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深度视觉测试仪

仪器信息网深度视觉测试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深度视觉测试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深度视觉测试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深度视觉测试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深度视觉测试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深度视觉测试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深度视觉测试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深度视觉测试仪相关的资讯

  • 「深度视觉」完成过亿元融资,创新算法架构,为多领域提供高效智能视觉检测方案
    36氪获悉,杭州深度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度视觉”)宣布完成过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通用技术创投领投,惠友资本、中关村发展启航投资、高通创投跟投。势能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领投方通用技术创投是通用技术集团的全资公司,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股权投资,具有明确的产业属性和布局能力,目前培育了一批上市公司和细分行业龙头。深度视觉创始人王帅林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等业务方面。深度视觉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工业领域高精度智能视觉检测方案供应商。深度视觉拥有智能AI相机&3D相机整机的自主研发能力、光学设计能力、多重算法库的研发能力、FPGA平台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研发能力及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其一体化检测设备已经应用于多个工业细分领域。深度视觉产品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完成产品自动化检测是企业智能化生产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已达到139亿元,同时在光源、镜头、相机及分析软件上,国产品牌的占优趋势持续升高。深度视觉创始人王帅林表示,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制造业水平在不断提升,可以为视觉检测设备创造很多应用场景;同时国产厂家可通过快速迭代打造出超越国外产品的设备,解决行业痛点,这对国产品牌是一个好的市场机会。目前 工业领域的产品检测环节主要面临几类痛点:人工成本逐渐升高,招工难;产品复杂程度提高,人眼或常规检测手段效率降低;产品价值较高,出现漏检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等。深度视觉打造了多款一体化自动检测设备,用以对高反光、高曲率的产品进行检测,目前主要用于机加工及汽车领域,检测产品包括轴承、滚针、套圈及其他汽车零部件。王帅林告诉36氪:“机加工零件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环境并不是无尘的,很多时候零件会沾有灰尘、污渍或油泥,但其加工质量却是合格的,这就对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机械零部件往往是大批量生产,检测准确度也会影响生产效率。”王帅林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曾在SEED、中国兵器等企业担任算法工程师,拥有丰富的FPGA、ISP算法开发经验。在技术上,深度视觉进行了图像采集-数据分析-设备一体化的产品布局。在图像采集层面,深度视觉进行了特殊的光源和光路的设计,以及光学透镜组的设计,解决了金属零件表面高反光带来的过度曝光问题,同时通过明场和暗场结合的方式,满足了机加工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特殊位置的图像拍摄要求。在数据分析层面,与传统的视觉检测设备依靠工控机进行集中式运算不同,深度视觉采用了分布式运算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整台设备的算力更好的分配,完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目标进行多次检测,提高检测精度。深度视觉的分布式运算架构使相机拥有了边缘计算能力,一幅零件图像首先由相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结果以数据形式嵌入图像,并传至后方工控机,工控机综合相机的处理结果应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王帅林表示,除了算法及检测逻辑的创新外,对机加工工艺的理解也十分重要,深度视觉需要充分理解工艺特性,判断出正常加工痕迹和缺陷,并以此来进行数据标定和建立算法库,这种know-how能力同样是企业的壁垒。从相关资料来看,深度视觉打造了滚动体智能外观检测机、磨加工内外圈外观检测机、车加工内外圈外观检测机、成品轴承外观检测机、电池壳外观检测机等多类型产品,每一类产品拥有多款不同型号。目前深度视觉的客户已经超过300家,其中包括舍弗勒集团、不二越、人本集团、五洲新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王帅林表示,目前深度视觉的产品年出货量为近千台,且均为直销渠道,这样可以使深度视觉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并快速迭代产品。此外,深度视觉也正在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在发展战略上,除了机加工市场和汽车零部件市场,深度视觉正在积极拓展纺织、医药等领域,并持续落地行业标杆客户,将检测设备和技术发挥出最大效能。投资者说:“深度视觉是一家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具备从相机、光场、算法到机械自动化等全套底层技术自研能力,其提供的AOI检测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在轴承和金属零部件领域得到全球头部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在新能源领域也逐步打开局面。我国正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相信在王总的带领下,深度视觉能成为中国的‘基恩士’,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惠友资本投资总监杨扬“高通公司一直通过研发、投资、合作等方式持续引领AI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高通创投作为深度视觉最早的机构投资人已陪伴深度视觉三年有余。三年来,我们见证了深度视觉团队从初创走向成长,见证了深度视觉产品从轴承检测拓展至周边行业,也见证了AI在高精密智能制造中的巨大潜力。我们深切期待深度视觉能在AI技术上持续创新,在应用场景上持续发掘,不断取得进步。”——高通创投风险投资高级总监毛嵩“投资一年来,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团队的持续进化和公司的不断成长,在持续巩固金属表面缺陷检测优势的同时,在新能源、医药等方向陆续也有不错的落地,期待公司抓住产业数智化浪潮的际遇,继续稳扎稳打,做大做强。”——中关村发展启航投资合伙人马建平 “疫情的肆虐让机器替人、自动化及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提到更高的位置,深度视觉的自研相机、自研算法及整体解决方案,在轴承及其他金属制品行业得到客户认可,我们也相信团队的能力会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老股东祥峰投资执行合伙人夏志进
  • 胶囊机器人是如何完成深度学习与算法训练的?EinScan Pro 2X带你了解SLAM机器视觉
    一颗胶囊大小的胃肠道内窥镜机器人,被服下后,通过体外磁控的方式实现在消化道中的运动,途经食道、胃部、肠部,最后被人体排出。这个过程中,电脑可以同步显示胃肠道的相关检测数据,从而让医生有依据地完成诊断。(图片来源:2018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听起来好像很简单,而实际上胶囊机器人在投入使用前,必须先经过深度学习和训练。就像游戏玩家出发去升级打怪需要游戏装备和地图一样,胶囊机器人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改善密集地形重建和姿态估计算法,以及通过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的机器视觉技术实现检测、识别能力。通俗一点讲,机器人不是人,它的视觉和决策能力,都需要研制者通过一些方法赋予给它。通过深度学习获得的能力相当于胶囊机器人的大脑,而通过SLAM机器视觉获得的就相当于胶囊机器人的“火眼金睛”。2000年,以色列研制的第一个胶囊内镜获得FDA批准进入临床,当时的胶囊机器人是随消化道的自然蠕动而前进的,由于没有经过深度学习训练,也没有SLAM技术的加持,有点像盲人摸象,对于像胃这样大的消化道器官,其观察范围十分有限,因此会造成相当大的漏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Bogazici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有一个专业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其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医学仪器、生物电子学、生物力学、神经信号分析、生物光子学、医学成像、细胞成像和电生理学、机器人技术、医疗设备设计和测试,以及心理物理学等。2020年,该实验室的Mehmet Turan博士,通过TUBI TAK2232国际杰出研究人员研究金方案获得了资金支持,开展了一项名为“磁性驱动的Al-Powered内窥镜胶囊机器人用于靶向药物传递和多活检操作”的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利用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在无线胶囊内窥镜(WCE)机器人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远程磁控以及定位和映射算法方面进行重大的科技创新。在该项目中,研究人员基于1个胶囊内镜图像的基础SLAM数据集,1只Panda机械臂,1台EinScan Pro 2X(先临三维品牌的3D扫描仪),2个具有不同相机特性的商用胶囊机器人,对体外猪胃肠道的数据进行了采集,并完成了算法测试和胶囊机器人的深度学习与训练。研究人员把器官固定在六个支架上,创造出L形、Z形和O形三种胃肠道形态,以模拟通过升结肠到横结肠的GI-牵引路径。EinScan Pro 2X的功能就是3D扫描获取这六个器官形态的点云数据。所收集的数据结果,需要满足两点:使SLAM数据集适合于迁移学习;此外,还可以对同一器官类型的具有不同纹理细节的组织进行算法性能测试。由于被扫描的物体本身明暗多变,柔软易变形,一开始并不顺利。先临三维的技术人员在了解项目情况后,为研究人员及时提供了3D扫描仪的操作指导,包括如何通过亮度调整应对明暗变化,如何使用标志点辅助数据高精度拼接,选择哪一种无毒无害的医用显影剂可以帮助进一步改善数据细节,以及面对不同的情况如何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最终,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研究人员如愿以偿获取到了六组高精细的3D数据,如实记录了器官所有结构、角落和深度。然后,原始点云数据被进一步编辑,得到了色谱图。这些数据都被用于胶囊机器人的深度学习和算法训练。Bogazici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胶囊内镜图像的基础SLAM数据集作为输入,然后利用此次3D扫描获取的三维模型在SLAM数据集中确定定位。研究组的Mehmet Turan博士说:“在以前的一个研究项目中,我使用过另一个品牌的3D扫描仪。那款3D扫描仪也很好,但是与EinScan Pro 2X相比,在分辨率和点精度上存在技术差异。点精度是我们此次项目实现深度学习过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就是为什么团队最终决定依靠EinScan Pro 2X的能力来完成这个项目的原因。”原文:In a previous research project, another 3D Scanner was used. This 3D scanner had also achieved good results, but there exist technical differences in the resolution and point accuracy. Point accuracy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our project to achieve the deep learning process which is why the team decided to count on the capacities of the EinScan Pro 2X for this project.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新鲜有趣的3D数字技术故事。
  • 智谱科技获亿元B轮融资 促进智谱科技光谱视觉监测技术深度应用
    据悉,智谱科技近日顺利完成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博华资本独投。本次融资将有效促进智谱科技光谱视觉监测技术在大化工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更多产业伙伴合作,帮助客户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安全生产、减碳节能、降本增效。(注:数据由投资界根据公开报道整理)公开资料显示,智谱科技通过自主的研发智能光谱相机和光谱视觉分析模型,围绕化工行业内“两重点一重大”泄漏的安全问题,打造围绕光谱视频气体泄漏可视化监测系统产品为核心,集化工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决策辅助系统为一体的“危险气体泄漏光谱视频监测解决方案”。当前,智谱科技正通过建立光谱行业数据库和算法库——光谱开源平台SpecNet,用高质量的光谱数据来赋能科研人员去在各个场景中开发光谱产品、开发光谱算法和模型,也以此为场景开发平台,精准挖掘行业场景痛点,从需求出发适配技术。博华资本表示:“智谱科技依托于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深厚技术积累,团队将智谱科技首席科学家曹汛教授首创的PMVIS棱镜掩模光谱视频成像理论成果,与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等技术紧密结合,打破了海外光谱监测技术在相关领域的长期垄断。此外,2022年曹汛教授带领团队,研发出的微型化光场光谱四维计算成像系统,未来也极有可能集成于手机移动终端,这将会是一个颠覆性的创举。从智谱科技创立至今,已经建立了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控制、项目落地的全流程能力,推出了从平台型、在线型到便携型的多维度产品,帮助石油化工、水质保护等领域客户实现了更安全、更高效、更低碳的发展。”
  • 大咖云集,汇聚郑州——机器视觉与传感技术专场活动顺利举办!
