个月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无 三、获取公开招标文件的地点、方式、期限及售价 获取文件期限:2022年4月19日 至 2022年4月25日。 每天上午09:00:00至12:00:00,下午13:30:00至17:0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 文件购买费:0.00元/包 获取文件地点:重庆市政府采购网 方式或事项: (一)投标人应通过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登记加入“重庆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库”。 (二)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请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网上下载本项目招标文件、图纸、澄清等开标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投标人领取或下载与否,均视为已知晓所有招标内容。 (三)招标文件公告期限:自采购公告发布之日(2022年4月19日)起五个工作日。 (四)招标文件提供期限:2022年4月19日至2022年4月25日。 四、投标文件递交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2022年5月10日 10:00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 五、开标信息 开标时间: 2022年5月10日 10:00 开标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采购项目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一)按照《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8号)和《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9号)的规定,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二)按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0〕46号)的规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三)按照《财政部、司法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的规定,落实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政策。 (四)按照《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 141号)的规定,落实支持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发展政策。 八、联系方式 1、采购人信息 采购人: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采购经办人:高奥 采购人电话:023-67850069 采购人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旗山路252号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代理机构: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 代理机构经办人:彭晓玲 刘静 代理机构电话:023-67118096 67120648 代理机构地址:重庆市江北区五简路2号重庆咨询大厦B座502室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彭晓玲 刘静 项目联系人电话:023-67118096 67120648 九、附件 公开招标—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终审稿).doc 免责声明: 本页面提供的内容是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布的,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对其内容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公开招标—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终审稿).doc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红外光谱仪,生态环境遥感,近红外光谱仪,高光谱仪,流动注射分析 开标时间:2022-05-10 10:00 预算金额:3010.00万元 采购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CQS22A00203)公开招标公告 重庆市-渝北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4-19 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CQS22A00203)公开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19日 项目概况: “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获取采购文件,并于 2022年5月10日 10: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号:CQS22A00203 采购执行编号:1708-BZ2200460295AH 项目名称: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30,100,000.00元 最高限价:30,100,000.00元 采购需求: 包号: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环保设备 2,830,000.00元 1 批 破碎机--主要功能:用于多种细胞、细菌、病毒及动植物组织的破碎,同时可用来乳化、分离、匀化、提取、消泡、清洗、纳米材料的制备、分散及加速化学反应等。 包号:2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应用中心建设环保设备 3,100,000.00元 1 批连续流动分析仪--仪器用途:用于测定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和环境水中的氨氮、硝氮、亚硝氮、磷酸盐。等 包号:3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三峡库区水环境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环保设备 5,905,000.00元 1 批 地物光谱仪--功能用途:可在野外利用太阳光谱进行测量,用于野外便携式测量植物、土壤、水体等物体反射光谱。广泛应用于遥感、测绘、生态、水文、水利、气象、环保等研究领域。仪器操作简单,自动去除暗电流干扰,具有波长漂移锁定功能,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有效。可实现无线操作控制。等 包号:4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 6,500,000.00元 1 台 用于测定大气与污染源排放中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排放特征、物种分布和高时间分辨率动态特征。等 包号:5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苏玛罐 900,000.00元 100 个 低碳不锈钢罐,内壁和阀体及接头必须经过硅烷化处理。等 包号:6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便携式温室气体观测系统 500,000.00元 1 套 温室气体观测系统便携式,系统总重不超过30kg。等 包号:7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1,355,000.00元 1 批 近红外光谱仪--用于环境土壤样品中全氮、碱解氮、PH值、有机磷、有机钾、水份等的快速检测,满足相关国家标准方法的分析需求。等 包号:8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土壤多通道碳通量自动测量仪等设备 3,520,000.00元 1 批 地表水一维水质模型:用于河口、河流、灌溉渠道以及其他水体的模拟一维水动力、水质和泥沙运输等,可进行泥沙输运、水质预测分析、水生态模拟等。 包号:9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环境与土壤监测自动采集系统等设备 2,630,000.00元 1 批 环境与土壤监测自动采集系统--主要功能:长期自动定位监测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空气温湿度。等 包号:10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机载高光谱激光雷达一体化成像系统等设备 1,110,000.00元 1 批 机载高光谱激光雷达一体化成像系统:集成一体式高光谱激光雷达监测系统采用无人机搭载高光谱相机及一体式激光雷达,一次飞行同步获取高光谱及激光雷达数据。等 包号:1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机载温室气体测量系统等设备 1,750,000.00元 1 批 开路涡度碳通量测量系统--主要功能:采用涡度相关原理,利用快速响应的传感器来测量大气下垫面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可用于测定生态系统碳、水交换通量、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动量通量、摩擦风速,以及其它物质通量(如CO等),主要应用在边界层理论研究、大气扩散、能量收支研究、水分及其它物质收支研究等领域。