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共振检测仪

仪器信息网生物共振检测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生物共振检测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生物共振检测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生物共振检测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生物共振检测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生物共振检测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生物共振检测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生物共振检测仪相关的资讯

  • 生物共振测过敏后续:国家叫停仪器注册并禁止其检测
    p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3年一种叫做“生物共振波”检测、治疗过敏的技术从德国引进国内,随后全国多家医院甚至三甲医院都购买了此类设备。据称,通过检测所谓的生物共振波,就能发现人体对何种物质过敏。今年7月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曾播出了独家报道《生物共振波检测过敏原被指不靠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p p   近日,国家食药总局和国家卫计委发函对摩拉、百康两家治疗仪不再予以注册,并叫停仪器的超范围使用。而德国厂家摩拉仍旧召开发布会称自己的产品绝对科学,且有一些国内医院表示使用后很有效果。不过,仍有不少专家对这种传统医学理论中,从未出现过的“生物共振”持怀疑态度。 /p p   今年7月,中国之声揭露了一种名为“生物共振物理检测仪”的德国进口仪器,号称可以不打针、不做皮试,就直接检测出人体过敏原,此类仪器以百康、摩拉两种为代表,在十多年前进入国内市场,以辅助治疗之名拿到准入许可证后。各地多家医院,却违规用其进行过敏原检测业务。 /p p   在报道后,食药总局对此事展开调查,发现两种仪器使用范围只是“临床患者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并没有批准过敏源检测等用途,经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实,部分医疗机构的确存在将该类产品用于过敏原检测的超范围使用情况。对于摩拉、百康两种产品在注册证到期后的要求续期的请求,食药总局决定不予注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noimg/534b7885-11d1-4071-9b28-c049b8c6c062.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图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noimg/81436cdf-eece-490b-856a-690af4ccfa70.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图2.png" / /p p   近日,国家卫计委向地方卫计委发函,要求对摩拉、百康两种治疗仪,要严格按照注册的适用范围使用,对于注册证过期后生产的产品,医疗机构要立即停止使用。 /p p   被要求规范的“生物物理治疗仪”,究竟有哪些违规之处?在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皮肤科医生对患者强调,这些生物共振波仪器既然在医院里,就要相信。“既然好多大医院都在用,准确率是国家把关的,准确率很高,就是有点太灵敏了。” /p p   摩拉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商总经理姜庆峰认为,他们的产品此前拿到了国家批文,十多年来都没治死过人。“我就遵循两点:安全,我做了十多年没死过人,没有副作用。其二,有效,辅助治疗,你都可以查得到它的意义有多大。你们去找真正的用过的专家,但它作为一个辅助治疗的,你觉得它像核磁、CT一样?” /p p   拿着辅助治疗的批文,进行过敏原检测,不止发生在几家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平,作为支持摩拉技术的医生,告诉记者这项技术非常神奇,但由于厂家保密,没有什么文献参考,但如果懂量子力学就能搞得懂,因为它是“形而上”的。“检测时是通过经络检测的,因为厂家保密,出现在国内时在原理上不讲清楚,治疗非常科学,采取共振疗法。” /p p   对于这一理论,长期从事过敏疾病治疗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玲玲告诉记者,她从业多年,相关文献看过很多,如果该技术真的颠覆了过敏领域基础理论,应该会有很多相关研究文献,但有关生物共振检测过敏的文献很少。循证医学时代,药物和疗法是否有效,要拿证据、拿实验数据说话。“在临床上说有用或者更先进,一般都是和经典进行比较,比它有优势才有上市的价值,如果和他平行都不一定有价值,更别说这种说不清道理。” /p p   刘玲玲告诉记者,她在诊疗中也看到患者曾经拿着生物共振仪器的检测结果来进行咨询,发现检测结果不稳定。甚至可能会造成误诊。“一个人比如牛奶过敏,你今天查的和之前查的要一致才行,不能说今天有明天没有,用了这样的仪器检查就可能不用正规仪器,占用医疗资源,让病人花了钱却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误导病人。” /p p   目前,全国医疗机构被要求停止使用生物物理治疗仪进行过敏原检测,那么各大医院是否遵守了规定?这项争议不断的技术,还会不会“改头换面”重头再来呢?中国之声也将持续关注。 /p
  • 新型傅立叶型表面等离子共振监测仪会议邀请(第一轮通知)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简称“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是利用了金属薄膜的光学耦合产生的一种物理光学现象。自从1982年 Nylander 等首次将SPR 技术用于免疫传感器领域以来,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生物传感器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简称“BIA”)的主要手段。仅在近 3、4 年间,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多达几千篇,其研究内容涉及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DNA-DNA、抗原-抗体及受体-配体等的相互作用。商品化的光学生物传感器可在无标记的情况下实时地进行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分子识别这一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和医药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目前市场上的商品化SPR检测仪几乎都是通过角度测量实现对生物体系的测定。而在多年的实践中,其测量方式(依靠角度表征)的局限使其在灵敏度、动态范围、测试速度及稳定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阻碍。有鉴于此,热电科技仪器有限公司(Th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分子光谱部(既原来的美国尼高力仪器公司)以其近四十年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技术结晶结合最新的 SPR 专利技术(U.S. Patent No. 6330062)推出了崭新的傅立叶变换型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仪,突破了传统角度表征型SPR检测仪理论设计极限。 为了更好的将FT-SPR介绍给中国的生命科学专家学者,我们邀请了美国的 Eric Y. Jiang 博士准备在长春、上海和北京等地举办系列FT-SPR专题技术讲座。时间大约在2006年7月。请感兴趣的专家填写回执,我们将根据回执发送第二轮通知,谢谢! 回执请寄:热电(上海)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分子光谱部 北京市金融街23号 平安大厦1018室 邮编:10003 电话: +86 10 5850 3588-3238 传真: +86 10 6621 0845 Email: ming.xin@thermo.com idealsky@sohu.com 联系人:辛 明
  • 生物共振检测:国外被爆伪科学 国内却成香饽饽
    p   “走廊里介绍的过敏检测还有吗?”科技日报记者问。 br/ /p p   “生物共振检测?没有了,更新的技术出来了,那个就不用了。”医生一边敲键盘填写电子病历,一边答道。 /p p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门诊外的宣传栏上,该院皮肤科特色医疗介绍的第一条赫然写着:“我科采用生物共振仪,可对400多种过敏原进行无创检测及脱敏治疗。” /p p   这是从2003年开始引进中国的一种德国检测设备,至今活跃在国内多家医院。然而所谓的生物共振技术,却在最近被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伪科学”。 /p p    strong “特色医疗”不约而同停用 /strong /p p   8月12日至14日,科技日报记者暗访4家北京地区的医院,其中2家三甲医院,1家三乙医院,1家民营医院。这些医院都在官网声称,可以利用进口的生物共振治疗仪来检测过敏原。 /p p   “听说咱们医院有进口的仪器,不抽血就能检测过敏原?”记者在民航总医院咨询皮肤科医生。 /p p   此前有网友爆料,曾在这家医院用生物共振治疗仪查过敏原,并晒出了检测结果。民航总医院官网在介绍该院皮肤科的特色医疗时,标题便是“德国BICOM生物共振系统对常见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检测”。 /p p   “那个机器已经坏了,查不了。原来是450元一次。”医生不假思索地说。 /p p   “以后还可以进行这项检测吗?” /p p   “这个机器是进口的,很多零件都坏了,估计修不好了。”医生回答。 /p p   也许是巧合,记者在4家医院问起这个检测项目时,答案竟不约而同地一致:现在不做了。虽然如此,记者在全国多家医院官网搜索到推荐介绍此类生物共振治疗仪的信息。有的甚至放在首页醒目位置。 /p p   出现在这些医院官网上的生物共振治疗仪,主要有两个品牌,百康(BICOM)和摩拉(MORA),均来自德国。它们均声称,能存储40多类共计5000多种常见过敏原和药物电磁信息,且检测过程无创伤、无痛苦。 /p p   至于其原理,则更加不明觉厉:可以检测人体生物电磁信息,分离出人体病理信息并“反转后回输给人体”消除病理性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实现过敏原的检测,又能实现病人的脱敏。 /p p    strong 生物共振真的可以查过敏? /strong /p p   “这种仪器进入国内很多年,确实很多医院在用,而且听说在某些地区,医保可以报销。”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石海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p p   记者查询发现,百康和摩拉生物共振治疗仪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通过国家监管部门批准。它们的适用范围都是对患者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p p   在医药器材交易网站上,可以找到生物共振治疗仪的销售信息。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线销售的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治疗仪,报价为92.8万元一台,“三天内发货”。 /p p   “主流科学家认为它没有依据。”谈到生物共振治疗仪的功能,石海云说。 /p p   石海云介绍,正规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体外试验,就是先抽血,再检测血清里的特异性抗体。“如果某种过敏原对人体致敏,人体会产生特异性的过敏原抗体,又叫IgE抗体。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寻找体内特异性的IgE抗体。”石海云解释说。 /p p   另一种是体内试验,让过敏原与人体发生接触,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斑贴试验等。“如果对某种物质过敏,过敏原会与人体产生的IgE抗体发生反应,间接反映到皮肤上。”石海云说,这样就可以判断人体对某种过敏原是否过敏。 /p p   “但是生物共振技术,我们不知道它的机理是什么。查过敏原是查体内特异性抗体,生物共振技术却说要查频谱,到底有什么道理,大家也不知道。”石海云笑着说,“我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是个保健品吧。” /p p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朱学骏也曾在微博上介绍,查过敏原较为正确的方法是血特异性IgE检测,皮肤点刺可作为过筛试验。“国内有些医院开展的生物共振试验,并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结果是很不可靠的。”朱学骏在微博上表示。 /p p    strong 同一技术,国内外境遇冰火两重天 /strong /p p   在国内和国外,生物共振技术的境遇可谓冰火两重天。 /p p   与在国内堂而皇之进入多家医院,甚至被标榜为“特色医疗”不同,石海云告诉记者,他开会时曾与德国专家聊过生物共振治疗仪,“他们说这个在德国并不是主流的东西”。 /p p   国际权威学术机构也认为其宣传存在误导。 /p p   2006年,瑞士过敏和免疫协会在德国《皮肤病学杂志》刊登官方声明,认为生物共振技术的疗效缺乏科学依据,并指出生物共振技术的宣传具有误导性。这份声明总结说,生物共振疗法的例子很好地展示了,“伪科学语言可以将毫无意义的废话描述为科学”。 /p p   在生物共振治疗仪的“老家”德国,媒体对该技术也多有关注。2012年德国《南德意志报》官网在报道该技术时介绍,曾有大量科学实验对生物共振疗法进行测试,然而结果都是否定的。因此德国商品检验基金会强烈不推荐这种技术,并认为生物共振疗法“必须被看做纯粹的投机和对病人的误导”。 /p p   “这种仪器试图辨别人体在健康和生病状态下产生的不同的波……然而并没有科学证据证实这一点。”2013年,德国《明镜周刊》官网在介绍生物共振疗法时说。 /p p   国内外互联网上关于生物共振技术的内容也形成鲜明对比。在百度百科或互动百科查找与生物共振相关的关键词,可以看到“先进的过敏性疾病诊断治疗系统”“系统治疗有效率为83%”等说辞。而在维基百科,生物共振疗法(Bioresonance therapy)直接被斥为“伪科学”。 /p p   一位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告诉记者,虽然他所在的医院没有引入这种设备,但他了解到很多医院都在用。而且业内人士基本都知道生物共振治疗仪只是一个创收工具,对病人没有任何益处。这令他非常反感:“用这些连基本原理都不成立的仪器来指导治疗,这不是在坑病人吗?” /p p br/ /p