    2021年11月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智汇工业、OPC基金会承办的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分场活动之机器视觉与传感技术专场活动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堂顺利举办。机器视觉与传感技术专场活动现场本次会议围绕国内外机器视觉产业发展情况、在智能制造中关键技术,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图像识别、检测、视觉图像技术等关键技术与产品;机器视觉的发展问题与市场机会,以及机器视觉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解决方案等。邀请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与企业代表近两百余人共同分享全球的机器视觉标准的最新发展和应用。会议主持人河南工业大学石庆升教授会议在河南工业大学教授石庆升的主持下正式开始,来自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郭遂臣为本次论坛进行了致辞。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郭遂臣致辞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郭遂臣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家熊团队研究员刘大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家熊团队刘大福代表方院士带来了《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应用技术》。他认为,短波红外辐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成像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作为先进的短波红外成像器件逐步发展壮大,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以实际应用。随着短波红外探测器材料研究的进展和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将向更大面阵规模、更宽的光谱响应范围发展,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重视和应用。大英帝国佐勋章获得者、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肯尼斯格拉坦大英帝国佐勋章获得者、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肯尼斯格拉坦教授以VCR形式带来《基于光纤的可持续传感技术》。他聚焦在光纤传感器并分析它们如何成为这一领域的驱动因素。他认为光纤传感器技将对实现零排放、保护社区和自然栖息地等目标的实现发挥关键的作用,关于可持续未来的关键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实现的目标。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曹毅教授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曹毅教授分享了《智能制造中的机器视觉技术发展及应用》。他认为,智能制造是全球工业的终极目标,工厂都可以实现智能自动化。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分支,机器视觉是通过图像传感器接收和处理真实物体的图像,以获得所需信息或控制机器人运动的技术。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演进,工业场景对机器视觉技术的需求持续推进着工业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刁栋柱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刁栋柱作了《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技术助力智能制造》主题报告。他提到,从工业相机到算法平台,机器视觉产品为智能设备赋予“慧眼”,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及准确率,在智造变革之际重塑企业的生产力。从仓储物流到生产物流,移动机器人系统将为厂内物流化繁为简、降本增效,用智慧领航内物流变革。百度智能云河南服务中心解决方案工程师 班海旭百度智能云河南服务中心解决方案工程师班海旭带来了《云智一体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他讲到,百度“云智一体”的战略,对“云”和“智”进行了充分融合与特殊调优,进而满足中小企业转型的所有需求;云智一体核心在于: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一步到位,并给出了“云为底座,飞桨为核,生态为翼”的系统性方法论,以百度智能云工业互联网“开物”在内的平台。福禄克测试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杨凯福禄克测试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杨凯分享了《压力传感器工艺过程中的校准应用》。他介绍到,福禄克计量校准部提供构建压力传感器校准方案所需的设备和资源,福禄克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您解决压力传感器校准业务面临的困难,提高客户的投资回报。四川菲罗米特仪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安勇四川菲罗米特仪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安勇带来了《用新型超声波换能器实现气体流量的精准计量》。他介绍到,公司一直专注于气体超声流量计领域的自主研发与制造,是一家集智能燃气仪表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的科技型企业,致力成为燃气运营商气体计量整体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同时详细介绍了换能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成功,各位与会嘉宾认为机器视觉具有高度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和适应较差环境等优点,将在工业自动化的实现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各行各业对图像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工业自动需求将越来越大,但真正高端的应用还很少,机器视觉在未来制造业中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掌握行业的发展趋势,还需要深度探讨。
  • 【百年传承】安东帕表面力学测试仪器开放日
    开放日活动周2022年,正值安东帕100周年,已推出一系列【百年传承】活动,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表面力学测试仪器开放日活动周~免费测试样品安东帕压痕、划痕、摩擦磨损、涂层厚度测试免费开放一星期!(9月5-9日)。安东帕表面力学测试仪可测量各种材料的表面力学性质,从最硬的类金刚石 (DLC) 膜到最软的水凝胶。应用领域覆盖工业和科研:切削工具、汽车、航天、电子器件、生物医学、半导体、聚合物、光学部件、玻璃、装饰物等。压痕仪:硬度、弹性模量、粘弹性、蠕变、断裂韧性等符合工业标准:ISO 14577、ASTM E2546等仪器化压痕技术 (IIT) 是将已知几何形状的压头压入样品表面,同时监测压入深度和法向载荷。可以从载荷-位移曲线中获得压痕硬度(HIT)、弹性模量(EIT)以及其他力学特性。安东帕的压痕仪采用独特的表面参比技术(欧洲专利 1828744,美国专利 7685868),实现低热漂移,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快速点阵”压痕模式可实现最高每小时600 次的测量速度,并获得完整的压痕曲线。动态力学分析 (DMA)可测量力学性质随深度变化曲线(硬度/模量vs.深度),表征材料粘弹性 (存储及损耗模量、tan δ)。多物镜视频显微镜可以清晰显示样品,并且利用电动工作台精确定位。划痕仪:涂层附着力、摩擦力、耐划伤性等符合工业标准:ISO 20502、ASTM C1624等划痕测试仪技术可以在待测样品上用金刚石划针形成可控的划痕。达到一定的载荷时,涂层会开始脱落。通过集成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结合摩擦力、划痕深度、声发射传感器等多种信号,可以精确地检测临界载荷,量化不同的膜-基材组合的结合性能。安东帕的划痕仪拥有独一无二的全景成像模式(美国专利 8261600,欧洲专利2065695),可直接观测整条划痕。获专利的深度前扫描和后扫描(美国专利6520004,欧洲专利1092142),可得到真实的划痕深度和残留深度,还可研究样品的弹性恢复。主动力反馈系统使得仪器可测量曲面及不平整样品。摩擦学测量:摩擦系数、磨损率、润滑符合工业标准:ASTM G99、G133、DIN 50324等安东帕的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TRB3)采用可靠的静加载,包括旋转、旋转往复和线性往复三种运动模式。通过两个LVDT摩擦力传感器和对称弹性臂最大限度地减少热漂移。使用集成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状况。可配置加热、液体测试等多种选件。涂层厚度符合工业标准:ISO 26423:2009、ISO 1071-2、VDI 3198等球坑磨损测试法:使用已知尺寸的球在涂层上磨出一定尺寸的冠状球坑,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测量球坑尺寸,通过几何模型推导计算涂层厚度。适用于单层或多层涂层,可以测量平面、圆柱面或球面。测量方法简单快速,只需1到2分钟即可测量出涂层厚度。参与方式识别下方二维码,参与活动预约预约时间:即日起至9月2日免费测试周:9月5-9日请尽量详细填写样品信息及测试需求,方便我们判断安东帕上海实验室的仪器配置是否满足您的测试需求最终解释权归安东帕测试预约测样地点测试地址:安东帕(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市闵行区合川路2570号 科技绿洲三期2号楼11层
  • 泡罩药板密封性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泡罩药板密封性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在医药包装、食品封装等领域,产品的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保质期、安全性和使用效果。因此,对包装材料的密封性进行准确、高效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泡罩药板密封性测试仪,作为一种采用色水法原理的检测设备,凭借其直观、可靠的检测方式,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色水法原理的泡罩药板密封性测试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及其在评估试样密封性能中的关键作用。一、工作原理泡罩药板密封性测试仪MFY-05S通过模拟包装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压力变化,检测其密封完整性。其核心在于利用色水(常选用亚甲基蓝溶液以增强观察效果)作为介质,在真空室内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层。当测试样品置于该水层之上,并对真空室进行抽真空操作时,样品内外形成显著的压力差。这一压力差促使空气(如果存在泄漏通道)从样品内部通过潜在泄漏点逸出,并在释放真空后,通过观察样品形状的恢复情况及色水是否渗入样品内部,来评估其密封性能。二、济南三泉中石的MFY-05S泡罩药板密封性测试仪操作流程准备阶段:首先,向真空室中注入适量的清水,并加入适量的亚甲基蓝溶液,搅拌均匀,使水呈现明显的蓝色,便于后续观察。同时,将待测样品按照测试要求放置在真空室上方的指定位置。抽真空过程:启动真空泵,对真空室进行抽气,直至达到预设的真空度。在此过程中,随着真空度的增加,样品内外压力差逐渐增大,可能存在的微小泄漏通道将被放大,使得空气或气体从样品内部向外逸出。保压与观察:在达到所需真空度后,保持一段时间(根据测试标准设定),以便充分观察样品在压力差作用下的反应。此时,若样品密封良好,则形状基本保持不变,色水不会渗入;若存在泄漏,则可能观察到样品形状发生变化,且色水会沿泄漏路径渗入样品内部。释放真空与评估:释放真空室内的真空状态,恢复至常压。仔细观察样品表面是否有色水渗入痕迹,以及样品形状的恢复情况。根据观察结果,结合测试标准,判定样品的密封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三、济南三泉中石的MFY-05S泡罩药板密封性测试仪优势与应用直观性:色水法的应用使得泄漏现象一目了然,无需复杂的数据分析即可快速判断样品的密封性能。高效性:测试过程简单快捷,提高检测效率。广泛适用性:不仅适用于泡罩药板包装,还可用于其他类型包装材料的密封性检测,如瓶盖、软管等。总之,济南三泉中石的MFY-05S泡罩药板密封性测试仪以其独特的色水法原理,为包装材料的密封性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直观且可靠的解决方案。
  • 中国电科发布5G通信测试仪器新品
    近日,中国电科旗下电科思仪在京举办“Ceyear-5G通信测试仪器新品发布会”,推出多款数据通信及移动通信领域最新产品。在5G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测试能力始终是产品研发能力提升的关键一环。发布会上,电科思仪全面推出了包含从终端到基站、从厘米波到毫米波、从研发测试到产线测试、从无线网到核心网的六款系列化数据网络测试仪,拥有手持式、便携式、台式等多种结构形式,使国产测试仪器全方位赋能5G产业发展。推出的高端数据网络测试仪产品—5201数据网络测试仪,能够提供数据网络L2—L7层的测试解决方案,具有多速率且高密度的端口、超强的流量处理能力、全面的协议仿真能力、高可用性的脚本适配能力以及深度的报文捕获能力,可广泛应用于研发测试、网络维护、验证开局、和自动化生产等方面。5201数据网络测试仪“5256C”5G终端综合测试仪具备5G信号发送功能、5G信号功率特性、解调特性和频谱特性分析功能,支持5G终端的产线高速校准及终端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测试验证,主要应用于5G终端和基带芯片的研发、生产、校准、检测、认证和教学领域。  5256C 5G终端综合测试仪5G基站测试仪包括“5252D”5G基站综合测试仪和“5252DB”5G毫米波空间信道探测系统。其中,“5252D”具备频段覆盖范围宽、调制带宽大、通道数量多、通道收发一体、配置灵活等特点,能够满足5G基站收发机射频性能测试需求及未来通信技术的验证需求,正在成为无线通信研发、生产及科研领域的完美测试平台。5252D 5G基站综合测试仪“4024CA”频谱分析仪是一款专为外场测试而设计的宽带手持式实时频谱分析仪,具有4G LTE FDD/TDD、5G NR等多种无线通信协议解调分析,可应用于移动通信、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设备的现场调试与安装维护,为用户的外场频谱测试提供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4024CA频谱分析仪面向未来,电科思仪将为我国5G产业发展继续提供智能科技支撑,为我国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测试保障。
  • 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验证评价中心在京揭牌
    近日,首届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产业技术峰会在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期间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年夫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中国移动研究院党委书记兼科技委主任张同须出席会议。会上,“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验证评价中心”正式揭牌,这标志着我国产业界在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新技术评价标准体系建立、高端仪器需求牵引、开发验证及能力准入等环节达成紧密协作共识。同时,峰会上还发布了《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产业技术白皮书》,这是国内首次对信息通信领域仪器仪表的测试测量需求、技术挑战以及产业发展机遇进行的全面分析和协同工作倡议。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本次峰会,旨在发挥“链长”作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搭建一个国内信息通信与仪器仪表产业链同频共振、深度协同的交流平台,弥补产业生态短板,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预测2025年通用电子测试仪器市场超100亿美元,国产厂商有望突围
    东方财富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021年《科学技术进步法》发布,有力推进电测仪器行业国产化进程,测试仪器仪表属于高度专业化行业,Frost&Sullivan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72.4亿美元,其中通用电子测试仪器约占60%,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亿美元。该行认为国产厂商已经跨越从0到1的阶段,有望在全球电测仪器市场中突围,实现强Alpha。东方财富主要观点如下:1、通用电子测试仪器仪表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美元测试仪器仪表属于高度专业化行业,其中,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源及电子负载、万用表等电子测量工具的标准化较高,可归于通用电子测试仪器仪表,被认为是“电子工程师之眼”。Frost&Sullivan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72.4亿美元,其中通用电子测试仪器约占60%,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亿美元。(电子测量仪器应用场景,图片来源:腾讯云,仪商网配图)电子化、电气化、智能化、信息化推动电子测试应用领域与场景不断拓展,行业需求有望稳步提升,将会呈现弱Beta。(鼎阳科技生产车间,正在调试数字示波器的带宽和阻抗,图片来源:深圳特区报,仪商网配图)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5G通信、半导体及电子元件、消费电子等行业成为测试仪器仪表需求的主要增长点。研究机构预计2019年至2025年,全球、中国细分产品营收与增长分别:示波器:17.3/6.5亿美元,CAGR6.3%/8.0% 射频类仪器:27.8/9.4亿美元,CAGR5.8%/6.8% 信号发生器:11.8/3.8亿美元,CAGR5.1%/6.5% 电源及电子负载:13.4/5.5亿美元,CAGR5.8%/6.8%。万用表:12.5/5.0亿美元,CAGR6.2%/7.2%。全球数字万用表市场2019-2024年CAGR为4.33%。市场规模将达到10.47亿美元,北美、亚太和欧洲是数字万用表最主要的市场。2、海外公司暂时主导市场,品牌、产品、渠道是行业三要素行业暂时由美欧日企业主导,是德科技、Fortive等龙头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龙头企业营收规模在3-8亿元区间,市场份额不足10%。下游采购需求呈现低频率,品牌是客户选择的重要依据。产品需要满足研究、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高性能产品是重要的技术壁垒。专业且长尾的市场需要强有力的渠道进行支撑,直销、经销等方式相互配合实现渠道壁垒。3、国产品牌已经站稳,正处于从1到N阶段政策支持、人才优势,国产品牌有望向广度、深度拓展,实现强Alpha。2021年《科学技术进步法》发布,有力推进电测仪器行业国产化进程。仪器仪表行业是强研发驱动行业,国产品牌在政策、资本支持下,充分利用我国工程师红利优势,正在向海外、中高端等市场发起冲击,并且在自研芯片等关键元器件领域取得一定突破。该行认为国产厂商已经跨越从0到1的阶段,有望在全球电测仪器市场中突围,实现强Alpha。