等 最高限价总计:30,100,000.00元 合同履行期限:包1、包8: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5个月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2: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12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3、包9、包10: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4个月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4: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24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5、包6: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3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7: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国产设备3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进口设备9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11: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13个月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无 三、获取公开招标文件的地点、方式、期限及售价 获取文件期限:2022年4月19日 至 2022年4月25日。 每天上午09:00:00至12:00:00,下午13:30:00至17:0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 文件购买费:0.00元/包 获取文件地点:重庆市政府采购网 方式或事项: (一)投标人应通过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登记加入“重庆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库”。 (二)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请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网上下载本项目招标文件、图纸、澄清等开标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投标人领取或下载与否,均视为已知晓所有招标内容。 (三)招标文件公告期限:自采购公告发布之日(2022年4月19日)起五个工作日。 (四)招标文件提供期限:2022年4月19日至2022年4月25日。 四、投标文件递交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2022年5月10日 10:00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 五、开标信息 开标时间: 2022年5月10日 10:00 开标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采购项目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一)按照《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8号)和《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9号)的规定,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二)按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0〕46号)的规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三)按照《财政部、司法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的规定,落实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政策。 (四)按照《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 141号)的规定,落实支持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发展政策。 八、联系方式 1、采购人信息 采购人: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采购经办人:高奥 采购人电话:023-67850069 采购人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旗山路252号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代理机构: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 代理机构经办人:彭晓玲 刘静 代理机构电话:023-67118096 67120648 代理机构地址:重庆市江北区五简路2号重庆咨询大厦B座502室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彭晓玲 刘静 项目联系人电话:023-67118096 67120648 九、附件 公开招标—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终审稿).doc 免责声明: 本页面提供的内容是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布的,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对其内容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公开招标—环科院2022年环境科研监测设备能力建设(第一部分)(终审稿).doc
  • 岛津与SPI签订近红外荧光成像应用共同开发协议
    近日,岛津制作所(社长:中本晃、京都市中京区)与SPI( Summi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公司(社长:寺胁良树、东京都中央区)签订了以开发岛津手提式小动物用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正在开发中,使用1000 nm以上波长)新应用为目的的共同开发协议。 手提式小动物用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原型机) 本系统是由岛津制作所与东京理科大学(校长:藤嶋昭、东京都新宿区)在从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的共同研究中成功开发的、小动物用in vivo(生体内)荧光成像装置原型机,可使用比过去近红外荧光成像所用的700~900nm波长带更长的1000 nm以上近红外区域,可降低生物组织所造成的光散射及光吸收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高解像度实现了高精细成像。并且,具备可单人移动的紧凑外形尺寸与重量,可以满足研究人员将其携带到动物管理区域等中实施快速测定的需求。 SPI公司是in vivo发光?荧光成像装置进口销售的大型公司,是引导日本in vivo成像市场的行业先驱者,特别在小动物用成像装置的商品销售以及应用支持方面广获好评。 【共同开发的目的与今后的动向】 为发挥分析计测仪器的性能满足各种的研究需求,分析方法与应用的开发必不可少。岛津与SPI将快速推进共同开发,力求建立本系统的全新应用,以满足生命科学研究市场的需求。 岛津制作所将依据本共同开发的成果,实施原型机的商品化,争取在2014年投入市场。 备注:※所谓荧光成像是将荧光标记化的探针聚焦在生物体内的目标分子或細胞?脏器中,在体外从空间?时间角度监测生物质发现、细胞?脏器功能、探针动态的技术。已成为在解明肿瘤转移机理、再生医疗等利用实验动物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技术。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189.00万元采购纤维测定仪,近红外光谱仪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 纤维测定仪,近红外光谱仪 开标时间: null 采购金额: 189.00万元 采购单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采购联系人: 刘老师 采购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 河南省教育招标服务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 姚刚 代理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详细信息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2022-01-11 项目概况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登录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门户网站(http://www.hnggzy.net/)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1月19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豫财竞谈-2021-105 2、项目名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 3、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 4、预算金额:1,890,000.00元 最高限价:1890000元 序号 包号 包名称 包预算(元) 包最高限价(元) 1 豫政采(2)20220021-1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B包 790000 790000 2 豫政采(2)20220021-2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A包 1100000 1100000 5、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 5.1采购货物名称及数量:豫政采(2)20220021-1:近红外分析仪1台、蛋品分析仪1台、膳食纤维分析仪1台。