  • 手持脑震荡检测仪或将上市
    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Royal Philips )与Banyan Biomakers Inc. 于不久前宣布他们已经达成一项长期共同发展协议–开发和商业推广一种新型便携血液检测仪,用于检测和评估温和型的外伤性脑损伤(TBI)在一开始的治疗护理阶段。  这次合作可谓是博采众长,结合了飞利浦在患者监测、手持式诊断技术和在极端护理环境下的临床诊断辅助应用等方面的优势,以及Banyan Biomarkers公司在指示神经系统的生物分子方面的知识。不过,两家公司还没有就财务条款进行深入讨论。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哪一款血液检测仪能够满足内科医生直接在医院用来检测脑部损伤(如脑震荡等)的存在以及严重性的需要。一般来说,脑部受伤之后,病人体内会有一串破坏性极强的生物学事件持续发生,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数个小时甚至数天从而使患者的状态进一步恶化。因此,脑震荡的检测通常是很困难的,因为如果没有通过可靠和客观的检测,脑部损伤从表面看并不明显。所以,尽管有些患者头部已经遭受了很严重的损伤,体内也已经呈现了相应症状,但他仍然要通过被视为“正常”流程的脑部CT扫描。在这种情况下, 医生未能做出准确诊断以及及时提供适当治疗可能会对病人带来严重的影响。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the United Stat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在2010年,美国大约有250万人的挂急诊,参与治疗以及死亡与外伤性脑损伤(TBI)有关。同时,外伤性脑损伤(TBI)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大约有765亿美元。正因为检测和治疗成本如此高昂,目前我们通常采用放射性检验如计算机断层扫描与核磁共振成像等来诊断脑部创伤,然而这些技术都缺乏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早期的介入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康复和护理方面的成本。  这项新型血液检测仪(检测蛋白质)将会基于飞利浦公司的Minicare I-20 系统。这项系统由手持分析器,精细的软件和单独使用便于携带的暗盒组成,暗盒里面就包含着特定检测所需要的工具。从Royal Philips公司的专利科技- -Magnotech生物传感器出发,Minicare I-20系统目前处于进一步优化中,为了做到在低浓度血液样本条件下检测多重目标分子,同时在几分钟内呈现出分析结果。  所以,飞利浦如今集中火力在商业推广这项新型血液检测仪在急诊室的应用,同时,这项技术也给运动训练师和其他需要在医院外部快速诊断脑部损伤的个人带来福音,美国国防部(The U.S.Defense Department)似乎也对这项新型血液检测仪在战场上的运用充满兴趣。
  • 大连理工大学自主研制出便携式生物医学检测仪器
    央广网大连8月25日消息: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程昉副教授和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彭伟教授通力合作,在生物医学检测仪器便携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制出便捷式生物医学检测仪器重量仅约40克,实现了移动终端平台快速、定量检测生物医学复杂样品,为临床医学检测、环境实地监测、野外考察和食品与国防安全等领域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一类光学无标记的生物传感技术。商业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在药物通量筛选、临床医学检测、环境监测方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因仪器体积庞大,购置和维护成本高,仅限于中央级实验室运行。程昉副教授和彭伟教授着眼于生物医学检测仪器便携化这一新兴方向,采用了集成光学、图像采集以及高性能计算的智能手机,利用国产元器件,自主研制了轻便、无需外部电源的定量检测仪器。  经实验测试,该仪器与昂贵的商业仪器相比,其分辨率和检测下限均到达同一数量级,实现了快速、低成本的定量检测。该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多项资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
  • 中科院研发水稻全根系磁共振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记者24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技术生物所和强磁场科学中心共同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利用造影剂加磁共振成像技术实现水稻全根系无损检测,为植物根系全生长周期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新方法。   根系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根系生长在不透明的土壤中,缺乏快速、准确、无损的原位观测方法,影响了对植物根系的深入研究。传统的根系研究方法采样破坏性大、工作量大、准确性较低。   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在医学上广泛应用的成像技术,其具有无损检测和分辨率较高等优点。中科院研究人员利用强磁场科学中心高场强成像装置为植物根系全生育期成像找到了一个更加优越的研究平台。   此外,水稻根系的磁共振成像也面临着磁共振成像信号强度较低等技术问题与挑战。研究人员利用磁共振造影剂来提高根系成像品质,并通过反复试验,得出不影响植物生长、真实反映根系状况的造影剂使用剂量和浓度。   据了解,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杂志上。
  • 基因诊断试剂及配套检测仪器研发商“亚能生物”完成战略融资
    近日,基因芯片技术“亚能生物”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康桥资本。公司公开资料显示,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创办于2001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基因诊断试剂及配套检测仪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亚能生物依靠自主创新,开发了实用型基因诊断芯片技术平台,主要产品包括宫颈癌筛查系列产品和遗传性疾病诊断系列产品,率先在中国实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产业化。亚能生物现建有基因芯片工程技术中心、肿瘤液态活检技术服务平台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三大创新平台,通过基因检测技术针对多种遗传性或重大感染性疾病进行研究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围绕液态活检肿瘤个性化诊断关键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及搭建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平台。亚能生物自主研发产品全自动单通道毛细管电泳仪YN sep100是结合专用软件识别、分析,给出检测结果图形、检测分析及数据处理于一体的组合系统。仪器采用可抛弃式的预制胶卡夹(内置毛细管及凝胶),即插即用,全自动进样,无须人工制胶、灌胶、上样,免去了手工制胶的繁琐和人工上样的误差,简化了传统实验室的繁复操作与流程,能让一般用户在5分钟内学会操作系统,1分钟分析样品得出结果。该系统可用于核酸质控和PCR产物电泳,可处理1-96个任意个数样本,其高通量、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全自动、标准化的特点赋予了其强大的检测分析功能。数据显示,亚能生物及其关联公司目前共有70余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超过80%,公司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试剂盒、基因检测等相关领域。
  • 量准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 加速NanoSPR生物芯片和检测仪器研发生产
    动脉网第一时间获悉,2022年2月18日,以芯片生物测微技术为基础,专注于研发和生产NanoSPR生物芯片检测设备及试剂的量准(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火山石投资和高科新浚共同领投。BFC Group担任量准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量准专注于运用其独特传感器芯片设计和制造专利技术开发创新型生物检测芯片及相应的检测设备产品,并将其作为生命科学工具仪器应用于生物医药研发以及作为检测试剂和设备应用于临床医学体外诊断中。量准自主研发生产的晶圆级高性能纳米等离子共振NanoSPR芯片产品实现了对传统药物筛选芯片及分子互作检测设备的技术路线突破和超越,并且借助其产品在性价比上的明显优势打破进口检测产品垄断并涵盖到更加广泛的生物医药研发应用领域,助力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量准NanoSPR生物芯片量准正在推出的开放式NanoSPR微孔板、微流控NanoSPR芯片卡以及相应配套的半自动和全自动检测设备产品将提供分子互作的无标记实时检测,亲和力精确测定、抗体筛选和优化,以及快速高通量表达定量等灵活多样的高性能检测能力,以满足于包括靶向化学药、生物药、基因及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和IVD原料等众多细分领域研发生产中的具体检测需求。量准NanoSPR微孔板及检测设备本轮融资将帮助量准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和生产能力,优化分子互作检测生物芯片传感器及检测设备的产品性能,扩充产品管线及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应用范围,加强与行业内上下游企业间合作。另一方面,量准运用其独特的NanoSPR生物芯片技术在国内率先将SPR生物检测方法拓展到体外诊断领域并形成了自主研发生产的免疫和分子诊断芯片产品。自疫情出现以来,在国家科技部新冠肺炎检测紧急攻关重点项目的支持下,量准开发了世界上首个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基于专利NanoSPR检测方法的高通量一步式快速新冠病毒抗原及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和便携检测设备,产品取得欧盟CE认证并实现了在海外医疗市场的应用。本轮融资后量准将继续优化其数字NanoSPR成像微流控芯片和NanoSPR核酸扩增检测芯片等自主专利技术,进一步提高检测的通量和灵敏度,实现基于NanoSPR芯片的高通量多联免疫检测产品和快速多重核酸检测产品对于自身免疫疾病、癌症及传染病的临床及POCT诊断应用。企业说&投资人说量准创始人刘钢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旧金山分校医学院取得双博士学位,同时也是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Fellow。刘钢博士表示:“非常感谢火山石投资和高科新浚对量准团队技术产品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和对公司发展提供的巨大支持。量准在过去已经完成了完全自主的晶圆级纳米等离子共振生物芯片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建设,并且初期产品在生命科学研发工具和临床医学体外诊断应用领域都展现了可观的潜力。本轮融资将帮助公司进一步吸引各类人才和加强公司核心能力建设。公司将把性价比优越的生命科学工具产品尽快推向更多的基层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机构用户,让更多生命科学和医药领域的研究人员都能够便捷使用高性能分子互作检测仪器和芯片进行药物检测和筛选;同时公司也将致力于尽早地将基于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的IVD产品推向临床,为基层医疗场景多联标志物疾病诊断提供更加物美价廉的技术手段。”联合创始人许浩先生认为:“量准对于SPR分子互作检测技术的原始创新诞生了全世界首款NanoSPR生物芯片,这个颠覆性的技术”涉及到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研发,大数据集成以及传感器芯片领域的多技术平台的交叉融合。量准将继续一如既往的筚路蓝缕,努力拼搏,持续加大对高端人才和技术的投入,力争在3-5年内,量准的突破平台级产品能不断问世,为社会创造良好效益。”火山石投资管理合伙人章苏阳先生表示:“更快速、更准确、更经济是检验行业的发展方向。基于半导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结合物理检测原理的NanoSPR生物传感技术,是非标记检测领域的重要创新。该技术成功应用于药物筛选的同时,并在国际上首次用于IVD领域,大幅降低现有检验成本。NanoSPR平台有高延展性,原理上可检测任意物质。以刘钢博士为核心的团队既有扎实的科学研发能力和科学家精神,兼具对市场的敏锐感知。我们看好公司团队和产品,希望公司对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做出贡献。”高科新浚合伙人王琳博士表示:“非常荣幸在量准本轮融资过程中与刘钢教授领导的跨学科创新团队深度交流。量准的平台技术在科研、临床诊断、动物防疫和制药工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符合原创、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也具备进军国际市场的知识产权基础。新浚团队积极促成量准与现有被投企业及相关同行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新一代生物硬科技企业的发展。”关于火山石投资火山石投资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发掘、投资并服务中国泛智能技术和医疗健康领域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初创企业,提供持久增值服务,陪伴他们共同成长。火山石投资目前管理规模超过30亿人民币(人民币/美元双币基金)。基金管理人紧密合作多年,累计拥有超过60年投资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以及深厚的行业资源。火山石投资愿积聚爆发能量,做创业者成功的基石。关于高科新浚(Neovision Capital)高科新浚(Neovision Capital)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和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创业投资和并购的专业机构,投资了多个生物医药和高科技领域的高成长性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已投代表性项目主要有艾力斯医药(688578)、百普赛斯(301080)、华兰股份(301093)、仁度生物、华昊中天、健耕医药、正雅齿科、一脉阳光、纽瑞特医疗等。