  • 2023拥抱AI视觉时代:机器视觉的机会与挑战
    机器视觉与AI的机会近年来,传统科技公司和新创公司竞相将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结合,使其能够超越传感器像素数据,从而在各种应用中开创新的机会。这一结合的潜力巨大,相关的新创公司在交通运输、制造业、医疗保健和零售等各个市场中筹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然而,要充分实现其潜力,这项技术需要应对许多挑战,包括提高性能和安全性,以及设计灵活性。从根本上讲,机器视觉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可以以数字像素的形式捕捉和处理信息。这些系统可以分析图像,并根据其编程和训练来采取相应的行动。典型的视觉系统包括图像传感器(摄像头和镜头)、图像和视觉处理组件(视觉算法)以及SoCs(片上系统)和网络/通信组件。无论是静态图像还是视频数字相机,都包含图像传感器。汽车感测器(如激光雷达、雷达、超声波)也能以数字像素形式提供图像,尽管分辨率可能不同。尽管大多数人对这些类型的图像都很熟悉,但机器也能够“看见”热和音频信号数据,并分析这些数据以创建多维图像。Synopsys公司的战略市场经理Ron Lowman表示:“在过去几年中,CMOS图像传感器取得了显著的改进。传感器的带宽不再优化用于人类视觉,而是用于提供人工智能的价值。例如,主导视觉传感器接口的MIPI CSI不仅提高了带宽,还增加了智能ROI(Region of Interest)和更高的颜色深度等人工智能功能。虽然这些颜色深度增加对人眼来说无法察觉,但对于机器视觉来说,它可以大大提高服务的价值。”机器视觉系统的基本组成机器视觉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其中关键的组件是图像传感器。在过去几年中,CMOS图像传感器取得了显著的改进,这使得传感器的带宽不再仅仅优化于人类视觉,而是为了提供人工智能的价值。MIPI CSI作为主要的视觉传感器接口,不仅增加了带宽,还增加了智能ROI(Smart Region of Interest)和更高的颜色深度等人工智能功能。虽然这些颜色深度的增加对人眼而言无法察觉,但对于机器视觉来说,它可以大大提高服务的价值。除了图像传感器外,机器视觉系统还包括图像和视觉处理组件以及片上系统和网络/通信组件。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使机器能够理解和解释图像数据。图像和视觉处理组件包括视觉算法,它们能够分析图像并根据其训练和编程进行相应的处理。此外,片上系统和网络/通信组件则负责数据处理和传输,以实现机器视觉系统的功能。图 1:机器视觉系统包括用于执行图像处理和分析的硬件、软件和芯片。 AI 通常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并且 MV 通常连接到云。 来源:Arcturus 网络机器视觉与计算机视觉的区别机器视觉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子集,两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图像数据的观察来推断信息。然而,机器视觉更加强调在工业或工厂环境中的“检测类型”应用。Cadence公司的Tensilica Vision and AI DSPs的产品管理、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展总监Amol Borkar指出,机器视觉在感测方面高度依赖摄像头。然而,“摄像头”这个词是个负面词,因为我们通常熟悉的是一个能够产生RGB图像并在可见光谱范围内运作的图像传感器。不过,根据应用的不同,这些传感器可以在红外线下运作,包括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线或热成像等多种变体。最近还引入了对运动非常敏感的事件相机。在装配线上,线扫描相机是与典型的快门相机略有不同的一种变体。当前的汽车、监控和医疗等大多数应用都依赖于这些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通常结合使用以实现比单个摄像头或传感器更好的感测融合结果。机器视觉的优势机器视觉相较于人类有着更出色的视觉能力,这使得机器视觉在制造业中能够提高生产力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结合使用时,机器视觉能够接管部分驾驶功能。此外,搭配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能够协助分析医学影像。应用机器视觉的好处包括更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以及更大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取决于摄像头的分辨率)。而且,与人类不同,机器在获得例行维护的前提下不会感到疲劳。视觉系统的数据可以在本地或云端存储,需要时进行实时分析。此外,机器视觉通过检测和筛选出有缺陷的零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和条码扫描读取,提高了库存控制的效率,从而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如今,机器视觉通常与人工智能结合使用,大大增强了数据分析的能力。在现代工厂中,自动化设备,包括机器人,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结合,以提高生产力。机器视觉(MV)和人工智能(AI)是密切相关的领域,它们通常以各种方式进行交互。机器视觉利用摄像头、传感器和其他设备捕捉图像或其他附加数据,然后将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而人工智能则使用算法和统计模型来识别模式并基于大量数据进行预测。AI/ML与MV的交互作用这还可以包括深度学习技术。Arteris IP公司的产品市场副总裁AndyNightingale表示:“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集,它涉及使用大量数据对复杂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识别模式并进行预测。”机器视觉系统可以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来提高其在图像或视频中检测和分类对象的能力。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另一种交互方式是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算法。计算机视觉是机器视觉的一个超集,它使用算法和技术从图像和视频中提取信息。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分析这些信息并预测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例如,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交通模式并预测何时某个十字路口可能会拥堵。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还可以在自主系统(如自动驾驶汽车或无人机)中进行交互。在这些应用中,机器视觉系统用于捕捉和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而人工智能算法则解释这些数据并对环境进行导航等决策。AI/ML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现代车辆中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但其中两个主要的角色是感知和决策制定。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公司的混合和虚拟系统副总裁David Fritz表示:“感知是通过车辆内部和外部的感测器阵列来理解周围环境的过程。决策制定首先需要理解周围环境的状态和目标,例如向目的地移动。然后,人工智能根据控制方向盘、制动、加速等车辆内部致动器的方式来决定最安全、最有效的路线。”这两个关键角色涉及到非常不同的问题。从摄像头或其他感测器获得的原始数据,AI算法将使用这些数据进行目标检测。一旦检测到目标,感知系统将对目标进行分类,例如该目标是否是汽车、人或动物。训练过程非常冗长,需要大量的训练集来展示不同角度的目标。在训练完成后,AI网络可以加载到数字孪生体或实体车辆中。一旦检测到并分类了目标,另一个训练有素的AI网络可以进行决策,控制方向盘、制动和加速等。使用高保真度的数字孪生体来虚拟验证这个过程已被证明比纯粹使用实地测试更安全、更有效。开发人员经常问到需要多少AI/ML。在现代工厂的情况下,机器视觉可以仅用于在装配线上检测和筛选出有缺陷的零件,或者用于组装汽车等工序。后者需要更高级的智能和更复杂的设计,以确保装配过程中的时机、精确度、运动和距离的计算等。Flex Logi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Geoff Tate观察到:“机器视觉和机器人在现代工厂中提高了生产力,许多应用中使用了人工智能。一个简单的应用,例如检测标签是否正确贴上,不需要太多智能。另一方面,进行复杂、精密的三维运动的机器人手臂需要更多的GPU算力。在第一个应用中,一个AI IP的核心将足够,而在第二个应用中可能需要多个核心。拥有灵活且可扩展的AI IP将使机器视觉和机器人的设计更加容易。机器视觉的应用机器视觉的应用几乎没有限制,只受想象力的限制。只要需要视觉和图像处理的工业和商业领域,机器视觉都可以应用其中。以下是部分应用领域的例子:交通领域(自动驾驶、车内监控、交通流量分析、违规行为和事故检测);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生产力分析、质量管理);监控领域(运动和入侵检测);医疗领域(影像学、癌症和肿瘤检测、细胞分类);农业领域(农场自动化、植物病害和昆虫检测);零售领域(顾客追踪、货架缺货检测、盗窃检测);保险领域(通过图像进行事故现场分析)。还有许多其他应用。以饮用水或软饮料瓶装为例。机器视觉系统可以用于检查填充水平,这通常由高效的机器人完成。但是机器人偶尔会犯错。机器视觉可以确保填充水平一致,并确保标签正确贴上。检测任何偏离测量规范限制的机器零部件也是机器视觉的一项工作。一旦机器视觉根据规范进行了训练,它可以检测出超出规范限制的零部件。机器视觉可以检测均匀的形状,如正方形或圆形,以及奇形怪状的零部件,因此它可以用于识别、检测、测量、计数,并与机器人一起进行抓取和放置。最后,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可以实现轮胎组装的精确和高效。如今,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使用机器人自动化车辆组装的过程之一是安装四个轮胎。利用机器视觉,机器人手臂可以检测正确的距离,并施加适当的压力,以防止任何损坏的发生。机器视觉的类型机器视觉技术根据处理的图像维度可以分为一维(1D)、二维(2D)和三维(3D)。这些不同的类型在应用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一维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用于条形码和二维码的识别和读取。它们通常使用扫描设备,按行扫描产品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并从中提取信息。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零售行业、物流和运输领域,以实现快速且准确的产品识别和追踪。二维机器视觉系统可以用于更复杂的图像处理任务。它们使用摄像头逐行扫描物体,形成一个区域或二维图像。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各种任务。在工业自动化中,二维机器视觉系统可以用于检测和验证产品的外观特征,确保产品符合设计和质量要求。三维机器视觉系统通常使用多个摄像头或激光传感器来捕捉物体的三维形状和结构。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的精确定位和测量,对于需要进行三维分析和处理的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在机器人导航和自动化领域,三维机器视觉系统可以用于对环境进行三维建模和障碍物检测,实现更精确和安全的运动控制。除了以上提到的类型,还有其他形式的机器视觉技术,如超光谱影像和热像仪等。超光谱影像可以捕捉物体的不同光谱特征,拥有更丰富的信息,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安全和医疗诊断等领域。热像仪则可以检测物体的热能分布,用于温度监测、火灾检测等应用。每种机器视觉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机器视觉类型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实现更准确、高效和可靠的图像处理和分析。MV设计的挑战训练机器视觉系统仍然存在一些挑战。MV的准确性和性能取决于其训练程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MV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包括:首先,检测的范围可能涵盖方位、表面变化、污染程度以及直径、厚度和间隙等精度容限。当检测到化妆品和服务变化效应时,3D系统通常比1D或2D系统表现更好。然而,在遇到不寻常的情况时,人类可以借助其他领域的知识,而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可能无法具备这种能力。其次,数据流管理和控制是当今的关键挑战之一,特别是在具有实时延迟要求(例如汽车应用)的情况下,同时需要保持带宽的最小化。在基于摄像头的系统中,图像质量(IQ)至关重要。这要求硬件设计支持超宽动态范围和局部色调映射,同时还需要进行IQ调整,传统上需要由人类专家进行主观评估,使得开发过程冗长且成本高昂。然而,对于机器视觉而言,这种专业知识可能不一定能获得最佳系统性能,因为感知引擎可能会根据任务的不同而更喜欢以不同于人类和其他机器之间的方式看待图像。此外,确保机器视觉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网络攻击不断增加,确保产能不受干扰或遭受来自威胁行为者的干扰至关重要。尤其在关键应用中,如自动驾驶等,保证机器视觉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安全对于确保机器视觉技术的输出不受破坏至关重要," Arm的Zyazin表示。"汽车应用是展示硬件和软件安全性重要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例如,从机器中处理和提取的信息会影响到制动或车道保持辅助等决策,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车辆内部的乘客构成风险。"总结来说,训练机器视觉系统的过程面临着一些挑战。为了提高准确性和性能,需要丰富的标注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确保机器视觉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关键应用如自动驾驶中。这些挑战需要在系统设计和实施中得到充分考虑,以实现可靠和高效的机器视觉应用。新兴的MV创业公司和创新新兴的机器视觉(MV)创业公司和创新技术正推动着机器视觉的应用和发展。像是Airobotics、Arcturus Networks、Deep Vision AI、Hawk-Eye Innovations、Instrumental、lending AI、kinara、Mech-Mind、Megvii、NAUTO、SenseTime、Tractable、ViSenze、Viso等公司,正在开发新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其中一些已成功筹集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在运输领域,保险公司可以利用机器视觉来分析事故场景的照片和视频,进行财务损害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还可以用于安全平台,分析驾驶行为,提升道路安全性。在软件领域,创业公司正在开发无需编程知识的计算机视觉平台,使更多人能够使用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身份验证软件也是市场上的一个创新解决方案。体育产业也在探索人工智能、视觉和数据分析的潜力,以向教练提供有关选手在比赛中的决策过程的洞察。此外,有一家创业公司通过将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结合到无人机设计中,提出了一种节省成本的监视方案。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都在快速发展,其性能,包括准确度和精确度,不断提高。高性能GPU和机器学习能力的成本也有望降低,推动新的机器视觉应用的应用。Arteris公司的Nightingale表示,随着硬件(如传感器、摄像头和处理器)的进步以及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改进,机器视觉系统的准确性和速度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深度学习算法尤其在近年来推动机器视觉技术的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有望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些算法能够自动学习数据的特征和模式,从而提高准确性和性能。机器视觉系统将具有更强大的能力,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开展更为复杂和智能的应用。此外,预计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将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提供更多高性能、实时的应用。Nightingale指出,机器视觉技术已经与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等其他技术整合,这一趋势有望持续发展,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机器视觉在医疗保健、交通和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此外,对于需要实时处理的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人脸识别和物体追踪。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需要实时处理的应用,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结论机器视觉(MV)的设计涉及芯片(处理器、存储器、安全芯片)、IP核、模块、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芯片组件和多芯片封装的推出将使这些系统能够更容易、更快速地进行组合,添加新功能,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能力。Winbond的DRAM经理Tetsu Ho表示:“已知良好晶片(KGD)解决方案可以提供成本和空间效率高于有限接触点和线材的封装产品的替代方案。”这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提供增强的硬件安全性能,特别是产品上市的时间。这些晶片经过100%热激测试,测试程度与离散部件相同。 需要KGD 2.0来确保2.5D/3D组件和2.5D/3D多芯片设备的末端良率,以实现带宽性能、功耗效率和面积等PPA的改进,这是由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爆炸所推动的迷你化趋势。这将为机器视觉在新旧市场中开拓新的选择。它将用于在自动驾驶中协助人类,帮助机器在制造业中实现精确高效,并通过无人机进行监控。 此外,机器视觉将能够探索对人类而言危险的地方,并为保险、体育、交通、国防、医疗等众多领域提供数据输入和分析。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扩大,机器视觉将继续成为推动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革新的关键技术之一。机器视觉系统的进一步提升和创新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无论是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交通运输还是其他领域,机器视觉的应用都将继续拓展,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 国产高端测试仪器市场困局何解?产学研模式新探索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芯片量呈几何倍数增长,芯片已经进入融合的时代。