豫政采(2)20220021-2:中高压制备层析系统1套、中高压制备层析系统配套(蛋白电泳及湿转系统)1套、质构仪1台。5.2标包划分:共2个标包5.3采购货物技术性能指标:详见第四章“采购需求”5.4采购范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所含全部货物的供货、运输、保险、装卸、安装、检测、调试、试运行、验收交付、培训、技术支持、售后保修及相关伴随服务;5.5交付期:合同签订后90日历天5.6交付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5.7质量标准: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技术标准5.8质保期:国产设备叁年、进口设备壹年。 6、合同履行期限:自签订合同后至质保期结束 7、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8、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是 二、申请人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满足的资格要求: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微企业、监狱企业及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所投产品为进口产品时供应商需提供《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证书》。 三、获取采购文件 1.时间:2022年01月12日 至 2022年01月14日,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3: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登录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门户网站(http://www.hnggzy.net/) 3.方式:登录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门户网站(http://www.hnggzy.net/)动,具体办理事宜请查阅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门户网站(http://www.hnggzy.net/)“办事指南”专区的《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主体信息库登记指南(工程建设、政府采购)》。 4.售价:0元 四、响应文件提交 1.时间:2022年01月19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加密电子响应文件须在响应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通过“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门户网站(http://www.hnggzy.net/)”电子交易平台加密上传。逾期上传的或者未上传指定系统的响应文件,采购人不予受理。 五、响应文件开启 1.时间:2022年01月19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远程开标室(四)- 5(郑州市经二路12号 经二路与纬四路向南50米路西) 六、发布公告的媒介及招标公告期限 本次招标公告在《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中国政府采购网》、《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河南省教育招标服务有限公司网站》上发布, 招标公告期限为三个工作日 。 七、其他补充事宜 无 八、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照以下方式联系 1. 采购人信息 名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北路6号 联系人:刘老师 马老师 联系方式:0371-63516118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如有) 名称:河南省教育招标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116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内原农信楼 联系人:姚刚 翟向阳 侯雷胜 联系方式:0371-56058519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姚刚 翟向阳 侯雷胜 联系方式:13938562737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纤维测定仪,近红外光谱仪 开标时间:null 预算金额:189.00万元 采购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河南省教育招标服务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1-11 项目概况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登录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门户网站(http://www.hnggzy.net/)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1月19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豫财竞谈-2021-105 2、项目名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 3、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 4、预算金额:1,890,000.00元 最高限价:1890000元 序号 包号 包名称 包预算(元) 包最高限价(元) 1 豫政采(2)20220021-1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B包 790000 790000 2 豫政采(2)20220021-2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A包 1100000 1100000 5、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 5.1采购货物名称及数量:豫政采(2)20220021-1:近红外分析仪1台、蛋品分析仪1台、膳食纤维分析仪1台。豫政采(2)20220021-2:中高压制备层析系统1套、中高压制备层析系统配套(蛋白电泳及湿转系统)1套、质构仪1台。5.2标包划分:共2个标包5.3采购货物技术性能指标:详见第四章“采购需求”5.4采购范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饲料营养评估进口类科研仪器采购项目所含全部货物的供货、运输、保险、装卸、安装、检测、调试、试运行、验收交付、培训、技术支持、售后保修及相关伴随服务;5.5交付期:合同签订后90日历天5.6交付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5.7质量标准: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技术标准5.8质保期:国产设备叁年、进口设备壹年。 6、合同履行期限:自签订合同后至质保期结束 7、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8、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是 二、申请人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满足的资格要求: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微企业、监狱企业及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所投产品为进口产品时供应商需提供《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证书》。 三、获取采购文件 1.时间:2022年01月12日 至 2022年01月14日,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3: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登录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门户网站(http://www.hnggzy.net/) 3.