  • 中检院5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正式投入使用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ldquo 中检院&rdquo )5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已安装调试完毕,并由中检院标准物质与标准化研究所分析测试室负责正式投入运行。这是中国药品检验机构配备的第一台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它填补了国内法定药品检验机构在核磁共振检测仪器配备方面的空白。   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主要用于有机分子的结构测定、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在化学药物、生物制品、高分子材料等检测中应用广泛。现行版中国药典、欧洲药典、美国药典及日本药局方均收载了核磁共振波谱法以及采用该方法进行标准检测的具体品种。中检院配备的这套核磁波谱仪采用了标准腔体的超导超屏蔽磁体,配有核磁自动进样器、梯度场和变温单元,检测单元配备正相宽带探头、三共振高分辨魔角微量(HRMAS)探头、液相流动探头及LC-SPE-NMR联用装置,可以完成液体及固体样品的1H谱、13C谱、APT谱、杂核谱(如19F、31P谱等)、二维谱、液相色谱核磁联用等一系列核磁共振测试以及各种高温低温核磁实验。目前分析测试室已完成了一些化学药物和标准物质的核磁定量分析,建立了一批核磁定量检测方法和内标物,为满足检验检测需求和开展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联系人:张琪 李晓东   联系电话:010-67095749 010-67095931   传真:010-67095748   电子邮件:zhangqi0854@nifdc.org.cn   (标准物质与标准化研究所供稿)
  • 基于太赫兹技术的地沟油快速检测仪问世
    地沟油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科研人员研制的“一秒钟准确检测地沟油”设备将亮相将要举行的第1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据介绍,该设备检测准确率超过90%,可解决当下地沟油监管难、检测难的问题。目前,该检测仪样机已成形,并付诸批量生产,年底前或将面世。   10月23日,在上海市教委举办的首场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理工大学首度展出“基于太赫兹技术的地沟油快速检测仪”。据悉,太赫兹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是一种介于红外线和手机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波。2000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光学中心主任、华裔科学家张希成破解了之一电子学界的难题,使得太赫兹逐步在雷达、通讯、生物监测等领域得到运用。   校方介绍,太赫兹电磁波可以与油脂中的有机物产生共振。地沟油多来源于餐厅的废弃油渣或者提炼死亡动物尸体、内脏,大部分地沟油都含有动物脂肪,或者加工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动物油脂的结构比植物油脂结构复杂,两者的太赫兹电磁波检振动频率差别很大。根据此原理,通过数据比对,就能够找出潜在的地沟油。   据知,该检测仪由上海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分析检测协会合作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朱亦鸣说,这款新型仪器,长、宽各一米,放在监管部门执法车上非常方便。朱亦鸣告诉记者,科研人员已通过太赫兹与油脂中六边形苯环的共振,将30种不同的地沟油和20多种食用油的不同震动频率与细微差别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大型油脂数据库。据称,科研人员还在不断扩大油脂库,进一步提高数据准确率。
  • 1200万!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计划采购核磁共振波谱仪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M4400000707014699001项目名称: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核磁共振波谱仪采购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2,00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核磁共振波谱仪采购项目):合同包预算金额:12,00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教学专用仪器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9,300,000.00-1-2教学专用仪器4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7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 360个工作日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投标供应商应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提供下列材料: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投标(响应)时提交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或身份证等相关证明) 副本复印件。分支机构投标的,须提供总公司和分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总公司出具给分支机构的授权书。2)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投标截止日前6个月内任意1个月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 如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 提供相应证明材料。3)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供应商必须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2021年度财务状况报告或基本开户行出具的资信证明) 。4)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按投标(响应)文件格式填报设备及专业技术能力情况。5)参加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参照投标(报价)函相关承诺格式内容。 重大违法记录,是指供应商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财库〔2022〕3号文,“较大数额罚款”认定为200万元以上的罚款,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规定相关领域“较大数额罚款”标准高于200万元的,从其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合同包1(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核磁共振波谱仪采购项目)特定资格要求如下:(1)供应商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记录失信被执行人或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或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不处于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期间。(以资格审查人员于投标(响应)截止时间当天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及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查询结果为准,如相关失信记录已失效,供应商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2)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 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采购项目(或采购包) 投标(响应)。 为本项目提供整体设计、 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 监理、 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 不得再参与本项目投标(响应)。 投标(报价) 函相关承诺要求内容。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07月21日 至 2022年07月28日 ,每天上午 00:00:00 至 12:00:00 ,下午 12:00:00 至 23:59:59 (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s://gdgpo.czt.gd.gov.cn/方式:在线获取售价: 免费获取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2022年08月11日 14时30分00秒 (北京时间)地点:本项目采用远程开标,供应商无需到达现场递交文件。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1.本项目采用电子系统进行招投标,请在投标前详细阅读供应商操作手册,手册获取网址:https://gdgpo.czt.gd.gov.cn/help/transaction/download.html。投标供应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涉及系统使用的问题,可通过400-1832-999进行咨询或通过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运维服务说明中提供的其他服务方式获取帮助。2.供应商参加本项目投标,需要提前办理CA和电子签章,办理方式和注意事项详见供应商操作手册与CA办理指南,指南获取地址:https://gdgpo.czt.gd.gov.cn/help/problem/。3.如需缴纳保证金,供应商可通过"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金融服务中心"(http://gdgpo.czt.gd.gov.cn/zcdservice/zcd/guangdong/),申请办理投标(响应)担保函、保险(保证)保函。4.潜在投标人请同时在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广咨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网站(www.gzebid.cn)进行网上注册。(1)网上注册:具体操作方法请浏览“广咨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平台服务办事指引网上注册指南”。(2)咨询方式:网站客服(QQ):3151435402,热线电话:400-150-3001。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五邑大学地 址:江门市蓬江区东成村22号联系方式:0750-3296187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地 址: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中路316号金鹰大厦13楼联系方式:020-83543065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陈颖欣,邵颖琦电 话:020-83543065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2022年07月21日
  • 科学家在水溶液环境中实现单个生物分子磁共振谱探测