从无人驾驶到虚拟现实、从人工智能到云计算、从5G到物联网,一颗芯片上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芯片工艺越来越复杂,新器件类型层出不穷,众多驱动因素的推动对半导体测试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行业需要更加面向未来需求的测试系统和方案,来打破传统仪器固有的不足和局限。以半导体器件测试来看,在先进器件研究过程中,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工艺的应用都可能带来未知的变化。研究者不但要关注精确的静态电流电压特性,更希望观察到细微快速的动态行为。同时随着半导体尺寸不断减小,一些现象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才能观察到,例如MOS器件的BTI效应,因此,对包括短脉冲测试(PIV)在内的新技术提出了要求。前不久,概伦电子与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及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联合研发的新一代高精度快速波形发生与测量套件FS-Pro HP-FWGMK正式发布,填补了其半导体参数测试系统FS-Pro在短脉冲测试的空缺,同时也填补了国内短脉冲测试技术的空缺。高端测试仪器FS-Pro“如虎添翼”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最新一代高精度快速波形发生与测量套件FS-Pro HP-FWGMK由黄如院士在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团队与概伦电子联合研发。作为短脉冲测试技术的先行者,黄如院士团队经过了十余年的努力,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一整套短脉冲产生、测量以及分析技术。概伦电子基于其提供的包括测试方法、电路原型、方案框架、版图设计及PIV应用在内的指导意见继续精细开发,满足高增益与高带宽的同时,有效抑制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最终实现了最小脉宽130ns的高精度测量。概伦电子FS-Pro半导体参数测试系统(图源:概伦电子)概伦电子的半导体参数测试系统FS-Pro是一款功能全面、配置灵活的半导体器件电学特性分析设备,在一个系统中实现了电流电压(IV)测试、电容电压(CV)测试、脉冲式IV测试、任意线性波形发生与测量、高速时域信号釆集以及低频噪声测试能力。此次增加短脉冲IV(PIV)技术后,FS-Pro更是如虎添翼,几乎所有半导体器件的低频特性表征都可以在FS-Pro测试系统中完成,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半导体器件、LED材料、二维材料器件、金属材料、新型先进材料与器件测试等。其全面而强大的参数测试分析能力极大地加速了半导体器件与工艺的研发和评估进程,并可无缝的与概伦电子低频噪声测试系统9812系列集成。据了解,概伦电子噪声测试系统9812系列是全球半导体行业业内低频噪声测试的“ 黄金标准”,为半导体行业先进工艺研发、器件建模和高端电路设计提供了更加完整而又高效的低频噪声测试及分析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艺平台下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低频噪声测试的需求。FS-Pro快速的DC测试能力进一步提升了9812系列产品的噪声测试效率和吞吐量,性能相较同类型产品获得大幅度提升,并将在噪声测试的业内领先技术扩展到通用半导体参数测试。基于在产线测试与科研应用方面的优异表现,FS-Pro全面的测试能力在科研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已被数十所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所选用,同时也被众多芯片设计公司、代工厂和IDM公司所釆用。国产高端测试仪器新突破纵观行业现状,测试测量仪器属于高端科研仪器设备,需要长时间积累,特别考验一个国家基础技术的厚度。由于国内本土测量仪器行业起步较晚,主营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企业数量少,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的产品结构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仿制研发的阶段,仅有小部分企业走向应用研发的转型之路。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8.72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50.39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达到53.14亿美元。面对国内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受国外隐形技术壁垒等因素制约,国内市场仍被掌握在国外仪器仪表厂商手中,高端产品依赖进口,行业类第一梯队公司主要为是德科技(Keysight)、泰克(Tektronix)、罗德与施瓦茨(R&S)等欧美企业。国内测量仪器与国际水平相比,在产品结构、高端产品的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亟待国内本土企业填补高端仪器的技术和市场空白。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的研发力度成为了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的关键点之一。同时伴随着强烈的自主可控需求,国产高端测试测量仪器市场在近几年迎来高速增长。概伦电子的半导体参数测试系统FS-Pro作为高端测试仪器的代表之一,在先进器件和材料等领域的测试表现非常出色,集 IV、CV、1/f noise及PIV测试等于一体,高精度、低成本、综合的半导体器件表征分析能力灵活满足各种用户的不同测试需求,大大节省了测试设备采购开支。同时,工业标准的PXI模块化硬件结构,通用的软件平台,内置测量软件提供数百个预定义的测试模板和功能,实现即插即用体验,使FS-Pro成为了半导体器件与先进材料研究方面的得力助手,产品性能直接对标是德科技等行业巨头的高端测试仪器。近年来,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测试测量仪器的需求在逐渐扩大。当前中国的半导体测试测量行业在飞速发展中,可以预见的是,复杂的国际关系背景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关键领域的国产化成为竞争焦点,自上而下的产业政策和企业突围将加速自主可控产业链的成长,国产半导体测量仪器迎风口。随着概伦电子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取得突破,将会使其成为国内该行业的领头羊,有望引领该领域的国产化替代浪潮。概伦电子产品布局日臻完善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是对集成电路器件在不同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下的电流、电压、电容、电阻、低频噪声、可靠性等特性进行测量、数据采集和分析,以评估其是否达到设计指标。概伦电子半导体参数测试系统FS-Pro能够支持多种类型的半导体器件,具备精度高、测量速度快和可多任务并行处理等特点,能够满足晶圆厂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对测试数据多维度和高精度的要求。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仪器采集的数据是器件建模及验证EDA工具所需的数据来源,两者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随着下游晶圆厂客户产能扩张,相关测试需求或将进一步释放。在制造类EDA工具方面,概伦电子的器件建模及验证EDA工具已经取得较高市场地位,被全球大部分领先的晶圆厂所采用和验证,主要客户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联电、格芯、中芯国际等,在其相关标准制造流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使用该EDA工具生成的器件模型通过国际领先的晶圆厂提供给其全球范围内的集成电路设计方客户使用,其全面性、精度和质量已得到业界的长期验证和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通过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仪器与EDA工具的联动,能够打造以数据为驱动的EDA解决方案,紧密结合并形成业务链条,帮助晶圆厂客户有针对性的优化工艺平台的器件设计和制造工艺,不断拓展产品的覆盖面,进一步为概伦电子打造完整的制造EDA流程丰富了现有技术及解决方案。目前概伦电子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制造类EDA工具、设计类EDA工具、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仪器和半导体工程服务等。从其产品布局和发展历程来看,概伦电子在具备高价值的落地场景和应用需求的前提下,用相对较短的时间、较小的人员规模和投入,打造了全新的设计方法学和流程,逐渐形成了具有技术竞争力的EDA工具、测试产品和工程服务,并在国际主流市场获得产品验证机会,在多环节和维度上实现了对国际EDA巨头全流程垄断的突破。产学研模式新探索上文提到,此次FS-Pro HP-FWGMK套件的发布是概伦电子与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及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联合研发的产物,在填补了半导体参数测试系统FS-Pro在短脉冲测试空缺的同时,也代表了国内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典范。当前,在国产EDA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关键,创新求变正在重塑新的核心竞争力。EDA核心技术的突破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持续吸引各种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保持高研发投入,长期坚持技术沉淀,通过客户需求引导,才有可能形成新的突破。在当前行业背景和发展现状下,概伦电子正在探索以产教融合方式来培养项目和推动EDA技术和人才发展的新模式,携手各界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后摩尔时代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挑战,构建中国EDA产业命运共同体,致力于突破困局并最终实现超越。
  • 安东帕推出新型高温纳米压痕测试仪
    p   安东帕近日宣布推出新型高温纳米压痕测试仪UNHT³ HTV。作为测量低载荷下纳米尺度机械性能的测试系统,UNHT³ HTV可用于测量温度在 800 ° C 以下的薄膜和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其专利 UNHT 技术与独特的加热功能结合,可提供在任何温度下的高稳定性测量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2/insimg/71016a8c-f6a0-4c09-81ab-e26ce87e40b8.jpg" title=" UNHT3_HTV_w.jpg" / /p p   UNHT3 HTV的核心是基于非常成功和专利的超纳米压痕试验机(UNHT)。 /p p   测量头已针对高温操作进行了优化,并结合了正在申请专利的样品台,可以在工作范围内的任何温度下进行测量,并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这样的测量特性引发了研究人员的兴趣: /p p   环境条件下最低热漂移 (& lt 0.5 nm/min) 和整个温度范围内最低热漂移 (& lt 3 nm/min)。 /p p   最高载荷框架刚度 (& gt & gt 106 N/m) 和最低框架柔度 (& lt & lt 0.1 nm/mN):两套独立的位移和载荷传感器与高精度电容传感器结合,可选择“实际深度”和“载荷控制”模式。 /p p   高真空系统具有 5 轴磁悬浮涡轮泵和缓冲系统,允许在测量期间关闭初级泵,使泵振动降至最低。 /p p   独特的加热控制系统(3 项专利待批),采用3 个红外 (IR) 加热器分别用于给压头、参比 压头和样品加热,以及 4 个热电偶用于将样品表面温度控制到 变化在0.1° C 内。 /p p   符合 ISO 14577 和 ASTM E2546 国际标准 /p p br/ /p
  • “仪”测未来,首届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产业技术峰会成功召开
    6月5日,以“仪”测未来为主题的2023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产业技术峰会在北京通信展期间成功召开。本次峰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中国移动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信通院、北京邮电大学、宁波大学、华为、中兴、思仪科技、思博伦、是德科技、信而泰等70余家单位的近300人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年夫顺出席会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中国移动研究院党委书记、科技委主任张同须出席峰会并致辞。专委会副主任张红卫、顾荣生、吴局业、李海龙等出席会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在致辞中强调,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专委会应把握发展机遇,迎难而上,充分激发信息通信学科与仪器仪表学科的合力和活力,共同探索信息通信仪器仪表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努力推动我国仪器仪表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移动研究院党委书记、科技委主任张同须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移动作为信息通信技术坚持不懈的推动者,将积极践行链长责任,联合整个产业链的力量,共同开展仪器仪表关键技术研究、测试测量理论研究、标准制定、测试认证和应用创新,形成一个需求共识、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的平台,实现行业生态的健康循环。 本次峰会上,来自信息通信和仪器仪表产业上下游的代表企业领导嘉宾,共同见证“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验证评价中心“的揭牌,共同发布《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产业技术白皮书》。来自运营商、科研院所、设备商、测评机构、仪器仪表企业的专家代表就当前与未来信息通信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与测试技术趋势、应用场景、计量认证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中国工程院张平院士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未来信息通信网络的演进趋势、五大关键技术特征及其测试技术需求。尤其针对智简网络,张平院士强调构建统一的、具有泛化价值的性能评估体系至关重要。为应对下一代仪器仪表的实现挑战,张平院士呼吁汇聚产学研用集体智慧,培养信息通信及仪器仪表高端人才,共同攻关基础理论、基础材料、测量算法等“堵点”。中国电科年夫顺首席科学家在主题分享中,提出未来智能化仪器的发展方向——具备动态感知、智慧识别、自动反应能力并共享网络、共享数据、共享算法;提出了加快检测装备和通信及智能技术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移动通信子链“链核”企业单位的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红卫分享了《测试助力通信产业,合作共生共赢未来》的主题报告,分析了未来6G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测试遇到的新挑战;思仪科技为现在及未来测试挑战提供的解决方案以及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情况。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胡臻平、中国联通中讯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顾荣生、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研发总裁吴局业等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主题演讲。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验证评价中心”正式揭牌——在张平院士和年夫顺首席科学家两位名誉主任的见证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中国移动研究院党委书记、科技委主任张同须共同为“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验证评价中心”揭牌。仪器仪表作为典型的“专精特新”产品,是支撑信息通信产业和技术发展的“重器”,具有独特的产业话语权和技术影响力。验证评价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业界在仪器仪表新技术标准跟进、高端仪器需求牵引、开发验证及能力准入等环节达成紧密协作共识,共同建立产业技术评价标准体系,推动以用促研、以研带产。——《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产业技术白皮书》正式发布——成为科技强国,发展高端仪器仪表是必经之路。《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产业技术白皮书》根据信息通信网络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首次对仪器仪表的测试测量需求、技术挑战以及产业发展机遇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工作倡议,呼吁业界在仪器仪表关键技术攻关、高端产品研发、测试评估验证、产品示范应用等方面加强合作,确保测试能力满足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需要。——测试专家专题演讲——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技术部网络技术与资源处经理胡臻平、中国联通中讯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顾荣生、中国信通院泰尔系统实验室主任周开波、专委会副主任/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红卫、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研发总裁/ICT测试分委会主任吴局业、思博伦通信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刘勇、宁波大学教授/宁波艾欧迪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新杰等七家来自运营商、科研院所、设备商、测评机构、仪器仪表企业的专家代表就当前与未来信息通信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与测试技术趋势、应用场景、计量认证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圆桌论坛,共话新技术测试场景的需求与挑战——最后,中国移动研究院杨海俊主持了圆桌研讨环节,与来自中国信通院、中兴、新华三、是德科技和信而泰的专家,针对5G垂直行业、人工智能等新场景、新技术、新业务的测试需求和仪器仪表技术挑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下一步的合作研究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峰会还设置了“信息通信测试仪器先进产品展示区”,思仪科技等国内外12大仪器仪表最新成果重磅亮相,成功搭建起产学研用的对接平台。信息通信与仪器仪表产业实现同频共振,“仪器”测享未来。本次峰会共同探讨了未来高端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及测试技术发展之路,共筑产业生态循环,达成了建立信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产业联合体的共识,体现了国内信息通信与仪器仪表产业链的同频共振,是双链深度协同的起点。专委员会成功搭建起产学研用的对接平台,汇聚了运营商、设备商、仪器仪表等众多信息通信产业链领军企业。专委会将携手业界合作伙伴深耕不辍,做优做强仪器仪表这个新基建的”重器“,助力我国数字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 11台物性测试仪器荣获2021科学仪器优秀新品上半年入围奖