方式:登录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门户网站(http://www.hnggzy.net/)动,具体办理事宜请查阅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门户网站(http://www.hnggzy.net/)“办事指南”专区的《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主体信息库登记指南(工程建设、政府采购)》。 4.售价:0元 四、响应文件提交 1.时间:2022年01月19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加密电子响应文件须在响应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通过“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门户网站(http://www.hnggzy.net/)”电子交易平台加密上传。逾期上传的或者未上传指定系统的响应文件,采购人不予受理。 五、响应文件开启 1.时间:2022年01月19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远程开标室(四)- 5(郑州市经二路12号 经二路与纬四路向南50米路西)六、发布公告的媒介及招标公告期限 本次招标公告在《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中国政府采购网》、《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河南省教育招标服务有限公司网站》上发布, 招标公告期限为三个工作日 。 七、其他补充事宜 无 八、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照以下方式联系 1. 采购人信息 名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北路6号 联系人:刘老师 马老师 联系方式:0371-63516118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如有) 名称:河南省教育招标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116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内原农信楼 联系人:姚刚 翟向阳 侯雷胜 联系方式:0371-56058519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姚刚 翟向阳 侯雷胜 联系方式:13938562737
  • 探秘大脑“地图”!北航汪待发,研发“世界首个”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
    近日,新华社“走进中国新科技”系列专题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樊瑜波、李德玉、汪待发联合团队所研发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了深入报道今天,带大家走近联合团队中的汪待发副教授踏足“脑功能疾病诊疗”科技前沿汪 待 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脑机接口、脑功能评价、神经调控等方面研究已有20余载,作为课题组长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等基金课题。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数十项。致力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领域的研究、研发、产业化与临床应用,研发装备已在包括301医院、宣武医院、上海华山医院、清华大学等400余家单位示范应用;支撑在Human Behaviour、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NeuroImag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攻克世界难题研发“戴在头上的功能核磁”大脑是人类最复杂神秘的器官,思想的萌生之地,生命的承载中枢。了解大脑的功能和运行机制,可以揭示人类学习、智慧、发育的诸多奥秘,也是治疗中风、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重大脑疾病的基础。人类对大脑运行机制的不断探索和深刻理解,更为新一代类脑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生物学理论基础。自然状态下大脑活动的高分辨成像是世界难题。目前,主流的脑功能成像方法包括功能核磁共振(fMRI)、核素成像(PET)、脑电(EEG)、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等。然而,大型脑功能成像系统包括fMRI、PET体积庞大,并且患者不能有头动,不适合于自然情景;EEG相对轻便,然而其空间分辨率低,并且对于头动、电磁的干扰均非常敏感。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为自然状态下的高分辨脑成像带来了新型技术平台,亦被称为“戴在头上的功能核磁”。它和fMRI一样,探测的是大脑氧代谢的载体(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由于采用的光学手段,它空间分辨率高(1-3cm)、适合于各种自然状态,可以一边运动一边检测、一边说话一边检测、一边治疗一边检测,为中国上亿的脑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诊断、疗效评价、疗效预测、用药/干预/康复方案的指导等提供了创新性手段,这包括脑卒中神经康复、精神疾病、儿童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等。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原理然而,高端脑影像设备的关键技术长期被发达国家垄断。例如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长期被美日等垄断,单价在数百万,但却不能解决亚洲人有黑色头发覆盖区域(顶叶、枕叶等)成像的难题,限制了脑功能检查和研究的开展。汪待发副教授,是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第三代的践行者。2010年博士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任教。当时,北航生医学院刚刚建院不久,立意高远,把学院科研发展聚焦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牵引的医工科学和技术上。汪待发扎根北航,攻坚近红外脑功能成像领域的难题。通过自己多年如一日的努力,以及与包括樊瑜波、李德玉等北航的血流动力学分析、高精密传感专家的不断研讨和思想碰撞,经历数百次的试验、挫折和迭代验证,他终于突破了近红外超微光探测技术,攻克了亚洲人有黑色头发的脑区(顶叶、枕叶等)的快速精准成像的世界难题。汪待发团队fNIRS产品覆盖的行业应用2016年初,依托北航校地合作平台孵化,汪待发创立了慧创医疗,立志要克服成果转化这个陌生领域的重重困难,坚定地把科研成果落实在祖国的大地上。依托科技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汪待发领导的慧创团队与北航联合团队开展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2019年研发推出了世界上首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超100通道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置,突破性地实现了全脑成像,实现了中国近红外脑功能成像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创性进展。世界上首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超100通道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置在此基础上,将超微光技术进一步数字化,汪待发带领团队研发了世界首台获医疗器械证的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其平板电脑大小的身形,却具备领先于进口台式设备的成像性能,让临床和科研专家惊叹,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世界首台获医疗器械证的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目前,汪待发团队所转化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列产品及技术,已在301、北京协和、上海华山、四川华西、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800余家一流临床及科研单位示范应用,开展临床检查和科学研究,并已支撑专家在以Nature Human Behaviour为代表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了SCI论文180余篇,在国内外形成了广泛影响。在北航原始创新的加持下,慧创医疗作为唯一一家企业起草单位,与国家药监局合作,制定了中国首个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强制性国家标准。同时,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产品NirScan,因其“高精尖”装备+原创+领先的综合属性,获评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近红外脑成像设备支持用户发表的高水平SCI论文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临床应用痛点为推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更好地解决临床痛点需求,作为医工专家,汪待发积极把自己变成“最懂临床需求的科学家”。