    p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杜江峰领衔的研究团队运用量子技术首次在室温水溶液环境中探测到单个DNA分子的磁共振谱,从而向运用单分子磁共振研究生物分子在生理环境中的构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工作发表在2018年9月出版的《自然-方法》上[Nature Methods 15, 697–699 (2018)],并被选为五篇封面标题文章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617791fb-2bec-4aac-912d-c2facfea4a51.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br/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基于钻石传感器实现水溶液中的DNA分子探测 /strong /span /p p   磁共振技术能够在溶液环境准确无损地获取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信息,是目前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动力学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然而,传统的磁共振技术受限于探测灵敏度,其研究对象通常为数十亿分子的宏观体系,无法实现单分子的研究。杜江峰团队利用钻石中的氮-空位点缺陷作为量子传感器(以下简称“钻石传感器”),它在绿色激光和特定频率微波脉冲的调制下,形成对磁信号敏感的量子干涉仪,将微弱的磁信号放大为量子相位信号,并利用光学手段进行读出。同时,由于钻石传感器的尺寸在原子量级,可以实现纳米尺度的空间分辨能力。因此,钻石传感器可以实现单个分子探测,并能通过磁共振谱学解析其结构和动力学等信息。 /p p   杜江峰团队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基于钻石传感器能够探测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谱[Science 347, 1135–1138 (2015)],实现了单分子磁共振的首次突破。该实验中的蛋白质分子被生物胶固定在钻石表面。然而,水溶液环境是生物分子保持生物活性并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环境,在水溶液环境中进行单分子的磁共振探测是研究其生物功能的必经之路。杜江峰团队与南加州大学教授覃智峰合作,以双链DNA分子作为探测对象,此DNA分子被放置在钻石表面并填充水溶液以保持其生理状态。首先,为了防止DNA分子在溶液中的扩散,该团队设计了一套化学反应流程,将DNA分子的一条链(下图红色虚线示意)一端通过氨基修饰,化学键合“拴”在钻石表面,这也保证了DNA分子在钻石表面的均匀分布 同时将一种常用的氮氧自由基顺磁标签标记到DNA的另一条链(下图蓝色实线示意),其可以在水溶液中与键合链自由地复合-解链。其次,得益于钻石微纳技术的发展,加工得到钻石纳米柱,同时改进微波操控技术,使得探测效率大幅提升,能够快速测得单分子磁共振谱,信号获取时间从小时量级缩短到数分钟。最终,该团队成功地获取了水溶液环境下单个DNA分子的磁共振谱,并通过谱分析得到其动力学和环境特征信息。通过谱线展宽和仿真计算得到该DNA分子自由基的运动特征时间信息 通过谱线超精细分裂大小得到该DNA分子所处的疏水性环境信息。 /p p   该工作为在水溶液环境中研究单个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是朝向细胞原位单分子研究迈出的重要一步。以此为基础,和扫描探针、梯度磁场等技术相结合,未来可将该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单分子成像、结构解析和动力学检测,从单分子层面理解生物特性和生命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审稿人评述该工作:“单分子技术是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实现单个DNA分子的探测及其动力学行为研究将引起相关领域科学家很大的兴趣”。 /p p   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石发展、孔飞和赵鹏举为该论文并列第一作者,杜江峰和覃智峰为该文通讯作者。此项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安徽省的资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8766fc73-bfa5-40f0-a81f-a13f1f55aed4.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551" height=" 621" style=" width: 551px height: 621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实验方案示意图。基底为钻石单晶,为提升光学性质,微纳加工得到圆柱形阵列,钻石传感器位于表面下方数纳米,DNA分子“拴”在圆柱端面上,并置于水溶液中。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349bdc77-0cbe-4552-8f10-12277b1fb637.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551" height=" 555" style=" width: 551px height: 555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实验测得的单个DNA分子的磁共振谱,三条峰为氮氧自由基和氮核自旋的超精细耦合所致。 /strong /span br/ /p
  • 一机两用|量准发布WeSPR 200多功能分子检测仪新品
    近日,量准(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全新升级WeSPR™️200多功能分子检测仪新品。WeSPR™️200多功能分子检测仪WeSPR™️200多功能分子检测仪兼具SPR与ELISA两种检测功能,可用于实时、无标记、快速分析多种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高质量的动力学、抗体筛选、表位鉴定以及浓度测定等信息;具有8个光纤检测通道,可以使用单个通道或最多八个通道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样品通量的灵活性;全新升级的赋予功能,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精度及稳定性;配套软件分析平台,实现数据一站式处理。关于量准:量准专注于利用独特传感器芯片专利技术开发创新型生物检测芯片及相应的检测设备和试剂产品,为生物医药研发和临床医学体外诊断应用服务。量准自主研发制造了的晶圆级高性能超表面等离子共振MetaSPR芯片产品实现了对传统药物筛选芯片及分子互作检测设备的技术路线突破和超越,并且借助其技术在性价比上的明显优势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并涵盖到更加广泛的生物医药研发应用领域。量准正在推出的开放式MetaSPR微孔板、微流控MetaSPR芯片卡以及相应配套的半自动和全自动检测技术提供分子互作的无标记实时检测,亲和力精确测定、抗体筛选和优化,以及快速高通量表达定量等灵活多样的高性能检测能力,以满足于包括靶向化学药、生物药、细胞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和IVD原料等众多细分领域研发生产中的具体检测需求。
  • 生物分析研究必备神器:XelPleX全自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
    从事生物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们,你们在实验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疑惑?用于分析研究的工具还是一台陈旧的已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老人机”。实验中,检测筛选、出结果时间长不说,还提高了试剂成本;只能检测小范围的样品溶液不说,每年维护还需要不少费用;手动不环保不说,还不稳定......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近来推出新品:xelplex全自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是一款免标记、多通道生物分析和研究的理想工具。它与传统的spri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相比,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设计精巧,可实时监测数百个相互作用并获得动力学参数;适用于实时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研究和动力学研究;高度自动化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系统,适用于多种应用要求。另外,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和自动脱气装置确保低背景噪音和低信号漂移,可便捷地获取在不同温度下的分子相互作用及反应的亲和力和动力学数据。 如此多的优点,作为生物学科研者,你们还用为实验效率不高,实验结果受外界影响严重,而担忧吗?不仅如此,下面还有更多优异的功能,可以直接秒杀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1阵列式检测,同一芯片可同时获得多达400种相互作用创新的阵列式芯片设计,同一芯片可同时分析超过400组相互作用,与传统的通道-技术相比,所需时间缩短百倍,并节约试剂和人力成本,特别适用于快速筛选。2无标记,实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与成像基于spr技术、新型的生物传感技术,实时跟踪分子间结合和解离的过程,每秒可采集芯片表面5幅图像,提供完整动力学信息。成像技术,提供时空分布信息,直观判断相互作用是否发生;辅助解释动力学数据。3适应复杂样品优流体系统设计,全芯片表面检测,可直接注入复杂样品,不易堵塞,并耐受有机溶剂,拓展传统spr应用范围,适用蛋白质、dna、多糖、细胞、血清和培养基等多种粘稠样品以及纳米材料溶液。每年节约数万维护费用。 4智能全自动,48h无人看守实验全新超级软件,可以同时监测几百对相互作用,定量及统计分析,便于筛选和排序。5原位质谱联用,无需洗脱和浓缩独特芯片设计-质谱直接联用,无需洗脱和浓缩,同一芯片即可实现spr分析和质谱检测。进而实现动力学分析和物质鉴别。 6引导式软件设计,易于统计分析多功能软件包,全程引导式操作,批量处理数据及快速分类,方便调用实验模板及数据处理模板。7自动化样品回收与循环,环保节能自动化样品回收技术,节约珍贵样品,回收样品可用于交叉验证等实验。独特的样品循环技术,可检测低样品浓度,并维持动态平衡。 以下是xelplex全自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可以帮助大家更详尽的了解这款产品。技术参数 检测技术:耦合棱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通道数:可以同时监测400组相互作用过程 样品体积:120μl-820μl 流速控制范围:1-3000μl/min 流通池温控范围:10-50°c 检测下限:3pg/mm2另外,附上与xelplex相匹配的核心附件,让xelplex展现出优的性能,发挥出大作用。可选附件 spri-cfm连续流动微量点样仪 spri-array快速台式点样仪 spri-biochips™ 生物芯片(cs/co/cse/coe/ctg/ch功能化)
  • Bruker公司核磁共振波谱仪落户昆明学院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昆明学院2014年经公开招标购置的大型分析检测仪器---400M核磁共振波谱仪,经过近一个月的安装、调试,近日已检测完毕,所有性能指标都已达到或超过仪器出厂参数要求。 目前云南省内只有少数几家院所拥有核磁共振波谱仪,这台仪器的投入使用,填补了学校有机检测仪器的一个空白,使昆明学院科研硬件实力更上一个台阶,为昆明学院化学、生物、农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科研平台,也为昆明学院更好地服务社会创造了条件。 该设备采用Bruker公司推出的第三代磁体技术,可以完成1H, 13C, 15N, 19F, 31P等多种核的一维实验;DEPT(区别伯仲叔季碳)实验、COSY(氢氢近程相关)、TOCSY(氢氢全相关)、NOESY(氢氢空间相关)、 ROESY(旋转坐标系氢氢空间相关)、HSQC(碳氢直接相关)、HMBC(碳氢远程相关)、J-Resolved(耦合常数分辨谱)等多种二维实验; 以及变温核磁等六百多种实验。测试结果对有机物结构的确定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该核磁仪安装在惟真楼3109。
  • atp手持式荧光检测仪-风途产品上新-ATP生物荧光检测仪
    FT-ATPatp手持式荧光检测仪-风途产品上新-ATP生物荧光检测仪FT-ATPatp手持式荧光检测仪-风途产品上新-ATP生物荧光检测仪:该设备为全新升级产品,大屏幕触摸显示屏,代替传统按键。操作采用生物化学反应方法检测ATP含量,ATP荧光检测仪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利用“荧光素酶—荧光素体系”快速检测三磷酸腺苷(ATP)。ATP拭子含有可以裂解细胞膜的试剂,能将细胞内ATP释放出来,与试剂中含有的特异性酶发生反应,产生光,再用荧光照度计检测发光值,微生物的数量与发光值成正比,由于所有生物活细胞中含有恒量的ATP,所以ATP含量可以清晰地表明样品中微生物与其他生物残余的多少,用于判断卫生状况。  仪器特性:  实用性 —— 可根据环境检测需求设定上下限值,做到数据快速评估预警,表面洁净度快速筛查。  灵敏度高 —— 10-15~10-18 mol  速度快 —— 常规培养法18-24h以上,而ATP只需要十几秒钟 .  可行性 —— 微生物数量与微生物体内所含ATP有明确的相关性。 通过检测ATP含量,可间接得出反应中微生物数量  可操作性 —— 传统培养方法需要在实验室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而ATP快速洁净度检测操作非常简便,只需简单的培训即可由一般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  体验更好 —— 试子套管采用插拔式灵活设计,可定期清洗长期使用,延长仪器寿命。  主要参数:  1、显示屏:3.5英寸高精度图形触摸屏  2、处理器:32位高速数据处理芯片  3、检测精度:1×10-18mol  4、检测范围:0 to 9999 RLUs  5、检测时间:15秒  6、检测干扰:±5﹪或±5 RLUs  7、操作温度范围:5℃到40℃  8、操作湿度范围:20—85﹪  9、ATP回收率:90-110%  10、检出模式:RLU、大肠菌群筛查  11、50个用户ID 设定  12、可设定的结果限值个数:251个  13、自动判断合格与不合格  14、自动统计合格率  15、内置自校光源  16、开机30秒自检  17、配有miniUSB接口,可将结果上传至PC  18、配备 软件驱动U盘代替传统光盘  19、仪器尺寸(W×H×D):188 mm×77mm×37mm  20、使用可充电锂电池免电池更换  21、备用状态(20℃):6个月  22、中文操作手册  23、稳定的液体荧光素酶  24、润湿的一体化采集拭子  风途ATP荧光检测仪用途广泛,可用于: 食品、医药卫生、医药、日化、造纸、工业水处理、国防以及环保、水政、海关出入境检疫及其他执法部门等多种行业 。  随机配置:ATP荧光检测仪(手持)主机、铝合金手提箱、驱动U盘、PC数据线、数据分析软件、中文操作手册