    仪器信息网讯“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2021年度上半年入围奖评审已经结束,经专业编辑团初审、网络评审团初评,现已确定2021年度上半年的入围奖名单。为了将在中国科学仪器市场上推出的创新性比较突出的国内外科学仪器产品全面、公正、客观地展现给广大国内用户,同时,鼓励各科学仪器厂商积极创新、推出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科学仪器新品,仪器信息网自2006年发起“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截至2020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每年评选出的年度“优秀新品奖”受到越来越多的仪器用户、国内外仪器厂商以及相关媒体的关注和重视。经过10余年的打造,该奖项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仪器行业最权威的奖项之一,获奖名单被多个政府部门采信。“科学仪器优秀新品” 评选活动2021年度上半年申报并批准的新品共计163台,入围70台。入围名单中,物性测试仪器11台, 电子测量仪器1台。物性测试及电子测量仪器入围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物性测试仪器公司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型号详情链接日立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差示扫描热量计DSC600&DSC200详情大昌华嘉科学仪器泡沫分析仪Turbiscan TMIX详情大昌华嘉科学仪器全自动压汞仪BELPORE系列详情美国AMI仪器公司(中国)稳态同位素化学吸附仪AMI300SSITKA详情杨氏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大型高低温试验室YSTH-016-A详情轶诺仪器(上海)有限公司高端洛氏硬度计HAWK 652RS-IMP详情赛默飞世尔科技材料与矿物在线分析锂离子电池测厚仪LInspector详情上海沃埃得贸易有限公司弹痕分析系统Alias-005详情上海沃埃得贸易有限公司手持便携应力分析仪LTS-640V详情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BeNano 90 Zeta详情东莞市晟鼎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动态接触角测量仪SDC200S详情电子测量仪器公司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型号详情链接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延时脉冲发生器ASG8000详情入围产品创新点如下:1、日立DSC600&DSC200差示扫描热量计创新点:新登场的DSC系列提供一流的灵敏度和的基线重复精度,即使在包含痕量级热活性物质的复合材料中,也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信噪比,能够捕捉到最微小的热事件。2、大昌华嘉Turbiscan TMIX 泡沫分析仪创新点:Turbiscan TMIX科学地通过软件对泡沫气泡过程精确控制,从起泡到衰变,全过程实时全分析,测量速度间隔仅20秒,高度分辨率40um,充分高度保证测量条件完全可重复。3、大昌华嘉BELPORE系列全自动压汞仪创新点:BELPORE系列全自动压汞仪全自动垂直进汞,持续高真空;高分辨率检测多达20000个数据点;无需连接气体和液氮,可以实现安全运行和全部功能;设计紧凑,空间要求低;膨胀计的垂直布置确保了操作的安全性;通过清洁装置有效地重复使用水银;All devices are CE-certified and ISO;所有设备均通过CE认证和ISO9001认证。4、AMI300SSITKA稳态同位素化学吸附仪创新点:稳态同位素瞬变动力学分析是这台机器的创新之处,该分析为一种稳态时在同位素标记与未标记反应物间快速切换并及时记录反应物和产物的瞬变行为以得到反应的本征动力学信息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技术。这种技术在商用化学吸附仪中首次融合。5、杨氏仪器YSTH-016-A大型高低温试验室创新点:采用独特的平衡调温调湿方式,可获得安全、可靠的温湿度环境。具有稳定、平衡的加热加湿性能,可进行高精度、高温度的温湿度控制。装备高精度智能化的温度调节器,温湿度采用彩色液晶触摸显示屏,可进行各种复杂的程序设定,程序设定采用对话方式,操作简单、迅速制冷回路自动选择,自控装置具有随温度的设定值自动选择运转制冷回路的性能,实现高温度状态下的直接启动制冷,直接降温。6、轶诺HAWK 652RS-IMP凸鼻子洛氏硬度计创新点:凸鼻子175mm,喉深175mm第二Z轴测试台&载物台附件,电动滚珠轴承力传感器,闭环,力反馈系统在压头处测量试验力全高度线性滑动,无迟滞机械系统测试纵高650mm 425 x 370 大工作台和带t型槽的硬质平台200mm可移动测试台,可允许插入特殊试台 用于试样照明的LED灯内置高性能系统控制器,mSSD硬盘Win10系统,IMPRESSIONS™ 控制软件 15”工业触摸屏LAN,W-LAN,USB连接,预安装远程支持软件 ABS外壳,保护主体不受损坏可选配BIOS布氏压痕光学扫描仪,用于自动布氏测量。7、Thermo Scientific LInspector锂离子电池测厚仪创新点:测量光斑尺寸小,采样速率高,可实现无与伦比的条纹分辨率和涂层边缘缺陷分析;更快的扫描速度可覆盖更大的范围,从而降低未被检出的缺陷的发生;精确测量和自动模头控制,确保产品符合严苛的产品规范;精确的涂布宽度尺寸分析,可避免电极材料的过度浪费;基于云的数据和已识别缺陷存档,可实现产品缺陷全面追溯;基于云的数字化 IPM 和仪器性能管理,实现了对仪器健康状况和运行状态进行全天候自动化的智能监控,同时,可对数据进行安全存档,确保合规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自动通知服务通过仪器健康状态诊断可实现快速服务响应,提高故障的首次修复率,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生产率。8、Alias-005弹痕分析系统创新点:可以构建视觉效果丰富的3D项目符号和弹匣图像,然后提供强大的工具来使用地形敏感的彩色化以及可调整的光源和轴方向来分析它们。ALIAS图像数据由世界上最先进的瑞士制造,特定于应用的干涉仪捕获,然后使用完全现代化的64位计算和应用程序体系结构进行处理,该体系结构使用专利软件算法快速定义3D数据。ALIAS的3D,微米和纳米级分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准确性。简化的三步信息管理/可视化/确认过程可加快在成年犯案案件中定罪的时间。9、LTS-640V1mk手持便携应力分析仪创新点:重量仅为650克,方便携带;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应力灵敏度小于1MPa,允许苛刻环境监测; 分析速度快、稳定性优良; 无盲点、多点位确定应力。10、丹东百特BeNano90Zeta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创新点:BeNano 系列纳米粒度电位仪是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全新开发的测量纳米颗粒粒度和Zeta电位的光学检测系统。该系统中集成了动态光散射DLS、电泳光散射ELS和静态光散射技术SLS,可以准确的检测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Zeta电位,高分子和蛋白体系的分子量信息等等参数,可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化工、生物、制药、食品、材料等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质量分析质量控制用途。11、晟鼎精密SDC200S动态接触角测量仪创新点:自主研发的分析软件,衬时跟踪设备状态。可对设备测量参数进行设置,同时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跟踪;3D形貌法和局部轮廓测试法,由于材料表面自由能难以保持趋于稳定的状态,导致液滴的3D形态与二维形态产生较大出入,用3D形貌法和局部轮廓测试法可以消除样品表面能不规则造成的影响,从而得出较准确的效果;测量功能升级,全自动实时跟踪测量数据,实时动态谱图,多种表面自由能测量,连续动态润湿性测量。12、国仪量子ASG8000数字延时脉冲发生器创新点:国仪量子全新上市新品,高达8通道,最高精确到50ps,存储高达4GB。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次入围评选仅限于2021年上半年申报的仪器范围。有些厂商虽然在网上进行了申报,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能够提供详细、具体的仪器创新点说明,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以及详细的仪器样本,因此这次没有列入入围名单。另外,非独家代理的代理商提供的优秀国外新品也不能入选。由于本次参与申报的厂家较多,产品涉及门类也较多,对组织认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不排除有些专业性很强的仪器未被纳入评审范围。该入围名单将在仪器信息网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所有入围新品的详细资料均可在新品栏目进行查阅,如果您发现入围仪器填写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或非2021年上市的仪器新品,请您于2021年8月26日前向“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审委员会举报和反映情况,一经核实,将取消其入围资格。“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建立了长期、稳定、高水平的四级评审体系:“专业编辑团”、“网络评审团”、“技术评审委员会”、“技术评审委员会主席团”。专业编辑之外的评审专家分别来自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从事仪器研制、制造和应用相关工作,其中具有研究员、教授等高级职称的专家所占比例超过了90%。 “专业编辑团”承担新品初审的工作 “网络评审团”分别承担“季度入围奖”、年度“提名奖”评审工作 “技术评审委员会”承担年度“优秀新品奖”评审工作 “技术评审委员会主席团”承担各个阶段评审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季度入围奖”名录、年度“提名奖”名录、年度“优秀新品奖”名录拥有最终裁决权。各位新品评审专家按照严格的评审程序,对申报的新品进行网上、网下的评议(逐一进行打分、是否推荐并给出评审意见)。更多内容请点击详情查看。“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审委员会联系方式:电话:010-51654077-8027 刘女士传真:010-82051730电子信箱:xinpin@instrument.com.cn
  •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是一款什么仪器)
    前言: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作为粉体研究领域的得力助手,以其全面、准确的测试功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和掌握粉体特性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的作用。 产品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275/C550224.htm 一、全面检测粉体特性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能够全面检测粉体的各项特性,包括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堆积密度等关键参数。这些特性是粉体性能和应用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全面检测,科研人员可以深入了解粉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材料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二、优化粉体加工过程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能够准确评估粉体在加工过程中的性能表现,如流动性、分散性、压缩性等。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优化粉体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此外,测试仪还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粉体之间的相容性,为混合和配方设计提供指导。 三、保障粉体应用安全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在粉体应用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粉体的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安全性能的测试,可以确保粉体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同时,测试仪还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为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提供有力支持。 四、推动粉体领域发展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粉体研究和应用的水平,还推动了整个粉体领域的发展。通过不断深入研究粉体的特性和行为,科研人员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优异性能的新材料,拓展粉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 总结: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在粉体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全面检测粉体特性、优化加工过程、保障应用安全,并推动粉体领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将为粉体研究和应用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 “100家国产仪器厂商”专题:访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试仪专业制造商- 精微高博
    为推动中国国产仪器的发展,了解中国国产仪器厂商的实际情况,促进自主创新,向广大用户介绍一批有特点的优秀国产仪器生产厂商,仪器信息网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启动“百家国产仪器厂商访问计划”;2009年7月3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走访参观了中国氮吸附仪的开拓者、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试仪专业制造商-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精微高博公司总经理古艳玲女士、总工钟家湘教授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   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以北京理工大学为技术背景,是北京科委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生产氮吸附比表面仪及孔径分布(孔隙率)分析测试仪。      精微高博公司总经理古艳玲女士、总工钟家湘教授   钟家湘教授首先介绍到:“中国动态氮吸附仪研制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70-80年代,如当时中科院化学所与北分厂研制ST-03比表面与孔分析仪、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制BC-1比表面仪等代表了我国第一代动态氮吸附仪,但是由于技术上不很成熟、以及没能持续创新,未能在市场上普遍推广应用。”随着超细粉体,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发展,对于粉体材料表面特性的表征与测量越来越重要,比表面及孔径分布分析测试仪的需求日益增大,北京精微高博承担起这份重任。   早在2000年,精微高博公司学术带头人、北京理工大学知名材料专家钟家湘教授主持完成新型动态氮吸附仪样机的研制,开创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氮吸附仪的新局面;历经二年时间的技术积累,2003年,JW-04型氮吸附比表面测试仪成功推向市场;   2004年,精微高博研制成功动态BET比表面仪,填补了国内空白,在BET测试方法上开始与国际接轨;   2005年,研制成功动态常压单气路孔径分析仪,实现了动态氮吸附仪在技术与应用上的重大突破,至此,精微高博公司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氮吸附仪完整的系列产品。   为了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在努力研发动态氮吸附仪的同时,精微高博一直关注国际上静态容量法比表面及孔隙率的发展,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与千百次实验,2007年中国独有的静态容量法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测试仪JW-BK和JW-RB系列研制成功,其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钟教授评价说:“这标志着中国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分析测试仪的技术水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精微高博的成功,完全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结果。”   另外,精微高博多年来一直参与中国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分布标准的技术讨论,参加了国家比表面标准物质研制的标定工作,尤其在2008年,精微高博被遴选为参加“国家比表面标准物质标定测试”唯一国内生产厂商。      JW-RB系列静态容量法BET比表面仪      JW-BK系列静态容量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      JW-004A型动态氮吸附BET比表面仪      JW-K型动态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      仪器调试现场   古艳玲总经理充满自信的说:“我们的研发核心技术团队由教授、博士、硕士、高工及各种配套专业人才组成,以富有朝气的年轻人为主,在理论研究深度、自主研发能力、设计制造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   “另外,我们建立起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现有产品同时,根据客户需求反馈,积极研究开发材料物性测试相关新设备,并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测试整体解决方案。”      访谈现场   目前,精微高博公司生产的氮吸附仪产品在国内用户数量逐年增长,用户群覆盖国家建筑材料认证中心、北京建筑材料科学院检测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泸天化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宁夏东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400余家企事业单位;从2006年底开始,公司新型孔径分布测试仪,已经走出国门,远销波兰、日本、伊朗、南非、巴西、蒙古、朝鲜等国家。   附录1: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http://jwgbcn.instrument.com.cn   http://www.jwgb.cn/   附录2:精微高博公司总工程师——钟家湘教授简介   钟家湘,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系教授,历任教研室主任、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曾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第一、二届副秘书长;   发表专著6册,学术论文70余篇,科研成果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机械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理工大学科研成果奖等;   从1998年开始,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应用开发,先后主持技术研发项目12项,大部分已经实现产业化,并取得发明专利三项。