目前,他担任了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二届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婴幼儿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组副组长,并担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特聘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外聘专家。作为fNIRS领域TOP科学家,他每年在全国各地完成约30余场高质量的学术讲座,与临床专家深入交流,积极推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临床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在樊瑜波教授的鼓励下,依托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平台(医工结合),汪待发所带领的团队,仅2023年就开展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脑科学领域相关培训近20次,合计邀请了近70位脑科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合计线下培训人员超600人,线上培训超8000人。2021年,汪待发与国内顶级医院的临床专家一起,撰写了中国首个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专家共识,为该技术在临床的快速应用和发展做出了积极推动。2022年底,北航樊瑜波、李德玉、汪待发联合团队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开发及临床应用”成果获得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最高奖项——“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这一奖项的获得,体现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行业对北航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和系统成果的充分肯定。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荣获“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证书近年来,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基础上,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牵引下,汪待发团队瞄准了另一个脑科学世界级难题“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治疗”。团队目前在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发的“近红外光脑功能治疗仪”目前已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创新医疗器械设置特别审批通道)。这是国家药监局为具备重大创新的医疗器械开辟的一条审查极为严格的注册证快速申请通道。从2014年国家药监局正式颁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的近十年来,仅批准了300余项。目前,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支持下,团队正在和临床专家们合作,开展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产品的临床试验。托举学子梦想培育医工行业未来作为年轻科学家,在承接前辈科学家的教诲和精神的同时,汪待发也已成长为带领年轻学子的领头人。汪待发一直将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牵引,鼓励学生们“能人所不能,坚持解决临床核心痛点,做世界领先的高水平研究”,从临床实际中挖掘科学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实际中去,扎扎实实地把科研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汪代发与课题组硕博士生合影“要在学生最有梦想的时候好好引导他们,他们是祖国与行业的明天,要让他们放飞思想,追逐科技创新的梦想。”汪待发在科研之余还担任北航冯如书院本科生导师。作为导师,他悉心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近20人,攻坚脑功能疾病诊疗的难题。他将科研及转化的经验融入课堂教学,近三年担任《生理信号检测与处理实验》的负责人,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医学成像系统》和《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主讲老师,带领学生认识行业内的新技术新成果,培养具有前沿视野的行业接班人。将科研与国家的重大需求做贴合攻坚中国脑功能疾病难题做世界领先的高端脑功能疾病诊疗装备和汪待发副教授一样在北航奋斗的广大教师们一直在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潜心科研、矢志创新在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征途中上下求索,砥砺前行!
  • 又见“奇葩”论证:国内不具备近红外、气相生产能力?
    p   近年来,仪器信息网连续报道了多起歧视国产的仪器采购案,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与讨论。 /p p   近日,京山市粮食质量监督检验站根据监测需要,结合单位目前实际情况,需购置近红外分析仪、气相色谱仪两类分析仪器。公示的专家论证意见中,竟表示“此2类产品国内不具备生产能力,需采购进口产品”。 /p p   奇葩论证层出不穷,仪器采购乱象何时休?仅从仪器信息网B2B专场统计,从事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1.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气相色谱仪器"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气相色谱仪器 /a /span 生产、研发、服务的国产仪器厂商就不下20家,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255.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近红外光谱"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近红外光谱 /a 国产厂商也将近10家。国产仪器也许在参数、性能方面相比进口品牌仍有差距,但绝不至于“不具备生产能力”。 /p p   从此次事件可以看出,国产仪器仍然难以得到用户信任,需求受到很大限制。贸易战背景下,正值国产仪器腾飞发展的大好时机,希望社会各界,尤其是用户单位能够更多关注国产仪器的发展,给予国产仪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竞争机会。 /p p   专家论证原文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京山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项目进口设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专家论证意见公示 /strong /p p   京山市粮食质量监督检验站根据监测需要,结合本单位目前实际情况,需购置近红外分析仪,气相色谱仪, strong 此2类产品国内不具备生产能力,需要采购进口产品。 /strong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的通知》(鄂财函〔2016)98号〕)的有关规定,现将申请采购进口产品的专家论证意见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8月15日起至2018年8月21日止(五个工作日)。若在公示期间对专家组论证意见持有异议,请用书面方式将相关意见和依据报送采购单位。 /p p   采购人:京山市粮食质量监督检验站 /p p   联系人:范晓晖 /p p   电 话:13597942538 /p p   代理机构:湖北宏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p p   联系人:马丽 /p p   电 话:18186972323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c4423b12-127d-44a9-9c29-c87ac8c37a2f.jpg" title=" 2018-08-15_18011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86f25b09-16a2-4f75-bda4-bc7b9d31daf8.jpg" style=" " title=" 专家论证1+00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e4ab9ec2-3bbe-45ec-aa66-5c3fd4a55935.jpg" style=" " title=" 专家论证002.jpg" / /p p br/ /p
  • 最热火的近红外,品类先锋一网打尽