  •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电子顺磁共振检测和污染特征研究——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国瑞研究员
    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仪是自由基检测的一种仪器分析技术。EPR在医学、生物、量子化学、物理学、环境以及化学领域等都有所应用。环境与健康是一个热门主题,其中,环境污染会导致怎样的健康效应,也是当下亟需回答的重要科学问题。电子顺磁共振在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除高活性和短寿命的自由基外,环境中还存在寿命较长的自由基,被称为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nvironmentally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 EPFRs)或长寿命自由基。EPFRs是十多年前提出的概念,它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稳定性,在环境中存留时间长,增加了生物体的暴露时长,易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引起细胞和机体损伤等,被认为是一类新型的环境污染物。而实际追溯到1900年,冈伯格发现的第一个自由基——三苯甲基自由基,也是长寿命自由基。目前关于环境中EPFRs的存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引起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广泛重视,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课题组逐渐变多。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国瑞研究员较早在国内开展了一些EPFRs相关的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日前,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到了刘国瑞研究员,他讲述了与EPR、EPFRs的故事。刘国瑞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如二噁英、溴代二噁英、多氯萘和卤代多环芳烃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建立典型POPs的高灵敏分析方法,阐明了POPs在环境中的污染特征,发现一些潜在排放源并开展了机理和控制原理研究;2.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主要研究EPFRs的环境污染特征和转化机理相关的工作。被问到当初选择研究EPFRs的原因,刘国瑞介绍到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想要深入了解二噁英等POPs的分子机理,反应过程的中间体检测至关重要,使用顺磁共振技术可以检测反应过程中的自由基中间体,从而推断二噁英的分子机理。另一个原因是2015年基金委启动了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我们重点实验室江老师鼓励我去做大气细颗粒物里的自由基相关的研究工作,”刘国瑞说道,“2015年左右是北京雾霾天气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们课题组采集了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样品,检测了其中的EPFRs,发现不同粒径的颗粒物中EPFRs有不同的分布,越细的颗粒物中吸附的EPFRs含量也越高,由此导致的潜在健康效应值得进一步关注。”该研究工作发表在当时环境领域的国际知名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S&T)上。刘国瑞在EPFRs相关研究工作中主要使用了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和色谱/质谱联用两大类分析技术,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技术可检测未成对电子,即反应过程中的自由基中间体;色谱质谱联用可对反应后产物进行鉴定,用于研究生成机理。刘国瑞表示,未来希望能将电子顺磁共振和色谱/质谱仪器同时与化学反应器连接使用,同时检测反应中的自由基中间体并鉴定反应后的产物。实验室使用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器来自布鲁克的EMXplus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更多精彩内容请观看以下采访视频:
  • 英国EIT微生物检测仪
    什么是生物膜?生物膜是一种结构化的聚集体,由活的微生物细胞嵌入在一种自产的胞外聚合物基质(EPS)中形成。微生物细胞相互附着,也附着在表面甚至通过群体感应进行跨物种的相互作用。 它为什么会生长?生物膜是微生物生存、获取营养、繁殖、扩张的一种策略。大多数食品病原体可以产生生物膜,如果他们这样做,是对环境条件的反应。它的生长条件是哪些?环境条件是触发生物膜形成的关键表面性质(即疏水性)pH水平(即碱度或酸度)aw(即水的可用性)养分有效性(即生长因子)结垢(即表面预处理)盐浓度(即渗透压)氧气存在(即空气/水界面)机械应力(即湍流)温度生长抑制剂的存在(即清洁、消毒)变化频率(以上全部)哪些致病菌易形成生物膜?所有主要的食物病原体都可以产生生物膜 ,如果它们这样做是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弯曲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先驱者和支持者充当病原体的宿主, i.e.假单胞菌、 嗜热脂肪杆菌(乳粉植物)消毒剂对生物膜的功效(摘自 学术研究)“在富含蛋白质的底物存在下,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增长,增加附着和更强大的生物膜。因此,所有这些都需要越来越复杂的治疗策略”(完美生物医学,2014年)“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比浮游细菌低100-1000倍”(Gilbert和McBain,2001年 Thomas等人,2012年 Bayer等人,1991年)。生物膜是消毒剂进入渗透和扩散运输的一个主要的限速因素。(LeChevallier等人,1988年)如何检测到生物膜?手持式生物膜检测仪一款可以让您肉眼可视的生物膜检测仪!!
  • 木材无损检测仪问世
    人的心脏有问题了,可以做个心电图检测,查清楚心脏的情况,从而对症下药施治。那大树要是“肚子”里生虫子或者开裂了,除把树木锯开检查外,还有没有简单点的检查方法呢?   浙江林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大三学生刘凯等3名同学和导师李光辉,花了3年的时间给大树研究了一个“心电图”检测仪——木材无损检测仪,这几天已经申请专利。价格是国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170微秒,和数据对比看看,好,健康。”刘凯与合作的同学一起,动作麻利地给一棵直径14厘米的樟树两边各插上了一个传感器,插好后,启动开关,手里的木材无损检测仪上就显示出树木内部应力波的传播速度。从给树木“穿衣服”,到数据显示后显示树木正常,这个过程一共历时3分钟。   “别看它小,可别小看它。”刘凯称手里的木材无损检测仪为“手持设备”,看着比家用的电视遥控器要厚2倍,宽1倍的样子,“虽然小,但它的测量精度、可靠性和灵敏度比国内外市场上的所有同类产品都高。”   “这个发明,最重要的是利用脉冲锤撞击树木,使树木内部产生应力波的传播。”李光辉教授介绍说,使用者就是通过测量应力波的传播时间和传播速度的变化,并计算木材弹性模量等参数,通过对比正常同类树种的相关数据,来判断木材内部有无缺陷。   在国外,同类产品最便宜的也卖到3000多欧元,折合人民币3万多元,而刘凯他们设计的这个仪器,价格则不到3000元。   活着的树木和古建筑中的木材适用   “有很多树木,外面看着是好好的,可里面的‘心’早都空了,这样的树特别容易引起火灾。”刘凯说,以往要给树木做检查,都要先把木材砍掉,再用锯子锯开才能了解木材的内部情况。如果是古建筑中的木材,所受的损伤则更大。因此,很多文物保护单位也希望能有简单的防范,提前知道古建筑中的木材内部有没有长虫子或开裂。从2007年初开始,刘凯、蔡步森等3名同学,在李光辉的指导下,利用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开发等专业知识,开始就这一难题进行研究,最终并成功开发出了基于应力波原理的木材无损检测仪。   “要想不损伤木材进行检测,需要很庞大的设备。”刘凯说,在此之前,木材研究领域也有红外线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核磁共振检测法等检测方法,但因为设备实在太昂贵,操作程序又复杂而难以推广。   “这个木材无损检测仪既不破坏材料的原有特性,又能在短时间内连续获得检测结果。”据刘凯介绍,检测仪与被测木材之间不需任何的耦合剂,也不受木材尺寸和形状的影响,更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活着的古树名木和古建筑中的木材更适合使用。”   对于学生的这项发明,浙江林学院木材研究专家、木材过程中心负责人马灵飞教授认为,该项仪器能够准确的检测、分辨出健康树木和有内部缺陷的树木,而且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对木质文物保护、检测古树名木的健康状况等具有重要作用,该仪器还可以应用在林业管理、林业教学与科研等领域,应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来自: 中国木材网(www.chinatimber.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chinatimber.org/news/28832.html
  • 云唐ATP荧光检测仪用于食品微生物细菌检测
    云唐ATP荧光检测仪用于食品微生物细菌检测   该仪器可快速检测各种水质中微生物、细菌含量。设备为全新升级产品,大屏幕触摸显示屏,代替传统按键。操作采用生物化学反应方法检测ATP含量,ATP荧光检测仪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利用“荧光素酶—荧光素体系”快速检测三磷酸腺苷(ATP)。ATP拭子含有可以裂解细胞膜的试剂,能将细胞内ATP释放出来,与试剂中含有的特异性酶发生反应,产生光,再用荧光照度计检测发光值,微生物的数量与发光值成正比,由于所有生物活细胞中含有恒量的ATP,所以ATP含量可以清晰地表明样品中微生物与其他生物残余的多少,用于判断卫生状况。 ATP荧光检测仪产品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655/C536336.htm ATP荧光检测仪创新点和产品特性:  仪器特性:  实用性 —— 可根据环境检测需求设定上下限值,做到数据快速评估预警,表面洁净度快速筛查。  灵敏度高 —— 10-15~10-18 mol  速度快 —— 常规培养法18-24h以上,而ATP只需要十几秒钟 .  可行性 —— 微生物数量与微生物体内所含ATP有明确的相关性。 通过检测ATP含量,可间接得出反应中微生物数量  可操作性 —— 传统培养方法需要在实验室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而ATP快速洁净度检测操作非常简便,只需简单的培训即可由一般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  体验更好 —— 试子套管采用插拔式灵活设计,可定期清洗长期使用,延长仪器寿命。  主要参数:  1、显示屏:3.5英寸高精度图形触摸屏  2、处理器:32位高速数据处理芯片  3、检测精度:1×10-18mol  4、大肠菌群:1-106cfu  5、检测范围:0 to 999999 RLUs  6、检测时间:15秒  7、检测干扰:±5﹪或±5 RLUs  8、操作温度范围:5℃到40℃  9、操作湿度范围:20—85﹪  10、ATP回收率:90-110%  11、检出模式:RLU、大肠菌群筛查  12、50个用户ID 设定  13、可任意设定上限值,下限值  14、自动判断合格与不合格  15、自动统计合格率  16、内置自校光源  17、开机30秒自检  18、配有miniUSB接口,可将结果上传至PC  19、配备专用软件驱动U盘代替传统光盘  20、仪器尺寸(W×H×D):188 mm×77mm×37mm  21、使用可充电锂电池免电池更换  22、备用状态(20℃):6个月  23、中文操作手册  24、稳定的液体荧光素酶  25、润湿的一体化采集拭子  云唐ATP荧光检测仪用途广泛,可用于: 食品、医药卫生、医药、日化、造纸、工业水处理、国防以及环保、水政、海关出入境检疫及其他执法部门等多种行业 。  随机配置:ATP荧光检测仪(手持)主机、仪器包、挂绳、PC数据线、数据分析软件、中文操作手册
  • 2015年现场检测仪器前沿技术研讨会邀请函及征文通知