  • 德州仪器推出六款基于Arm Cortex的视觉处理器
    3月20日消息,德州仪器 (TI) 宣布推出由六款基于 Arm Cortex 的视觉处理器组成的全新系列,使设计人员能够在可视门铃、机器视觉和自主移动机器人等应用中,以更低成本和更高能效增加更多视觉和人工智能 (AI) 处理功能。该全新系列包括 AM62A、AM68A 和 AM69A 处理器,由开源评估和模型开发工具以及可通过业界通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框架和模型进行编程的通用软件提供支持。利用这个由视觉处理器、软件和工具组成的平台,设计人员可以轻松跨多个系统开发和扩展边缘 AI 设计,同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在低功耗边缘 AI 应用中实现视觉处理和深度学习功能时,德州仪器的新型视觉处理器通过消除成本和设计复杂性障碍,将智能从云端带到现实世界。这些处理器采用片上系统 (SoC) 架构,该架构支持广泛集成。集成组件包括 Arm Cortex-A53 或 Cortex-A72 中央处理单元、第三代德州仪器图像信号处理器、内部存储器、接口和硬件加速器,可为深度学习算法提供每秒 1 万亿次至 32 万亿次运算 TOPS (IT之家注: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 是处理器运算能力单位) 的 AI 处理功能。该系列中的视觉处理器包括:AM62A3、AM62A3-Q1、AM62A7 和 AM62A7-Q1,它们可在诸如门铃摄像头和智能零售系统的应用中支持一到两个小于 2W 的摄像头。该系列包括业界成本较低的 1 TOPS 视觉处理器 AM62A3。AM68A 可以在机器视觉等应用中支持 1 到 8 个摄像头,以及适用于高级视频分析的高达 8 TOPS 的 AI 处理功能。AM69A 可在边缘 AI 盒、自主移动机器人和交通监控系统等高性能应用中,针对 1 至 12 个摄像头实现 32 TOPS 的 AI 处理功能。从 2023 年第二季度开始,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德州仪器的免费开源工具 Edge AI Studio 的公测版,缩短其边缘 AI 应用的上市时间。这款基于 Web 且功能丰富的工具允许用户能够使用自我创建的模型和德州仪器优化的模型来快速、轻松地开发和测试 AI 模型,并且这些模型也可使用自定义数据进行重新训练。
  • 标准集团---纽扣撞击强度(力)测试仪/纽扣性能测试仪器
    纽扣撞击强度测试仪︳纽扣撞击强力测试仪︳标准集团品质供应︳咨询电话:13671843966纽扣撞击强度测试仪,又称纽扣撞击强力测试仪,是通过检测塑钮、胶钮的抗撞击阻力从而检测所有类型纽扣(直径10mm或以上)在服装制造或日常使用过程中对强拉或撞击的承载能力的仪器。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Gellwoen G289 纽扣撞击强度测试仪是严格符合ASTM D5171标准的纽扣测试仪器。测试时,将质量为0.84kg(29.5oz)重物从67mm(2.625英寸)或其他规定高度(至多200mm(8英寸))落下,以纽扣的破裂程度作为考核。该仪器包括一个轴承套,其内配合一个标准质量的冲击头,用于从指定高度下落以冲击纽扣试样。纽扣依据其莱尼尺寸放置于底座金属平台的中心位置,并用定位夹具夹持,冲击强度由重物的质量和下落的高度来评估。详情请访问:http://www.lalianniukou.com/product/2015/98.html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材料测试仪器设备的综合供应商,成立于2003年,公司总部在中国香港,在上海设有分公司,在长沙、武汉、济南、沈阳、成都、杭州等地设有办事处及售后维修中心。上海泛标纺织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标准集团上海分公司,全面负责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一直以来,公司始终坚持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产品,依赖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整合技术和资源优势,为客户解决科研生产中遇到问题提供支持,从而带动国内科研及相关行业水平的提高。通过个性化的售前产品咨询,高效率的售后安装、维护和维修,专业级的技术支持及应用支持,标准集团正赢得越来越多制造商和客户的双重信赖。24小时服务热线:021-64208466、13671843966或登录:http://www.standard-groups.com/
  • 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和环形初粘性测试仪在测试双面胶初粘性时有什么区别
    在双面胶的初粘性测试中,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和环形初粘性测试仪是两种常用的测试工具。尽管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评估双面胶的初粘性,但在测试原理、方法以及结果解读上却存在显著的区别。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测试原理: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通过在一定角度的斜面上滚动标准尺寸的钢球,以测量钢球在胶粘剂表面滚动时的粘附能力。测试时,钢球从斜面顶部释放,滚过涂有胶粘剂的测试表面,根据钢球滚动的距离来评估初粘性。特点: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测试结果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影响较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胶粘剂,包括双面胶。适用场景:适用于需要快速评估初粘性的生产环境。适用于胶粘剂的初步筛选和质量控制。环形初粘性测试仪测试原理:环形初粘性测试仪通过将一定直径的环形试样放置在胶粘剂表面,然后以一定速度提起试样,测量胶粘剂粘附环形试样所需的力。测试时,环形试样与胶粘剂接触,然后以恒定速度提起,直至环形试样脱离胶粘剂表面。特点:测试结果更精确,可以量化粘附力。适用于测量特定类型的胶粘剂,尤其是双面胶。测试过程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适用场景:适用于需要精确测量粘附力的实验室环境。适用于双面胶的详细性能评估和研究。区别总结测试原理:滚球法侧重于通过钢球滚动的距离来评估初粘性,而环形法则通过测量提起环形试样所需的力来评估。操作复杂度:滚球法操作简单,环形法则可能需要更精确的操作和设备设置。测试速度:滚球法测试速度快,环形法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准备和执行测试。环境影响:滚球法结果受环境影响较小,环形法则可能更敏感于温度和湿度变化。结果精确度:环形法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粘附力数值,而滚球法则提供相对的粘附性评估。适用性:滚球法适用于快速筛选和质量控制,环形法则适用于详细的性能评估和研究。测试成本:滚球法设备通常成本较低,环形法则可能需要更高级的设备。在选择测试双面胶初粘性的设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预算和测试环境来决定使用哪种测试仪。每种测试仪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选择最适合的测试方法。
  • 包装耐压强度测试仪的测试原理解析
    包装耐压强度测试仪的测试原理解析在快速发展的药品、食品及医疗行业中,包装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与消费者的健康。特别是针对输液袋、液态奶包装袋、药品输液袋等液体包装产品,其耐压强度成为衡量包装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济南三泉中石的NLY-05包装耐压强度测试仪应运而生,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测试设备,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生产企业、科研院校、质检机构等多个领域。测试原理解析济南三泉中石的NLY-05包装耐压强度测试仪基于先进的力学测试原理,通过模拟包装在实际运输、储存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压力环境,对包装材料的耐压性能进行全面评估。测试过程中,首先将待测样品(如输液袋、液态奶包装袋等)精确装夹在测试仪的两个夹头之间。这两个夹头能够精确控制并施加压力,模拟外部压力对包装的作用。随着测试的进行,位于动夹头上的高精度力值传感器实时采集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力值变化。当达到预设的压力值时,测试仪自动进入保压阶段,持续观察包装在恒定压力下的表现。若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包装样品未出现破裂、渗漏等现象,则判定为合格;反之,则视为不合格。广泛应用领域食品行业:对于液态食品如牛奶、果汁等的包装袋、纸盒及纸碗,包装耐压强度测试仪能够确保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因包装破裂导致的食品污染和浪费。医药行业:在药品输液袋、塑料输液瓶、血袋等医疗用品的生产过程中,该测试仪的应用至关重要。它不仅能验证包装的耐压性能,还能通过温度适应性和穿刺部位不渗透性试验,进一步确保医疗用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科研院校与质检机构:作为科研与教学的重要工具,济南三泉中石的NLY-05包装耐压强度测试仪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包装材料的性能特点,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它也是质检机构进行产品认证、市场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
  • 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和环形初粘力测试仪检测的是同一种性能吗
    在探讨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与环形初粘力测试仪是否检测同一种性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深入理解这两种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各自所侧重测量的物理属性。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一、测试原理与机制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工作原理: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顾名思义,是通过观察特定重量的钢球在倾斜的试样表面滚落的最远距离,来评估材料的初粘性。测试时,将试样水平固定在测试台上,上方放置一定质量的钢球,并逐渐调整测试台的倾斜角度,直至钢球开始滚动并记录下滚动的最远距离。这个距离反映了材料表面对钢球的初始粘附能力,即初粘性。机制解析:此方法的核心在于模拟了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与轻小物体接触时产生的瞬间粘附效果。它侧重于测量材料表面的动态粘附特性,即在一定条件下,材料表面能够短暂保持接触物体不立即脱落的能力。环形初粘力测试仪工作原理:环形初粘力测试仪则采用了不同的测试原理。它利用一个特定形状和尺寸的环形压头,以恒定的速度或压力压在试样上,随后将环形压头与试样分离,通过测量分离过程中所需的最大力或能量,来量化材料的初粘力。这个过程模拟了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分离所需的力学性能。机制解析:环形初粘力测试仪更多地关注于材料表面在静态或准静态条件下的粘附强度,即材料表面与另一物体接触并尝试分离时,所展现出的抵抗分离的能力。这种测试方法对于评估材料的密封性、粘接强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二、检测性能的差异动态与静态的区分从上述原理可以看出,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侧重于测量材料表面的动态粘附特性,即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如倾斜角度变化导致的重力作用)时,表面能够短暂保持接触物体不脱落的能力。而环形初粘力测试仪则更侧重于评估材料在静态或准静态条件下的粘附强度,即抵抗分离所需的最大力或能量。应用场景的不同这两种测试方法的应用场景也因此而有所差异。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因其简单快捷、易于操作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胶带、不干胶、保护膜等材料的初粘性评估。它能够有效反映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粘附表现,为产品质量的控制提供重要依据。而环形初粘力测试仪则更适用于需要精确测量材料粘附强度的场合,如密封材料、粘合剂等领域的研发与质量控制。三、综合分析与结论综上所述,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与环形初粘力测试仪虽然都涉及对材料初粘性能的测试,但它们所检测的具体性能并不完全相同。滚球法侧重于材料表面的动态粘附特性,而环形初粘力测试仪则更关注于静态或准静态条件下的粘附强度。因此,在选择测试方法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测试需求来确定使用哪种仪器,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测试技术的发展,新的测试方法和仪器不断涌现。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多种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粘附性能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以更好地满足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以及市场应用的需求。总之,滚球法初粘性测试仪与环形初粘力测试仪各有其独特的测试原理和应用场景,它们共同构成了材料粘附性能测试领域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这些工具,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材料的粘附性能,为相关领域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 纺织测试仪器的发展历史
    纺织仪器是专门用于检测纺织品的性能的仪器。中国纺织测试仪器的发展历史离不开几家国内早期建立的大公司:温州大荣、宁波纺仪、上海千实。  1965年,宁波纺织仪器厂成立于宁波,经过50年的发展历史,宁波纺仪成为生产销售纺织检测仪器、纺织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高温老化室(房)、洁净室、无菌室、计算机通讯机房等特殊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的综合厂家。  1988年,温州大荣成立,大荣纺仪是一家座落于中国浙江温州的纺织检测仪器生产厂家,主要制造物理性能的纺织品检测仪器。  温州大荣是GB标准起草单位、AATCC、ASTM等会员单位、中纺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并被温州政府授予“科技创新示范单位”、“重点企业”、“先进单位”等。  大荣仪器以价格合理取得重要的市场占有量,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仪器的品种、生产、售后各方面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  2009年,上海千实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上海,隶属于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千实专注于纺织检测仪器的研发生产。目前,上海千实在中国地区的总代理为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由其全面负责Qinsun旗下仪器在中国地区的销售业务。  2009 成立上海千实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确定进入纺织测试仪器领域并提供相关解决方案。在标准集团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下迅速崛起。上海千实,不仅可以独立研发生产色牢度、缩水率、耐静水压、纽扣强度、拉链测试、撕破强力、透气性、水平垂直燃烧、起毛起球、摩擦色牢度、耐褶皱、防钻绒、皮革弯曲性等产品,不断适用并跟进最新的标准,广泛适用于GB、ISO、 ASTM、AATCC、BS、EN、DIN、JIS等标准。  2010 – 2011,招聘技术研发工程师硕士以上学历者达到10人以上,行业资深专家5人以上, 成功研发第一条完整的纺织品检测仪器产品线。  2012 推出热阻湿阻测试仪和MMT液态水分管理性测试仪。  2013年,上海千实的产品遍布国内纺织、质检、纤检、出入境检验检疫、第三方检测公司、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国内外大型的上市公司。  2014年,逐步将Qinsun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上海千实纺织品检测技术公司产品广泛畅销于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美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  2015年,上海千实纺织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重新整合资源,致力于提供材料测试方面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实验室设计、仪器配置、标准培训、实验室认证及售后服务。并为质量检测机构、企业及科研单位提供一流的测试仪器设备。  综上所述:在中国纺织检测仪器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我国国产仪器从无到有,从有到全面,从产品模仿到独立创新,尽管2000年以后国内存在不少企业盲目的粗放性生产,但是我国纺织检测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和检测标准的国际化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宁波纺仪、温州大荣、上海千实qinsun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和价值。  更多纺织仪器行业新闻:http://www.standard-groups.com
  • 起毛起球测试仪的选择方法?