    p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项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分析模型技术的综合分析技术,可实现对含有C-H、N-H、O-H等有机官能团的样品进行快速、无损、定性/定量分析,是现场快速筛查和加工过程实时检测的理想手段。而且,近年来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无论在研究还是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饲料、粮油、食品、石油化工、环境等行业。 /p p   迄今,国内外有众多厂家在生产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近红外光谱仪。进口品牌包括福斯、布鲁克、赛默飞、波通、布琪、万通、珀金埃尔默、BRIMROSE、ABB、Unity、Spectral Engines Oy等,国产品牌主要包括聚光科技、北京瑞利、华夏科创、南京中地、上海棱光、创和亿、丰尔科技、星创众谱、迅杰光远等。 /p p   据统计,目前中国保有的近红外光谱仪器有3000多台,每年的销售额大致在2亿多人民币,年增长率10-15%。中国目前还只有小部分企业单位购买了近红外光谱仪器,市场增长空间非常大。 /p p   未来几年,中国近红外光谱仪的 “风口”会有哪些呢? /p p   近两年,国内外大豆及油粕市场经历了熊牛行情的转换,随之而来的是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市场出现了爆发性增长。众所周知,大豆收购是以蛋白质含量论价,而近红外光谱分析能够快速、精准地对大豆蛋白质含量进行现场检测,对大豆的质量、等级进行判别。该市场需求在2017、2018年仍将继续。 /p p   我国的淀粉行业一直存在着生产质量控制粗放、利润偏低等问题,致使在该行业内推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一直很难。不过近两年来该状况有所改进,因为,淀粉生产企业在安装了在线近红外设备后,一些指标由原来的5-6个蛋白变为了1个蛋白,水分也由3-4个变为了0.5个,使得企业的利润大幅提高。一旦在行业内做出了一个品牌,则后续的推广就变得相对容易。可以预见,未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淀粉行业内有这较大的市场需求。 /p p   中国制药企业超过4000多家。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新GMP要求每个包装的原辅料都要有检测、有确认,那么大型的实验室分析仪器在分析速度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而对于便携或手持式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或拉曼光谱等检测仪器的需求都已提上日程。 /p p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2月发布了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药品及同一厂家不同生产批次产品间,其内在质量即其所含化学成分及临床疗效方面存在着差异。质量一致性差的部分原因在于制药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导致中间物料的质量波动,从而最终导致产品批次间质量的差异。因此,采用先进的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对药品生产过程多个关键性环节,如提取、浓缩、醇沉、柱层析等过程的关键质量属性实时在线监控,可以保证产品的批间一致性,从而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其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PAT的重要工具之一,具有快速、无损、适合在线分析的特点,可快速反馈原料、中间产品及终产品的质量特点,通过即时监测生产中的关键物料质量属性和工艺参数,明确过程参数与产品质控指标间的关系,从而保证生产过程平稳可控,确保终产品质量一致性。 /p p   另外,农药的原料和成品市场监管、水果质量分选等众多市场也必将带来近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的市场增长。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如何在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这是众多厂商需要思考的问题。 /span /strong /p p   通过仪器信息网近20年行业追踪,我们发现在市场增速趋于平稳,采购门槛日益严格、预算逐渐缩减的情况下,仪器厂商通过“大而全”、“一站式实验室解决方案”的运作方式,很难使投入产出比达到一个良好的预期,由此诞生出许多“专而精”的仪器企业,在单一或者某几种品类上,从用户的核心需求出发,不断打磨产品,力求精益求精,在市场上收益颇丰。 /p p   仪器信息网自2013年启动“商机库”项目后,每年收到用户的模糊求购需求(非定向采购,不指定厂商/产品/型号)占比超过总求购量的30%,希望本网站直接提供选型指导。经过走访调研,我们收到用户诸多反馈,单价高、使用成本高、维护成本高,成为困扰用户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久而久之用户对仪器的需求逐渐从“高大上”转为“高性价比”, strong 尤其看重单品类中行业领先的企业和产品。 /strong /p p   为帮助仪器厂商在特定品类中树立标杆形象,仪器信息网继续发挥自身品牌影响力,推出“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仪器信息网品类先锋 /strong /span ”服务,通过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媒体关注、产品导购、品牌推广、营销培训四大服务 /span /strong ,凭借PC+WAP+APP三大推广渠道,向行业特定用户传递仪器厂商品牌价值、产品核心优势。 /p p    i strong 品类先锋核心优势 /strong /i /p p   1. 连续荣登权威机构艾瑞咨询B2B类网站排行榜前20名,科学仪器类网站排名第一,月度覆盖用户450万人次。 /p p   2. 科学仪器行业最有价值的仪器导购平台,每年产生数十万条采购信息。遥遥领先同类媒体。 /p p   3. 拥有科学仪器行业最专业的内容运营团队,行业资讯、网络讲堂、仪器论坛、市场调研,全面满足科学仪器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需求。 /p p   4. PC端、手机端、APP、线下活动,全面覆盖宣传推广渠道,为仪器厂商提供一站式的营销解决方案。 /p p   i strong  品类先锋核心价值 /strong /i /p p   1. 媒体平台关注:高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对典型用户或重点产品采访报道 /p p   2. 树立特定品类标杆形象:第三方平台背书,向用户传达可信赖单品 /p p   3. 效果保证:全年品牌、产品曝光至少200万次,展位访问量至少30000次,销售线索(根据品类而定) /p p    i strong 厂商参与资格 /strong /i /p p   1. 基础条件:立志长期耕耘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愿与仪器信息网携手共赢的企业。仪信通银牌及以上级别会员方可购买, /p p   2. 附加条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 /p p   1. 在涉及仪器分类中市场占有率前5,品牌辨识度较高 /p p   2. 年产值大于3000万 /p p   3. 近三年内入围/入选过仪器信息网“优秀新产品”、“国产好仪器”、“绿色仪器” /p p   i strong  参与流程 /strong /i /p p   扫描二维码申报 /p p   审核通过后,专属营销顾问与您联系 /p p   每品类限3家,合同双方盖章为准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品类先锋.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3e1d69c-6445-4261-9df3-142dfee352f2.jpg" / /p p & nbsp /p p & nbsp /p
  •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2019”征文通知
    p   为了铭记、传承近红外光谱人的历史,分享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抒发大家对近红外光谱事业的钟爱之情,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与仪器信息网第12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作品大赛组委会联合特别推出“我与近红外的故事2019”征文活动,欢迎伙伴们踊跃参与! /p p    strong 这里的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故事” /span 是广义的,可以包括且不限于如下题材: /strong /p p   1、 结合您的自身心得体会,叙述您在学习或工作中与近红外光谱仪发生的一件事或几件事 /p p   2、 讲述自己与近红外光谱事业的不解情缘 /p p   3、 提出当前近红外光谱行业存在的问题、个人对行业发展的看法、具体的建议和措施等 /p p   4、 对比国产与进口近红外光谱仪的差异,提出国产仪器的发展之路 /p p   5、 评价您正在使用的近红外光谱仪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所起到的作用。 /p p    strong 征稿要求: /strong 凡与近红外相关内容均可投稿。稿件要求作者原创且未在其他媒体公开发表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500字以上,投稿数量不限。 /p p    strong 征稿时间: /strong 2019年8月13日-10月31日 /p p    strong 投稿方式: /strong (二选一) /p p   1、登录仪器论坛或原创大赛主题页面发布参赛帖或选择相应的赛区进行投稿: a href=" 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19/index" _src=" 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19/index" 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19/index /a 。 /p p   2、投稿邮箱:yangcf@instrument.com.cn& nbsp & nbsp /p p   strong  征稿奖励: /strong /p p   strong  参与本次活动,作品通过审核的,即可获得原创大赛参赛奖励(每篇4000积分),同时还有机会获取以下双重大奖! /strong /p p strong   1、近红外光谱分会提供奖项 /strong /p p strong   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发放证书和奖金(或奖品) /span /strong /p p strong   2、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原创大赛月度及年度大奖 /span /strong /p p   详情请参照原创大赛章程及奖励规则: a href=" 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19/rule" _src=" 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19/rule" 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19/rule /a & nbsp /p p   在本次活动结束后,仪器信息网专业编辑还将从中选取优秀作品发布到资讯频道,仪器信息网官方微信公众号也会予以推荐! /p p br/ /p
  • 近红外在鱼粉加工过程中的解决方案
    近红外在鱼粉加工过程中的解决方案近年来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1 年全国饲料总产量为 2.93 亿吨,已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几年饲料原料供需矛盾突出,价格高启,蛋白原料严重依赖进口。鱼粉作为有代表性的重要动物蛋白原料,我国消费量几乎占全球鱼粉产量的 40%,而自给率却不足三分之一。《鱼粉》(GB/T 19164-2021)标准是规范国内生产与贸易的国家标准,对有效维护我国饲料和养殖行业利益,指导国际鱼粉贸易将产生重要影响。▲ 鱼粉加工企业使用近红外监控的点传统的分析方法由于需要多种分析技术来测定这些指标,过程漫长,误差较大,质量得不到保证。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含氢基团(如 C-H、O-H、N-H、S-H等)的伸缩振动的各级倍频及伸缩振动与弯曲振动合频吸收信息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分析出样品的水分、蛋白、脂肪、灰分和其它营养成分等化学分析,因而被很多企业所接受,南美最大的秘鲁 TASA 鱼粉生产企业选择步琦的近红外仪器多年已经作为重要的质控检测工具。主要应用点如下: 1原料鱼肉检测指标脂肪,水分,蛋白,灰分,脂肪酸和挥发性盐基氮▲ 鱼肉的近红外检测现场和指标模型参数 2鱼粉的检测指标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总磷,盐分和钙▲ 鱼粉的近红外检测现场和指标模型参数 3鱼饲料的检测指标水分,蛋白,脂肪,纤维,灰分▲ 鱼饲料的指标模型参数步琦近红光谱仪器可以提供各种型号的仪器供客户选择,有高达 IP69 防护等级旁线近红外 ProxiMate,测量附件丰富的实验室近红外 N-500/NIRMaster 和在线的近红外 NIR-online 来满足你的应用过程。
  • 将产品应用与用户需求结合,上海棱光展出F98荧光分光光度计和S45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9月27日-29日,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1)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作为一家有近半个世纪研制光谱及其他分析仪器历史的高科技开发型公司,本次展会上海棱光携多款特色产品精彩亮相。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兵,请他就参展仪器特点、公司当前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本届展会,上海棱光向业界推介展示了F98荧光分光光度计、S45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等产品。据介绍,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长期从事分光光度计的研发和生产,产品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三大类。采访中,李兵表示,F98荧光分光光度计已研制开发了数年时间,在市场上好评如潮,其主要性能指标已与进口产品站在同一个水平上。上海棱光一直致力于将产品应用范围与用户需求结合,使得国产仪器能够更好地助力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随着近红外技术在市场上的应用不断扩大,S45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也逐渐在用户中有一定的应用,近红外的应用近两年已得到非常大的发展。李兵介绍,S45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主要用在一些生产现场,包括质量控制现场。近红外的快速无损特点为质量控制和生产带来很大的便利。采访最后,李兵也谈了自己关于国产仪器的看法,并表示国产仪器只靠政策保护是行不通的,还是要靠产品的竞争力来说服和争取用户。更多内容请观看采访视频:关于上海棱光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分析仪器总厂研究所一部分改制而成的高科技开发型公司,是以研发、生产光学仪器、分析仪器、医疗生化仪器及计算机应用系统为主体产品,并提供咨询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有近半个世纪研制光谱及其他分析仪器的历史,技术人员的比例高达70%。上海棱光的产品分为三大系系列:实验室分析仪器系列、生命科学仪器系列和农产品品质分析仪器系列。包括近红外农产品品质快速测定仪(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生物芯片阅读仪、DA620/620S荧光基因探针检测仪、S22PC分光光度计、S24分光光度计、S53/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F96CRT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均为广受市场青睐的产品。
  • 近红外:“开放”的技术,共享的应用
    原想绞尽脑汁写些与众不同的词作为开场白,但在拜读了群里几位近红外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颇有建树的老师的关于“我与近红外的故事”的文章后突有感悟,近红外技术作为一项实用的检测技术,无需堆砌华丽的辞藻和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只需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朴实无华的娓娓道来,其独特魅力已然跃然纸上。循此思路,我也讲讲我在近红外技术领域学习、工作与应用的经历和感受。  和很多从事近红外领域研究的老师一样,我是从读博士开始接触近红外的。所不同的是,我是因为导师有近红外方向研究的课题才读的博士,并且很幸运一开始就从导师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起步,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博士课题。2000年,我的导师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徐可欣教授刚从国外作为“长江学者”引进人才回到母校,需要博士硕士与其共同开始课题的研究,而我刚好硕士毕业,作为导师回国后的第一批博士生(当时课题组只有我和李庆波2名博士)进入课题组开始工作,也算近红外研究领域的“科班”出身吧。当时的研究课题是“人体无创血糖检测”。迄今为止我仍然认为这是近红外应用领域最难的课题之一,可以说对影响近红外检测技术应用的难点该课题都有涉及,如光在人体中行进的光程不确定性,占人体大部分组成的水分、蛋白、脂肪的吸收对含量相对较低的血糖的吸收的干扰,人体结构的差异和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的差异都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另外,由于不能对检测对象(人体)做任何样品前处理,解决手段受到很大限制。所涉及到的学科除了属于物理学的近红外,数学的化学计量学,还涉及到医学等其他领域,导师把这一课题作为其终生研究的主方向,也直接影响了我直到现在仍然从事与近红外应用相关的工作。徐老师在课题研究上的两个“态度”使我印象深刻并受益匪浅。一是“开放”的态度,刚回国时,徐老师在无创血糖检测研究上已经处于世界上比较前沿的水平,但在科研领域并不墨守陈规闭门造车,就像现在很多不同领域的近红外专家一样,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取长补短,并经常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如OCT研究的专家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使我们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开拓眼界。