    附件一,有关会议信息及征文通知  (一) 会议信息  主办单位 中国仪器仪表协会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承办单位 《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协办单位 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  时间 2015 年9月17-19日(17日报到,18-19日会议报告)  地点 北京京海大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38号)  (二)会议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  主 席 : 陆婉珍院士 田中群院士  委 员 :(以姓氏首字母为序)  褚小立 段忆翔 范世福 李海洋 刘国坤  刘霁欣 刘学博 聂宗秀 齐文启 孙素琴  汪聪慧 汪正范 杨松成 袁倬斌 袁洪福  张经华 张新荣 章诒学 赵国忠 赵起越  赵晓光 周建光  组织委员会  主 席: 吴幼华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常务副理事长  张渝英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委 员:(以姓氏首字母为序)  陈舜琮 胡柏顺 孙远芬 汪雨 吴石增  燕泽程 杨腊虎 尹碧桃 尹洧 战磊  张莉 郑欣 祝立群  支持媒体  仪器信息网 现代科学仪器网 分析测试百科网  中国生物器材网 中国化工仪器网 仪众国际网  现代教育装备 中国环保在线 实验与分析网  阿仪网  (三)会议报告及论文(部分)  1.血糖仪在现场检测中的扩展应用 张新荣 教授/博导 清华大学  2.环境监测的前沿技术及应用 齐文启 研究员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3.活体质谱与成像 聂宗秀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4.现场检测仪器的一些技术进展、研发现状及潜在应用  段忆翔 中心主任 四川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  5.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开发  刘国坤 博士 厦门大学  6.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现场检测的进展与展望 褚小立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7.爆炸物现场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侯可勇 助理研究员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8.太赫兹偏振成像技术 赵国忠 教授/博导 首都师范大学  9.医学影像检测仪器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吴石增 研究员 中科院电工所  10.分子光谱仪小型化的发展动态 孙素琴 研究员 清华大学  11.药物及药用材料快速检测 杨腊虎 教授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2.便携式分析仪器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尹洧 研究员 北京化工研究院  13.赛默飞世尔科技快检技术发展和应用  陈辉 博士/业务发展经理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4.手持式FTIR技术在材料无损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张晓丹 光谱应用工程师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5.AFS(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现场速测技术  刘霁欣 博士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16.PerkinElmer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环境检测和突发应急检测中的应用  周向东 有机质谱产品线经理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17.快速检测中的数据可靠性比对 伯乐生命医学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18.低场核磁共振便携技术进展与应用  杨翼 博士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9.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在甾醇类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赵起越 教授级高工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20.饮用水中溴酸盐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蔡春平 主任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21.禁限用色素的离子迁移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王琳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本次会议征文截止日期为8 月29日,此前论文可以入会刊。欢迎各位老师继续为会议撰稿。  (四)征文内容:  1、国内外分析仪器技术最新进展  2、国内外现场检测仪器在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小型及微型化方面技术进展  3、国内外便携式检测仪器的的技术进展  4、移动检测车(船)的研制和应用  5、现场检测仪器在水、土壤、大气、噪声等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6、现场检测仪器在食品、农产品及保健品检测中的应用  7、现场检测仪器在药品、药用包装材料、药用医疗器械等方面检测中应用  8、现场检测仪在日常健康体征检测中应用  9、质谱、拉曼光谱、太赫兹、核磁共振、红外及近红外等技术在现场检测仪器研制中的应用  10、 现场安全检测仪器  11、 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检测仪器及技术  12、 人体智能穿戴仪器及设备  (五)征稿要求:  1、凡符合会议内容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均在应征之列,凡是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或在全国性学术会上交流过的论文不属应征之列。  2、综述评论不超过8000字,研究报告3000~5000字,工作经验及报告4000字以内。附中英文标题,加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应超过150个字)、关键词。  3、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简练、图表规范、数据可靠,并请用电子邮件投稿。  4、截止日期:2015年8月29日。  5、论文处理:会前将参会的论文或PPT 编辑成大会论文集,其中优秀论文将推荐  在《现代科学仪器》正刊上发表。  (六)仪器展示  会议期间将设置仪器展示台,需要展示仪器的厂家及机构,请与会议秘书组联系。  (七)会务费  会务费:1000 元/ 人,学生 500 元/ 人 (2015年9月15日前)  1500 元/ 人 ,学生1000 元/ 人 (2015年9月15日后)  银行汇款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万柳支行  户名:北京华夏大成科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帐号:110060871012015013955  邮局汇款  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7 号理化实验楼512 室  邮编:100089  收款人: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八)联系方式  会务组联系人:胡柏顺,孙远芬,翟立国,林鸿凭,庞佳玲  电 话:010-68422478/89941369/89941386/68410135/68410137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理化实验楼512 《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邮 箱: info@instrumentation.com.cn gj@instrumentation.com.cn  网 址:www.ms17.cn  附件二,回执  参会回执单单位名称通讯地址联 系 人电话号码传真号码E-mail邮政编码代表姓名先生 □ 女士□手 机先生 □ 女士□手 机先生 □ 女士□手 机题 目是否做报告推荐题目建 议是否住宿是□ 否□住房要求
  • 欧洲开发出两种新型检测仪检测酒中藏匿毒品
    一些毒贩经常将可卡因等毒品溶在酒中以逃避检查。英国和瑞士研究人员日前针对这个问题分别开发出两种新型检测仪,可以在不用打开酒瓶的情况下检测出酒中是否含有可卡因等毒品。   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药物检测与分析》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拉曼光谱原理研发出一种可手持的小型检测仪。拉曼光谱是光穿过透明介质时根据介质成分呈现出的一种光谱。因此,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是采用特殊的激光照射酒瓶,然后对散射光进行光谱分析就可得知其中是否含有可卡因等毒品。   经对多种品牌的酒进行试验显示,无论酒的颜色是浅是深,酒瓶是无色还是棕色、浅绿色或深绿色,使用这种仪器都能检测出其中溶有的可卡因,能检测到的浓度远低于目前毒贩为逃避检查经常使用的浓度。   研究人员塔斯尼姆孟希说,在面对大批量或很贵重的酒时,海关人员难以开瓶验证对其中溶有毒品的怀疑。而这种仪器不需要开瓶就可完成检测,并且还具有可随身携带、检测时间短等优点,将有助于海关和警方打击毒品走私。   在同一期《药物检测与分析》上,瑞士研究人员还报告了另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成像原理的检测仪,它同样也能够不开瓶就检测出酒中溶有的可卡因。这种仪器体积较大,不能随身携带,但适用于大件行李的检测。
  • 5 秒内出结果,宝马搭建全球首个 AI 车用“磁共振”检测系统
    7 月 19 日消息,宝马在美国夏威夷搭建了全球首个为汽车设计的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并借助 AI 辅助检查汽车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注: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利用磁场和计算机产生的无线电波来创建人体器官和组织的详细图像。  而宝马将该技术用于汽车服务中心,可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彻底检查车辆。BMW of Honolulu 汽车服务中心经理莱戴尔 邦格罗伊(Lydell Bangloy)表示,以前一名员工必须拿着相机在每辆车周围走动,检查是否有损坏。  而现在不需要人工操作,汽车只需驶过一台机器,只需几秒钟就能完成 360 度扫描,甚至可以检查汽车底盘,而这是人工很难检查的区域。  常规核磁共振扫描需要几分钟事件,而在该系统的视频演示中,一辆宝马车以正常行驶速度在系统中随意穿行,整个扫描过程不到 5 秒钟就完成了。  最棒的是,扫描完成后,车主会立即在自助服务机上收到一份显示汽车状况的直观报告,然后报告会发送到客户的手机上。  虽然有些客户可能对委托人工智能来评估他们的珍贵座驾持怀疑态度,但邦格罗伊坚持认为,该技术在检测问题方面“比人类更准确”。
  • 巴西发布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检测辐照食品标准
    2010年6月16日,巴西标准化协会(ABNT)发布两项新标准:ABNT NBR 15851:2010——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ry,EPR)检测含结晶糖的辐照食品 以及ABNT NBR 15852:2010——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ry,EPR)检测含骨肉类和鱼类辐照食品。   这两项标准给出了通过观察电子自旋共振谱检测辐照食品的电离辐射剂量的方法。标准由巴西标准化协会食品安全专项研究委员会(ABNT/CEE-104 Comissã o de Estudo Especial de Seguranç a de Alimentos)归口管理,自7月16日正式实施。
  • 生物气溶胶检测仪-用于检测空气中浮游菌含量的仪器【新品】
    点击了解更多产品→生物气溶胶检测仪-用于检测空气中浮游菌含量的仪器【新品】 生物气溶胶检测仪是一种用于监测空气中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种类的设备。它通过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并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对环境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物气溶胶检测仪在多个领域中均有应用。在室内环境中,它可以检测出人体呼吸、宠物、植物等来源的微生物气溶胶,并发现隐藏在灰尘、飞沫等微小颗粒中的微生物。在公共场所,如医院、学校、办公楼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该检测仪可以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及时发现潜在的卫生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卫生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生物气溶胶检测仪在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也具有应用价值。它可以监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质量。同时,在环境监测和疫情防控中,该检测仪也可以用于了解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和疫情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中科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