    国内标准针对起毛起球测试分类过细, 容易产生混淆 。如 GB/T 4802 . 3 —1997 适用于大多数织物, 仅注明毛针织最适宜 而 GB/ T 4802 . 2 —1997 和 GB/T4802 . 1 —1997 又适用各类纺织物 , 以致于企业在测试时无从选择哪个标准。  测试原理及条件可以得知 , 翻箱式测试( 包括Orbitor 仪器) 可以在无压力条件下测试 ,而另外两种方法实际在轻微压力下测试, 显然结果是有差异的。  对于纺织出口企业 , 面临贸易国的标准不同 , 对纺织品起毛起球问题测试实际困难更大 。从多数纺织品进口国的测试方法来看, 一般限于翻箱法和马丁代尔法 ,对于起毛起球性能要求高的纺织品采用后者测试为主,因为此法更接近于人们服用过程。  国内的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仪器主要分为: 起球箱起球仪 、马丁代尔起球仪 、圆轨迹起球仪、乱翻式起毛球测试仪、圆轨迹法起毛起球仪、ICI钉锤式勾丝性测试仪6种。现以上海千实的几种起球仪作为参考:    1.起球箱起球仪  符合标准:BS 5811/8479,IWSTM 152,NEXT 19,M&S P18/P18A/P18B/P21A,GB/T 4802.3,BS EN ISO 12945.1  适用范围:用于正常磨损而产生的起球或勾丝现象,配有独特的控制器,可选标准及其它多种测试转速进行测试,同时配有可编程的30rpm反转系统。  技术参数:  1.可配有4个起球箱;  2.具有正反转功能;  3.转速:20, 30, 40, 45, 50, 60, 65, 70 rpm可任意选择;  4.液晶屏显示所有测试参数;  5.配有实验结束报警功能;  6.密封性好;  7.马达保护功能:如有外力阻挡,能自动停机,并报警。    2.马丁代尔起球仪  符合标准:ASTM D4970,ISO 12945.2,GB/T 4802.2/13775/21196.1/21196.2,ASTM D4966,ISO 12947,FZ/T 20020,BS 3424-24/5690,ISO 12947.1/12947.2,M&S P17/P19/P19C,NEXT 18/18a/18b,ISO 5470-2,IWTO 40,JIS L1096 8.17.5 Method E,Woolmark TM 112/196,BS EN 388/530/13770,ISO 20344  适用范围:  可检测各种植物的耐磨性及起球性能。在一定的压力下,试样和指定的磨料进行持续换向摩擦,和标准参数对比进行磨损和起球程度评价。触摸屏控制,配备功能全面的编程器,可预编程批次及总计数,单独设置每个测试头的计数 可选择包括标准速度在内的4个速度。  技术参数:  1.工位数:9工位   2.计数范围:0~999999次  3.最大动程:横向 60.5±0.5mm,纵向24±0.5mm  4.加压物质量:  a.夹持器:200±1g  b.衣料试样重锤:395±2g  c.家具装饰品试样重锤:594±2g  d.不锈钢蝶片:260±1g  5.磨块有效摩擦直径:  A型 200g(1.96N)摩擦头(9kPa)¢28.8 -0.084mm  B型 155g(1.52N)摩擦头(12kPa)¢90 -0.10mm  6.夹持器与磨台相对运动速度:20-70r/min(可调)  7.装样压锤质量:2385±10g    3.圆轨迹起球仪  符合标准:GB/T 4802.1 JIG 040  适用标准:本仪器用于测试毛织物、化纤纯棉、混纺、针织、机织物的起毛气球状况,以鉴别产品质量和工艺效果。测试时织物与尼龙刷及磨料摩擦,或者仅在调湿状态下和磨料摩擦。  技术特点:  1.磨头与磨台平面接触间隙 ≤0.2mm  2.磨头与磨台平行度 ≤0.3mm  3.磨头与磨台相对运动轨迹 40±1mm  4.尼龙刷面平齐,其高度差0.5mm  5.磨台往复速度 60±1次/min  6.磨头重量 490cN±1%  7.大重锤重量 290cN±1%  8.小重锤重量 100cN±1%  9.次数选择 1~9999  10.满足标准测试要求    4、乱翻式起毛球测试仪:  符合标准:  ASTM D3512,GB/T 4802.4,ISO 12945.3,JIS L1076-D  适用范围:  用于检测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将105mm×105mm的样品分别放入测试箱中,在叶轮的旋转作用下,置物盒软木衬壁持续随机摩擦,将定时器设置到规定时间,到达设定时间后声响报警,提示试验结束。测试时测试室内会注入压缩空气,以增强翻转,气压可调。  技术参数:  1.样品测试室:4个   2.每个测试室配有旋转的不锈钢叶片   3.配备测试室要求密封性好   4.配备数字式电子计数器   5.配有实验终了报警装置   6.配有压力表及记时器。  7.滚筒规格:146×152mm  8.软木衬规格:452×146×1.5mm(L×W×H)  9.搅棒规格:L=121mm  10.转速:1200r/min  11.压缩空气:0.014-0.021MPa    5、圆轨迹法起毛起球仪  符合标准:  GB/T 4802.1 JIG 040  适用标准:  本仪器用于测试毛织物、化纤纯棉、混纺、针织、机织物的起毛气球状况,以鉴别产品质量和工艺效果。测试时织物与尼龙刷及磨料摩擦,或者仅在调湿状态下和磨料摩擦。  技术特点:  1.磨头与磨台平面接触间隙 ≤0.2mm  2.磨头与磨台平行度 ≤0.3mm  3.磨头与磨台相对运动轨迹 40±1mm  4.尼龙刷面平齐,其高度差0.5mm  5.磨台往复速度 60±1次/min  6.磨头重量 490cN±1%  7.大重锤重量 290cN±1%  8.小重锤重量 100cN±1%  9.次数选择 1~9999  10.满足标准测试要求    6、ICI钉锤式勾丝性测试仪  符合标准:  ASTM D3939,GB/T 11047,JIS L1058  适用范围:  ICI钉锤式勾丝性测试仪适用于检测外衣类针织物和机织物及其它易勾丝的织物,特别适用于化纤长丝及其变形纱织物的勾丝性能。可快速检测织物在正常穿着条件下产生勾丝现象的难易程度(即将纱线从织物中钩出)。  产品详细:  本仪器配有观测箱及不同织物结构的对比图样卡。配有4个测试辊(套上待测织物),钉锤球为碳化钨头,并由预定的电子计数器控制。  技术参数:  1. 试验片尺寸:220mm×330mm   2. 转筒直径:82mm   3. 转筒长度:210mm   4. 钉锤球:碳化钨头   5. 钉锤直径:31.8 mm   6. 钉锤重量:135g   7. 钉锤突出长度:9.5 mm   8. 钉锤植针数:11根钨针   9. 钉针外露:10mm   10. 尖端半径:R0.13mm   11. 导杆工作宽度:125mm   12. 钉锤与导杆间距离:45mm   13. 测试工位:4工位   14. 测试速度:60rpm   15. 外形尺寸:1007×508×405mm(40×20×16英寸)(L×W×H)   16. 重量:约90kg   17. 电源:1∮,AC220V,50Hz,3A。 更多关于 起毛起球测试仪:http://www.qmqqy.com/productlist/list-5-1.html
  • 用落镖冲击测试仪检测药用pvc硬片的耐冲击性能相较于落球冲击测试仪,哪个更好
    药用PVC硬片的耐冲击性能检测是一个关键的质量控制步骤,以确保药品包装的完整性和保护药品免受运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冲击。落镖冲击测试仪和落球冲击测试仪都是用于评估材料耐冲击性能的设备,但它们在设计和应用方面存在差异。落镖冲击测试仪落镖冲击测试仪通常用于评估软包装材料如薄膜、复合膜等的抗冲击穿透能力。它使用一个或多个特定重量和形状的落镖,从一定高度落下冲击试样。这种测试方法更多地侧重于材料的抗穿透性能,适用于检测软包装材料在实际使用中抵抗尖锐物体冲击的能力。落球冲击测试仪落球冲击测试仪则通常用于测试硬质塑料材料如药用PVC硬片的冲击强度。它使用一定质量的球体从预设高度自由落体,冲击试样,以此来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冲击情况。落球冲击试验可以检测药用PVC硬片的耐用性、硬度、强度和韧性等性能。比较与选择在选择落镖冲击测试仪还是落球冲击测试仪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材料特性:药用PVC硬片作为一种硬质塑料材料,更适合使用落球冲击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目的:如果测试目的是评估材料的耐冲击能力以及硬度和强度,落球冲击测试仪可能更为合适。标准遵循:应参考相关的医药包装材料测试标准或国际标准,如YBB00212005-2015等,这些标准可能指定了特定的测试方法。设备能力:确保所选设备能够满足药用PVC硬片的测试要求,包括试样尺寸、冲击高度和能量等。结论根据上述信息,对于药用PVC硬片的耐冲击性能检测,落球冲击测试仪 更为适合,因为它专门设计用于评估硬质塑料材料的冲击强度,并且符合药用PVC硬片的测试标准和要求。
  • 薄膜拉力测试仪在医药包装性能测试中的重要性
    随着医药行业对包装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薄膜拉力测试仪在评估和确保包装质量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薄膜拉力测试仪如何满足医药包装性能的测试需求。1. 医药包装的特殊要求医药包装不仅需要保护药品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需符合安全、有效、便捷等多重要求。因而,包装材料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拉力强度、耐撕裂性和耐穿刺性等,成为了检测的重点。2. 薄膜拉力测试仪的基本原理薄膜拉力测试仪通过施加均匀的拉力,测量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及断裂情况。它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帮助研发和生产团队分析包装材料的性能。3. 应对医药包装性能需求的优势3.1 精确测试薄膜拉力测试仪具备高精度测量功能,可以准确评估医药包装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拉伸性能,从而确保药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3.2 多功能性除了拉力测试,许多现代薄膜拉力测试仪还配备了其他功能模块,如撕裂强度、穿刺强度等测试。这使得其能够全面评估包装材料的性能。3.3 兼容性强薄膜拉力测试仪适用于多种材料,包括塑料薄膜、复合材料等,符合当今医药包装日益多样化的趋势。4. 数据分析与质量控制4.1 结果的可视化薄膜拉力测试仪常配备数据分析软件,能够将测试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便于研发团队直观分析。这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4.2 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测试数据可以作为品质保证的依据,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5.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药行业需求的变化,薄膜拉力测试仪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智能化、自动化的测试设备将更好地服务于医药包装行业,提升包装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结语薄膜拉力测试仪在医药包装性能测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能提供精准的测试数据,还能通过多功能性和数据分析,提高包装材料的质量与安全性。随着行业的发展,薄膜拉力测试仪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 国产测试仪器的出路何在
    1)目前的现状:   中国测试仪器的普遍水平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水平上 大型和高档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许多急需的专用仪器还是空白 中低档产品保证质量上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   据海关统计,中国每年进口各类测试仪器总额接近中国测试仪器产业总产值50%。此外,在6000多家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不足1000家,全行业经济效益低下。   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同时国外公司还占有国内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进展滞缓,是制约中国测试仪器产业发展的一个&ldquo 瓶颈&rdquo 。   2) 差距存在的原因   1、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仪器虽小,但是反映出从业人员素质,中国仪器行业绝多多数为私营企业,而此类私营业主,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仪器有个最大的特点,在于标准的吻合度,而标准的解读,往往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就和文章的读后感相似,不同的知识背景的人读一篇相同的文章,会得出截然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换而言之,不同的人去读标准,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理解,也就会制造出完全不同的测试仪器,以及得出不同的测试结果。   2)工业化水平:   就目前中国工业发展而言,我们的大工业,如高铁、军事等,绝对不输给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比如法国和英国等,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工业化程度就完全不同,这受国家的政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国家政策本身就不惠及那些中小型的企业,这就造成了在我国去生产一台精密仪器的困难。作为生产企业,如果去买个温控器、买支热电偶等非常简易的产品,其实遍寻市场,你无法找到一个真正的国内的品牌,或是一个真正高质量的配件 再比如加工行业,国内手工加工作坊式企业非常多,那你拿着这些土枪土炮,又怎么能和人家那些武装到牙齿的生产装备去抗衡呢?   3)国内市场因素:   价格!价格!价格! 这个是买国产仪器的客户所最关心的问题,一般购买国产仪器的用户,主要是因为价格原因去购买国产仪器,极少是因为品牌导向或是自身的专业背景去做出采购决策的。其实用户本身也造成了国产仪器商之间进行了恶性的价格竞争,在恶性价格竞争的状态下,你又怎么能去要求你的供应商去保证他的产品质量呢? 现在的国产仪器,价格只有更低、没有最低,大家都为了生计去奔波,又有谁可以沉下心去搞研发工作和进行科技发展的投入呢? 而对比于进口仪器,价格竞争也是存在的,但是国内用户在价格方面对于进口仪器的宽容度是远远大于国产仪器的。一方面用户在抱怨国产仪器品质的低劣,另一方面,又不断成为打压国产仪器价格的推手。   4)市场的诚信度以及浮躁情绪   对于诚信度,比如技术指标,极少有供应商会因为撒谎而付出代价,这就造成了,说假话比说真话,有着更大的盈利,这在投标中是比比皆是的 供应商的短期思维,总想做下这个客户,赚到这笔钱为眼前最大事宜,而不顾及后期产品的使用结果 也就是说,没有人会因为自己制造了一台低劣的仪器而付出代价,也没有人为自己的谎言产生损失,其代价在短期是无法体现的,长远来看,如果市场中没有追求高品质的竞争对手出现的时候,那么他所有的谎言和浮躁,都是有利可图的。   5)知识产权的保护   对于大多数客户而言,购买了进口仪器后,其实极其不愿意国产仪器上去考察和抄袭,非常忌讳国内生产商去考察,你有这么好的意识,为啥不去打击国内的盗版呢?国外仪器行业毕竟发展多年,通过模仿和抄袭,可以极大的缩短研发的周期和投入,然后在国外同行业对手的基础上,再去改进他的某些缺点,慢慢去形成自我的风格和自己的技术,&ldquo 师夷长技以制夷&rdquo ,为何不将这些高端的进口仪器向你的同胞们去大胆的开放呢?   另外,国内制造厂商之间的知识保护确又极差,大家互相抄袭成风,最终的结果,是谁也不敢去做技术上的革新以及创新。   就笔者多年的经验而言,如欲打败国外同行,个人体会如下:   1、多练习内功:   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多了解国外同行的产品特性、技术特点、操作的合理化等详细信息,必须知道对方的优点,以及自身的缺点,&ldquo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dquo ,在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找出自己的长处不断发扬,找到自己的缺点不断的修正,必须以十年磨一剑的心态去做产品,在自己产品的使用中,不断询问用户,让他们提出宝贵意见。   