除了每人发一本陆婉珍院士的红宝书《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入门的理论基础学习资料外,徐老师还把在国外带回的十几箱研究资料提供我们学习,使我们很快跨过了入门的阶段。另外,虽然以近红外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但并不排斥其他的可能解决方案如紫外、红外、微创、拉曼等等,这也为这些技术在课题组后来的其他检测研究上的良好应用打下了基础。他也始终坚持“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手段,问题的解决才是目的”。二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既是天津大学的校训,也是徐老师从事科研工作一直坚持的态度,这点从其报告中会深有体会。他经常强调“失败并不可怕也并非一无所用,至少别人会从你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但为了成功去编造结果或数据是绝对不允许的”。对我们所从事的研究都要求尽可能的有实验数据支持,并且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具有复制性和可再现性,这可以说切中了近红外技术应用与推广的要点。这一思想对我影响深远,现在我和客户交流时还时不时冒出“我们用数据说话”的口头禅。为此,实验室把大部分经费都用在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耗材上,先后购买了PKI公司的傅立叶变换光谱仪,BRIMROSE公司的AOTF光谱仪,布鲁克公司和尼高力公司的光谱仪。对这些仪器的实际操作与理解,对于我现在从事的近红外仪器销售与推广应用工作可以说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为了得到实际的无创血糖近红外检测数据,我们实验室成员大部分都做过光谱采样的血糖抽血检测(连续糖代谢变化检测)的实验,可以说为科研工作真的付出过“血”的代价。我从事的课题是光子在组织中行进路线的蒙特卡罗仿真研究,除了计算机仿真外,实验室还搭建了不同光程半径的同心光纤环采样实验光谱仪,以及营养液和牛奶的激光穿透组织的模拟实验平台,以至于其他课题组的同期同学不无羡慕的说“你读个博士可真没少花老师的钱”。下图为当时的实验装置:  2003年博士毕业后,我就进入了瑞典波通仪器公司一直工作至今。我们公司早期生产滤光片型的近红外光谱仪,在面粉检测领域占领了80%以上的市场,但在其他领域鲜有建树。进公司的当年正好赶上公司刚刚推出了一款固定光栅二极管阵列的DA7200近红外光谱仪,其最大的卖点是“开放式”检测,即光从上向下直接照射样品,不通过任何石英介质直接照到样品上。当年只卖出了4台,习惯于在面粉这一狭窄的应用领域应用的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的销售对象在哪,也不知道如何利用好这一卖点。第二年,在逐渐熟悉了我们服务的农业领域以后,我在学校时学习的基础知识和课题研究中的经验发挥了作用:对近红外的扩展应用不应仅仅拘泥于理论,而是从整体上消除影响近红外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去适应样品的原生状态和客户的需求。而DA7200“开放式”检测设计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为此,我们开发了适合于液体,尤其是浑浊有沉淀或分层液体的连续流动椭圆石英样品池,采用后样冲前样的方式解决样品冲洗和交叉污染的问题,一下子在油脂和发酵行业打开了市场。针对单粒谷物漫反射信号微弱,谷物颗粒形状不规则导致静态检测时漫反射光各向异性无规律的问题,我们开发了凹面镜聚焦透反射增强信号并自旋转的微量样品检测附件,这又帮助解决了近红外在育种和农业科研领域应用的一些问题,对于象酱料、肉、蚝油等难清洗的样品,我们开发了成本极其低廉的抛弃型样品杯,对于象奶粉、面粉等因内部空气影响样品密度进而影响检测准确度的样品,我们开发了弹性压紧杯。这些改进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解决了影响近红外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样品形态或样品前处理因素。瑞典总部也对波通中国公司采取开放交流的态度,这些附件很多也在其他国家得到了应用。后来,DA7200的销售量逐渐上升,我们也达到了年销售过百台,现在中国市场DA存量过700台的业绩。虽然没法和布鲁克公司那300台的一单相比,但也踏踏实实的对近红外的应用与推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下图是国内开发的部分检测附件:  从事近红外仪器的应用与推广工作,不得不提到我们的客户,这也是我从事这一工作的另外一大动力源。记得刚到公司不久,我接待一个私人油脂公司的老板,我觉得这是展示我知识和能力的机会,我从横向比较讲我们仪器相对于其他如光栅、傅立叶变换等光谱仪的优势,纵向讲我们公司在粮油加工领域应用的历史和经验、业绩,为保险起见还增加了近红外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近红外检测结果和化学值的关系,系统偏差,绝对误差,仪器重复性,误差的正态分布等等相关知识,足有1个多小时,听得我们公司经理频频点头,老板一个问题也没问,我也得意的想:这下把你老板镇住了吧。这时,一脸茫然的公司老板从包里拿出了两个棉籽样品(上图仪器左脚盘子里那样),说:“你说了半天,我几乎一句不懂,也不关心,你测测这俩样品的水分和含油,测准了我就买,测不准就拉倒”。我只好硬着头皮忐忑的开始安装曲线,检测样品,老板也拿着一张纸条不停的瞄着屏幕,应该是在对比检测结果。至今我也不知道检测结果到底准确度如何,只是老板随后的一句话让我如释重负:“我们谈谈合同细节和价格吧”。这件事后我感触良多,对于我们的服务对象,任何理论和分光原理都不是他们关心的,或者说不是最关心的,能够直接反映仪器应用效果的“稳不稳(重复性),准不准(准确性)”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后者,前面我1个多小时的介绍基本清零。最终用户能够购买,另外一个因素是我刚刚得到了一个棉籽用户的数据库和曲线,至少仪器可以直观的显示检测结果,这对很多基础的应用用户是最有说服力的。由此后我们公司制定了政策:鼓励用户收集并提供数据库,而我们也把整合后通用的数据库终身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这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近红外的应用与推广。所以我认为近红外未来的发展一定是数据库的“共享”,也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我再举另外一个例子,约10年前我去一个黑龙江油脂用户那回访,当时厂子的董事长指着院子里的帕萨特对我说:“我原计划要换车的,现在我的奥迪A6变成了DA7200,你们可要让我用好呀”。我顿感压力很大。今年开培训班时,该董事长特别让他们厂的化验室主任对我们公司表示感谢:“近些年国产大豆油脂行业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们周边的几个厂都倒闭了,我们及时转型代中储粮做玉米收购,同时改为加工生产米糠油,在此过程中近红外分析仪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关键作用,给我们带来了不知几个奥迪A6的收益。”我也很受感动,在培训班上以此为案例说明近红外模型共享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和直接收益,客户都很认可。从事近红外应用工作带来的酸甜苦辣不胜枚举,但解决实际问题后得到客户肯定带来的喜悦完全抵消了过程的辛劳,相信很多近红外同仁都有同感。  谈近红外的基础理论知识难免有班门弄斧之嫌,在此我只结合自己实际经历谈个人对近红外应用的几点感受。  1、很多近红外的检测问题并不是分光方法和光谱仪自身的问题,同一个外壳可以装入光栅、AOTF、傅立叶变换等不同的分光系统,不同品牌的近红外仪器也可以使用同一厂家的光谱仪。单纯追求高信噪比和分辨率并不会解决本质的问题,因为检测对象和周边环境或者安装点位置(对于在线)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仪器自身的误差或热噪声,往往进样方式是否合理就已经决定了一个应用的成败。  2、近红外的普及应用是近红外发展的源动力,近红外未来大量的使用还是在生产或贸易环节,只有把科研的成果与实际需求相结合,解决现在生产环节的问题并产生经济效益,近红外技术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3、在线近红外分析仪和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应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如我们有用户购买了一台实验室近红外分析仪,却购买了8台在线分析仪,其需求比例决定了在线仪器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再如我们公司的IM8800便携式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因其检测结果准确,操作方便,在谷物贸易应用中很有市场,很长一段时间用户需要按交钱顺序排期等货,现在用户都直接称呼8800为“快速蛋白机”,以至于其他厂家推出类似功能仪器时直接介绍为“蛋白机”。如果在线仪器能进一步提高性价比,便携仪器能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前景会更光明。  4、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化学计量学如果解决了实验室来源不同的同类样品的数据库合并建模问题,无论使用线性还是非线性方法,并且该方法具有普适性,将对近红外数据库的真正共享起到决定性作用。  再次感谢我的导师,近红外光谱协会的各位专家对我近红外应用工作的支持,也感谢那些与我们共同开发,数据共享的用户们!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