    6月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依托单位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召开。湖北省科技厅和中国科学院前沿局、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詹明生书记和张玉奎院士主持。   湖北省科技厅郑春白副厅长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玉奎院士为重点实验室揭牌。   随后,实验室主任唐惠儒研究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实验室的总体情况,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唐淳研究员和副主任徐富强研究员分别作了有关研究工作报告。近年来,实验室针对生命过程的物质基础等重大科学问题,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生物代谢与多组学分析、多模态影像与原位分析、多尺度模拟与数据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磁共振分析的基本策略、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创新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进展。在多年的发展中,实验室通过引进与培养,凝聚了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支专业齐全、梯队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生物磁共振分析研究队伍,在国内生物磁共振分析领域具有整体团队优势。   与会人员就实验室的工作现状和发展重点进行了热烈讨论。学术委员会认为,实验室定位合理、研究方向明确,不仅凝聚了一批优秀人才,而且还取得了一批重要进展,成立中科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是实至名归。学术委员会强调,实验室不仅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显著特点,而且在磁共振分析方面具有很强的研究基础,同时也指出,作为我国分析领域的&ldquo 新兵&rdquo ,除了磁共振分析手段外,实验室还应充分结合其它分析手段,针对性地解决生命科学的具体问题,同时在分析方法上取得新的突破。   最后,武汉物数所刘买利所长向各位专家和领导长期以来对实验室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研究所会继续为实验室提供配套的支持,共同促成实验室的跨越式发展。实验室主任唐惠儒研究员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带领实验室全体成员脚踏实地工作,努力将实验室建成在国内独具特色、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生物磁共振分析研究基地。
  • 食品快检技术大集萃:GC—IMS、拉曼光谱、时域核磁共振......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4月24日,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第十一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17,简称ACCSI2017)”在南京国际青年会议酒店隆重召开。作为年会重要分论坛之一——食品快检技术及应用发展论坛在当天下午举行,约有近两百余位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DSC00920_meitu_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cc180b4c-2032-4bb7-943c-73fd8319144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00b0f0" strong 快检用于执法检测 /strong /span /p p   有研究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需求规模达到600多亿元,其中食品快检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亿元。同时,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快速检测可以在执法检测中使用,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此外,2015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有5条提到了快速检测方法的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DSC00973_meitu_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4714ebb1-7be7-4c5f-b3e6-5b3354e50c8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分会理事长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袁洪福 /strong /p p   此次盛会邀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副主任 江海洋、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 陈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兆威、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高级工程师 高瑞峰、南京简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殷磊、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工程师 李腾等业内专家人士,为现场观众带来了食品安全快检技术、应用及方法评价的最新研究动态。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分会理事长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袁洪福主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afb53b9f-7443-4d9e-bc3e-52c273bb265d.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9ed6f352-767a-4955-a552-8963e15f7eb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质量与安全几种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人:江苏大学 陈斌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00b0f0" strong 炙手可热的Android平台色度检测、GC—IMS和时间分辨荧光技术 /strong /span /p p   陈斌从基于Android平台的试纸色度检测研究、基于光谱检测中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和基于挥发性有机组分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陈斌谈到,所谓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快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原来需要几天,现在几小时 原来几小时,现在几分钟 原来几十分钟,现在几十秒。接下来,陈斌介绍了试纸检测的种类优点,例如应用面广、简单、便捷、快速、成本低和新品种不断出现等。同时,试纸检测的种类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主观性强、时效性差、结果难以重现和溯源性差等。鉴于此,陈斌提出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色度检测研究,通过该检测技术采用智能手机拍照智能分析、精准确定拍照时间图像可以长期保存,并且可以上传云服务系统。 /p p   接下来,陈斌介绍了最新的基于挥发性有机组分的快速检测技术——GC—IMS。陈斌讲到,GC—IMS的工作原理及流程为:样品由载气带入气相色谱柱,经预分离后进入IMS电离室,载气分子和样品分子在离子源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电离反应和离子-分子反应,形成各种产物离子。在电场的驱使下,这些离子通过周期性开启的离子门进入漂移区。在与逆流的中性漂移气体分子不断碰撞的过程中,由于这些离子在电场中各自迁移速率不同,使得不同的离子得到分离,从而达到二次分离和鉴定的目的。GC—IMS相比较其他检测技术具有:(1)快捷、方便,能满足快速、无损的要求 (2)效率非常高,可自动完成检测全过程 (3)使用成本低,仅仅需要少量的高纯氮气 (4)检测限非常低,可用于微量、痕量的检测等方面的优点。GC—IMS技术可用于食品中质量控制、品质分类、真假鉴定、种子鉴定和特定化合物鉴别等方面。同时,陈斌教授就采用GC—IMS检测食用植物油、茶叶品质方面的内容给现场观众进行了介绍。 /p p   最后,陈斌介绍了时间分辨荧光在植物油品质判别中的应用。相信随着时间分辨光谱的硬件、信息特征的表达、定性定量计算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各种时间分辨技术(如:时间分辨荧光、时间分辨拉曼、时间分辨质谱等等)也将在食品的品质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DSC00905_meitu_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bb5b2dfa-0961-4d12-b53c-5c8b8f102036.jpg" / strong    /strong strong 报告题目:农产品生物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人: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张兆威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00b0f0" strong 由理论创新到技术和产品的全程创新——黄曲霉毒素专用检测仪 /strong /span /p p   张兆威从农产品生物毒素及危害、真菌毒素检测技术与仪器研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就农产品生物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张兆威介绍到,目前农产品生物毒素主要分为动物毒素、高等植物毒素(1000多种)、真菌毒素(300多种)、细菌毒素(220多种)和海洋毒素(50多种)其中黄曲霉毒素是污染农产品毒性最强、致癌力最高真菌毒素。每年由黄曲霉毒素造成的粮食损失达2830-3530万吨,经济损失达680-850亿元。张兆威谈到,现有检测技术(例如薄板层析法、酶联免疫法、生物鉴定法、液相液质联用法)存在着耗时长、污染重、难定量和设备贵等方面不能满足现场检测需求,因此,目前迫切需要高灵敏检测技术从而保障消费安全。 /p p   接下来,张兆威介绍了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课题组在抗体研制上取得的突破和研发的试剂盒与仪器等。目前,其课题组已开发出3种黄曲霉毒素专用检测仪器(免疫时间分辨荧光检测仪、单光谱成像检测仪和免疫亲和荧光检测仪),实现了由抗体靶向诱导理论创新到检测技术和终端产品全程创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a48887b4-8b59-42ec-b08d-f23f4acfd0f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9e4d6d48-0e5e-49e5-b7a9-8c28177ec96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题目:拉曼技术在食品安全快检中的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人:南京简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殷磊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00b0f0" strong 拉曼技术在食品快检中的成熟应用 /strong /span /p p   殷磊指出,目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现状与痛点为大型仪器检测时间长、费用高、专业性强 常见快检技术(酶抑制分光光度法、免疫胶体金法、快速理化鉴别等)只能对单个项目进行逐一检测,筛查工作量大 农残检测项目不全,体现的是样品中某类农药残留总量(如常见酶抑制法检测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信息,无法对单个农药项目进行测定。 /p p   相比较于其他快速检测技术,拉曼检测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检测项目多,可实现多项目同时检测 可以具体检测多种国家限制使用的农药物质(如百草枯、敌草快、三唑类、吡虫啉等) 检测方法使用的试剂品种少、用量小,携带方便,便于管理 项目方法开发较其他快检技术简单,可实现新增项目的快速解决方案 光谱仪体积小、操作简单,非专业检测人员能快速掌握操作方法 仪器检测只需数秒就能完成,样品检测时间≤15 min。 /p p   目前,拉曼检测技术可用于快速检测食品中非法添加剂、国家要求禁用或限量要求的农药项目、药品、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物和动物源食品兽药残留。最后殷磊就南京简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拉曼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与现场观众进行了详细探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DSC00930_meitu_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65e30013-3d76-41bf-8b14-7e21364ad6a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评价》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人: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高瑞峰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00b0f0" strong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评价制定迫在眉睫 /strong /span /p p   2017年3月31日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为保证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组织制定了《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此次报告,高瑞峰从《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适用范围、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步骤和评价结果及报告出具等方面与现场的听众进行了探讨。