2、专注于自己的行业:   专注于自身所处的行业,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只有专业才是长久之计,不要把自己变为一个杂货铺,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做不精。国外仪器制造商,比如安捷伦、瓦里安、英斯特朗,人家往往都是一招吃遍天下,而不是像我们这样,面面俱到的经营。   3、价格的控制   低价客户,其实就是低质量客户,当你将每天的精力放在那些低质量的客户身上,你不如多关注那些有着高品质追求的客户,他们才是你利润的来源,同时也是你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最好的伙伴。当你在不断降价的同时,也是你不断降低质量,以及降低自我要求的开始。   4、竞争对手的定位   不要轻易降价,也不要去和你的同行打价格战,你的同行是激励你进步的动力,不是你的敌人,打败你的竞争对手最好的方式,就是制造出他不可以逾越的产品,试问,在中国,你见过几家仪器商是因为被竞争对手的低价给打垮的呢? 当你使用价格战术去打击对手的时候,其实伤害的是你们双方,当你用高性能的产品去攻击你的对手的时候,那么你才可以掌握住战斗的主动权。市场上最大的份额占有者是进口仪器及其代理商,他们才是真正的敌人。   5、不要欺骗你的用户   你可以选择不说,但是不可以选择欺骗,没有人愿意上当受骗,包括你自己在内。   以上所述,为笔者从事仪器行业多年的体会,可能有所偏颇,但是借网站一发,供大家参考!欢迎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莫帝斯燃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年轻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科技公司。   已经为众多阻燃测试机构提供优质的燃烧测试仪器,如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中国船级社远东防火检测中心、中国科学研究院力学研究所、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SGS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INTERTEK 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TUV 南德意志集团、TUV 莱茵、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检测机构及科研院所。   更加详细信息可浏览网站:www.firetester.cn www.motis-tech.cm
  • 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需要用检测试剂吗
    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需要用检测试剂吗,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一般不需要使用检测试剂。这种仪器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如烘干法或电阻法等,来直接测量肉类的水分含量。在使用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时,用户需要将仪器的检测探头针状电极插入被测样品的肌肉中(避免插入脂肪、筋腱、骨头和空气中),然后按照仪器的操作步骤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仪器会自动计算出基准值并显示结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可能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和测量原理,因此在使用前建议仔细阅读仪器的说明书,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此外,还有一种肉类水分检测试纸盒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检测试纸来间接判断肉类是否注水。这种方法虽然简便快速,但并不能直接测量肉类的水分含量。因此,如果需要准确测量肉类的水分含量,建议使用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
  • 我国测试仪器比国外落后不少
    据统计,测试仪器产业所占电子工业的产值大约只有不足2%,而电子工业的产值不过占世界总产值的2%左右,但依靠测试仪器拉动的新技术带来的附加价值却可以占全世界每年新增价值的70%~75%。作为一种应用遍及基础研究到生产线的基础性产品和技术,电子测试仪器行业的强大,完全可以拉动一个国家创新带动的新增价值。   只是,在这样一个看似微小却影响巨大的行业里,中国一直充当着舞台上的配角。无论从国防还是民用需求,我们接触到的测试系统以及测试仪器,在高性能应用上无一例外都是进口品牌。   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国防电子展会上,来自航天系统、军事院校和军方的一线测试系统研发、应用及计量研究的专家学者认为,作为一个高技术、资本密集、横跨多个学科并且强调多年技术积累的行业,我国在测试仪器方面与国外企业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技术、经验和资金不足,更重要的是在概念、标准和理念等方向的差距和在决策方面的不够重视。   技术差距   业内专家认为,对国产测试仪器而言,我们始终是跟着别人的脚步在学习,在追赶,这是技术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例如近几年在军用测试方面,是各种总线技术的盛行,然而这些总线技术,都是外国定义研发的,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要应用这些总线技术,就逃不开他们定义的测试系统架构及测试方法,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去购买他们的产品来满足国内的测试系统要求。   如果说在这些系统级测试仪器方面,因为开放的总线,技术差距相对比较小,那么在台式仪器方面,国内外的差距几乎很难去估量。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基础的测试仪器而言,其架构和概念并不难理解,但到了具体的功能定义和产品的功能实现方面,我们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让中国的测试仪器开发和应用陷入的是一个尴尬的循环:我们无法跟踪先进的电子技术发展的前沿科技,就没有办法了解其测试需求,就自然无法去为此开发适合最新技术的测试仪器,那么更谈不上把握最新的测试市场脉搏和赚取最丰厚的那部分利润 而你做不来先进新技术的测试,新技术出现的时候你就抓不住,人家也不可能交给你去满足最初的测试需求,这样就无法了解最新的技术动向,也就无法将新技术应用到你的测试仪器中。   据了解,在应用测试中,制约本土测试仪器应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来自于核心半导体器件的缺失:国内的测试仪器企业,无论是老牌国有研究所还是新兴的私有测试仪器企业,自身具备的芯片研发能力相比国际巨头有较大的差距。可以说,测试用的芯片因为其特殊的一些要求,在市场上是很难找到相关合适的产品,特别是在信号分析和信号采集方面,模拟前端技术和信号采集技术的不足,直接体现在国产的测试仪器无法捕获需要的一些特征信号,比如雷达和微波技术的绝大部分需求,商用芯片是无法满足其测试需求的,这样的结果是,国产的测试仪器厂商不是不知道怎么去满足,而是没有相关的半导体器件能够做出满足这些采样率、带宽需求的产品,而这两点,恰恰是实际应用中许多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的前提。   观念差距   “抹平技术上的差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比起技术上的差距,我们在测试仪器上存在的观念和思维的差距更大。”一位来自计量研究领域的专家说。   据介绍,测试仪器是个资本密集型企业,企业的生产规模很重要,测试仪器又是一个市场比较小的行业,因为仪器种类繁多,所以单个仪器种类的市场注定不可能很大。这给中国企业迎头赶上增加了更大的难度,一方面,作为技术密集型和积累型行业,面对这么多已经领先很多的国外竞争对手,要把测试仪器做大做强,就要有足够多的投入,并且短期内不要指望回报,这一点无疑仅靠一些私企是很难有这么强大的财力去做支撑的。因此,必须要有国家战略高度的规划和相关资源的大力支撑,才有机会去不断缩小差距。   另一方面,因为市场不大,所以就更要强调企业研发的连续性和专注性,而对于国内的私企来说,他们面临着生存的压力,而对于很多国有科研院所而言,他们也面临创收指标以及各种前沿课题的研究,无法专注于对一两类的产品进行精耕细作。   再者,因为市场细分复杂,因此对测试仪器的架构和理念研究的短期意义很难体现,这就让一些原本从战略上国家支持其研究测试仪器架构和概念的研究机构不再愿意将精力集中于此,而是去追求短期利益更好的其他工作,从而造成只有各个仪器厂商去自己研发这些通用的基础理念,造成很多研发资源的重复浪费。   一些来自航天领域的专家认为,国产仪器产业另一个欠缺是服务。可以说,作为一个毛利率超过50%的行业,很大部分的企业销售利润是用以提供优质的市场培育、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特别是在用户的测试体验和测试习惯培养方面,国内企业在意识上的差距与国际企业相比差得实在太远。   某国内测试仪器生产企业表示,他们和国外竞争对手的产品性能类似,但用户界面和操作的通用性方面相差太远,而在用户中的宣传更是几乎为零。当用户有相应的测试需求时,即使两个产品的性价比等指标完全不同,用户也很难去选择他们的产品而放弃国外产品,原因只有一个:用户会用。   “测试测量和仪器产业,是国内一些重要领域必须的保障,也是研发前沿科技的利器,同时更是任何电子技术都避不开的一个重要环节。”业内专家呼吁,测试仪器的问题虽然基础,但不是小问题,是国家在软件和硬件方面不足的集中体现,解决测试仪器的落后问题,需要的是国有科研机构和企业,以及民营和私营企业共同努力,需要从标准到架构到概念的一系列测试体系的逐步建立。《中国质量报》
  • 北京理工大学购置莫帝斯铺地材料热辐射测试仪等燃烧测试仪器
    北京理工大学阻燃材料检测中心成立于2007年,2009年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MA(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DILAC(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的认证证书,具备了CNAS、CMA和DILAC检测资质,专门从事塑料、橡胶、纺织品及建筑材料等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检测。 检测中心属北京理工大学二级机构,依托于北京理工大学阻燃材料研究国家专业实验室、“火安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检测人员均具有研究生学历,长期从事阻燃材料的研究及教学,熟悉国内外阻燃领域的检测标准及法规,经过严格的测试培训,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检测中心国内外交流广泛、信息渠道畅通,在为客户提供优质检测服务的同时,能够提供良好的相关技术咨询服务。检测中心现有专兼职人员16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5人,14人具有博士及研究生学历,另有实验员2人。检测中心设管理办公室、样品准备室、力学性能测试组、锥形量热仪测试组、水平垂直燃烧测试组、氧指数测试组、烟密度测试组 及热学测试组。检测中心有燃烧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及样品制备等仪器设备20余台件,实验室环境良好,管理规范。中心的宗旨是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供科学公正的检测报告,为阻燃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做出贡献。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阻燃测试中心添置莫帝斯铺地材料热辐射测试仪,用于完善其GB8624-2012检测项目,同时该铺地材料热辐射测试仪不仅仅可以满足GB/T11785、ISO9239-1等测试标准要求,同时可以满足ASTM E648以及航空材料FAA标准测试要求,该仪器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莫帝斯燃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0%的中国民族企业,其产品品牌为“莫帝斯”,其取义为Metis,她在古希腊神话中是水文和聪慧女神,是大洋河流之神俄刻阿诺斯和大洋女神泰西斯的女儿,也是雅典娜的母亲,她在一切生物中是最聪明的。“莫帝斯”品牌的寓意在于,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制造出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测试仪器,同时,当我们走出国门,进行品牌的推广时,便于提高海外市场的认知程度,避免因为品牌直译而产生的歧义。 莫帝斯燃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国内拥有众多知名用户,如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船级社远东防火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中国南车、德国TUV南德意志集团、瑞士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莫帝斯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燃烧测试仪器,为中国的阻燃材料以及燃烧测试研究提供最为有力的科研及检测武器。 www.motis-tech.comwww.firetester.com.cn
  • 国产棉花测试仪批量装备各地实验室
    本报讯 5月23日,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国产棉花综合性能测试仪批量装备仪式在陕西省宝鸡市举行。经历10年研制及验证的国产棉花测试仪将批量装备到全国棉花仪器化检验实验室。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出席仪式并讲话。   蒲长城指出,国产棉花测试仪的批量装备,是棉花检验体制改革的又一项重要成果,结束了我国棉花仪器化检验长期依赖进口设备的局面,为今后我国棉花仪器化检验工作长期有效运作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国产棉花测试仪的批量装备,也是科研面向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产学研及政府职能部门相互协作的成果。国产棉花测试仪批量装备只是棉花检验仪器国产化的第一步,要努力创新,不断改进仪器性能,为全面提升棉花质量检验水平和实现棉花质量监督检验体制改革目标而努力。   据介绍,研制装备国产棉花测试仪是2003年国务院批复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棉花质检体制改革需要大量的棉花检测仪,而进口仪器设备价格高、零备件价格高、零备件供应周期长、本地维修质量不能保障、维修费用高。2003年10月,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进行棉花综合性能测试仪研制。长岭公司借鉴国内棉花单项指标测试仪器的研制经验,有效解决了颜色测试模块、大面积硅光电池、取样梳夹、指标算法和修正模型建立等关键技术。   2008年初,首台国产棉花测试仪样机开始验证测试,又经应用改进,证明国产棉花测试仪达到同类进口设备水平。2010年,国产棉花测试仪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科研成果鉴定。截至2013年4月,各地配置的12台国产棉花测试仪已累计检验棉花10万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