高瑞峰谈到,新颁布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适用范围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质等定性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评价。《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的评价方法为最低检出水平(检出限)设置对于禁用物质或者无残留限量的物质应小于或者等于参比方法的检出限水平,对于存在国家标准限值规定的物质应小于或等于限值规定。所有参数需要在不同种类或者类型的食品中测定的实际结果进行统计。 /p p   高瑞峰介绍到,此次颁布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的评价步骤主要包括:拟定评价技术方案、盲样制备和试验测试。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应计算快速检测方法可检出限度水平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以及检测结果与参与方法的一致性。一般可考虑(但不限定)每个基质每个浓度水平应在数据采集数不少于50例情况下,获得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的结果。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技术评价机构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给出上述指标评价结果,并提供具有统计意义的说明。 /p p   对于评价结果报告的,高瑞峰指出应对评价整体情况和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报告中应有被评价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或相关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产品标称的结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DSC00940_meitu_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032f29c0-7d57-4970-8b0b-92733dd84da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题目:时域核磁共振在食品快检中的运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人:纽迈科技 李腾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00b0f0" strong 食品中的无损检测——时域核磁共振 /strong /span /p p   李腾讲到,时域核磁是指以时间VS核磁信号强度为表征方式的核磁共振技术,其具有场强较低(通常小于1T(H1频率42MHz))、购买和维护成本低、仪器操作简单和占地较小等特点。时域核磁在食品快检的运用包括:食用油脂掺伪检测、固体脂肪含量分析SFC(solid fat content)、 高通量食品含油含水分析(传统索氏抽提)和清醒小动物体脂分析(食品营养代谢基础研究)等。 /p p   最后李腾介绍了纽迈科技最新研发的时域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快检技术中的应用案例,引起了现场观众浓厚的兴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a8369311-2518-4b1b-892c-c58b0dd05fd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f1ea75e9-ba39-422d-a6a9-7bd1ca3e5d5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中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人:国家兽药评价中心 江海洋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00b0f0" strong 快速检测相关产品和市场还需规范 /strong /span /p p   江海洋从食品安全现状、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的管理体系和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的评价体系几个方面为现场观众介绍了食品中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江海洋谈到,我国兽药残留问题比较突出,养殖业滥用、违禁使用等现象仍然存在,每年约有10万吨抗菌药物用于养殖业。兽药残留检测一般步骤为先用快速筛查方法(试剂盒或试纸条)进行筛查,可疑阳性样品再用定量确证方法(如色质联用方法)进行验证。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均按此程序进行。 /p p   近年来,基于酶抑制技术、免疫技术、化学比色分析技术、传感器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ATP生物发光等大量的快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不断发展。其中,化学比色法、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是目前应用比较成熟且具有商品化产品的快速检测方法。同时,针对国内的快速检测技术目前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检测试剂:市场恶性竞争,良莠不齐,与说明书不符 检测仪器:缺少第三方计量检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检测环境:对环境变化耐受能力差,易受温湿度影响 检测过程:无严格规范的操作规程,人为因素影响大等。 /p
  • “现场检测仪器”专辑(征稿通知)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2015年9月18~19日“现场检测仪器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北京· 京海大厦顺利召开,关于质谱、核磁、拉曼、太赫兹、红外及近红外等相关现场检测仪器技术报告得到了听众的热烈反映,同时也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故本刊决定将2015年12月刊设为“现场检测仪器”专辑,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p p   征稿内容: /p p   1、国内外分析仪器技术最新进展 /p p   2、国内外现场检测仪器在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小型及微型化方面技术进展 /p p   3、国内外便携式检测仪器的的技术进展 /p p   4、移动检测车(船)的研制和应用 /p p   5、现场检测仪器在水、土壤、大气、噪声等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p p   6、现场检测仪器在食品、农产品及保健品检测中的应用 /p p   7、现场检测仪器在药品、药用包装材料、药用医疗器械等方面检测中应用 /p p   8、现场检测仪在日常健康体征检测中应用 /p p   9、质谱、拉曼光谱、太赫兹、核磁共振、红外及近红外等技术在现场检测仪器研 制中的应用 /p p   10、 现场安全检测仪器 /p p   11、 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检测仪器及技术 /p p   12、 人体智能穿戴仪器及设备 /p p   征稿要求: /p p   1、凡符合征稿内容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均在应征之列,凡是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或在全国性学术会上交流过的论文不属应征之列。 /p p   2、综述评论不超过8000字,研究报告3000~5000字,工作经验及报告4000字以内。附中英文标题,加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应超过150个字)、关键词。 /p p   3、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简练、图表规范、数据可靠,并请用电子邮件投稿。 /p p   4、截止日期:2015年11月29日。 /p p   投稿邮箱:gj@instrumentation.com.c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现代科学仪器 编辑部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林鸿凭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010-68410137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5/10/10 /p p & nbsp /p
  • 科学家研发出太赫兹地沟油检测仪
    该项技术通过先进的太赫兹电磁波技术来辨别地沟油。 记者现场看到,简单版检测仪长宽约为1米,适合固定在车辆后备箱内。   上海科学家研发地沟油检测仪:电磁波一秒"振"出地沟油   利用电磁波,一秒钟“振”出地沟油,这就是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地沟油检测仪的“本领”。7月26日,新民网记者来到实验室,见识了这种通过太赫兹技术识别地沟油的新科技。   “荡秋千”原理识别油脂成分   据了解,这项新技术是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领导的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下属的朱亦鸣教授科研团队研发的,该项技术通过先进的太赫兹电磁波技术来辨别地沟油。   朱亦鸣教授告诉记者,所谓太赫兹就是频率介于手机微波和红外光波段之间的电磁波,被誉为“改变未来世界的10种技术之一”,目前正逐步应用于DNA检测、毒品检测、违禁药品检测、无损探伤等领域。   油脂是一种有机物,主要化学成分为碳、氢、氧、氮四种物质,组成了大分子有机基团,在非绝对零度下会进行振动。而地沟油的检测技术就是利用太赫兹电磁波与这些大分子基团的共振反应,只要两者频率一样,电磁波的能量就会转移到大分子基团上,“就像人在荡秋千一样,当推的频率和秋千荡的频率一样时,就可以让秋千越荡越高,振幅相同的能量会被吸收”。因每种油脂的大分子基团振动频率不同,分别试验后就能形成一个大型数据库。   朱亦鸣教授表示,地沟油由于多次使用,主要由动物脂肪酸、过氧化物等组成,而初榨油主要是植物脂肪酸,三者的大分子基团是不同的,振动频率也是不同的。只要把每次检测出的油品的共振吸收峰和数据库对比,就能有效地判断出油脂内含有哪一种成分,从而判断出油的种类。   数据库内已有75种油脂 准确率达九成   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较有规模的油脂数据库,包含了75种油品,其中30余种为地沟油。基于数据库,科研团队研发了一套检测地沟油的仪器,实验室内有2套精密型地沟油检测仪,亦单独设计了适合现场执法的简单版检测仪。   记者现场看到,简单版检测仪长宽约为1米,适合固定在车辆后备箱内。朱亦鸣教授现场即展示了简易的检测方法。他将一片涂有蛋白质的滤纸放到检测仪前,不到一秒,瞬时可以看到电脑里出现了明显的波形变化,通过这些变化可以从数据库里找到对应的大分子基团,以识别物种。如今,试验准确率达到了90%。   据了解,目前该仪器已经进入了产业化阶段,科研单位已和相关公司达成协议,推动仪器产业化。目前仪器价格在四五十万元左右,规模扩大后价格会降低。不过记者发现,产业化后仪器存在国家配套政策和参数标准缺失的问题,即使准确率攀升,仍将面临执法无依据的瓶颈。
  • 浙江农林大发明“木材无损检测仪”
    “我们已经用木材无损检测仪为故宫几百根木柱和木结构房进行了检测,发现大部分木结构保护都不错,但也有一些木柱子内部已有一定程度的腐烂。”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孙林飞等四名师生正应邀用他们的最新发明——木材无损检测仪,为故宫和天安门的木柱和木质结构建筑做“心电图”。   故宫和天安门是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常年风雨洗礼,巨大的木柱以及其他木结构的建筑,或多或少会有腐朽、虫蛀等问题。全面掌握这些木结构建筑的健康情况,了解木材内部有没有长虫或开裂,对于保护和预防古建筑损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受技术和成本的影响,以往检测木材需用锯子锯开、或者给木材打个洞取出样品,才能了解木材内部的情况,但这对古建筑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破坏。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在不损伤建筑的前提下,以比较简单的方法,掌握它们的健康情况呢?   浙江农林大学电子信息领域的李光辉教授了解到这一难题后,就开始指导孙林飞、刘凯等本科在校生,尝试利用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开发等专业知识,掌握木材内部情况,最终成功开发出基于应力波原理的木材无损检测仪,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木材无损检测仪发明以前,也有红外线检测法、核磁共振检测法等一些木材检测方法,但是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一直难以推广。浙江农林大师生发明的木材无损检测仪的最大特点,是既不破坏材料,又能在短时间内连续获得检测结果,而且使用方便,不受木材尺寸和形状的影响,比国外同类产品成本低很多。现在,这项发明已成功申请国家专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